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车辆长期在车户籍所在地查询以外从事租赁活动要不要在相关营运机关单位备案

申城&车东&闲置车辆赚外快 双方得实惠也暗藏风险-私家车,车主,上海,车辆,出租,营运,租,租金,里程,车况,-上海频道-东方网
&&&新闻热线:021-
申城"车东"闲置车辆赚外快 双方得实惠也暗藏风险
  东方网12月22日消息:据《青年报》报道,以前靠出租自家房子当房东,现在还能出租自家车子当“车东”。  如今,一种新型的P2P网络租车模式已悄悄活跃起来,租客通过手机软件或网络平台,就能租到私家车主挂在租车平台上的闲置汽车。  事实上,从今年年中第一款P2P租车软件进入上海,至今仅短短数月,已5款软件抢滩申城,大有当年打车软件初出,各路网络公司群起而争抢蛋糕之势。  目前,这一新兴模式越来越被普通人认可,但在上海市交管部门眼中,这一类型的运营方式仍然涉嫌非法营运,不过因隐蔽性高,取证难,监管处理令相关部门很头痛。  市民闲置车靠出租小赚一笔  小区电梯内的一则租车广告,让市民杨先生意识到自己闲置的私家车也可以赚钱。  原来,杨先生家里换了新车后,之前的旧车上了块外地牌照,因为早晚高峰不能上高架,基本停在小区内不怎么开。  某日,杨先生看到电梯内有一则租车APP的广告,可代为出租闲置私家车,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把自己的车辆信息放到租车平台上,结果立马就被人租用了。  租借合同结束后,小赚一笔的杨先生发现,车况很好没有一点损坏,双方也都很满意。  尝过几次甜头的杨先生对这一租车模式推崇备至:“车就是一个代步工具,停在家里也不方便,还浪费停车费,放在那里也是一种浪费,放在平台上让别人来租,经济又环保。”  18至34岁年轻人成消费主力  青年报记者了解到,P2P租车模式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将私家车的闲置使用时间同租客的用车需求对接起来。  私家车主可在P2P平台上发布自己车辆的信息和闲置时间,如果租客有使用需求,就可通过P2P平台联系车主,进行租车交易。  在P2P租车模式下,租汽车不用再去传统汽车租赁公司门店办理繁琐的手续,租客只要下载一款APP,登记注册并通过平台审核后就可在自己楼底下或社区附近租到满意的车辆。  PP租车公司上海分公司的运营负责人章先生说,P2P租车本身是一种新兴的租车方式,且与传统租车方式不一样的是,其整个租车流程更加依赖网络和手机客户端,所以年轻人的比例会更高。  “每到节假日之前,平台上的注册会员数量和订单量都会进入快速增长阶段。预计元旦前,订单量能翻2倍左右。目前我们平台上的注册车主已有5万余人,租客突破了10万。每天成交六七百单,而在车辆选择中,以100元到300元之间的高性价比车型最受欢迎。18岁至34岁的年轻人成为P2P租车行业消费主力,占到我们平台会员数的75%左右。”  以低于市场价30%租到车辆  记者了解到,平台中还有一部分特殊的人群。  “公车改革后刺激了汽车租赁市场,如果去传统租车公司租车,租不了几天,租金就已经超出补贴金额。因此有不少人在P2P租车市场中寻找价格合适的车辆。同样的车型,我们平台中的车辆至少比传统租车公司便宜30%-50%,价格优势使得部分公务员成为了平台上固定的消费者。”  “老百姓很实际的,只讲性价比。通过P2P的租车平台租车,能够以低于市场价格30%租到车,对于租车的人来说,太省钱了。”从PP租车上租来了自己婚车的胡小姐讲到自己的第一次租车经历,就说了4个字“物超所值”。  “婚庆公司报出来的租车价格,都在2000元以上,还有时间和里程的限制。我认为价格太虚高了,结果一个朋友建议我去PP租车上看看。只用了800元一天的价格,租到了一辆奔驰E级轿车。加上保险和邮费,满打满算才1000元出头,太超值了。P2P租车模式的‘横空出世’完全打破了传统租赁公司租车的价格垄断,挤掉了这一行业原来的水分。”  [记者体验]  5款租车软件登陆上海出租预订流程相对简单  为了一探租车软件的好处与便捷,记者日前特意登录苹果手机应用软件商店下载相关APP软件。