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茅药酒跨省抓捕后续合法吗

鸿茅药酒为何跟警方跨省抓捕医生?_百度知道
鸿茅药酒为何跟警方跨省抓捕医生?
提示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我有更好的答案
广东医生谭某在网上撰文吐槽鸿茅药酒是“毒药”,遭到了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警方的跨省抓捕。该案经媒体曝光后,受到广泛关注。4月15日下午,与谭某的妻子刘某取得了联系,她在电话中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今年1月,几名自称是凉城县警方的便衣警察,将谭某在广州的家中带走。刘某还说,在抓捕时,警察未能提供逮捕通知书等有效的证明文件。“当时我在家里没有看到我老公被抓到的过程,等我看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在二楼被几个人按在了地上。” 刘某回忆称,“其中有一个人出来和我讲,‘现在要找你老公去问话’。我问是什么罪,他们也没说,就说‘我不方便说,你先回去’,叫我等着,之后会电话通知。”刘某表示,1月10日谭某被带走后,她和律师前后三次前往凉城县与警方沟通。直到到了当地,才了解谭某被捕的原因,“我们也是律师见到警察之后,才拿到了逮捕通知书。”根据刘某讲述,谭某在与律师的会面中告诉律师,抓捕他的人当中有鸿茅药酒的人,“律师去见他的时候,他告诉了律师里面有鸿茅药酒的人,因为那个人主动站出来说‘我是鸿茅药酒的’。”不过,对于此说,凉城县的办案民警张警官表示,不存在鸿茅药酒人员带警察去抓人的情况,“我们去了4个民警,包括我们派出所和市局的人。”而对于家属关于逮捕当时未能提供有效文件的质疑,张警官表示更多的细节无法透露,需要记者去当地详谈。4月15日,多次尝试拨打鸿茅药酒媒体联系人的电话,均未能接通。警方:鸿茅药酒公司报案,谭某今年1月被刑拘据凉城县警方4月15日午间通报的消息,日,内蒙古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到凉城县公安局报案称:互联网上有人对“鸿茅药酒”进行恶意抹黑,称鸿茅药酒是“毒药”。网上的大量不实言论和虚假信息,致多家经销商退货退款,给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造成重大损失。上述通报称:凉城县公安局于日立案侦查,经查《中国神酒,来自天堂的毒药》系广州谭某所写,并在网上进行大量传播,谭某的行为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凉城县公安局于1月10日对嫌疑人谭某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1月25日经检察机关批准对其逮捕。目前案件已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刘某还告诉,在谭某被抓走以后,她考虑到临近春节,想先把人弄出来。她与代理律师曾向当地警方申请取保候审,警方表示需要先提供鸿茅药酒方面的谅解书。“但鸿茅药酒方面不愿意和我们沟通,我们最后也没有拿到谅解书。”刘某称,目前她还在等检方的进一步通知。据报道,谭某现年39岁,2010年中南大学麻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医师资格证书和临床执业证书,曾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担任麻醉医师,担任过制药公司的医学事务专员和顾问,2015年起自主创业开办医药科技公司。刘某告诉,谭某目前没有从事临床方面的工作,而是开了一家OTC药品和化妆品的销售公司。谭某此前与鸿茅药酒方面并不认识,没有任何生意上的往来。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好看》依托百度技术,精准推荐优质短视频内容,懂你所好,量身打造最适合你的短视频客户端!医生吐槽“鸿茅药酒”被跨省抓捕的几个疑问医生吐槽“鸿茅药酒”被跨省抓捕的几个疑问牛气看天下百家号一起案件,连日来引发关注。去年12月19日,广州医生谭秦东在网上发了一篇帖子,称在老年人群体中热销的“鸿茅药酒”,实际上是酒剂类中药,成分中含有多种毒性中药材,并在标题上指鸿茅药酒是“毒药”。今年1月10日,谭秦东在自家楼下被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警方带走,目前被羁押在凉城县看守所。此事引发社会关注。4月15日,凉城警方发布通报称,对谭秦东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系因其行为“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并表示“目前案件已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这个事件引起很大关注,笔者认为其中也存在几个疑问:首先,曾获执业医师资格、身为广州一家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法人的谭秦东,到底是什么人,现在是不是医生,从网上的资料来看,谭秦东以前是医生,后来下海创业,成立了一家医药科技公司,自己是法人,那么这里就有疑问了,你是西医的医药公司的法人,与中药鸿茅药酒酒厂到底是什么关系,到底是因为什么问题突然发表说鸿茅药酒是毒药的文章,这里面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其次,跨省抓捕合不合法。