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很有生意人的头脑和口才头脑的弟弟是种什么感觉。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最有生意头脑的星座排行榜 射手双鱼均是经商能手
来源:七丽女性网
做生意除了要有好的时机和运气,一副聪明的头脑也是必不可少的。12星座性格秉性各不相同,做起生意来也会有所差异,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最有生意头脑的星座排行榜!
1、射手座射手天性活泼热情,做起生意来也是一把能手。他们很会玩弄人性,知道如何将与他们合作的人吃得死死的,让对方根本没法多赚一毛钱。另外,射手的黑暗面一旦占据灵魂,他们做出的肯定是影响巨大的实践,所以道德感的培养对射手来说尤为重要。2、双鱼座双鱼喜欢软刀子,可以让对方在不知不觉中就掉入他的陷阱中,最后甚至还要感激他。然而双鱼踏入生意场,他的多愁善感、白日做梦的负面性格都会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风风火火的女强人或是有进有退的真汉子。3、处女座处女很懂得将手中的东西一分为二,分辨出好与坏,去粗取精,只留下有用的资讯。另外,处女在需要快速做决定时,总是可以发挥出他们天生的优势,及时紧紧抓住商机,因此通常一夜暴富的人大多数都是处女座。4、双子座双子擅长于收集情报,所以他们很适合做与资讯相关的买卖,从中赚取不菲报酬。但是,双子总是让人感觉口气大,但做起事来却很胆小,这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只能“博”而无法“精”的原因。标题:有一种神秘的人叫做 “...
世界上的行业有上千种,可是我以前还没有听说过有一种人可以精确地改变一个少年的发展走向。他不是那种被泛泛称作“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学校老师,甚至不是在学校工作的人。相对于官方,他像一个京剧票友,不过这个票友的技艺却是舞台上的大部分专业人士无法企及的。因为他跨专业并且融合了其它多种元素。&
而我有幸遇见他,成为他帮助的对象,朝夕相处两年多之后,我还没有意识到他工作的全部意义。因为那时我身在其中,心智达不到反思的高度。&
  直到离开他身边并且到国外留学几年后,我看到了一部新电影《命运规划局》,如同被棍子猛敲了后脑,瞬间真切地明白,我曾经遇上了奇人了,并且有幸成为他帮助的对象,改变了我一生的运行轨迹。这如同自己看着B超屏幕里自己身体内的同步变化,很清晰。&
  我们每个人都活得非常平凡,看到电影的那一刻,我明白到自己的幸运,能够与一个奇人交叉,谱写一段奇缘。如果人生真的只有一次,那么他彻底将我改变,把我送上另一条轨道,这已是铁定的事实。我此生往后的种种行为发展,都和他有关。从自我的命运上看,这是无穷大的价值。&
  怀着谢意与分享的心情,我决定把这个看起来其貌不扬的平凡人的故事,告诉大家。&
  。。。。。。 。。。。。。。。。 。。。。。。。。。&
  他不是算命的江湖术士,不是任何与宗教或神秘主义相关的职业人员。准确地说,他是一个哲学、心理学、人格发展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的混合型学者,研究人的早期塑造对命运及人生走向发展的关系。他研究如何帮助人改变自我,不过依据的是一堆精确的科学理论,像一个制造精密仪器的能工巧匠。又像一个帮人治病的催眠师。&
  他年纪不老,好像长不大的顽童,喜欢拿着放大镜看个人身上的细节。他对我说过:在识破人生早年发展这方面,人们的眼睛分辨率是30万像素的摄影头,而他的眼睛,分辨率达到8000万像素。这使得他和别人眼中所见同样的物体细节差异极大。别人看不到的,他看到了,可他甚至无法把看到的告诉别人,因为别人根本难以理解那种显微镜下的绚烂世界。于是,语言的描述都显得苍白无力。&
  我有幸成为他的帮助对象,是学生之一,也可以称作徒弟。在21世纪的中国,已经很少有这样古典的师徒关系了吧。可是,有些奇特的事情就在大家都看不见的世界角落里真实地发生着。从前如此,以后也同样会有。&
  有人说,能够用钱解决的都不是真正的问题。可是,关于孩子的培养,尤其是扭转局面,就算是富翁,你能在多大程度上买到想要的结果呢?常常是有钱也无处买。因为找不到这种商店。大家能够看到的社会上的教学品种,都是片面的,没有人给可以你全方位的设计与操作。&
  而他,就像《楚门的世界》里面的导演,只要愿意,可以给人一个精确的计划,孩子的成长世界,在他眼中,常常像一个巨大的电影制作片场。他构思宏大,操作精细。就像在火车铁道的交汇处,有数千条交叉变轨处,而他,拿起铁锹,知道在何时何地拨动哪一道闸口,知道列车将会驶向何处。&
  就像电影《命运规划局》中那些手握某人命运走向图谱的天使,他们每天在公交站,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与你擦肩而过。我们每个人注定总被一只手拨弄命运。无非是有意和无意之间的区别。他的手上也有一份图谱,就像超级计算机,能加权运算出别人无法计算的结果。对于少年的教育变轨,有人踏破铁鞋无处寻,而终究不晓得有这些变轨规划师的存在――就在灯火阑珊处。&
  这就是现实版的多维度世界!他在,而你看不见。&
  接下去,我谈谈我自己的故事,以及在他身边听到,看到,学到的一些东西,向大家展现这种规划师的手笔。他是真正的教育学大师,改变命运轨道如同烹小鲜。希望能够启发别人。&
  (打算继续看下去的朋友,请你最好马上去找《命运规划局》和《楚门的世界》来看看)&
 1, 我是如何成为他的学生呢?&
我像电影《阿甘正传》里面的那片鹅毛,在混沌里出生,一切随风飘荡。父母是70年代初移民到香港的普通工人,后来大陆改革开放,88年,他们胆子大,贷款到大陆沿海开厂,经过努力,逐渐成为了先富起来的人。那么,我勉强算是富二代吧。&
  父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爸爸以前就是农村的放牛娃,大字不识几个。在我童年时,记得他们很忙,那是他们办厂原始累积的拼命阶段。于是,我也跟着奔波了。4岁之前在大陆工厂里跟着妈妈,然后又回到香港读书几年,寄宿在亲戚家里。后来5年级了,家里真正有了些钱,妈妈比较清闲安定了,把我接到深圳读书。&
  从小到大,我没人管,父母也不懂管教。他们小时候吃苦多了,现在只要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乖就行了,物质上,我们是很好的。从小到大有菲佣照顾,上学有奔驰车接送。所以,我从小就没有考虑过读书,上学好像是童年的一种任务,去课堂睡觉,然后下课回家就像完成了任务。我从来不操心考试的事情,在考场,试卷发下来,我随便填填写写,然后签名交上去就回家了。管它是零分还是20分。&
  到了14岁,我妈妈在每天打麻将和享受新富人生的陶醉中,突然发现自己的儿子已经是青少年了,可是什么都不会,也没有任何兴趣,脑袋一片空白,整天就在家里无所事事,像个傻子。她对我着急了。于是,我把送去贵族学校,就是收费很贵,大部分用英语教学的那种私立学校。周末回去香港的家和弟弟妹妹玩。&
  可是,我从小到大都不知道“学习上进”为何物,扔到贵族学校又如何?只是更好玩罢了,因为我们班上几乎都是有钱人的孩子,同学间各种奇怪的人都有,我们玩起来更疯了。这种情况无法缓解妈妈的担心,她看不到我有什么改变。&
  这里我必须要夸奖一下妈妈。我爸爸是头埋头苦干的老黄牛,整天就在兢兢业业地管理工厂生产,联系客户。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部由妈妈负责。虽然她读书很少,可是上进心非常强。&
  后来听我的老师说,你妈妈身上有一种很可贵的直觉,她善于在关键问题上作出有魄力的决策,这是他们从无到有走向社会成功的关键因素。别小看这一点,这是一种难以培养的能力,和读书无关。是一种生活经历带来的禀赋。&
  是吗?或许就是这种上进心和关键决策禀赋的驱动吧―――当然,最重要的还有运气。
  有一天,她在社交场合上偶尔听到一位企业家郭先生闲聊中说,他把儿子放到一个老师家里学习了,全托。这个老师是很厉害的,可以全方位解决教育问题。不是任何学校可以做到的效果。&
  妈妈立刻向他详细了解了这个人的基本情况,然后请求郭先生引见。郭先生说,那位老师只收几个学生,还要看看孩子的情况。可是妈妈的态度非常坚决要试试看。她经过多次请求,终于见到了那个人。。。。。。。(这些是我后来很久才听妈妈说起的)
17:06:32&&(拥有就是失去的开始~~)
  于是有一天,家里来了个客人。(我已经记不起具体的日期了,因为我的每一天都是雷同的,在家里睡懒觉,看电视,吃东西,打电脑游戏)&
  他温文尔雅,外表看上去年纪很轻,像个30不到的文人(后来知道他就是心态像小孩,放得开和孩子玩,所以显得很年轻。)。爸爸妈妈在大厅泡茶,叫我从楼上的房间出来坐坐。&
  他姓曾,人很亲切,我也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以为只是一位普通的叔叔。他随意和我聊天,问我看什么书,还让我带他到房间看看书架。&
  我的书架里有一排漫画书,他问是我自己买的吗?我说都是弟弟的书,放在这里我也就随手看看。由于我当时毫不在意,所以真的忘记了那天对话的细节了。(两年之后,我问过他,当天第一次见面,说了些什么?他微笑着说,你的房间,你的任何细节都会反映某些潜在特点,我自然是收集那些你言语之外的信息了。)&
  那两天,断断续续听到爸爸和妈妈发生了意见分歧。爸爸认为香港的教育好过大陆,打算把我和弟弟放回香港去读书。妈妈坚持孩子这么大了,要承认我们自己不会管教,要马上寻找彻底的解决方案,自己不会教就要承认错误。立刻止血。不要等到孩子长大了,毫无办法了才接受命运,到时就没有后悔药吃了。&
  后来,他们达成妥协,弟弟还是回去香港读书,走香港式教育。而我,走另一条道路。&
  几天之后,妈对我说,那天来的曾叔叔是一位特别的老师,我们要把你送到他家里去,往后几年里,你跟他生活了。&
