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 老百姓,老百姓银行的理财保本产品会赔钱吗?

“这款理财保本吗?”听听银行员工怎么说 - 简书
“这款理财保本吗?”听听银行员工怎么说
经常会有客户问这样的问题,“这款理财保本吗?”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通常为了节约时间我们都是长话短说,告诉客户银监会已经不让宣传理财保本了,但是基本上到期就能兑付,目前为止还没有听说银行理财产品违约,赔钱的。据统计,截止三季度末,全国396家银行,共发行了50196款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已经达到27.10万亿。银行理财产品连续多年快速发展,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各大银行也都非常注重自己理财品牌的宣传,比如光大银行的“阳光理财”、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交通银行的“沃德财富”,招商银行的“金葵花理财”等等。但是普通民众对于银行理财产品并不熟悉,究竟银行理财产品是个什么鬼呢?首先我们看看银行理财产品的官方定义:按照标准的解释,应该是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在理财产品这种投资方式中,银行只是接受客户的授权管理资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双方承担。所以,从定义上就看出了,一款理财是不是保本就看你选的理财怎么约定的了。根据客户获取收益方式的不同,理财产品分为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保证收益理财产品保证收益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承诺支付固定收益,银行承担由此产生的投资风险或者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承诺支付最低收益并承担相关风险,其他投资收益由银行和客户按照合同约定分配,并共同承担相关投资风险的理财产品。保证收益的理财产品包括了固定收益理财产品和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前者的收益到期为固定的,例如:4%;而后者到期后有最低收益,例如:2%,其余部分视管理的最终收益和具体的约定条款而定。非保证收益理财非保证收益理财又可以分为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保证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客户承担,并依据实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客户实际收益的理财产品。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根据约定条件和实际投资收益情况向客户支付收益,并不保证客户本金安全的理财产品,不承诺理财产品一定会取得正收益,有可能收益为零,不保本的产品甚至有可能收益为负。由于银监会《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的严格规定,在银行推出的每一款理财产品中,都会对自己产品的特性给予介绍。要求银行要制作理财产品的专业风险揭示书,特别强调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揭示其中的很多内容。比如理财产品的类型、期限、风险评级结果、适合购买的客户等信息。而且还要求配以示例说明最不利投资情形下的投资结果。另外,还提出了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级的相关规定。现在还进一步要求对购买理财的客户在理财签约、柜台购买实行录音录像,确保客户了解自己购买的产品,特别是风险有多大。所以大家在买理财的时候,一定要擦亮双眼。那么擦得雪亮的眼睛该看什么?第一看预期收益和风险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只是一个估计值,不是最终收益率。从实际结果来说,与宣传的相差不多,但是口头宣传不代表合同内容,合同内容才是对理财产品最规范的约定。所以买理财的时候,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不要对理财产品的收益预期过高。二看产品发行主体有的银行理财产品是银行自营的,有的则是银行代销或者合作的,差别还是很大的。一般来说收益一般,起点不高的理财产品大多是自营,基本保本,利息浮动,收益率相差不大。而大部分高收益率,高起点的信托,私募基本是代销的。所以,不要贪图高收益,要看清发行主体,要想清楚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三看产品期限理财产品发行之时都会规定一个期限。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大部分期限都比较短,期限灵活。从一天到三年的都有,也有外资银行推出了期限为5~6年的理财产品。所以买理财的时候,应该明确自己资金的充裕程度以及投资期内可能的需求,以避免由此引起的不便。除了一些按天计息,每天都可以赎回的产品。绝大多数理财基本是你买了多长期限就要持有多长期限,不到期是赎不回来的。四看标的资产简单的说就是要看看合同内容上,银行会把资金投向哪些方面,因为资金投入方向与理财产品收益率直接相关。投资于货币市场,一般投资于央行票据和企业短期融资券,风险也低。投资于商业银行优良信贷资产、城投债、企业债的基本就是保本浮动收益的,一般都能达到收益。最后挂钩股票、外汇的理财产品大多风险较大,新闻爆出的外资银行出现问题的理财大多属于此类产品。所以大家买理财的时候,主要根据自己的资金、时间、风险承受能力挑选适合自己的银行理财。想象一下5万多款银行理财,总有一款适合你啊!
