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都有猫腻,工商银行保险理财财还敢买吗

鞋中吕布!Bape x Yeezy 750 Boost Black猿人联名|吕布|猿人|鞋身_新浪网
鞋中吕布!Bape x Yeezy 750 Boost Black猿人联名
鞋中吕布!Bape x Yeezy 750 Boost Black猿人联名
今天凑巧看到一双朋友的鞋子,真的是帅,打心眼里。这双据说是 Bape x Yeezy 750 Boost Black 最新联名,凭借着椰子700不凡的名声,现在又有 BAPE的加持,估计是难上加难!接下来咋门一起来欣赏下:鞋身采用迷彩的设计,颇具军事风格。最大的亮点莫过于侧后跟处的黄色猿人头像,格外显眼。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老人买理财产品两个月亏20万!这家银行被判担责8成,还有什么理财产品是靠谱的呢?转自【投理想】
继招行10亿,交行3亿理财产品“摊上事”后,轮到平安忽悠老人买理财,两个月亏了20万!
01 老人买银行理财,两个月亏了20万
投资者王某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差,但平安银行工作人员依然向其推荐中高风险的理财产品,结果在两个多月内,王某亏损了20余万。因认为银行存在过错,王某将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宣武支行起诉至法院索赔。近日,西城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宣判,判决银行承担八成责任,赔偿王某损失16万余元。
另外,交行最近也被曝3亿理财退出存在问题。原本是2015年到期,如今延期了两年,而且还是无法按照协议的收益率退出,说好的年化8%的收益,如今只能拿到4%。
举了这么多例子,小编就是想告诉大家:在金融去杠杆的强势背景下,去刚兑不可逆,银行理财猫腻多,风险大,更别指望能保本保息,银行“违约潮”已轰鸣而至!
02 从平安银行等银行理财产品违约事件,给了我们尤其中老年朋友两点提示:
第一,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要谨慎小心,不要只盯着高收益,而是要看清楚产品投向,更要根据自身能力购买相配风险定价的理财产品。
目前无风险的收益率在4%-5%左右,一旦高出这个水平,你就要长心眼了,无论销售人员描述的多么天花乱坠,背后的风险也不可避免。
第二,中老年人要用钱的地方多,比如突发的医疗费,不宜投资期限较长的理财产品。
03 钱生钱的路子还有哪些?
小编在此强调一遍理财的基本原则,合理的资产配置以固定为主,浮动为辅,保障(保险)优先。
首先,像炒股、黄金这些,则属于浮动收益。我不推荐小白玩,容易成为接盘的韭菜。
再者,像P2P、基金定投、理财通这些,就属于固定收益,特别是P2P,收益完虐银行理财,100元就能起投,门槛特别亲民。
但从平时的留言来看,似乎大家对P2P存在一些误解,小编觉得有必要科普一下。
一、国家此前打击现金贷,出台收紧网络小贷牌照政策,和P2P网贷没有半毛钱关系。
P2P平台只是充当信息中介,撮合借款人和投资人,不需要金融牌照。
监管严查的网络小贷,公司不吸收存款,用自有资金对外放贷,经营需要申请牌照。
但获得网络小贷牌照的公司,很多都做起了现金贷业务,所以监管旨在遏制现金贷乱象。
二、之前轰动一时的e租案、钱宝并不是P2P网贷,而是非法集资,P2P不背这锅。
现在,国家对网贷行业的监管的确越来越严格,但这反而给那些正规军建立起了一条“护城河”,一些稳健而有实力的老牌平台,还是值得投资的。
虽然在严监管下,未来P2P的收益率会不断下滑,最终可能只比银行理财产品高一点,但在目前阶段,全市场所有固收类产品中,P2P依然是最佳选择,没有之一。
总之,没有人会对你的钱百分百负责,买各种理财产品,不管P2P也好,银行理财也好,都要去看合同,看底层资产,自己评估风险和风控水平。
不懂咋办?肯定要花心思去学去问,更何况很多人学不会开车,但也不影响他坐车出行啊。
投资永远是收益和风险成正比,风险意识最重要,投资之前先学习,不了解,看不懂,不投资。
来看看实现资产翻番需要多久:
根据理财投资七十二法则,我们不难算出时下主要理财渠道实现资产翻番所需时间:
1.储蓄:现在1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是1.5%,本金翻一番需用时间:72&1.5=48年。
