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短期借款利息怎么算算?以万元为例,哪个更合适呢?

最高院民一庭:如何理解民间借贷解释第28条”关于复利的计算“
我的图书馆
最高院民一庭:如何理解民间借贷解释第28条”关于复利的计算“
第二十八条
借贷双方对前期借款本息结算后将利息计入后期借款本金并重新出具债权凭证,如果前期利率没有超过年利率24%,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载明的金额可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24%,当事人主张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按前款计算,借款人在借款期间届满后应当支付的本息之和,不能超过最初借款本金与以最初借款本金为基数,以年利率24%计算的整个借款期间的利息之和。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支付超过部分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一、重新出具债权凭证的性质的认定在民间借贷关系中,双方当事人约定复利的形式多样,有直接写明计收复利的,也有采取比较隐蔽的方式、不出现复利字样的,如只写本金不写利息,或者每满一个计息周期就将利息计入本金、重新出具欠条等债权凭证。试举例说明:例1:甲向乙出借10万元,约定借期1年,年利率20%。1年后借款到期,乙本应向甲偿还本息共计人民币12万元。但结算当天乙未立即清偿本息,而是重新书写了一张借条给甲,主要内容为向甲借人民币12万元,月息按2分计,借期为6个月。6个月期到,甲请求乙偿还本金12万元及利息12×0.02×6=1.44万元。乙认为甲的请求不符合事实,主张其实际上欠甲的本金数额为10万元,借条中记载的12万元中有2万元是利息,对此2万元不应再计收利息。例2:甲向乙出借10万元,约定借期1年,月息2分,乙方向甲方出具了借条。6个月后,乙方向甲方重新出具借条,约定:甲向乙出借11.2万元,借期6个月,月息2分。6个月后,甲请求乙偿还本金11.2万元及利息1.344万元。乙主张其欠甲的本金数额为10万元而非11.2万元,其中的1.2万元为前6个月产生的利息,不应再计息。与直接约定复利的债权凭证相比,在借款期间内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有以下几个不同之处:1、出具的时间。直接约定复利的债权凭证往往是在借款期间开始之前已经形成,适用于整个借款期间;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则往往是在借款期间已经届满或者已经经过一部分,双方当事人对已经过的借款期间产生的利息结算后重新出具,实际上是将整个借款期间分成了两个或多个阶段。2、约定的内容。直接约定复利的债权凭证通常会明确约定本金数额、适用的利率、借款期间、计算复利的次数等内容;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则不出现复利字样,只是约定本金数额、适用的利率、借款期间等,但约定的本金数额往往大于最初的本金数额。3、当事人争议的内容。双方当事人产生纠纷后,对直接约定复利的债权凭证,双方争议的一般是利率的高低以及能否计收复利;对于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双方争议的通常是本金数额如何认定。对于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如何认定其性质,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重新出具债权凭证,相当于对之前形成的本金和利息重新借用,从而消灭了原借贷关系,形成了新的借贷关系,这与正常的借贷关系没有本质区别,因此,自然可以将后来借条中记载的金额作为本金计算利息。第二种观点认为,出借人付出的只是最初的本金,后来借条中记载的金额确实包含了之前形成的利息,因而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并非新的借贷关系,而是对复利的约定。本条规定在制定过程中综合考虑了不同意见,最终是将两种观点予以折中,即一方面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既然新的债权凭证是双方当事人自愿重新达成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思表示,对本金数额应尽量按照债权凭证上记载的认定;另一方面,如果可以查明新的债权凭证上记载的本金的确由之前借款本息结算而来,那么债权凭证出具之前和之后的借款关系存在相承性,从资金的来源看,的确存在计算复利的问题,相关利息之计算应当符合民间借贷中关于利率上限的规定,即不仅新的债权凭证出具之前的借款利息要在最高限度之内,出具之后新计算的利息也要受到约束,即下面将要分别论述的后期借款本金的认定和最终一期本利和的认定问题。 