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她签了合同了,后来她让我办保险合同的转让我说我不办了,你说她会告我吗?

单位让我签空白合同,我该怎么办?_新闻中心_新浪网
单位让我签空白合同,我该怎么办?
  “单位不要我了,我该怎么办?”“本来和我签合同的,现在又让我做小时工,这合法吗?”昨天上午,寒风凛凛,但不少市民一早就来到了南京鼓楼市民广场,向江苏省、南京市和各区的劳动部门专家诉苦,寻求帮助。
  昨天是省、市、区三级劳动部门宣传、咨询《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的日子,有关部门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以及省市的劳动合同样本都拿到现场。前来咨询者绝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他们说,对于年轻人来说,中老年人的就业压力更大,更关注权益保障。
  ■相关新闻
  签劳动合同 企业要把证据留足
  [案例]
  干了10年 单位说开就开
  “在这家单位我干了近10年,前几天领导一个电话把我喊过去,说不要我了。”赵先生在咨询现场讲述自己的经历,引来一片同情声。
  赵先生51岁,是一名电工,到现在的这家单位干了近10年,离谱的是,从1998年至今,他一直是拿600元的月工资,从未上涨过,如果他提出希望涨工资,领导就说让他回家。考虑再三,赵先生就没敢再提涨工资的事,更不敢要单位帮他交保险。可令他想不到的是,就是这样不争不要,他的饭碗还是砸了。单位领导明确告诉赵先生,因为用他成本会提高,不合算,所以不再用他。因为之前没签过合同,自然也谈不上什么书面通知。单位称,愿意把欠赵先生的保险钱给他。虽然得到了补偿,但赵先生仍非常伤心,以他的年龄,现在已非常难找工作。
  20年工龄者突成小时工
  40多岁的郭女士已有了不少白发。几年前,单位让她买断工龄,承诺继续聘用她,就这样,20多年的工龄被买断了。“好在我还能继续工作,一个月才拿550块钱,加上一点补贴,勉强能达到最低工资标准,日子过得太艰难了!”郭女士说,买断工龄后,合同是几个月一签,但近几个月就没见单位再签过。现在单位要把她推给中介,按小时工的方式用工,这让她非常为难,不答应就要失去饭碗,可同意了以后收入可能比现在还低。
  空白合同 签还是不签?
  “这个合同我是签还是不签?”穿着工作服的史先生和工友们一起出现在了劳动部门咨询人员的面前,神情焦急。20多年前,他就到了一家大单位做技术工。前几年,单位签了劳动合同、办了保险。“合同还有好几个月才到期,可现在又让签新的了,我是签还是不签呢?”史先生觉得不对劲,单位怎么能拿着一份空白合同让签名呢?果然,一经咨询,专家告诉他,新合同上必须要有公章,要把条款写得明明白白才能签。史先生说,现在要跟他们签新合同的是一家新接手的公司,和他情况差不多的有几百个人,就怕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现场]
  为了饭碗 少有人愿提请劳动仲裁
  一场咨询历时两个多小时,劳动仲裁的桌子前最拥挤,养老、医疗、工伤等保险桌前的人则相对少。咨询者绝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他们说,年轻人有资本可跳槽,而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他们就业的压力更大,更关注权益保障的问题。
  据现场的专家介绍,不办理社保、达不到最低工资标准等问题也是咨询热点,很多问题都要通过仲裁来解决。而令人担心的是,不少咨询者的单位存在着用工方面的问题,但为了保住饭碗,鲜有劳动者愿意进行劳动仲裁,甚至在记者采访时,他们也不愿意说出单位的名字。快报记者 黄艳
  许多市民来向劳动部门专家“诉苦”快报记者 赵杰 摄
  南京新劳动合同样本亮相
  快报讯(记者 黄艳)昨天在《劳动合同法》广场咨询现场,《南京市劳动合同书》样本首次亮相,共四页的合同书通过一条条细则,保护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权益。
  记者看到,《南京市劳动合同书》共四页,首页上分别是甲方(单位)、乙方(职工)的翔实资料。其后对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做出了规定,并有其他约定条款。