  嗯,我没有反对什么。这是我一贯的风格,对什么都无所谓。反正爸妈让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妈妈的性格很强势,我们兄弟几个都被她安排习惯了,反对也没用。去哪里上学也不过是睡觉,玩。我不学,谁能拿我怎样呢?于是简单收拾了衣物,这就去了。&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我根本就太天真了,以为天下的老师都差不多的。可是,一年后,我发现错了。为什么是一年后呢?因为之前我根本一直都不知道人家的手法高明到那种地步,是当时16岁的我无法想象的(我敢担保就连普通的成年人都无法逃过他的引导手法,真的无色无味)。连想象都无从想象,那是我的经验意识去不到的高度。我连被别人牵引着走都不知觉。等到知觉时,轻舟已过万重山。&
  他就是这样的人,影响一个少年的最高境界,是润物细无声。&
  在那个下午,既没有下雨,也没有大风,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爸爸妈妈把我送过去,他们就离开了。曾叔叔把我领到我的新卧室,闲聊两句家常,就走了。&
  16岁的我不知道,改变我头脑与心灵的风暴,就这样波澜不惊地揭开序幕了。&
  曾老师的家很大,楼上楼下。在靠近海边的房子,空气和环境都非常舒服。&
  在我之前,来来去去有几个学生。现在常驻的,只有郭叔叔的儿子,13岁的小胖和另外两个年纪更小的孩子。&
  小胖是正常的孩子,另外再说他。&
  有一个8岁的小男孩小可,据说是智力有障碍的不幸孩子,出生时大脑缺氧,而医院的护士疏忽了,家长也不知道后果,终于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小可的父母后来我经常见到,是巨富人家,内敛而高贵。据妈妈说那是人间美满的一对,老天对他们太不公了。他俩中学时就恋爱,女的是校花,男的是才子。爱情长跑之后终于排除家长的反对而结婚。没想到造物弄人,结婚后五年生下的儿子却是这样的悲剧结果。&
  一开始孩子小,他们无法发现异常。等到孩子三岁了,发现语言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差,像个智力不正常的孩子。于是去医院检查,才知道恶果。估计对他们而言天要塌下来了。&
  他们文化和智商都很高。雍容华贵,社会地位高,受人尊重。可是儿子却这样,难过的心情可想而知。感人的是,他们夫妇俩从不放弃。他们很有钱,也很忙,可是硬是放下很多社会事务,带着儿子全国求医。据说,全中国在这方面的治疗专家都看过了,全世界最好的药物都用上了。&
  到了小可6岁时,某个医院的专家告诉他们,你的儿子大脑发育比别的孩子小,从医学上的治疗手段来看,这个年龄通过药物和仪器帮助改善的余地不多了。现在应该交给后天的训练刺激,通过科学的训练开发,增强孩子的大脑活力。大脑在后天的发展容量是巨大的,通过这种方法也许有惊喜发生。&
  于是,他们为了小可干脆在家的旁边开了一家儿童智力开发培训中心,重金挖来其它机构的老师来主持。有没有生意不在乎,就为了小可。甚至生意清淡时,让身边邻居的孩子们免费去玩那些高档的康乐设施,就为了给小可创造伙伴和环境。&
  听说有一点效果,但是不满意。直到他们遇上曾老师,关闭掉那家智力开发中心,把设备和老师全部搬到曾老师家里来。&
  曾老师在五周内就让他们看到了不敢相信的惊喜。不过那是别人的故事,我就不多说了。&
  另外一个小女孩小雯,10岁。殷实人家的孩子,也是够惨的。父母是公务员,超生了小雯。为了保住工作,把刚出生的小雯放到亲戚家躲着养,结果那个亲戚不是东西,没有用心。听说在幼年时关小黑屋,打,粗暴对待那是经常的事。可是小雯父母偶尔去看也发现不了问题。一直到小雯8岁了,他们才发现这个孩子胆子很小,容易惊吓,智力迟钝,有许多不良的行为。痛下决下,把女儿接回家自己养。&
  这时候才告诉8岁的小雯,我才是你的爸爸妈妈呀。于是,小雯半信半疑地跟随亲爸妈回到了真正的家。可是他们对小雯的现状很不满,又羞有急,急于改变,却方法不当,采取了打骂等高压措施,使得刚刚被剥离了父母亲情的小女孩(对小雯来说,情感上一直当养父母是真的爸妈,被带走其实也是一种分离的情感伤害),来到亲生父母这边又遭受粗暴对待。结果造成了更多心理问题,整个人常常懵了。到了3年级,连简单的数学都学不会,时钟都不会看。她经常以夸张的动作来视图引起别人的关注。几年后曾老师告诉我,那是小雯渴望被关注,渴望温情的呼声。唉!说起来挺可怜的,因为小雯是个小美人胚子,真他妈的可惜了这个孩子。&
  后来,快10岁,也送到曾老师这里来了。曾老师好像是不着急教她语文数学等功课,而是给她亲情和拥抱,慢慢去融化她。不说了,反正想着都心酸。&
  。。。。。 。。。。。。&
  就这样,我刚刚来到新环境,发现身边的同伴净是些奇难杂症。我突然想到,那岂不是说我也归类为不正常了才被妈妈送到这里的?这让我在一段时间内都很不爽。
&17:07:15&&(拥有就是失去的开始~~)
  曾老师家里,请了几位老师,算是他团队中的助手吧。这些老师全部是根据进来的学生不同的情况而招聘的。他的理念是,为了实现具体某个孩子的教育目标,不惜代价,不拘一格,打破常规,集中一点。所以他常常有一些别人意想到不到教学行为。当然,对于学生来说,大部分时候根本就不知道他说的做的是“教学行为”,因为他经常不让你感觉到在受教。&
  后来,我进入高端课程之后,他手把手教给我许多学问,其中就详细说过怎样寻找合适的人进来团队。因为后来第三年他已经开始教我企业管理,团队领导之类的知识了。里面的内容我没能全部记住,因为太庞大了。&
  他对一个问题的考虑,是非常全面的,结合了许多不同的学科知识。他的风格是,对一个问题,要么不说,要说就要说得全面。比如看一个茶杯,一般人从四个角度去理解分析,而他可以从8个以上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事情。逻辑很清晰。&
  他是那种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全面的人。有一次,我问他:看你上网,常常看贴却不参与回帖讨论,为什么?他说:一个帖子发问,里面有100个回帖,可是大多都是盲人摸象,只说到其中一个点,让旁观者很容易就以为那是整个大象了。我如果回帖,就要尽量讲透,但是要写几千个字,太花时间了。而且,往往吃力不讨好,网络时代里,这些网友大多没心思看长帖,人家嫌罗嗦的。所以我干脆不说话了。&
  他选择助手,要根据送来的学生是哪一类问题,性格类型等等,来决定找什么样的老师。甚至对某个老师的性情将会如何行动如何发展,都可以做一些预判。&
  他不要年纪大经验丰富的,基本上全部都是教育类学校刚毕业的,甚至不是教育类的,是普通三流大学毕业的都可以。他不看文凭,不看各种技能证书,只要面试,当场问一些问题,就能知道面前的人是不是他需要的那种。&
  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才能,作为团队领导,关键是要选对人放到适合他的位置上。但是年轻人没有社会阅历基础,比较爱学习,爱上进,没有成见,这些特点适合我这个团队。因为我是大脑,所以规划性的事项全部包揽了,主要需要细致操作的助手。勤快、肯学的,我会培养他们,让他们做好岗位角色之余,看不同人的情况,给他们指导。这些年轻人如果自我学习能力强,就可以在我身边学到外面许多年都无法学到东西。至于他们能够如何发展,就看各人的悟性了。&
  这些老师来到曾老师团队,都是社会阅历很浅的。他喜欢好学提问的助手,对于教学问题会提问的,他会指导一些,不提问的,他也不多说。不过,他心里把这些员工都当作半个学生来看待。因为他对每个员工都说过:你们来到我的团队,除了工资,应该在离开时带走些比工资更重要千百倍的东西。我希望你们从这里走向未来的教学道路,越走越强,这里会是一个不错的带薪学习机会。&
  当时这些话我都听他对员工说过,但是大部分员工都会觉得那是老板在说漂亮话,不放在心上。两年后他对我说:助手们都是刚出社会的年轻人,着急着赚大钱,沉不住,这不怪他们。我这里就像少林寺藏经阁,宝贝太多,而他们大多都会错过。人生本是如此,你以后就会像藏经阁的扫地僧,看着多少人就这么轻易走过了。&
  曾老师在和学生上高级课程时(就是在日常随机根据大家挑起的话题热烈讨论时,他适时马上往深处发挥讲解),常常要求助手们全部都在背后站着旁听。用意就是一起启发。&
  总之,他选的员工全部都是勤快做事的,他安排的事项一定要执行到位。他的理念是:做一个精密的人才能担当精密的任务。&
  后来,有些学生时间到了,离开了,那个专职负责的助手也就离开了这个团队。有几个出外面工作一年之后,马上知道了在曾老师这里已经不知不觉学到了许多非常难得重要的技巧,后来还常常感谢他。曾老师永远是淡淡地说:这些成绩都是你自己爱学习,爱观察,努力得来的,和我关系不大。只是缘分一场,机缘巧合而已。祝贺你们取得的进步!&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个很低调的女老师,学历,长相,出身都太普通,知道出去社会要找好工作很难。但是她朴实贤惠,反而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做好本职工作。曾老师很喜欢这种人,合约到期,他破例加薪5成来挽留她。她在团队中工作了两年,曾老师后来给我上高级课程,大部分都让她旁听的。后来,这个朴实的姑娘离开了,到一个民办学校教数学。凭实力,马上得到校长的重点培养。当她到新单位三个月就在全校老师中唯一被选中派去北京上海交流学习的时候,打电话感谢了曾老师。&
  其实,当初她离开团队之后,曾老师曾对我说:这些年轻人从学校出来就在我这里,他们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洗礼,是不知道在我这里有宝库的,我不怪她们。这个阶段,躁动,不懂得珍惜是常态,而年纪轻轻假如很上进,很成熟,就是禀赋很高的可造之材了。当她们出去工作几年,大多都会明白我对她们说过的话。&
  这个李老师,就是专门负责我学习的。之所以特别提到她,是因为在我很年轻的阅历中,真实地看到小说中的那些套路:原来长得漂亮的,心气高的大多浮躁些,反而朴实的,条件平凡的,往往低调勤快,拉长时间来看,机遇可能会更好。这是我眼前发生过的,成为了我年轻阅历的一部分了。&
  好了,关于团队中的助手,先大略介绍一下,等以后再独立一章来说说他和助手们的互动吧,里面也大有学问。&
  好吧,言归正传。&
  刚开始的第一天,曾叔叔(我一直习惯称呼他叔叔,还是按这个习惯来吧)安排了胡老师负责我。胡老师是个男的,很文弱,戴着厚厚的眼镜,理科比较好。&