二、后期借款本金金额的认定对于后期的借款本金的数额如何认定,在实践中最易产生纠纷。出借人通常主张债权凭证上记载的金额就是后期本金金额,借款人则主张债权凭证上记载的金额仅部分为本金,其他为前期的借款利息,不应再计入后期的本金。我们认为,既然借贷双方已将前期利息计入后期本金在债权凭证上予以记载,应尊重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尽量以债权凭证记载金额作为后期本金数额,但应注意到,既然债权凭证记载金额中包括前期利息,则前期利息的计算应遵守本规定第26条关于利率上限的规定,即前期利率不应超过年利率24%。如果没有超出这个上限,那么前期利息可以直接计入后期本金,即债权凭证载明的本金金额可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金额;如果前期利息超出了这个上限,按照本规定第26条的规定,超出部分司法不予保护,故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予以计息。如例2中,双方约定的利率为月息2分,折算成年利率恰好为24%,6个月后重新出具借条时,前6个月形成的利息为10万×2%×6=1.2万元,没有超过以年利率24%计算的数额【10万×(24%÷12×6)=1.2万元】,故该1.2万元可以计入后期借款本金,即借条上记载的11.2万元均可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但是如果双方约定的利率为3分,折算成年利率为36%,前6个月形成的利息则为1.8万元(10万×3%×6=1.8万元),超过了以年利率24%计算得出的1.2万元,对于超出的0.6万元就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故即使借条上记载的后期借款本金为11.8万元,至多只能认定为11.2万元。后期本金金额认定后,即可按照约定利率予以计息。
三、对后期借款利息的保护限度民间借贷利率应是当事人自由协商的结果,本不应予以干预,只因我国民间借贷市场尚不规范,故为防止利率畸高,在司法领域设置上限,以起到引导和规范作用。后期借款利息在计算时是以后期借款本金为基数,因后期借款本金中已包含前期借款利息,即包含复利的计算,为防止其过高,本条对后期(借款期间为多期的,为最终一期)的本息和设置了一个上限,就是以最初的借款本金为基数,以年利率24%计算包括前期和后期在内的整个借款期间的本息和。超过这个数额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保护。该规定在理解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后期借款利息在计算时是以后期借款本金为基数,但对本息和设置的这个上限标准是以最初的借款本金为计算基数,故即使约定的后期年利率没超过24%,后期的本息和仍然可能会超过上限。如前述例2中,前期本金为10万元,前期利息为1.2万元,因约定之利率“月息2分(折算成年利率为24%)”未超出年利率24%,前期利息可计入后期本金,故后期借款本金为10+1.2=11.21万元,后期借款利息即为11.2万×2%×6=1.344万元,后期的本息和为11.2万+1.344万=12.544万元。另一方面,前期加后期的整个借款期间共为12个月,最初借款本金为10万元,以年利率24%计算的整个借款期间的本息和上限为:10×24%+10=12.4万元。可见,虽然当事人约定的利率没有超出年利率24%,但计算得出的最终本息和仍然超出了上限0.144万元。第二,在实践中,为便于比较判断,可将名义利率折算成实际利率后,再审查有无超过法定上限。如例2中,用实际利率法判断,虽名义年利率为24%,但实际年利率为(1.344÷6)÷10×12=26.88%,已超过24%。但这个主要是在比较有无超出上限的层面上有意义,在判断到底超出上限多少金额时,还是用本息和的标准更为方便,也更有操作性。第三,虽然设置的本息和上限标准是以最初的借款本金为计算基数,但这并不等于说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无实际意义。在约定的利率远低于年利率24%时,复利的效果体现明显。比如甲向乙出借100万元,约定年利率为10%,借期1年。1年后双方重新出具借条,约定出借110万,年利率和借期未变。按照本条第1款规定,借条上记载的110万元可以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后期借款利息则为110×10%=11万元,期末本利和为121万元,未超过设置的上限标准(100×24%×2+100=148万),可予以保护,假设不保护复利,则两年借款期间产生的利息为100×10%×2=20万,本利和为120万。故本条规定对复利有限保护,一定程度上可促使债务人及时偿还债务。四、民间借贷合同中以其他形式约定的复利如何认定从字面表述上看,本条只规定了重新出具债权凭证的情形,这是因为在重新出具债权凭证的情形下,关于复利的约定较为隐蔽,对于本金的认定往往存有争议,成为人民法院审理此类案件的一个难点。但本条规定实质上是对复利问题的规定,因此,若当事人以其他形式约定了复利,可参照本条规定来认定。