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的最坏消息来了,为什么银行要退休金上调消息房贷利

买房族的最坏消息!为什么银行要上调房贷利率?
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人类大迁徙正在上演。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归乡的路途,盼着早些团聚,于晚饭桌前唠一唠“人生大事”。
毋庸置疑,年轻人便成了被“围攻”的群体,结婚买房又一次被强行提上日程。对女的来讲,“找对象了吗?对象有房吗?”比较重要;对男的来讲则是,“找对象了吗?对象要不要房?”,同之。
但对大部分外漂刚需们来讲,倾全家之力在工作的城市买房还是在家乡购房置业则是第一困扰。
房价走势的关注度是其次的,最主要的是,是否攒够了上车的资本和能承担多重的房贷压力。
关注楼市的人都知道,从18年开始,全国各地很多银行开始宣布上浮房贷利率。例如日前广州四大国行宣布首套房的房贷利率上浮10%,深圳还有两家银行上浮20%,更夸张的是还有银行二套上浮30%的。
这对很多将要买房的人无疑是最坏的消息。
有人还计算过,按100万的贷款,30年账期,一年前的85折和现在的上浮10%差距利息多出了27万,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彻底验证了时间就是金钱这条真理。
于是你会发现,不管房价降没降,反正买房花的钱是越来越多了。
而过年后又是购房旺季,无数家庭早已蓄势待发,很多粉丝在房产研习社里问我,面对这种情况,买还是不买呢?房贷利率会下来吗?还是继续水涨船高?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还得回归到事物本身,先搞明白银行为什么会主动上浮利率。
有些人说,这很简单,国家政策调控啊!限购限贷限售什么的,提高利率不让人买房,封死流动性,坚持房住不炒,打击炒房客什么的。
那为什么去年2017年政策频发的时候,房贷利率却没怎么变化,直到2018年,才有大多数银行去响应政策?
后来即使美国特朗普接二连三的加息,中国的基准还是没动,只是利率市场化,各家银行自由发挥,然而银行发布上调利率的步调还不一致,有的还是维持基准利率,有的甚至上浮了30%,发布时间也不在一个时间线。
所以,房贷利率上浮这口锅还真不能让国家背,这只是银行的对策。下面子木讲一下,为什么银行会主动上浮利率。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就是自古以来,银行都是国家叛逆的亲儿子,不然为什么每年都会报道出那么多的风险?
自从互联网金融潮来临,往银行里存钱的人变得越来越少了,胆儿大的玩个投资炒个股票,胆儿小的起码把钱放进马云的余额宝,比银行收益高就行。
银行的日子不好过,揽储能力下降,员工工资一降再降,再对上智能化浪潮,机械化工作的柜员也被机器取代遭遇被裁员的风险。
银行是爱钱的,想方设法赚钱才是最高目标,但是前提是控制风险。
所有做银行信贷的都知道房贷是最优质的资产,虽然利率低,但是不良率等等各项指标也是最低的,但越是风险低的客户对利率越敏感,那些玩高利贷的赌徒从来不会把利率放在眼里。
所以为了控制风险,银行宁愿给下浮10%的人放房贷,也不愿意给高利率上浮50%的放。
在楼市最火的时候,各大银行为了抢客户拼了命的降利率,9.5折到8.5折的都有。理论上,9折就已经是亏损,但是银行还是想先绑定客户,然后想方设法从后续其他服务上挽回损失。
银行喜欢刚需,因为稳定,按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到万不得已不敢断供,喜欢改善族,因为有钱,抵押率低,还有后续服务。
在楼市熄火国家调控房地产的时候,银行也是本着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按兵不动,见招拆招。
那么问题来了,18年开头,银行为何突然大面积收紧房贷了呢?
因为,银行是真没钱了!
