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象理财怎么样在互金行业能排多少名?

客服热线:400-995-7855
当前位置:&&&
海象理财贾永良:合规、服务、技术是互金行业发展的“三叉戟”
& 14:36&&来源:互联网&
  自2016年以来,&监管&成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绕不开的话题。面对新的政策环境,各家平台纷纷开始穿上自己的&盔甲&,迎接监管的到来。
  而随着监管政策逐步推进,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开始回归金融本质,逐步走向合规透明化。
  &金融最终的本质是给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带来价值,它并不是从左口袋掏到右口袋的事情。如果失去这个前提,规模、交易量、发展速度等就变得毫无意义。&海象理财CEO贾永良谈道。
  联姻北京银行
  日,银监会正式对外公布了《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以下简称《存管指引》)后,为各家平台的银行存业务的开展指明了清晰的路径,同时也激发了各银行开展P2P网贷平台资金存管业务的意愿。
  银行存管是衡量平台合规运营的重要指标,有无资金存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平台的交易和信用。双方意愿的增强也使得平台和银行的对接正式提速,随着监管期限逐渐临近,越来越多的平台都在加快上马银行存管业务。这其中,选择怎样的银行进行合作,不仅决定了今后资金存管的稳定性,而且也是银行方面甄选平台的反向指标。
  贾永良指出,海象理财之所以选择北京银行进行银行直接存管,是看重其全国第一城商行在资金、运营、风控、技术上的优秀实力。同时,北京银行的合作标准也颇为严苛,经历了十余轮的接洽、考核、审计,海象理财的实缴资本、平台资质、运营成绩等多个维度指标全部符合北京银行的准入标准。现经双方努力,技术对接和系统研发工作有条不紊推进中,预计近期将正式上线。
  谈到合作的成本问题时,贾永良强调,除了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外目前银行存管主要采用业务阶梯式费用机制,一家平台的业务量与存管费用实际上成反比。换言之,某种程度上这将使得整体行业显现马太效应。业务量越小、越难盈利的平台,面对银行存管时的压力也会越大。
  聚焦供应链金融
  据悉,目前在不断趋严的网贷监管政策下,平台能够自由选择的资产类型也越来越少。近日,不少平台纷纷和记者反映,目前行业探索的资产种类繁多,然而真正能够落地的项目并不尽如人意。为了能够顺利存活,许多平台纷纷在市场中争夺资产,而好资产更成了稀罕物,甚至&一票难求&。
  近些年,网贷平台在资产端的建设上逐渐倾向于从单个资产标的转向整体供应链的业务拓展,但是,据融360网贷评级课题组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网贷行业涉足供应链金融的网贷平台不足百家,仅占正常运营网贷平台的9.2%。
  这是因为,供应链金融作为扶持实体小微企业的一种相对小额分散的融资模式,不仅需要介入者对整体供应链条拥有更加立体、系统化的理解,同时也要洞悉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发展状况和经营痛点。
  贾永良介绍,对于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而言,海象理财意图通过专业的咨询顾问团队加资产管理团队给各类型中小企业定制精准化的金融解决方案,让企业的经营规模和质量更上一个台阶。贾永良介绍,海象理财从创立到现在,资产面向并非是C,而是B,在供应链金融上拥有着较为扎实的基础。
  据融360网贷评级课题组不完全统计,从网贷行业供应链金融资产的行业分布来看,涉及面比较广,有畜牧业、餐饮、房地产、珠宝、电商等。也有一些目前来看被认为是夕阳产业的钢铁、煤炭等行业,可见门槛跨越性、延展性均较强
  但是,网贷平台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其实是存在较高的门槛的。隔行如隔山,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风控经验难以复制。对此,贾永良介绍,海象理财在餐饮供应链上具有一定的经验,并且团队从业人员经验也较为丰富。除此之外,贾永良提到,除了给企业直接供应链上下游进行融资以外,同时还针对核心企业的现状进行详尽的分析,为企业献计献策,助力企业迎接挑战。& 贾永良对记者说。
  打造互联网理财综合服务平台
  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目前整体行业已经走到了一个路口:原有单一的投资模式已经逐渐跟不上市场的需求。多元化财富管理成为各平台力求突破的方向之一。