2.股票:股市风云变幻大家已经感受过了,不同于固定收益类投资,股市是动态的,长期来看,股民中7赔2平1赚的格局永远不会变。
3.余额宝:按余额宝最近的收益4%计算,本金翻番的时间为:72&4≈18年。
4.投理想投资:年化收益率12%左右,本金翻番的时间为:72&12≈6年。
【投理想】邀请好友年度有利-呼朋唤友领现金,日进斗金盈新春领18+48+88+138+198元
+10元现金奖励&
“油卡话费增值好礼集结号”活动&
&活动参与网址:http://www.toulixiang.cn/touch/regist.html?wap_referer=2489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银行理财产品的各种猫腻-金投银行频道-金投网
网友评论:
来源:人民网
编辑:huangqizhao
摘要:银行理财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然而银行理财经理也并不靠谱,出于自身的利于,会把投资者引入误区,误导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认识,今天我们就为投资者开其中的猫腻。
金投银行6月29日讯,银行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然而银行理财经理也并不靠谱,出于自身的利于,会把投资者引入误区,误导投资者对的认识,今天我们就为投资者开其中的猫腻。
一、理财风险等级要认清
所以投资在购买理财产品是应注意产品说明书中所标示的产品风险等级,不能简单的听信理财经理口头所说的,投资者应该以自身的风险偏好选择产品,不要盲目的追求高收益。
二、风险评测不能马虎
在银行买过理财产品的人都知道,首次去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前要进行风险评估测试。根据银监会的规定,投资者只能购买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相应或更低风险等级的理财产品,比如你的风险评估结果是稳健型,那么你就只能购买PR1和PR2两类产品。
然而,为了提高销售业绩,很多银行理财经理会引导客户,甚至代替客户填写风险评估测试,以达到可以购买更高风险级别理财产品的客户评级,这样能确保买产品时不受限制。然而对于客户来说,买到&风险超标&的产品,本金和收益可能面临着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风险。因此风险评估测试一定要自己认真做,不能走过场。不要轻信理财经理的一面之词,以免买到自己风险承受能力之上的产品,从而超出自己的风险承担能力。
    
【免责声明】金投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金投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新开卡赠5000集分宝☆刷卡?5元=1个集分宝☆周五遇八有礼☆每月8日开抢红包
☆ 全币种消费人民币还款☆ 有效期内无附加条件免年费☆ 全球用卡服务及商户礼遇☆ 高额旅行保险赠送
☆超市、加油全年返5% ☆享受优惠最全的交行卡之一 ☆最快当天领卡 ☆签账消费,免息尽享
☆取现额度100%☆专属梦想金☆特定日消费2倍积分☆账单分期利率9折
☆新户达标送780元新秀丽双肩背包
☆游戏玩家每月最多可赚500招行积分
☆新户达标月月领星巴克等好礼
☆新户达标送780元新秀丽双肩背包☆游戏玩家每月最多可赚500招行积分☆新户达标月月领星巴克等好礼
    
额度:0-5万
额度:0-5万
额度:0-5万
额度:0-5万
额度:5-10万
额度:0-5万
额度:0-5万
额度:10-50万
额度:10-50万
☆新开卡赠5000集分宝☆刷卡?5元=1个集分宝☆周五遇八有礼☆每月8日开抢红包
☆ 全币种消费人民币还款☆ 有效期内无附加条件免年费☆ 全球用卡服务及商户礼遇☆ 高
☆超市、加油全年返5% ☆享受优惠最全的交行卡之一 ☆最快当天领卡 ☆签账消费,免息
☆取现额度100%☆专属梦想金☆特定日消费2倍积分☆账单分期利率9折
利率:0.9%-1.8%
利率:0.7%-1.5%
利率:1.3%-1.3%
利率:0.03%-0.06%
存款计算器◆
信用卡计算器◆
贷款计算器◆
取个钱怎么这么难,其实不难,只要把这个异地取款手续费取消了,傻根...
