目前国内Gartner报告提到的虚拟化服务器配置厂商有哪些?可否列举几个参考下?

Gartner:2016年服务器虚拟化基础设施魔力象限|「云头条」
我的图书馆
Gartner:2016年服务器虚拟化基础设施魔力象限|「云头条」
分析师:Thomas J. Bittman、Philip Dawson和Michael Warrilow摘要:大约80%的x86服务器工作负载是虚拟化,但虚拟化技术正变得更轻量级,支持更多的工作负载和敏捷开发。价格、更新换代和特定的使用场合正促使众多企业部署不同、常常多种的虚拟化技术。市场定义/描述造就x86服务器虚拟化基础设施市场的是这类企业组织:寻找解决方案,对x86服务器硬件或操作系统上的应用程序进行虚拟化,因而提高服务器硬件的利用率,降低相关的硬件成本,同时提高交付应用程序所需的服务器容量的灵活性。x86服务器虚拟化基础设施市场支持部署在标准x86物理服务器上的所有基于x86的工作负载(包括服务器和桌面系统)这个市场的解决方案充分利用:虚拟机管理程序,以创建虚拟机。共享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又叫“容器”)。服务器硬件和操作系统虚拟化常务管理(基本框架)。服务器硬件和操作系统虚拟化嵌入式管理(实时迁移和常务管理功能的基本自动化)。不包括在x86服务器虚拟化基础设施市场的有更高级的管理功能,比如开发自动化工具、集群管理技术、处理虚拟资源的运营自动化工具、利用和监控虚拟化的应用程序性能工具、充分利用虚拟化的灾难恢复工具,以及桌面配置和代理软件。魔力象限2016年x86服务器虚拟化基础设施魔力象限:2015年x86服务器虚拟化基础设施魔力象限:2014年x86服务器虚拟化基础设施魔力象限:2013年x86服务器虚拟化基础设施魔力象限:2012年x86服务器虚拟化基础设施魔力象限:厂商强项及注意事项思杰思杰在过去的12个月一直不断完善其整体战略。这包括任命新首席执行官,剥离多块业务资产。虽然XenServer在新战略中扮演基础的角色,但思杰现在已经实施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这些让XenServer重新定位于这个角色:成为思杰几款核心产品的底层平台,而不是成为处理一般的服务器工作负载的平台。在桌面虚拟化领域,XenApp和XenDesktop仍然广泛应用。在2015年,思杰透露了与主流观点不一致的使用方面的统计数字;它表明,对运行最新版本(XenDesktop 7.6及更高版本)的思杰虚拟桌面而言,XenServer是最常见的平台。来自Gartner客户的坊间反馈不断表明,这些结果体现了规模较小的企业组织及/或部署环境。不管怎样,如果拿XenServer和vSphere之类的付费替代方案相比,这显然是一种避免成本的诱人策略。此外,对于超融合集成系统(HCIS)的需求在增长,桌面虚拟化是一种常见的使用场合。对XenServer来说,这促进了与Atlantis Computing和Nutanix等HCIS厂商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至于云计算基础设施,Xen虚拟机管理程序对公共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云提供商而言仍然是使用最广泛的架构,即便仅仅是由于它被亚马逊网络服务公司(AWS)所使用。思杰还继续展示自己致力于开源,积极支持Linux基金会的Xen项目。更新颖的功能,比如64位控制域(Dom0),已得到了良好反响,配置服务(Provisioning Services)等现有功能也颇受欢迎。2016年年初,思杰与Accelerite签署了协议,收购CloudPlatform产品和CloudPortal产品。相对OpenStack,这为思杰和XenServer都消除了一个潜在的摩擦点。然而,它也可能削弱XenServer对于某些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的吸引力。然而,尽管思杰付出了上述努力,Gartner调查发现,XenServer在客户中的口碑仍然偏低(用于服务器工作负载虚拟化)。 XenServer在某些技术标准(每个访客的最大虚拟内存大小和虚拟磁盘)方面也落后。