记者在应用软件商店内发现,目前至少有5款P2P租车软件已经登陆上海,“宝驾租车”、“PP租车”是下载次数排行靠前的两款软件。  租客:  可选车型多,按小时租也可以  青年报记者下载其中一款比较热门的APP。  打开软件,各款私家车信息按距离排序,截至上周五,在这款P2P租车APP中共有4281辆可供租客挑选的车辆。每辆车都包含照片、型号、日租金、交车地点、交车方式等内容,还有排量、新旧、里程数、可载人数等车辆本身信息。  租车的操作流程可以全部通过手机完成。不过,青年报记者先被要求去APP的网站完成注册并上传身份证和驾驶证。  记者逛了一圈网站,平台可租的车辆日租金从35元到1200元不等,可供挑选的车型也非常多,有纯粹代步的,也有专门用于商务出行的奔驰、宝马高端车。甚至连传统租车门店无法提供单车出租的7人座以上车辆,平台上都能找到。  青年报记者挑选了一辆日租金只有40元的比亚迪F0,然后填写了取、还车时间,选择了油费计算方式和保险公司,并支付了1000元的车辆押金和500元的违章押金后,就能得到车主的联系方式。  之后双方的沟通从线上转到了线下。  通过电话沟通,自行约定提车地点。租车交接时,车主简单介绍了这两黑色比亚迪F0的车况和用车注意事项。青年报记者围着车辆转了几圈,除了个别划痕外,并没有发现其他表面上的大毛病,至于车辆有没有“隐疾”,一时也无法靠肉眼判断。  用完车后,点击“我要还车”,具体的租金,APP会自动计算出。除租金外,还需付租金金额15%的保险费,以及按里程数计算的油费。  租金和保险费均在记者先前支付的押金中扣除,而这笔之前被冻结的押金,在还车24小时后解除了预授权。  车东:  须上传保单及各类身份信息  体验过了租客的滋味后,青年报记者又尝试做了一回车主。  这一次记者换了一个网站,在注册成会员后,网站要求记者上传车辆的信息,除了基本内外饰照片外,还必须上传车辆的交强险的保单,以及车主的身份证和驾驶证。  在与网站工作人员的沟通中,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如果车辆出租成功,作为管理方,网站将会从每一次赚到的租金中抽取10%-30%作为佣金。  但网站也不仅仅只坐收渔利,他们会在每辆车上安装智能盒。智能盒安装后,车主和租客交接车辆时,可以进行无钥匙开关门。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智能盒,不仅可以方便车主实时查看车辆当前的位置以及行程轨迹,还能自动计算行车里程。  记者调查  PP租车没有风险?此处存疑!  新兴的P2P租车模式,表面上“物廉价美”,方便快捷,但深层次中面临更多的则是私家车租赁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风险。交易双方如何进行安全认证、风险如何控制?发生交通事故,双方如何担责?私家车“出租”是否涉嫌非法营运?上述种种,都是摆在P2P租车行业必须解决的难题,如没有一个解题方案,游走在法律灰色地带的P2P租车势必存在安全隐患及政策风险。  风险1  运营到底有没有资质,会不会是黑车?  PP租车是P2P租车领域较早成立的一家企业,其公司上海分公司的运营负责人章先生认为P2P网络租车模式适用的是《物权法》。  “上海市交通委也提到了,对私下汽车共享是不会管的,而我们只是促成了这种私下汽车共享的行为,我们本质上是一个汽车共享信息发布的平台。另外,法不禁止则可行,目前并没有一个法律说从国家层面或交通法上来说禁止这个私家车共享租赁。而作为私家车车主,我国的物权法也有明确写道,他们是有将自己的私人财产通过出租换取自己的收益的权利的,这种收益权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我们也是适应这个法律,做了这么一个信息发布的平台,让这些民间共享行为在规范化、便捷、安全的条件下进行,解决了人们的出行问题。”  不过,上海一家传统租车公司的负责人并不认可这种解释,他表示:“出租房屋和出租汽车是不一样的,汽车道路运输,它是要求有资质的,有备案的。