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理财业务被严查。中国现在的债务黑洞和金融空转很严重。
如果把中国经济比作一颗参天大树的话,那么现在的情况是树干上布满了窟窿,如果还追求经济增速向上发展枝叶,那么终有一天这棵树会巍然倒地。
补窟窿,首先是地方债务,其实就是银行。对于银行来讲,贷款属于表内,理财属于表外。表内贷款审核严格,说白了,放出去的贷款出现不良,领导要担责任,大额不良,从上到下下岗催收,辞职都不行,一不小心就都进去了。
但是理财不一样,理财你买的时候是签了风险告知书的,明确说了在极端情况下,本金和利息将会全部损失。所以,不够格的企业很多都走表外。而且量大超乎想象,资金空转,层层扒皮,券商,信托,中介,都赚的流油。
钱最终流向哪里了?不知道,你去问你的理财经理,钱投在哪?他也不知道。
能还上吗?还不起!
咋办?发新理财续!
但是监管一下来,排查,限制,收紧,表外的那些通过各种渠道不知道流向哪里的钱续不上了。续不上什了什么概念?理财要违约!
违约什么概念?你买的理财,理财经理告诉你没有风险,但是并不是,本金都没了还怎么玩?相信你也听说,银行帮做理财,一年以后赔得镚子儿全无,大妈排着队去银行闹事儿。
商业银行的大佬们一夜白头,尤其是卖理财卖的好的,也包括同业做的好的,也就是这次房贷利率上浮最快的几个银行,只能表外资产转表内,那么庞大的理财资金表内是很难消化的!
不能转的不续作了,但是这会有一个问题,企业没钱了,银行没存款,存贷比一卡,额度更少了。
但是银行明明知道违约了还是会拼命续,养着明知道还不起钱靠着续贷过活的企业。领导说,没办法啊,不给他们转,现在就死掉了,这么大的风险事件,哪个领导会让在自己的任期出?以后还怎么混?
所以这部分到期理财挤占银行表内贷款,而且不能完全续上,企业没钱导致银行没存款,存贷比一卡,更没额度了。
怎么办?非要得罪谁也只能是零售贷款客户好么,因为这部分客户零散,房贷不给你放了你能把我怎么样?
所以房贷就没额度了。
但是审批通过的,接了件的也不能说退就退,对于银行,不良影响是致命的,比如让大家知道真相,也不能得罪开发商,万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只能换种方法:
客户您好,利率上浮20%你做么?这么高别做了吧,我给您退件行不?其实是希望退件的,仔细去打听,很多银行一手房按揭都不接新的了,只是对外不会说,会说贷款变严格了,也并不是真的想赚这上浮的10%,只是没额度了,额度是用来救命的,不是用来赚钱的。
国有四大行闻讯心想,我虽然血厚不怕被查,但是大家都调高利率了,都是赚钱,我干嘛不搭个顺风车?
其实不是房贷不好,也不是利率太低。只是因为银行没钱了不能直说,只能就坡下驴,把责任推到房地产调控上。
国家这次债务摸底和缩表,虽然背了锅,但这次大改革会让空转的资金回归实体,同时让金融机构控制贪欲,对整个经济是向好的。至于为什么官方不会出来澄清,很简单,家庭内部矛盾,只要不出大的问题,一切都能解决。
那么前文讲房贷利率上调,节后还能买房吗?相信大家对这个事情是最为关注的。
下面我把历年的房贷利率图贴上做分析。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我是销售代理机构
吉屋网月覆盖3000万购房人群,中文房产网站排名第4。
吉屋网月覆盖3000万购房人群,当前合作新盘超过2000个。
吉屋网月覆盖3000万购房人群,更快更准推广合作业务。
您的位置:
&买房族最坏消息来了 为啥银行要上调房贷利率?
买房族最坏消息来了 为啥银行要上调房贷利率?
