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下什么行政事业单位借款制度财务软件适合《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借款制度会计科目和报表》

政府信息公开 部门文件 市财政局转发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通知
当前位置:
泰财会〔2017〕19号
市财政局转发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通知
各市(区)财政局,市各有关单位:现将《财政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通知》(苏财会〔2017〕83号)转发给你们,请各单位登录财政部会计司网站(http://kjs.mof.gov.cn/)“政策发布”栏目下载。该制度自2019年1月 1日起施行,鼓励行政事业单位提前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局。附件:省财政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通知&&&&&&&&&&&&&&&&&&&&&&&&&&&&&&&&&&&&&&&&&&&&&&&&&&&&&&&&&&&&&&&&&&&&&&&&&&&&&&&&&&&&&&&&&&&&& 泰州市财政局  &&&&&&&&&&&&&&&&&&&&&&&&&&&&&&&&&&&&&&&&&&&&&&&&&&&&&&&&&&&&&&&&&&&&&&&&&&&&&&& 日&&当前位置:
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处理规定的通知
财会〔2018〕3号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各民主党派中央,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号)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为了确保新旧制度顺利衔接、平稳过渡,促进新制度的有效贯彻实施,我部制定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
  附件:
  1.《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
  2.《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
  财 政 部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3号
网站管理:财政部办公厅
电子邮箱:webmaster@mof.gov.cn
技术支持:财政部信息网络中心
电话:010-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征求意见稿)0304
8102& 财政拨款结余
本科目核算单位同级财政拨款项目支出结余资金的转入、调出和滚存情况。
本科目设置如下明细科目:
与购货退回、会计差错相关的明细科目
与年初余额调整”:本明细科目核算因发生差错更正,以前年度支出收回等原因,需要调整财政拨款结余的资金。
年终结账后,本明细科目应无余额。
与财政拨款结余资金调整业务相关的明细科目
1.务归集上缴”:本明细科目核算按照规定上缴财政拨款结余资金时,实际核销的额度数额或上缴的资金数额。
年终结账后,本明细科目应无余额。
2.明单位内部调剂”:本明细科目核算经财政部门批准对财政拨款结余资金改变用途,调整用于其他未完成项目等的调整金额。
年终结账后,本明细科目应无余额。
与待付业务相关的明细科目&&&&
“待付质量保证金”:本明细科目核算单位支付购买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政府储备物资和基本建设、修缮等工程等款项时,应当使用财政资金支付但尚未支付的质量保证金。
本明细科目年末贷方余额反映尚未支付的质量保证金。
与年终结转和结存业务相关的明细科目
“年末结余”:本明细科目核算单位滚存的财政拨款结余资金。&&&&
本明细科目年末贷方余额反映单位财政拨款滚存的结余资金数额。
本科目应当按照具体项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相关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财政拨款结余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与购货退回、会计差错相关的账务处理
1.因购货退回、发生差错更正等退回以前年度国库授权支付款项的,根据资金拨付年度和资金性质,属于以前年度结余资金的,借记
“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贷记本科目(年初余额调整)。
&2.因购货退回、发生差错更正等收到以前年度财政货币资金的,按照收到的金额,根据资金拨付年度和资金性质分别处理,属于以前年度结余资金的,借记“资金结存——货币资金”科目,贷记本科目
(年初余额调整)。
3.已核销的预付款项等以后期间又收回国库授权支付额度的,按照收到的金额,借记“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贷记本科目(年初余额调整)。
4.已核销的预付账款或其他应收款等以后期间又收回财政货币资金的,借记“资金结存——货币资金”科目,贷记本科目(年初余额调整)。
(二)与财政拨款结余资金调整业务相关的账务处理
1.单位经批准使用结余资金时,借记本科目(年末结余),贷记
“财政拨款结转——年末结转”科目。
单位内部调剂结余资金。经财政部门批准对财政拨款结余资金改变用途,调整用于其他未完成项目等,按照调整的金额,借记本科目(单位内部调剂)科目,贷记“财政拨款结转——单位内部调剂”。&&&&
3.按规定上缴财政拨款结余资金或注销财政拨款结余额度的,按照实际上缴资金数额或注销的资金额度数额,借记本科目(归集上缴),
贷记“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货币资金”科目。
与待付业务相关的账务处理
经批准支付质量保证金时,借记本科目(待付质量保证金)科目,贷记“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货币资金”科目。
与年终结转和结存业务相关的账务处理
1.年末冲销有关明细科目余额。将本科目(年初余额调整、归集上缴、单位内部调剂)结转至本科目(年末结转)。转账后,本科目除“待付质量保证金”和“年末结余”明细科目外,其他明细科目应无余额。