网上在大肆炒作公安机关跨省抓捕的问题,其实根据法律来看,公安机关跨省抓捕是允许的,也是合法的,只要符合办案条件就没有问题,跨省抓捕不应该炒作。第三,公安机关该不该管辖谭秦东损害商业信誉这个案件。网上很多评论说当地公安机关沦为企业的保护伞,公权私用,其实公安机关执法要依法进行,特别是在现在的社会,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都比较大的情况下。4月15日上午,凉城县公安局发布通报称,日,内蒙古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到凉城县公安局报案称:互联网上有人对“鸿茅药酒”进行恶意抹黑,称鸿茅药酒是“毒药”。网上的大量不实言论和虚假信息,致多家经销商退货退款,给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造成重大损失。日凉城县公安局对此立案侦查。作为当地企业的纳税大户,作为合法企业,企业报案,公安机关应不应该受理,肯定要受理调查,不管是谁的报案,报警,公安机关肯定要受理,要调查,至于能否立案,就要看公安机关调查初查的结果。第四,鸿茅药酒到底是不是合法的,药监部门要出面调查,出具当初的审批文件。“鸿茅药酒”属于非处方药鸿茅药酒由内蒙古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简称鸿茅国药)。据该公司官方网站介绍,鸿茅药酒始创于1739年,于1992年获得批准,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属于非处方(OTC)药、酒剂类中药。产品含有何首乌、人参、地黄、附子、半夏、豹骨等67味药材,适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及妇女气虚血亏等病症。北青报记者检索发现,今年2月份,陕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在“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专项整治2017年度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中,曾要求在该省范围内,停止播出包括“鸿茅药酒”在内的部分药品广告。而早在2010年,包括“鸿茅药酒”在内的多个药品广告,曾被海南省食药监部门点名,称其“多次利用专家、患者为产品疗效作证明,擅自扩大药品功能主治和适应症范围,并含有不科学的表示药品功效的断言和保证行为,严重欺骗或误导消费者”。鸿茅药酒是国家批准的,是合法的企业,有合法的资质,但是多次因为虚假宣传被各地有关部门查处,那么就能否认定该产品就是毒药呢,他是不是就是毒药呢?虚假宣传能否认定是假药呢?第五,谭秦东作为一个有影响的公众人物,能否在网络上发文直接说鸿茅药酒是毒药呢?如果这样的情况允许的话,大家都可以说,我也可以说云南白药是毒药,我也可以说某某是谋财害命的,能这样说吗,这样社会会乱套。第六,中西药的又一次交锋。这一次其实也是一次中西药的又一次交锋,在当今,特别是在现在,西药地位越来越高,中药越来越不受重视的情况下,这一次对中药又是一次严重的打击,对于这一次鸿茅药酒事件,笔者认为我们应该等待有关部门的调查。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牛气看天下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牛气看天下,一眼看懂天下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凤凰周刊logo
周刊客服咨询
【北京办事处】
【深圳办事处】
& / & 正文
前医师吐槽鸿茅药酒致跨省抓捕
网上揭其为“毒药”,网下遭执法部门逮捕
阅读次数:624&|&
收藏本文 
走出凉城县看守所,医学专业毕业,曾是麻醉师的广州人谭秦东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扔在路边。“现在想哭,但忍住,自由真好。”夕阳余晖照在这座内蒙古县城低矮的建筑上,在记者和律师的陪伴下,谭秦东连夜赶往呼和浩特,次日乘坐飞机回到广州,和等候多时的妻子见面。
从日被内蒙古凉城县警方带离广州,1月25日被凉城县公安局正式下发逮捕令,到4月17日傍晚取保候审,谭秦东在凉城县看守所待了三个月。
从4月13日到17日,多家媒体和自媒体对谭秦东被捕一事连续发出质疑,《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央媒也谨慎地表达了警示。16日,案情的舆论关注度达到峰值,中国医师协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先后对内蒙古方面发出质问,至17日下午,公安部声称启动相关执法监督程序并展开事实核查,凉城县检察院才做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案件退回补充侦查”的决定。谭秦东也在被拘留三个月后终于获得取保候审。
驶离凉城县的出租车上,谭秦东激动得几乎要落泪。短短几天得到全民关注并被“解救”出狱,他只想到了自己从医的初衷,“这是一个执业医生应该做的事情,医者应该以医术名达天下,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近百天的看守所日子,其实就是一场修行。”