来源:房天下 &&发布时间:
关注的人都知道,从2018年开始,全国各地很多银行开始宣布上浮房贷利率。例如日前广州四大国行宣布首套房的房贷利率上浮10%,深圳还有两家银行上浮20%,更夸张的是还有银行二套上浮30%的。 这对很多将要买房的人无疑是最坏的消息。 有人还计算过,按100万的贷款,30年账期,一年前的85折和现在的上浮10%差距利息多出了27万,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彻底验证了时间就是金钱这条真理。 于是你会发现,不管房价降没降,反正买房花的钱是越来越多了。 而过年后又是购房旺季,无数家庭早已蓄势待发,很多粉丝在房产研习社里问我,面对这种情况,买还是不买呢?房贷利率会下来吗?还是继续水涨船高?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还得回归到事物本身,先搞明白银行为什么会主动上浮利率。 有些人说,这很简单,国家政策调控啊!限购限贷限售什么的,提高利率不让人买房,封死流动性,坚持房住不炒,打击炒房客什么的。 那为什么去年2017年政策频发的时候,房贷利率却没怎么变化,直到2018年,才有大多数银行去响应政策? 后来即使美国特朗普接二连三的加息,中国的基准还是没动,只是利率市场化,各家银行自由发挥,然而银行发布上调利率的步调还不一致,有的还是维持基准利率,有的甚至上浮了30%,发布时间也不在一个时间线。 所以,房贷利率上浮这口锅还真不能让国家背,这只是银行的对策。下面子木讲一下,为什么银行会主动上浮利率。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就是自古以来,银行都是国家叛逆的亲儿子,不然为什么每年都会报道出那么多的风险? 自从互联金融潮来临,往银行里存钱的人变得越来越少了,胆儿大的玩个投资炒个股票,胆儿小的起码把钱放进马云的余额宝,比银行收益高就行。 银行的日子不好过,揽储能力下降,员工工资一降再降,再对上智能化浪潮,机械化工作的柜员也被机器取代遭遇被裁员的风险。 银行是爱钱的,想方设赚钱才是较高目标,但是前提是控制风险。 所有做银行信贷的都知道房贷是较优质的资产,虽然利率低,但是不良率等等各项指标也是较低的,但越是风险低的客户对利率越敏感,那些玩的赌徒从来不会把利率放在眼里。 所以为了控制风险,银行宁愿给下浮10%的人放房贷,也不愿意给高利率上浮50%的放。 在楼市最火的时候,各大银行为了抢客户拼了命的降利率,9.5折到8.5折的都有。理论上,9折就已经是亏损,但是银行还是想先绑定客户,然后想方设从后续服务上挽回损失。 银行喜欢刚需,因为稳定,按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到万不得已不敢断供,喜欢改善族,因为有钱,抵押率低,还有后续服务。 在楼市熄火国家调控房地产的时候,银行也是本着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按兵不动,见招拆招。 那么问题来了,18年开头,银行为何突然大面积收紧房贷了呢? 因为,银行是真没钱了! 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理财业务被严查。 如果把中国经济比作一颗参天大树的话,那么现在的情况是树干上布满了窟窿,如果还追求经济增速向上发展枝叶,那么终有一天这棵树会巍然倒地。 补窟窿,首先是地方债务,其实就是银行。对于银行来讲,贷款属于表内,理财属于表外。表内贷款审核严格,说白了,放出去的贷款出现不良,领导要担责任,大额不良,从上到下下岗催收,辞职都不行,一不小心就都进去了。 但是理财不一样,理财你买的时候是签了风险告知书的,明确说了在极端情况下,本金和利息将会全部损失。所以,不够格的企业很多都走表外。而且量大超乎想象,资金空转,层层扒皮,券商,信托,中介,都赚的流油。 钱最终流向哪里了?不知道,你去问你的理财经理,钱投在哪?他也不知道。 能还上吗?还不起! 咋办?发新理财续! 但是监管一下来,排查,,收紧,表外的那些通过各种渠道不知道流向哪里的钱续不上了。续不上什了什么概念?理财要违约! 违约什么概念?你买的理财,理财经理告诉你没有风险,但是并不是,本金都没了还怎么玩?