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客比特币 免手续费费是真的吗?

ft币全自动交易刷单神器Ft币免手续费自动交易软件让你躲避陷阱
火币网比特币交易平台
FCoin应该怎么玩?FCoin刷佣金&FCoin挖矿返佣金&FCoin交易所怎么样
比特币价格 比特币中国 比特币交易网 比特币怎么交易
#底层公链#(二)BTC(比特币)
比特币是圈内的老话题了,但是包括币趣儿用户们在内的很多朋友或许并不那么了解比特币。如果你是因为之前没有太多时间所以不太了解比特币,那么推荐你耐心读一读;如果你已经对比特币有些了解,同时想从一个另外的角度再看比特币,也推荐你有选择性地读一读你感兴趣地部分;如果身边有同学朋友等听说你是老司机,所以追着你问比特币是怎么回事儿,老司机们可以直接转发这篇文章给他看,相信这可以帮你节省不少时间。
文章主要从五个方面去介绍比特币:
比特币的诞生,技术,商业,政治,存在的问题和争议。
一:前世今生
比特币诞生在美国的次贷金融危机中。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大面积的公司相继倒闭,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的连锁反应。面对危机,美国采取了量化宽松政策(疯狂印钞票稀释已有财富,实质就是变向抢劫),不可篡改的历史告诉我们:就在此时所有与美元相关的人们的财富再一次遭受到了洗劫,并且毫无还手反抗之力。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个网名为
Nakamoto(中本聪)的程序员,在当年就发布了一个名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式的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描述了一种被他称为“比特币”的电子货币及其算法。
当时仅仅是论文,并没有引发很大的轰动。一年之后,也就是2009年,中本聪根据自己的论文理论发布了首个比特币软件,并且成功的运行了比特币金融系统,比特币也就此诞生。关于比特币历史的相关知识,还有下面3点需要了解:
1、比特币之前有多次探索
比特币之前有过多次的电子现金探索,但是都失败告终。
1997年Adam Back发明了哈希算法。当时这个算法被应用于邮件系统。这便是比特币用到的技术之一。
Dai提出分布式匿名现金系统——b-money。期初这套系统,在密码学界的密码朋克中非常流行。但是在发币环节上系统要求矿工“公开计算成本并讨论达成统一价格”。这个设计的变量导致矿工很难达成共识。最后b-money可以说胎死腹中,不然今天的比特币可能会是另外一种币了。
1999年,点对点网络技术成熟起来。有了p2p协议,去中心化网络一发不可收拾。最有代表性的要数快播的bt下载技术。
2005年PGP软件发明者之一Hal
Finney设计了一种可应用于分布式现金的共识机制rpow(复用工作量证明)。这成为了比特币pow的前身。
日,中本聪发布比特币论文
从历史角度来看,比特币是一种前人失败经验的总结改进,是经历了技术的不断累积,其诞生实属不易。
2、不可忽视的朋克密码圈
比特币白皮书第一次发布就是在朋克密码圈里,可以说朋克密码圈就是比特币的出生地。
互联网诞生之初的1993年,埃里克·休斯和其他几个人,创建了一个“密码朋克邮件名单”的加密电子邮件系统,简称“密码朋克”。
“密码朋克”用户约1400人。这些人逐渐形成一个非常私密的圈子。密码朋克认为隐私是一个好东西,并希望能在更多的领域保护个人隐私。密码朋克认识到那些想要保护个人隐私的人必须创造自己的加密法,而不是使用政府、公司或大型公共机构免费提供的加密工具。
密码朋克里面互联网精英众多,简单列举:
Tim-Berners Lee爵士(万维网发明者)
菲利普·希默曼(PGP技术的开发者,“密码朋克”的创始者之一)
约翰·吉尔摩(太阳微系统公司的明星员工,也是“密码朋克”的创始者之一)
斯蒂文·贝洛文(美国贝尔实验室研究员,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
布拉姆·科恩(BT下载的作者)
蒂姆希·C·梅(英特尔公司前首席科学家)
