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荐比价靠谱的供应电子元器件供应链金融的供应链平台

SupplyFrame集团:电子供应链的颠覆已经开始SupplyFrame集团:电子供应链的颠覆已经开始半导体行业观察百家号日,苏州--聚散无常的分销渠道重组、频频爆出的名企并购新闻、永无宁日的价格和库存波动……一向与“复杂”和“多变”结缘深厚的电子供应链行业,现在又不得不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技术变革:“工业4.0”、“增益制造”、“供求预测模型”、“无限定制化”……所有这些似懂非懂的名词和概念,既让供应链从业者平添压力,又催生学习和创变的动力。在此背景,长期在中国保持低调、却一直进行着电子供应链布局的美国电子制造信息服务商SupplyFrame集团浮出水面。该集团2006年起步,并从2010年开始持续不断的进行大数据研发投入,集中打造新一代的行业搜索引擎、询报价信息工具,并通过大举购并策略,建立了横跨全球的行业广告网络和工程师技术交流社区。目前,这个并不为人熟知的公司,每月在为700万全球电子工程师和采购人员提供9000万专业网页信息、并处理来自用户的上亿个元器件价格和库存查询请求。日,该公司携其中国分支机构与非网媒体集团(EEFocus Media),在上海针对供应链圈内人士举办了自己的经验分享会。此次活动的最大亮点当属精心挑选的高规格分享嘉宾——从分销、制造到资讯管理,应邀嘉宾无一不是当今电子供应链上极具远见、活力和示范作用的先行者。其中,有东道主、颇具神秘感、首次在中国发表公开演讲的SupplyFram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teve Flagg;有被誉为“电子供应链管理教科书”的得捷电子(Digikey)全球副总裁Jim Ricciardelli;有捷普集团(Jabil)全球大宗采购经理Chris Goh以及阿里巴巴电子行业平台高级专家陈业东。首届电子元器件供应链鸡尾酒会成功举办SupplyFrame的中国机构、与非网传媒总经理苏公雨还在此活动期间宣告Findchips的中文版网站、元器件交易撮合平台“买芯片”网站(www.Bom2buy.com)正式问世,并揭示该新网站如何借助背后的资源优势和技术壁垒,在当今层出不穷的新电商版图中独树一帜。苏公雨表示,“自2006年创办与非网以来,我们一以贯之的理念即服务于工程师群体,服务于电子产业链,发展到今天与非网传媒旗下已拥有7大定位不同的专业网站,为整个电子产业提供从资讯内容、开发板评测、电路方案、互动社区、数据查询、培训课程、直播服务到竞赛支持等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最新推出的买芯片网Bom2Buy则是顺应现今电子元器件供应链的大势,依托于母公司SupplyFrame旗下的Findships.com的强大数据和技术支持,以及与非网多年积累的庞大的行业用户群体,为电子元器件的供需双方提供一个更加自由、透明、开放和高效的在线查询、比较和采购平台。”SupplyFrame集团创始人兼CEO Steve Flag“在SupplyFrame的事业板块中,人们最了解的是我们的电子元器件查询平台Findchips.com, 还有专利IPO广告,以及全球最大的创客网站Hackaday.com……然而,这些只是我们构建的电子供应链资讯网络中的几个节点,我们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水面之下的海量数据以及数据分析算法,”Steve Flagg认为,未来电子制造领域的厂商竞争,将是不同供应链的数字化管理水平之争,看谁更能趋近“服务免费、完美体验、即时拥有”的三大需求。买芯片网总经理、与非网创始人苏公雨“我们听到得捷电子分享他们如何在物流、仓库、互联网用户行为监测方面的综合运力,让‘第一在线分销商’的地位难以撼动;我们听到全球最大的EMS企业捷普集团如何自度以及度人,依靠自己的智能供应链管理平台,帮助千万客户优化各自的供应链管理方法;我们还从阿里巴巴集团的介绍中,看到他们观察到的个人以及中小企业在采购元器件时显露的诸多特点……这是一场密度极高的行业分享会,”Steve Flagg如此为此次的活动归纳看点,“我和其他发言人尽量呈现我们的实战经验、最新发现和关于未来的判断,希望既有大数据,也有小故事,有自身的亲历,也有行业的传闻……”他笑言,“当人们都相信电子供应链面临颠覆性的改变、却又对这种颠覆看不清楚的时候,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大家一起坐下来,好好谈谈,分享所得,也提出问题,这样不仅有助于个人理清思路,更有利于整个行业形成共识,一起筹划并打造我们的未来。”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1244期内容,欢迎关注。Reading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半导体行业观察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重点关注半导体行业发展趋势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教你如何快速看懂——元器件供应链关系