多少挽回这种局面的是,参考客户表示,思杰的现有客户群对XenServer的方向似乎大体上满意。2015年1月份,思杰发布了XenServer 6.5(XenServer 7.0在本文截止期后发布,表明按Gartner的当前技术标准来看有所改进)。强项:XenServer是一款处理思杰工作负载的优秀产品,成本为零。它继续扮演支持核心思杰产品这一角色。思杰在电信市场和云服务提供商市场大有机会,如今这些市场高度依赖开源Xen。思杰有一个庞大的经销商渠道,可以用来销售和交付使用XenServer作为底层平台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注意事项:对XenServer来说,营销执行力和覆盖面有限,业界看好竞争对手。思杰面临开源软件(OSS)的竞争,包括OpenStack与基于内核的虚拟机(KVM)关系密切,它要进一步发展社区、获得厂商支持。华为华为是按收入排名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它在2011年开始耕耘企业业务,专注于渗透到欧洲和亚太区的广大企业。中国仍是其最大的市场。FusionSphere是虚拟化基础设施软件,也是华为的云计算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组合的一部分。虽然它可能在第三方硬件上得到支持,但大多数参考系统部署在华为的FusionCube上。FusionSphere包括基于Xen的虚拟机管理程序、扩展的输入/输出,以及可用性/恢复产品和功能。此外,华为在开发KVM产品套件,这是其既定的技术方向。华为FusionSphere在2014年首次进入x86服务器虚拟化基础设施魔力象限。作为新兴市场一款堪称后起之秀的产品,华为FusionSphere声称在新兴国家拥有数百个参数客户。除了其他的成熟市场外,它在西欧和新加坡也有参考客户。然而,华为在中国的参考客户数量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要多。其他x86服务器的用户应该验证FusionSphere的硬件认证级别和本地支持水平。2013年年末,华为成为OpenStack基金会的金牌会员。它已经跻身于功能和代码贡献者十强,并在FusionCloud和FusionSphere中全面运用OpenStack,这有望扩大其市场知名度,同时增强作为云基础设施的吸引力。举个例子,2016年3月份,德国电信宣布开放电信云(Open Telekom Cloud),它是由华为设计、T-Systems运营的。凭借过硬的网络技术,华为已确立了其在电信公司中的地位。在过去的几年,华为表现出了勃勃野心:扩大到成熟国家的企业市场。然而,国家安全层面的担忧带来了重重障碍,主要是在北美市场。它的继续发展可能会来自新兴市场,尤其是亚太区和欧洲――FusionCloud和FusionSphere都正在测试/开发环境和云基础设施的试点项目接受评估。强项:华为提供了日益广泛的与FusionSphere和FusionCloud密切相关的产品线,充分利用开源和OpenStack。它在服务器硬件和虚拟化软件方面拥有一套全面的基础设施架构。华为是一家集成提供商,覆盖电信公司、消费者和企业等市场。华为是一家颠覆性的替代厂商,在新兴国家和欧洲部分地区有良好的发展势头。注意事项:华为在对地缘政治问题很敏感的北美和一些成熟市场受到了挑战。它只与中国之外地区的个别几家第三方厂商达成了合作伙伴关系,缺少一个稳定的渠道生态系统来服务于企业客户。只有在某些地区和垂直行业市场(电信和华为的个别大客户)才有最强大的执行力。微软微软对Hyper-V的上一次更新是Windows Server 13年10月份交付。这款强大的版本帮助微软扩大了市场份额(但是仍远远落后于市场领导者VMware)。虽然价格继续有利于Hyper-V,但客户反映Hyper-V和VMware的vSphere之间存在四个重大差距:由于父操作系统比较庞大,计划停机时间较长;高可用性(HA)方面存在操作复杂性和故障切换问题;使用动态优化的话,实时迁移自动化很复杂;以及缺少一种成熟的厂商提供的方案,以替代VMware的站点恢复管理器(SRM)。微软将在2016年晚些时候推出Windows Server 2016,计划在这每个方面都有所改进,那将改变明年的竞争格局。