菲尔·卡恩(贝尔实验室研究员)
约翰·扬(惠普前CEO)
朱利安·阿桑奇(维基解密创始人)
中本聪(比特币发明人)
世界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掌握真理的永远是少数人,圈子真的很重要。
3、关于比特币的小知识
1、比特币总是2100万枚,现已挖出1700万枚左右,预计到2140年,比特币挖掘出来的数量会无限接近2100万枚了。
2、中本聪与比特币社区沟通一直使用加密的邮件,本人从未漏面。最后一次发表言论是日,当时提及了比特币的一些小问题。
3、2016年中本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候选人,但是本人一直无法找到。但是却有多位自称中本聪的人出现,最终却无法证明而成为一个个闹剧。
4、传说中本聪有100万枚比特币从未动过,这是一个存在争议的事情,也许是媒体的自创。唯一可以确定的创世块的50个币,是中本聪的,上面记录着他的数字签名(唯一性、不可抵赖性),未来中本聪可以通过它,露出真身。里面目前已经有60多枚比特币,原因是后面有些粉丝为了表达对中本聪的敬意转过去的。
比特币这方面的小知识还挺多,很难一一说完。中本聪在发布比特币的时候就说过,这个东西未来几十年,要么有大量的交易,要么交易量为零。不过到目前为止,我们都亲眼见证了它的市值已经达到了1400亿美金。
比特币的诞生始于一场金融危机,为了对抗统治者通过货币超发洗劫大众的财产;如今他的创始人中本聪却选择在比特币可以运行的时候归隐;很多人把这位未曾漏面却已震惊了世界的程序员当成是“来自未来的人”,认为只有来自未来的人才能创造出这样的作品;比特币的诞生在那个时期是开天辟地般存在,因为人类第一次网络上实现了交易不需要第三方在场,然而比特币的旅程才刚刚开始,接下来让我们继续从另外的角度了解比特币。
二:比特币是一种技术
众所周知,比特币有三大特性,去中心化,全球流通和专属所有权。其中,去中心化是比特币最重要的特性,因为去中心化才能保护了个人资产的神圣不可侵犯,保证了全球流通。比特币用户利用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中的加密钱包软件,无需任何银行、信用卡、在线支付公司等中介机构,可随时随地在网络上直接交换物品、服务。
在比特币之前,双方在网上交易是必须要有一个第三方才能实现交易的。比特币的诞生,使得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资产交易的去中心化。这种情况得以实现,是因为中本聪很巧妙的结合了前人发明的技术(这种技术就是比特币技术,后面人们才开始流行说是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这个概念是中本聪在比特币白皮书里面提到的概念。Block,翻译成区块,把这些区块链接起来就成了‘Block Chain’
,取区块链。互联网的传输是实现了信息的传输,比特币的出现,才第一次实现了价值传输。之前没有办法实现的最大原因是无法解决‘二次消费’的难题。
通过举例理解‘二次消费’问题
互联网的信息传输是无法实现价值传输。拿邮件举例,如果说一封邮件代表一定资产,我传给你后,你多了一份资产,这个时候我手里还有一份。如果我是诚实守信的,我主动删除了,这个时候就实现了资产转移。可现实是,无法保证这份资产被前者主动删除,也没有办法在不见面的情况下证明它被删除了。其实,在把邮件发给你之后,我还可以发给别人,这个时候,这份邮件资产我就花了两次,称之为二次消费,也叫双重支付。比特币就巧妙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们先简单理解一下比特币是如何实现资产转移的的过程。
整个比特币网络其实就是一个全体记账的账本,通过这个全体都记账的账本来记录交易,实现资产价值转移。会计记账的‘页’就是‘区块’,把财务的‘页’连成一个账本,就是‘区块链’;记账是基于UTXO(Unspend
Transaction