  其中,劳动合同期限就给出了三项选择,可以是固定期限合同、也可以是无固定期限合同,甚至可以以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来作为合同的终止时间。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中,明确了工作的岗位和具体从事的工作,以及具体工作地点。对于劳动工资的标准也给出了四个选项,包括有月薪制、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相结合以及计件工资制或是其他工资分配形式。社会保险中的条款要求,自劳动关系建立之月起,甲乙双方应当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按时足额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其中乙方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甲方代扣代缴。在其他约定条款中,对试用期、培训服务期、保密和竞业限制也做了规定。同时,新合同样本留出了甲乙补充保险、福利待遇等约定的空间。
  离《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不到半个月,企业和单位对于这部新法也更加关注。企业如何规范内部规章制度?本周快报法律大讲堂请来了南京焯燃律师事务所的虞兴东、庄佳晶和王勇等几位律师,从各个角度讲解了劳动合同法。
  企业规章制度须具备三条件
  “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的内部‘法律’,是用人单位行使管理权、合同解除权的重要依据。”虞兴东律师介绍说,不合法的规章制度,在仲裁或诉讼中不能作为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的规定,规章制度必须符合“民主程序制定”、“合法”、“公示”三个条件,才可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企业需要怎么做]
  劳动合同最迟一个月订立
  工资成本的增加和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成立,让企业对于劳动合同法趋之若鹜,庄佳晶律师表示,其实只要遵照新法的规定来做,企业大可不必太过担心。
  “革新用工观念,建立先订合同后用工的习惯,最迟必须在一个月内订立合同;劳动合同终止后,劳动者仍在用人单位继续工作的,也应当在一个月内订立合同;劳动者拒不签订劳动合同的,保留相关证据,用人单位将不承担法律风险。”庄律师提示。
  自实际用工日起签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调整了《劳动法》的有关规定,规定用人单位自实际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并特意强调该劳动合同的形式应为“书面”的。《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企业如何规避风险]
  入职审查时要谨慎,签劳动合同要留证据
  “用人单位在录取新员工时应该谨慎。”虞律师说,企业招用劳动者时,应要求其提供与前单位的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并保留原件。王勇律师提醒,如劳动者同意或主动提出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也要保留劳动者同意的书面证据。见习记者 李梦雅
  快报记者 言科 朱俊骏
  今日在线律师
  律师讲得仔细,读者听得认真快报记者 施向辉 摄
  9:00~11:00 顾红梅 江苏维世德律师事务所律师
  14:00~16:00 王磊 江苏东恒律师事务所律师
电话:010-
不支持Flash终于离开了保险公司,说说我的经历
我的图书馆
终于离开了保险公司,说说我的经历
