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是国企吗国企:离强大有多远

&|&&|&&|&&|&&|&&|&
中国国企:离强大有多远
李荣融时代,中国国企部分实现了做大的目标,但离做强尚有很大的距离。本报记者 孙勇杰 发自天津“要努力使经济的发展更稳定,更持续,这对中国有利,对全球也有利。”9月14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前主任李荣融表示,国有企业在未来应该扮演推动经济持续稳定的角色。国企如何将这个角色扮演好,无论是达沃斯论坛一场一个小时的论坛还是曾经执掌中国国企资产7年的李荣融,都无法给出明确答案。只大不强的尴尬“如果想赶上世界上最优秀的企业,估计要用7-10年。”李荣融说。执掌国资委7年、操控20万亿国有资产、卸任时自称忠臣的李荣融,一直坚持着对国有企业做大做强的信仰和梦想,而且被他上升到作为中国共产党员政治性的道德高度上。这个“国企强则国强”的坚定信奉者也是放眼全球曾经操控国有资产最多的行政管理者,不可避免地将达沃斯论坛一场互动讨论国企未来的会议,变成了一个人的舞台。虽然过去的7年中,央企扩大利润和保值增值、国企逐步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然而国企效率偏低、大而不强等一系列问题仍然存在,李荣融也表示,中国国企的改革不会画上句号。“与其说是进入世界500强,不如说是进入了世界500大。”商务部跨国公司研究专家王志乐说,是国人混淆了“大”和“强”的概念,以国企为支柱进入世界500名的54家企业,全球化指数严重偏低,只能说大不能说强。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以及全球化公司竞争的形势下,主要依赖垄断性优势、以高消耗的能源产业为支柱、效率整体偏低的国有企业,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发挥其重要作用,一直面临诸多争议。7年前,在“管好”与“卖掉”国有企业之间,最终选择了“管好”的李荣融,这一次,依然给他的“国企10年进入世界顶级企业”的预言,开出了继续加强管理机制建设的药方。达沃斯论坛上,李荣融介绍,与世界500强企业相比,国有企业资产周转率以及资产利用率不高。例如,国网资产达到2万亿元,但每年利润仅达200亿元左右。“目前已经开始将经济增加值指标列入考核,让企业意识到占有资本是有成本的。”李荣融表示,这一指标考核开始3个多月,企业已经受到其影响。不但对利润进行考核,还将对经济增加值考核,以及仍在推进的国企董事会制度,李荣融坚信,制度改革能将国有企业做大做强,从而以国有企业为支柱,保证中国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然而,天生蕴含行政权力、国家信用的国企无可规避的道德风险以及与市场经济的冲突,如何调节,并实现其稳定经济的定位,仍遭到诸多经济学家的质疑。“很多地方,地方国有企业赚钱,其实赚的是财政转移,项目都是指定给国有企业做。”近日,经济学家张维迎表示,具有行政权力、国家信用潜在因素在内的国有企业,是靠无形中压缩成本盈利。这种盈利模式下做大的国企,面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全球化跨国公司竞争的形势,能否做大做强、长期保持中国经济稳定发展,仍待观察。“国进民进”难题“国资委未来发展,还要努力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不仅要为国企提供服务,也还应为民企服务,”李荣融说。此前表示卸任后将会继续研究企业发展尤其是民企的李荣融,在央企国企一直背负垄断、妨碍市场公平的指责下,仍在试图探索“国进民进”的发展道路。然而,依赖能源垄断以及隐性的成本优势,国企与民企的不对等性,让“国进民进”的目标步履维艰。卸任前李荣融推动的最后一次产业布局,恰恰被认为又一次助长了国企垄断并损害了民企利益。8月3日,发改委牵头起草的《汽车产业规划(草案)》首度曝光,根据草案:政府已将纯电动车作为我国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在未来10年分两个阶段,将投入1000亿元,换取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市场规模达到世界第一。半个月后、李荣融卸任的前几天,国资委组建了“央企电动车产业联盟”,该联盟由长安、东风、一汽、上汽等汽车企业联合普天、中石油等国有能源企业组成。虽说国资委表态这个联盟是开放式的,但是不仅排除了此前已经掌握一定领先技术的民企,而且该联盟直接垄断了电动车产业整条产业链并已经展开了内部混战。国企联盟控制行业,被舆论和部分经济学家认作国企又一次“与民争食”的案例,而国企天然的垄断优势,也将极有可能又一次导致行业领先优势的逐渐消失。“现实是,国有企业你创造的总价值一百,你的实际成本却是一百二十,可很多资源你不用出钱,所以账面上你的成本是八十,这样一算你赚了。”张维迎表示,靠成本优势获利的国企,缺乏推动技术革新进步的动力。“好多国有企业其实是强榨资源,强制民营企业。比如国电网,从上游到下游垄断,你不听话不给你电,不采购你的设备。”张维迎认为,在现行体制下,拥有强大控制力的国企,让完全公平的市场竞争变得不可能。在此前提下,在保证国企做大做强、发挥稳定经济作用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推进市场化,实现“国进民进”,成为李荣融继任者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点推荐:
孙勇杰  
频道头条 Big News
ArpAdPro_Date_End -->
ArpAdPro_Date_End -->
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世界500强独占115席!中国企业离伟大还有多远?
