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法第七次大修看法调整,您有什么看法

检测到您当前使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更好的体验效果,请升级IE9以上浏览器。
400-680-3928
3月7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财政部部长肖捷,副部长史耀斌、胡静林就“财税工作和财政改革”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其中,个税起征点这一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广泛热议,同时也引起人们对个税起征点以及税制改革的深思。“中国速度”远超提高个税起征点个税关乎民生大计,也关系着每个人的钱袋子,因此每次个税起征点的调整也是慎之又慎。1981年职工平均工资约为每月60元,而起征点为800元;2005年8月的时候,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审议通过《个人所得税修正案》,将个税起征点调整提高到1600元;2008年3月,个税起征点标准再次调整到了2000元,增幅不大,仅增加了400元;2011年则调整至3500元。然而,这与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相比,实在是太慢了。1981年-2017年间,个税起征点从800元调整到3500元,增加了3.37倍,而GDP从4935.83亿元增长到82.71万亿,增长了166.57倍!而高速增长的背后带来的是物价的飞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咱们做一道简单的推算题,以1978年的物价为100基点,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数据,得出CPI定基指数。下图我们可以看出,个税起征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远低于CPI物价增速的!也就是说,理论上,年这两根线围起来的区域,人们承受着高物价的同时,还要缴纳不少个税。但事实上,我们生活中实际感受到的物价增速远比统计局要高。税赋重,成了最广大工薪阶级共同的槽点。试想,月薪一万,在北上广深,除去五险一金,食宿每月2500左右(郊区农民房+每天盒饭的那种),交通费300左右,还有一些其他费用,已经所剩无几,再加上个税,恐怕每一个人都压力山大。国家统计局曾经公布,2010中国人均居住消费支出为111元,当时一时间引起舆论哗然。而这种衡量标准一直延续了几年:2013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居住消费支出为1745.1元,合每月145元;2017年为4107元,合每月342元。但事实上,111块钱恐怕连一个月的水电都不止,更别说所有居住消费支出。这也是为什么此次总理在提到个税时,引起如此强烈的舆论反映:全国工商联:建议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目前的3500元提升至7000元;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建议个税起征点调整到10000元;福耀玻璃创始人曹德旺:按通货膨胀的比例算,现在个税起征点应该是3万;......提高起征点,到底你能省多少钱?个税起征点提高后,获益最高的是咱们工薪阶级。以排排君为例,工资8000元,按照统一的五险一金税率:(8%+2%+1%+8%),那么他的应税额是:*(8%+2%+1%+8%)-3500(个税起征点)=2980元来源:网络按照个税税率表,2980元对应的是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10%和105,因此排排君要缴纳的个税是:5=193元那么,如果个税起征点提高到市场猜测的5000元,则排排君的应纳税额会变更为1480元,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变更为3%和0,则排排君的个税为:=44.4元193-44.4=148.6元,仔细算算,一年下来也就省下来1783.2块!过年包一个红包就没了!个税改革才是重点税收的本质是什么?从小咱们的教科书上就说了:税收是国家按照法律的规定,强制、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简单说就是基于国家信用,向国民收钱,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是,收税归收税,税率过高的话,反而无益于发展。我国工薪所得最高边际税率高达45%,香港只有15%,新加坡为22%;跟发展中国家比,俄罗斯只有13%,巴西为27.5%;跟发达国家比,加拿大为33%,美国为39.6%。这些国家或地区不仅税率低,而且有各种抵扣项,如美国39.6%的税率在税前抵扣后,最终负担的实际税率在25%左右。过高的边际税率,不仅难以起到公平分配的作用,还会让高收入群体有很强的的避税动机,如采取“工作在大陆、工资在海外”或“钱在企业、不拿工资”等方式避税。最郁闷的是,高税率却并没有给我们带来相应高税收——2016年,我国个人所得税占总税收的7.7%,远低于发达国家30%、发展中国家15%左右的水平。为什么人们感觉个税税赋比较重,这主要是因为税制以及发展水平。目前我国个税采用的是累进税制,即收入越高,收的税就越多。如下图,如果社保按标准缴纳的话,月薪6000,应交个税仅为43块,占比仅0.72%;而月薪10万呢?应交个税占收入比高达28%。来源:网络因此,个税制度设计的不公平,不仅仅在于个税起征点比较低,而是整个税制在制度设计上需要全方位调整。否则,本应是低收入者不交或少交,中等收入者少交,富人多交的个税,反而变成了广大中低收入阶层负担。再者那就是发展水平与个税不匹配。怎么个不匹配法呢?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带来经济过热,从而导致物价上涨,这又回到了第一个问题。如果收入增速赶不上物价增速,人会变得越来越穷;而如果个税起征点赶不上物价增速(越来越多的人要交税,但物价依然在涨),钱包会变得越来越穷。这必然无助于缩小贫富差距,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而且提高个税起征点,藏富于民的话,反而会推动经济发展,因为大家有更多的钱去消费,这将扩展更多的税源,反而有利于长期税收的增加。有学者说,既然要改进税制,除了改革当前的7档累进税制外,还可以由分类税制转向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税制,即综合考虑纳税人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家庭负担,所在地域等因素调整个人税率。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税制,就意味着将综合考虑你的全部收入、支出、所在城市的物价等因素再来向你征税,即那些在一线生活成本高昂,但收入却并不多的打工者或许可以少缴税。但这就有意思了。如何计算一个人的全部收入,这不仅是对税务部门的挑战,也是对公安、工商、银行等多部门的考验。一名公务员,月薪刚好3500,扣掉五险一金后,月底再拿发票去单位报销充当薪资,或者领导以奖金的形式发放工资,或者接外快,都是有可能的。而这些收入非常难统计。也许有人会问,假如真的将个税起征点提高了,而边际税率也降低了,那个税又如何发挥调节收入的作用呢?那就是“劫富济贫”,即提高对富裕人群财产性收入的税收征管,而这也是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个人所得税征收体系——征收的对象和税基都是所有收入,且不把主力放在劳动所得上。面对日益高涨的生活成本,对于个税改革,你有什么看法?
