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财资本配资如何?

从贫穷到富有 普通人如何走上资本致富的道路?
来源:融360
  人无外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对于大部分普普通通的人来说,往往是靠辛苦劳动去赚钱,如果没有特别的机会,就很难赚到大钱,真是这样的吗?
  将生活费用变成第一资本
  一个人用100元买了50双拖鞋,拿到地摊上每双卖3元,一共得到了150元。另一个人很穷,每个月领取100元生活补贴,全部用来买大米和油盐。
  同样是100元,前一个100元通过经营增值了,成为资本。后一个100元在价值上没有任何改变,只不过是一笔生活费用。
  贫穷者的问题就在于,他的钱很难由生活费用变成资本,更没有资本意识和经营资本的经验与技巧,所以,贫穷者就只能一直穷下去。
  渴望是人生最大的动力,只有对财富充满渴望,而且在投资过程中享受到赚钱乐趣的人,才有可能将生活费用变成“第一资本”,同时,积累资本意识与经营资本的经验与技巧,获得最后的成功。
  最初几年困难最大
  其实,贫穷者要变成富人,最大的困难是最初几年。财智学中有一则财富定律:对于白手起家的人来说,如果第一个百万花费了10年时间,那么,从100万元到1000万元,也许只需5年,再从1000万元到1亿元,只需要3年就足够了。
  这一财富定律告诉我们:因为你已有丰富的经验和启动的资金,就像汽车已经跑起来,速度已经加上去,只需轻轻踩下油门,车就会疾驶如飞。开头的5年可能是最艰苦的日子,接下来会越来越有乐趣,且越来越容易。
  贫穷者不仅没有资本,更大的问题的是没有资本意识,没有经营资本的经验和技巧。贫穷者的钱如不是资本,也就只能一直穷下去。
&&& 贫穷者的财富只有大脑
  人与人之间在智力和体力上的差异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大,一件事这个人能做,另外的人也能做。只是做出的效果不一样,往往是一些细节的功夫,决定着完成的质量。
  假如一个恃才傲物的职员得不到老板的赏识,他只是简单地把原因归结为不会溜须拍马,那就太片面了。
  老板固然不喜欢不尊重自己的人,但更重要的是,他能看出你的价值。同样,假如你第一次去办营业执照,就和办理证照的人吵得不可开交,可以肯定,你开的那个小店永远只能是个小店,做大很难。这样的心态,别说投资,连日常都难做好。
  很多投资说到底是一种赌博,赌的就是将来的收益大于现在的投入。投资是件风险极大的事,钱一旦投出去就由不得自己。
  贫穷者是个弱势群体,从来没把握过局势,很多时候连自己也不能支配,更不要说影响别人。贫穷者投资,缺的不仅仅是钱,而是行动的勇气、思想的智慧与财商的动机。
  贫穷者最宝贵的资源是什么?不是有限的那一点点存款,也不是身强力壮,而是大脑。
  以前总说思想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实在我们这个时代,思想不仅是精神财富,还可以是物质化的有形财富。一个思想可能催生一个产业,也可能让一种经营活动产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差别不是高矮胖瘦,而是装着经营知识、理财性格与资本思想的大脑。
  对自身能力的投资
  有一位伟人的话,大意是一个人的价值大小,不是看他向社会索取多少,而是看他贡献多少。相比之下,按劳分配并不是按你的劳动量来分配,而是要你生产出更多的价值。
  只要你愿意,你劳动的能力越强,创造的价值越多,就越可能获得高的收入。多劳多得的根本是质而不是量,贫穷者最根本的投资是对自身能力的投资。
  说到资本家,贫穷者就联想到那些剥削工人剩余劳动价值的人,心中自然有种抵触。实际上,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当资本家,资本市场是向每一个人开放的,其中也有你的那一份天地。
  教育是最大投资,学历只是一般教育的证明,学校里学到的只是一些综合性的基础知识,人一辈子都需要学习。对很多贫穷者来说,他们的命运是和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的。因为贫困不是一种罪过,但贫困中的人都不得不承受它的恶果。
&&& 勿以运气为贫穷开脱
