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滔恩师揭秘大疆汪滔 变态如何拿到千万美元风投

大疆创新:汪滔的天空历险记_物联网新闻_新闻中心_RFID世界网
大疆创新:汪滔的天空历险记
作者:本站采编
来源:福布斯中文网
摘要:大疆创新总部位于深圳,它也许是第一家在某个重大的全球消费产品新类别中一马当先的中国公司。由于价格低廉,操控简便,其民用无人机产品在国际市场广受欢迎。大多数机型零售价在1,000美元上下,且配备内置摄像头,可拍摄1080p的高清照片与视频。
关键词:[14篇]&&[0篇]&&[41篇]&&
  今年1月,一台无人驾驶的飞行器降落在白宫的草坪上,引发了美国官员的安全恐慌。4月,又有一台小型的飞行器出现在了日本首相官邸的屋顶上。这次机上还验出了带有放射物痕迹。NHK报道称,东京警方正在检查监控录像,试图找出这架四旋翼无人机是如何着陆的。虽然没有人员伤亡和任何财产损失,但这种无人机的中国制造商,大疆创新被国际媒体所熟知了。
  如果,你还不知道这种无人机是什么?那你一定要去看看汪峰的求婚视频。摇滚明星汪峰在向女演员章子怡求婚时,用一架Phantom系列无人机将一枚9.15克拉的钻戒送到了她面前。这次无人机又代替了汪峰上了头条,这一度使得该公司在本土市场声名大震。
  大疆创新总部位于深圳,它也许是第一家在某个重大的全球消费产品新类别中一马当先的中国公司。由于价格低廉,操控简便,其民用无人机产品在国际市场广受欢迎。大多数机型零售价在1,000美元上下,且配备内置摄像头,可拍摄1080p的高清照片与视频。
  其公司的创始人汪滔从小学起就开始迷恋天空,这源于他看了一本关于一架红色直升机的冒险记的漫画书。他把大部分时间花在阅读模型飞机的资料上面。他一直梦想着拥有自己的"精灵",一款带有摄像机、跟着他飞行的装置。
  上了大学,汪滔也一直没有找到自己明确的目标。直到大四那年,他成功创造了一套旋翼机飞行控制系统。汪滔向这最后一个小组项目倾注了一切,他逃课,还会一直熬夜到凌晨五点。就在课堂展示的前一夜,他所打造的机载计算机的悬停功能失效了,尽管如此,他的努力并没有白费。机器人学教授李泽湘注意到了汪滔的团队领导能力以及技术理解能力,他把这位固执的学生录取为研究生。
  在对天空的热情进一步燃烧起来了之后,汪滔和同学一起创立了大疆创新。但是,早期愿景的匮乏和汪滔的个性最终导致大疆创新后院起火。员工不断更迭,有些人认为老板在股权分配上不够大方。两年之后,公司创始团队的所有人员几乎都离开了。
  这时候,大疆创新的"救命恩人"出现了,来自汪滔家族好友陆地向大疆提供了资金支持,接近9万美元的投资让大疆创新又重新生存了下来。在组建起自己的核心班底之后,汪滔继续开发产品,并开始向国外的无人机爱好者展开销售。大疆创新研发配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更先进飞行控制器,然后汪滔把它们拿到小众贸易展会上进行推销,比如2011年在印第安纳州曼西城(人口7万人)举办的一场无线电遥控旋翼机集会。
  在一切似乎进展顺利的时候,汪滔猷和他的员工有又闹起了矛盾。他不喜欢奎因抢走研发"精灵"的功劳以及自称大疆创新的首席执行官。随后,奎因和部分员工选择了离开,成为了大疆创新的美国对手3D Robotics的手下。
  但汪滔对3D Robotics的机会嗤之以鼻, "它现在更容易失败,"他说,"它虽然有钱了,但我更有钱,比它更大,更多人。当时市场小的时候,他小我也小,我打败了他。"
  一直以来,汪滔都认为独立创新的精神是最重要的,中国的新文化可能出现在深圳这一通常所说的"文化沙漠",而创业是达成新文化的有效途径。
  "中国人认为进口的东西就是好,国产的东西就差一点,什么都是二等,"汪滔如是说,"我是有种既对这种环境不满意,又想做点什么改变它的心态。"。汪滔这位首席执行官公开承认,他的"精灵"不是"完美产品",而且一些机型会因为软件故障飞离用户的控制。但他并不想跟别人分享这片天空,随着无人机扩展到农业、建筑业以及地理测绘等商业应用领域,他希望维持大疆创新的主导地位。"我们发展的主要瓶颈是自己醒悟的速度。"他说,"你不能满足于现状。"
&已有条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新闻:6-186-123-1212-1110-27
关键字搜索:技术文章:[0篇]&&[0篇]&&[21篇]&&成功应用:[0篇]&&[0篇]&&[6篇]&&解决方案:[0篇]&&[0篇]&&[21篇]&&
图片新闻:
最新发布产品[视频]【领航科技 创新中国】汪滔:成功留给有梦想的人
24小时排行榜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大疆无人机目前已经占领了全球民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70%的份额。研发生产这个小型一体化多旋翼航拍飞行器的初衷,是因为汪滔从小的一个梦想,他要做一个人人都能用的、会飞的照相机。