  他给了英语,数学和语文的测试题给我做一遍。过程就像去配眼镜时按验光师的指示看视力表。先给你看1.2的,看不清?那么逐渐放大字体。最终得到的结果是:我的英语和数学大约小学2年级水平,语文大约小学4年级水平。当时我快15岁半了,按照这个年龄应该是上初二的。&
  对于这个结果我不会害燥的,根本就不当一回事。曾叔叔听到结果,面带微笑,没说什么。&
  然后,胡老师就在房间里陪我玩,他倒是想给我上课,我就故意问别的事情,让他疲于回答,打破他的节奏,不让他主导。他也没辙。不过这人的性情很温和,不温不火的。嗯,一开始我就喜欢这样没脾气的人。&
  睡懒觉是我的最爱,真的,我太喜欢赖在床上了。也许从小就不让出去玩,也没什么兴趣爱好,加上家里的房间很豪华舒适,使我一直都喜欢睡觉。虽然知道上课时间,可是每天早上和下午的第一节课,常常是胡老师进来了,才喊醒睡梦中的我。我估计胡老师在背后是有向曾叔叔汇报我的表现,不过没有干预。曾叔叔每天也会走进来聊聊家常,坐一会儿就出去忙别的了。&
  晚上,老师们下班了,曾叔叔就问我要不要看电影,我当然高兴看了。于是,他带我走进他的书房。打开其中一个书柜的门,哇!那里简直就是一个电影仓库,收藏了海量的影片,硬盘和光盘放了一个大书柜。连音乐CD都超过1000多张。
17:07:54&&(拥有就是失去的开始~~)
  我好奇地随意拿来看看,他不反对,我只要对哪个电影感兴趣,拿起什么,他就微笑着顺着这张音乐或电影的内容简单说说。具体说什么我早已不记得了,只知道,整整一个晚上,好几个小时,我居然忘记了看电影,而是饶有兴趣地听他讲解。他这人的口才实在太好了,在我以前直到现在,都没有认识另一个比他更好口才的。比如我拿起肖邦的CD,他就说肖邦里面其中一曲著名钢琴曲的创作过程,说肖邦为了想念情人而写的,又说当时他们流行一种上流社会的文艺沙龙,我问什么是沙龙,他就顺着我的提问一一讲解,然后我总会打岔问出别的问题,他总会顺着我感兴趣的东西一直发挥,说呀说。最后,我忘记了时间,等他说该洗澡睡觉了,才晓得整个晚上就过去了。&
  我当时还不知道那种状态叫作博学,(你别怪我,从我数学语文英语不超过4年级,你们就能猜想出我当时是多么小白的。)只知道,他没有强迫我,一直由我主导着话题,而我很轻松地了解了许多电影和音乐的故事。&
  我是将近一年之后才明白那是一种教学方式。而他的发挥能力实在太强了。能够从蚂蚁搬运米粒的情景给你说到火星和宇宙大爆炸去,还保证让你兴趣盎然的听着不累。后来这一点在看他启发别的孩子时,我作为旁观者,有意识去领略才知道厉害。只要你开口,他总能顺着你感兴趣的话题去深入,不管怎么绕,都能绕出知识来。而且,他让你做主导者,随便问,随便聊,遥控器似乎一直在孩子的手上。两年后,我看一本杂志,里面有一句话说:你被人卖了还帮着人家数钱。我就忍不住扑哧笑了。&
  不过,回到当时,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所有被我知道的,现在能写出一点的都是后话了。那一晚,我愉快地睡觉了。没有压力,感觉还好。&
  第二天,胡老师还是拿我没办法,被我带着他拉拉杂杂说话,就是不学功课。晚上,曾叔叔问:昨晚没有看成电影,今晚要不要看?我当然高兴看电影的。他说,这片库里面,你喜欢看的就拿出来。不过,规则就是,选好了就要认真看它,不得中间要求更换。&
  我选了一个电影,他放进电脑里。先跟我约法三章:跟我一起看电影,要做到几点:一,看片子期间,不得上厕所,不得走动,要从头坚持到底,茶水只能先准备好放在旁边;二,看片子过程中,有任何想法,观点,疑问不解的,都可以马上提出来,但是一定要先暂停电影,然后和我讨论,讨论完了,继续看下去。三,不得接电话或有任何外界打扰,一定要像在电影院那样从头认真看到尾。&
  我当然答应这些条件。因为看电影那么好玩的事情,不是背诵单词,不是做功课,毫无压力。他就这样陪我看电影。以后的几个晚上,同样都是看电影。&
  大约第五天白天,他随意进来房间和我聊天,问我以前在学校里,喜欢和什么样的同学交往扎堆,我说了许多以前在学校的事情。我总是和那些读书最差的学生扎堆一起玩,其中一些是烂仔,而且在教室走廊集体嘲笑那些假正经的学习认真的学生,不同族类,就要想办法捉弄或者打击他们。&
  他听完了,微笑着说:你现在还想这群哥们儿吧?我说是,我们那群人。。。。。。。曾叔叔马上打断我说:这些天你已经说了很多次“我们那群人”了,这种表述以后尽量不要用,因为你本不属于那群人。你根本和他们不同,你是因为成绩不好担心被孤立,为了有群体接受可以扎堆,才选择了和他们混在一起,和他们一起嘲笑别人的。你现在想想看,难道真的对曾经被你们嘲笑打击过的那些成绩好的同学有什么过不去的冤仇吗?&
  我想了想说:是没有。&
  “那么你们为何要以群体的力量去嘲笑他们呢?”&
  我有点迷惑,答不上来。&
  曾叔叔说:有一本书叫《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里面说:群体的力量经常是邪恶的,盲目的,而作为个人,很可能是清醒的,独立的。所以用群体的名义做坏事,并不代表里面每个人都是魔鬼。你曾经的那些行为,经过大脑仔细思考是找不到合适理由的,就说明你自己的内心道德判断标准中,知道做人的善恶准则。当你去思考它,过程中就等于在寻找可立足的基础。可是你找了一遍发现没有基础,行为的依据站不住脚,所以你不是真的坏蛋,你是附和那群坏学生,想在学校里取得身份认同,害怕成绩差而没有队伍可容纳自己。对吧?&
  所以,你现在离开队伍了,而且肯定没有机会再回去那个群体中了,忘掉他们吧。以后就不要总是说“我们那帮人”了。你没有帮派,他们以后也没资格和你交往,因为你将注定会远远超越他们。&
  奇怪!其实我到现在也忘记了绝大部分头一年的情形,但是开始几天的这些话却记住了。可能因为当时对我的震动比较大。&
  说完,曾叔叔没等我回神过来,起身走了。就像拿棍子敲了我的头,然后若无其事地走了,没有下文。&
  我继续和胡老师耍嘴皮子。可是,刚才那番话却始终在内心挥不去,它就像一个小蚊子,进入耳朵内嗡嗡响,刻意不去想它,可它就在那里,你无法不去想它。吃饭的时候,散步的时候,睡觉的时候,总觉得开始审视自己的动作哪里不自然。真别扭!&
  我好像不是我了。&
  胡老师不在的时候,我自己除了睡觉,就是打开手机看网络小说。我的手机一直是社会上高端的款式,让我在学校里很有面子。&
  大概第6天,曾叔叔进来,看见我在看手机小说,就问我看的是什么,我说就是些我们学校圈子里流行起来的奇幻类小说。&
  他好奇地拿过来看了看,说:不错,看书很好,比不看书的要好。发现你居然会坚持看小说,让我对你刮目相看呀。&
  我听了心里很受用。他的肯定是那么自然,就像傍晚走在海边,一阵微风徐徐吹佛,你感到很自然的舒服。由于没有看见旁边有电风扇或者芭蕉扇对着你吹,所以你肯定这阵风是大自然的杰作。嗯,这种感受是正确的,《楚门的世界》里楚门最初也以为那些海浪是真实的。但是事实上却是错误的。因为曾叔叔的绝技,就是用你看不见的手在煽风点火。&
  当我还在享受自然风吹拂时,他就接着说了:你不是对黑社会很感兴趣吗?我眼睛亮了起来,“是呀!”我随口回答。于是他搬起旁边的凳子坐下,给我讲述许多江湖故事。这是我们青少年混混的焦点话题呀,听得我两眼放光。他说自己少年时和别人打架,跟道上的大哥混过的。而且年纪大了,阅历丰富了,身边也知道些朋友的真实故事,就拉拉杂杂一串一串地跟我聊起了江湖故事。&
  他总能把平淡的东西讲得精彩,更何况这个话题本身就是我最喜欢的,那更是欲罢不能了。整整听他眉飞色舞地说了两个小时江湖故事,活灵活现,逼真动人。&
  末了,他话题一转,说:唉!这些事我都讲不完,嘴巴都累了。这样,我这里有一本坏人写的书,说监狱风云的,你要不要看?&
  我的好奇心被彻底点燃了,哪里停得下来。马上高兴地说,好啊!&
  他说:这本书叫作《四面墙》,是网上热起来的,据说是坐过牢的人写出的真实故事,风靡一时。我看过,很好看,很真实。&
  说完,他转身到书房去拿来这本书放到我手上。厚厚的,红色的封面。&
  正当我要翻开第一页时,曾叔叔说:还是和看电影一样的老规矩:要看,就要一口气看完,中间不能放弃不看,也不能再看手机上的小说。做完一件算一件。&
  我蛮不在乎地答应了。&
  当时我可不知道,那不经意的一口答应之后,许多年,我再也没有主动拿起过流行于中学校园内的奇幻古怪文学了。人生往往有些不经意的瞬间,很久之后你才记起那已是重要的分水岭。&
  直到半年后,我觉得那些垃圾该从手机里删除了。当时按下删除键那种感觉至今还记得,就像古人割头发,把曾经的我扔进了江河,看着它随波漂荡起伏着远去了。有点失落惆怅,又感觉有些莫名的自豪。&
  因为一年之后,我阅读的书目光是名字就让高中生们咋舌了。按照网络流行语:秒杀他们。到了我17岁,阅读的内容就秒杀一般大学二年级学生了。因为《瓦尔登湖》,《存在与自由》,《沉思录》,《全球通史》等等名字,那些被学校灌水的鸭子们根本没听说过。&
  那是后话了。&
  曾叔叔经常告诉我:看书要画重点,做笔记。因为多年以后,当你翻开这些书,看到当年书页画上的重点,笔迹,应知道那就是你成长的脚印了。经过时间酝酿,回头才会知道它的珍贵。为了明天有这种醇酒享用,就做好今天的笔记吧。&
  这种训诫,我永生不忘。&
17:08:48&&(拥有就是失去的开始~~)
楼主,从你写的这部分内容来看,曾老师应该是个很善于引导的高手。&
    请问,你保证这些内容完全真实吗?&
    因为里面提到的方法的确可以引起思考和学习。请你尽量写多一些他进行引导的细节。细节越多越好,谢谢!&
  ===================================&
  我完全保证里面内容的真实性,尤其是我个人的成长经历。&
  我会尽量写多一些细节,不过,我以前身在其中,心智无法清醒地跳出来看他的手法,所以忘记了大部分细节。&
  再说,他也不会给我看见施加在我身上的手段痕迹。他要的是每一个结果,过程中的方法是很灵活变化的,他的手法变化很快,别人无法学习到的正是那些看不见的加权部分。旁人无法识破他心中对于细节的把握,启程转合。&
  后来,我在他的培养下思想成长了,最后半年,他手把手教给我许多教学原理,甚至拿曾经在我身上用过的手法解剖给我,演示心理学原理。可是我终究忘记了很多生活细节,只是知道被他改变了,而不知道怎么被改变了。&
  就像被高明的小偷偷了东西,既然你没发觉,事后也是怎么都想不到人家在哪里如何得手的。他搞定少年儿童,就像魔术师,当着你的面前,让你看着,也无法阻止他实现目的。&