折腾了几个月,今天楼主终于拿回了400块保证金,虽然为了拿回这400还是被坑了100,但总算和中国人寿完全撇清了关系。楼主决定把这几个月的经历说一下,给想进入保险行业和买了保险或者打算买保险的客户参考一下。说实话并不是什么太愉快的经历。楼主在一个三四线城市,学的是金融专业,衡量了很久后决定去保险公司。在网上投的简历,投了简历以后,正式开始被忽悠……首先楼主并不想做销售,所以投的职位是行政类职位,简历刚投了几分钟,立马接到了一个自称是那个行政部门的人的电话,通知第二天去面试。我没想太多,就去了。面试的程序还是做得很足的,先填简历,再给了一张测试卷做测试,然后由通知我的人面试,最后再由人力部的面试官面试,回到招待室等结果。后来,楼主自己也被主管催促去增员,然后才知道其实这一切都是忽悠人的,只是让来应聘的人觉得公司的招聘很正规而已。其实不管你什么条件,他都会要你的。也许是因为楼主投的是行政类职位,所以面试员只是模糊的说了一些待遇条件,如底薪是2700,转正后有五险一金之类的,先从基础的服务老客户开始,慢慢去做管理什么的。楼主这时候还没发现这不是行政部门的职责……面试结果当然是通过了,然后招我进来的人立马带我去缴费,40块钱,说是要进行岗前培训的资料费。从面试到缴费这个过程是非常迅速的,因为要防止应聘的菜鸟想得太多,后来我进增员培训营他们就是这么教的。接下来就是为期5天的岗前培训,说是要看看新员的综合条件,并且熟悉保险的基本知识,然后考试,通过了考试再签合同。事实是,岗前培训2天以后,我们就被主管火急火燎的催去签合同,并且缴纳400块保证金和20块办展业证的费用(一直到我们离开公司,这个展业证都没有发下来)。我的主管叫我到了分部签合同,然后我到了部门才知道,当初自称是行政部门通知我去面试的人其实是营销部的,那个招聘广告是他们营销部的人挂羊头卖狗肉挂的。而且我们签的并不是劳动合同,而是代理人合同,上面明确地写着迟到扣多少钱、缺勤扣多少钱、请假扣多少钱,只有对我们代理人的各种约束,而没有任何该享受到的福利条款。用部门经理的话来说就是:你们和中国人寿是合伙人关系,什么成本都不用出公司给你们提供平台,不用像员工那样被剥削,多划算! 和我一起培训的几个新人什么都没说就签了,我也没有再磨叽下去,就签了……过了岗前培训就是为期两个月的训练营。这两个月里,每个月给新人1200块的津贴,当然,你必须满足他的要求,最重要的一项当然就是业务要求:卖出600块的意外险和至少1200的长险。听起来很简单,事实是大多数人是自己掏钱或者忽悠身边的亲友买的,再不济,就挂单。关于这两月的培训期。首先,它并不是为了提高你对保险的认识,而是为了提高你的业务技能。培训营80%以上的时间,都是在教销售技巧,教你怎么说服客户买你的保险,甚至要你背下那些销售的话术。销售的第一要务,当然是打电话,电话的名单是自己的主管给的老客户名单。相信买过保险的人经常能接到业务员打来的电话,通知你把你的保单积分兑换成礼品、过年过节了要你去领礼品年货等等,很多理由,但是唯一的目的就是把你请到公司开的说明会,然后买保险……我们拿到的名单上的客户其实都是被前面很多批业务员骚扰过了,说难听点,就是已经被以前的业务员骗怕了,我们后面的人很难再把这些客户请来。但是没办法,客户就这么点,自己又没有人脉,只好费尽心思想些理由了,至于什么理由,用主管的话说就是能把客户骗来就行,后面再说。然后,大多数人都请不来客户,因为客户买了这么多年保险也不是吃素的。卖不出保险怎么办,当然是想走的。这时候主管就会大发慈悲给你挂单了。挂单就是主管把单子挂到你的名下,让你完成训练营规定的指标,然后拿到津贴。当然佣金是要还给主管的,你只能得到用这个单子达成业绩指标后拿到的津贴,就是那1200。前面说了拿到1200要达成的指标有两项,你还要自己掏钱买短险的,这1200里还要扣去你自己掏钱买短险的600块钱。你不要以为这个月起码还得了600块,没那么简单……我们打电话给客户时,一般是说公司在酒店搞什么活动,通知他来会场领礼品,其实这个活动就是保险产品推广宣传会,要说服客户买保险的。客户在活动结束时都能领到一份礼品,外加业务员自己送的礼品。这些礼品全都是业务员自己掏钱买的,哪怕是从公司会台那里领的,到最后这笔钱也是要算到业务员那里去。另外,客户去酒店参加保险公司举办的说明会,是要收门票费的!这个费用俗称座位费,是由业务员出的!每个客户20块钱!保险公司不会为业务员出一分钱。这就是当初签代理合同的原因,保险公司的理由很充分:我和你只是合伙人关系,你帮我卖东西,我给你提成!统共算起来,每请一个客户来参加活动,礼品钱+门票钱,业务员最少要掏50块,而且回报率很低,因为请来的客户很少会买保险。我脑筋比较直不太忽悠人,给客户送的礼品都不便宜,45块钱一箱的柚子,再加客户去前台领的礼品15块,再加上20块门票费,一个客户大概要花去我80块钱。一个月下来差不多花了1000块钱吧,再加上那个月的伙食费、交通费、电话费等等,一共花了2000多吧。而这种活动一天一般办一到两场,我那个月一共请了12个客户去参加活动,但是没有一个客户买了保险的,都是活动一结束拿了礼品就走。