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儿童早期教育教师版康复师证怎么考吗?有联系方式吗?

儿童早期教育干预儿童早期教育干预主要记录早期干预,特殊教育方面的反思;可能也会涉…关注专栏最新文章{&debug&:false,&apiRoot&:&&,&paySDK&:&https:\u002F\u002Fpay.zhihu.com\u002Fapi\u002Fjs&,&wechatConfigAPI&:&\u002Fapi\u002Fwechat\u002F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database&:{&Post&:{&&:{&title&:&健全中心主义Ableism&,&author&:&su-zhong-yan&,&content&:&1. 什么是Ableism?\u003Cp\u003E字典定义:是一种歧视,表现为偏好健全人,对有身心障碍人士(或称残疾人)持有偏见或忽视这群人的需要。(牛津英语词典1981年收录词条,原文为“Discrimination in favour of able- prejudice against or disregard of the needs of disabled peopl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术定义:是针对患有肢体、心智或发育方面障碍(残疾)的人群的其实或偏见,认为这些人需要被“修复”(fixed)或不具备社会成员的全部功能(Castaneda & Peters, 2000)。在这样的前提设定之下,有障碍(残疾)的人通常被认为是不正常的,而不是社会中的一个少数群体(Olkin & Pledger, 2003; Reid & Knight, 2006)。由于患有障碍(残疾)这一状况被看作是缺陷而不是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的一个方面,公众、咨询师和咨询导师普遍地将障碍(残疾)排除在多元文化的思考框架之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翻译自L. Smith, P. F. Foley & M. P. Chaney. (2008). Addressing classism, ableism, and heterosexism in counselor education.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86, 303-309.\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 性别认同多样化(different gender identities)与健能多样化(different abilities)\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学期我在教硕士生一门“Anti-Bias Education”的课程。上周的主题是性别认同的多样化和创造性别平等的成长环境,提到脸书提供的50多种性别定义,我说这并不意味着要你给婴幼儿解释每一种性别,也不意味着组织孩子用传统的性别(男、女)定义自己和别人,性别教育也需要顾及孩子的发展水平啊(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一个学生诚恳地说:”你这样说我太高兴了,读课本的时候我就觉得头大,怎么可能把这么复杂的概念教给孩子。“我说,是啊,无论教什么,都要从孩子现有的水平出发,比如教字母我们也不会强求幼儿园的孩子把26个字母全记住,但我们会提到这些字母,不会仅仅因为孩子还没理解,就把字母减少到只有3个;同理,我们没必要教51种、72种、108种性别,但我们会提到性别多样化的各种可能,不会仅仅因为孩子还没理解,就限定世界上只有男和女,也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把任何不属于“男”\u002F“女”的性别认同称为“变态”、“不正常”。这堂课的讨论很有趣,也能够看到学生质询、挑战自己头脑中二元性别观(dichotomous paradigm)的努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周的课,主题是健能多样化(different abilities)和创造平等、融合的成长环境。本以为会和上一周一样,花很多时间质疑和挑战学生头脑中类似“有障碍人士能力比不上健全人\&、”有障碍就意味着痛苦的人生“这些偏见呢,谁知道话题一打开,学生们比我还懂,纷纷谈论起他们在自己任教的幼儿课堂上是如何给孩子上有关障碍\u002F残疾(disability)的课,如何邀请社区中有障碍人士到幼儿园现身说法,如何处理孩子对班上有可见障碍(visible disability)的好奇心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汗。可见我们的成见并不是平均分配的啊,这批学生对性别比较有成见,对健能中心主义有着很好的反思;别的人也许会反过来,认为身患残疾必然人生充满苦痛,但能够理解、尊重和支持自称为“跨性别”拒绝用男女称呼自己的人。当然了,也有很多人既死忠健能中心主义,又是二元性别论的铁粉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能你会说,说健能中心主义就算了,干嘛同时向二元性别论开炮?Pick your battle,这样同时打两个阵地的仗,同时被双方敌人攻击,真的好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没办法,谁让这是我的专栏呢?我一说就要同时说这两个方面,因为它们都指向同一个本质:社会中具有特定标签的群体享受特权(privilege),而不具有这些标签的群体受到了压迫(oppression)。\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 什么是健全,什么是残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有人问你:“你是残疾人吗?”大多数人会肯定地摇摇头:“不是,我是健全人(或正常人,指没有残疾的人)。“其实,\u003Cb\u003E残疾和非残疾完全是社会建构的概念,就像黑人和白人一样\u003C\u002Fb\u003E。我这样说,不等于否定客观存在的事实,比如有的人的腿不具备我的腿的全部功能,这并不是凭空捏造的。我表达的意思其实是,有些人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对于如何对待他人,完全取决于所处的社会文化灌输的概念,比如“残疾”这个社会概念,以及与之相对的“正常”或“健全”的概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类个体各不相同,例如身高。很多被认为身高“正常”的人,如果不借助一些物理辅助工具(例如椅子、箱子、梯子),也够不着书柜最高的一层。即使在够书柜顶层这件小事上力不能及,他们并不会被认为是残疾人,有近视眼没戴眼镜的人也不算残疾人。为什么?因为社会上的优势群体——正如其他优势群体一样——拥有定义什么是正常(例如,健全、异性恋)的权力。所以,没有垫高工具就够不到书柜顶层不算不健全,没有眼镜就看不清东西不算不健全,而坐在轮椅上行动的就算不健全——谁让他们没有制定规则的社会权力呢?事实上,\u003Cb\u003E在所谓“健全”的人群中,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况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残疾即不正常的歧视眼光,还存在于我们的语言习惯中。例如,当我称呼一个人为“盲人”的时候,这个称呼反映了我\u003Cb\u003E用“看不见”这一单一的属性指代整个人所有方面\u003C\u002Fb\u003E。换句话说,“盲”成为了这个人的定义。同样,“他是个智障”、“她是个聋子”、“他是个瘸子”、“她是个疯子”这样的称呼也是用残疾以偏概全地代表了整个人。把一个完整的人简化为单一的一个属性,就会造成将其隔离、排斥为“不同的人”、“不正常的人”因此低人一等的后果。进一步加深这种社会隔离和歧视的,是把残疾人描述为无助的弱者,遭受\u002F忍受\u002F受制于无边的苦楚,统统被归类到一个特殊的群体——那群瞎子、瘸子、傻子、聋子、残疾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无可置疑,使用轮椅、听不见或看不见都会对人生产生影响。指出残疾与健全是社会构建的概念并不是抹杀或否定这些影响。但是与使用轮椅但被看作正常的(借助轮椅移动的)人对待存在天渊之别的,是使用轮椅但被看作隐形的、低人一等的、脑子不好使的、没有性属性的、吓人的、被动软弱的、依赖别人的、除了残疾别无可值一提之处的人。\u003Cb\u003E这种天渊之别不是残疾本身带来的,而是社会构建的概念以及我们把这些社会概念内化形成有关自我和他人的观念,并由这些观念导致的行为带来的结果。\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认为“坐轮椅\u002F盲\u002F聋但智力正常的残疾人跟智力有问题的残疾人不是一回事”的话,谢谢你们强调了残疾人这顶大帽子下面扣着的人是多么不同。但是,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戴着“残疾人”这张标签,无论是根据肢体、视听能力还是智力判定的。智力是什么?智商65分就是残疾75分就不是残疾?智商110的“正常人”进了平均智商130的名校尖子班,差距更大,却大大方方上知乎吐槽“我在名校被辗压的日子”,因为他们虽然没想过但却很清楚自己仍然属于“正常范围”之内,不会因为这个20分的差距被打入“残疾人”的另册,失去优势群体的标签,从而失去优势群体的特权。所以,\u003Cb\u003E差异不是问题,是否符合社会定义的“正常”和“不正常”标签,才是大问题。\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让社会构建的这些标签如此威力无穷的,正是我们“想当然”的态度。我们不假思索就接受了社会对于种族、性别这些标签,认为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不经过慎思明辨就认同了不同的“种族”之间肯定是有本质区别的,认为我们语言里有这么个词肯定是因为现实中有相应的客观存在。但其实事实正好相反,\u003Cb\u003E经常是因为人类造出了一个词(对社会概念的命名)——无论是“肤色”还是“残疾”——这个社会概念就会因命名而被赋予其本身不存在的意义。\u003C\u002Fb\u003E更重要的是,这个词(社会概念的命名)迅速地主宰了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忘记了社会产生和命名这个概念的历史,开始将这个社会概念当作先于其命名就存在的客观现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一社会概念形成和命名的历史,正是那罪魁祸首,引导我们接受了类似“种族”、“残疾”这样的\u003Cb\u003E看似\u003C\u002Fb\u003E直观清晰一目了然的分类标准,\u003Cb\u003E其实\u003C\u002Fb\u003E忽略了这些概念在历史上和今天都变化多端互相矛盾的定义。“种族”为什么是社会构建的概念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在“\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question\u00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种族主义是错误的吗?为什么? - 历史\& class=\&\&\u003E种族主义是错误的吗?为什么? - 历史\u003C\u002Fa\u003E” 一题下面@\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people\u002Fsvenshi\&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Sven\&\u003ESven\u003C\u002Fa\u003E 的答案说得很清楚。