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停止中美贸易战争端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社会经济意义

当前位置:
>>>分析下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
分析下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②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③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了两国间贸易的发展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
(数据来源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江苏高考真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分析下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主要考查你对&&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南方谈话”),经济特区的创办,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南方谈话”)经济特区的创办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70年代中美关系得到改善原因:1、从美国方面看:①建国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③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不得不调整对华政策; ④经济上受到日本、西欧的挑战; ⑤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2、从中国方面看:①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③有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
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及条件:1、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美国谋求同中国缓和关系的活动,却避开了日本政府,这种“越顶外交”的做法,在日本引起强烈震动。2、日本许多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动:两国民间交流日益加强,日本国内要求中日建交的呼声高涨。 3、日本经济发展的需要。4、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美关系改善的经过: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影响:1、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2、从20世纪50年代起,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3、促进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中日邦交正常化:1、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长期追随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并与台湾保持“外交关系”。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2月访华,避开了日本政府,对日本来说这是“越顶外交”,震撼了日本,这使日本长期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对华政策走进了死胡同。在这种形势下,有政治远见并勇于行动的田中角荣出任首相后,明智地采取了推进中日有利正常化的方针。2、中日关系改善的主要障碍:对过去侵华战争的态度问题。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3、中日建交意义:通过中日建交、中美建交可以总结归纳出各国同中国建交最重要的条件,即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美上海公报:日中美双方在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期间于上海发表的政府公报。公报阐明了中美双方各自的立场。中国方面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公报宣布: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双方同意,在科学、技术、文化、体育等方面进行人民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同意为逐步发展两国的贸易提供便利。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开辟了两国关系的新前景。&&
尼克松:尼克松(),美国第37届总统,共和党人。毕业于杜克大学法学院,年当律师,年在美国海军部队服役。1946年当选众议员,1950年当选参议员,1952年起任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副总统,伙同艾森豪威尔实行了一系列的反动政策。1968年下半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积极参与并当选为美国总统。在他担任美国总统期间于1972年2月访华,发表了上海公报,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
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外交部长姬鹏飞和日本国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外务大臣大平正芳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的发表,使中国和日本国之间存在的不正常状态得以结束。两国政府决定建立外交关系,并尽快互换大使。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中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并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 &近代史上三次历史性的巨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1)文革对经济的破坏及文革后国民经济的停滞,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必要性)。2)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为会议召开奠定思想基础(可能性)。3)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为会议确立了指导思想(可能性)。2、内容:
3、意义:&这次会议确实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一些重大问题,开始了全面认真地拨乱反正。它为党制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因而成为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
计划经济体制:就是计划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而且几乎在全社会的范围内排斥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在这种经济体制下,经济资源首先集中在政府手中,然后由政府根据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需要,通过各级政府部门逐级向下分配,最终跟着下达给企业的生产计划分配到各个企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1)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2)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2、过程:(1)提出:南方谈话(2)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基本框架确立: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4)理论进一步完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体制(5)市场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21世纪初95%以上的商品和资源实现了市场配置。3、历史意义:(1)调动了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2)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南方谈话节选: 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时常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同时也要看到市场有起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我们要大力发展全国的统一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的作用,并依据客观规律的要求,运用好经济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引导市场健康发展。 经济特区:
一个主权国家或地区在交通便利、条件合适的地方,划出一定的区域,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开放的特殊政策,用优惠的方法、吸引外资,引进技术,从而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的特殊经济区。经济特区特色: 一个主权国家或地区在交通便利、条件合适的地方,划出一定的区域,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开放的特殊政策,用优惠的方法、吸引外资,引进技术,从而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的特殊经济区。经济特区最早出现在意大利。1547年,意大利在热那亚湾的里窝那设立“自由港”。以后其他国家相继出现了自由贸易区、自由工业区、科学工业区、保税仓库区、自由关税区、自由边境区、促进投资区等不同形式和特点的特区。我国特区和世界经济特区相比,具有的共性:1.特区的经济性;2.政策的特殊性;3.特定区域的隔离性;4.经济活动的开放性。我国目前有5个经济特区:即深圳特区、珠海特区、汕头特区、厦门特区和海南特区。 首选深圳等4个地区举办特区的原因:这四个地方在地理、人文条件方面具有展开对外经济活动的优势。一是靠近国际市场。深圳和珠海与香港、澳门毗邻。汕头和厦门也与港澳临近。厦门还面对台湾。二是历史上这些地方与海外有密切交往。三是深圳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汕头和厦门是中国南方的重要海运港口。四是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可为依托。五是海外华侨、外籍华人有许多人的祖籍就在这里。 国务院决定将“出口特区”更名为“经济特区”的原因: 1979年7月,中共中央提出可在深圳、珠海两市试办“出口特区”。这种“出口特区”是借鉴国外“出口加工区”和“自由贸易区”的模式,以进口原料加工制造商品出口为其发展方向的。在实践中,人们认识到这种模式有它的局限性,它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制约,而且对内地又是封闭的……特区不应建成一个类似国外的单项性的“出口加工区”,而宜于建设一个工、商、农牧、渔、旅游、住宅等综合性的经济特区,这就区别了资本主义国家地区办的“出口加工区”。 经济特区之“特”在审批问题上的优惠政策: 除投资规模在一亿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务院审批,轻工业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重工业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家计委审批外,其余项目不需国家综合平衡,特区可以自己审批。
经济特区内政府采取的税收刺激的办法: 在经济特区和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公司税率仅为15%。而在中国其他地方国内企业税率高达55%(将逐渐减少至33%)。内地外资企业税率也高达33%,外资企业在赢利后头两年享受免税待遇,在随后两年中减税50%。 特区的设立:(1)五大特区:1980年起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2)原因:对外交通的重要通道或港口;离港、澳、台较近著名侨乡;历史上与海外联系密切(3)目的:吸收和利用外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4)特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5)作用:促进经济发展,为进一步开放提供了重要借鉴