  汪滔说,他小时候就喜欢遥控直升机,希望可以遥控着直升机拍摄到一般情况下看不到的风景。为了童年的梦想,汪滔在大学一直进行直升机稳定性的研究,毕业后,依然坚持朝这个方向努力。2008年,汪滔和他的研发团队用三年时间,先是成功研发出第一款较为成熟的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XP3.1。但汪滔并不满足,2011年,看到当时市场上流行的多轴飞行控制器,他希望能有飞得更稳定的产品。
  几个月的时间,测试的飞行控制器摔了修,修了又摔,飞行控制器的稳定性始终难以改善。
  最后,一个不经意的尝试成功了,多轴飞行控制系统悟空m面市,让航拍设备能像钉&钉子&一样定在了空中。不久后,汪滔又提出要做一台免安装、免调试,到手即飞的航拍飞行器,让小朋友也能航拍。
  在已有产品的基础上不断调试,2012年底,汪滔的梦再次实现了。多旋翼航拍一体机&精灵&在民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迅速走俏,它易操作、易维护的设计,让稳定飞行和趣味航拍变得轻而易举。
  两年多时间里,大疆推出了6款民用级无人机,航拍器的性能也越来越强。
  现在,大疆创新有一支平均年龄26岁,近千人的研发团队,在这里,只要有想法,就能提出,甚至获得研发基金。
  汪滔还通过举办机器人大赛、机器人夏令营等方式,物色更多有能力有想法的未来工程师。
  他说,大疆就是自己追梦的地方,现在他有了一个更大的梦想,那就是和一群想做梦能创新的年轻人一起在全球高科技领域打响&中国创造&的牌子。
编辑:刘一 大疆董事长:汪滔上学时做无人机经费只有3千元|大疆|无人机|创业_新浪科技_新浪网
大疆董事长:汪滔上学时做无人机经费只有3千元
  10月24日上午,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大疆创新董事长李泽湘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发表了演讲。
  李泽湘可能是国内进行产学研结合得最好的导师之一。他是现任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系教授,在他的带领下,不但孵化出了大疆创新这家无人机企业,还有李群自动化、固高科技等在机器人领域享有良好声誉的公司。
  大疆相关负责人也向界面记者证实,李泽湘目前是大疆创新董事长,也是汪滔导师。但他并不参与大疆日程运营的事务。
  李泽湘在这次演讲中主要谈到了机器人研究如何利用数学模型,他认为,需要将科研和产业结合起来,然后把这种模式推广到现在的工程和教育里面,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李泽湘指出,深圳利用深港产学研基地模式吸引大量人才,才有机会诞生出大疆这样的企业,而引入的高校则解决了产业转型升级过程当中装备制造的核心技术问题。
  李泽湘还回忆,刚开始要做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但此前那么多项目支撑都没有搞起来,因此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最后觉得3C行业是中国的一个巨大的机会。
  以下为李泽湘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的演讲原文:
  很高兴来到世界机器人大会,两年前这个会议刚组织的时候我完全很难想像今天会有这样一个受到普通老百姓关注的情况。很多人都在问我中国的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我们不缺市场、不缺金钱,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我说最大的挑战就是人才,人才的后面实际上是教育,尤其是机器人的教育融合了工程、科学、艺术与人文,这对我们来讲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果真正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会议才能真正说得上是世界机器人大会。
  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小团队在这方面的探索,就是以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来推动教育、科研的思路。
  昨天我到前面的展厅看了一下,现在看到了很多教育的机器人。如果三十多年前我能够有这样一些东西的话,也许我会走一条不同的学习掌握机器人知识的道路。但是历史很难重新改变,所以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是怎样走上这条路的。
