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搞一个小型化2017食用菌种植前景工厂,想听听您的建议

> 问答详情页
优菌派食用菌微工厂你们的利润空间到底是多少,我们这里平姑零售才两块五。
浏览1331次
你好,看看优菌派食用菌微加工厂市场优势:
市场巨大:随着中国城市化步伐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逐步城市化,原有城市人口的消费能力逐步增强,由于人口众多和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在“民以食为天”“绿色健康饮食”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种植消费市场。十四亿人的市场,人人吃,家家买。
原料广泛:农作物秸秆均可以种植食用菌,如稻草、麦秸、玉米秸秆、大豆秸秆、花生秸、棉花秸秆、树枝杂木,以及牛、马、羊、猪粪等均是上好的原料。
品种多样:如双孢菇、鸡腿菇、香菇、金针菇、蟹味菇、草菇、白灵菇、茶树菇、猴头菇、灵芝、平菇、白灵菇等。
不愁销路:所有宾馆、饭店、家庭全是你的客户,销路广泛。周边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俄罗斯、白俄罗斯及美洲国家每年也大量从我国进口保鲜蘑菇(双孢菇、鸡腿菇)。
投资灵活:普通民房、大棚、闲置空房、窑洞、山洞、地下室、屋顶阳台、均可改装成栽培食用菌的微工厂,也可专业投资办厂;规模可大可小。
种植简单:可根据原材料选择种植食用菌品种;也可根据自身投资大小来选择种植食用菌品种;原料不用装袋,不用高温灭菌,不用昂贵的装袋机、粉碎机、锅炉灭菌机等机械设备投资,直接将培养料上架或箱栽或盒栽,工艺简单,管理方便、节省人工。总之,只要有秸秆,就能种植出多种食用菌。
种植稳定:采用法国杂交生物母菌菌种及生物杂交技术,并科学模拟各类食用菌生长栽培环境,能达到全年连续种植不分正反季节,一年四季种植,天天出菇,全年上市,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局面;
效率提高:生长管理粗犷,不用装袋灭菌,直接箱式或床式栽培,是传统工效的十倍。生长环境由控制系统自动调节,相对手工操作要节约大量的劳动力,一般周年种植可达5批,每批3~5茬。
产量翻倍:传统自然条件下栽培产量仅5-7kg/㎡,而采用本公司技术支持系统单层产量可超过15&-20kg/㎡;
利润丰厚:以种植100平方米的食用菌微工厂、以种植市场最为抢手、营养价植更高的的双孢菇为例,单层每平米一批次按最保守产菇30斤计算,单层100平方米产菇3000&斤,一年产菇五批次即为15000斤,一般可立体栽培五层,即15000斤X5层=&75000斤,北京市场批发价9元/斤,东北市场批发价8元/斤,华东市场批发价10元/斤,华南市场批发价8元/斤,西北市场批发价7元/斤,按平均价格8元/斤计算,每年产值75000斤X8元/斤=60万元。减去原料采购成本为秸秆+菌种+营养液+人工费=1元/斤,75000斤X1元/斤=75000元,纯利润=产值60万元-7.5万元=52.5万元。
其他类似问题
微信号“zcm3158”,在线提问轻松找项目,样样都行!
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登陆3G触屏版,功能和PC版一样强大
项目加盟/咨询
电话:023-请在工作日9:00-17:00与我们联系如何建立食用菌工厂_百度知道
如何建立食用菌工厂
我有更好的答案
  要把食用菌工厂化,简单的三点:机械生产; 数字生产;
制度  以下转自颜丙强:  现代食用菌工厂化体系需要从以下15个方面来整体设计与考虑。(一)、工厂的整体布局设计系统;这方面主要是从自然条件,工厂整体布局,关键功能区域这3个大方面来考虑。(二)、生产流程的“从头到尾”数据模拟系统;这里要把今后生产的每个技术环节与数量都要考虑清楚,并且要提前计算出来,达到“一个萝卜一个坑”,优化资源配置,避免不必要的浪费,防止出现流程瓶颈现象。(三)、钢构厂房设计系统;这里主要考虑的是房间结构大小与稳定性,保温处理,整体流程处理,工程衔接等问题。(四)、热系统与电系统的设计系统;这里设计到工厂运营时能源消耗的科学配比,消防与防水处理,线路与管路处理等复杂的问题,需要有专门设计与施工资质的单位给予协助。(五)、给水与排水系统的设计系统;蘑菇是靠大量的水,滋润出来的尤物,所以给予与排水的设计一定要科学合理,并且工厂的的水质净化或软化处理是现代工厂运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六)、不同制种方式的选择与不同接种体系设计系统;这里需要考虑的是我们的工厂到底采用固体制种与自动接种的方式,还是采用液体制种与自动接种的方式,甚至采用所谓的还原性菌种等。采用的不同方式,与之对应的厂房、工艺、技术参数等都要调整。