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人对中国人的看法都喜欢租房子,中国人却喜欢在日本买房子

日本:40岁未满的年轻一代有房比率持续降低。最先从1983年的42.2%下降到2008年的28.4%。25年下跌了14个百分点。再从2008年的28.4%下降到2015年的18%。7年下跌了10个百分点。
中国:80后90后有房比率持续升高,达到了70%。而在无房的年轻人中,有91%表示今后5年内要买房。
以上表明,中国年轻人的买房比率远远高于日本年轻人。
那么,是中国年轻人特别有钱吗?
实际上,说起来也是一把辛酸泪。
日本东京首都圈的房价,在去年不升反降。如被誉为富人区的世田谷区,在去年年底,新建造的公寓房,整体上比原先设定的价格下降了3%(250万日元左右)。三室二厅的72个平方(其建筑面积接近中国的100平方),均价是6500万日元。6500万日元,按照现在的汇率是420万人民币左右。420万人民币,在上海和北京的高档区域,能买到建筑面积100平的新的商品房吗?
就拿上海来说,处于较好地段的二手房,尽管都是在10多年前建造的,尽管已经呈现出破旧感,但其建筑面积在150多平的,价格都在1200万人民币以上。这1200万人民币换算成日元是个什么概念?就是2亿日元的概念。
2亿日元,能在东京都最高档的区域(如千代田区,港区,中央区,涉谷区等)买到二幢新房。在排名稍后些的如丰岛区,杉并区,台东区,北区等能买三幢新房。在更为下町的江户川区,江东区,葛饰区,足立区等能买四幢新房。而如果是东京郊外的埼玉县和千叶县,则能买到五幢新房。现在也确实流行这样的说法,在上海或北京卖掉一套商品房,用其到手的钱一半在东京置房,一半过个舒适的下半生。
确实,按照最新日本经济网的数据分析,在东京都平均5000万日元可买到三室二厅的新建公寓房。日本年轻世代的平均年薪为450万日元。假设不吃不喝,5000万日元大体是10年的时间。而在我们这里(北上广)80后90后的平均年薪为20万人民币(其实这也是高估的年薪)。假设不吃不喝,1200万人民币几乎要用50年的时间。
一个是10年,一个是50年。前者如果是30岁买房,10年后是40岁。后者如果是30岁买房,50年后是80岁。40岁买房,50年后是90岁。也就是说,到了80岁,90岁,你还被1200万人民币的房价套住。人生还有比这更辛酸的吗?
大前研一,是一位相当活跃的日本经济评论家,中国读者恐怕对他也不陌生。他曾这样教导日本人:在法国,父母教导孩子买房的信条是房价以年收的5倍为限。但在日本则超过了10倍多。15年前20 年前买房的人还没有还清贷款,现在已经是50多岁了。个人财物的均衡化从负债开始到负债结束,可谓非常不幸的人生。其实早在1993年,大前研一就在《文艺春秋》上撰文,揭破今后东京的地价将是现在的十分之一,叫日本人还是不要急于买房的好。这篇文章,不动产业界的人看了都骂他,说你这样写,我们还有饭吃?而在那时买房被套的人,多少年后则不无悔意地说,如果当时听大前的话就好了。
日本另一位经济评论家上念司在2016年1月出版《200%不能买房子》一书。这本书被誉为“击退不动产业界恶魔们的福音之书”。为何是“福音之书”呢?作者在书中举自己的例子说,用5000万日元买房子,三年后卖出只有3800万日元。也就是说,短短的三年时间就损失了1200万日元。为此上念司在书中亮出了带有冲击性的三个观点:
将来,具体的说是在2040年左右,日本的空房率将达40%。
今后的日本,谁都可以不花钱得到房子。
长远看,租金还是比贷款便宜。
这三个观点是作者的杜撰吗?不是的。是有其实证基础的。
如日本总务省在2013年有个“住宅·土地统计调查”。从这个调查来看,日本住宅总数为6063万户,空房数为820万户,其比率为13,5%。平均每7户人家有一户是空房。空房增加的原因:一个是人口的持续减少。每年大约是20万,而住宅竣工数则每年稳定在100万户左右。一个是人口构成极端的高龄化。2015年的平均寿命统计男性为80.79岁,女性为87.05岁。女性是世界第二位(香港第一位),男性是世界第四位。子女上京,老人孤守家乡。死了后就变成空房了。还有一个是就业形态的变化。近年来日本年轻夫妇同工同酬成为趋势,原本扮演主妇角色的女性出门工作,使得离车站近,离公司近的物件变得抢手。日本野村总研的预测认为,下回总务省实施“住宅·土地统计调查”大概是在2018年。那个时候的空房数量将会超1000万户。
神奈川县郊外闲静的高级住宅地。面积220平方左右。坐巴士到车站是15分钟。电车通勤时间是一个半小时。建造于泡沫绝顶期的平成初期(1991年)。当时的价格为1亿5000万日元一套。居住的当然都是有钱人:大企业的部长,小企业的社长,医生,律师,航空机的驾驶员等。现在有人想出售住宅到东京都买房。于是到中介公司挂牌,开价5000万日元。中介公司的营业员为此嘲笑道:3000万日元都很勉强。结果真是挂3000万日元也没有一个人来问津。结果这位业主放弃了在首都圈买房计划继续在当地生活。原本1亿5000万日元的高级住宅,现在3000万日元也没有人要。原因在哪里呢?