  那个时候是1982年,CMU机器人研究所刚刚成立,我上了一门机器人的课。大家也都知道,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文革,以前几乎是没有学过什么东西,动手不行是我们最大的短板,我们对工程意识没有什么概念,我们以前的基础也只是停留在考试的阶段。
  那门课我上得很痛苦,几乎放弃了对机器人的学习。后面我到伯克利去读研究生也选择学控制,还是不想学机器人,但是一个很凑巧的机会就是要建立一个机器人项目,我是当时唯一见过机器人的人。后来我的老板说你能不能帮我把伯克利机器人的Seminar研究生组织起来,所以我开始组织讲课,但还是对这些东西理解不到位。大家知道如果实际物理不行可以用理论物理弥补,伯克利又有很好的数学基础,我就学了一些数学的课程,然后用它来弥补我的短处,所以就是这样开始的。
  我想和大家讲一讲理论机器人,这些东西在今天的机器人研究方面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然后就是怎么把科研和产业结合起来,怎么把这样的模式推广到我们现在的工程和教育里面,然后围绕它来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这是几个基本的思路。
  我们都知道,大学里面我们学的最多的就是微积分,而且是建立在欧式空间上面的微积分。微积分出来之后大家也觉得没有什么用,最后是巴黎高工的校长首先把它引用到了工程领域,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工程问题经过近似讲话以后都变成了欧式空间里面的一个优化问题。
  世界上所有工程问题的数学模型是不是都能用欧式空间来描述?首先是在数学上面提出了数学的概念,后面的Herman不仅是对伯克利的数学和微分几何起到了非常奠基性的作用,同时也影响了学工程的一大批学生,Jerry Marston就是数学和工程的桥梁,这是微分流行的最大突破。开始的时候我们觉得跟我们没关系,但是机器人的这些工具出现之前已经碰到了这些问题,包括机构学的鼻祖Rolly就发现了很多低负产生的运动必须要有一些特别的特点,不是普通的欧式空间能够描述的。
  尽管在那种条件之下我们还不知道有这些数学,机构学也还是往前推动了很大一步。真正的一个突破性的东西,也是对我最大的改变就是哈佛大学的Roger,他是做控制的教授,首先把微分流行应用到了非线性控制里面,最后通过私人关系介绍到伯克利,我利用这些数学工具开始机器人的研究,这是我们的基本教材,然后我的师弟又把这套工具用到了三维视觉和机器学习里面。
  当然,机器人领域的微分几何理论还有很多著名的学者名字,大家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论文工作,包括无人机方面,这些名字大家都已经熟悉了,哪些问题必须要有数学工具才能对它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机器人里面到处都是钢铁,所以首先是钢铁运动学。另外就是工业机器人,要有这些数学工具,对它的认识和了解会更深刻、更简洁,现在还有最热门的机器手对物体如何抓取和操作的问题。再下来就是并联机构,这个是从早期的四个平面机构到空间多自由度的并联机构,尤其是综合和构型等等。这是人类生物体上面很巧妙的关节,就像眼球关节,这些东西怎么才能反生,必须对它的数学模型了解透彻,这也是一大类的东西。现在汽车当中有很多的CV关节,这也是一些例子。
  现在讲的自动驾驶,我在做博士论文的时候叫做自动停车,这一类的问题实际上数学模型也有依赖于这一套数学工具。还有数学加工制造过程当中的工差数学表达,还有检测的方法,现在大家看到很多工业界用的算法都是错的,所以你就很难做到质量标准的提升,还有工匠的定位。现在我们讲的不是单个的机器人,都是双臂协调,或者是一个工作单元。
  这是一个大疆马达的自动装配,它有多个机器人、多类传感器构成了一个自动化的装配单元。
  我们有很多这方面的课程,大家在香港科技大学的网站上都可以看到,我就用剩下的时间讲一讲有了理论研究和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下一步应该怎么办,因为我们不能停留在写一篇论文和写一本书,这些东西很重要,但它还不是我们最终的终点。
  今天深圳已经成为了中国最有影响的创新中心,大家都知道到底北京是中国的硅谷还是深圳是中国的硅谷。当然,争夺这个东西没意思,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生产出世界上最NB的产品统领这个产业的发展,所以我觉得在这方面深圳是走在了前面。
  大家可能会说深圳没有高校也没有研究,怎么能做到这里?是不是我们不用办大学就能走到这一步?这其实是对深圳的一个误解,因为我经历了过去二十多年深圳的发展,深圳没有大学是怎么完成的产业转型升级?北大的党委书记、深圳市的市长李子斌和香港科大的校长吴嘉伟就在北京开人大会议,通过借鸡下蛋的办法把中国的高校和香港的高校拉到深圳,提供土地和资金让这两个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在这里完成产业化,这个模式已经被全国很多城市复制。