朋友们,你们的银行卡开通了短信提醒吗?说真的,这个提醒还是挺方便...
据我所知,银行已经通过多种途径花式揽存了,部分银行针对存款金额较...
话题概览|余额宝持有额度上限大幅下调至25万2余额宝为国家打...
版权所有 (C) 金投网 www.cngold.org 浙ICP备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
为方便用户快速收藏本站,请牢记本站易记网址:jt.cn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厦门易法通法务信息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文章中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联系管理员:webmaster@cngold.org 欢迎投稿:tougao@cngold.org
我的意见:银行理财产品“猫腻”多 理财经理是大忽悠?【搜狐银行观点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1贴子:
银行理财产品“猫腻”多 理财经理是大忽悠?
随着物价居高不下,普通投资者寄望于理财产品能够跑赢CPI,纷纷购买了各类银行理财产品。但《金融投资报》记者经过连日来的调查和梳理发现:不少银行工作人员强推网银、捆绑销售理财产品、隐瞒投资风险、推销信用卡、售卖基金……生硬推销、死缠烂打,让市民感叹——银行业务员卖产品为啥比保险推销员有过之而无不及?  超16万亿!这是银行2011年发售理财产品所募集资金的总数。根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突破2万款,同比增长97%。本质上,银行理财产品变得丰富对老百姓来说是好事,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被投资者誉为“安全的银行理财”也会露出凶险的一面:渣打银行澳元理财产品亏损95%,被网友称之为“绞肉机”;建行产品到期莫名蒸发近1%收益,被戏称为“吸金黑洞”……  在调查中《金融投资报》记者发现,不少银行业务员为实现销售,采用各种手段诱使客户购买理财产品、基金、保险等,及至产品出现亏损消费者才发觉,而往往因为销售时银行员工的“承诺”多为口头,难以留存证据,不少消费者只能“自认倒霉”。  理财经理是“大忽悠”?  近日,有媒体报道,在某银行的“理财建议”下,77岁的林老太原打算用作存款的数十万元先后“变脸”成了基金、保险等理财产品。最为离奇的是,银行“忽悠”老太太购买的投资连结险,不仅毫无保底,且投保年龄竟是“出生满60天至65周岁”!  据悉,银行客户经理游说林老太将储蓄的48万多购买了41.7万的基金和5万元的分红险。此后半年,银行“帮”老太太赎回41.7万基金,转而再次购买了43.5万保险。至此,老太太在银行共持有48.5万元的保险。而这些资金都被投入偏股型账户,由于股票市场大幅波动,林老太投入的48.5万缩水至29.47万元!  其实,这种问题在我们身边经常发生。《金融投资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银行内的工作人员借着银行的公信力,很容易得到储户的信任。不管是理财经理或是保险推销人员,都更能打动储户。特别是,中老年投资者更愿意听信他们推荐的理财产品和保险产品。 记者在少陵路某银行网点看到,一名中年人正在柜台办理存款业务。当银行工作人员发现他有20万存款时,旁边走过来一个理财顾问,热心地向他推荐:“反正这笔款暂时不用,不妨买一款理财产品,时间不长,只需要3个月,就能得到5%的回报。”