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璧 挤兑金融的挤兑潮是个别情况么?

【网贷之家】中国首家权威p2p网贷投资理财行业门户_网贷理财_p2p理财产品x网站导览最近搜索 删除历史记录 ----平台下载APP网贷之家官方App微信网贷之家微信公众号wdzj-officialQQ投资人QQ群联系我们400-882-1802周一至周五 9:00 -18:00在线客服原创原创 今日快讯热门标签评级93名18.5%参考回报评级34名15.9%参考回报评级19名16%参考回报股权上市17.3%参考回报评级1名244.1元参考回报评级4名19.6%参考回报评级57名15.2%参考回报评级16名12.2%参考回报参考收益率<=8%8%-10%10%-12%12%-16%>=16%评级百强银行存管加入协会ICP认证老平台之家考察融资平台参考投资期限1-3个月4-6个月6个月以上共收录问题平台2254家距日由央行颁发的第一份互联网金融监管文件面世,已过去两年多的时间。...热门作者最新作者网贷之家糖宝网贷之家圆小圆网贷血滴子DS联盟网贷之家Evey沈轻虹热烈的姑公网贷之家糖宝小李飞狗人潮涌动活动播报智多星理财师投之家网贷之家网贷血滴子网贷之家Evey网贷之家圆小圆DS联盟沈轻虹热烈的姑公小李飞狗人潮涌动智多星理财师朱紫国国王老实巴王家金道人识财黛06/1106/1106/1106/0806/0105/3105/2805/2305/1005/0804/2604/2604/10互金杂烩Fun互金杂烩Fun互金杂烩Fun风雪夜归仁白泥飒飒别踩疼了雪互金杂烩Fun互金杂烩Fun网贷Y小姐锅碗瓢盆筷子互金杂烩Fun别踩疼了雪别踩疼了雪------参考利率指数成交指数人气指数网贷之家一周网贷指数:网贷之家一周网贷指数:成交、人气、利率指数下降本周(06月11日-06月17日)P2P网贷成交、人气指数下降,降幅分别为6.73%、2.91%。利率指数有2.80%的降幅,最低时(06.14)为8.68点。行业月报:数据报告行业榜单网贷测评序号平台发展指数比上月181.76280.33379.63477.751577.551677.09776.32874.84974.791074.771173.691269.91367.2911467.2211567.0821667.031766.9411866.8711966.6342066.4212165.4412265.1732364.6112464.652564.312664.2922764.2712863.112963.0333062.9733162.8623262.7923361.8833461.7613561.6743661.373761.123859.843959.7224059.6424159.4214259.2414358.6244458.4864558.444658.3614758.3254857.8434957.7425057.716信息透明,资金走向清楚,服务好,有存管,实在的平台试着投了一段时间,回款及时,提现t+1.客服态度较好。整体体验还行。分秒金融挺好的,不要乱黑了。没意义唯一投的一家山东平台,体验还不错,回款非常及时,客服耐心解答小窗,有加分!会继续投请问下,哪里有新手标,看了蛮久了,没看到过有新手标呀,准备上车我投资了好几年也赚了一些钱,没有什么不好的。现在继续投资了不少的钱,我觉的很放心。网站不错最近有人在黑花果,大家不要相信黑贴。保持冷静。黑贴目的不纯大平台,安全性高。体验不错,希望平台越办越好刚才得知有融网将于6月25日正式银行存管上线,我是一位长期投资老融网,等级V8,第一时间分享我的喜悦...待收余额法是P2P网贷平台在并购时估值的一种方法。政策环境不确定性、平台业绩变化快、未来盈利难以预测等特点决定P2P网贷平台估值难以适用传统的估值方法。目前业内常币安是全球第二大区块链代币交易所,3月7日晚间,币安遭到了一次大规模有组织的黑客攻击。根据币安发布的公告,在两分钟(香港时间日22:58-22:5释义单客经济,就是利用移动互联网,建立直接的、高频的互动,从而促使消费者重复购买,发挥客户终生价值。单客经济,就是终身免费的流量。重复购买,是每一个企业家梦寐以求1361952244583206564176815167976125617123948107919106991482182361953355664337845278646244587206568204959197681111442109373874146800558336528674739845699414211379921197131115841114451093761026679579893249896414303222728932665542049852019261548971511981488791379911256821005537337471405601565824758028555095295120497216075314059413823512899612568711462811423910055134376230459322099421106520497619169716075815633915406111036210683310306499515959169200789058787797328106407115388124327133567142871152207162155172097182045友情链接:投资人QQ群网贷之家官方App沪公网安备 45号&b&1. 地方债务&/b&&br&&br&中国的各地方政府在过去十年一直奉行“经营城市”的土地经济理念,由于中国法律上不允许地方政府发债,为了推动城市化,提升GDP,各地通过融资平台的方式获取可用于城市发展的资金,具体操作模式如下:&br&&br&从农民手上征用耕地(3万一亩)--------→ 将用地性质转变为商业,住宅或工业用地--------→ 注入当地城投/城建/城开公司作为资产--------→ 向银行抵押获取贷款--------→ 贷款用于征地,修建基础设施,工业区建设等是这些地区宜居,地价上升--------→ 继续收购土地&br&&br&随着地方政府胃口越来越大,整体债务规模不断攀升,领导政绩突出获得提拔之后,新来的领导面对这个债务摊子,只能将这个游戏玩下去,此外,在早期的开发中,为了吸引开发商,给他们的土地价格都很便宜,基本是成本价,而且给工业园区入驻企业的地价,也是成本价,这就导致了土地经济中获得的收益完全无法覆盖债务,债务持续攀升。&br&&br&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实行的是工程施工方垫资的形式,大量工程款在工程完工数年后也未能付清,这一部分债务规模巨大,而且无法厘清。&br&&br&一旦房价泡沫破裂,地方政府面临违约风险,中国不允许地方政府破产,中央政府将毫无疑问的兜底,最终解决办法,就是财政部出钱,把债务冲销,钱从何来?开机印,由全民承担债务风险,通货飞速膨胀。&br&&br&&b&2. 影子银行&/b&&br&&br&银行的贷款规模严格受央行控制,宏观调控政策一出,融资平台和开发商就很难拿到钱了,此时,就需要通过影子银行的形势融资,操作模式如下:&br&&br&融资方(融资平台,开发商)找到信托/券商,提出融资需求(一般是跟着项目来)--------→ 信托/券商发出专项理财方案,通过商业银行销售--------→ 商业银行找担保公司担保,然后通过渠道向公众销售理财产品--------→ 公众不满意银行利息,购买理财产品&br&&br&在这个链条中,信托/券商获得融资规模1%的服务费,担保公司获得1%的服务费,银行客户经理获得0.5%的服务费,商业银行获得1.5%-2%的服务费,加上公众购买理财产品的利息,一般在4%-7%,融资方的实际利率大概为8%-11.5%。&br&&br&通过影子银行的方式,融资方获得资金,投资者获取高于银行利息的收益,看似双赢,然而实际上,通过这种形式,债务从银行体系中扩散到了公众。&br&&br&一旦房价泡沫破裂,这些投资者将承受巨量损失,进而导致大量抗议和冲击银行行为,进而导致挤兑,冲击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金融系统一旦崩溃,国家崩溃。&br&&br&&b&3. 就业&/b&&br&&br&&br&随着猛烈的城市化,大量失地农民被抛向就业市场,他们没受过教育,也没有特别技能,年轻的还能去工厂做小工,上了年龄的人连这个选择也没有,地产及相关行业解决了这部分人的就业需求。&br&&br&一旦房价泡沫破裂,他们将失去工作,失去了工作,他们就失去了一切生活保障,而且这个群体数量巨大,到那时,整个国家都会在他们的愤怒和焦虑中动摇。&br&&br&所以,房价泡沫瞬间破裂的话,中国经济就崩溃了,治大国如烹小鲜,只能循序渐进,走经济转型的路,把泡沫挤出来。
1. 地方债务 中国的各地方政府在过去十年一直奉行“经营城市”的土地经济理念,由于中国法律上不允许地方政府发债,为了推动城市化,提升GDP,各地通过融资平台的方式获取可用于城市发展的资金,具体操作模式如下: 从农民手上征用耕地(3万一亩)--------…
&p&贴一个自己写的影评。严重剧透预警。&/p&&p&&br&&/p&&p&Billions是一部比较精彩的与资本市场法律相关的剧集。中文名译为《财富之战》或者《亿万》),请允许笔者起个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名字吧,《联邦检察官大战对冲基金大鳄》,虽然俗气点,但与近期大片的起名法更配。&/p&&p&说到正反派主角,那都是笔者喜欢的老戏骨。Paul Giamatti,官员专业户,美国版建国大业《John Adams》系列剧中的亚当斯总统,《Too Big To Fail》中的美联储主席。Damian Lewis,军人专业户,《国土安全》的Brody中士,《兄弟连》的Winters连长。&br&&/p&&p&这一大对战,原因是资本大鳄Bobby Axelrod的对冲基金AXE Capital因内幕交易嫌疑落入了美国证监会(SEC)与联邦检察官Chuck Rhoades的视线。这个对冲基金名字起得就是好,赤果果地表明我们的斧头资本就是来割你们韭菜的(美国市场机构投资者为主,不象中国市场小散户多,可能韭菜一词尚不够贴切),一点也不含蓄。靠什么取胜呢,内幕交易、操纵市场以及其他证券市场犯罪行为。&/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8db70ede7cb2b513aaf90e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880& data-rawheight=&17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8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8db70ede7cb2b513aaf90e5_r.jpg&&&/figure&&p&&br&&/p&&p&Paul Giamatti饰演的Chuck Rhoades,在剧中的设定是“U.S. Attorney for the Southern District of New York”,这是专门负责纽约南区的美国联邦检察官(由总统任命),而不是各州所设的地区检察官。为什么是联邦检察官而不是地区检察官,因为证券法属于联邦法律而不是州法律,由联邦检察官负责调查及起诉,调动的是FBI而不是当地警察。&/p&&p&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么精彩的剧集,当然是有原型的。官网介绍,The&br&series is &b&loosely based&/b& on the&br&activities of crusading federal prosecutor of financial crimes Preet&br&Bharara, the U.S. Attorney for the Southern District of New York。 Preet&br&Bharara是一名印度裔的纽约南区联邦检察官,不畏强权、勇于战斗,致力于打击金融犯罪。时代杂志有一期专门报道他为干爆华尔街的人(“This Man is Busting Wall Street)。他诉过花旗银行、美国银行,尤其是因麦道夫的庞式骗局诉过其开户银行JPMorgan Chase,让该银行因失察未能及时发现账目疑点并提示监管机构麦道夫骗局而吐出了17亿(如果中国也适用这样的法律,请脑补画面)。对于内幕交易案件,该检察官更是专业到极致,在成功定罪上连胜85起。特此贴个图,向这位检察官致个敬,无论任何社会,都需要这种英雄。