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之道 pdf道

北京金石致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C)版权所有京公网安备:84京ICP备:& 技术支持:答案 | 巴菲特之道(学习篇)
作者:(美)罗伯特·哈格斯特朗 罗素·罗兹
来源:华章财经(ID:hzbook_tzlc)
尽管金融市场经历了多次牛熊的变化,在过去数十年中,沃伦·巴菲特始终像一颗恒星一样地存在着,他的持久耐力可以归因于那些他在伯克希尔-哈撒韦所使用的未变的投资方式。《巴菲特之道(原书第3版)》从演化、教育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巴菲特挑选公司的投资方法。此外,还展示了巴菲特在购买企业以及上市公司股票时,所采用的贯穿始终的选择标准。
对应于《巴菲特之道(原书第3版)》,本书分为8章,每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多项选择题和问答题组成;第二部分包含了答案和分析解释。我们建议读者在阅读完《巴菲特之道(原书第3版)》每一章后,使用这本实用工具书作为一个自我评估的工具。一些章节与前一章节相关联,层层递进,所以这本实用工具书可以说是与《巴菲特之道(原书第3版)》的珠联璧合。
1.C。伯克希尔公司被视为拥有自己的企业和持有其他企业股票的控股型公司,它的利润增长来源于自营企业的利润与所投资股票的升值。
2. D。一个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或购买企业之前应该考虑如下问题:维持企业正常运营需要多少资本再投入、公司负债情况如何、管理层的以往表现如何、企业愿景是什么。此外,还应考虑竞争对手的情况、公司回报率、价值几何以及支付的购买价格。
3. B。巴菲特认为无论作为一个商业人士还是一个投资者,在投资方法上应该并无不同。二者都应该从企业所有者身份出发,都应该考虑公司的产品与服务以及公司的竞争力。
4. A。买股票的人与打算买下整个企业的人在投资过程中还是有所不同的,买股票的人会考虑他们出手时的股市大势背景。
5. B。无论巴菲特买卖股票还是管理他的投资组合,都与“投机”这个词扯不上一点关系。用约翰·特雷恩的话来说:“巴菲特的策略完全是从实业的角度出发,他通常站在市场的对面,对于具体对象进行具体的分析,不会为所谓的愿望、恐惧、贪婪、梦想等泛泛而言的情绪所驱使。”
6. C。巴菲特感到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学不到太多东西,因为那里的课程过多强调理论性,而不是实践性。
7. D。格雷厄姆传播的核心观点是了解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或公司价值几何。如果一个投资者能够准确地计算内在价值,并且在市场上能以低于其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那么就可以始终获利。
8. D。在巴菲特成立的第一只合伙基金中,他不但投资于物有所值的公司股票,还运用了并购对冲的策略。这种策略是同时买卖同一个标的,可以为投资人创造无风险收益。
9. C。联合原材料植物油公司以掺有大量海水的库存冒充色拉油向金融机构骗取抵押贷款,美国运通是被骗贷的对象之一。这个丑闻导致美国运通损失5800万美元,股价大跌50%。但巴菲特发现公司的主打业务——运通卡和运通旅行支票的使用并未受到影响,于是认定受到此次影响而大跌的股价没有反映公司的真实价值。
10. B。巴菲特于1960年开始买入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到1965年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当时该公司是家位于新英格兰地区的纺织制造公司。
11. B。1969年,巴菲特决定终结最初的投资合伙企业,因为他看到市场投机越来越严重,而且值得投资的对象变得稀缺。
12. C。比尔·鲁安和巴菲特最初同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格雷厄姆的课程。在巴菲特将自己的合伙投资公司解散时,将客户推荐给鲁安,鲁安以此为发端成立了红杉基金。
13. A。当巴菲特投资伯克希尔的时候,因为该公司面临日趋上升的竞争压力,导致股价低廉。随后,巴菲特发现,为了维持公司的竞争力,必须不断投入,显得得不偿失。
14. D。巴菲特发现保险公司的运作模式非常适合投资管理,因为其商业模式是先收保费,可以用于投资证券,只有在最终索赔时才需要偿付。
15. D。保险公司的保单是标准化的,可以被复制。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地获得保险从业牌照,商标、专利、地段都不具备真正的竞争力,保费的价格也是公开的,只有从业人员的素质是不同保险公司之间真正的差别。