见中年男子有点心动,理财经理开始大肆推介该款理财产品,一直强调5%的预期收益率一年就是1万,如果不买,这款产品明天就会售完等等。记者发现,该男子还未来得及看产品的细则,就在“半推半就”下签了认购合同。  据了解,随着银行理财产品热销,部分银行网点里最基本的存储业务的资源反而被理财产品占有。在银行排队办理存储业务时,经常会受到理财顾问的“骚扰”,而像因客户购买理财产品而插队的情况居然被银行所允许。  产品莫名蒸发近1%收益  由于银监会并未对理财产品的收费明文规定,银行通常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定价。《金融投资报》记者发现,部分银行在理财产品说明书中并未写明收取手续费的额度和方式,而是直接在未告知投资者的情况下,自行扣除该类费用。  例如建设银行2月10日发放的“乾元—私享型”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其产品说明书显示“产品拟投资的资产组合预期年化净收益率为5.7%-6.8%,扣除销售费率、托管费率后,在投资于基础资产的本金和获得收益按时足额回收的情况下,客户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7%”。记者在说明书上发现:产品销售费率为0.20%/年,产品托管费率为0.05%/年。也就是说,除了这两笔固定的收费外,该产品的实际收益率应该为5.45%至6.55%之间,按照说明书中提示的4.7%的收益率来计算,有一笔0.7%至1.75%的费用不翼而飞。但建行并未在说明书中注明该费用的去处。  针对莫名蒸发的收益,记者向建行双楠支行的客户人员提出疑问,该人员却建议记者找其他人员咨询:“我不是理财经理,理财经理会进行解释。”记者针对该问题咨询了4-5个建行工作人员,他们均以自己“非理财经理”或“不是负责该产品的销售人员”为由而拒绝解释。就在记者打算离开的时候,该行一位大堂服务人员随口说了一句:“客户一般只关心到手的收益,谁关心费率啊。”理财产品内外有别?  《金融投资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理财产品收益率内外有别。针对同一款理财产品,银行员工获得6%的收益率,而投资者仅获5.7%的收益。“因为公布的预期收益率是扣除了手续费的,员工可能免除了手续费,所以才比投资者多收益了0.3%。”据该知情人士表示,“有的银行员工最终还获得了比6%收益率更高的收益。可能是收益超出了预期,所以分了一些给员工。”  《金融投资报》记者就该问题致电了成都数家银行,得到的答复均是“没有这回事”。仅有一家股份制银行相关人士表示:“银行员工并没有收益率上的优惠,但对理财产品内部的运行情况比较了解,会对新产品的认知度高些,所以在选择产品上更有优势。”  记者同时就该问题采访了数位投资者,投资者无一例外的表示惊讶。“理财产品的各种费率好像都是我们在出,如果银行员工购买产品不收手续费,是不是这些费用都平摊到了投资者身上?”长期购买建行理财产品的市民张女士充满疑问,“我买理财产品的时候从来都没有看过说明书,都是专业术语,看不懂。就算帮人家出了钱也不知道。”  交通银行客服代表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我们行有托管费、手续费,但是这些都是我们行替客户付的。理财产品的各种费率,我们一直没收。”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银行理财产品暗藏新型猫腻,一类产品需警惕!