&/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4d0f792837acd34cdd0198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20& data-rawheight=&30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0&&&/figure&&p&纽约南区包含金融中心曼哈顿,制裁华尔街的金融犯罪就是该区检察官的重要职责之一,因此这个职位的重要性无需多费笔墨。干得好的检察官,可以平步青云。华尔街太招人恨,惩罚华尔街,无疑会让他赢得更多的政治资本。担任过同职位的Rudy Giuliani后来就成了纽约市市长。在剧中,检察官既有政治抱负/野心,也是正义感/偏见爆棚。他对于华尔街的评价如下:&br&&/p&&p&华尔街没有好人!!!(剧中图片记不得在哪一集了,知道的麻烦提醒下)&/p&&p&还好党国英明,通过不让P2P公司租房的方式,大大提升了陆家嘴金融城好人的比例,呵呵。&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cngold.com.cn/zjs/8n.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2P租房难?上海高端写字楼将P2P公司拉黑&/a& 。&/p&&p&而反派资本大鳄的原型,官网没说,笔者认为应当是Steven&br&A. Cohen。维基百科的介绍如下:In 2013, Bharara announced criminal&br&and civil charges against one of the largest and most successful hedge-fund&br&firms in the United States, SAC Capital Advisors LP, and its founder Steven A.&br&Cohen. At USD$1.8 billion, it was the largest settlement ever for insider&br&trading and the firm also agreed to close down.英文就不翻译了,因为不好意思在第一季就把该剧的大结局都透露了,如果编剧“loosely”编的尺度不够大。&br&&/p&&p&在剧中,资本大鳄对于他所干的事的理解是这样的:“I'm not doing anything&br&beyond what my competitors are doing, I'm just better”。大意就是,不搞内幕交易,怎么有脸混证券业?我是一哥,比别人搞得好才是应该的。&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d09fc546414def20d540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8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d09fc546414def20d5402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4abf38f63d18541eda0f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8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4abf38f63d18541eda0f8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1dfeaa4bcd67e68b727dc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8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1dfeaa4bcd67e68b727dc7_r.jpg&&&/figure&&p&该片属于烧脑神片,理解不易,涉及到资本市场、金融工具、证券法律等诸多知识点。人人影视字幕组的翻译,已经很不错了,但还是有许多错漏,让人费解,笔者也是多次暂停回看英文原文才理解了大概。看本剧,可以学到一些东西。比如内幕交易、操纵市场,作空与作多,美国SEC与检察部门的运作、股票积极投资者的运作(公司法委托投票权、董事会罢免权等等)。当然,这些都是一些粗浅的概念,如果要仔细研究,还是去啃书本吧。&/p&&p&&b&这一扣人心弦的大对决,剧集从三个主线分别展开:法律、资本、人性。&/b& &/p&&p&&b&先来说说法律的大战。&/b& &/p&&p&给内幕交易者定罪容易吗,应该说非常不容易。&/p&&p&&b&一是罪名界定难。&/b&尤其是在美国这种判例法国家,什么是内幕交易,经常变来变去,一个案例到另一个案例。比如美国最高法院1980年Chiarella案例,1997年Hagan案,往往是围绕着行为人之间的信赖义务,立足于微观去界定法律(比如不小心偷听到他人谈论内幕消息并利用该消息获利是否构成内幕交易就存在极大的争议)。这一点不同于欧洲的立法,欧洲立法立足于宏观,着眼于市场总体影响。&/p&&p&&b&二是证据取得难。&/b&美国检察官要询问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有权要求律师在场陪同。又不能搞刑讯逼供,所以检察官在剧中只好天天跟人谈交易,真心不容易。当然,也可以搞窃听,但也要法官批准啊。&/p&&p&&b&三是举证责任高。&/b&剧中美国证监会SEC的官员找到检察官,要求他去查AXE Capital,检察官一想,我在前面冲锋陷阵,难度大多了,你在后面,无论如何都能获胜,风险报酬比不划算啊,所以非常慎重,不给SEC官员好脸色看。对的,这是因为两者举证责任大不相同。因为美国法院认定刑事犯罪的举证标准是beyond reasonable doubt,要求证据天衣无缝,确信无疑,因为案件结果可以让人坐牢。尤其是要将资本大鳄定罪更不容易,因为他手下人交易而不是他亲自交易,要证明到他要求、授权并知晓手下人去进行内幕交易,必须有明确的录音证据,或者手下人一致反水指认他,当然很难。而SEC的处罚、罚款类似民事程序,最多罚款及其他行政处罚(比如剧中经常提到的降级为family&br&office,禁止打理别人的钱财),在法院适用是民事诉讼的举证规则,仅仅要求是preponderance of&br&evidence即证据优势标准,意思是证据所试图证明的事实,其存在的可能性大于不存在的可能性。量化的话即超过50%。这样一来,SEC只要冲到对冲基金办公室,调出交易记录,如果买卖时点与内幕消息时点较为吻合,而且交易仓位比较重,如果对冲基金没有研究报告或者其他足以信服的理由,基本上就可以罚款了。这样的举证规则,就是美国资本市场严刑峻法的一部分。不过当SEC罚的太多太狠变成了“aggressive punisher”时,也有观点提出,是不是把举证规则折衷一下,取两者当中的标准clear and&br&convincing(清楚令人信服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eeb1dd98f0d9844aaed81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eeb1dd98f0d9844aaed817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baeedc0e5b8ef114d438081fad3486d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baeedc0e5b8ef114d438081fad3486d2_r.jpg&&&/figure&&p&资本大鳄也不会坐以待毙,采取了种种手段对抗。&/p&&p&&b&一是合规检查。&/b&资本大鳄请了一队人马,假装成SEC搜查队,对自己的办公室来了现场突击检查,查交易记录、询问交易细节及交易原因,把自己手下吓个半死,在各种问话中露出漏洞。在大家惴惴不安时,再告诉他们这是公司新招的合规部门人员。真的会合规后远离内幕交易吗?NO,NO,NO! 千万别天真,所谓合规,无论国内外,很多时候不是教你不干坏事,而是教你干坏事不留痕迹。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英美金融业的执法机构已经直接让许多公司的合规官直接为公司的违法行为承担个人的民事或刑事责任了。&/p&&p&&b&二是埋下内线。&/b&内幕消息,无论是资本市场中,还是刑事调查中,都是价值连城。资本大鳄发挥其内幕交易的特长,雇佣黑道中人采用威逼利诱等不法手段,在检察官办公室不断埋伏内线,上演无间道搞到内幕消息,试图知晓检察官办公室里面的一举一动,以便在调查中取得主动权。甚至故意提供同行罪行给检察官,以便于转移检察官视线,可惜不断被识破。&/p&&p&&b&三是法律辩护。&/b&在美国,没有钱,是很难赢得正义女神的青睐的。考虑到难免自己或者手下会被抓到把柄,辩护费等法律费用是刚性需求,为此资本大鳄从基金中提留了3个亿的律师费,支付1000美元一小时的律师费,拿起了法律这个挡箭牌,与组织对抗到底。&/p&&p&&b&然后说说资本的对决。&/b&&/p&&p&资本市场是残酷无情的。在规则的允许下,弱肉强食。即便是机构投资者,亦有强弱之别。另外,金融工具那么多,有很多是运用高倍数杠杆的,稍有不慎,便血本无归。在该剧中,资本的对决无时不在。&/p&&p&&b&一、逼空大战。&/b&(short squeeze)。检察官的父亲,与资本大鳄同处投资界的,实力不凡,手眼通天。因与资本大鳄有私仇,一次偶然得知资本大鳄做空某只股票,便联合其他人做多该股票,并且通过某些股评造舆论(典型的操纵市场,在剧中被SEC逮个正着)试图逼空。因为做空者通常是借入股票来交易,若该做空者随后能以较低价格买进这种股票,那么他就获利;如果价格上升,他就蒙受损失。(美国借股票做空的规则与中国的融券做空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做空是有成本的,别人不会免费借股票给你,在你做空的同时,做多者猛拉抬股价,做空者要花大代价才能买回股票还给出借方。这种逼空行为导致资本大鳄差点损失惨重。不过,资本市场还是实力更强者胜。最后资本大鳄花更高的成本借到了更多股票去打压股份,终于胜出。&/p&&p&&b&二、资金撤离。&/b&对冲基金打理别人的钱财,别人有随时赎回的自由(视合同约定)。而市场上的对冲基金那么多,对于资金的明争暗抢是必然的。如何把别人原先打理的资金抢过来?一般来说,靠业绩说话。但是,某些突发事件也会引起资本的撤离,因为资本会趋利避害。资本大鳄手下交易员被抓引发震荡,许多资金撤离以避嫌;资本大鳄自己动手打人,许多资金撤离以避险,因为大家会怀疑这种冲动打人者精神不稳定、缺乏理性而不再适合管理基金。资金撤离会导致基金规模变小,实力变弱,而且不得不卖股票以应对,打乱投资计划。因此,检察官抓住这个要害,让资本大鳄手忙脚乱。&/p&&p&&b&三、制造幻象。&/b&资本市场幻象重重,稍不留神便陷入其中,尤其在中国,有些上市公司已经到了仅靠PPT就能忽悠别人的地步。索罗斯说的好,“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在这部剧中,资本大鳄也是制造假象的高手,比如他提前得知某电信公司财务造假丑闻即将暴发,会引发市场大跌,便计划提前清仓电信板块相关股票以及其他股票。可是,当你资金够大,你便是市场,一举一动都可能被盯着。券商、交易员、托管银行、中央登记结算部门,诸多环节,难免泄密。如果别人跟风而动,根本无法出货。为此,资本大鳄冥思苦想,想了一高招,以关闭基金追逐人生真谛为烟雾,以出海远航应对中年危机为表象,实现了在同行鄙视和失察之下偷偷清仓出货的真实目的,连自己的亲信都蒙在鼓里。而一旦电信公司丑闻正式爆发,市场大跌之后,资本大鳄立刻回归,加杠杆买入。这样一来一回,赚得盆满钵满。&/p&&p&&b&最后说说人性的考验。&/b&&/p&&p&人无完人,又有七情六欲,因此到处是弱点。在这场斗争中,人性的弱点被展现,被利用,被攻击。现实就是这么残酷。&/p&&p&检察官为了办案,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利用别人的弱点。比如对抓到的内幕交易嫌疑人,制造“囚徒困境”,利用信息的封闭与人性的利已,获得犯罪嫌疑人的合作。在诉辩交易中,经常虚张声势,让对方不得不签。虽然有罪无罪双方说了都不算,往往由陪审团根据证据说了算,但过了这个村没有那个店,你搞金融的,愿不愿意拿自己的人身自由像别人的金钱一样赌一把?估计很多人不愿意。在调查时,你不配合的话,拿亲人作筹码,比如对一名交易员DECKER,威胁如不配合就把其父母作为嫌疑人进行调查(因账户是父母的,但由DECKER代其父母操作)。