相信你也听说,银行帮做理财,一年以后赔得镚子儿全无,大妈排着队去银行儿。 商业银行的大佬们一夜白头,尤其是卖理财卖的好的,也包括同业做的好的,也就是这次房贷利率上浮最快的几个银行,只能表外资产转表内,那么庞大的理财资金表内是很难消化的! 不能转的不续作了,但是这会有一个问题,企业没钱了,银行没存款,存贷比一卡,额度更少了。 但是银行明明知道违约了还是会拼命续,养着明知道还不起钱靠着续贷过活的企业。领导说,没办啊,不给他们转,现在就死掉了,这么大的风险事件,哪个领导会让在自己的任期出?以后还怎么混? 所以这部分到期理财挤占银行表内贷款,而且不能完全续上,企业没钱导致银行没存款,存贷比一卡,更没额度了。 怎么办?非要得罪谁也只能是零售贷款客户好么,因为这部分客户零散,房贷不给你放了你能把我怎么样? 所以房贷就没额度了。 但是审批通过的,接了件的也不能说退就退,对于银行,不良影响是致命的,比如让大家知道,也不能得罪开发商,万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只能换种方: 客户您好,利率上浮20%你做么?这么高别做了吧,我给您退件行不?其实是希望退件的,仔细去打听,很多银行一手房按揭都不接新的了,只是对外不会说,会说贷款变严格了,也并不是真的想赚这上浮的10%,只是没额度了,额度是用来救命的,不是用来赚钱的。 国有四大行闻心想,我虽然血厚不怕被查,但是大家都调高利率了,都是赚钱,嘛不搭个顺风车? 其实不是房贷不好,也不是利率太低。只是因为银行没钱了不能直说,只能就坡下驴,把责任推到房地产调控上。 国家这次债务摸底和缩表,虽然背了锅,但这次大改革会让空转的资金回归实体,同时让金融机构控制贪欲,对整个经济是向好的。至于为什么官方不会出来澄清,很简单,家庭内部矛盾,只要不出大的问题,一切都能解决。 那么前文讲房贷利率上调,节后还能买房吗?相信大家对这个事情是最为关注的。 下面我把历年的房贷利率图贴上做。
因为目前来讲大部分银行的首套房贷利率上浮10%,所以按5.39来做对比。 从图中可以看到中国房地产历史上三个波峰三个波谷,1996年的利率是较高的,达到了15.12,其次是2007年,达到了7.83,较后是2011年,达到了7.05,而2016年则是历史较低位,房贷利率才是4.165,所以你明白为什么2016年这波大涨是只有一次了吧。 虽说现在房贷利率上调10%,但对于整个周期来讲,也是刚从2016年的低位反弹,对应的可以看红线上的历史红点,2018年的房贷利率水高涨的2002年和楼市大火前夕的2015年相当。 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吧,接下来的房贷利率还会涨,周期起码3年,最多可追至5年。 一方面是房地产市场的周期会被历史性拉长,利率必然,另一方面是未来几年去杠杆防危机,严整地方债务和金融黑洞,再加上国外局势加息潮,银根缩减更是让银行雪上加霜,房贷利率上调势必首当其冲。 到头来想想,国家操着这么大的盘,想大力发展经济搞好民生,早点儿奔入发达国家行列,但是地方ZF和银行这两个坑爹的亲儿子却把劳苦大众一波接一波的割韭菜,真的是有心无力。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此次房贷利率上浮,并不是真正的加息,因为央行基准利率还没变,只是银行缺钱对购房者的定向加息。那么万一基准也上调了,利率上升跳档会更加严重。 相比而言,降息则是每次房价大涨最明显的。每次降息,群众欣喜若狂蜂拥入市,每次加息,鸟雀无声销声匿迹。 其实现在的局势正好,利率上浮10%,但在历史周期尚且处于低位,大众观望情绪浓烈,市场处于最为理性的阶段。尤其春节前后,市场交易活跃,会有大量笋盘出现。 所以在买房面前,清醒且不附众势才是最聪明的。
7×24小时热文榜
你可以按区域查找江阴新房、二手房,也可以按区域查询江阴房价。同时,你买房 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解答。
区域二手房
Copyright&(C)&2017& 深圳市吉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最近联系人
查看消息记录
按Ctrl+Enter发送买房族最坏消息来了 为啥银行要上调房贷利率?
