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如何赚钱怎么赚钱的?

马云:阿里双11没怎么赚钱 就是带来快乐_凤凰科技
马云:阿里双11没怎么赚钱 就是带来快乐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7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总成交额超1682亿元人民币,其中无线成交占比高达90%;支付宝支付笔数达到了14.8亿笔,同比增长41%,再次刷新去年创下的峰值纪录。
2017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总成交额超1682亿元人民币,其中无线成交占比高达90%;支付宝支付笔数达到了14.8亿笔,同比增长41%,再次刷新去年创下的峰值纪录。
对此,马云是怎么看的呢?
今年双十一,阿里和京东火药味正浓,同行竞争,京东和阿里本来就是竞争的关系,就像借呗和蚂蚁金口,都是短期借款平台,蚂蚁金口最高可以获取50万以内的,通过微信关注蚂蚁金口公众号就可以办理,如果京东继续使用支付宝,相当于把自己的用户数据送给支付宝,然后还要给支付宝手续费。在这场战争中,马云表现得很是轻松,好像一切都在掌握之中!11月11日,马云在央视财经直播时表示,&其实双11不是我们赚钱,双11本身对于我们来讲没有什么赚钱,双11希望给消费者带来快乐、给商家带来快乐,给我们带来技术提升,给我们带来组织人才的提升!&
此外,马云表示,如果停了阿里,意味着停了3000多万的就业;停了蚂蚁,意味着金融一下子就断掉了很多。
马云提到,每年双11阿里都在提升技术,包括物流技术、支付技术,每一年双11的销量都是10年以后平均的量。对于我们来讲,阿里可能比其它所有的公司来得技术需求大一点,因为停了阿里,意味着停了三千多万的就业。停了蚂蚁,意味着一下子金融断掉很多。停掉我们,很多小企业停一天,可能彻底麻烦大了。停其它的,都是有替代的,对于我们看来,我们没有替代,这是一个责任,必须做这个,必须要有强大的技术来做支撑。
对此,马云表示,阿里双11其实不怎么赚钱,就是希望给消费者、商家带来快乐,并提升自己的技术。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51785
播放数:140840
播放数:66115
播放数:5808920马云的格局,不是让阿里巴巴如何挣钱,而是改变世界!
十年前,“淘宝”一词刚刚进入我们的生活,而现在,“淘宝”、“天猫”、“支付宝”、“阿里巴巴”等词汇变得耳熟能详、家喻户晓。自从1999年马云创立阿里巴巴以来,已经18年了,马云当初创立阿里巴巴的理想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现在这一理想基本实现。现在的阿里巴巴将承载怎么的理想?马云的格局又是什么?就在刚刚结束的阿里巴巴18周年会上,马云26分钟的演讲中就向我们阐述了这一点。让我感触最深的有两点:理想与责任。阿里巴巴因为理想而创立,必将为理想而发展。而作为一个大公司,要有担当与责任。就像《蜘蛛侠》里面的经典台词:“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马云在演讲中谈到:阿里巴巴已经是个经济体,今天从规模来讲,它已经是全世界第21大经济体,但是我们未来的梦想是把自己打造成为一家全世界第五大经济体。而第五大经济体,不是因为规模,而是责任,更是担当。我们希望为全世界解决1亿的就业机会,我们希望能够服务20亿消费者,我们更希望能够为1千万家中小企业创造盈利的平台。这个经济体创造的价值,就是能够让世界经济更加普惠、共享,让世界经济能够更加可持续发展,让世界经济能够更加健康成长,和快乐地成长。同时马云也希望通过这个新的经济体,里面我们筹建的基础设施,我们能够让全世界的年轻人,让全世界的中小企业,能够做到全球买、全球卖、全球付、全球运、和全球邮。我们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和年轻人,都能够分享全球化的快乐、自由贸易的快乐,以及创业创新都能够尝试到整个技术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而不是坏处。马云的目标并不是让阿里巴巴如何去盈利,而是想着如何去影响这个世界、如何去改变这个世界、如何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马云的的伟大,并不是因为他是中国首富,也并不是因为他是阿里巴巴的创始人,而是因为他有着一个企业家应有的担当与责任。中国应有这样的企业家而感到自豪。48小时排行阿里市值超腾讯,马云是如何赚钱的? - iDoNews
> 阿里市值超腾讯,马云是如何赚钱的?