现在,微软已经能够拉到新业务,但是很难让现有的VMware用户改弦易辙。微软在努力支持类似Azure的功能,此举一直在吸引有兴趣使用Azure,并且有兴趣管理本地Hyper-V和&Azure服务的企业(微软计划2016年年底发布Azure Stack,进一步增强亲和力)。这有助于确保基于微软的开发团队越来越有兴趣使用Hyper-V。结合其Windows Server 2016中支持容器的战略,微软的虚拟化愿景在继续扩大,尤其是对开发人员而言。它对开发人员的关注在高度饱和的基础设施虚拟化市场上显得很重要。虽然微软在让极少数的VMware客户改弦易辙,不过正利用其在开发团队、分支机构、店铺和远程数据中心(通常比例很小,但是也不可小视)部署的自家数据中心,成功地“包围”VMware数据中心部署环境。据调查显示,近一半的大企业声称,它们拥有多项虚拟机管理程序技术,而Hyper-V是最常见的第二选择。强项:Windows Servers有庞大的客户群,完全使用Windows的企业数量众多。微软的虚拟化产品售价较低,对现有的Windows Server客户和中小企业来说更是如此。Hyper-V和系统中心(System Center)与Azure的互操作性和整合性越来越强,这尤其吸引着广大开发人员,还吸引着对微软云产品组合的其余部分有兴趣的那些人。注意事项:微软很难让传统的VMware客户群改弦易辙,尤其是在大企业。虽然有所改善,但微软缺少对大规模虚拟化客户而言很重要的几项关键功能。微软面临基于开源的解决方案和云服务提供商日益激烈的竞争。甲骨文虽然x86虚拟化市场在继续壮大,但是大众对Oracle VM Server for x86(OVM)的兴趣在Gartner客户(基于询问和客户会议)当中仍然偏低。甲骨文专注于应用程序驱动的虚拟化战略,该战略并不着眼于虚拟机管理程序,旨在跨甲骨文软件产品组合提供全面整合。这种整合促使其在“特定领域者”象限中有着强大的执行力。由于甲骨文应用程序认证、许可证和支持问题,Gartner继续接到考虑替代虚拟机管理程序(比如Oracle VM)的客户的询问。客户反映,实时迁移和存储恢复方面的困难基本上得到了解决。这与Oracle VM和Oracle Linux中的改进密切相关,因为它们已整合到集成系统(Engineered Systems)里面。然而,由于甲骨文许可证方面的问题,处理器锁定(processor pinning)也限制了虚拟机集群中的OVM,而且由于商业限制,削弱了技术灵活性。甲骨文提供一系列虚拟化技术,从基于虚拟机管理程序的技术,到基于容器的技术,不一而足。Oracle VM是甲骨文实现Xen v4.4虚拟机管理程序的产品,它利用了与甲骨文Linux密切相关的知识产权。甲骨文推出了Oracle VM 3.4版本,把这些技术进一步整合到一款更稳定的套装解决方案中,与OpenStack云管理紧密相关;除了异构支持外,它还为纯甲骨文解决方案提供了更大的集成度。Oracle VM由甲骨文的系统管理产品企业管理器13c(Enterprise Manager 13c)来管理。企业管理器可以监控和管理从应用程序到基础设施的整个架构,让应用程序和平台管理员得以获得上下文信息,从而深入了解虚拟化环境。企业管理器13c还为云服务充当服务交付平台,充分利用甲骨文的虚拟机产品组合提供的基础设施和虚拟化资源。该产品组合包括:Oracle VM Server for x86、Oracle VM Server for SPARC(基于Sun逻辑域&[LDOM]技术)、Oracle Solaris Zones、Oracle Linux Containers、存储及其他相关的虚拟化基础设施。这种管理大统一是甲骨文虚拟化的重要基础,并形成了一体化方法,以便销售虚拟化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甲骨文真正应用集群[RAC])、甲骨文WebLogic服务器及其他甲骨文软件解决方案,并且销售自带基于甲骨文的管理解决方案的附加存储系统,包括嵌入到Exadata和Exalogic等甲骨文集成系统,现在这两种系统都随带OVM。Gartner采访的大多数参考考虑声称,认证和许可仍然是选择Oracle VM的主要原因。虽然甲骨文现在对其在Hyper-V上的软件进行认证,但甲骨文仍因软件许可和价格而偏爱Oracle VM。