一篇网帖,穿越大半个中国的“跨省逮捕”
谭秦东当然不会想到,他出于对一个药酒品牌长期做虚假广告的不满,为提醒一些老人不要上当的一篇医学科普文章,会导致一场牢狱之灾。
据妻子刘璇描述,1月10日,出示警官证的便衣警察“几个人把他双手反扣在背上,胸脯贴着地面”,当时她正在家带孩子,“十来分钟后我再下楼看,人就不在了。”打丈夫电话一直不通,当天晚上,刘璇收到丈夫的一条微信,说正在接受警察讯问,让她不要担心。
4月17日获得自由后,谭秦东对记者还原了那天的情形:当时他从办公室回家,两个人逮捕他的时候甚至把广州车陂派出所说成“东陂派出所”,说的也不是广式普通话。谭秦东以为遇到了坏人绑票,试图逃脱,但未成功。在车陂派出所接受第一次审讯后,次日凌晨1点谭秦东就被带往深圳,坐高铁到北京,再乘一辆商务车送往内蒙古凉城县。
谭秦东回忆,一路押解他的四人中,其中一人称“我们安排公司的车过来”,该车即为鸿茅集团一位高管的车。从北京到凉城的路上,警察在车内吸烟,司机甚至提醒他们“少抽烟,我们领导不喜欢烟味”,一路上吃饭埋单也由“公司的人”负责。
现年39岁的谭秦东,2010年从中南大学麻醉学专业获硕士学位,获医师资格证书和临床执业证书,曾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担任麻醉医师,2015年起自主创业开办医药科技公司。性格温厚的他在车陂派出所第一次被提审时差点“尿裤子了,脑袋全是懵的”。此时他对自己被抓的原因一头雾水。警察问他是不是写过一篇文章,他才慢慢想起是因为一篇帖子惹了事。
日,谭秦东在“美篇”APP上发表了《中国神酒“鸿毛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一文。“中国神酒,只要每天一瓶,离天堂更近一点。人到老年,心脏和血管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谭秦东事后说,自己看到许多“孝顺父母买鸿茅药酒回家喝”的电视广告,又在网上看到欧茜医生的文章,对鸿茅药酒没有做过任何临床就流行于市场的情况感到担忧,于是在文章中介绍了“心脏的钾离子传导引起心脏去极化”的生理学常识,并提醒有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的老人不要饮酒。
为了吸引眼球,他在标题中使用了“毒药”一词,手机编辑时,“鸿茅”也错写成“鸿毛”。“所有的药都有毒副作用……中国有2.8亿老年人,其中2亿高血压,1.2亿糖尿病人,这些人喝了酒会出什么事?那不是饮毒吗?”
因为这篇医学警示科普文,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的“公安局办案人员”行走千里,对谭秦东实施了“跨省抓捕”。
凉城县公安局的办案材料显示,12月22日,内蒙古鸿茅国药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受公司委托,向警方举报了两篇网络文章,后被警方认定为犯罪的,是谭秦东的那篇文章。鸿茅公司方面在调查中称,受谭秦东《毒药》一文的影响,深圳、杭州、长春三地的两家医药公司、7名市民要求退货,两家公司分别退货14000瓶、43200瓶,涉及货款合计381万,影响盈利142.5万元。随后,凉城警方从“美篇”所属的南京蓝鲸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调取了谭秦东的ID号和手机号,找出他的家庭住址,将其抓获。
被抓捕至凉城县后,凉城县公安局称谭秦东“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1月25日,谭秦东被凉城县检方批准逮捕。
3月13日,凉城县公安局的《起诉意见书》表明:谭秦东在微信群连续转发“毒药”一文10次左右,网站点击量2075次,美篇APP有三次访问,微信好友有250次访问、微信群有849次访问、朋友圈有720次访问、其他访问253次、被分享120次。
谭秦东说,自己的账号粉丝只有5个,读者多为同学、校友和医生同行。谭的辩护人、广东舜华律师事务所律师胡定锋坚持,没有证据表明,两家医药公司和7名市民的退货行为与谭文有直接关系。其次,谭文引用的文字内容为某医学健康机构文章,同时配上权威媒体、网站和国家行政机关的公开报道与处罚公告的截图,“网络上存在大量批评鸿茅药酒的报道和文章,和它们相比,这篇文章的影响要小得多。”
谭秦东在凉城看守所接受了四次提审。在这三个月里,谭秦东的妻子刘璇多方求助,雇请律师,但只见过一面。直到4月13日,红星新闻发布《广州医生发帖称“鸿毛药酒是毒药”涉嫌损害商品声誉被警方跨省抓捕》的文章,此事才引起媒体注意和公众的广泛质疑。
与谭秦东接触后,律师胡定锋了解了情况,认为警方与地方企业一同执法,是严重的行政违法行为。
谭秦东受审初期,凉城县公安局提议为其安排一位凉城当地的王姓律师,这位律师曾担任鸿茅药业的法律顾问。在谭秦东被关押期间,王律师曾多次劝说谭秦东认罪,以“对方势力很大”“会惹怒对方”为由劝告刘璇不要接触媒体,甚至恐吓刘璇“到时候判你个两年半”。这些威胁一度吓住了刘璇。担心王律师对丈夫威逼利诱,4月15日,刘璇解除了与王律师的委托代理关系。
随着事件进入舆论漩涡,刘璇聘请的律师胡定锋开始代替王姓律师,谭秦东也知道了自己成为新闻焦点的情况。而胡定锋先后两次为谭秦东申请取保候审,凉城警方均以需要取得鸿茅药酒的谅解书和表态为由拒绝。胡定锋认为,这也是严重违规。