证监会核准基金销售机构,13年行业品牌
400-680-3928
理财师将及时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全面、专业的产品服务
证监会核准基金销售机构,13年行业品牌
400-680-3928热门推荐:
更新于& 18:43
前几天从萧然超市打的到所前缪家村,原本可以按打表的价格加上燃油附加费就行了(一般都在14-15元左右),可是那的哥偏偏要按他说的(20元)价格付钱,一 一+ 途中还去拉别的客,他的理由很简单物价涨了、油价涨了、有大人小孩要养,这么点钱根本就不够! →_→ 我就说了油价涨、物价涨并不是我们消费者愿意让它涨,这当中我们也是受害者,不能把这些经济压力都扔到我们头上来,如果每个人都像你这样,那我们该让谁来承担我们的经济压力,后来真的没办法想想也不差几块钱还是大事化小的好,最后只有答应了他无理的要求!
想想每个月只有这么点工资的80后工薪阶层,有老有小、有房贷有车贷、又要交什么费什么费的,简直就是让人无力承受啊,(┬_┬) 一个月下来不是倒贴就是月光族,真想再打份零工赚点小钱,我们这些都是累死累活地帮助国家,可是还要收我们的税!不知道这个个税改革便宜了谁!(#‵′)凸 这个统计我想总不是那些中央领导亲自来统计的吧,这其中不用说百分之百,百分之万的有猫腻啊!强烈要求国家每月提供月工资低于3000的工薪阶层每月生活扶助金,现在3000元根本不能做什么,连生计都成问题!还纳什么税!5000起征很合理,符合民意!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盏灯,照亮你前行的道路。在灯未灭之前,请面朝光明春暖花开···
发表于 00:29
不错,我也支持5000起征。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08:39
早就应该改革了,年轻人出来这年头,单靠自己,哪有钱节约下来啊!!强烈要求不仅要提高税收点,同时要涨工资哦!!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中心地段!
使用(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下载19楼客户端回帖双倍威望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查看: 14335|回复: 201
【3.06有奖话题】对于昨天公布的个税调整你有什么预期吗?
现在就加入吧!
CMA获得政府及各大企业集团一致推荐
一年内免费直播参与
历届活动视频回放
Excel知名公众号作者
随书扫码看视频学Excel
昨天突然公布了提高个税起征点的事一下炸开了锅。学术派跟经验派就起征点跟免征额的文字游戏从昨天吵到了现在
还有就是对董小姐的富人多税理论全力支持以及对“人大常委”起征点太高剥夺低收入人群纳税荣誉的言论的大肆谩骂。
在此提醒大家一句,确实有个人有过这种言论。他叫任正隆,第九、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根本不是人大常委,话也是多年前说的。所以大家骂他归骂他,事实还是要搞清楚的
今天的每日话题就是关于昨天的税改方案说说你的看法和预期,但不可进行恶意攻击或嘲讽谩骂,违者最高会进行封号处理!
