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中介技术培训公司收取前期费用是骗人的吗

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网贷中介诈骗发生了怎么办?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网贷中介诈骗发生了怎么办?》的相关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中介诈骗发生了怎么办?》 精选一讯:网贷中介诈骗发生了怎么办?这样的案一件又一件,都是自己急需资金,然后盲目轻中介导致,当然通过网贷中介,是要冒一定风险的。一旦被骗,聪明的人会保留等相关证据,立即报警,并且要联合平台其他,组建维权团队,一起维权。一起来看看如下这个网贷中介诈骗,希望对自己有所收获。网贷中介诈骗案经过,市民黄小姐报料称,因父亲突然病倒,急需用钱的她选择了网络小额。但是,在借款过程中,黄小姐将个人信息给了一网贷中介,对方却告知其信用不佳无法拿到贷款,骗走了黄小姐的手续费。一个月后,黄小姐竟收到小额借贷的还款短信,此时才发现自己曾借款8000元,随后钱已被他人转走。目前,黄小姐已在白云区报案。找网贷中介借贷陷入骗局黄小姐是广西人,在白云区工作。据其介绍,3月初,她得知家中老父亲病倒,急需用钱的黄小姐左借右凑依然差5万元救急款。就在万分焦急之时,黄小姐在网络上结识了一位陌生男子,该男子微信名称为“专业刘经理”,表示可以为黄小姐提供服务,但是需要收取6个点的手续费。3月13日,在对方的指引下,黄小姐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手持身份证照片、照片等信息通过微信发送给对方,随后通过微信支付的方式向男子转账2300元手续费。谁知,对方在收到款项后,仅仅抛下一句“查到你银行有,无法借款。”随后将黄小姐拉黑。黄小姐这才意识到,自己被这中介骗了,只能暗自吞下苦果。令黄小姐没想到的是,4月6日,她又收到“”的短信,提醒她需要在4月13日前还款939.16元。随后其致电该公司,才得知自己曾在3月13日上午从该金融公司APP借款8000元。“可我完全没有借过,也没收到这笔款啊!”记者从黄小姐的银行流水账单看到,3月13日,曾有一笔8000元的款项打进卡里,随后,这笔款项又于当天分为数十笔,转移至一私人账号中。由于黄小姐本人并未开通银行扣款短信提醒,其对这些交易记录完全不知情。疑似验证码泄露所致“我都不知道自己借了钱,如今钱没借到,我还背了债。”昨日,黄小姐再次致电涉事借贷公司,客服称事件仍在调查中。黄小姐对此十分不解,自己的个人不佳,不够平台要求的620分,“当时我自己上平台借不到,为什么中介借款却可以借到?”黄小姐怀疑是不是验证码泄露了,“但我也没有收到任何验证码啊,借款成功也没有信息提醒的。”记者在该APP内看到,需要借款时,只需要身份证照片、银行卡照片、个人手机等实物类证件照。记者多次致电该金融公司了解该款项借款情况,其客服表示,系统查询到这笔8000元的款项确实为黄小姐本人所借,而按照公司规定,黄小姐也需要在4月13日开始第一期还款。目前,黄小姐已向白云区均和派出所报警求助。网贷中介诈骗案发生,当遇到P2P异常或时,应首先登陆该平台官方网站下载近期的交易记录并保存,保留交易合同,建立QQ维权群,统计被骗的金额,及时到该平台所在地的公安机构报警,由警方抓紧时间立案调查。借助媒体记者的影响力,及时联系媒体记者对该行为进行跟踪报道,一方面可以迅速扩大影响力,让其它群众避免受骗,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媒体的力量协调各个**部门迅速启动紧急预案。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参考,文中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媒体,不代表网贷天眼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网贷中介诈骗发生了怎么办?》 精选二(原标题:南都广州记者再暗访!之后,警惕这种“” !)日前,南都记者收到广州一起美容贷案例,一位女士到广州越秀丽尚医疗美容门诊部咨询过程中,门诊与三家贷款平台人员当场为其贷款8万元,但后来该女士发现8万贷款打到了门诊账户,自己查看贷款app发现下个月就要开始还款。事后,该女士表示不做手术,多次投诉要求门诊退款,费时多日经私下赔付美容机构几千元才了事。该女士反映,贷款时自己是懵懵的,美容机构还让她签了一个“协议”,并告诉她一会有电话打过来,按照协议上念就行。记者看到这份协议只有简短一段话:“亲爱的用户,今天你在丽尚医疗美容交付了手术费用()或定金()或通过第三方贷款费用(80000)都是自愿行为,双方已达成一致,以上的费用不手术也不支持退费,只支持改项目,签字即有法律效应”。下面还有该女士的签名和手印。8月22日,记者曾以朋友的身份陪同该女士到美容机构。该美容机构李院长也承认和贷款平台的合作关系,贷款是打到美容机构的。不过,机构工作人员表示一切都是刘小姐自愿。机构工作人员还劝刘小姐“我们都是成年人了,是你自身的问题。涉及到钱的事要小心一点,有时候你花了这个钱,未必是坏事情。你还年轻,损失几千块也没什么,吃亏上当就这一次。”那么,到底是什么情况?8月24日,南都记者以学生身份到广州丽尚整形美容暗访。进门需讲明介绍人记者甫一进去,就有前台工作人员上前询问姓名、是经过谁介绍来的、咨询项目是什么等等。记者表明自己通过朋友知道这一美容机构,想咨询鼻子整形手术事宜。过了大约5分钟,工作人员让记者进入咨询室。此时一个年轻的女性面部咨询师早已落座等候记者。随后,该咨询师开始观察记者的面部情况。很快,她在单子上列出相关问题,并向记者提出具体的手术方案,力劝做鼻部综合手术,让鼻子更立体小巧些。力劝:只要有身份证就能做贷款记者表示,能接受的价格区间在千把块。但咨询师称,手术费用12000元是现在最优惠的价格,由她开出来的手术方案肯定最经济实惠,效果也会很较明显的:“不像别的医院简单给你做一个几千块的鼻子,你到时后悔来找我,我这个方案不止这个价,而且修复是做手术的一倍,所以做鼻子一定要做好。”而当记者表示自己是大学生,手术费用太贵时,咨询师当即表示:“那就分期贷款咯,只要有身份证就可以申请贷款,我们有合作平台的,都是正规的,比如星计划呀什么的。”该咨询师称,分期贷款为零首付,利息还比银行低。想贷款,要下载一个名为“星计划”的APP,用手机号注册好,由工作人员拿着记者的手机扫码成功后,才能进入申请贷款的页面。当记者向女咨询师询问贷款最后是给谁的,她表示,贷款不贷给个人,只用于微整形项目,美容院是和分期贷款公司合作,贷款是划到美容院账户上的。让记者回答问题时作假随后,该女咨询师从隔壁房间叫来了一个不到30岁的女性工作人员过来指导记者下载星计划APP,填入关于鼻子微整手术的部分信息。一两分钟后,进来了一个年轻男子,自称是贷款公司人员,询问记者现在有没有工作,有没有毕业,平时有没有做过兼职等等问题。在贷款中途,另有一个年长点的疑似美容院工作人员(女)闯入咨询室说:“等下让她回答问题的时候就别说自己是学生,就说是某某单位的。”之后女咨询师还询问记者手机号是否为本人身份证办理,并让记者手持身份证拍照。记者表示需要和父母商量下再做决定。女咨询师力劝记者要做赶紧做,“你告诉家长,家长肯定不同意”。记者走出咨询室后,女咨询师还试图挽留,记者找了个借口匆匆离开美容院。记者注意到,星计划的app界面有“丽尚医疗美容·广州”的字样,显示双方有合作关系。在星计划的网站上,显示其专注医美分期市场,15分钟可完成审核,实时放款。不过,记者查询其相关公司上海甚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商信息显示其经营范围不得从事、金融业务。律师:美容上是消费预付款广东三环汇华律师事务所程跃华律师认为,如果单纯从法律层面讲,许多“美容贷”案例中的美容机构和贷款平台的行为是合乎法律规范的。消费者在此过程中可能是被“忽悠”了,被诱导进行美容消费。但如果消费者是成年人,贷款是经过消费者本人操作,那么不管款项是否划入自己账户,还款事项还是要承担的。从消费者权益来讲,消费者可以要求贷款平台除了网上的协议外,另出具一份书面合同,把、贷款用途、发放账户、利息、还款期限等具体内容明确。如果消费者不想消费,可通过相关途径与美容机构协商退款事项。广州市消委警告:使用“美容贷”签字须谨慎!