广告营销被通报违规2630次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呼和浩特每年举行两次的“内蒙古医药保健品招商会”催生了一批被称作“蒙派”的医药保健品营销产业链,90年代以来,孕育过红桃K、太阳神、中华鳖精、哈慈五行针、延生护宝液等红遍大江南北的“爆款神药”。鸿茅公司的发家史,正是其中另一个经典案例。
历史资料显示,内蒙古凉城县鸿茅酒厂从1962年开始生产鸿茅药酒,1992年股份制改革后成立凉城鸿茅酿酒有限公司。1997年2月,凉城县政府以鸿茅药酒厂及鸿茅酿酒公司为核心企业,组建凉城鸿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营销操盘手杜海军最早拿到凉城县“鸿茅药酒”的全国总代理,最初主治关节炎,后来能治的病越来越多。2001年,鸿茅药酒受到国家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开管理政策的影响,一度陷入低迷。但在日,鸿茅药酒被列入非处方药,从而起死回生。
2006年,杜海军、鲍洪升为首的几大药圈行销巨头全资收购了鸿茅实业,总部搬到北京。
1996年代理推广“护肾宝”崭露头角,1997年代理“美福乐”连续两年夺得减肥产品销售冠军,1999年联合开发“婷美”保健内衣,并雇请明星倪虹洁代言广告,炒到300元一件……鲍洪升无疑是“蒙派”医药保健营销界的高手。但鲍洪升的营销战略也一路伴随“虚假宣传”的成分。他曾代理过的“澳曲轻”减肥胶囊,在2003年曾被福建、甘肃、吉林等多省药品监督局通报,违法发布广告。掌舵鸿茅药酒后,鲍洪升更成为“中国最敢投广告的人”。
“气血两虚、肾虚腰酸、脾胃虚寒、筋骨疼痛、风寒湿痹”、“百年鸿茅,祈福百年”、“鸿茅药酒,孝行浙江”,电视和报纸广告中,鸿茅药酒的治病功效被夸大到近乎“包治百病”的地步。
聘请中老年观众喜爱和信任的实力派演员明星,是鸿茅药酒电视广告的惯用手法。陈宝国、张铁林、德德玛、雷恪生、黄健翔等均频频出镜,其中陈宝国代言最多,广告词“我是宝国,它是国宝”。在广告中,鸿茅药酒被称为“67味好药大组方,270余年中药国宝”。
《北上广依旧相信爱情》《美好生活》《老爸当家》《老农民》《亲爱的她们》等影视剧情节中也被植入鸿茅药酒的广告。
尼尔森网联AIS全媒体广告监测显示,2017年1月至11月,鸿茅药酒代替宝洁,位列投放广告企业第一位,投放总额同比增长55.9%。而据央视市场研究媒介智讯(ctr MI)的数据,2016年,鸿茅品牌在酒精饮品、活动、商业等电视广告投放额排名中位居第一,投放额高达150.8亿,同比增长96.4%。
依靠疯狂的广告投放,鸿茅药酒不断扩大市场,销量猛增。鸿茅药酒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亿元,但在2017年则飞升达到50亿元。鸿茅公司官网介绍,其核心产品鸿茅药酒覆盖全国省区市县乡超过20万家药店,年销售额跻身全国药品零售排名三甲行列。2017年年初,鸿茅实业提出力争实现2018年第一季度在中国A股上市,深交所中小板挂牌的目标,到今年年初,凉城县的工作报告又改为“全力扶持鸿茅国药公司沪交所A股主板上市,年内实现IPO排队。”上市地点也从开始的“深交所中小板”,变更为“上交所”。
鸿茅药业集团由此也成为凉城县的支柱产业与纳税大户。凉城县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鸿茅药酒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完成税收近6000万元。日,《乌兰察布日报》报道,2017年鸿茅药酒零售规模突破50亿元,缴纳税金达2.7亿元,并解决当地500多人就业。“鸿茅药酒市场零售规模超过75亿元,上缴税收达3.5亿元”。凉城县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对鸿茅药业定下目标,“全力扶持鸿茅国药公司沪交所(实为“上交所”)A股主板上市,年内实现IPO排队。”
IPO的光辉计划背后,是鸿茅药酒营销背后的斑斑劣迹。《健康时报》在日的一篇题为《 2630 次广告违法不止,谁是鸿茅药酒的护身符?》中披露,由67味中草药配制成的鸿茅药酒,一方面拿到国家食药监部门的药品批文,申请到国家重要保护品种,另一方面从明星代言到电视广告植入,不断营造和夸大其保健品形象,在药品和保健品市场左右逢源,销量一路高歌猛进。
国家食药监总局网站显示,鸿茅药酒为甲类非处方中药。其“注意事项”中明确写着:“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服药7天症状无缓解,应在医院就诊”,“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等。但鸿茅药酒在广告宣传中极力将药效和适用病症加以夸大和神话。
《健康时报》研究统计,鸿茅药酒广告违法次数达2630次,被江苏、辽宁、山西、湖北等25个省市级食药监部门99次列入违法广告公告,移送工商行政部门查处,被10省市18次采取暂停销售的行政强制措施。
例如,日,海南省食药监局监测发现,鸿茅药酒等九个药品广告“多次利用专家、患者为产品疗效作证明,擅自扩大药品功能主治和适应症范围,并含有不科学地表示药品功效的断言和保证等行为,严重欺骗或误导消费者。”
随着谭秦东事件的发酵,4月1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声明,表示已组织有关专家,对鸿茅药酒由非处方药转化为处方药进行论证。如果未来鸿茅药酒非处方身份被剥夺,其IPO前景无疑将变得暗淡。
是济世良方,还是危险的“毒药”?
