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主张银行贷款到期怎么续贷提前到期的问题(兼谈宣布银行贷款到期怎么续贷提前到期

 银行实务中经常发现“宣布贷款提前到期”被等同于《合同法》中的“合同解除”,并将二者混淆使用。不管是公司贷款还是自然人,银行均应慎用“合同解除”,建议优先使用“宣布贷款提前到期”条款。 
银行经常在贷款合同中有类似约定,&借款人的资信状况发生严重恶化或者出现某些严重违约行为时,银行有权宣布贷款提前到期&。宣布贷款提前到期,一方面对借款人意味着远期还款压力马上转变为沉重的现实负担,对其生产生活常会产生巨大甚至颠覆性的影响;另一方面实践中常与《合同法》里&合同解除&的概念混淆理解和使用,以致不同法院甚至出现不同判决。因此,有必要予以梳理和澄清。
&宣布贷款提前到期&不属于《合同法》规定的&合同解除&
银行设置宣布贷款提前到期条款的目的是追求贷款合同权利义务的立刻终止。严格来说,宣布贷款提前到期,或者说宣布合同提前到期并不是《合同法》里有明确内涵的专门法律术语,而是银行业在实际信贷业务工作中为了维权而&设置&的一种做法。
银行实务中经常发现&宣布贷款提前到期&被等同于《合同法》第九十一条第(二)款&合同解除&,并将二者混淆使用。对此,笔者并不赞同。合同解除分为约定解除与法定解除,如果将宣布贷款提前到期视为合同解除,而宣布贷款提前到期是借贷双方在贷款合同中协商订立的,那么应当属于约定解除(详见《合同法》第九十三条)的范畴,而非法定解除。
从合同解除效力这一视角可辨析宣布贷款提前到期是否属于约定合同解除。《合同法》第九十七条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合同解除对合同关系产生的效果可以使合同自始消灭或者向将来消灭。无论合同自始消灭还是向将来消灭,对于银行贷款合同,当银行发放完毕贷款而借款人仅仅归还了部分贷款,银行认为严重违约而宣布贷款提前到期时,依据《合同法》第九十七条规定,合同解除后,对于借款人尚未归还的剩余贷款,终止履行&&借款人不用归还剩余贷款,这与银行宣布贷款提前到期的行业惯例做法&&要求借款人立刻归还剩余贷款冲突矛盾,也有违银行的一般商业逻辑(虽然银行亦不排斥借款人用其他方式达到归还剩余贷款的同样效果)。因为银行放贷的基本目的和诉求就是要借款人归还本金以及相应利息获利。可见,宣布贷款提前到期的行业惯例做法在法律属性上并不属于《合同法》第九十七条合同解除的范畴。
宣布贷款提前到期的法律属性,排除了属于合同解除之后,再回看《合同法》第九十一条。宣布贷款提前到期显然不属于该条前六款所列情形,且因为宣布贷款提前到期是借贷双方在合同中协商约定的,自然不属于第七款前半部分&法律规定&,那么宣布贷款提前到期的法律属性只能属于《合同法》第九十一条第七款后半部分&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了。
银行应优先使用&宣布贷款提前到期&,慎用&合同解除&
宣布贷款提前到期虽然不属于合同解除,但这并不意味贷款合同就不能设置合同解除条款。《合同法》第九十七条规定了合同解除后的三种补救措施,即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和赔偿损失。所谓&恢复原状&,是指合同解除后当事人应恢复到订约前的状态,常见的有返还财产、补偿因返还所支付的费用等。对银行已经履行完毕的放款义务,以及借款人已经部分履行的还款义务,客观上是不可能恢复原状的&&不可能恢复到银行尚未发放贷款时的状态,因为借款人的资信状况、违约状况等已导致其无力或无法归还剩余贷款了。所谓&其他补救措施&,依据合同的性质或当事人的实际履行状况,如果无法使合同履行恢复原状时,当事人一般可以采取修理、加工、减价等措施代替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但这些措施因银行贷款合同性质和履行情况客观上根本无法做到。因此,依据第九十七条,银行的维权手段就只剩&赔偿损失&了。
我国法律是认可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并存的,合同解除作为一种补救方法,使受害人摆脱了合同关系的束缚,但其&损失&理应得到补救。因此,银行在贷款合同中可以约定合同解除的条件、如何行使、谁来行使、特别是要明确约定解除的后果&&即对&赔偿损失&如何界定范围和计算数值要予以明确,至少要包括尚未归还的贷款本金、利息、罚息,以及借款人违约对银行造成的其他损失,等等。但问题在于,银行&其他损失&如何界定范围和计算数值并不容易,因为这必是借款人与银行争议之焦点,贷款金额过大时甚至连罚息、利息的计算都有争议。因此,银行解除贷款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的必要性、合理性就存有疑问了。
理论上,宣布贷款提前到期与合同解除二者可以在同一个贷款合同中选择使用(而不是同时使用)。选择使用的依据主要是看借款主体的不同、借款金额的不同以及&损失&、利息计算的繁简程度。例如,对公司类借款主体,借款数额往往较大(多则可能过亿元),违约的情形比较复杂,公司违约对银行造成的&损失&常难以准确测算,甚至有时连利息、罚息怎么计算亦备受争议。理论上,虽然这些内容均可以在签订贷款合同时明确约定&&公司违约对银行造成的&损失&也可在合同中明确界定,但笔者认为对于公司贷款还是要慎重考虑使用合同解除,建议在维权(特别是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时,尽可能使用宣布贷款提前到期,而不首先考虑使用解除合同。因为双方可以在合同中直接明确约定,银行有权要求借款公司立刻继续归还剩余贷款,以及相应的利息、罚息等,而不用劳神与借款人公司纠缠到底给银行造成了多少&损失&。
