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房子四个房间如何解决集中取暖或降温取暖费发放标准

其他帐号一键登录:
& 【品赫芬琳漆第10届家装日记大赛NO.3】SweetHome - 舒适 ...
查看: 47900|回复: 99
手机看此贴:
用得意APP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转发至朋友圈
UID644810&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61 &积分905&在线时间22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最后登录&
UID644810&帖子&精华0&金币453 &威望0 &注册时间&
南湖半岛(合同上是写的这个,但是大家都叫他世茂龙湾)
3.7日小编插话:
家装日记群里外号“大别”的楼主自从装修后,真是一把辛酸泪啊,群里戏称穷的连狗都买不起了!
看了大别的日记,大家会发现楼主真的是要求很高,分享的经验也很专业,细致到DIY做雨棚都图文并茂讲解全过程!
如果有同样买别墅的其他“大别”们,欢迎围观,来看看这个土豪是怎么一步一步沦为连狗都买不起的地步!哈哈哈
新房装修计划四月开工,楼主既忙又懒IT狗一枚,先立个装修日记帖,自己看了看电梯目录感觉好多要写的啊,希望能坚持写完。完成这贴就算是2017年的个人小目标吧。。当然和首富的小目标不能比。。人家目标是赚钱,我这目标还得花钱。花钱。花钱。。
目前计划分规划、设计、施工、软装四个部分来写。电梯如下,采购清单虽然排在最后面,但是因为目前已经买了一些东西了。所以会随购买进度更新,不过采购清单发帖太累了,回头直接贴附件好了。
11.14:决定增加一个采购篇,谨以此篇记录一次次纠结的选择和为了便宜一点而跑断腿的采购。敬请期待~
( 补作业)
( 补作业)
00. ( 更新)
01. ( 更新)
02. (更新)
03. ( 更新)
04. ( 更新)
05. ( 更新)
06. ( 更新)
07.( 更新)
08. ( 更新)
09. ( 更新)
10. ( 更新)
11.(更新)
12.(更新)
13.(更新)
14. (更新)
15.(更新)
16.(更新)
17.(更新)
18. (更新)
19.(更新)
01.(更新)
02.(更新)
03.采购篇-卫浴
04.采购篇-厨房用品
05.采购篇-厨房电器
06.采购篇-瓷砖
07.采购篇-木门/入户门
08.采购篇-五金
09.采购篇-沙发/茶几
99. ( 更新,0.5M突破了。。)
01. ( 更新)
02. ( 更新)
本帖最后由 diamir 于
18:46 编辑
感谢分享,推送至首页家居版块文字链。
总评分:&小红花 + 8&
装修日记:http://www.deyi.com/thread--1.html
UID644810&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61 &积分905&在线时间22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最后登录&
UID644810&帖子&精华0&金币453 &威望0 &注册时间&
关于此文:
首先是想借此记录一下装修过程,毕竟估计这辈子也就再装修这一回了;其次是装修前研究了不少东西,自己也瞎折腾了不少东西,发出来让大家帮我把把关,毕竟离开工也还有一个来月,有什么错误改还来得及。
关于买房:
楼主的房子是2015年4月份买的,目的主要是改善一下居住环境。因为楼主一家老小五口人住在经开万达附近,150平4房2厅的房子,照理说起来也是够够的了,有小孩前两个卧室,两个书房;家里两位老人两台电脑占用了一个书房,我个人也有个单独的书房/工作间还蛮好的。后来因为孩子大了单独分房了。我的书房就没了。电脑搬到了我的卧室,平常老婆看电视,我玩电脑,互相伤害。加上那会外婆还有时候要来我家住一段时间,只能在书房搭个铺,感觉蛮不好的,于是2014年底有了换个大点房子的想法。起初是准备在本小区找套二手房,目标是复式180平左右的。找中介看了几套房子,都面临高额税金的问题,因为小区大概2002年开盘的,那时候的房价相对较低,到现在一算增值部分的税金就厉害了。而卖方一般是不负担这部分费用的,我看中的那套中介说要缴纳13万的税金,个人觉得蛮划不来,然后2015年初中介就开始带我看周边的新房,说新房没有后期费用比二手房划算。看来看去,越看越远,最后就看中现在这套了,价格比在小区买套同样大小的还便宜一点。而且是难得的全家人意见一致觉得满意(其实现在到装修了,感觉房型还是比较着急的)。于是就咬咬牙贷款买下来了。贷款很郁闷,公积金中心说公积金是提供给改善型住房的人的,我现在住的房子超过140平米,不能使用公积金贷款,只能提取公积金还贷。没办法,贷的商业贷款,利息多了好大一块。房子是现房,交完首付后一个月贷款下来就拿到了钥匙。但是因为小孩上学的问题,放到今年才开始装修,去年把现浇阁楼阳台什么的做了。在这两年里面也学了不少装修知识。这次装修估计能用上。
关于户型:
开发商仅仅只给了一个测丈图, 我自己用Sketchup做了全房建模,但是那玩意不好截图,回头还是发装修公司的图纸好了。现在就只能将就看看测丈图和我Sketchup画的全景透视图。
17:10 上传
17:12 上传
这是地下室,层高不足2.2米,不计算面积。
17:12 上传
这是一层,层高4米
17:12 上传
这是二层,露台不计算面积,我把北露台现浇成房间了。三楼多了个露台
17:12 上传
这是三层,露台不算面积,我在二楼南露台顶上给三楼也现浇了一个露台,图上的露台现浇到房间里面了。另外这层层高最高的地方是6.4米,所以现浇了一层阁楼出来。
下面是我自己画的图。。按现浇后的结构来的,没有画阁楼,因为是现学的SketchUp,不会画斜屋顶,将就看吧。
17:12 上传
17:12 上传
17:12 上传
17:12 上传
关于装修公司:
前前后后谈过7-8家装修公司吧,最开始找的是BHKJ,得意上看的口碑不错,接触过几次,感觉也还蛮不错的,因为我不是很着急装修,所以和他们断断续续谈了蛮久,说实话最后没和他们合作成也蛮遗憾的,主要我们可能强电、弱电、水路方面要求抠得蛮细,我们觉得埋到墙里面的东西还是弄稳点。有些东西他们设计师说确实搞不清楚,最后他们报价也偏高,失之交臂。
然后找过论坛大热的YY,据说很牛的装修公司,在他家群里听了一些工艺什么的感觉蛮好,兴冲冲地过去沟通,结果说我们是远城区,要额外加收远程费,因为有楼层,所以要收材料上楼费,水电每层还要按实际面积的120%来收费。光这几项增加的算起来都2万了,只好作罢。
再后来找过一堆互联网装修。什么MS、NBGS、GZ360、ZXB,当时觉得价格蛮美好。但是专业性却真是太不靠谱了,记得某家的设计师曾经严肃地跟我说三孔的插头就是用三相电,两孔的插座就是用两相电,这让人怎么敢把房子交给他设计?而且现在从坛子上看反馈的情况应该是幸好没选,否则恐怕是个大坑。
最后是在得意家刚子的介绍下接触了目前的装修公司SY,谈过几次感觉还可以,带我看了两家样板,业主一家说他们砖铺得不错,一家说他们家具油漆做得不错,而且报价比BHKJ便宜一些,基本上就这样定下来了,希望后续能够合作愉快吧。
关于装修风格:
最开始是选择的北欧风格,看图片那叫一个美美哒,结果在某乎上被教育了,说北欧风格要出效果,那就是得采光超级好,而且北欧纬度高,日光入射角度低,直射光多,亮堂!咱们纬度低,日光入射角度大,漫射光多,亮度不够!大部分时间里是出不来效果的。又看了各种不出效果的北欧风格实拍,放弃了。然后又研究了一段时间号称适合我们的日式,台式,也没找到感觉。最后一拍脑袋选了号称最省钱的现代简约(其实我自己觉得和北欧差不多)!说到这里想起那个招秘书的段子了。。挑来选去最后挑了个胸大的。现在的想法很简单,装成一个舒适安逸的家就可以了。
关于预算:
说实话,楼主最初的想法是打算20万搞下地的,因为当时看到到处广告都是699,899一个平方全包下地。我想着我多花一点1000一个平方搞下地,186平方打多一点算200个平方,20万也搞下地了。现在看来只能说是太傻太天真,预算翻了几个跟头都打不住,到目前要花多少钱心里还没底,走一步看一步了。谈谈都是眼泪。
装修日记:http://www.deyi.com/thread--1.html