(七)、空气净化体系与相应制冷的设计系统;这里牵扯到冷却室与接种室,甚至菌丝培养阶段的空气处理的问题,这里的很多经验是来自我们的医药行业,我们必须要承认“科学才是硬道理”,不能把侥幸心理待到这个系统中来,最好严格执行GMP标准。(八)、菌袋(瓶)传输体系不同方式的选择与之设计系统;这个系统仿佛就是我们人身体里面的血管,它运转的好与差,直接会影响到我们整个工厂的效率。很多工厂根据自己的经验摸索出了一些经验,我个人认为只要传送带质量稳定,还是最好的选择。(九)、菇房的制冷系统设计系统;这个系统牵扯到的理论与经验的知识特别多,牵扯到不仅仅是制冷的知识,关键是制冷要与蘑菇的生长温度要求,菇房内部空气的对流要求,蘑菇生长时发热量的计算等多方面的知识。这个系统里面牵扯到很多国产压缩机与进口压缩机品牌识别问题,牵扯到市场二手压缩机混乱冒充问题,还牵扯到中央空调系统与分体空调系统问题,更牵扯到目前的农机补贴问题。我强烈的建议我们的企业家在决定该方案之前,多听取不同人意见,有自己独立辨别的能力,谨防上当受骗。(十)、菇房的加湿系统设计系统;这里要考虑超声波加湿与高压微雾加湿等设备的性能与配备型号及科学安装等问题。(十一)、菇房通排风系统设计系统;这里设计到不同类型风机,不同类型风管的配置及风量、风压等数据的科学计算问题。(十二)、金针菇菇房抑制系统的设计与蟹味菇光照系统的设计系统;这里的学问不仅仅是系统设备类型与品牌的选择,还牵扯到运营成本的分析。例如,金针菇抑制机就存在“分体式”与“一体式”两种类型,并且最新设计的抑制机结构又需要改造菇架来配合;蟹味菇光照系统又分为日光三防灯与LED灯链2大类,不同的选择涉及到投资与运营成本的大行径庭。(十三)、人工环境综合控制系统(PLC)的设计系统;食用菌工厂的制冷系统、通风系统、加湿系统、光照系统、抑制系统等都需要实现PLC的控制。(十四)、现代食用菌工厂运营与管理的电子平台系统;现代工厂的管理不能再采用传统的记录方式来考核,需要用数字化、电子化的技术手段实现时时监控,并且根据不同的统计分析结果,给出科学的判断。(十五)、食用菌栽培技术体系。虽然很多教科书里面把食用菌栽培技术讲述的最多,但是在现代食用菌工厂中,这些技术参数的实现完全要依靠以上14的体系来支撑,没有以上14个体系的科学配套,再合理的技术栽培体系也只是水中捞月,纸上谈兵。  所以现代食用菌工厂其实是一个有机的大系统,每个技术体系彼此之间相互依靠又相互影响,一定要用系统论与整体论的思想来建设与管理现代化食用菌工厂。
采纳率:33%
食用菌专用内循系统 内循环温控系统采用小功率轴流风机、多点均匀送风设计,气流组织合理设备运行时库房无温差。解决了传统冷风机制冷时风量大、温差大、耗能大的问题。
不知你是建立食用菌栽培生产厂还是加工厂。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食用菌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产生日期:   来源:东方城乡报&
位于金山现代农业园区的上海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专业从事双孢菇工厂化栽培的沪上业内龙头基地。2012年,合作社投资5000万元,创建了20个现代化菇房和10条一、二次隧道发酵房,并于2014年5月投产,双孢菇年产量约占到上海市生产总量的30%。
种植双孢菇不再受季节气候影响
把控好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积累浓度,是决定双孢菇种植成败的三大关键要素。双孢菇最适宜在17-18摄氏度环境中生长,且生长周期较长,对外界条件反应敏感。按照传统种植方法,每年春秋两季是双孢菇的最佳种植期。然而,由于受气候影响限制,双孢菇的传统种植有很大的局限性,且面临气候不确定变数。比如,即便是在种植季,气温的落差也时常会影响到双孢菇的正常生长。尤其是当遭遇或冷或热的“过山车”气候变化,其影响则更明显,甚至会给双孢菇生产带来毁灭性打击。
如今,这道“生死由天”的魔咒已被廊下联中食用菌种植基地的工厂化种植工艺所打破。即通过现代智能化环境系统,在不改变蘑菇生理变化的前提下,让房内蘑菇一年四季均能自由生长且不受任何气候因素制约,给蘑菇创造了一个完美的生长适宜环境。
倘若菇房内温度、湿度不对,即可通过电脑智能操作模版迅速将其调至正常标准范围;倘若菇房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了,又可通过新风系统输送氧气,将菇房内的二氧化碳迅速稀释。据介绍,通过这套现代化的智能工艺操作,能使菇房内的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三个环境因素统一到一根正常标准线上,使蘑菇能在一个常年适宜的生长环境中完成工厂化生产,由此颠覆了传统的蘑菇生产工艺。
工厂化生产倒逼传统菇业形成冲击
联中食用菌种植基地负责人陈林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若按照传统种植,其单产一年最多只能达到9-10公斤/平方米;而采用现代化种植,一年单产能达到180-200公斤/平方米,是传统种植方法的20倍;同