Output)模型,这样的模型不同于账户模型,地址所拥有的比特币数量需要从之前的区块推算出来(简单理解就是,你地址拥有的比特币地址数量需要用前面的区块支出和收入的加减算出,并不像我们理解的有一个地方直接存储的数字代表你所拥有的比特币)。所以连起来的区块是必须按照先后顺序来连接的,只有这样整个账本才不会出错。比特币就用Hash(哈希)来做连接。每个区块都会生成一个Hsah值,然后储存在后一个区块的头部,如果前一个区块的账本出现了稍微的改动,它生产的Hsah值无法对的上后一个区块,也就没有办法连接,所以依次循环,用Hsah就能保证区块是按照顺序依次连接的(建议新人多读这段几遍,可以说比特币的精髓就在这里,下图作为参考)。
接下来,我们再逐个分解他用到的技术点和如何解决现实问题的。
UTXO 代表 Unspent Transaction
Output。传统支付系统,比如银行,支付宝是使用基于账户的模型,当A转账给B10元钱的时候,支付宝就会在自己的服务器上记录A减10元,B加10元,这样就实现了转账过程。但是比特币是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它发明了UTXO模型。这个模型下,地址所拥有的比特币数量是需求前面的区块推算出来,交易的过程时候会先验证A的地址是否有足够的币,如果没有币就转账失败,如果有,下一步这笔交易就会记录在下一个区块里。所以比特币的账本里是记录着一个又一个的交易,并不像我们之前理解的账户里会有一个数字代表所拥有的比特币数量。
Hash是什么
Hash是哈希,它的函数称哈希函数或者散列函数。是一种从任何一种数据中创建小的数字“指纹”的方法。简单理解是一个文件通过哈希函数公式计算就会得出唯一的一串字符数字,如果这个文件稍微修改了一个标点符号,计算出的哈希值也会完全不一样。比特币就是使用哈希指针把区块按照先后顺序链接起来,因为前一个块计算出的哈希是存储在后一个块的头部,这样就避免了前面的块可以修改,保证了不可逆。
如图所示,左边的字符经过哈希函数计算就会得出唯一的哈希值(Hash sum)。
公钥与私钥
公钥和私钥就是俗称的不对称加密方式。公钥(Public Key)与私钥(Private
Key)是通过一种算法得到的一个密钥对(即一个公钥和一个私钥),公钥是密钥对中公开的部分,私钥则是非公开的部分。公钥通常用于加密会话密钥、验证数字签名,或加密可以用相应的私钥解密的数据。通过这种算法得到的密钥对能保证在世界范围内是唯一的。用公钥加密的数据就必须用私钥才能解密,如果用私钥进行加密也必须用公钥才能解密,否则将无法成功解密。
比特币里地址是公钥,同时会生成一串私钥,公钥是可以公开给别人转账给你的,但是如果想动用你的比特币是需要这个唯一的私钥,否则谁也动不了你的比特币。这也是比特币保证了大家的资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因。
如何避免二次消费
整个帐单序列是一环套一环的。每个人在完整的全局帐单上签上新的一笔的时候,都需要利用前面信息生成后面的。在花费一笔比特币的时候,系统广播这笔交易之前,会根据之前的交易记录检测是否还有比特币,如果没有比特币了,那么它在后续另一笔交易中一定会被检测驳回;同时由于块的产生也是顺序的,这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双重支付交易总能被检测,这得益于区块链的数据结构和UTXO记账模型,双重支付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这也就避免了二次的问题。
比特币的匿名性是指只要掌握了比特币的私钥,就可以任意使用你的比特币。这其中不需要做身份验证,别人即使知道你的地址,如果你不告诉别人这个地址是你的,就不会有人知道。它做到资产和人物关系可以脱离,这就是比特币的匿名性。但是知道了比特币地址后,任何人是可以查询这个地址的比特币余额和所有的交易记录,所以比特币的匿名性不是最好的。后面因为匿名性产生了很多币种,比如大零币,达世币,门罗币。具体,后面会继续讲。
比特币运行是无懈可击的,前提是全网不能有一个点的算力超过全网算力的51%。如果要攻击比特币系统,拥有51%算力是唯一的方法。在比特币设计之初,中本聪是假定全球是用个人电脑挖矿的,是不存在这个问题。但是万万没想到,聪明的人类发明了专业矿机和矿池。目前可以说前三名的矿池算力已经超过了51%,理论上只要他们三家合作,就可以摧毁比特币整个网络。但是现实情况不会这样做的,原因很复杂,简单说就是谁也不会这么傻,摧毁比特币网络,他们还收益什么呢?