UID644810&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61 &积分905&在线时间22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最后登录&
UID644810&帖子&精华0&金币453 &威望0 &注册时间&
更新:好久没有更新采购清单了,双十一之后已经突破50万了,更新一帖吧。。
更新:新增马桶,燃气灶,水波炉,暖通,铝合金门窗,部分弱电产品的购买记录。(放弃Excel,用回Numbers,所以以后只能更新pdf了。以后这个帖子也许会增加一些购买东西的照片以做记录)
更新:新增芬琳乳胶漆、科勒台盆、镜柜购买记录。
更新:上传附件,新增地板购买记录。
(462.12 KB, 下载次数: 154)
14:12 上传
下载次数: 154
装修采购清单占楼,先贴个截图
17:35 上传
本帖最后由 diamir 于
14:13 编辑
装修日记:http://www.deyi.com/thread--1.html
UID644810&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61 &积分905&在线时间22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最后登录&
UID644810&帖子&精华0&金币453 &威望0 &注册时间&
seoyes 发表于
来个高清大图分享下
得意图片有大小限制,高清大图没戏了,我回头发excel附件吧。
UID644810&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61 &积分905&在线时间22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最后登录&
UID644810&帖子&精华0&金币453 &威望0 &注册时间&
谢谢,已经报名,我就想问问,芬琳冠名的。乳胶漆能给打个折么。。。。
装修日记:http://www.deyi.com/thread--1.html
UID644810&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61 &积分905&在线时间22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最后登录&
UID644810&帖子&精华0&金币453 &威望0 &注册时间&
对于强电,楼主本身也是小白一个,规划也是跟着网上别人的规划依样画葫芦做的,中间改过好几次,导致补货、退换货折腾N次,直到写这个文章的时候还在补空开。。至于为什么要自己折腾,不全部丢给装修公司电工师傅去安排,不是对他们不放心,只是觉得有些东西自己弄弄清楚比较好。有些特殊需求也得自己好好琢磨。
这里提醒一下大家,多注意业主群里先装修的业主提供的信息。比如我就是看业主群里有人说他们入户线的规格不够,换过线。还有接地电阻太高的问题,我才去了解了相关情况的。&&
在规划自家强电之前,先要确定一下入户电表大小和电线规格,这些决定了家里总用电负荷的大小。这里就先聊聊一些基本知识。都是自己看的,有什么不对的,大家指正。
电表最大负荷计算
一般的单相电表一般标示为220v,5(60)A,5和60分别为基本电流Ib和额定最大电流Imax,电表最大负荷功率=220v * 60A * 功率因子0.91,大概为12kw。三相电表一般标示为3x220/380v,3x5(60)A,电表最大负荷为380v * 60A * 1.732 * 0.8功率因子,大概为31.5kw。知道自己家电表的这个值后,后面规划注意家里同时使用的电器功率总和不要超过电表最大负荷即可。
楼主家的电表标示:
11:10 上传
入户电线规格
1平方毫米铜线安全载流量是5-8安,考虑到敷设方式、温度环境都会影响安全载流,一般保守点都按6A计算。所以2.5平方毫米安全载流量是2.5x6=15A,即可以带220v * 15 * 0.91(功率因子),约为3kw的负荷。如果是60A电表最少也要10平方铜芯线入户,也就是10 * 6A * 220v * 0.91(功率因子)。和220v 60A电表匹配。如果入户是6平方,那就只有6 * 6A * 220v * 0.91(功率因子),约为7.2kw,电表即使是60A也没用。至于如何看线径,楼主也没经验,楼主家的表是3x220v/380v 5(60)的表,开始去看入户线发现贼粗,感觉肯定比现在家里用的6平方要大,就以为是10平方的入户线,直到楼主后来买了根10平方的线才发现比这个入户线要细得多……所以这个入户线到底多大得回头让电工确认了。
楼主家入户线,能看出是多少平方的么。。
11:11 上传
绝大多数人碰不到的一个问题,因为楼主碰到了,顺带说说。其实绝大多数人都不用去关注这个问题,因为绝大多数的住宅接地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而且一来测量需要专业设备,地阻表虽然不贵,但是确实除了干这个没什么鸟用,不像万用表还能干别的,买一个也无所谓。二来测试条件也苛刻,要求至少连续七天晴天保证地面干燥,然后需要距测量点15,20米各打一个钢钉到地上直接接地进行测量,高层住宅确实很难进行测量。我是因为业主群里面有人说他家接地电阻15欧(标准应小于4欧),后来他们找了供电局重新在配电箱上做了接地。摊上这么个无良开发商也是醉了,后来我找邻居借了地阻表测了一下,运气不错,安全接地地阻0.9欧,等电位地阻0.8欧,没毛病。
地阻表和全套附件
11:12 上传
楼主家的保护接地电阻
11:12 上传
楼主家的等电位接地电阻
11:12 上传
关于BV(单芯单股)和BVR(单芯多股)
现在有些装修公司喜欢用BVR,理由一般说是由于有积肤效应,所以同样截面积下BVR通过的电流量大于BV的线,所以BVR比较好,应该尽量选择BVR。但是我个人认为此说法值得商榷,因为第一:积肤效应虽然可以说在所有有电流变化的情况下都会出现,但是一般是在高频电路中影响比较大,普通市电只有50Hz,积肤效应可以忽略不计。第二:BV和BVR同属单芯线,在各种线缆载流表中均只列出单芯和多芯(多个相互绝缘的导线组合)区别,而未列出单芯中单股和多股的区别,载流量都是同样计算的。而且如果选择BVR,在选择空开的时候需要注意,有的空开会标注是否适用于多股软线,比如下图中的施耐德1位带漏保的空开,就标明只能使用BV。不要问楼主为什么知道的。。。
施耐德可以用BV和BVR的空开。
11:13 上传
施耐德只能用BV的空开
11:13 上传
回路和空开规划
讲这个之前,先看看人家的开发商和我家的开发商做的强电箱。
(人家的开发商#1,全套施耐德,总空开有漏电保护)
11:15 上传
(人家的开发商#2,全套德力西,有防浪涌,分区明确,分区有漏电保护,)
11:15 上传
(人家的开发商#3,不知名品牌,有过欠压保护,有漏保,分区明确)
11:15 上传
(自家的开发商,不知名品牌,奔放的飞线和悬挂式空开安装方式,不知去向的强电箱盖)
11:15 上传
看完别人家开发商和自己开发商的区别,抹一把辛酸泪,咱们来说说回路规划,一般卫生间、厨房、空调走单独回路,有的人家里冰箱也走单独回路,因为外出时可以把其他空开都关掉,只保留冰箱有电。其他回路一般根据房间的用电情况,按房间划分,一个回路管一个或者几个房间,插座和照明回路分开。在此基础上再增加回路就是为了检修方便了,比如变为每个房间一个回路,这样每个房间单独拉闸都不影响其他房间。上面别人家的回路也基本是这个套路去规划的。
再说空开,计算该用多大空开之前,先拉个表列一下每个房间可能用到的电器功率大小,再决定每个房间的空开和电线大小,主要是厨房和卫生间,这两个地方大功率电器会比较多。
楼主自己的列表,没有把所有的列出来,只是举例。
还有例子中的功率计算,其实在楼主家中有一部分电器走了单独的110V 25A的回路分掉了一些负荷,可能看起来总负荷稍微大了一点:
* 厨房:总计9.3KW,因为不太可能全部一起开,安排一个32A的空开,6平方线。
* 冰箱:200W以内
* 烤箱:3400W
* 洗碗机:2400W
* 电饭煲:1000W
* 电热水器:1000W
* 微波炉:800W-1200W,微波800W,烧烤1200W,因为有单独的烤箱,按800W算