业余喜欢转转笔杆,每有感慨便肆意挥洒,个人公众号:郭敬看天下,guojing-08,头条号:郭敬看天下。
个人微信公众号:打不赢就吐口水 本文约6200字,阅读建议时间10分钟. 本文介绍个人理财业务的相关理论及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中国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是目前我国对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监管法规...
目录 一、银行理财产品 1、现有理财业务监管规则有哪些? 2.理财业务都有哪些模式? 3.银基合作 4.理财产品实例解析 二、证券公司 1.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范围有哪些? 2.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产品有哪些分类? 3.证券公司资管计划案例 三、基金公司 1.基金公司业务种类 2...
PE 今天,本来想和大家说下新三板的私募产品的问题,但这则突发的消息实在是影响太大了,就先把新三板的事情往后挪挪吧。这则消息是,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联手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这可以说是19大之后最厉害的金融监管...
四十六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帝国六十五年,央妈在《帝国金融稳定报告》明确提出,刚性兑付增加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并引发道德风险,应予以有序打破。 帝国六十七年,银监会下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再次提出要打破刚性兑付。 帝国六十八年夏,央妈发布《帝国金融稳...
枭带着薇儿来到了柜台,还没到枭说话,柜台的人就说话了:“少爷,你好,你定的餐桌在2014号房间,我会叫人带你去的!”本以为枭会回答她一句的,可是枭并没有,快到2014号房的门口的时候,薇儿突然跑到枭身边,可是还没跑到就被餐厅的保安拦住了,那保安说:“小姐,那是贵宾房,闲人是...
优搭,您的私人随身时尚助理 让您不用再纠结明天穿什么 玩转时尚,so easy!
天刚蒙蒙亮,我便被手机微信的叮叮咚咚吵醒。这微信频发的速度,我闭着眼也知道是谁。 果然,是我的小表妹洛琦。 洛琦已经到了德国,发来的照片上莱比锡飘洒着小雪,但却掩映不住它的美丽和洛琦的喜悦。 祝贺你,洛琦。我说。 她又发来一个飙泪的表情图和一个大笑的表情图。 是的,她喜极而...
10086客服来电关于满意度的调查电话,末了提示我说8-10分代表一般,满意,非常满意,请问能给几分呢?9分。我立即肯定的说。客服很诧异,询问是什么让我不满意呢,是消费不够透明还是服务态度不够好?我说不是,我认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希望你们能做的更好。这话还真挑不出毛病。不...
人应该活在过去,当下,未来,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活在过去,相信大多数人已经不再认可。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不必执着于过去。但是很多人的思想依然处在过去的阴霾中徘徊,久久不能忘怀,始终难以走出困境。那么过去的事情可以忘记么,可以置之不理么?当然也并不是最好的做法。最好的办...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你还会买银行理财产品吗?巴菲特预言:虚拟货币最后结果会很惨!| 有事明说
假期之后,这关乎我们钱袋子的财经消息是一波接一波。
好消息是,余额宝打破“一只基金走天下”的垄断格局,引入两只全新基金,余额宝“小散们”再不用每天定点抢购啦!当然,对于理财偏保守的同志,也有不太好的消息——
四部委发布资管新规: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刚性兑付。
啥意思?意思就是大家特别熟悉的银行理财不再允许保本保收益,所以,如果以后碰到有机构宣传说自家理财产品保本保息保收益,就要小心了!都是套路深深深!
