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都是怎么进行农贸市场改造信息化改造的?

农贸市场改造升级 怎样的农贸市场称得上“五星级”
温州网-温州晚报
今年10月1日,瓯海区首家五星级标准标杆农贸市场――亿象城农贸市场正式开业。
  温州网讯 今年10月1日,瓯海区首家五星级标准标杆农贸市场――亿象城农贸市场正式开业。这是根据农贸市场改造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瓯海区全力打造的全市一流标杆农贸市场。
  然而,截至目前,由于周边小区入住率暂时不高,该农贸市场人流量并不大,但只要是进入该农贸市场内,市民们无不感叹:“这家农贸市场太赞了!”
  那么,这家农贸市场究竟“赞”在哪里呢?昨日,记者特别进行了探访。
  五星标准打造一流市场
  昨日上午10点多,走进位于瓯海中心区的亿象城农贸市场,最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所有摊位经营户整齐统一的着装和整洁地面,地面上没有一丝水迹,通道内也都没有任何杂物堆放,所有摊位的货物都摆放得井然有序。
  正在水果摊位挑选香梨的市民陈女士说,虽然有听说这里价格相较于其他农贸市场会高一点,但冲着这里的整洁环境,她还是比较喜欢到这里来买菜。
  另外一位市民温先生正在一处摊位前挑选红枣,他笑着说,这里算是他见过的最“豪华”的农贸市场,单是配备有中央空调,就能够让消费者享受“夏天不热冬天不冷”的舒适感受。
  该市场负责人金先生告诉记者,该农贸市场是严格按照《浙江省星级文明规范市场标准》五星级要求进行建设的,总建筑面积2448平方米,场内共有135个摊位,15个营业房,配备有中央空调,拥有200个停车位等配套设施,建设总投资约620万元。除此之外,该农贸市场还将按照智能化要求建成集食品准入、食品检测及价格公示为一体的信息化平台,配备电子导向牌、电子触摸屏、在线支付终端器。而在该超市边上还建立了一家购物超市,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可以满足消费者一次性购物的便捷需求。
  对于目前人流量不大的现状,金先生表示,这主要还是因为周边小区入住率不高,但相信这只是暂时情况,而为了减低摊位经营户的压力,市场方面给予了半年免租金的优惠政策。
  争分夺秒力求完成任务
  根据农贸市场改造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瓯海区54家农贸市场进入改造升级名单。经过前期调查摸底,娄桥农贸市场、郭溪农贸市场、瞿溪农贸市场等21家农贸市场被列入今年的改造升级工作计划中,其中包括新建2家,关闭2家,改造升级17家。
  瓯海区农提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虽然瓯海的地域面积大、镇街多、改造升级任务数多,但瓯海区的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在全市来说是启动最早的,现在已完成新建1家,即亿象城农贸市场,这是按照五星标准全力打造的全市一流标杆农贸市场;已完成改造升级3家,分别是新桥街道的金虹农贸市场、仙岩街道的沈岙农贸市场、梧田街道北村慈湖农贸市场。
  该工作人员表示,尽管部分农贸市场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已经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改造进度,如梧田农贸市场与啤酒厂仅一巷之隔,啤酒厂在其围墙内堆放了液氨罐,对梧田农贸市场造成安全隐患问题至今仍未解决,但必定在今年12月31日完成今年的改造升级任务。明年,瓯海区还将有27家农贸市场列入改造升级工作计划中。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三年改造计划,瓯海区农提办推出了预先补助政策,即条件困难的农贸市场可以通过申请,预先拨付补助款的60%。
  推出“长效管理创新模式”
  “要让农贸市场旧貌换新颜,‘改’很重要,‘治’同样重要。”瓯海区农提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为此,他们推出了“长效管理创新模式”,并于今年9月在瓯海娄桥农贸市场创新试点场内外统一管理,成立瓯海农贸市场管理有限公司娄桥分公司(以下简称娄桥分公司),并配套制定考核办法,理清管理体制。
  娄桥分公司依托瓯海农贸市场管理有限公司对农贸市场项目进行投资管理,通过托管、回租、回购方式来管理辖区内农贸市场,与各村农贸市场所有方签订托管协议,收回管理权限。公司全体管理人员都纳入街道管理,由街道按照“五定管理”原则,即“定人、定岗、定责、定点、定时”,市场内外分为若干区域,每位管理人员认领一个工作区域,实行“包干”管理。
  瓯海区农提办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过去,由于该街道多为村建农贸市场,且由村老人协会管理,管理能力差,导致场内垃圾堆积、污水横流的情况比较严重。但自娄桥分公司成立后,已有2家农贸市场签约托管,这两家农贸市场的各方管理和环境都有明显提升。