另外做一个小竞猜,投票你预测的个税起征点区间,另外可以在回复评论中加一个具体的数字。
会后公布确定起征点之后,投票正确的用户将获得“视野的先知”荣誉勋章一枚,第一个回复出正确的具体数字的用户将额外获得100金币
新的每日话题奖励规则
<font color="#ff年1月至2月9日轮次每日话题奖励领取
单选投票, 共有 271 人参与投票
45.39% (123)
40.59% (110)
3. &10000+
14.02% (38)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主题: 720, 订阅: 34
& |主题: 158, 订阅: 25
回帖奖励 +5 金币
个人认为应和物价指数挂钩,每年公布调整。
回帖奖励 +5 金币
管是起征点还是免征额& &只要提高个税就能少点&&
我预测是5000& &预期不能太高才有实现的可能啊
回帖奖励 +5 金币
方向是好的,期待个税综合改革能加快,别要总理亲自推动。
回帖奖励 +5 金币
哈哈& &特意查了一下法规才来的& &文件里的专业名词是“减除费用标准”呢& &所以那两派都错了么?
预测的话& &我认为还是6000吧& &这么多年才调整一次& &总得稍微高一点
回帖奖励 +5 金币
我觉得是吧~~之前的起征点,从800开始调整了多次,分别是、3500~~
回帖奖励 +5 金币
其实,不管减除额是多少,我都希望多交税。
毕竟,收入高才能多交税,是吧。
关于起征点,首先提高起征点并不是为了少缴税,是为了把因物价而提高的税降下来。当然这都属于“术”的范畴。
本次起征点,民间普遍要求10000元起。在此,我乐观估计为10000,甚至11000元。毕竟,每次扭扭捏捏都与民意差距太大也不好,还是要有点惊喜不是。
回帖奖励 +5 金币
预测是提高到5000元。
问题是现在的个人所得税基本上是工薪税了,这个问题不解决,提高起征点解决不了问题。
回帖奖励 +5 金币
cpi不断提高,起征点也应水涨船高。个人估计在6000吧
回帖奖励 +5 金币
越高收入,纳税越多,其实正常呀
回帖奖励 +5 金币
不可能一下提太高吧,直接蒙一个数吧,5000
回帖奖励 +5 金币
希望提高到7千左右,7千扣除养孩子的话真的是一点都不剩啊。
回帖奖励 +5 金币
说实话,个税起征点调高的消息公布之后,我还是挺失落的。以前还交得起个税,以后对我来说,连交个税都可能成为一种奢望,交个税成为一种荣耀。调整后的个税不是谁都交得起的。至少我可能交不起!
我估计会调整到之间
回帖奖励 +5 金币
一定要提高啊,物价都涨这么高了,个税总不变不行的,但是个人觉得不会调的太高,能在之间就不错了,毕竟是从800一路走过来的,多少年还3500的,现在大家普遍收入都高了,但是消费也高了,一个月工资税后能买一平米的房子吗?
回帖奖励 +5 金币
个税起征点都议论好多年了。个人感觉偏低,早应该提高了。
要说具体数字我猜测 5500。
回帖奖励 +5 金币
我预测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
其实我觉得可以按GDP区分一二线城市,分别制定。
回帖奖励 +5 金币
目测4800!和外国人趋同,没有大花头,各位洗洗睡把!
回帖奖励 +5 金币
我感觉应该是5000,可能会增加一些允许扣除的费用(房贷等 不过感觉难度较大)
回帖奖励 +5 金币
预计提高至7K,个税起征点应考虑物价增涨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金额。
反正都是要交税的
Powered by对于个税您有哪些意见,对于收入分配您又有哪些看法
08:52:00&&& 作者:&& 来源:众众微博
:盼星星盼月亮盼来年终奖,然而却生生被“个税”啃去一大块,对于个税您有哪些意见,对于收入分配您又有哪些看法,不放在这里给我们留言。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33258;&#23450;&#20041;&#25628;&#32034;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面试热点:关于个税改革,你有什么看法?