比如租车公司,首先,公司要备案,并取得道路运输的许可证。其次,公司的车辆要备案,所有的车辆都应该有运营、非运营之称,运营车辆要备案,私家车是没有任何备案的,直接拿来出租,肯定涉嫌非法营运。”  [专家说法]  第三方平台从事租赁业务车辆须有资质  上海城市交通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上海,第三方平台如果从事租赁业务的话,平台上的车辆也必须有租赁资质。如果涉及私家车,肯定是违法的,涉嫌非法营运。私家车私下的朋友间租借,我们是不管的。但是通过第三方平台就会存在职业性的运营可能,这个必须要有所规范。有些人弄上几辆私家车放到比如P2P租车的平台上,是不是也可以堂而皇之的开租车公司了呢。”  该名城市交通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坦言,城市管理滞后于新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这是摆在执法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我们对这一新兴的租车模式已高度关注,它如果涉嫌非法营运,也会立案调查,但比起黑车,P2P租车更加隐蔽,取证更难,我们目前也很头痛。”  风险2  任何一方心存不轨,到底有没有保障?  没有了传统租车公司的管理约束,P2P租车更像是一种单纯建立在车主与租客诚信基础上的商业模式。租借过程中,任何一方心存不轨,很可能给另一方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PP租车上海负责人章先生却认为看高风险无异于杞人忧天。“汽车租赁行业任何营运模式都存在安全隐患。PP租车的每辆车上安装的智能盒与该公司的租车平台系统自动对接,一旦有人拆装或车辆行驶里程出现异常,车主和平台就会收到提醒警示,智能盒会向系统管理员自动报警。交接车辆时,车主会收到租客租车的提醒,提醒里,车主可以看到租客的真实姓名,联系电话,通过对两人的证件等信息对比,确保租车的人与前来取车的人为同一人。  此外PP租车还有两套机制对租客和车主双方进的筛选。“每辆加入PP租车的车辆,只有车龄不满8年且车况良好的车辆才适合进入PP租车平台,我们会在安装智能盒时对出租车辆进行体检,以防火烧车、泡水车、事故车等问题车浑水摸鱼。租客递交订车请求后,该平台会在交通部门核实驾驶记录。要求租客考取驾照不超过一年,驾照上违规罚分不超过9分,无醉驾顶嘴记录,驾照不曾被吊销或暂停。此外,过去3年无事故、没有投险被拒或保险中断记录等的租客才符合申请资格。订完车后,该平台会邀请会员评价车辆本身以及租客租车经历,这些评论是会员的信用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车主可根据查阅每位会员的档案,再决定是否愿意租车。租客也会根据车辆出租的情况,选择是否愿意租赁。”  [律师说法]  承租者进行违法行为后果难预料  上海君悦律师事务所的朱平晟律师一针见血,由于国内道路执法中的非现场违章并不是实时上传,租客违了规,扣了分,车主却被蒙在鼓里,等发现时租客却失联。车主很有可能得为租客的违规行为埋单。“从事P2P租车的企业只是普通的民事主体,更多的是进行形式审查,并没有对租客身份进行实质审查的条件和能力。此外,如果租车人利用车辆从事违法犯罪的活动,车辆被公安机关查扣,车主也需要到公安机关配合调查,还会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万一承租者进行车辆诈骗,将其抵押或从事违法行为,后果更不堪设想”。  风险3  遇到事故,理赔和保险有没有问题?  对于车辆出租,最受人关注的依然是理赔和保险问题。路况千变万化,即使不撞人(车),也不能保证自己不被撞。若在传统租赁企业,租客如发生事故,只要打电话告知租赁企业,该公司的业务员会帮忙处理。P2P租车模式,若车辆行驶过程中出现事故,如何理赔?出现剐蹭又如何解决?  PP租车的章先生说,PP租车平台会为租客提供保额100万的PP租车责任保险(50万车损,50万第三者责任险),且已包含不计免赔险。