  贾永良认为,海象理财未来的愿景是想打造一家互联网理财综合服务平台,这其中网贷仅仅是大服务平台的信息数据流的一个子集,平台必须要在多元化金融资产开发和精准化投资者用户需求上,抓住市场机遇,逐渐形成一揽子式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能够提供更加专业和个性化的理财服务。
扫一扫关注A5创业网公众号
责任编辑:灿灿
网贷行业在经历严格的整改后,网贷平台朝着合规、有序的方向发展。随着网贷监管的推进,各大优质平台更加严格自律,致力打造合规化平台。据了解,网贷行业中部分国资系、上市系理财平台表现较为突出,不仅在平台服务上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而且在风控上也采用多重风控体系。
7月5日晚间科达股份对外发布公告,公司6月初对外披露的股份回购预案,在今日召开的股东大会获得全票通过。此次回购拟以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不超过人民币1亿元。
A5创业网(公众号:iadmin5)7月10日报道,今年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纷纷倒下,就连网上流传的“四大高返平台”联璧金融、唐小僧、钱宝网、雅堂金融也都无一幸免、近日人民银行会同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召开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下一阶段工作部署动员会。
A5创业网(公众号:iadmin5)7月10日报道,今年可谓是各大P2P理财平台的“死期”,多个平台相继暴雷。近日有投资人反应,理财平台投融家疑似遭遇警方介入,莫非也遇到平台暴雷现象?
投资理财想要稳中有进,那就要寻找收益与安全的平衡点。一味追求高收益,也不能忽视收益背后的高风险。想要安全稳健,却不能实现资金增值,收益不如银行定存高,投来投去白忙活。对于长期专注于网贷投资的老司机来说,投资从来不玩心跳,靠的是技巧。
提起玖富集团,人们如今更多听到的是“科技金融公司”“互金知名平台”这类标签。但其实,玖富在其早期发展历程中,银行咨询业务曾占据相当比重。不久前,“玖富科技”连同旗下万卡科技、玖富为办等品牌集体亮相,玖富赋能银行的历史积累再度受到关注。
人类的恐惧是源于未知,要明白为什么网贷有雷潮,就要了解这次雷潮的原因。业内人士分析,近期的这波雷潮是由高返羊毛平台引发的,随后部分中小平台集中出现资金赎回,恐慌传导至更多平台,甚至头部平台也不能幸免
2018年注定是网贷行业备受考验的一年。目前看来,只有稳健、优质的平台才能为投资者带来可持续性的收益。行业内PPmoney、前金融、点融网等网贷平台,风控管理做得比较完善,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安全、稳健的投资服务,值得信赖。
凭借可观的收益水平,更为便捷的投资操作,以及欣欣向荣的行业环境,P2P网贷成为最火爆的互联网金融理财方式之一。由于P2P拥有互联网的特质,随时随地即可投资,适合闲暇时间不足的工薪一族。在这里小编推荐和信贷、前金融、可溯金融等口碑较好的平台,产品类型丰富多样,收益也较为可观,个别平台综合收益约17%,
随着时代的变化、监管力度的加强,以及行业行规的完善,网贷行业日渐标准化,各大平台信息更加透明化,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开始加入网贷投资行列。选择实力强劲且值得信赖的网贷平台,可提高资金的回报率,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其中,小牛在线、前金融、爱投资是众多网贷平台中的佼佼者,个别平台的高回报吸引了很多投资用户的
创业好项目
网络文学二十年: 意气江湖载酒行
扫描二维码关注A5创业网了解最新创业资讯服务
&徐州八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投诉邮箱:
扫一扫关注最新创业资讯海象理财出席2017科技金融行业峰会
3月28日,海象理财受邀出席了“联畅未来”2017新金融春季行业峰会,与政界领袖、金融学者、互金平台及权威媒体等一道,全面深入探讨新金融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国务院参事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张韶华女士出席峰会,并发表了主题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的开幕致辞。她谈到:“互联网金融应服务实体经济,保证资金流向,通过金融科技手段发展普惠金融。”
同时,张韶华十分肯定当下科技金融的发展,认为普惠金融的未来将依赖于金融科技的推动。未来在消费转型升级、企业供应链等产融服务领域,互联网金融行业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探索。