样的种植品种与产地,原先传统种植时占地73亩,现在仅用14亩,土地利用率明显提升;原来发酵料都是靠人工来搅拌,现在采用机械化自动搅拌,使生产力得到解放。“如今,从做培养料(完成一次发酵与二次发酵)至上料,前道工序总共只需9个人,而传统工艺生产至少需要40-50人。”陈林根说,实行自动化生产后,多余人手都能用来安排在采菇岗位上,成本大大节省。
较之于传统工艺,工厂化生产在产品销售市场上也占据明显优势。“比如传统种植,大家都是在同等气候条件下进行作业,且产品上市基本在同一时间段,所以造成了市场供给的过度集中。”陈林根说,每年的11月中旬-12月中旬、3月中旬-4月中旬,是蘑菇价格最低的时段。“此时传统生产的蘑菇大量上市,使市场处于饱和状态。而过了这两个时段,蘑菇价格就能走高,批发价每斤能卖到5-8元。但传统的市场销售就不一样,其蘑菇平均批发价价往往只能每斤3元上下徘徊。两者的价差非常大。”
工厂化生产,其最大优势就是能做到全年均衡发展,没有市场空档期。无论气候多变,还是季节替换,全年出货无忧,按需供应,且品质也更优,效益更是有保障。
陈林根说,今年廊下菇农几乎没有一家能从传统种植中赚到钱,“其原因就是因气候与市场因素所致”。陈林根对此表示,同质化市场竞争与低下的经济效益,已经给廊下的传统蘑菇种植户形成倒逼之势,使越来越多的菇农开始关注工厂化生产,并萌生转型的想法。
目前廊下已有3个菇农拆掉原有传统的菇房,加入到工厂化生产行列,建起小型的工厂化恒温菇房,并获“联中”统一提供培养料及技术指导。陈林根介绍说,他所提供的这些商品化双孢菇三次发酵培养料,可以免去菇农各家各户自己制料、消毒、播种、发菌等生产环节,采购后直接覆土即可出菇,不但能减轻菇农种植的劳动强度,还能保证培养料的质量,帮助菇农提高产量与统一生产标准,使其生产出安全可靠的高品质双孢菇。同时,基地还保证提供销售渠道,以带领周边菇农一起致富。
提升产业能级形成更大辐射圈
市食用菌蔬菜协会2015年统计显示,上海当年的蘑菇产量有近万吨,其中廊下就有5千多吨,占一半以上,而“联中”合作社占着其中的2800多吨,为生产供应链上的绝对主力。为了能进一步提升产业能级,形成更大辐射圈,一个以建设双孢菇培养料三次发酵隧道与菌种厂,以及工厂化菇房和观光采摘为目标,总投资达1.1亿元的二期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之中。“联中”聘请荷兰专家对其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按荷兰模式精心打造。据悉,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形成年产三次发酵菌丝体培养料3万吨、优质菌种1000吨、鲜食双孢菇1万吨的生产规模,年销售额可达1亿元,创利3000万元。
与此同时,项目还可转化和消减大量的秸秆等农业下脚废弃物,净化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双孢菇产业向“生态、循环、优质、高效、安全”方向健康发展,使双孢菇产品更有安全保障。“项目建设完成后,预计每年还可消耗秸秆3万吨(约合5万亩粮田所产生的秸秆)、畜粪2万吨,产后转化有机肥5万吨,增加就业180人,为再就业及农民增收创造良好条件。”
陈林根说,该项目能有效解决当地废弃农作物秸秆焚烧和畜禽粪便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农作物秸秆作为食用菌的培养堆肥,能有效转化生产双孢菇,且占到食用菌原料配比中的90%左右。其利用后的培养基,还可作为饲料和有机肥进行再次开发,符合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是目前国际上一种最有效、最合理,同时也是高效创造农作物秸秆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
记者&陈宗健 文/摄阅读 1,314
阅读 2,569
阅读 1,561
阅读 1,160
2018年五月
1415161719
12345678910你好,我们是做高效生态农业的,只要做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加工和菌肥生产,想找风投,怎么操作?谢谢_百度知道
你好,我们是做高效生态农业的,只要做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加工和菌肥生产,想找风投,怎么操作?谢谢
我有更好的答案
农业项目周期较长,风险投资可能不适合
去找蓝海创投,登报,在创业邦,阿里巴巴做广告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生态农业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种植食用菌成本及利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