新人会有一个疑问,比特币是不是随着专业矿机的出现,挖矿速度会越来越快,这样很容易就会挖完了。答案当然不是。因为还有一个网络调整。每成功挖一次叫出块,比特币网络设计成每出2016个块就根据全网算力调整一次难度,大概时间就是两周。如果网络算力大了,周期到了,就自动加大难度;如果矿难了,周期到了,也自动降低难度。通过全网的调整,保证大概每10分钟出一个块。给矿工的奖励每过四年将减半,当前是12.5个比特币,最终会减少到0,总量的2100万个便是据此推算出来的,实际会比2100万个少。
Proof-of-Work(POW)是工作量证明机制。在比特币里出块的记账权是可以获得50个比特币的(最初50个,现12.5个)经济激励,所以大家都会去争夺。那么比特币网络里就采取了POW的共识机制,该工作量证明机制还解决了在集体投票表决时,谁是大多数的问题,即使记账不同时候也能达成共识,自动选择最长链。简单说就是运算一个一个哈希值,全网一起去运算,这个正确的哈希值算出的概率跟你所拥有的全网算力成正比(如果你拥有全网算力30%,你就拥有30%概率算出)。这个过程可以说是简单粗暴的计算,没有任何捷径,反映到现实生活中就是多劳多得,不过POW给大家最大的诟病是浪费资源。支持者却认为达成共识本来就需要成本,目前双方各持一词,再此不过多评论。
网络运行步骤
当一个交易发起时候,步骤如下:
1) 新的交易向全网进行广播;
2) 每一个节点都将收到的交易信息纳入一个区块中;
每个节点都尝试在自己的区块中找到一个具有足够难度的工作量证明;
4) 当一个节点找到了一个工作量证明,它就向全网进行广播;
当且仅当包含在该区块中的所有交易都是有效的且之前未存在过的,其他节点才认同该区块的有效性;
其他节点表示他们接受该区块,而表示接受的方法,则是在跟随该区块的末尾,制造新的区块以延长该链条,而将被接受区块的随机散列值视为先于新区快的随机散列值。
如果从技术层面去了解比特币,或许会发现比特币简直太普通了,因为它运用的技术并不属于什么革命性的技术,除了比特币以外值得关注的技术还太多;它之所以从诞生之初到现在引起了全球的争议,讨论,关注,逐渐认同,更重要的是他在商业上,政治上的意义。
三:商业上的比特币
蝇营狗苟皆为利来,熙熙攘攘皆为利往。比特币从诞生,发展,到现今已经构成了价值接近万亿市值商业网络,并且笔者认为这张网络价值还是属于严重低估的状态,还会随着大家的认识逐渐发现它的能量(万亿仅仅是比特币市值,如果是整个虚拟货币市值就要目前要再乘以3倍以上)。构成整个商业体系的有社区,矿工,有币者(屯币者和投机者),矿机制造商,矿池运营商,交易平台等等,他们在里面支持着这个网络和行业的发展。
早期比特币市值非常小,那时候的比特币可以说是很容易被庄家操盘,暴涨暴跌在所难免,如今的比特价格依然还存在很大的波动,这也说明盘子还不够大,如果达到千万亿级别的时候,才会开始趋于稳定,那时候比特币就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个是后话,先不详细叙述,我们谈谈整个商业体系是如何运转的,依次了解每个角色所扮演的角色和各自的利益。
狭义上的社区就是github上参与issue讨论的那些人,其他的我们就不重点论述。早期中本聪还在的社区,可以说是一些程序员单纯的怀着改变世界的理想去为社区工作开发的。可以说这些人根本不缺钱,钱也不是他们的动力,当然早期参与的他们自己挖矿都获得了大量的比特币,这就暂且算一种收获吧。后面的比特币社区扩大了难免会出现利益的纠纷,其中最著名的是btc和bch的分叉(也有人认为是单纯从技术选择上去考虑,个人倾向于利益决定脑袋的说法)。这场分叉是一个很长的故事,这里长话短说,且仅从利益角度出发。