比较而言,对于自然人贷款,一定程度上银行则不需过多考虑究竟是选择宣布贷款提前到期有利,还是选择合同解除有利。因为自然人借款人往往借款金额不大,违约的情形较少(至少不用像公司借款人那样分析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利息易于计算。即使是选择使用合同解除,自然人违约对银行造成的&损失&亦易于计算,甚至有些轻微可以忽略。总之,不管是自然人还是公司贷款,银行均应当慎用合同解除。
宣布贷款提前到期的两个关键点
前已论及,宣布贷款提前到期的《合同法》属性是当事人约定终止贷款合同的其他情形。既然是&约定&,即属于合同双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范畴。但实践中常发生银行宣布贷款提前到期,却因违约标准轻微被法院判决败诉。随之而来的关键问题是,银行应当在合同中约定什么样的违约标准,才足以让银行宣布贷款提前到期被法院支持呢?笔者认为,应当以&根本违约&为标准,而不宜以&一般违约&为标准。因为&根本违约&意味着借款人的资信状况、违约性质等已经完全违背了缔结贷款合同的初衷,贷款合同已经无法继续正常履行,而只能通过诉讼等非常手段。在贷款合同的格式化条款中,银行应当将&根本违约&转化为借款人资信状况恶化、违约性质严重的具体标准。
例如,&借款人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现金流量等财务指标突破约定标准或发生恶化,已经或可能影响到其在本合同项下义务的履行&。又如,&借款人涉及或可能涉及重大经济纠纷、诉讼、仲裁,或资产被查封、扣押或被强制执行,或被司法机关或行政机关依法立案查处、依法采取处罚措施,或因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或政策被媒体曝光,已经或可能影响到其在本合同项下义务的履行&。再如,&借款人连续三期不归还贷款利息&,等等,不一而足。相反,不宜在贷款合同中简单、笼统的描述为&借款人不归还利息时,贷款人有权宣布贷款提前到期&,这样的&一般违约&易被法院判决败诉。
宣布贷款提前到期作为银行与当事人约定终止贷款合同的情形,只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一旦发生&根本违约&的情形,银行即可单方面行使这一权利,但须确保通知&到达&借款人,宣布贷款提前到期自通知到达对方时生效。因为银行设置宣布贷款提前到期条款的目的就是要获得&单方面宣布&这种权利,可见这种权利在性质上应当属于形成权。所谓形成权,指当事人一方可以以自己单方的意思表示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权利。形成权的意思表示一旦发出并到达相对人,就可发生效力。实践中银行应注意留存好通知&到达&借款人的证据,如借款人签收的凭证、邮寄送达的回执、甚至公证送达等,以证明银行履行了通知的程序,形成权的意思表示&到达&了借款人。本文原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16年第4期。(作者)
更多相关文章
建议您使用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中国银行业协会版权所有,copyright
京公安备 24号关于在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诉讼或仲裁中银行能否主张贷款提前到期的问题(兼谈宣布贷款提前到期与合同解除的区别)
我的图书馆
关于在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诉讼或仲裁中银行能否主张贷款提前到期的问题(兼谈宣布贷款提前到期与合同解除的区别)
广东豪盛律师事务所 涂建军主任律师
鉴于在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诉讼或仲裁中,有的法官或仲裁员对于银行宣布贷款提前到期应该如何理解,以及银行宣布贷款提前到期与请求解除合同有何区别,没有统一认识,导致银行在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中左右为难,往往迁就个别法官或仲裁员的认识,而去调整诉讼请求。笔者特著以下短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在银行诉借款人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中,往往存在一个焦点:借款人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出现借款合同约定的违约事由,银行欲收回全部贷款本息,其到底应该主张贷款提前到期,还是应该主张解除合同?
