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内最好的国际知名内衣品牌专业内衣专卖店设计公司?

2016最新中国女装十大品牌你知道几个?
服饰的变迁是一部历史,是一个时代发展的缩影。它是这个时代进步、文明、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的象征。它在记录历史变革的同时,也映衬着一种民族的精神,传承着当地的历史文化,女装更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女装品牌与款式的多元化推动了时装的发展。女装使女人倍添姿彩,女装为产业增添亮点。
序列公司名称基本情况介绍
1:哥弟GIRDEAR
广东哥弟时尚服饰研发有限公司,哥弟GIRDEAR,女装十大品牌,始于1977年台湾,国内首屈一指的女装企业,国内女装销售额名列前茅企业,以其准确的目标市场定位在国内女装界享有很高声誉。
哥弟,台湾服装品牌名称,创立于1977年。品牌分为:哥弟、阿玛施、易俪和梅四个系列。
哥弟女装服饰品牌,源自中国台湾,创始于1977年,本着将心比心、相辅相成的团队观,秉持物有所值、物超所值的诚信经营理念。乐观的、坚毅的、责任的,期望打造出一个不断创造工作机会,回馈社会,有信、有望、有爱的企业。2008年前,将陆续推出6个品牌。城市近1000家专卖店,2008年更预增至3000营销网络。“跨越主观,无远弗届。”阐明思维主导行为,决定结果。哥弟文化,以观念为元,以人为本,以实践为根,以坚持为深。 哥弟人,随时随地慢呼吸,塑造健康的身心,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努力积累能力,能力持续努力,孜孜以求的不仅仅是时装品味,更是生活与人生的品味,共同谆谆传递着真、善、美。
哥弟品牌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市场细分化策略的选择得当,在其他品牌把产品大都定位在年轻人身上大做文章,激烈竞争时,哥弟瞄准中年白领这一中坚市场,从服装设计、营销网络到形象设计都做足文章,从而也获得了这一年龄段消费者的青睐,并在国内女装的销售额上一直名列前茅。
ONLY是欧洲著名的国际时装公司丹麦BESTSELLER拥有的四个著名品牌之一。ONLY拥有许多设计师,他们遍布巴黎、米兰、伦敦和哥本哈根等主要时尚发源地,这使ONLY 永远站在欧洲流行的最前沿。ONLY1996年来到中国,BESTSELLER集团成立于1975年。
ONLY 是丹麦国际时装公司BESTSELLER集团旗下知名品牌之一。总部设在丹麦的Brande. Bestseller拥有ONLY(女装)、VERO MODA(女装)、JACK&JONES(男装)和EXIT(童装)四个知名品牌。又一全新品牌—SELECTED男装于日正式登陆中国市场。集团成立于1975年,集团创立以来,已经在全球26个国家拥有650间形象专卖店和超过6000间加盟店。主要市场包括挪威、丹麦、瑞典、德国、芬兰、荷兰、西班牙等11个欧洲市场。Bestseller的设计师遍布欧洲,总是站在世界潮流的前沿,为大都市的年轻人营造超级时尚 。
1995年创立于丹麦的ONLY,凭借鲜明的个性设计与极具标识性的北欧流行风,迅速拓展到了全球26个国家。日,ONLY在品牌诞生之初便富有远见卓识的来到中国,从北京西单赛特的第一家店铺,到今日遍布中国大陆80个大中城市约1200家店铺,2000年对于ONLY有着品牌里程碑的意义,在这一年,ONLY首次在店铺中引进“快时尚”的定义,以保证款式始终引领潮流,这一概念流行至今并使ONLY成为欧洲时尚的领跑者。ONLY的设计师遍布巴黎、米兰、伦敦和哥本哈根等时尚发源地,总是站在世界潮流的前沿。时尚感强的欧洲设计,让大胆而独立的都市女性通过服饰表现自我。为了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潮流趋势。
3:欧时力Ochirly
赫基国际集团,广州尚岑服饰有限公司,ochirly,女装十大品牌,裙装十大品牌,夏装十大品牌,世界知名女装品牌,赫基国际集团旗下时尚品牌,最早打破常规、发动混搭概念的时装品牌,表现时尚摩登的都会气质欧洲新锐品牌。
ochirly,赫基国际集团旗下一个近乎传奇般迅速扩张时的时尚品牌,似乎在不经意间牢牢抓住了人们的视线,成为时尚圈热门的关键词。
始创于1999年的ochirly,品牌名称源自中文欧时力,寓意来自欧洲的时尚魅力——希望将欧洲时尚带入中国市场,为消费者打造一个风格突出、与众不同的时尚品牌,用合理的价格为中国中产阶级时尚人士提供丰富、精致的时尚产品。
艺术与商业完美融合,是ochirly散发无穷魅力的源泉。欧时力是最早打破常规、发动混搭概念的时装品牌。从设计到工艺、从颜色到板型、从细节到搭配,无不“混”得优雅。ochirly从电影、音乐、绘画等各类艺术中汲取灵感,结合潮流、激发创意,展现女性自在自信、由心而发的优雅摩登气质。
4:Zara飒拉
西班牙Inditex集团,飒拉商业(上海)有限公司,女装十大品牌,西班牙最具赢利性品牌的典范企业之一,欧洲快速时尚模式的领导品牌,世界上最大的时装零售公司之一,在业界享有“时尚服饰业界标杆”的美誉。
Inditex是西班牙排名第一,并于近年超越了美国的GAP、瑞典的H&M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服装零售集团,2005年其全球的销售额67.41亿欧元,销售数达4.29亿件,纯利润8.03亿欧元。截至2006年6月它在全球64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2899家专卖店,旗下共有8个服装零售品牌,包括ZARA、Pull and Bear、Kiddy's Class、Massimo Dutti、Bershka、Stradivarius、Oysho、ZARA Home,ZARA是其中最有名的品牌。ZARA创于1975年,目前在全球72个国家拥有1757家专卖店(自营专卖店占90%,其余为合资和特许专卖店)。尽管ZARA品牌的专卖店只占Inditex公司所有分店数的三分之一,但是其销售额却占总销售额的70%左右。
Inditex作为世界最大的时装零售公司之一,在欧洲、美洲、亚洲和非洲的76个国家拥有4600多个门店。除了最大的零售连锁店Zara以外,Inditex还拥有另外七大品牌:Pull and Bear、Massimo Dutti、Bershka、Stradivarius、Oysho、Zara Home以及Uterqüe。此外,集团还拥有100多家从事纺织服装设计、生产和销售等相关业务的企业。
5:维沙曼VEROMODA
VERO MODA专为25岁以上拥有超强自我意识和独立性的女士设计。年龄不再敏感,因为VERO MODA女性对时尚有独特的感悟。 无论身处职场还是休闲聚会,她们永远是最靓丽的一群,用她们的随性和优雅诠释着性感,旷放或迷离的都市风情。
BESTSELLER于1987年推出VERO MODA品牌。1988年第一家VERO MODA店在挪威奥斯陆开业。从那以后,VERO MODA在欧洲和中东已经开设了171家直营店和2052家代理店,你可以在澳大利亚、比利时、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德国、冰岛、爱尔兰、北爱尔兰、科威特、拉脱维亚、卢森堡、立陶宛、荷兰、波兰、卡塔尔、沙特阿拉伯、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典、瑞士、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法罗群岛和中国见到VERO MODA专卖店。绫致时装于2001年将VERO MODA品牌引入中国,目前已在中国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开设了200多家专卖店。
BESTSELLER是欧洲最大的时装集团之一,由私人创建,成立于1975年。目前业务已覆盖全球二十九个国家,超过12,000多名员工为BESTSELLER工作,从事时装设计,开发,零售及品牌推广工作。 绫致时装是丹麦BESTSELLER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 于1996年进入中国,成立绫致时装(天津)有限公司。
6:秋水伊人
浙江印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女装十大品牌,职业女装十大品牌,名牌服饰知名品牌,中国最佳女装设计品牌之一,定位于时尚都市女性的服装品牌,浙江女装行业的领先品牌,集女装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企业。
秋水伊人女装是由浙江印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主打品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句来自《诗经》的优美诗句,描述人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但又可望不可及的惆怅心情,演绎到现代的“秋水伊人”女性,就是一群知性,追求浪漫,对新事物持保守态度但同时易受媒体影响而关注时尚的都市女性,秋水伊人品牌就是定位于这样一群都市女性,设计师通过优雅、浪漫的设计表达手法,充分演绎目标消费群体的时尚经典而又精致优雅的淑女着衣风格。
7:宝姿PORTS
PORTS,INTERNATIONAL(宝姿)是在加拿大注册成立的著名的国际服装品牌,成立于1961年多伦多,主要业务涉及男女服装、太阳镜、手袋等流行配饰以及房产和商场百货等。
宝姿是由加拿大人塔纳比(Luke Tanabi)于1961年创立,其奠基之作是一款名为No.10的高级埃及棉白衬衫,由此开创了其简约优雅的时装风尚。宝姿女装宝姿品牌很快在加拿大声名鹊起,1972年开始挺进邻近的美国市场和大洋彼岸的英国市场,很快取得成功。上世纪80年代,宝姿在北美和欧洲的专卖店数量已经达到60余家。老塔纳比退休以后,他的两个女儿痴心于服装设计,却不善于经营。1989年,他将宝姿品牌卖给了主要从事保险业和服装业的朋友陈(启泰)氏家族。
8:朗姿LANCY
朗姿股份有限公司,女装十大品牌,知名皮草品牌,高端女装品牌,中国时尚知名品牌之一,北京亿元商场畅销品牌,北京热销服装品牌之一,北京著名时装品牌,集管理、销售、服务为一体的服装企业,服装界创新发展的龙头企业,上市企业。