南都记者就此向广州市消委咨询,市消委向消费者作出如下提醒:一、有些美容贷风险很大医疗美容分期(又称“美容贷”)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主要针对有美容需求但缺少费用的爱美人士。“美容贷”具有放款周期短、手续便捷、不要抵押物等特点。根据媒体报道,目前有中介与美容机构合作,将消费者拉入陷阱。一些自我防范意识较差的消费者往往会成为目标,被中介或美容机构诱导提前消费、超额消费。许多所谓的0抵押0担保低利息,实际上风险很大、很高、还贷要求苛刻。更值得引起警惕的是,有的美容机构还以“免费美容还送钱”为噱头将消费者骗进美容机构实施诈骗。二、消费者一旦违约,将受影响!一般情况下,消费者签名具有法律效力(未成年人除外),是当事人对合同或协议的一种认可。贷款平台也会与央行的征信系统挂钩,消费者一旦违约,征信将受影响。因此,消费者一定要慎重对待各类贷款,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仔细阅读相关条款,切莫因熟人介绍等情况而随意签署,更不要轻信中介人员任何口头上的承诺,否则会陷入被动,容易出现维权无门的情况。三、每一次签名都要三思而后行市消委会提醒,签字需谨慎。每一次的签名与个人证件的出示、复印、扫描都需要三思而后行,对于合同款项要仔细研读,对于对方的承诺更要白纸黑字保留证据。消费者不要被“免费”“优惠”“便宜”等字样冲昏头脑。选择正规的美容机构,若接受医疗美容手术服务,需由消费者家人签字同意方可进行。在签订合同前,所有项目的费用包括将来可能要承担的风险,消费者应让商家、中介做出详尽说明。特别注意要在合同中对退款条件及流程、贷款中止时后续还贷事宜等重要细节进行明确约定。若商家、中介的行为与合同条款不符,消费者可致电12345**服务热线反映。若有证据表明中介存在恶意欺诈,建议保留证据,报警处理。来源:南方都市报(深圳)记者马辉《网贷中介诈骗发生了怎么办?》 精选三“借了2500元,到手2180元,哪有这样子的!”说起自己2016年4月在上的借款经历,上海的徐力(化名)一上来就给记者报了两个数字,在之后的采访中,他不时重复“没有这样的道理”。拍拍贷成立于2007年6月,公司全称为,总部位于上海,是国内首家纯信用无担保网贷平台。徐力称,自己当时被QQ空间上拍拍贷的低利息广告所吸引,所以就点击广告进入,填写基本资料后下载了APP,然后在APP上通过个人身份认证,最后申请了2500元借款。但实际到账的只有2180元,12期(月)共计要还款2800多元。不明白所以的徐力立刻找到了客服,对方告诉他,扣除的是借款手续费。除了徐力,还有多名用户在网上发帖称自己在拍拍贷上借款后,和实际到账金额不符,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示,借款之前平台或客服没有明确告知手续费、利息等。那么真实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平台直接扣除手续费的行为到底是不是“”……投诉:借款前是否明示扣费双方说法不一“申请贷款前客服也没说,平台也没有写明啊。”徐力称,自己向客服提出了退还这笔贷款的请求,但对方表示这属于,仍要还本金和利息。徐力于是认为,自己受到了欺骗,在跟客服多次沟通无果的情况下,他选择了将这笔钱从账户中提出,并且至今没有还一期款。当记者询问徐力当时在借款前是否有对页面截图,以此来证明平台未提前告知收取手续费等事宜,对方表示当时根本没有想到这一点,所以没有截图,但他向记者出示了当时QQ空间的广告截图,只见该广告上写着“贷款金额10000元,每月还款100元”,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内容。不过,徐力向记者表示,如今拍拍贷的APP经过改版,借款页面会明示实际到账数额等项目,然后才有“确认借款”的选项,而在去年自己申请借款时,APP页面上并没有这些,包括每月还款金额、手续费等都是借款成功后才能知道。跟徐力经历相同的李军(化名)也表示,借款前,APP和客服都没有告知其手续费的情况。6月17日,法治周末记者下载了进行体验,在进行各项认证,提交个人证件后,就进入了申请贷款的环节。记者可借款的额度为12000元,在借款页面选择借款金额、后,页面会主动展示“每月还款”“实际到账”两项内容。如选择借款12000元,期限为6个月,那么实际到账11160.00元,每月还款为2130.27元;选择借款1000元,期限12个月,则实际到账925元,每月还款93.59元。在借款页面的中间,有“确认借款”的选项,意味着借款用户在借款前能明确知道实际到账金额及每月所还本息和。而在APP的“更多”这一选项下,列出了借款利息的计算方法——借款的年是根据借款人的魔镜等级(魔镜系统是拍拍贷开发的系统,针对每一笔借款,风险模型会给出一个风险评分)确定的,当借款人的借款申请审核结束后,在“确认”时可以查看详情。不过,在操作过程中,APP页面上并没有对借款手续费如何收取进行说明,记者询问在线客服关于借款手续费的问题,对方表示“页面会有实际到账金额的提示,不同用户费用可能不同”。而法治周末记者在拍拍贷官网上的“客服中心”看到,借款费用分为费用、成交手续费、创建列表费用、逾期利息等,其中对于成交手续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成交手续费分为借款手续费和借款质保服务费,根据魔镜等级,前者为本金的1.5%至12.5%,后者则为9%至23%不等。对于官网上的这些收费说明,拍拍贷官方微博在2016年6月回复借款人微博时称,借款费用标准一直都有,但微博上不少借款人表示,自己借款时官网上并没有这些说明。争议一:扣除手续费是否为“砍头息”徐力、李军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即使平台告知,是否就能直接从借款金额中扣除手续费,扣除手续费是否为变相的“砍头息”。对此,西北政法大学教授、经济法学院院长强力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判定上述情况中,扣除手续费的行为是否为变相的“砍头息”,要看这笔手续费到底是由谁收取。“砍头息是预先从本金中扣除借款利息的行为。而本身是一个信息服务中介的角色,如果说平台扣除的手续费就是作为其提供信息服务的酬劳,那么收取服务费无可厚非;如果说平台扣除的手续费实质上是出借人收取的,那么就能认定它砍头息的本质;但假如说平台是自己放贷,以扣除手续费为名多收利息,那就要看平台放贷的资金来源是哪里,如果是平台自己的钱,其行为就是违规;如果资金来源于跟众人借款,则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强力说。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方案中表示,不得发放贷款。不过强力表示,讨论上述情况是在平台明确告知借款人要收取手续费、实际到账金额与申请金额不符等前提下进行的。“假如说,借款人有证据证明,在借款前平台上没有对这些进行说明,那么平台就涉嫌欺诈,借款人和平台及出借人签订的合同就不成立,不管是不是砍头息,借款人都有权不履行合同。”强力说。而一位资深的业务律师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从广义上来讲,平台从申请的借款额中扣除手续费的行为,本质上就是“砍头息”,只不过是为了规避风险,才会以“手续费”“管理费”等命名。争议二:手续费如何收取才而法治周末记者电话拍拍贷客服,询问扣除手续费的相关事宜,对方表示,借款人申请借款成功后,平台会将借款金额发放到借款人的拍拍贷账户中,并从中扣除手续费。借款人只能将扣除手续费后的钱到自己的银行卡上。而上述律师表示,该说法有浑水摸鱼的嫌疑。该律师表示,判断平台到底有没有“砍头息”,最重要的是看借款人成功申请的金额是否全部到账。而记者采访的几名借款人均表示,借款成功后,账户从来没有收到过完整的借款金额,账户里的金额就是扣除手续费后的费用。“因为借款人是跟出借人发生的借贷关系,作为平台,不能从中截留一部分。只有当成功申请的金额全部到用户账面后,由用户再将手续费打给平台,才算是合规的做法。”该律师表示。该律师表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纠纷案件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通知》规定,出借人将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也就是说,平台存在砍头息的话,借款人的本金及利息都应该按照收到的实际金额来计算。”