排查人身险产品
原标题——
银保监会“排雷”人身险产品
新一轮的人身保险产品专项核查清理工作正式开启。
核查工作的四项工作重点,包括严查违规开发产品、挑战监管底线的行为;严查以营销为噱头、开发“奇葩”产品的行为等。
有业内人士表示,监管层此次列出重点查处的产品类型,都是在市场销售方面常年被诟病的一些类型。
其中列举的52条负面清单,是人身险产品不能碰的红线。比如重疾险中将“甲状腺恶性肿瘤列为除外责任”,短期健康保险中引入“终身给付限额”“连续投保”等长期保险概念,防癌险未包括原位癌责任,疾病保险金获得需要一定的生存期等都是不合规的。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点评:许多争议终于有答案了
刚刚成立的银保监会再次重拳出击,整治规范人身险产品。
这次清查行动,首先要求保险公司自查自纠。其中包括我们之前一再说过的“保险不姓保”的产品,还有目前市场上争议较大的创新型产品。
银保监会此次对部分产品给予了明确表态。一些只有噱头、没有任何保障价值的营销型险种,如在市场上很有争议的“爱情险”、“雾霾险”等,这些保险产品显然不符合保险市场的本质,只是一个噱头,为了做市场营销而设。
还有一些市场争议较大、保险责任不清的条款约定,银保监会也给予了明确说法。比如明确说明甲状腺癌的责任,不能在重疾险中剔除;费用补偿型的医疗险(住院报销险)不能承诺保证续保,健康险不可以有返还的生存金等等。
万事只要有明确态度,市场就可以按照统一的标准去行事。
回归“保险姓保”无疑有利于整个保险行业良性发展。如何能够在严格监管和不断降低保障成本,让国内百姓能享受到跟国外民众一样更低成本的保费和更高覆盖面的保障,这二者之间如何协调统一,可能是未来保险行业发展中,需要监管层不断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再引入两基金
余额宝终结垄断
原标题——
余额宝垄断模式终结天弘切分万亿货基蛋糕
蚂蚁金服宣布,自明日即5月4日起,余额宝接入“博时现金收益货币A”、“中欧滚钱宝货币A”两只货基,分流天弘基金的“蛋糕”。
蚂蚁金服称此举是为了降低集中度风险,也意味着由天弘基金一家独大、垄断余额宝管理权的发展模式被终结。
天弘基金的蛋糕切分后,“抢购”局面会改变,虽然天弘基金对接的货基产品限购仍将继续,但是博时、中欧的两款产品暂时不设限额度,为投资人拓宽了投资渠道。
(来源:网易财经)
点评:垄断定式被打破,全民欢呼
多年以来,“余额宝=天弘基金”,这已成为人们心中的定式。
现在,余额宝不再只有一只基金,而是多只货币基金并存,这毫无疑问是打破了垄断。
天弘基金在短时间内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并不是因为这间公司本身营销做得多好有多牛X,而是因为傍上了“大款”,才能如此迅猛发展。
这次余额宝引入了另外两只基金,余额宝限额也同时解绑了,这是否会令余额宝的规模再次扩增?而天弘未必是“一支独大”的那一家。这对余额宝是好事,对天弘基金而言,就未必是好事了。
对于利用余额宝货币基金管理自己零钱的普罗大众而言,引入竞争只会更好,因为各个货币基金公司之间为了吸引客户,会在同一个竞争平台上“斗智斗勇”,势必要增加盈利能力,降低管理风险。
总之,竞争总比垄断要好。
巴菲特预言
虚拟货币的结局将很惨
原标题——
巴菲特回怼马斯克虚拟货币的结局将很惨
在2018年伯克希尔o哈撒韦股东大会上,沃伦o巴菲特与搭档查理o芒格与来自全球的投资者进行将近6小时的互动问答,分享投资理念。