比特币随着交易笔数增多,就出现了拥堵情况,需要解决办法。在商量解决的时候出现了两大阵营的分歧,一派是主导比特币代码开发团队的Core团队,他们主导采用闪电网络等技术解决。这个技术的特点是一些小额的交易就在链下进行,减少主链的交易次数,达到解决拥堵问题。简单理解,就是比特币不扩容,还是按照原来的交易,现在拥堵了,一些小额的转账就不用到主链上结算了,也就是矿工少赚了一笔生意,这里就损害了矿工的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以后很多的交易不需要经过矿工打包交易了,这个明显是削弱了矿工的地位啊。所以以比特大陆为代表的中国矿工就坚决不同意这样的方案,他们提出了另外一套解决方案,就是把BTC中区块大小限制1M修改成8M限制,这样就可以改变拥堵情况了,这也就是后面分叉的BCH。BCH的扩容解决方案是比特币的每一笔交易还是必须通过我矿工来决定,我矿工地位和生意都好。双发都是为利出发,Core坚持闪电网络方案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想在比特币的整个生态网络有更大的地位,削弱矿工地位是一个手段,同时闪电网络的解决方案的专利是掌握在Core团队里的。这次分叉是比特币历史上开发者和矿工的利益不同产生的分叉,目前两者都发展的很好。其实分叉我觉得未必不好,闪电网络等技术其实也可能有很多问题,一旦比特币的探索出现问题,BCH可以作为一条备用链。
自从分叉了BCH,后面的分叉就不可收拾了,在短短的半年时间比特币出现了几十次分叉,这里简单列举一些上线交易所的分叉币,比特币黄金,比特币钻石,比特币上帝等等。目前这些分叉价值都不大,分叉的理由很多,主要的原因是分叉的时候,主导分叉的人可以通过预挖的模式获得大量的分叉币,这些币就可以到交易所上去卖。
运行比特币网络,为整个比特币提供算力保护的,就是矿工。这类矿工的工作是不断运算哈希值。他们的收益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交易的手续费,另外一部分是挖矿出块。这类角色做的其实是制造业,他们投入的是电力,矿机成本然后卖掉赚取利润差。最开始的时候,用个人电脑都可以挖到很多比特币,不过当时比特币价格也没有多高。后来比特币涨了,早期的矿工非常赚钱,当时很多人家里几台矿机挖矿一天收入轻松过万。不过随着加入者越来越多矿工的竞争也越来越大,收益没有以前那么暴力。很多人对于矿工的生意不看好,还不如直接买币。但是对于暴涨暴跌的比特币世界,我矿工拿到的筹码是最低的,可以说矿工是比较稳定赚钱的角色。
这里分为两种,一直是屯币者,另外一种是投机者。
屯币者是长期看好比特币价值的投资者,他们很少交易,就是长期屯比特币。比较有名的代表是李笑来,神鱼。其中,笑来是自称拥有10万枚比特币以上的中国比特币首富。
投机者是看中了比特币市场的暴涨暴跌的巨大波动。他们大部分人是高频交易者,通过低吸高抛来赚取比特币。玩得最高的投机者会使用几十倍的高杠杆去投机。这里值得说明的是投机者大多数是因为一次爆仓损失惨重。最有名的投机者是赵东,他在2014年2月开始爆仓,加上后面的几次爆仓,总共损失1.5亿。赵东后面的远离了杠杆,采取屯币策略。
矿机制造商
顾名思义,就是生产矿机出售给矿工的商家。这个角色是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难点是如何降低耗电提高算力,技术上不难,难在于精。目前全球三大矿机制造商都诞生在中国,其中最大的是比特大陆。该公司2017年的芯片销售额为143亿人民币,仅仅低于华为海思,其也在我国IC设计公司中排名第二位,台积电公司为其代工芯片,也获得了超15亿美元的营收,而海思麒麟970的营收还比其低。
期初,中本聪设计的比特币挖矿是使用个人电脑挖矿的,奈何聪明的中国人发明了更高效的矿机挖矿。
矿池运营商
