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突然审计换德勤审计哪个组最好

在四大做审计,一场知道结局的游戏,Hi实习文章
在四大做审计,一场知道结局的游戏
内容概要:
1. 人工智能主要是负责一些数据的分析,效率的提升,但是很多大量的人工判断,是无法通过AI系统来替代人工的。
2. “房地产组是公认比较清闲的组,就算是最忙的时候每天也就加班到10点左右。
3. 你所说的价格战的情况在我这几年了解下来也并不是空穴来风。
提起四大审计
不知在你眼中是怎样的一种印象
堆积如山的审计底稿和千奇百怪的任务?
淡季看报喝咖啡,忙季天天空中飞人?
习惯性加班到凌晨休息俩小时后继续奋斗?
是沉重的黑眼圈和体检报告上的加减
还是热血沸腾的年轻梦想?
四大秋招已全面开启
如果你也想进入成为审计大军的一员
请不要错过德勤审计合伙人Jessica的分享
一起走进审计行业
内容来源:GWShen,授权Hi实习转载
第一次到德勤的时候,办公室宽敞而明亮。人们步伐急,语速快,一边忙着各自的事情,一边操着各种语言忙忙碌碌的在说着的什么。落地窗通透明媚,窗外是黄浦江和陆家嘴。一下子感觉像是置身电影。
我产生了一种模糊的略带浪漫的感觉,这是个有着向上精神的地方。
采访了德勤的审计部门合伙人Jessica和高级经理Norman ,历时3个小时,查了下德勤的薪水换算了下可能是在5千块左右(其实加上其他非正式采访占用其他人的时间,算起来搞不好也有一万块了哈哈)。
本文介绍了四大审计部门的
工作制度文化
审计部门员工素质成长体系
审计行业以及公司的相关情况
审计部门的工作生活平衡
目的是帮助各位同学了解在四大的审计部门从业,是通过什么样的体系提升个人的哪些素质,并且是进入了一个发展怎么样的行业,从而更好地了解在四大从事审计自己这个人力资源产品的提升渠道和市场情况。同时附加了这个职业的意义和工作生活平衡的内容。
1. 审计的意义
社会依赖你的意见来做判断。
合伙人Jessica:“审计师利用专业知识为商业环境中的各种组织包括很多是公司,政府机构,监管机构提供具有鉴证功能的服务或报告从而维护了整个社会的商业合理的运行。最终也维护了整个社会的合理运行。”
在这补充一段我认为能够比较感性的理解:
做审计五年后如果你合格,可以带领团队为上市公司提供财务服务,帮助他们完成相应的目标。你会到港交所、上交所去参与敲钟。你会在新闻中看到你的客户。这个时候,你就知道自己对整个社会起着多大的作用。
2. 工作制度和文化
2. 1项目—团队合作的制度以及制度衍生的“帮传带教”文化
四大审计的商业活动主要的形式是项目制,合伙人和经理拿到了项目,经理根据需要的人数去拉来很多下级组建成团队,再分配团队去完成各个项目。
从经理到员工都会有来自上级的deadline的压力,在一个项目中,各级员工会在一开始就被分配上各种任务,要求你在deadline之前像样子的完成任务。至于合伙人,他们有客户给的deadline。
由于项目的完成高度依赖于团队合作,整个项目的完成就依赖于每个人对自己任务的完成。而德勤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项目制下的团队合作,所以就形成了大家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为了一个共同的deadline 跑下去的制度基础和衍生出相适应的“帮传带教”的制度文化。
2.2 分组制度
组别,分组,换组
不同组的工作非常的不同
员工进入德勤后,会被分配到为不同行业服务的组里,具体大致有房地产组,高科组,工业组,金融组,能源组,零售组。主要是依据客户的特点设置的不同组别。当然身处不同组的员工在具体工作的体验上以及学习成长的方向上会有非常大的不同。
而部分员工认为,德勤的分组具有一定随机性的:“看运气。”当然我也认为,什么事情不光是运气,也有一定主观能动性的因素和HR的考虑。不过怎么发挥主动性,那就是一件很个人的事情了。HR的考虑方面,我暂时没有咨询到相关的信息。
关于员工是否有选择组别和项目的权利的时候,Norman认为如果一个员工在她/他的专精领域已经做了不少项目,偶尔想要换个项目试一下,可以提出申请,公司是允许这种暂时性的尝试的。但是大体上还是要符合公司的安排。“公司有制度在那里,只能说个人还是要服从公司的制度。”