鸿茅药酒广告如果有所夸大,那么谭秦东所说的“毒药”是否也有夸大?至少,对其作为非处方药需要适应的各种人群来讲,它的可靠性是值得怀疑的。
在鸿茅药酒广告公开的67种中药成分中,何首乌、槟榔和白酒均为明确无误的有“毒”物质。早在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就明确指出,口服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可能有引起肝损伤的风险。不论何种类型的何首乌,对肝脏的毒性是确切的。国家食药监总局为此多次下调、规范保健食品和药品中的何首乌用量。
而在世卫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证据最确切的致癌物列表中,酒精饮料和多种形态的槟榔制品均为1类致癌物。医学健康媒体《丁香医生》指出,对于证据等级比较确切的 1 类致癌物,国际权威机构的态度一直都非常明确:必须避免。因为只要是明确或可能的人类致癌物,并不存在安全剂量问题。
对鸿茅药酒安全性的质疑,早前已被许多医学专家在网络中指出。医生文天林指出,作为药准字药物,鸿茅药酒大肆宣传的功效接近于治疗百病,“其67种中药组成缺乏临床依据和药理毒理试验数据,对适应人群不加筛选,单单酒精就不适合心律失常和高血压病人长期饮用,可能导致心脏骤停或衰、脑出血而直奔天堂,何况其中不少毒性大的中药,长期服用的肝毒性和肾毒性不明,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毒药并不过分。”
4月16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发文称,2004年至2017年底,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共检索到鸿茅药酒不良反应报告137例,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瘙痒、皮疹、呕吐、腹痛等。
另一医学媒体“春雨医生”则在3月份发文,披露鸿茅药酒公然使用国家一级濒危野生动物豹骨。
最大的问题不仅来自鸿茅药酒的成分和安全性,还在于医药审批漏洞和监管的缺失。查询国家食药监局后,欧茜医生发现,虽然鸿茅药酒是OTC(非处方)药物,但在“临床试验数据核查”系统中的数据为0。一款非处方药物,竟然未经临床试验就上市销售。
内地于1999年发布《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并按照该办法开展非处方药的目录遴选与转换。2004年以前公布的非处方药,由专家分批从已上市的标准中遴选产生;2004年之后公布的非处方药,由企业对已上市品种提出转换申请,经对申报资料进行评价后确定转换为非处方药。鸿茅药酒作为2003年获得非处方药身份的药物,却没有临床试验数据,无疑对其非处方审批过程产生疑问。
各方力量干预下重获自由
面对舆论对凉城县警方跨省抓捕关押行动的质疑,4月15日,内蒙古凉城县公安通过微博回应,“凉城县公安局于日立案侦查,经查《中国神酒,来自天堂的毒药》系广州谭某所写,并在网上进行大量传播,谭某的行为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凉城县公安局的回应,并未停止舆论以及有关部门对其执法方式的质疑。
4月16日,中国医师协会发布声明,表示“愿为谭秦东提供法律援助”,并提出“刑法应当谦抑”,“公安机关应慎重对待不同学术观点和言论,防止将民事纠纷刑事化”。公安部于17日发布通告,称对此事高度重视,立即启动相关执法监督程序,并已责成内蒙古公安机关依法开展核查工作。当天下午,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发布通报,称经研究认为,目前“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指令凉城县人民检察院“将该案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并变更强制措施”。
在一系列的舆论压力和公检法指令转变中,17日傍晚,律师胡定锋接到检方通知,可以办理取保候审手续,谭秦东终于走出凉城看守所,暂时告别了三个月的监禁生活。
离开看守所前,他正在种地,看守所所长和警官告诉他“放你了”时,谭秦东以为他们在开玩笑,不敢相信。他做了最坏的打算,以为可能在里面待一年,甚至两年。
走出监狱的谭秦东头发剃成短寸,皮肤暗黄,眼神呆滞,与被捕前的形象判若两人。他把衣服扔在地上,希望马上离开这个倒霉之地。
坐在律师胡定锋的车上,谭秦东给妻子打电话,眼眶湿润,几乎说不出完整的话。他告诉妻子,自己太激动了,情绪还不稳定,思维也跟不上说话,等平复一些再打给她。