金融科技应用于个人生活
近年来,“金融科技”强势崛起,科技逐步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逐渐成为驱动金融发展的新动力。对此,海象理财相关负责人认为,金融科技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比如网上银行、网络支付、投资理财等日常生活场景里,都运用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并且,这些应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加快捷、便利的服务。
金融科技应用于企业
金融科技的应用,也大大提高了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工作效率,加快了行业发展。以海象理财为例,在产品设计方面,通过综合算法,对用户操作行为、界面停留时长等使用习惯进行数据分析,从而,不断优化界面布局,升级为最人性化、最节省时间的版本模型,提升用户操作体验;在风险控制方面,通过大数据对企业和个人信用等级进行全方位分析及评定,并对核心数据进行加密存储,确保数据的稳定及安全性;在筛选资产时,数据库成为风控的有力依据,通过科技手段快速高效、更大程度确保资产的可靠性。
海象理财十分重视金融科技的应用,从产品设计到风险管理,从客户体验到安全保障,科技无处不在。
未来,金融科技将发挥巨大潜力,带来颠覆式创新,帮助互联网金融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并在新金融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微信hxlcdy关注【海象理财官微】,快来撩吧!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2018年第一季度互金行业报告发布,海象理财构建用户投资“安全阀” - 快资讯
需要开启 JavaScript 才能正常打开页面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2016年采访数百名互金从业者后 我们得出了4个真相
  2016年,行业风雨飘摇的一年。
  一本财经用了一年时间,采访数百位行业从业者,深入各条产业链,感受行业脉搏。
  这一年,我们看到了死亡的翅膀。
  众多平台在洗牌中黯然离场,这其中,有悲怆的故事细节,也有血淋淋的伤口。
  这一年,我们看到了新生的力量。
  新玩家迅速崛起,势不可挡。他们极度聪明睿智,挑战权威,模式颠覆,野心勃勃。
  这一年,我们看到了宿命的轮回。
  行业在一次次重蹈&败局&。这里离欲望和利益太近,所有的人,除了面对市场上的血雨腥风,还要面对人性的贪欲。
  我们也得出了,4个最为惨烈的真相&
  01 流量之痛
  2016年,整个互金行业正被两种痛苦拉扯、撕咬,走得步步艰难。
  第一只扼住咽喉、让整个行业呼吸困难的手,就是流量。
  2016年7月,新美大CEO王兴第一次提出了&中国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的观点,上下半场的分水岭,是互联网。
  因此,今年罗胖在跨年演讲中,提出一个新逻辑,叫&时间会成为商业的终极战场&。
  流量这个词,被替换成一个新的概念,叫&时间&。
  原因很简单,移动互联网用户已基本被挖掘殆尽,基本再无增量用户。
  因此没有了流量争夺,只剩下&时间&的争抢&&将一个个用户的时间,进行分割,尽量夺取更多的时间和注意力。
  这场战争,对于金融玩家来说,打得异常艰难。
  2013年,全民的热情刚被点燃,那时的互金玩家,推广简单粗暴,却极为有效,百度敞开怀抱与合作,一篇软文在网站、微信号上投放一遍,几万用户便蜂拥而至。
  当时的注册成本,只有几块钱。那是流量的。
  2014年底,几块的注册成本已上涨至百元;2015年,价格进一步失控,每获得一个有效用户,平台要付出1200元左右的成本。
  玩家蜂拥,蓝海慢慢变成血海。
  而另一方面,行业大频发,行业信誉跌入谷底,&信任危机&爆发。
  在&&事件后,百度宣布下线800多家推广的;在高楼倾覆后,互金行业在电视、楼宇间的广告被强制下架;微信号上发一篇正常的互金活动预告,后台收到一片骂声,&说我们是来骗钱的&。
  &因为掉粉太多,一些公众号都不愿接互金行业的广告了&,业内人士也很无奈。
  市场饱和,增量用户减少,行业信誉低下,此时,行业的流量和获客,进入黑暗时代。
  目前,百度或今日头条等大流量的渠道,转化率只有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之间,某些领域,已高达四五千。
  从几块到几千块,获客成本在短短两三年内,翻了千倍。
  此时,流量也开始分化,出现。
  大的平台,形成流量洼地,已有知名度和品牌效力,投放转化较高;
  而中小平台,因为用户信任缺乏,大规模投放,转化率寥寥。