不同组的学习成长的方向,不同的学习方向影响未来发展的方向。
学习成长的方向主要是在不同组时为各自的行业从事审计积累的行业经验不同。影响你未来的发展方向,比如说跳槽的方向。至于具体到每个组是怎么影响,我个人的了解不清晰,大家可以多多查询相关的信息。
2.23 不同组的不同工作体验
在工作的时候,很多事情是根据客户的质量决定的。比如据说以前金融组的客户会比较高大上,出差的时候工作环境舒适,交通住宿方便。而部分组的客户可能会需要审计师们要到相当偏远的地区去做审计,交通上需要坐大巴车,附近可能连一家较好的酒店都没有。
当然一定还有其他很多的不同,我认为这些不同可能会渗透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很遗憾的是,个人了解和能力的有限在这里无法给大家做出系统的描述。希望大家能够自己多多去了解相关的情况。
业务不断增加导致需要更多的经理合伙人
我理解的德勤以及四大有固定升职时间的原因:事务所每年跟着经济增长,新公司上市等原因不断地扩大业务份额,而扩大的业务则需要更多经理和合伙人来进行管理和执行。这就导致了在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里,四大始终能够保持着增加一定数量的经理以及合伙人。
用Jessica的话来说,“有的公司是坑就那么多,一个萝卜一个坑,上面的人走了下面的人才能升职,但德勤随着业务的增长,每年来的萝卜所需要的坑是能够给他们挖出来的。”(四大目前宣讲会的说法是每年固定升1级,5年左右升到经理级别。具体相关信息请百度“四大升职”。)
也就是说,审计行业的发展决定这从业人员升职的速度。
2.4 工作强度与加班
2.41 工作强度
工作强度不小,不过也没有部分网络留言的那么恐怖。
据不具名的从业人员说,忙季的时候,“大部分组加班的时间在每天2个小时左右。”在工作强度上,德勤不同的组不同的项目的工作强度是不一样的。有相关的从业人员认为德勤的能源组最为忙碌,而房地产组则相对相对清闲。“房地产组是公认比较清闲的组,就算是最忙的时候每天也就加班到10点左右。4,5月份其他组需要有加班的时候,他们已经准时下班了。而能源组忙季的时候加班到12点都很正常,最忙的项目有时候甚至会到2-3点。”
(当然这里是作者个人观点,小编还是持保留态度的,毕竟Hi实习都会每天加班到10点,而上次有位同事在忙季去普华谈项目,凌晨离开时人基本都还在……)
2.42 加班费
“德勤是有加班费的。”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每个月不得有超过36个小时的加班时间。所以加班费最多可以有36小时。
德勤的加班时间可以用两种方式补偿,一是用来换加班费;二是可以用来换淡季的休假。相关从业人员告诉我“为了考CPA以及外出游玩,不过大部分人更倾向于把加班的时间换成休假的时间。”
刚刚刷朋友圈,我采访的一个从业人员现在就在欧洲发朋友圈,哈哈。
3. 员工素质培养体系
3.1 培训思路
培训的思路特点是——短板培训。
项目制的团队合作要求整个团队保证每个团队成员有着按时完成任务相对应的能力。这就导致了你作为这个等级的员工,如果还欠缺这个等级所要完成的相对应的工作的能力,那么上司同事就会通过各种方式(软性,硬性的两大类)来把你的短板给拉上去使你能够合格的应对你所需要完成的任务,从而使团队的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3.2 培训的方式
3.21 软性的,潜移默化的
如上文所说“四大是根据接的项目找经理建立团队来展开工作的,在团队项目里,员工对任务负责。上司会给下属一级一级的分配任务,这就要求了一个团队的进度由每个人的进度堆叠而成。所以团队成员之间,尤其是上下级之间会有强烈的动机帮助对方提升工作的速度和质量。同时,四大的工作同事氛围相对简单,主观上大家也都乐于帮助别人。”
由此两点就引申出了很多很多种的帮助新人下属的潜移默化的习惯和氛围。在具体的工作中就表现的比较多元化了,比如经理会在发现手下员工哪方面不懂得时候,会花很多时间去给下属讲解相应的知识,同事也非常乐于去解答你的困惑等等。这样一种你来我往的相互帮助的氛围形成之后就出现了这样一种说法:“四大是大学之后的另一个大学。 ”