文章来源:正和岛《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一直被视为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最权威榜单,每年发布一次。主要依据当年3月31日前的企业财年业绩数据进行排名,若企业财年截至日期晚于3月31日,则计算上一年的数据。&昨日(7月20日),2017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发布。沃尔玛连续四年排名第一位,前三阵营中的其它两家则为中国公司&&国家电网和中石化。中国上榜公司数量连续第十四年增长,今年达到了115家,其中10家中国公司首次上榜。民营企业中的华为首次打入前百强,排名第83位,较上一年的第129位提升46位。在上榜的中国企业中,有10家企业的盈利为负,这似乎与世界500强这一身份极为不符。排行榜又透露了哪些信息?又该如何解读?在榜单中的不俗表现是否可以证明中国企业足够伟大?中国企业家在未来又该如何把握发展机会?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教授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系统解读。中国的世界500强数量3-5年或超美国在今年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中国上榜公司数量连续第十四年增长,达到了115家,位于上榜国家的第二名。美国与日本分别排名第一、三位,公司数量则分别是132家、51家。在这115家中国企业中,大陆109家企业(未加台湾地区)的总营业收入达到了6.04万亿美元,占《财富》世界500强总营收的22%,占中国2016年GDP的55%。榜单中, 80%的中国入榜企业是地方国企或央企。具体到行业,中国除了金融业,最多的行业分布是能源、炼油、采矿公司和房地产、工程与建筑公司。10家中国公司首次上榜,其中新上榜公司多为民企,且最多的行业是贸易,有3家;其次是2家来自互联网服务和零售的公司&&阿里巴巴和腾讯。唯一新上榜的房地产企业是碧桂园。在民企中,华为以785.108亿美元营业收入首次打入前百强,排名第83位,较上一年的第129位提升46位。▲ 上榜2017世界500强前50位的中国公司500强榜单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国家企业的发展水平,有哪些可圈可点之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教授接受《财富》中文版特邀撰文,对500强榜单做了这样的解读:中国大企业迅速崛起。中国经济在2016年以6.7%的增长速度重夺世界经济增速第一,并且带动了全球近三分之一的经济增长;今年第一、二季度又都保持了6.9%的GDP增速,这样的宏观经济有利于大企业的进一步崛起。以此类推,中国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的企业数量有可能在三至五年内超过美国。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中国新进榜单中的企业大部分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在整个榜单中所占的比例增至20%。这反映出中国经济在转型过程中市场力量的顽强蓄积。民营企业相对而言有较高的投资资本收益率,更多民营企业的崛起反映出中国企业2.0时代的逐渐到来。尤其是阿里巴巴和腾讯首次进入榜单,再加上去年进入榜单的京东,全球6家互联网服务大公司中国和美国各占一半。美国的三家为亚马逊、谷歌母公司Alphabet,以及今年新上榜的社交媒体巨头Facebook。表明新经济在中国的崛起,这些企业正在以极大的冲击力改变着中国经济的微观基础,逐渐成为中国伟大企业最具有竞争力的候选者。大而不强:10家上榜企业盈利为负分析榜单中国企业所在的行业及盈利能力,同时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进入榜单的中国企业的行业和所有制分布也没有实质性变化在进入前200名的中国企业里,大部分是国企、央企,民营企业是很少的。这样的分布,与我们国家过去30多年靠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模式是相吻合的。持续三十多年的高投资需要大量的资金、原材料和能源等要素,这些领域里容易出现规模领先的企业。虽然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从简单的投资拉动向创新和效率驱动的转型,但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层面--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这种转型带来的变化。再做一个横向对比,以截止到2016年年底中国A股市场市值最大的企业和美国最大市值的企业为例,可以看出来,中国企业如工商银行、中石油等都是提供要素(资金、原材料、能源等)的企业;美国最大市值的企业则是苹果、谷歌、微软等创新型企业。2.中国上榜企业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大而不强的状况财富500强榜单是按销售收入排名的,虽然号称500强,但更像500大。