比如说,甲骨文只为OVM支持处理器锁定(指定数量有限的处理器供虚拟机使用),这可以减少根据虚拟机集群、虚拟输入/输出(I/O)或网络存储来许可的软件成本。这种做法和灵活性并不延伸到Hyper-V认证。Oracle Solaris Zones为战术性x86部署环境提供了共享的操作系统虚拟化功能(这是SPARC平台上提供的同样功能,不过这不在本文的探讨范围之内)。所有区域和容器技术为x86甲骨文用户提供了差异化好处――由于减少了操作系统实例,因而提高了虚拟化密度,降低了运营成本,而基于虚拟机管理程序的解决方案这不到这点。在这种情况下,Oracle Solaris Zones以及Oracle VM可能是一种互补性解决方案,针对不同的应用程序要求。Solaris Zones还包括一个针对Solaris优化的虚拟化层,它让Type 2虚拟机管理程序获得了灵活性,这种虚拟机管理程序经优化后,可以作为访客系统来运行Solaris,因而便于双模使用。强项:甲骨文使用Oracle VM以及与微软更高的互操作性,提供了针对甲骨文软件的优惠许可和认证。甲骨文拥有庞大的总体软件客户群,财力雄厚,因而得以测试和调优虚拟机管理程序,以获得最佳应用程序性能,包括面向甲骨文Linux、甲骨文DBMS、甲骨文RAC和甲骨文应用程序的虚拟机模板Oracle Solaris Zones和Oracle Linux Containers补充Oracle VM,作为虚拟机管理程序的轻量级替代方案――只面向Solaris和Linux部署环境。注意事项:在过去的一年,Gartner客户在Oracle VM和Oracle Linux方面的互动仍然偏少。甲骨文力推一种纯甲骨文的架构限制了其在大众市场的潜力。甲骨文虚拟化的第三方生态系统不如市场领导者的生态系统来得大。Red HatRed Hat进入了“远见者”象限,这主要是由于KVM采用与OpenStack有着紧密关系,另外OpenStack的采用和集成有了提高。在2015年3月份发布的Red Hat&Enterprise Virtualization(RHEV)3.6中,Red Hat同时加入了OpenStack Glance项目(用于磁盘及服务器映像管理)和OpenStack Neutron网络项目。为了这次评价,我们测评了2015年2月份发布的RHEV 3.5。OpenStack对Red Hat未必准赢,它也不是Red Hat的唯一战略。在操作系统层面,Red Hat与Ubuntu Server、CentOS及其他操作系统竞争。在虚拟机管理程序层面,RHEV的主要竞争对手仍然仍是开源KVM。由于Red Hat Enterprise Linux(RHEL)市场相对未虚拟化,加上OpenStack迎来发展,Red Hat大有机会。Red Hat虚拟化产品的许可和包装在加以简化,这完全有助于增加对它的兴趣。这包括更多基于套件、针对基于Linux的工作负载的产品,以及云计算和虚拟基础设施的异构管理(使用CloudForms)。Red Hat的虚拟化策略应该是继续替代VMware和微软,尤其是RHEL客户群以及担心厂商锁定及/或对更异构的方法有兴趣的场合。关键在于,就在VMware和微软大力投资于各自解决方案的同时:从虚拟化扩展到云基础设施、IaaS和平台即服务(PaaS),Red Hat加强执行力。类似微软,Red Hat的成功并不有赖于取代VMware,或者仅仅渗透到还没有虚拟化的客户。Red Hat必须成功地为合适的应用程序交付合适的虚拟化架构,对基于Linux的开发和Mode 2应用程序而言更是如此。RHEL客户仍然是首要目标,就是Windows Server是微软的首要目标。就私有云而言,Red Hat可能会推广VMware替代方案:基于OpenStack的私有云架构,面向新的、可识别云的应用程序和新的开发/测试环境。Red Hat的最大竞争对手之一将是基于开源的解决方案。然而,随着OpenStack越来越受关注,对厂商支持和更多交钥匙解决方案的兴趣会随之增长。Red Hat要想应对VMware和微软强大的营销声势,提高执行力将至关重要。如果企业对OpenStack有兴趣,又期望在更短时间内实现价值,应该考虑Red Hat这个颇有远见的选择――但是还应该需要迅速获得投资回报(两三年见效),因为两三年过后有可能更换技术。