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核算多少算正常?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_百度知道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我有更好的答案
宏观经济学讲,经济增长主要有三方面因素:劳动人口,资本存量和技术。劳动人口:主要由国家区域人口总数,青壮年所占比率,以及就业率等指标衡量。我国是世界大国,劳动力总数最多,但失业率一直高居不下。这是由于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的结果,这些劳动力可以转移到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以农民工和大学生(大专)为主的待就业人群在城乡之间流动,没用找到工作的就回到乡下,这就是为什么我国名义实业率很低,实际就业压力却很大。我国经济增长实际上主要是是靠城市就业人口的不断增长。资本存量:主要影响因数是人均资本存量。如:我国改革初期,资本人均占有量很低,那么资本是稀缺要素,资本的国内价格很高(这主要体现在改革初期我国实际利率较高以及资本收益率很高)。那么,由于我国人均资本存量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他们的资本在国内收益率很低,为了寻求高利润,他们就会对我国进行投资。西方的投资以及本国居民·政府储蓄使得资本存量逐年递增,这就在宏观经济上体现为经济增长。技术要素:技术包括科学类技术以及管理类技术,也称全要素。我国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外国FDI,都会影响本国现有技术得到提升。我国主要是粗放型增长模式,全要素增长率很低,今年是负的。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则主要以全要素增长为主。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输出在本国过时的技术,或者为当前技术类产品降低成本,可以获得比较高的收益率,并且在经济全球化分工中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在这个动机下,我国实际技术水平大有提高,主要是通过多种途径来使跨国公司技术外溢来实现的。现在,西方经济很不景气,失业率很高。美国一度突破9%,法国德国一直很高,日本在90年泡沫破灭以后失业率一直高居不下。他们都有自己的历史及现存原因,就不再叙述了。实际上,西方社会就业普遍好于国内(经济正常时),就业压力比国内小的多。而且西方生产率大大高于国内,一个劳动力可以养活几个人,社会福利好,人们生活压力比较小。失业高低实际上有回旋的余地,他们降低失业率主要为了维护社会稳定。
采纳率:66%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综合国力,让人民生活得幸福、有尊严。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国家经济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IMF最新预测报告: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0.1个百分点至6.6%_凤凰财经
& 财经滚动新闻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IMF最新预测报告: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0.1个百分点至6.6%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高伟东经济日报华盛顿4月17日讯(记者 高伟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当地时间4月17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更新报告指出,全球投资和贸易继续回升,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高伟东经济日报华盛顿4月17日讯(记者 高伟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当地时间4月17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更新报告指出,全球投资和贸易继续回升,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3.8%,比2016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成为2011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IMF认为,此轮全球经济增长基础广泛,特别是欧洲和亚洲地区出现了令人惊喜的显著增长。相较去年10月份,IMF此次将今明两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均上调了0.2个百分点至3.9%,反映了全球增长继续加强,同时IMF还将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测上调了0.1个百分点至6.6%。报告认为,自2016年中期以来,全球经济回升已变得更为广泛、更为强劲,这一结论得到欧元区、日本、中国和美国持续强劲增长表现的支持,去年这些经济体的增长速度都超出预期。发达经济体今年和明年将继续以超过潜在增长率的速度扩张,随后经济增长将减速,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将加快,随后趋于稳定。对于多数国家来说,当前有利的经济增速不会一直持续下去。政策制定者应抓住这一机会巩固增长,使经济增长更具可持续性,并加强政府应对下次衰退的能力。具体而言,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今明两年分别为2.5%、2.2%,相较去年10月份,分别上调了0.5个、0.4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将快于潜在增长率。美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临时性的财政刺激政策,相较去年10月份,IMF对美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分别从2.3%提高到2.9%、1.9%提高到2.7%,分别上调了0.6个、0.8个百分点;在宽松货币政策支持下,欧元区经济体的过剩产能将缩小,对欧元区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分别从1.9%提高到2.4%、1.7%提高到2.0%,分别上调了0.5个、0.3个百分点;对日本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分别从0.7%提高到1.2%、0.8%提高到0.9%,分别上调了0.5个、0.1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总体增长预计将进一步加强,亚洲和欧洲新兴经济体将继续强劲增长,大宗商品出口国经济在经历了3年增长疲软后将略有回升。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今明两年分别为4.9%、5.1%。相较去年10月份,IMF对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分别从6.5%提高到6.6%、6.3%提高到6.4%,均上调了0.1个百分点。除了中国以外,其他几个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今明两年的经济表现也好于此前的预测,这些国家包括巴西、墨西哥和欧洲新兴经济体。