我们认为:借款合同既然在“违约救济手段的约定”中,列举了包括宣布贷款提前到期和解除合同在内的多项违约救济手段,那么就赋予了银行自行选择违约救济的权利。因此,对于借款人出现合同约定的违约事由时,银行既可以宣布贷款提前到期,要求被申请人立即清偿全部借款本息;也可以要求解除合同,恢复原状,从而收回贷款本息。但宣布贷款提前到期与合同解除是有本质区别的,银行之所以选择宣布贷款提前到期完全是出于该救济手段更简便易行、更有利于维护其自身权益的考量。具体分析如下:
一、宣布贷款提前到期的法律性质
宣布贷款提前到期是指金融机构与借款人在金融借款合同中约定,如发生一定的事由,金融机构有权将合同约定的还款期限提前,从而使其在还款期限届满前享有要求借款人履行还本付息义务的权利。
1、宣布贷款提前到期条款属“有效约定”
我国《合同法》以促成合同有效、鼓励交易为其立法本旨,其在第五十二条明确规定了合同无效的情形,而借贷双方就提前收回借款的约定并无该条所规定的情形,且为《贷款通则》全面规定。因此,借贷双方关于贷款提前到期的约定,不违反法律的规定,应属“有效约定”。
2、宣布贷款提前到期条款属“加速贷款到期条款”
金融机构宣布贷款提前到期,在贷款业务中称为“加速贷款到期条款”,是金融组织和金融机构的通行做法。所谓加速贷款到期条款,是指金融机构于金融借款合同中与借款人约定,如发生一定的事由,纵然债务尚未到期,仍认为其已届债务清偿期而求偿,并依担保合同的约定而使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的合同约款。
3、宣布贷款提前到期条款是“附生效条件的合同条款”
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中,宣布贷款提前到期条款所约定的“发生一定的事由”,常见于借贷双方就借款人违约情形的约定。即借贷双方约定,如果借款人发生合同约定的违约情形,则贷款人有权提前收回借款。质言之,金融机构依照合同的约定在还款期限届满前有权要求借款人提前履行还本付息义务。其比较典型的约定,例如:借款人的还款方式为按季结息,到期还本。如果借款人累计二次或者三次未按季结息,则贷款人有权提前收回借款。&
订立金融借款合同时,借贷双方就提前收回借款约定的“一定事由”&是否出现,为不确定之事实,因此,该“一定的事由”应系条件。在金融借款合同中,借款人的主要义务是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即借贷双方约定的期限届至,借款人必须履行该义务。期限未届至,借款人有权拒绝履行该义务即其享有期限利益抗辩权。借款人就双方约定的期限享有期限利益。贷款人在借款人的还款期限届满前是无权要求借款人返还本息的。但我国《合同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借贷双方就提前收回借款条款所约定的事由,若在金融借款合同履行过程中未发生,则提前收回借款条款因条件不成就尚不发生法律效力;金融机构此时享有期待权。若借款人发生合同约定的一定的事由,因条件成就,借贷双方所约定的提前收回借款条款发生法律效力;金融机构所享有的期待权此时转化为既得权即其享有了提前收回借款的权利。
4、金融机构提前收回借款的权利系复合性权利,实质上是金融机构行使通知到期权这一形成权而接续下来发生的债权请求权。&
(1)形成权,即指权利人凭借其单方意思表示就能导致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权利,其目的在于当事人自由决定法律关系是否要发生变动。当提前收回借款的条件成就时,金融机构此时享有了通知到期权。通知到期权系指使未到期的债权转化为到期之债的一种形成权。该项权利旨在变动借贷双方约定的还款期限。因其系形成权之一种,金融机构完全可以在意思自治的原则内自主的决定是否变动借贷双方约定的还款期限。
(2)金融机构行使通知到期权的意思表示到达借款人时发生法律效力,其法律后果是:借贷双方原在金融借款合同中约定的还款期限发生变动。对借款人而言,其原享有的期限利益丧失,还款期限缩短至通知到期权的意思表示到达之时,从而加速了贷款到期;对贷款人而言,因还款期限缩短至通知到期权的意思表示到达之时,从而使贷款人请求借款人还本付息还款期限较原来约定的提前,故贷款人就此享有要求借款人返还借款本息的请求权。
由此可见:金融机构宣布贷款提前到期首先系形成权,在其行使通知到期权的意思表示到达借款人时即发生贷款期限提前届满的法律效力;金融机构在宣布贷款到期后所享有的提前收回借款的权利,乃系其行使通知到期权这一形成权而接续下来发生的债权请求权。因为金融机构凭单方意思表示即可宣布贷款提前到期,故其在仲裁请求中只需主张收回全部贷款本息的债权请求权,而无需主张仲裁机构裁决贷款提前到期或主张仲裁机构对贷款提前到期的效力予以确认(平安银行之所以在仲裁请求中请求确认宣布贷款提前到期,系因为以前在个案中,个别仲裁员强烈要求加上这一请求,代理人或银行一时又难以说服该仲裁员,只好迎合其要求,在请求中添加该项请求)。
二、宣布贷款提前到期与合同解除的区别
1、两者的共同点:
有种观点认为,宣布贷款提前到期,系合同解除制度中的约定解除条件,属于合同解除的一种约定。此种观点只看到了两者的共同点,即合同解除和宣布贷款提前到期后的法律后果,均是要求借款人在原约定的履行期限届至前履行返还借款本息。
&2、两者的区别:
①、《合同法》第二百零三条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由此可以看出,贷款人提前收回借款的权利和解除合同的权利是两种并列的权利,而非合同解除制度所包容。
②、合同解除系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一种形式。合同解除后,贷款人与借款人之间的合同关系消灭,借款人承担的是后合同义务。依照《合同法》第九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具体到金融借款合同,合同解除后,银行可以要求恢复原状,即收回本金,但逾期利息就不能按照合同约定的罚息利率来计算,而只能参照人民银行同期商业贷款逾期利率计算,因为既然是解除合同,合同终止,未履行的部分就不再履行,原合同约定的利率也就不再适用。而提前收回贷款,据前所述,系金融机构行使通知到期权时,致使借款人丧失合同的期限利益,借款人履行返还本息的期限提前届至。对于当事人来说,合同并未终止,除了还款期限提前届满外,合同的其他约定并未发生变化,合同仍处于继续履行的状态,因此,借款人返还借款本息的义务仍系合同义务,仍然适用合同约定的逾期罚息利率。因此,宣布贷款提前到期属于银行可采用的一种违约救济手段,而非终止合同的形式。
③、合同解除,还将影响到银行如何要求担保人承担责任、担保人承担何种责任的问题;而提前收回借款只是借款期限提前届满,不会影响银行对担保人权利的行使。正是基于前述两者的本质区别,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五条规定:“金融借款合同关于贷款人提前收贷有约定的,该约定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认定有效。在贷款人主张借款人提前还款的条件成就时,贷款人据此诉请要求借款人提前还款的,法院应予支持。该诉请不以解除合同为前提,故贷款人无须主张解除合同诉请”。
④、合同解除,虽然本金可以恢复原状收回,但逾期利息却不能直接按照合同约定的罚息利率来计算,而只能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商业贷款逾期利率,对于银行而言,大大增加了其工作量,尤其到了执行阶段,由于人民银行同期商业贷款逾期利率有可能与合同约定的罚息利率不同,因此就不能根据银行系统数据直接得出被执行人应承担的本息数额,而要另行计算,工作量将会大大增加。而宣布贷款提前到期,银行只需按照合同约定的罚息利率要求借款人履行还本付息的义务即可,执行时也可直接采用银行系统数据,方便简捷。
由此可见:以宣布贷款提前到期要求借款人立即偿还全部借款本息并行使抵押权显然比解除合同要求恢复原状更简便易行,也更有利于维护银行的合法权益。
&&&&&&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宣布贷款提前到期在法律性质上并非合同解除,而是银行行使通知到期权这一形成权而接续下来发生的债权请求权;只要银行所主张的借款人提前还款的条件成就,银行就可以诉请借款人提前还款,而且该诉请无需以解除合同为前提。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关于在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诉讼或仲裁中银行能否主张贷款提前到期的问题(兼谈宣布贷款提前到期与合同解除的区别)
我的图书馆
关于在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诉讼或仲裁中银行能否主张贷款提前到期的问题(兼谈宣布贷款提前到期与合同解除的区别)
广东豪盛律师事务所 涂建军主任律师
鉴于在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诉讼或仲裁中,有的法官或仲裁员对于银行宣布贷款提前到期应该如何理解,以及银行宣布贷款提前到期与请求解除合同有何区别,没有统一认识,导致银行在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中左右为难,往往迁就个别法官或仲裁员的认识,而去调整诉讼请求。笔者特著以下短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在银行诉借款人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中,往往存在一个焦点:借款人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出现借款合同约定的违约事由,银行欲收回全部贷款本息,其到底应该主张贷款提前到期,还是应该主张解除合同?