  行业从业者不得不各出奇招,在夹缝中生存。
  为了给股东、VC一个光鲜的数据,一些平台开始剑走偏锋&&以此才养活了庞大的百万人数之众的和刷客大军。
  因此,2016年,互金行业最难做的,恐怕就是市场和运营部门。
  行业真相是,流量太痛,已让行业摇摇欲坠。大部分平台只能在流量的夹缝中,苟延残喘。
  02 之难
  在互金行业,流量的对立面,是风控,这是扼住行业咽喉的第二只手。
  平衡流量和风控,就如平衡人性中的理性和贪欲。
  在我们采访过的数百位行业从业者后,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互金主流玩家,互联网背景从业者要远多于金融背景从业者,大概是&二八分&的比例。
  互联网的玩法,就是先冲流量,急速做大,疯狂,烧钱再冲量,形成壁垒,然后站在高筑的城墙之上,放眼天下再无对手。
  互金行业用这个套路发展,如同玩火。
  风控就如金融命门,不管是华尔街巨鳄还是世界财团,都曾用血淋淋的教训告诉我们,风控就如人性的刻尺,衡量贪欲和理性的平衡,在这里,永远没有&大而不倒&的神话,稍微偏移,就会陷入欲望深渊。
  2013年,P2P时代,我们看到了太多亵玩风控和放纵贪恋的后果。
  2016年,我们看到了似曾相似的疯狂。在金融行业兜兜转转的,都是同样的故事,同样的结局&&源于同样的欲望。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创始人,对风控一无所知。
  一位创始人甚至在我们面前直言不讳:&我从来不觉得我在做的是金融,这就是一个互联网产品。&
  有一些创始人一直在反复强调&风控重要&,然而,却无力搭建风控团队&&他连来应聘的风控总监,是不是&忽悠&,都无法鉴别。
  互金行业获取一个流量的成本,已经高如天际,如果再被风控自行砍掉,是一种怎样的抉择和心酸?
  在一次采访中,我们恰遇两个部门撕逼:市场部辛辛苦苦做活动,搞推广,注册的用户,大部分却被风控部门拒掉,市场部负责人觉得风控总监来&砸场子&,公然开撕。
  风控部门,在互金公司处在一个尴尬位置,几乎要与全公司为敌&&但在传统金融领域,风控部门却是核心部门。
  行业真相是,大部分从业者,正用互联网的方式,在做金融&&这无疑是在玩火。
  在金融领域,不是做得最大,跑得最快就是胜利者&&活到最后的那个,才是赢家。
  流量和风控这两个命门,让互金行业如走钢丝,左支右绌,然而,外部浮躁而恶劣的环境,让行业更是如临深渊。
  03 政策的天平
  回顾中国的经济史,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国资、民资、外资,这三股势力的博弈和厮杀,组成了经济史的所有细节。
  在中国,金融行业是一个强监管的行业,因此,任何的战略布局,忽视了对政策的考虑,就是典型的&空中楼阁&和&没考虑中国特色&。
  中国企业最大的一个死因,叫&君叫臣死&。
  在互联网金融行业,所有的行动和步履,都在政府画的圈内进行。
  但是,你会再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互金行业,某些领域,政府强监管;某些领域,政府大肆鼓励。
  我们从的崛起中,开始揣摩出监管的天平中,哪些是砝码。
  2016年,最火热的,无疑是消费金融。
  消费金融主要分为两个分支:和分期消费。
  据一本财经不完全统计,目前光是现金贷,已有上千平台,加上线上线下的消费金融玩家,行业玩家已达到两千多家。
  据数据,P2P最鼎盛时期,达到了2595家。而如今,消费金融的火热,并不逊于P2P。
  因此,业内人士都称,互联网金融,已从P2P时代,进入了消费金融时代。
  而2016年,就是双方交接棒的一年。
  值得注意的是,P2P和消费金融有本质的区别。
  P2P,是用户将钱交给平台;消费金融,是平台将钱借给用户。
  就因为两种本质的不同,也导致了政策天平不同的倾斜。
  如果P2P跑路,用户的钱被卷走,必然导致群体性事件,如果出现过激行为,政府恐怕还得自掏腰包,挽救一二,平复民怨;
  而消费金融倒闭,最多是用户借平台的钱,不用再还了,不会引发任何恶性事件&&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只要不引发稳定问题,就就一切安好。
  因此,以&拉动内需&之名,政府一直在大力提倡消费金融。
  消费金融说白了,叫&提前消费&。
  这个事情,原来是银行的生意&&。
  截至2016年3月底,央行体系中,有信贷记录的自然人数3.7亿人。
  也就是说,银行将信用较好的3.7亿人口切走。剩下的10亿,就是零征信和次贷人群。
  在经济下行年代,银行的已节节攀升。面对这些风险较高的人群,银行选择绕行。
  而从政府的角度,这群人终归需要人来服务&&于是,历史使命降落到消费金融了身上。
  政府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风险不想让国家来承担,最好的方式,就是激活,自行消化。
  说起来,这个算盘不错,即拉动了内需,又在民间将风险消化。
  这和劫富济贫的思路,是一脉相承的吧?
