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展

【图文】2018政治专题热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8政治专题热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评分4.1|
用知识赚钱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积分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新闻热线:021-
着力攻克“三大关口”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nbsp&nbsp&nbsp&nbsp着力攻克“三大关口”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nbsp&nbsp&nbsp&nbsp□本报记者 倪铭娅&nbsp&nbsp&nbsp&nbsp稳中向好态势将延续&nbsp&nbsp&nbsp&nbsp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生产需求总体平稳,进口和出口都保持两位数增长,特别是进口和出口金额创今年以来单月最高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同时实物网上商品零售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27%左右;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尽管投资增速缓中趋稳,但民生类、技术创新类、高技术领域和短板领域的投资增长速度较快。就业方面,1-11月份城镇新增就业1280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1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nbsp&nbsp&nbsp&nbsp“不管是从增长指标、民生领域指标,还是结构效益、质量指标来看,当前中国经济仍然延续着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并且在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1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明年要把更多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在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上,朝着高质量的发展努力。由于经济增长有比较好的支撑条件,明年经济能够延续今年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nbsp&nbsp&nbsp&nbsp毛盛勇说,第一,从世界经济看,世界经济复苏态势比较明朗,而且这种复苏是一种全面复苏,包括发达经济体,也包括新兴经济体都呈现复苏态势;另外,全球贸易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这是一个好的外部环境。第二,从内部来看,消费规模将保持较快增长、结构升级步伐将继续加快,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持续提升,加上今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好,明年消费能够延续好的增长态势。从投资来看,明年制造业投资可能会继续回升,基础设施投资保持相对平稳,房地产投资也不会有大的起落,总的来看,投资能够保持总体平稳态势。&nbsp&nbsp&nbsp&nbsp杨伟民认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6.9%,比去年同期回升0.2个百分点,但稳中向好的基础并不牢固。经济发展还没过“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这三大关口。&nbsp&nbsp&nbsp&nbsp值得关注的是,对于经济增长,不再设具体增长目标。杨伟民表示,这主要考虑的是,我国经济发展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再是高速度增长阶段。产能不足已不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发展质量还不够高。在这一阶段,不是不要增长速度,而是要通过质量、效率、动力“三个变革”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可能会进一步完善: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二是着力攻克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三大关口,这是下一步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三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这是未来我国经济建设的总纲领。b&nbsp&nbsp&nbsp&nbsp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nbsp&nbsp&nbsp&nbsp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nbsp&nbsp&nbsp&nbsp发改委副主任张勇表示,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关键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投资效益不高、供给质量不高等问题。下一步,发改委将重点采取以下几方面举措:一是补齐发展短板,增加有效供给;二是推进简政放权,减轻企业负担;三是实施创新驱动,转换发展动能,培育良好的创新生态,提高创新要素对实体经济的贡献率;四是化解过剩产能,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此外,要完善包括金融服务、政府服务等在内的支持实体经济的服务体系,使实体经济发展更加方便、更有效率,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nbsp&nbsp&nbsp&nbsp十九大报告同时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德勇表示,十九大报告50余次提到创新,尤其强调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标志着创新驱动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新时代中国发展历程中将发挥越来越显著的战略支撑作用。当前经济正处在关键时期,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都必须紧紧依靠创新驱动来实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具有现实意义。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着力提振实体经济,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这些都需要创新驱动来发挥支撑作用。&nbsp&nbsp&nbsp&nbsp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牛犁表示,我国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已达2%,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创新驱动阶段。目前不论政府还是企业,对于创新研发的投入都在稳步增加。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驱动力越来越大,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技术产业增速、劳动生产率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已发生了明显变化,创新驱动在经济增长动力结构中的作用日益凸显。&nbsp&nbsp&nbsp&nbsp完善和创新宏观调控&nbsp&nbsp&nbsp&nbsp十九大报告提出,宏观调控要有度。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十九大报告强调宏观调控有度,这个表述意味深长,是宏观调控如何把握的问题。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很多国家宏观调控的手伸到市场里,伸到微观主体具体运行层面,有可能越俎代庖。中国要建设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如果宏观调控代替微观主体去配置市场,就是无度。&nbsp&nbsp&nbsp&nbsp李扬说,未来宏观调控要有度,就是宏观调控要过渡到正常市场经济常态,要按照有度要求进行改革。“首先要让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协调发展,然后完善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同时,一定要对利率、汇率这种基本要素改革的严峻性有清醒的认识,利率、汇率渗透在所有的环节,因此它的改革需要所有的环境予以配合。”&nbsp&nbsp&nbsp&nbsp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近日发布报告称,针对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重大变化和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保持积极财政政策精准有效,稳健货币政策适度中性,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nbsp&nbsp&nbsp&nbsp对于财政政策,报告建议,2018年全国赤字率控制在3.0%左右,适度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力度;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支持民生、创新、绿色发展等薄弱领域和重点领域建设。