强项:Red Hat拥有忠实的RHEL客户群和双模机会(大部分可以使用虚拟机管理程序或容器进行虚拟化)。CloudForms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支持虚拟和云基础设施的异构管理层。Red Hat领导核心KVM OSS开发社区,并加强了与微软之间的互操作性,这让它得以同时覆盖商业软件环境和开源软件环境。注意事项:Red Hat在虚拟化市场的销售和营销执行力方面只取得了有限的成功,这一方面是由于遭到OSS替代方案强有力的竞争。Red Hat的虚拟化RHEL实例绝大多数在VMware上运行,而作为嵌入式基础设施,这很难取代。虽然Red Hat在销售RHEL方面很成功,但是在向上销售RHEV及其他分层软件方面遇到了更大的难题。深信服深信服提供网络安全、网络优化和虚拟化解决方案。深信服经开发了一款安全远程访问解决方案,并在2013年底推出了虚拟桌面基础设施(VDI),在2015年初推出了x86服务器虚拟化基础设施。今年是深信服头一年进入x86服务器虚拟化基础设施魔力象限。深信服的虚拟化产品基于开源技术,尤其是KVM,继续扩大功能,现在通过与硬件厂商的合作伙伴,包括联想和浪潮,增添了虚拟存储和超融合集成系统。它还与中国的瘦客户机硬件供应商建立起了关系。凭借其在安全和网络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深信服主要是以应用程序交付出名。深信服的总部在中国深圳。目前大部分收入来自国内,它有2800多名员工。来自中国的参考客户大力赞扬了深信服的支持和技术专长,以及它的适宜性,以满足支持国内提供商方面的政府要求。这份魔力象限的所有深信服参考客户在过去的12个月才开始使用深信服虚拟化产品,这体现了中国很晚采用基于x86的虚拟化这一局势。深信服正在努力扩大其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它在香港、东南亚、英国和美国设有国际办事处。支持英语的功能已添加到版本4.2中(2015年11月份)。然而,如今大多数的现有客户在中国大陆,它只在中国市场才是主要的竞争对手。深信服在2016年5月份发布了版本5.0,这是在本文截止期之后。强项:深信服已在安全和网络方面树立了声誉,建立了业务。该公司有望在中国国内市场加大对服务器虚拟化的需求。深信服扩大了产品线,现在包括HCIS。注意事项:当前版本的产品对非中文语言的支持很有限。深信服在中国以外地区的支持和销售网点有限。所有参考客户在生产环境方面的经验有限(6至12个月)。Virtuozzo2015年3月份,Parallels将公司更明确地分为两个不同的品牌和业务部门――Parallels面向跨平台解决方案(专注于最终用户支持和应用程序交付),Odin(专注于服务提供商,用于托管和云自动化、互联网管理和云基础设施)。2015年12月份,Odin Service Automation卖给了英迈(Ingram Micro),Virtuozzo作为一家独立公司分拆出来,完全专注于容器和虚拟化技术(系统容器、基于KVM的虚拟机管理程序、存储虚拟化和虚拟化管理工具)。 Virtuozzo针对服务于中小企业客户的服务提供商――对这家公司来说这是一个忠诚、有活力、日益扩大的社区。此外,Virtuozzo是支持OpenVZ的主要驱动力,一直在与Docker和谷歌就容器标准方面密切合作。从以往的出色表现(已部署了数百万个容器实例)和与Docker新的互操作性来看,Virtuozzo有望扩大作为服务提供商具有的价值和市场覆盖面。Virtuozzo让应用程序可以在轻量级的、独立的系统容器中运行,提供处理器亲和性和内存保护及隔离。相比基于虚拟机管理程序的解决方案,Virtuozzo容器产品能够大大提高服务器密度,并且降低操作系统软件和管理成本。Virtuozzo容器还提供了移植性和工作负载实时迁移机制。相比虚拟机解决方案,容器的整个架构让工作负载和和容器能够更快地启动,降低了性能开销。对于更喜欢自行管理操作系统的那些客户来说,Virtuozzo基于KVM的虚拟机管理程序让服务提供商能够在与容器同一个物理节点上提供传统虚拟机。Virtuozzo Storage可以利用现有的服务器普通硬盘构建一个云存储池,从而在商用硬件上构建一套完整的高可用性解决方案。Virtuozzo被定位于跟超大规模提供商争夺中级市场企业客户的服务提供商。