比如双方当事人明确约定复利计算的情形,无论约定的利率多高、计算复利的次数多少,参照本条规定,人民法院予以保护的本息之和的限度就是以最初的本金为基数,以年利率24%计算整个借款期间的利息与最初的本金之和,超过此限度的部分,人民法院则不予保护。五、在连续多次重新出具新的债权凭证的情形下,本金和利息如何认定在只是重新出具一次债权凭证的情形下,依据本条规定,尚容易认定本金和利息,但实践中双方当事人往往多次重新出具债权凭证,相当于出现多期借款,在此种情形下,至少需要分两步计算:第一步,依据本条第一款规定,逐步认定各期本金,最终计算出最后一期的本息之和,这通常也是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偿还的数额;第二步,依据本条第二款规定,判断最后一期的本息之和有无超过上限,即以最初的本金为基数,以年利率24%计算的整个借款期间的利息和最初的本金之和。超过上限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举例说明:借款本金为100万元,约定年利率为20%,借款期限1年。1年期满,重新出具了债权凭证,约定本金为120万元,年利率和借款期限不变。此后年年如此,又出具了三份债权凭证,分别约定本金为144万元、172.8万元、207.36万元。现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偿还本金207.36万元及利息41.472万元共248.832万元。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此借款共有5期,每一期约定的年利率均没有超过24%,故前期的利息可计入后期的本金。如第1期本金为100万元,此为最初的本金数,产生的利息为100×20%=20万元,该利息可以计入第2期本金,故第2期的本金为100+20=120万元;以此本金数额为基数,第2期利息为120×20%=24万元,可计入第3期本金,故第3期本金为120+24=144万元。同理,第4期本金为144+144×20%=172.8万元,第5期本金为172.8+172.8×20%=207.36万元,第5期利息为207.36×20%=41.472万元,本息和为207.36+41.472=248.832万元,这也是债权人要求偿还的数额。按照本条第二款规定,因最初的本金数额为100万元,经过了5期,整个借款期间为5年,故本息和的上限为:100+100×24%×5=220万元。债权人请求的数额已经超过了上限,所以对于债权人请求的248.832万元,人民法院只能支持220万元,对于超出上限的28.832万元,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六、债务人偿还部分款项后,又重新出具债权凭证的情形下,本息和上限如何计算实践中,借款关系并非一成不变,其内容一直处于变动中,如在借款期间借款金额有可能会增加或减少。常见的情形如债务人在偿还部分款项后,双方对部分事项重新约定,又重新出具债权凭证,此种情形下该如何认定本息和上限?试举例说明:甲乙双方签订借款协议,甲为出借人,乙为借款人,约定借款金额100万元,年利率24%,借款期限1年;1年期满后,借款人乙因资金周转问题只向出借人甲偿还了50万元,甲乙双方签订借款协议之二,约定借款金额为74万元,年利率仍为24%,借款期限为1年;1年期满后,甲乙双方又签订了借款协议之三,约定借款金额为91.76万元,年利率24%,借期1年;1年期满后,甲请求乙偿还本金91.76万元以及利息22.02万元,共计113.78万元。人民法院对其诉讼请求应否支持?首先,在该案例中,借款协议之二约定本金为74万元,此74万元加上已经偿还的50万元,已经包含了前期100万元本金在第1年产生的利息24万元,依据本条第一款的规定,约定的年利率并未超出最高年利率24%,故该24万元可以计入后期本金,所以借款协议之二约定的74万元可认定为第2期本金。同理,借款协议之三约定的91.76万元也包含了第2期的利息17.76万元,可认定为第3期本金。对此,应该不难理解。但接下来,此91.76万元的利息该如何认定,是否受到本条第二款的限制?此问题容易产生争议,至少存在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因本条第二款规定的上限的计算是“以最初借款本金为基数”,如果债务人已经偿还部分款项,致使后期借款本金小于最初借款本金,则不再适用本条第二款规定,只要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年利率不高于24%,则其请求的利息数额就可以支持。本例中第3期借款本金为91.76万元,已小于最初借款本金100万元,约定年利率未超过24%,故对于后期利息91.76×24%=22.02万元,后期本息和91.76+22.02=113.78万元,人民法院均可以支持。第二种观点认为,如果债务人已经偿还部分款项,致使后期借款本金小于最初借款本金,仍应以最初借款本金为基数,计算出一个本息和上限,债权人请求的数额与债务人已经偿还的数额之和不应超过此上限,也就是说,此本息和上限减去债务人已经偿还的部分,即为债权人诉讼请求可以得到支持的部分。