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经济特区的“特别”之处在于:建设资金来源以吸收外资为主,经济形式以“三资”企业为主,产品销售以外销为主,经济运行以市场调节为主,有多项税收、土地使用、劳动力使用等优惠政策。经济特区发挥的作用也很“特别”:(1)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1992年,在五个经济特区中,外商实际投入约占全国外商总投资的29%,外资出口约占全国出口总值的七分之一;涌现出了一百多个技术和管理先进、年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创汇企业。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的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2)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验田”。二十多年来,深圳人创下了230多项全国第一:物价改革;打破铁饭碗;股份制试点;证券市场;企业产权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住房体制改革;社会保障,等等。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3)是中国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的“突破口”。特区实践的成果,使人们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带来了成功的经验,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地域创造了条件。①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1984年国家开放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烟台、上海、南通、连云港、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共14个沿海港口城市。②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985年后,中国先后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的厦门、漳州、泉州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③经济技术开发区:从1988年至2007年3月,全国共设立了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东部沿海地区27个,中部地区10个,西部地区12个)。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和积极探索,这些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吸引外资的热点地区,并在扩大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起到了窗口、辐射、示范和带动的作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具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特点。(1)全方位,是指对所有国家开放。(2)多层次,就是根据经济开放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的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逐步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开放。(3)宽领域,是指我国的对外开放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还包括文化、科技、教育等多领域的开放。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原因:1、国际方面:①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走向缓和,中国打开外交新局面,取得一系列外交成就 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相继实现了正常化。②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亚洲“四小龙”等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这一切都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难得的国际环境。 2、国内方面: ①“十年动乱”的破坏,致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②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3、从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曲折历史来看,封闭就要落后,开放才能获得迅速发展。“外向型经济”战略: 1、背景:改革开放初期,在我国经济发展急需解决外汇供应严重短缺以及市场经营经验缺乏等问题的情况下,我国政府设立四个经济特区,开放沿海15个城市,颁布有关利用外资等法律法规。2、过程: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调整外经贸政策,我国利用外资取得显著成果。在日本经济、亚洲四小龙发展外向型经济创造奇迹的影响下,我国经济由进口替代战略向出口战略转移,利用外资、发展外贸、带动经济增长的战略思路逐步清晰和强化。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世界各国高度关注中国的改革和投资环境的变化,一些知名外企纷纷把中国作为投资地,外资大量涌入,我国外向型发展战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3、影响:①“外向型经济”战略,在制度创新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②外资外贸发展带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③外资带动外贸增长的作用更加突出,大大增加了外贸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1985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为22.7%,2006年进一步提高到70%。④外资带动外贸发展提高了中国在世界的地位。1980年我国外贸出口额排位在世界第26位,2006年位居第三。 经济技术开发区:1984年开始在我国沿海开放城市内设立的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特定区域。其目的主要是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集中吸收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兴办生产性企业和科研机构,发展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发挥四个窗口(即技术窗口、知识窗口、管理窗口和对外政策窗口)的作用。在开发区内对投资者实行某些类似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区内的经济成分以中外合作、合资和外商独资企业为主。企业一般技术水平较高、工艺先进、管理科学、产品有较强的竞争力。目前各沿海开放城市已不同程度的筹建或建成了一些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些地区大多是濒临港口的新开发区,多以老市区为依托,发展港口加工工业较为有利。其基本特点是:1.资金来源以外资为主;2.经济成分以“三资”企业为主;3.产品结构以工业为主;4.产品以外销为主;5.经济机制以市场调节为主。