具有高贵血统的朗姿继承了法国时装的瑰宝,吸收了欧陆服饰文化的精粹,汲取了国际流行元素,结合全新的服装设计理念和现代美学观,讲求时尚个性的设计风格与特色,选用国际最新流行质材和色彩,以其品独特魅力,一跃成为中国时尚知名品牌之一。
多次荣获过国际设计大奖的韩国国际知名高级时装设计师的加盟,以全新的设计理念诠释了国际名品的时尚与潮流。让追求现代特质的女性在拥有朗姿的同时感受到与国际时尚的零距离。
公司旗下主营朗姿(LANCY FROM 25)、莫佐(MOJO S。PHINE)、莱茵福莱尔(以下简称莱茵)(LIME FLARE)高端女装品牌, 分别诠释着朗姿对时尚的不同理解,设计风格中最明显的特色就是利用完美的裁剪体现一种简洁的神韵,融入高超工艺的细腻手法,细节处采用手工缝合,设计上融入了欧陆流行的设计理念,版型上注重亚洲女性的穿着需求,巧妙设计与精准的线条比例,体现了服装与人体的完美结合。开启时尚窗口,让世界了解朗姿,朗姿品牌现在已经跻身于国内高档女装行业的知名品牌行列。先后 荣获《北京亿元商场畅销品牌》、《北京热销品牌》 、《北京著名时装品牌》、《中国服装品牌年度营销大奖提名奖》。成功源于责任,成就源于付出。2007年,公司朗姿、莱茵品牌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8年公司全面进入了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管理、销售、服务一体化。
9:艾格Etam
上海英模特制衣有限公司,女装十大品牌,名牌服饰十大品牌,知名(著名)夏装品牌,世界著名服装品牌,年轻法国女性最熟悉、最亲切的品牌,法国第一家、法国最大的大众化女士内衣连锁店,法国国际性集团。
艾格第一间以"ETAM”为名的零售店开业是在1916年的德国,到1928年,连锁点网络发展到了巴黎,并以此为基地,逐步成为法国乃至欧洲的著名女装连锁店。1982年的巴黎,就已经有了ETAM的商店,并以这个世界上最著名的时装之都为基地,逐步成为法国乃至欧洲的著名女装连锁店。ETAM以其时尚的风格,适中的价格成为年轻法国女郎最熟悉,最亲切的品牌,ETAM的内衣则更是法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一家大众化的女士内衣连锁店。
10:歌莉娅GOELIA
广州市格风服饰有限公司,女士服装十大品牌,知名(著名)夏装品牌,坚持以环球之旅采撷灵感的女性服饰品牌,以清新、动感、时尚、亮丽的形象吸引时尚白领青睐的服装品牌,独家首创以世界旅游文化诠释品牌内涵的女装时尚品牌
“歌莉娅”自1995年诞生以来,独家首创以世界旅游文化诠释品牌内涵,环球之旅的足迹从未间断,其足迹遍及:瑞典、丹麦、泰国、澳洲、南非、法国巴黎、雅典、瑞士、法国南部、英国、西班牙、意大利、新加坡、巴厘岛等地。每一次旅程,歌莉娅都会把当地的风景、人文、生活气息带回来,通过当季的时装杂志、专卖店内的陈列展示出来,店内还会赠送具旅游地特色的礼品与消费者分享异国独特的风情。
歌莉娅品牌始终坚持健康、充满朝气的理念,以自然元素、环保舒适的面料、体贴的穿着触感、多种搭配组合为拥有23岁年轻心态的女性传递拥抱自然、享受时尚的年轻生活态度和物超所值、物美价更美的购物乐趣。目前,歌莉娅女性服饰拥有三个不同的服饰系列,满足年轻女性在不同场合的多种着装需求:优雅浪漫的Collection系列,让年轻的OL在工作时充满自信;轻松甜美的Relax系列,宛若邻家女孩般亲近可人;潇洒帅气的Jeans系列,让你紧跟时尚步伐,倍添活力。
2011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9.1%,在物价全面上涨的大环境下,居民实际购买力有所下降,而2011年品牌服饰价格的明显上涨进一步压缩了居民对于服装的消费空间,使得全年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销量增速呈现明显下滑态势。监测数据显示,月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女装零售额同比增长24.34%,比2010年全年增速低3.35个百分点;零售量同比增长6.52%,增速比2010年全年低5.78个百分点,同时也是2003年以来的最低增速。
注:本文由 SISMODA快时尚创业岛 提供
Sismoda是来源于时尚之都米兰的时尚牛仔女装品牌。(加盟 零售 代理 咨询微信qiyu年3月正式进入中国。已开设SISMODA官方网站、SISMODA天猫旗舰店两大购物平台,以优雅的意大利血统,日本设计师潮流设计为中国女性带来不一样的性感牛仔穿着体验。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知名时尚达人
请关注个人微博
SISMODA 集成店 指导实体店网店加盟-微商代理-零售-私人定制 咨询微信qiyu0116
今日搜狐热点  自九十年代初期进军国内市场以来,集团业务发展一日千里。年连续十年以卓越的业绩获得“中国同类产品销售第一”的称号。迄今为止,集团的零售业务遍及中国大陆、香港、澳门等40多个大型城市,销售点1,000个。
  安莉芳集团自1975年创办于香港,经过三十多年的经营,安莉芳已经发展成为一家现代大型企业。
  日,“爱慕”诞生于中国首都北京并全面实施品牌经营战略,十年来已经建起了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在全国主要大中型商场开设了300多个形象专柜,销售业绩位居同行业前列。
  曼妮芬集团成立于1996年4月,2000年5月更名为广东曼妮芬服装有限公司,并享有进出口权。2005年9月,曼妮芬品牌(文胸)荣获国家最权威的至高荣誉 ——“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AB集团是一家集科研开发、市场营销、产品生产于一体,织造、染整、成衣配套成龙,专业生产保健内衣、休闲服饰和面料的跨地区集团企业。
 古今内衣(给您一个宠爱自己的理由)
  上海古今内衣有限公司,是国内集工贸为一体的女性内衣专业公司,是国家内贸部授予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公司以信立业,以质取信,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构塑了良好的社会信誉和形象,企业效益实现了十几年的两位数持续增长,2004年销售额突破了4。35亿元。
  1999年末,中国内衣界发生了一场地震,一种品牌名称叫“婷美”、外观很怪异的内衣,一面市即热卖到让商界、媒体、政府甚至婷美自己都瞠目结舌的程度!排队抢购、脱销、甚至以前名不见经传的婷美广告模特倪虹洁也入围“年度人气最旺十佳广告代言人”!拥挤着几十个国际、国内品牌的中国内衣市场从来没有被如此关注过!其它内衣企业从未想过内衣卖场的人流也可以多到挤倒柜台!
  依之妮内衣有限公司创建于1985年,位于中国内衣文化起源地——中国南海盐步,是盐步首家内销生产企业。
  依之妮内衣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备受各界的好评,凭着“质量第一、顾客至上、信誉良好”的宗旨,为客户提供专业、优质、真诚、高效的服务,赢得无数客户的信赖与支持,让依之妮内衣有限公司的专卖店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占领珠江三角洲以及全国各大城市,使她的产品畅销全国及港澳、海外等地区。在内衣界中闯出一片属于“依之妮、彩多姿”这两个品牌的新天地,将她推向国际市场,让全世界都了解、认识、仲爱她。
  广东美思内衣有限公司始创于1988年,总部设在“中国内衣名镇——南海盐步”。历经近二十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女性内衣开发、设计、生产、营销、服务、自营进出口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产品涉及文胸、内裤、家居服、塑身衣、保暖内衣、泳衣等。
  奥丽侬内衣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设计、生产、营销为一体的大型内衣企业,座落在中国的内衣之都 ------ 南海盐步。 1989 年,公司前身适雅内衣厂成立。凭借前瞻的产品设计、出众的产品质量和一诺千金的商业信誉,缔造着走向世界的高级内衣品牌,产品涉及文胸、内裤、保暖内衣、睡衣、美体塑身衣、家居服、泳衣等多个领域。
  桑扶兰
  大连桑扶兰实业有限公司的前身大连桑扶兰时装有限公司成立于日,现已形成以开发、设计、生产、经营女士内衣为主的集团性企业。
今天就说到这里,以后还会经常给大家分享这方面的知识的。使用第三方帐号登录:
我已认真阅读并接受
使用第三方帐号登录:
请输入您的用户名或电子邮箱地址。您会收到一封包含新密码的电子邮件。
指南创新创始人
《第一财经周刊》中国商业创新 50 人、2018 iF 奖评委、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执行总裁、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Micheal Young
英国知名设计师
创立了 Michael Young 工作室,是对「中国设计」最有发言权的欧洲设计师。
查看详情&&
【1】2030 中国都市电动大型共享车
吴桐│广州美术学院
这是一辆面向未来都市人群设计的大型共享车。概念特色是多样化的乘坐空间,乘客可自由改变座椅布局,于开放与私密空间任意切换,类似建筑空间内自由舒适的体验。
【2】自动驾驶技术下的奢华内饰设计
叶馥士│广州美术学院
以内饰设计为开端引导出外造型是该设计的亮点,结合当下流行的「情感化」来提升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和对品牌忠诚度。
【3】共享车内饰设计
黄家冠│广州美术学院
这个概念是未来内饰空间体验。内饰布局被设计成一个独立的驾驶舱和一个开放式的乘客客舱,这样的设计可以让乘客更好的面对面交流。
【4】移动的时装
成立荣│广州美术学院
本项目试图利用时装设计的手法进行汽车的造型设计,目标人群是时尚界工作的充满野心的成熟女性,该设计是她们出席高端社交活动的座驾。
【5】2030 年本田电动车——单身空巢青年的智能汽车
张海媚│广州美术学院
该设计使的内饰可以按照环形排布,希望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自然的体验,与友人达到家庭般的轻松交流,为用户提供舒适愉快的驾驶体验。