本例中,最初借款本金为100万元,借款期间为3年,则本息和上限为100+100×24%×3=172万元,减去乙已经偿还的50万元后为172-50=122万元,甲的诉讼请求并未超出此数额,故人民法院可以支持。第三种观点认为,第二款规定是原则性规定,是指不存在借款金额变动的情形,如果债务人已经偿还部分款项,致使后期借款本金小于最初借款本金,则本条第二款规定的本息和上限的计算方式就应该发生相应变化,应以小于最初借款本金的那一期借款本金作为计算基数,以之后的期间作为借款期间来计算本息和上限。如本案中第2期借款本金为74万元,小于最初借款本金数额,之后的借款期间为2年,故本息和上限为74+74×24%×2=109.52万元。甲请求的113.78万元已经超过此上限,故对于超出的部分不应支持。笔者认为,从本条规定的背景与依据来看,第三种观点比较接近本条起草的本意。理由如下:第一种观点的理解不够全面,只体现了对计算复利的认可,但反映不出对复利计算的特别规制,因为本意见第26条已经对民间借贷的利率上限规定为24%,若只要利率不超过24%,就不再受到限制,则本条第二款规定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第二种观点看似有道理,也比较容易计算,便于实际操作,但忽视了债务人的还款行为对其利益的直接影响,尤其是在债务人已经偿还了大部分款项的情形下,这种计算方式实际上就失去了其“上限”的规制作用。故相比较而言,笔者更倾向于第三种观点,虽然这种计算方式相对繁琐,但更为接近本条规定的本意,也能体现债务人的还款行为对其利益的直接影响,从而对促使债务人及时还款起到积极作用。当然,实践中的情形可能更为复杂,在债务人多次还款致使本金数额不断变动的情形下,适用第三种观点时,计算本息和上限的基数也要随之变动。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房贷怎么算,20年贷,一万元每年付多少利息
房贷怎么算,20年贷,一万元每年付多少利息
全部2个回答
拿商业贷款,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举例吧:
每月还款额计算公式如下:
[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下面举例说明等额本息还款法,假定借款人从银行获得一笔20万元的个人住房贷款,贷款期限20年,贷款月利率4.2‰,每月还本付息。按照上述公式计算,每月应偿还本息和为1324.33元。
上述结果只给出了每月应付的本息和,因此需要对这个本息和进行分解。仍以上例为基础,一个月为一期,第一期贷款余额20万元,应支付利息840.00元(.2‰),所以只能归还本金484.33元,仍欠银行贷款元;第二期应支付利息(×4.2‰)元。
网上也有贷款计算器,你可以搜索计算。
等额本息还款法:
每月月供额=〔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每月应还利息=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序号-1)〕÷〔(1月利率)^还款月数-1〕
每月应还本金=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序号-1)÷〔(1月利率)^还款月数-1〕
总利息=还款月数×每月月供额-贷款本金
等额本金还款法:
每月月供额=(贷款本金÷还款月数)(贷款本金-已归还本金累计额)×月利率
每月应还本金=贷款本金÷还款月数
每月应还利息=剩余本金×月利率=(贷款本金-已归还本金累计额)×月利率
每月月供递减额=每月应还本金×月利率=贷款本金÷还款月数×月利率
总利息=〔(总贷款额÷还款月数总贷款额×月利率)总贷款额÷还款月数×(1月利率)〕÷2×还款月数-总贷款额
希望能帮到您
买房贷款银行利息:  六个月以内(含6个月)贷款 4.35% 六个月至一年(含1年)贷款 4.35% 一至三年(含3年)贷款 4.75% 三至五年(含5年)贷款 4.75...
公积金贷款利率最低
一般利用房产进行抵押贷款的利率都是很低的,但是因为地区不同,具体买房贷款按揭的利率不清楚,一般都是年息4.35左右,但是肯定会有所上浮。
百分之15,首套房可以三成
4.9首贷上浮百分之15 二贷上浮百分之20
建行吧。按揭利率还是4.9,其他各大银行都上浮了。
待解决问题
Copyright&&&&www.anjuke.com&All Rights Reserved&&&大额借款,到底怎样才算划算?
现如今是一个信用消费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提前消费及贷款服务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要通过借贷服务来提前享受各种必需品和奢侈品,或者通过借贷来让自己赚得更多。
那么到底怎样合理的使用贷款才是最划算的呢?这就是今天的主题:大额贷款,到底怎样才算划算呢?
贷款,这一个大家熟悉而又陌生的词语,熟悉是因为贷款这项服务已经深入人心,陌生则是因为很多人都不知道究竟如何使用才是合理且划算的。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你为什么要贷款?