谭秦东告诉媒体,自己最初入狱时认为自己无罪,因为不习惯监狱生活,他曾陷入绝望,精神极度压抑,3月份见到胡定锋律师时,他改为请求做有罪辩护,“我当时内心真实想法就是想早点出去,主动提出(有罪),看能不能争取在法院判个缓(刑)”。即便律师为他写了无罪申诉书,他觉得不会被凉城警方采纳,让律师把这份申诉书撤回来。
谭秦东希望通过委曲求全主动“认罪”换取缓刑,“坐几个月、半年什么的,能出去就出去”。他之所以产生这个想法,是因为心中怀着对家人强烈的思念。谭的父亲正月十三满70岁,患有冠心病。“正月十三起我整整哭了三天,每天都是以泪洗面。”
多个法律专家认为,跨省抓捕本身不是问题,但谭秦东一案,即便要行使刑事追诉权,也应由广州公安机关启动立案侦查为宜,而凉城警方此次与鸿茅药业人员一同办案,可能有滥用权力的嫌疑;内蒙古食药监局至今年3月8日发文还称鸿茅药酒广告符合多个法律规定,显示出相关部门对医药企业的经营行为监管和广告管理存在失职与漏洞;虽然谭文标题存在夸大嫌疑,但“损害商品信誉、声誉罪”一般针对企业竞争对手,而非谭秦东这样的医师。
此外,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明祥认为,谭秦东的言论即便有不妥之处,至多构成民事纠纷,“当地警方不应干预民事纠纷,不应成为地方保护主义的工具,要避免民事纠纷刑事化。警察是代表国家在执法,行使警权必须慎之又慎。”
取保后的谭秦东仍然坚持鸿茅药酒是“毒药”,“世界一级致癌物,诱发消化道肿瘤、肠胃道肿瘤……67味药里面很多成分我不知道,大杂烩煮了一锅汤,能治四十几种病,真不相信。”谭秦东说,回去以后,他还会继续写文章,希望找一家医院上班,做个皮肤科医生,多做一些公益。
日,鸿茅药酒被摆放在武汉某药店显著位置促销。临街店面显著位置贴有彩色广告。
香港凤凰周刊医生吐槽鸿茅药酒被跨省抓捕 官方处置不能止于通报表态|鸿茅药酒|跨省抓捕|凉城县_新浪新闻
医生吐槽鸿茅药酒被跨省抓捕 官方处置不能止于通报表态
医生吐槽鸿茅药酒被跨省抓捕 官方处置不能止于通报表态
原标题:医生吐槽鸿茅药酒被跨省抓捕 官方处置不能止于通报表态编者按:一篇题为《中国神酒“鸿毛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的科普文章,引发了一起以损害商品名誉为罪名的跨省抓捕,一时公众哗然。一方面,舆论质疑警方执法的合法、合理性;另一方面,鸿茅药酒的斑斑劣迹也引发公众对药品监管的担忧。现阶段,虽然药监、公安、检察等部门均对事件作出回应,但舆论质疑仍在持续,如何有针对性的回应焦点问题,重塑法治公信,考验相关涉事部门。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通过梳理舆情发展脉络,汇总各方舆论观点,点评舆情处置工作,以供有关部门参考借鉴。 【舆情事件】 1. 红星新闻报道引爆舆情 舆论追问吐槽药酒何以被刑拘4月13日,据红星新闻报道,日,广州医生谭秦东在“美篇”发表《中国神酒“鸿毛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一文,文章从心肌的变化、血管老化等方面,说明“鸿毛药酒”对老年人会造成伤害,该文阅读量共计2241次。鸿茅药酒厂家随后报案称其商业声誉因此受损。2018年1月,内蒙古凉城县警方以“损害商品声誉罪”在广州抓捕了谭秦东。谭秦东家属表示,此案或于近期开庭,谭秦东律师将为其做无罪辩护。该报道一出,舆论哗然,“吐槽药酒被抓”“跨省抓捕”等新闻点引爆舆论场。《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转发文章质问:“跨省抓医生 鸿茅药酒底气何在”;《法制日报》四问鸿茅药酒事件,质问“企业缘何敢置法律于不顾”;新华社发文《穿越大半个中国来抓你?三问鸿茅药酒事件》……主流媒体连番发问,“丁香园”“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等医学、媒体领域的自媒体也参与其中,鸿茅药酒、警方等涉事单位身陷舆论漩涡。截至4月18日,网络原发信息量超过65万,微博各相关话题讨论量合计近4亿人次。 2. 舆论高压下涉事单位密集表态 谭秦东被取保候审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之下,涉事单位自4月15日起,依次对事件进行了回应。15日,凉城县公安局官方微博发布通报称,该案是由内蒙古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报案后立案侦查,该公司反映互联网上有人发布鸿茅药酒是“毒药”的不实信息,致多家经销商退货退款。目前,案件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1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已组织有关专家对鸿茅药酒由非处方药转化为处方药进行论证。