在元器件管理和供应商管理中,有的人会把供应链中的一些概念或关系混淆。我也在相关文章上有所介绍,不过介绍得不是非常清晰。本文将结合图示来更清晰地作一个介绍。
首先是供应商关系图,举例如下:
图 1、供应商关系图
在实际的市场中,供应商关系比图1复杂得多,不过图1足以说明大部分的情况。本关系图中,图中的箭头表示元器件的流向。图中箭头起始端所在的公司的就是其终端所指的公司的直接供应商,一般情况下说供应商就是指直接供应商。比如说整机厂G公司,其供应商有C、E、F、D几家公司。而元器件生产厂A和B公司不是G公司的直接供应商,最多算是G公司的间接供应商。对于整机厂H公司来说,其供应商除了E、D公司,元器件生产厂A也是其(直接)供应商。值得注意的是,图中表示贸易商E公司和F公司之间会相互调货,所以他们互为对方的供应商。
元器件生产厂,顾名思义,就是生产元器件的厂家,或者元器件的品牌拥有者(元器件生产可能请人代工)。整机厂则是元器件生产厂的终端客户。元器件生产厂的销售模式有多种多样。有的元器件厂既供货给终端客户,又供给代理商;有的只供给代理商而不直接供货给终端客户。同时,有的元器件厂会直接供货给贸易商,有的元器件厂不供货给贸易商(贸易商只能从其代理商处进货)。一般元器件厂有多个代理商时,要求其不同的代理商不能做同一家整机厂的供应商,以免恶性竞争,不过现实操作时并没有那么严格。值得注意的是,图1中有个冒牌货制造处I,那里可能冒牌A品牌或B品牌的元器件,通过贸易商销售给整机厂。冒牌货制造处I有可能是直接生产元器件的厂家,但是其元器件的标示不打自己的牌子,而是冒牌别的名牌;也有可能是小作坊之类的处理处,专门买一些三流的品牌的元器件,然后通过改丝印或改标签等,冒牌成名牌产品;也有拿旧货进行翻新处理之后冒充新出厂日期的。冒牌货制造处I之类地方出来的元器件可以统称假冒伪劣产品。
代理商和(普通)贸易商都是贸易类公司,他们不生产元器件,只是从元器件厂家那里进货,然后卖给自己的下游客户,属于中间商。代理商与普通贸易商的主要差别在于代理商有元器件厂家的代理证,或授权销售证书。而且,一般代理商只允许从元器件厂家中进货。事实上,紧急情况时代理商会从其他代理商那里进货,甚至有时会冒险从普通贸易商那里进货。普通贸易商的货源一般比较复杂,有可能从元器件厂家中进货,也有可能从代理商那里进货,也有可能从其他普通贸易商那里进货(很多小型贸易商的主要货源都是从其他贸易商那里进货,没有元器件厂家或代理商的进货渠道保证)。所以贸易商的风险较大,不过他们有供货灵活的优势。不同贸易商的定位差别较大,有的对货源把关很严,有的对货源把关很随意。所以选择供应商时,对贸易商的评审是非常重要。可惜很多整机厂家仅仅考虑到了对直接厂家的供应商的严格评审,反而对风险最大的贸易商审核不严格。
对于元器件厂家本身,有的有比较复杂的形式。见下图:
图 2、元器件厂家结构图
元器件厂家,一般都有个总部,这个总部可能包括了生产总部和销售总部。而且比较大的元器件公司一般都会在全球设多个分厂。比如图2中,某美国公司A公司,其总部可能在美国硅谷。而A公司的分厂1可能是在中国东莞,分厂2可能在菲律宾。有的元器件厂家还会让别的厂家帮自己代工生产元器件,比如图2中的代工厂J公司就帮A公司代工。(关于代工厂:有的代工厂没有自己的品牌,专门为别的品牌代工;而有的代工厂有的既有自己的品牌,又同时给其他名牌代工)。分厂(和代工厂)只负责生产,不直接销售元件器,而是由销售处销售。这些生产总厂、分厂、代工厂所在的国家和地区有时又称为产地,元器件的包装上一般都有产地信息。比如说,如果是在中国生产的(如分厂1),包装上会注明“made in china”。一般来说,只要是同一个品牌下的元器件,在不同的产地生产出来的元器件是按同样的标准管理、生产和测试的,一般情况下质量没有很大的差别。但在极个别情况下,不同的产地的生产出来的元器件某些性能或质量可能有差异,严重时会引起不能与其他产地的互换使用。因此有个别整机厂对元器件的产地也会提出要求。不过最好是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到产地差异的兼容问题。当然,同一个品牌生产出来的元器件,如果是按不同的标准生产,然后,针对不同的客户,供应不同质量水平的元器件,那么这是其销售策略的问题,而不是产地本身的问题。比较明显的例子是,市场上有种说法,日本元器件厂家生产出来的元器件,质量最好的销往欧美,其次的销往日本本国,最差的销往中国。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时贸易商供的是冒牌货,冒牌货出了问题,然后查到冒牌货上标示的产地又恰好和以前没出问题的批次不同,供应商就有可能会谎称是产地不同导致的质量问题(不告诉你是冒牌货),从而误导整机厂封杀这个元器件在那个产地的元器件,但是供应商供冒牌货的事就蒙混过关了!