2.年末,对财政拨款结转各明细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按照有关规定将符合财政拨款结余性质的项目余额转入财政拨款结余,借记
“财政拨款结转——年末结转”科目,贷记本科目本科目(年末结余);需要支付质量保证金但资金性质已属于财政结余资金的,还应借记
“财政拨款结转——待付质量保证金”科目,贷记本科目(待付质量保证金)。
五、本科目年末贷方余额,反映单位财政拨款结余资金数额。
8201& 非财政拨款结转
本科目核算单位除同级财政拨款、经营收支以外各非财政拨款专项资金的调整和滚存情况。
本科目应设置如下明细科目:
“年初余额调整”:本明细科目核算因发生差错更正,以前
年度支出收回等原因,需要调整非财政拨款结转的资金。
年终结账后,本明细科目应无余额。
“缴回资金”:本明细科目核算按照规定上缴非财政拨款结转资金时,实际上缴的资金数额。
年终结账后,本明细科目应无余额。
“项目间接费用或管理费”:本明细科目核算单位取得的科研预算收入中,应按规定计提项目间接费用及管理费数额。
年终结账后,本明细科目应无余额。(四)“本年收支结转”:本明细科目核算单位一定期间非同级财
政拨款专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
年终结账后,本明细科目应无余额。
“转入结余”:本明细科目核算按规定留归单位使用,由单位统筹调配,应纳入单位非财政拨款结余的资金。
年终结账后,本明细科目应无余额。
“年末结转”:本明细科目核算单位滚存的非财政拨款的专项结转资金。
本明细科目年末贷方余额反映单位非财政拨款滚存的专项结转资金数额。
本科目应当按照非同级财政拨款货币资金的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本科目还应当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相关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非财政拨款结转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按规定从科研项目预算收入中提取项目管理费或间接费时,
借记本科目(项目间接费用或管理费),贷记“非财政拨款结余—— 项目间接费用或管理费”科目。
因购货退回等,或因发生差错更正等发生以前年度非财政拨款货币资金收到的,按照收到的金额,借记“资金结存——货币资金”科目,贷记本科目(年初余额调整)。
按规定缴回非财政拨款结转资金的,按照实际上缴资金数额数额,借记本科目(缴回资金),贷记本科目(货币资金)。(四)年度终了,将事业预算收入、上级补助预算收入、附属单位上缴预算收入、非同级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捐赠预算收入、其他预算收入本年发生额中的非财政拨款专项收入结转至本科目,借记“事业预算收入”、“上级补助预算收入”等科目下各非财政拨款专项资金收入明细科目,贷记本科目(本年收支结转);将行政支出、事业支出、其他支出等本年发生额中的非财政拨款专项资金支出结转至本科目,借记本科目(本年收支结转),贷记本行政支出”、“事业支出”
等科目下各非财政拨款专项支出明细科目。
年末结转后,应当对非财政拨款专项结转资金各项目情况进行分析,留归本单位使用的非财政拨款专项(项目已完成)剩余资金,借记本科目(转入结余),贷记“非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转入”
年末冲销有关明细科目余额。将本科目(年初余额调整、项目间接费用或管理费、缴回资金、转入结余、本年收支结转)结转至本科目(年末结转)。本科目除“年末结转”明细科目外,其他明细科目应无余额。&
五、本科目年末贷方余额,反映单位非财政拨款专项结转资金数额。
8202& 非财政拨款结余
一、本科目核算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非财政结余资金,主要为非财政拨款结余扣除结余分配后滚存的金额。二、本科目应当设置如下明细科目:
“年初余额调整”:本明细科目核算因发生差错更正,以前年度支出收回等原因,需要调整非财政拨款结余的资金。
年终结账后,本明细科目应无余额。
“缴回资金”:本明细科目核算按照规定上缴非财政拨款结余资金时,实际上缴的资金数额。
年终结账后,本明细科目应无余额。
“项目间接费用或管理费”:本明细科目核算单位取得的科研预算收入中,应按规定计提项目间接费用及管理费数额。
年终结账后,本明细科目应无余额。
“结转转入”:本明细科目核算按规定留归单位使用,由单位统筹调配,应纳入单位非财政拨款结余的资金。
年终结账后,本明细科目应无余额。
“累计结余”:本明细科目核算单位滚存的非财政拨款的非专项结余资金。
本明细科目年末贷方余额反映单位非财政拨款滚存的非专项结余资金数额。
本科目还应当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相关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非财政拨款结余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按规定从科研项目预算收入中提取项目管理费或间接费时,借记“非财政拨款结转——项目间接费用或管理费”科目,贷记本科目(项目间接费用或管理费)。
因购货退回等,或因发生差错更正等收到以前年度非财政拨款货币资金的,按照收到的金额,借记“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科目,贷记本科目(年初余额调整)。
按规定缴回非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的,按照实际上缴资金数额数额,借记本科目(缴回资金),贷记“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年末,将留归本单位使用的非财政拨款专项(项目已完成)剩余资金转入本科目,借记“非财政拨款结转——转入结余”科目,贷记本科目(结转转入)。
年末冲销有关明细科目余额。将本科目(年初余额调整、项目管理费及间接费、缴回资金、结转转入)等明细科目结转至本科目(累计结余)。转账后,本科目除“累计结余”明细科目外,其他明细科目应无余额。
年末,事业将“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科目余额转入非财政拨款结余。当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为借方余额时,借记本科目(累计结余),贷记“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科目;当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为贷方余额时,借记“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科目,贷记本科目(累计结余)。