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由增加赤字转向减税为主,密切关注美欧等国家税改动向,研究出台普遍降低企业增值税和所得税税率措施。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制定出台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划分总体方案;研究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改革,启动新一轮个人房产税试点。&nbsp&nbsp&nbsp&nbsp货币政策方面,报告认为,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度中性,积极稳妥去杠杆,做到不紧不松。“不紧”是保证实体经济增长的合理、正常资金需要,“不松”是防止金融加杠杆卷土重来、防止房地产泡沫进一步膨胀与金融风险过度上升。一是建议2018年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长目标设定为12%。适应货币供应方式变化和金融创新发展,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平稳扩张,社会流动性合理充裕。二是加强价格型调控,维持利率水平与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三是协调金融调控与金融监管政策,引导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和“小微”、“三农”等社会薄弱环节,实现“强实抑虚”,强化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充分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窗口指导等具有预调微调、结构优化功能的政策手段,坚持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差异化调整以及实行差异化MPA监管要求,引导信贷资金流向,优化信贷结构。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着力攻克“三大关口”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日 10:40 来源:中国证券报
&nbsp&nbsp&nbsp&nbsp着力攻克“三大关口”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nbsp&nbsp&nbsp&nbsp□本报记者 倪铭娅&nbsp&nbsp&nbsp&nbsp稳中向好态势将延续&nbsp&nbsp&nbsp&nbsp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生产需求总体平稳,进口和出口都保持两位数增长,特别是进口和出口金额创今年以来单月最高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同时实物网上商品零售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27%左右;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尽管投资增速缓中趋稳,但民生类、技术创新类、高技术领域和短板领域的投资增长速度较快。就业方面,1-11月份城镇新增就业1280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1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nbsp&nbsp&nbsp&nbsp“不管是从增长指标、民生领域指标,还是结构效益、质量指标来看,当前中国经济仍然延续着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并且在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1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明年要把更多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在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上,朝着高质量的发展努力。由于经济增长有比较好的支撑条件,明年经济能够延续今年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nbsp&nbsp&nbsp&nbsp毛盛勇说,第一,从世界经济看,世界经济复苏态势比较明朗,而且这种复苏是一种全面复苏,包括发达经济体,也包括新兴经济体都呈现复苏态势;另外,全球贸易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这是一个好的外部环境。第二,从内部来看,消费规模将保持较快增长、结构升级步伐将继续加快,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持续提升,加上今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好,明年消费能够延续好的增长态势。从投资来看,明年制造业投资可能会继续回升,基础设施投资保持相对平稳,房地产投资也不会有大的起落,总的来看,投资能够保持总体平稳态势。&nbsp&nbsp&nbsp&nbsp杨伟民认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6.9%,比去年同期回升0.2个百分点,但稳中向好的基础并不牢固。经济发展还没过“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这三大关口。&nbsp&nbsp&nbsp&nbsp值得关注的是,对于经济增长,不再设具体增长目标。杨伟民表示,这主要考虑的是,我国经济发展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再是高速度增长阶段。产能不足已不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发展质量还不够高。在这一阶段,不是不要增长速度,而是要通过质量、效率、动力“三个变革”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可能会进一步完善: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二是着力攻克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三大关口,这是下一步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三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这是未来我国经济建设的总纲领。b&nbsp&nbsp&nbsp&nbsp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nbsp&nbsp&nbsp&nbsp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nbsp&nbsp&nbsp&nbsp发改委副主任张勇表示,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关键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投资效益不高、供给质量不高等问题。下一步,发改委将重点采取以下几方面举措:一是补齐发展短板,增加有效供给;二是推进简政放权,减轻企业负担;三是实施创新驱动,转换发展动能,培育良好的创新生态,提高创新要素对实体经济的贡献率;四是化解过剩产能,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此外,要完善包括金融服务、政府服务等在内的支持实体经济的服务体系,使实体经济发展更加方便、更有效率,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nbsp&nbsp&nbsp&nbsp十九大报告同时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德勇表示,十九大报告50余次提到创新,尤其强调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标志着创新驱动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新时代中国发展历程中将发挥越来越显著的战略支撑作用。当前经济正处在关键时期,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都必须紧紧依靠创新驱动来实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具有现实意义。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着力提振实体经济,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这些都需要创新驱动来发挥支撑作用。&nbsp&nbsp&nbsp&nbsp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牛犁表示,我国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已达2%,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创新驱动阶段。目前不论政府还是企业,对于创新研发的投入都在稳步增加。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驱动力越来越大,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技术产业增速、劳动生产率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已发生了明显变化,创新驱动在经济增长动力结构中的作用日益凸显。