据了解,PP租车的保险承保商为中国人保财险、华安保险、大地保险。宝驾租车的合作方为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太平洋保险。按照PP租车官网中的说法,“车辆在整个租用期内都受到由车主的自主保险和PP租车的保险合作伙伴安排的保险的共同保护”。  不过,这种保险是否真的“靠谱”也存在一定疑问。  美亚车险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论是挂靠租赁公司还是选择P2P租车平台,只要是将私家车出租就属于擅自将车辆的使用性质从‘非营运’转为营运”,如遇事故,保险公司是不会进行赔偿的,“这是保险公司的业内原则,不会因为P2P租车的特殊性,而有所改变、如果我们事后得知客户是刻意隐瞒,那客户还有骗保的嫌疑。”  另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内人士则对PP租车所谓的共同保护提出疑问。“何为共同保护?私家车有私家车的保险,营运车辆有营运车辆的保险,两者保险的费率都不同,不能混为一谈。而且一辆车只能投保其中的一种,如何共同保护?”  [律师说法]  租方肇事无力赔偿车主将要承担责任  朱平晟律师提醒车主,如果发生肇事,在租方没有能力赔偿的情况下,车主需要承担赔偿责任。而且P2P平台虽然声称“将车辆租给他人使用的,出了交通事故由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但出过事故的车辆,车主在转售、保险方面其实都会大打折扣,从而衍生系列问题。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若租客行驶过程发生意外,车上的乘客有4到5人,该公司投保的100万的赔付标准,能否满足所有赔付?私家车不是真正的营运车辆,一般情况下,小的交通事故可通过商业保险解决,但遇到重大交通事故,租客若无力承担,责任就只能转嫁到车主身上。”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申城"车东"闲置车辆赚外快 双方得实惠也暗藏风险
日 08:22 来源:东方网
  东方网12月22日消息:据《青年报》报道,以前靠出租自家房子当房东,现在还能出租自家车子当“车东”。  如今,一种新型的P2P网络租车模式已悄悄活跃起来,租客通过手机软件或网络平台,就能租到私家车主挂在租车平台上的闲置汽车。  事实上,从今年年中第一款P2P租车软件进入上海,至今仅短短数月,已5款软件抢滩申城,大有当年打车软件初出,各路网络公司群起而争抢蛋糕之势。  目前,这一新兴模式越来越被普通人认可,但在上海市交管部门眼中,这一类型的运营方式仍然涉嫌非法营运,不过因隐蔽性高,取证难,监管处理令相关部门很头痛。  市民闲置车靠出租小赚一笔  小区电梯内的一则租车广告,让市民杨先生意识到自己闲置的私家车也可以赚钱。  原来,杨先生家里换了新车后,之前的旧车上了块外地牌照,因为早晚高峰不能上高架,基本停在小区内不怎么开。  某日,杨先生看到电梯内有一则租车APP的广告,可代为出租闲置私家车,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把自己的车辆信息放到租车平台上,结果立马就被人租用了。  租借合同结束后,小赚一笔的杨先生发现,车况很好没有一点损坏,双方也都很满意。  尝过几次甜头的杨先生对这一租车模式推崇备至:“车就是一个代步工具,停在家里也不方便,还浪费停车费,放在那里也是一种浪费,放在平台上让别人来租,经济又环保。”  18至34岁年轻人成消费主力  青年报记者了解到,P2P租车模式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将私家车的闲置使用时间同租客的用车需求对接起来。  私家车主可在P2P平台上发布自己车辆的信息和闲置时间,如果租客有使用需求,就可通过P2P平台联系车主,进行租车交易。  