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就业方向 产业结构

产业经济学 复试习题大全
一、 名词解释 第一章 1、产业经济学:是以“产业”为对象,研究产业之间关系结构、产业内部企业组织结构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应用经济学科。 2、产业政策:政府制定的关于产业保护、扶植、调整和完善等方面的政策总和。 3、产业:从产业组织的角度讲,产业是指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的企业集合;从产业结构的角度讲,产业是指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集合。 4、产业关联:是指最终产业与生产这些最终产品所投入的中间产品产业之间以及这些中间产品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和数量结构关系。 5、产业组织:产业内各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构。 6、产业结构: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构及技术经济联系方式。 7、产业布局:产业在空间上的结构 8、秩序型产业政策:是指与产业经济行为有关的规则性产业政策,它一般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法律或者通过诱导、说服和规劝等方式对产业活动进行干预。 9、过程型产业政策:是指对产业活动的具体过程进行定量的变更或调整,以改变具体经济变量,从而保证产业政策目标的实现。 10、产业管理:是指国家或地区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或社会目的,应用产业经济学原理,以全产业为对象实施的能够影响产业发展进程的一套管理措施的总称。 11、自组织理论:是探索系统通过自组织实现从无序到有序演化的规律的理论。 12、系统动力学:是通过分析社会经济系统内部各变量之间的反馈结构关系来研究整个系统整体行为的理论。 第二章 1.资本密集型产业:是指生产过程中对资本需求依赖程度较大的产业,或是说是资本有机结构水平较高,在其生产的产品中物化劳动即投入资本量所占比例较大的产业。 2. 产业发展战略:是指根据对制约产业发展的各种主观因素和条件的估量,从全局出发制定的一个较长时间内产业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3.高技术产业:是指其应用的技术水平高、研究开发投入高,且在经济发展中增长较快的产业。 4.标准产业分类法:为统一国民经济统计口径而由权威部门制定和颁布的一种产业分类方法。 5.主导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中处于驯熟发展并对产业发展具有引导和支撑作用的产业 6.投资结构:投资结构是指投资在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之间的分布情况和比例关系 7.基础产业:指在产业结构体系中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并为大多数产业提供服务的产业。 8.支柱产业:是指产业结构体系的总产出中占较多比例的产业。 9.产业结构:是指经济系统中各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稳定联系方式,即产值、产量、资金、劳动力等数量上的比例关系。 10.三次产业分类法:是指以产业发展的参次顺序及其与自然界的关系作为标准的分类方法 11.产品的发展:产业的产生、成长和演进。(P44最后) 12.夕阳产业:又称衰退产业,是指其产品需求量逐步下降,产业增长率低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平均增长率且呈下降趋势,在国民经济和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下降的产业。 第三章 1、产业结构优化;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构、技术结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状态。 2、区域产业结构含义:是指一个国家按照一定划分标准划分的经济区域内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3、、供给结构:供给结构是指在一定价格条件下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等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间可以供应的比例。 4、、标准结构:所谓的“标准结构”,是在大量历史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而得到的,它放映了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5、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它是一个动态过程。 6、产业结构高级化: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从某一时点观察会发现产业结构水平已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7、相似性系数法:以某一参照物的产业结构为标准通过相似性系数法的计算,将本国的产业结构与参照国产业结构进行比较,以确定本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的一种方法。 8、区域产业结构的专业化:某一地区一个或几个产业的生产相对于全国水平的集中程度。 9、区域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按照一定划分标准划分的经济区域内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10、区域优势:是指地区在区域分工过程中的有利条件。 11、生产的地区集中度:是指一个国家某个产业产品的某地区的生产规模在全国中的比重。 12、需求结构:需求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收入水平条件下政府、企业、家庭或个人承担的对各个产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比例以及以这种需求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 第四章 1、高技术:高技术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新兴高层次实在技术群。 2、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以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 3、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的资源禀赋与现实经济之间的连接机制和转换器。 4、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总量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5、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是指在各国工业发展过程中兴起较早,有了一定基础的产业。 6、实在技术:可以直接利用并转化为商品,能够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的技术,并不是那些需要从理论上重新探讨,在将来才能实际利用的技术 7、新兴技术:指新近才兴起并得到实际应用的技术 8、高层次技术:指技术本身的技术等级高,是现阶段的先进技术和尖端技术,而不是一般的成熟技术和传统技术。 