&nbsp&nbsp&nbsp&nbsp完善和创新宏观调控&nbsp&nbsp&nbsp&nbsp十九大报告提出,宏观调控要有度。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十九大报告强调宏观调控有度,这个表述意味深长,是宏观调控如何把握的问题。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很多国家宏观调控的手伸到市场里,伸到微观主体具体运行层面,有可能越俎代庖。中国要建设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如果宏观调控代替微观主体去配置市场,就是无度。&nbsp&nbsp&nbsp&nbsp李扬说,未来宏观调控要有度,就是宏观调控要过渡到正常市场经济常态,要按照有度要求进行改革。“首先要让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协调发展,然后完善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同时,一定要对利率、汇率这种基本要素改革的严峻性有清醒的认识,利率、汇率渗透在所有的环节,因此它的改革需要所有的环境予以配合。”&nbsp&nbsp&nbsp&nbsp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近日发布报告称,针对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重大变化和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保持积极财政政策精准有效,稳健货币政策适度中性,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nbsp&nbsp&nbsp&nbsp对于财政政策,报告建议,2018年全国赤字率控制在3.0%左右,适度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力度;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支持民生、创新、绿色发展等薄弱领域和重点领域建设。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由增加赤字转向减税为主,密切关注美欧等国家税改动向,研究出台普遍降低企业增值税和所得税税率措施。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制定出台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划分总体方案;研究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改革,启动新一轮个人房产税试点。&nbsp&nbsp&nbsp&nbsp货币政策方面,报告认为,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度中性,积极稳妥去杠杆,做到不紧不松。“不紧”是保证实体经济增长的合理、正常资金需要,“不松”是防止金融加杠杆卷土重来、防止房地产泡沫进一步膨胀与金融风险过度上升。一是建议2018年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长目标设定为12%。适应货币供应方式变化和金融创新发展,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平稳扩张,社会流动性合理充裕。二是加强价格型调控,维持利率水平与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三是协调金融调控与金融监管政策,引导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和“小微”、“三农”等社会薄弱环节,实现“强实抑虚”,强化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充分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窗口指导等具有预调微调、结构优化功能的政策手段,坚持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差异化调整以及实行差异化MPA监管要求,引导信贷资金流向,优化信贷结构。高质量发展怎么看、怎么干?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经”点热评大力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中青在线
大力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二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发布时间: 07:33 来源: 评论员
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这是经济发展的规律使然,也合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这一重大判断,进一步明确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进而作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对于引领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入领会这“三个必然要求”,我们就会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现在,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同时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多点突破,只有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才能在新的水平上实现供求均衡,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就是发展质量不高的表现。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就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但是,只有准确把握时机促成质变,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和飞跃。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100多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十几个成功进入高收入经济体。事实表明,那些取得成功的国家,就是在经历高速增长阶段后,实现了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那些徘徊不前甚至倒退的国家,就是没有抓住时机,实现这种根本性转变。5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中高速增长,现在经济总量已达到80万亿元。我们要重视量的发展,但更要重视解决质的问题,把主要着力点转向质的提升正当其时,在质的大幅提升中才能实现量的有效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把握时机作出的战略决策,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生动体现,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要看到,在我国这样经济和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不容易,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实现。我们还必须跨越两大关口。第一个关口就是非常规的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特有的关口,特别是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第二个关口就是常规性的长期性的关口,也就是要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特别是要净化市场环境,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增强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这两大关口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按照十九大报告的部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把握工作主线、把握基本路径、把握着力点、把握制度保障,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我们就一定能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一根本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适应新时代、聚焦新目标、落实新部署,全面做好明年经济工作,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坚实的物质基础。【责任编辑:王亦】
你可能还喜欢看
[ 12-22 ][ 12-22 ][ 12-22 ][ 12-22 ][ 12-22 ][ 12-22 ][ 12-22 ][ 12-22 ][ 12-22 ][ 12-21 ]
在创新创业的大时代里,想有所作为的你,将迎来一个更贴心的伙伴!
想要成为俄罗斯世界杯的护旗手吗?先来试试你在“线上”世界杯中能够破门几次吧。
“和他们在一起,才真正理解什么是生态文明、山水文化,它们就活生生呈现在你面前。”
新闻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