【6】2030 年中国电动车——自由职业者的出行方案
丘慧聪│广州美术学院
为自由职业者设计一款车将具备一定的探索价值。在车的后部提出一个「自由空间」的概念,在这个空间里面用户可以自由地选择工作或者是休息,定制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7】未来城市社区智能出行交通工具——年轻家庭智能共享车
曾逸敏│广州美术学院
此项目专门针对在未来城市社区多城联动、一体化经济圈(例深莞惠)发展形势下,22—35 岁年轻家庭的智能出行交通工具设计。
【8】2030 中国电动车
陆建邦│广州美术学院
设计重点探讨的内容是如何在用户需要的个性化和共享模式下汽车应有的特征中找到平衡。
【9】家庭出游共享车
梁佳欣│广州美术学院
这是一款关注中国城市空巢老人的交通设计,旨在让他们有机会和孩子们一起旅行。通过一个有机和灵活的内饰设计,创造舒适的室内空间。
【10】2030 中国电动车
李沅姗│广州美术学院
智能社交共享车将成为人们进行现实社交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避免初次见面眼神接触的尴尬,前排座椅采用头部环绕包裹的设计,并能进行旋转。
【11】2030 中国电动车
翁廷信│广州美术学院
本车的造型设计以超能陆战队中的大白为灵感来源,意在为孩子们的出行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出行工具,并在车内扩宽空间,方便家庭成员在车内交流互动。
【12】海底捞移动无人火锅店概念车
吴颖│广州美术学院
该设计是一个移动无人火锅店电动概念车,为了使顾客能拥有更好的火锅外卖体验以及更加多样的火锅就餐环境。
【13】无人驾驶小型公交
张作葵│广州美术学院
小型公交以体量小、高窄的设计适应于城中村狭窄的道路。
【14】澳大利亚自驾旅行车
张浩泽│广州美术学院
该设计是可供长途自驾旅行的概念车,结合了现有的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与实用性。
【15】家庭户外休闲概念车
彭威豪│广州美术学院
该设计师无人驾驶的家庭户外休闲车,开放式与封闭式的结合予家庭户外活动带来一种全新体验。
【16】节气印象o春
陈泳存│广州美术学院
本设计以中国传统节气文化为灵感来源,取春季物候变化的意象为设计元素,借助照明产品的造型与特殊光效,呈现积雪消融、万物初始、雷鸣虫动、含苞待放、借柳咏春、百花齐放等景象。
【17】群英会
黄家盈│广州美术学院
以“京剧脸谱”与“生肖”为设计元素进行文创照明产品设计,以年轻人的视角去传承和展现中国传统文化,让京剧以崭新的形式呈现在观众目前,将趣味性和艺术性的照明体验带给观众。
【18】空山
黄紫晴│广州美术学院
灯未启,灯罩纯白空无一物;灯点亮,山水影现。
【19】曦o色
郑明亮│广州美术学院
作品灵感源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霞光,用人造光色来模拟日落或日出时天空的颜色。
【20】Life Vase
黄敬峰│广州美术学院
Life Vase是家用应急台灯。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突发事件,在突发停电的情况下,这款台灯有可取出的便携式应急照明模块,为人们在缺电环境中提供应急照明。
【21】Let’s Share
李增炜│广州美术学院
作者希望通过一个具有补光、应急充电功能的智能手机外接设备来辅助人们的分享行为,从而带给用户更多的积极情感与有趣体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22】摇曳生光
戴伟雅│广州美术学院
印有传统纹样的块面在光的映照下,宛如浮现在远山静影中,希望能给人带来内心片刻的宁静。
【23】高山流水
米荣│广州美术学院
以高山流水的中国意象为设计灵感来源,以禅意美学为设计基础,水依附于山,水形既山形,将山的错落与水的流势转化成线条来塑造产品的外型。
【24】NO.1
李佳明│广州美术学院
小学是人生中智力发展的最关键时期,适时适当的引导孩子走好人生的每个第一步是非常重要的。
【25】Light Up Life 吸顶灯
翁枫琼│广州美术学院
产品根据看不清的低视力人群需求特点,为他们的家居环境设计一款健康照明灯具。
【25】前方-后方
龙雨田│广州美术学院
这是一款以分享为设计理念的灯具。通过灯具中间的小光源来实现光的分享,不仅可以照亮灯具的背后空间,也可以照亮上方和下方的空间。
【26】SENSE OF RITUAL
邝蕙│广州美术学院
作品以宗教建筑和仪式为设计元素,提醒人们让每一天都成为特别的一天。
【27】SENSE OF RITUAL
【28】灵隐桌
吴桐│广州美术学院
运用水敏涂料使桌面沾上水的时候显示不一样的颜色,让使用者可以在桌面作短暂涂画,使沾水作为人与茶桌新的互动方式。
【29】立架
蒋正│广州美术学院
简单的集合构成并能组合延长,在设计过程中反复推敲结构,不让连接点暴露,使得产品干净一体。
【30】3+1茶几
蓝文华│广州美术学院
精心设计的板材结构使得作品通过板材之间的简单的插接和组装,无需螺丝,无需胶水就能完成组装使用。
【31】水泥几
林玥│广州美术学院
利用水泥的材质特性制造出其独有的纹理,体验不一样的质感和使用方式。
【32】转绳凳
刘凌均│广州美术学院
利用弹力绳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在撤去外力时,弹力绳能恢复原来状态原理,用户旋转坐面时,弹力绳拉伸变形,这时用户双脚离地,形成回弹旋转状态。
【33】纠结椅
谭兆雯│广州美术学院
「纠」取纠缠、缠绕的意思,也代表一股缠绕而成绳索。椅子整体框架造型单纯由此结构支撑而成,无焊点与连接件。
【34】二合一铁衣帽架
王泽康│广州美术学院
在极简的外表下,运用「夹」这一元素把结构变得单纯、简单,没有多余繁琐的零件。
【35】胶囊灯
王增阳│广州美术学院
以胶囊得形式呈现,无线感应技术融入新奇又好玩,柔和得灯光如繁星般散开,自由的组合,自由的灯光。
【36】猫爬架
吴梓淳│广州美术学院
透过双手去感受物件与人的契合,排除芜杂装饰,创造出最具使用之美的质朴器物。
【37】水泥茶几
熊儒珺│广州美术学院
将黑白水泥混合,搅拌形成随机纹理,带来 强烈的视觉冲击,打破水泥在人们心中的‘灰色形象’。至此,水泥不再是普通的水泥。
【38】水泥灯
熊儒珺│广州美术学院
清与混、透与浊。 看似相互对立,却又相辅相成。也许这才是不同材料结合的真正意义。
【39】转转凳
张诗琪│广州美术学院
「扭扭椅」具有多种使用方式,使用者可以自由发挥。
【39】铝衣帽架
钟朝泽│广州美术学院
用具有雕塑形态的造型设计传达对城市的思考,寻找形式感与实用性之间的平衡。
【40】三条腿凳子
钟朝泽、王泽康│广州美术学院
只需两步就可以轻松完成组装,三根圆木棒相互支撑,用一个硅胶配件加固无需螺纹也能很牢固。
【41】宣纸树脂灯
周颖贤│广州美术学院
最终选择了宣纸与树脂在不同状态所碰撞出不一样的质感和层次感,将材料进行应用设计,探讨材料与光间不同的呈现方式,并尝试将意境美通过材料的融合表现出来。
【42】吃吃墩
朱小蝶│广州美术学院
增强儿童与家具之间的情感互动与亲切感,能在收纳的过程中不致于枯燥无味,能体验到收纳的乐趣从而养成收纳的好习惯,潜意识里可以锻炼儿童的思维、想象以及动手能力。
【43】转转凳
张诗琪│广州美术学院
「扭扭椅」具有多种使用方式,使用者可以自由发挥,使用者可以坐在上面扭动,再扭动与保持平衡间获得乐趣,底座既可以储物,也可以当作小桌子。
【44】叠棋
曾粤婷│广州美术学院
“叠棋”通过加入磁吸的元素并改变象棋的结构,使得下棋时,可以更直观地体会“吃棋子”的乐趣。
【45】小皮灯笼
贺莉│广州美术学院
灯在未开启的时候是一个柱形的状态,按压后开灯,灯因皮的韧性,造型变成了传统照明的灯笼形态。再次按压后灯关闭,灯弹回柱形的状态。
【46】合·视
贾凯惀│广州美术学院
设计的这款除湿盒是根据家居环境中主要需要除湿的场景,例如,衣柜,浴室镜柜,橱柜,书柜,展示柜等场景,提炼出的除湿盒的形态与场景更加匹配,更与家居环境融合。
【47】正负
贾凯惀│广州美术学院
设计的这款除湿盒是根据家居环境中主要需要除湿的场景,例如,衣柜,浴室镜柜,橱柜,书柜,展示柜等场景,提炼出的除湿盒的形态与场景更加匹配,更与家居环境融合。
【47】正负
黎灿杰│广州美术学院
从几何形体交织在一起的正负形关系中出发,进而寻找一种有趣的产品结构形式, 对枯燥的事物进行转变,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展示。
【48】第二空间
李浩炎│广州美术学院
桌面就像是我们的第二个地面,第二个空间,你可以自由堆砌,在桌面上打造你的第二空间。
【49】低语系列
林志豪│广州美术学院
低语系列是针对台面收纳的设计,这一系列朴素的作品,其几何造型简约时尚,极具现代感,用贴近生活的材料和独特的设计思想相融合,传递着最纯真的信息。
严格格│广州美术学院
“宠”是一系列桌面文具产品。用拟物的手法,让文具的特点与宠物的性格动态相吻合,文具也仿佛有了性格,营造出有趣的故事和情景。
【51】碗型削笔刀
吕嘉纯│广州美术学院
我将削笔刀装笔屑的部分做成碗的造型,去强化使用削笔刀时笔屑集中的状态。在削铅笔时,笔屑自然美丽的状态会集中在碗型削笔刀中呈现出来。
【52】勺子烛台
吕嘉纯│广州美术学院
我将杯蜡的烛台以勺子的造型呈现,当蜡烛燃烧时,蜡会因为温度升高变成液体的状态,手持勺子烛台,犹如舀了一勺烛光。
【53】App-poker
黄凯琪│广州美术学院
应用程序存在在一个个记忆板块中,只有在应用程序板块与手机接通后,该应用程序才能在手机上使用,人们可以通过不断添加板块以使用更多的应用程序。
【54】器·趣
黄河瑶│广州美术学院
该设计给实验容器赋予这种生命形态,对器皿进行特征放大、变形与融合,打破人们对实验器皿的刻板印象,强化人们对的感性认知,设计出香薰、花器和烛台系列产品。
【55】雾中楼宇——景观加湿器
严建文│广州美术学院
人停留观看时,通过感应装置关闭隐藏在建筑中的小风扇,让烟雾能够稳定持续积聚,并每隔一分钟吹动五秒,丰富景观的变化状态。
【56】境见
陈子良│广州美术学院
花瓣掉落在桌面上是件麻烦事,我用几何形和小盘构成了花器的形态,并把小盘设置在更接近花的位置上,当花瓣掉落在瓶口的小盘上,这件麻烦事反而会变作一个美的小场景。
【57】拼图饼干
喻沐天、张剑、冯哲、欧阳霖、吴伟力、陈楚涛│广州美术学院
拼图饼干提供了一种新颖的零食搭配方式,将不同种类的零食组合在一起可以在吃的时候带来不同以往的味觉体验。试想一下软糖和饼干在一起吃是什么口感?