配合的话,可以转为污点证人,指证老板。这种交易做不做?两难抉择啊! &/p&&p&但检察官自己也有弱点,容易被对手抓住把柄。&/p&&p&一是自身行为不检。估计是新婚之夜没有好好抄党章,以至于沉迷低级趣味,喜欢玩SM,而且有时候还玩到了家庭之外。对于政治人物而言,这就给人攻击的把柄。第一季里面,这个弱点已经被暴露给对手。不知道第二季会如何发展。这个桥段,估计来源于现实世界中纽约州检察长Elliott Spitzer,他也是反华尔街的先峰人物,后来却因召妓丑闻被迫下台,也不知道是不是华尔街爆的料。&/p&&p&二是求胜心切不惜违法。这就不得不提他的太太。该剧中,为了剧情高潮迭起,编剧非要编检察官的太太WENDY在AXE Capital担任心理医生(当然为了圆这一点,不得不用许多笔墨再来谈办案回避事宜)。这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对冲基金业压力巨大,抑郁乃至崩溃并非罕见,以至于心理医生是一些高端基金公司的标配。金融行业,许多人无时不刻必须面对贪婪与恐惧这些人性弱点。WENDY作为一个成功的心理医生(收入远高于检察官),对于解决心理难题、恢复员工士气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资本大鳄巨亏之后&br&,与他深谈一夜,进行了灵魂修复,使他能够东山再起。&/p&&p&但是,检察官的调查,使得WENDY夹在家庭与事业两者当中难以周全。作为心理医生,她电脑上记录了很多病人(对冲基金员工)的秘密。当检察官面对资本大鳄缺乏证据束手无策之时,取胜心切想走捷径,这也是人性弱点之一。他去偷偷破解密码看了WENDY的笔记,并知晓了资本大鳄行贿警察的秘密,这个罪名铁板钉钉,证据几乎作实,差点导致资本大鳄跑路。不过,这是违法的,因为医生与病人之间的沟通信息属于privileged communications(证人在法庭作证时,不得强令其揭露因夫妻关系、律师与当事人关系、医生与病人关系、牧师与忏悔者关系而获知的信息或内情),法律不能强迫医生透露这些内容。检察官违法取得这些证据,也会被法庭否认。检察官对太太说,没关系,你不说就行了,谁知道我是偷看的,反正美国法律实行亲亲相隐,又不能强迫你出庭指证自己的老公(中国法律不可以)。结果他太太更绝,说我要自愿指证,不要法律强迫。最后,检察官没辙,只好对这起行贿警察案销案了事。 &/p&&p&相比之下,资本大鳄虽然违法,但在私生活方面却没有把柄可抓。爱家好男人,忠诚于配偶,投身于慈善,念旧老同学。也许按照美国编剧的思路,人一定要有阴阳两面才能调和不致于分裂。至于资本大鳄对人性的洞察,更胜一筹。他目光犀利,透视人心,手下交易员几乎不敢直面。对于人性的利用,炉火纯青。比如在手下被抓时及时给其家人送钱,避免手下反水;比如以高薪利诱助理检察官,希望其临阵倒戈;比如对叛离公司的前员工,诱套教训,恩威并用。&/p&&p&谈完正反派大对决,再结合专业,扯一扯剧中涉及的内幕交易及相关法律。内幕交易的法律争议一直很大。比如什么是内幕信息?一般来说,内幕信息必须具备&b&未公开性&/b&与&b&对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b&这两个主要特征。看似简单的定义,但具体到案例中,就非常复杂。笔者试着分析该剧中的案例:&/p&&p&1、
资本大鳄在911事件第一架飞机撞机后,作空欧洲航运市场相关股票大赚一笔。这并非内幕交易,因为撞飞机信息是公开信息,他只是比别人脑筋转得快。虽然这个做空给他带来了不少道德上的指责。&/p&&p&2、
资本大鳄手下交易员提前通过公司内部人员搞到了PEPSUM制药公司的相关试验结果,做空股票。这在中国法律上认定内幕交易无争议。而在剧中美国法下面,存在争议。&/p&&p&3、
CROSSCO是YUMTIME的物流运输服务提供方,签有长期合同。资本大鳄先在CROSSCO运输公司建立空头仓位,然后买入YUMTIME食品公司大量股票,获得提名担任董事。后来YUMTIME解除了与CROSSCO的运输合约,致使CROSSCO股票下跌(这里面有资本大鳄说服YUMTIME董事长的原因)。在交易时,资本大鳄的手下担心这会有利益冲突、合同操纵、内幕交易之嫌,跑来问他(在机场一幕,此处字幕翻译错误多),他很坦然应对:(1)我只是董事,而且我还是很多家公司的董事。(2)我是董事之一,不是董事长,更不是总经理,董事不会涉及日常经营(不了解可看公司法),解约与我无关,我也控制不了解约。(3)我做空在前,担任董事在后,抓不住把柄。最后,一脸坏笑告诉他手下“Like your&br&wife says, hold the fucking position until I tell you I am done”(一语双关,儿童不宜)。编剧高明啊,这三条理由出来,基本无法认定内幕交易。&/p&&p&4、
对于电信公司财务造假丑闻,电信公司控制人偷偷告诉资本大鳄,资本大鳄安排清仓。清仓的股票可能是(1)电信公司股票、(2)电信板块其他股票、(3)上述之外的其他股票(剧中没有明确写明)。这就给内幕交易的界定带来难题。(1)对于交易电信公司股票,在中国法上可以认定为内幕交易。在台湾地区,有一个类似的案例,某证券稽查部门负责人知道某个公司查处线索或者消息,做空该公司股票,台湾最高法院最后认定这种查处虽然属于公正政策,但也应当视为内幕交易处罚。(2)对于清仓板块股票,估计认定内幕交易难度较大。虽然板块股票有时存在一定的联动性,但这种联动性不是必然的。如果知道了A股票的内幕消息去交易B股票也被视为内幕交易,则打击范围可能过大。(3)对于清仓其他股票,能否认定内幕交易?难度更大,但也不是不可能。因为一个公司的丑闻,如果大到一定程度,可能影响整个市场,被认定为具有“&b&对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b&比如中国证监会根据证券法授权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认定的对证券交易价格有显著影响的其他重要信息”来认定光大乌龙指错单信息属于内幕信息。当然这也引起了极大的争议。&/p&&p&&br&&/p&&p&尽管内幕交易法律认定还存在争议,但决不表明可以学着资本大鳄去搞内幕交易。玩金融的人会有惯性,搞内幕交易的捷径走多了,赚钱容易,就不再轻易去走平常路。做得多了,必定出事。请牢记巴菲特的名言:&/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a47ddb97df0a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a47ddb97df0ab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2fbc64ecfb9661feea7f7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2fbc64ecfb9661feea7f70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595e5f20b054ab064c3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595e5f20b054ab064c3d_r.jpg&&&/figure&&p&&br&&/p&&p&在中国,对于内幕交易,一是行政处罚逐渐增多,二是刑事判刑也不少,三是民事侵权赔偿诉讼也开始起步。资本市场的严刑峻法,在新常态时期,可能不经意间一砖一瓦地就建起来了。比如这个消息&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news.sina.com.cn/c/nd//doc-ifxsenvm0489543.shtml%3Fmod%3Df%26loc%3D1%26doct%3D0%26rfunc%3D10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上海警方全国率先成立证券犯罪侦查支队&/a&。&/p&&p&《上海警方全国率先成立证券犯罪侦查支队》。其实,查内幕交易,手段太多,还用不着全靠小三告密、后院起火。大数据时代,交易时间点一目了解,借用他人账户一查资金走向就完蛋,监管部门现场检查对通讯工具一览无余。如果到了刑事调查阶段,更不用想象有诉辩交易、隐私保护、拒证特权等制度,那些只存在美剧里。 &/p&&p&&b&因此,不要轻易相信资本市场的神话。出来混的,总归要还的。&/b&&/p&&p&&br&&/p&&p&&br&&/p&&p&&br&&/p&&p&链接:&/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1.zhimg.com/ff679cffx160.jpg& data-image-width=&516& data-image-height=&750& class=&internal&&FU Wang:看电影,聊金融(七):《Billions》联邦检察官大战对冲基金大鳄&/a&&p&第二季的影评链接如下:&/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group_id=163456&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2.zhimg.com/v2-6bc76fbbdbe6a96bfd749_180x120.jpg& data-image-width=&1200& data-image-height=&600& class=&internal&&FU Wang:看电影,聊金融(九):《Billions》联邦检察官大战对冲基金大鳄 第二季&/a&
贴一个自己写的影评。严重剧透预警。 Billions是一部比较精彩的与资本市场法律相关的剧集。中文名译为《财富之战》或者《亿万》),请允许笔者起个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名字吧,《联邦检察官大战对冲基金大鳄》,虽然俗气点,但与近期大片的起名法更配。说到…
从估计方法上来讲:&br&初级:OLS, MLE&br&中级:IV, GMM, RDD, DID, quantile regression...&br&高级:Bayesian, MCMC, Empirical Likelihood, Simulation based estimators, semiparametric and nonparametric, semi-nonparametric .... &br&&br&从检验方法来讲:&br&初级:t value, p value, F statistics, R^2 .....&br&中级:
Hausman test, over-identification test, structural break....&br&高级:各种 optimal test, when a parameter presents only under the alternative, bootstrap, subsampling, exact test, &br&&br&从数据类型来讲:&br&初级:cross section&br&中级:time series, panel data, VAR, multiple equations, nonlinear models&br&高级:unit root, co-integration (ECM), high dimensional panel data, high frequency, continuous time, spatial.....&br&&br&从识别(identification)问题来讲&br&初级:基本忽略&br&中级:怎么找 instrument &br&高级:semiparametric and nonparametric identification, partial identification, weak identification &br&&br&从模型思想方法来讲:&br&初级:reduced-form &br&中级:reduced-form &br&高级:structural (e.g., dynamic games, dynamic discrete choice, DSGE).&br&&br&从所需主要数学工具来讲:&br&初级:basic matrix algebra,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br&中级:Law of large numbers, central limit theorem, Slutsky's theorem....&br&高级:Empirical processes, functional analysis........