* 垃圾处理器:500W
* 主卫:总计8.1KW,也是考虑到不可能一边桑拿还一边开着浴霸,所以安排一个单独的25A空开,4平方线
* 风暖浴霸:2900W
* 桑拿炉:3000W
* 即热式马桶盖:1200W
* 电吹风:1000W
* 次卫:这里和客卫总计9KW,也是考虑同时开启的可能性,一起安排了一个25A的空开,4平方线
* 风暖浴霸:2900W
* 即热式马桶盖:1200W
* 电吹风:1000W
* 洗衣机:2000W
* 烘干机:1000W
(强电箱规划)
11:17 上传
三相电及配平
补一个三相电和配平的说明吧,平常我们用的单相220V是进户三根线,相线(俗称火线),地线,零线,三相入户有三相四线入户和三相五线入户,三相四线是相线A,B,C三根加上保护零线PEN,PEN进入建筑后要重复接地,叫做TN-C接地系统;三相五线是相线A,B,C三根加上PE保护地,N零线,叫做TN-S接地系统,我们用的都应该是TN-S接地系统,但是我在业主群里看到有的家里是四线入户后专门确认了一下我家是五线入户。(再次帮邻居吐槽无良开发商,还好我家入户线、接地都没问题)。
三相电是380V,不过这个380V是指三根相线之间的电压,相线和零线之间电压是220V,也就是如果家中要用220V电,只要取其中一根作为火线和零线一起使用就是220V了。但是有三根相线。这三根相线上的负荷要尽量配置平衡。如果负荷差异较大,会影响用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对于负荷轻的一相,电压分配会升高。如果电压超过耐压值,则会烧毁设备。
110V回路的出现也是当初没考虑到的,这个回路的出现源自于楼主海淘了一台爱适易E100垃圾处理器(含税带运费价格是国内的1/2都不到),这货是美标电压110V(哎,到现在还不做国际宽电压,差评)。本来准备买一个变压器给E100用就好了。但是后来发现似乎还有些电器也要海淘,主要是马桶盖、电饭煲、电水壶、电吹风这票小电器,日淘价格不错,但是都是日本100V。所以在家里规划了一个110V回路,其实是100V回路,110V就只有垃圾处理器在用,买了个5KW的变压器,100V/110V双输出,在卫生间马桶旁和浴室柜都布了100V插座,厨房也布了两路100V插座,后来一想万一以后海淘游戏机、功放呢。然后在影音室和电视柜旁也补了一路插座。这里说下插座,为了避免110v和220v插混烧电器,专门海淘了松下日规100v的面板,和普通面板不一样,应该不会插错了。而且日规面板的地线是单独接的。马桶盖貌似就必须用带地线的面板,否则地线没法接了。要注意的是这种面板是118底盒。不是常用的86底盒。让装修公司提供几个118底盒。
(日规插座面板)
11:17 上传
(日规插座面板带地线)
11:17 上传
规划中的一些说明
漏电保护:首先不建议在总开上面配漏保,因为这样一处漏电全房断电,建议在分空开上配置漏保。至于在哪些地方需要漏保,可能大家都知道厨房、卫生间要配带漏保的开关,但是其实国家要求的是只要人能接触到插座的地方都需要配置漏保,空调这种插座安装在2.2米以上的,可以不要漏保,所以楼主家所有插座回路都使用了漏保。
防浪涌:也叫防雷,有些开发商已经标配了这个东西,施耐德的三相防雷器,2200一个,我当时犹豫了很久到底要不要上这个东西,有个朋友跟我说,你别看这个东西贵,而且装上去估计十年也用不上,但是万一用上了就保住你好几万的电器。 我就一咬牙一跺脚。买了德力西的,256。基本是施耐德的1/10。将就用吧。
自复式过欠压保护:主要是当供电线路出现过电压、欠电压时,保护器能在持续高压冲击下迅速、安全地切断电路,避免异常电压送入终端电器造成事故的发生,当电压恢复正常值,保护器将在规定时间内自动接通电路,确保终端电器在无人值守情况下正常运行。有的开发商也标配了这个。楼主贪便宜买了德力西,240,其实施耐德也就500多,结果德力西这货是6位的,比施耐德多两位,强电箱里面差点没位置放。
空开的C型和D型:其实在施耐德里面叫D曲线和C曲线,指的是空开的脱扣曲线不同,我们不用了解这么多,只要知道空调这种启动电流大的设备,用D型号就可以。其他统统可以用C型号。
1P,1P+N,2P的区别:同样管一个回路的空开,有些空开是1P的,有的是1P+N的,还有些空开是2P的。1P只能用于控制火线的通断;1P+N可以接火线和零线,但是自动保护的时候只切断火线,不切断零线;2P可以同时接火线和零线,自动保护的时候同时切断火线和零线。一般都是说2P的比1P+N的更安全,但是更贵,块头也更大,需要更大的空间,楼主就把卫生间、厨房的用了2P,其他都是1P+N。
本帖最后由 diamir 于
11:28 编辑
感谢分享,推送至家居频道头条链接
总评分:&小红花 + 5&
装修日记:http://www.deyi.com/thread--1.html
UID644810&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61 &积分905&在线时间22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最后登录&
UID644810&帖子&精华0&金币453 &威望0 &注册时间&
附件已经上传~
装修日记:http://www.deyi.com/thread--1.html
UID644810&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61 &积分905&在线时间22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最后登录&
UID644810&帖子&精华0&金币453 &威望0 &注册时间&
家庭水路规划分为生活用水和饮用水两部分,正常的水路规划没啥好说的,大概说说用水量的计算、对应设备的选择。净水方面主要主要由前置-》中央净水-》中央软水-》RO反渗透组成。
在规划自家用水之前和强电一样也需要先了解自家的入户水情况,主要包括水压,入户管径,流量,水质等情况。
测水压主要是看看是否需要增压泵,水压太低的可能会导致燃气炉都启动不了,测水压很简单,自己买个压力表就能测了,楼主这个表15块钱买的。压力表一般是mpa为单位的。1mpa=10Kg,一般入户水压应该在3-4Kg,就是0.3-0.4mpa。楼主家只有0.18mpa。。。必须得多掏钱买个增压泵。
楼主家悲催的0.18mpa入户水压。
17:15 上传
入户管径大概看看就好,反正也没法改,最大的作用是可以通过管径大概推算出流量,从而指导花洒的型号。楼主家是DN32 x2.9mm的入户管,意思是外径32mm,壁厚2.9mm。不过楼主家进来后估计就得改成DN25的。因为不管是增压泵,前置过滤,软水净水目前都是DN25的,所以流量按DN25计算。
注:DN表示法和日常说法对照,DN全名叫公称直径,既不是外径也不是内径,
DN32:&&1寸管
DN25:6分管
DN20:4分管
楼主家的入户管径
17:15 上传
水质目前我们能容易进行测量的一个值也就是TDS值了,TDS是英文&Total Dissolved Solids&的缩写,即总溶解固体的意思,又称溶解性固体总量,测量单位为毫克/升(mg/L),它表明1升水中溶有多少毫克溶解性固体。通俗点讲,TDS值越高,就表示水中含有的杂质越多,这其中的杂质通常指的是水中钙、镁、钠、钾等离子的浓度,并无法直接表示水质的好坏。所以,TDS过高(超过600以上等)确实表明水质不好,但TDS越低,并不等于水质就越好。但是由于没有别的检测手段,暂时只能用TDS来评价,楼主家的147还算凑合。
楼主家自来水TDS
17:15 上传
流量计算本来楼主用了一个简单办法,就是直接拿了个1.5L的可乐瓶,水打开直接灌,掐表看看时间,最后算出大概是9L/Min,心里那叫一个郁闷啊,大点的花洒都是10多L/Min的,这总入水才9L/Min,咋用啊。后来才知道一般的龙头出水就是9L/Min。流量这个东西只有管径和压力是算不出来的。需要另外一个参数,流速,但是这个值咱测不出,只能按照经验值,1.5m/s来计算。查管径流速流量对照表得出在管径DN25,流速1.5m/s的情况下,流量为2.65 Ton/Hour,折合44L/Min,于是楼主放心购入了两个16L/Min的花洒。(花洒这里其实会涉及到燃气炉的最大供水量的问题,回头在暖气里面聊聊)。