相较去年10月份,IMF对巴西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分别从1.5%提高到2.3%、2.0%提高到2.5%,分别上调了0.8个、0.5个百分点;对墨西哥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分别从1.9%提高到2.3%、2.3%提高到3.0%,分别上调了0.4个、0.7个百分点。报告认为,尽管近期内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的风险大致平衡,未来几个季度之后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三个大的方面:一是在货币政策正常化已启动、但金融状况仍宽松的环境下,可能出现金融状况急剧收紧的局面,使过去积累的金融脆弱性暴露出来,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二是对技术变革和全球化的担忧在加剧,同时贸易失衡也在扩大,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普遍支持减弱,可能导致各国转向采取内向型政策,从而破坏贸易和投资;三是气候变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网络安全漏洞对疲弱的全球经济增长中期前景造成了进一步威胁。报告最后强调,目前全球经济的周期性上升为深化改革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时机,使各国能够推进相关政策和改革,保持当前的回升势头,并提高中期增长率,以造福所有人。每个国家都可以采取很多措施,以促进更强劲、更有韧性、更具包容性的经济增长。为应对包括世界贸易治理在内的各种挑战,多边合作仍至关重要。全球相互依赖性只会继续增强,除非各国以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来面对这一环境,否则全球经济无法繁荣发展。&
[责任编辑:兰丽娜 PF020]
责任编辑:兰丽娜 PF020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中国网财经
中国新闻网
智通财经网
凤凰网财经
凤凰国际iMarkets
凤凰网财经
中国日报网
每日经济新闻
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
凤凰国际iMarkets
凤凰国际iMarkets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财经
中国证券报
澎湃新闻网
没有更多了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07905
播放数:54448
播放数:175224
播放数:5808920拒绝访问 | www.ggdoc.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ggdoc.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0dd20ebcd21439a-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国家统计局长: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态势_国内财经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国家统计局长: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态势
  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 图片来源: CCTV-2《对话》
  对话:解读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首播时间:7月23日晚21:35
  嘉宾名单:
  谢伏瞻:国家统计局局长
  特邀嘉宾
  陈 淮: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陈宗胜: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
  王小鲁: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卢中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部长
  周天勇: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
  石伊恩: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高级顾问
  陈东琪: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左小蕾:银河首席经济学家
  吴坚忠:北京物美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孟晓苏:中国开发集团公司董事长
  主持人(陈伟鸿):好,谢谢大家,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大家好,您现在正在收看的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对话》节目,欢迎各位。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共同瞩目的焦点,面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有人认为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正在受到挑战,也有人担心中国经济,会不会像此刻的天气一样,处在一种高温和炎热的状况。怎么样才能来准确理性地,看待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今天我们为大家请到了国家统计局的局长,谢伏瞻先生,为我们来做一个全面而权威的解读,掌声请出谢伏瞻局长,有请。
  欢迎您,谢局长。我们大家都知道,前两天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上半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报告,我们想请您这位统计局的局长,来统计一下,在这个报告发布之后,您被问到的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什么问题?
  谢伏瞻:我想现在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增长速度。
  主持人:增长速度,大家都会从什么样的角度,来关注这个问题?
  谢伏瞻:很多人觉得,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在加快。
  主持人:有没有人用非常尖锐的语言来,向您提问这个问题?
  谢伏瞻:他们主要是关心数据的准确性。
  主持人:准确性。那您怎么来回应他们的这种关心?
  谢伏瞻:我当然会非常坦率地告诉他们,我们的数据是准确的。
  主持人:继续要请您来统计一下,面对这份新鲜出炉的报告,作为统计局的局长,您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谢伏瞻:看到这份数据我想,第一,我们还是感到很欣慰。
  主持人:欣慰。
  谢伏瞻:中国经济持续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的态势。
  主持人:现场如果也感受到欣慰,这两个字的,也可以用掌声来呼应一下,大家和谢局长的感受一样。
  主持人:很多人跟您的感受一样,其实刚才我反复提到了您的一个身份,就是国家统计局局长,其实还应该提到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大家知道,谢局长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经济学家,我很想知道,稍候我们要请您来解读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的时候,您会更多地以局长的眼光来解读,还是以经济学家的视角来解读?