我们认为:借款合同既然在“违约救济手段的约定”中,列举了包括宣布贷款提前到期和解除合同在内的多项违约救济手段,那么就赋予了银行自行选择违约救济的权利。因此,对于借款人出现合同约定的违约事由时,银行既可以宣布贷款提前到期,要求被申请人立即清偿全部借款本息;也可以要求解除合同,恢复原状,从而收回贷款本息。但宣布贷款提前到期与合同解除是有本质区别的,银行之所以选择宣布贷款提前到期完全是出于该救济手段更简便易行、更有利于维护其自身权益的考量。具体分析如下:
一、宣布贷款提前到期的法律性质
宣布贷款提前到期是指金融机构与借款人在金融借款合同中约定,如发生一定的事由,金融机构有权将合同约定的还款期限提前,从而使其在还款期限届满前享有要求借款人履行还本付息义务的权利。
1、宣布贷款提前到期条款属“有效约定”
我国《合同法》以促成合同有效、鼓励交易为其立法本旨,其在第五十二条明确规定了合同无效的情形,而借贷双方就提前收回借款的约定并无该条所规定的情形,且为《贷款通则》全面规定。因此,借贷双方关于贷款提前到期的约定,不违反法律的规定,应属“有效约定”。
2、宣布贷款提前到期条款属“加速贷款到期条款”
金融机构宣布贷款提前到期,在贷款业务中称为“加速贷款到期条款”,是金融组织和金融机构的通行做法。所谓加速贷款到期条款,是指金融机构于金融借款合同中与借款人约定,如发生一定的事由,纵然债务尚未到期,仍认为其已届债务清偿期而求偿,并依担保合同的约定而使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的合同约款。
3、宣布贷款提前到期条款是“附生效条件的合同条款”
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中,宣布贷款提前到期条款所约定的“发生一定的事由”,常见于借贷双方就借款人违约情形的约定。即借贷双方约定,如果借款人发生合同约定的违约情形,则贷款人有权提前收回借款。质言之,金融机构依照合同的约定在还款期限届满前有权要求借款人提前履行还本付息义务。其比较典型的约定,例如:借款人的还款方式为按季结息,到期还本。如果借款人累计二次或者三次未按季结息,则贷款人有权提前收回借款。&
订立金融借款合同时,借贷双方就提前收回借款约定的“一定事由”&是否出现,为不确定之事实,因此,该“一定的事由”应系条件。在金融借款合同中,借款人的主要义务是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即借贷双方约定的期限届至,借款人必须履行该义务。期限未届至,借款人有权拒绝履行该义务即其享有期限利益抗辩权。借款人就双方约定的期限享有期限利益。贷款人在借款人的还款期限届满前是无权要求借款人返还本息的。但我国《合同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借贷双方就提前收回借款条款所约定的事由,若在金融借款合同履行过程中未发生,则提前收回借款条款因条件不成就尚不发生法律效力;金融机构此时享有期待权。若借款人发生合同约定的一定的事由,因条件成就,借贷双方所约定的提前收回借款条款发生法律效力;金融机构所享有的期待权此时转化为既得权即其享有了提前收回借款的权利。
4、金融机构提前收回借款的权利系复合性权利,实质上是金融机构行使通知到期权这一形成权而接续下来发生的债权请求权。&
(1)形成权,即指权利人凭借其单方意思表示就能导致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权利,其目的在于当事人自由决定法律关系是否要发生变动。当提前收回借款的条件成就时,金融机构此时享有了通知到期权。通知到期权系指使未到期的债权转化为到期之债的一种形成权。该项权利旨在变动借贷双方约定的还款期限。因其系形成权之一种,金融机构完全可以在意思自治的原则内自主的决定是否变动借贷双方约定的还款期限。
(2)金融机构行使通知到期权的意思表示到达借款人时发生法律效力,其法律后果是:借贷双方原在金融借款合同中约定的还款期限发生变动。对借款人而言,其原享有的期限利益丧失,还款期限缩短至通知到期权的意思表示到达之时,从而加速了贷款到期;对贷款人而言,因还款期限缩短至通知到期权的意思表示到达之时,从而使贷款人请求借款人还本付息还款期限较原来约定的提前,故贷款人就此享有要求借款人返还借款本息的请求权。