前几天,财富君写了一篇“该怎么选破7的银行理财和P2P”,反响不错,不过也由此导致了很多人对银行理财的误解,那就是现在就是选择银行理财的好机会。不过,综合来看,尽管银行理财的收益有所提升,但是有一类产品还是需要大家警惕的,因为这其中暗藏新型猫腻。
这是一款返还型保险,属于理财型保险之一。
财富君一直跟大家强调,如果你不是有钱到要避税的话,是不建议你购买理财型保险的。
不过作为一个精明的投资者,为了让自己的资金收益最大化,在投资的时候我们应该懂得精挑细选,而且更重要的是避免上当受骗。
一直以来热衷于银行理财的朋友都是奔着安全的出发点,不过财富君一直教大家,要评价一款产品是好是坏,我们要从安全性、流动性还有收益三个层面去分析。
在银行购买的理财产品可以分三类:
a.银行自家的理财产品
b.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
c.银行推销的理财产品
今天就跟大家详细说说吧~
银行自家的理财产品
银行自家的理财产品安全性是没什么大问题的,不过在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你也不知道是不是银行自家的,好比早前民生银行的假存款案,流程、文件等都模仿的很逼真,加上还有行长推荐,以假乱真的程度很高,要辨别真假当真不容易。
当然,方法还是有的,财富君早前也写过了,不过这方法比较笨重,虽然信息较为详细,嫌麻烦的朋友可以直接上银行的官网或者手机银行投资理财版块看看,如果是自家的产品,官网上是可以看得到的。没有的话就要小心了。
银行理财一般是定期的,少则数个月,多则五年、十年,流动性很差。期间要是把钱取出来,就会损失利息。
银行理财正常的收益在4-5%之间,一般城商行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会相对的高一些,但安全性也会低一点,毕竟小银行没有大银行站的稳。
这大半年来银行缺钱,为了从市场吸纳资金,逐步提升了产品的收益率,保本固收类产品的收益率集中在4.5%和货币基金相比差不了多少。
货币基金今年来也很火,虽然财富君一直给大家安利货币基金,不过也不得不承认,过去余额宝也曾有过2.6%左右的7日年化收益,所以说哪一样产品更受欢迎、更合适是要看市场的,如果货币基金回落到2%时代,那银行理财的收益则更胜一筹。
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
比如基金、信托、保险等。
虽然这不是银行自家的产品,不过在风控上银行也会加紧的。安全性也相对的可以,要是出了事,代销的银行也要负一定责任的。
具体产品具体分析。
比如推销的产品投资年限是15年,明面上是说人生每15年就会步入一个阶段,现在就当是给15年后的自己或家人准备一份备用金。
但如果中途需要用钱怎么办?
保险类产品中途退保的损失是很大的,产品说明书上也清清楚楚地写着,哪一年退保,对应的能拿回多少钱,比如投资5W,第1年就想退保的话,只能拿回2.66W,存一年还丢了2.34W ,亏死了有木有!
这就是财富君不建议购买理财型保险的原因之一,其他类型的定期产品虽然流动性差,但中断起码不会损失本金,大不了没了收益或者按照活期收益来算。
概念有点绕,一句话,退保就要赔偿保险公司工本费、管理费等。
也是具体产品具体分析。
不过代销多了一道流程,中间要收点费用也是难免的,所以不少产品会加一道手续费。好比基金的申购费,就比在基金公司购买的高了。
虽然今天的话题是银行理财,不过财富君更想多写一下返还型保险。所以这会继续以这一款产品为例子。
该产品的收益率分三档:1.75%、4.5%和6%。
这样的收益率其实不高,稍微懂点理财的朋友,要达到年收益率6%其实不难。或许有朋友觉得自己也不贪心,交给银行买个安心,6%低一点也没关系。
返还型保险的保费比消费型保险贵得多,这样的产品会占据了家庭备用资金的一大块。如果你年纪比较大,那没关系,保本为主。但如果你还是个年轻人,就把未来15年的资金锁定在6%,那未免太不思进取了。
所以这是财富君不建议购买返还型保险的第二个原因——收益低。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醒的是:从4月1日起,返还型保险就已经被保监会要求停售了!
银行推销的理财产品
对于这一点,财富君再次提醒大家:千万别买!
我们经常听到什么存单变保单、买了假的银行理财等新闻,其实都是缺乏职业操守的银行工作人员借助职位权利私自贩卖其他理财产品的结果。
上面银行代销的产品,要是出了事银行还是会出来承担责任的。而如果是员工私自推销的产品,如果出现“飞单”现象,银行就不愿意管你了,最多就把员工给开除,却没空也没责任帮你追回本金。
现在,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会要求录音录像,这是为了避免销售误导,培养“买者自负,卖者有责”的理念。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购买理财产品记得要到银行网点的理财专区或理财专柜办理。千万不要被别人拉到一边给你推销没有银行担保的产品!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的保险理财产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