  为什么说他是命运规划师呢?就在于他不管你怎么提防,方法层出不穷,而且就算针头已经戳进去注射药液了,你都不知道正在治疗中。少年无法与他抗衡。&
  我会尽量写,希望有兴趣有基础的朋友从这些现象中取得能够启发的元素吧。&
  到后面,我会公布一些挺具体的事例笔记。那是在我一年多之后开始留意记下的片段。
拥有就是失去的开始~~)
  拿起《四面墙》,我就被深深地吸引进去了。连续两天,一口气看完。曾叔叔听说我两天看完了,微微诧异了一下。只是淡淡地说:你看书的速度真不赖呀。&
  那是我来到的第九天。当天晚上,曾叔叔依然和我一起看电影,这一次是他选的片子,叫《霸王别姬》。据说是中国大陆最好的几部电影之一。&
  整个电影过程中,他停下来许多次,对里面的历史背景,人物的发展,说了很多很多,我当时真给电影感动了。有老师在旁边解说,我似乎不费力地看出了一些味道。&
  影片里,看到少年张国荣逃离剧团,出去街上看到名角唱戏,突然开悟了,自愿回去剧团,接受鞭打一声不吭的韧劲。戏中的老爷子说:人啊,想成为角儿,得自己成全自己。&
  后来,张国荣成名了,收容路边的弃婴,老爷子在旁边劝说:还是不要了,小豆子,人各有命啊。(这句话,往后被曾叔叔多次运用来阐述重要道理,他为什么不能够见人都救呢?无缘的人,各有各的命啊。)&
  本来这些文艺片我是不感兴趣,也看不懂的,可是他就是这么厉害,总能在关键点上讲解,让我跟得上情节,看得懂,看的有趣,不觉得累。&
  看完电影,我们继续沿着剧情聊天。互动兴致很浓,他也把话题往深处带领。&
  坦白说,那晚谈了什么,我真的一点儿都记不起来了。只是记得,被他说的话触动了某根弦了。我忘记了时间,听啊听,聊啊聊。到了12点多,他说该睡觉了,这才停止。&
  可我躺在床上,人生第一次失眠了。&
  具体想些什么不记得了,好像没有什么内容的人生也会沉渣泛起。想了许多,努力想给自己的生命找一点意义,却发现我的生命空空如也。蓦然间,黑夜里生出一股深深的恐惧。我想到了未来。可我以前是不会忧虑未来的,为什么不是从前,也不是以后,而是当晚想起这种问题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半年之后看电影《海上钢琴师》里的台词,找到了有趣的描述。“就像家里墙壁上的一幅画,挂在那里,年月久远了。它一直很安静,终于有一天,突然“嘣”的一声响,它从墙壁上掉下来了。如果你问,为什么是那一天掉下来,而不是之前或之后呢?是不是画和钉子约定好了,我们就在某一天采取行动吧?”哈哈!&
  别人说,每个人总会开窍一回,只是或早或迟罢了。我们就像墙壁上被钉子挂着的油画,不晓得哪一天掉下来,但终究会掉的。开窍什么时候来,无从预料。而那一晚,就是我的开窍日了。只不过当时不知道,事后才明白的。&
  该给那个日子开瓶香槟,纪念一下。&
  好吧,继续说。&
  恐惧,对黑夜的恐惧,对未来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混杂袭来。我在黑暗中用被子盖起头,把自己裹起来。思考,这东西原本就像别人的肚子里的幽灵,本来和我无关的东西,今晚却找上我了。而我,手足无措地陷入恐惧的深渊。&
  我想到自己快16岁了,每门功课居然是小学2年级的水平,那不是羞耻,而是绝望啊!以后我要走自己的人生,面对风雨,怎么办?今天的一切安逸都将离我而去。&
  黑夜中,我不觉中哭了。&
  。。。。 。。。。。。&
  过了很久,我无法释怀。无法入睡,无法驱除恐惧。那种恐惧太深了,就像堕入宇宙深渊将永沉黑暗。&
  快要窒息的感觉。&
  我无法独自面对这种黑夜。于是起床,打开灯,看看时间已经是凌晨两点多。我走到曾叔叔的卧室门前,敲响了房门。&
  曾叔叔睡眼惺忪地起来,问我什么事?我说睡不着,很害怕。于是他就陪我到我的房间谈谈。&
  他坐在我面前,像一位看懂一切的长者,温和地看着我。我告诉他心底里的恐惧,突然害怕一切,害怕没有前程没有未来的人生该怎样自己独自走下去。我是一个废物,今天终于明白了这一点。我以前错过了宝贵的青春时光,现在充斥胸口的是极度痛楚的悔恨。(当然那时的口语没有书面语那么有文采,但是真的讲出了我自己都无法想象的肉麻的话,而且是发自内心而说的,滔滔不绝,无法自制。)当晚,我像一个突然皈依上帝,迫不及待对神父忏悔告解的杀人恶魔。那种悔与痛交织的折磨,从未有过。&
  在他的面前,我伤心地流泪,忏悔以前的蹉跎。现在写出来,我自己都觉得很害燥。可是天啊!这都是千真万确的。后来我理解到,一个人在极度情感的冲击下,会情不自禁地作出理智无法控制的行为来。那一晚,我算是彻底地失控了一回。把十多年来没有表露过的自卑、羞耻都喷涌出来了。还有懊悔,痛楚,对未来的恐惧彷徨。五味杂陈。我都不知道流下的泪水包含了多少种情感成分。&
  曾叔叔温和地鼓励着我。他让我的情绪发泄到彻底。&
  我对他说,您现在打电话让胡老师来给我上课吧,我一刻也不能等了,我马上就要开始学习,去追赶浪费的光阴。&
  他看看时钟说,现在半夜三点,不必急于一时。你目前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关键在于能否三分钟热度之后,长久地坚持。&
  看我后来渐渐平静了下来,激情宣泄完毕了。他温和地说:小松,我很高兴你今晚会为自己流泪,这说明你自己长大了,会想事情了。可是每件事情都不是想象那么简单的,你想追赶时光,我可以担保地说,没问题,一定行。可是也要告诉你,不是三分钟热度能完成的,它需要坚持长久,每个小时,每一天,每个月,每一年,至少要坚持三年才行啊。所以,很高兴你今晚叫醒我,和你一起分享自我忏悔的心情。可是我不会把你刚才说的话放在心上,你刚才的所有承诺和保证天亮后我都一笔勾销,就当没有发生过。&
  想要改变,是不是真的改变,你明天天亮了,睡醒了,平静了,再自己问内心一遍。不管是什么答案,你不用向我保证。我这里不保存任何人的保证书。如果你今晚的决心是来真的,向自己的内心去保证吧。不妨对自己的内心许一个承诺,由自己监督和保管。我很健忘,就算你明天仍不振作努力,我一样不怪你。&
  我当时脑袋空空的,也许是夜深了,太累了。也许是哭久了,疲惫了。他的话,倒是很让我意外。&
  (按快进键――两年后,他在教我教育技巧的时候,拿其他案例举例时解剖过这种方法。他说:要一个年轻人人真正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的精神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很多家长都瞎操心,反而扼杀了孩子最可贵的东西,就是对自我行为的责任感。没有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就会成为一个灵魂的弱者,就无法真正锐意进取。其实是无知的家长们在误伤自己的孩子。&
  你想要一个孩子真正学会自律,就要放掉手上的鼻绳,让他们像骏马那样奔腾。当他们知道没有人想牵着它走,他就会时刻为自己的脚印负责。先放掉绳子,而后才能催生自律。自律滋长了,才能激活灵魂。&
  所以,当有些家长把孩子交给我时,总好像把他家饲养的宠物绳子交到我手上来。我说,如果想要孩子好,那么这些绳子将会当着孩子的面前扔掉。让他们明白到生而自由的权利是与生俱来的。他们的生命不是附属品,他们需要行使自由意志。&
  我问,那么孩子不懂事之前,不用绳子难道不担心吗?&
  他说:孩子看得见的绳子,都是制作侏儒的器具。广义的绳子是有的,不过应该是隐形的,适度的。在帮助孩子建立自尊,自强方面,手持缰绳常常令效果与初衷背道而驰。&
  我问:那么隐形的绳子怎么使用呢?&
  他说,难点也就在此了。无数家长们都不会用,其实不算太难,不过要求家长有一定的基础。借用武侠小说的语言来说,乾坤大挪移这门武功,一共9重。普通人学到了第四重,就已经足以帮助自己的孩子发展自主意志,撒开腿快跑了。等于软件里面的家庭版。想要使用企业版的全部功能,想要拿来济世救人,兼容各种类型人群,就不是一般人可以学好的,因为后面要融合太多东西才能贯通理解的,收发自如。&
  你现在问我,我也无法简单说明白给你听。就像张三丰手把手传授太极拳给徒弟,懂的人,功力深厚的人来演示,简单一个动作就够徒弟苦练几年了。为什么?因为双方内功底子和对武术理解的差异是无形的部分,那一部分就不是几天苦练就能得到的。&
  快进结束)&
  。。。。 。。。。&
  曾叔叔看着我躺下,说:都快天亮了,你好好睡觉,明天早上我让胡老师不用吵醒你,下午再上课吧。&
  熄灯。&
  就这样,那一晚,我说出了人生至今最肉麻的话,可当时就那么真情流露,没有害燥感。发泄过后,既轻松,有沉重。那种感觉,难以形容。
011-12-05 17:18:57&&(拥有就是失去的开始~~)
 尼采的灯笼&
  请问这位高人是如何选择学生的?什么问题的孩子他都能改变吗?&
  =================================================================&
  他选学生的标准有点古怪,主要不是看学生,而是重视看家长是什么样的人。因为他强调过,引导孩子是不难的,只要不是智力问题。&
  可是整个过程太庞大了,从设计到执行出良好效果,是一个很长周期,必需精密配合的过程。如果家长不够信任,没有配合好,就不会做出好的效果。这样的人他不会帮。&
  我就看过有的学生来了一阵子就被他退回去的。&
  他说,这种工程是很综合的,条件不具足,某环节失控就会失去效果。他就像大导演,一旦接拍这部电影,从演员到摄影到后期剪辑,巨细无遗一切都要他说了算才行,否则不干。脾气很硬的人。&
  当然不是绝对的,刚才说了,要看条件。&
  他打过一个比喻:他像一个世界顶尖的建筑设计师,如果给他一个宏大精美的构思,请他设计出来一幢精美巧妙的宏大建筑。他会说,&
  1,我的设计能力和经验是否能够完成客人的愿望?这是能力问题。&
  2,如果能,那么我是可以交出可行的方案的。也就是说,我给的方案除了设计合理,既漂亮又不会倒塌之外,还要同时想到有没有建筑施工队伍可以施工操作到位等环节。这是执行可行性问题。&
  3,但是,方案是有了,而且理论上可行,图纸摆在台面了。在执行方面,&
  客户的实力愿意投入吗?如果客户认为投入过大,行不通就不用做了。&
  4,以上几点都解决了,是硬件上能不能做的问题,剩下的还有我综合考虑后要不要做的问题。&
  他更像一个魔术师,享受帮助别人改变轨道的乐趣。在他看来,如果人生只有一次,那么能够有把握地变废为宝,是很有成就感的。&