4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发布通报称,根据最高检指示,听取了案件汇报并查阅相关资料,研究认为,目前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指令凉城县人民检察院,将该案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并变更强制措施。同日,公安部发布通报称,立即启动相关执法监督程序,已责成内蒙古公安机关依法开展核查工作。凉城县公安局也于晚间再次发布通报,表示坚决贯彻公安部、自治区公安厅指示要求,按照检察机关意见,严格依法依规开展相关工作。据新京报网消息,当日18时左右,谭秦东已被取保候审。 3.《局面》栏目多条视频追问案件细节 鸿茅药酒涉嫌违法等衍生舆情持续发酵官方密集表态的同时,媒体的跟进报道也全面爆发。《新京报》《局面》栏目的“我们视频”于17日16时59分至18日12时43分,连发14条采访视频,以“鸿茅药酒案反转”“对话谭秦东”为话题,采访谭秦东及其妻子和代理律师胡定锋。谭秦东妻子采访时表示,凉城县警方曾向他们推荐一王姓律师,该律师疑似曾以威逼利诱方式迫使谭秦东认罪。胡定锋律师则质疑鸿茅药酒退货证据不充分、警方笔录不完整等细节问题。在谭秦东的采访中,“想哭,自由真好”“不后悔,想做个好医生”等言论被媒体转载。不仅《局面》栏目揭示一些办案细节尚存的疑问,多家媒体持续追问“医生出来了,鸿茅药酒违法怎么办?”有律师申请药监部门公开鸿茅药酒再注册为非处方药依据、提请公开鸿茅药酒配制技艺入选“非遗”政府信息等进展也引发关注。4月18日9时12分,谭秦东妻子通过微博“@lessaly0514”致谢“媒体朋友、中国医师协会、校友会、丁香园和各界朋友侠肝义胆的关心与帮助”,并表示后续将举办记者会,“再与大家分享此次事件的感悟”。舆情尚在进一步发展中。 【舆论观察】 面对汹涌的舆论浪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公安部接二连三的处置回应起到了关键性的疏导作用。据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统计,回应前,网民负面情绪严重,一边倒的质疑公安执法不当:其中,约三成网民猜测案件背后有强权和恶势力勾结;约两成网民指责公安涉嫌滥用职权;约两成网民对凉城县公安的初次通报表示不满,一方面认为通报过于敷衍,另一方面批评公安机关推卸责任;另有三成网民调侃鸿茅药酒是“神药”,质疑药品监管部门管理失职。回应后,舆论负面情绪得到一定缓释,约三成网民对上级部门及时介入表示认可。但质疑声并未完全平息,约三成网民批评公安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跨省抓人,呼吁追究相关办案人员责任;约两成网民认为此案因舆论倒逼才能进展如此之快;约两成表示将继续关注此案。综合网民观点和媒体评论发现,以下四大焦点问题仍待解答。 1.“损害商品名誉罪”的认定是否属于“民事案件刑事化”该事件中,凉城县公安局以涉嫌“损害商品名誉罪”将谭秦东刑事拘留,对于相关法律适用,媒体及法律专业人士多认为不妥。具体来说,从适用范围上看,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徐松林认为,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针对的不是一般的批评者,而是企业的竞争对手。从适用内容上看,《北京青年报》指出谭秦东的网帖内容是说明鸿茅药酒对老年人会造成伤害,未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不构成“损害商品名誉罪”。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明祥认为,谭秦东的言论至多构成民事纠纷,当地警方不应干预。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刑法研究所所长阮齐林也认为,此事属于民事法律调节的范围,不该随意地就通过刑事手段进行解决。从执法效果上看,光明网发表评论文章认为,此事在不具备“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前提下便动用刑事手段,反映出“民事纠纷刑事化”办案倾向。 2. 警方跨省抓人是否为滥用职权对于警方是否有权跨省抓人,凉城县公安局表示,鸿茅药酒的生产中心及退货退款造成的损失都发生在当地,属于犯罪结果发生地,当地警方有管辖权。但法律专家提出不同意见,据新华社报道,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建伟表示,根据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管辖是犯罪地为主、居住地为辅,谭秦东在广州上网发文,居住地也在广州,应由广州公安机关启动立案侦查更为适宜。