从估计方法上来讲: 初级:OLS, MLE 中级:IV, GMM, RDD, DID, quantile regression... 高级:Bayesian, MCMC, Empirical Likelihood, Simulation based estimators, semiparametric and nonparametric, semi-nonparametric .... 从检验方法来讲: 初级:t …
在中国高薪养廉根本没有可行性,也没有必要性。一般意义上的高薪养廉是一种伪因果关系,纯粹靠效率工资机制遏制腐败,没有经济上的收益。&br&&br&首先财政根本提供不了高薪。2015年中国机关事业单位人数4000w左右,我们假设人均提供2w年收入,月收入差不多提高1600,那么国家财政就要花费差不多8000亿左右。知道8000亿是什么概念么?2015中国的军费预算不到9000亿。也就是说,让每个政府工作人员年收入提高2w,几乎就要花中国一年军费。习主席在提到2016军费时,说:“在如此经济环境下,确保军费增长不容易”。如此财政水平,枪杆子尚且难以顾及,高薪养廉在财政上有可行性么?&br&&br&其次很多人以为是低薪造成腐败,其实腐败和薪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背后有着复杂的机制——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说起专业经济学术语,大家很迷糊,我试着举生活中相关例子。&br&&br&小学数学加减乘除很简单吧,然后很多人并没有取得满分,这些人以后往往从事比较低端的工作。假设超市的收银员每天过手营业额是5000,错误率是1%,相当于小学数学99分,那么每天会有50元的误差。一方面你很难要求他做到没有误差,因为他就是这个水平,另一方面,你很难证明他贪污了50元。可如果你每天允许有1%的误差,一个月就是1500,许多二三线城市收银员的月工资不过是&a href=&tel:&&&/a&,这笔金额足够促使其贪污,因此媒体报道过很多收银员串通外人将超市商品低价出售的新闻。&br&&br&此时就出现了和高薪养廉一样的成本收益分析。为了减少收银员的误差,你愿意提高多少奖励呢?把收银员的误差率从1%提高到0.1%,甚至100%,这些小学数学95分的人本身的素质就很难做到,你不得不找100分水平的人。可是100分水平的人差不多是二本及以上了,这些人在二三线城市入门工资就是&a href=&tel:&&&/a&。于是消除收银员素质带来的误差,从经济上看收益为零。给予收银员奖励是一样的逻辑,除非奖励大于等于误差,不然收银员肯定还是存在利用误差的冲动。因此结果就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收银员的工资必然是低的,因为无法遏制腐败,且遏制其腐败从经济上看没有收益。&br&&br&收银员和官员贪腐的逻辑是一样的。上文中提到的财政支出问题,已经表明想依靠薪金刺激减少腐败,就如同给收银员加1500工资换高素质人一样,资金上就根本行不通。其次,如同收银员1%误差是很难避免的一样,由于管制中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及道德风险,外部人很难判断官员各种行为是否符合规定。简单的例子,网联网公司具有非常强的潮流性,你的产品比别人完半年,可能用户群就差几个数量级,因此时间就是金钱。现在假如两家公司要上市,证监会在审核两家公司时,A公司慢一个月,B公司快一个月,这中间就是上千万的利益,A公司怎么证明领导这段时间不是忙,而是故意整自己呢?&br&&br&无论是上级、媒体、大众还是当事人本身,大家都很难证明官员行为背后是否合理,结果自然官员有巨大贪腐的机会,有了机会自然有动机。上级、媒体、大众又如何相信官员不会贪污收入呢?当一个人每天手中有着过亿审批权,此时给他年薪从10w提到50w,你就会相信他不贪污么?即便你有他财产的审查权也没有用,他完全可以学欧美先帮助企业审批,接着辞职下海去企业任挂职高官,历届美国财政部长不就是这样么。&br&&br&此时如果你是皇帝,你合理的做法就是假定他会贪腐,给他低工资。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根本无法祛除,他明白何人坐到肥差都会腐,皇帝此时甚至会把贪腐当做一种犒赏,让支持自己的人坐到那个位置,比如康熙安排曹雪芹的祖先去任江南织造。&br&&br&我们明白了贪腐、低薪背后的机制,就知道破除这个死结的关键在于减少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和权力的租金。改革管制、市场化程度越高,这样才能有效的减少腐败,而管制少、市场化好的社会往往经济发展比较好,这样官员的收入自然也就高:此时就形成了一种高薪养廉的伪因果现象。&br&&br&其实还有很多可以说的,然而有老婆了,没有拉女粉动力了,何况这个话题也拉不到女粉。。。&br&·························································································&br&很欣慰,到目前为止,下面就几个喷子,也没几个人说我回答片面。知乎上的回答由于篇幅和受众的限制,每位答主提供的信息必然是片面的。作者能做到用一定的篇幅,使读者明白一个道理就不得了,面面俱到往往读者什么也没搞明白。高薪养廉自然不是我说的这么简单,腐败自然也没有本答案说的那么简单,我在知乎上已经回答过数个关于腐败的问题了,腐败种类、各种腐败激励、媒体对腐败的作用我都有相关回答,每篇文章都有它想说明的道理。读了这篇回答,你能明白从信息成本的角度考虑腐败,或者应有于平时做生意给手下伙计设置奖金,这就足够了。
在中国高薪养廉根本没有可行性,也没有必要性。一般意义上的高薪养廉是一种伪因果关系,纯粹靠效率工资机制遏制腐败,没有经济上的收益。 首先财政根本提供不了高薪。2015年中国机关事业单位人数4000w左右,我们假设人均提供2w年收入,月收入差不多提高1600…
谁说没有必要实行?只要有贫富差距,穷人和富人对商品的需求就是不同的。如果不正视这个现实,不允许商品质量和价格都拉开差距,要么穷人买不起商品,要么富人占据全部商品,穷人的日子只会更难过。&br&&br&资本主义的案例你可能不服,我给你举社会主义的例子。上海的曹杨新村是新中国第一个工人居住区。1952年曹杨新村建好了第一栋样板房,请工人代表去看,几个有阶级觉悟的工人提意见,说&b&错就错在建的太好了,标准太高了&/b&,主动要求缩小面积,要求每层的(公用)卫生间再简陋一点,公共厨房的服务户数可以更多一点。&br&&br&这些工人代表的理由很简单——降低标准才能让更多的穷困工人分到房子,眼下大多数产业工人还住窝棚呢,过高的居住标准对住不上的人有什么意义?按照工人的意见,曹杨新村第一批住房分层设置公用洗手间和公用厨房,而且缩小了户型面积,大大压缩了建筑成本。&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e8e07e22866ddc4092650a_b.jpg& data-rawwidth=&490& data-rawheight=&7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e8e07e22866ddc4092650a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88e54ca41aaab5ffe8a35ef_b.jpg& data-rawwidth=&686& data-rawheight=&3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88e54ca41aaab5ffe8a35ef_r.jpg&&&/figure&&br&再来一个国外的成功案例:&br&&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news.163.com/NNI0LM0001121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好医生多出国 非洲穷国家有计划地培养庸医&/a&&br&&blockquote&&p&托拉这样的医务工作者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专门学过医,并在学成之后从事医生的工作,实际上却都不是合格的医生,称他们为“庸医”也许不算过分。实际上,他们被称为辅助医务工作者或者“替代医生”,许多国际医疗专家认为,&b&正是这些“不合格的医生”解决了像非洲穷国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合格医生大多去了西方国家以及稍富裕的非洲国家淘金,国内则医生急缺。&/b&&br&&/p&&/blockquote&&br&&blockquote&&p&在莫桑比克,这样的“医生”已经是手术室里的骨干,他们像取得合格凭证的医生一样,用手术刀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生命。在马拉维,他们已成了紧急剖腹产手术的主要人员。&/p&&br&&p&然而,这些计划却遭到一些人反对,他们质疑培训的效果,认为培训太过简单和匆忙,学员不能担当治病救人的重要责任,对于这种培训“粗制滥造的替代品”,当地有影响力的外科医师和产科医师往往表示反对。&/p&&br&&p&但是,几项严格的调查研究表明,这些辅助医务工作者提供的医疗服务还不错。这一事实得到国际医疗专家的认可,他们认为,如果非洲想战胜流行性疾病,就必须扩大培训人数,加快培养出更多的“替代医生”。相对于培养合格医生,这些国家的“替代医生”作用明显:&b&培训“替代医生”所需的费用低;他们执业后收取的费用比有正式执照的医生收费低;他们愿意到贫穷的农村工作,不会有太多人为了高薪而很快离开他们的国家。&/b&虽然如此,单单依靠他们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非洲缺医的问题,他们当中也越来越多人被私人医疗机构的高薪所吸引,离开公共医疗体系。&/p&&/blockquote&&br&&blockquote&&p&马拉维的辅助医务人员被称为临床工作人员(临床员),与该国公共医疗体系的从业医生的比率已达3比1。他们不但是急诊助产治疗的中坚,也是防治艾滋病的骨干。临床员的工作能力被普遍认可,&b&更重要的是,他们大多能留在国内。&/b&“如果你只是个临床员,离开马拉维你还能干什么呢?如果你是医生,离开马拉维,你可以去世界任何地方。”马拉维卫生部高级顾问欧卡罗这样说。正因如此,马拉维更支持培养“替代医生”。&/p&&br&&p&埃塞俄比亚“替代医生”受高薪诱惑也想逃离埃塞俄比亚的情况也差不多。在这里,类似的辅助医务工作者被称为卫生员。该国农村人口庞大,国家虽然每年出钱培训150名公职医生,但其中2/3都不按要求到公共医院工作。由于每个月的薪水只有236美元,&b&大多医生都愿去西方国家或者相对富裕的非洲国家淘金,最坏的情况也都能到私立医院发财。埃国内急缺医生,但在美国和加拿大工作的埃塞俄比亚籍医生却有400多个。&/b&埃国卫生部规划部主任阿兹内说:“我们不打算再去期待培养外科医师,他们就像沙子里的金末,你根本找不着。”但是,卫生员一般不会轻易退出公共医疗系统,他们的数量已由1996年的30人上升到了2002年的近500人。