但该律师表示,在实际情况中,平台只要对借款人提前明示会扣除手续费,而借款人又接受了这一做法,并且按照平台规定来偿还本息,平台是不用承担法律责任的;但如果借款人在借款后期又对砍头息提出异议,那么二者的合同或面临撤销的可能。法治周末记者根据自己体验的实际到账金额来计算,发现均在36%以下。根据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从商业角度来看,平台之所以这样做也能理解。因为不诚信的人太多了。平台作为提供信息服务的中介方,也是出于担心收不到服务费用才这样做。“该律师指出,平台大可让借款人采取先交纳服务费的形式,只不过如此一来,虽然合规,却难以留住客户。专家:向借款人亲朋催收需征得同意除了投诉拍拍贷未提前告知就扣除手续费外,李军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自己非常不满意平台的催收方式。他称自己2015年申请借款6500元,实际到账5960元,分十二期还款,在第十一期时逾期两天未还,自己亲朋好友甚至客户就遭到了催收公司的电话“轰炸”,让他们联系自己还款。这让李军非常愤怒,但同时又觉得很奇怪:注册认证申请贷款的过程中,明明只需要填写两个紧急联系人的方式,催收公司是怎么知道那么多亲朋好友及客户联系方式的?在微博上,也有大量拍拍贷借款人表示,逾期后,多位亲朋好友都遭到了催收公司的短信及电话“轰炸”。对于部分借款人的遭遇,拍拍贷官方微博在其微博下回复,称出现这种情况是“借款人把其号码作为联系人留了下来,因为借款人逾期不还款,也无法联系,第三方只好联系联系人”,并表示“如果不方便联系,或者遇到不文明催收,可以致电客服进行反馈”。对此说法,李军并不接受,他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自己当时就留下了两个联系人的方式,并且注册及申请过程中并没有出现授权步骤——即授权平台从通讯录或者其他途径获取其他联系人。他坚信,拍拍贷APP能读取自己手机的通讯录和通话记录。安徽的黄杰(化名)也不认同拍拍贷官方微博的说法,他回忆,一个很久不联系的朋友在拍拍贷上发生了逾期,自己就接到过多次催收公司的电话和短信;不仅如此,自己的父亲也接到了催收公司的短信和电话。黄杰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自己被催收后,跟该朋友取得了联系,对方表示在平台借钱时,填写了黄杰及联系方式作为联系人,但并没有填写黄杰父亲的任何信息。“我想了一下,应该是我用我父亲的手机给我朋友打过电话,留下过通话记录。”黄杰说。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卫东表示,在催收公司向借款人及其亲朋好友催收这一问题上,其实包含了两种行为,一是平台获取通讯录信息的行为,也就是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第二就是催收公司频繁联系借款人的亲朋好友等,告知他们借款人的逾期信息,并通知他们催促借款人还款的行为,也就是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拍拍贷的用户协议对信息的使用也作出了约定,称“用户知悉并同意,拍拍贷可以使用用户提交或授权而获取的信息、出借人提供的、从第三方获取的信息进行逾期账务提醒或催收等服务,如因此给用户造成不利影响,拍拍贷对此不承担责任”。而在采访中,李军称自己记得很清楚,2015年自己使用拍拍贷时,只填写了两个紧急联系人方式,并没有授权平台可以读取自己的通讯录、通话记录,并给那么多人发自己的逾期信息。黄杰也表示在收到催收短信之后,才知道朋友向借了款,在此之前自己并不知道此事,更没有同意任何人任何平台可以获取其信息。“如果平台与借款人有协议,明确约定可以获取其好友信息并得到好友同意,那么获取信息的行为不构成窃取,亦不存在非法窃取;反之可能将触犯刑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赵卫东表示。而对于催收公司向第三人发布借款人逾期信息的行为,拍拍贷在用户协议中提到“当用户作为借入人借款逾期未还时,拍拍贷可以采取发布用户个人信息的方式追索,拍拍贷对上述行为免责”。赵卫东认为,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应当经过被收集者同意,因此平台与借款人约定同意披露借款信息的,则是可以规避刑法的;反之,如果未经同意并达到入刑标准,则可能受到刑事处罚。(法治周末 平影影)《网贷中介诈骗发生了怎么办?》 精选四“苏先生,因为您这次申请的贷款数额较大,为了确保您有相应的还款能力,我们需要收取您10%的保证金。”电话那头,是一位自称“北京普诚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的男子。厦门的苏先生怎么也没有想到,从接到这个电话开始,为了借贷10万元,自己竟然被骗子骗走了5万元,而看似正规的网贷公司,竟然是电信诈骗的“新马甲”。一地30天成案51起精准诈骗得手率高苏先生是个体经营户,因在生意中急需周转资金,便想求助于网贷公司。今年4月11日,苏先生在网上搜索“贷款”后在某网站留下手机号。第二天,苏先生便接到了自称是“北京宜信普诚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能提供10万元的短期贷款,并煞有介事地通过QQ邮箱传来了一份合同。因为急于筹措资金,且对方在电话中的言谈极为规范,苏先生很快相信了对方。当对方声称要支付10%的保证金时,苏先生很快向指定账户汇去了1万元保证金。在此期间,三个分别显示为北京移动用户的136、157、152打头的手机号给苏先生打来电话,先后以做流水账、缴风险担保金为由诱导其转钱,一心只想快点拿到贷款的苏先生就这样一次次将钱汇向对方指定账户。直至4月16日9时许,苏先生再次拨打对方电话询问贷款办理进度时,发现对方电话一直处于关机状态时才觉察到不对,急忙向厦门警方求助。据苏先生回忆,他先后向对方转账共计5万元。厦门市反诈骗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日至4月23日短短30天内,因轻信办理上当受骗的诈骗警情共成案51起,涉案总金额47.7万元,最大单笔金额达6.12万元。此外,警方还就受害者人群进行了比对分析,在此类案件中,上当受骗的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年龄段则集中在20至29岁范围内,受害人群所从事的职业以个体经营户为主。打正规公司旗号用转账在厦门警方近期接报的一起涉案金额最大的案例中,厦门市民罗先生被人以诈骗,被骗61200元。据警方了解,受害人于日21时许接到一归属地为上海的137打头的手机号来电,对方自称是“上海金浦”的工作人员,可以给事主提供短期贷款,随后便用QQ向事主发送了电子版合同。从次日11时30分开始,对方先后以交合同履行金、一年利息钱、激活金为由分别让事主通过支付宝转账6000元、20000元、20000元、8000元、7200元到指定银行账户下,总计达61200元。直至4月6日21时许,事主发现QQ被拉黑了才感觉被骗并报警。“由于移动支付渠道的普及和ATM机转账‘24小时延迟到账’的新规则,此类电信诈骗往往通过支付宝等移动支付渠道进行。”厦门市反诈骗中心民警洪恒亮告诉记者。根据该中心统计,在51起接报警情中,有25起是通过支付宝完成的转账,有13起通过微信完成,余下的转账则分别通过现金存款、报验证码、和转账完成。五大关键词锁定骗局关键词一:无需任何抵押“不要担保、无需抵押”,利用这些来吸引那些急需筹钱贷款的人,将人引入骗局。此类骗局性贷款几乎不设立任何,无抵押无担保,且利息极为“合理”。关键词二:贷前先交费通常来说,正规的贷款机构在成功放款前是不会收取任何费用的,所以如果在,对方让你先付手续费等费用的话,一般都是骗局。关键词三:超低息贷款与其他贷款机构相比,银行的贷款利率可谓最低。但即使如此,银行的小额也会在8%左右,因此在网上申请小额贷款,如果出现“3万至10万元的小额贷款,利率仅为1%”,肯定就是骗局。关键词四:不要抵押物,只要身份证抵押贷款是要有抵押物,无抵押贷款也是需要稳定的工作以及工资流水还有良好的个人信用才能成功申请的,完全不存在只用一张身份证就可以获得贷款的这种情况。