在采访之中,Jessica也谈到了她以前的同事,她称他们为“同学”。
而为了了解下属的短板,Norman每隔一两个月就会去通过同事了解手下各个人员的长处和不足,从而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去给相应的训练来消除他们的短板。
3.22 硬性的,显性的
1,始终会有指定的比你高一级的员工来“帮传带教”地帮助你成长。一般情况下你也是他的下属需要和他进行团队合作。
2,公司每年会为不同层级的员工提供相应的所需能力的培训,平均每年超过100小时。比如公司会为审计部门的员工提供CPA的培训课,每周40个小时左右。
3,同时每升一级后也都会有相对应的职位培训。
4,作为经理,senior提供谈判沟通管理的培训,会为普通staff提供审计知识的培训等等。
5,上司会针对下级的工作成果(底稿)进行质询(Q),下属要根据上司的批注逐渐修改自己的问题或者向上级进行解释并听上司的意见。
6,每年会有公司对员工制定的一个素质成长表,给员工设定在“技术”,“管理”,“沟通”上的目标并根据达成情况来计入考核。
7,其他一些我没有了解的相应制度。
3.3 成长的内容
学习到了审计技术,沟通,项目管理,对审计的了解,四大人的习惯和声誉。
Q:在德勤里都学习到了些什么?
1,审计技术:在作为初级员工的时候,审计技术上的学习比如做底稿,考试CPA,熟悉审计的法规法则。
2,沟通:当级别逐渐增高的时候,审计的工作也从和同事打交道,变成了和同事上司下属客户等各方打交道的过程,和部分观点不太一样,Norman认为沟通这个能力的学习非常重要。至于重要到了什么程度,在后文中从事审计所需要的素质中会有介绍。
3,管理:作为senior会需要去管理小团队,作为经理会需要去管理项目甚至多个项目。这中间逐渐增长的管理人员数量,管理空间范围以及项目复杂程度会逐渐的锻炼人的项目管理能力。
4,对审计行业原委的了解,对被审计的行业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四大人的专业认真严谨的声誉和习惯。
考不出的情况不是普遍的情况。
关于CPA的senior有多少人考不过的情况,Norman说:“德勤人考CPA考不出的情况并不普遍。”,“同一届senior里没考过的1到2成。”
Q:在职考CPA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Norman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表示CPA的学习和审计的日常工作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因为工作中总是需要CPA所学的知识,而CPA学习的时候又总是能够想到工作中的内容。这样就会相互加强效果。同时周围的同事们都在学习这样一门考试,会有一种良性的氛围来带动你学习。
当然最初的时候会觉得一边看书一边工作很累,但过了两三门后再看看CPA需要过的科目越来越少了,心态会平和很多。
也就是说,学习氛围比较好,学习应用相互加强,但时间会相对紧。不过这也是事务所工作的特点之一,学习是工作的一部分。
4.审计的前景
毫无疑问的是,审计行业整体上在经历着调整期。和过去不会完全一样。
4.1 市场增长
市场还在增长,但不是以前的样子。
市场增长,Norman 说还有“现在很多中国企业在排队等着上市”,市场里还是有很多增长的机会的。Jessica 也认为“审计的市场会随着中国经济不慢的增长一起增长。”
我个人通过查资料发现,中国总体上市的公司数量会不断增长,需要审计服务的公司数量也会增长,审计市场份额也会继续增加。但是中国大型国企的IPO大体已经完成,大型的订单将会减少,与此同时国家对中小所的态度是增加扶持的力度,这无疑也会在部分的细分市场(比如说低价市场)给四大造成一定的威胁。
4.2 四大和本土事务所的对比
“短期内依旧会有无法超越的差距。”
4.21 本质:
实际上虽然很多后起的事务所叫本土事务所,但是大家也不要觉得四大是外资企业,实际上四大各家在中国早就完成了本土化的改制。在企业的政治地位上,很多人认为四大和本土所在本土化上没有过大的差别。有业内人士开玩笑说“四大和本土事务所在非本土化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四大说英语。”
目前四大和本土所提供的服务和对象上依旧是有一定的差距。本土所由于在专业素质和客户资源上落后于四大因此市场定位和四大也不太一样。四大里的部分事务所可能在市场份额上有落后,但是整体上四大和本土所相比依旧处于领先地位。尤其在提供审计服务的专业性和质量上、客户资源上,四大依旧占优。
专业素质和市场定位
在提供的审计服务的质量上,Jessica的原话是在审计方面在“这个行业所需要的专业性和谨慎性上德勤依旧占优。这是由不同公司的市场战略,定位和拥有的资源决定的。(这个和治理整个公司的方向的要求上有关系,是由企业的氛围决定的。)而在我看来在短时间内这种差距还不会被消除。”
我个人对Jessica的话的理解是行业的竞争和四大形成的规模壁垒以及社会的大环境,让目前本土所在竞争中还无法弯道超车,越过四大。
同时四大和本土所的市场定位也不同。打个生活上的比喻,就像是便利店、杂货店和大型超市的差别一样。二者有重叠,但还是有很大的定位不同。
4.23 客户资源
国际业务的客户更倾向于四大。
我查到过有人说四大的牌子在国外是非常受认可的,所以一般来说去国外IPO(上市)的各种大型公司和从外国来的各种大公司都会倾向于使用四大的审计服务。哈哈,看来四大说英语还是有原因的。
4.3 四大之间的对比
4.31 员工待遇的比较
Jessica 认为德勤在升职渠道,薪酬,职业荣誉感上更加的具有优势。
“德勤相对优势在于它的长期的培训体系吧,拿我自己来说,我以前是另一家四大的,做到第二年快第三年的时候跳到德勤来的。然后一直在这里做到合伙人,但是我在其他big
four的同学好像没有做到和我一样的。” “我个人的话在德勤这么多年,感觉德勤内部的文化机制和长远的发展机制都是比较好的。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德勤更有利于员工的成长。”我对此的理解为,Jessica认为在德勤的员工升职率相对部分事务所要高一些。
薪酬上“ 德勤和pwc 你提问的时候也说了,和其他的big four的薪水是拉开差距的。据我个人了解,好像德勤还比pwc稍稍高一点。”
"你刚刚也有说道,德勤作为中国审计行业数一数二地位的公司,对于有应届生来说,肯定会向往名声更加卓著的公司,更会有职业荣誉感。”
审计服务的比较
Norman觉得其实四大之间在审计服务的提供上也是有一定差别的,而Norman和Jessica都对德勤的审计部门在四大的竞争中充满信心。
Jessica “你知道,PWC和Dettilot在四大里一直是处于第一第二的位置。
Norman 在被问到是否认为德勤在四大的审计里是处于一个相对比较优势的地位时也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四大之间的审计服务差在哪的情况?
Norman是这样回答的:
“虽然看上去大家都是在出一份审计报告,但是审计报告的背后也是很不一样的。整个团队的出报告的交流的方式,进度,体验,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一些坏事务所换到我们德勤了,会和我们说前面那个事务所怎么样怎么样难搞。“就像你如果淘宝上买个东西,有的店来来回回换了几次和客服说了好几小时才搞好,有的店买完一说就能OK了,虽然买的都是同样的东西,但你肯定会选那个事少的。”
4.4 行业存在部分价格战的趋势
Q:我咨询过一些审计的基层员工和查过一些资料,他们认为审计目前行业前景不太好,服务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为了拿项目有实行价格战的趋势,最终会让越来越少的人力做越来越多的工作而拿着不增长的薪水。让他们觉得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有一定担忧。您认为这些担忧有多大的合理性?