著有《这种地方不能买房子》(角川新书,2016年)的作者牧野知弘,专门去该地采访。一位居住者对他说:往昔的光景这里已经荡然无存,放学路上不再有孩子们嬉闹的欢笑,公园里不再有孩子们玩耍的身姿。学校从合并到废校,超市从大到小,从小到关店。尚有一息生机的则是高龄者,每天对着夕阳,数落着明天的太阳。近十年来,这个地区人口减少了35%。这就是现代日本首都圈近郊的住宅现状:惨淡中的悲凉。
这种悲凉令笔者想起一件事。去年年初,有一位日本人来到报社说要刊登一则广告,出售一套48.9平米的公寓,价格为5万日元。5万日元?笔者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再问一遍。回答说是的,5万日元。5万日元,折合人民币为3200元。3200元能买一套48.9平米(相当于中国的75平米)的二手房?怎么想都是不可思议的。
原来,出售的这套公寓地处新泻县的滑雪观光胜地,东南朝向,12楼。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由打造日本王子酒店的西武集团开发的休闲式公馆。总户数为357。新干线越后汤泽站下车再坐车30分钟。当时的买断价格为7500万日元(约450万人民币),不到一个月便售完。多少年过去了。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当时的好景不再,滑雪胜地也变得冷冷清清。公寓自然再也不会有大批的滑雪租借者了。但固定资产税,管理费,修缮费还是要照付不误,每个月的水电煤也要照付不误(日本水电煤有基本料金,即便不使用也要付。)。如何摆脱这个无底洞的支出?只有出售现房。但繁荣不再,又是冰天雪地的新泻地区,又有谁会接手呢?买家如何寻觅?于是,只有降价,岂非是降价,几乎是白送了。但即便是几乎白送,也没有人接盘。因为只要是日本人都知道这绝对是个烫手的山芋。
一个月过去了,当笔者打电话询问这位日本人广告是否要继续做,这位日本人说:谢谢你们报纸的广告效果,房子出手了。笔者问:卖给谁了?答:买给中国人了。笔者再问:5万日元成交的?答:最终3万日元(合人民币1900元)成交。原来又降了2万日元。虽然属于白送,但对这位日本人说,终于不用再支付各种费用了,有了一种解脱感。因此这位日本人反过来要感谢这位接盘者。由此而言,今后日本住宅显现出的一个趋势是:白送恐怕都没有人要。
或许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日本人生出了这么一个日式住宅观念:新建住宅入居后的第二天,房价就跌20%。而木造的一户建,20年后资产价值就变零。即便再怎样的装修,资产价值也是归零。日本的年轻人之所以轻易不买房,这或许就是一大主因。只要上网查一下,就能看到日本年轻人对为什么不买房的留言:
空房在持续增加,10年后不动产的价格肯定要大幅下跌。但是租房的话就没有这方面的风险。被买房贷款缠身很是讨厌。如果不结婚的话,一辈子都可以住出租房。(一人生活的31岁男性,年收550万日元。)
不想生孩子,所以想继续租房。如果买房,遇到调动工作就很麻烦。而且万一丈夫有朝一日不能动了,如何还款?想想就令人不安。此外,将来与丈夫离婚的可能性不能说没有。那个时候房产就是一个麻烦。总之还是租借的好。(27岁女性,夫妇二人生活。二人年收700万日元。)
一旦买了房子,发现周围有个讨厌的家伙,那是最恶的事态了。想想也够可怕的。如果是租房的话,就有退路了。(一人生活的33岁男性,年收450万日元)
当然,还有一些日本的艺能人,也与中国有钱明星动辄高价购置房产以彰显自己存在的做法截然不同,他们另可花高额租金租房而不愿意买房子。如反町隆史与松岛菜菜子这对夫妇,住在一个月租金为175万日元的高级公寓里。龟梨和也2013年所在团体的年收就达到37.48亿日元,但他也是住在东京都涉谷区代官山的某高级公寓里,一个月的租金是150 万日元。堺雅人和菅野美穗这对夫妇,租借的公寓租金是63万日元。而AKB48人气超高的指原莉乃,其年收至少是在4500万日元以上,但她还是过着租房生活。当然,更令我们想不通的是今年已是84岁高龄的黑柳澈子,这位在中国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她的《窗前的小豆豆》各种版税,就令她有一辈子用不完的钱。但她至今还在租借的公寓里生活没有买房子。虽然她的电视专题节目的题名为“澈子の部屋”,但生活中的她并没有属于自己的“部屋”。这些明星们为什么不买房子呢?