伟大企业的界定标准不是销售收入,而是盈利能力。中国109家上榜企业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ROA)仅为1.65%,一块钱的资产只能产生1.65分的税后利润;而美国企业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为4.79%,是中国企业的2.9倍。2017年世界500强最赚钱的公司中,苹果以457亿美元的利润卫冕冠军,中国的四大行&工建农中&则紧随其后,位于第2-5名。而在109家上榜的中国企业中,有10家企业的盈利为负,这显然与世界500强这一身份极为不符。在过去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过程中,中国是否又催生出大批伟大的企业?中国没有产生大批伟大的企业就整个中国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刘俏把1978年至2015年的时代称为中国企业的1.0时代,总结在这30多年里,出现了4次创业高峰:1.1980年代是一个严重供不应求的时代,只要胆子大,把产品制造出来就有需求。柳传志、张瑞敏、任正非、鲁冠球这一代企业家成长起来。2.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很多高校教师、机关公务员下海,开创了第二次创业浪潮,著名企业家有陈东升、郭广昌、马明哲等。3.从1990年代末期到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出现一波互联网浪潮,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刘强东等互联网企业家脱颖而出。4.近几年的双创浪潮,大部分创业者还处于磨炼期,很难讲他们的企业能否成为影响力深远的企业,但这是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双创时代。这个时代里,国企改革起起伏伏。中石油、中石化以及工商银行等企业的成功也许有一些争议,但值得肯定的是,它们在中国经济的崛起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很多国企企业家做了很多担当。而民营企业华为可能是这个时代最受厚爱的企业,连续30年保持较高ROIC。如果用一句话来勾勒中国企业的1.0时代,那就是大企业的崛起,但规模上的&大&并不等同于&伟大&。管理经典著作《基业长青》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建立一个伟大并长胜不衰的公司?中国的企业是否伟大?是否能够基业长青?是否能够保持比竞争对手高的利润?如此看来,中国似乎缺少伟大的企业!那么,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为什么并没有催生出大批伟大企业?刘俏从外因与内因角度,做了细致的分析:1.外因,重点以增长模式为例在一个投资拉动增长的大环境里,对企业而言,做规模比创造价值更有意义。我国基本上是以经济发展为导向,鼓励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在经济增长指标上进行竞争,经济发展得好的地方官员有更好的晋升机会。这也导致企业更注重规模。我国的信贷增长速度,在2001年以来的大多数年份,都超过了名义GDP的增长速度。这说明,我们为了拉动GDP增长,开始借助一些非常的手段。导致的后果是,企业越来越大,但创造价值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另外,根据对上市公司群体的数据分析,国企作为一个群体的信用风险要更高一点,更可能违约;但是,国企的贷款利率要低于违约风险更低的民营企业。这样一个悖论,反映出金融体系在配置资源的时候厚此薄彼。▲中国国企和民企平均ROIC时间序列图(),来自刘俏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事实上,在大部分年份里,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投资资本收益率(Return on Invested Capital,以下简称ROIC)比国有上市公司更高。不得不承认的还有一个现状是,民营企业很难做大,国企本来就很大,还容易做得更大。以工业企业为例,国企数目占总工业企业比例已经降到4.9%,但拥有40%的资产。国有工业企业平均资产规模是私有工业企业的12倍。但是,国有工业企业在资金使用效率方面是比较低下的,导致1.0时代的中国企业在ROIC方面表现较差。提高国企资本使用效率非常重要。2.内因,重点是企业家自身认知的问题1.0时代的企业,不管做什么行业,都喜欢讲多元化,都要做金融。问题是,多元化很容易让企业做大规模,却未必能把企业做强。当讲多元化、追求规模、追求大而不倒的时候,企业已经背离价值创造了。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家在经营管理思维上还是有很多误区,这在1.0时代也比较常见。