阿里市值超腾讯,马云是如何赚钱的?
maomaobear
9月16日美股收盘,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价上涨0.18%,市值2664.13亿美元,约合1.78万亿人民币。阿里巴巴就此登顶亚洲所有上市公司市值首位。
被阿里巴巴超越的,正是不久前登顶的腾讯。同一天,腾讯控股的市值为19860.59亿港币,约合1.71万亿人民币。
在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这些年,阿里精心布局,从核心电商,到支付与金融、在大数据云计算、大文娱、智能物流网络,阿里已经富可敌国。
马云说:“去年我们的 GMV(商品交易总额),如果按照 GDP,相当于中国第六大省,如果幸运,我们也许在 4年
后就会成为中国第一大省,超过广东。电子商务应该成为第五大虚拟经济实体,排在美国、中国、日本、德国之后。
我们几个每个人都使用淘宝或者阿里巴巴,享受着网络购物和支付宝的便利,但是阿里如果从中赚钱却并不是人人皆知,马云到底是是如何赚钱的呢?我们来做一个解读。
一、从一个淘宝商家的账本说起
淘宝商家千千万万,但是赚大钱的并不多,一个年销售额2亿的商家算是比较大的商家的。我们看看这种商家的账本。
年销售额2亿,首先要按照3%给阿里支付服务费,仅仅这一项阿里就有600万元的进账。这个相当于线下的店面租金。虽然不是固定费用,但是价格不菲。按照营业额收3%,要知道很多商品的利润率也不过这么一点。仅仅这个服务费,就让阿里赚了盆满钵满。
对大商家来说,仅仅交服务费是不够的,你还得把用户引导到你的店铺,运营引流。而在淘宝天猫内引流发广告是要交钱的。广告费一年下来也是400万。
然后,我们现在在支付宝消费,支付宝尽量让你用花呗,给你信用额度,先消费再还款,这对消费者来说不错,但是对商家来说,一笔花呗就是一笔手续费,一年下来也是150万。
我们在淘宝买东西,很多人都收货后都是很懒的。都懒得确认支付,而回等系统自动支付,因为货物有个品质问题,拖一段还可以不付款,还可以讨价还价。而对商家来说,这些钱就被淘宝压了资金。但是商家要进货啊!怎么办?
阿里提供年利18%的贷款,一个年销售额2亿的商家,这种压款规模在800万左右,钱实际已经在阿里哪里了,没有一点点风险,就是钱不能给商家,而是给商家放贷款。150万利息收入再次入账阿里。
除了押款之外,阿里现在有菜鸟网络的物流,商家的货物其实也放在淘宝手里。阿里给这些东西提供年息24%的质押贷款。一年周转需求,也需要支付120万左右的利息。阿里又赚了。
菜鸟网络和其他物流一样也是要赚钱的,一年运费100多万。
最后,店主算了一下,林林总总2亿的销售额给阿里贡献了1500万左右的利润,店主自己的毛利只有阿里的零头,去掉各种其他费用。创业的店主收入远没有销售额看起来那么吓人。
如同现在开饭店的人都在给房东打工一样,淘宝大卖家看似非常风光,但是实际上自己拿到的远没有想想的多,他在给马云爸爸打工。
二、阿里的实质
通过淘宝店主的账本,我们来对比一下线上和线下。
阿里的淘宝、天猫、阿里巴巴平台实际上相当于超级大的全国性商场,你来开店,风险自担。但是租金得付给我。而且阿里巴巴这个租金不是一个固定值,是看交易量的。
阿里厉害在于,所有钱都在阿里内走,你的交易量是明明白白的,租金一分都别想少交。卖的多阿里赚的多。
阿里的广告费相当于普通上商场的店面广告,你摆出来要给商店钱。但是阿里这个广告厉害在于它是一个超级大的商场。
人流量百万级别的户外广告已经是天价,阿里这个是人流量数亿,而且有购买意愿。每一级页面都有广告,这个广告资源就是一家超级广告商啊。
阿里有蚂蚁金服,用户不立即支付,沉淀在阿里的资金是零成本的,而阿里几乎零风险,放贷给商家按照18%的利率收利息,这种利差是每个银行都梦寐以求的。
类似于质押贷款的信用贷款,风险也很小。而阿里收24%的利率,蚂蚁金服余额宝给消费者的利率现在是2%多一点。
相比银行,蚂蚁金服的资金风险与收益都远远超过,利差之大堪比高利贷。
花呗类似于信用卡业务,收商家手续费,现在支付宝鼓励花呗付款,几乎所有消费阿里都可以扒一道手续费,这也是银行梦寐以求而做不到的。
所以阿里又是一家超高利润率的银行。
阿里的菜鸟网络同时还是一家大规模的物流公司,阿里的大数据和云计算直接可以把报告卖给商户,又变身一家数据服务公司……。
我们不把阿里理解成电商,而是理解成一家超级商业地产公司,一家超级广告公司,一家超级银行,一家大物流公司,一家大数据服务公司……。
马云如何能不发财?