那么\u003Cb\u003E“残疾”为什么是一个社会构建的概念,而\u003Ci\u003E\u003Cu\u003E不是\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i\u003E客观存在的事实呢?\u003C\u002Fb\u003E对于这一点,disability studies在最近30年中的研究提供了大量文献和论证,有兴趣可以看看Gill (1994)、Linton (1998)等经典著作,后者在第三章Divided Society中对“残疾人给社会带来经济负担而不是贡献”的偏见提供了精彩的批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由于短期内无法翻译出版这些著作,我试试用我半桶水的理解和本(shan)土(zhai)化的语言大概介绍一下“残疾”这个概念为什么不是客观的事实而是社会构建的概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是明摆着腿不能走(移动)、眼睛不能看(视力)、说不了话(语言)、听不见(听力)或听见了听不懂别人的话(语言或智力)么?这种\u003Cb\u003E把焦点放在“不能××”的方式定义残疾,其实根本站不住脚\u003C\u002Fb\u003E。找一个你认为肯定是“健全人”的人,问这些问题:你能飞吗(移动)?不能。你能肉眼看见红外线吗(视力)?不能。你能说全世界所有语言吗(语言)?总有一种语言你是不能说的吧。你能听到超声波吗(听力)?不能。你能听懂全世界所有语言吗(语言或智力)?总有一种语言你听不懂。\u003Cb\u003E这么多“不能”,你怎么不是残疾人?\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残疾”的定义了解多一点的人要说话了,社会上所有人都不会飞啊,我不会飞我当然正常;按照智商正态分布的理论假设,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智商在70以上,所以70以下那百分之一归为残疾有什么问题?\u003Cb\u003E如果用人数比例来划分“正常”和“残疾”的话,就更加证明了残疾这一概念的社会构建本质\u003C\u002Fb\u003E——不就是欺负他们人少不能反抗吗?仅凭跟大多数人不一样就被贴上低人一等、“不正常”、“缺陷”的标签,那就干脆公平点,别光挑智力、听力、视力、运动能力和精神状况来划分大多数和极少数。要贴标签,干脆把家庭结构(单亲家庭是少数)、收入状况处于1%百分位数以下的少数、身高在1%百分位数以下的少数、体重在1%百分位数以下的少数,成绩在每个学校里面低于1%百分位数以下的少数——干脆连占世界人口不到1%的76个国家(\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un.org\u002Fzh\u002Fdevelopment\u002Fpopulation\u002Fgrowth.shtml\&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联合国人口议题|世界人口趋势\&\u003E联合国人口议题|世界人口趋势\u003C\u002Fa\u003E)所有的人,全都贴上“不正常”、“缺陷”、“家庭的不幸”、“人类社会的负担”的标签,都归到残疾的类别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与人之间天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在一个尊重人类多元化的文明社会中,社会观念会把残疾(由于词语本身的歧视性质,应该改称为“障碍”)看作\u003Cb\u003E人类差异中的一个维度\u003C\u002Fb\u003E,与身高、胖瘦、肤色、语言、文化等差异相并列,而不是割离开来划入另册成为次等公民。这句话又该被喷“圣母”了,其实\u003Cb\u003E我的初衷非常功利\u003C\u002Fb\u003E——从社会的角度看,充分发挥每个人“能××”而不是用“不能××”来局限人的发展,才是一本万利的打算;从我个人的角度看,今天把有障碍人士打入另册歧视对待,明天就会把我打入另册歧视对待,社会不公伤害的不仅仅是受到不公平对待的少数人,而是社会上每一个成员,包括我,包括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Gill, C.J. (1994). Questionning continuum. In B. Shaw, ed. \u003Ci\u003EThe ragged edge: the disability experience from the pages of the first fifteen years of \&The Disability Rag,\&\u003C\u002Fi\u003E 42-49. Louisville, KY: Advocado Press.\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Linton, S. (1998). Claiming disability: knowledge and identity. New York, NY: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8:13:49.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4,&likeCount&:14,&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2:13:49+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816b19d910c33c7bf1a1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4,&likesCount&:14},&&:{&title&:&对评论的回复&,&author&:&su-zhong-yan&,&content&:&在问题\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question\u00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天生残疾的孩子,政府和社会以及父母应该努力尽可能阻碍其出生吗? - 法律\& class=\&\&\u003E天生残疾的孩子,政府和社会以及父母应该努力尽可能阻碍其出生吗? - 法律\u003C\u002Fa\u003E
中,\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people\u002Ff75965ede367ccfcd1b85f084f416be0\& data-hash=\&f75965ede367ccfcd1b85f084f416be0\&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苏中彦\& data-tip=\&p$b$f75965ede367ccfcd1b85f084f416be0\&\u003E@苏中彦\u003C\u002Fa\u003E的答案获得了日报观光团的一些关注和回应。在这个答案的评论区,以及在该题之下其他答案对这个答案的评论,有三个常见的主题:\u003Cp\u003E1. 讨论产前诊断和人工流产,又不是讨论已经生出来的残疾人。\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 \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people\u002Ff75965ede367ccfcd1b85f084f416be0\& data-hash=\&f75965ede367ccfcd1b85f084f416be0\&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tle=\&@苏中彦\& data-editable=\&true\& data-tip=\&p$b$f75965ede367ccfcd1b85f084f416be0\&\u003E@苏中彦\u003C\u002Fa\u003E 一个健全人,凭什么对残疾人的人生说三道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 就算有残疾的孩子自己过得快乐,他们的家庭、社会背负着沉重的包袱,提供各种服务和照料,这就是无底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1个主题其实是自欺欺人。正如\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people\u002F247b240ccc5abbae0bdac30\& data-hash=\&247b240ccc5abbae0bdac30\&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Andy Lee\& data-tip=\&p$b$247b240ccc5abbae0bdac30\&\u003E@Andy Lee\u003C\u002Fa\u003E的答案提出的,对于胎儿的去留的决定,建立在对胎儿出生后幸福的预期之上。为什么未来父母会选择放弃诊断出可能有残疾的胎儿?正是因为各种各样的信息使他们相信有残疾的人生幸福预期太低,才对胎儿作出选择。所以,抛开对有残疾的人生的讨论,单纯讨论该不该放弃诊断出问题的胎儿,是避重就轻。我尊重你的选择,话说得轻松。打个比方,一群人把小明堵在一个房间里,告诉他:“房门外布满了地雷,你走出去一步就会踩中炸死。“还放录像给小明看,其他人如何被门外的地雷炸死;又把房间里其他几个人扔出门外,让小明看着他们被炸死。然后,这群人一副”尊重你的选择“的样子说:”话已经说明白了,事实摆在你眼前。我们不拦着你,你自己决定走不走出去。“如果你是小明,你敢大踏步出门?所以,\u003Cb\u003E关键不在于让不让小明自己选择,关键在于小明对于选择的后果有怎样的预期\u003C\u002Fb\u003E。对有残疾的人生的讨论,正因此而意义重大。\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2个主题,看似无理取闹——我是不是女人,跟支持女权有什么关系?我是不是同性恋,跟支持同性恋婚姻合法有什么关系?我有没有被杀,跟支持对杀人案件进行司法裁决有什么关系?其实我倒认为这个主题也有其可取之处:意识到了\u003Cb\u003E残疾人的人生价值不应全凭健全人判断\u003C\u002Fb\u003E这一点。我支持残疾人发出自己的声音,赞同并努力支持残疾人群体在有关残疾人的社会服务、法律、产品开发……各方面决策并参与社会生活,实现自主(不是说说而已,而是通过我个人的专业服务和义务工作一直在支持)。但是,我质疑潜藏在第2个主题中的前提”\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people\u002Ff75965ede367ccfcd1b85f084f416be0\& data-hash=\&f75965ede367ccfcd1b85f084f416be0\&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苏中彦\& data-tip=\&p$b$f75965ede367ccfcd1b85f084f416be0\&\u003E@苏中彦\u003C\u002Fa\u003E 是健全人“——你问过我了吗?凭什么代替我把我说成健全人?你看看,说话的前提要先验证,不能想当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3个主题,反映了我们的社会仍然存在将”悲剧“、”不幸“、”缺陷“等同于残疾——仅”残疾“一词本身便带有”残缺“、”疾病“的含义。用语反映了态度。因此台湾使用”障碍“一词以强调\u003Cb\u003E这个群体所遇到的困难而不是这个群体本身的残缺\u003C\u002Fb\u003E。