管径流速流量对照表
17:15 上传
在聊净水系统前先说几个概念:
自来水:市政供水直接入户的水,可能受到市政供水管网中的二次污染。
初滤水:经过前置过滤的水,过滤掉泥沙、铁锈、大颗粒杂质。
净水:经过中央净水器之后的水,主要去除余氯,异味,异色等。
软水:经过软水处理之后的水,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
纯水:经过RO反渗透处理之后的水,就是纯的不含任何杂质的水。
至于这些水分别用来干什么,偷一张怡口的图看看就明白了。
17:15 上传
楼主的和怡口在热水方面略有不同,初滤水就用来浇花、洗车、养鱼,净水出来后分两边,一边进软水机,一边进反渗透和锅炉,因为有的锅炉不建议用软水,那就用净水吧,怡口的图上锅炉是进软水的。软水机出来分为冷热水,冷水直接接到各个用水点,热水先走到换热水箱,加热后走到各个用水点。前置那边做了个旁通,以后拆洗前置的时候可以方便一点,净水和软水都有单独的旁通阀可以用,不用走旁通管路。
楼主的水路规划
17:15 上传
前置厂家很多,BWT,霍尼韦尔,3M,SYR等等,过滤方式目前基本都是不锈钢滤网式了,除了BWT,他家好像是PE材料。选不锈钢还是PE感觉都差不多。楼主选择了SYR,也就是国内说的汉斯希尔,在淘宝上买的别人海淘的DUO FR DN25,不带压力表的版本,那个压力表虽然国内很多商家把他叫做稳压表,但是在国外官网上写的就是pressure reducer,也就是只能起到降压作用,楼主这种1.8Kg入户水压。。。还是不要这个表好了,还能省200呢。为什么要买海淘的货?第一是便宜。第二国内的型号比较老,参数也假,比如说滤网孔径,国外标的90-120微米,国内标的40微米,40微米不仅仅是用不用得上的问题,考虑到40微米孔径造成的压降,我觉得这个40微米的真实性比较可疑。所以还是舍近求远买了海淘的产品。
关于冲洗:前置既然是使用滤网,那么肯定就存在滤网清洗的问题,前置清洗基本上就是反冲洗,所以前置还分为自动反冲型和手动反冲型,自动反冲洗需要电源,手动的不需要,但是需要人工操作。楼主选择了便宜的手动反冲型。虽然有反冲洗,但是前置还是建议一年左右拿出来清洗一次。所以走一个旁通管路比较合理。
净水+软水购买
最开始楼主是放弃了中央净水的,主要是贵。拿3M来说,1.5吨/小时的中央净水就至少1万+了,软水最开始也是看的汉斯希尔国产型号,6000应该能拿下,但是后来发现还有DIY的型号,开能的桶、滨特尔的阀头、罗门哈斯(陶氏)树脂。2吨/小时的价格只要2K多,然后顺便看了看DIY的净水机,2吨/小时的也是2K多,一起买也比单买个汉斯希尔软水机要便宜,何况汉斯希尔也是开能代工啊,感觉是品牌电脑和DIY电脑的区别,于是果断买了便宜的。关于软水的必要性,有的人觉得武汉的水已经很软了,其实可以不上软水机,这就看个人了,我家现在150多TDS的水,烧水还是结垢很厉害,镜子上,龙头上溅了水都是白斑,考虑到软水对以后的花洒,龙头的保护,我觉得上一套还是可以的。当然前提是便宜。哈哈。
RO反渗透购买
RO反渗透现在其实很多了,反正做RO膜的就那么一两家,大家都是拿膜自己攒的,随便选就好了。楼主选了小米的,有App看着方便,缺点是耗材价格略贵。
最后说说RO水能不能饮用吧,现在有很多卖超滤机的商家都说RO的水是刮骨水,没有矿物质营养成分,长期喝破坏身体酸碱平衡,剥夺微量元素等等等等。。唉,对于这种恐吓性营销的人,只能说脑子是个好东西,可惜你没有。
首先:人体的矿物质需求绝大部分来自于食物,而且在正常饮食条件下,每天摄取的矿物质是大于身体所需的,多出的部分会随着尿液,粪便,汗液排放掉,不缺水里这点矿物质。何况水里的钙镁离子,在加热的过程中大部分都变成水垢了。。你会去吃水垢补充矿物质么?
其次:长期喝酸性水破坏酸碱平衡。。。这个我不知道咋想出来的。首先说纯水是不是酸性水吧,真正的纯水肯定是中性的,但是你一旦露置,PH就会变小,为什么?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之后使水呈略酸性,这个什么水都一样。。。其次说人体是碱性系统,身体PH值降到7就是重大疾病,先不说你怎么测这个身体的PH值,如果说是影响体液的PH值,那么体液有血液:PH 7.35-7.45,骨髓液:PH 7.30-7.50,唾液:PH 6.50-7.50,胃液:0.80-1.50,十二脂肠液:PH 4.20~8.20,粪便:PH 4.60~8.40,尿液:PH 4.80~8.40,胆汁:7.10~8.50,胰液:8.00~8.30。你准备影响哪种?喝水喝到肚子里面直接碰到的就是PH 0.80-1.50的胃液。对PH的影响微乎其微(小数点后三四位是看不到影响的)不说还根本就到不了其他体液。。。你准不准备吃点烧碱中和一下胃液?
最后:带走人体内的微量元素的问题,说喝纯水由于纯水是溶剂,细胞液是溶液,存在渗透压,所以会带走细胞内的微量元素,理论上来说这个说法并没有错误,但是这个伪命题故意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即使是普通的饮用水,其渗透压也远低于细胞液,喝普通的水一样会导致微量元素流失。
本帖最后由 diamir 于
20:41 编辑
装修日记:http://www.deyi.com/thread--1.html
UID644810&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61 &积分905&在线时间22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最后登录&
UID644810&帖子&精华0&金币453 &威望0 &注册时间&
72号来顶贴加油!
哈哈,谢谢韩姐!
UID644810&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61 &积分905&在线时间22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最后登录&
UID644810&帖子&精华0&金币453 &威望0 &注册时间&
以前大家基本都是采用双制空调来实现采暖和降温功能的,但是由于空调制热效果和舒适度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家庭都选择了空调降温,暖气采暖的方式。楼主家是五六年前加装了暖气,然后就感觉离不开这东西了。所以新房也选择了空调加暖气的方式,加上现在空气和饮水质量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新风/净水系统也加入了计划中。净水已经单开一帖了,剩下的新风空调暖气就一起聊聊吧。空调和新风相对简单,暖气比较复杂,先说说楼主暖气的选择,然后再说空调和新风。
暖通公司选择
楼主一开始找的是论坛上的明星公司MC,和他们沟通下来感觉还是蛮不错的,技术实力还是比较强的,最开始楼主想做暖气片的分房温控并通过WIFI进行控制,就这个问题和MC的设计师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结果是楼主说服他们这个系统是可以实现的,他们也说服楼主说这个系统实现后的意义不大。最后楼主放弃了在所有暖气片上都做控制的想法,确实投入和实用意义不成正比,只保留了部分特殊暖气片上进行WIFI控制的手段。最后由于MC的报价还是偏高了一些,楼主选择了一家价格较低的暖通公司。当然这家也是经过多次考察,基本的专业水平还是有的,至少比好些连楼主都忽悠不了的暖通公司要强一点的,而且在楼主选定的空调和暖气厂商网站上也是能查到的授权经销商。但是去他们工地现场考察的时候也发现一些低级错误,在我们提出来之后他们迅速进行了纠正,至少在电话里是这样说的。。。只能说以后自己多上心,多盯着点了。
采暖锅炉种类介绍
锅炉按照换热方式不同分为套管式、板换式、冷凝式。套管式现在基本已经淘汰了,市面上还有少数品牌还在销售套管机,大家购买的时候留意一下就好。板换和冷凝目前是主流。
按照功能的不同,锅炉又分为系统炉和两用炉,两用炉可以同时提供采暖和生活用水,由炉子直接提供生活热水。系统炉也叫单采暖炉,不直接提供生活热水,需要配合换热水箱来提供生活热水。
下面说说楼主如何选择的吧:
冷凝炉还是普通板换炉?