  关于资本的故事每个人都听过不少。比如某个美国老太太,买了100股可口可乐,压了几十年,成了千万富翁;某位中国老太太,捂了10年深发展原始股,也成了超级富婆。故事的主角都是老太太,笨头笨脑,居然一弯腰就捡了一个金娃娃。
  从理论上讲,美国老太和中国老太的投资都是成功的,但对更多的人而言,却很难有什么推广价值。
  两个老太凭什么能够坚持捂股?不是理智的分析,也不是坚定的信心,而是什么都不懂,要么是压在箱底忘在脑后了,要么是运气的因素。贫穷者把很多事情都归于运气。因为只有运气是最好的借口,可以为自己的贫穷开脱。
  在商品经济时代,人人都会有运气,不劳而获不仅是可耻的,而且是不可能的。一个人之所以有权获得收入,是因为他为社会生产出了产品,社会才给了他的回报。
  知本向资本靠拢
  有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国王要感谢一个大臣,就让他提一个条件。大臣说:“我的要求不高,只要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装1粒米,第二个格子里装2粒,第三个格子里装4粒,第四个格子里装8粒,以此类推,直到把64个格子装完。”
  国王一听,暗暗发笑,要求太低了,照此办理。不久,棋盘就装不下了,改用麻袋,麻袋也不行了,改用小车,小车也不行了,粮仓很快告罄。数米的人累昏无数,那格子却像个无底洞,怎么也填不满&&
  国王终于发现,他上当了,因为他会变成没有一粒米的穷者。一个东西哪怕基数很小,一旦以几何级倍数增长,最后的结果也会很惊人的。
  贫穷者的发展难,起步难,坚持更难。就那么几粒米,你自己都没了胃口。可一件事情的成功,往往就在于最后一步。
  当基数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只需要跳一下格子,你就立地成佛了。这之前的一切都是铺垫,没有第一粒米,就没有后面的小车大车,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也是艰难的。
  但是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有知识的人遍地都是,但真正能发大财的却少,要把知识变为知本,只有和资本联姻才行。
  富人靠资本生钱,贫穷者靠知本致富。以知本作为资本,赤手空拳打天下,可能是现代贫穷者们最后也最辉煌的梦想。
  但是,一个生活在底层的人,很难有俯瞰的眼光和轩昂的气度,贫穷者内心最缺乏的其实就是这种自信!
(责任编辑:曹萌)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东方财智商学院《资本经营董事长班》:159万亿的四个阶级,事情没那么简单
最新数据显示,广义货币存量已经达到159万亿,今天的分析目的很简单,搞清这些庞大的资金谁在控制?资金到底值多少钱?任意一次的资金流动有没有发生损耗?
要弄明白这些问题,先要理顺我们面对的4个主要利率圈层:
第一层:央行对金融机构的借款利率(出厂价)
第二层:金融机构之间的借款利率(分销价)
第三层:金融机构对企业的借款利率(零售价)
第四层:民间借款利率(非核心零售价)
下面我们来看每一层资金的运营方式:
第一个圈层其实是一条走廊
这一层是货币的发源地,过去央行调整利率有三大法宝: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
准备金调整被认为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轻易不能用,而银行向央行申请贷款容易让大家怀疑(这孩子是不是有问题),产生污名效应。
长期公开市场操作的结果,就是形成了隐形的利率走廊,没有任何逼格的通俗解释,利率走廊真的就是个走廊,所有的利率浮动被都被困在走廊里面。
走廊上限初步估计是SLF
常备借贷便利,外号酸辣粉,利率由央妈按需来定,目前年化3.8%。
市场资金紧张的时候,价格会上升(钱荒,当年余额宝收益率高的原因),而当价格穿越走廊上限时,金融机构就没有必要在第二个圈层去借那些“贵”的钱,直接到第一个圈层去向央行借SLF,因为便宜啊,理论上央行为了维护走廊的有效性,需要无限制向商业银行提供放款,直到利率回到走廊内。
走廊下限是央行为准备金提供的利率
目前是0.72%。当市场上拆借利率大幅下行,穿越了走廊下限时,金融机构的多余资金也就没有必要留存在第二个圈层,而是跑到第一圈层把钱存到央行就行了,因为贵啊。
走廊的宽度设多大合适呢?