一个理由可能是他们更为向往可以随时移动的自由空间,并不想在一个地方住得太久。而住得太久则是老土和俗气的表现。日本原活力门社长堀江贵文,这位曾经说出“所有的罪恶都是来自上了年纪的商业经理”的他,早在2008年就撰文亮相自己的搬家经历:老家福冈县大学宿舍(目黑区)2DK公寓(文京区)1DK公寓(中央区)2DK公寓(目黑区)3DK公寓(目黑区)3DK公寓(世田谷区)一户建(世田谷区)3DK公寓(港区)。8回搬家,都在高档区域里回转。这表明在日本真正有钱的人,有腔调的人,有影响力的人,并不在乎你在何处买了怎样的房子,而是看你在高档区域在高级公寓里旋转租借的频率有多高。
随笔家堀井和子写有《围绕房子的冒险》(幻冬舍,2006年)。书中说,不想买房子的一个理由是想搬家。想搬家的一个理由是想乘机把要的东西和不要的东西,再认真彻底地分别一下。搬家后纸板箱里的东西还是原封不动地放着,可以是数年。到下一次搬家才打开它,自然是成了无用之物,该丢弃了。她还写道:只有在租房的区域,才能挑选到自己最想住的屋子: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几颗树木/在客厅用餐,也能看到枝叶招展/东南角方位的屋子/4-5层楼房的3楼/住房边上有昭和风的商店街/有被森林包围的寺庙或神社/有每天的散步道与散步环境。
也或许是租比买的人多,所以现在日本全国出售的商品房总数只有640万户左右。而属于公的出租公寓(独立行政法人都市再生机构和自治体主管的住宅供给公社等)有300万户,属于民间的出租公寓有1000万户。居住人数推定为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这也表明在日本建造的出租房屋要远远多于出售的商品房。成熟的租赁市场使得租房比买房更稳定更舒心更安心。
在日本,铁骨水泥造,或铁骨铁筋水泥造的三层以上的集合住宅叫“マンション(公寓)”。这是1960年提出的名词概念。在这以前,日本基本都是木造结构的一户建。60年代是日本开发公寓的黎明期。日本全国的公寓房,几乎都是在这50年内建造的。一般认为,マンション(公寓)的建筑寿命也就是50年。现在日本最早向民间出售的公寓房是东京都新宿区本盐町的“四谷コーポラス”。这套公寓竣工于1956年,建筑年龄超过60年了,但从外表看,感觉上与新建不久的公寓相差不大。这显现了日本精湛且强大的公寓楼维护技术。或许出于这层考虑,日本自民党在2007年提出“200年住宅”的概念,要求将原本50年的建筑寿命延长至200年。这就需要改进建材与工法,于是在2009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关于长期优良住宅的普及促进”的法规,喊出了“打造新时代公寓楼”的口号。而就在最近几年,日本人又提出“健康住宅”的概念,一些专家出版了诸如《守卫家族健康的房子》(深谷贤司著,PHP出版,2016年)《驱赶病魔的健康住宅》(平尾学士著,ASPECT出版,2015年)等书籍。什么叫“健康住宅”呢?只要举一例就明白了。去年网传患上白血病的中国儿童,90%以上家庭曾经装修过。家庭装修与白血病,日本不是说没有。但日本人现在提出“健康住宅”的概念,表明他们看到了这个问题,并想在技术上解决这个问题。但即便如此,日本的年轻人还是不想买房子。
四谷コーポラス
1995年的阪神·淡路大地震,只摇晃了22秒,就死去了6434人。80%以上的死者都是被建筑物压死的。血的教训使日本人痛定思痛。现在日本的木造住宅的建筑标准就是在那场大地震后制定的。在这之后日本人又在思考,如果发生了比阪神更大的地震怎么办?于是,东京都政府在2013年5月,发表了《想定南海板块巨大地震带来的东京被害》的文书。文书里不无前瞻地写道:1981年以前的旧耐震基准的建筑物,在震度7.0的状况下,90%以上要倒塌。而以2000年为基准建造的木造住宅,全毁的概率是21%。