关键词五:无需见面传真合同虽说网上贷款可以在网上提交申请资料,但是最后一般都会选择面签合同,所以对方说“无需见面传真合同”,就是骗局,千万别中了圈套。来源:经济参考报广告:科平台于2014年正式上线,是江苏科银旗下网络借贷平台。科银信贷坚持安全、透明、稳定、高效的经营理念,致力于结全球化发展与信息技术创新,以健全的风险管控体系为基础,为广大机构、小微企业与等提供专业、高效、安全的综合性金融信息咨询与撮合服务,帮助他们实现便捷高效的低成本和。公司管理团队均来自知名金融机构和大型互联网公司,借贷双方资金通过由徽商银行作为监管与存管,借款项目均是本市中小微企业,并提供多重风险保障。公司先后接入:1.日,科银信贷和上海资信征信有限公司签订协议,采用国际最先进的NFCS征信系统。2.日,科银信贷作为泰州市首家,乃至省内首批加入中国支付协会金融共享系统。3.日,科银信贷携手CFCA为您保驾护航,为用户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4.日,科银信贷和徽商银行签署和平台监管协议,所有资金将由徽商银行作为平台监管。《网贷中介诈骗发生了怎么办?》 精选五一位女士到广州越秀丽尚医疗美容门诊部咨询过程中,门诊与三家贷款平台人员当场为其贷款8万元,但后来该女士发现8万贷款打到了门诊账户,自己查看贷款app发现下个月就要开始还款。该女士反映,贷款时自己是懵懵的,美容机构还让她签了一个“协议”,并告诉她一会有电话打过来,按照协议上念就行。记者看到这份协议只有简短一段话:“亲爱的用户,今天你在丽尚医疗美容交付了手术费用或定金或通过第三方贷款费用(80000)都是自愿行为,双方已达成一致,以上的费用不手术也不支持退费,只支持改项目,签字即有法律效应”。下面还有该女士的签名和手印。“事后,该女士表示不做手术,多次投诉要求门诊退款,费时多日经私下赔付美容机构几千元才了事。”那么,到底是什么情况?这种贷款是否存在猫腻?8月24日,南都记者以学生身份到广州丽尚整形美容暗访。进门需讲明介绍人记者甫一进去,就有前台工作人员上前询问姓名、是经过谁介绍来的、咨询项目是什么等等。记者表明自己通过朋友知道这一美容机构,想咨询鼻子整形手术事宜。过了大约5分钟,工作人员让记者进入咨询室。此时一个年轻的女性面部咨询师早已落座等候记者。随后,该咨询师开始观察记者的面部情况。很快,她在单子上列出相关问题,并向记者提出具体的手术方案,力劝做鼻部综合手术,让鼻子更立体小巧些。力劝:只要有身份证就能做贷款记者表示,能接受的价格区间在千把块。但咨询师称,手术费用12000元是现在最优惠的价格,由她开出来的手术方案肯定最经济实惠,效果也会很较明显的:“不像别的医院简单给你做一个几千块的鼻子,你到时后悔来找我,我这个方案不止这个价,而且修复是做手术的一倍,所以做鼻子一定要做好。”而当记者表示自己是大学生,手术费用太贵时,咨询师当即表示:“那就分期贷款咯,只要有身份证就可以申请贷款,我们有合作平台的,都是正规的,比如星计划呀什么的。”该咨询师称,分期贷款为零首付,利息还比银行低。想贷款,要下载一个名为“星计划”的APP,用手机号注册好,由工作人员拿着记者的手机扫码成功后,才能进入申请贷款的页面。当记者向女咨询师询问贷款最后是给谁的,她表示,贷款不贷给个人,只用于微整形项目,美容院是和分期贷款公司合作,贷款是划到美容院账户上的。让记者回答问题时作假随后,该女咨询师从隔壁房间叫来了一个不到30岁的女性工作人员过来指导记者下载星计划APP,填入关于鼻子微整手术的部分信息。一两分钟后,进来了一个年轻男子,自称是贷款公司人员,询问记者现在有没有工作,有没有毕业,平时有没有做过兼职等等问题。在贷款中途,另有一个年长点的疑似美容院工作人员(女)闯入咨询室说:“等下让她回答问题的时候就别说自己是学生,就说是某某单位的。”之后女咨询师还询问记者手机号是否为本人身份证办理,并让记者手持身份证拍照。记者表示需要和父母商量下再做决定。女咨询师力劝记者要做赶紧做,“你告诉家长,家长肯定不同意”。记者走出咨询室后,女咨询师还试图挽留,记者找了个借口匆匆离开美容院。记者注意到,星计划的app界面有“丽尚医疗美容·广州”的字样,显示双方有合作关系。在星计划的网站上,显示其专注医美分期市场,15分钟可完成审核,实时放款。不过,记者查询其相关公司上海甚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商信息显示其经营范围不得从事增值电信、金融业务。律师:美容贷款性质上是消费预付款广东三环汇华律师事务所程跃华律师认为,如果单纯从法律层面讲,许多“美容贷”案例中的美容机构和贷款平台的行为是合乎法律规范的。消费者在此过程中可能是被“忽悠”了,被诱导进行美容消费。但如果消费者是成年人,贷款是经过消费者本人操作,那么不管款项是否划入自己账户,还款事项还是要承担的。从消费者权益来讲,消费者可以要求贷款平台除了网上的协议外,另出具一份书面合同,把借款人、贷款用途、发放账户、预期利息、还款期限等具体内容明确。如果消费者不想消费,可通过相关途径与美容机构协商退款事项。广州市消委警告:使用“美容贷”签字须谨慎!南都记者就此向广州市消委咨询,市消委向消费者作出如下提醒:一、有些美容贷风险很大医疗美容分期(又称“美容贷”)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小额,主要针对有美容需求但缺少费用的爱美人士。“美容贷”具有放款周期短、手续便捷、不要抵押物等特点。根据媒体报道,目前有中介与美容机构合作,将消费者拉入陷阱。一些自我防范意识较差的消费者往往会成为目标,被中介或美容机构诱导提前消费、超额消费。许多网贷平台所谓的0抵押0担保低预期利息,实际上风险很大、贷款预期利率很高、还贷要求苛刻。更值得引起警惕的是,有的美容机构还以“免费美容还送钱”为噱头将消费者骗进美容机构实施诈骗。二、消费者一旦违约,征信将受影响!一般情况下,消费者签名具有法律效力(未成年人除外),是当事人对合同或协议的一种认可。贷款平台也会与央行的征信系统挂钩,消费者一旦违约,征信将受影响。因此,消费者一定要慎重对待各类贷款,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仔细阅读相关条款,切莫因熟人介绍等情况而随意签署贷款合同,更不要轻信中介人员任何口头上的承诺,否则会陷入被动,容易出现维权无门的情况。三、每一次签名都要三思而后行市消委会提醒,签字需谨慎。每一次的签名与个人证件的出示、复印、扫描都需要三思而后行,对于合同款项要仔细研读,对于对方的承诺更要白纸黑字保留证据。消费者不要被“免费”“优惠”“便宜”等字样冲昏头脑。选择正规的美容机构,若接受医疗美容手术服务,需由消费者家人签字同意方可进行。在签订合同前,所有项目的费用包括将来可能要承担的风险,消费者应让商家、中介做出详尽说明。特别注意要在合同中对退款条件及流程、贷款中止时如何处理后续还贷事宜等重要细节进行明确约定。若商家、中介的行为与合同条款不符,消费者可致电12345**服务热线反映。若有证据表明中介存在恶意欺诈,建议保留证据,报警处理。文字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及时删除《网贷中介诈骗发生了怎么办?》 精选六黄国银他在马上“马上贷”产品申请了8000元的贷款,其宣称“最快3分钟放款”,可直到半个月后才收到贷款。用户:申请容易放款难公开资料显示,马上消费金融成立于2015年,是由银监会批准设立、持有的全国性金融机构,由物美控股、重庆银行、、浙江中国小商品城等多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注册资本13亿元,是国内“注册资本第三大”的持牌。根据APP介绍,马上消费金融旗下的产品之一——“马上贷”是一款为用户提供快速小额贷款的信贷产品,根据用户个人情况,提供1000元至8000元的借款额度,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申请贷款,最快3分钟即可完成审批和放款,解用户燃眉之急。7月1日,黄国银通过马上金融APP上的“马上贷”申请了8000元的贷款,预计分12期还清,平台在查询了他的分数、验证了他的身份证等个人信息后,几分钟后就给他发送了一条贷款通过审批的短信。由于“马上贷”宣称“最快3分钟放款”,黄国银原本以为很快就能拿到贷款本金,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等就是十多天。