由此可见:金融机构宣布贷款提前到期首先系形成权,在其行使通知到期权的意思表示到达借款人时即发生贷款期限提前届满的法律效力;金融机构在宣布贷款到期后所享有的提前收回借款的权利,乃系其行使通知到期权这一形成权而接续下来发生的债权请求权。因为金融机构凭单方意思表示即可宣布贷款提前到期,故其在仲裁请求中只需主张收回全部贷款本息的债权请求权,而无需主张仲裁机构裁决贷款提前到期或主张仲裁机构对贷款提前到期的效力予以确认(平安银行之所以在仲裁请求中请求确认宣布贷款提前到期,系因为以前在个案中,个别仲裁员强烈要求加上这一请求,代理人或银行一时又难以说服该仲裁员,只好迎合其要求,在请求中添加该项请求)。
二、宣布贷款提前到期与合同解除的区别
1、两者的共同点:
有种观点认为,宣布贷款提前到期,系合同解除制度中的约定解除条件,属于合同解除的一种约定。此种观点只看到了两者的共同点,即合同解除和宣布贷款提前到期后的法律后果,均是要求借款人在原约定的履行期限届至前履行返还借款本息。
&2、两者的区别:
①、《合同法》第二百零三条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由此可以看出,贷款人提前收回借款的权利和解除合同的权利是两种并列的权利,而非合同解除制度所包容。
②、合同解除系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一种形式。合同解除后,贷款人与借款人之间的合同关系消灭,借款人承担的是后合同义务。依照《合同法》第九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具体到金融借款合同,合同解除后,银行可以要求恢复原状,即收回本金,但逾期利息就不能按照合同约定的罚息利率来计算,而只能参照人民银行同期商业贷款逾期利率计算,因为既然是解除合同,合同终止,未履行的部分就不再履行,原合同约定的利率也就不再适用。而提前收回贷款,据前所述,系金融机构行使通知到期权时,致使借款人丧失合同的期限利益,借款人履行返还本息的期限提前届至。对于当事人来说,合同并未终止,除了还款期限提前届满外,合同的其他约定并未发生变化,合同仍处于继续履行的状态,因此,借款人返还借款本息的义务仍系合同义务,仍然适用合同约定的逾期罚息利率。因此,宣布贷款提前到期属于银行可采用的一种违约救济手段,而非终止合同的形式。
③、合同解除,还将影响到银行如何要求担保人承担责任、担保人承担何种责任的问题;而提前收回借款只是借款期限提前届满,不会影响银行对担保人权利的行使。正是基于前述两者的本质区别,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五条规定:“金融借款合同关于贷款人提前收贷有约定的,该约定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认定有效。在贷款人主张借款人提前还款的条件成就时,贷款人据此诉请要求借款人提前还款的,法院应予支持。该诉请不以解除合同为前提,故贷款人无须主张解除合同诉请”。
④、合同解除,虽然本金可以恢复原状收回,但逾期利息却不能直接按照合同约定的罚息利率来计算,而只能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商业贷款逾期利率,对于银行而言,大大增加了其工作量,尤其到了执行阶段,由于人民银行同期商业贷款逾期利率有可能与合同约定的罚息利率不同,因此就不能根据银行系统数据直接得出被执行人应承担的本息数额,而要另行计算,工作量将会大大增加。而宣布贷款提前到期,银行只需按照合同约定的罚息利率要求借款人履行还本付息的义务即可,执行时也可直接采用银行系统数据,方便简捷。
由此可见:以宣布贷款提前到期要求借款人立即偿还全部借款本息并行使抵押权显然比解除合同要求恢复原状更简便易行,也更有利于维护银行的合法权益。
&&&&&&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宣布贷款提前到期在法律性质上并非合同解除,而是银行行使通知到期权这一形成权而接续下来发生的债权请求权;只要银行所主张的借款人提前还款的条件成就,银行就可以诉请借款人提前还款,而且该诉请无需以解除合同为前提。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贷款到期怎么续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