来源:子木聊房 日 07:51
浏览:1866 
关注楼市的人都知道,从2018年开始,全国各地很多银行开始宣布上浮房贷利率。例如日前广州四大国行宣布首套房的房贷利率上浮10%,深圳还有两家银行上浮20%,更夸张的是还有银行二套上浮30%的。
这对很多将要买房的人无疑是最坏的消息。
有人还计算过,按100万的贷款,30年账期,一年前的85折和现在的上浮10%差距利息多出了27万,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彻底验证了时间就是金钱这条真理。
于是你会发现,不管房价降没降,反正买房花的钱是越来越多了。
而过年后又是购房旺季,无数家庭早已蓄势待发,很多粉丝在房产研习社里问我,面对这种情况,买还是不买呢?房贷利率会下来吗?还是继续水涨船高?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还得回归到事物本身,先搞明白银行为什么会主动上浮利率。
有些人说,这很简单,国家政策调控啊!限购限贷限售什么的,提高利率不让人买房,封死流动性,坚持房住不炒,打击炒房客什么的。
那为什么去年2017年政策频发的时候,房贷利率却没怎么变化,直到2018年,才有大多数银行去响应政策?
后来即使美国特朗普接二连三的加息,中国的基准还是没动,只是利率市场化,各家银行自由发挥,然而银行发布上调利率的步调还不一致,有的还是维持基准利率,有的甚至上浮了30%,发布时间也不在一个时间线。
所以,房贷利率上浮这口锅还真不能让国家背,这只是银行的对策。下面子木讲一下,为什么银行会主动上浮利率。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就是自古以来,银行都是国家叛逆的亲儿子,不然为什么每年都会报道出那么多的风险?
自从互联网金融潮来临,往银行里存钱的人变得越来越少了,胆儿大的玩个投资炒个股票,胆儿小的起码把钱放进马云的余额宝,比银行收益高就行。
银行的日子不好过,揽储能力下降,员工工资一降再降,再对上智能化浪潮,机械化工作的柜员也被机器取代遭遇被裁员的风险。
银行是爱钱的,想方设法赚钱才是最高目标,但是前提是控制风险。
所有做银行信贷的都知道房贷是最优质的资产,虽然利率低,但是不良率等等各项指标也是最低的,但越是风险低的客户对利率越敏感,那些玩高利贷的赌徒从来不会把利率放在眼里。
所以为了控制风险,银行宁愿给下浮10%的人放房贷,也不愿意给高利率上浮50%的放。
在楼市最火的时候,各大银行为了抢客户拼了命的降利率,9.5折到8.5折的都有。理论上,9折就已经是亏损,但是银行还是想先绑定客户,然后想方设法从后续其他服务上挽回损失。
银行喜欢刚需,因为稳定,按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到万不得已不敢断供,喜欢改善族,因为有钱,抵押率低,还有后续服务。
在楼市熄火国家调控房地产的时候,银行也是本着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按兵不动,见招拆招。
那么问题来了,18年开头,银行为何突然大面积收紧房贷了呢?
因为,银行是真没钱了!
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理财业务被严查。
如果把中国经济比作一颗参天大树的话,那么现在的情况是树干上布满了窟窿,如果还追求经济增速向上发展枝叶,那么终有一天这棵树会巍然倒地。
补窟窿,首先是地方债务,其实就是银行。对于银行来讲,贷款属于表内,理财属于表外。表内贷款审核严格,说白了,放出去的贷款出现不良,领导要担责任,大额不良,从上到下下岗催收,辞职都不行,一不小心就都进去了。
但是理财不一样,理财你买的时候是签了风险告知书的,明确说了在极端情况下,本金和利息将会全部损失。所以,不够格的企业很多都走表外。而且量大超乎想象,资金空转,层层扒皮,券商,信托,中介,都赚的流油。
钱最终流向哪里了?不知道,你去问你的理财经理,钱投在哪?他也不知道。
能还上吗?还不起!