【58】囍之环
喻沐天│广州美术学院
囍是寓意颇多的中国字,由两个喜字组成,运用这一特点,完成了一套具有中国传统婚庆寓意的首饰设计,包括了手镯及戒指,并拥有三种材质。
【59】钻石之戒
喻沐天│广州美术学院
符号化的钻石是一个对称的图形,运用了这一特点,通过对于一半钻石造型的旋转,完成了一个具有现代爱情意义的戒指设计,使用者俯视时会看到一个完整的钻石造型。
【60】煤气灶隔热垫
喻沐天│广州美术学院
煤气灶隔热垫将一种与锅底相契合的造型还原在了隔热垫上,完成了煤气灶隔热垫的设计。
【180】Motionpedia
陈家悦,许利五│北京服装学院
Motionpedia 是一个旨在召集大家创作一本动态图行动画百科全书,希望创作的动态图形用于我们的生活。
【61】光与故事
陈慧昕│广州美术学院
不仅仅是单纯的图片展示,通过光影的形象加强人物和故事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可以使家长和孩子可以互动,用手中的光影玩具结合现有的故事场景去吸引孩子对传统故事的兴趣。
【181】小膳茶
胡一哲、廖少堂│北京服装学院
小膳茶是一个良心实在的青年养生创业品牌,首款产品叫《养生棒棒茶》,由北京服装学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团队共同研制,用来献给广大青年女性用户,解决她们的生理调养问题。
【62】舞动的声音
阮莹│广州美术学院
通过将声音的波动视觉化, 以更直观的方式让人们看到因自己声音产生斑斓的光影,从而鼓励人们大声说话。
【63】变装花瓶
张邵竣│广州美术学院
使用者可依据不同的花来拼出适合的花器,以此来更好的展示花朵,同时赋予花瓶多元化的装饰感与趣味性。
【64】广州印象
林城至│广州美术学院
各种不同造型的单体建筑物能够形成一种具有城市风格与特色的“城市天际线”。
【65】Swag——不倒翁衣帽架
王仕城│广州美术学院
一款不倒翁衣帽架 ,给人一种欢快生动童真的感觉,打破衣帽架给人固化的印象,在人使用衣帽架时能收到更多反馈,使人与衣帽架的互动能更有趣。
【66】猫咪拘束器
杨诗堃│广州美术学院
喵星来客是一款喵星飞碟造型的情景台灯,拨动飞碟顶部的猫耳,底下的“光柱”便会亮起。
【67】I.F.交互未来
李歌│北京科技大学
I.F.交互未来是基于车联网技术的对于未来汽车交互的设计,旨在解决人们在车辆这一有限空间中实现功能需求的提高和实际操作之间的矛盾。
【68】外卖包装产品服务系统设计
崔滢│北京科技大学
这套外卖服务系统,创建了可重复使用的外卖包装来缓解塑料垃圾这一现状。包装采用聚酯纤维加棉麻的材质,是塑料垃圾有了新用处。
【69】绍兴茶文化品牌创意与智能产品设计
王京京│北京科技大学
茶箱在收纳茶具的同时携带有智能交互系统,不仅能指导人们如何选茶、泡茶,还能在喝茶时提供说书、书画欣赏、音乐、戏剧等文化体验。还能在线上和朋友一同饮茶。
【70】《 RUN 》
卢星晖│北京科技大学
针对现代社会亚健康问题,以AR眼镜为设计平台,将根据人体运动动作设计好的虚拟物体叠加到现实世界中,诱导玩家做出相应动作进行运动。
【71】基于慢性病防控的健康屋服务体验设计
蓝小青│北京科技大学
对有慢病防控困扰的用户提供系统化健康服务,健康屋作为了解健康服务的入口,提供流动健康屋体验空间,模拟家庭检测环境,同时配有医疗区使用户与医生完成沟通,传达自由无扰、动态管理、医学指导的健康监测模式。
【72】时间碎片化下的快生活短视频创作
王原│北京科技大学
以日常生活为内容,通过创作过程中对内容与节奏的把控来探索更加符合碎片化时间下短视频的内容形式。
【73】中医针灸知识的视觉化设计
苏春朵│北京科技大学
本作品用简洁统一的语言对其进行视觉化设计,对针灸知识的传播进行一些新的尝试,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吸引青年群体的注意,向他们传播中医针灸知识。
【74】提高骑行体验的折叠自行车设计
李佶阳│北京科技大学
在折叠自行车发展的100多年里,“良好的骑行体验”与“折叠尺寸”一直是对立面的存在,这次我的课题是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75】古北水镇导视系统设计
尹润恬│北京科技大学
古北水镇导视系统设计便是以“水”为主题,依据汤河在四季的变化。
【76】「 Bath 」成都
田曼 │北京科技大学
是一款以虚拟文化旅游为概念的游戏设计,将游览行为与媒体相结合,以成都的旅游文化、生活方式等信息为背景与设计元素,结合流行的交互手段进行设计。
【77】Super-Grey
林梦婷 │北京科技大学
柔性外骨骼能够帮助老年人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超越自身能力的动作,助力他们。没有人是绝对的弱势群体,只有热爱生命,不论多少岁都能做自己的英雄。
林梦婷 │北京科技大学
柔性外骨骼能够帮助老年人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超越自身能力的动作,助力他们。没有人是绝对的弱势群体,只有热爱生命,不论多少岁都能做自己的英雄。
【78】数字人类TUI交互设计
范思远 │北京科技大学
采用镜像,让数字化的人类与自然人类产生关照,通过 TUI 实体交互界面,用肢体动作与眼动数据进行交互,思考 Life3.0 生命3.0 的未来形态。
【79】秦安精准扶贫地方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张静│北京科技大学
设计中巧妙采用“苹安是福”、“金屋藏椒”、“千椒百媚”、“天之椒子”、“桃你欢心”,结合秦安特殊地域文化,命名具有文化底蕴的农产品品牌名称,并进行系列礼品品牌设计。
【80】 Infinity sofa 35#
佟天泽│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概念是人工智能生成沙发,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设计师负责从 0 到 1 的创造,计算机则负责从 1 到
的无穷衍生。
【81】竹三角
贵纯│中央美术学院
本作品将就地取材,利用(四川)当地丰富的竹资源做结构材料为设计方向,构建出了让受灾群众也能简单快捷搭建起来的临时避难所。
【82】Filter 9. Chair
兰星珲│中央美术学院
这是一种「物理–虚拟–物理」的研究,也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设计思维,我称之为「3D 滤镜」,其运作方式类似于平面滤镜软件,但又有其维度的不同。
【83】竹茶几
王欣│中央美术学院
设计师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对于圆竹材料的研究,在经过对整个竹产业的实地调研和分析之后,最后的关注点锁定在了利用率很低的圆竹尾料。
【84】观o坐
王辰宇│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选择用长椅作为载体,长椅上有两个可以左右滑动的坐面,坐面可以旋转到任意朝向,当两个人坐在上面的时候,可以通过滑动和旋转来调整自己的坐姿。
【85】Emotional props 情绪道具系列
蔡明铭│中央美术学院
「道具」第一满足的是情感需求,即缓和情绪,转化情绪,改变情绪的走向,“道具”会针对具体的情境来解决情绪问题,成为人情绪的保护伞、情绪释放的窗口。
【86】隐·无形之行
黄珊│中央美术学院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去调整模块。门板上的镂空与侧板上的光斑相互呼应,给予使用者轻盈自然的化妆氛围。
【87】行至·合置
郭一帆│中央美术学院
闲置的旅行箱因体积较大没有相对合适的安身之所,在这一问题的基础上,设计师设定了此次设计的目的——减少旅行箱闲置时占用的空间。
【88】念念
杨淳驭│中央美术学院
迷宫样的漏水器,是逝者生平图形化的缩影,象征生命和绵绵思念的水流从中央流出,在这里建立消解与存在的关系,寻找生命物化后的意义……
【89】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李子瑜│深大艺术与设计学院
设计以不同垃圾对应不同回收时间段为切入点,设计出一套一周七天回收不同种类的可回收垃圾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90】E-F浮潜用具设计
李佳璇│深大艺术与设计学院
从呼吸到省力脚蹼,再到全方位自救装置,让你分分钟成为大海里自由自在的美人鱼。
【91】无人驾驶「竹」步同行
陈彦宇│深大艺术与设计学院
围绕汽车“轻量化,低能耗,可持续”三大未来发展趋势,利用“中国竹子”打造竹制无人驾驶伸缩巴士—无人驾驶「竹」步同行
【92】盲人出行辅助装置设计
裴孟宇│深大艺术与设计学院
该产品解决出行问题主要从四个角度去切入,安全、服务、效率和陪伴。希望有朝一日,全社会都可以有一个共同的观点,无论是对待生理上有哪种缺陷的人,我们都可以坦诚地说一句:“我和你一样”。
【93】打稻机
李尚明│深大艺术与设计学院
本设计主要解决打稻机的移动问题。这台打稻机移动的工作原理与风筝轮的工作原理一样,中间保持不动,利用外轮转动达到移动的功能。
【94】茗藤
林伟江│深大艺术与设计学院
流线式的设计,夹带明式优雅和现代的简约,营造出一种平静的品茶氛围。
【95】一体化家用三高检测仪
彭淑慧│深大艺术与设计学院
一体化的设计帮助三高人群更方便的检查自己的身体健康状态,大触摸屏方便中老年人操作和查询自己的检测记录,语音播报、网络信息传输等,不断增加家人们的联系与互动。
【96】倚枫
曹聿冰│中央美术学院
在高楼林立中, 在灰色混凝土建筑涂料中,犹如一朵奇葩,暖暖的色彩搭 配让设计更富有魅力。
【97】二分二至
陈尹轩│中央美术学院
《二分二至》希望通过人与产品产生行为的过程,让人 们能在日常中对于二十四节气所阐述的时令,物候,气候有个初步的认识。
【98】Finder
丁佳宁│中央美术学院
在互动的过程中,使用者 逐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状态;如果有所改变,也可以重新布置。作者希望以这样的方式让人与产品可以拥有专属的「回 忆」并维持相对持久的联系。
【99】十月
李默森│中央美术学院
秆这一材料是因为其背后联结着与农业有关的大量中国 传统文化,蕴含着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以及大量的传统工艺。
林友文│中央美术学院
P? 探索的是人的数量与产品的关系,人的多少定义了产品的形态。桌子由相同的平板单元构成,通过折叠可组合成立体的桌子。
【101】白天的凳黑夜的灯
刘楹正│中央美术学院
【102】enter 椅
潘淳│中央美术学院
使用者入座后椅背受重力影响向中心靠拢与身体产生接触 从而对久坐者进行提醒,即为「接触式提醒」,使其能够 主观意识到不良的坐姿,调整、回归、保持端坐的状态, 在坐立过程中保持着脊椎生理弯曲正常、盆骨平衡的健康 坐姿。
【103】蔓延
宋炳男│中央美术学院
这组作品以树的形态代表自然,以数字化像素格代表工业 进程,描述一种自然环境正被工业化侵蚀的状态。
【104】折角系列
苏海涛│中央美术学院
系列中椅子与凳子的腿部都是以四片一样的组件胶合连接 而成,而桌子则是以四片两种组件构成,实现以模块化完 成产品的组装,减少工序。
【105】「乱」得其所
孙唱│中央美术学院
作者尝试通过这件产品的设计传达出一种新的收纳观念:在空间的合理安排下,顺应行为习惯达到对 舒适和效率的追求。