果然,日,熊本发生了大地震。熊本县益城町遭遇了二次(日本地震专家概念成“前震”与“本震”)震度7的袭击,一户建住宅大量被害,数量超16万栋,这其中包括了新耐震基准的住宅。特别引起日本住宅专家注意的是以“2000年基准”的住宅,也有7栋倒塌。只有7栋?这个数字在我们看来不要太幸运。但日本人不是这样想。他们的思路是:2000年的耐震基准是假设即便遭遇大地震,房屋也不会倒塌为其目标的。如果不是设计上的错误,如果不是施工不良等原因造成7栋房屋倒塌的话,那么现行基准的稳妥性就要再检讨了。于是日本国土交通省立即会同日本建筑学会组成委员会着手调查。调查的一个结果就表现在去年8月29日出版的《为什么新耐震住宅也倒塌》(日经BP社)。4月14日地震,8月29日调查的专门书籍出版。这种快节奏表明:即便是7栋房屋的倒塌,也引起了日本专家们的极大不安。但即便如此,日本的年轻人还是不想买房子。
确实,日本人历来有“土地神话”的情结。为了拥有土地,不惜“一所悬命”。在日本历史上,贵族与寺社关系者以外的人,第一次拥有法的所有权——土地,是在镰仓时代的初期。小领主一旦拥有土地,是怎么也不愿轻易放手的,世代继承是其必然。但将“一所悬命”用语变成“一生悬命”,则表明日本人对土地意识的单薄,表明土地神话在现代的终结。或许是断舍离对物的一种本能性的厌弃,或许是一切有形之物必将归无的无常哲学,或许是中产成功的标志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日本人终于率先走出了这一步:不想拥有一切,但一切为我所用。
我们遭遇了一个悖论。
日本的年轻人不想在日本买房子。但中国的年轻人则拼命想在日本买房子。
这个悖论是如何形成的呢?
当然在于中国居高不下的房价。居高不下的房价,使得一切的努力都变得虚无变得无意义。原本想创业的,原本想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自己人生的,但在惊心的房价面前,你还能波澜不惊地经营公司吗?你还能安心开店,用一盘菜,一碗面,一杯咖啡,不急不躁地致富吗?房子,只要有了一套房子,你就是千万富翁了。一不小心,你有二套,三套,那你的人生还需要打拼什么?高房价,毁了三观,毁了人心,更毁了支撑一个国家的中产。可以假离婚,可以假结婚,一切为了房子。为了买房离婚,在这个世上可曾听到过?近日雄安的骚动,表面看是投资客的骚动,但最为根本的则是恐慌的骚动。
恐慌什么呢?因为太有切身的体会了。一念之差,就是云泥之别。再也不想错过机会了,再也不想后悔了。现在政府的任何一个行政行为(如区镇合并与撤消等,如宣布某地为开发区等),都会惊动一大批人。都想一夜致富,都想玩加零再加零的数字游戏。原本是“有恒产者有恒心”(孟子语),现在则是有恒产者并无恒心。为何会“无恒心”的呢?在于“恒产”的获得太轻巧太容易了。
但你说有恒产者皆无恒心,倒也不竟然。2015年日本住宅业界的一个话题就是中国人买房。牧野知弘在《2020年公寓大崩溃》(文春新书,2015年)的书中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插曲:东京都一个高档区的某超高层公寓召开第一回管理组合总会。会议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用数亿日元买下最高层的中国人业主,作了如下挑战性的发言:“为什么要用日语召开这个管理组合总会呢?我是中国人。这个超高公寓里多数的业主也都是中国人。这样来看,总会应该使用的语言是中国语。”会场的气氛一下被冻结了似的,一片肃静。日本人显然是遭遇了新问题:在同一幢公寓里,如何面对咄咄逼人的国际化?但也显然,这位中国人将“有恒产者有恒心”的这个“恒心”,聪明且技巧地用在了日本。为什么要用在日本而不用在自己的国家呢?