沿海经济开放区:为了扩大对外开放,改善外商来华投资环境,1984年4月,中央决定把14个沿海港口城市作为对外开放城市,把海南岛作为对外开放区。使我国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由四个经济特区扩大形成为南北全线的战略布局。1985年1月,中央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漳、泉、厦三角区等三个地区开辟为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扩大到山东、辽东两个半岛、从而形成了一个沿海开放地带。1988年4月,中央决定进一步扩大我国沿海开放区的范围,共140个市、县,其中包括杭州、南京、沈阳三个省会城市。至此,我国沿海开放地带显著扩大,市、县增加到288个,面积增加到32万平方千米,人口增加到1.6亿。这些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连同特区形成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使我国东南部沿海已经形成了“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县—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
外向型经济: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外向型经济是指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贸易、技术、资本、劳动力等方面的经济交流活动。狭义外向完全型经济主要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主要目标的经济活动。由于不同国家、地区和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等各异,因而外向型经济也各有不同特点。国际上的外向型经济,按其商品、资本、技术与资源的运用情况,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1、出口导向型。即出口总值在国民经济总值中占据重要的比重。包括初级产品出口导向型和深加工产品出口导向型两种。如韩国、台湾。2、资本贸易型。除了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外,更重要的是资本国际化。如美国、日本。3、完全外向型。贸易、外汇、金融完全国际化,基本上没有贸易保护主义,国际货币兑换自由,资金进出自由。如香港。80年代我国大力发展的外向型经济属狭义范围的经济活动,其基本形式是以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相结合,并以出口替代为主;其产业结构是以工业为主;资金利用是以外援为主;产品以外销为主。
高技术企业:1、从事以光电技术、人工智能为主的信息技术;2、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为主的生物技术;3、以超导材料、人工定向设计材料为主的新材料技术;4、以核聚变能、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技术及以深海采掘、海水利用为标志的海洋开发技术等高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经营的企业。其特点是:1.技术密集与知识密集。其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2.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总额中所占比例较高;3.产品面向世界市场;4.区域密集。高技术企业往往集中在一些智力密集的特殊区域内,比如美国加州的“硅谷”;5.高风险。由于高技术的复杂性、尖端性、发展变化的迅速性以及高技术领域内异常剧烈的竞争,高技术企业往往要承受比普通企业大得多的失败风险,而它一旦成功,所获得的效益却是巨大的。&
发现相似题
与“分析下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18826124990200856107065126417162554环球时报:中美宣布停止贸易战是两国共同胜利_网易新闻
环球时报:中美宣布停止贸易战是两国共同胜利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社评:中美贸易战停战是两国共同胜利)
中美两国经贸磋商代表团19日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同意采取有效措施实质性减少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声明说,为满足中国人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和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中方将大量增加自美购买商品和服务,这也有助于美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双方同意有意义地增加美国农产品和能源出口,还就扩大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贸易进行了讨论并达成共识。中美还就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双向投资等达成共识。双方同意继续就此保持高层沟通。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美贸易持续保持增长势头,迄今扩大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双边货物贸易。最近几年,两国服务贸易也呈现激增之势。然而由于多种原因,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逐渐扩大,形成了当今世界第一大贸易顺差。中方统计显示,2017年我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达到2758亿美元,美方的统计则认为其2017年对华货物贸易逆差高达3752亿美元,大约为美国对全球货物贸易逆差的一半。失衡度如此高的双边贸易确实难以持续,美方长期以来要求中方采取措施减少美方对华贸易逆差,中国也付出了努力,但实际情形是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继续扩大,2017年又比前一年增长了200多亿美元。美国今年以来与全球贸易关系出现紧张,中美贸易首当其冲。今年3月以来,美国单方面加征钢铝产品进口关税,中国对其涉及中国产品的部分采取了坚决回应行动,中美贸易战就此打响了严重冲击两国全面关系、并且搅动了全球市场的前哨战。从2月底刘鹤访美到5月初美国代表团赴华磋商,再到本次刘鹤率团再度访美,中美共进行了3轮磋商。回头看,这是世界第一大和第二大经济体对现行贸易机制长期运行积累下来的问题进行联合剖析、定义,并加以解决的尝试。经贸合作一直是中美关系的推进器和压舱石,但是一段时间以来,经贸问题却不断成为中美保持良好全面关系的主要挑战之一,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势在必行。经贸关系平稳了,中美的利益纽带就会更牢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就会成为稳定构架,互利共赢也将落到实处。然而人们看到,由于中美的政策都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本位,这样的历史性磨合是十分艰难的。在过去的两个多月里,中美贸易战呈现烽烟四起之势,直到达成协议、握手言和前的最后时刻,双方都没有放弃决不向对方让步的意志展示。在中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人们普遍注意到“实质性减少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的表述,一些人认为这意味着“美国赢了”。