一大批好企业是中国经济真正的未来刘俏对未来中国经济前景做了一个预测,按照推动经济增长的两个指标不同取值的话,一共分为四个场景:第一个是高质高速的增长,速度8%以上,效率很高,但几乎不可能实现;第二个是我们的现状,很高的投资率但是ROIC低;第三个是中等收入陷阱,两个指标都很低,中国获得1%、2%实体经济的年增长速度,这样的话人均GDP收入很难达到12000美金,就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第四个,假如我们通过改善微观基础,涌现出一大批好企业,提高中国经济的ROIC,不需要太高的投资率就能获得相对比较合理的增长,这种情况才是新常态。第四种状况是最理想也最可能实现的状况,是中国经济真正的未来。换句话说,我们需要一大批好企业,需要有不一样的经济微观基础。在推动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企业的增长时,投资率和ROIC都非常重要。一个企业的增长率=ROIC * 投资率。当企业的ROIC水平低的时候,要保增长,只能靠投资。过去十几年里,中国经济基本上完成了工业化进程,资本总量已经非常大了,边际收益开始递减了,即ROIC开始下降了。这时候还要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必然靠提升投资率。投资资金的来源就是银行的信贷,所以最近10年时间,我们看到的是债务水平的高企。背后的故事是,企业要增长,但是ROIC低,只能借新债还旧债做投资,一方面能实现增长,另一方面能让债务问题不至于爆发,最后导致债务水平越来越高。在ROIC没有提高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再提比较高的增长目标的话,就还得靠投资,靠信贷,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数据:2016年一季度,金融附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9.5%了。换句话说,100元GDP里,9.5元都是金融行业贡献的,这里面还没有算地下钱庄和P2P。这意味着,金融服务的中间环节太多,中间费用太高。同样一个指标,美国过去130年平均在4%-6%之间。换个角度看,北京和上海金融附加值占GDP比例已经达到17%,超过了伦敦、纽约和香港。但这并不能说明北京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了,只能说明我们的金融确实效率不高,收费太高。我们的存贷款利差长时间保持在3%,最近降到2.5%。利差越大,说明金融越赚钱,但是也伤害了实体经济。这也反映出我们传统的、靠债务驱动的增长模式,发展势头已经受阻,未来的成长空间是非常有限的。实际上,脱实向虚在加剧,金融有金融的精彩,实体有实体的无奈。但是为了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速,我们又必须靠银行的贷款。未来中国何以产生伟大的企业?刘俏认为中国企业的2.0时代已经开始,何以产生伟大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前置条件?他和团队有以下方面的探讨。外因是在制度层面上,我们要建立市场导向的制度基础设施,包括:提升金融中介效率,改革金融体系,加速国企改革、财税改革、企业减负,保护私有产权等。内因是在企业层面上,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是重塑微观基础的重中之重。企业家们要认识到,企业的最终发展要转移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以下简称TFP)方面。一家企业提高TFP,最终会反映到ROIC上,这是企业未来竞争的核心优势。经济学家用TFP来表示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TFP的来源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过去30多年,TFP的提升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人均GDP里近80%都要用TFP解释。我们认为过去的发展是粗放的,目前中国的TFP水平仅为美国的20%,但这也正意味着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刘俏对未来经济总量有以下的估测:1.到2030年,如果GDP增速保持5.5%,通胀在3.5%,那么中国的实际GDP将达到157万亿,名义GDP将达到250万亿。5.5%的GDP增速是个假设,未来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我认为,保持5.5%的增速完全是可以实现的。保守估计下,我们还有这么大的增长空间。2.到2030年,中国的名义金融资产总规模将达到900-1000万亿元(现在是260万亿元,中国最大的金融机构工商银行的资产规模是22万亿元)。3.到2030年,中国拥有4亿&九零后&,2亿受过大学教育的劳动力人口。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国家在哪个历史阶段有这么高质量的劳动力数量,美国现在是9000万,已经创造了很多奇迹。