“有一定的合理性。”(某家四大的审计经理在非正式采访中的回答)
4.41 相对不受影响的四大
关于目前中国审计市场有些事务所使用价格战的策略来进行市场的争夺。Jessica认为,的确在部分的市场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真正的高附加值客户上,他们对审计质量的重视远远超过提供一份审计报告的价格。
Norman 也认为价格战对德勤来说并不会有太大影响: “我觉得一些所的这个策略走的比较极端,反而导致了他们的声誉上的问题。你所说的价格战的情况在我这几年了解下来也并不是空穴来风。在某些事务所的确是事实,但事务所还好,不过中型和小型的事务所的确存在这个问题。他们也pk不过一些大所,人才流失也厉害,只能采取这种方式来生存。至于大所还不至于用这种方式来PK,我们PK的其实还是审计质量。从我个人在德勤待得这些年看来,目前德勤还蛮好没有这个趋势。”
Jessica也表示 “德勤还是会积极去的适应市场竞争,我觉得一个公司一旦决定要上市了,就不会比较随意的选择审计服务了。因为市场上对大家谁是提供的真正的审计服务还是会有一定判断的。”
Jessica和Norman都不约同的举了个贴近生活的例子 “比如说淘宝上不会是谁最便宜谁就能占领市场吧。”
如果上文内容都还具有时效性,那么总的来说,四大在价格战中,由于长久积累的各种资源和大公司所特有的行业壁垒,会相对处于不受影响的位置,不过至于有多不受影响,各家应该不一样。多少年内可以不太受大的影响也很难说。我想提醒大家,不会有哪家完全不受影响。这个风险在未来择业的时候最好能考虑入内,我个人没有能力分析未来这个行业会怎么样,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审计行业整体上在经历着调整期。和过去不会完全一样。
4.5 人工智能和审计
AI无法替代审计师的人工判断,只能辅助审计师简化判断的过程。但未来会需要懂 IT 又懂审计的人才。
Q: 前段时间的谷歌ALPHAGO尤其的让人印象深刻。那在人工智能这块,我注意有媒体报道今年三月德勤和一个叫Kira system的公司合作,将人工智能引入会计、税务、审计等工作当中。《经济学人》也提到会计将会是未来被人工智能代替的一个领域。当然我也有在查资料时听一些从业人员说“有些事情电脑做不来”。请问下,从您的经验来看,您怎么看待这些观点?人工智能在审计的领域帮助从业人员方便工作的同时会某种程度上替代掉从业人员吗?(或者说大量减少从业人员的数量?)
无论是Jessica还是Norman,他们都表示人工智能能够减轻审计师去做一些重复的事情。但是其实人工智能的商务应用会需要审计师做更多的人工判断。而这些人工判断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
Norman认为,“我认为替代不了,ai只能负责一些重复性的事情,帮助审计师省去一些不需要专业判断的事情,比如抽凭证看等等。但是一些需要审计师进行专业判断的地方,ai是没法替代的。不过未来可能我们招人的话,可能会需要一些即懂审计又懂计it的。” 懂审计又懂 IT这是一句很值得玩味的话,其实不仅仅是审计,现代商业社会因为技术发达了,对数据要求越来越精确和广泛。而对我们来说学习点新的技术不是什么错事。
Jessica说:“我的观点是替代不了,有些东西是无法录入电脑去预判的。
要经过理解——消化——判断。人工智能主要是负责一些数据的分析,效率的提升,但是很多大量的人工判断,是无法通过AI系统来替代人工的。”
Jessica说完理论之后,我问Jessica 能举个例子吗?
Jessica立马给了我一个例子,虽然无法明白Jessica说的专业性的经验的描述,但是听录音的时候我留意了一下,Jessica思考时间在1秒到2秒之间。
而在另一些场合里我采访的一位四大审计部门的经理告诉我的答案也是AI无法替代审计师的工作,只能帮助审计师简化工作程序。
但是,无论是哪一位受访者,告诉我的都是对大量的复杂人工判断无法替代,这意味着高级审计师的数量不会减少。可对于基层的从业人员来说,情况会怎么样呢?