巴菲特和芒格一共回答了投资者关心的56个问题,涉及中国机会、退休与接班人问题、增持苹果与科技股投资、加密货币、投资理念等等。
巴菲特关于加密货币的观点:
——很多人希望通过买卖加密货币致富,特别是看到自己的邻居已经通过这个机会致富了,就会去投机,“我觉得结果不会太美好。”
——加密货币好像因为稀缺、只能挖出这么多从而变得珍贵,但你仔细想一下,它到底能产出什么东西?什么都没有。
——(对于加密货币)其实你都是依赖别人用更高的价钱来接盘,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还会卖给下一个人,以拿到更多钱,很多时候大家都在尝试这种情况,而最后的结局都不是很美好。
——我觉得加密货币最后结果会很惨,因为它们没有产生任何和这个资产相关的价值,而且你还会面临一些其它可能很快会产生的新问题,包括汇率等,都是一些很棘手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查理-芒格补充说,我甚至比你还讨厌加密货币。
(来源:商业周刊中文版)
点评:区块链≠虚拟货币
巴菲特认为现在的虚拟货币就是一场骗局。
作为传统金融投资行业的“行尊”,老巴这样讲,我认为既有科学性,也有局限性。
我的看法是,区块链技术是一群有情怀有理想的人做出来的,这个技术是建构一个去中心化世界的尝试。可是,区块链所滋生出来的虚拟货币,被毫无情怀、毫无理想、单纯为了逐利的炒家玩坏了。而这些人,既是庞氏骗局的做局者,也是庞氏骗局的受害者,老巴这么说,也不无道理。
但是,不要把区块链技术和虚拟货币等同起来。我始终认为区块链技术的精神,未来必将对全世界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但不一定会以虚拟货币的形式呈现出来。
One More Thing
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
资管行业将迎大洗牌
近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
《意见》要求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明确刚性兑付的认定及处罚标准。同时还强调,资产管理业务作为金融业务,属于特许经营行业,那些未经金融监管机构许可的机构(如互联网金融企业、财富管理企业)发行和销售的理财产品均是违法行为。
很多老百姓都是银行理财的“忠实粉丝”,主要原因就是保本保收益、收益还比存款利息高。但资管新规实施后,银行理财不再允许保本保收益,所以,大家要睁大眼睛,如果以后碰到有机构宣传说自家理财产品保本保收益,就要小心了!
《意见》将过渡期确定为到2020年底,给予金融机构充足的调整和转型时间。
(来源:央广网)
上期我们就海南楼市限购加码展开小调查,粉丝积极投票积极发言,可见对于楼市,大家尤其关心。
40%的朋友投票表示,海南楼市限购加码是好事一桩,另有34%朋友坚信楼市坚不可摧:房价铁定越限越高!也是,楼市都调控十多年了,调来调去,房价一直在涨,难怪大伙儿对楼市政策如此没信心。
最近,四部委发布新规,明确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刚性兑付。也就是说,理财产品不再允许承诺保本保收益。
问题来了:很多老百姓都是银行理财的“忠实粉丝”,主要原因就是保本保收益、收益还比存款利息高。但资管新规实施后,银行理财不再允许保本保收益。新规之下你还会买银行的理财产品吗?
温馨提示:投票后,还可以后台留言表达看法哦!
本文编辑:晓章
?特此声明?