9、高技术的基本特征:高战略,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高智力和高渗透的特征。 10、高技术的创新性:是指高技术是建立在最新科学成就基础上的技术,客观上具有技术变化迅速,产品寿命周期短,产品性能和生产工艺改进快等特点。 11、高技术的相对性:是指不同时代会有这个时代不同的高技术,今天的高技术明天可能会变成传统技术,成熟技术 12、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进行生产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劳动力,而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低的产业 13、资本密集型产业是指进行生产主要依靠大量使用资本,而对劳动的依赖程度低的产业 第五章 1、投入产出法: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 2、经济效益: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比例。 3、直接消耗系数:指生产单位产品对某一产品的直接消耗量 4、产品的中间投入率:就是j产业的中间投入和j产业的总投入之比 5、投入产出表:全面反映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来源及其产品去向的一种表 6、经济分析:通过投入产出模型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作出科学的、合乎客观实际的分析 7、完全消耗系数:是指某一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需要直接和间接消耗(即完全消耗)各部门的产品或服务数量。完全消耗系数是全部直接消耗系数和全部间接消耗系数之和。 8、产业波及效果:投入产出法可利用投入产出表推算出来的参数,研究表中某些数据发生变化时对其他数据发生的影响。 9、结构分析:援用投入产出法莱研究产业之间关系结构的特征及比例。 10、时滞:是一种经济现象与同他有光的另一种经济现象 11、生产者价格:产品的直接生产单位出售其产品时的价格 第六章 1、市场结构:所谓市场结构,通常定义为市场内竞争的激烈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 2、市场行为: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的供求条件和其他企业的关系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决策行为。 3、市场绩效: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最终经济效果。 4、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是指为了促进资源在产业内企业间的合理配置以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由政府制定用以引导和干预市场结构和企业市场行为的政策。 5、完全可竞争市场:所谓完全可竞争市场,是指市场内的企业当其从该市场退出时完全不用负担不可回收的沉没成本,从而能够进入和退出完全自由的市场。 6、沉没成本:所谓沉没成本,是指企业进入市场所投入的,退出该市场是不能收回的那部分投资。 7、可竞争市场:可竞争市场是指一种由于存在潜在进入者的压力,市场在位者不能够获得超额利润,其定价和生产资源配置都是有效率的市场。 8、有效竞争:所谓有效竞争,简单地说,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 9、产品差别化:产品差别化是指在同一产业内,不同企业或以不同品牌生产的同类商品,由于在质量、款式、性能、销售服务或信息提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从而导致产品间替代的不完全性的状况。 10、进入壁垒:进入壁垒是指在特定产业中各种阻止新企业进入的不利因素或障碍,通常用能阻止新企业进入的最高价格高于该企业的平均成本的百分比的大小来测定。 11、信息的完全性:信息的完全性是指市场参与者都具有充分掌握市场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和条件,而不存在不确定性。 12、特许投标:所谓特许投标是指政府和公共团体在提供公共服务或公益事业服务时,认定由某一特定企业承包有效的的前提下,给予企业特许垄断权。 第七章 1、市场结构: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根据竞争和垄断程度的不同,一般把市场分为四种类型,即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 2、产业集中度:特定产业的生产经营集中度,一般用该产业中最大的主要的厂商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或其产销量占整个产业的比重来表示。 3、产品差别化:在同类产品的生产中,不同厂商所提供的产品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和差异。 4、进入障碍:又称进入壁垒或进入门槛,它是指产业内已有厂商对准备进入或正在进入该产业的新厂商所拥有的优势,或者说是新厂商在进入该产业是所遇到的不利因素和限制。 5、退出障碍:某个厂商长期经营亏损、资不抵债,不能正常进行生产经营,就应该退出该产业,转产或破产,但实际上这样的厂商由于受到种种限制很难从该产业中推出,那些对退出的限制就是该厂商在退出该产业时所遇到的障碍,即退出障碍。 6、完全竞争市场:又叫纯粹竞争,使指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没有外力控制的竞争类型。如果一个市场是完全竞争类型的市场,那么这个市场就称为完全竞争市场。 7、垄断竞争市场:是一种既有垄断因素又有竞争因素,既不是完全垄断又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处于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但更接近于前者的一种市场。 8、寡头垄断市场:是一种同时包含垄断因素和竞争因素,但更接近于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 9、洛伦兹曲线:是产业终于小到大厂商数量的累计百分比与其规模(市场占有率)的累计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10、完全替代性:是指产品之间在使用性能、结构、外观、广告宣传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不存在任何差别,需求者完全把他们视为同一的产品。 11、价格领先制:是寡头联合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在一个寡头垄断行业内,由一家厂商确定价格后,其他厂商以这个领先者的价格为准决定自己的销售价格。 12、成本加利润定价法:是寡头联合的另一种形式,它是指寡头厂商再估算其产品平均成本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百分比作为利润,然后以成本加利润来决定价格。 第八章 1、市场行为:是指企业为实现其既定目标(如利润最大化、更高的市场占有率等)而采取的适应市场要求不断调整其行为的行为。 2、博弈论(Game theory):是研究相互依耐、相互影响的决策主体的理性决策行为及这些决策的均衡结果的理论。一些相互依耐、相互影响的决策行为及其结果的组合称为博弈(Game)。 3、掠夺性定价:又称驱逐对手定价,意思是某企业为了把对手挤出市场和吓退试图进入市场的潜在对手,而采取降低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策略。 