设置宽了波动会加大,不稳定,银行心里会慌,因为不知道今天用出去的钱,明天还能不能以同样的利率借到。
如果太窄,利率会屡屡“出轨”,意味着货币政策的管理成本会加大,天天加班。
尽管天下银钱均源自央妈,也要考虑操作成本、银行利率敏感度等综合权衡。虽然这条利率走廊还只是雏形,并没有给它正名,但央行正在慢慢的构建篱笆,并把羊群引进走廊中:
存贷比——障碍拆除
准备金考核——由时点法改为平均法
公开市场操作——常规化
SLF交易范围——扩大至中小行
在央行操作越来越有国际范儿的情景下,迟早有一天,利率走廊会实现,资金的出厂价会更加清晰。
第二个圈层主要靠QQ
为什么持牌金融机构之间也会互相拆借资金?
其一、补充流动性。遇到所谓的“钱荒”,就跟家里没米下锅,去隔壁老王家借点米来应急是一个意思,或者虽然还没钱荒,但是存在一定程度的错配,就可以通过拆借来弥补短期缺口。
其二、利润最大化。小银行获取低成本资金的能力弱,就在价格低时借入大行手里便宜的钱用于再投资,相当于把一部分投资收益让渡给大行,价格高时放出闲置的钱以提升收益率,高抛低吸,类似于炒股的换仓操作。
按照体量来说,工行是毫无疑问的老大,曾经有人开玩笑说工行组织全行员工学习开会,业务暂停一天,同业市场价格瞬间就上去了,原因很简单,最大的买家歇了,其他人就捉急了。
通俗的讲,第二个圈层就是把资金当做产品,每个交易员都扮演着买家和卖家的双重身份,当需要吸收同业资金时,是买家,当放出资金时,就是卖家。
交易员的一天都是从QQ群、微信和电话沟通开始的,上午用QQ群在银行间市场里讨价还价,讨论各种资金期限和利率等,谈定资金后下午交易。
因为大额支付系统下午5点就会关闭,所有的资金交易都必须在5点之前完成,走审批、找领导签字、盖合同、划款等,全天面对多则几十亿的来回款。每天下午3点半到5点交易员肾上腺素达到峰值,到期的资金是否已经回款?新谈的放出资金是否已经划给对方银行?
一旦这种大额款项出了问题,下岗只是一件小事。
这里面要关注两个核心利率品种:
DR001。存款类机构间利率债质押回购利率,真实反映银行间市场的资金成本。
GC001。国债逆回购,能够真实反映证券交易所市场的资金成本和供求状况。
两者的关系在于:
第一个圈层内的利率走廊主要是对存款类机构的救助渠道,如果银行出于监管(MPA)或风险(萝卜章)考虑,不愿意出钱“救助”非银行金融机构,那么大量的资金会淤积在银行层面,非银只能去交易所融资。
去年年底就出现了“银行流动性充足、非银流动性紧张”的非典型性钱荒。
第三个圈层不只是简单的贷款
如果说第二个圈层是通过各种撒娇卖萌,实现以最低价格吸收资金,以尽可能高的价格卖出资金,那么第三个圈层想的就是如何把资金投放的时间更长(实体企业),并且安全的收回来。
从下图的基础利率来看,无论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银行放贷的底价,也即资金的零售价都是在走低的。
12年以后,经济下行,企业经营风险加大,银行不太敢再给实业放款,又由于业绩考核的压力,转而寻找一些相对“安全”的借款客户。这些客户未必是最终的资金使用者,却是资金链条上新增的一个环节,实际上就是信用中介。
典型的信用中介:
政府背景(包括国企、融资平台)
房地产(拥有土地信用)
上市公司(拥有壳价值)
非银机构(含各类资产管理产品,券商、信托、保险)
因为种种原因,银行认为这些部门具有较高的信用等级,资金纷纷向这些领域集中,融资市场分化,有的撑死,有的饿死。
长期的集中使得市场发生了两个变化:
圈层臃肿:银行与最终资金使用方之间的环节变多,信用中介增多,而链条每加长一环,资金就会损耗一次。
杠杆不明:比如,银行可借助信用中介为通道,实现向非合意部门(比如融资平台或“两高一剩”企业,是监管部门三令五申限制银行放款的)的放款,或者借助通道抬高资金投放的期限错配水平,最为典型的就是委外,这些杠杆很难弄清楚,目前开展的去杠杆主要针对的也是这个领域。