&/p&&br&&p&埃塞俄比亚正积极推进卫生员培训计划,以缓解妇产医生急缺。这些卫生员虽不能治疗大病,但却能让分娩有困难的妇女得到及时救助,避免失血过多、感染恶疾或产瘘症。&/p&&/blockquote&&br&“生命平等”、“人人有权享受高质量医疗”这种话很好听,也符合政治正确,但在实际操作中没有意义。因为医疗必然要花钱,医生药品器械病房都要用钱来买,所以医疗服务要么市场定价,允许富人占用大多数医疗资源,要么就得排越来越长的队,做个检查等几个月,大家都慢慢耗死。然后富人用强劲的购买力支持私立医院,挖走大多数好医生,让医疗服务回到市场价。&br&&br&在这种情况下,穷人如果雇不起好医生,用不起高质量的药物,是愿意廉价雇一个差医生,用有风险的药物来看病的,总比一场小病就等死好得多。所以,这些非洲国家的做法是对的,为穷人培养低成本的差医生,反而保证了他们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当年的赤脚医生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80-90年代许多赤脚村医被禁止行医,实际上是降低了农村的医疗服务水平。&br&&br&回到廉租房的问题,居住需求和医疗遵循同样的规律。穷人首先需要遮风避雨,富人才需要享受生活。如果强行规定一个较高的技术标准,势必有人住不上房子,住不起房子,更别说富人用各种手段来抢占补贴了。所以我赞同最低标准的廉租房不设厕所。&br&&br&当然,我觉得厕所倒不一定是绝对标准,但必须承认穷人无力和富人享受同一标准服务这个现实。如果你希望穷人过的更好,就必须承认穷人的住宅标准可以更低。哪怕将来重新搞社会主义,解决不平等问题也应该从一次分配上下手,力求减少贫富差距,而不是强行规定统一的服务标准,在面子上塑造虚伪的“平等”。那种逐本求末的政治正确在几千年前就被孔子骂惨了:&br&&br&&blockquote&乡愿,德之贼也&/blockquote&&br&相关回答:&br&&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评价茅于轼? - 马前卒的回答&/a&&br&&br&&a href=&http://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茅于轼是一个怎样的人? - 马前卒的回答&/a&
谁说没有必要实行?只要有贫富差距,穷人和富人对商品的需求就是不同的。如果不正视这个现实,不允许商品质量和价格都拉开差距,要么穷人买不起商品,要么富人占据全部商品,穷人的日子只会更难过。 资本主义的案例你可能不服,我给你举社会主义的例子。上…
&p&&b&&i&作者按:最下方干货区已更新,可以视为主菜,前面的内容可以视为色拉,请需要者自行品尝。想得到赚钱秘方者请直接拉至最下方&/i&&/b&&/p&&p&楼主92年的,也就是比我小11岁。11年前我还没开始工作。所以,楼主的起点已经比我高了很多。那么我现在是什么状况呢?工资收入每年到手60万,理财收入每年12万+。&/p&&p&看了楼上的这些答案,最大的不足你知道是什么吗。那就是看似头头是道,啥都分析,其实啥都没分析——&b&缺乏重点&/b&。就像有些平庸的咨询师给客户出的报告一样,啥都罗列,最后风险你客户自己去判断吧。&/p&&p&那么重点应该是啥?上兵伐謀。重点是在于谋略,而不是在于具体的理财策略。&b&因为题主刚刚起步,面前是长达十几年二十几年这样的一个周期。对于这个周期,任何具体的理财策略都是无效的。&/b&&/p&&p&如果我这篇答案没有淹没在一千多个答案里而是给题主看到,题主就是真正有福了。&/p&&p&下面开始。&/p&&p&&b&&u&谋略一:用一切方式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u&&/b&&/p&&p&从题主的起薪来看,应该属于资质不错的一类。那就更应该积极提高能力,争取老板加薪。同时,如果你们单位存在站队,一定要提高情商让自己别站错队。尽一切努力迎合你认为好的上级。尽一切努力回避你认为差的上级。&/p&&p&&b&请牢牢记住,有一份高收入,才是题主这样的人谈论“理财”这个话题的根本中的根本。没有高收入,你根本就没资格谈理财的事情。&/b&&/p&&p&像穷爸爸富爸爸中关于四个象限中降低工资收入比重、提高被动收入、自由职业、自行创业比重的说法,根本就是扯淡,完全不符合中国一线城市的现状。&/p&&p&没有工资收入你拿什么来获得被动收入?&/p&&p&自由职业?你见过一线城市自由职业者的生存状态么?&/p&&p&创业?一将功成万骨枯。创业成功的概率低到触目惊心。万众创业 = 万众破产。 而群众总是依赖于幸存者偏差,看到镁光灯下创业成功者的风光,就对这种高危行为趋之若鹜。&/p&&p&补充一句:上班族不要炒股,有百害而无一益。炒股的本质是多空对赌,是搏杀。而上班族炒股,就相当于扛着菜刀上二战战场。如果是天王星计划这样的战略大反攻还好说,还能跟着队友捡点装备;如果是诺曼底、库尔斯克会战这种,那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还耽误了本职工作,与我这一谋略的主旨背道而驰。&/p&&p&&b&&u&谋略二:不要被房产这个游戏消灭。&/u&&/b&&/p&&p&题主,你面前只有两个选择。&/p&&p&一是继续追求理财,以及理财背后所蕴含的自由。&/p&&p&二是成为房奴,从此不再提理财二字。&/p&&p&我知道,选择二很多情况下是无奈的选择。你要结婚。你要生小孩。这是没办法的,人生本来就充满了各种无奈。在题主这个年龄,作为帝都非土著,从身份上就和奴隶阶层没区别,必然要受到本地人奴隶主的压榨。而这种压榨主要通过房租和房价来体现。&/p&&br&&p&未来几年,政府会竭尽所能,在其能掌控的范围内不让一线楼市和重要二线城市的房价跌下来。现在的调控政策正是这个目的。&/p&&br&&p&题主今年24岁。如果你不想选择第二条路,那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延后自己的结婚时间(关于结婚,之后会进一步详述)。&/p&&p&假设题主在2022年结婚(30岁时候)。届时会是什么状况呢。&/p&&p&&b&不可逆转的老龄化。&/b&即使现在国家已经全面放开二胎,在大城市里面,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也是不可逆的。有钱的白领根本就没精力生孩子,没钱的白领生不起孩子。&/p&&p&老龄化的后果?不远的将来,50年代婴儿潮出生的人将逐步死亡,新增劳动力将越来越减少。&b&老人们死亡之后,身后留下的除了房子还是房子。遍地都是房子。&/b&&/p&&p&&b&而中国经济的减速&/b&,也已经进入了第8个年头(从2014年开始算起)。中国经济的减速同样是不可逆的。原因很多,主要就是老龄化加上转型积重难返。经济增长的实质其实就两个。一是新增劳力的新增工作时间。二是提高单位工作时间的效率。&b&过去三十几年,靠着人口基数大、中国人辛勤吃苦来促成第一项,靠着改革红利来促成第二项,这些在之后十几年都将一去不复返。&/b&我并不是中国经济崩溃论者,但今年以来政府的加杠杆和放水政策,让我对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几乎不抱有希望。放水只会造成边际效应递减,贷款天量增加的同时,M2增加却极为有限。&/p&&p&相信题主已经看了不少文章,拼命鼓吹“房子啥时候买都是赚”、“现在不买,以后更贵”、“最恰当的买房时机就是现在” 等等等等。&/p&&p&如果看了这些文章,题主愿意选择第二条道路,我不阻拦。&/p&&p&&b&但是,题主你这个年龄,等得起。&/b&&/p&&p&你等得起中国的老龄化。你等得起中国经济的减速乃至衰退。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你还有理财的梦想。&/p&&p&过去这一两年全国楼市都陷入了癫狂。这个疯狂的游戏必然会有终结的一天。政府会竭力阻止游戏的终结,但政府也不是万能的。如果政府是万能的,那么去年和今年年初就不会出现股灾了。&/p&&p&另外,从我自己了解到的一手信息:现在上海很多卖房的人,真是为了移民。&/p&&p&&b&&u&谋略三:一定要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u&&/b&&/p&&p&题主作为一个白领,很容易迷失在一个我称之为&b&”白领普适性周期恶性循环“&/b&的阴影中:&/p&&p&——我越是辛苦工作赚到钱,我越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辛苦。所以要奢侈消费来犒劳自己。要海滩度假。要豪车豪宅名表。要全进口装备。要3克拉大钻。要5要5s要6要6s。等等等等&/p&&p&——然而,我越是奢侈消费,钱就越是不够用,所以我只能加倍辛苦去赚钱,然后加倍消费。&/p&&p&——而且,你看谁谁又换了宝马奔驰了,谁谁又去夏威夷了,谁谁又买了最新款肾机了。我怎能自甘人后?&/p&&p&如果你进入了这么一个循环,即便你如我上面所说提升了工作能力,你仍然会离理财的梦想越来越远;更不用说你工作能力尚未提升的情形了。&/p&&p&然而请注意,如果题主不想进入这个循环,&b&那么你的生活必然会比别人辛苦一些——至少在别人眼里要辛苦一些。&/b&&/p&&p&&b&你无法跟别人攀比。&/b&&/p&&p&&b&你无法在人前炫耀。&/b&&/p&&p&&b&你无法给自己犒劳。&/b&&/p&&p&&b&你也许无法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说服自己继续努力。&/b&&/p&&p&在这个时候,就得给自己的信仰充值了——既然,你选择了想要理财这条道路,那么必然要做到忍常人之不能忍。这里我说的理财,不是在余额宝里耍耍几千块这种理财,后者在我看来属于过家家。&b&所谓理财,我这样的是起步线,也就是每月被动收入在1万以上,达到你即使失业也能勉强自给自足的地步。&/b&&/p&&p&如果你觉得自己只能做一个平常人,那么就当我上面全都没说。&/p&&p&&b&更重要一点:千万千万别找一个败家的老婆。这会让我所有其他策略完全失效。当然,女人持家者居多,败家只是少数。&/b&&/p&&p&&b&&u&谋略四:建立有效的人脉&/u&&/b&&/p&&p&上面说的全都是”道“,有人可能要问,说了半天你的”术“呢?也就是投资什么具体的理财产品呢?&/p&&p&投资?你的本金是多少就来跟我说投资?&/p&&p&按照楼主的积累速度,要想谈到投资这件事,至少要三年以后。那么,你们觉得以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速度,尤其是坑爹的速度,现在推荐的某些产品,到三年后还有效吗?&/p&&p&那么如何才能在三五年后,题主积累了一定本金之后,找到合适的理财产品?&/p&&p&人脉、人脉、人脉。我知道这个词已经被说滥了。但已经被说滥的这个词,能真正把握其内涵的却屈指可数。&/p&&p&&b&所谓”人脉“,指的是信息交换。&/b&&/p&&p&也就是,你首先要向对方提供对方觉得有用的信息。或者说,你首先要让对方觉得你有价值,你牛逼。然后对方才会跟你说怎么赚钱。&/p&&p&都像知乎小白这样,上来就问”如何在最快时间内赚到XX万“? 你觉得这样能得到人脉吗?&/p&&p&换句话说,当且仅当你自己变得牛逼以后,你才能从同样牛逼的别人那里获得有用的信息。