4、短期限制性定价:限制性定价又被称为“阻止进入定价”,它是指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卖主将价格定在足以获得经济利润,但又不至于引起新企业进入的水平上。 5、短期限制性定价:限制性定价又被称为“阻止进入定价”,它是指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卖主将价格定在足以获得经济利润,但又不至于引起新企业进入的水平上。 6、先验品:是指消费者能够通过检查在购买之前确定产品质量。 兼并行为:企业兼并是指两个以上的企业在自愿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订立契约而结合成一个企业的组织调整行为。 7、市场协调行为:是指同一个市场上的企业为了某些共同的目标而采取相互协调的市场行为。 8、卡特尔:若干个企业为达到稳固地垄断市场的目的而结成联盟,这样的组织就是卡特尔。 9、价格领导制:是指在某一产业市场中,一家企业首先改变价格,其他企业则跟随这个企业采取相应的行动。 10、竞争:是指商品生产者之间为争取各自的经济利益所此案去的相互抗衡各竞其能的行为和过程。 11、非价格竞争:是指用产品竞争和推销竞争的办法来扩大销售量,以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也就是产品差别化的竞争。 12、短期限制性定价:限制性定价又被称为“阻止进入定价”,它是指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卖主将价格定在足以获得经济利润,但又不至于引起新企业进入的水平上。 12、动态限制性定价:如果一个企业在长期内确定价格(或产量)来减少或消除招致新企业进入它所在市场的动因,那么这个企业采取的就是动态限制性定价策略。 第九章 1、产业结构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依据本国在一定时期内产业结构的现状,遵循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规划产业结构逐渐演进的目标,并分阶段的确定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实现资源的重点配置,引导国家的经济向心的广度和深度发展的政策。 2、产业结构转换:是指产业结构按合乎其规律的发展方向,从较低级型结构向较高级型结构的转变。 3、主导产业的选择政策:是指政府为了音带、促进主导产业的合理发展,从整个经济发展的目标出发,运用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经济杠杆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来影响主导产业发展的所有政策的总和。 4、战略产业:又称先导产业,是指能够在未来成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新兴产业。 5、衰退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中陷入停滞甚至萎缩的行业。 6、产业发展优先顺序的选择:即根据产业结构理论、本国产业结构的现状、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选择一定时期产业发展重点的优先顺序。 7、产业结构的实质:在于从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演进中,求得经济增长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 8、产业结构政策总的功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和高效化,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 9、产业结构政策的目标:是在一定时期内,根据本国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条件、经济发展阶段、科技水平、人口规模以及国际政治经济条件,通过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保持各产业向协调化和高度化发展,其核心是在尊重市场功能的基础上,对市场不能调节和无力调节的领域进行政策引导。 10、产业结构目标的设置原则:要遵循“协调、优化、创新、发展”的原则,即产业结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按其演化的一般规律发展;有利于经济资源在三次产业间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实现三次产业结构的动态平衡;有利于提升产业高度和促进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11、生产率上升率基准:指某一产业的要素生产率与其他产业的要素生产率之比,一般用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比较。 12、战略产业调整政策:是指产业政策要依据战略产业的成长程度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强弱而不断加以调整;而且还要依据国际经济关系有关的各种要求开放市场、取消产品和价格歧视的压力和有关贸易报复性行为的规定,不断调整对战略产业的扶植和保护手段的措施。 第十章 1、转包制:指由中小企业承包大企业的中间产品,即由零部件所形成的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种制度。 2、订购计划保证:即通过让中小企业直接承包或与大企业分包的办法让小企业能得到大企业计划订货的机会,以及保证中小企业有平等地接受官方订货的机会。 3、市场结构控制政策:是从市场结构方面禁止或限制垄断的政策 4、市场行为控制政策:是从市场行为角度防范或制止限制竞争和不正当交易行为的发生,以及诈骗、行贿等不道德商业行为的发生第5章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 - 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二辑) - 诺哈网
·· · · · · · · · ·
第5章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
2004年,中国经济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政策等问题的探索。
(一)产业结构问题研究
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及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如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经济全球化下我国的产业结构问题。
1.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对于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基本判断,王岳平认为,一是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农业结构调整和质量的提高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二是工业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提高工业产品国际竞争力、改善国际分工地位和促进工业结构升级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三是第三产业主要是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得到较快发展。但三次产业之间也存在一些不协调的地方。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一是产业结构保持快速变动,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产生了较大偏移;二是产业内部结构升级变动加快。农业在稳步增长中加快了结构调整步伐;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但贸易条件呈恶化趋势;三是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①