在P2P租车模式下,租汽车不用再去传统汽车租赁公司门店办理繁琐的手续,租客只要下载一款APP,登记注册并通过平台审核后就可在自己楼底下或社区附近租到满意的车辆。  PP租车公司上海分公司的运营负责人章先生说,P2P租车本身是一种新兴的租车方式,且与传统租车方式不一样的是,其整个租车流程更加依赖网络和手机客户端,所以年轻人的比例会更高。  “每到节假日之前,平台上的注册会员数量和订单量都会进入快速增长阶段。预计元旦前,订单量能翻2倍左右。目前我们平台上的注册车主已有5万余人,租客突破了10万。每天成交六七百单,而在车辆选择中,以100元到300元之间的高性价比车型最受欢迎。18岁至34岁的年轻人成为P2P租车行业消费主力,占到我们平台会员数的75%左右。”  以低于市场价30%租到车辆  记者了解到,平台中还有一部分特殊的人群。  “公车改革后刺激了汽车租赁市场,如果去传统租车公司租车,租不了几天,租金就已经超出补贴金额。因此有不少人在P2P租车市场中寻找价格合适的车辆。同样的车型,我们平台中的车辆至少比传统租车公司便宜30%-50%,价格优势使得部分公务员成为了平台上固定的消费者。”  “老百姓很实际的,只讲性价比。通过P2P的租车平台租车,能够以低于市场价格30%租到车,对于租车的人来说,太省钱了。”从PP租车上租来了自己婚车的胡小姐讲到自己的第一次租车经历,就说了4个字“物超所值”。  “婚庆公司报出来的租车价格,都在2000元以上,还有时间和里程的限制。我认为价格太虚高了,结果一个朋友建议我去PP租车上看看。只用了800元一天的价格,租到了一辆奔驰E级轿车。加上保险和邮费,满打满算才1000元出头,太超值了。P2P租车模式的‘横空出世’完全打破了传统租赁公司租车的价格垄断,挤掉了这一行业原来的水分。”  [记者体验]  5款租车软件登陆上海出租预订流程相对简单  为了一探租车软件的好处与便捷,记者日前特意登录苹果手机应用软件商店下载相关APP软件。记者在应用软件商店内发现,目前至少有5款P2P租车软件已经登陆上海,“宝驾租车”、“PP租车”是下载次数排行靠前的两款软件。  租客:  可选车型多,按小时租也可以  青年报记者下载其中一款比较热门的APP。  打开软件,各款私家车信息按距离排序,截至上周五,在这款P2P租车APP中共有4281辆可供租客挑选的车辆。每辆车都包含照片、型号、日租金、交车地点、交车方式等内容,还有排量、新旧、里程数、可载人数等车辆本身信息。  租车的操作流程可以全部通过手机完成。不过,青年报记者先被要求去APP的网站完成注册并上传身份证和驾驶证。  记者逛了一圈网站,平台可租的车辆日租金从35元到1200元不等,可供挑选的车型也非常多,有纯粹代步的,也有专门用于商务出行的奔驰、宝马高端车。甚至连传统租车门店无法提供单车出租的7人座以上车辆,平台上都能找到。  青年报记者挑选了一辆日租金只有40元的比亚迪F0,然后填写了取、还车时间,选择了油费计算方式和保险公司,并支付了1000元的车辆押金和500元的违章押金后,就能得到车主的联系方式。  之后双方的沟通从线上转到了线下。  通过电话沟通,自行约定提车地点。租车交接时,车主简单介绍了这两黑色比亚迪F0的车况和用车注意事项。青年报记者围着车辆转了几圈,除了个别划痕外,并没有发现其他表面上的大毛病,至于车辆有没有“隐疾”,一时也无法靠肉眼判断。  用完车后,点击“我要还车”,具体的租金,APP会自动计算出。除租金外,还需付租金金额15%的保险费,以及按里程数计算的油费。  租金和保险费均在记者先前支付的押金中扣除,而这笔之前被冻结的押金,在还车24小时后解除了预授权。  车东:  须上传保单及各类身份信息  体验过了租客的滋味后,青年报记者又尝试做了一回车主。  这一次记者换了一个网站,在注册成会员后,网站要求记者上传车辆的信息,除了基本内外饰照片外,还必须上传车辆的交强险的保单,以及车主的身份证和驾驶证。  在与网站工作人员的沟通中,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如果车辆出租成功,作为管理方,网站将会从每一次赚到的租金中抽取10%-30%作为佣金。  但网站也不仅仅只坐收渔利,他们会在每辆车上安装智能盒。智能盒安装后,车主和租客交接车辆时,可以进行无钥匙开关门。