三、未来会更强大
马云说“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修屋顶”,现在阿里已超越电商公司的概念。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支付和金融、物流、大文娱、农村淘宝等一系列布局,阿里初步具备了向整个商业社会提供互联网基础设施,并以之升级整体商业形态的能力。
而马云的目标是继续扩展,不仅仅做中国城市居民的阿里帝国,不仅仅做中国的阿里帝国。
阿里电商卖的是商品,阿里还要通过文娱把人们的文化娱乐消费也纳入到阿里帝国之中,你不仅仅卖东西通过阿里帝国,娱乐文化消费也要通过阿里帝国,吃饭、旅游也要通过阿里帝国。
除了覆盖城市居民,阿里还提出农村淘宝,把中国数亿农村居民也拉进淘宝帝国,让他们的消费也为阿里帝国产生效益。
而马云全力倡议的eWTP(全球电子商务平台)野心更大,eWTP实际上是要打破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建立一个遍及世界的网络阿里帝国,把全世界几十亿人都拉到阿里帝国之中,为阿里产生效益。
“为一千万家企业提供生存、成长和发展的平台,为全世界创造一亿就业机会,为全世界二十亿消费者服务”。这才是马云的梦想。
他会实现吗?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maomaobear | 来源:iDoNews 专栏
正在加载......阿里、京东17年怎么赚钱?可能被他说中了!
很少人能够清醒的意识到,阻挡人类进步的不是局限性,而恰恰是所拥有的和所习惯的。人们总是习惯竭泽而渔,而就是这样的习惯,让大多数人死在了岸边。商业也是同样的残酷,而又隐约流露出对那些愚蠢参与者的戏谑。在存量市场的今天,你我必须深刻思考:当商业已经完成数字化,未来进击的方向在哪里?
传统零售蜜汁尴尬:为什么说“戴维斯双杀”很危险?
我们应该把现在所做的电商统称为“传统零售”了。
对于线下零售来说,货物是核心,其讲究的是品类,通过类目来招商,在shopping mall和百货公司里,每个楼层都是按照类目来分的。
现在的电商,仍然是按照商品类目来做,最终还是靠交易差价来赚钱。在天猫上卖货本质上也是开了一家店,只不过这家店比线下店多拥有以下两个特质:
一是电子化:通过账号系统可以对消费者;
二是集中式:因为互联网是无边界的,触达更多消费者,而实体店铺的经营是属地分布式的。
但是由于天猫、京东等大平台的欲望无边,不断拉升流量成本高涨,现在线上获客交易成本已经高于线下,且消费者在线上对平台的忠诚度,远高于对品牌天猫店的忠诚度。
我很认可今日资本CEO徐新提过的一个词:戴维斯双杀。目前大多数传统品牌的线上电商销售,已经达到总销售额的10%~15%区间。但我认为,如果线上占比达到20%,就会很危险。因为线上线下都是传统零售,双方在逐步的逼近,现在线上价格越来越透明,已经没有人再去多个网站比价,因为消费者是拿天猫的价格和线下比。
商家以前在天猫上主要是卖库存,库存卖完了就卖线上专供款,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和线下打架。但是现在商家也不可能频繁地为线上制作爆款,因为需求弹性太大风险很高,反而成为款型的赌博。所以就出现了线下的小改款(品牌商在把线下款换一个标签或者型号),但是消费者都不傻,一旦发现线下价格比线上高,最后线下体验+线上购买。
线下零售的毛利在35%到40%左右,去掉扣点后大约是2%、3%的净利润;而天猫开一家店去掉各种分摊、广告费用,净利润也是如此,甚至是略亏。线上一搞活动降价促销,线下的价格体系马上就会被摧毁掉。所以当线上销售占比达到一定数量时,线下基本就是一个死,传统的零售渠道的意义被玩死掉了。这种现象在不同产业、不同品牌里已经发生,只是还没有集体爆发。
最初线上线下各自发展,井水不犯河水。后来线上发展成了一级零售,线下反而开始下降,开始碰撞后只会火花会越来越大,线上会越来越猛,猛到线下基本招架不住了,这时候就会有一些品牌商重新思考:“利润打没了,我TMD到底是在干什么?”