【106】植作——儿童草木工坊
王婷│中央美术学院
天然植物材质的小手工有益身心健康,也记录了儿童的成长生活,儿童从中感受到成就感, 激励其继续探索和创作。
【107】《宅人》
王子豪│中央美术学院
整体以方块为造型元素,在不同的侧面有不同的使用方式和功能,咖啡桌,书桌,沙发,通过不同的使用高度和姿势,自然的转化在这个空间内的不同状态。
【108】Play & Me
魏凯捷│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play and stay意即在此,通过三块木板产生不同的插接组合方式不同的产品性格,对应亲子之间紧密-松散的不同关系和需求,并提供相对应的使用场景。
【109】Rocket
徐一鸣│中央美术学院
这组儿童家具是由两组坐具与一个玩具箱组成的,为学龄前 4~6 岁儿童设计。
【110】经纬之间
杨靖│中央美术学院
本设计是以苎麻材料为基础材料,以复兴传统手工艺为目标, 进行复合材料的手工编织,借由「石滩上的萤火虫」为设 计灵感来源,在现代灯光技术基础上制作的一组可营造氛 围的夜灯。
【111】Padding Chair
张健翔│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是在家居产品中应用 3D 打印 -FDM 技术 的一种结果,所以作品的设计过程紧密的围绕着 FDM(熔 融沉积制造)技术。
【112】脑珊瑚
郑萌初│中央美术学院
三张不同大小的圆垫通过一根绳连接,抽拉绳子就可以使 垫子完成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变,乳胶材质使它既柔软又具支撑力,曲折的沟回与起伏如同海中的脑珊瑚,使人可以 随意改变姿势,像小小的丑鱼在其中自由地穿梭。
【113】表情化的家居产品
李晓龙│中央美术学院
从对纸进行折叠从而产生表情变化的产品入手, 设计和研发了一款能够进行遥控开合的吊灯。
【114】ORIGA
邵震│中央美术学院
ORIGA 是专为联合办公空间设计的产品。用于联合 办公空间中的洽谈区或休闲区与工作区之间的隔断。
【115】与你
陆雪儿│中央美术学院
选择皱褶这种形式的面料,目的是通过这种自然的肌理 无形中营造一种雕塑感,使用时会随着人的行为而不突 兀的改变形态。
【116】与「谢绝成像」椅
王立昭│中央美术学院
通过针对市场主流手机摄像头对焦原理而设计的一款旨在阻止拍摄对焦成功的公共空间座椅。
【117】Haptic-cream
酉玉恒│中央美术学院
配合与 每种口味相对应的餐具 , 在以遮蔽视觉为体验方法的基 础上让客人完成品尝 , 充分借助视感以外的设计表现手法。
【118】折叠购物车
庄凯新│中央美术学院
外观呈现一个全新的造型,附有机械式的工业美感,采用的三角拉杆也比较新颖,打破购物车的固有形象同时兼具家居产品的实用主义功能。
【119】见月
陈国譞│中央美术学院
创作这件产品的初衷是为了解决私人住宅空间的不断压缩 和私人空间中需求的矛盾。
【120】oops
郭轩│中央美术学院
产品仿佛拥有自己的情绪,通过使用者的行为触发,进而与其 产生联系。
【121】Life plus
任昊│中央美术学院
life plus 通过对连接构件的设计,可以提供安置点 生活区的各种临时家具的多种组合及公共给水过滤「井」, 以及 life plus 的改良设计雨衣,提高了安置点内人员分流与管理的便利性与安全保障。
【122】办公桌
王浩昇│中央美术学院
在人的姿态改变了以后,办公桌的使用也会有所不同,对 办公桌的需求也会有所改变。
【123】原初的彩虹
王宁越│中央美术学院
运动是改善儿童感觉统合协调能力的重要手段,作品是一款儿童感统训练的可行动的玩教具,可在幼儿园空间使用。
【124】影藏
徐铭遥│中央美术学院
在不使用的时候是一个空间上完整精致的个体,只有在使用之时,被依次打开的时候,才会显露出她作为梳妆用具的本来面貌。
【125】一二一
张声铭│中央美术学院
这是一款适合亲子之间使用的小型组合沙发。从「哺乳」「亲子互动」「独立」这三个时期的使用需求出发,探讨儿童家具和亲子家具的合理存在形式。
【126】Form Attitude
张媛媛│中央美术学院
Form Attitude 是一款旨在缓解用户早睡拖延行为的产品,它会在设定好的时间点启动自身程序向仍在清醒状态的用户发出睡眠提醒,这种提醒随着用户的拖延而 持续加强,直到用户将手机放入产品内置的感应器上才能让产品关闭提醒。
【127】i:z (ease)
赵晓蕾│中央美术学院
i:z 是一款用于缓和情绪的互动式感应灯,用户通过抱枕 和这组灯产生互动,光辉随抱紧抱枕的程度发生变化。
【128】Excuse me
韩月│中央美术学院
设计师尝试给日常最具惯性的动作带来一些 变化,从而引起使用者的注意,让人更专注于荧幕之外的生活本身。
【129】扎实
黄弘│中央美术学院
设计师更希望从与军人生活息息相关的马扎入手, 共两款多功能马扎,针对学习和娱乐这两个使用环境,让休息时间的使用更舒适,提供了简单便捷的书写条件,改善了久坐的问题。
【130】智能桌面
李金│中央美术学院
本设计从智能办公家具的需求入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使用者的使用场景、用户需求、办公及交互需求进行分析,提高工作者的办公效率。
【131】MIMO 智能音箱
孙源│中央美术学院
连接手机蓝牙识别不同音乐从而释放出不同的 味道,味道的切换可以从手机上切换歌曲来改变,同样可以再产品的按键上进行切换。
【132】十四耀
王若琪│中央美术学院
十四件香水瓶对应十四种人,在设计行为中,把这些星耀都比作自身。
【133】TimeCode
王星元│中央美术学院
设计中,钟表不是测量时间的唯一形式产物,它是如同时间一样混沌的、承载时间的产品。
【134】MIX
许杭烨│中央美术学院
购买者可以自由选择立体的几何形状,以及他们的材质,颜色,尺寸, 最后将他们用固定的连接键连接起来,成为一件家具或是自己喜欢的物品。
【135】远近之间
张鑫│中央美术学院
「远近之间」即距离。设计中第一强调交流互动,第二强调游戏规则。
【136】回到未来·智能感应茶桌
赵健博│中央美术学院
设计这个产品的主要目的是想运用具体的中国传统特色的元素,找到与现代时尚的契合点,让人们在感受中国传统的传承和厚重感的同时,体验到智能家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与舒适。
【137】倒错的物体
冯焕洲│中央美术学院
本产品意在尝试使用产品设计进行叙事,探索产品在叙事 上的可能。
【138】燕尾椅
李贺年│中央美术学院
作者主要是从藤工艺与藤椅和人群这三者之间进行的探讨, 作者观察到不同的编制手法能带给人不同的感受,藤编背身属于传统手工艺,想要发扬传统手工艺从而更方便 现代人们的使用。
【139】猫沙发
李吉米│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猫沙发》是以「沙发」这种可以满足人「坐」的需求之下,同时可以给予猫休息,攀爬,跳跃与陪伴的场所。而猫沙发附属的茶几,同样在满足了人「放置物品」的需 求后也可以提供猫在里面玩耍。
【140】站立式油画工作桌
廖广烨│中央美术学院
作者研究的方向是久坐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希望通过设计这款站立式油画工作桌能引导从事绘画工作人群更多的去采取站立式的工作方式,从而减缓他们因工作导致颈腰椎的伤害。
【141】存在与感知
王志鹏│中央美术学院
当人坐在(存在)椅子上时,会像周围发出波 纹,当其它椅子有人坐着(存在)时,他们相互之间不断产生波纹。
【142】孤独症并不孤独
席倩雯│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借鉴「冰桶挑战」通过游戏普及罕见疾病「渐冻症」知识以及 援助患者的成功实例,衍生出增强孤独症儿童社会认知程度的可行方案。
【143】浆·纸
谢韫童│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取名《浆·纸》意为展示再生纸产品由浆到纸的生产 过程,按生产线依次提取了再生纸制造过程中三种不同阶 段所排放污水的颜色,联想到中国古代陶瓷釉色的发展历 史,发现了产品的发展往往是从满足功能性到满足审美, 但在这个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破坏。
【144】转·起
张尧│中央美术学院
作者从使用者(介护士)角度出发,设计了一款由介护 者使用,辅助介护者帮助被介护人员起身的杠杆器械。
【145】音域
张艺卓│中央美术学院
打开灯会感应发出一段较长的低沉和弦音,之后坐上椅子会感应出一段稍短的旋律音调,而在桌子上放置物品时,会出现短的高音旋律。
【146】逃离与回归
常世杰│中央美术学院
本作品以一些农村人在来到城市之后对自我身份认定的焦虑为出发点,以在农村生活经历中所使用过的以「纳鞋底」为代表的土手工艺为手段,将纳鞋底的工艺运用到家具制作当中。
【147】放空
周曾皓月 │中央美术学院
脱离的日常语境的装置桌面,在无意识抖腿的操控下,漂浮翻飞的字根落下,也许能碰巧组成字,但是无法形成有思想的句。
【148】繁衍
程竞娴│中央美术学院
作该作品是一种软性平面作画材料,人们对其使用历史悠久,色泽淡雅,有一定的通透性。
【149】易水石寒
常紫嫣 │中央美术学院
水草化石选择拼接的方式,不仅可以呈现水草化石具有分层明显的结构特点,而且废料和碎片二次利用对保护自然资源具有一定意义。
【150】Cosy Carpet
史晓晴│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保留地毯一直以来拥有的特性,尝试用模块化的现代地毯形象带入居室空间内新的无限可能之中:作为地毯可以拼合放置于中心起居空间或按需求拆分成单体使用,旋转变换的屏风可以满足生活中分割空间的不同需求。
任伊晨│中央美术学院
作者以设计为媒介,期望使之具备生命的痕迹。最初,经自我剖析,成长中总是需要情感的寄托和陪伴,设想身边所有的一切都拥有生命,且与我们共同生活。
【152】自然·喧嚣外的宁静
罗琪锟│中央美术学院
不同年代,人们对于工艺与材料的追求在不断地改变与升级,不变的却是人们特定的行为与生活方式,而这些行为和生活方式恰恰搭起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结合的桥梁。
【153】名称“。”
张可涵│中央美术学院
如同张定浩在他的诗里所说「有些水果不会腐烂,它们干枯成轻盈的纪念品」。
【154】投壶
刘文章│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灵感来自古代宴饮游戏「投壶」,参考投壶游戏规则 定出主体基本形态和基本运行概念。
【155】Revel
刘静文│中央美术学院
土织布的感受,探讨人对秩序感的本能追求 是如何体现在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物质材料之中,以及秩序感对材料语 言的重要作用。
【156】屏障
李明│中央美术学院
屏障,即是「屏」又是「障」,阻挡和遮蔽视线同时也是保护,包装也是如此,将物品和外界分隔开来,不直接面对物品,亦是一种「障」。以屏风为载体,去感受包装的意义。
【157】定格的夹缬
田旭│中央美术学院
在作者的设计中利用了视觉语言去表现一种平面纹样,发掘其中的灵活性,使其在保有它原本风韵的状态下寻找新 的组合方式。
【158】眷眷往昔时
王辰│中央美术学院
当你静静地坐下,感受着好似跨越时间的场景, 品一壶茶,往事涌上心头,是一番怎样的滋味呢?