至于美国西欧等地一波又一波障碍人士维权导致用语上的不断更新换代(例如,从handicapped person到people with disability)这些历史,我就不详述了,有兴趣可以读读disability studies的大量著作。没读过也没关系,世界是如此多姿多彩,大多数人并没有那个精力、资源、时间或兴趣关注残疾人生存的现状,就像我搞不清楚到底河南人是不是都是骗子一样。我不知道河南人当中诈骗发生几率有多高,但是我听人说过被河南人骗了的经历。尽管如此,我不会认为河南人更有可能骗我,也不会对生活中遇到的河南人用”是不是骗子?“的有色眼镜打量,因为\u003Cb\u003E我知道这样的想法是偏见\u003C\u002Fb\u003E;我不会根据”河南人骗子多“的偏见要求政府给河南人配置测谎仪,在法庭上每句话只要是河南人说的就得测谎。甚至如果有人做研究,对个省份人口抽样进行诈骗言行观察记录,研究方法严谨可靠,数据翔实,真的发现户籍是河南的人诈骗言行明显高于其他省份,把研究报告甩到我脸上,我也还是拒绝认同“河南人更有可能骗我”这一偏见。因为我知道\u003Cb\u003E偏见不等于事实,无论找出多少显著差异,也不能证明“河南人”这个标签必然导致这些差异\u003C\u002Fb\u003E。对一个人是否会骗我的猜测,不能建立于“河南人是骗子”的偏见之上,而要建立在这个人与我打交道的历史、这个人过去的行为这些事实上作预测。同样,\u003Cb\u003E对一个胎儿的未来人生会有怎样的发展,这个孩子的家庭能否幸福的判断,也应该建立在真真确确的事实之上,而不能仅凭一个标签“产前诊断有出生缺陷”。\u003C\u002Fb\u003E有哪些事实可以用来预测一个胎儿未来的成长结局和家庭幸福呢?科学家对此已经积累了大量研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家庭生活质量不是我的专业,就谈谈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举个常用的文献,Shonkoff和Meisels的书Early Childhood Intervention (2000)中介绍了生物学、生态学、文化学、教育学以及有利\u002F不利条件的动态变化这五个维度的多项因素,是如何影响儿童从胚胎到成年之间的发育成长的。其中,\u003Cb\u003E残疾直接影响的是生物学因素\u003C\u002Fb\u003E,例如脑瘫直接导致身体行动上这样或那样的困难。\u003Cb\u003E与其他四个维度不存在直接关联,但有可能带来标签影响\u003C\u002Fb\u003E。什么是标签影响?就是一种歧视,即不是因为你本身的情况和言行,而仅仅因为你被贴上某个标签,就被区别对待。比如在一个文明程度不高、残疾是社会污名(stigma)的文化环境中,残疾人应该关在家里不要出来丢人就是由残疾这个标签带来的,而不是残疾直接导致的;在一个特殊教育落后的教育体系中,因残疾而获得低质量教育,也是残疾这个标签带来的,不是残疾直接导致的;在有利\u002F不利条件这一维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父母心理健康,当社会上众口一词贬低残疾人的时候,父母觉得生了个残疾孩子很内疚,甚至产生心理问题,这就是残疾这个标签带来的,不是残疾直接导致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75年,美国第一部障碍人士教育法案颁布,法案中对“障碍”(disability,即中文的“残疾”)的第一句描述是”\u003Cb\u003E障碍是人类经验天然的组成部分,障碍无论如何也不应减损个体参与到社会中并作出贡献的权利\u003C\u002Fb\u003E。“(原文Disability is a natural part of the human experience and in no way diminishes the right of individuals to participate in or contribute to society. 翻译不好,请多指教)。因此,美国给障碍儿童提供的早期干预、学前特殊教育、学龄特殊教育服务从0-21岁,都是免费的。不要问我政府为他们花了多少钱,我知道也不会说的,因为这不是重点!政府的职责就是花钱提供公共服务,连上太空都负担得起,何况是用来保障每个社会成员基本权利的服务。著名障碍人士维权作家William Roth说,我们的社会宁愿花千亿美元送一个人上月球走几步,也不愿花更少的钱让数以百万计的人在地球表面上行动自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估计有人看到这里就跳出来骂我美分了,教育我国情不同我国没那么多闲钱。我国的公共财政支出如何分配,到底有没有钱给残疾人提供更多服务?如果没钱,那些网上查水表查得人人自危的难道是志愿者?我不是公共财政方面的专家,就不多说了。我既赞同其他领域的公共服务(例如养老、医疗、失业保障)增加支出,也从我的专业倡导增加对残疾人的服务方面的支出,这并不矛盾。那些主张社会没那么多钱,要解决很多问题,顾不上残疾人的,赤裸裸就是歧视残疾人、剥夺残疾人人权的言论。\u003Cb\u003E每个社会成员都是平等的,没有谁的权利先谁的权利后之分\u003C\u002Fb\u003E。而不平等的现状就摆在那里,普通儿童的教育权利实现程度远远高于特殊儿童,其他社会服务(例如医疗、就业支持、出行交通……)也存在普通人群获得程度高于残疾人群的不平等现象。又有人要我举数据说明了吧?干脆自己上大街看看,有几个残疾人能自如行动,公车地铁就更不用说,进电梯时一伙人一拥而上坐轮椅的往往要等好几趟才能上,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上学难上普通中小学更难……这么明显随处可见的事情还需要我举数据吗?如果一定要数据,人权观察组织历年有不少对残疾人在中国人权实现状况的报告(例如\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hrw.org\u00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hrw.org 的页面\& class=\&\&\u003Ehttp:\u002F\u002Fwww.hrw.org\u002Fsites\u002Fdefault\u002Ffiles\u002Freports\u002Fchina0713_ForUpload.pdf\u003C\u002Fa\u003E),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也一直观察残疾儿童在中国的现状(\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unicef.cn\u002Fen\u002Findex.php?m=content&c=index&a=lists&catid=131\&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u003E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u003C\u002Fa\u003E)。什么?你昨晚从新闻看到我国残疾人事业再创高峰的报导?如果你相信新闻报导的一切事情,不说了,右上角点叉走好;如果你只相信新闻里对残疾人事业成果的报导,质疑其他报导,这就是歧视。\u003Cb\u003E所有这些不公平,以及不公平所造成的残疾人难以发挥能力参与社会生活的后果,反而成为了一些人贬低残疾人的人生价值、建议用公共政策阻断有残疾的新生儿出生的理由。\u003C\u002Fb\u003E所以增加对特殊教育、残疾人服务的投入不是钱多了烧的,而是解决社会不公的迫在眉睫的事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外对\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people\u002Ff75965ede367ccfcd1b85f084f416be0\& data-hash=\&f75965ede367ccfcd1b85f084f416be0\&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tle=\&@苏中彦\& data-editable=\&true\& data-tip=\&p$b$f75965ede367ccfcd1b85f084f416be0\&\u003E@苏中彦\u003C\u002Fa\u003E的回答不顾残疾儿童家庭沉重的负担、双亲痛苦的泪水的指责,我真没什么好说的。答案的开头就声明了父母自主选择胎儿去留是个人权利我支持,也不会对他们的选择有半句指责,因为社会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压迫不应该由单个的家庭买单。但是,你们家的事你们自己决定,别去要求别人也做同样的选择,也别把残疾描述成地狱来吓唬人。\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2:26:30.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5,&likeCount&:12,&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0:26:30+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2.zhimg.com\u002Ff31a0bced88f41ea015bfe6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5,&likesCount&:12},&&:{&title&:&轮椅上的律师&,&author&:&su-zhong-yan&,&content&:&\u003Cp\u003E
在来美国之前,已经从朋友口中听说,阿本(本杰明·柴特的昵称)从世界著名的得克萨斯大学法学院毕业了,而且还作为优秀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致辞。听说过他的”事迹“的中国家长们纷纷感叹:好一个身患脑瘫、日常最多有7位助手帮忙穿衣、进食等生活起居事项的阿本!居然“斗胆”选择了法学院,而且还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在一(hua)众(chi)家(ben)长(xing)的连日催促之下,终于在美国维莫特州(Vermont)阿本的父母家,我有幸见到了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甫一见面,便被他一身雪白衬衫、深蓝缎子西装马甲和灰领带的正装打扮吓到了:“大律师,莫非你要审问我?”阿本噗哧笑了:“我这是表示对远道而来的客人的尊重,特意穿上出庭才穿的好衣服。”爽朗的笑声自然地拉近了宾主双方的距离。进了屋子,阿本的父母便骄傲地引领客人参观最新扩建的会客室,能从落地窗看到庭院中的草坪、花丛和树林,偶尔可见林中的梅花鹿。会客室墙上悬挂着阿本的毕业证书和律师执照。阿本妈妈说:“这间会客室是我们平生第二得意的作品。”我猜测道:“最得意的作品,肯定就是阿本咯!”老柴特夫妇笑得合不拢嘴。在客人参观之时,讲究的阿本已经回房更换了一身便服:豆绿色衬衫和深灰色西裤,衬得他的金发碧眼格外精神。作为一名外貌协会的忠实会员,我深深吸了一口气,好不容易才藏起了花痴的嘴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在温暖的壁炉火堆旁,我们谈论的话题自然离不开新晋律师的职业生涯。阿本毕业后半年,便通过了得克萨斯州的律师资格考核,获得了律师执照;回到故乡后又考取了维莫特州律师执照,目前在伯灵顿(Burlington)市政府见习。我从介绍阿本的新闻报道里读到过,阿本最大的心愿是成为一名诉讼律师,因此我问他:“在市政府成天处理文件,有机会出庭吗?”于是他绘声绘色地给我们描述了某次作为公诉律师助手出庭,并两次提出“反对(“Objection)”的经历。他说,在法庭上喊“反对”实在太给劲儿了!虽然他和其他律师一样有着申辩时间的限制,但是由于他言简意赅,两次反对都获得了法官的接纳。与阿本当面交流之后,我能深刻地体会到“言简意赅”一词的真正含义。由于脑瘫的影响,他的发音并不清晰,虽然明显能听出来多年接受言语治疗的功效,但始终是说者费力,听者也不轻松,而且只要稍不注意控制情绪,四肢便不自觉地挥舞起来。