泰坦尼克码头的繁荣是对商家的最后警戒
总结2016年的双11,有两个特点非常值得关注:
第一:所有的传统主力品牌都扎堆。
第二:阿里巴巴今年开始大赚品牌商市场部门的钱。以前品牌的电商部门是独立的,营销费用有限,而现在各家品牌都冲上来,品牌就会投入更多的市场费用。譬如上海家化和天猫1亿的营销投入,本质是动用了主流的品牌预算(Brand Marketing)。所以,聪明的阿里巴巴,真正利润是来自品牌商的市场预算,而这个却已经是触及了品牌商的根基。其实这个噩梦才刚刚开始,N多品牌会陷入这个泥潭中。
2017年开始,很多品牌商自己的线上线下会搏杀,而”同款同价”最终将成为必然趋势。但是从此岸的“不同款不同价”,到彼岸的“同款同价”,过程中每个品牌的造化不同,渠道架构和渠道利润,将会被冲击得一塌糊涂,传统品牌老板的肝儿疼,咬牙跺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经历风雨,难以见彩虹。
电商下半场会啥样?
1、零和游戏
中国经济L型走向已经毋容置,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量消失,当年打鸡血4万亿的后遗症,去产能、去库存压力,将带来各个商业体深远的结构性痛楚。加上人口红利、流量红利消失,下半场就更像是一场“零和游戏”:在同一个类目中,过了拐点、有综合实力的数字化品牌商(不是零售商)去打击没有过这个拐点的企业。这是机关枪对大刀,装甲车pk马车的战争。
从平行的线上线下之争,到垂直交叉的板块之争;过了数字化拐点的企业,利用数据优势、物流优势、资本优势,把传统零售干掉,抢占市场份额。
2、产业互联网崛起
传统电商、传统零售结束,接下来是产业互联网崛起,垂直一体化。每个产业,都会把移动互联网当作基础工具,来对产业进行数字化和和整合,垂直一体化。所有的品牌都必须是一个数字驱动的企业,这包括库存、决策、调拨,然后提升整体效率,达到优化,这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数字化驱动,从而由单点的平衡达到总体的最大化。如果一个品牌或零售企业,到现在还没有做到数字化,下半场真没你啥事,可以去安乐死了。
3、OXO抱团取暖
完成数字化的企业品牌,只要客群接近,场景关联,彼此会联合起来,相互导流,抱团取暖。天猫京东的流量被企业间OXO分流。那些流量小的、没有数字化的企业,没有资格去拥抱取暖,哆哆嗦嗦,不知道春天在哪里。
4、时间抢夺
传统零售物以群分,新零售人以类聚。围绕着人的偏好、轨迹触点,精准的传达内容,营销会逐步在人可能的范围内接受他想接受的广告信息。当所有的基础设施已经足够好的时候,上层精神建筑的金矿才开启。共享、社群、内容付费订阅、私人定制旅行、聚会等,持有产品本身是沉没成本,消费者时间的争夺可能也会成为品牌的争夺点,因为单品牌和产品本身,消费者的切换和放弃成本注定越来越低。
作者:闻道,来源:亿邦动力网
版权声明: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今日最佳微信公众号推荐
中国1000万老板最喜欢看的微信公众号推荐您:
顶尖老板智库
ID:dingjianlaobanzhiku
1000万老板关注的微信号。顶尖老板智库专注老板创业、老板赚钱、老板思维、赚钱模式、老板用人思想、做老板的深度性的思考。做老板、当然关注顶尖老板智库。
↑↑↑长摁二维码 一键关注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用阿里巴巴赚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