开始挖矿并没有矿池概念。主要是后面大家单独挖矿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比特币大概每10分钟会出一个块,而这个块获得的概率是根据你的全网算力还的。对于算力比较小的矿工,比如占全网算力百万分之一的矿工可能要等上一年时间才有机会获得一个块。这样对于小矿工的资金回流就很不利。后面有几个程序员就发明了矿池概念,就是小散户集中算力一起挖矿,得到的比特币就根据算力分配,这样大家每天都可以获得一点点比特币,这样就大大的缩短了资金回流时间。
目前矿池的出现导致了算力的集中度非常高,前三大矿池已经超过全网算力的51%了。2018年5月份最新数据(前五大矿池):BTC.COM
,27.78%;AntPool,18.75%;SlushPool,11.11%;ViaBTC,10.42%;BTC.TOP,8.33%。
矿池的运营方式有三种,PPLNS、PPS、PROP
PPLNS:根据过去的N个股份来支付收益”,这意味着,所有的矿工一旦发现了一个区块,大家将根据每个人自己贡献的股份数量占比来分配区块中的货币。
PPS:该方式为立即为每一个矿工提供的算力支付报酬。该支出来源于矿池现有的比特币资金。简单理解就是比特币没有挖出来之前,矿池会根据你的算力占比,以及根据矿池的全网算力占比提前给你比特币,比如今天没有出块,但是你还是可以获得比特币。
PROP:经过120次确认,矿池才向矿工支付,由于矿池产生真正区块是由概率决定,所以矿工每天得到的比特币数量会不一样。对于长期挖矿的矿工来说,这个模式和PPS模式收益差不多。
矿池运营商的收益会有两部分来源,一个是明面上的0.1%手续费;另外一个是暗地里的偷矿工算力。每个矿工接入矿池的算力是按照矿池显示来说的,所以矿池是有机会偷矿工的算力,只是多少问题,积少成多。
交易所可以说是整个行业的龙头。目前有去中心化的交易和中心化的交易所,由于去中心化的交易所交易深度差,交易速度慢,给大家体验非常不好。目前主流是中心化的交易所,以币安、火币、OK,OTCBTC为代表。
以币安为例子说明,币安的2018年的第一个季度利润为1.5亿美金,作为一家2017年7月份开始一家交易所,取得的成绩可谓太丰厚了。
交易所的收入来源,交易手续费,上币费(保证金),另外还有一些非常小额的币种有些交易所是无法取出的,这部分也是交易所的收入。
交易所是虚拟货币的流量入口,地位很高,很多项目方为了要上交易所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所以交易所会是每个大佬必争之地。
以上这些参与者共同构成了整个比特币的商业生态。中本聪最开始设计的白皮书里就有说明,比特币是一种基于密码学原理而达到信任,无需第三方参与下的电子支付系统。如果文章仅仅从这套电子支付系统如何如何实现便利,如何如何解决问题,我认为并没有真正理解好比特币。因为这点还不足以让世界对它如此关注,争议和从未有过的惊恐。最大的商业其实是政治,我想比特币挑选了最大的一块蛋糕。
四、可能和政治相关的那些事儿
中国和其它国家的基本国情还是很不一样的,比特币是全球性的,所以这部分所涉及的政治部分和我国没有任何关系,所提全部政治是狭义概念的政治。这个大前提还请各位要看得清清楚楚。
合法性以及其它国家政府态度
这是新人最关心的话题之一:比特币合法不合法啊?违法的事儿我们可不做啊!自去年以来到现在,仍然有朋友问我这个话题,并同时伴随着瑟瑟发抖。其实比特币的合法性在某个角度看是个伪命题。因为比特币是一种非由国家信用作为担保而发行的用于交易的工具,技术定义了信用,比特币在全球化趋势下的地球村里被越来越多的个人、组织、企业等认可、使用并参与到社区中来。讨论合法性似乎在此时变得没有意义。但要明确的是,某些政府承认它是货币,但也有些政府把它当成商品,并不承认它的货币属性。在概念上一定要弄清楚这一点,因为在德国已经提案,根据法律条例逻辑推理,如果使用比特币“换”咖啡喝需要免税,因为它并不是货币与商品交易,不构成纳税条件。从这一个小小的例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吗?