因为他们中大多数人已经是客户中的老油条,知道我们就是以礼品为诱饵劝他们买保险,所以一开始就抱着去蹭点礼品就走的念头。那个月一个单子也没出,自然没有工资。其实很多业务员的做法是,以礼品为诱饵将客户请到活动现场,如果活动结束后客户不买保险,就带他们到前台领点小礼品忽悠一下,跟他们说邀请时承诺的礼品过阵子再给他们送去什么的(过阵子可能也找不到人了),实在不行就把礼品分成几份,送一点就好。但是我不敢这么做,因为怕客户生气,所以活动结束还是老老实实把该送的都送了。在训练营里的培训,挺像传销的洗脑模式,第一件事就是要你认可保险,第二件事就是培训销售技能,第三件事就是教你怎么说服身边的亲朋好友买保险。培训的老师会告诉你说:  “保险这么好,首先应该让家人受惠!”  “不认可你工作的人不配做你的朋友!”  “如果连自己最亲近的人都不敢去推销产品,以后怎么跟陌生人开口?”  “如果他们今天不买你的保险,哪天他们出了事,叫他们不要找你!”诸如此类。说句实话,其实很多人买错了保险,很多险种他们根本没必要买。如果你有钱,你可以买所有的险种,养老、意外、重大疾病等等,每样买一份都没关系,但是大部分人没有这个财力,如果真的要买,一定要买最需要的险种。但是做保险的人不会为你考虑那么多的,他们只想卖保险拿佣金。所以很多业务员把一款盈利很小的产品吹得天花乱坠,事实上保险最基本、最原始的功能是保障,而不是盈利。不知道大家听过中国人寿的基因检测没有,就是通过检测基因预测你可能存在的致病概率,看看你患某种病的概率。是国寿在卖保险时附赠的赠品,按投保的数额来分档次,最低一档号称在外面医院做要1680快,检测多少个项目我忘了,但我只想说这个东西只值168块!!!不骗你们,如果从公司那里团购(没错,公司卖给我们,我们再送给客户),团购价大概135块!我没有基因检测盒,不放图片了。一旦你们买了保险,他们业务员现场把基因盒子里的工具出来就给你采样(唾液)了,主要是防止客户变卦。当然,一旦客户退保,就必须赔偿1680块!!!业务员整整赚了1000多块钱!!!我亲眼看见一个同事这么空手套白狼从客户那里坑了1000多块钱。因为客户要退保,可是已经做了基因检测了,那个业务员就骗客户说帮她交了1680块的检测费了,必须要赔这笔钱才能帮她退保。那个客户是个年纪跟我妈妈差不多大的阿姨,我眼睁睁看着她拿出一沓钱啊,我看着就难受,但是我什么也不能做,毕竟她不是从我这里买的。我也不能揭穿同行……我要告诉你们,犹豫期间退保的话你们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的。犹豫期可以无条件退保!业务员送的礼品出于人道主义,你们最好退,业务员也不容易,但是不要赔偿什么东西给他,尤其是钱!犹豫期是从业务员拿一张很小的单子给你们签字开始的。我一下子忘记那张小签条叫什么来了。就是一张一块钱钞票那么大的条子,你一签,基本上第二天开始就是犹豫期了,这十天算上节假日的。最关键的还不是这个,最关键的是基因检测这个东西其实是个鸡肋,你们能明白我的意思吗?花那一千多快甚至几千块检测基因这种事其实没什么意义,不想说太多。我们的人最喜欢拉老人来听讲座了,原因你们都懂的。一般都是和他们推销养老险,但是其实老人已经不是很需要这个了,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人。估计做保险的同行知道我这么说要骂死我了。养老险一般都是分红型,年纪越大的人买每年得到的分红越少。你可能觉得怎么说也有点赚头,每年领点,日积月累的,总比什么也没有好。国寿卖的很多养老险品种最大的噱头就是到期返本,每年还能得分红。是不是比存进银行好?没那么简单……我见过的大多数返本型养老险,并不是真正的返本。要扣掉相应的手续费的,而且还不少……而老人得的分红非常非常少,你确定他得的分红能填补返本时候扣掉的费用吗?我给一个阿姨卖过养老保险,她年纪没有多大,50出头。5000块,交3年,一共15000。你们知道她每年才领多少分红吗?128块。不笑,真的就128块。要是一个60多的人买的话,得的更少。还有一个大姐,不是我的客户,是被别的主管坑过的。她9年前给一岁的女儿买了份分红险。后来她也知道自己被坑了,见到我以后拿合同给我看,我一算她的分红。一共交了18000块钱保费,险种不说了,9年分红得了900多块,平均一年100多块。(18000,银行定期利率是1.5%,存9年,你们算算是多少?)按照合同她女儿可以领到80岁,我们假如她女儿能活到80岁,80年后能领到将近一万块钱分红,本金将近3万块。物价飞涨,80年以后3万块钱还值多少啊。  