【159】繁荣寒地——绥棱黑陶实用器尝试
孙语迟│中央美术学院
六只陶器,从生产原料到装饰纹理、从设计者到生产者, 与这六只陶器相关的一切皆来源于故乡的黑土。
【160】金丝疏影
宋心祎│中央美术学院
作者选用了北京花灯工艺,在这组灯具的设计之中保留了其 铁丝编织工艺的闪光点,依旧是在灯具的范围内对该工艺 进行了创新。
【161】我的形状
余刚│中央美术学院
铁丝作为现阶段思维方式的载体,缠绕着手以植物 的生长形态呈现,阐明了现阶段我的思维方式与交流状态 的关系,同时点出此为正在生长的现在进行时。
张立强│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基于雨呈现的自然美来发散,利用「借景造景」、 「引自然之象」的室内空间设计手法,选取了在于我们印象中形象记忆的雨滴形状为具体外观,组成「下雨」的小场景。
张昆│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基于对邮政信筒的重组改造,中间部分用树脂材料封存旧信件,表述一种交流方式的过去,同时将交流具象化作为展现。
【164】他们,我们
姚晴│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基于对现代婚俗仪式缺失的思考,根据身边三位亲属的婚姻状况进行设计,来纪念他们的婚姻。
【165】品牌至上
徐同舟│中央美术学院
作者选择将 9 个不同的国际 家居品牌的 logo 印刻在同一把椅子上,通过大量的反复雕 刻使其布满椅子的表面,如同虫蛀的表面效果表达出一种 品牌侵蚀的概念……
【166】秋天十四行
王梦颖│中央美术学院
本件作品将视觉转化为触觉,让普通人通过触摸来「读诗」, 以诗为线,以材料为载体,试图使大众在读诗的过程中, 通过材料与诗,建立与视障人群间的联系,以此来「触摸」视障人群。
【167】念念
杨淳驭│中央美术学院
迷宫样的漏水器,是逝者生 平图形化的缩影;象征生命和绵绵思念的水流从中央流出,在这里建立消解与存在的关系,寻找生命物化后的意义。
【168】塑料食袋
张文俊│中央美术学院
把塑料袋做成食篮,这即是塑料食袋,也是这塑料时代。
【169】拾年
郑雅依│中央美术学院
设计并制作一套「使家人 共同参与制作一件独特的可以共享的饭后甜点」的模具和 配合使用的餐具,点心图案和餐盘雕花采用杨柳青木板年 画里的图样。
【170】喃喃
郭馨蔚│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看似柔软但接触颇有排斥感的感官体验, 传达抑郁症患者对于关怀的矛盾态度:极度渴望关怀,因过于敏感又常常对关怀有抵触情绪。
【171】小室长物
黄静萍│中央美术学院
本次设计方案从小室这样的休闲空间入手,结合席地而坐 的生活方式设计。
【172】镜像 生活
马然│中央美术学院
家庭办公用具应该向这一精神追求无限靠近,让使用者在工作环境中发现或展现个人生活的志趣,并有尊严地在家庭中办公。
【173】竹翕
黄婧│中央美术学院
通过一个传统结构的改良,利用竹材料的弹性实现落地 灯和地灯的转换,以最能突出竹的弹性韧性的表现方式表现竹的翕动开合。
【174】狎鱼
曹紫烨│中央美术学院
通过产品将神兽的性格与特征进行结合与传播,能增加用户对过去文化的认知与喜爱程度,从而使得这类传统文化拥 有更多受众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175】数字衣橱
宋涵,宋谦,董泽辰,高亦霖,冯扬欢│北京服装学院
该产品通过记录和整理个人日常服装应用的数据,结合线上数字化衣物的可视化整理与服务,融合了物联网、大数据、3D 等多种手段,专为衣物较多追求生活品质的人群而设计。
【176】百越服志
李鹏飞、吴安琪、黄茜珺、洪湧、陈雯│北京服装学院
《百越服志》是一款壮族、苗族服饰展示应用,我们希望这款应用能够像一个「线上博物馆」一样,通过交互的方式来向用户呈现广西壮族与苗族的十四套传统服饰,使用户身临其境的体验到广西的少数民族服饰之美。
【177】和你睡在一起
包佳立│北京服装学院
「和你睡在一起」是一款为出租屋里的青年人设计的三件套。不同于传统床品的难以定制,它采用了最新数码喷绘技术,让个性化定制的需求得以实现。
【178】儿童智能交互
王润宇,王鹏,崔彩瑜,李佳茜,王美淳│北京服装学院
项目主题是童年的纽带,设计师将 80 年代的街景通过手绘在投影的方式再现。
【179】归田去之耕髪计
马瑶│北京服装学院
通过利用交互方式和流程设计针对90后脱发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并融合了乡村有机材料设计了年轻人喜爱的养发零食,改善年轻人面对「髪」困扰的状况。
【182】消失的时间
张佳 黄诗颖 王宗钰│北京服装学院
《消失的时间》是一本基于 AR 技术的儿童成语互动绘本。将传统绘本与 AR 增强现实技术相结合,创作一系列结合 AR 增强现实技术的成语绘本。
【183】灵感帐篷
喻亚欣、秦境│北京服装学院
《灵感帐篷 互动艺术小天地》是以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觉障障碍为切入点,结合以往自闭症治疗训练相契合的理论方法,将自闭症儿童按照不同感官思考者区分来针对式进行五感体验的艺术课程。
【184】传统蔬菜摊位再设计
赵艺超│北京服装学院
传统摊位改造设计是归田去的线下项目,是通过对蔬菜摊位的改造和设计,用来让年轻人更深入的去认识蔬菜,体验慢生活的生活方式。
【185】keynotebook
冯家伟 、曹佳佳 、吴丽婷│北京服装学院
「keynotebook」是一项对于信息设计探索的研究性课题,它将分别通过三种不同的方向去探索一种新的知识结构并且呈现出来。
【186】基于震泽的文化旅游体验
刘仲卿、刘丰维、刘轶群、白云山│北京服装学院
对古建进行虚拟开发,将古建筑时间维度的信息与空间维度的信息可视化,呈现给广大游客;助力智慧旅游的发展。
【187】睡眠日历
王晓涵│北京服装学院
睡眠日历是一个能传递睡眠卫生、改善睡眠障碍、分享绝佳心情的日历小程序。
【188】溯源甜味
梁嘉莹│北京服装学院
运用动画和插图作为呈现载体,让人们从身边微小事物中发现「甜」味。
【189】慢点烧
钟悦、郭沐阳、刘雨嘉、陈妙玲│北京服装学院
《慢点烧》是一款原创的 low poly 视觉风格的 3D 解谜独立游戏,它讲述了一个燃烧生命,追逐使命的小火柴人的故事。
【190】中航国际职教展厅
赵钰洁、胡雨婷│北京服装学院
中航国际职教展厅是一个基于数字可视化的智能展厅项目,以实体展厅的形式在中航国际大厦内展出。
【191】毛茸茸潮流体验店
唐莹、窦思琦│北京服装学院
倡导环保、新鲜、率真、跨界的品牌文化,致力于满足当代年轻人对“毛茸茸”感官的治愈需求及体验。
【192】琴弦上的梦
刘薇、于海龙│北京服装学院
主人公是一位 24 岁身高却只有 128 厘米的侏儒症患者小房子,但他一直有一个琴弦上的梦从未放弃。
中国美术学院
学科最完备、规模最齐整的第一所国立高等美术院校
国美工业设计系隶属设计艺术学院,位于象山校区,该学院历史可追溯至国立艺术院的图案系,上世纪 50 年代全国系科调整时,迁系至北京组建中央工艺美院;1958 年重新建立工艺美术系。所涵盖的设计艺术学为浙江省重点学科和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全球60所最佳设计院系之一
清美工业设计系建立于 1984 年。初创时设工业设计专业,后形成设有四年制本科学位课程、两年到三年制普通硕士学位课程、工业设计工程硕士学位课程和艺术设计学下的工业设计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课程的多层次的工业设计教学建制。工业设计学科为教育部重点学科。
著名美籍华人产品设计师
2014中华文化人物。北京清庭设计中心创办人暨创意总监。
YANG DESIGN 策略总监&合伙人
在产品策略、用户研究、服务设计、品牌 DNA 及趋势分析领域具备丰富的经验。曾获德国红点设计奖、美国 IDEA 奖、亚洲最具影响力银奖等奖项。
设计癖 创始人/CEO
设计癖、36氪创始人。北京相信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CEO。致力于帮助创业者把梦想变现。
中央美术学院
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下设七个专业:视觉传达、数码媒体、摄影、首饰设计、时装设计、产品设计、交通工具设计。设计学院在校学生 800 余人,其中 15% 为留学生。在校学生包括攻读博士、硕士、学士的学生,以及来自其他院校的访问进修学者。
广州美术学院
华南地区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府
广美工业设计学院成立于 2010 年 9 月,目前涵盖了工业设计、服装艺术设计等 6 个本科专业方向。学院以专业结构调整与新专业建设为动力,在准确定位专业研究与发展潜能基础上,创建了 12 个融教学、科研、实践为一体的专业工作室。
上海米兰2017
home_design_25
中国最早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艺术设计系发展而来。同济大学的设计教育发轫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深受德国「包豪斯」学派的影响,长期以来以建筑学教育为基础,具有「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学风。
教育部直属高校,被誉为「轻工高等教育明珠」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创建于 1960 年,聚集了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工业设计与艺术设计专业学术带头人。现已形成以「工业设计」为核心、多个相关设计专业领域为支撑、鲜明特色的「大设计」教学和研究格局。
πDay 杭州站
在活动现场,有 300 位喜欢设计、关心设计的朋友一起倾听了来自 12 位分享嘉宾的精彩分享。
2016 年 9 月 8 日凌晨,苹果秋季发布会如 7 而至,这场万众瞩目的发布会带来了全新的 iPhone 7、Apple Watch 等产品。
在 4 日的慕尼黑发布会后,直到上海发布会结束,华为中国的官网上并没有看到 Mate 9 ,而保时捷设计()的官网上已经有 Mate 9 的宣传视频了,用跑车的线条和弧度映射 Mate 9 曲面设计,怎么看怎么酷。
「我爱瑜伽」系列家具
建筑设计师张永和为曲美设计的这套「千姿百态」的家具产品,系列产品由桌、椅、凳、屏风等产品组成,全部采用弯曲木一体成型设计,打破原有家居设计的固性思维,更有趣的是,这系列的产品比较随性。
MIX 概念手机
2016 年 10 月 25 日的小米 Note 2 发布会,确实给观众们带来了一个大惊喜,然而主角不是小米 Note 2,也不是梁朝伟,而是来自法国的菲利普·斯塔克和他设计的小米概念手机 MIX。
BOGUI 品牌的 CLIK 卡包是真真将简单做到极致,拿上简约的 CLIK 也不会觉得赘余,简单、自然、设计感,想不到有一天,散着铜臭的钱夹也能走出「轻奢主义」的路线。
有所家居的产品大都适合孩子,小咩座墩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外形酷似绵羊,外部高级雪绒花毛手感极佳,四个椅子腿皆由桦木打造,纹理细腻。
极致镂空机械腕表
CIGA Design
在外观上继承了中国传统理念「天圆地方」,用方形表壳搭配圆形机芯,改变了传统表壳与机芯之间的硬性连接,使用了柔性链接,这一结构创新将手表的抗震性提高 2 倍。2015 年中国国家女子网球队曾戴表进行实测,走时依然精准。
Amazfit手环
2016 年红点奖官方对 Amazfit 手环的评价为:「电子产品可以设计成珠宝般的精巧」。整个产品从到造型到内部器件来说都和时晓曦的个人经历有关。
一加 3T 智能手机
此次,The Verge 给一加手机 3T 打出了 8.8 的高分,这是目前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取得的最高分。此前,国产手机在 The Verge 上的最高分是 8.6 分,而获得者正是一加手 3。
小米电视 3s
小米电视3s 65 英寸采用了分体式的设计,屏幕与主机分开。65 英寸的屏幕确实足够大,边框很窄,但整体外观与小米电视前代产品变化不多,大多是细节升级,更具品质。
UMA MINI 折叠电动车
云马 mini 延续了云马 C1 的设计语言,车型与 C1 相似,采用了车架线条流向一致性设计。延续的设计风格,也延续了云马电单车在外形上的可识别度。
JS shoe 3D 针织鞋
JS shoe 3D 针织鞋并非走高端时尚,而是专注于便捷、舒适等方面。JS shoe 3D 针织鞋的 idea 是从生产角度开始思考,从而慢慢发现 JS shoe 能满足生活场景的特点,由此延展。
Macbook Pro
Macbook Pro 配备了全新的 Touch Bar(触控条),位于键盘的最上方,取代了原有的功能按键(esc、F1-F12)。尽管功能按键非常实用,但苹果打造的 Touch Bar 具有更丰富的拓展特性。