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智能盒,不仅可以方便车主实时查看车辆当前的位置以及行程轨迹,还能自动计算行车里程。  记者调查  PP租车没有风险?此处存疑!  新兴的P2P租车模式,表面上“物廉价美”,方便快捷,但深层次中面临更多的则是私家车租赁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风险。交易双方如何进行安全认证、风险如何控制?发生交通事故,双方如何担责?私家车“出租”是否涉嫌非法营运?上述种种,都是摆在P2P租车行业必须解决的难题,如没有一个解题方案,游走在法律灰色地带的P2P租车势必存在安全隐患及政策风险。  风险1  运营到底有没有资质,会不会是黑车?  PP租车是P2P租车领域较早成立的一家企业,其公司上海分公司的运营负责人章先生认为P2P网络租车模式适用的是《物权法》。  “上海市交通委也提到了,对私下汽车共享是不会管的,而我们只是促成了这种私下汽车共享的行为,我们本质上是一个汽车共享信息发布的平台。另外,法不禁止则可行,目前并没有一个法律说从国家层面或交通法上来说禁止这个私家车共享租赁。而作为私家车车主,我国的物权法也有明确写道,他们是有将自己的私人财产通过出租换取自己的收益的权利的,这种收益权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我们也是适应这个法律,做了这么一个信息发布的平台,让这些民间共享行为在规范化、便捷、安全的条件下进行,解决了人们的出行问题。”  不过,上海一家传统租车公司的负责人并不认可这种解释,他表示:“出租房屋和出租汽车是不一样的,汽车道路运输,它是要求有资质的,有备案的。比如租车公司,首先,公司要备案,并取得道路运输的许可证。其次,公司的车辆要备案,所有的车辆都应该有运营、非运营之称,运营车辆要备案,私家车是没有任何备案的,直接拿来出租,肯定涉嫌非法营运。”  [专家说法]  第三方平台从事租赁业务车辆须有资质  上海城市交通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上海,第三方平台如果从事租赁业务的话,平台上的车辆也必须有租赁资质。如果涉及私家车,肯定是违法的,涉嫌非法营运。私家车私下的朋友间租借,我们是不管的。但是通过第三方平台就会存在职业性的运营可能,这个必须要有所规范。有些人弄上几辆私家车放到比如P2P租车的平台上,是不是也可以堂而皇之的开租车公司了呢。”  该名城市交通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坦言,城市管理滞后于新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这是摆在执法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我们对这一新兴的租车模式已高度关注,它如果涉嫌非法营运,也会立案调查,但比起黑车,P2P租车更加隐蔽,取证更难,我们目前也很头痛。”  风险2  任何一方心存不轨,到底有没有保障?  没有了传统租车公司的管理约束,P2P租车更像是一种单纯建立在车主与租客诚信基础上的商业模式。租借过程中,任何一方心存不轨,很可能给另一方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PP租车上海负责人章先生却认为看高风险无异于杞人忧天。“汽车租赁行业任何营运模式都存在安全隐患。PP租车的每辆车上安装的智能盒与该公司的租车平台系统自动对接,一旦有人拆装或车辆行驶里程出现异常,车主和平台就会收到提醒警示,智能盒会向系统管理员自动报警。交接车辆时,车主会收到租客租车的提醒,提醒里,车主可以看到租客的真实姓名,联系电话,通过对两人的证件等信息对比,确保租车的人与前来取车的人为同一人。  此外PP租车还有两套机制对租客和车主双方进的筛选。“每辆加入PP租车的车辆,只有车龄不满8年且车况良好的车辆才适合进入PP租车平台,我们会在安装智能盒时对出租车辆进行体检,以防火烧车、泡水车、事故车等问题车浑水摸鱼。