可以想象,在严肃的法庭上,面对着法官居高临下的审视目光,阿本如何迅速构思出一针见血的辩词,并以极大的意志力控制着自己的身体,尽可能清晰地表达出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言简意赅,并不是天生的才能,而是锻炼出来的。阿本说,为了成为诉讼律师,上大学的时候他选修了“演讲学”一课。该课程主讲教授开课前特地找阿本交流,列举出阿本修该门课程面临的种种困难。阿本说:“我知道会有这些困难,我告诉教授,我能做到,您就等着瞧吧!”阿本在助手的帮助下,利用电脑输入辩词投影到大屏幕上的手段,完成了演讲学课程所要求的作业和考试,并以机敏的辩词博得了考官的赞许。“人生就像扑克游戏,分到什么牌不由你决定。我的人生目标,就是尽量出好我手中的这副牌,打得漂亮。”阿本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阿本的确把自己分到的牌,打得很漂亮。在柴特家做客的那个旁晚,阿本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是一个自信、聪明、幽默而且善解人意的帅哥,而不是一名因脑瘫而行动不便言语不清的”残疾人“。只有当离开柴特家细细反思的时候,我才理性地意识到,在今天这个为残疾人设置了种种障碍的社会中,阿本成为一个如此优秀的人,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他曾经面对的困难,也许是我难以想象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在德克萨斯大学校刊对阿本的一次采访中,阿本说道:“我是在挑战中成长的人。我学习到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你主动寻找挑战、拥抱挑战,就必定有所成就。”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不仅笑迎挑战,而且以高昂的热情主动挑战。这方面的例子,在阿本的人生中比比皆是。2000年,阿本上高中的时候,曾经主动向校方申请召集全校会议,面对着全校的同学,阿本说:“我站在这个讲台上,感到有点不可思议。一年之前,我想到没想过会在这里讲话,但今天,我做到了。”他向同学们讲述了2000年的元旦,他不远千里地前往科罗拉多州与一位刚认识了6个月的朋友共贺新年。“为什么我要跑到科罗拉多州去过除夕?因为只有那里有真正‘认识’我的朋友,而在这里,在我的学校里,没有。在座的各位同学,每天都看到我,却总是在避开我。你们有没有真正认识过我?认识我这个人?我只想让大家知道,我也是一个有着独特个性的人:我比所有人都渴望在周末的晚上走出家门与朋友相聚,我喜欢看电影《勇敢的心》和《球场古惑仔》,我是和大家一样的高中生,只有一点不同——由于我的肌肉不受控制,所以说话和动作有点难以控制。……我做梦都想要合群,想成为你们当中的一员。但是事实上我并不合群,我被拒绝在外,不是你们当中的一员。我不喜欢这样。而且被拒绝在外的人不止我一个,我们学校里还有很多同学像我这样找不到合群的路。这种感受并不好受,你们一定不希望处于我这个位置。请你们抛开怜悯、抛开自责,只要想想如果是你在使用我这个身体,你会怎么想。站到这个讲台上是我做过的最艰难的事情之一,但为了让大家明白不合群的高中生的感受,我做到了。”发言结束后,掌声雷动,许多同学当场跑向阿本表达自己的感受,不少同学还感动得哭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我之所以大段地引用阿本当年所说的话,是因为我相信,阿本本人的语言,比我的旁观描述,更能准确表达他的感受、他的经历和他的勇气。在此,我应阿本父母之托,以他们对中国特殊孩子家长的寄语作为本文的结束语:“请比所有人都更相信你们的孩子,他们能够学习、能够成长,能够有所成就,能够快乐地生活。只要你相信并让孩子也相信,这一切就有了实现的可能。”\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5:12:57.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likeCount&:7,&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3:12:57+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f98caec0d93c9adce3eb46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likesCount&:7},&&:{&title&:&回应孩子有关性的提问、言行的步骤&,&author&:&su-zhong-yan&,&content&:&本文来自问题“\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question\u00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怎样回答孩子提出的性问题,并做出正确的引导? - 心理\&\u003E怎样回答孩子提出的性问题,并做出正确的引导? - 心理\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由于提问者不是家长,本文内容没有放在答案中。但鉴于很多家长需要本文介绍的技术,就放在专栏中以供引用吧。\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家庭中最常用的性教育方式,不是关上房门与孩子“谈性”,而是日常生活中对孩子各种各样可能与性有关的言行做出有教育意义的回应。润物细无声嘛。借着这个问题简介一下我们做过的几百场家长培训中,教家长的“五步回答性提问”和“六步回应言行”。\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一、五步回答孩子有关性的提问\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1.
\u003Cb\u003E再三向孩子确认勇于发问是件好事。\u003C\u002Fb\u003E积极的态度可以让孩子乐于向您提问,这非常重要。因为如果孩子不再向你提问求助,你就失去了性教育的重要渠道。而且孩子从别人那里找到的答案,也许是你不同意的。所以,无论孩子问的问题多么让你吃惊,都要毫不犹豫地表扬提问这一行为。你可以这样表扬: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这真是个好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我很高兴你问我这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真高兴你注意到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嗯,这个问题非常重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或,仅只是微笑或点头亦可。\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2.
\u003Cb\u003E搞清楚孩子在想什么\u002F\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真正要问的是什么。\u003C\u002Fb\u003E这一步是最关键的,因为不知道孩子为何提出这个问题,你就无法提供真正有帮助的回答。了解孩子为何这样问的最好办法就是问孩子,但是注意要以好奇的方式问孩子,不要用质问把孩子吓得闭嘴。你可以这样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你是怎么知道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你猜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关于这个,你都听说了些什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你怎么认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对这个问题,你有没有什么想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不要说,“你怎么问这个?”这样容易激起孩子的防御心。\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
\u003Cb\u003E在脑子里准备好想传递给孩子的“信息”。\u003C\u002Fb\u003E一旦弄清楚了孩子提问的真正原因,你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准备答案了。你的答案应该是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把对孩子有益的无偏见信息传达给孩子。这些信息可以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好奇很正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多问问题没关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我会告诉你这些问题的答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我会教给你正确的用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你这样就很好,没问题。 \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注意\u003C\u002Fb\u003E,这一步所准备的信息,是根据第二步设计的。例如,同一个问题“妈妈,做爱是什么感觉?”,如果在第二步中你了解到孩子只是好奇提问,那么你准备的信息就是:好奇是好事,我要让孩子知道随时都可以来问妈妈任何问题,我要让孩子明白两个完全自愿的成年人做爱感觉很美妙。但是,如果在第二步中你了解到孩子提问的原因是她男朋友正在催促她上床,你要传递的信息就不同了:我要让孩子知道,妈妈永远欢迎她提问,没有人能逼她参与任何性行为,健康的恋爱关系应该建立在双方无压力自愿的基础上,她现在年纪还小,性爱的很多后果她还不能承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 \u003Cb\u003E回答要简洁,使用正确的词语\u003C\u002Fb\u003E(例如,说“阴茎”而不是“小鸡鸡”)\u003Cb\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5.
\u003Cb\u003E鼓励孩子反馈。\u003C\u002Fb\u003E你可能刚刚绞尽脑汁出色地回答了一个刁钻的问题,但别忘了再次鼓励孩子开口——作为家长,咱们最担心的是孩子闭口不谈性,无从得知孩子的想法。可以这样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你懂了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有没有道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你怎么看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你还有问题吗?”\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二、六步回应有关性的言行\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如果孩子没有提问,但在言行之中涉及性(例如,你看到孩子在读一篇有关强奸的新闻,或者电视剧出现了亲吻镜头孩子说“真恶心”或转换频道),这也可以成为性教育的契机。这里六个步骤与回答问题的五个步骤有相似之处。\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1.