[责任编辑:肖雯静]
还可以再输入400个字
亿房网房产微信
Copyright & 2016 FDC.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武汉亿房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
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手机注册或邮箱注册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你已成功重置密码,请妥善保管,以后使用新密码登录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转藏至我的藏点买房族的最坏消息来了!为什么银行要上调房贷利率?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http://house.ifeng.com/rss/news/30/news_buying.xml
  关注楼市的人都知道,从2018年开始,全国各地很多银行开始宣布上浮房贷利率。例如日前广州四大国行宣布首套房的房贷利率上浮10%,深圳还有两家银行上浮20%,更夸张的是还有银行二套上浮30%的。
  这对很多将要买房的人无疑是最坏的消息。
  有人还计算过,按100万的贷款,30年账期,一年前的85折和现在的上浮10%差距利息多出了27万,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彻底验证了时间就是金钱这条真理。
  于是你会发现,不管房价降没降,反正买房花的钱是越来越多了。
  而过年后又是购房旺季,无数家庭早已蓄势待发,很多粉丝在房产研习社里问我,面对这种情况,买还是不买呢?房贷利率会下来吗?还是继续水涨船高?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还得回归到事物本身,先搞明白银行为什么会主动上浮利率。
  有些人说,这很简单,国家政策调控啊!限购限贷限售什么的,提高利率不让人买房,封死流动性,坚持房住不炒,打击炒房客什么的。
  那为什么去年2017年政策频发的时候,房贷利率却没怎么变化,直到2018年,才有大多数银行去响应政策?
  后来即使美国特朗普接二连三的加息,中国的基准还是没动,只是利率市场化,各家银行自由发挥,然而银行发布上调利率的步调还不一致,有的还是维持基准利率,有的甚至上浮了30%,发布时间也不在一个时间线。
  所以,房贷利率上浮这口锅还真不能让国家背,这只是银行的对策。下面子木讲一下,为什么银行会主动上浮利率。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就是自古以来,银行都是国家叛逆的亲儿子,不然为什么每年都会报道出那么多的风险?
  自从互联网金融潮来临,往银行里存钱的人变得越来越少了,胆儿大的玩个投资炒个股票,胆儿小的起码把钱放进马云的余额宝,比银行收益高就行。
  银行的日子不好过,揽储能力下降,员工工资一降再降,再对上智能化浪潮,机械化工作的柜员也被机器取代遭遇被裁员的风险。
  银行是爱钱的,想方设法赚钱才是最高目标,但是前提是控制风险。
  所有做银行信贷的都知道房贷是最优质的资产,虽然利率低,但是不良率等等各项指标也是最低的,但越是风险低的客户对利率越敏感,那些玩高利贷的赌徒从来不会把利率放在眼里。
  所以为了控制风险,银行宁愿给下浮10%的人放房贷,也不愿意给高利率上浮50%的放。
  在楼市最火的时候,各大银行为了抢客户拼了命的降利率,9.5折到8.5折的都有。理论上,9折就已经是亏损,但是银行还是想先绑定客户,然后想方设法从后续其他服务上挽回损失。
  银行喜欢刚需,因为稳定,按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到万不得已不敢断供,喜欢改善族,因为有钱,抵押率低,还有后续服务。
  在楼市熄火国家调控房地产的时候,银行也是本着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按兵不动,见招拆招。
  那么问题来了,18年开头,银行为何突然大面积收紧房贷了呢?
  因为,银行是真没钱了!
  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理财业务被严查。
  如果把中国经济比作一颗参天大树的话,那么现在的情况是树干上布满了窟窿,如果还追求经济增速向上发展枝叶,那么终有一天这棵树会巍然倒地。
  补窟窿,首先是地方债务,其实就是银行。对于银行来讲,贷款属于表内,理财属于表外。表内贷款审核严格,说白了,放出去的贷款出现不良,领导要担责任,大额不良,从上到下下岗催收,辞职都不行,一不小心就都进去了。
  但是理财不一样,理财你买的时候是签了风险告知书的,明确说了在极端情况下,本金和利息将会全部损失。所以,不够格的企业很多都走表外。而且量大超乎想象,资金空转,层层扒皮,券商,信托,中介,都赚的流油。
  钱最终流向哪里了?不知道,你去问你的理财经理,钱投在哪?他也不知道。
  能还上吗?还不起!
  咋办?发新理财续!
  但是监管一下来,排查,限制,收紧,表外的那些通过各种渠道不知道流向哪里的钱续不上了。续不上什了什么概念?理财要违约!
  违约什么概念?你买的理财,理财经理告诉你没有风险,但是并不是,本金都没了还怎么玩?相信你也听说,银行帮做理财,一年以后赔得镚子儿全无,大妈排着队去银行闹事儿。
  商业银行的大佬们一夜白头,尤其是卖理财卖的好的,也包括同业做的好的,也就是这次房贷利率上浮最快的几个银行,只能表外资产转表内,那么庞大的理财资金表内是很难消化的!
