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那个西安西郊热电厂搬迁要搬迁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安徽国电蚌埠电厂二期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3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安徽国电蚌埠电厂二期扩建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建设单位:国电蚌埠发电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八月 中国·蚌埠
1 建设项目概况 1
1.1 项目建设地点及相关背景 1
项目基本组成及投资 1
主要建设内容 1
生产工艺流程3
煤源及煤质3
取排水方案3
综合利用与灰场4
1.4 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5
1. 4.1 法律法规与产业政策5
1. 4.2 项目与相关规划的相符性7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8
2.1 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8
地表水环境8
地下水环境8
2.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8
地下水环境9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10
3.1 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 10
3.1.1 大气污染物 10
3.1.2 废污水 10
3.1.3 噪声 11
3.1.4 工业固体废物 1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分布 12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12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及评价 12
3.3.2 一般排水环境影响分析 13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13
灰场环境影响分析 13
电厂噪声环境影响预测 13
煤场扬尘环境影响分析 14
污染防治措施与效果 14
大气污染防治对策 14
一般排水防治对策 15
噪声防治对策 15
贮煤场和输煤系统污染防治对策 16
固体废物处置和综合利用 16
厂区防渗措施 17
灰场污染防治对策 17
施工期防治措施 17
环境风险分析与应急预案 18
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19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9
环境管理的主要工作 19
监控制度20
排污口规范化20
运行期环境监测计划20
施工期环境监理20
公众参与和拆迁安置21
公众参与内容21
第一次媒体公示21
第二次媒体公示21
网络公示及简本公示21
公告张贴21
问卷调查22
主要调查内容22
公众参与代表名单23
结果分析28
4.7 公众参与合规性分析29
公众参与工作的程序合法性和形式有效性分析29
公众参与对象代表性和结果真实性分析30
公众参与小结31
拆迁安置31
联系方式33
1 建设项目概况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招聘排行榜
招聘排行榜
招聘排行榜
招聘排行榜
招聘排行榜
招聘排行榜
招聘排行榜
招聘排行榜
招聘排行榜
招聘排行榜
想投递职位?
安徽蚌埠电厂招聘
总有一个好职位在等着您
[天津-天津市]
年薪:4-6万元 经验:一年 最低学历:中专
年龄:不限 招聘人数:6人 性别:不限
218,298人看过
[湖北-武汉市]
年薪:36-59万元 经验:十年 最低学历:本科
年龄:30-46岁 招聘人数:5人 性别:不限
390,372人看过
年薪:面议 经验:十年 最低学历:不限
年龄:不限 招聘人数:2人 性别:不限
587,776人看过
[河北-石家庄市]
年薪:面议 经验:二年 最低学历:大专
年龄:不限 招聘人数:2人 性别:不限
147,799人看过
年薪:1-2万元 经验:五年 最低学历:本科
年龄:30岁以上 招聘人数:1人 性别:不限
125,784人看过
[河南-鹤壁市]
年薪:面议 经验:一年 最低学历:大专
年龄:不限 招聘人数:若干人 性别:不限
659,788人看过
年薪:面议 经验:八年 最低学历:大专
年龄:28-45岁 招聘人数:2人 性别:不限
146,847人看过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
年薪:面议 经验:三年 最低学历:大专
年龄:40岁以下 招聘人数:10人 性别:男
125,342人看过
[湖北-荆门市]
年薪:2-6万元 经验:一年 最低学历:大专
年龄:22-40岁 招聘人数:若干人 性别:男
124,560人看过
[广东-佛山市]
年薪:面议 经验:二年 最低学历:不限
年龄:22-45岁 招聘人数:若干人 性别:不限
267,666人看过
年薪:面议 经验:应届毕业生 最低学历:大专
年龄:不限 招聘人数:3人 性别:不限
11,476人看过
[广东-佛山市]
年薪:面议 经验:应届毕业生 最低学历:大专
年龄:20-25岁 招聘人数:若干人 性别:不限
1,642,507人看过
[江西-九江市]
年薪:6-8万元 经验:不限 最低学历:大专
年龄:20-35岁 招聘人数:若干人 性别:不限
126,345人看过
[湖北-荆州市]
年薪:3-5万元 经验:不限 最低学历:中专
年龄:35岁以下 招聘人数:1人 性别:不限
54,299人看过
年薪:3-10万元 经验:应届毕业生 最低学历:本科
年龄:不限 招聘人数:40人 性别:不限
235,060人看过
年薪:4-5万元 经验:应届毕业生 最低学历:大专
年龄:20-28岁 招聘人数:20人 性别:男
215,153人看过
[河南-焦作市]
年薪:面议 经验:应届毕业生 最低学历:不限
年龄:不限 招聘人数:若干人 性别:不限
472,261人看过
[内蒙古-乌海市]
年薪:面议 经验:不限 最低学历:大专
年龄:18-35岁 招聘人数:若干人 性别:男
52,735人看过
[河北-邢台市]
年薪:2-9万元 经验:不限 最低学历:大专
年龄:20-41岁 招聘人数:若干人 性别:不限
76,025人看过
相关安徽蚌埠电厂招聘岗位
李先生010-
李女士010-
选择行业火电风电水电核电光伏环保电气工程电力信息化
微信公众平台
求职手机版
环保企业招聘:
工程企业招聘:
电气企业招聘:
光伏企业招聘:
火电企业招聘:
核电企业招聘:
Copyright & 北极星电力招聘网版权所有 网站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徽蚌埠市十三五规划:推进园区实施热电联产 实施饮马湖风电场开发建设项目(全文)
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北极星电力网了解到,近日蚌埠市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提出在火电领域,推进园区实施热电联产,提高原煤利用效率,加快建设国电蚌埠电厂二期工程,谋划国电蚌埠电厂三期,打造国电蚌埠能源基地。在天然气领域,在供应端,积极拓宽天然气供应渠道,优化天然气供应途径,建设天然气供应保障设施,提高天然气消费保障能力。大力推进天然气支线管道建设,完善供应管网布局,实现天然气“县县通”。在应用端,扩大开发区工业企业使用天然气的比重,积极谋划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加快全市天然气加气站的布局和建设。详情如下:
“十三五”时期(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全面冲刺全省第一方阵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共蚌埠市委关于制定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本纲要,主要阐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未来五年引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政府将通过制定实施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年度计划,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努力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第一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二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加快发展与转型发展相互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创新驱动和开放带动等战略,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积极发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构筑新的竞争优势,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快于全省、领先皖北,发展态势稳步向好。