租客递交订车请求后,该平台会在交通部门核实驾驶记录。要求租客考取驾照不超过一年,驾照上违规罚分不超过9分,无醉驾顶嘴记录,驾照不曾被吊销或暂停。此外,过去3年无事故、没有投险被拒或保险中断记录等的租客才符合申请资格。订完车后,该平台会邀请会员评价车辆本身以及租客租车经历,这些评论是会员的信用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车主可根据查阅每位会员的档案,再决定是否愿意租车。租客也会根据车辆出租的情况,选择是否愿意租赁。”  [律师说法]  承租者进行违法行为后果难预料  上海君悦律师事务所的朱平晟律师一针见血,由于国内道路执法中的非现场违章并不是实时上传,租客违了规,扣了分,车主却被蒙在鼓里,等发现时租客却失联。车主很有可能得为租客的违规行为埋单。“从事P2P租车的企业只是普通的民事主体,更多的是进行形式审查,并没有对租客身份进行实质审查的条件和能力。此外,如果租车人利用车辆从事违法犯罪的活动,车辆被公安机关查扣,车主也需要到公安机关配合调查,还会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万一承租者进行车辆诈骗,将其抵押或从事违法行为,后果更不堪设想”。  风险3  遇到事故,理赔和保险有没有问题?  对于车辆出租,最受人关注的依然是理赔和保险问题。路况千变万化,即使不撞人(车),也不能保证自己不被撞。若在传统租赁企业,租客如发生事故,只要打电话告知租赁企业,该公司的业务员会帮忙处理。P2P租车模式,若车辆行驶过程中出现事故,如何理赔?出现剐蹭又如何解决?  PP租车的章先生说,PP租车平台会为租客提供保额100万的PP租车责任保险(50万车损,50万第三者责任险),且已包含不计免赔险。据了解,PP租车的保险承保商为中国人保财险、华安保险、大地保险。宝驾租车的合作方为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太平洋保险。按照PP租车官网中的说法,“车辆在整个租用期内都受到由车主的自主保险和PP租车的保险合作伙伴安排的保险的共同保护”。  不过,这种保险是否真的“靠谱”也存在一定疑问。  美亚车险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论是挂靠租赁公司还是选择P2P租车平台,只要是将私家车出租就属于擅自将车辆的使用性质从‘非营运’转为营运”,如遇事故,保险公司是不会进行赔偿的,“这是保险公司的业内原则,不会因为P2P租车的特殊性,而有所改变、如果我们事后得知客户是刻意隐瞒,那客户还有骗保的嫌疑。”  另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内人士则对PP租车所谓的共同保护提出疑问。“何为共同保护?私家车有私家车的保险,营运车辆有营运车辆的保险,两者保险的费率都不同,不能混为一谈。而且一辆车只能投保其中的一种,如何共同保护?”  [律师说法]  租方肇事无力赔偿车主将要承担责任  朱平晟律师提醒车主,如果发生肇事,在租方没有能力赔偿的情况下,车主需要承担赔偿责任。而且P2P平台虽然声称“将车辆租给他人使用的,出了交通事故由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但出过事故的车辆,车主在转售、保险方面其实都会大打折扣,从而衍生系列问题。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若租客行驶过程发生意外,车上的乘客有4到5人,该公司投保的100万的赔付标准,能否满足所有赔付?私家车不是真正的营运车辆,一般情况下,小的交通事故可通过商业保险解决,但遇到重大交通事故,租客若无力承担,责任就只能转嫁到车主身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户籍所在地查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