从操作上看,非标是资金释放的主要方式,准确的说,这种工具几乎所有的东西都不是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交易结构、增信措施、退出路径、合同文本……,就连每个项目的死法也不尽相同,各有千秋。
第四个圈层最爱创新
这个圈层一般都说自己是普惠金融,实际就是P2P。
为什么它会出现,核心的原因在于我们金融门槛很高,需要特许经营,以前海量的屌丝级投资者只能去存款,为机构贡献低成本资金。
100万以上的才叫合格投资者,这部分人虽然越来越多,但是全国仍然有70-80%的人群被挤在非正规金融,金融创新的门槛一旦稍稍下移,这部分就爆发出惊人的力量,理财的机会突然放大。
最新的数据显示,全国P2P问题平台2811家,较2015年年底增长了1258家,其中上线当年便出现问题的平台138家,占全年新上线平台的25.3%。
看下面的利率,1年期的最高时能达到45%,现在也大幅滑落到了25%左右,短期限的下滑到了10%以下。
这个圈层最大的麻烦在于风控的解决路径。
科技类公司一厢情愿的希望通过技术能力来解决,但是风控技术只能够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决定不了风控的质量,哪怕大数据也一样。
另外,风控跟业务是个博弈体,因为目标市场最终是一致的,严苛的风控意味着无业务可做,但是你不能做的业务,人家都做了,你就要饿死,市场不止你一家机构,除非你获得了排他性的市场,所谓的金融创新,都是为了发放贷款寻找的借口。
但是金融机构呢,它可以依赖特许经营权,构建庞大的低成本资金链来解决,甚至包括部分体制性的力量。
总的来说,资金沿着这4个圈层不断的运动,每往下一次,价格就要上涨一次,流通速度加快一次:
第1层资金出厂价:0.72%-3.8%
第2层资金分销价:3.8%-6%
第3层资金零售价:6%-12%
第4层资金非核心零售价:12%-25%
&新班推荐&
东方财智-资本经营董事长班
经营者如何轻松驾驭金融工具为企业发展加速、升级互联网工具实现品牌营销裂变、利用管理工具优化公司内部结构,把握前沿视角,实现快速盈利,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做久。(文章来源:东方财智商学院ID:DFCZ116118)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共享单车”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几乎一夜之间,各种小黄车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在诸多城市街头,是因为这个商业模式,几乎完美回答了我上面提出的5大核心要件。
首先,短距离出行是绝对的刚需。特别是日渐拥挤的大城市和高峰期,一直都是巨大痛点,公交、地铁、出租、私车都无法解决。而过往一些城市(比如上海)尝试的“公共自行车”,由于各区政府各自为政,投入主体不清,自行车投放不足,还车困难等一些列问题,最后几乎都无疾而终。
摩拜为代表的“共享单车”,由公司投放车辆,打开手机APP就能查看附近的车辆,看到有合适的还可以提前预约。不用停车桩,不用办卡,二维码扫一扫就能开锁,不用的时候停在任意合法非机动车停车点即可,半小时收费一元,用车成本低到可以忽略。而且简单方便易用,几乎彻底、完美解决了城市“最后一公里”的困扰。
其次,市场巨大。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络预约专车”用户规模为1.68亿,比2016年上半年增加4616万,增长率为37.9%。共享单车的潜在用户规模,无论如何不会少于这个。