  目前,瓯海区农提办正在研究制定《瓯海区农贸市场长效管理考核奖励办法》,对场内外一体化管理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分档次进行以奖代补。(温州晚报 记者陈培培/文王人望/摄)
本文转自:
编辑:李思思责任编辑:黄作敏
---------------------------------------------------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首页&>&网站编辑部&>&民生信息
网站编辑部
我市农贸市场长效管理建设新三年行动开启
  日前,记者从我市召开的农贸市场长效管理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现场会上了解到,我市正式开启全市农贸市场长效管理建设新三年行动。
  农贸市场牵系着千家万户的菜篮子,是民生所系、政府之责、公共服务必需。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共有农贸市场180家,其中城镇农贸市场96家,乡村农贸市场84家,2016年全市农贸市场成交148.25亿元,农贸市场在保障城乡居民菜篮子供应,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按照省政府总体部署和要求,近年来,我市先后实施了文明示范农贸市场和放心市场创建两大工程。省文明示范农贸市场提升改造三年行动(年)以基础设施和购物环境的改善为重点,推进农贸市场标准化、信息化改造,共投入改造资金4.79亿元,全市有62家农贸市场成功创建省文明示范农贸市场,基本实现传统农贸市场的更新换代,有效改善了农贸市场的整体面貌。年实施的放心市场创建,则是农贸市场提升改造的延续和深化,着重食品安全放心、消费环境放心等“五个放心”,共投入改造资金5077万元,全市有61家农贸市场成功创建成放心市场。
  这两大创建工程的实施,也使我市农贸市场的整体面貌有了大幅改善,建设管理水平有了长足进步、食品安全有了可靠保障,惠及全市约460万城乡居民。
  农贸市场的长效管理建设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我市农贸市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当前全市农贸市场建设管理还不均衡。农贸市场管理体制与其功能定位不匹配、市场现状与城市发展定位不匹配、市场整体管理服务水平同人民群众的需求定位不匹配3个突出矛盾尚未得到真正有效解决。
  为进一步提高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农贸市场长效管理机制,改善人民群众菜篮子商品消费环境,根据部署,接下去,我市将全面启动农贸市场长效管理建设三年行动,进一步推进农贸市场长效管理。根据《嘉兴市推进农贸市场长效管理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7年至2019年)》安排,我市将结合全省新一轮放心市场创建、全省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和嘉兴市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每年完成26家三星以上星级文明规范城镇农贸市场、15家一星以上星级文明规范乡村农贸市场创建。
  据介绍,这场新三年行动,将以管理专业化、建设标准化、监管信息化、考核常态化、周边有序化作为农贸市场长效管理建设的主要任务。(嘉兴日报)你家门口的菜市场开始改造了吗?
百姓的“菜篮子”
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农贸市场虽是小市场,关系到的民生问题却是大工程。“菜篮子”拎得稳不稳、菜场环境好不好、吃得安全与否,是提高老百姓获得感、满意度的关键所在。
今年,嘉兴市政府将“推进全市农贸市场改造升级”纳入了全市十大民生实事项目,要求建立农贸市场长效管理体制。目前,市本级11家列入改造提升计划的农贸市场,都在加紧建设中,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改善市场环境
那么,嘉兴的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情况怎么样?
一起去看看嘉兴市经开区长新农贸市场吧。
长新农贸市场位于嘉兴市经开区姚家荡路,是浙江省四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和浙江放心农贸市场。
市场周围规划了停车场,车辆停放井然有序,道路宽敞。
走进农贸市场内部,就看见墙上LED显示屏滚动播放着当天的菜价以及菜品检测结果。
按照食用农产品快检标准和要求,市场建立了食品快速检测室,配备标准化的农残检测仪、电子台秤、移液枪、电脑等设备,并确保专人管理、专室检测、专栏公示,统一管理制度上墙,统一标识标牌设置,统一快检档案记录。
长新农贸市场就配有专门的农残检测室和浙江省农贸市场综合管理平台。
平台对每位市民免费开放,大家可以在上面查询摊位布局以及各类信息,方便了居民对市场的了解和监督。
接下来我们在菜场内转转吧!