  他有点像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里面的怪医生胡青牛。&
  大半年之后,妈妈才告诉我。那个晚上之后,曾叔叔就打电话告诉我妈妈,你的孩子开窍了,自己懂得要拼命追赶时间了。&
  当时妈妈在外婆家里,马上把消息告诉了外婆和外公他们,外婆当时就哭了。他们期待我醒悟已经等了太久。在那么普通的一天,老师的一个电话,告诉他们那盏重来没亮过的电灯突然启动了,照亮了他们的长久的愿望。&
  后来我听说了,自己都莫名地感动,好像说的是别人的事。靠!真不好意思,那个故事居然说的是我。&
  .。。。。 。。。。。 。。。。。&
  后来,第二天开始,我就自己收拾态度,很认真地跟着胡老师按照步骤来学习功课了。从三年级的数学内容开始。&
  当我愿意正视面对学业时,好像不算很难。当然,从屁股坐不住到慢慢集中注意力有一个过程,坚持下来,状态逐步提高。&
  这样过了几天,曾叔叔找我谈话。&
  他问我,激动过去之后,是不是还要选择追赶呢?我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他伸手拍拍我的手背说:好!你自己想向上就好办,别怕!我会帮你。&
  “你现在的形势是,该上8年级的年龄,却只有小学二年级的综合知识,并且再过三年就要年满十八周岁,踏入青年人的行列了。如果无法上大学,很快就会出去社会混自己的人生。没有底子,此生艰难可想而知。&
  所以,坦白说,你现在的坏消息是,错过了太多时间,造成了大脑的某些区域在童年应该经受某些训练项目时,错过了最佳时机。人的大脑思维能力和思维结构有些部分需要在适当的年龄段做适当的刺激训练的。错过了无法全部找回来。&
  在整个前面15年里,你几乎什么都不学,自然会影响到你现在重头学习起来的难度。就像数学运算思考,语文的语感及文字触觉等等,虽说勤快可以补拙,可终究不能无视大脑发育和人格发展阶梯的科学进程。对此,你先要有一个冷静的心理准备。&
  好消息是什么呢?是你现在才15岁半,还来得及做许多追赶和补救工作。假设你打算打一场以少胜多,资源贫乏的战争的话,手上最大的优势王牌就是――有我当你的军师。&
  你目前就是在这样的夹缝中――错过了太多,但还不至于时间窗口完全关闭。只要努力,可以追。不想努力,闭上眼睛就直接给自己一生宣判了事。”&
  我听了他的话,分析的有理,心里有了点暖气。我说,当然不甘心放弃这一生的。&
  他点点头继续说:“有个哲学家萨特说过:不管命运和环境把你打造成什么样子,一旦某一刻你意识到这种状态,并且经过审视与反思的过程,之后,你就再也无法安之若素,回到原先不察觉之前的样子了。&
  因为不管你之前被拐卖了,被恶意对待了,被环境折磨得如何丑陋不堪,那些种种外界造就的结果都只能接受下来(除了接受你也没辙,对吧?)。因为那些都是非清醒的,被动接受的。关键是,当自由意志跑出来了,你意识到现状局面,那么从当下开始就要为自己将来一切的作为负责了。&
  就像你从阳台突然发现有小偷在偷邻居家的东西,在小偷没有发现你,你很安全的前提下都不打电话报警,做些事情阻止罪案的发生,那么你其实已经是该案的共犯了。&
  存在主义认为,人活在当下,只有承认当下,放眼未来才是强者该做的,过往则不究。纠缠于追究过去,是刻舟求剑的行为。除了怨妇般的抱怨之外,并没有现实的积极意义。另外,喜欢抱怨的人都是没出息的。&
  其实每个人刚开始都是被别人,被环境塑造的。出生了就像一个空水桶,被别人往里面装东西,水桶本无意识,是被动的。可是只要水桶意识到了要往肚子装什么东西才让自己高兴时,这时你不能够把原先的东西倒掉,因为你是倒不出来的(你不能够像倒垃圾桶那样清除思想和习惯)。假设你现在肚子里装了半桶浑水,不满意。好,那么就从现在起把关,专挑自己喜欢的东西装进去。承认之前的浑水还在,但是慢慢往里面装好东西去勾兑。只要努力勾兑,累积的数量多了,整体的改善是肯定的。朝向这个目标进取,努力不懈,这就是强者的态度。我们能不能做一个真正的强者呢?首先看有没有强者的态度。&
  所以,你的坏消息是昏睡了太久。好消息是,终于醒过来了。
54&&(拥有就是失去的开始~~)
  弗洛伊德周公旦&
  我老婆总是一句话呛过来,这是在中国,大家都是被填的鸭子,大家都这样子拼学习成绩,你一个人搞素质,搞自由意志,培养将来独立性与创造力,孩子会被社会出局的,决不许把自己的孩子当试验品,&
    所以我觉得要想把孩子教育成功,首先还是要让父母有个正确的认识,&
  ==========================&
  曾老师写了许多呼吁教育改革的好文章,可是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有些广受好评的甚至被官方删除了,不让发。他说整个社会都无法掀起教育改革的风浪,因为清醒者是极少数。我们现今整一代家长对教育的认识还处于未启蒙阶段。很无奈!&
  从你老婆的意见就可以佐证老师说过的话:&
  他说我们的书店一直有关于教育的好书,问题是,有多少人肯买(观念),有多少认真看了(态度)?有多少人看得懂(水平)?然后有多少人做得到(执行力)?这个问题挺让他悲愤的。&
  弗洛伊德周公旦&
  不过中国的教育问题更严重,就是官方没有这方面的杰出的人才,没有一心从事教育研究的真正的有良心的专家,只有一群混混,骗子.所以中国的教育模式才会严重的畸形.&
  ============================================================&
  老师说过:&
  首先是体制不怀好意,不让另一种声音出头,然后吞噬体制内的人才和智者。于是造成的局面是官方把持的地方都是骗子横行。而良币呢?蜗居在陋巷,一瓢水,一块面包,只能斗蟋蟀了聊度余生了。&
  他常说,台湾的李敖是年青时就处心积虑自带干粮和国民党对干的。李敖在节目中说过,想做一个战士,你要先有点粮草,然后才能张牙舞爪。&
  同样,要想在学术思想上实现超然的理想,此人不能被五斗米压垮。否则再好的思想也会被生活困顿消磨掉。那就是社会的整体浪费了。&
  以前我常常听不懂他的话,后来逐渐慢慢消化明白了一些。&
  弗洛伊德周公旦&
  早几年,有个叫郑渊洁的对孩子的培养方式深得我心,可是要做到他那样,也有太多的物质要求了.就正如楼主一般,没有坚实的家境支撑,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家庭也无法做到的.&
  ================================&
  郑渊洁这个人,曾老师非常赞赏!他说,不枉他从小到大买了老郑那么多故事书。&
  一个公共知识分子,敢于表态和说话。不管他亲手教育的结果如何,那种纵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是他最欣赏的。因为郑渊洁做的,是往一个庞然大物脸上吐口水,就凭这一点,在10年内该领域,没有人做的比郑渊洁更多更有影响。&
  我个人的确是幸运的,家庭的经济条件比较好。但是,在我的改变中,钱只是占了很小的比重。大部分人有钱也买不到这种东西的。&
  以我在老师身边的耳濡目染看,其实普通的家庭自己苦学教学知识,一样可以达到一些积极效果。你所解决不了的问题,其实曾老师早已经说过:&
  别人以为家庭教育的阻碍在于钱,其实不是,那远远不是关键障碍。光是夫妻统一思想,协调好家里老人的负面干预,理顺周边亲朋的意见,坚持风雨不改地执着等等,随便举出几条就够绝大部分家长败下阵来。还真不是钱就能解决的。&
  后来我看了不少实例,真的如此。以后将会慢慢谈到。
011-12-05 17:20:30&&(拥有就是失去的开始~~)
  我当时被他说得一喜一忧。不过觉得挺在理的。&
  他继续说:“你现在的情况,在高考应试这条道路上要与其他同龄人拼高低是太难了。我们要尊重现实,不能够脱离现实来凭空建造目标。不重视现实条件的人,只会纸上谈兵。不务实,结果只是浪费时间。&
  要知道,人生的前面20年是学生阶段,就像小老虎刚出生,学走路,学捕猎,那个是准备过程,不是生存的终极目标。&
  人生的主战场也不是在学校,上学校是为日后的社会生活做准备的。可惜很多家长和孩子都搞不清这一点。你跟他们讲,他们都说自己明白,可是回到生活中,还是挡不住要头脑发昏地在人潮汹涌沙尘滚滚中被人推来搡去的,身不由己。说明他们没有真懂。真懂的人是把认识落实到行动上的。&
  打个比方,你们23岁之前的年轻人全部要去爬泰山顶,可是通往山脚的道路已经人满为患,拥挤不堪。而你更糟,早已经走散了,根本不在大路上。想找回去大家都走的那条道路已经太远了,没时间了。那么,我现在先来卫星定位你的坐标,找准了之后,带着你走一条小道,缩短距离,直接到山脚下和他们汇合。到了那里再和他们赛跑爬山。”&
  我听了很开心,但还是忍不住疑惑地问:能行吗?&
  他说:“人的知识结构其实像搭积木,假设想把A方木块搭放在第五层,其实并不需要杂七杂八一大堆东西去垫底,可以有省事些的办法用少一点时间就把它垫高到那个高度上去。&
  比如数学,英语,思考能力等等,真正懂得进阶的逻辑路径,可以走精简道路。注意,我说的是精简道路,不是叫作捷径。&
  学习任何东西,方法很重要,好的方法会让你效率极高。比如说学习英语单词,我就曾经让某个学生以每天新增150个新单词的速度快速增长,而且人家还不累。这套方法不是我创造的,只是说明有方法很重要。(注:后来我用这套方法试过每天干掉250个新单词。通过雅思考试。)&
  其实反过来看,大多数孩子在宝贵的儿童少年时期浪费了许多精力,他们的课程设计,功课作业,乃至家庭生活内容,都太多无用功。当然,有人硬要说孩子时代所做的一切以后会有用的,这句话我无法反对。他们扛着一些观点开心就行了,我不会为这句话争辩。因为一个显微镜是不会和酒瓶玻璃片展开关于清晰度的讨论的。打哈哈说:各自有理吧。&
  所以,你不要气馁。我帮助你制定学习计划,跟着计划走,可以让你在大学时期赶上他们,在出到社会后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我笑了,说:不会这么夸张吧?&
  他也很轻松,跟开玩笑似的说:“你不相信?就当笑话听也行。你知道现在学生们在成长道路上做了多少无用功吗?你见过宠物店笼子里的小白鼠吗?”&
  我点点头。&