  深港产学研基地是深圳的第二个平台,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就是要解决产业转型升级过程当中装备制造的核心技术问题,这就是控制系统这个机器人核心的东西。今天固高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运动控制公司,我们有百分之五十的市场份额,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为工业4.0下一步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很基础的平台。
  这个例子当中我也学到了作为一个学校的老师,怎么把实验室的东西产品化,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样的学生能力才能真正做到创新创业,这是我最大的体会。我教了一门机器人比赛的课叫做Roboka,需要把不同专业、不同年级背景的学生聚到一块,用八个月魔鬼式的训练让他们从概念到设计到合作项目管理等等。为了加快速度,他们跑到华强北买电子零部件做PCB和基加工,加快整个产品迭代的节奏,所以从这门课上走出了深圳一批年轻的创业者,现在有一批这样的企业,我觉得这是中国真正的未来。
  这门课上了两次,最后就想做一款无人飞机或者直升机的控制器。那个时候我给你的只有三千块钱,要在国外做无人飞机研究的团队都是几十个人,百万千万美金,你根本没有希望。但是他对这个东西非常喜欢,所以利用深圳这样的环境快速地做出了几个无人飞机和直升机的控制器,最后想卖几款控制器给外面的发烧友弥补一下他学费的不足,所以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大疆的无人机获得过国外很多著名机构的认可,也有各种各样的媒体报道,甚至红杉的主席认为这就像的二代机一样,也是苹果当年创业的过程。
  大疆和汪滔是一个历史的开始,而不是结束。以前我的学生都会跑到美国读博,或者到硅谷工作,今天没有一个学生再往美国跑了。当然,他们到美国是销售、推广或者展开商业性的合作,所以他们要做中国的工业机器人。863那么多项目支撑都没有搞起来,几个学生有希望吗?我们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最后觉得3C行业是中国的一个巨大的机会,也吸引了Frank Parker作为我们核心的团队。
  背景刚才已经讲了,把以前的这些机器人公司只解决了百分之十的应用,中国有大量的应用还不能解决,所以李群是既能生产高质量的机器人,又能做系统解决方案的一个本土公司。以前吃月饼都是用手工包装的,而且都是季节性的,有的时候招工也招不了,所以这是月饼的包装项,产生的经济效益是非常明显的,现在正在整个行业进行推广,现在已经是几十个人的水上公司,所以我们是从学习、研究到创业的一个模式。
  我们很幸运地处在了一个很好的时代,也处在一个非常独特的环境,这就是我们在整个松山湖深圳东莞,以前这些地方是服务国外的大品牌大公司,所以今天对中国小的创业者公司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环境。我们走过的路、犯过的错误不仅是对实验室的同学有用,对中国大量想创业的大学生,对国际机器人领域想创业的大学生都需要这样一个平台。
  我们打造了一个松山湖的产业基地或者机器人产业的孵化器,希望从一个想法一步一步地带着他走下去,这里有产业链、天使和创业导师的指导,也有全方位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有一批是早期大江起步的年轻人,当你想不通觉得很惨的时候还有比你更惨的人,可以在一块互相地扶持、走过创业的艰辛道路。
  今天我们的模式也在初步地被学校和地方政府接受,首先是需要解决人的问题,所以把香港科技大学摸索出来的人的培养方式和广东工业大学开展了合作,建立了一个粤港机器人学院,一年多的时间,我觉得这个效果远超出我们的期望,学生一个学期学的东西比他四年学的东西还要好。今年我们在招第二届的时候,几个学生因为进不来就在课堂上号啕大哭,每天晚上两点钟还在干活的一定是机器人学院的学生,所以说走出了一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最近长沙成立了一个机器人研究院,马上就要启动机器人学院的模式。
  这是我们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做出的一些探索,希望我们的探索经验能够为各个地方、各个学校在人才培养、产学研一体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看起来DeepMind用AlphaGo战败李世石后似乎就没啥动静了,但其实不...