7月17日,黄国银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两天前,我才拿到马上消费金融发放的8000元贷款”。浙江温州用户张先生同样遇到了这一问题。张先生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他6月24日在马上消费金融上申请了8000元贷款,收到了通过的短信后,一直未收到款项;他为此曾多次拨打客服电话,但是一直无人接听,直到7月4日,马上消费金融的客服联系他,称会及时处理未放款的问题,但是,直到7月13日,这笔贷款方才到账。除了延迟外,安徽阜阳用户王亮还遇到款项实际并未到账、APP却已开始计算借款时间和利息的情况。6月29日,王亮在马上消费金融上申请了6000元贷款,直到7月6日,他才收到贷款,不过,客户端显示首次还款日仍为8月2日,“按理说贷款每月一还,这不就意味着我的是从7月2日开始计算的吗”?平台:问题源于用户量激增“在马上消费金融申请贷款审核通过后,款项却迟迟不到账,到底是为什么?”“APP显示已放款,款项并未实际到账,却已开始计算借款时间和利息,合理吗”……法治周末记者发现,黄国银等人的遭遇并非个例,在21CN聚投诉、百度贴吧、微博上,有不少借款用户吐槽自己的遭遇。据21CN聚投诉显示,截至6月30日,平台累计接到关于马上消费金融的投诉共255件,问题主要集中在平台放款慢,仅6月29日17时至6月30日17时,关于马上消费金融的投诉量已达到146件。为何用户通过贷款审核却未及时放款?款项并未实际到账便开始计算利息是否合理?带着各种问题,记者通过马上消费金融官方网站的客服电话、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多种方式和对方取得了联系。7月10日,的相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对于一些用户反映的放款不及时的情况,该负责人表示,这是由于前段时间用户暴增,导致个别用户出现了放款延迟,目前该情况已经基本解决。针对用户反映的客服电话经常无人接听的疑问,该负责人表示,这也是由于公司用户量增加,导致客服热线繁忙,但用户可以通过APP查询贷款信息,也可以通过微信等渠道联络询问。此外,对于用户提出的APP显示已放款,但款项实际并未到账,却已开始计算借款时间和利息的疑问,上述负责人说:“没有放款成功的客户肯定不会产生任何费用,即便可能有个别客户端出现显示问题,后台也会及时修改也会通过后续的系统操作,不放款成功不会收取利息。”专家:应以实际到款日计算利息一位观察人士告诉记者,今年6月以来,银监会等监管部门接连发文整顿校园贷,很多网贷平台从校园市场退出,这也使得一些有需求的用户转向马上消费金融等持牌,使得这些机构短期内用户量激增。马骏对记者表示,网上贷款正在成为一种趋势,用户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而6月,整个金融市场资金都比较紧张,网贷行业也不例外,一旦出现用户量暴增的情况,就有可能出现申请后迟迟不能放款的情况。不过,主要依靠放款方便快捷吸引用户,一般情况下,从事的平台会在1天内放款,而不会出现长时间不到账的情形。根据用户提供的一份借款协议,法治周末记者看到,马上消费金融在协议中并没有约定具体的放款时间,只是标明“本协议自发放贷款之日起生效”。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贾虹杰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平台延迟放款并不构成违约。但他认为,根据合同法,属于实践性合同,平台应以实际的借款数额与到账时间计算利息,所以在借款实际到账前无权收取利息。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湖南华夏标准信用管理公司首席专家张玲同样认为,一般情况下,应当以实际到款日为起点,合理计算和相应利息。记者注意到,马上消费金融已在着手解决相关问题,7月10日,王亮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其客户端上的还款时间已经调整为8月6日。责任编辑:铁木《网贷中介诈骗发生了怎么办?》 精选七网上依靠什么特点吸引用户?每位用户给出的答案也许不尽相同,但放款快速一定是重要原因之一。不过,对于浙江宁波用户黄国银而言,马上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上消费金融”)的放款速度,好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快捷。黄国银表示,7月1日,他通过马上消费金融“马上贷”产品申请了8000元的贷款,其宣称“最快3分钟放款”,可直到半个月后的7月15日,他才收到贷款。用户:申请容易放款难公开资料显示,马上消费金融成立于2015年,是由银监会批准设立、持有消费的全国性金融机构,由物美控股、重庆银行、阳、浙江中国小商品城等多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注册资本13亿元,是国内“注册资本第三大”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根据APP介绍,马上消费金融旗下的产品之一——“马上贷”是一款为用户提供快速小额贷款的信贷产品,根据用户个人情况,提供1000元至8000元的借款额度,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申请贷款,最快3分钟即可完成审批和放款,解用户燃眉之急。7月1日,黄国银通过马上金融APP上的“马上贷”申请了8000元的贷款,预计分12期还清,平台在查询了他的芝麻信用分数、验证了他的身份证等个人信息后,几分钟后就给他发送了一条贷款通过审批的短信。由于“马上贷”宣称“最快3分钟放款”,黄国银原本以为很快就能拿到贷款本金,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等就是十多天。7月17日,黄国银告诉小编,“两天前,我才拿到马上消费金融发放的8000元贷款”。浙江温州用户张先生同样遇到了这一问题。张先生告诉小编,他6月24日在马上消费金融上申请了8000元贷款,收到了贷款审核通过的短信后,一直未收到款项;他为此曾多次拨打客服电话,但是一直无人接听,直到7月4日,马上消费金融的客服联系他,称会及时处理未放款的问题,但是,直到7月13日,这笔贷款方才到账。除了贷款发放延迟外,安徽阜阳用户王亮还遇到款项实际并未到账、APP却已开始计算借款时间和利息的情况。6月29日,王亮在马上消费金融上申请了6000元贷款,直到7月6日,他才收到贷款,不过,客户端显示首次还款日仍为8月2日,“按理说贷款每月一还,这不就意味着我的贷款利息是从7月2日开始计算的吗”?平台:问题源于用户量激增“在马上消费金融申请贷款审核通过后,款项却迟迟不到账,到底是为什么?”“APP显示已放款,款项并未实际到账,却已开始计算借款时间和利息,合理吗”……小编发现,黄国银等人的遭遇并非个例,在21CN聚投诉、百度贴吧、微博上,有不少借款用户吐槽自己的遭遇。据21CN聚投诉显示,截至6月30日,平台累计接到关于马上消费金融的投诉共255件,问题主要集中在平台放款慢,仅6月29日17时至6月30日17时,关于马上消费金融的投诉量已达到146件。为何用户通过贷款审核却未及时放款?款项并未实际到账便开始计算利息是否合理?带着各种问题,小编通过马上消费金融官方网站的客服电话、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多种方式和对方取得了联系。7月10日,马上金融消费的相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对于一些用户反映的放款不及时的情况,该负责人表示,这是由于前段时间用户暴增,导致个别用户出现了放款延迟,目前该情况已经基本解决。针对用户反映的客服电话经常无人接听的疑问,该负责人表示,这也是由于公司用户量增加,导致客服热线繁忙,但用户可以通过APP查询贷款信息,也可以通过微信等渠道联络询问。此外,对于用户提出的APP显示已放款,但款项实际并未到账,却已开始计算借款时间和利息的疑问,上述负责人说:“没有放款成功的客户肯定不会产生任何费用,即便可能有个别客户端出现显示问题,后台也会及时修改也会通过后续的系统操作,不放款成功不会收取利息。”