王德文等人利用最新的企业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对其生产效率和就业吸纳的影响。他认为,轻工业部门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较快增长,提高了中国工业的总体效率和国际竞争力,而有助于缓解目前日益严峻的失业问题。作者认为大力发展轻工业部门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应成为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②
对于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郑吉昌通过探讨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黏合剂”作用认为,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产业集聚、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当服务业的比重上升时,经济结构的稳定性就会增强。他剖析了我国与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水平的差异,认为我国的GDP结构类型为“二三一”,与发达国家类型“三二一”相比差一个发展阶段,处于不利地位。他认为服务业产值与就业比重过低是我国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①江小涓等人详细考察了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与内部结构的变化,并将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数据进行比较研究,从多个角度分析了经济增长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作者认为,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和服务业比重在一个低水平上保持稳定的发展特点,有悖规律,这种现象的产生存在多种原因,包括: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经济体制、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定位、认识和政策、统计口径等。促进服务业的发展需要从改变观念、促进竞争、规范行为、扩大开放和适当扶持等多个方面着手进行。②杨来科等人认为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长期以来我国服务业比重偏低。而优化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则有赖于一些主导产业的发展和带动。他认为发展我国的服务业必须选择那些产业关联度长、就业吸纳力强、产业成长性和赢利性高、市场需求潜力大的第三产业部门,由此带动服务业以至国民经济整体的发展。③
对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杨大楷等人通过对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效益提升进行实证研究认为,虽然从拥有资产、销售收入与固定资产投资指标考察,我国的制造业已经完成了重工业化的转型,资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主力,但是由于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有序的规模经济、分工协作效应尚未形成,微观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为低下,因此,资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经济效益并没有领先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转型。④
蔡红艳等人指出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市场对于各个工业行业的成长能力定价是存在显著差异的,而且政府对不同行业所给予的非市场化扶持力度也明显不同。作者认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各行业成长性的此消彼长并未在资本市场中得到体现,这说明我国最具经济优势的行业并未在资本市场中得到有效的识别和发展;同时,低成长行业的资本流动中,政府的非市场化扶持力度在起着更大的作用,我国金融市场中的资本流动存在着明显的扶持落后行业的非市场化行为,结果必然是我国工业产业中高成长行业无法有效继续成长,而低成长行业依然在衰落、亏损中徘徊,进而导致整体工业的竞争力减弱。①
对于我国存在的产业同构问题,陈建军从产业经济和市场体制方面多角度地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各次区域之间产业同构产生的原因,认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内部的产业同构有其必然性,即长三角的产业同构和该地区同步发展、经济水平的接近、资源禀赋的相似性、经济联系的紧密性以及由此而来的要素流动有关,同时区域的产业集聚也对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产生了正面的影响。作者认为,产生区域经济发展中恶性竞争问题的原因其实不在产业发展或者产业同构,而在于制度和市场结构,即市场机制的不完善问题。过分夸大产业同构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而认为只有较高程度的产业同构,才能形成稳定的产业水平分工,形成稳定的一体化模式。②
2.产业结构优化与新型工业化
李江帆探讨了新型工业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他指出,新型工业化并非只是发展工业,而是优化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发展三次产业。三次产业之间存在着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必须按三次产业演变的客观规律,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是互为生产要素、互为服务对象、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他认为,一方面要发展为第三产业提供现代服务设施的工业部门,充分利用我国工业资源丰富、加工能力强的优势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利用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工业中间产品创造新的市场,推动工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另一方面,利用我国加入WTO引进先进经营理念、管理、技术和资本的契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为工业提供生产要素的产业服务业,促进第二产业效率的提高。③