  谢伏瞻:如果是统计数据的话,我想我应该用局长的身份来解读,如果是谈到经济运行的一些特点、判断等等,我可能更多地是用经济学家的,这种角度来看待。
  主持人:那今天我们这期节目,是特别联合了《经济半小时》和《中国财经报道》共同来制作的,现在我们的记者已经赶赴到了各地,我们经济最为活跃的第一线,去触摸经济发展的脉搏,我们一块来感受一下,他们发回来的报道,我们也请我们的谢局长,边看边和我们来分析,中国的经济运行情况,好不好?
  谢伏瞻:好。
  主持人:来 我们一块来看看今天的,第一个记者调查。
  短片1:
  中央电视台驻华盛顿记者侯明古:我现在是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会山,7月19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中国GDP增长11.5%,当天,美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这一消息,并给予高度关注。
  这里的媒体普遍认为,11.5%这个数字说明目前中国经济保持了很高的增长速度,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华盛顿市民:毫无疑问,(中国的)经济形势现在非常好,我有一个朋友在中国工作,我不知道他具体做什么工作,不过收入好像很不错。
  中国经济发展对每个人都有好处。
  中央电视台驻东京记者孙岩:大报之一的《朝日新闻》7月19日以及7月20日,连续两天对此方面内容都进行了报道,并发表了相关的一些分析性文章。它讲到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这些数据,说明中国经济正在以快步、稳定的势头向前发展。
  东京市民:日中关系在不断发展,变得更加友好,包括经济在内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大进步。
  中央电视台驻柏林记者季芸:中国和德国在亚洲和欧洲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世界报》经济版头条文章表示,德国经济专家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持积极的态度。而德国外贸与批发商联合会主席伯尔纳则表示,如果我们的合作伙伴有更多的资金,有更多的成就,那么我们之间的生意就更好做,机会就会越来越多。
  柏林市民:我为中国感到高兴,我想德国也会从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得到益处,德国的经济地位将被中国取代。我没有不愉快的感觉,我的确为中国感到高兴。中国发展这么快,成为经济强国,我想这会给德国人在德国或中国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中央电视台驻华盛顿记者侯明古:《华尔街日报》也指出,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可能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另外,中国出口的高速增长,也许会使贸易摩擦事件增多。
  中央电视台驻东京记者孙岩:日本《经济新闻》还发表了相关的一些评论性文章,该报同时认为,经济发展过快以及投资过热,应该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有所调控。建设投资依然很高,同时城市固定资产投资从今年上半年1月到6月来看,同比增长了26.7%。
  中央电视台驻柏林记者季芸:至于具体在什么时候中国将取代德国,在世界经济排名第三,德国经济界有不同的看法。德国工业联合会在最新的经济预测中表示,2007年底,德国的排名将降为第四。对此,德累斯顿银行首席经济师海瑟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目前欧元上升的势头将会使德国至少在今年保持第三名的地位。他同时也认为,德国可以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势中得到益处。
  主持人:刚才我们的记者应该说,是发回了第一手的调查结果,您刚才也看到了,尤其是在,国际非常知名的头行的眼中,他们都提到了过快这两个字,我不知道你会怎么来,面对他们的这个疑惑。
  谢伏瞻:我跟他们有共同的也有不同的,共同的就是一个快字,不同的 他们认为过快,我不认为是过快,认为偏快。
  主持人:过快和偏快之间最大的区别是?
  谢伏瞻:主要反映的是程度不同吧。
  主持人:程度不同。
  谢伏瞻:偏快就是说经济增长是在正常的,这么一个轨道上,过快就是超速了,那叫过快。
  主持人:我之前还看到过媒体上采访一位外国的经济学家,他说中国的经济正在发烧。
  谢伏瞻:我个人认为中国经济的运行应该说是正常的。
  主持人:正常的。
  谢伏瞻:是好的。
  主持人:今年年初的时候,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提到,今年GDP的增速是8%,这样一个速度是比较合适的,但是我们在报告当中,看到是11.5%,所以大家就心里有这样的一种疑惑,这8%和11.5%这差得也太多了吧,这个差距会不会给我们的经济发展,带来什么样的不好的结果?