专家:应以实际到款日计算利息一位网贷行业观察人士告诉小编,今年6月以来,银监会等监管部门接连发文整顿校园贷,很多网贷平台从校园市场退出,这也使得一些有需求的用户转向马上消费金融等持牌金融机构借款,使得这些机构短期内用户量激增。首席研究官马骏对小编表示,网上贷款正在成为一种趋势,用户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而6月,整个金融市场资金都比较紧张,网贷行业也不例外,一旦出现用户量暴增的情况,就有可能出现申请后迟迟不能放款的情况。不过,网络小额贷款主要依靠放款方便快捷吸引用户,一般情况下,从事消费金融业务的平台会在1天内放款,而不会出现长时间不到账的情形。根据用户提供的一份借款协议,小编看到,马上消费金融在协议中并没有约定具体的放款时间,只是标明“本协议自贷款人发放贷款之日起生效”。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贾虹杰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平台延迟放款并不构成违约。但他认为,根据合同法,借款合同属于实践性合同,平台应以实际的借款数额与到账时间计算利息,所以在借款实际到账前无权收取利息。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湖南华夏标准信用管理公司首席专家张玲同样认为,一般情况下,平台应当以实际到款日为起点,合理计算贷款时间和相应利息。小编注意到,马上消费金融已在着手解决相关问题,7月10日,王亮告诉小编,其客户端上的还款时间已经调整为8月6日。《网贷中介诈骗发生了怎么办?》 精选八网上小额贷款平台依靠什么特点吸引用户?每位用户给出的答案也许不尽相同,但放款快速一定是重要原因之一。不过,对于浙江宁波用户黄国银而言,马上消费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上消费金融”)的放款速度,好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快捷。黄国银表示,7月1日,他通过马上消费金融“马上贷”产品申请了8000元的贷款,其宣称“最快3分钟放款”,可直到半个月后的7月15日,他才收到贷款。用户:申请容易放款难公开资料显示,马上消费金融成立于2015年,是由银监会批准设立、持有消费金融牌照的全国性金融机构,由物美控股、重庆银行、阳光、浙江中国小商品城等多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注册资本13亿元,是国内“注册资本第三大”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根据APP介绍,马上消费金融旗下的产品之一——“马上贷”是一款为用户提供快速小额贷款的信贷产品,根据用户个人情况,提供1000元至8000元的借款额度,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申请贷款,最快3分钟即可完成审批和放款,解用户燃眉之急。7月1日,黄国银通过马上金融APP上的“马上贷”申请了8000元的贷款,预计分12期还清,平台在查询了他的芝麻信用分数、验证了他的身份证等个人信息后,几分钟后就给他发送了一条贷款通过审批的短信。由于“马上贷”宣称“最快3分钟放款”,黄国银原本以为很快就能拿到贷款本金,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等就是十多天。7月17日,黄国银告诉小编,“两天前,我才拿到马上消费金融发放的8000元贷款”。浙江温州用户张先生同样遇到了这一问题。张先生告诉小编,他6月24日在马上消费金融上申请了8000元贷款,收到了贷款审核通过的短信后,一直未收到款项;他为此曾多次拨打客服电话,但是一直无人接听,直到7月4日,马上消费金融的客服联系他,称会及时处理未放款的问题,但是,直到7月13日,这笔贷款方才到账。除了贷款发放延迟外,安徽阜阳用户王亮还遇到款项实际并未到账、APP却已开始计算借款时间和利息的情况。6月29日,王亮在马上消费金融上申请了6000元贷款,直到7月6日,他才收到贷款,不过,客户端显示首次还款日仍为8月2日,“按理说贷款每月一还,这不就意味着我的贷款利息是从7月2日开始计算的吗”?平台:问题源于用户量激增“在马上消费金融申请贷款审核通过后,款项却迟迟不到账,到底是为什么?”“APP显示已放款,款项并未实际到账,却已开始计算借款时间和利息,合理吗”……小编发现,黄国银等人的遭遇并非个例,在21CN聚投诉、百度贴吧、微博上,有不少借款用户吐槽自己的遭遇。据21CN聚投诉显示,截至6月30日,平台累计接到关于马上消费金融的投诉共255件,问题主要集中在平台放款慢,仅6月29日17时至6月30日17时,关于马上消费金融的投诉量已达到146件。为何用户通过贷款审核却未及时放款?款项并未实际到账便开始计算利息是否合理?带着各种问题,小编通过马上消费金融官方网站的客服电话、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多种方式和对方取得了联系。7月10日,马上金融消费的相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对于一些用户反映的放款不及时的情况,该负责人表示,这是由于前段时间用户暴增,导致个别用户出现了放款延迟,目前该情况已经基本解决。针对用户反映的客服电话经常无人接听的疑问,该负责人表示,这也是由于公司用户量增加,导致客服热线繁忙,但用户可以通过APP查询贷款信息,也可以通过微信等渠道联络询问。此外,对于用户提出的APP显示已放款,但款项实际并未到账,却已开始计算借款时间和利息的疑问,上述负责人说:“没有放款成功的客户肯定不会产生任何费用,即便可能有个别客户端出现显示问题,后台也会及时修改也会通过后续的系统操作,不放款成功不会收取利息。”专家:应以实际到款日计算利息一位网贷行业观察人士告诉小编,今年6月以来,银监会等监管部门接连发文整顿校园贷,很多网贷平台从校园市场退出,这也使得一些有需求的用户转向马上消费金融等持牌金融机构借款,使得这些机构短期内用户量激增。首席研究官马骏对小编表示,网上贷款正在成为一种趋势,用户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而6月,整个金融市场资金都比较紧张,网贷行业也不例外,一旦出现用户量暴增的情况,就有可能出现申请后迟迟不能放款的情况。不过,网络小额贷款主要依靠放款方便快捷吸引用户,一般情况下,从事消费金融业务的平台会在1天内放款,而不会出现长时间不到账的情形。根据用户提供的一份借款协议,小编看到,马上消费金融在协议中并没有约定具体的放款时间,只是标明“本协议自贷款人发放贷款之日起生效”。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贾虹杰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平台延迟放款并不构成违约。但他认为,根据合同法,借款合同属于实践性合同,平台应以实际的借款数额与到账时间计算利息,所以在借款实际到账前无权收取利息。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湖南华夏标准信用管理公司首席专家张玲同样认为,一般情况下,款平台应当以实际到款日为起点,合理计算贷款时间和相应利息。小编注意到,马上消费金融已在着手解决相关问题,7月10日,王亮告诉小编,其客户端上的还款时间已经调整为8月6日。《网贷中介诈骗发生了怎么办?》 精选九自从微信推出钱包功能后,很多人都学会了用微信来发、转账、付款等,非常方便。但有不少人利用此功能来实施各种诈骗,花招太多让人防不胜防。也有不少人因为一不小心,账户的钱大额支出,令人哭笑不得。小编收集了几起常见的案例进行分析,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别人亲身经历的教训,大家别让悲剧重演了。一、接龙红包案例:小兰被拖进一个陌生的微信群,一进群就抢到一个101块的大红包,还暗喜运气好的时候,群里很多人都在@自己继续发,才发现原来手气最佳要红包接龙,于是只有按照规矩发了一个200元的红包让大家抢。接下来不到两个小时,小兰玩微信红包接龙就赔了2000多元。分析:接龙红包拼的是手气,通常抢到最少或最多的继续发。类似玩法还有比红包尾数大小、石头剪刀布等。