  “那些小白鼠在笼子里的滚轮上跑步。看上去整天挺忙、挺勤快的,其实从距离上说,没跑多远,多数精力用于瞎忙消耗。我们中国大陆的学生就是这样的小白鼠,每天为功课拼命忙,没时间玩别的,没空间想别的。其实大脑不是不聪明,而是被困在教育制度这个笼子里了。是谁给他们脚下故意安装那些滚轮的呢?就是教育部啊。教育部指令学校他们装了滚轮之后,还要求家长们来帮忙固定好,并且看住小白鼠别跑出来。”&
  我瞪大了眼睛。以前可没有想过这些事情。&
  他边说边笑,非常轻松,“你不信,想想看那些历史课,一部分语文内容和政治课程,就是学生脚下的滚轮。叫大家踩得欢快!挺锻炼神经的。那些海量的作业,大部分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喘不过气来想笼子外面的事情。对大脑起稳定固定作用。&
  所以啊,你别怕,他们其实也没跑出多远。你虽然走弯路浪费了时间,可是现在用三年,赶上高三的同学还是可能的。甚至在某些重要方面想超越他们也无妨。因为他们是辛苦的小白鼠,负重慢行。当然你也不是小白兔,只不过你不必挑两担垃圾赶赴考场。&
  你别老想着和他们一起考试,要和他们用同样的试卷考试就会被套入别人设定的思维格调,不行。要建立自己的计划,按自己手上的计划走,放眼未来。才能在天黑前回到家。&
  我的学生中,有些人要回去那条跑道,有些人却不必,可以到另一个运动场等候其他项目的比赛。你和别人不同,不同的情况可以灵活对待的。过几天我会给你学习计划的。别想太多,放松吧。”&
  我还能说什么呢?当时的我,脑袋空空,前途渺茫。有的只是无知和悔恨。我除了相信眼前这个叔叔之外,能有什么选择?&
  那种心情在后来看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面有段台词很贴切:被终身监禁的囚犯们鱼贯进入监狱大门后,典狱长当众训诫他们说:欢迎大家到来!既然进来了这所监狱,就把你们的灵魂交给上帝,把贱命交给我。&
  我呢,也只能听他的吧。&
  。。。。 。。。。。&
  (题外话:曾老师这段话直到两年后我和一群中国的大学生一起去美国度冬令营,才得到证实。当时团里面有5个高三学生,4个大学生,其中两个是北大的。我们在一起20天,交流后发现我有多项硬指标完胜他们。在阅读,独立思维,见闻,分析能力上,只有一个北大三年级女生让我佩服的,其他人脑袋里水分较多。我回来后真的明白到曾叔叔说的超小道在前面汇合的策略是对的。但是这之前我忐忑不安了两年,真怕再走错路。)
011-12-05 17:21:57&&(拥有就是失去的开始~~)
提醒一些家长,如果从这个帖子里得到一些教育方法的启发,请你们一定一定不要把这个帖子,这种方法告诉孩子们。一旦告诉孩子,他们就会提防你们的手法,效果就不好了。在一开始,需要静悄悄地,出其不意,才能收效。&
  这是引导教学法的基本前提了。&
 比如:你一天记几百个单词的方法等等,让我们这些无知的家长学习学习,也让我的孩子别学得那么辛苦.谢谢!(别保留,好吗?谢谢!)&
  ====================================&
  好的,背单词的方法我会写出来,也没什么稀奇的,关键在于坚持。&
  请稍等几天。我正在写新内容。&
  我们都渴望每天活得精彩纷呈,激情不断。可是,现实是平静的,乏味泛白。生活真不是电影,可以专挑美景来拍。&
  我不是刚刚被鼓足了气要快跑了吗?可是每天睁开眼睛,面对的却是学习任务。大部分时候要安安静静的。大家别以为我有好老师就可以不学都会,那是不可能的。饭就这么一口一口地吃吧。&
  我在头大半年里,觉得生活的亮点很少,甚至记不住一些细节,是因为曾叔叔的手法隐秘而流畅。后来,他决定培养我往这方面发展,才准许我的意识降临舞台背后那片领域。就像一个魔术师,当他的手指向舞台背后说:看!――从此我的眼睛突然明亮了,就像画布上的龙被点了眼睛。我开始看见不同的世界。但是在没有被同意之前,我只能被蒙着眼睛行走。&
  当然,开始蒙眼睛是为了我好,就像一个病人要动大手术,换器官,除了切口麻醉,最好还是全麻吧,连意识也停止,昏睡状态给切开比较好。就全交给医生操劳了。等自己意识醒了,看见缝好的伤口,看见医生护士微笑的面容,知道病灶被解决了,不是挺好吗?&
  幸好,在心里那块布还没有揭开之前,曾叔叔预先开了一个小口子。他说:你在我这里如果对方法上有什么疑问,全部记下来,我不管你是脑子记住还是笔记写下,反正记下来。我不会马上回答你,只有等到我们出去玩了,旅行的时候,才准许你发问这类问题。&
  (快进键――&
  大概三个月后,他带我去一个大森林里面爬山,教我一些户外知识,训练我对森林的感觉,路上我问他为什么有问题要出来旅行时才发问?他笑笑说,这个问题现在不能回答你,再过半年才解密吧。对这些问题的好奇让我心痒痒的。一天没解答,总有点牵挂。&
  于是过了半年,在一次到南京中山陵的飞机上,我抓住机会再问他同样的问题。这次他说了:“小松,还记得你刚来到我身边时的状态吗?那时候的你,像个白痴,脑子里没有任何念想,对什么都无所谓。吃什么,去哪里,自己要干什么,全都无所谓。你这种状态是父母的错误养成这样的,错不在你个人。当时你的症状就像神经局部瘫痪的病人,给人打屁股了都没多少痛觉,人就会变呆瓜。
17:22:45&&(拥有就是失去的开始~~)
  往好了说,你那种状态就像悟道的高人,波澜不惊,哈哈!往坏的说,就像行尸走肉。说明你的内心如同枯木,干涸了太久,神经都快枯死了,对外界事物不敏感。这样不行的。帮助你好起来,就像医生治病,先要用多种药方,同时多处着手。我刚开始在你身上使用了几十种方法,多管齐下,只是你不知道而已,以后我会逐步告诉你一些的。&
  那么,心如枯木怎么办?先用最轻微的剂量,加一点姜糖水刺激一下,起活血的作用。当初让你心有疑问,先记录下来,找个地方存放起来,就是为了给你一点念想,悬念。感兴趣又必需惦记的东西,让你的心,你的情感触觉动起来。人的心理活动渐渐会多起来。心理活动多了,问号自然会多起来。在老师没给答案之前,问号憋在心里就会瘙痒。人瘙痒自然就会自己挠痒痒吧。挠痒痒就是为了释缓好奇心而去主动思考寻找答案。寻找答案的过程就会带来很多好处。逐步引发生态改良。&
  就像治理一个沙漠荒地的生态。一片荒凉,先开一条水渠,引点水过去。然后找一些耐干旱的植物栽种,引来蜥蜴,蛇,小鸟等等。虽然改变的步伐很小,可是这个小生态慢慢地就会活起来。植物渐渐变多了,动物也会来得更多。你的心就像荒漠,要有步骤地激活治理。&
  我从你平时的说话,眼神就能看出你内心的活力如何。人的眼睛,神态,气质,都是很好的观测窗口。藏不了。所以,有时候对一个小孩的疑问,不要一下子告诉他答案,给一点悬念,让他自己去找平息悬念的办法。有助于催生思考能力。不恰当地过多代劳,只能弱化孩子的积极功能。&
  一个人要有念想,念想不完全等于愿望,不过也可以暂且拿愿望来替代无妨。有愿望的人活得才有精气神,会积极,有盼头,生活才有积极的面貌。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动的血,新鲜有活力,容易健康。假如内心世界一潭死水,病害就滋生了。套用经济学一句话来说,就是刺激内需,带动经济。人有需求才能有行动。都无求了,只能当哲学家或木偶。哈哈!&
  有些12到16岁的都市孩子,对什么都漠不关心,慢慢孤僻起来,容易动怒,容易极端。甚至怨恨父母。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在他们6-12岁之前,被管制的比较牢。这个管制不一定专指家长作为,很可能是学校制度和家长合力,把孩子的生活全部安排在非自愿的学习项目上,高压,枯燥,不给孩子的自主意愿一点私下晒太阳的小花园小空间,堵死了,就逐渐把某些孩子的心灵翅膀给折断了。他们的内心曾经想飞,一定有过冲击和萌动,不过都在生活中被平叛了。&
  这些青少年孩子发现生活没有任何可以自主的空间,没有色彩,于是就转为消极对待。当消极变成习惯,人为了捍卫自我价值感,就会逐渐认同自己的现状。成为复杂的心理顽疾。从表象上看,家长看到孩子的性格不好了,价值观歪曲了。其实这时候类似于假近视,是可以扭转纠正的。很多家长不知道原因,总以为是孩子的问题。其实,在12岁之前,根本没有什么孩子的问题,一切都是家庭和环境的问题。孩子何辜呢?不过是上天分配到你家里的一张白纸而已。他们的命,一开始都归家长来涂鸦。涂了一部分之后,再与社会力量一起涂。&
  他们来咨询我,这些案例我看得太多了。我说家长有一部分责任,建议人家学习好方法来改变,可人家不爱听,或者听了回到家做不到。也罢。反正社会就是金字塔形的,上去高端的总是少数。所以,社会上满眼都是错误。以前鲁迅说:道德在杀人。我现在看到的,是制度和无知在杀人。不过并不是很多人看到那把刀。鲁迅的眼睛看见一把,我的眼睛看到另一把。因为我的工作就是收治此类刀伤患者的,所以数据比统计局可靠。&
  这个道理可以发挥的很深很深。以后再专门跟你讲解这种道理和应用,一天都讲不完。要知道,厨房里的一把刀,除了切菜切肉,还可以切许多不同的物品。分析工具也就是一把刀,用好了,用到极致了,就可以用一种分析方法解决许多现象和问题,功能之多,超过你的现象。你呀,别急,慢慢来。&
  现在之所以可以给你透底,当然是因为你的内心早已经活了,而且活力很强。在疗效没有满意之前,我想你应该不会怪我蒙你眼睛吧。”&
  。。。。。。 。。。。。。&
  我听了,有点感动。因为自己的变化镜子里看得见,家里人都感受得到。可是不晓得背后有一个专家和团队为我做了许多。真像从手术台上醒来了,不知道动手术的过程,却感受到病在一天天好转。这叫人活得有希望。&
  他说的那些青少年的症状,我身边就有这些现实的例子,我弟弟就是其中一个无动于衷的少年。所以我的脑海是可以结合实际来理解他的话。曾叔叔每次对我讲解知识,都尽量用我现有的经验和知识来举例的。他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理解。每一个道理都可以讲述得深入浅出的。不懂得深入浅出讲解的老师,不算是一个优秀的传播者。&
   快进结束)&
   。。。。 。。。。 。。。。&
  在写上面这一段的时候,我特别心痛。因为我离开老师身边之后就出国留学了。到了国外,同学中有一个漂亮的中国大陆女孩,和我一样是刚来的新生。我们自然扎堆一起玩。&
  开学后两周,有一天,我们在风光如画的山坡看羊群喝酒聊天,半醉之后,她突然放声痛哭起来。是那种声嘶力竭的大哭。我不知道如何是好。递过一张纸巾给她,她却紧紧抱着我,似乎要把一生的力量都释放出来。半晌,她放声高喊:爸爸呀!你别走,你要回来看看我呀。我不跟你斗气了,行吗?行吗?&