从另一个角度说,没有哪个国家有这么大的消费力市场,他们的消费偏好,对产品的认知,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将左右未来很多行业的方向。比起&中国制造&,&为中国制造&更值得思考。在任何一个历史阶段,创新无外乎四种:以客户体验为导向的、效率驱动的、以技术为基础和以科学为基础。在1.0时代,我们把前两种创新做得非常出色,比如我们的外卖是以客户体验为导向的,我们的建筑工人效率非常高,等等。在2.0时代,企业需要注重以技术和科学为基础的创新,增加研发投入,夯实专利基础。这是企业在2.0时代的必争之地。中国经济重塑微观基础,真正提升ROIC的可能性有多大?研发占GDP比例超过4%的国家就两个,以色列和韩国。中国目前是2%,如果能提到4%,将会取得很大的成就。1.0时代最大的行业是金融业,那么,2.0时代的增长点是什么?刘俏预测:到2030年,会有众多优秀企业从医疗健康、大文化、旅游、新能源、新金融以及智能制造等行业中崛起。医疗健康现在占中国GDP的比重是5.6%,这个数字在美国是17%。随着中国老龄化趋势,在资本市场上,医疗健康板块的热度逐年加剧。文化产业2014年占GDP的比重是0.6%,将来是一个5%以上的行业。除此之外,新能源、新金融、智能制造等方面也有这样的机会。靠什么样的企业、靠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去充实这么大的一个市场机会?值得企业家们思考。现在到了中国产生伟大企业的时候了!未来它们将主导中国经济的若干个战略领域。中国企业家更理应有所作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欢迎关注凤凰国际智库官方微博:&&
[责任编辑:李伟男 PN140]
凤凰网国际智库由凤凰网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打造的平台型智库,旨在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国际问题研究智库,致力于成为“思想市场领导者”。将思想产品的生产和传播有效的结合起来,在智库与智库之间达成协作共赢。
扫描关注微信
电话:010-21CN手机网-页面没有找到
说,你为什么页面弄丢了
没办法,要不你这样:
或者,看看其他新闻吧21CN手机网-页面没有找到
说,你为什么页面弄丢了
没办法,要不你这样:
或者,看看其他新闻吧  我在另一个帖子里讲,浙江山地和丘陵占74.63%,平坦地占20.32%,河流和湖泊占5.05%%,耕地面积仅208.17万公顷,故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  虽然自然资源一般,但浙江人以全国1%的土地,4%的人口,创造了7.5%的产值。其中,民营经济占全省60%的税收、70%的GDP和90%的就业。  很快有网友敏锐的指出,“国企用10%的人,创造了30%的GDP和40%的税收 ”!  一语惊醒梦中人!国企真的厉害!  我查了一下2016年世界500强的利润,前5名中有4家是中国企业,国企的赢利能力远非私企能比。  排名 上年排名 公司名称(中英文)
营业收入(百万美元) 利润(百万美元) 国家  9
9 苹果公司(APPLE)
45,687 美国   22
15 中国工商银行(INDUSTRIAL &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147,675.1
41,883.9 中国   28
22 中国建设银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
34,840.9 中国   38
29 中国农业银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27,687.8 中国   42
35 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
24,773.4 中国
楼主发言:16次 发图:0张 | 更多
  搞的这些大规模基建没有那些国企出力的一样,让私企来啊?
  国企改革的时候,又出来带节奏了。  
  银行的坏账率很高,等楼主梦想成真之时,银行的财务报表一定会亏损得一塌糊涂,别急
  国企没有隐藏收入、利润的冲动,因为即使隐藏了,领导人也没法把笔钱,转到自己帐上去消费。相反,利润和资产增加了,才有往上爬的可能。  当然,利润越高交的所得税也越高。  私企天然有隐藏利润的冲动。目的很简单,为了避税,因为那些钱是老板自己的。利润越多,交的税也越多,谁不心疼?  真不知道,有些白痴天天攻击国企干什么,稍微有点智商就会明白。国企有三大特性,是私企永远也比不了的。  一、国企很少有偷税漏税的想法,除非他确实经营很困难,工资都发不出。一旦偷税被查出,领导人下课不说,偷的税自己还享受不到。  二、国企因为所有权的关系,跑不了。不像什么李嘉诚、王健林之流,今天可以在中国注册,明天可以到国外注册。既然注册地跑不了,那么,公司自然跑不了,工作机会也跑不了。  三、国企会配合国家的政策,即使自身明显受损或者明显赚不了钱的情况下。比如,为边远山区建立电力、通讯设施。因为他的老板就是国家,或者会有抵制,一旦太过份,换个人来干就是。  私企永远以利润为目标,永远是有奶便是娘的角色,哪里能赚钱就往哪里跑。只能和你共富贵,没可能共患难。
  楼主说的没错!