一些庄家会利用软件做弊,设定不抢最小包 或最大包、尾数修正、单双等;至于石头剪刀布、丢骰子根本不需要软件,先把网络断开,接连发送几个骰子,无网络状态则发送失败,然后玩的时候连接网络选点数大的那个重发,骗取不知情的玩家。二、微信盗号案例:小张的微信收到好友消息,称手机刷机后联系人号码没了,要重新新建联系方式。得到小张手机号码后,对方又发来微信称登录微信需要好友验证,要小张把收到的验证码发给他。小张将验证码发过去后却登不上自己的微信,再修改密码登陆零钱已没有了。分析:微信盗号方法十分简单,知道账号或者绑定的手机号码后,使用手机号码验证可以绕过密码直接登录。不法分子利用这一漏洞在骗取你的手机号码 和验证码后,可以轻易盗号。注意很多骗子可能会分两步,第一步先骗取你的号码,第二部隔段时间会伺机说需要发验证码或者网址到你的手机,这样的骗局往往容 易掉以轻心。三、微信转账案例一:小琳的朋友小张说自己缺钱临时需要周转,向小琳借2000元。小琳在微信上给小张转了2000元,事后也没有让小张补一份借条。过了一阵子,小张非但没有还钱,还玩起了人间蒸发。无奈之下,小琳向象山法院提起了诉讼,直到开庭,小张仍然下落不明。庭审过程中,小琳没法提供手机上转账给小张的原始页面,只出具了一份微信转账截屏的打印件。更麻烦的是,这份打印件上显示的收款人竟然是一个网名——“重*再来”。因为是网名,没办法确认这个网名是否被告小张。小琳提供的微信转账截屏打印件虽然能当证据使用但是却不能孤证定案,鉴于此,法院最终以证据不足驳回了小琳的诉讼请求。案例二:孙先生找到陈律师,说这两年来,他陆陆续续通过微信转账借给朋友丁先生12万元,没有借条,丁先生迟迟不肯还款。陈律师看其微信转账记录,丁先生的微信账号并非实名,而是一个公司名称。孙先生有的也是类似于小琳的孤证,别的证据都没有。陈律师建议孙先生,要再尽快补充、固定证据。在陈律师的指导下,孙先生分别在微信、短信里给对方发去信息,大致内容是:“丁***,我是***,我在***时借给你,合计***,请你尽快归还。”庆幸的是,丁先生并不知道孙先生已经打算提起诉讼,也没有提防。在短信和微信上都回复:“有数了。”随后,孙先生又给对方打去了电话,在电话里进一步确认借贷的事实,并进行电话录音。最后,这个案子从原来的孤证变成了完整的证据链,孙先生的诉讼请求得到了法院的支持。到现在,钱也已经基本还清了。但遗憾的是,在更多的案例中,证据很难补齐,比如收到类似的短信,对方置之不理,没有任何回复。分析:现实中微信转账金额的来源有两类:一是与微信平台绑定的银行卡,这种方式可以根据相关的微信聊天记录、银行的存取款流水记录形成证据链来证明借款事实。二是。一些手机的系统无法显示转出转入对方的昵称,仅有金额、交易日期、交易号码及“朋友已确认收钱”字样。仅凭转账记录根本无从证明已收款的“朋友”是否就是借款人本人。建议:钱可网上转,借条当面给!也不要因为麻烦、碍于面子等原因就不写借条。需要提醒的是,借条最好能附上借款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如果事后有纠纷,有明确的身份信息会好很多。别偷懒,红包、转账附言要用好!如果碍于客观情况不方便立书面证据,那也要留心收集、固定电子证据了。生活中,很多人在给对方发微信红包、转账时都会用系统默认的附言,如“恭喜发财、大吉大利”等。提醒大家,如果是通过微信转账等借钱给对方,务必在附言栏目里备注好钱款的性质。另外,还可以沟通中再确定对方的身份信息、款项性质,减少后期可能引发的麻烦。四、集赞有礼案例:刘女士参加了本市某影楼发起的“集赞有礼”活动,只要转发活动至朋友圈,并关注该公众账号,获32个赞即可获星巴克马克杯一套。致电影楼确认活动的真实性后,刘女士马上参加活动并集了32个赞, 第二天果真领到一套“星巴克马克杯”。分析:集赞有礼其实是商家发起的营销手段,目的在于诱导用户分享至朋友圈或填写个人信息,但实际兑换的礼品内容与承诺的不符,多为成本低廉的假 货;或以礼品送完为由拒绝兑换。该类营销从2014年就流传开来,当年微信平台还宣布公众号一旦发现4次集赞将永久封号。但微信注册门槛低,此类活动滔滔 不绝。提醒:《广告法》规定,商家只要发布了营销活动,就必须按约定兑现承诺,否则可按照虚假广告和宣传来依法处理。参与者如发现在活动过程中商家涉嫌虚假广告、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可以向工商部门举报。五、孩子玩游戏花掉父母上万元为了方便,现在不管是购物、吃饭还是玩游戏很多都开通了微信支付功能,因此,《7岁孩子玩手游20天,花3万元家长退款要求遭拒》《3天过万,小孩子玩手机游戏惹的祸》《熊孩子玩游戏,3天花掉上万元》《熊孩子“败家”防不住,玩手游6天充值5万多元》等多篇报道见诸媒体。案例:老王有个12岁的儿子齐齐,平时酷爱玩手机游戏。12月20日,老王去银行取钱时,发现账户上莫名其妙少了3万元,惊出了一身冷汗。“我的银行卡、身份证都随身带着,密码只有自己知道,钱怎么不见了?”老王百思不得其解,立即到银行柜台咨询。工作人员查询后说,这些钱都是通过网络消费的,并提供了详细的消费清单。清单显示,从12月16日到19日的三天内,共支出3万多元,其中最多的一笔达9999元。老王回家问儿子,这才知道是儿子玩手机时把这些钱花掉了。原来,齐齐在爸爸手机上下载多款游戏,以及学习软件,瞒着大人花钱充值、升级会员、购买游戏装备。得知真相,老王气不打一处来,狠狠地教训了儿子一顿。无奈之下,老王带着儿子来到澄潭江派出所求助。民警调查后发现,老王账户转走的3万多元都是被齐齐充到了QQ钱包,其中1万多元已在手机游戏及学习软件里消费了。民警说:“老王的手机绑定了银行卡,在游戏账号里输入手机号,确认后就能收到一个验证码。输入金额和验证码后,钱就被转出去了,根本不需要密码。”民警发现,剩下的钱还在齐齐的QQ钱包里,当场帮老王把余下的2万元提现还给了他。老王说,自己家庭比较困难,平常靠打零工赚点钱,齐齐用掉的1万多元相当于他近半年的收入。此后,他多次打电话到相关公司,希望对方退还这笔钱。然而,对方称:“已经消费的钱不能退。”建议:随着网络的发展,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越来越简便,手机与银行卡绑定,就变成了一个“钱包”,孩子很容易将钱花出去,大家可通过手机“设置”来限制APP付款功能。并且孩子沉溺于手机游戏,多半是因为缺乏家人关爱。父母应该多抽空陪伴孩子,带他们接触大自然,培养多种兴趣爱好,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最后,还有一个在使用微信时遇到的尴尬问题:Q:红包发错怎么办?对方不还怎么办?A:以不当得利为由提起民事诉讼。一旦发现使用微信转错账后,应立即和对方联系或请求平台客服帮助协调,并向对方提出退还误转款项的请求。一般情况下,对方核实后会主动还款。如对方拒不退还,事主可以要求对方返还不当得利为由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此时,当事人要注意保存转账记录、银行卡明细等证据。关于收取对方错转款项的行为,依照民法规定应当属于法律所规定的不当得利。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给受损失的人。大家也可以提前设置微信转账延时到账功能,可在意识到风险或者错误后,撤销转账。设置方法:进入微信中的“钱包”→点击右上角三小点→选择“支付管理”→点击“转账到账时间”→根据需要选择到账时间。点击阅读原文赶快上参与!《网贷中介诈骗发生了怎么办?》 精选十近日,上海警方接群众报警,称有人以招工为名骗取当事人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办理网络贷款实施诈骗。10月31日,经连日调查走访,上海警方成功捣毁这一以招工为名利用网贷套现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抓获李某、王某、刘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7万余元。目前,李某等人已因涉嫌诈骗罪被松江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网上应聘兼职代购 还没开工就拿到奖励金90后的颜小姐大学本科毕业不久,在苏州某医疗器材公司担任产品测试员。10月2日,休息在家的颜小姐在网上看到一则“兼职代购”的信息,便主动致电联系,电话中男子让她次日到苏州一小区门口参加面试。