  就这句话,她反反复复,声嘶力竭地哭喊了半个小时。如山洪爆发,根本无法阻挡她那种强烈的情绪。似乎要把十几年的苦都随酒气一起从肚子里呕吐出来。&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强烈的情绪释放。什么也帮不上,只能借个怀抱让她哭吧。直到她实在太累了,睡着了。&
  醒了后,她告诉我在国内的家庭情况。父亲是做生意的,有钱。在她10岁时候,和妈妈离婚了。她跟妈妈生活。她爸爸偶尔来看望她,但是她性格叛逆,总是和爸爸斗气。可是,心底里真渴望家庭团聚的,但一个孩子怎能粘合两个成年人破裂的婚姻?她对父亲既恨又爱。对自己父爱的残缺耿耿于怀。她妈妈对她非常高压,粗鲁管制。结果她15岁离家出走了一段时间,读书已经完全没有兴趣了。成为社会与校园边缘地带的青少年。&
  她真不甘心自己的人生是这样的故事,可是,又能如何。她忍耐着,直到要求出国,离开家庭,离开熟悉的一切。可是酒精让她在英国的乡野痛痛快快崩溃了一回。她年纪轻轻,却有着复杂的故事。我不敢问多。&
  但是从曾叔叔那里出来,我已经会用命运的角度来看待这些人生线索了。这个在我眼前嬉笑怒骂的美女,她有另一番成长的路径。每一个人的故事都那么不同。&
  她总喜欢听我讲过去几年的经历见闻。听着听着,黯然神伤,轻声说:你的命真好………&
  如果单听我作为学生的眼睛去回忆头一年的事情,肯定是单调的。但是我想大家希望看到的是教育手法的细节。所以,这前面的一段故事该怎么讲述呢?就拿当时发生在我身上的具体情景为实例,结合以后他对我解禁的信息对照来看吧。这样类似于实战讲解。他说的话,观点当然是他的,语言是我结合笔记和录音整理出来的。&
  。。。。。 。。。。。 。。。。。&
  一开始,曾叔叔要求我把主要时间放在数学上,英语和语文比重很小。我当时也没问为什么,反正照着做就行了。他要求胡老师完全根据我的学习状态来教学,不明白的地方搞明白为止。不做复杂的题型,不拿那些奥数题来开发大脑。他要求我掌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基本题型就行了。&
  (快进键――&
  大半年后我问他,为什么要求基本题型就可以了,不完全按照学校发给学生的那些练习题库和试卷呢?&
  他说:“首先看学数学的目标是什么?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很有用,这毋庸置疑。可是大家成年后都知道,离开考场之后,生活中应用的数学要求并不高。除非走向一些技术专业需要高等数学作为基础的,否则一般人的生活中并不需要太高深的数学能力。&
  但这并不代表数学没有用,数学用处很大。即使你不用它去学习其他专业,那么数学最主要的是能够培养和训练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甚至改变思维方式。那些受益是无形的,一生受用。他们的益处在买菜数钱时体现不出来,但是在想问题是,在生活中解决复杂问题时,都能感受到受过训练的好处。&
  有人说,我国的数学教材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要求太高了,意思是上大学之前根本不必学那么深的数学,像英美的数学教材,注重动手能力和基础普及就行了。这个问题我没意见,因为从新中国建国至今,编写教材的立场并非以民为本,所以中国学校对数学的要求一直偏高,里面有国家的策略考虑,我不说它。那些在学校的正常学生,不学好数学,以后上大学选专业就会错过一些可以发展的项目。所以能够按照教材来走的,学深一点,也无害。&
  我上面说的,是帮你把数学的作用分解提炼出来。那么,现在数学对于你是什么功能呢?考试的功能就算了,你剩下不到三年就18岁了,不必在大陆参加高考。所以数学对你的意义就是生活应用和思维训练这两点了。这就回归到数学的朴实价值来操作。所以我不要求你去做复杂的题海,对每一个知识点,掌握基本题型也可以了。以后的生活应用足够。&
  至于思维训练,数学是一种手段,但不是唯一的。你现在的年龄学习逻辑最重要,可是并非必须依赖数学才行。还有别的途径。我自己的数学成绩就不好,可是逻辑非常强。我会有方法帮你用别的办法来学的。&
  所以我说带你走捷径,就要搞明白方向。知道自己后面的路上要什么,才能精简上阵。如果以后要的是人生智慧,那么和数学的关系更小了。获得智慧这种东西,和学习文科或理科都没有必然关系。&
  小松,在你未来几年的成长路上,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数学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你现在放许多时间学习它,是有别的考虑。到某个阶段我自然会更换教材的。”&
  快进结束)&
  后来,我用了一年时间,把数学成绩追上初二的水平。快和我的年龄同步了。这过程中,他用了很多方法来鼓励我。就无法说的太细了。&
  (快进键――&
  半年后,我问他为什么最早选择数学开始,而不是英语或其他科目呢?&
  他说:当时你刚来我这里,你爸妈,包括你自己,都有点怀疑自己的智力是否正常。我要先解决你们这个心结,把心理障碍拔掉,才能鼓舞你接着有勇气去爬更高的目标。&
  你知道吗?对于“智力有问题”这块标签也常常成为逃避的借口。我要把你潜在的借口和障碍一起拔掉。&
  数学是可以短期提高的学科,有窍门。而且这个名字的形象好,给普通人感觉数学能学好大脑一定聪明。所以当你数学进步了,我一直在以各种方式在暗示你的智力优良。对你后面的自信很重要。&
  再者,一开始选择英语,你会害怕枯燥,畏难的。因为你是一个从来没有认真面对过学业的孩子,许多面对学习的基本态度都要小心翼翼地训练。你当时就像一台库存多年的,没怎么用过的汽车发动机,拿出来,发动点火之前,一定要先加好机油。先润。然后点火,慢热,逐渐升温。还要碎片清理。&
  中医说的固本培元。这个过程要讲次序,慢慢来的。&
  如果步骤着急了,你那本来就没有的自信心会迅速坍塌。在开始阶段,尽量不让你有挫折感。你现在想想,后来不是被我引导去学习围棋了吗?&
  对不同的学生,性格,基础都要小心考虑的。作为老师,孩子信任我,把手交给我。我就要让你们坚定地舒适地走好。就像提一篮子鸡蛋快步爬山,要想鸡蛋不破,垫底的棉布以及手腕的细微控制都同样重要。在开始阶段轻易不能让你摔痛了,否则信心和信任都难粘合。&
  很多家长想要孩子实现目标,方法常常流于死板。要想孩子朝向你引导的方向走,光谈话打气是不行的,还要讲方法。&
  简单说,当你的手指向10公里外的一座山,要考虑到孩子是否可以坚韧地一口气坚持走过去。路上要设定多少个休息点?要奖励什么才能让他保持斗志?一个长长的目标不妨拆解成若干个步骤来做。&
  对于理性能力不强的孩子,能尽快兑现的成果则有利于鼓舞士气。哪怕是小小的果实比什么都有说服力。就像农业生态园,长期和短期收益品种搭配好,才能形成良性循坏。这种环环相扣的动力模式就像自行车的链条,每个齿轮转动中一定要咬合到下一个空位才能紧密用力,不断地前进。&
  但是许多家长不近人情,要小孩长期经历风雨,兑现一个太遥远的彩虹。一切方法,都要结合不同孩子的性格,阶段来灵活应用。&
  另外就是一味苦口婆心的说教法,家长把自己唠叨成唐僧了,还无法降服小鬼。孩子们耳朵都听起茧了,没用的。要让孩子相信远景,就要让他先品尝到近期努力带来的甘汁。走几步,回头看到一串脚印。孩子对自己的信心、对家长的信任逐步建立起来才能甘心跟你走,否则就费劲了。&
  所以,先让你学习数学,然后围棋跟上,阅读跟上。一步步慢慢把你的学习状态调整到最好。后来你的学习强度越来越大,注意力越来越好,课程也跟着调整。连自己都不知觉会进步了,道理就在这里。&
  这种手法就像舢板浮在水面,水涨,则船升高,同步来,就没感觉了。”&
  快进结束)&
  后来,老是听凤凰台那个光头评论员说:很多看似不相干的事情,背后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就想,人的眼睛太有限了,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
  人感觉舒服是有原因的,感觉痛苦也是有原因的。只不过看你能否找到贴近真相的解释了。&
  其实我的思考能力训练课程,是最早开的课,只是我从来不知道罢了。他的语言能力,他对事物的分析能力,逻辑条理等等元素,早已如同空气般进入我的心肺。&
  我在这个帖子里提到曾老师的话,基本接近他的原话。回想起来,几年时光中,他在每一天对我说了多少重要的知识啊。他在我毕业前笑着说:你就算个木头,也要被我的香烟熏黑了。最开始半年,他就是靠“言传身教”这种烟熏的我。这就是别人家里无法提供的最重要的氛围吧。&
  以后还会专门讲述他这一手烟熏的功夫。
17:23:43&&(拥有就是失去的开始~~)
  说说曾叔叔这个人吧。&
  他很少正儿八经地开课,都是随机根据一个电视新闻或者谁的话题,大家说着说着,他就切入其中的一块进行发挥了。他的方法就是在生活中潜入式教育。把课堂拆掉,搬到任何一个生活片段中去。&
  有一次,在闲谈中西方文化比较这类课题时,他提到过这么一番话:“以前看南怀瑾先生的书说到,东方有圣人出,西方也有圣人出,此道同,此理同。当时我还是一个在学习路上的人,对于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明晰的答案。南怀瑾这个观点,给我很大的鼓舞。他提醒我,道其实没有黄头发和黑头发的区别,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是金刚经里面的,你以后再慢慢思考它。&
  其实许多道理,法则,一体两面,虚虚实实。就拿内用黄老,外用儒术这种广为流传的据说是历代帝王治国之术吧,其实结合《道德经》说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一句话就道破许多天机了。简单来说,帝王治国的其中一种手法,就是为了实现某个目的,让百姓这么做,但不必告诉大家真正的动机和原因。用烟雾弹来掩护,虚虚实实。这种方法,就是一把工具,不要有道德上的先入为主,你好好想,争取好好用它。(后来在高级课程中,我才知道他在教育上使用了许多道德经上的武功。)&
  南怀瑾有一本书叫《老子他说》,是拆解道德经的上半部分,讲得非常好,深入浅出。我很期待他的下半部出书。可是遍寻不获,后来听南怀瑾说过:道德经是教人高深的谋略,里面有些常人看来像阴谋诡计的东西。确实很厉害,我现在讲解这本书,社会效果好坏难讲。好人看了,用以为善。但是坏人也容易学去了,用来做坏事,破坏力可就大多了。所以这下半部稿件已经写好,但是暂时不会出版了。&