比较大的元器件公司在全球多个国家设多个销售处(也称办事处)的情况更是常见,而且在同一个国家可能有多个销售处。比如A公司可能在中国深圳设有销售处1,在中国上海设有销售处2,在印度新德里设有销售处3。
在供应链管理中,有时除了要考察元器件厂,还要考察元器件厂的原材料供货方,即上游供应商,甚至继续还要往上追溯。整个供应链关系举例如下图:
图 3、供应链结构图
为了分析方便,图3中省略了贸易商类供应商。假设以整机厂H公司为中心来看整个供应链。整机厂的下游是其客户,在此不作分析,重点分析H公司的供应商情况。比如说,元器件厂K公司和B公司都是整机厂H公司的供应商。而其中元器件厂B公司的元器件的原材料又由原材料厂M公司和N公司等提供。而其中N公司的又要从O公司和P公司等采购原材料。等等。以上M、N、O、P公司都可以称为H公司的上游供应商。这样一直往上追溯上去的话,可以发现,元器件的最源头的材料是矿产资源。比如有机能源矿产资源(石油、煤、天然气等,是有机化工的基础资源)、金属矿产资源(比如铜、银、锡等)、其他无机矿产资源(比如陶瓷、硅等的原料等)。
分析供应链关系,有两个最重要的作用。一个是作质量控制,另外一个是作成本分析。有时仅仅考察或控制元器件厂家还不能保证其生产出来的元器件的质量没问题,还须对元器件厂的关键原材料的供应商作评审或考察或控制。比如说,某金属化聚丙烯电容生产厂,其原材料分为: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灌封环氧树脂、引脚材料等,这些材料都要向不同的供应商采购,而其中金属化聚丙烯薄膜是非常关键的原料,必要时整机厂会对生产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的厂家进行评审或考察。金属化聚丙烯电容的供应链结构图可能如下:
图 4、金属化聚丙烯电容供应链结构图
元器件的原材料成本是其成本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其原材料构成和供应链,对成本分析很重要。当然,元器件的原材料成本占其总成本和利润(或价格)的比例还与元器件的技术高低及供求状况等关系很大。如果是技术含量很高的元器件,其原材料成本占其总价格的比例可能就很小,你即使通过原材料的成本分析得到了其原材料总成本比较低,但是谈价格时也未必有那么容易降下价来。基础原材料的价格波动会引起元器件的价格波动,不过这也与其原材料成本占总价格的比例有关,如果比例高,则相关的波动性比较大。比如,铜价对对以漆包线为主要材料之一的电感器和变压器的价格影响就很大。如果某种原材料成本占元器件的总成本的比例很小,那么,即使这种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但是元器件的价格可以不变。了解这些知识,对于元器件的价格谈判特别是价格波动分析和很有用。
国产的元器件技术含量较低,一般是靠原材料的低成本优势和人工工资的低成本在竞争中获得相当优势。但是,不要以为这是什么天大的好事。中国的低材料成本,在供应链的终端是靠对矿产资源过度开发索取为代价的,中国现在的模式是以断绝子孙后代的饭碗为代价的发展,而且环境污染严重。而像美国就非常聪明,虽然美国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但是他们极少开采,甚至不开采。说不定有朝一日,全世界的矿产资源都被消耗得差不多了,唯有美国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那么,美国足以绑架全世界。因为没有矿产资源,现代工业就会瘫痪。还有,虽然中国的基础原材料类的国有企业巨头的高管人员依靠垄断地位个个养的油光满面的,但是,供应链源头的无数矿工是用自己的血、泪、甚至生命,换来低廉的人工成本。中国每年有大量的悲剧在发生矿工身上。更有甚者,地下的开采厂中,有的矿工是儿童。