行政单位将“本年其他结余”科目余额转入非财政拨款结余。当本年其他结余为借方余额时,借记本科目(累计结余),贷记“本年其他结余”科目;当本年其他结余为贷方余额时,借记“本年其他结余”科目,贷记本科目(累计结余)。
五、本科目年末贷方余额,反映单位非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的累计滚存数额。
8301& 专用基金
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资金流入、流出和滚存情况。
本科目应当按照专用基金的类别进行明细核算。
专用基金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根据有关规定从预算收入中提取基金的,按照事业预算收入或经营预算收入的一定比例计算的提取金额,借记“事业支出”等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
根据有关规定提取基金列入支出的,借记“事业支出”等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
根据有关规定从本年度非财政拨款结余或经营结余中提取基金的,借记“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经营结余——计提专用基金”
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根据有关规定设置的其他专用基金,按照实际收到的基金金额,借记“资金结存——货币资金”科目,贷记本科目。
根据规定使用专用基金时,借记本科目,贷记“资金结存
——货币资金”科目。
四、本科目年末贷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专用基金累计结存数额。 8401& 其他结余
本科目核算单位一定期间除同级财政拨款收支、非财政专项资金收支和经营收支以外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
其他结余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年度终了,将事业预算收入、上级补助预算收入、附属单位上缴预算收入、非同级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投资预算收益、捐赠预算收入、利息预算收入、租金预算收入、其他预算收入本年发生额中的非财政非专项资金收入结转至本科目,借记“事业预算收入”、“上级补助预算收入”等科目下各非财政非专项资金收入明细科目,贷记本科目;将行政支出、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其他支出等各项本年发生额中的非财政非专项资金结转至本科目,借记本科目,贷记贷行政支出”、“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等科目下各非财政非专项资金支出明细科目。
年末,完成上述(一)结转后,行政单位将本科目余额转入“非财政拨款结余——累计结余”科目;事业单位将本科目余额结转入“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科目。当本年各项其他资金收入大于支出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非财政拨款结余——累计结余”或“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科目;当本年各项其他资金收入小于支出时,借记
“非财政拨款结余——累计结余”或“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年末结账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8501& 经营结余
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经营活动收支相抵后,弥补以前年度经营亏损后的余额。
本科目应当设置“计提专用基金”、“本年经营收支结余”、
“年末结余”等明细科目,并按照经营活动类别设置明细科目。
经营结余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根据有关规定在经营收支结余中提取或转入基金的,按照提取或转入金额,借记本科目(计提专用基金),贷记“专用基金” 科目。
年末,将经营预算收入本年发生额结转入本科目,借记“经营预算收入”科目,贷记本科目(本年经营收支结余);将经营支出本年发生额结转入本科目,借记本科目(本年经营收支结余),贷记
“经营支出”科目。
年末冲销有关明细科目余额。将本科目(计提专用基金、本年经营收支结余)结转至本科目(年末结余)。
年末,完成上述结转后,将本科目贷方余额结转入“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科目,借记本科目,贷记“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 科目。
四、年末结账后,本科目一般无余额;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发生的累计经营亏损。
8601& 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
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本年度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的情况和结果。
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年末,将“其他结余”科目余额结转入本科目,当“其他结余”科目为贷方余额时,借记“其他结余”科目,贷记本科目;当
“其他结余”科目为借方余额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结余”科目。
将“经营结余”贷方余额结转入本科目,借记“经营结余”科目,贷记本科目。
有企业所得税缴纳义务的事业单位实际缴纳时企业所得税,借记本科目,贷记“资金结存——货币资金”科目。
根据有关规定提取专用基金的,按提取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专用基金”科目。