对中国人近年在日本爆买房子,日本人是怎么看的呢?日本的住宅记者榊淳司在其新著《公寓使得日本人幸福吗?》(集英社 2017年)里,提出的一个观点倒也不失代表性:中国人在日本买房,与其说是为了居住和投资,还不如说是对私有财产的一种冲动。一种什么冲动呢?因为日本宪法规定私人物权神圣不可侵犯。私人开发商不能强迫业主出售土地,地方政府也不能阻止个人开发土地。成田空港至今还有“一坪地主”的存在就是最好的写照。而在中国,即便是花上1000多万人民币买房子,买下的仅仅是有期限的使用权。按照这位作者的说法,中国人买房是想在异国过一把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瘾?这就非常有趣了。这如同问:一归何处?若答:一归于无。那就不及格了。把它还原成观念论的逻辑学,那就太无味了。
(据瞭望智库)
文章转载自网络,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
居外海外房产其它文章
越来越多的柬埔寨国人购买公寓,公寓建商对市场行情看法乐观。高棉日报报导,柬国公寓住宅建商对市场前景十分乐观,认为一单位 2 万多美元丶每平米 800 美元的公寓,很适合中等收入的柬国居民购置。就算销量未达预期,出租市场也仍有可为。柬埔寨 CBRE 房地产公司公布的
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买房,其买房流程与中国差别很大。释仁地产将在本文详细介绍加拿大蒙特利尔的购房流程。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买房,其买房流程与中国差别很大一、看房考虑因素要在多如牛毛的蒙特利尔房产市场中挑选到称心如意的房子,除价格因素外,还要考虑到财政状况、房
从全球来看,“房地产”与“房产拍卖”是一回事。对于大多数买家而言,总有一天通过房产拍卖购房这一选择会摆在他们面前。需要重点注意的是,拍卖会上气氛紧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拍卖过程会让他们倍感压力,且不可预测。在拍卖会上,买家会因一再受到催促而感到紧张,
近日,英国最大的中介机构Countrywide发布研究报告:指出英国现在海外购房出租(Buy-to-Let,简称BTL)房东数量已经降至自2010年以来的最低点。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1.海外BTL房东数量下降截止到2017年上半年,英国境内海外BTL房东数量占比降至5%,比2010年12%的份额下
加元快速升值谁哭谁笑在星期一加元对美元汇率在一加元换0.8美元上下浮动的情况下,加拿大广播公司对加元快速升值对哪些加拿大人有好处、对哪些加拿大人有坏处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报道。专家们认为,加拿大就业市场强劲、零售市场销售喜人、制造业产出增加、加拿大中央银行提
买房的人最关心什么?当然是房子会不会涨价啦!今天,我们总结了一下近十年来,伦敦周围房价大涨的小镇,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过去十年来,英国房价除了金融危机时期下跌之外,一直都处于增长态势,即使英国“脱欧”这个特殊时期,也没有影响英国房价的稳妥增长。英国自
“人生就是一场蜕变,就看你能不能成功破茧而出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许燕妮(Gemma Hoi),出生于中国澳门,毕业于享誉世界的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当年只身一人拖着两个行李箱来到世界时尚之都纽约时,她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女孩。经过数年
马来西亚建商 JKG 置地董事经理郑建民 7月19日表示,虽然房产市场低迷,但相信房价已见底,未来房价将随着成本提高有所回升。因此,他认为现在是买房的“好时机”。马来西亚东方日报报导,郑建民引述大马产业资讯中心(NAPIC)的数据称,虽然马国房产成交量下跌,但巴生
英国房产市场在最近几个月内明显放缓,并呈现更受买家而非卖家欢迎的趋势。英国土地注册局的数据显示,6月份英国房价同比增长5.6%。虽然涨幅不弱,但相较于去年同期的8%已经逊色不少。同时,市场的活跃程度也在下降。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的每月英国住宅市场调
参考消息网7月25日报道,德媒称,据业内人士的消息,中国人的购房需求集中在柏林和法兰克福两地。《法兰克福汇报》近日援引扎贝尔地产集团首席执行官扎贝尔报道称,2015年至2016年中国人在法兰克福的购房量翻了一番,从500套增至1000套。这一成交量是柏林的三倍,但是在