  谢伏瞻:我们8%这是一个计划的指标,因为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了,那么计划是一种指导性的,预测性的,主要是反映了政府的一种导向型,就不希望经济增长在层层加码。所以根据我们现在的这种体制,如果国家层面,中央把我们的GDP的增速,比如说我们定位10%,更接近我们现在的实际,那么到了省一级,可能就会变成13%,甚至更高一点会变成15%,到了市一级以后会更高,这样就是一种导向是不合理的。那么我们定8%,实际上我们也知道,经济真正的运行的结果会超过8%,但是如果我们把它定得过高了,就会使得各级政府,包括民众,都认为政府是引导着经济往高了走,我们事实上是希望它能够,保持一个平稳的态势。
  主持人:可能刚才,我们电视机前的朋友心中,又会生起一个新的疑惑,你们一直都在谈经济发展过热,其实这些不懂,但是我觉得经济发展快,那就是好事。快,你可以建设更多的这些建筑,可以有更多的发展,生产出更多的东西来,过快有什么不好?
  谢伏瞻:我想我们现在一个经济,到底多少速度是合适的,核心是取决于你这个,就跟一个木桶一样,取决于你的短板,你最短的那块板在什么地方,决定你这桶水,这个桶能盛多少水。在年的时候,我们的整个经济运行过程当中,煤、电、油、运都相当紧张,但是到现在为止,我们在段短短的四年多的时间之内,我们的发电的装机容量,增加了两亿六千万千瓦,所以现在的电不缺了。我们的铁路提速以后,包括我们新增的铁路的,运行历程增加了以后,还有我们的公路,你比如说我们在四五年当中,增加了一百六十九万公里的公路运营历程,其中高速公路两万公里,就是这几年当中增加这么多。所以制约经济发展的那些最短的板,把它延长了,所以这个桶装的水就多一些了,你简单地拿那个10%,跟今天的11%,简单一对比,说现在就热了。我觉得这个缺乏科学依据,如果一个经济的增长,它能够在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的这么一个状况下,保持一个相对比较高一点的增长速度,我想并不是什么坏事。所以在四五年的时间之内,我们年度之间的,这种增长速度的这个差距,不超过一个百分点,所以这应该说是非常好的。
  主持人:这个和国际上的一些水平相比。
  谢伏瞻:据我所知你就像美国,不用说年度之间了,就季度之间,有时候一季度负增长,二季度的话增长3%、4%,这种情况经常会发生。所以经济在这个年度之间,能保持在这么高的,增长速度的情况之下,这么平稳,波动这么小,这应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
  主持人:我相信在您的关注当中,并不仅仅关注经济增长速度,肯定同时会关注,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而来的,比如说我们增长的质量如何,我们的效益如何。在这方面,您有什么最新的解读,要和各位一起来分享?
  谢伏瞻:我之所以说我们经济的增长,是比较好的,其中除了经济增长速度以外,我们的经济增长的效益应该说这几年是相当地好,企业的利润,工业企业的利润在1999年的时候,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加起来是两千二百八十八亿人民币,那么到去年年底,2006年是一万九千多亿,今年的前五个月,一到五月,我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的增幅,增长速度42.1%,另外财政收入,今年上半年的增长速度,超过了30.6%,这也是一个。应该说是经济运行一个很好的标志,那么除了效益好以外,其实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我们今年的GDP的增速,跟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0.5个百分点,但是我们第三产业的增速,是提高了1.3个百分点,就是第三产业,我们多年希望第三产业的增速,能够有所提高。另外还有我们的最重要的,就是投资和消费之间的结构,这是最大的结构,投资的增长速度跟去年相比,回落了3.9个百分点,但是消费的增长速度,是提高了2.1个百分点。所以增长的速度和消费增长速度之间这个差距在缩小,所以这也是反映我们结构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主持人:我知道各位专家也有不同的看法,陈东琪先生。
  陈东琪:我认为目前的经济,热,有一点热,但不是过热。
  主持人:那你担心它有一天真的会过热吗?