点击“阅读原文”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热门推荐: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更新于& 13:15
中国老百姓最喜欢存钱,这是为什么呢?银行存款因为通膨存在缩水的情况于是大家开始找安全且尽可能抵御通膨的工具于是银行理财产品被很多人所采纳那么,银行理财产品有什么好,又有什么不好呢?我大概来说说抛砖引玉,欢迎大家参与讨论,集众人之智慧,取长补短哈
TA共获得:
评分共:6 条
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
发表于 23:39
目前中国居民的大资产分布中整个大类资产有300多万亿,其中占比最高的就是房地产资金,高达200万亿,因为房子贵啊,可说是普通老百姓家庭中最大的一部分资产了其次就是银行存款,大概有58万亿,中国的国情导致的习惯第三是银行的理财产品,大概有20多万亿然后才是股票和基金,金额大概也在20多万亿之后才是保险资产虽然最近几年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是在整个市场中资金的占比却是最低的,大概有10多万亿(以上数据来源于兴证资产管理)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
发表于 23:46
才发帖说了房子继承方面的注意事项,这个话题就在这个帖子里就不扯多了,总结来说就是有房子的一定要写遗嘱,哪怕现在还很年轻呢,也要写起,万一哪一天意外发生了,没安排好就走了,让爱人和娃儿为了财产继承而抓耳挠腮也是一件苦恼的事情这个遗嘱怎么写百度都有格式的哈,只要是自己写的,是自己本人真实意愿的表示,不公正也是有效的,随时可以更改,以最后日期那一份为准,如果有去做了公证的,以公证遗嘱为准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
发表于 00:05
接下来说下存款中国人最喜欢存钱了,只要工资或者经营收入一到手,基本上最常见的动作就是存起来为什么中国老百姓这么热衷于存钱呢1、现金放手里有风险,怕丢失,怕损坏,放银行还有利息曾经在早些年,我小的时候农村基本上是没有银行的,只有一个信用社,存钱的人都很少,一方面是本来就穷得不得了,没得多的钱存,第二是那时候总觉得钱拿在手里才踏实,放到别处,哪怕是信用社都担心万一不还给我了咋办,老百姓对新生事物都是要观望一阵的,所以那些年有把钱放旧鞋里面买废品的时候给卖了的,放床垫下面给老鼠咬坏的,放坛子里埋起来因潮湿腐烂的。。。。年龄稍大一点的,应该都有所听闻慢慢的银行被大家接受和认可,并且还有利息,特别是早些年利息非常高,96年的时候10.98%,实在是匪夷所思,所以那时候曾耳闻这样的言论:某某万元户家里的存款利息一个月都是多少多少,这一辈子他什么都不做,只吃银行利息都够过一辈子了。。。不知道有没人听过这样的话哈,那时候的生活成本太低,1万块钱按照11%的利率的话,确实,利息一年都有1100块钱,那时候一个月一家人十多二十块都够了,我记得我一个叔叔是木匠,干一天活儿的工钱是2块钱!这么多年过去了,有钱存银行已经是家有余钱的老百姓首要的选择,这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老百姓对银行十分信任的原因当然中国目前的银行储蓄还有利率还行,外围很多国家都负利率了说个题外话:据说日本有段时间保险柜卖得特别好,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都不把钱存银行了,银行存钱不仅没一点利息,还要到给管理费,也就是存银行不仅通膨让钱的购买力下降,甚至连金额都要减少,目前我们很多银行对小额银行卡都有收每个月1块钱的管理费,一年要收12块钱,整个所有储户来说,这累积起来就不是小数目了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
发表于 08:58
昨晚网络出了问题,准备切入主题发几个内容了再睡的都没法了,今天白天上班,晚上得空继续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
发表于 10:49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11:06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1:11
打标等后续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20:33
2、把钱存银行,就意味着&安全&所以,在中国人比较稳健保守的性格来讲,也符合多数人想要把钱存起来的心理需求本来昨晚上脑子还有些东西的,网络断了没法出来现在也想不起了,接下来进入主题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
发表于 20:37
基于对银行的信任,老百姓对银行理财产品也是很放心的,可是对于理财产品中的坑儿,可能未曾注意,不知不觉中,降低了收益率,承担了风险,增加了机会成本。。。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