  不能转的不续作了,但是这会有一个问题,企业没钱了,银行没存款,存贷比一卡,额度更少了。
  但是银行明明知道违约了还是会拼命续,养着明知道还不起钱靠着续贷过活的企业。领导说,没办法啊,不给他们转,现在就死掉了,这么大的风险事件,哪个领导会让在自己的任期出?以后还怎么混?
  所以这部分到期理财挤占银行表内贷款,而且不能完全续上,企业没钱导致银行没存款,存贷比一卡,更没额度了。
  怎么办?非要得罪谁也只能是零售贷款客户好么,因为这部分客户零散,房贷不给你放了你能把我怎么样?
  所以房贷就没额度了。
  但是审批通过的,接了件的也不能说退就退,对于银行,不良影响是致命的,比如让大家知道真相,也不能得罪开发商,万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只能换种方法:
  客户您好,利率上浮20%你做么?这么高别做了吧,我给您退件行不?其实是希望退件的,仔细去打听,很多银行一手房按揭都不接新的了,只是对外不会说,会说贷款变严格了,也并不是真的想赚这上浮的10%,只是没额度了,额度是用来救命的,不是用来赚钱的。
  国有四大行闻讯心想,我虽然血厚不怕被查,但是大家都调高利率了,都是赚钱,我干嘛不搭个顺风车?
  其实不是房贷不好,也不是利率太低。只是因为银行没钱了不能直说,只能就坡下驴,把责任推到房地产调控上。
  国家这次债务摸底和缩表,虽然背了锅,但这次大改革会让空转的资金回归实体,同时让金融机构控制贪欲,对整个经济是向好的。至于为什么官方不会出来澄清,很简单,家庭内部矛盾,只要不出大的问题,一切都能解决。
  那么前文讲房贷利率上调,节后还能买房吗?相信大家对这个事情是最为关注的。
  下面我把历年的房贷利率图贴上做分析。
  因为目前来讲大部分银行的首套房贷利率上浮10%,所以按5.39来做对比。
  从图中可以看到中国房地产历史上三个波峰三个波谷,1996年的利率是最高的,达到了15.12,其次是2007年,达到了7.83,最后是2011年,达到了7.05,而2016年则是历史最低位,房贷利率才是4.165,所以你明白为什么2016年这波大涨是空前绝后了吧。
  虽说现在房贷利率上调10%,但对于整个周期来讲,也是刚从2016年的低位反弹,对应的可以看红线上的历史红点,2018年的房贷利率水平和房价高涨的2002年和楼市大火前夕的2015年相当。
  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吧,接下来的房贷利率还会涨,周期起码3年,最多可追至5年。
  一方面是房地产市场的周期会被历史性拉长,利率必然相关,另一方面是未来几年政府去杠杆防危机,严整地方债务和金融黑洞,再加上国外局势加息潮,银根缩减更是让银行雪上加霜,房贷利率上调势必首当其冲。
  到头来想想,国家操着这么大的盘,想大力发展经济搞好民生,早点儿奔入发达国家行列,但是地方ZF和银行这两个坑爹的亲儿子却把劳苦大众一波接一波的割韭菜,真的是有心无力。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此次房贷利率上浮,并不是真正的加息,因为央行基准利率还没变,只是银行缺钱对购房者的定向加息。那么万一基准也上调了,利率上升跳档会更加严重。
  相比而言,降息则是每次房价大涨最明显的信号。每次降息,群众欣喜若狂蜂拥入市,每次加息,鸟雀无声销声匿迹。
  其实现在的局势正好,利率上浮10%,但在历史周期尚且处于低位,大众观望情绪浓烈,市场处于最为理性的阶段。尤其春节前后,市场交易活跃,会有大量笋盘出现。
  所以在买房面前,清醒独立且不附众势才是最聪明的。
  来源:子木聊房
区域商圈 :
凤凰网房产西安站
扫码查看更多资讯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凤凰号,仅代表凤凰号自媒体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紧邻大明宫商圈和钟楼商圈
上万平米的配套商业
1.2万元/m?
2室1厅 | 120m?
48小时热文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最坏的少数民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