冷凝炉采用冷凝技术对壁挂炉排出的高温烟气进行潜热回收,可以增加燃气的利用率,提高功效。一般的说法是可以节能20%左右。其实冷凝炉也不是什么新技术,70年代初就有了冷凝炉,发展到现在也相对成熟了。主要解决了低温腐蚀和积灰问题,比如某品牌宣传主热交换器使用316Ti不锈钢,其实就是为了更好的抗腐蚀。还有自清洁等技术。所以,冷凝炉目前的缺点是相对来说对运行环境的要求稍高一些,天然气,水质,甚至室外空气质量对其运行都会造成影响。对于国内的使用环境(水质:硬度高,颗粒杂质多,天然气:含硫化物高;空气:PM爆表)来说,还是对设备运行、维护、售后有点小挑战的。另外冷凝炉其实更适合地暖工况。暖气片要求70℃的供水温度,冷凝回收的效果是不如地暖40℃供水工况的。也就是说在暖气片环境下,冷凝炉的节能还要打折扣。而且冷凝炉普遍比普通板换炉要贵一些。在全暖气片环境下,这个贵的钱要多久能省回来也是见仁见智了,就像有人说变频空调比定频空调贵的价格,电费多少年也省不回来一样。综合考虑后,楼主家由于是全房暖气片,所以目前还是选择非冷凝炉。
暖气片还是地暖?
总的来说,地暖是舒适度最高的选择,楼主选择暖气片主要还是使用习惯,家里老人节约惯了,不用就要关,这地暖关了再开没有两个小时热不起来。暖气片升温来得快得多。所以还是选择了暖气片,仅仅是使用习惯问题而已。
系统炉还是两用炉?
这个主要考虑家里的用水量,两用炉因为是直接由炉子烧水,所以出水量是受到炉子本身的限制的,目前30-35KW的两用炉出水量也就是15L-17L/Min,如果家里两个卫生间同时洗澡,就算两个9L/Min的花洒。也是会捉襟见肘的,更不用说再大的花洒了。所以这时候就需要系统炉出场,系统炉无法直接提供生活热水,需要和换热水箱配合使用,锅炉加热水箱内部的热交换器来维持水箱里面水的温度。由于它是先烧好热水放在水箱里,用水的时候流量可以很大,而不像两用炉现用现烧受制于锅炉功率限制。所以系统炉加水箱同时开两个热水龙头没有问题。楼主考虑到已经购入了两只非节水型15L/Min的花洒和有使用浴缸的需求。选择了系统炉+300L水箱的方式。不过要用这种方式,水箱要占用一定的地方,成本也会增加。建议先考虑好再选择。
单盘管水箱还是双盘管水箱?
如果选择了系统炉+水箱方式,那就还要选择水箱类型,一般有单盘管和双盘管水箱,单盘管就是只有一个热源来加热的,双盘管可以有两个热源,如果家里预装了太阳能板,那么可以选择双盘管,用锅炉和太阳能一起加热水箱。楼主家没有预装太阳能,所以选择了单盘管水箱。
热水循环要不要?
要,坚决要。楼主家现在没有这个,每次洗澡前得放半桶冷水,浪费水且不说,站在那冻得发抖的感觉是真不好。
补一下热水循环的解释,就是实现热水的即开即来。一般情况下热水到龙头有一段距离,开龙头时要先放掉这段管子里面的冷水才会出热水,热水循环系统首先会增加一个回水管,把热水龙头部分做成一个循环管道,然后会检测整个管道的水温情况(一般在回水端),如果低于多少度了就启动循环泵把管道内的冷水送回水箱加热,同时把热水送入管道。保证整个管道的水温都是热的。
空调系统选择其实没啥好说的,太成熟了,楼主是性价比第一,然后选择主流厂商的氟机就好了,水机一般家庭里用不上,空气能?貌似还是太小众了一点。然后都说中央空调三分产品七分安装,主流产品问题都不会很大,选择靠谱的授权经销商就好了。
新风系统的关键意义在于换气,因为冬天和夏天开暖气和空调的时候房间一般都密闭,室内空气会越来越污浊,需要排出污浊的空气同时引入新鲜空气,保证室内的空气质量。那么普通的排气扇不就能干了么,干嘛非要搞新风?那么现在的新风系统一般由风机+热交换系统+过滤系统组成,风机不用说了,就是抽风送风;热交换系统主要是为了节能,比如你大热天的开着空调,家里温度比室外低5-10度,开上新房,把外面热空气源源不断换进来显然不合适,冬天情况也一样,那这时候就用到热交换,比如夏天就会用出去的冷空气把进来的热空气降温后再输入室内,减少空调的负担,盗两张图就很清楚了。
夏季热交换
14:49 上传
冬季热交换
14:49 上传
HEPA还是静电吸附
PM2.5过滤系统也是后来出现的概念,由于空气质量越来越差,换气的时候把室外的空气换进来也带进来大量的PM2.5微粒,这显然也是不合适的,所以在新风上又增加了过滤系统来过滤外来的微粒。目前主要有滤网式和静电吸附式。滤网式主要是粗效滤网+中效过滤网+PM2.5滤网(HEPA),能过滤95%的微粒,存在的问题一个是滤网会产生压损,二个是使用成本较高,粗效滤网是可清洗的,更换周期较长(一月清洗一次,一年更换一次),但是中效滤网和HEPA滤网是一次性的,需要定期(3-6个月)更换,国内空气质量差,更换可能需要更频繁,费用不菲,如果长期不更换则影响空气质量。静电吸附式加上粗效滤网依风量不同大概能过滤掉95-98%的微粒,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会产生臭氧,不过一般厂家都声称可以把臭氧浓度控制在无害范围内(有的机器必须维持最低风量,风量太低会停机,就是害怕臭氧聚集超标),好处一是相比滤网式压损小很多,二是使用成本低,定期(一个月一次,和粗效一起洗好了)拿出集尘器水洗就可以(粗效滤网两种方式都有,成本一样),三是有一定除菌除味效果。反正楼主看到能省钱这里就果断选择了粗效+静电箱的方式~臭氧什么的。。随他去啦。
静电箱前置/后置安装
既然选了静电箱,就面临静电箱是前置安装还是后置安装了。一般情况下是应该在新风全热交换的进风口之前安装静电箱的,这样经过静电箱吸附之后的干净空气才会进入全热交换,可以对全热交换起到保护作用。但是目前有些人反映说湿度达到80%以上对静电箱的工作有影响,大武汉这种湿度高的地方可以考虑把静电箱安装在全热交换的后面,湿空气通过全热交换后湿度会下降,再到静电箱就没什么问题了。先经过全热交换的粗效滤网然后再经过静电箱去除粗效滤网过滤不掉的PM2.5。感觉这个说法也没毛病。。。目前暂定后置安装。
最后说说关键的吧,就是这几个系统的容量计算,和暖通公司谈之前先根据家里面积大概算算自家要多大的设备。心里有个数。
暖气容量计算
一般制热功率按每平方100瓦计算,武汉房屋一般没有保温层,因此要上浮20%-50%来计算,楼主家保险点按150瓦来计算的,暖通公司计算应该不要低于120瓦。比如全房净采暖面积为100平米,加上10%的管道和散热损耗,120x100x1.1=13.2那就是主机功率大于13.2就可以了,但是两用炉选择的时候由于有生活热水部分,所以要选择功率更高一些的,大概增加20%左右吧。也就是要到15.8左右了,要选择18kw的炉子。一般暖通公司会按照建筑面积去计算锅炉大小和水量,下图为经验值。
燃气炉选型
14:49 上传
暖气片制热量计算也是一样的,一个15平米的房间,制热量就为2250w,然后可以根据这个值去散热片(楼主家全房散热片,地暖就没有去了解了),一般暖气片厂家会有标准的散热量表,以楼主选择的Kermi Therm-x2 Line-K Type 22型号, 按600mm高度,查官方散热量表可知1405长度的2176w,1605的为2486w,2250w应该要选择长x高为的暖气片。(标准一般是,楼主选的这个Line-K型号长宽都要多5mm),如果用900高度的片子,就只要就可以了。
暖气片选型
14:49 上传
空调容量计算
先说个题外话,空调主机一般按制冷量来标示,也是以Kw的形式进行标示,楼主当时把这个和用电功率的Kw弄混了,比如楼主选择的33.5Kw制冷量的外机,当时楼主想着家里3x220/380v,3x5(60)A的电表,一共也就31.5Kw左右。。难道要去找供电公司换表么?后来才弄明白这个33.5Kw是制冷量,制冷用电功率大概是12Kw不到。
空调容量的计算如果按照正规的来是极其复杂的过程,目前所有的暖通公司应该都不会这么去算,大部分都是估算。一个比较专业的以制冷为主的空调容量计算过程如下:
14:49 上传
冷热负荷计算
14:49 上传
内机外机选型
14:49 上传
看看都懵逼了对不对,咱们就和暖通公司一样,按简单粗暴的方式算吧,每平米200W制冷量,还是以100平米制冷面积计算,那就需要最少20Kw的内机,内机外机可以有一定连接比率,因为内机不一定会全开,这个比例每个厂家针对每个型号都有具体的参数,楼主选的那款最高是120%,也就是10Kw外机可以拖12Kw内机。那么20Kw内机最少要17Kw的外机。楼主家计算内机总量在36.3Kw,用280主机就到130%了,335主机在110%以内。所以选择了335的外机,内机计算也一样,15平米房间=15x200=3000W以上的内机。先算内机再算外机。