然而不用说,中美经贸磋商中心议题肯定是商量中方如何扩大从美国的进口,因为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突出表现是美国贸易逆差太大了。促进中美贸易平衡,这是主要方向。最关键的是如何实现这一平衡。华盛顿希望这个平衡过程中实现美方利益的最大化,而中国则坚持扩大进口美国商品必须最大限度地契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美方希望中国政府以计划经济的方式推动减少美国逆差,中方则坚持这必须是一个市场化贸易平衡的过程,减少美国贸易逆差不仅中方要多买,美方还需积极配合,让中国民间的进口机构有的买,并且在中国市场上卖得出。这是双方博弈的真正焦点。从这个角度看,这次中美签署的协议遵循了两国双赢的原则。美方将获得大幅减少贸易逆差的机会,中国将实现有助于国家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所需产品从美方的稳定购买。美打破以往管制向中国出口能源产品将使中国的能源进口渠道更加多元,美国向中国出售更多农产品,等于是向中国出口农业的自然和技术条件,等等。从宏观上看,贸易平衡是全球化不断发展的条件之一,中美每一次谈判都会把两国贸易朝着平衡的方向推一推。朝着公平原则的不断靠近恐怕是唯一趋势,因为如果是相反的情况,即使谈成了,也执行不下去。
比如中国答应了帮美国实质性减少逆差,但如果美方就是提供不了中国市场需要的产品,中国消费者不认账,那么双方商定什么减赤数字都将是一纸空文。任何贸易协定都必须是能够执行的,不能是计划式的强买强卖,这一基本规则在中美这次谈判之前如此,今后也不可能改变。中国作为世界最大贸易顺差国之一,这场中美贸易交锋让我们对国际贸易的延伸含义有了更多了解,我们对国家实力的认识也有了更多素材和新的维度。中国必须继续扩大本国的市场容量,我们还需增加自己在全球生产及供应链上的不可替代性。我们更加清楚了,为崛起为现代化强国,我们还有大量事情要做。
本文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更多精彩,请登录环球网
责任编辑:程钢_NN7377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中美贸易争端对中国影响有限 全球市场波动不会持续太久
16:41: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28日消息(记者 王雨馨)近日,中美间互动被广为关注。
  北京时间27日早间,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布推特称,正与多个国家就贸易问题展开对话,并表示最终将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而此前,特朗普签署了对华贸易备忘录,将根据美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对华301调查报告,采取针对中国的贸易措施,中美贸易阴云四起。
  那么,本次贸易争端,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专家分析称,目前,特朗普只是签署了备忘录,并没有落实,但不管是从国际贸易地位,还是从自身经济发展看,中国都有储备、有实力,也有底气应对贸易战。整体来看,此次贸易战对中国影响或有限。
  目前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的份额现在占比15%以上,每年世界经济增长的增量中,中国的贡献率在30%以上。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表示:“论投资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还有大宗商品都要看看中国经济的走势,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如果不好,全球经济都会受到拖累。”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结构正发生改变,对出口依赖度减小,转向依靠国内消费带动。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出口总规模则达到15.33万亿元人民币,合2.26万亿美元。
  此前,特朗普宣布,美国将对约600亿美元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关税。有媒体指出,与之相比较,目前600亿美元商品占2018年中国预计总出口规模不足2.5%,实际影响并不大。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卢迈分析称,美国要对600亿美元的商品来征收高关税,300亿美元是从别的国家转移到中国来的,在中国加工以后,算作中国的产品出口到美国的。“300亿美元相当于2000亿元人民币,我国每年增加的GDP就是五万亿、六万亿,这一点损失跟整个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是两回事。”
  截至2018年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345亿美元。加上居民、企业和其他机构持有的外汇资产,应当在五六万亿美元。
  “这能够让我们应对很多剧烈的冲击。我们心里是有底的,我们不怕打,一旦打了贸易战,我们就会奉陪到底。”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
  此次贸易摩擦,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担忧,全球金融市场大幅波动。数据显示,衡量投资者恐慌情绪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指数(又称“恐慌指数”)22日飙30.68%收于23.34。
  前几日,全球市场都有较大波动。“资本市场这种震荡可能不会持续太久。”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随着未来政策的变化,市场波动会逐渐趋于相对平缓。这些信息开始投向市场时就像一颗炸弹,后来随着贸易战的后续进展,会慢慢减弱。”
  连平分析,整体来看,此次贸易争端对中国经济影响有限。近年来,中美之间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中国经济在很多方面对美国经济也有很大影响,现在看来,通过谈判、协商最终解决问题,使得市场逐渐走向平稳的概率较大。
在昨天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上,美国挑起对华贸易摩擦仍然是热点话题,国内外与会嘉宾纷纷指出,贸易保护主义损人不利己,美国应该赶紧停止这种政策。
近期,美国与其他国家、包括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摩擦问题颇受各方关注。
外交部发言人陆慷今天(1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中美贸易问题评论说,贸易战没有赢家,只会损人害己,这一点毋庸置疑,也不应心存侥幸。
视觉焦点
视频推荐
点击排行
短信获取6位初始密码
获取新密码
中美贸易争端对中国影响有限 全球市场波动不会持续太久
专家分析称,目前,特朗普只是签署了备忘录,并没有落实,但不管是从国际贸易地位,还是从自身经济发展看,中国都有储备、有实力,也有底气应对贸易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美贸易战争pp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