&/p&&p&请拒绝所有狐朋狗友和酒肉朋友。别看在学校时期一起打球一起玩游戏时候个个人模狗样吆五喝六的。走上社会工作以后,他们联系你的唯一原因不是问你开口借钱,就是让你帮个别的什么忙。&/p&&p&而只有有效的人脉,才能在合适的时候向你提供最有用的理财信息。&/p&&p&至于理财产品、理财渠道这件事本身,一篇回答不可能说得清,甚至一本书也不可能说得清。需要题主自己去做大量的研究,获取大量的信息。这个过程本身也是题主自己变得牛逼的过程,而不是以一穷二白的身份向牛逼的别人讨教。后者,对你几乎没有帮助,除了我这篇答案。&/p&&p&最后但不是最次要的:在哪些方面让自己变得牛逼?&/p&&p&1)对财富的吞吐量。你在投资1万时候什么心态?10万时候什么心态?100万时候什么心态?这些都需要去锻炼、去磨练。达到云淡风轻、举重若轻的地步。&/p&&p&2)全方位提高财商。财商完全是可以后天培养的。题主可以去做一下这方面测试题,看看得分多少,然后一年再测一下看看是否有进步。&/p&&p&3)学会辨别纷繁芜杂的虚假信息和不靠谱信息。比如e租宝中晋这种一看就是骗钱的东西。掌握这种能力,是你保护自己本金的前提。&/p&&p&4)提高自己看问题的眼光。&/p&&p&&b&我相信,我这篇答案是真正为题主考虑,真正为题主解决问题的答案。其他的答案都是大而化之,看过即忘,别说能管十年了,能管十个月就不错了。如果你们觉得这篇答案对题主有帮助,那就多多点赞把它顶上去。&/b&&/p&&p&&b&另外还需要澄清一点:我是希望这篇答案对其他类似情况的读者也有借鉴意义。但要明白,每个人的境况都是不同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任何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和方法。&/b&&/p&&p&&b&另外的另外:评论区里也有不少干货,时间所限我就不在答案里一一更新了。&/b&&/p&&br&&p&&b&*****************************干货更新区*****************************************************&/b&&/p&&p&&b&老实讲我真的很惭愧。昨天这篇回答是我在追番间歇时候迷迷糊糊写的,只是想列个总纲而已,没想到能得到这么多热情的捧场。所以下面再更新一些干货,以飨读者。&/b&&/p&&p&一、房产&/p&&p&很多人误会了我那句“不要被房产这个游戏消灭”的话,以为我是个大空头。其实我对于房子这个问题有着极为深刻的研究。&/p&&p&&b&实际上,房产在整个理财规划以及财务自由规划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b&租房不可能实现财务自由。这是因为财务自由就意味着完全可控,而租房除了增加开支之外,其费用是不可控的。&/p&&p&所谓不要被房产这个游戏消灭,指的主要是提前在房产方面布局,比如07年时候就买房。&/p&&p&然而,对于很多像题主这样,即年轻又是一线城市非土著的,以上说法是然并卵。题主已经错过了在房产方面布局的最好时机,只能接受土著的剥削。如果在现在的超高价位,选择了房奴这条路,那就意味着基本告别理财和财务自由的追求。&b&这是因为地产业内已经公认,房地产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了。同时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的超高增长也结束了。这一代人已经无法在房产上享受到红利。&/b&&/p&&p&而我上述对于房产的预测,是在2010年时候就基本形成构思的。&b&过去这半年多,中国目前一线城市的房价发生了类似于顶背离模式的暴涨,而这种暴涨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的玩命托市以及城市之间的严重分化。&/b&所以我只是向题主,以及广大和题主处境类似的青年人,提出了一种较为乐观的可能性。如果不接受我这种说法,那就只能高位买单,别无他路。我并不反对后一种做法,并认为,房奴有房奴的生活方式,两种生活方式并无高下优劣之分,而是完全取决于你个人的价值观。&/p&&p&二、股票、比特币、外汇、大宗商品现货和期货(以下简称股票)&/p&&p&所有能用K线图观测的东西,我将其归之为一类,那就是——普通人一定要慎重接触的东西。&/p&&p&大家都知道股票是七亏二平一赚。但是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的是,股票的长期复合收益率。&b&比方说你第一年赚40%,第二年亏25-30%,第三年赚40%,第四年亏25-30%,如此类推。这样反复下来,你会发现你的复合收益率跑不赢大多数默默无闻的理财产品,极端情况下甚至跑不赢银行定存率。&/b&&/p&&p&&b&是的——长期稳定盈利是所有炒股人士所面对的哥德巴赫猜想。&/b&能做到的人寥若晨星。这就意味着,你在股市中浸淫的时间越长,投入的越多,你比别人赚到更多钱的几率就越低。作为这个星球上炒股最牛逼的人,巴菲特的长期复合收益率是25%左右。&/p&&p&所以,我的建议是:上班族在股票中的投入一定要有限,并且结合自己的财富的吞吐量。所谓吞吐量,是指你面对盈利亏损的淡定程度(也就是所有风险评估测试会包括的一道题目)。如果你自有资金100万,你只能对其中10万的损益淡定处之,那你在股市中的仓位一定不能超过10万。&/p&&p&以上为总纲,接下来说一些实在的东西。&/p&&p&1)市场能否预测?&/p&&p&答:市场不可预测,但可以分析。我发现国内股评界非常忽视技术分析的作用。&/p&&p&&b&事实上,我早在去年6月15日就发见了A股日线MACD形成了顶背离,并向周边好友告知,接下来会发生大跌。不信你们可以去查一下日的MACD日线图。&/b&&/p&&p&&b&我在去年12月28日,再次发现A股日线MACD形成了顶背离。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发生了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周内两次熔断。&/b&&/p&&p&&b&所以,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掌握基本的技术分析手段,在我看来是炒股的必备武器,真难以想象有些人丝毫不懂技术也敢投入重金炒股。&/b&当然,技术不是万能的,比如底背离指标远没有顶背离来得灵验和有效;但是,技术是防身的利器,我在6月15日的预测救了同学圈里不少人。&/p&&p&&b&下面的回答 &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日15日股市是小回调还是股灾第二段开启? - 黄白小猫的回答&/a&&/b&&br&中,分析了股灾短暂见底的技术走势,后来实践证明基本符合。&/p&&p&希望对股票有兴趣的人一定要学会基本的技术,尤其是K线图形态的意义、均线意义(黄金三角、死亡三角,60日均线120日均线135日均线意味着什么)、MACD形态这三神器。结合单个K线的特征和整体的形态,做出策略分析。也许这种方式对新股和次新股不太有效,但对于大盘的分析极为有效,并可以用大盘的走势来指导个股的操作。&/p&&p&对于外汇期货交易者我倒是不需要提技术,因为技术是他们的生命。&/p&&p&2)是否要控制仓位?看到有好的赚钱机会是否要重仓或满仓?&/p&&p&答:凡是我看到电视里财经频道专家说“接下来重仓或满仓”,我就换台。一个真正的专家不可能说出重仓满仓这种昏话。一个不会控制仓位的人,从长期来说绝对不可能赚到钱。&/p&&p&3)如何评估自己是否适合做股票?&/p&&p&答:很容易,就看你是不是一个愿意认输的人。关于这一点详见&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哪些素质很重要,却是读书学不来的? - 黄白小猫的回答&/a& 中的第二点。是否愿意认输在炒股、外汇、期货中具有压倒性的重要地位。&/p&&p&顺带提一句,我自己是个争强好胜的人,所以即使我会技术分析,我也不适合炒股。&/p&&p&4)要不要把股票作为赚钱的主要手段?&/p&&p&答:千万不要。只能作为调剂和娱乐手段。一旦你把股票、外汇、期货作为赚钱的主要手段,你已然输了一大半。&/p&&p&5)A股接下来的走势?&/p&&p&答:&b&我不负责预测。我只是想说,在A股中赚钱有且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抓住主升浪并参与,并回避其他波动。那么现在会有主升浪吗?看看月线图,熊样毕露,丝毫没有主升浪的意思。我是一个右侧交易者,我没有巴菲特那样的能耐去进行左侧交易。我只会在贪婪的时候贪婪,恐惧的时候恐惧。&/b&&/p&&p&6)要不要带杠杆?&/p&&p&答:带杠杆的前提是1)你对财富的吞吐量大;2)你懂技术。做不到任何一项就不要带杠杆。&/p&&p&三、互联网金融魅影&/p&&p&对于现在如火如荼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其中尤以P2P为主,我的总体看法如下。&/p&&p&1)对于一款产品的风险是否可控,一定要结合社会总体融资成本来看。比如说,当下的社会融资成本,银行给企业的贷款一般是7到8个点左右(这一点我不是100%确认,请指正),那么P2P的一年期收益率就最好不要超过这个数的上浮1到2个点,也就是不超过9%-10%,并以7%-8%较为稳妥。至于超过9%-10%的,不用看任何宣传,果断摒弃。(注:收益率指的是产品给予投资者的回报,是在扣除平台风控措施和平台自身利润后,剩下的那部分。而民间高利贷通常为20-30个点,目前的P2P平台在营收方面普遍是这个放贷标准)&/p&&p&2)一定要了解产品本身的结构。不要投资自己不了解的产品。举个极端的例子,大家都知道分级B基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如下折基准日重仓购入分级B。这是对于不了解情况下投资的最大嘲讽,因为这类投资的亏损率为当世所仅见的100%。&/p&&p&3)了解产品本身违约率,并一定要为极端情况留下伏笔。目前,一款正常的P2P产品违约率大约为8%。而在这一范畴之内的违约可以通过设计产品结构来消除风险,比如风险拨备金。&/p&&p&所谓极端情况,正是指经济如果极端恶化之时,民间融资违约率骤然上升到20%乃至30%。在此情况下绝大部分P2P平台会土崩瓦解。这需要你对经济形势的风吹草动非常敏感,一有动静,就要跑的比兔子都快。所以投资周期上,不推荐一年,而应该以三个月为主,半年为辅。&/p&&p&4)再重申一次:&b&对于网络金融产品,预期收益率就是他们的价格。预期收益率越高的产品,越是像淘宝爆款一样,价格低廉,大部分是垃圾。预期收益率越低的产品,价格越高,身份越是尊贵。最尊贵的不用说,当然是银行定存,利率最低,风险最小。&/b&&/p&&p&5)远离所有线下金融平台和路边理财公司。&b&和医院一样,广告越多的越是坏产品,广告越少的越是好产品。&/b&&/p&&br&&p&四、后十年最赚钱的投资渠道&/p&&p&靠谱的股权投资。具体可以查询公众号”乐晴智库”。&/p&
作者按:最下方干货区已更新,可以视为主菜,前面的内容可以视为色拉,请需要者自行品尝。想得到赚钱秘方者请直接拉至最下方楼主92年的,也就是比我小11岁。11年前我还没开始工作。所以,楼主的起点已经比我高了很多。那么我现在是什么状况呢?工资收入每年…