展开剩余91%
哪怕你是一个丝毫不在意出行成本的土豪,一旦你体验过月朋友吃饭,开个私家车从东城到西城需要三个小时,然后再花一个小时找停车位的痛苦,你就知道绝大多数时候,宁可地铁。出地铁站后骑摩拜单车到饭馆路边,把车一扔,是多么痛快和潇洒。所以,你几乎可以把所有城市上班一族都视作目标群体。
第三,这玩意几乎没有触动任何旧世界哪个“土豪”的利益,摩的除外——而摩的几乎是所有城市清缴的对象。而且,摩的全是“地下党”,没有一个组织,完全不成气候。
最后,也是最最令人“膜拜”的,是“共享单车”从一开始就有非常清晰的盈利模式:押金。想明白了这一点,你不得不对想出这个模式的人由衷赞服。
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是通过分时租赁来部分变现,通过收取押金来回收资金,实现现金流并进行扩张(见下图):
分时租赁那个钱,其实一点不重要,无论是摩拜,还是ofo,我相信他们心里都门清:哪怕有一亿用户,每天用一小时,也就1个亿的收入,为此却需要面对超过1千万辆自行车的投放与硬件损耗,再加上其他管理费用。更重要的是,由于其短途特点,及对标公交和传统“公共自行车”,其定价上浮空间有限。所以,他们压根就没指望通过一小时1元的租赁费来赚钱。
通过什么?
押金——这是一个无比天才的创新。
在你屁股跨上单车的前,无论是摩拜,还是ofo,你都必须把你的电话号码、真实姓名、身份证号(要实名认证)都发送过去,同时,你还得提交299元(摩拜)或者99元(ofo)的押金。
对任何一个互联网企业儿来说,能通过长期运营获得用户注册,以及一个电话,已经是天大的幸福。“共享单车”的玩法,等于泡妞,第一次见面,就拿到了对方的所有身份信息与电话——这是对用户无比苛刻的要求,很多隐私意愿强烈的用户一定是抵制的,但“共享单车”用解决痛点的需求一次性实现了。
最关键的,还让用户掏了钱包——这是所有商业模式最后的一个环节,也是最梦寐以求的环节。
之所以说这是个天才的创新,是因为299的押金:
1、可以退,所以多数人不会抵制缴纳这笔钱;
2、可以退,但公司不会自动退,多数人也不会主动要求退,因为下次用车还得缴,其结果就是大量资金沉淀在公司,等于无偿占用;
3、押金不能动用,不能用作租赁车费的支持。这等于这笔钱只会增加,永远不会减少;
4、由于一份押金对应一个注册用户,而非一辆车,这意味着投放一辆车,能锁定远超过1个用户。摩拜目前是一辆车锁定8人,等于投放一辆车,获得2400元(300*8)的“存款”。
从这个意义上,摩拜投放的每辆单车,都类似一个储蓄所。中国网点最多的金融机构是农业银行,在全国有超过2.4万家分支机构,3万台自动柜员机。而日,富士康成为摩拜新的战略投资者。此次合作,将会有望大幅提高摩拜单车产量,每年总产能预计将能超过1000万辆——而每一辆单车,都是一个移动储蓄点。
仅以1000万辆投放为假设,每辆车锁定8人,每人300元押金,沉淀总额资金将达240亿——这是最经典的互联网金融的玩法。
不去着眼解决盈利,而是解决现金流,不出售硬件而通过收取押金来弥补现金流,减少了一般互联网企业为培育用户而通过海量补贴产生的现金支出,这是相当高明的一步。
换句话说,“共享单车”解决了上述模式中的1、2、3、5(见下表):
唯有4略有瑕疵,但无伤大雅因为,最关键的盈利模式问题,从一开始,就得到了解决——这符合“最牛逼”模式的定义。
摩拜单车到底咋赚钱?微信为何全面接入摩拜?看这一篇就够了
就在外界盛传共享单车ofo最快将于4月份正式接入滴滴平台。借着滴滴的巨大流量,或将进一步提升ofo的使用频次和使用功能。
许多人都没想到,微信罕见地向摩拜单车全面开放了小程序、扫一扫、钱包的三大入口!