中国政府天天喊产业升级,但是如果依然是无度地开采资源,而对基础研究,对技术研发不重视,那么,产业升级就只能是放空炮。政府及民间资本对泡沫经济乐此不彼。现在金融危机中,本来正好是收购海外高技术实业公司的最佳机会。可是,无数的海外收购资本中(据新闻称,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超过1800亿美元),偏偏几乎全是搞泡沫经济收购的。你看世界范围内元器件的国际厂商,不断地整合重组,唯独没有看见中国的企业参与其中。中国的元器件行业只能是在产业链的低端徘徊。作为企业,在供应链管理这一块,我希望不是仅仅是对材料成本的压缩,这样有可能只是推动了中国矿产的过度开采,以及产业工人受到更大的压榨,而是要追求技术含金量,同时把提升质量和效率放在首位。这样才是真正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本文作者:爱因迪生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北京元器件供应链平台有哪些_百度知道
北京元器件供应链平台有哪些
我有更好的答案
快易购——电子元器件搜索、速配、导购网站。为电子研发工程师、采购提供快速、全面的分销商网络搜索,从ic到电容、电阻,连接器等,只需要输入部分产品型号或者直接黏贴bom表,即刻搜寻全球范围内即时的产品库存和价格。快易购不仅提供详细的产品参数,专业FAE提供元器件选型替代意见,帮您寻找稀缺料号,为您带来更广泛、优质信誉的供应商选择。快易购导购网站的特色:1.速配:批量搜索、BOM表配单,实现试样少量、多样配单要求。2.比价:担心买贵了?同一料号,不同批量的产品对比价格,降低采购成本。3.导购:为少量多样配单提供一站式的导购服务,为开发、紧急采购、偏冷门、紧缺料,提供全球库存信息。
采纳率:61%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元器件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别扯了,电子人!元器件供应链你真的了解吗?
本文来自国际电子商情博客,由元器件失效分析工程师-爱因迪生(本名徐跃华)撰写,为使文章脉络更清晰,小编将内容进行分段细化。
在元器件管理和供应商管理中,有的人会把供应链中的一些概念或关系混淆,而此文将带你一探个中奥秘。
█ 供应商关系图
首先是供应商关系图,举例如下:
▲图1 供应链关系图
在实际的市场中,供应商关系比图1复杂得多,不过图1足以说明大部分的情况。
本关系图中,图中的箭头表示元器件的流向。图中箭头起始端所在的公司就是其终端所指公司的直接供应商,一般情况下说供应商就是指直接供应商。
比如说整机厂G公司,其供应商有C、E、F、D几家公司,而元器件生产厂A和B公司不是G公司的直接供应商,最多算是G公司的间接供应商。对于整机厂H公司来说,其供应商除了E、D公司,元器件生产厂A也是其(直接)供应商。
值得注意的是,图中表示贸易商E公司和F公司之间会相互调货,所以他们互为对方的供应商。
█ 生产厂家与终端客户
元器件生产厂,就是生产元器件的厂家,或者元器件的品牌拥有者(元器件生产可能请人代工)。整机厂则是元器件生产厂的终端客户。
元器件生产厂的销售模式有多种多样。有的元器件厂既供货给终端客户,又供给代理商,有的只供给代理商而不直接供货给终端客户。
甚至,有的元器件厂会直接供货给贸易商,有的元器件厂不供货给贸易商(贸易商只能从其代理商处进货)。一般元器件厂有多个代理商时,要求其不同的代理商不能做同一家整机厂的供应商,以免恶性竞争,不过现实操作时并没有那么严格。
█ 假冒伪劣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图1中有个冒牌货制造处I,可能涉及到冒牌A品牌或B品牌的元器件,通过贸易商销售给整机厂。
冒牌货制造处I有可能是直接生产元器件的厂家,但是其元器件的标示不打自己的牌子,而是冒牌别的名牌;也有可能是小作坊之类的处理点,专门买一些三流的品牌元器件,然后通过改丝印或改标签,冒牌成名牌产品;当然,还有拿旧货进行翻新处理之后标上新出厂日期的。
冒牌货制造处I之类地方出来的元器件可以统称假冒伪劣产品。
█ 代理商与贸易商
代理商和(普通)贸易商都是贸易类公司,他们不生产元器件,只是从元器件厂家那里进货,然后卖给自己的下游客户,属于中间商。