16. B。有效市场理论认为,所有的分析都是浪费时间,因为所有可以获取的信息都已经反映在当前的股价上了。持有这类观点的学院派人士认为,巴菲特的成功是一个五西格玛事件或者一个极其罕见的统计学现象,太稀少以至于不可能发生。
1. 2006年,巴菲特决定将其99%的财富分成五个部分,其中三个部分给其三个子女,剩余两个部分捐给慈善基金会——巴菲特基金会和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其中,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会收到300亿美元,是这次财富分配的绝大部分。
从表面上看,捐款给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而不是捐给巴菲特自己名下的巴菲特基金会,这种行为令人震惊,但实际上是非常理性之举,因为盖茨基金会已经具备了巴菲特基金会缺乏的大型资金管理经验。这个决定就像伯克希尔公司投资于那些具有良好管理层的公司,而不用巴菲特亲自上阵一样。
2. 巴菲特说自己出生在美国的概率是1/30,这令他有机会投资于那些错误标价的证券,并有机会成为亿万富翁。
3. 在孩童期间,巴菲特就显示出对于数字的痴迷,这里有几个例子:他和小伙伴比赛谁能记住从门前经过的汽车车牌号;他极为喜爱一块秒表,那是姑姑为了奖励他吃芦笋而送他的;六岁时,当他收到一个镀镍的钱匣子时,他立刻开发出很多可以赚钱的商业功能。
4. 受经济大萧条的影响,他父亲失去了工作和存款。尽管之后,他的父亲顽强不息,成为一家新创立经纪公司的合伙人,但是大萧条依旧给巴菲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这个经历的驱动,使巴菲特立下一定要致富的伟大志向。
5. 巴菲特和他的姐姐多丽丝各自掏了114.75美元买了三股城市服务公司的优先股。正好赶上股市大跌,这只股票也跌了30%。当股票反弹回到40美元时,巴菲特将它们全部卖出,每股赚了5美元。然后眼睁睁,看着它上涨到202美元。巴菲特自己算了算,为了赚得蝇头小利的过早卖出,令他少赚了492美元,这可是一笔大钱。
从这次经历中,巴菲特学到耐心的重要。他也学会了不要为成本所羁绊,以及不要为小利所动。
6. 由于在华盛顿没有证券公司可逛,也没有股票行情可看,渐渐地,巴菲特的兴趣转向了实体创业。他跑两条送报路线,并和小伙伴干起了弹球机生意。
在这段时间,他学到了与股票投资不同的经营企业的经验。
7. 大学毕业后,受《聪明的投资者》一书影响,巴菲特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格雷厄姆门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巴菲特发展了他的投资理论,他是格雷厄姆班上第一个获得全部A+的优秀学生,并且在毕业之后,加入了导师的公司做分析师。
8. 联合原材料植物油公司发现可以用公司的存货作为抵押,从银行获得贷款,所以他们将水注入油罐,然后在上面再注上一层色拉油,油浮在水面上,以水冒充油,以这种方式骗取银行贷款。有数家银行被卷入此次欺诈,美国运通公司是被涉及的最大贷款金融机构之一。受这次骗贷事件拖累,运通公司损失5800万美元,导致股价大跌50%。
巴菲特从格雷厄姆那里学到的重要一课是,当一家优秀企业的股价低于其内在价值时,果断出击。巴菲特注意到,公司的核心业务——运通卡和旅行支票并未受到影响。于是他将25%的资金(1300万美元)都投在了运通股票上,并在两年之后,获利2000万美元。
9. 巴菲特对于伯克希尔公司的投资是一次关于企业转型的经验教训。在入主伯克希尔之后,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依然未能获得像样的回报率。形势已经越来越明了,纺织业务的运营需要不断投入大量的资本,并且无法产生足够的回报,最终,公司的纺织业务被关闭。巴菲特从这个经历中学到的最为重要的经验是,转型的公司很难成功。
10. 保险公司是个了不起的投资工具,它们可以从客户(保户)端收到源源不断的保费现金,并且在索赔之前,可以使用这些现金进行投资。由于索赔的时间不确定,所以收到的保费通常被投资在固定收益、长期债券、股票等可变现证券类产品上。通过投资控股保险公司,巴菲特找到了一种投资管理的利器。
11. 巴菲特主导的伯克希公司深深地留下了个人的鲜明特点,包括他的个性、企业哲学、投资哲学及其独一无二的风格。伯克希尔公司构建精密,但不复杂。它只有两个部分:企业运营和投资组合。投资组合的资本来自保险业务的浮存金以及非保险业务的盈利。无论是股票投资,还是管理自己旗下的企业,巴菲特脚踏实地的作风实际上都是一脉相承的。
12. 在信奉市场有效理论的学者眼里,巴菲特战胜市场的能力是匪夷所思的。根据市场有效理论,一个人不可能像巴菲特那样战胜市场。相信市场有效理论的人将巴菲特的成功归结为五西格玛事件——一个几乎不肯能发生的统计现象。
(文章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华章财经立场!)