赵美玲认为新型工业化的实质是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新型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在产业结构演进方面必然表现为跨越式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跨越式升级要求:一是要确定电子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国家政策给予大力支持,促使其快速发展;二是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发展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三是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其结构和技术层次。①
张明之等人认为,根据全球分工格局与产业结构调整趋势谋划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获得新的竞争优势。根据我国现状,我国有理由而且也必须提前启动信息化,以信息技术对既有产业格局的渗透和整合来完成工业化目标,实现产业结构的知识化跃进,即产业知识化与知识产业化的统一。由于信息技术的强大动能,以信息技术再造传统制造业、注重实体经济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实现产业整合,是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同时应充分注重集聚机制的效能,努力培育区域制造业的竞争能力。②
3.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
张魁伟认为二元结构造成的贫富差距扩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城市文化素质差距扩大等诸多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现代化发展的障碍,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应是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走农村城市化道路,优化第一产业结构,促进第二、三产业结构。由于城市化存在特有的集聚效益,它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推动经济的增长。从供给方面说,由于资源分布状况、交通位置和良好的劳动力供给,会形成一定地区的比较成本利益,推动生产专业化和规模经济的发展;从需求方面说,一个聚居区人口和收入的增长能推动地方生产的增长。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城市化的推进对第一产业的优化作用,对第二产业的提升作用及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同时,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同样需要以城市为载体,以城市化为依托,并对城市化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③
李诚固等人研究了不同地域类型城市化与区域产业结构有序演变相互作用的特点、模式及变化趋势。根据我国城市与区域产业发展的要素、结构特点及发展机制的空间差异性,划分出不同地域产业结构转变与城市化互动调整的调控模式:大城市地域产业结构升级与职能扩散、工矿型地域的产业、城镇体系重构、传统农业地域城镇化的适度超前、发展衰退地域产业重组与再城市化、边境口岸地域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地缘整合、环境脆弱地域产业与城市发展的生态化。他们认为城市化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互动,是我国城市发展与产业结构有序演变的重要路径。①
4.经济全球化下的产业结构调整
唐志红认为经济全球化时代一国产业发展的突出特征就是产业结构的开放性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受制于世界产业的发展。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跨国公司及世界性经济组织是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开放及互动的主要机制,这种互动机制广泛地存在于各种经济活动之中。各种机制的作用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导致作用机制极为复杂,但所有的机制都可归结为:一是本国产业结构升级主动融入世界的推力机制;二是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一国产业经济发展的拉力作用。拉力和推力共同作用,推动了一国经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成长。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利用各种机制推动本国产业升级,实现产业结构面向世界市场的优化,在确保本国经济主体利益的同时,享受世界经济增长的福利,推动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②
张明之等人认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加速了世界产业结构的全方位变革,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知识化程度日益显著,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与产业的国际转移并行;跨国公司构建的全球生产体系加速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进程。由此导致全球产业结构大规模整合,而后发国家成为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基地。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产业结构整合对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冲击主要表现为:受制或依赖于外部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竞争能力继续削弱;产业体系发展结构脱节等。中国必须正视全球产业结构整合的必然性和其中蕴含的机会。③
对外直接投资对投资国的产业结构有重要的影响,汪琦对其调整效应和传导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存在明显着正负两方面的效应。首先,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发挥资源补缺、传统产业转移、促进新兴产业成长、产业关联和辐射、海外投资收益等方面的效应有力地带动投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其次,对外直接投资又加剧东道国和投资国重合产业间的竞争,而且会对投资国的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带来负面效应,并由此影响投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影响投资国的投资要素、需求结构和资源转移方式等因素把这些效应传导给本国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并进而影响本国产业升级的速度和效率。①
(二)产业布局问题研究
1.我国产业布局的整体问题