\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首先判定是否应处理这一情况。\u003C\u002Fb\u003E如需处理,则履行步骤2-6。有的言行是不必回应的,例如3岁和5岁的两姐弟在浴室里脱了衣服照镜子,互相比较身体的相同与不同部位,你觉得没有干预的必要,就算了。但如果其中一个孩子是邻居家的,最好先建议孩子们穿上衣服,给自己家孩子看儿童性教育读本了解知识,同时告诉邻居孩子对身体感兴趣,看看邻居赞同怎样的处理方式。\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2.
用语言描述或复述一次你所看到\u002F听到的孩子的行为\u002F\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言论,合适的话甚至可以给予表扬。\u003C\u002Fb\u003E你可以这样说:“我刚才看到你……”或“我刚才听到你说……” 这个步骤的目的在于让孩子明确你接下来评论讲解的内容是针对什么言行的,避免误解。例如,孩子与朋友通电话时说了声“婊子”,如果你没有复述孩子的言行,直接跳到第三步问孩子“告诉爸爸你为什么这样说”,孩子不知道你到底针对他说的什么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3.
弄清楚该行为\u002F\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言论对于孩子的真正意义。\u003C\u002Fb\u003E你可以这样说:“和我一起谈谈这件事吧。”或“可以告诉我为什么你这样做吗?”或“你怎么会这样说(做)的?” 同样,这个步骤是最重要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4.
准备好想要传达哪些“信息”给孩子。\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5.
简要回答,传递你准备好的信息。\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6.
\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鼓励孩子给予反馈。\u003C\u002Fb\u003E你可以这样说:“怎么样?”或“有没有道理?”或“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欢迎转载,作者和出处为“爱成长性教育课堂(\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eibo.com\u002Fsexualityclassroom\&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爱成长综合性教育课堂的微博\& class=\&\&\u003E爱成长综合性教育课堂的微博\u003C\u002Fa\u003E)”,谢谢。\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7:06:1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9,&likeCount&:24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1:06:18+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9e44a834d7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9,&likesCount&:241},&&:{&title&:&谈谈校园霸凌(school bullying)&,&author&:&su-zhong-yan&,&content&:&本文受到该问题与答案的启发:\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question\u00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儿童时代的校园暴力本质上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能否通过干预避免? - 心理学\& class=\&\&\u003E儿童时代的校园暴力本质上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能否通过干预避免? - 心理学\u003C\u002Fa\u003E,以及\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people\u002Fe37963dbb4dad2d20825fc4\& data-hash=\&e37963dbb4dad2d20825fc4\&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刘柯\& data-hovercard=\&p$b$e37963dbb4dad2d20825fc4\&\u003E@刘柯\u003C\u002Fa\u003E 的邀稿。\u003Cp\u003E更新:知友\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people\u002Fd9ec06aecbf\& data-hash=\&d9ec06aecb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tle=\&@百年孤独\& data-editable=\&true\& data-hovercard=\&p$b$d9ec06aecbf\&\u003E@百年孤独\u003C\u002Fa\u003E 的评论提问:“我还是想请教现象之下的主因,是排异心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任何人类行为,包括校园霸凌以及其他形式的暴力,其原因都不是简单的某种心理,例如不能说强奸是因为性欲的冲动。\u003Cb\u003E暴力是由社会、家庭、朋友、个体等多维度的各个方面(心理、行为、经济、文化、媒体宣传……)共同塑造的\u003C\u002Fb\u003E。我不知道问题中的“排异心理”是什么,只听说过免疫系统的排异反应,姑且就当是“排斥、孤立与众不同的个体”的一种心理现象吧,就是党同伐异的意思。当个体存在这种“排异心理”,可能表现出社交退缩行为,也可能表现出社交攻击行为,或者不表现为任何行为,只在心理上影响该个体的感受和情绪。当群体中存在这样的集体“排异心理”,也有可能表现为将异己的个体同化的形式而不是暴力的形式。总之,无论是个体层面还是集体层面的心理原因,只是诸多因素中的一部分。\u003Cb\u003E社会生态模型\u003C\u002Fb\u003E(social ecological model,不是社会生态学,见\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who.int\u002Fviolenceprevention\u002Fapproach\u002Fecology\u002Fen\u00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WHO | The ecological framework\& class=\&\&\u003EWHO | The ecological framework\u003C\u002Fa\u003E)常用于分析暴力的多重成因,找出有效预防方案。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暴力与卫生报告》中使用社会生态模型分析了青少年暴力产生的多种方式,例如儿童期问题行为的恶化(发展性因素)、同伴压力与学校氛围等情景因素、遗传和分娩等生物因素、人格与心理方面的精神因素、家庭影响等等。该报告也提供了预防措施的建议。中文版下载地址:\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hqlibdoc.who.int\u002Fpublications\u002F1705283X_chi.pdf?ua=1\&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whqlibdoc.who.int 的页面\& class=\&\&\u003Ehttp:\u002F\u002Fwhqlibdoc.who.int\u002Fpublications\u002F1705283X_chi.pdf?ua=1\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 定义:霸凌,不仅仅是打你这么简单\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校园霸凌是指学生之间的权力不平等的攻击性行为,是长期、反复发生的,或者有持续发生的可能性(\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stopbullying.gov\u002Fwhat-is-bullying\u002Fdefinition\u002Findex.html\&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Bullying Definition\&\u003EBullying Definition\u003C\u002Fa\u003E)。要注意霸凌的核心特征是“权力的不平等”,最有伤害力之处不是打你一下踢你一脚,而是让你觉得自己处于无助的弱势这一点无法改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校园霸凌行为包括:\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言语文字霸凌:挖苦嘲笑、起外号、说黄段子、威胁等\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社交霸凌:有意排斥某人、孤立某人、散播有关某人的谣言、当众给某人难堪等\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肢体霸凌:打人、朝某人吐口水、推搡绊倒、破坏某人的东西、做侮辱性手势等\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一些数字\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国的情况我找不到,哪个小伙伴可以提供的话,非常感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3年的美国,9-12岁学生中有20%遭受到校园霸凌;12岁至18岁的学生中有22%。但校园霸凌的恶性影响远远不止于这22% (http:\u002F\u002Fcenter4research.org\u002Fviolence-risky-behavior\u002Fz-other-violence\u002Fbullying-and-violence\u002F)。研究指出,校园霸凌的受害者包括被霸凌的孩子、霸凌别人的孩子以及知情者(\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stopbullying.gov\u002Fwhat-is-bullying\u002Froles-kids-play\u002Findex.html\&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The Roles Kids Play\&\u003EThe Roles Kids Play\u003C\u002Fa\u003E)。校园霸凌的发生场所不仅仅是校园及周边地区,目前广受关注的是延伸到网络空间的霸凌,例如脸书上受到同学的挖苦欺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高风险人群\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虽然没有任何因素必然导致一个孩子成为霸凌者或受害者,但以下人群中\u003Cu\u003E受害者\u003C\u002Fu\u003E比例更高:\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与众不同的孩子,例如看起来特别胖\u002F瘦、戴眼镜或穿的衣服很特别、插班生、不去做同伴认为“很酷”的事情,等等;\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公认容易受欺负、不能保护自己的孩子;\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抑郁、焦虑或自信度低的孩子;\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不那么受欢迎、朋友少的孩子;\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不合群的孩子,被同伴认为讨人嫌、讨厌。