交易区标识清晰,地面整洁无积水,菜品摆放整齐。
卫生搞得好,菜场管理得也好,包括地面卫生也都很好,我们买的放心,吃的也放心。
这里菜场建好我就过来了,路面卫生有专人打扫,市场对我们的管理有明确的制度。
熟食加工人员应穿戴较为规范:
市场还开通智慧支付,来买菜大家只要带着手机就能搞定。
我们还了解到,在食品安全管理上,菜场建立进货查验制度,完善各类台账,做到每只鸡、每棵菜都能追根溯源,且每天进行菜品抽检并公布结果;在市场管理上,分批对经营户进行信用管理和教育培训,提升经营户的服务意识,依法经营同时健全各类规章制度,杜绝占道经营、摊外摊行为。
完全可以媲美超市的放心菜场!
这些年来,按照省政府总体部署和要求,嘉兴市先后实施了文明示范农贸市场和放心市场创建两大工程。
以基础设施和购物环境的改善为重点,推进农贸市场标准化、信息化改造,全市有62家农贸市场成功创建省文明示范农贸市场,基本实现传统农贸市场的更新换代,有效改善了农贸市场的整体面貌。
今年,嘉兴共有30家农贸市场要完成改造升级并达到“浙江省放心农贸市场标准”。
目前,全市已投入2800万元用于放心市场建设,有11家市场完成了改造,14家正在进行施工改造;另有5家市场已完成招投标,也将陆续启动改造。
农贸市场两大创建工程的实施,使全市农贸市场的整体面貌有了大幅改善,建设管理水平有了长足进步、食品安全有了可靠保障,惠及全市约460万城乡居民,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启航软件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作用是什么?_百度知道
启航软件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1、核心目的反思——为什么要改造农贸市场?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政府、业界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问题,而智慧农贸作为农产品流通渠道改造的组成部分,其核心目的越来越清晰地定位于:通过优化、改造农产品流通渠道和流通方式,建立可追溯的农产品质量信息管理体系,最终解决食物安全问题。而对于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造,只是达到这个核心目的的方式之一。2、模式反思——什么是智慧农贸?智慧农贸是运用科技手段建立的一个长效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农贸市场信息化管理体系,重点实现&信息公示、交易溯源、联网监测&三大主要功能,使农贸市场在管理、服务和监管方面,能更快更好的实现信息网络化、工作规范化、管理现代化。3、思维反思——单点思维还是系统思维?由于农产品销售渠道改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思维方式的更新,以系统思维代替过去的单点思维,从农产品大流通系统的角度看待智慧农贸:首先,智慧农贸需要来自农产品供应链上游生产、加工和物流配送等多环节的协调支持;需要农户、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和零售网点的产业规划与综合改造;需要政府农业、交通、商业和卫生监督的等部门协调运作;更需要新渠道建设和旧有渠道清理整顿提升并重;其次,由于农产品经营的质量和保鲜要求的特殊性,农产品经营对冷链的依存度较大,缺乏冷链为核心的硬件环境,这是目前国内除及时有效的农产品监督监测手段之外欠账较多的环节,而冷链系统建设则绝对不是一般企业能够独立承担的;第三,作为复杂系统改造的一部分,智慧农贸应是一个渐进的渠道优化过程,如果忽视其复杂性,不考虑其中的综合配套措施,甚至采用革命式推进手段,则势必事倍功半。三、智慧农贸——未来的出路何在?回顾智慧农贸走过的路,无论是从提高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保障,或是建立可追溯的农产品信息体系,还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智慧农贸经营的发展方向无疑是正确的。而智慧农贸给我们的带来的,除了安全方便,的是放心。试想几年之后,走进农贸市场就像走进大型购物商场一样,所有的蔬果或者是生鲜都整齐划一,所有商品信息,只需要通过触摸屏就可以一览无余,出了问题老板的商户信息也有据可循。也许现在你觉得这还只是潮流,而将来从农贸市场到智慧农贸,这是一个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
采纳率:64%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贸市场改造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