安大略省最新调控政策出台,覆盖大多伦多和整个金马蹄区域,主要内容如下:非本国居民的购房税率为15%;扩大省内现有的租赁管理制度,覆盖所有租户;对新建的租住房屋实施补贴;所有租户的标准化租赁文件;增加一项炒楼花的禁令;审查房地产经纪人的行为规范。其中最有
一般来说,在加拿大想要贷款买房就离不开收入证明。收入证明除了证明个人的收入能力之外,对贷款额度也将产生重要影响。毕竟,收入证明能直接反映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是衡量借款人是否具备还款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银行控制信贷风险的手段之一。加拿大尊重人权和经济
美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R)于近日发布了《2017年美国住宅房产外国买家报告》,报告显示,中国连续四年成为美国海外购房群体中的第一大买家。在2016年4月~2017年3月的报告统计周期,中国人的购房总成交额达317亿美元(约合214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的273亿美元上升了16%,也
英国的私立学校学费昂贵是有名的。英国私立学校协会自己的统计,全英国平均算,不包食宿,目前的年费是12522英镑。寄宿私立学校平均年费三万镑出头(30369英镑)。名声远扬的伊顿公学,每学期学费12354英镑。这还仅仅是学费,不包括伊顿的孩子们丰富多彩的各类课外活动背
美国中文网援引CNBC刊文称,美国的房地产仍处于火热的状态,且现在没有衰弱的迹象。供给让美国许多大城市房价面临巨额涨幅,一些平价的城市房屋如今也让人负担不起。如果房屋的价值要用购买它的价格来衡量。在这个层面上,美国房屋的价值已经到了历史最高点。美国大城市
自5月以来 加元已涨10%过去一周加元持续上涨,这对加拿大房市不能说是好事,因为加元升值海外投资者在加买房就需投入更多。但业内人士认为,加元需继续走高,才能真正抑制住海外买家的需求。加拿大政局稳定,这使本国房市对想购买商业及住宅物业的海外投资者有极大的吸引
根据美国地产机构的最新调查,加拿大人在本国高房价的挤压下,纷纷投奔美国购置房产。美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称,加拿大人今年已经花了190亿美元在美国购买房产,是去年的两倍。大部分人将投资地点选在美国南部阳光灿烂的佛罗里达州。2016年4月到2017年3月,外国人在在美投
城镇化是中国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之一,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十分关心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对其中的一些问题也直言不讳。刘太格说,现在许多地方政府喜欢做形象工程,但没有一个完善的体系把此类形象工程囊括在内,多数是将
众所周知,纽约不但是美国第一大城市,而且也是多种行业的首都。真所谓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纽约今天的成绩得来不易。如果您在过去十年里游览过纽约的话,您可要重新认识这座美丽的大都会,因为房地产的发展改变了城市的面貌。花园城市许多国家都抢先的打造花园城市的美誉
加拿大皇家银行的高级经济学家霍格(Robert Hogue)在上月的报告中写道,毫无疑问的是,省府所实施的新政策——包括仿效BC所采取的针对海外买家征收15%转让税的做法,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如果有人告诉他,说多伦多的房市已经进入买方市场,他一点儿都不会奇怪。霍格在报告
居外海外房产一口气买下一条街,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在日本买房? - 简书
一口气买下一条街,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在日本买房?
昨天,薛蛮子发微博,说自己在日本一口气买下一条街,称它为“蛮子小路”,这条街上有他的多个产权房间。
中国人,似乎对房子有种天然的情结。在古代,商人赚了钱,大多要用于买田置地,到如今,买房子也依然是大多数人的心事。只是,有的人还在挣扎着有个栖身之处,有的人已经在谋划“第二居所”。△中国人瞅准了日本和薛蛮子一样,很多中国人选择日本来购置房产。在房天下公布的《2016中国人海外购房趋势报告》中,日本已成为中国人的第四大海外购房目标国。在日本从事房产投资咨询的刘先生透露,中国客人的不动产中介数量,近两年在飞速增长。2014年约有360亿日元(约21亿元人民币)的中国私人资本进入日本房地产市场。因为经常接到中国客户的咨询,不少房地产公司还特意增设了精通汉语的经纪人。到了2015年第一季度,日本卖给中国人的房屋又增长70%。日本产经新闻编辑委员宫本雅史推算,目前为止,北海道被中国资本收购的森林和农地之类已经到达了7万公顷。