\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即使没有以上任何特征的孩子,也可能遭遇霸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至于\u003Cu\u003E霸凌者\u003C\u002Fu\u003E,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一类是有良好同伴关系的孩子,很有社交权力(即容易在社交活动中影响别人),而且对自己的受欢迎程度特别紧张,喜欢主导和控制别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二类是不太合群的孩子,可能有抑郁或焦虑的困扰,自信心不足,不太参与各类活动,很容易服从同伴压力,或者不能体会他人的情绪、感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具有以下特征的孩子中,霸凌行为发生率更高:\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攻击性强或者容易激怒\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家庭不和谐或父母疏于管教\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恶意猜测他人\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难以服从纪律\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认为暴力是好东西\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朋友中有霸凌者\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霸凌者并不总是那些更强壮的孩子,优势权力可以来自多个与身材无关的渠道——受欢迎程度、力量、智力等等。霸凌的孩子可能占有一项或多项优势权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霸凌的影响\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u003E对受害者的影响\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霸凌可以影响受害者的身体健康、学校生活和心理健康。遭受霸凌的孩子通常会体验到:\u003C\u002Fp\u003E\u003Col\u003E\u003Cli\u003E抑郁和焦虑,深深的悲伤与孤独无助感,甚至影响饮食与睡眠质量、以往感到愉快的活动也不再有趣。这些影响可能延续至成年。\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身体健康的问题。\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学习成绩下降,学校活动参与度下降。受害者可能会迟到早退、逃课甚至辍学。极个别的受害者甚至会被迫斥诸暴力。年美国发生的15起校园枪击案中有12起的凶手曾经受害于校园霸凌。\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ol\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u\u003E对霸凌者的影响\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实施霸凌的孩子可能面临以下影响:\u003C\u002Fp\u003E\u003Col\u003E\u003Cli\u003E青少年或成年期滥用酒精和药物\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参与斗殴打架、破坏财产,甚至辍学\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过早参与性行为\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成年后留下违法犯罪案底或违反交通规则记录\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成年后虐待恋爱对象、配偶或子女\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ol\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u\u003E对旁观孩子的影响\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旁观或知情校园霸凌的孩子则会:\u003C\u002Fp\u003E\u003Col\u003E\u003Cli\u003E更容易吸烟或吸毒\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包括抑郁与焦虑\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迟到早退或逃课\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ol\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预防霸凌\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很多研究指出,好好学习的前提之一是让学生感到安全,因此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道解惑,更肩负保护学生的重任。遭遇霸凌的孩子往往会留下身心创伤,长大之后的人际关系关系也会受到影响。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学校与老师负有无法推卸的首要责任,家庭与社区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美国,经过多年的努力,校园霸凌的比例从2007年的32%下降至2013年的22%,说明努力取得了初步效果(\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nces.ed.gov\u002Fblogs\u002Fnces\u002Fpost\u002Fmeasuring-student-safety-bullying-rates-at-school\&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NCES Blog | Measuring student safety: Bullying rates at school\& class=\&\&\u003ENCES Blog | Measuring student safety: Bullying rates at school\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为教师,保护责任之一便是在事情升级之前\u003Cb\u003E识别出校园霸凌与儿童愤怒的早期迹象\u003C\u002Fb\u003E。识别之后采用的干预方法,要根据具体儿童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孩子对干预有不同的反应。注意分析行为的成因,\u003Cb\u003E积极从预防角度开展干预\u003C\u002Fb\u003E。家长、教师及学校工作人员常用的预防方法包括(\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stopbullying.gov\u002Fprevention\u002Ftalking-about-it\u002Findex.html\&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How to Talk About Bullying\&\u003EHow to Talk About Bullying\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ol\u003E\u003Cli\u003E教授什么是校园霸凌,帮助学生理解、识别霸凌并知道从何获得帮助。\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保持畅通的沟通,频繁地向学生了解情况、倾听他们的报告,结识孩子的朋友,了解孩子们的疑惑和忧虑。\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鼓励自信,积极支持孩子发展兴趣爱好,建立自信心,结交朋友,保护孩子远离霸凌行为。\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言行身教,树立正直、善良和尊重别人的积极榜样。\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ol\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研究为在校园与社区中建立霸凌预防制度,营造友好和安全的校园氛围找到了许多有效的措施。有兴趣的教育者可以参考\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stopbullying.gov\u002Fprevention\u002Fat-school\u002Findex.html\&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Prevention at School\&\u003EPrevention at School\u003C\u002Fa\u003E。从事社区服务的工作者可以参考:\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stopbullying.gov\u002Fprevention\u002Fin-the-community\u002Findex.html\&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Working in the Community\&\u003EWorking in the Community\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干预霸凌\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已经发生的校园霸凌现象,研究也提出了许多有效干预措施。我一时翻译不过来,可以参考这里了解大概:\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stopbullying.gov\u002Frespond\u002Findex.html\&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Respond to Bullying\&\u003ERespond to Bullying\u003C\u002Fa\u003E。也可以参考这里列出的一系列防霸凌课程:\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nea.org\u002Ftools\u002Flessons\u002Fteaching-students-to-prevent-bullying.html\&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NEA - Teaching Students to Prevent Bullying\&\u003ENEA - Teaching Students to Prevent Bullying\u003C\u002Fa\u003E,更多课程:\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pacer.org\u002Fbullying\u002Fresources\u002Ftoolkits\u00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National Bullying Prevention Center\&\u003ENational Bullying Prevention Center\u003C\u002Fa\u003E。另外,建立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的全校三梯度行为管理系统,不仅有效预防和干预霸凌,而且提高学生学校效率和成绩:\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www.pbis.org\u00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PBIS.org Home Page\&\u003EPBIS.org Home Page\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年幼儿童\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孩子们在童年早期就已经开始学习怎样与别人相处。作为一名早教幼教工作者,我反复强调6岁之前重视社交-情绪发展、用适龄的方法教孩子使用自信、有效的技巧开展社交之重要性。然而,有的家长自己都不掌握自信、有效的社交技巧,很难教孩子;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太小打架很正常,长大了自然就不会了;有的家长,一旦自己孩子“受别的孩子欺负”就很伤自尊,要么教孩子远离同伴,要么教孩子以暴还暴。是的,孩子还小,磕磕碰碰难免,但是要教。这里可以找到对年幼儿童教育的一些建议:\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stopbullying.gov\u002Fwhat-is-bullying\u002Frelated-topics\u002Fearly-childhood\u002Findex.html\& class=\&\&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Early Childhood\&\u003EEarly Childhood\u003C\u002Fa\u003E,还有这里:\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csefel.vanderbilt.edu\u00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CSEFEL: Center on the Social and Emotional Foundations for Early Learning\&\u003ECSEFEL: Center on the Social and Emotional Foundations for Early Learning\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目前只能提供英文资料,很抱歉。