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内部职员不把积蓄放在银行女职员

为什么银行内部员工贷款比你快比你便宜?
为什么银行内部员工贷款比你快比你便宜?
来源:新浪财经
核心提示公务员、教师、企事业单位员工在贷款利率上总会获得银行优惠,那么作为银行内部的员工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吗
  公务员、教师、企事业单位员工在贷款利率上总会获得银行优惠,那么作为银行内部的员工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吗?前几天,小编的同事因为在银行有亲戚才得以快速获得贷款,小编就在想银行内部的员工是不是比我们更容易贷到款且有我们享受不到的优惠呢,他们这样是合法合理的吗。
  很多商业银行针对内部员工贷款都有低息优惠的政策,但是我国《商业银行法》第四十条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其中关系人即包括商业银行的董事、监事、管理人员、信贷业务人员及其近亲属。
  银行向内部员工提供低息优惠的贷款其实是与法律制度有所冲突。无论银行向内部员工发放的低息贷款归属于信用贷款中的消费贷款,还是担保贷款项目下的房贷车贷,都违反了《商业银行法》的相关规定,也违背了金融市场经济原则。
  内部贷款隐藏的风险
  1、法律风险:如果银行向内部员工发放违背《商业银行法》的贷款,那么就具有明显的内幕交易特征,对股东、储户和客户都是一种欺骗,事态严重还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2、经济风险:在某些监管不严格的分支行,内部贷款极易发展为炒房资金,甚至进入证券期货等高风险领域,造成不良资产。
  如果银行内部员工贷款有优惠,那么对一般贷款客户是不公平的,并且带有内幕交易的特征,不是很合理。但是身为银行内部员工总要有一些员工福利可以享受,毕竟在银行工作也有不小压力,只是福利的大小需要银行内部去控制。
责任编辑:方杰
后参与评论
暂无相关推荐在这里人人都是生活达人
峨眉山老人撕碎4万元积蓄 银行13名员工加班拼接(图)
大家都在看
人们常说“谁会跟钱过不去”,但人也有犯糊涂的时候。两个月前,峨眉山市年过七旬的骆大爷间歇性精神病发作,将47600元现金撕成了碎片。这可是老人这一辈子的积蓄!昨日,骆先生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去年10月,骆先生年过七旬的老父亲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病。今年8月,骆先生发现父亲的银行存折上分文不剩,取款记录显示47600元现金被一次性取出,询问父亲也答不上来。“我们到他的房间里去看,在一个放衣服的行李箱里发现了这些钞票碎片。”据骆先生介绍,父亲到底是何时撕碎钞票的,又是如何撕碎的,父亲自己也不知道。不过,在父亲清醒的时候,他会显得很难过,像个做错事情的孩子。骆先生说,父亲这笔钱有他以前存下来的,也有退休后的养老金,还有子女给他的钱。考虑其特殊情况,信用社立即抽调了13名员工加夜班为其拼接、修复。昨日,成都商报记者获悉,由于拼接难度太大,光是把碎钞分类,就花了整整5个晚上。预计还需要一周时间才能完成这笔钱的修复和兑换工作,但最终到底能拼接成功多少钱的钞票,现在还是未知数。成都商报记者 顾爱刚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老司机大成哥带你超四川。憋说话,快上车!
成都生活,最有态度的本地生活指南
跟着帮帮超,买房不挨刀
关注热点事件,以大数据视野守望世界
传递“中国酒城-醉美泸州”正能量
提供政务资讯、党政公开、人事任免等信息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cherryhu]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新民网移动客户端
您现在的位置: >
银行职员一句话 帮她挽回43万“血汗钱”
  扬子晚报网10月30日讯(记者 焦哲)人们常说“一句话能害人也能救人。”南京市民前不久就遇上了这么一档子事。要不是因为银行职员的一句话,她已经将毕生积蓄40多万元全都拱手给了骗子。
  家住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的前不久在吃午饭时接到一通陌生电话。“他说是公安局的,而我的银行账户涉嫌洗钱,要求我把钱全部取出来证明一下。”说,对方能够把她的姓名、身份证号、甚至老家的地址和现在住址说的一字不差,这都让她对对方身份深信不疑。“”一直叮嘱不要告诉任何人,不要挂电话,现在她的电话已经被人监听,甚至还要求她到附近去开间宾馆讲电话。交谈中,将自己的银行的账户余额与卡号全都告诉了对方。
  当天下午,赵晓芳按照“”的吩咐,来到溧水农商行毛公铺支行准备取钱。她的异常举动引起了该成会的注意,成会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办理什么业务。然而,此时却掉头就走,并继续与“”电话交流。之后她来到自动(存)取款机上,由于取款机取款有限额,赵从其农行、交行和中行卡中只取出了27000元,放入包内,卡内还有41万元未取出。
  此时的已被自己涉嫌的“案情”吓得满头大汗,慌得不知如何开自动(存)取款机室的大门,急得摁了报警对讲器。看着的种种反常迹象,成会猜到她肯定是身陷骗局之中了。为了让相信,成会主动要求帮她接听电话。当得知这个讲电话的人是后,“”立即改口称自己是的朋友,并当场挂断了电话。之后派出所的民警也赶到现场,终于意识到自己险些将毕生积蓄拱手交给骗子,对成会连声称谢。
  民警提醒,公安机关不可能设有所谓的“安全账户”,要求当事人转账。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行公务,需要向你询问情况时,会持相关法律手续当面询问并制作相关笔录,也不会通过电话询问!(编辑:杨子梦)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微信号:xmwb1929有用、有益、有趣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街谈巷议微信微信号:xinminwangshi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更多关于的新闻
数据加载中……
已入深秋,上海的菊花全都开了,你想...
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上海环球...
你知道吗,每个星座都有自己的多肉植...
走进景区,仿佛来到了一个庞大的色彩...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昨(10...
上戏校园,成为艺术的火炬,点燃中国...
10月25日上午,第二届杨浦新江湾...
【看4D大片,玩科技馆!】 最近,小侬给小朋友们的福利一波接一波。报名时间:5月23日—5月27日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社会监督投诉电话、来信来访地址及电子信箱:
1. 投诉专线电话:021-
2. 社会监督来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邮编:201199
3. 来访接待: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4. 投诉电子信箱: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社会监督电话、来信来访接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监督。
受理时间接待时间为:
工作日上午9:30--11:00;下午1:30--4: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职员的职业规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