&p&&b&经济学界大多认为是政府干预造成了经济危机加重,详见下文。&/b&&/p&&br&&p&&strong&一、关于经济危机的四种解释&/strong&&br&&/p&&p&关于经济危机,经济学上有四种影响力较大的解释,其代表人物分别是四位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马克思、凯恩斯、弗里德曼、哈耶克。其中,马克思不能仅用经济学家来称谓,但他的政治经济学影响力非常巨大,所以也可以说他是个经济学家。我们来看一下他们他们各自是怎么解释经济危机的。&/p&&br&&p&&strong&1、马克思&/strong&&/p&&p&&strong&危机解释:&/strong&&/p&&p&如果用4个字简单描述,就是:“&strong&穷,买不起&/strong&”,即劳动者所得过少,买不起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p&&p&马克思认为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会持续地扩大产能,但是因为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剩余价值也就归资本家所有,劳动者被剥削,分配不公,从而造成需求小于供给,形成生产过剩。当生产过剩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引发经济危机。然后,资本家就会大量减少生产,就业机会减少,劳动者收入降低,需求进一步降低,直到生产过剩出清后,经济才能逐步恢复。因为生产资料归资本家这一资本主义特性的存在,每过一段时间,经济危机便会周期性的发生。&/p&&br&&p&&strong&政策建议:&/strong&&/p&&p&马克思为消除经济危机开出的药方就是政府要干涉市场,而且是极端干涉,即消灭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的资本主义制度。&/p&&br&&p&&strong&2、凯恩斯&/strong&&/p&&p&&strong&危机解释:&/strong&&/p&&p&如果用4个字简单描述,就是:“&strong&悲,不愿买&/strong&”,即生产者悲观地预期未来回报下降,不愿意投入,消费者悲观地预期未来收入会下降,为了以后的生活,出于谨慎的动机,会减少消费。&/p&&p&凯恩斯在解释经济危机成因时,引入了一个理论:边际效率递减。具体分为两方面:1)、对于生产者来说,每增加一单位投入,其所带来的回报会逐渐递减,所以随着投入的增加,生产者继续增加投入购买机器设备等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会降低;2)、对于消费者来说,每增加一单位收入,其用于消费的意愿会逐渐降低,也就是说随着收入的增加,用于储蓄的比例会逐渐增加,用于消费的比例会逐渐减少。基于这两个方面的分析,经济增长过程中,必然会造成有效需求不足。虽然边际效率在递减,但只要大于零,经济会继续发展。一旦因为某些不利信号的影响,生产者和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发生变化,即生产者认为边际效率会为负而大量减少生产,或消费者认为收入会降低而大幅减少消费增加储蓄时,就会引发边际效率崩溃,形成恶性循环,从而造成经济危机。&/p&&br&&p&&strong&政策建议:&/strong&&/p&&p&凯恩斯为经济危机开出的药方也是政府要干涉市场,但不是将生产资料公有,而是要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需求,以对冲掉需求不足的现象。虽然会造成通货膨胀,但是经济会发展,就业会增加,因此这种通货膨胀是可以忍受的。&/p&&br&&p&&strong&3、弗里德曼&/strong&&/p&&p&&strong&危机解释:&/strong&&/p&&p&如果用4个字简单地描述,就是:“&strong&乱,不敢买&/strong&”。即通货膨胀预期混乱,不知道未来通货膨胀会怎么变化,所以也无法形成合理的价格,为了规避风险,生产者就减少投入,消费者减少消费。&/p&&p&弗里德曼认为经济危机纯粹是货币问题,他认为:如果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是一致且稳定的,即使每年通货膨胀20%也不会对经济造成影响,经济各参与主体在确定交易价格时,会自动将通货膨胀的效应加上去。但是,如果今年通胀10%,明年通胀30%,那么就会造成通货膨胀预期混乱,无法形成合适的交易价格,为了避免风险,生产者不敢投入,消费者不敢消费,从而造成经济下行,如果政府采取的刺激政策不恰当,那么久会进一步加剧通胀预期的混乱,形成恶行循环。&/p&&br&&p&&strong&政策建议:&/strong&&/p&&p&弗里德曼给经济危机开出的药方是为保持通货膨胀稳定,国家应尽量减少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仅采取“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即把货币供应量的年增长率长期固定在同预期的经济增长率基本一致的水平,例如每年增加4%~5%。这样一来,就不会有通货膨胀预期混乱的问题了。&/p&&br&&p&&strong&4、哈耶克&/strong&&/p&&p&&strong&危机解释:&/strong&&/p&&p&如果用4个字简单地描述,就是:“&strong&错,不买了&/strong&”,即各经济部门之间的相对价格扭曲,价格信号失真,使得经济中某些部门生产了错误数量的产品。&/p&&p&哈耶克认为,在价格信号(包括资金的价格,即自然利率)的作用下,经济体本来处在一个均衡的状态中。央行施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利率降低,但并不是所有的部门同时受益,而是必然有先有后。经济中的某些部门会先于其他部门获得利用低利率的优势,价格信号的作用就会被扭曲。这时,先获得信贷的经济部门就会加大生产,破坏了原有的均衡,造成结构性过剩。于是,过剩部门就只能减少产量,产能闲置,就业减少,从而造成经济衰退。&/p&&br&&p&&strong&政策建议:&/strong&&/p&&p&哈耶克的政策建议是政府完全不要干涉市场,而且建议就是废除央行对货币发行的垄断,实行货币发行自由竞争制度,让银行也可以自己发货币。这个建议脑洞有点大,但哈耶克认为在目前央行垄断货币发行的制度下,市场无法自由选择,就无法对货币发行方的错误行为进行惩罚,但在自由竞争的货币发行机制下,各发行方为了自己的货币能够被认可被选择,必然会努力地去维持自己所发货币币值的稳定。&/p&&br&&p&&strong&二、用四种解释来看一下中国目前的经济&/strong&&/p&&p&&strong&1、是否存在生产过剩&/strong&&/p&&p&按照马克思的说法,资本家会为了追求利润而持续扩大生产,从而造成生产过剩。但是,因为随着生产的扩大,供给增加,价格会降低,利润也会降低,持续下去的话,利润可能会为负,那么资本家就会减少生产,而且如果预期到未来利润会为负,就会提前减少产量。所以,追求利润并不会必然造成生产过剩,马克思的解释不太成立。。&/p&&p&但是,中国的一些国有企业并非完全的预算硬约束,即如果亏损了,也不是亏自己的钱,就没有较强的风险意识,会盲目追求扩大产能。所以,中国的确存在着生产过剩/产能过剩,只是原因不是追求利润,而是不重视利润。&/p&&br&&p&&strong&2、是否存在有效需求不足&/strong&&/p&&p&生产者方面,很多做实业的企业家对未来前景比较悲观,别说扩大生产,不关掉企业就很难得了。消费者方面,因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以及高房价的压力,很多人不敢消费。所以,我国目前的确存在着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p&&br&&p&&strong&3、是否存在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混乱&/strong&&/p&&p&政府一边说要降低增速,一边又扩张信贷,那么是否会通胀,会以什么样的水平通胀,没有一致的预期。有的人认为会通胀,有的人认为会通缩,存在预期混乱的现象。&/p&&br&&p&&strong&4、是否存在价格扭曲所导致的结构性失衡&/strong&&/p&&p&在获取银行贷款时,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并不平等。国有企业虽然基本上都已经实行了股份制,但是国有背景仍能起到相当大的增信作用。这种金融资源的不平等会造成价格扭曲,造成结构性过剩。&/p&&p&另外,为了不影响土地出让收入,每次房地产出现下降苗头时,政府就会出台措施来刺激需求提升房价,于是银行和居民都认为房地产价格不会跌,大量信贷资金、投资资金和消费资金都涌向房地产,房地产价格也被扭曲,挤占了本可以投向其他其他行业的要素资源。&/p&&br&&p&所以,&strong&不论用哪一种理论框架来衡量,中国都面临着经济危机&/strong&。换句话说,中国面临着四种危机一起爆发的局面,如果真的爆发了,这酸爽的四重奏,大家自行想象。&/p&&p&但是,他们都给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咱们每种对策都采用,四管齐下,不就可以防患于未然了吗?先别急,咱们看一下他们四人的政策建议的效果。&/p&&br&&p&&strong&三、四种政策建议效果其实都不怎么样&/strong&&/p&&p&&strong&1、马克思的生产资料公有制&/strong&&/p&&p&先不说马克思对经济危机形成原因的解释是否正确,即使正确了,中国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曾经实行的计划经济的结果摆在那里,可以说是无一成功。计划经济的确不会造成经济危机,只会造成经济灾难。&/p&&br&&p&&strong&2、凯恩斯主义&/strong&&/p&&p&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现象(即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加剧)证明凯恩斯的货币扩张政策无法带来增长,只能带来持续的通货膨胀。&/p&&p&对于凯恩斯的财政刺激政策,批判者认为其有可能造成某些受惠行业产能过剩,所以一般认为只限于增加公共项目的建设开支。而且这些财政措施都是救急的,不能长期使用,也不能大规模使用。&/p&&br&&p&&strong&3、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strong&&/p&&p&按照弗里德曼的建议,央行每年按固定的比例增加货币供应量,但是增加的货币供应量不会平均地分到每个人手上,所以还是会造成结构性的失衡引发经济危机。一部分人认为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是弗里德曼的自由放任的货币政策的结果。