代理商与普通贸易商的主要差别在于代理商有元器件厂家的代理证,或授权销售证书。而且,一般代理商只允许从元器件厂家进货。事实上,紧急情况时代理商也会从其他代理商那里进货,甚至有时会冒险从普通贸易商那里进货。
普通贸易商的货源一般比较复杂,有可能从元器件厂家进货,也有可能从代理商那里进货,也有可能从其他普通贸易商那里进货(很多小型贸易商的主要货源都是从其他贸易商那里进货,没有元器件厂家或代理商的进货渠道保证)。所以贸易商的风险较大,不过他们有供货灵活的优势。
不同贸易商的定位差别较大,有的对货源把关很严,有的对货源把关很随意。所以选择供应商时,对贸易商的评审非常重要。可惜很多整机厂家仅仅考虑到了对直接厂家的供应商的严格评审,反而对风险最大的贸易商审核不严格。
思考一下:整机厂H有没有可能买到I公司生产的冒牌货?(答案是可能。流向是I到F,F到E,E再到H。)
█ 元器件厂商
对于元器件厂家本身,形式一般比较复杂。见下图:
▲图2 元器件厂家结构图
元器件厂家,一般都有个总部,这个总部可能包括了生产总部和销售总部。而且比较大的元器件公司一般都会在全球设多个分厂。
比如图2中,某美国公司A公司,其总部可能在美国硅谷。而A公司的分厂1可能是在中国东莞,分厂2可能在菲律宾。
有的元器件厂家还会让别的厂家帮自己代工生产元器件,比如图2中的代工厂J公司就帮A公司代工。(关于代工厂:有的代工厂没有自己的品牌,专门为别的品牌代工;而有的代工厂有的既有自己的品牌,又同时给其他名牌代工)。
分厂(和代工厂)只负责生产,不直接销售元件器,而是由销售处销售。这些生产总厂、分厂、代工厂所在的国家和地区有时又称为产地,元器件的包装上一般都有产地信息。比如说,如果是在中国生产的(如分厂1),包装上会注明“made in china”。
一般来说,只要是同一个品牌下的元器件,在不同的产地生产出来的元器件是按同样的标准管理、生产和测试的,一般情况下质量没有很大的差别。但在极个别情况下,不同的产地生产出来的元器件某些性能或质量可能有差异,严重时会引起不能与其他产地的互换使用。
因此,有个别整机厂对元器件的产地也会提出要求,不过最好是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到产地差异的兼容问题。
当然,同一个品牌生产出来的元器件,如果是按不同的标准生产,针对不同的客户,供应不同质量水平的元器件,那么这是其销售策略的问题,而不是产地本身的问题。
比较明显的例子是,市场上有种说法,日本元器件厂家生产出来的元器件,质量最好的销往欧美,其次的销往日本本国,最差的销往中国。
█ 冒牌货出问题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时贸易商供的是冒牌货,冒牌货出了问题,然后查到冒牌货上标示的产地又恰好和以前没出问题的批次不同,供应商就有可能会谎称是产地不同导致的质量问题(不告诉你是冒牌货),从而误导整机厂封杀这个元器件在那个产地的元器件,但是供应商供冒牌货的事就蒙混过关了!
比较大的元器件公司在全球多个国家设多个销售处(也称办事处)的情况更是常见,而且在同一个国家可能有多个销售处。比如A公司可能在中国深圳设有销售处1,在中国上海设有销售处2,在印度新德里设有销售处3。
█ 整个供应链关系图
在供应链管理中,有时除了要考察元器件厂,还要考察元器件厂的原材料供货方,即上游供应商,甚至继续还要往上追溯。整个供应链关系举例如下图:
▲图3 供应链结构图
为了分析方便,图3中省略了贸易商类供应商。
假设以整机厂H公司为中心来看整个供应链。整机厂的下游是其客户,在此不作分析,重点分析H公司的供应商情况。
比如说,元器件厂K公司和B公司都是整机厂H公司的供应商。而其中元器件厂B公司的元器件的原材料又由原材料厂M公司和N公司等提供。而其中N公司的又要从O公司和P公司等采购原材料(以上M、N、O、P公司都可以称为H公司的上游供应商)。
如果这样一直往上追溯上去的话,可以发现,元器件的最源头的材料是矿产资源。比如有机能源矿产资源(石油、煤、天然气等,是有机化工的基础资源)、金属矿产资源(比如铜、银、锡等)、其他无机矿产资源(比如陶瓷、硅等的原料等)。
了解以上这些知识,对于元器件的价格谈判特别是价格波动分析很有用,欢迎大家留言拍砖!