年末,按规定完成上述(一)至(三)处理后,将本科目余额结转入非财政拨款结余。当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为借方余额时,借记“非财政拨款结余——累计结余”科目,贷记本科目;当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为贷方余额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非财政拨款结余—
—累计结余”科目。
三、年末结账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关于《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讨论和思考
为了适应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需要,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制定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现予印发,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鼓励行政事业单位提前执行。
新政执行的单位将不再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小学校会计制度》、《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彩票机构会计制度》、《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测绘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国有林场与苗圃会计制度(暂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等制度。
最近,新政的发布,成了各大工作群讨论的热点,先摘录一部分供大家参考:
某二级预算单位王处:大概浏览了一下新会计制度和科目,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其一:建议各单位多看少动,先不试行,因为新旧科目如何对接,不是单位自身能决定,尤其资产负债及净资产类科目余额如何由旧科目结转到新科目,结转金额多少,都需要有统一说法。例如,新科目中“公共基础设施”科目,应从“固定资产”科目余额中剥离,剥离的口径需主管部门统一,单位才能决定最后应该转入这个科目多少金额,同时还要做好与资产管理部门的对接。
其二:一个制度提前一年多的时间发布,实际是给大家提供熟悉的过程,因此建议组织大家先培训新制度,多轮次、多层次的进行,新制度给我的总体感觉是照猫画虎并不难,但关键应该让大家掌握原理,触类旁通,这样实际工作中遇到各种情况大家知道如何处理。
某三级预算单位果处:
个人认为关键在于成本归集,关系到权责发生制下的科目设置,也会影响以后的成本核算;新会计制度体现的管理会计设置的迫切需求。
某三级预算单位贺处:
对于模拟测试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和建议,应当尽快出台实施细则。同时,应当重点研究制定新旧制度衔接规定,确保做好新旧制度转换。
……………
讨论很热烈,也很实际,有共鸣,也值得大家思考。
总体来说,《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会计科目设置合理,会计报表设计清晰完整,充分考虑了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实际需求,能够全方位反映单位运行情况;通过构建统一、科学、规范的政府会计核算标准体系,有利于解决现行政府会计领域多项制度并存,体系繁杂、内容交叉、核算口径不一的问题;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融合,可以较好地反映“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的会计核算模式。
另外,新制度实施后,与现行财政预算体系不吻合的基本建设项目“独立账套”将告别历史舞台。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出台,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负债管理,防范政府风险等提供了支持,将大力促进政府财务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这是我国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以权责发生制取代收付实现制,建立健全政府会计核算标准体系,该制度的实施必将带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走上新的篇章。同时,新制度也对财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任何一项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任重道远,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与研究,反复的测试运行,同时,结合现有体系、制度进行精准的对接、改变,才能真正达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目的,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能力,并逐步推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真实、完整,逐步与国际接轨。
测试路径:新建模拟账套---形成新旧制度下的会计科目对照表、期初财务会计以及预算会计下的相关科目余额—虚拟业务录入--会计处理---模拟编报期初资产负债表、期末资产负债表和当期收入费用表、收入支出表、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本期结余与本期净资产变动差异调节表及报表附注。重点测试“平行记账”业务及其实现路径。
(对新政的实施,大家如果也有话说,欢迎在文后留言。)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行政事业单位考勤制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