这是一个足以改变行业格局的大事件!
3月29日,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与前来站台的腾讯投资并购部总经理李朝晖正式宣布:摩拜与腾讯战略合作,摩拜单车全面接入全球第一大移动社交网络服务——微信。
与此同时,滴滴的战略投资者苹果老大库克来到ofo并试骑共享单车,力挺摩拜的竞争对手。
随着苹果、腾讯等互联网巨无霸纷纷选边站台共享单车,意味着不久的将来——
共享单车行业将巨变!
微信为什么要力挺摩拜?滴滴何要重金投资ofo?库克为什么试骑共享单车?商业君今天为大家分享一篇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深度好文。
共享单车真的能盈利吗?
共享单车已经成为过去一年绕不过的一个关键话题,无论各种模式的分析和猜测,往往都是立足于用户端、投资人端来思考的,期间很多八卦满天飞,很少有人去认真讨论其背后的商业模式。此前摩拜单车的创始人胡玮玮在一席演讲时表示,如果做失败了,大不了做了一件公益。这个言论更是让共享单车盈利问题变得扑朔迷离。
据统计,18家共享单车玩家已经完成超过30亿人民币的融资,可是看起来运营成本如此之高的共享单车,真的有盈利可能吗?
首先声明:我认为共享单车可以盈利,但我会先分析不可能盈利的模式,再分析可能盈利的模式。
通过总结共享单车所有可能的盈利模式,认为其中的四种模式让共享单车盈利变为不可能。
1、单边交易模式
今天还在路上跑的各种共享单车,所使用的都属于单边交易模式:
用户扫码开锁,骑行结束后自动扣费。这种模式的盈利空间是可以进行比较精准的测算的,而且天花板比较低。
举例来说。
比如摩拜单车,一辆车如果费用是1500元,自然折旧周期是4年,那么每年的折旧成本是不到400元,每天大约1元。如果再算上投放、维护、损坏、偷盗等运营成本,一辆车每天的运营成本大约可以是2-3元。如果每次骑行的费用是1元,那么如果每天每辆车被骑3次,则可以打平成本,高于3次则可以盈利。
这种模式是典型的单边供需交易,不属于互联网平台模式,比较像传统的供应链模式:
自行车厂商把车卖给摩拜单车,摩拜再来通过单次租用的方式,向C端用户提供租用服务,按次付费。
这种模式实际上不算是共享经济模式,而是单边的租赁模式。对于摩拜而言,它获取到尽可能多的C端用户就非常重要,早期需要通过各种打折促销的方式把用户拉上来,然后培养习惯,再想办法提升每辆车的使用频率。
如果一个城市里骑自行车的人只有100万,摩拜需要想办法把这100万人都拦在手里,它的竞争模式就是传统的服务竞争,争夺的只有单边用户,所以只能打价格战,只能想办法刺激需求。这种模式的天花板很低,可能一个城市只能运作到每辆车每天被骑3次,将将打平成本,盈利很难。
2、押金金融模式
在单边交易之外,几乎所有的共享单车平台都开启了“要使用先交押金”的模式,押金从每人99元到299元不等。
我们算一笔张,如果一个共享单车平台可以拉入1000万C端用户,每人押金200元,用户每次退回押金的平均周期是6个月,那么这个平台就可以保障在半年时间里始终保持多达20亿人民币的现金储备。这么多钱不去投资真是可惜了,如果年化率是5%,那么一年下来这个平台至少可以多赚1个亿。
这种空手套白狼的玩法,其实是典型的金融投资,无论银行、保险,或者一些互联网平台都是这么玩,而且风险很低。可是对于共享单车平台而言,这种盈利的天花板也很低。因为C端用户的上限决定了押金规模,本质上和第一种模式是一样的。这种模式可能可以帮助平台打平成本,但是指望它大规模盈利是不现实的。
3、双边共享单车模式
有一种假设,如果共享单车平台可以拉入足够多的C端用户,也就是说这个市场足够大了,是不是可以真正实现共享单车模式——单车不是平台来提供,而是由个人或者租车公司来提供。
C2C式的共享单车模式