白重恩等人通过分析产业的地区集中度与地方保护主义的关系发现:产业区域专业化的水平在以往享有较高利税率和国有成分比例较高的行业里,其区域专业化的程度比较低,反映了地方政府有动机保护这两类地方产业。地方保护主义的作用在决定区域专业化水平中超过了外部经济性和规模效用,仅次于历史影响的作用。②
范剑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改革以来中国地区间的专业化水平和市场一体化水平已在提高,产业布局已发生根本改变,制造业的地区分布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结合国际经验进一步讨论认为,中国现阶段仍处于“产业高集聚、地区低专业化”的状况,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总体上仍比较低,而且滞后于对外一体化的水平,这两种不对称的一体化,使得中国内地地区出现了这样一样产业布局:东部沿海成为制造业中心而无法向中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成为低效率的农业与采掘业外围区域,进而推动了地区差距的不断扩大。这种极不平衡的产业空间布局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③
文玫利用第二、三次工业普查的数据考查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集中程度,研究发现中国工业在地理分布上发生了显著变化,许多行业变得更区域化,中国工业从过去的工业基地重新定位于现在的工业中心。研究表明,一个区域在工业总产值中的份额也是与区域市场规模正相关的。进一步的计量分析支持新经济地理理论,即交易和运输费用的进一步下降可能会促进制造业在地域上进一步聚集。①
有的学者对产业布局的集聚趋势也提出了相反的意见,易英霞等人从产业布局的演进分析了信息时代产业布局的新动向: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因此发生了重大变化,产业集聚的优势在逐渐削弱,产业分散优势逐渐得到了体现。第一,自然资源禀赋已不再是企业选址的先决条件;第二,产业集聚已不是降低交易成本的最优途径;第三,产业集聚使企业获得的竞争优势在逐步减弱;第四,人力资源在信息时代的配置更加合理;第五,信息技术使企业间的合作不再受空间的限制;第六,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不再拘泥于空间上的靠近。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经营活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全球制造成为现实,产业布局将逐步从产业集聚向产业分散转变。②
2.产业集群
(1)产业集群的形成和特点。隋广军等人基于动态的视角发掘区域产业如何生成、如何集聚的生命周期过程,认为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从区域产业生成到产业集聚是一个产业在一定区域内的上升过程,是一个集聚体规模不断扩大,价值链条不断延伸的过程,当产业集聚达到一定规模时,由于区域内的资源要素和公共产品的供给出现拥挤现象而阻碍集聚体规模进一步扩大。他们把产业集聚生命周期分为生成期、集聚期、稳定期、衰退期和更新期五个时期。在区域产业集聚生命周期演进的过程中,政府、企业和社会三个参与主体起着不同的作用,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激励着企业的行为,社会孕育的创业氛围又刺激着企业家能力的发挥,而企业则承担着产业生成、集聚与更新的实质性任务。①
胡昱等人以青岛电子家电业为例探讨了产业集群形成模式、发生条件和决定因素,认为产业集群形成一般有三种模式:市场创造模式、外商直接投资形成模式和内源型品牌企业带动模式。政府在内源型品牌企业带动产生集群模式形成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政府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是内源型产业集群形成的充分条件之一。青岛电子家电企业正确的战略选择则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和决定性因素。②
任寿根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新兴产业集群为例,通过揭示制度分割与新兴产业集群之间的关系对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进行解释,认为传统产业集群和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与自然历史条件、偶然性、规模经济等因素密切相关,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制度分割密切相关。政府可以通过采取制度分割的方式促进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③
魏后凯认为产业集群是特定的产业集聚现象,简单的产业集聚并不必然形成产业群。他认为我国产业集聚的基本特点表现为:一是加工制造业进一步向沿海地区集中,我国地区工业增长继续保持“东高、中中、西低”的格局;二是初步形成了若干制造业带的雏形,目前我国制造业生产能力的70%集中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经济核心区;三是产业集群化的趋势在逐步加快,目前我国产业集群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以传统行业居多,主要依靠劳动力低廉来获取竞争优势;四是出现了新型产业分工格局的雏形。我国产业集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产业集聚受行政区划的影响较大,二是工业园区建设离集群化要求有较大差距,三是产业集群的发展层次较低。因此,促进我国产业集聚的主要政策措施应是:制定国家产业集群战略与政策、培育和完善地方产业配套体系、加强社会网络和中间组织建设、推动工业园区向集群化方向发展、积极鼓励中小企业的集群式创新。④
(2)产业集群的优势和意义。郑胜利等人认为产业集群的优势主要是:资源获取优势、市场效率优势、创新企业优势和扩张优势。这些优势对于区域内经济主体垄断的企业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产业集群能够帮助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他们的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另外,这些优势也是该地区产业内企业所共享的,对该地区以外的企业而言,要想利用这些资源是有成本的。由于企业在地域邻近性条件下的长期互动形成的集群共同知识积累是其他非集群区域的企业难以模仿的,因此,产业集群能够为区域内企业带来租金,从而成为企业获得强劲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①
对于欠发达地区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吴晓军认为,从资源禀赋的角度看,产业集群就是一种按最佳的方式将某一地区的多种资源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从事某种对本地区来讲最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活动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非常有效的、非自觉的制度选择。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会带来经济的外部效应或外溢效应、会实现范围经济;同时,由于集群内企业相对的地理空间布局和资源布局的空间形成,它具有环境成本低、交易成本低、信息成本低及配套成本低的低成本经济发展优势;产业集群模式还具有技术制度创新优势;产业集群还有利于形成专业市场,具有市场优势。加快工业化进程,提升区域竞争力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产业集群以其特有的集聚效应和优势在增强企业竞争力、引导产业持续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欠发达地区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②