如果有可替换的中文资料,欢迎知友提供链接,我乐于修改。\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20:03:47.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33,&likeCount&:286,&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4:03:47+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34a7b999db93cb76ac0d12271abc0d81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33,&likesCount&:286},&&:{&title&:&个案咨询,知乎无法承受之重&,&author&:&su-zhong-yan&,&content&:&\u003Cp\u003E在知乎回答过几个有关特殊教育(包括自闭症)的问题,陆续接到不少私信或邀请,描述某个具体孩子的表现,询问“是否正常”(诊断咨询),或者“我该怎么教这样的孩子”(教育咨询)。一方面,获得这么多知友的信任,本人深感荣幸,也很想尽力帮助;另一方面,无论是关于诊断还是教育建议的咨询,都是个案工作,\u003Cb\u003E我高度怀疑网上这样一问一答的沟通方式,到底有什么用\u003C\u002Fb\u003E。无论是100字的描述“\u003Ci\u003E我妹妹今年18岁,可是智商有点低,但也不是智障,比平常人差一点,身体协调能力也不是很好,而且懒得很,不愿意思考,整天就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什么都不愿意做。之前家里人没重视,现在都18\u003C\u002Fi\u003E\u003Ci\u003E岁,已经初中毕业了,爸妈很担心她的未来,不知道以后她能干什么。我想问问,有没有适合她的特殊教育?\u003C\u002Fi\u003E”还是两千字的描述(见下文引用),就算两万字,也未必提供了专业判断、提出质量有保障的诊断或教育建议所需的信息。当然了,在不了解具体情况之下,瞎猫撞着死老鼠居然猜中最佳建议的情况也是存在的。但是我相信撞大运不是咨询者的初衷。在特教领域十多年,我见多了、读多了\u003Cb\u003E因信息不充分不准确而轻率判断,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心力效果适得其反的事情。与其这样,还不如孩子爱玩什么就陪他\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u002F\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她玩什么。\u003C\u002Fb\u003E因此,在无法充分交流的知乎提问、私信中,我的建议只能是泛泛的“联系当地相关服务”、“可以试试培养自理能力呢”这类万金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真的,别太指望网上的所谓专家,他们没见过你家孩子,从没跟服务你家孩子的专业人士(医生教师治疗师等)共享过个案资料,也没跟你有过上百个来回的对话沟通了解情况。仅凭一个问题一封私信的片言只语,就算说得再天花乱坠,别家孩子再进步神速,对你家孩子适用吗?如果听了他们的话用在孩子身上不合适,网络专家连知情而内疚的机会都没有,没有任何后果,\u003Cb\u003E你真的信?\u003C\u002Fb\u003E如果本来不打算付诸行动只是看看他们说什么,那你问他们,\u003Cb\u003E不是耍猴吗?\u003C\u002Fb\u003E如果不问心里不舒服,问了哪怕不适合我家孩子我也算尽了力得个心安,\u003Cb\u003E你寻找的是心理咨询,不要找特殊教育专业人员\u003C\u002Fb\u003E,他们不懂也没资格做心理咨询。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所在的学校培养早期干预硕士(重实务轻研究路线)的课程中,反复强调开展有效的个案工作必须的前提是建立积极合作关系。这个合作关系不只是家长签署的“同意服务”协议中规定的双方权责,而是从寒暄问候开始,干预师深入了解服务对象的历史、愿景、沟通方式、可用技能、家庭动力系统、社区资源……方方面面的情况,才有可能给予有效的干预支持;另一方面,家长也在互动中熟悉干预师的专业背景、沟通方式、角色职责和工作方法,花时间建立对干预师的信任,才有可能高保真地落实干预师带来的帮助——有研究指出,早期干预中家庭坚持不走样实施干预方案的,不到10%。要有效地让干预师的专业知识,通过家庭实施落实到对孩子的干预中,\u003Cb\u003E一要建立积极合作关系,二要有持续频繁的家庭\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专业人员互动贯彻实施全过程。\u003C\u002Fb\u003E知乎上的沟通能做到这两点吗?不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经该知友同意授权,下面以他\u002F她给我发的私信未例,简单说明知乎上的沟通能够做到什么程度,不能做到什么。这位家长的描述在知乎上算很详尽的,提供了大量的信息。然而我自己都觉得我能够作出的判断和能够提供的信息都没有多大价值。\u003Cb\u003E最有用的做法,还是在本地地毯式搜索一切可以运用的专业资源,如果可以比较就比较选用,独此一家无从比较就好好利用,与专业人士共同成长,这才是对孩子最有帮助的长远之计。\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8cafc4db0dafce907e6b\& data-rawwidth=\&959\& data-rawheight=\&1690\&\u003E\u003Cp\u003E\u003Cp\u003E再次感谢这位私信的家长愿意分享。\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21:11:1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8,&likeCount&:436,&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5:11:18+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2.zhimg.com\u002F6c545ad54cdfaaa6faa8abc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8,&likesCount&:436},&&:{&title&:&残疾,一个社会建构的概念&,&author&:&su-zhong-yan&,&content&:&原文Handicap as a social construction,节选自【美】J. Gliedman 和 W. Roth著,The Unexpected Minority一书,由Carnegie corporation of New York于1980年出版。\u003Cp\u003E翻译:知乎苏中彦。请勿转载。\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设想世界上真有那么一个发达国家,真诚地尊重残疾人士的需要和人权。如果来自这个国家的人前往美国旅游,这位外国人会怎么看残疾人士在美国的生活呢——特别是那一千多万智力正常但患有肢体、感官或与疾病有关障碍的人?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首先,这位外国游客一定很重视这数以千万计、包含了成年人和儿童的消费者群体,他理所当然地\u003Cb\u003E以为\u003C\u002Fb\u003E会有大量专门满足这一群体的特殊需要的生产行业,有的是医药方面的,因为有的残疾人士的特殊需要仅仅是某种药品或支持某方面肢体运作的器材而已;但更多的行业并不是医药类,而是专为某方面肢体不便的人所设计的日常家居生活产品。他会留意是否到处可见专为截瘫、四肢瘫痪人群生产的便宜汽车;他会留意是否到处可见物美价廉的、技术含量不高但设计精巧的小用具,用于提高肢体残疾人士对日常生活中各项操作便利——例如各种手动工具、办公器材、开瓶器、进食工具等。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还会期望找到支持这一庞大的生产行业背后的研究拓展系统,包括各实验室、研究院,其规模起码不小于阿波罗登天计划——迄今为止美国唯一一个有系统有组织地研究各类辅助器材设施的计划(例如,为了让人类在月球行走而设计的器具。译者按:此处作者在讽刺美国“宁愿为两个人在月球走动而花费大量金钱,不愿为千万人在地球走动出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关于可持续能源危机方面,他期待看到可持续能源的开发中充分考虑到残疾人群的特殊需要。他期待看到倡导高科技环保能源的人,会将有障碍人士群体对于环保能源的需求作为倡导的重要依据。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他阅读我们的报纸、杂志、书籍时,当他观赏我们的电影、电视节目和戏剧表演时,他会留意有没有关于有障碍人士群体的报导,有没有患有障碍的角色,儿童节目中有没有患有障碍的卡通人物。他会以为在日常见到的大量广告中能见到有障碍人士,即使这些广告的产品不是专为有障碍人士群体开发的。 (译者按:2015年的今天,美国的电影电视杂志上的确多了很多有障碍人士的身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位游客还会期待在参观工厂、企业时处处见到有障碍人士雇员,其比例应该与障碍人士在社会中的人口比例相当。他会期待这些工厂企业在建设时就充分考虑、符合一定比例的有障碍员工的需要。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他开车各地游览,住在某处的旅馆或酒店时,当他乘坐飞机、火车或公共汽车时,当他乘坐远洋轮船时,当他在大街小巷中散步时,无论身在何处,他都会期待看到各种各样的残疾人士上班、度假、与无障碍的朋友欢聚或独身出行的身影。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会期待看到很多家庭中的父母亲,会有一个或双方是患有障碍的。他以为会看到支持这些父母养育孩子的,以及支持无障碍父母养育有障碍孩子的发达的社会服务体系。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期待看到无障碍设施遍布社会人造环境的每个角落,有梯级处必有坡道,每栋楼房必有升降机,居所设计的每个细节都反映了庞大的障碍人士群体的需要。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竞选期间,他会期待看到参选人使尽浑身解数取悦有障碍人士群体,正如取悦劳工群体和黑人群体一样。他会期待看到由障碍人群选出的代表。他会以为无论在国家还是州层面都能发现障碍人群作为一个利益群体有着与其人口所相当的影响力。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会深入了解我们的贸易商会,期待看到很多工会领袖是患有障碍的,期待看到企业高层中不少患有障碍的商人。在学校中,他会期待看到患有障碍的老师和校长,他会以为相当一部分医生、律师和科学家是患有障碍的。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位游客之所以抱有以上种种期望,是因为他知道\u003Cb\u003E所有儿童当中约有十分之一是患有障碍的;所有成年人当中,五分之一患有障碍;在不患有障碍的成年人中,至少一半的爱侣、孩子、父母或最好的朋友是患有障碍的。\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事实往往让人失望,他在真实的美国(译者按:1980年的美国)中所能找到的是: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大量托养中心、医院中,残疾男人、女人和孩子孤独地度过残生。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业渠道和工作岗位设置系统性地歧视、排斥残疾人士,数以百万计的有能力工作的残疾人士待业,即使在社会就业率最高涨的时期也找不到工作。专业岗位和其他待遇优厚的岗位中残疾人士凤毛麟角,20万残疾人士的就业渠道——庇护工厂平均工资不到每小时1美元。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还会发现,在美国这么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还存在着“前资本主义”的角落——有关残疾人士的最新辅助器材的发明、销售信息秘而不宣,这一行业的更新出奇地缓慢、难得有任何投资,而且相关信息只能依靠医生等专业人士传播,就像药品必须凭医生药房购买一样。由此可见,残疾人群不仅不具备被雇佣的劳工身份,而且不具备独立的消费者身份。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位游客会看到\u003Cb\u003E我们社会对于有障碍人士群体的需要几乎全面彻底的忽视\u003C\u002Fb\u003E,体现在人造环境的设计上,从最简单的家具设备如下水道和门的设计,到交通系统和工厂、城镇、城市的规划设计上。他还会发现即使法律中已经规定了某些建筑和交通必须实现无障碍,然而并没有得到有力的推行。