如果你贷款是用来赌博,这合理吗?明显是不合理的,这种高风险投资随时可能让你血本无归。贷款的最终目的自然是为了用借贷来的钱,帮助自己获得更多的钱,或者是此时急需资金来进行生意上的周转,再者就是帮助自己购置某项特别重要的东西如住房等。不要抱着侥幸心理,觉得贷款来放着也无所谓,这就大错特错了,你都没用仔细的就算过得付给银行多少利息,这笔资金一定要让它产生足够的价值,才能够让你不会白白付给银行或者金融机构利息。
明确了用途,那就该思考哪种贷款适合自己?
第一点就是要清楚知道自己需要的资金是多少,需要小额贷款(这里指30万以下),只需要做市面上的信用贷款产品即可,信用贷款手续简单,下款快。如果需要大额资金当然还是优选抵押贷款,额度高,利息低,基本能满足大部分人要求。
第二点就是要明确自己需要资金的使用时间,如果使用短期,那么选择流程简单,放款快,且还款方便无违约金的产品。如果是长周期贷款那么则是要选择利息低的产品。
明确使用周期,需要额度及用途之后,我们就要考虑怎样的产品才是最划算的。下面以实际举例来告诉你应该怎样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产品。
例如金某现在需要贷款:30万元,现在有两款产品:0.42%月息的十年期贷款,提前还款有5%违约金和0.89%的三年期贷款,提前还款无违约金。两款产品都没用前期手续费。
那么,这应该如何选择呢?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利息低的当然更好啦。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来算一个帐:30万元十年期等额本息,那么月还款就是3167元,的确,看着这么小的月供感觉确实没什么压力,可是你算过你这笔贷款如果还满十年,将要付出多少利息吗?你用这十万元十年将要总共付出8万元利息。你还给我说这利息低吗?划算吗?也不见得有多划算吧。
如果金某半年就已经赚到足够钱能还清这笔贷款了,那么我们再来算一遍两种贷款。
贷款1:半年内月供还本息19128元,未还本金288310元,付5%违约金15000元。共计322438元.
贷款2:半年内月供还本息58656元,未还本金256403元,共计315059元。
贷款2利息高了一倍使用半年利息却比低利息的花费还要少,这主要是因为贷款1前面还的利息多,本金少。
具体适合哪一款贷款这还要根据你使用时间长短来决定的,都不需要这笔贷款了,何必一直付着利息呢?何况市面上如贷款1一样的低利息产品已经不多了。毕竟连房贷利率都要上调。
如果只是短时间需要资金周转,那放款速度最快的就是最优选择了。比起大银行那繁琐的审批程序,如平安普惠这样的大金融机构的审批放款速度反而是大银行比不了的。从另一方面来说,大金融机构审批快,放款快,无抵押无担保的大额信用贷款也是资金周转时的最佳选择。
总之,适合什么贷款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不要一味的觉得利息低就一定是最好的,合理的利用贷款来产生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更多贷款问题欢迎咨询扫码添加我的微信咨询。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以2万元贷两个月为例,按5分利计算,应还利息是多少?_百度知道
以2万元贷两个月为例,按5分利计算,应还利息是多少?
我有更好的答案
5分利即月利率5%,20000×5%×2=2000(元)
意思就是五分利就是按照总金额的百分之五来算?
两个月不是30天吗?
5分利就是月利率5%,按照借款总额乘以利率就是本月利息,按月计算。一般民间计算不按天数算。两个月当然不是30天啊
采纳率:57%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5万元以下小额贷款,利息怎么算?_小额贷款_贷款攻略 - 融360
公积金政策
5万元以下小额贷款,利息怎么算?
  5万元以下小额贷款,利息怎么算?日常生活中,有人经常会就碰到需要小额贷款救急的需求,相比较动辄10万、20万、甚至100万元以上的贷款,5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明显要更容易申请。如何花最少的钱撬动大杠杆?看起来,贷款利息还真得好好算一算。
  方式一:银行贷款
  5万元以下小额贷款,直接你月收入5000元以上,个人征信良好,一般都可以直接从银行渠道拿到5万元左右的小额贷款。
  以产品为例,贷款5万元,贷款年利率约7.2%,贷款期限为1年,假设还款方式为等额本息,那么总利息则为1971.38元(复杂,建议使用)。
  融360点评:相对来说,在所有的贷款渠道中,银行是最理想的融资渠道,贷款额度高且贷款利率低,如果借款人个人资质良好,建议选择这种方式,最大程度节约贷款成本。
  方式二:互联网小贷产品
  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各大IT巨头纷纷进军互联网金融领域,推出了不少纯线上操作,在线审批、立马到账的信用借贷产品,比如支付宝-借呗、微信-微粒贷、京东金条、小米贷款、360借条、万达贷等等。
  这些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产用&白名单邀请制&,即把贷款额度发放给自认为优质信用客户,具体说到贷款利息又是如何计算呢?  