(3)产业集群机理分析。对于产业集群的发展风险,朱瑞博通过把导致产业集群衰退的潜在风险分为内生性风险与外生性风险后指出,产业集群的内生性风险与外生性风险具有相互作用,内生性风险是产业集群走向衰退的根本性风险,外生性风险则是集群走向衰退的诱发性因素,通过制度性安排来化解产业集群的内生性风险,斩断内生性风险与外生性风险相互耦合的联系机制,将会从根本上阻止外生性风险的发生。作者详细剖析了产业集群“自稔性”风险存在的四大根源:资产专用性风险、战略趋同风险、封闭自守风险、创新惰性风险,并论证模块化对化解这些风险的机理,认为模块集群具有信息异化、共同进化的系统结构以及“背对背”的竞争特征,能够从制度安排上内生地化解一般产业集群的“自稔性”风险。①
肖丕楚等人分析了产业扩散、企业分蘖与空间再造,认为企业分蘖的目的、途径就是要再造企业的生存空间和价值创造空间,这既是产业集聚的要求,更是产业扩散和产业演进的新趋势。分蘖组织结构特征的本质在于:它使得企业要摆脱行政边界的束缚,是一种跨行政区域的组织形式。企业设立和机构设置不仅是企业面临的管理费用和交易费用的比较、企业和市场运行成本的比较,而且是企业和政府的博弈与讨价还价行为的比较。企业分蘖是传统优势企业、老工业基地企业和资源型企业组织变革的选择和发展趋势。②
(三)产业政策问题研究
1.产业政策取向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政策司建议:2004年我国产业政策的工作重点应放在调整经济结构、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因此,我国产业政策的取向:一是制定和完善综合性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二是优化市场环境,增加资金投入,促进服务业全面发展;三是正确处理产业发展和资源、环境约束的关系,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四是组织协调制定专项产业政策,合理引导产业健康发展;五是加强对外商投资的引导,优化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六是加强产业政策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工作,切实发挥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③
产业政策还必须体现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要求,武海峰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政策应该以本国产业为政策对象,在竞争优势战略指导下,符合国际产业发展和国际经济规则。我国必须在新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制定产业政策,同时要考虑我国的工业发展阶段。根据我国产业的特点,应该坚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重点,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龙头,产业政策向服务业倾斜,使产业政策的国际性在三次产业中得到体现,提高三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是我国产业政策的最终目标。①
产业政策还必须体现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李敬辉指出,新型工业化要求产业政策的立足点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产业政策的核心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产业政策要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走出一条扩大就业、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工业化新路子。这就需要对现有的产业政策进行全方位调整,建立新的产业政策体系和实施机制:一是产业结构政策的主线是确立战略主导产业并采取政府适度干预来促进产业发展;二是形成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和促进专业化分工相结合的产业组织政策;三是坚持引进、吸收与自主研发、创新相结合的产业技术政策。②
2.产业技术政策
李韶瑾在内生技术进步的框架下分析了欠发达国家的技术升级路径与产业政策,指出欠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应该以引进技术为主,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逐渐转向注重投资的策略。产业政策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与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在经济发展初期,高竞争性的政策使得经济从“引进技术”向“注重投资的策略”转型过慢,在一定程度上经济不会收敛到世界技术前沿。但是高垄断性的政策将使得经济转移过快;在经济发展的后期,高度竞争的政策使得经济从“注重投资的策略”向“注重创新的策略”转型过快,而高垄断的政策将使得经济的转型过慢,甚至不能收敛到世界技术前沿。③
黄春兰等人通过分析各国政府在国家关键技术选择中的政策及所起作用指出,国家关键技术是各国政府促进本国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手段,目的是争夺技术优势,促进经济繁荣和保障国家安全。发达国家政府在选择技术时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与企业一起,制定和实施大型科技计划,选择关键技术;二是有目标地加大科技投入,重点保证国家关键科技研究开发项目;三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发达国家关键技术选择中的政策,结合我国国情,建议我国政府在关键技术选择时要着重注意:一是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其宏观引导职能,多层次、全方位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二是关键技术选择要着眼长远、投入要长期持续;三是扩大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并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①
唐未兵等人研究了网络产业的联盟结构指出,网络产业中的企业技术联盟成为标准竞争的行动主体,市场表现为垄断和竞争型联盟结构。作者认为与垄断型联盟结构相比,竞争型联盟结构尽管损失了部分网络效应,但它促进了产品多样化,增加了消费者福利,有利于技术进步。他们进一步强调了我国企业在与海外跨国公司结为技术联盟时,要特别注意加强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掌握自主的知识产权。跨国公司对市场的垄断使他们的私有标准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与跨国公司的私有标准实现技术兼容,则本质上仍是跟踪和模仿,不可能摆脱路径依赖,不可能实现赶超和跨越。只有在技术合作中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与关联效应,通过边干边学,迅速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才能使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的网络竞争中取得比较优势。②