猎芯金融,三贷齐发↙↙↙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查看: 2250|回复: 0
国巨暴涨之后,又一家MLCC大厂公布涨价通知,元器件供应链怎么了【硬之城电子元器件】
在线时间12 小时
TA的帖子TA的资源
一粒金砂(初级),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 积分
一粒金砂(初级),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 积分
相信昨天在元器件行业中的朋友们都被国巨给刷屏了!由于近期MLCC需求持续旺盛,客户拉货过猛,产品供不应求,国巨将由原定目标交期1.5个月延长到6个月,价格上涨15%-30%甚至更高!但余温尚未散去,台湾MLCC大厂华新科也爆出消息:涨价!△华新科昨日涨价公告尊敬的客户与合作伙伴:由于2017年第二季度所有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我们必须采取第三季度价格的必要调整,在此通知您,我们的业务团队将安排拜访并与您讨论新的订单价格调整步骤。感谢您的理解并继续支持,如果您需要相关进一步信息,请随时与相关的业务代表联系。祝商琪。您最诚挚的商业伙伴杨进兴华新科技行销企划全球业务与后勤支援本部 副总经理△华新科三月份涨价公告又有一则根据业界人士消息指出,三星正计划也准备涨价的消息,从日起,针对个别物料,执行新单价进行调整。查询更多物料型号,拓展供应商可以上硬之城官网查询(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查看)。△图来网络今年的元器件供应链怎么了?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包括CPU、内存、屏幕、CMOS Sensor在内的众多电子元器件都进入了缺货周期,这样就给终端制造商带来了成本压力,最终这个压力就转移到了消费者身上,引起蝴蝶效应。归根到底主要有三个原因:一、人民币的贬值大家都知道,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中心,但是其内核使用的芯片却基本上只靠进口。而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就基本处于持续上扬状态,对于通常以美元作为款项结算的元器件行业而言,带来的自然是成本的上升。二、技术的转型,带来的短期阵痛拿缺货严重的存储来说,由于现在包括三星、SK海力士在内的众多存储厂商正在逐步将产线转向3D Nand Flash,这就难免造成目前消耗量巨大的2D Flash缺货;在CMOS Sensor方面,也由于双摄手机的出现,给SONY等主供应商带来和压力,造成了产能缺乏的现象。三、被动元器件供应链多方重要火种其实从短线角度来看,资金持续往被动元件族群移动,主要因素是先前涨价缺料的题材已经渐渐由硅晶圆、MOSFET、记忆体族群转往被动元器件族群。如积层陶瓷电容(MLCC)与电感等产品Q2均可望有涨价空间,相关被动元件供应链仍为本周多方重要火种。供应链传出有风险是因为良率问题使得被市场寄予厚望之OLED版iphone 8量产时程恐怕递延1季,由于相关概念股Q1普遍已累积可观涨幅,加上Q2在进入新旧产品交接后营收势必会大幅滑落。由于下半年iPhone 8势必会再造成市场话题,因此相关族群仍可趁指数回檔分批布局,原则上还是以本波回檔幅度小以及法人持续进场者较佳,未来当资金再度回到此族群后较易形成领头羊。MLCC供应商表示,目前MLCC缺口确实很严重,无论MLCC缺口确实很严重,无论有没有调涨价格,各个品项都还是要跟客户讨论交期,即使客户同意最长的交期,其实也不见得有货可交。截止到现在,村田、TDK、三星、国巨、风华、华新科都已经公布涨价,其他厂家如何布局,各大代理商如何出招,我们拭目以待。业内表示,目前被动元件供需缺口约5%,由于消费电子占被动元件70%以上的市场份额,随着下半年消费电子旺季来临,被动元件的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拉大,相关公司有望受益。更多行业资讯请搜索硬之城查看~
&TE数据中心、智能家居解决方案精选
EEWORLD 官方微信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靠谱供应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