发表于 20:42
第一个坑:30天理财产品,预期收益3.8%它的时间周期为:募集期+计息期+清算期一般来讲募集期可能有一个周左右的时间,计息期为30天,清算期到钱到帐大概还有两三天算起来就差不多40天了,相当于钱占用了40天,生息期却只有30天那么,说好折算3.8%的年利率,自然就降低为大概3%了时间越短的理财产品,这个坑越深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
发表于 20:49
第二个坑:到期日正常情况下,如果到期日是工作日,那么一般两三天前可以到帐可是如果是在周末,在节日前夕,比如9月30号,或者其他的节日前一天这钱又要晚几天甚至七八天才能到帐我07年开始买基金,08年开始买股票,曾经接触基金的时候就遇到过好多次节日前到期,自己从来没计较过这些,只要到期前能到帐就行对我们每个个体来说,只不过是晚到帐几天而已,可是对于银行来讲,他可就不是一小笔资金了哦,几个亿多用几天,那也是不得了的事情哦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
发表于 21:01
第三个坑:预期收益一般银行理财产品都会说预期收益多少多少,上一期上两期的收益率是多少多少实际上,预期收益率与上几期的收益率,都与你购买的这一期没得实质的关系真正到手的到手的实际收益率,可能超过预期,可能达不到预期,甚至也可能本金亏损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
发表于 21:07
第四个坑:保本安全在普通老百姓心里,银行里买的产品一定是保本的,一定是安全的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银行理财产品是有亏本风险的,即便是可能性比较低,但是仍然存在并且,如果有亏损,银行是不承担风险的,都是由参与者自行承担也许大家在微博上有看到过理财产品亏损挂的新闻,曾经我老公就给我看过,不是重庆的一个好像是农业银行门口,有很多人挂个横幅说银行是骗子,具体金额我不记得了,好像100万亏了只剩下20来万,在那里闹事扯皮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
发表于 21:13
在这儿我多说几句一个理财产品的钱到了银行,它不会把100元都拿去投资,也不会都放在拆借或者其他安全性投资上,因为那样的收益实在太低比如说我有100块钱存到银行去,它把100分成2部分100=96+4它将96块钱做安全性投资,估计能有4块钱的利息,那96+4=100,起码账面上来讲,保本了另外的4块钱去做风险比较高的股票,或者别的高风险投资,获得的收益再来分配,所以它可能高过预期收益,可能不如预期收益,在这种分配情况下,基本上可以保本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
发表于 22:02
刚才说的这种叫结构性理财,我刚说的是100=96+4的分配,也有可能是100=60+40的这种结构呢这种情况下风险就会比较高,就存在本金亏损的状况了那你可能会说,风险高那收益就会高嘛,我愿意冒这个险去赚多一点的收益也好呢这里也有一个坑假如预期收益是8%,实际赚了10%,那他可能给你8%,这里头是不透明的,老百姓根本就不知道啊,亏了算自己的,赚了有多的,有可能就不拿出来分的哟这和基金是不一样的,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是赚取管理费,赚多少都是客户的,亏多少也是多少的,是很公开透明的了,赚再多基金公司的经理也不参与分红所以后来有些有才的基金经理去做私募呢,因为可以参与分红,赚得多自己也的的多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
使用(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下载购物狂客户端回帖双倍威望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热门推荐:
&万能购物狂
版权所有 ICP证:渝B2- 渝ICP备
&&&&&&&&&& &&&&&&&&&&银行理财产品承诺保本保息?一不小心就赔了养老钱!银行理财产品承诺保本保息?一不小心就赔了养老钱!生活理财百家号以前总以为银行理财产品,只是受父辈们那种没有理财知识的人群青睐,因为他们不想去专研太多的理财知识,也没那个精力。而银行是国家的,安全性在他们心目中那是没得说,而且银行理财产品还比存银行定、活期收益高,保本保息问题不大。然而,近些年这种受中年派欢迎的银行理财产品,在90后也有市场。比如说,我的一个90后朋友就跟我提起,他所有的钱都买了银行理财。还有些朋友、同学和同事总是问我,银行理财是不是只能买保本呢?非保本的能不能买呢?听到这些,我觉得有必要说道说道了,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里面的门道。  很多人偏爱银行理财,最重要的原因应该就是保本保息。保本保息这一个提法,一下子就套住了不少保守型投资者。特别是我们父辈和那些做事谨慎还想赚钱的人,保本保息是他们理财的首选,因为他们总是在担心亏损。另外,银行理财也推出一些结构性理财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甚至可达12%,这一提法一下子又让追求高收益的积极型投资者撒不开腿。  