作为 P 系列的又一高度,比起其他品牌追求年轻化,P9 这次继续押宝时尚,邀请了超人扮演者 Henry Cavill 亨利·卡维尔和黑寡妇扮演者 Scarlett Johansson 斯嘉丽·约翰逊作为全球代言人,Henry 也现身上海大舞台站台。
舞者系列灯具
舞者的设计灵感来源:即使没有观众,也要起舞,致以生活最热烈的回应。设计师心中有个仙气的舞者。他以素白材质赋予她一袭白衣,仙袂飘飘。
「十八纸」风琴凳这种看似酷炫的结构叫做「蜂窝结构」,就是模仿蜜蜂巢穴的正六边形结构,这种结构用料最简,强度又高,已经出现了四五十年,在多个领域都有应用。
质造上下杯
从结构上来说,上下杯是由磁石作为连接,将杯身和底托合为一体时也能分解。再从使用方面来看,「一杯两用」的方法更方便,当你可以根据喝茶喝水时习惯,随时移动杯托。
Soocare 素士超声波电动牙刷
素士的产品着重从「功能性」设计角度出发,而不是单纯为美观,为了设计出更适合亚洲人用的电动牙刷的手持部位,设计师挑战了工程极限,将素士牙刷的外径调至为 28 mm。
「iGo 易格」模块化储物系统
简易可拆卸或许会成为一种家庭装修趋势,比如这款「 iGo 易格」模块化储物系统。这套系统专用于收纳且更为方便,它是由「 iGo 易格」标准模板为基本单位,拼接组装成各种收纳家具。
锤子 M1 以及 M1L 采用了目前顶级的硬件配置:未阉割的骁龙 821、6GB 的内存、24 w 快充、2300 万像素的摄像头。
苹果 2016 春季发布会发布了 iPhone SE,4 英寸的屏幕尺寸,延续了 iPhone 5s 的设计风格,颜色又一次增加了玫瑰金。
苹果 2016 春季发布会发布了 iPhone SE,4 英寸的屏幕尺寸,延续了 iPhone 5s 的设计风格,颜色又一次增加了玫瑰金。
故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该手机是联合 8848 钛金手机和设计师劳伦斯·许共同设计而成。从手机本身的功能来讲,它和市面上的大多数智能手机类似,不过最特别的在于它内置了掌上故宫的 App,自带的手机壁纸是故宫的五福捧寿、祥云无尽等图案以及二十四节气摄影图片。
STARY Board 电动滑板
STARY 电动滑板作为一个中国滑板的品牌,自从在 Kickstarter 众筹网站上「抛头露面」后,就在滑板界名声四起,受到很多热爱滑板和为减少步行的非爱好者们的追捧,以及各国媒体都对其进行了采访。
FIIL DIVA智能无线耳机
经过九个月的研发时间, FIIL
DIVA 耳机两款产品从材质到功能都与第一代产品截然不同,通过新产品的突破,颠覆并「回击」了大家之前对 FIIL 耳机的各种看法和质疑。
查看详情&&
Yoga Book 是联想在 2016 年 IFA 推出的全新系列产品,由铰链连接的特殊结构,让人眼前一亮,而这款笔电最特殊的构造就是取消了物理键盘,而将整个键盘的位置,换成了一整块的触摸绘图板。
因为采用了全新的第八代数码马达,V8 的吸力更是达到上一代 V6 的 1.5 倍,其现场表现,也和戴森遍布北京各大商场的柜台体验同样可圈可点。
Galaxy S7/S7 edge
Galaxy S7/S7 edge 的中国版采用骁龙 820 处理器,4GB 的运行内存,1200 万像素的后置摄像头和 500 万的前置摄像头,像素降低令人费解,不过摄像头采用了双核全像素传感技术以及 F1.7 大光圈还是比较令人期待。
Supersonic 吹风机
作为戴森家族「与风打交道」的第四款产品,戴森 Supersonic 吹风机沿用了戴森一贯的高强度风力的特点。但与之前主打家庭日常生活的吸尘器和风扇不同,这款吹风机号称要「进军时尚界」。
Surface Studio
Surface Studio 搭载了一块 28 英寸的 4.5K 屏幕,4500 x 3000 的分辨率,支持十指触控。巨大的屏幕还带来了丰富饱满的画面显示效果,能满足设计师们日常的需求。
豹米空气净化器第三代
乳白色的机身正面,除了豹米的 LOGO 和一个银色点阵显示屏,没有其他多余的装饰,十分简洁。在机身侧面的四个小孔,是内部传感器的通风散热口。
Mobike 摩拜单车本着「让自行车回归城市」的设计理念,简洁的「公主车」造型,加上识别度非常高且独有的橙色轮毂,迅速渗透进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多个城市,成为众多行人眼中便捷的共享交通工具。
蒙马特城市安全防盗背包
蒙马特城市安全防盗背包专为城市防盗设计,从外观来看,与普通背包最大的不同,在于防盗背包乍看上去,根本找不到背包的开口。设计师将背包开口设计在贴合使用者的后背处,并采用隐藏式拉链,很难被发现,盗窃者也就无从下手。
「榻」系列竹家具
推出的新品中,「榻飞梁」的腿部做成了内翻马蹄足,而「榻梦轮」的底部则用竹条弯成了圆环,灵感来源于古砖画拓片上滚动中的车轮及留下的痕迹。
在「大地之手」的展览中,有一个系列的落地灯「竹之光」是羊舍造物 YANG HOUSE 计划项目团队远赴云南腾冲采集当地手工艺的第一件作品。
化妆镜台灯
这也是那么多妹子爱这个台灯的原因。平时它是一个安静的台灯,需要的时候,翻一个姿势,就变成了一个可以打光的化妆镜。
Model 3电动汽车
这款最低价位为 3.5 万美元(约合 23 万元人民币)的 Model 3 也成为了迄今为止特斯拉史上最便宜的车型,发布仅不足 24 小时,特斯拉 model 3 已接到预订单超过 15 万台。
难民系列服装
Angela Luna
这一系列潇洒飘逸的服装是由设计师 Angela Luna 设计的,与服装的外观相比,它们的功能或许有更多看点。说起设计的渊源,得从 Angela Luna 看到叙利亚难民的新闻开始:无家可归的难民,在战乱中颠沛流离,许多难民在海难中死去,幸存的难民在流浪中忍受饥寒的侵袭。
同三星 s6 一样,Xplay 5 采用曲屏设计,也是首款采用曲屏的国产手机,一直在颜值上见长的 vivo 此次的曲屏设计也显得整机看上去更为优雅。侧屏的来电提醒、解锁的功能摆脱了视觉的束缚。
R9 智能手机
北京时间 3 月 17 日 下午 3 点, 在北京演艺中心召开了 2016 年春季新品发布会,全新 OPPO R9 和 R9 plus 拍照手机正式发布。
水槽洗碗机
2016 年 9 月 25 日上午在中华世纪坛举行的中国设计智造大奖颁奖仪式上,2 款产品从 2511 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等级最高的「金智奖」。其中一款就是方太「水槽洗碗机」。相对于普通洗碗机一次 13 升水,方太洗碗机一次只用不到 6 升水。
高点家具展
高点家具展(High Point Market)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具知名度的家具展览贸易盛会之一,每年两届,分别在当年的四月与十月在美国北卡罗莱纳的高点举行。
德国科隆家具展览会
科隆国际家具展(imm cologne – The international interiors show)是当今世界最负盛名的家具展览会,每年 1 月份在德国科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米兰国际家具展
米兰国际家具展览会(Salone del Mobile.Milano)被称为世界三大家具展览之一,首次举办于 1961 年,最初旨在推动意大利家具和家居装饰配件的出口。
伦敦设计节
伦敦设计节(The London Design Festival)自 2003 年开始,已经连续举办了 14 年了,是设计师的大众聚会,也是向大众传播设计的平台。展览主要集中于伦敦的各个标志性景点、广场和场馆,相关主题论坛也会在伦敦各大艺术中心举行,包括许多著名艺术家、设计师的讲座等。
拉斯维加斯
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简称 CES),由美国电子消费品制造商协会(简称CTA)主办,旨在促进尖端电子技术和现代生活的紧密结合。
荷兰设计周
埃因霍温市
荷兰设计周(Dutch Design Week),欧洲三大设计展之一,以前卫、创新、实验闻名。每年荷兰设计周上,内容规模最大、参观人流量最多的展览,就是埃因霍芬设计学院(DAE)的毕业展。
法国巴黎家居装饰展
法国巴黎家居装饰展(MAISON&OBJET)是欧洲三大著名博览会之一。其最大的魅力在于总是能及时展现国际装饰界的最新动态及其他预测未来流行趋势的专业人员发布的时尚潮流趋势。2017 年,巴黎家居装饰展将于 1 月 20 日 – 24 日举办。
斯德哥尔摩设计周
斯德哥尔摩
斯德哥尔摩设计周(Stockholm Design Week)拥有60多年的历史,是斯堪维亚半岛最大的年度设计盛事。设计周期间,你不仅能够在家具展及灯具展这两大主题展馆中了解更多融合了瑞典文化、瑞典设计的最新作品,同时,你也可以在斯德哥尔摩城市的各个岛屿上找到有趣的去处。
赫尔辛基设计周
赫尔辛基市
赫尔辛基设计周(Helsinki Design Week)2005 年创建,至今已 12 年,有超过 250 场设计主题活动,是北欧地区最大的设计周活动。
东京设计周
东京设计周(Tokyo Design Week)是是日本最大的设计类展会,每年会有大量的设计领域、艺术、文化和建筑领域的从业者参与其中,并且规模一年比一年大。
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
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SZIDF)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大力支持下,由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承办,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ICSID)、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共同协办。是中国首个引入 CES 展新品发布会模式的专业设计展。
设计上海是领先亚洲的国际性设计盛会,2017 年 3 月 8 日 – 11 日,第四届设计上海将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
台湾设计师周
台湾设计周(TWDW)是台湾目前规模最大、概念最完整、由民间发起的设计概念展览。
首尔设计节
首尔设计节(Seoul Design Festival)集中了韩国时下最炙手可热的设计师团队和设计品牌,每年的设计节的展览中都会出现许多被设计爱好者喜爱的潮流单品。
悉尼设计节
悉尼设计节由 MAAS( Museum of Applied Arts and Sciences),旨在聚集设计人才,呈现创意成果。作为由博物馆主办的设计界,悉尼设计节已经举办了 20 届。
米兰国际家具(上海)展览会
米兰国际家具(上海)展览会,是米兰国际家具展在上海举办的展览,于 2016 年首次在上海举行。
迪拜设计节
迪拜设计节(Dubai Design Week)是迪拜国内迄今为止最为国际化、多样化的展会,也是中东及南亚地区唯一具有收藏价值的设计盛会。
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
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China International Furniture Expo)每年 9 月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自 1993 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 20 届,并以不断创新的信念,引领和守望行业发展方向,是世界家具贸易最重要的平台之一。
「设计北京」是「艺术北京」十周年之际,以艺术为基础的新概念设计展。「设计北京」致力于打造一个汇聚设计资源,帮助设计市场化的平台,将融合艺术、设计、生活,策划的国际化艺术设计展,探讨艺术设计的未来走向,更好地推动中国设计产业的发展。
北京国际设计周
由北京市政府联合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共同主办的北京国际设计周活动已成功举办六届,是北京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文化活动。北京国际设计周主体活动于每年 9 月 26 日至 10 月 3 日在北京举办。
iF 设计大奖
创立于 1953 年,该奖是由德国历史最悠久的工业设计机构:汉诺威工业设计论坛(iF Industrie Forum Design)每年定期举办的。
红点奖(Red Dot Award)起源于德国,由欧洲最富声望的著名设计协会(Design Zentrun Nordrhein Westfalen)于 1955 年创立。时至今日,红点奖逐渐成长为国际知名的创意设计大奖,与 iF 奖齐名。
Good Design Award
「Good Design Award」即日本优良设计大奖,通称为 G-mark,创立于 1957 年,是亚洲地区最具权威性及影响力的设计奖项,奖项主要立足于选拔优秀的设计作品,以不断促进工业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推动社会进步。因此,评审工作着重于提高设计的社会价值。