而且她买这个保险的目的不单只是分红,那个业务员跟她说这个险种附件了医疗险,生病住院可以报销的!拜托,那是养老险啊,哪有什么附加医疗险?!最关键的是合同上没有这个条款!有些险种不要乱买,算清楚利息啊。还有一定要看清楚合同啊,真是的,一切以合同为准,合同上没有像医疗啊利率这类的附属条款,就不要信业务员乱说啊。这个到时打官司也没用的,没证据。我见过好几个这样的业务员了,还是做了很多年的老员了。那个坑这个大姐的业务员还是我上头的主管呢,但是我能怎样呢?我最后下定决心离开保险公司,一个原因是赚不到钱,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发现自己根本不能被成功的洗脑,明明很多保险品种都有一些弊端,但是我还要说服自己去跟客户说这个东西有多好多好,并且对这些弊端绝口不提。像有些分红产品,分红不是直接发到客户卡里的,而是发到公司配给客户的一个账户里,从这个账户里把分红提出来是要手续费的,可是主管就要我跟客户说账户里分红想取就取,取几次都可以,就像银行卡一样方便,不用任何手续费……我说我不能跟客户这么说,周围的同事都很无所谓的说:要什么紧,手续费又不是很多,客户提钱出来哪里会注意到被扣了手续费?我一提出来某个品种根本没有宣传的那么好那么神奇,他们就会马上反驳我,誓死维护保险……跟我一批进去的,被洗脑成功的人,真的,就跟那些传销的一样,一天到晚跟疯了一样想着怎么卖保险,怎么骗新人进来。微信里每天都是各种保险的东西,我的朋友圈没干净过。很多人对保险业务员第一反应就是抵触,跟业务员说得最多的就是“别找我,我没钱的!”这可能跟业务员有关,因为他们不想做小单子,提成少,所以和客户推销保险动辄上万。公司每个月都会主推一个主打产品,不管推什么险种业务员的佣金都差不多。比如客户年缴10000块钱,交三年的话,业务员的佣金就是13%,就是1300块。如果客户交5年,佣金就是16%,就是1600块。比起其他冷门的险种,这个主打产品的佣金算比较高的了,要赚钱只能说服客户投多点,甚至欺骗客户说这个险种必须投1万以上,不然上头不审批公司不给你买,或者买2万以上才有什么什么礼品拿、才可以去公司组织的什么VIP活动……事实上,客户买多少是他们自己的权利。业务员是赚到了,但是很多冷门点的险种根本没多少人了解,比如意外险,不管在哪个保险公司,意外险都很便宜,超乎你想象。但是业务员不会跟你推的。我知道会被同行骂的,所以被楼上骂了不是很意外。如果不是相信这个行业很好,我会进去么?可是结果呢?我一定不是最后一个遭遇这些的新人,你要一个个去骂吗?你如果有起码的良知、有能力,就去整治整个保险行业,你有吗?我在学校的保险课老师是中国人寿的,她在上课的时候一直跟我们讲中国人寿是国企,是世界500强企业,还讲了它种种的好,还鼓励我们去考从业资格证。所以我也很喜欢保险这个行业,保险考试差3分就满分了,没毕业就考了资格证,一心要干保险。保险是我第一份工作,我跟其他刚出校门的大学生一样,真的是怀揣着很美好的期待进去的,一进公司就印了一沓名片、买了一大沓空白投保单,真的是打算把它做好的。可是事实上呢?真的是……从投简历到面试、到洗脑式培训、到各种自己掏钱、到骚扰亲朋好友、到疯狂坑客户,一路懵逼……你能理解我们这些新人刚入社会就被坑到懵逼的心情吗?我和其他新人离开前,曾经商量一起去劳动保护协会投诉,但是最终不了了之,因为我们签的不是劳动合同,我们甚至不是这家公司的员工!而且我们签合同的时候,明明一式两份的合同,但是都被人力部收上去,不给我们留,我连合同都没有!最悲哀的就是,这个行业就是这样的,我不否定保险这个东西,只是保险行业的治理真的混乱得可怕……我们最蠢的地方,就是相信老师的话,相信主管的话,相信公司的话,就是不信父母的话,非要在保险公司里呆下去。做业务员的时候真的很多无奈,活动都是公司举办的,我们要负责请人,要负责说服客户,要送礼品,公司连搞活动的场地费和礼品费都要从我们身上刮。但是做保险这几个月,真的有很多收获。我主管虽然当初骗我去了营销部,但是真的有尽力尽力教我销售的东西,帮我促成单子,不提她教我的东西是好是坏,起码她用心教我了。平时也经常请我吃东西,请团队里的人去聚餐唱K什么的。在公司里也交到了一批很好的朋友,这是我最大的收获。还有,现在家人朋友和保险业务员接触,都会来问问我的意见了。起码身边的人不会被做保险的骗。还有客户,前面说的那个每年领128分红的阿姨是我第一个客户,她人真的很好,他爱参加活动时说她已经买了十几份保险了,也知道我们公司办活动的目的,但想想还是来给我捧个人场。活动结束也没要我的礼品,我跟她说太多,顺路送她回家了,结果过几天她又给我打电话,买了5000,我给她算了分红说得的很少,但她还是买了。