  消费金融从奄奄一息的P2P手中接过棒之后,跑得器宇轩昂,一路高歌&&10亿人口的重担,就压在了消费金融身上。
  消费金融的跑道中,实际上密布深坑,风控难度高、率高、人群高危,都是这个领域硬伤。
  京北曾说,政府大力鼓励的生意,不见得就是好生意。
  金融行业的从业者,几乎每天都在翘首以盼,揣摩圣意。
  真相是,政策永远会从一个管理者出发,而非一个经济体出发。
  的命运,又是一个鲜活的案例。
  早期的校园贷的发展,监管一直没有注意,直到跳楼、等负面出现,媒体涌入,监管开始了强力管制。
  因此,不要挑战管理者的底线,不要轻易撩拨政府的心弦。
  当你真正能揣摩圣意后,面对&血淋淋的真实&,如何保持一颗进取雀跃的心,又是另一个难题了。
  04 浮躁的资本
  2016年,资本在互联网金融行业起到怎样的作用?
  在媒体的包装下,大部分资本和风投,都成为了光环四射的&网红&或颠覆世界的投行精英。
  但大部分人忘记了,资本的本质是投资,是一种商业行为。
  对于他们来说,追求商业回报,是第一使命。
  专业吗?
  事实上,大部分投资人,并非金融专业出身,他们对金融知之甚少。
  &大部分投资人来我们这里,连财务报表和金融数据都看不懂,&正在融资的一位CEO,试图找一位懂金融的投资人,发现都很难。
  但现实是,需要投资人专业吗?
  一个VC,并不一定真正看好它,也不需要跟到最后,他只需要在一个上涨的市场中,捞一笔就走。
  就和一样,在大涨中投进去,在暴跌之前,抽身而退。
  行业真相是,在互金行业,大部分投资人,只是&者&。
  一群高级&操盘者&,正在玩一个有趣的资本游戏。
  他们以低价,进军一个细分行业后,就开始开各种峰会,包养各种媒体,将一个新概念或新模式炒作成&风口&&&其他和创业者再一拥而上,将&估值&(和股价类似)推到顶峰,这个&操盘者&,就从高价中抽身而退。
  你看,还是炒股的那一套,资本的游戏,在哪里都是一脉相承。
  一些企业,正在资本的&催熟&下,沦为资本工具。
  &投资人一直要求我们迅速将规模做大,估值拉高,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做风控,只能先冲流量,&在深入沟通中,一个CEO对我们,透露了自己心底的秘密,在资本的压力下,他变得焦虑不安,早已忘记原本进入行业的&初心&。
  他告诉我们:&永远不要以为,自己是操控者或游戏规则制定者。很有可能,你只是资本游戏中的一颗棋子。&
  部分资本,正在成为繁华泡沫的推动者和制造者,他们不关心企业的命运,不关心社会价值,只要在这个游戏中,不成为最终的&&,就是赢家。
  2016年,我们记录下最真实的互金行业。
  我们一次次呼唤,回归金融的本质,对金融规律,抱有敬畏之心。
  但我们依然乐观地预估,2017年,行业回归。
  在浪潮之巅,依然有一批保持本心的从业者,正在逆流而上,沉心磨砺&&他们将成为行业最终的收割者&&
文章系作者授权发布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贷之家官方立场,如需刊登转载,请注明来源网贷之家并注明作者,违者必究。
相关阅读:
文章总数0篇
相关推荐:
投资人QQ群
沪公网安备 4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象理财可靠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