  我觉得很遗憾,看不到这下半部了。其实《道德经》比《论语》更好看,之所以社会上看论语的人比较多,是因为官方不高兴老百姓习武或者训练智力,所以千百年来都是少数派的教材。历代大多数建功立业的谋士都认真学过里面的东西,鬼谷子,张仪,苏秦,范蠡,刘伯温,都是这一派的。当然,他们奉行功成、名遂、身退原则,深藏锋芒技艺于民间,所以估计还有许多能人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的。&
  南怀瑾这个用心,我后来深有体会。做一件事情,动机是好的,为了实现目的,要动用一些放不上台面的策略。收放之间,平衡点在哪里?很微妙。&
  李敖也说过,历代好人的脸谱就是最终要被坏蛋气死的害死的,那不是真正有头脑的好人。强悍的好人是要斩妖除魔的,怎么斩妖?要有比坏人更厉害的手段才能降服啊。&
  所以这世上许多事情,先不要用道德的放大镜去判断,这样会影响理性客观,影响自己的判断力,也影响你与高深的智慧交叉碰撞的机缘。”&
  他这番话,后来对我影响很大。李敖的书我看了不少,因为曾叔叔其中一个兴趣就是研究李敖。后来还带我去现场听李敖演讲。&
  虽然,南怀瑾的书我还没看宗教那一部分,但有一次曾叔叔的话我深深记住了。那是我刚到他身边不久,有一次去弘法寺散步,我以一种无神论者的自豪感嘲笑说我看不惯有些亲戚去烧香拜神。曾叔叔马上正色地对我说:“小松,你年纪还小,不要轻易嘲笑一些自己没有深入思考过的领域。你刚才嘲笑人家拜神,我不去追究你的观点对错,你知道我也是不拜神的。而是要提醒你,不能人云亦云。嘲笑是一种低劣的作风,尤其是未经思考过的立场。你要想获得真正的智慧,就从尊重每一个现象开始。首先冷静然后才能客观地思考。”&
  我看他那么严肃,当然立刻肃穆垂听了。那时我与他相处时间还不长,第一次看他这么严肃地教育我,足见这件事在他而言是要重视的。于是我脸红着说:拜神的难道不愚昧吗?&
  这时他放松一些了,说道:“在人类社会中,宗教的作用是很大的。它的作用怎么大今天不展开说,你的知识基础还没有到听这一课的时机。但是,今天要提醒你,对宗教人士或宗教行为不要去嘲笑。因为嘲笑首先意味着你占领了优越于对方的立场。而那个立场现在还没有经过你大脑的独立思考,不是你的,而是你借用了某种群体的能量。&
  设想在一个房间里有20个人,如果其中5个人是无神论者,那五个人是很难作出嘲笑另外15个人的行为,因为他们在局部不占优,立场没有底气。同样,另外15个人假如以群体的名义去侮辱少数派的思想,也是不对的。因为这里面不是人数多寡的问题,数量的表象容易阻碍了对真理的追寻。&
  以群体的名义,是一种必须提醒的思维陷阱。所以古今中外,思想家首先是能独立思考的人,然后要与群众拉开距离。于是卓尔不群就成为了他们必然的气质了。有那种气质才能谈精神贵族这个名词。你如果想长大后成为有思想的人,那么,你以后不要轻易嘲笑任何东西。从调整状态做起。也等于是古训中说的“正心诚意”。&
  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你以为是什么意思?他说呀,我自己的气质靠自己培养出来的,不需要化妆。他有一套独特的方法。李敖也说过,孬种变成英雄可以靠训练出来的。我相信李敖一样懂得这套(培)养气(质)术。”&
  后来,在看了很多书,思想成长之后。有一回和舅舅等亲戚吃饭,他们说我有点气质了。这句表扬让我心里老是记住了孟子这句话,原来自己是可以由内而外地改变的。诚不欺我也。&
  通过写这个帖子,脑海里回想起来,曾叔叔几年中给我开过的课题,按字数算估计超过二百万字的言论了,而且从后来我看了哈佛公开教程视频,他的讲课发挥好的时候有《公平与正义》课程里面那位老师水平,引导和互动的能力超强。&
  他经常在进入状态讲述一个课题时,快结束了才想起没有录音,浪费了好灵感。我当时还笑他臭美。但是出去后听别的老师讲课就知道了。他还打电话问过我,在英国有没有遇到哈佛视频教程《公平与正义》那种老师,我说没有那么帅的老师。他说在学校里如果遇上有讲课魅力的老师,记得好好学习人家讲课的技巧。因为如何说话的确是一种学问。&
  曾叔叔以前非常喜欢武侠小说,他说:“金庸的小说其实境界和内涵很高,一般人以为是俗小说,小看他了。你们这一代年轻人,现在都不看老一辈的武侠小说了,所以想象不到80年代时候我们看武侠的盛况。你要把金庸的全部看完,里面有许多能启发人思考的素材。”&
  我问他喜欢金庸小说里哪一个人物?&
  他微笑着说:“我一直喜欢《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药师。东邪!其实东邪并不邪,只是思想比较深刻理性,有个性分明,不肯玩和光同尘那一套,难免不容于人群,不容于官方主流,就像白色是相对于黑色的反衬,群众当然永远要坐在“正方”席位的,少数派只好与群众为敌,去坐“邪方”了。所以被称之为东邪不是“邪恶”的意思,而是“与众不同”。&
  我倒是想跟东邪那样,当桃花岛主,培养一个黄蓉出来,再生一个杨过。然后要一条大狼狗,养一个老顽童,有空就找老顽童打场架,活动筋骨。这日子好快活啊。哈哈!”这时的他像个孩子,没有一点为人师表的风范。&
  后来,我知道他背后的许多不让学生看到的引导技巧,就想到小说里那个黄药师,一身青袍,轻功如鬼魅,总是跟着梅超风的身后,却不被发现。当你以为他不在,却又跳出来帮你一把就走。是有点像。
17:24:52&&(拥有就是失去的开始~~)
  曾叔叔的生活很安静,这是我刚刚来到他家非常不习惯的。因为我在家里从小到大都热闹惯了,爸妈都是跟朋友们成群结队地玩的,出行的数量简直像沙丁鱼群,大酒店的房间经常一次就定下20多间的。晚上家里麻将声,电视声,声声入耳。所以在新环境里,反差太大。平时曾叔叔处理完事情,静静地看书,写东西。手机一天到晚不响的。也没有朋友来家里。&
  有一次,我看书累了,跑过去他书房找他磨嘴皮子,借机问他,你家里怎么没有朋友来玩?&
  他也放下书,伸伸懒腰说:安静不好吗?&
  我说:不习惯这么静。&
  他问我:“如果给你选择,你想不想20年后当一个思想家?”&
  我笑着说,有的选的话,当一下也不错。看看是啥滋味。&
  他说:“好啊,想当思想家,就从适应安静开始,然后喜欢独处。思想家是不能害怕孤独的,因为这是思想家这种产品生产工序的制作流程,必须的。就像最上等的钢铁需要巧妙地淬火过程一样。”&
  真不知道他的书房有多少宝贝,反正说着他就从书柜上拿下两本书来,一本是《通往奴役之路》,一本《瓦尔登湖》。&
  他说:“这本《通往奴役之路》不是叫你看,而是听这个书名。一个人如何逐步走向奴役之路的?离不开热闹就是其中一种了。心理上离不开热闹集体的人,其实是受束缚的。本身就失去自由了,容易在人群中被狱囚。&
  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最重要的思想作品和文艺作品都是孤独中的产物。不信你以后留意看,人在热闹开心的时候是很难有状态去创作最具价值的深刻作品的。&
  当然,也要看人。如果你到了中年,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材料,不成为深刻思想作品的创作者,那么就不必担心自己因为耽于热闹而浪费创作时光了。但假如你年轻时有试一把的想法,并且恰好发现自己的能力、特长有一定的底子可以发展,那么就要注意从年轻时候起培训自己适应孤独了。不但要适应,而且要喜欢孤独,要故意与人群隔开来,才不会深深地卷入生活俗务而不能自拔。我见过许多拔不出来的人,经常自责,一边喝酒一边吃胃痛药。呵呵!挺好玩的。&
  适应孤独要靠训练的,就看你自己要不要成就自己了。这些书,以后慢慢看。”&
  。。。。。。 。。。。。。&
  曾叔叔当时这番话确实很新颖。当然,我当时的头脑基本上全部是处女地,他往里面扔进些什么泥巴都会成为“史上首次…….”&
  后来,我阅读不少好书,慢慢能适应长时间的安静。其中有一本《孤独六讲》里面说:智者常常是孤独的,或者说,智者需要孤独。于是脑海里想起他在书房独处的样子,身影孑然独立。那是他的桃花岛。&
  到了国外后,中国的同学们很不适应,很想家。我却安之若素。心想,对于独处,现在像有点底子了。那么到底要不要成为思想家呢?剑桥的教授席位还有空位吗?罗素,摩尔,维特根斯坦等人的讲台是否还为我而留着呢?哈哈!&
  做梦也是有好处的。曾叔叔说过,做这种梦比一夜无梦的人还是要勤奋一点点的。&
    27&
  前面说了一大通,搞得好像过了很久。不是的,回到原先轨道上来。&
  这时候,我才来到他身边不到一个月。他让我适应,平静下来之后,就不露声色地动刀子了。不是要害我,而是要割瘤了。&
  一年后他告诉我,当时一开始就想要拔掉我身上的两样东西:眼镜和头发。&
  毫无例外,他办得到。&
  头发牺牲在先的。&
  我们青少年的发型,一般都有同龄圈子内的共性。是一种群体符号吧。当时我的头发有一点点长,稍微盖住前额的。没想到被盯上了。&
  好几次,在不经意中,曾叔叔轻描淡写地建议我换一个发型,剪成他那样的小平头。我当然不肯,心里笑他真老土!多次给我设糖果陷阱遭遇抵抗后,他不正面来,想其它鬼点子去了。&
  他知道我一直很喜欢打篮球,但是现在他家附近300米内没有篮球场,要走500米才有一个。他一直不我自己去打篮球。搞得我手痒痒的,真想打球。平常我们大家聊天开玩笑,就会说起篮球场的事情。曾叔叔吹牛说他小学时候是校篮球队的,现在估计投篮找不到北了。我们还拿他开玩笑。&
  突然有一天下午,在课间休息的时候,他说我们俩去球场打篮球比赛怎么样?单挑?我赛!一听就兴奋,那是我的强项,我的地盘呀,谁怕谁。&
  他说比赛要有赌注的。我赢了,曾叔叔就让我以后每天自己去篮球场打球半个小时。如果我输了,我的头发马上去剪成小平头,并且一年内不许换发型。&
  我当时真觉得轻易解决这个中年叔叔毫无悬念,一口答应了。所以说,冲动是魔鬼,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这一去球场,我原先珍爱多年的发型就永远停留在十五岁零6个月的照片里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头脑特工队种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