只有一小撮大企业在本地使用Virtuozzo,但它是有望通过OEM和联盟合作伙伴,提高企业采用率。由于SaaS提供商将Virtuozzo用于其基础设施,Virtuozzo还专注于这个日益发展的市场。一些服务提供商针对常见的持续性工作负载,比如Web服务和数据库,开发高密度、隔离的解决方案,而Virtuozzo为这些服务提供商提供最佳解决方案。由于Docker和容器现象如火如荼,Virtuozzo比竞争对手有领先优势。然而,由于各大云服务提供商开始提供容器支持,各大虚拟机管理程序厂商将容器支持添加到产品组合中,Virtuozzo想保持领先优质将面临挑战。强项:Virtuozzo在可靠的容器和容器管理技术方面有着扎实、深厚的经验。Virtuozzo拥有庞大而忠实的服务提供商客户群。强大的容器、虚拟机管理程序、存储虚拟化和云管理产品组合为其他服务提供商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替代方案。注意事项:容器市场的重新崛起也将给Virtuozzo带来竞争挑战,提供商和虚拟化厂商在大力投资于其他容器技术。Virtuozzo专注于服务提供商,这限制了企业采用其混合云(除非通过与Docker的互操作性)。Virtuozzo依赖的服务提供商市场面临来自超大规模云提供商的巨大价格压力。VMwareVMware保住了功能上的领先地位,2015年年初推出了vSphere 6.0。VMware继续占有主导性的客户群市场份额,客户对于产品功能和厂商支持依然非常满意。然而,大家仍然担心价格和厂商锁定。作为市场份额领导者,VMware受虚拟化市场增长放缓的影响最大,这归因于市场趋于饱和(接近80%),以及云计算这种替代方案迅速崛起(现在大多数新的虚拟机由云服务提供商部署,而不是在本地部署)。不像微软,VMware还面临这个难题:它在开发人员当中缺乏影响力。VMware的增长一直在放缓,显著的迹象表明,服务器虚拟化这个市场已过了顶峰。关于虚拟化技术之间的比较(具体来说VMware和Hyper-V),客户询问一直在大幅增长。虽然个别大企业在改弦易辙,但虚拟化部署方面处于起步阶段的一些小企业在改变立场(常常从Hyper-V改为VMware,但有时从Hyper-V改为VMware),一些大客户在不同的数据中心或分部/店面部署VMware的替代方案。微软的Windows Server 2016版本定于2016年发布,这会缩小功能方面与VMware之间的差距。一个新出现的问题是,IaaS云服务提供商发展迅猛,尤其是亚马逊网络服务(基于Xen),主要用于为云计算设计的新型工作负载。虽然VMware在现有的企业工作负载中拥有主导性份额,可是它在更新颖的云工作负载中的份额小得多――这大大制约了其发展。如今,所有虚拟机中约15%是由云服务提供商部署的――这比2011年的3%有了大幅变化,VMware的vCloud&Air云服务在这个市场仍是微不足道的竞争者,服务提供商组成的vCloud Air网络使用VMware技术的份额很小。这已促使VMware拥抱多云方法。VMware已启动了双管齐下的计划,针对云原生开发人员:2014年年中推出的vSphere Integrated OpenStack和2015年年中推出的Photon平台。VMware还更加专注于其在Pivotal(2012年它剥离了该公司)方面的整合和定位。然而,VMware想在开发人员当中(尤其是本地云原生应用程序)取得成功仍是一大挑战。强项:由于ISV/IHV合作伙伴组成的庞大生态系统,就本地传统应用程序而言,VMware称霸虚拟化和基础设施市场。VMware是虚拟化技术的领导者,这方面有大量的投入和创新。VMware在客户满意度方面得到了庞大客户群的好评。注意事项:VMware产品的成本往往很高,竞争对手在缩小功能方面的差距。本地虚拟化市场已达到顶峰,这给VMware的商业模式和以往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VMware在开发人员当中的影响力有限,在云服务提供商中的影响力有限,而且很难在普通云原生应用程序方面获得立足点。云头条|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近日,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的分析师发布了2015年x86服务器虚拟化基础设施的魔力象限,结果微软和VMware两家胜出,微软和VMware也是唯一在该领域被评为“领导者”的企业。