【面试热点背景】
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实施财产性收入开源清障和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行动两个目标。其中特别指出,要进一步减轻中等以下收入者的税负,同时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堵塞高收入者非正规收入渠道,发挥收入调节功能。
公众舆论争议:年收入12万元的即可称为高收入群体
减轻中等以下收入者税负与中央最近提出的提高中等收入者比例的目标相一致。但有媒体报道称,在目前我国的收入结构中,按照有关部门个税改革的设想,年收入12万元的即可称为高收入群体,这一标准引起了较大的舆论争议。在网上,几乎是压倒性的意见认为,按照目前的物价水平,年收入12万元很难称得上是高收入。不过,真正的方案出台仍需时日,是否真是这个数字,目前尚无定论。
《意见》提及的"健全包括个人所得税在内的税收体系",此前已有风声。有媒体9月24日披露,业界对个税改革的基本思路已经达成共识,即从高收入阶层入手实施增量调节,“渐进式”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 渐进过程主要分为短期(1~2年)、中期(3~5年)、长期(5~10年)三个阶段。 其中,短期和中期目标要求对年应税所得12万元及以上或者收入来源多元化的纳税人实施综合计征,同时引入差别扣除项目,长期方案则是要建立各个社会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自动汇总的机制。
按照现在的税制设计,年收入12万元以上被称为高收入群体,在个税改革短期和中期目标阶段,年应税所得12万元的阶层是重点调节的人群。
目前我国采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其中对工资、薪金所得适用3%~45%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对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所得实行5%~35%的5级超额累进税率。
对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 20%的比例税率。
高收入阶层实施增量调节
媒体援引税务系统人士透露信息称,对高收入阶层调整的核心是从增量入手,对一些经常性劳动所得要纳入综合计征,逐步扩大纳入综合计征范围的所得类型,适时引入差别扣除项目,允许以家庭为单位申报纳税。
资料显示,每年的1月1日~3月31日,年所得超过12万元个人要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然而,对于12万元的设置标准,并不能达到个税调节高收入,缓解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
对于普通薪酬阶层人士来说,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以后,其税负支出减少了几十元,同等条件下,高薪酬人群的减税效果却有几百元。对此,上述税务系统人士认为,在短期和中期阶段,要实现从个人到家庭为单位的申报纳税,并实施调整税率结构,促进税制公平。
10月31日-11月11日,每晚19:00-20:30,。一起来备考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带你了解面试流程,把握面试技巧。
究竟什么样的水平是高收入,很难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年收入12万元是否属于高收入,与前几年一直争论不休的个税起征点一样,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国务院《实施意见》中提出减轻中等以下收入者税负,同时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税收调节力度。对此,我们可以将其用“减中加高”来作为概括,加上已经实行的“免低”,将成为我国未来个税征收的重要方向。这无疑值得高度肯定,但要让这个目标真正落地,还需要推进一系列的配套改革。
我国个税制度建立以后,一直被一些人指责为“劫贫济富”,甚至被称为“工薪税”,这种评价部分地反映了个税征收的实情。目前,我国的个税征收基本上是通过在企事业单位工资发放的环节设置事前扣除的关卡来完成,这虽然减轻了税务部门的税收成本,但与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们的多元化收入途径已经不相符合,而能够通过多元化途径得到收入的往往又是高收入者,这部分人的收入渠道难以设立事前扣税的关卡,而成为了灰色收入。几年前的报告显示,我国的灰色收入每年在6万亿元以上,约占GDP的12%,很显然,由此产生的个税流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个税在我国的税收体系中只是一个小税种,但它还承载着公民对国家和社会的一份责任。而高收入者,特别是那些可以通过多元途径得到高收入的人群足额缴纳个税,对于整个社会将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减中加高”,“加高”无疑是改革的重中之重。但是,目前我国的货币流通体系已经滞后于市场的发展,特别是过多的现金流通使大量收入可以游离在国家的监管体系之外。如果这种状况不能改变,个税改革的“加高”目标就难以实现,这也给“减中”增加了障碍。
因此,个税改革要与货币流通体制的改革结合在一起推进,特别是要强化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减少现金流通。只有每一笔大额资金流通都有迹可循,让灰色收入成为阳光收入,也就是国务院《实施意见》提出的“堵塞高收入者非正规收入渠道”,“加高”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减中”才能有顺利推进的现实基础,个税对于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也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延伸阅读——专家看法
据媒体10月22日报道,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副研究员滕祥志说,在分类所得税制之下,没有考虑扣除项目中家庭抚养、赡养、大额教育和医疗支出、首套房屋贷款利息等生计扣除的因素,夫妻二人必须分别纳税,没有将家庭作为纳税主体对待,考虑到家庭和人口存续发展、未来鼓励生育和尊重家庭价值的客观趋势,应尽量广泛实行综合征收,相应降低税率,实现整体性减税。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助理研究员邹蕴涵噶认为,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保持平稳增长,但也暴露出若干问题。持续存在的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开始通过就业、收入渠道对消费产生滞后影响,居民收入增长放缓的影响正在扩大。应高度重视居民收入放缓问题,切实夯实居民消费平稳增长基础。其中,农民增收应注重破除制度障碍,加快农村经营性土地的确权登记,保障土地流转权利等;城镇居民增收应注重规范市场,逐步推动城镇居民收入多元化增长,从之前主要依靠工资性收入逐步转向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并重的新局面。而保障财产性收入增长,必须加强规范市场秩序和完善制度建设,特别是金融市场制度完善。
要想一举成“公”,还是要付出一番努力的。在成功的路上,中公教育专家与你一路同行。
更多资讯请关注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甘肃省一万名|三支一扶|进村进社考试辅导课程-中公教育
2017兰州事业单位笔试辅导课程-甘肃中公教育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税起征点上调看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