10月3日上午,颜小姐如约抵达后,有两名男子出现,煞有其事地向她介绍:兼职代购手机,其实就是当“黄牛”,代购的钱都是“大老板”出,颜小姐不会有任何风险,代购者只需要拿着钱去上海的某品牌手机直营店排队买下新近上市的手机即可。公司垄断货源后再加价卖出,老板赚取差价便会给颜小姐每天150元到200元不等的报酬。但是,为了保障代购资金的安全,需要颜小姐配合到上海进行信用认证和信息注册。见颜小姐面露疑色,其中一名男子主动掏出150元预支给颜小姐,说认证成功就会有150元的奖励金,而像颜小姐这样有固定工作的兼职者,信用可靠,一定能够通过验证。还没开工就拿到奖励金的颜小姐喜出望外,遂答应了对方要求,一起动身前往上海。谎称认证个人信用 实则办理网贷套现当天傍晚,两名男子带领颜小姐登记入住了松江区人民南路上的一家旅馆,没多久就有另两名自称协助注册的操作人员到来。拿到预支奖励金的颜小姐对他们深信不疑、言听计从,在对方要求下,甚至交出了她本人的身份证、银行卡、手机以及支付宝密码。期间,操作人员两次用颜小姐的手机帮她拍照,说是注册需要在。当颜小姐对注册流程产生好奇时,陪同来沪的男子则把她叫到一旁,关照她一些代购方面的注意事项,让她务必牢记,而实则是在分散她的注意力。两个多小时候后,操作人员把手机、证件、银行卡统统还给了颜小姐。最后,对方表示,公司已经给她安排好了第一笔业务,国庆节结束后就会联系她,让她先回去等消息,并且再次预支了所谓200元业务提成让其安心,便离开了旅馆。10月19日,长假过去一个多星期后,颜小姐始终没有等到代购公司的任何电话,回拨男子的手机也始终是关机状态。疑窦丛生的颜小姐这才前往开户银行进行查询,并从客服人员处得知,对方用她的手机绑定身份证、银行卡,从多个不同的网络贷款APP平台办理了4笔合计4万余元人民币的贷款。于是,颜小姐立即从苏州赶回事发地松江报案。多行不义必自毙 连日侦查一锅端接到颜小姐的报案后,松江公安分局岳阳派出所民警立即介入调查。10月25日晚,经连日侦查排摸,警方在松江区谷阳北路上的一家旅馆内,将诈骗团伙主要犯罪嫌疑人李某抓获。通过对案件的缜密侦查和细致梳理,至10月31日,警方相继将王某、刘某等其他4名团伙成员抓捕归案。到案后,李某等人均对自己伙同他人实施诈骗的行为供认不讳。经查,犯罪团伙预先在网上发布兼职招聘信息,通过预支酬劳、奖励金的方式骗取被害人信任,再以信用认证、信息注册等为名使用被害人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办理网络贷款业务,从而套现转账实施诈骗。目前,5名犯罪嫌疑人均已因涉嫌诈骗罪被警方刑事拘留。“我当时也留过心眼,但我的银行卡和支付宝里都没有存款和资金,完全没有想到他们可以通过手机在网上进行套现”。在后来的采访中,当被问及为何把银行卡甚至支付宝密码交予对方时,颜小姐这样向记者解释道。恰巧的是,民警在审讯中得知,就在10月25日李某被抓获的当天上午,犯罪团伙刚对另一名男子作案得手。被害人王先生从昆山被骗来沪,几乎与颜小姐的遭遇如出一辙,也是把身份证、手机和一张没有存款的银行卡轻易交给了对方,最终被骗取了2万余元。当民警找到王先生时,他还一头雾水,浑然不知已经被骗。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手机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通讯工具,更是一部集移动支付、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智能终端,许多新颖的侵财犯罪手法也随之层出不穷。警方在严厉打击的同时,提醒广大市民群众,除了捂牢钱袋子、银行卡等财物,更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身份证等与个人信息高度相关的物品,以免遭到不法分子利用和欺骗,造成经济损失。来源:人民网 作者:龚莎 于筱晴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P2P立场,亦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小编删除。-END-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还可以输入 500字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
认识你李颖我很高兴!
认识你李颖,我很高兴!
别的不清楚a,不过米.族金融的这个真的投了。之前进入了上海备案前100,挺火的,感觉比较稳,继续支持。
我是熊猫BABY品牌运营部负责人,该篇帖子所编写内容完全属于与事实不符,是对我品牌的恶意中伤诋毁,本企业属于合法经营中的正规企业,从未做过以上文章所写的骗人的事,发布该篇不实文章的个人我们会追究责任。
此文章内容不属实,有意损害澳嘉公司名誉权,希望网站管理者,对此文章进行相关处理..
一个很XX的平台,客服打了四遍电话没人接,手机app告诉我在更新不能用手机操作买标,等了一天没有新手标提现手续费5万扣款250,重点是提现时候系统非常卡,提现到账才发现被扣了250元
楼主明显是用标题敲诈平台,目前有些人利用互联网传播功能,以不适过期信息,危害企业的声誉,达到拿钱删帖之目的。具有刑事犯罪之嫌疑。
张佳笳你拉黑我仲叫我唔好揾你,旺角送你走时你话最迟初十五拎俾我,我答应你的事做了,但你答应我的事肯定冇做,丽江返来唔講声全部拉黑我,自己冇做到仲恶人先告状起屈到我度,点会唔揾你呢一定揾你
“现金贷”高利贷应当退还借款人高于36%的那部分利息!!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因此,判定合法现金贷及非法高利贷的监管红线应当是实际年化利率是否超过36%,实际年化利率不超过36%的现金贷业务应当认定为合法现金贷,实际年化利率超过36%的的现金贷业务应当认定为非法高利贷。
例如XX金融平台,借款4000,分期三个月,每月还款1553.11,实际利率99%,明显是非法高利贷。尽管平台以各种“费用”为辨辞,但终究掩盖不了高利贷的实质,因为法律认定很明确:借款人的还款金额与借款金额的差额就是利息,这个利息当然包括网贷平台巧立名目的各种各样的所谓“费用”。
违反国家法律的借款合同,一开始就是无效合同!借款人只需还本金和合理利息!
要讨回高于36%的高利贷利息,现在就立刻投诉网贷高利贷!
(如何投诉网贷高利贷,百度一下就知道)
“现金贷”高利贷应当退还借款人高于36%的那部分利息!!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因此,判定合法现金贷及非法高利贷的监管红线应当是实际年化利率是否超过36%,实际年化利率不超过36%的现金贷业务应当认定为合法现金贷,实际年化利率超过36%的的现金贷业务应当认定为非法高利贷。
例如XX金融平台,借款4000,分期三个月,每月还款1553.11,实际利率99%,明显是非法高利贷。尽管平台以各种“费用”为辨辞,但终究掩盖不了高利贷的实质,因为法律认定很明确:借款人的还款金额与借款金额的差额就是利息,这个利息当然包括网贷平台巧立名目的各种各样的所谓“费用”。
违反国家法律的借款合同,一开始就是无效合同!借款人只需还本金和合理利息!
要讨回高于36%的高利贷利息,现在就立刻投诉网贷高利贷!
(如何投诉网贷高利贷,百度一下就知道)
小骗的老母真好操
我们在选购短期理财产品的时候,需要根据你的投入期限,资金用途,以及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等综合考虑来做出最终决定。只有通过这样层层的筛选,才会让你购买到更加靠谱的短期理财产品。现在监管都不让平台有风险保证金了,履约险应该是现在安全等级最高的了。就是保险公司和平台合作,给借款人买保险,保借款人能履约还钱。如果借款人不还钱,就有保费了呗。不过这个也不是一般平台能谈下来的,得是资产风控都非常好的平台才有可能做,不然谁都不还钱让保险公司赔保险公司又不傻。不过也要警惕有平台上假的履约险,要擦亮双眼。目前履约险我买过和信贷,XXXXX,米缸金融都还可以,合作的都是大公司。不过网贷有风险,不管是什么保证都要擦亮双眼比较好。
就是都是骗子。
就是都是骗子。
就是都是骗子。
相关推荐:
投资人QQ群
沪公网安备 4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做网贷中介怎么找客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