5. 从业需要的素质
Q: 你应该带过很多很多的员工,从你的经历上是否能谈一谈,身上有哪些素质的人更适合在四大审计长久成长和发展,而身上有哪些素质的人则比较不合适?
5.1 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主动的学习是审计工作没有加班费的一部分。
主动,应用知识的时候深入研究。每升一级都会接触不同的任务,这些任务都要求这不同的软技能和硬技能。尤其对审计的知识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了审计人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审计的知识和其他的技能,与此同时监管规范文件也在不断地变化。这也就是说,你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合四大的工作。
Jessica说“审计面对的是整个财务环境,资本市场,监管机构。各种法规法则总是在不断地变化,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审计专家,一定要有很强的自我学习意愿。而且不会有人说告诉你今天你打开多少页学习哪一章,而是你自己去关注自己欠缺了解的知识,和追踪相关的规范文件的变化。”
Norman:“每年每周我都在学习。我希望我们一个同事,一个新条文新准则出来,他们能够主动去了解而不是被人逼着去了解。这样子在实际工作中才能不断用当前的标准去执行。”
同时几乎和我聊过的每一位四大里从事审计工作的人都告诉我说,学习是审计工作的一部分。
5.2 沟通能力
会沟通比会审计更重要。
Norman认为,沟通能力比审计更重要。Norman的原话是这样:“沟通占6成,审计占4成。沟通能力其实才能拉开你和别人的差距,CPA很多人都能考出来,但真正拉开你和别人的差距的还是沟通的能力。我们判断一个经理好不好,一个合伙人好不好,主要还是根据沟通能力。有了好的沟通能力才能走的远。”
很多同学看到这里可能会觉得性格并不外向不是很会沟通怎么办,其实并不可怕,我是个喜欢做演讲的人,但一开始的时候我曾认为自己做公众演讲的时候一定会紧张。直到有一次的特别的经历让我明白并不是所想的那样。考试周的一天之内我做了6次听众100人左右的pre。第一次紧张,第二次好了点,第三次还有点,第四次就麻木了(或者说专业了?)。能力或许是可以训练的。只要配合着合适的方法。
5.3 耐住性子
四大就像是再经历一次高中。
关于这点,Jessica这样告诉我:“你可能会有很多很枯燥的夜晚,面对一大堆数字啊文件啊。大约就像是在中学的时候为了高考天天对着一些题目的感觉,但不同的是,那些东西你不知道未来会对你有什么用,但是审计工作中你面对的东西是能够帮助你学习审计的技能和对数字的敏感性。但这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的,想要在资本市场上发出你专业的声音,短则3-5年,长则7-8年。要耐得住性子。如果你想一蹴而就,那我觉得审计不太适合这样一些观点的同学。”
5.4 能够吃苦
“出报告前都得到1,2点才能睡。”
四大的审计工作在部分时候会很忙。“能临时应变和吃苦。”对于吃苦Jessica这样说“项目突然来了,或者这个事情突然很赶,不能说啊今天12点了我不行了。”我和一些初级从业人员聊天的时候,他们也会告诉我这两天要出报告了,出报告前都得到1,2点才能睡。
当然,我认为部分的外界流言是过度地去解读这种劳累。实际上我问一些学长学姐,他们平均每天是否能够睡到7个小时的时候,我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你可能会需要到各地去出差,你可能会到一线城市的酒店里办公,你也可能会到不知道什么地方的草原上去数牛羊。
5.5 考虑问题的全面性
记不记得考数学的时候总是粗心?考虑问题不全面可能是内存不够,数据溢出。
如果考虑问题不够全面的话,会导致在做审计的时候出现很多问题,一旦问题出现,就要花时间一遍一遍的去修改。这样就导致了效率高考虑问题全面仔细的人下班的早,而有些人下班晚且效率低。
记得面对各种考试做各种联系的时候,考虑的不够全面就下了笔结果“粗心,忘了“就错了?恩,在审计的时候也有同样的问题。
另一位不具名的某四大经理告诉我说“要聪明,因为真的学习工作需要分析以及和数字打交道。”(因为她未接受正式的采访,所以只能匿名引用)
6. 工作生活平衡
把该干的事情贯彻进每一天来平衡工作和生活。