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我们的媒体中,他会看到有障碍人士被视作孩子。事实上,他能够在媒体中看到的大多数有障碍人士的确是未成年人,虽然有障碍人士在成年人中的比例大大高于在未成年人中的比例,而且媒体中成年人(无障碍)出现的概率大大高于未成年人(无障碍)的概率。不仅如此,这位游客还会注意到,在媒体对有障碍人士群体在美国遇到的问题进行的探索报导中,总是无一例外地将整个障碍群体简单地描述为重度障碍、就像永远都长不大的儿童。但也许总体来说,最令这位游客震惊的是,尽管残疾人群在整体人群中的比例不容忽视,尽管那么多的无障碍人士最亲近的人患有障碍,然而身边随处可见的新闻、故事、纪录片等信息中却鲜见有关障碍的内容,\u003Cb\u003E障碍是一个被屏蔽的话题\u003C\u002Fb\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还会发现,有障碍人士在美国的社会中处于政治弱势,其地位有如黑人群体在50、60年代获得法律保障之前那样。事实上,他会吃惊地发现,即使在大城市如洛杉矶,有障碍人士如果想要投票还必须费一番不小的周折,因为很多投票点并没有铺设无障碍通道,还有很多投票点有障碍人士很难独自前往。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到底我们社会的视角中哪一点屏蔽了亿万个无障碍人士的视线,即使生活中有一位很亲近的有障碍人士,他们也看不到这一切不公平的现象?那些爱人有障碍、孩子有障碍或同学有障碍的有障碍人士,是什么允许他们不仅默许这一政治上和社会上对障碍人群的压迫,而且根本就不把压迫看成是压迫?无障碍人士到底是如何“看待”有障碍人士的?为什么我们的社会对于障碍如此不理解?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社会生活——就像科学活动一样——受控于科学历史学家托马斯·库恩提出的“范式”,即有选择地强调和重视某方面而忽略其他。这一思路解释了很多社会问题是如何被认识、陈述和解决的\u003C\u002Fb\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历经数代人的努力,一系列相互强化的范式束缚了主流社会想要人性化地对待有障碍群体的努力,也限制了专业人士对于障碍的本质的认识。从各种不同的理论前提出发,这些范式整合起来形成了对于有障碍人士的需要以及其在社会中的位置的错误评估。事实上,即使反对歧视有障碍人士,这些反对的视角仍然传承了长期以来对于障碍的误解和成见而对此毫无察觉。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正如所有社会范式一样,塑造了对\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障碍\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的传统视角的范式是异常顽固、难以改变的\u003C\u002Fb\u003E。当这些传统视角受到人权倡导的挑战时,其守护者轻而易举就能在无意识中改造人权的涵义,使其符合对障碍的传统视角而徒留人权之虚名。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必须强调这一顺应机制或称结构性误解的理所当然之处——或称无意识层面。正如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ordon\nAllport)指出的:“\u003Cb\u003E即使大多数人在某个特定领域掌握了批判性、开放性思维,人们还是会在其他领域中遵循最少努力原则\u003C\u002Fb\u003E。例如一个专业的医生也许不会在关节炎、蛇咬上轻信偏方、秘方,但却很可能在政治、养老保险或有关墨西哥文化的领域中接受偏见。对于一个人来说,能够认真思考一两件事就已经够累的了。”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因此,社会范式的普遍性、大众性——左右逢源的高度适应性——需要花一番努力才能认清、克服。对于我们来说,\u003Cb\u003E需要做的努力就是从“少数群体”的视角看待\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有障碍\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群体\u003C\u002Fb\u003E。的确,除非我们第一时间对传统思维范式进行客观的批判,否则很有可能它们会跳出来影响我们的思考,让我们错误地看待有障碍群体的需要和面临的问题。\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大众文化对于\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障碍\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的病理化定义\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科学哲学家们让我们认识到,即使是表面上对这个世界最显而易见的客观认知,也受到我们已有的物理知识的限制。这与心理学家提出的“心理定势”相类似。大自然,就像人类的语言一样,充满了暧昧不明。正如心理学中经常运用的、可以看作是两个人的脸也可以看作是一个花瓶的类似这种模棱两可的图片那样,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心理期待,我们可以从一张图片中看出两种不同的东西,这就是简单的“理论装载”心理过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事实上,人类历史中的确有一个时期,连太阳升起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解释,各自都认为自己是客观、准确的认识。那就是在天文学家仍然为到底是太阳围着地球转还是地球围着太阳装争论不休的年代。同样是在布拉格看到的太阳升起,16世纪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的解释是一种;他的学生开普勒的理解却是另一种。布拉赫信奉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看到”了太阳渐渐升起证明了地球固有的地平线的存在。但是布拉赫并不是“故意”捏造出这个理论的:根据心理学家赫尔姆霍兹的著名概念“无意识推理”,即已有知识与感知到的信息会混合互相影响。布拉赫“看到”了太阳绕着地球运行,而开普勒对于同一现象则“看到”完全不同的东西,是地球在运行,绕着自己的轴心和以太阳为核心的轨道运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于自然的认识的这一扭曲,在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中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很大程度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开始于互相解读。每个人都在企图降低对方的社会角色的内在不确定性,将其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这一尝试导致了在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上的理论化,与科学家对某一自然现象建立理论假设并进行检验的过程非常相似。根据某些尝试、检验的解读策略,经过几番试探之后我们就能建立起关于对方的特征的模型——以及对方怎样解读我们自己的模型的模型。就像科学家一样,我们会将某些信息看作是关键信息。有的关键信息在第一次见面时不用说就一目了然——年龄、性别、种族、礼貌、衣着、说话方式等。还有的关键信息必须从对方口中,或从其他了解对方该方面信息的人口中得知——例如宗教信仰、职业、个人重要经历等等。这些各方面的信息片段会引导我们解读对方,在一开始就排除某些无关的方向。我们在与对方的交流中传递出有关自我意象、性格、社会地位和对对方的印象这些信息;我们还传递出关于我们认为对方将来可能会怎样的期待、关于我们与对方之间会有怎样的将来的期待(工作上的将来或个人生活的将来)——将来是否会成为熟人、生意伙伴、朋友甚至恋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在初次认识时,发现对方患有\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障碍是\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至关重要、影响全局的关键信息\u003C\u002Fb\u003E。事实上,在很多时候发现对方患有障碍、或其实没有障碍可能会彻底改变我们如何判断对方的社会角色。设想一下,当你看到一个人跛着脚在大街上行走,隔着一段距离看着你会觉得挺可怜他,或者有点嫌恶,或者对这一特别的情况感到好奇。任何受到过正统价值观教育的人都会有意识地装作没看见该有障碍人士。当这个人走近时,你发现其实他只是一只脚装了石膏所以走起来有点跛,也就是说这只是暂时的受伤,顿时你刚才的很多感受都会马上消失,你会觉得松了一口气,更觉得好奇甚至感同身受地觉得同情。当这个人继续走近,你看到他腿上的石膏上有一个醒目的签名,手上的拐棍上贴着滑雪运动员空中翻腾的图案。那么你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了,你知道了这一受伤的原因(滑雪事故),你肯定这只是暂时的。这个人原本肯定是健全人才能滑雪,而且石膏上的签名说明这人的朋友知道他受伤了,进一步证明这只是暂时的,他本人并非残疾人——而且他态度足够潇洒可以让人在石膏上签名作乐,因为这一受伤很快就会成为过去,成为日后津津乐道的一段经历。\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e3adef7bfa4bd2efa925391.jpg\& data-rawwidth=\&234\& data-rawheight=\&312\&\u003E\u003Cp\u003E当一个人只是暂时受伤时,我们会在石膏上签名,会拿他开玩笑,甚至借他的轮椅溜着玩。之所以能够以此取乐,是因为伤者需要用这种方式证明给看热闹的不知情人士——甚至他自己——表面现象具有欺骗性。“看起来我就像终身残废了一样,”一个暂时使用轮椅的人说:“其实我很快就能站起来回到世界,所以我拿自己开玩笑,而且邀请你一起从中找乐。” 上图著名歌星玛丽亚·凯莉手臂受伤打上镶钻石膏,你看她的眼光和看一位手臂装义肢人士的眼光,会有不同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如果你看到这个街上跛着脚的人走近,一条腿是金属义肢而不是装着石膏的话,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与暂时的受伤不同,障碍被人看作是一种整体的——“本质的”——特征。\u003Cb\u003E由于患有\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障碍\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他将被区别对待,而且人们期待他自己也会表现得与众不同\u003C\u002Fb\u003E。“我很快就意识到,”一个在车祸中获得障碍的人写道:“如果我在某些场合像正常人那样行为就会被认为非常糟糕。”毫无疑问,这样一个人很快就会戴上有色眼镜看待自己,这副眼镜名为“残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人说,视力障碍的人传递“社会线索”的方式与普通人不同,也就是说大多数无障碍人士不理解盲人的社会语言。与一个盲人谈话或许会让人感觉慌乱,就像看电视时图像时有时无、甚至不停闪现雪花一样。只有在进一步熟悉了解对方之后,你才能忽略盲人的某些误导性的表情。例如,一个患有脑瘫的人,不停地流口水\u003Cb\u003E\u003Ci\u003E不意味\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他如同婴儿;在谈话中猛力点头和张大嘴巴微笑\u003Cb\u003E\u003Ci\u003E不意味\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他头脑简单;手臂挥舞不停\u003Cb\u003E\u003Ci\u003E不意味\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他想要打断你的话,也许他只是在努力去够一根香烟而已。由于障碍影响了表达的清晰程度有时候会显得说话者粗鲁无礼、语无伦次或能力低下,如口吃患者或听力障碍者。有障碍人士独特的社交经验带来的语法、词汇上的特别之处也许会误导社会对他的理解和定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导致有障碍人士在社交中被系统地扭曲的,不仅仅是上述这些明显的差异。正如语言一样,\u003Cb\u003E社会规则在很多方面存在模棱两可的本质,深刻影响着人际之间的解读\u003C\u002Fb\u003E。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到底意味着愉悦还是嘲弄?说话声调偏高是不是一定意味着精神紧张或态度傲慢?我们能够单纯地根据面部表情判断一个人的社会特性,还是应该警惕推销员和骗子虚假的笑容?在形成关于其他人的认知时,我们常常根据关于这个人的间接信息解决这些暧昧的疑问。同样地,关于障碍的信息在此时往往起到关键的影响。即使对于不那么明显的障碍,例如癫痫、轻度智障或某方面不易察觉的肢体障碍,这一信息往往全面颠覆我们对于对方的印象,导致我们以一种与对健全人完全不同的方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早期教育指导师资格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