  陈东琪:我担心两点,第一点的话,比如说我们现在的物价,核心物价1%,但是我们现在成本需求都在往上走,如果我们对这个势头不加以遏制的话,可能就继续往上走,所以政府要注意这个指标。第二个的话,我们现在的投资,和其他的相关的需求指标,也是在往上,甚至包括我们的消费这一块,原来我们前几年,2004年那一次的消费还没上来,消费我记得还只有实际消费还12%以下,现在实际消费13%以上,现在的需求都上来了,所以我的意思就是说,在现在这一次和2004年相比,要注意这个趋势,有新的特点。现在七月份的热度和六月份的热度,有一点不一样,但还不是八月份的那种热,还受得了。
  谢伏瞻:陈教授的这个观点我也是赞成的,确实我们中国经济,从进到新的世纪以后,我们确实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就是说从过去的,这种温饱型的消费,向现在的小康型消费在转变。从1998年到现在,我们每年的城市化率,平均一年提高1.3个百分点左右,也就换句话说就接近两千万人,每年新增的城市人口,接近两千万人,这些人都进到城市来以后,从农村的消费变到城市的消费,他的这个支出还是要增加,所以住房的支出,子女教育的支出,还有其他消费支出,应该说都在增长。所以这个阶段,是我们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最快的时期,所以是有需求支撑的,比较快地增长。
  相关报道:
 [1]   
【】【】【】【
【】【】【】【】
不支持Flash
国内财经栏目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中日韩300企业家预测三国经济 中国经济增长缓慢属正常
“中国制造”过去在韩国的口碑并不好,曾被形容为“大陆的失误”,但现在一些企业能迎合时代变化、不断推陈出新,让消费者直接参与其中,正逐步跨入世界一流企业行列,不仅展现出“大陆的实力”,也改变了韩国人对中国商品的认识。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董向荣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先想到这句古诗。她认为,企业家在商场打拼,能最先感知到经营环境的变化。从2016年的经济形势看,美国经济向好的趋势已确立,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但仍有维持中速增长的潜力。中日韩关系的向好、中韩自贸协定(FTA)的生效,会对东北亚地区乃至世界经济产生推动。因此,三国企业家对未来经济形势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是有理由的。  中日韩三国企业家的相互关注现象值得研究。调查显示,中国企业家比较关注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韩国企业家比较关注日本软件银行集团和丰田汽车公司。日本企业家比较关注中国的阿里巴巴集团和海尔集团,韩国企业家比较关注中国的小米公司和阿里巴巴集团。中国与日本的企业家都比较关注韩国的三星集团和现代集团。  韩国最大的正品直购网站&盼达网&总裁李钟植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制造&过去在韩国的口碑并不好,曾被形容为&大陆的失误&,但现在一些企业能迎合时代变化、不断推陈出新,让消费者直接参与其中,正逐步跨入世界一流企业行列,不仅展现出&大陆的实力&,也改变了韩国人对中国商品的认识。  &中国产能过剩&对韩日企业影响有多大  中日韩三国企业家均表示&中国经济增长缓慢&对世界经济有很大影响。对此,李钟植谈了韩国企业家关注中国经济的原因:&韩国国内相关研究表明,如果中国2016年经济增速在5%上下徘徊,那么韩国经济增幅就将下降至少一个百分点。2015年韩国对华出口占出口总额的26%,仅看这一数字,就知道中国经济对韩国的影响有多么显著。&  在李钟植看来,&中华圈&的消费者就是盼达网的定位。他举例说,在2015年韩国人气电视剧《制作人》中,金秀贤饰演的男主角白承灿想向前辈卓艺珍(孔孝真饰)表白,因过于害羞,就让一只&许愿熊猫&玩具代劳。现在,与《制作人》剧中同款的&许愿熊猫&&表白玫瑰&很受中国网购者的青睐。中国直购市场的爆发式增长,让盼达网2016年计划进一步扩大在北京、上海、威海等地的营销和加盟店。展望2016年的中国市场,李钟植预测,受人民币加速贬值、美联储提高利率、房地产危机等风险影响,经济增速将趋缓,但随着中国&十三五&计划的实施,以稳经济发展为目标,中国政府的相关政策将相继推出,超过6.5%的年均经济增速是可以保持的。李钟植说:&可以充分认为,相较于欧洲、亚洲国家,中国经济增长率仍呈高水平。&韩国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卞阳圭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缓慢是正常的,还像以前那样追求快速增长是不可能的。
&&&&&&&&&&&&
本文由入驻OFweek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用户名/邮箱/手机:
忘记密码?
用其他账号登录: QQ
请输入评论
最新活动更多 &&
机械自动化单片机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北京市/海淀区
江苏省/无锡市
江苏省/无锡市
北京市/海淀区
北京市/海淀区
浙江省/金华市
浙江省/金华市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美国经济增长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