VMware在魔力象限的右上角保持头名的地位,尽管Gartner的分析师们并未将该公司今年搞出的vSphere
6.0考虑进去。不包括虚拟巨头的最新旗舰版本的决定主要是时间上的考虑,魔力象限称该版本是分析截止之后的事。但VMware仍保持了其领先的地位。无需考虑新产品的评估却仍能拔头筹,原因是微软也没有发布新产品。微软目前的x86虚拟化产品依然是Windows
Server 2012 R2。
但这并不意味着该市场已经日薄西山,Gartner公司认为Xen虚拟机监控程序在云中大行其道,尤其是在亚马逊网络服务里,这一点为思杰加了分。
魔力象限断言,思杰已经离企业服务器虚拟化而去,转而将重点放在云里。但此举可能不会很顺利,因为使用OpenStack的KVM在这方面比那些用Xen虚拟机监控程序的对手做得更好。另外还有一件事也是一个因素,即便思杰在最终用户计算方面取胜,用户却仍然可以使用VMware的ESX作为底层的虚拟机监控程序。
华为身处三个小众市场,其一是亚洲,因为公司的地缘政治问题,公司在艰难地为旗下的虚拟化商品在别的地方寻找市场。其二是公司的电信核心产品。其三是华为的硬件用户。
Gartner指,华为有很多喜人的参照点,包括大量来自成熟市场方面的,但Gartner提出,华为的发展需要一个更深入和更广泛的渠道。
甲骨文亦处于小众市场,魔力象限称甲骨文在过去一年里对旗下的产品作了好的改善。Gartner表示,“甲骨文推动了其堆栈限制在一般市场的潜力。”这种说法是坊间在谈论甲骨文时常常提起的。
Parallels最近将以服务提供商为中心的虚拟化业务更名为Odin,Odin因靠容器出击之举赢得赞誉,Gartner称,此举代表着“应对竞争对手的一个良好开端”。但能维持多久呢?
Gartner的担心是,“随着主要云计算供应商都开始提供容器支持,随之主要的虚拟机管理程序供应商也在将容器支持加入到产品组合里,Odin想保持领先地位将面临挑战。”
Gartner公司认为,红帽有机会干净利索地夺得次于微软和VMware的老三地位,红帽可将自己定位为做OpenStack的捷径。
魔力象限有关文件提出,“红帽需要有效地推广有关虚拟化堆栈和应用程序的概念,让人们知道一个好的应用程序需要一个好的虚拟化堆栈,红帽还需要大力推广RHEV或Linux容器(LXC),尤其是针对基于Linux的开发和新应用程序在LXC上托管,并允许VMware保持现有的企业应用程序位置。”
再回到VMware,Gartner公司提到该公司的许多优势,但对公司的高价表示担忧,而且甲骨文在认证方面保持强硬态度,因此会吸走一些客户。微软如今拥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拓展垂直市场和挺进云市场方面有不少商机。
Gartner提出,“微软现在就服务器虚拟化来说可以满足大多数企业的需求。它面临的挑战既不是特征也不是各种功能,而是要在市场上和一位顽固的对手竞争,也就是VMware。”微软并没有从虚拟化巨头那挖走客户,而只是在喜好Hyper-V的企业里寻找商机。
魔力象限的看法是,“这种‘二次外包'策略使得这些企业可以评估Hyper-V,以期进行进一步的部署,或许还可以在与VMware的交易中提升讨价还价的能力。”
有关Hyper-V的讨论来日方长:魔力象限文件对微软的容器化和云计算各项举动大加赞扬,并提出两者都将引起大量开发商的兴趣。
总体而言,今年的魔力象限中描绘的是一个稳定的细分市场画面。小众市场玩家看上去不会被踢走,领导者似乎亦无麻烦而言。云对于所有人都是一个挑战。至于大家可不可以乘“云“腾升,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class="post_content" itemprop="articleBody"&
由于硬件架构的原因,Xbox One 性能与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虚拟化培训哪家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