&/p&&br&&p&&strong&4、哈耶克的经济危机解决之道&/strong&&/p&&p&那么,货币发行自由竞争制度能否防止呢?从实践上来说,无法验证,因为毕竟现在所有的货币都是由国家发行的。但是,这种政策有效的前提是市场完全有效,但实际上因为信息偏差、预期偏差、转换成本等因素,市场并不是完全有效的。&/p&&br&&p&看完理论的不足之处,你会发现,大名鼎鼎的四位经济学大家在经济危机这个小婊砸面前根本没办法。怎么办?那就只能换一种还比较舒服的姿势来接纳经济危机这个小婊砸了。&/p&&br&&p&&strong&四、如何理性的看待经济危机?&/strong&&/p&&p&&strong&1、一定程度的周期性经济衰退不可避免&/strong&&/p&&p&因为市场的信息并不完全、市场参与主体并非完全理性、以及要素在不同部门间流动时需要时间和成本,所以市场并不是完全有效的,“看不见的手”并不能做到市场资源最优配置,所以一定程度的周期性经济衰退不可避免。&/p&&p&在前述4人的政策建议中,弗里德曼和哈耶克的建议都只是为了避免在政府的干预下,正常的周期性经济衰退演变成严重的经济萧条,以及避免通过人为的干预,形成短期繁荣,却埋下接下来发生严重经济危机的种子。&/p&&br&&p&&strong&2、不要让经济衰退变成经济萧条&/strong&&/p&&p&一旦出现了经济衰退,很多人便寄希望于政府出手挽救经济,但根据经验来看,政府这次的救市措施往往会成为下次更大危机的来源。例如,2000年股市泡沫破裂之后,美国政府采取低利率的刺激政策,造成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p&&p&因此,即使出现了经济衰退,政府所能做的也就是增加对困难人群的救济,以及增加少量的公共项目,削弱经济周期谷底的深度,并没有什么有效的措施来带动经济长期增长。经济的恢复和增长还是要靠经济的自行调整以及技术进步和要素禀赋的变化。&/p&&br&&p&&strong&3、经济危机也并没那么可怕,危机早晚会过去&/strong&&/p&&p&真正会对经济造成难以修复的影响的是制度和技术的重大变化,其他周期性的因素,以及除重大技术变化外的要素禀赋因素,所造成的经济危机都不会形成毁灭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70年代、2000年左右、2008年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在经过一段时间后都度过了衰退期并进入新的增长阶段,并没有造成人们生活水平的长期显著下降。&/p&&p&对于我国来说,虽然人口红利、低成本优势在减弱,但并不会一夜之间完全丧失,没有其他任何国家能将中国的制造业体量完全承接过去。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转型和升级也在逐渐进行,所以,并不用过度焦虑。&/p&&br&&p&&strong&4、不要因为经济危机而怀疑市场经济&/strong&&/p&&p&市场经济的确有不完美的地方,但并没有其他形式的经济能够比市场经济更好,在可选范围内,市场经济是一种最不差的形式。政府可以通过适当的二次分配增进公平,但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要谨慎,能少干预就尽量少干预。&/p&&p&&strong&有市场经济就会有周期性的衰退,就好像人活着就会生病。死了就不会生病了,但谁愿意死去而不是活着。&/strong&&/p&&br&&p&&strong&五、如何解决中国面临的危机四重奏?&/strong&&/p&&p&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个绝对纯正的匹夫,我也来提点如何化解危机的建议。&/p&&br&&p&&strong&1、如何解决生产过剩?&/strong&&/p&&p&前面已经说过,中国目前的生产过剩主要是因为国有企业并非完全的预算硬约束,所以降低国有企业在经济中的占比会减少生产过剩现象的发生。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基本完成,部分已经上市,产权比较清晰,而且,私人部门的资金积累和金融市场的发展都比改革开放初期进步很大,可以通过拍卖或减持上市国有企业股票来实现退出。&/p&&br&&p&&strong&2、如何解决需求不足?&/strong&&/p&&p&有效需求不足主要是因为对未来经济的悲观和对未来生活不确定性的担忧。其中,解决对未来经济的悲观,可以通过扩大内需来帮助市场建立起对经济增长的信心。解决对未来生活不确定性的担忧,则需要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以及坚定的扩大住房土地供应,满足城市化过程中对住房的需求,以防止房价过快上涨。&/p&&br&&p&&strong&3、如何解决通货膨胀预期紊乱?&/strong&&/p&&p&政策的调控措施力度不能过大,需要保持微调的节奏。但是调控的目标要明确,而且不要过于强调兼顾。如果目前中国的问题就是产能过剩,那就不要在意化解产能过程中的阵痛,如果高房价的确是个问题,那么就不要太在意房价下跌可能会带来的弊端。&/p&&br&&p&&strong&4、如何解决结构性失衡?&/strong&&/p&&p&政府的作用是提供一个公平、自由的市场环境,应该减少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干预经济的力度,以避免再次出现之前的光伏,目前的钢铁、煤炭行业的大起大落现象。&/p&
经济学界大多认为是政府干预造成了经济危机加重,详见下文。 一、关于经济危机的四种解释 关于经济危机,经济学上有四种影响力较大的解释,其代表人物分别是四位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马克思、凯恩斯、弗里德曼、哈耶克。其中,马克思不能仅用经济学家来称谓…
4月10日已更新&br&--------------------------------------------------------------------------------------------------------------------------------------------&br&转帖,长文。来自于同花顺。&br&作者:MRandson&br&&br&&br&中国经济是怎样进入“死循环”模式的&br&&br&(一)双重危机&br&&br&  如果以财富衡量,人类社会可能是唯一熵减的系统。&br&&br&  市场经济中,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马太效应,即财富是单向汇聚的,一切经济问题由此产生。&br&&br&  由于财富单向汇聚,社会形成金字塔结构。&br&&br&  这种结构注定对应大量产品滞销,大批债务无法偿还。&br&&br&  金子塔顶层拥有大量财富,撑的要吐,有能力消费没需求,消费不足。底层的收入被压到最低,饿得要死,有欲望需求没支付能力,也是消费不足。&br&&br&  金字塔两端都消费不足,对应的必然是大量产品滞销,产能过剩。&br&&br&  产能过剩,对应大批工人的劳动力滞销。他们的产品没人要,他们的劳动力自然没人要。于是,企业处于破产、停产、半停产状态,他们处于失业、半失业、放长假的状态。&br&&br&  这是表现在产能和就业上的现象。&br&&br&  多说一句,一些企业靠贷款维持最基本的运转,这些企业就成了“僵尸企业”。这些企业的工人,被扣上懒汉的帽子。&br&&br&  话题转回来。&br&&br&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抛开赌博投机不说(赌博投机的问题后面再说),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逆运动。&br&&br&  主要货币是信用货币的时代。每一笔贷款对应两部分,获得贷款的企业或个人,同时拥有两样的东西,一笔钱和一笔债务。&br&&br&  这笔钱,很快会被金字塔顶层吸走,而这笔债务却无法偿还——因为顶层已经撑的要吐,他们并不想购买底层提供的商品或劳务,或者,即使他们购买也非常有限。&br&&br&  所以,社会顶层拥有大量利润的时候,必然对应社会中下层背负沉重的债务。&br&&br&  社会底层的债务到期无法偿还的时候,要么破产倒闭,要么申请贷款苟延残喘。底层破产倒闭时,顶层用积累的货币购买底层拍卖的财产,同时债务归零。不足的部分,银行承担。银行的自有资产承担不了,银行倒闭。储户的账户数字归零。&br&&br&  这个过程很惨烈,有人一夜之间一无所有,上吊、跳楼,有人趁机从地板上捡战利品,就是金融危机。上吊自杀的是中下层,趁机捡战利品的是顶层。&br&&br&  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起因都是财富的单向汇聚。&br&&br&  货币淤积在顶层,商品流动就不会顺畅,债务也难以偿还。这个道理很简单。&br&&br&  但是要承认这个道理,就要承认社会财富的单向集中不利于经济顺利运转,并做出相应的经济政策调整。这就很困难了。&br&&br&  毕竟,不同的社会阶层对经济政策的影响力是完全不同的。金字塔社会,顶层的影响力远远大于社会底层——否则也不会形成金字塔型社会。&br&&br&  (二)药方选择&br&&br&  这种情况怎么解决,顶层可以要钱不要命,政府不能看着不管。不然失业率爆棚,那还得了?&br&&br&  目前有四种方式,一是鼓励投资,二是增加出口,三是政府印钞购买这些产品,四是否定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br&&br&  在产品全面滞销的时代,没有人会主动投资。&br&&br&  金字塔顶层不是傻子,现有的产品卖不掉,继续扩大产能,增加投资那不是犯傻吗?&br&&br&  于是,有人提出创新。新产品出现了,原有的产能要被淘汰,为了更新换代,都要买新设备,内需不就上去了吗?&br&&br&  话说回来,创新哪那么简单?蒸汽机替代人力、畜力、水力,内燃机、电动机替代蒸汽机,都需要科学界重大的理论突破,否则新产品与老产品之间很难有跨代性的突破,改一改外形设计,优化一下结构,增加点功能(许多功能还是华而不实的),这样的创新没多大意义。&br&&br&  想想就明白,没有巨大的技术门槛,能创新早创出来了。&br&&br&  当年硅谷的奇迹,其实是美国政府和军方多年来大量投入产生的军用技术积累在短期内商业化的军转民的过程——巨大的势能早已具备,剩下的只是谁来推动,让这些势能释放出来。于是,释放这些势能的人,成了风口上的猪。&br&&br&  站在台风口,一头猪都能飞起来。没有台风,猪还是猪,飞不起来的。看不到台风,只看到猪在飞,以为自己像飞起来猪一样伸展四肢就能飞起来,那是猪的思维。&br&&br&  看不到当年理论突破支持的技术突破,看不到对应的美国政府和军方技术积累,只看到几个大学生,在硅谷租几间办公室就能创新,那是一叶障目不见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联璧金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