从货币与政治的历史来看比特币
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们认为政府应该积极调控货币总量,用货币政策的松紧来为经济适时的加油或者刹车。因此,他们认为比特币固定总量货币牺牲了可调控性,而且更糟糕的是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通货紧缩,进而伤害整体经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们的观点却截然相反,他们认为政府对货币的干预越少越好,货币总量的固定导致的通缩并没什么大不了的,甚至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实在太多了,各持己见没什么不对的,有时还能带来很多好处。那么如何从货币的角度来看比特币呢?我们不妨从货币发展史考究考究这个问题。
1.货币起源
我们在经典教科书中都学过一个老生常谈的货币起源知识:货币起源于物物交换。这个观点是 亚当-斯密
发明的。但是后来就连他自己都坦言那个物物交换的村庄是他自己虚构出来的。那货币起源到底是什么呢?最新鲜的观点是,货币起源于债务。
在原始社会,人们生活比较简单,在最早是以直系血缘为主的人际互动方式是分享与合作,后来复杂的文明开始出现,人们开始出现分别比较的概念,于是“公平”这个概念被创造出来,公平在劳动与收获中的体现是多劳多得,所以这个概念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扮演者极为重要的角色。而货币恰恰是这当中的媒介,因为只有这样的媒介存在,才能公平得很精确。
信用货币理论认为,所谓经济就是庞大的物物交换体系,而这么一个体系离开货币是没办法进行的,因为货币的媒介作用在于提供一个市场平台来确定物物交换的系数,以便达到相对的交易公平。
举个例子,试问:想用牛交换马怎么交换?要是换羊、鸡、鸭呢?上海人觉得鸭比鸡要贵一些,可是广东人却觉得鸡更贵一些!(不许笑)
为了更方便的交易,人们开始热切期盼“一般等价物”的出现。三只鸡换两只鸭的教科书般的物物交换存在的可能性很小,且不同地区并不能适用同样的交换系数。信用货币理论认为货币起源于债务,它是一个抽象的衡量单位,衡量的是人们之间的债务关系,债务作为货币起源在最初充当着一般等价物。真实的交换场景则是,课本里的李华想借韩梅梅的鸡吃一吃,并给了一个信用凭证(常见为
欠条)来承诺他将来会偿还的。这样的交换多了后,在一定社区范围内,“欠条”就成为了可流通、可转让的票据,发挥了货币的功能。
在最初的这些交易过程中,债务关系以货币的形式被量化,而单位货币的价值就代表着人们对欠条发行人的信任程度。
2.金属货币、纸币和金银本位
经过长年的自然淘汰,在绝大多数社会里,逐渐开始使用金属货币。金属货币的特点就是它需要人工制造,无法从自然界大量获取,同时还较容易储存。甚至铜铁还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充当过一段时间的主要货币。
历史上欧洲各个国家的主要币种为金币和银币,辅以铜或铜合金制造。但随着欧洲社会经济与人口的发展,商品交易量逐渐增大,有限的金属矿产难以满足日渐繁荣的市场所带来的货币需求。较发达的地区率先出现通货紧缩的恐慌。但大航海时代对美洲大陆的发现,使得大量的黄金和白银在利益的驱动下,通过西班牙流入欧洲甚至亚洲地区。这些多出来的、已经因为物以稀为贵而被视为贵金属的金银就像印钞机一般,挽救了处于通货紧缩恐慌中货币制度。可这对于一些国家来说是利好,利马等南美洲的港口城市也曾因此辉煌一时,新大陆新资源的发现为欧美发达国家经济起飞创造了必要条件;与此同时,很多国家和地区或被这无知的泡沫欺骗着,或被大量的、如洗劫一般地被稀释财富。
最初的纸币是以黄金为基础的,与黄金可以自由兑换,两者可以同时流通,只不过纸币的发行量相对比较少。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空前的膨胀与发展,为了适应大量交易的需求,纸币逐渐成为最主要的流通货币。但是为了保障纸币价值,它们仍然有黄金作为发行保障,这种货币制度被称为“金本位”。银本位则对应以白银作为发行保障。
(据不完全统计,自从人类使用黄金作为货币以来,已经有超过两万吨的黄金在铸币厂、交易和暂存的过程中被磨损掉,这也是金属币的一个有趣儿的弊端。)
3.现代货币和国家信用
提到现代货币,必须得关联上国家信用,现代货币也就是现今几乎全世界都在使用的不同种类的法币。那么法币是怎么发展而来的呢?