或许,四面开战的美团,卖身才是唯一的出路。世事无常,资本无情...
从OPPO和锤子的发布会,看中国厂商造手机走的都是什么路子!大疆创新董事长李泽湘:大疆和汪滔只是一个开始|李泽湘|汪滔|香港_新浪新闻
15年前,李泽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时候,他是香港科技大学的副教授,在科大有一间小小的办公室,他担任董事长的固高公司创立刚3年,还在起步阶段。15年后,重访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他创办的港科大机器人研究所已经占了一层楼,有人称他“无人机教父”——横扫无人机市场的大疆创新总裁汪滔是他的学生,他是大疆的董事长。他依然坐在一间小小的办公室里,以略带湖南口音的普通话侃侃而谈,介绍他参与发起的香港科技创业平台暨青年创业服务系统HONGKONGX。作为“海归派”中的先知先觉者,李泽湘驻足香港已经25年。这25年,他做了很多事,固高、大疆和HONGKONGX是其中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这25年,他也可以说只做了一件事----让科研成果走出校园,走出实验室,走向广阔的市场。创办固高:从“广东农民运动控制讲习所”开始1992年,李泽湘正式加盟香港科技大学,创办数控研究实验室及自动化技术中心并担任主任。此前,他的经历堪称励志。1979年,年仅17岁的中南矿治学院(现中南工业大学)新生李泽湘获选公派赴美留学,接下来是一连串难忘的“第一次”:第一次到北京、第一次坐小轿车、第一次坐飞机……。1983年,李泽湘作为优秀毕业生获卡内基-梅隆大学电机工程及经济学双学士学位,后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继续深造,分别于1986年和1889年拿到电机工程与计算机硕士和博士学位。“之所以选择香港,因为这里毗邻内地,可以做我想做的事。”当时,研究人工智能的李泽湘最想做的事,是成立一家企业,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商品。1999年,机会来了,深圳市政府、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三方携手创建深港产学研基地,以促成两校的科研成果在深圳实现产业化,项目启动仪式上需要双方有公司签署入驻,有人找到李泽湘,固高科技有限公司仓促问世。固高的英文为“GOOGOL”,一个数学术语,10的100次方,“一个天文数字”,创意来自李泽湘的妻子,一位数学家。今天,固高已是中国最有影响的运动控制公司,占有国内市场50%的份额,产品销往全世界。“起步阶段还是很艰难的,市场还没有准备好,产品推广一度限于停顿,只能卖些教学产品。”但固高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们办了很多期培训班,为企业培训运动控制技术人才。“我们戏称为‘广东农民运动控制讲习所\',好多珠三角制造业的老板原来都是种田的农民,办企业的模式基本上是三来一补和来料加工,从国外拿订单、买设备,招一批廉价的打工妹或打工仔,利用中国较低的运作成本运营生产。但中国企业不能总是买设备,未来必然要发展自己的设备产业,需要有设备制造的核心技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机器控制系统,通俗地说,就是机器的大脑。”李泽湘说。几经努力,固高将整个珠三角的产业链从终端产品制造延伸到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和与之配套的运动控制产业,为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基础平台。如今,应各地方政府的邀请,固高还走出深圳,在上海、重庆、长沙、芜湖、江门等地,与当地政府和高校合作,培养人才。关于财富:我和汪滔的生活没什么变化“通过创办固高,我对于产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或者学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有了深刻认识。大学研究必须对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才能显现出大学的意义。大学里最重要的成果应该是学生,而不是论文。”基于这些体会,李泽湘在港科大开设了两门新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动手、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和工程意识,后来名动江湖的大疆汪滔,就是其中一门机器人比赛与设计课程的本科生。
“过去的讲课模式都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做作业,再考试。在这门课上学生要动手,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背景的学生要经历从概念学习到做出机器人原型机去参加比赛的过程。在八个月魔鬼式的训练中,他们熟悉了机械、电子和软件系统的设计,更学会了团队合作和良好的沟通技巧。为了取得好成绩,必须迭代他的设计,做一个版本又一个版本,在错误中学习,为此他们必须到深圳采购零部件,从而了解熟悉深圳的产业链。