  以借呗为例,贷款5万元,贷款利率为日息万分之四,还款期限为12个月,还款方式为等额本金,那么1年的贷款总利息为3775.89元。
  融360点评:互联网小贷产品的优劣势都相当突出,优势在于在线审批,快速到账,可提前还款不收取任何手续费,但劣势也相当明显,贷款利率高,总支出成本更高。融360房贷君(fangdai123)建议这类产品仅作救急所需,毕竟融资成本比较高。
  方式三:小额贷款公司或P2P平台
  由于银行贷款门槛相对较高,许多借款人在被银行拒之门外以后,会选择小额贷款或是P2P平台的融资方式。从这两大平台上贷款相对简单,但是利息也会很高。
  以P2P平台拍拍贷为例,贷款5万元,贷款期限1年,月利率0.83%(年利率约10%),还款方式等额本息,贷款利息为2749元。但拍拍贷上每一笔贷款还需支付一定的借款手续费和增值服务费,假设首次借款,借款手续费按本金5%比例收取,增值服务费按本金的10%比例收取,那么,贷款的总利息为:*5%(贷款手续费)+50000*10%(增值服务费)=10249元。
  融360点评:从以上示例不难看出,小额贷款公司或是P2P平台,由于贷款费用构成复杂,借款人需要支出的总利息是相当高昂的。当然,许多人选择小贷公司可能是无奈之举,不过融360小编还是想提醒的是,无论是跟哪家平台签约,一定要详细过问总利息的收取情况,计算其是否在自己还贷承受范围之内。
  事实上,贷款利息的多少,既要看贷款利率高低、还款期限长短,也要看还款方式和各项费用的收取情况,想要花小钱办大事,贷前功课要做足。(注:文中贷款计算公式仅供参考,实际利息以官方解释为准)
《你可能从未想到它们,会挡在你贷款路上的13只拦路虎》 关注&融360&(fangdai123)微信号,回复&武松&教你打虎秘籍,轻松贷款。
延伸阅读: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凡注明 “融360原创”之作品,未经融360书面授权,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均不得转载、摘编或者采取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书面授权的,注明来源融360。违反上述声明对融360合法权益造成侵害的,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作品中的材料及结论仅供用户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获取书面授权请发邮件至: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问题:融360贷款专家,您好!请问个人小额贷款利息怎么算? 融360贷款专家答复:您好! 个人小额贷款利息=贷款金额*贷款利率*贷款期限; 按天算:贷款利息=贷款金额*天数*日利率 按月算:...
平安信贷小额贷款利息怎么算?平安银行小额贷款放款时间快,材料齐全,最快1天放款;申请门槛低,所需材料简单,贷款期限可长达3年。总而言之,平安银行小额贷款支持各类消费是一款相...
存钱是投资理财的第一步。很多人喜欢把钱存在银行,但不知道银行利息怎么算、如何利用不同的储蓄组合来赚取收益。下面小编告诉大家计算方法。 要想算存款利息,首先要知道不同储蓄类...
银行贷款利息怎么算?这大概是贷款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了。利息多,还款压力大。谁都想用最少的利息,撬动最大的资金周转量。在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来看看,贷款利息到底是...
高利贷最受人关注的是其高利问题,那么高利贷利息怎么算呢?高利贷的资金价格都是指1元钱一个月的月息,比如,如果说高利贷是6分利息,就相当于年利率是72%,1毛则相当于年利率是12...
您可能也感兴趣:
相关专题:
你是否正因为借不到钱而苦恼? 是否在尝试了很...
最近,玩钱哥(公众号:wanqianbuwanqing)发现很多...
从一个贷款中介,看看贷款的圈子有多乱...
近年来,小额贷款遍地开花,其形式多样、种类...
除了买房、买车,一些朋友选择保险来保持自己...
进入3月,正式开启了全国两会时间,经历了201...
12月全国首套房平均利率为4.45%,与上月持平。国...
11月全国首套房平均利率为4.45%,首次回涨。国家...
10月全国首套房平均利率为4.44%,和上月持平。同...
9月全国首套房平均利率为4.44%,和上月持平。同...
融360 - 贷款平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15 Rong36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借款利息计算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