Jessica和Norman的方法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总结,把该干的事情贯彻进每一天来平衡工作和生活。
6.1 工作家庭平衡
忙季一周专门抽半天、淡季多花时间陪伴家人。
Norman认为在德勤工作忙季的时候可能和家人的作息时间不一样,这个时候每一天都要去和家人多交流。忙季的时候也要调整自己的状态,要能保持好心态,能够关心家人,每周抽半天出来陪家人,淡季的时候晚上多带家人出去转转,一块拔草吃饭看电影啊之类的。
Jessica则觉得家庭工作平衡的还算是挺好的。“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吧,我觉得,我个人的话不觉得有什么特别需要提出来讲的,我都平衡的挺好的。当然如果你要说每天5点钟下班回家陪孩子才算是工作家庭平衡,这也不一定吧?关于这个标准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我每周能有固定的时间陪孩子。”
6.2 工作健康平衡
关于这块,Norman和我强调说,“哪怕我前面说的东西都不和大家说,这点也一定要告诉弟弟妹妹们。” 而我个人也认为健康才是万事之本,哪怕很多同学对此会略过不看,我也要篇幅大段地来说健康这块,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同学能认真看完,我都觉得意义非凡。
我想说各位未来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没有持续锻炼的习惯也会导致亚健康,从工作之前就要有健康锻炼计划。锻炼不是哪个工作要做的,是什么工作都要准备的,融入生活的。
6.21 精神健康
心理亚健康成了主要的危害
“很多人主要是压力无法排解,压力排解的办法。我上次去给新入职的小朋友做讲座,讲的就是心理健康和压力的排解。很多人看上去不健康,每天没精神,实际上不是生了什么病,而是心理亚健康, 所以一定要注意找到合适的方式去排解压力。”
6.22 身体健康
到这里的时候Norman说“职业生涯中健康一定是放在第一位的,如果你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又怎么能照顾好其他人呢?健康一定是要放在每天的去注意和保持的。每周三天的锻炼的样子。在工作后,你会发现很多人五年之后身材就不成样子了。一定要从工作第一天开始就把锻炼的计划融入你的生活之中。我上次看了个帖子说,每天至少锻炼15分钟,才能保持你基本的生命健康,就是说这是必须的,不然就会肌肉萎缩啊什么的。像你们现在大三大四也好,就要开始锻炼了,否则工作第一年什么长胖也好,5斤10斤都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Jessica也认为,每周需要要挑出时间锻炼,饮食要相对比较注意,有些不健康的东西要少吃。“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该锻炼每周就要固定抽几天锻炼。
希望大家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进入哪个行业,都能参考下Jessica和Norman关于如何平衡健康和家庭的建议。也希望大家能多多注意自己的健康状况,不论什么时候都能够为自己的健康状况做好充分的准备。
6.221 睡眠
总体上平均每天7小时是可以保证的,但要学会时间管理。
Q:“那这份工作每天保证7个小时的睡眠没问题吗?
Jessica回答说:“没问题,当然不能说每一天都是7个小时,但是平均来说肯定是没问题。什么事情说极端了都说不好啊,是吧。
Norman:“整体上看是没问题的,但是要做好时间管理,不能说常常工作就被各种事情打断。举个例子比如说邮件啊微信啊。设置一个固定的时间去回他们,保持自己工作时候的专注性。做好时间管理的话,工作中的效率会大大的提升。”
我在咨询一些学长学姐的时候他们也告诉我,从他们入职到目前为止,平均下来每天7个小时不成问题,但是要出报告的时候会非常辛苦。“出报告那几天每天都是一两点。”当然也如上文(2.41工作强度)所说,其实不同的组不同的项目之间差别还是挺大的。
本文来自其他平台,作者Hi实习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QQ邮箱
您可能也感兴趣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勤审计分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