3.产业组织政策
对于反垄断和政府规制,于刃刚等人认为,产业融合现象使产业之间的传统边界日趋模糊,对反垄断政策和规制政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产业界定是反垄断法实施的关键,产业融合使得产业界定变得更加复杂,不仅要适当考虑竞争对手的实力、供求双方的力量对比以及进入壁垒等相关因素,而且要考虑产业的生命周期、技术创新活动的频率和强度、研发密度等;产业融合要求政府密切关注受规制产业的动态发展,把握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对受规制产业的影响。经济发达国家政府开始对规制机构和规制政策进行改革:进行立法改革;对规制机构进行重组,出现规制融合;从传统规制政策向激励性规制政策改革;加强社会性规制。③
王俊豪指出,为促进自然垄断产业的有效竞争,提高经济效率,增加消费者福利,许多国家都对自然垄断产业实行市场结构重组政策,包括接入管制、所有权分离、联合所有制、经营权分离以及政府将自然垄断性业务分割为若干互利的部分等。从经济发达国家自然垄断产业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的政策实践看,采取差异性的市场结构重组非常必要,中国也应该根据基本国情、根据特定自然垄断产业的特点制定与实施市场结构重组政策。①
对于厂商的进入和退出,杨蕙馨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利润率不是激励厂商进入的重要动机,亏损也并不能导致厂商退出。在中国主要是制度因素和制度壁垒吸引厂商进入和阻止厂商的退出。深植在中国经济体制中的根深蒂固的制度性结构因素和国家经济政策因素在中国企业的进入退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导致进入退出的原因与后果也与其他国家不同。正是进入退出的不同原因与结果,有助于我们针对中国经济转轨进程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组织政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制定产业组织政策要尽可能充分地掌握和反映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情况、产业发展趋势,考虑到国内企业和产业的优势劣势所在,根据情况适时“微调”产业组织政策,才能达到一种比较“优”的产业组织政策的境界。②
4.产业结构政策
对于产业结构总体政策的选择,战明华通过从三个方面对我国产业结构变迁规律的研究,得出了我国的产业结构政策建议:一是通过弹性系数考察规模经济变化的结构变迁效应,指出为了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在产业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不能过分地偏重于一、三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基础,第二产业始终应得到应有的重视;二是通过分析第二产业内部的结构变化特征,发现其变化呈现相对的平稳性,认为这一悖异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类型二产在转轨时期所受的政府保护期限长短存在差异;三是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对三个产业内部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探讨,发现面对相同的外来冲击,不同产业的响应轨迹具有较大的差异。根据实证,如果要实现相同的冲击效果,则要求对第三产业的初始冲击最小,对第一产业的初始冲击最大。因此,为了在长期实现一定水平与一定内部结构的经济增长,政府在制定产业扶持政策时不应均衡地配置资金,而应优先考虑要求外生的初始资金投入但可实现同样增长效果的产业。①
对于工业结构的政策选择,郭克莎认为,在加入WTO后的开放环境下,我国工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应以产业结构战略为中心和依据,对外贸易战略和利用外资战略的取向应适应服务产业结构战略的取向。中国工业产业结构战略的基本取向是继续加快以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上升为特征的工业结构升级。以产业结构战略的基本取向为中心,对外贸易战略要以动态比较优势为基础,以比较优势的转换为导向,有选择地利用静态比较优势,有重点地运用逆比较优势战略,在WTO规则下有效地推行有保护的出口促进战略;利用外资战略要在实际国民待遇原则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对外资的限制政策,有重点地实施必要的优惠政策,并与产业结构战略保持一致和协调。相应地,工业发展政策的调整要形成以产业结构政策为中心,以对外贸易政策和利用外资政策的调整为搭配的新格局,处理好政府适度和有效干预的问题是新时期工业发展政策的关键。②
王云平认为,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战略选择,应包括地区差异化战略、“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促进高技术产业化、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推进产业集群化进程和完善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和加快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等等。认为要对不同类型产业采取不同的产业政策:支持对我国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起关键作用的战略性产业发展、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对衰退产业采取协助退出政策。并且要做到:完善市场引导机制,积极引导产业投资;为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创造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深化体制改革和加快制度创新,促进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运用WTO规则,保护我国产业安全和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③
对于第三产业的发展政策,李冠霖认为,刺激服务需求的政策取向应该是:设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降低服务产品的价格,增加服务产品消费;加速城市化的进程;调整工作和休假时间;促进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支持和鼓励服务产品出口,向外拓展服务需求空间。增加服务供给的政策取向应该是:进一步在资金上向第三产业倾斜,刺激服务产品生产;提高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改善服务产品供给质量;充分发挥综合要素对第三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解放服务生产力;有选择、有重点地鼓励对国外服务产品的消费,增加国外服务产品供给。①
[目录列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业经济评论投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