  简单的说,国家的财政和税收健康,主要的基础在国企上面。这些年,中国的资本为什么相对稳定,国资也是相当重要的一条。因为国有资本永远不会外逃,他们不逃,相当多和国资有生意往来的,也会相对稳定。就这一条,就至少使中国一半以上的资本不会动。逃跑的只能是外资和私人资本。  当年被剪羊毛日本、东南亚国家,以及阿根廷,巴西等国家,都没有这方面的优势。打危机来临,国内的资本,不仅不想办法稳定局势,反而大量外逃。单凭政府的力量,怎么可能斗得过内外敌人的联手?
  西方的排名谁信?  。
  中国的一大优势就是有一大批国企。
  你给私企一个垄断地位看看?能做成宇宙500强。  靠垄断地位做大,算什么本事?
  国企赚钱啦!!!赚的是人民的钱  国企亏钱啦!!!亏的是人民的钱  操,只有私有才能没得说
  吸骨吮髓,躺着挣钱。  号称全民所有制要求全民维持他们的特权垄断地位,实为权贵钱袋子,家属子弟接班自留地。
  肯定的,垄断啊,如果是私企,人数起码要砍一半,国企还是不行
  随便叫嚣私有化,信你们的都是傻子。宁愿倒牛奶的资本家,都是黑心鬼
  洋狗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把所有正常人都恶心到TG一边
  王健林借中国银行的钱去收购美国传奇影业和西班牙大楼帮人家填坑,然后现在负债高了又卖掉国内的旅游地产,而这些项目都是借中国的银行的钱来搞的,也就是说王健林借中国的银行的钱去接手美国亏损的东西。包括郭广昌这些房地产投资类公司全部是通过借中国的银行的钱然后去外国投资的。没一个搞实业的。要是没有国企的话中国比苏联还惨。  
  @元山月
17:15:01  国企没有隐藏收入、利润的冲动,因为即使隐藏了,领导人也没法把笔钱,转到自己帐上去消费。相反,利润和资产增加了,才有往上爬的可能。  当然,利润越高交的所得税也越高。  私企天然有隐藏利润的冲动。目的很简单,为了避税,因为那些钱是老板自己的。利润越多,交的税也越多,谁不心疼?  真不知道,有些白痴天天攻击国企干什么,稍微有点智商就会明白。国企有三大特性,是私企永远也比不了的。  一、国企很......  -----------------------------分析太准确了。
  美国西方国家都是被经济巨头控制的国家,而经济控制下的国家只能为经济巨头服务!中国政治不想被经济巨头控制,那么就把经济抓抓在政治手下,让经济为国家服务!整个国家就是一个巨型的跨国企业,在国外哪个外国企业能竞争的背过过13亿人支撑的国企?  
  @中国兔-30 21:23:14  美国西方国家都是被经济巨头控制的国家,而经济控制下的国家只能为经济巨头服务!中国政治不想被经济巨头控制,那么就把经济抓抓在政治手下,让经济为国家服务!整个国家就是一个巨型的跨国企业,在国外哪个外国企业能竞争的背过过13亿人支撑的国企?  -----------------------------  顶。。。  只要是国企,赚不赚钱无所谓,于国需要,企业存,国不需要,企业散。利润,从来不是重要的。
  四大行果然名不虚传
  银行报表上的钱就是多,中国就是有钱
  私有化的狗们又来鼓吹私有化了,你们先把1块2的盐还回来再说好吧。说好的,私有化后,盐会降价,结果呢???哪里还有1块2的盐????  
  不是一直说国企老板贪,员工懒,天天亏损吗?难道那些话都是假的!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移动是国企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