“@湖南律师刘成成”在微博发文认为,此案本质是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问题,凉城县警方是勉强具有管辖权的,但跨省追捕行为很不正常。北京市同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王殿明认为,凉城县警方在整个事件中行动如此迅速,是否有滥用权力的嫌疑,值得商榷。 3. 选择性执法、倾向性办案问题是否存在谭秦东的代理律师胡定锋、妻子刘璇在接受《局面》采访中提到警方在办案中疑似存在瑕疵。具体来讲,其一,警方有推荐律师的行为。谭秦东妻子表示,办案警方曾向他们推荐一王姓当地律师,此人曾为鸿茅药酒的法律顾问。代理过程中,该律师让他们“不要用媒体,不要找上级”,并多次强调其中利害关系,劝他们不要惹怒鸿茅药酒。其二,证据真实性问题。据胡定锋律师介绍,鸿茅药酒公司提供的退货证据并不能充分、直接证明谭秦东的文章给鸿茅药酒带来损失,并且质疑证人在退货后仍和鸿茅药酒保持交易。其三,笔录的完整性问题。采访中还提到,谭秦东在警方讯问时,详细说明文章标题用“毒药”的理由,但是笔录中只记为“博取眼球”,可见警方对笔录进行了“按需取舍”。其四,执法随意性问题。今年1月,谭秦东曾委托律师向警方提交取保候审申请被拒,警方表示让鸿茅药酒出具刑事谅解书是取保候审的前提条件,但因鸿茅药酒“不接受这个方案”,取保候审并未成功。时至今日,在同样不具备刑事谅解书的前提下,谭秦东却顺利取保候审,警方执法的随意让人生疑。 4. 鸿茅药酒是否存在违法无人监管、与当地政府勾连形成利益网问题鸿茅药酒大面积投放广告涉嫌虚假宣传的行为在业界广受吐槽,每年150多亿元的广告投入引发公众质疑“神药还是神广告”。据《健康时报》2017年8月份的文章《2630次广告违法不止,谁是鸿茅药酒的护身符?》显示,过去10年间,据不完全统计,鸿茅药酒广告曾被江苏、辽宁、山西、湖北等25个省市级食药监部门通报违法,违法次数达2630次,被暂停销售数十次。媒体评论中多引用这一数据,质疑“药监部门为何对鸿茅药酒违法选择性失明”。此外,案件中警方为鸿茅药酒背书的倾向被解读为地方“政企一家亲”“地方保护主义”现象的典型体现。舆论普遍猜测,鸿茅药酒作为凉城县的纳税大户、“地方名片”,与当地政府关系深厚,为借用政府权力维护企业利益提供便利,衍生出以上“家丁式执法”闹剧。《新京报》记者王志安在微博上还公开质疑“这样一家违规企业为何越做越大”,并建议“中政委查一下”。 【舆情点评】 1. 舆情处置不能止于表态式回应纵观舆情发展脉络发现,4月13日,红星新闻发布报道,舆情开始发酵;15日,凉城县警方初次回应;17日,公安部、内蒙古检察院介入,凉城县警方二次回应。从处置链条来看,虽然回应速度未达到小时级,但信息发布总体及时、有序,公众喧嚣之后看到了公安、检察部门重视的态度和积极的作为。但现阶段来看,回应的表态性大于实质性进展,而媒体则在同时期深挖案件细节,引导公众深入讨论质疑点。从这个角度来看,涉事部门的舆情案处置仅是走出了万里长征第一步,各类质疑点的回应、解答才是政法机关面临的首要难题。 2. 舆论质疑亟待一一解答虽然谭秦东已被取保候审,但案件办理中警方执法的合法性、规范性等质疑仍未退却。正如前文分析所示,警方办案是否沦为“家丁式执法”,办案过程中又是否存在证据真实性、笔录完整性、执法随意性等疑问,亟待澄清。如果警方处置仅停留在当事人被取保候审的结果上,不对办案过程的规范性进行核查,这种程序非正义前提下产生的结果正义必然不能取信于民。更为严峻的是,如果办案过程确实存在问题,还会涉及警方滥用职权等违法问题,当地政法机关能否正本清源,舆论拭目以待。与此同时,案件中反映的行政执法疲软现象也成为槽点,舆论多关联鸿茅药酒2630次广告违法仍然安然无恙,质疑药监管理部门失职。国家药监局回应称,已对鸿茅药酒由非处方药转化为处方药等相关问题进行论证,公众期待论证结果不要烂尾。值得反思的是,舆情发酵后药监部门才开始介入,发酵前的上千次违法行为却被忽略,这种舆论倒逼行政执法产生的负面影响需要大量实情、舆情工作的努力才能进行扭转。 3. 舆论合法监督权有待保障近期以来,“吐槽被拘”成了一类典型的舆情案例,除了本案中吐槽药酒被刑拘,此前河北邯郸还发生过吐槽医院食堂饭菜难吃被拘事件,公众的舆论监督权一次次被践踏。对于部分政府部门来说,因为持身不正而惧怕舆论监督、排斥舆论监督,甚至整治舆论监督,这样做虽短时间内可减少麻烦,但本质上是饮鸩止渴。试想,如果公众不再关心公共议题,放弃舆论监督权利,那社会治理将会出现“腐败更腐、丑闻更丑”的恶性循环。因此,本案还有另外一重示范意义,即政府部门如果不能在此案中传递保护合法言论监督的信号,那公众的舆论监督权还将会被进一步侵蚀。文章来源 法制网舆情中心(作者:付萌 于梦妍)本期编辑 于澄 刘青 陈睿哲 梁成栋
新媒体实验室
Copyright (C)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安跨省抓人严重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