法币是国家中央银行发行而来的,而世界上国家央行之母我们称之为英格兰银行。在17世纪的时候,由于频繁战争,国家打仗就需要花钱,然而收税来填补这个空缺总有个限度,到后来就肯定不够用了。这个时候代表权威的皇家就惦记着向一些大的钱庄,也就是私人的银行来借钱。但是那时候人们也怕皇家信用问题,如果皇家仗着有国家暴力机器赖账怎么办呢?此时,在强烈需求的召唤下,英格兰银行应运而生,它提供了各种信用担保,通过法案来保障“购买国债人”的维护交易公平的权益。这一发展的重大意义在于,将有一笔巨额的国字号债务在整个英国流通起来,也就是说这个债务被货币化了,后来便成有了英国的法定货币英镑。
绝大多数的现代人已经完全信任代表法币的纸,而这种纸在某个角度看,也是虚拟货币,它的虚拟在于,它代表了国家信用,国家信用背后的支撑是主权,是整个国家的经济。所以说是国家信用让人们共同的货币信仰变成了法定货币,然后让法定货币充当着全体国民债务关系的度量和记帐工具。在每次现金交易的过程中,国家都自然地充当了债务信用的担保人。
从这个意义上讲,不管是一张纸还是任何其它属性合格的东西,国家愿意接受的任何东西都能成为法定货币,只要它们能够代表债务关系并且具有流通性。通货紧缩便可以迎刃而解了,但通货膨胀的问题也会随之而来。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了在战争或金融危机等窘况来临时,通货膨胀会被偷偷玩起来。不过有必要提及的是,通货膨胀固然不好,但是没有中央银行和法币这些融资工具,现代国际环境下一个国家很难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存活下来。
所以货币绝不是仅有经济意义,必然带有强烈的政治性。一个国家要独立,政治必然就是金融的主人。虽然比特币和区块链技术发展空间还很大,但如果想着有一天这些去中心化的东西可以代替法定货币,绕过央行监管,也就是让货币摆脱政治,那就是乌托邦式的空想了。比特币虽然在货币这条道路上可能走不通,但是它还会有这自己强大的市场。原因是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货币在某某国家层面是垄断的,但是在国与国之间是一个竞争的大市场,比特币作为一种拥有国际性用户支持的特殊货币,也会在这个市场竞争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另一方面,国际上对货币的通缩体系和通胀体系一直存在这争论,目前主流是通胀体系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世界会是在这两种体系之间相互切换、融合中徘徊前进,比特币像黄金一样代表着通缩体系的一份子,每当世界通胀厉害的时候,比特币就会显得尤其重要。
很多朋友喜欢把比特币比作新世界的黄金。那么结合以前就有的知识和今天阅读获得新视角,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通过货币起源于债务的新观点和货币发展史,以及法定货币和国家政治的关系等,你对比特币的明天是更有信心了,还是多了很多疑虑呢?
不同人从不同角度看,理解肯定是不一样的,如果有兴趣就留言或加入币趣儿用户微信群和大家讨论一下吧!或许会有令人惊喜的收获。
个人观点在此表达很可能会给大家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投资带来影响,关于货币历史、货币性质和国家政治已经讲了这么多,结论部分就暂时省略,目的是保持相对客观,同时也给读者留下合理的思考空间。
五、问题和争议
比特币因为去中心化、相对匿名等属性,被用来进行非法交易,同时因为和法币之间的汇率不断上涨而面临“庞氏骗局”的指责。交易诈骗,集资诈骗和勒索事件也层出不穷。但是因为其属性和法律定义等原因,给权益保障和依法治理带来了很大难度。另外比特币一直引以为傲的去中心化的理念,目前遭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目前前三大矿池,控制着超过了51%的算力,如果他们联合起来完全有能力修改比特币账本。这些问题都会决定这比特币未来的命运。(下图是主要矿池算力分布)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没辜负你宝贵的阅读时间,请关注币趣儿团队微信——持续关注一波优质项目的连载跟踪,包你不亏;如果你觉得阅读后还是有收获滴,烦请动动小手儿点赞/分享推荐一波,给点继续
research 更新的动力。欢迎留言,欢迎提问,欢迎分享所有你想分享的。
币趣儿团队的微信的初衷之一是:把优质的项目和全球币圈信息带到华人社区,力求客观、严谨且不允许任何商业推广影响文字的纯粹性。欢迎监督,如有疑虑或建议,欢迎留言或私信讨。
现已开通币趣儿官方密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入。
声明:小密圈刚刚全新启动,经过60天反复考量才决定正式开通;密圈主要为了有付费咨询需求的用户开通,用于投资理念交流,一级项目分析,解答用户部分区块链投资困惑等;密圈没有所谓的小道消息,并且团队一直是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理念,谨请悉知。密圈请来春来蛙做圈主,唯一的官方密圈。
声明:本篇文章不作任何投资建议,仅仅对项目进行报道解析。更多投资咨询欢迎加客服微信,进群进行交流。
关注客服微信,长按二维码添加~~~
识别关注,多一条独家投资渠道!
欢迎更多优质项目方联系币趣儿官方人员进行项目测评
官方邮箱:
官方电报群:
https://t.me/biquer_chat
官方频道:
https://t.me/biquer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虚拟币 免手续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