假如C端用户足够多,摩拜或者ofo可以尝试将“密码锁+GPS”租给个人,鼓励个人将自己的单车投放到平台来让他人骑行使用,自己收取租用分利。这个方法很像滴滴顺风车。
但是这个模式有个很大的问题,单车不是汽车。我可以让别人来坐车,但我不会把车随便借给别人,或者说得更具体一点,我不会把贵重的东西随便借给别人。那么,可能出现一个情况,大家共享出来的都是一些比较差、比较难骑的车,进而也就没人爱惜这些车,市场就会越来越乱,这有点像“劣币驱逐良币”。
但仍然存在一种可能,就是我把我那价值1000元的单车租给爱惜它的人,就像Airbnb的模式,那些对骑行品质要求比较高的高端用户,他会比较爱惜我的车,而且租赁费用也比较贵,属于消费升级的范畴。
但是这种模式的空间到底有多大,还需要深入分析,毕竟从广大的单车用户中挖掘出高端用户,其转化率到底多少为未可知,应用场景也和现在的共享模式区别很大,盈利空间也不好计算。
B2C式的共享单车模式
另一种单车共享模式,有可能是出现一些专门的租车公司,他们替代了如今摩拜和ofo的一些工作,专门来做供给和区域运营。这种模式比较像携程上的租车,一边对接租车需求的C端用户,一边对接本地的租赁公司。
这种模式在O2O时代,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城市合伙人”。本地运营单车,可以将风险从平台剥离,平台只专注于确保服务品质监控台本身的维护,有一些像淘宝的O2O化。
但是这种模式的运作难度巨大,本地运营最怕地头蛇跳过平台自主运营。在中国的三四线城市,地头蛇的话语权特别大,自建区域平台是非常有可能的。此外,要想实现B2C模式,必须把所有的运营环节都标准化,并且确保本地化可以快速复制,这对于平台的挑战颇大。当然,这种模式一旦跑通,平台就会变轻,运营效率可以极大提高。
当然,这种模式的变现周期会比较长,参考滴滴、易到用车,就可以看到这种抽成模式的盈利空间也不会特别大。
4、C端用户增值服务模式
这种模式本来不想写的,因为它不可能在共享单车中跑通。后来想想还是写出来,我们可以一起看看它为什么跑不通。
所谓增值服务模式,指的是为一端用户提供专属的增值服务,然后让用户为增值服务买单。在这里,我们只看C端用户的增值服务可能。在国内的互联网中,最有名的增值服务非QQ会员莫属,各种特权,各种颜色的钻令人眼花缭乱,让付费用户大呼过瘾。
后来的陌陌会员、珍爱网会员什么的,都和QQ会员殊途同归。它们都是为C端用户提供了专属的增值服务,然后让用户付费。这种盈利模式的空间巨大,陌陌在用户一个亿的时候就可以做到盈利2000万美金。
可是这个模式在共享单车里基本跑不通,原因只有一个——最后一公里解决的是到达问题,而不是骑什么水平的车的问题。增值服务需要给我带来有价值的社交属性,而普通单车不太存在社交属性,除非是单车发烧友,否则很难有人需要通过单车标榜自己,所以付费意愿也就不存在。
看完上面四种经常被人们讨论的模式,让人几乎大呼“共享单车盈利几乎不可能”。没错,如果始终站在C端用户的角度来看,上面四种模式都难以盈利,作为一种线下交易的场景,怎么设想都逃不开交易本身,千百年来人们几乎把所有可能的交易场景都尝试过了,所有的交易投入产出比都可以测算出来,人群也可以分出来,盈利空间大不大一目了然。
可是,站在互联网的角度,盈利不能只看交易本身,更不能只看C端用户。盈利需要找到最合适的付费方,帮助付费方创造最大的价值,然后让这个价值为自己盈利。
作者 | 徐立
来源 | 港股那点事
联系人:黄思源
你可能还想看:
「「」「」「」「」「」「」「」「」「」「」「」「」「」「」「」「」「」「」「」「」「」「」「」「」「」......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勤智资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