美国 IDEA 奖全称 INDUSTRIAL DESIGN EXCELLENCE AWARDS,美国工业设计优秀奖。由美国商业周刊主办、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 IDSA 担任评审的工业设计竞赛。该奖项的设立于 1980 年,主要是颁发给已经发售的产品。
A’ Design Award
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
A’ Design Award 是全球领先的国际年度设计比赛。是一项被国际平面设计协会联合会 ICOGRADA、欧洲设计协会 BEDA 所认可的国际赛事。
全称「中国设计红星奖」,于 2006 年创办。红星奖是中国唯一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奖项,创立十一年来通过鼓励好设计,在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提升企业竞争力和促进城市发展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博朗国际工业设计大赛
博朗国际工业设计大赛创始于 1967 年,是德国第一个国际性的设计比赛,与德国「红点奖」、IF奖,美国「IDEA设计奖」齐名,属于世界工业设计四大顶级赛事之一。
澳大利亚设计奖
大利亚设计奖是澳大利亚唯一一个国家设计奖,它发现和奖励澳大利亚产品设计创新中的优秀作品,并通过与世界各地的协会合作,向世界展示了澳大利亚设计中最优秀的代表及其在澳大利亚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丹麦设计奖
丹麦设计奖,1965 年由丹麦设计协会设立,以提高丹麦开发和生产的产品的设计水平为己任。参赛者提交相片或产品以及设计目的、作用、与环境的关系等,然后交由设计师和建筑师组成的评审小组评议。
奥地利 ADOLF LOOS 国家设计奖
奥地利 ADOLF LOOS 国家设计奖,是由主办的两年一届的设计奖项,这个以伞形为标志的设计奖范围广泛,从消费类产品到工业品,从建筑设计到实验性设计。
Pentawards 包装设计大奖
Pentawards 是全球首个也是唯一的专注于各种包装设计的竞赛。自 2007 年创办起,每年的 Pentawards 国际包装设计奖参赛项目,分为饮料、食品、个人用品、奢侈品及其它等五大类别。
Observeur Du Design
Observeur 设计奖于 1999 年由法国工业设计署(APCI)成立,表彰日常生活中杰出的设计,加强设计者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参评作品必须以设计为基础,在法国研发、生产和销售。获奖者可参加国内外多个展览。
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
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Design for asia awards)是一个由香港设计中心于 2003 年设立的「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提倡亚洲社会文化价值及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嘉奖解决亚洲问题、提高人民生活质素的优秀设计方案成果。
戴森设计大奖
戴森设计奖(James Dyson Awards)作为一项国际性的工程设计大奖,旨在鼓励激发下一代设计工程师。该奖项对在读和近期毕业的设计工程专业大学生开放。
英国 Design Effectiveness 设计奖
英国 Design Effectiveness 设计奖主要奖励取得了巨大商业成功的设计作品,能够获此奖项是设计能够带给产品巨大商业价值的证明,是企业走向成功的战略工具,也显示了企业家和设计师能够取得巨大回报的能力。
荷兰优秀设计奖
荷兰设计奖成立于 2003 年,是表彰优秀设计师的一系列奖项,由荷兰设计奖基金会和埃因霍温市联合设立,每年在荷兰设计周期间在荷兰的埃因霍温市举办。
韩国好设计奖
韩国好设计奖(Good Design Selection)成立于 1985 年,旨在鼓励在国内或国际市场出售、拥有杰出的整体设计、在造型、功能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十分突出的产品,促进设计发展,鼓励创新。
金点设计奖
金点设计奖(Golden Pin Design Award),是台湾创意设计中心执行,在台湾拥有 35 年历史,是台湾历史最悠久、最权威且最富知名度的专业设计竞赛。
frog design
1969 年,艾斯林格和他的妻子在德国黑森州创立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这就是 Frog Design 的前身。创始人艾斯林格也是工业设计史上的传奇人物,他的设计哲学是「形式追随情感」(Formfollow Emotion),作为德国人,他身上有种天生的严谨、精炼,但也具有后现代主义的大胆、怪诞。
IDEO 于 1991 年成立于美国帕罗奥图(Palo Alto),由三家设计公司合并而成:大卫·凯利设计室(由大卫·凯利创立)、ID TWO设计公司(由比尔·莫格里奇创立)和 Matrix 产品设计公司(由麦克·纳托创立)。
designaffairs
designaffairs 是世界著名设计公司,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designaffairs 有 80 名员工,主要从事市场研究、用户研究、还有战略研究,此外,公司的设计业务设计界面设计、材料设计、工程等多个领域。
由 Gianfranco Zaccai 成立于 1983 年,原名 Design Continuum,总部位于美国波士顿,并在洛杉矶、米兰、上海、首尔都设有办公室。
Nendo 是日本设计师佐藤大成立于 2002 年的设计工作室,那时,刚刚 25 岁的佐藤大从早稻田大学建筑系取得硕士学位,一次在米兰国际家具展上的亮相惊艳了整个设计界,仅短短三年,Nendo 的分部就已经开到米兰。
designworks
designworks 是宝马集团旗下的设计公司,在慕尼黑、美国纽伯里公园和上海均设有工作室。它独立成立于 1972 年,1995 年被宝马公司收购。
美国 Ziba 设计公司成立于 1984 年,总部位于俄勒冈州的波特兰。Ziba 在波斯语中意为「美丽」,目前在加州、慕尼黑、东京、台北都设有分部。
LUNAR 成立于 1984 年,连续 10 年入围美国五大顶级设计公司,总部位于旧金山湾区,并在芝加哥、慕尼黑都设有办公室。创始人 Jeff Smith 在公司创立是就提出了一系列的价值观、目标、使命、设计方法理论,并延续至今。
fuseproject
fuseproject 成立于 1999 年,当时,它还是设计师 Yves Béhar 的个人工作室,现在 fuseproject 已经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设计公司。fuseproject 在纽约和旧金山都设有办公室,涉及领域包括时尚、家具和科技等,十分广泛。
Designit 成立于 1991 年,由 Anders Geert Jensen and Mikal Hallstrup 创立。Designit 总部位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在巴塞罗那、哥德堡、伦敦、马德里、慕尼黑、奥斯陆和上海均设有办事处。
Ammunition
Ammunition 由评估前工业设计总监 Robert Brunner 创建于 1991 年,这家设计公司第一次进入中国人的视野是参与设计了锤子 T1,此外,还设计了 Beats 耳机等十分著名的产品。
查看详情&&
PORSCHE DESIGN
Porsche Design 集团,总部位于德国的 Bietigheim-Bissingen。由德国人 Ferdinand Alexander Porsche 于 1972 年创建于斯图加特。最令中国人熟知的应该是 2016 年破吸引眼球的华为 Mate 9 pro 保时捷版。
查看详情&&
Compasso d`Oro 设计奖
意大利 Compasso d`Oro 设计奖设立于 1954 年,现在已成为欧洲最重要的工业设计奖之一。由国际著名设计师组成的评委对汽车内饰、工具、机器设备、运动产品、电子产品设计以及平面设计、网页设计等门类进行评比,每届评比都有超过 1800 件产品获奖。获奖作品在意大利设计及内部装饰画廊进行永久展出,也进行国外巡展。
Henry van de Velde 设计奖
Henry van de Velde 设计奖旨在表彰多种多样的佛兰德设计,是为纪念著名的设计师、建筑师和艺术家 Henry van de Velde,表彰那些有着 30 多年职业生涯的设计师或者 35 岁以下的天才年轻设计师、公司和公益性质的设计产品。
苹果(Apple)
苹果(Apple Inc. )是美国的一家高科技公司,由史蒂夫·乔布斯等人于 1976 年 4 月 1 日创立。2016 年 10 月,苹果成为 2016 年全球 100 大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
微软(Microsoft)
微软(Microsoft)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跨国科技公司,也是世界个人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先导,由比尔·盖茨与保罗·艾伦创办于 1975 年,公司总部设立在华盛顿州的雷德蒙德,以研发、制造、授权和提供广泛的电脑软件服务业务为主。
三星(SAMSUNG)
三星(SAMSUNG)是韩国最大的跨国企业集团,同时也是上市企业全球 500 强。三星成立于 1938 年,由李秉喆创办,公司最初主要出口朝鲜南半岛的鱼干、蔬菜和水果,逐步扩展为制糖、制药、纺织等制造业,并确立为李氏家族世袭的家族制企业。
宜家(IKEA)
宜家家居(IKEA)于 1943 年创建于瑞典,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家具家居用品商家,销售主要包括座椅/沙发系列、办公用品、卧室系列、厨房系列、照明系列、纺织品、炊具系列、房屋储藏系列、儿童产品系列等约 10,000 个产品。
无印良品(MUJI)
无印良品(MUJI)是日本西友株式会社于 1980 年开发的自有品牌,1983 年于东京开出第一家独立旗舰店。旗下产品以日常用品为主,包括文具、寝具、服饰、美妆用品、食品和厨具等。时至今日,无印良品的商品种类已多达 5000 种。
戴森(Dyson)
戴森(Dyson)是英国一家专门从事家电产品生产和研发的国际公司,产品在全世界 37 个国家销售。由 1200 名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发明团队,致力于数字发动机、洗衣机乃至吸尘器本身的发明和革新,已经拥有 3000 多项专利和超过 500 项发明。
大众(Volkswagen)
大众(Volkswagen)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的汽车制造公司,也是世界四大汽车生产商之一的大众集团的核心企业。大众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环保、有吸引力、有竞争力的汽车产品,代表同类产品的全球最高水平。
优步(Uber)
优步(Uber)是 2009 年诞生于美国硅谷的一家科技公司,由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辍学生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和好友加雷特·坎普创立,因旗下同名打车 APP 而名声大噪。
空中食宿(Airbnb)
空中食宿(Airbnb)英文全名 AirBed and Breakfast,成立于 2008 年 8 月,总部设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市,是一个旅行房屋租赁社区型网站。
杜蕾斯(Durex)
杜蕾斯(Durex)为全球知名的英国两性健康品牌,诞生于 1929 年,名称源自三个英文单词的组合:耐久(Durability)、可靠(Reliability)、优良(Excellence)。
可口可乐(Coca-Cola)
1886 年,可口可乐在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诞生,目前为全球最大的饮料厂商,全世界每一秒钟约有 10450 人正在享用可口可乐公司所出品的饮料。2016 年 10 月,可口可乐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知名内衣品牌排行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