新风换气量计算
新风换气量计算很简单,按一小时换气一次就可以了。新风换气量是按立方米/小时标示的,所以咱们只要计算新风面积x层高=换气量就可以很清楚知道要选择多大风量的机器了。楼主家要做新风的面积是80平米,按照2.8米层高计算就是2.8x80=224立方,选择250的机器就可以了。但是由于楼主家四个房间分在两层里面,做两台主机太贵,做一台主机的话需要做垂直管道,压力损失较大,因此为了保证风压,选择了350的机器。
本帖最后由 diamir 于
15:01 编辑
感谢分享,推送至首页家居版块文字链。
总评分:&小红花 + 5&
装修日记:http://www.deyi.com/thread--1.html
UID644810&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61 &积分905&在线时间22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最后登录&
UID644810&帖子&精华0&金币453 &威望0 &注册时间&
moons 发表于
感觉楼主是大神 mark一个 虽然看不懂
我也是装修小白,而且一直觉得让业主自己去研究这些也是蛮悲剧的,但是国内装修市场确实比较乱,觉得自己完全不懂的话后面估计八成要悲剧,所以学点知识防忽悠而已。大神是万万不敢当的。
UID644810&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61 &积分905&在线时间22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最后登录&
UID644810&帖子&精华0&金币453 &威望0 &注册时间&
楼主是IT狗,平时也喜欢折腾网络和数码产品。所以现在家里的网络就比较复杂,客厅放了一个机柜,里面有里面有各种乱七八糟的设备。有这个基础,新家里面的规划自然也只会多不会少。
随手拍一张现在家里的机柜。
19:37 上传
总的来说,弱电部分应该包括了家里的网络+影音系统+安防监控+现在比较热门的智能家居。我影音方面没啥追求,虽然做了个影音室,但是也没特别的安排,就不献丑了。安防监控部分现在主要就考虑了监控部分,安防系统布线太烦,回头等无线的传感器再成熟一点再搞。座机和有线电视目前基本没有需求了,所以同轴电缆和电话线都不布了。这样一来,其实我的弱电规划也主要就是网络和监控而已。
家庭网络现在主流应该还是有线+无线,也有一些家庭完全放弃有线全部采取无线。但是楼主这种网络重度依赖用户是不会放弃有线的,毕竟有线网络的稳定性和高速率目前还是无线网络无法企及的。比如经常需要从在线的下载盘拷贝数据到离线的归档盘内做备份,几百G到几个T的数据拷贝,无线网的速度完全不能看。
下面就是我家网络的需求:
* 有线网全千兆网络,六类布线。
* 无线网支持802.11AC,全房无死角覆盖,支持无缝漫游。AP采用PoE供电。
* 所有房间部署1-2个有线信息接入点。
* 所有电视后都有2个千兆有线信息接入点。
* 监控户外固定两个点位,户内支持可移动部署的摄像头。固定摄像头采用PoE供电。
网络规划图
先上个规划图,因为有人说只想看图不想看字~~
19:37 上传
有线网络规划
有线网络第一个要考虑的就是弱电箱的位置,因为目前大部分开发商都把弱电箱放在了入户的地方,但是如果在这里放所有的设备,完全放不下,而且无线路由器放这里,全房的无线覆盖就是一个悲剧。所以首先要根据房型考虑无线覆盖的范围,确定无线路由器的位置,从而确定是否将弱电箱和无线路由器放在一起,至于入户的弱电箱,可以考虑提前埋一根网线,或者一根皮线光缆拉到新的弱电箱去。这样在老弱电箱就只要对头子就可以了。
楼主家为了避免目前弱电机柜在客厅的悲剧重演,专门弄了个小储藏室做弱电间,从入户弱电箱拉了一根网线和两根皮线光缆到新的弱电间里面去了。
其他地方的有线网络就比较简单了,因为无线越来越普及,不是重度使用都可以用无线。全房有线布下去只是楼主这种网络重度需求和为了未来打算了。因为这玩意布下去都要用十几年的,说不定哪天万兆普及了呢。根据802.3an的描述,Cat-6A上10GBase-T没问题。Cat-6在短距离(似乎是35米以内)内上10GBase-T也是可行的。咱们房子里面用用还是可以的。所以如果要布有线,建议都用Cat-6或者Cat-6A的线,Cat-7目前还不现实(家用成本和实施都不现实)。楼主开始是准备买Cat-6A的,后来因为同学送了两箱Cat-6的线给我,就没去买了,能省一点是一点吧。至于点位,所有的电视/电脑/AP/监控的地方都丢了有线,监控/AP都用PoE供电,不用单独走电源线了。
无线网络规划
楼主的房型导致了无线网络覆盖比较麻烦,为了达到全房无死角覆盖和无缝漫游的目标,采取了AC+吸顶AP的方式来做。最开始考虑过房间里面用面板式AP,但是面板式AP上到802.11AC的就要用118面板了,而且数量上吸顶也要少一些。所以最后选了吸顶的方案,只是在地下室不好安装吸顶AP的地方规划两个面板式AP。其他一层一个吸顶搞定。
监控简单,南北入户各用了一个枪机。其他地方都准备用无线的摄像头,有电就可以,移动部署。唯一的要求就是可以在互联网上查看摄像头。现在这个要求已经很普遍了。没有什么问题。
设备选择方面因为朋友们送了一大堆东西,包括:
图腾19U机柜一个;Cat-6网线两箱(600米);24口配线架两个(屏蔽/非屏蔽各一);华为5700交换机一台,24千兆电口,4万兆;施耐德PDU一个;
所以需要采购的东西少了很多,品牌选择如下:
路由器:开始准备买Cisco,后来想了下直接在服务器上开个虚拟机跑RouterOS好了。各种问题都解决了。交换机:开始准备买个8口PoE的和5700一起用,后来看到二手Cisco 3560E-48P(48千兆PoE口,2万兆扩展槽)只要1500,就撸了一台。华为5700就送给别人用了。网络设备Cisco还是靠谱的。监控:选了海康,监控算国内第一品牌吧,唯一需要诟病的是海康和自己家的萤石居然互不兼容。无线AC+AP:TP-Link,便宜是王道,其他的压根买不起。UPS:用现有的施耐德,强电选施耐德靠谱。家庭服务器:现有的HP MicroServer Gen8,家庭服务器首选。阵列卡:现有的HP SmartArray P212,1xSFF-8088接口。二手便宜。
硬盘笼:现有的Lindy 4盘位,1xSFF-8470接口。找到的最便宜的SAS外置笼子。
机柜规划图
最后上一张机柜规划图,满足从头到尾都有图的愿望。
19:37 上传
本帖最后由 diamir 于
19:43 编辑
装修日记:http://www.deyi.com/thread--1.html
UID644810&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61 &积分905&在线时间22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最后登录&
UID644810&帖子&精华0&金币453 &威望0 &注册时间&
设计风格在第一篇日记里面已经讲过了,最后在钱包君的强烈建议下确定为了现代简约风格,总之一句话,怎么简单怎么来,一切线条,装饰面都不做。这样第一个是能省点钱,第二个是便于清洁卫生。当然省钱是关键。
在确定了设计风格之后,我们列出了几个可能看起来是脑洞大开的设计要求,丢给了我们的设计师。
去客厅中心化&&
第一个脑洞要求主要基于现有住房的使用情况,现在住的这套房客厅利用率非常低,平常大家吃完饭后都各自回自己房间或者书房,看电视的看电视,玩电脑的玩电脑,客厅毫无存在感,客厅电视长年不开,完全就是浪费的感觉。所以新房希望弱化客厅的作用,功能从家庭中心弱化到简单会客,来三两个朋友有个坐着聊天喝茶的地方即可,客厅电视也就不需要了(顺便省下了背景墙的钱)。
尽量扩大厨房的面积,并且全开放。
第二个脑洞要求主要是因为新房厨房面积太小,老妈觉得施展不开,一家吃货讨论了一下,诞生了厨房吃掉餐厅,餐厅吃掉一半客厅的想法。至于全开放,也是现在住房的经验,现在住房厨房和餐厅之间是有玻璃隔门的,但是因为懒,所以很少关,最后觉得既然不用索性拆了做了别的用途,所以这次直接就做全开放式的厨房算了。油烟问题通过强力烟机和排气扇解决。然后开脑洞把厨房的一面墙敲掉了。。。也不知道后面会怎样。