算是第一个贵人吧,后面又遇到很多很好的客户,有些买了十几二十年保险,接了上千个业务员的电话,但还是很耐心接我电话,也让我上门拜访。我只是说一说我知道的业务员不好的销售方式、公司不足的管理方式,我还是觉得保险本身是很好的。前面说的,坑了客户1000多块钱的业务员,还把那沓钱的照片发到了团队群上,明说就是客户赔的,还分享经验,团队里的反应是见怪不怪、羡慕、跃跃欲试……我觉得背脊发凉……只能说运气可能真的不好吧,进了不好的部门,进了不好的团队。也许当初去别的分部就不会遇到这种事情了。我知道一定会有人不信我说的,因为不是每个进保险的都会遇到这种事。只能说,保险很好很有用,我只是进了不好的部门。希望没有损害到其他兢兢业业的业务员的名声,希望大家不要彻底拒绝保险这个东西,抱歉给大家带来了负能量。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免费发布咨询,坐等律师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后
10分钟内收到律师在线回复
平均有多个律师参与回复
得到了圆满解决
您的位置: &
签了贷款合同被诈骗怎么办,我签了合同还按了手印后来他说要担保证明,要么就买1000块的信用保险我该怎么办希望能帮帮我会不会坐牢我刚满18岁?
签了贷款合同被诈骗怎么办,我签了合同还按了手印后来他说要担保证明,要么就买1000块的信用保险。后来我感觉被骗了就说不贷款了她就要求我赔偿两万块的。还要让银行把我拉黑名单还要起诉我,我查过他们公司他们公司在网上澄清说有人利用他们公司的名义在诈骗。以传真合同pp和短信方式下款,还有他们公司的业务仅限于省内办理签合同还要双方在场。我是的,我该怎么办希望能帮帮我会不会坐牢我刚满18岁,帮帮忙
无锡推荐律师
400-400-400-手机网站:
我是个上班族 最近因为家里要装修房子而找了安华投资....
分类:合同纠纷-借款合同 |
浙江 - 温州市
我是个上班族 最近因为家里要装修房子而找了安华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借贷款
可是我根本不知道他们公司是干嘛的
因为我人在温州上班也不知道该公司在哪里
是该公司QQ在线客服联系到我
还给了我该公司经理的号码 我打过去问了一下他叫我先把身份证复印件通过传真传到他们公司里
然后他有打印了一份合同过来让我看完没问题就签字按手印传过去
可是合同上有一条说要向我缴纳2000元的人身意外保险金
当时我把缴纳理解为扣除
并且签了字按了手印给他传了过去
然后经理又打电话过来说
合同签完了
你那两千元意外保险金什么时候汇过来
当时我就吓傻了
我就回答他说
什么意外保险金
并且说那我不贷了
然后他就发短信恐吓我说合同白纸黑字已经签好了
你就等着上法院见了
毕竟不知道该公司到的是干嘛的
连人都没见过
我又害怕是骗子我就没有汇钱过去
但是我现在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想死的心都有了
证据补充:&&
1. 专家1对1服务
2. 电话快速回复
3. 认真分析案情
4. 评估法律风险
5. 提供法律意见
(未托管)
法务咨询师
王远洋法律事务工作室
回答数:83583
还可以为你提供以下服务
相关法律知识
用户声音:
法务在线电咨咨询,足不出户,直接与律师本人通话,很快解决了我的疑问,省时省钱省心,我非常满意!
用户声音:
摊上急事了,身边没有律师朋友,第一次使用法务在线电话咨询,一开始有点半信半疑,支付托管费用后,律师很快给我打来电话,问的很详细,解答的也很全面,超出我的预期了,谢谢!
—— wyy73430
用户声音:
法务在线提供一对一电话咨询服务,提交问题后很快就有律师给我回电,一个电话就解决我的很多难题,法务在线是我用过比较靠普的法律咨询平台,专业的事就去找专业的人去解决。
—— hail2008
用户声音:
欠钱不还怎么办?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需要打官司才能解决吗?需要如何调查取证?为了解决这个事我自己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还是一团糟,法务在线律师电话咨询指引帮我做出了正确决策,挽回了大部分损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险合同转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