曾经一名中国个人投资者分别以6.9亿日元和6.8亿日元的现金,总计约8000万人民币,买下东京的两栋相邻房屋,引起不小震动。但投身于这场海外置业的潮流中的,不仅有传统意义上的“富人”,也有中产阶级的身影。2017年12月,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公布的民调报告里提到,超过40%的中国中产阶级人士,表示以后最想去的国家是日本。△狂买房满足中国式安全感现在,仅仅日本已不能满足中国人对买房的需求。美国房地产经纪人学会2017年的报告显示,2016年,大中华区购房者在美国购房总交易额达317亿美元,占所有国际买家成交总额的26.6%;据《环球邮报》,在加拿大购买房产的海外买家,来自中国的就占了70.6%;澳大利亚某银行数据显示,有近75%的在澳华人拥有自己的房子,而非华人群体中只有61%。该银行的发言人说,“我们发现真正有趣的是,对于几乎所有在中国出生的澳大利亚家庭来说,稳定、家庭和长期扎根都是非常重要的。”买房,就好像中国人“天生”的技能。除了经济方面的考虑,不能小看的是“传统”与“安全感”的力量带来的推动。曾有外媒报道,中国人平均初次买房年龄在27岁,是全球年龄最小的,甚至比某些发达国家的早了一代还多。
美国心理学家Erich Fromm认为,人的生活态度有两类:占有、存在。中国式“房奴”的日常就是,没钱的,吃着10块的盒饭攒钱买房;刚花了300万买了房的,每天吃着10块钱的盒饭,准备再买套房。当户口制度让房子与教育、医疗、保险都挂上了钩,一处房产关系到下一代人的未来之时,有了那一套房,就有了底气。人们还是执着地认为“有房就有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多地买房,似乎是绝对正确的选择。日本一家房产中介的人接受采访时说,好的房源放出来后只需5分钟,就有中国人抢走:他们大部分都不来看房,就只是看看位置、图片或视频,确认房子外观,就果断下单,“就像买白菜似的,还是网购白菜”。
在日本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买房、房产资源闲置数量不断增加时,中国人依旧向往“安定感”。即便工作单位可能会换,即便生活中还有很多未知,但房子就是扎根的地方,超越了“住宅”的概念,成为心的依靠。安居乐业,前两个字是基础。△安全感是把双刃剑人人追求安定,可这样的感受来之不易。以日本为例,买房投资的一片红利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规则和风险。在日买房,优势是有的:1、日本房子可享有永久产权日本房屋大多数为永久产权,购买之后,会拥有房子和土地的永久所有权。上海个人投资者方旭峰(化名)在接受某财经日报的采访时称,最吸引自己的就是产权问题。“很多中国人有土地意识,我周围的朋友去澳大利亚、日本买房都是因为海外永久产权,这样自己的子子孙孙都可以享受到曾经自己置业的福利。”在日企上班的盛先生,因为对日本房屋情况比较熟悉,也“近水楼台先得月”。永久产权,也是他考虑投资的重要因素。
2、价格划算近两三年,北京房价已超过东京。数据显示,2014年8月,等同于一线城市郊区的日本大阪彩都西,每平米售价约2.3万。但北京市涨幅最低的通州区,这时每平米均价已高达3.1万元。同时,日币汇率处于历史低点,跌至5.8,通俗的讲就是日元贬值,明明手里攥着和原先一样的人民币,却能买到更多平方的房子,相当于在原有房价的基础上,又打了折。一些房产中介甚至打出了“70万安家东京”的口号。在房屋面积计算上,也更让人受益。日本新房均价其实和上海相当,但在日本买房不需要承担公摊面积,连阳台的面积也不计算在内,属于100%得房率。有买房者透露,因中日计算方法不同,日本70平米的房屋,约等于在中国100平米的。
东京某两处房产实时价格,其中2720万人民币的这套房产堪比豪宅 / ヒマワリ国際コンサルデイング
3、投资潜力较大自从日本申奥成功,它便成为世界最有潜力获得高收益的投资对象之一。从历史数据看,举办奥运会的城市,房产一般都会增值。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从2003年到2008年的5年时间里,北京房价就狂涨2倍。在奥运来临前置地买房,不少人就是看中它的增值潜力。哪怕不自己住,买来用于收租也可以。在东京租房子住的价格是13万日元/月,约合人民币7500元
有在日本生活的朋友透露,一整栋公寓的出租得到的租金,基本能养活四代人。4、日本贷款利率较低此外,日本贷款程序比较简便、利率也低,这缓解了购房者的压力。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新世纪以来,日本的贷款利率基本维持在1%——3%,而中国则在4.3%以上。
5、文化相似因为地缘关系较近,文化也相似,日本正成为中国人移民的选择之一,买房当然也是顺理成章。“日本离中国很近,来往都十分方便。中国人习惯日本清淡的饮食文化,就算移居也不会感到太大不适。”被采访者这样说。