这么看来,银行对于理财的营销手段真是太高啦!但是,事实真的有说的这么好吗?辣子君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银行理财产品的真面目。保本保息的真相  按照2016年7月公布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分为保本型和非保本型,保本理财产品又可以分为保本浮动收益型和保证收益型。  按照上面银监会公布的意见稿规定,商业银行不得无条件向客户承诺高于本行同期存款利率的保证收益类或最低收益率,超过的部分应当是对客户有附加条件的保证收益或最低收益。这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如果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1.95%,一年期保证收益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是3.5%,但实际上,银行能100%兑付给你的收益率只是1.95%,其余的1.55%是不受法律保护的,那是银行的单方面承诺,与银监会无关。  所以,这才是保息的真相。前段时间,银监会要求各个银行降低保本产品的收益率也是这个原因,按照规定并没有所谓的“保息”产品。记住凡是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保本保息本身就不现实。再者,银监会早就不允许银行理财产品承诺“保本保息”了。  从这个角度来讲,纠结于银行理财是否保本保息没有多大意义。想要保本你不如存款好了,想要保息,实际上保的还是存款利息。有人要问了:既然不允许这么干,那么为何,银行工作人员仍在向你推销保本保息的产品呢?  换个角度想想,你要是银行工作人员呢?银行员工由于沉重的业绩要求和残忍的竞争机制,在向你推销理财产品时,往往会暗示你,这个产品绝对能保本保息,你就放心买了。可是口说无凭,多的是口头开出的“空头支票”。如果真如他所说,那就让他把保本保息写进产品的合同里!  而由于过去银行建立了广大的群众信任基础,大家对于银行工作人员有“谜一样”的信任,因此他说什么,你也就信什么了。这里要提醒大家一句,什么银行小黑板、易拉宝、银行员工口头告诉你的保本保息,各位千万谨慎购买!高收益、高风险  银行有一类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很高,这类产品大多是结构性产品,什么是结构性产品?简单说就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资金大致保障本金,另一部分“视市场情况波动而定”,去博取高收益。  举个例子,你投了100元,银行把其中的94元拿去购买一个到期时可兑付100元的零息债券。也就是说,你的本金有了。接着,银行把剩下的6元拿去投资外汇、股票、期货之类的东西,这些产品的收益那可就说不准啦。最后,银行给你一个预期收益率的范围,声称最高可达到多少多少。很多人就盯着这个最高可达到多少,却没看到收益范围跨度比较大,从3%到13%不等。  结果就是,这个最高收益一般都是达不到的,最终的收益也就和保本型产品收益差不多,4%左右。所以,这是一个“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产品,你以为能赚取高收益,最终也只是比保本好一点点。  总而言之,风险和收益成正比,想要保本又收益高,稍加思索,天上真会掉馅饼吗?银行理财小毛病多  毛病1:银行理财产品是有募集期的,要注意资金站岗问题。买过银行理财的人都知道,扣款之后并不能马上生息,搞不好要等好几天;  毛病2:要分清产品是银行自销的,还是代销的,代销的产品很多时候银行工作人员的认识是不如自销产品的,因此你所得到的信息也是较少的;  毛病3:避免银行“飞单”等现象发生在你身上,最重要的是要看它是不是真产品,还是工作人员虚假构造的。  产品编码是以“C”开头的额14位数,把编码输入中国理财网可以查到的,就是真的银行理财产品。再提醒一句,要注意看理财产品的产品说明书,注意辨别产品的风险等级。  如今市场上的理财产品品种很多,互联网理财也很便捷,可以去各大平台看看。比如说,天天基金网,蚂蚁财富,东方财富等等。如果你还是怕风险,你可以拿几百元试试水,试一段时间,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财知识丰富了再加仓。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清晨,我在美丽的连云港向你问好,希望你每天都拥有好心情,早日实现财务自由!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生活理财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把理财当成生活习惯,早日实现财务自由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美贸易战对老百姓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