厨房要给水箱,净水器留下放置空间。
第三个脑洞要求是因为暖气部分选择了系统炉+水箱的方式,所以有一个300L的水箱需要放在炉子旁边,线路和管道连接不能超过三米。然后还有净水机和软水机都需要地方放。(最后这个脑洞用做在厨房外面的设备平台解决掉了。)
尽量大的储藏空间&&
总算有个正常的需求了,相信这也是绝大多数家庭都会有的需求,我家这种总是把家堆得满满的仓鼠症严重患者是有多少储藏空间都觉得不够的。
其他细节要求&&
能不要线条就不要线条,特别是横向的会落灰的线条坚决不要;能不要吊顶就不要吊顶;尽量通透,现有的通风、采光只能增加,不能减少;鞋柜里面需要排气通风,避免异味聚集;橱柜下砌砖抬高8-10公分(这个脑洞需求是因为橱柜是装修公司现场做,用的是免漆板,出于防潮方面的考虑要求增加的。);橱柜台面需要做高度差,食材处理台面和炉子台面错10cm;(这个现在应该算比较流行的需求了)所有电视柜、浴室柜全部不落地,马桶采用挂墙马桶, 如果必须要落地的家具,采用全封闭的脚(这个脑洞要求是出于以后清洁机器人的考虑,现在用的380T拖地机经常被卡在橱柜下面唱歌求救,当然现在挂墙马桶买回来发现底下空间依然不足以让机器人通过。);老人和儿童共用的卫生间尽量考虑私密性,洗澡和马桶需要有单独隔间,同时使用互不干扰;洗衣机烘干机并列排放,专用底座抬高30-35公分;(这个需求历经洗烘分体叠放,洗烘一体高机型、洗烘分体并列砌砖抬高,洗烘分体并列专用底座抬高变化而来。抬高主要是为了避免使用洗衣机时取放衣服都要弯腰或者蹲下。懒出新高度,最后挤得面盆缩小到500mm以内。。。)
最终设计方案
10:34 上传
地下室结构变化不大,只是砌墙隔出了一个影音室,在原有墙面上开了一个门洞。
10:34 上传
客餐厅和厨房结构上没有什么变化,布局做了较大调整:
厨房:餐厅整体让给了厨房,变成了所谓的“西厨区”,但是并没有做相应的水槽,灶具。(省钱)餐厅中间做了一个岛台,吃饭的人少的话,可以直接在岛台上解决掉。出于通透的考虑。想着反正也是开放厨房,索性大开脑洞把门厅和厨房中间的隔墙砸掉了。期望最后效果能不错。
餐厅:客厅隔出一半给了餐厅,空间刚刚够放一张六人/八人位的餐桌。当然平常人少不用这个餐桌吃饭的话,还可以做为简单的工作区。餐桌旁边挂了台小电视,早上在这吃早点的时候可以顺便看看新闻啥的。
客厅:由于去客厅/电视中心的需求,客厅功能被压缩为简单的会客。摆一个沙发,一张茶几足以,客餐厅之间设计师设计了一个置物柜用于分隔。
客卫:客卫其实最大的作用应该是洗衣房。放一台洗衣机,一台烘干机。
老人房、儿童房、书房
10:21 上传
这个区域的结构改动最大,而且最费脑子,要隔出老人房,儿童房,书房三个房间,最麻烦的是卫生间的门,为了不让卫生间的门对着儿童房的门,只好牺牲了一部分卫生间的空间,做了个小隔断。
10:38 上传
主卧的结构改动不大,主要是飘窗和阳光房,飘窗是因为窗户外面还有一块空间,似乎是准备让业主种绿植的,感觉不用也是浪费,所以直接把窗户敲了推出去了。阳光房是现浇出来的一块。开始说做露台的,后来觉得两个露台有点重复,就把南面的包起来做阳光房了。还有衣帽间,一开始没有设计衣帽间,最后在老婆的强烈要求下硬隔了一个出来。
10:34 上传
工作间没有任何改动,就是刷墙铺地板,以后就由我们自己发挥了。主卫上面那部分储藏室现在变成了弱电间。
本帖最后由 diamir 于
10:21 编辑
装修日记:http://www.deyi.com/thread--1.html
UID644810&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61 &积分905&在线时间22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最后登录&
UID644810&帖子&精华0&金币453 &威望0 &注册时间&
终于于(开始写成2016了,生生多装了一年啊,感谢小E网友指正。。)开工大吉了~不巧的是正好在高考期间,物业不允许砸墙,只能做一些没太大噪音的工作,比如铲墙皮啦,门窗保护什么的。过了这几天再大干。顺便祝所有考生都取得好成绩。物业按5元/平米收取垃圾清运费,这个好像是惯例,没啥问题。但是额外按20元/平米(砸墙面积)收取砸墙垃圾清运费,这个就有点过分了,不过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乖乖就范。
07:53 上传
07:54 上传
07:54 上传
本帖最后由 diamir 于
11:30 编辑
装修日记:http://www.deyi.com/thread--1.html
UID644810&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61 &积分905&在线时间22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最后登录&
UID644810&帖子&精华0&金币453 &威望0 &注册时间&
开工后经历了高考不能拆墙,周末不能拆墙,中午不能拆墙的各种波折和被投诉,终于在开工第12天后,基本完成了拆墙和铲墙皮的大业。其中比较不爽的是主卧的飘窗,原来是打算把窗户全部拆掉做一个2.85米宽的大飘窗,在拆墙的过程中发现窗户两侧都有加固的水泥柱不能拆,2.85米宽的大飘窗缩水成了2.1米宽的飘窗。。
11:49 上传
11:49 上传
11:49 上传
儿童房/老人房
11:49 上传
11:49 上传
11:49 上传
11:49 上传
11:49 上传
11:49 上传
11:48 上传
装修日记:http://www.deyi.com/thread--1.html
UID644810&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61 &积分905&在线时间22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最后登录&
UID644810&帖子&精华0&金币453 &威望0 &注册时间&
:结构改造完成:
开工第25天,砌墙正式完工,其实感觉还有部分工作没有完成,比如橱柜下面的垫高层,影音室的抬高层。貌似要等后面贴砖的泥工进场再做。砌墙我也不懂,在群里各位热心朋友的提醒下,在砌墙的过程中检查了新老交接墙面的植筋和挂网情况,应该是都做了。底面是小砖平铺,顶上是小砖斜铺,中间是大砖,装修公司验收的时候用了水平仪进行检查。个人感觉还可以了吧。主要是不懂,所以也提不出什么意见。早上和装修公司,暖通公司一起进行水电和暖通交底,没曾想暖通交底就交了一早上,其间因为儿童房空调机位的问题折腾了接近一个小时,最后总算确定下来暖通的各种机位,管线走向,下周暖通公司和铝合金门窗结构开始进场。暖通预计一周弄完,装修公司的水电等暖通弄完之后再进行交底和进场。
20:57 上传
20:57 上传
20:57 上传
20:57 上传
20:57 上传
20:57 上传
20:58 上传
20:57 上传
20:57 上传
装修日记:http://www.deyi.com/thread--1.html
UID644810&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61 &积分905&在线时间22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最后登录&
UID644810&帖子&精华0&金币453 &威望0 &注册时间&
暖通公司临阵换将
楼主在今年2月份就基本谈好了一家暖通公司,做了方案和报价,交了订金,不过一直到装修开工前和他们沟通都不算太多。直到6月份开工后,需要暖通公司确认很多技术细节的时候,这家公司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首先发现的问题是他们每次来我们家看工地的技术人员都不一样,今天是张三,明天是李四,开始还觉得他们可能是一个系统一个工程师,最后发现他们的销售和他们的技术人员压根就不认识。。。这心里就不踏实了。估计他们都是外包给别人做的。后来一想外包就外包吧,只要最后做的没问题那也就算了。然后发现他们最大的问题是做事太没有责任心,很多需要他们确认的地方回答都非常随意,甚至可以说是回答得完全不靠谱。以至于让我觉得这已经不是销售人员不懂技术能解释的了,而是他们压根就是在忽悠。举几个例子吧:
1、空调外机基座尺寸的问题,空调外机需要做基座,装修公司做基座之前需要他们确认基座的位置、尺寸。最开始他们答复说基座要往下挖50公分,我们问他们是不是挖得太深了,毕竟外机只有280KG左右的重量,让他们去确认一下,然而第二次的答复是只要挖5公分深,前后两次答复差异达到10倍,于是强烈质疑他们是不是在乱讲,让他们拿出依据,最后一次给出的答复是:“那你们挖25公分好了”,依然没有任何依据,只是凭感觉。而且地面以上的部分需要留多高依然讲不清楚,最后只好自己查空调厂家安装说明书确定了基座尺寸。
2、空调外机基座位置的问题,最开始设计的基座位置在南面墙角下,后来因为有用过这个机器的业主跟我说注意下这个机器的外机噪音比较大。于是咨询了厂家工程师关于运行噪音的问题,厂家工程师回答说噪音问题个人主观感受太强,建议我到他们分公司现场听一下,然后就去了,现场感觉还行,不太吵,工程师还说因为这里环境噪音比较大,所以你觉得还可以接受,以后在你家那边如果环境比较安静,同样这个声音可能你就会觉得明显一些。用手机简单测了一下运行的噪音大概在75-80分贝的样子,觉得也是有点高。然后找暖通公司沟通,南面全部是卧室所在的地方,问他们外机能不能考虑放远一些,防止吵到卧室。给我的答复是:“那当然是装得越远越好啦,越远声音越小”。然后我们和装修公司确认了一个机位,离墙面大概有18米的样子,然后暖通公司又说:“哪里能装这么远啦”,巴拉巴拉又说了一堆这个那个。我当时就怒了。你们到底什么意思,有没有个靠谱的人。做点靠谱的事情?最后说只能安装在原设计位置。
3、经历了这两件事我们还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去找他们签合同,签合同之前我坐在他们那边等他们准备东西,看到桌子上有资料就顺手拿起来翻翻,里面有讲空调的配管,配多大的管,长度限制什么的。然后我就想看看他们报价里面的管道是怎么报的,结果他们报价里面压根没有这么大的管子,所有管子都小一号,问他们,他们说做错了,结合前几次的事情,就跟他们说那你们要是还想做,就给我们做个正确的报价和方案过来,否则就不用谈了,结果过了两天给过来的报价依然全是错误,暖气片都少算了一片,一问情况,又说是做错了,那只好对不起了。我真心不敢把工程交给你们这样容易出错的公司来做。
然后果断换了一家暖通公司,跟人家一聊就觉得靠谱多了,人员安排很清楚:一个销售,一个技术,一个现场项目经理,所有技术方面的问题,不管是暖气、新风、空调都由一个技术工程师全程跟踪,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都解释得清清楚楚,顺便把上一家搞的不合理的地方都改了。比如空调外机改到了北面,避开了卧室;比如以前算暖气片和空调内机,我要求他们根据房间面积,空高,来计算制热量和制冷量,然后选择相应型号的暖气片,他们从来都是说“按我们的经验,你们做这么大的就够了”,而这家公司都是规规矩矩按照公式来计算,最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微调;比如空调内机的位置,要考虑出风回风短路的问题。所以只和他们谈了两天就果断签了合同,虽然比原来那家贵了一万多接近两万,但是感觉放心多了。
装修日记:http://www.deyi.com/thread--1.html
UID644810&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61 &积分905&在线时间22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最后登录&
UID644810&帖子&精华0&金币453 &威望0 &注册时间&
铝合金门窗(上)
铝合金门窗目前只做了钢结构,窗户还没开始,所以先更新个上集吧。
最开始只是想给露台做个阳光顶的,但是因为当时买房的时候被忽悠了,房子南面30米开外就是一条马路,买房的时候说是小区内部马路,现在物业跟我说可能会变成公路,为了避免以后可能的噪音,就想着把南面临街的卧室窗户改造一下,虽然原来开发商给的也是断桥中空的窗,但是感觉隔音一般般,所以想统一改造成5+18A+5的断桥中空玻璃,希望以后隔音效果能靠谱点。结果这一改就改大发了,首先把老人房卧室的窗户换掉了,主卧的窗户改成飘窗也全换了,主卧阳台包成了阳光房,儿童房也索性把阳台整个包了,然后入户也加了雨阳棚。钱包君差点就阵亡了。。感觉装修这个坑好多时候都是这样一步步掉进去的,本来想买个馒头的,结果最后吃了个满汉全席。
这次先来做的是钢结构,主要就是主卧的飘窗、阳光房、露台,入户的雨棚几个地方,户外设备间因为装修公司的基础还没浇筑,可能要留到装窗户的时候一起来做结构。钢构都是用80x80mm,3mm厚的镀锌管做的,材料还算结实,焊接过的地方刮原子灰补油漆,完工后看了下感觉手艺还可以吧,因为那段时间正好出差没时间去工地,所以照片都是师傅拍了发给我的,稍微有点模糊。
正在进行焊接的师傅。
13:43 上传
北面的雨阳棚,这里可以看到露台的钢构,露台只让他们做了个顶棚,栏杆什么的准备自己以后买方管来焊。
13:43 上传
南面的雨阳棚,这张应该是已经开始补油漆了。
13:43 上传
露台雨阳棚,这里直接把下水截断了,本来是想做根管子引到下水里面去的,现在说可以直接下到顶上,然后通过雨檐集中下到下水里面。
13:43 上传
飘窗,这里钢构没有完全连起来,但是据说对做窗户没啥影响,也就没改了。
13:43 上传
阳光房,这边准备全部用玻璃封起来,顶上玻璃让他们加了镀膜,避免晒得太热。
13:43 上传
这就是那个没完工的小设备间基础,等装修公司把基础做完之后才能在上面做框架。
13:43 上传
装修日记:http://www.deyi.com/thread--1.html
UID644810&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61 &积分905&在线时间22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最后登录&
UID644810&帖子&精华0&金币453 &威望0 &注册时间&
yearofcrane 发表于
山人弱弱的问一句,这算违建么
我也就封了个阳台。。。求放过。
装修日记:http://www.deyi.com/thread--1.html
UID644810&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61 &积分905&在线时间22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最后登录&
UID644810&帖子&精华0&金币453 &威望0 &注册时间&
施工篇-空调(上)
空调目前只安装了内机,外机还没安装,所以和暖气一样只能先写个上半部分。
空调安装没费什么神,第一个因为比较忙,没时间去盯,有些关键步骤只能选择相信他们的职业素养了;第二是装完后我去看了下,也没挑出啥毛病。所以这篇日记就很简单了。偷懒偷懒。
16:09 上传
内机安装,冷凝水管从机器里面出来后走了一个“几”字形,说明内机带了冷凝水提升泵,做“几”字形应该是避免冷凝水全部流走后提升泵空转。
16:10 上传
内机走管,都用的金属吊码,看起来还可以,制冷剂的气管液管都走的弧形弯,冷凝水管走的直角弯。
16:10 上传
内机安装#2
16:10 上传
铜管焊接,这里是保压的时候焊的,真正的铜管焊接是分歧管和铜管接头的地方,需要充氮焊接,然后高压吹灰。然而我并没有时间去盯这些细节,所以只能安慰自己要相信暖通公司的职业素养了。
16:10 上传
保压压力表,R410制冷剂要求是保压40KG,保压时间24小时。
16:10 上传
本帖最后由 diamir 于
16:12 编辑
装修日记:http://www.deyi.com/thread--1.html
得意生活 & 得意 & 得意DEYI &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取暖降温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