“这门课汪滔修了两次。毕业设计时我问他能不能做一个运动控制的项目,他说他从小对航模感兴趣,想设计一款航模自动控制器。不过他毕业设计的时候并没有演示成功,后来,我又把他招来做我的研究生,再给他多一点的时间完善。他一边读研一边在深圳注册了一家公司,卖点控制器给外边的发烧友。”在这个李泽湘轻描淡写的过程中,他为汪滔提供的不仅有资金支持,还有人才的支援。那时,李泽湘与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合作,创办了控制与机电工程学科部,从2004年开始招生,每年50个,7年培养了350多个学生。李泽湘以一种新的模式培养这些人,鼓励他们创业、动手,到外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些学生后来有的自主创业、办了几十家公司,有的成为很多大公司的骨干。“当年汪滔成立公司后,雇了一些人,后来那些人都跑光了。他找到我,我从哈工大深研院找了一些学生帮他干,有的学生毕业后就到大疆工作了。二三年后,公司就起来了。”大疆成功后,汪滔跻身亿万富豪行列。作为大疆董事长的李泽湘如何看待财富?“现在我和汪滔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变化,以前怎么过现在还怎么过,钱只是让我们更有资源做自己想做的事。”“其实我也有创业失败的案例。和大疆同时期,还有几位哈工大深研院学生创立的一家公司叫比锐,和大疆在同一个楼里,做半导体封装设备,最后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很多,上过很多当,欠了很多债,最后还是我来帮他们收拾残局。”2014年11月,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在东莞揭牌,由李泽湘团队负责整个机器人基地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创办这个基地的初衷,是因为李泽湘看好这种模式的发展潜力。有一批基础扎实受过良好训练具有国际视野的年轻人+珠三角产业资源+导师们的行业经验与国际化的资源,打造一个平台帮助更多有梦想的年轻人实现梦想。“这是一个孵化平台,希望能把香港、内地乃至全球的创业者聚集到松山湖,帮助和扶持他们,分享我们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打造一个世界级的机器人产业平台。相信10年或20年之后,这里将走出更多的明星高科技企业,大疆和汪滔只是一段历史的开始。”李泽湘说。回到香港:我们能为香港做点什么居港25年,李泽湘目睹了香港一路走过的风风雨雨。“其实,发展创新科技,香港与深圳当年几乎是同步的,但这十几年,深圳发展速度很快,香港有一些进步,但不够大。“2006年,在港的内地‘海归’人士成立了一个组织叫海学联,会员来自高教界、法律界、金融界、工商界、会计界和文化界等。我们这群‘港漂’一直在想,能为香港做点什么?”2016年7月,类似于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的模式,李泽湘与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香港大学陈冠华教授发起,并联合香港高校科技界十余位科技大咖,共同成立“HONGKONGX科技创业平台暨青年创业服务系统”,以“基金+创业平台研究院+创业支持公益机构”的框架,运用“资本的力量”,将“超级教授”、“青年学生”、“科技创新”有机连结,运用香港科技领域顶尖教授的专业能力,引导在港青年创业,致力于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务实地帮助创业项目走向市场。HONGKONGX启动仪式上,前特首董建华、现任特首梁振英、中联办主任张晓明都来“站台”。梁振英说:香港有“一国”和“两制”的双重优势,加上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希望香港的青年人把握好这个机会,善用两地的人才、资金、技术和创意,加强合作,共同探索海外市场。2017年7月,HONGKONGX启动将满一年。“X是一个未知数,现在HKX的发展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快,我们有信心会改变香港的科技产业发展。”“‘一国两制’是一个非常好的构想,粤港合作具有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现在国家又提出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对香港来说是重要的机遇。”李泽湘认为,今后数年里,制约深圳高科技产业往深层次发展的根本因素还是高等教育和基础研究的不足。与之相比,香港在高等教育方面的优势突出,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在亚洲区排名前列,仅内地在港的优秀学生已有数万之多,此外,香港拥有宽松的环境、自由的信息通道和完善的金融、法律体系,如果能和珠三角地区的产业链优势结合起来,新硅谷的出现指日可待。“当年,我们把考上大学、跳出农门称为知识改变命运。其实,知识改变命运,现在才正是时候,一个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可以带动和改变一个产业。香港要从过去的房地产思维、金融思维转向科技思维、创新思维,用我们的知识创造更多的机会给年轻人,这才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观沧海工作室 王尧)(注:2002年1月,本文作者专访时任港科大副教授的李泽湘,写成《知识改变命运---记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李泽湘博士》一文,日刊于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8/21/732.html)
责编:宗哲、
责任编辑:韩旭阳 SN205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疆创新汪滔妻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