华章财经(ID:hzbook_tzlc)原创首发,内容节选自《巴菲特之道(学习篇)》,内容有删减,如有转载,关注本公众账号后留言即可。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详情!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 学习整理,是为了眼睛所能及都整洁无比。学习管理,是为了所有事务都有序。学习组织,是为了把有用处的都整合。那么,学习投资是为了什么?赚钱是一部分,更好的赚钱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那么为什么在相同的时间里获得的财富并不相同?贪心是一部分,太贪心才是最重要的。那么如何做到不贪心地赚钱呢。我想《巴菲特之道》这本书大约可以说明白。
& & 在说巴菲特之前,我想先来了解一下他的三位导师。格雷厄姆、费雪和芒格,他们或关注点不同或理念相连,但他们承上启下地让我们看到,思想的转变与认识的创新是怎么一回事。格雷厄姆主张护城河,费雪讲究企业能力,而芒格则提出为品质买单。当我还在接受傻傻地买(主要是基金操作的思想)这一套路时,发现不经思考的买入股票这一方式是可笑的。
& & 那么什么方法才是可行的呢?或者说如何判定护城河,怎么找到有能力的企业,如何定性品质呢?其实在全书的开篇,便说到一个词,命运的不确定分布。当苦苦准备掐尖的时候,是不是要看一看何为尖。
& & 我们只看到巴菲特买入了可口可乐、喜诗糖果、大都会、通用公司等等这些企业,他从持有股票到在企业有话语权,从买入卖出到运营企业,我想这其中还是有一定关联可寻的吧。那么到此时,我便明白了一件事,我买股票买的是什么,是一间公司,是一间有良好运营的公司,是一间能够长期良好运营的公司。当然,如果今天买明天卖,随时准备高抛低吸的,并不在此讨论范围里。这就不难理解了,为何要去分析一家公司了。
& & 来看看巴菲特的方法吧。书里介绍了十二条准则,是以企业为核心的四大方面,分别为企业准则,管理准则,财务准则,市场准则。
& & 通过企业准则可以看出一个简单易懂的企业是被推崇的,我理解的是产品结构单一,如可口可乐,茅台这种。历年来的好业绩则是必要条件,看资历这件事无论是在招人还是公司发展史上来说,都是无可必免的事情,我个人理解,这并不能说明新成立的公司就不好,但没有资历可能让人的信服度也随之降低。同样的,画大饼这件事被称为干的漂亮就只有一个结果,真的给一块饼,所以说远景不是梦想,而是实打实地业绩累加。这些加起来似乎就构成了一条可深可浅的护城河,但如果给这条河再挖深一点,比如特许经营权,无法替代,没有管制且被人渴望,是不是会更安全。
相关文章推荐阿里巴巴中国站和淘宝网会员帐号体系、《阿里巴巴服务条款》升级,完成登录后两边同时登录成功。
巴菲特之道
阿里巴巴找货神器为您推荐
巴菲特之道
同款货源、相似货源。
让千万商家找到您
感兴趣的产品
感兴趣的产品
感兴趣的产品
感兴趣的产品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巴菲特之道》读书笔记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巴菲特之道》读书笔记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菲特之道 mobi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