看起来,在日买房是桩合适买卖,可其中的风险也是实实在在的。首先,按照正规途径,没有永住权的外国人在日本贷款买房门槛高,有极严格的身份、工作性质、工作年限等规定。其次,在国内租房子,都时常会有被中介坑了的例子发生,更别提在异国他乡。就算挂靠了注册公司在日本贷款买房,因为不了解日本市场行情,也很容易被不靠谱的中介坑害不浅。另外,虽然日本房价相对于北上广很有优势,但每年都要缴纳的税收,附加的管理、维护等各项费用,也是一大笔支出。更重要的是,一到手就带着“永久产权”的日本房产“旧”得快,贬值风险也大。日本人的观念是,入住新房间的第二天开始,房子就要算“二手房”,木质的独栋房子在建造20年后,房子本身的价值缩水极大。但也不是挽救无方,因为土地所有权还在手,所以就要向日本政府申请重建房屋。最后,日本处于地震带。房屋质量再好,保障再多,危险的不确定性也很大。
指望到日本买房投资赚收益,要承担的风险还是很多。口头上说着向往自由的中国人,其实还没摆脱掉祖辈吃不饱、穿不暖遗留下来的恐惧。所以拼命用房产占有更多资源,那是“救命”的退路。2016年时广州杨箕村庆祝回迁,摆了1500桌宴席。原来的村民,瞬间坐拥价值千万的房产。
有的人因为有好几套这样的拆迁房,辞掉了工作,每天只打打麻将,因为收房租就足够他们生活得很好。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经济能力尚可的人到日本买房,很多也是为了这样的体验。源源不断的房租既让人有占有感,更觉得踏实。当下的生活有了一份支撑,在不太近的将来,也能老有所依。无论在哪,那安定感,终究是钱给的。
网易原创栏目《槽值》,微信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微博@槽值。情感八卦,槽值爆表,暖污暖污的槽值小妹等你撩。
1、中国人在日本买房了就可以移民日本,是真的吗? 2、通过你们在日本买房就可以拿到永居吗? 3、中国人可以通过买房就移民日本吗?有中介告诉我可以办,你这怎么就不行了? 4、中国人在日本买房就可移民日本,拿日本永居? …… 以上的问题问的我也很无语,在这里继续给大家科普一下,...
1.买房子尽量买一期开发的,一般说来价格便宜而且质量好。 2.买房子要注意不要买临街的,噪音太大,即使是一条小路,也有发展成菜市场的潜力。 3.不要买二层,一般厨房下水道是二层往上一条,一层独立一条。这样二层是最容易发生堵塞的,如发生堵塞倒灌,其状惨不忍睹。 4. 不要买顶...
选择的房子的时候,不要选择质优孤零零的几栋的小区,比较大的小区会好些。这样小区的环境绿化会做的更好一些,硬件设备更齐全,物业管理也会更周道,以后住的也会更舒适安全。 可以大概的看看房屋的质量,自己也学习一些验房的基本知识,必须是有合格的资质认定的承建商建造的。也可以查看里面...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作品,版权归属南京贪吃猪财经(ID:pigs2014).如需转载请联系老师微信号(pigs2014) 日前,仲量联行、胡润、房天下等多家机构,均发布了国人海外房地产投资的相关报告。据数据统计,2016年中国海外房地产投资高达330亿美元,购房的足迹遍布全...
租赁,买的是居住权,合作公寓的产权属于拥有住宅大楼的公司。通过产权租赁,买主可以使用合作公寓大楼中的某套公寓,但每月还需支付不菲的维护费。 合作公寓越高档,当然需要支付的维护费也越高。维护费支付给拥有大楼产权的公司,用于大楼的所有维修、管理费用,还包括房产税和抵押利息(如果...
孤独 永远存在 像蝼蚁寻找食物碎片 找寻愉快
未至孔庙,以觉圣息,及至庙宇,自感玄妙。夫孔圣大殿拔地起,中间直廊通云霄,缥缈幻化,云雾缭绕,大鹏不得过,游人愁叹息。余看至妙处,不觉已身处殿中。大殿之上,孔圣端坐于上,面容和善,身形自然,着素装儒衣,浩然之气袭人。“此先祖孔圣人,当四祭。”言毕,乃躬身四祭孔圣人,忽绝神...
工作后 时间过得越来越快 重复越来越多 上学时 总会有人说:等上啥学了就不会这样了 然后就这样一直到工作 工作后 终于开始明白 要比现在过得好 就得比现在更努力 我们要的自由谁都给不了 除了我们自己 工作后 开始接触更真实的这个世界 开始明白 要达到目标 重要的是方法和行动...
10月9号夜班,干完活已是凌晨两三点。躺在飞机座椅上却难以入睡,掏出手机打开微博,习惯性地点开了吴老师(相对于她的真名,我更喜欢叫她吴老师)的微博。自从7月23号她把我从她的QQ、微博、微信好友中都删了之后,微博就成了我了解她的唯一途径,准确地说应该是偷偷地看,因为取关了,...
昨天和朋友聊天,她说前几天去她们那一个做手术的女孩子,这个女孩她印象特别深,在四年的大学时间里做了五次人流手术。 我说是不是这个女孩儿已经麻木了? 而朋友认为她不是麻木,是很无耻! “你知道么?有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是个帮凶,帮助她们去杀害那些弱小的生命。我也很无耻!……前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人买房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