全市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3.1亿元,年均增长11.7%,实现五年翻一番的目标,人均生产总值达6143美元,财政收入228.4亿元,五年累计完成投资5230亿元。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二三产业比重提升3.9个百分点,达到84.9%,工业化率44.7%,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964.8亿元,电子信息、硅基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6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52元。城市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市区面积扩展至956.93平方公里,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38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13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2.2%,棚户区改造“蚌埠模式”得到李克强总理批示并在全国推广。京沪高速铁路、合蚌客专高铁、皖北(蚌埠)保税物流中心、蚌埠港集装箱码头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投运,我市交通枢纽地位、对外开放发展水平均得到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城乡统筹迈上新台阶。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新型城镇化试点、公车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有序推进。创新机制不断完善,自主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绿色发展理念逐步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跻身国家级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城市区域性试点。民生事业不断加快,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大幅改善,城市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蚌埠市作为皖北中心城市和全省重要经济增长极的地位和形象进一步提升。
第二节 “十三五”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党的十八届三、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将基本完成。全面深化改革必然成为贯穿未来五年发展的一条主线,改革必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和一系列发展新理念、新举措,将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总体上看,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成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依然可期。
同时,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需求总体不振,环境资源能源等要素对经济发展的硬约束不断增强,培育新的发展动力,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仍需一定的时间。但是,我市也具备实现持续加快赶超的条件和机遇。新产业、新业态、新经营模式不断涌现,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市上下业已形成奋力赶超的精气神和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快新型城镇化的红利不断释放,省委、省政府支持皖北发展政策的力度不减,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生产力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区域融合发展进一步加速,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使得蚌埠作为皖北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
综合判断,“十三五”期间,围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冲刺全省第一方阵”目标,蚌埠面临前所未有发展机遇。只要我们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奋力进取,完全可以实现新常态下蚌埠经济社会的新跨越。
第三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冲刺全省第一方阵”目标,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大力实施调转促“486”行动计划为主抓手,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持续增强蚌埠皖北中心城市的影响力、带动力,实现总量进位、加速崛起,加快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的美丽蚌埠。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十三五”时期要重点实施好六项战略。
—— 创新发展战略。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全市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推动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促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融合,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重点打造技术创新和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 城乡统筹战略。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依法治市,强化产城联动的发展模式,推动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有机结合,加快产业与城市融合步伐;有效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构建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结构有序的城镇体系,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促进投资、消费和就业增长,扩大经济发展空间,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
——开放带动战略。依托蚌埠地理区位、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充分发挥沿淮港口物流、通关服务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构筑开放发展新机制。抓住国家推进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城市群建设重大机遇,加强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动对接,高水平承接沿海和国际产业转移,集聚更多发展要素,拓展更广泛合作发展空间。全力打造淮河生态经济走廊,以蚌埠(皖北)铁路无水港和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蚌埠港等沿淮港群为载体,进一步激发外向型经济活力。
——绿色发展战略。坚持绿色富市、绿色惠民,推动形成绿色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完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积极推动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高能效、低能耗、少排放的绿色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文化提升战略。文化是一个城市精神品质的集中体现。重点围绕大禹文化、双墩文化、智慧城市建设等,全力打造蚌埠城市名片,培育和增强文化软实力。以先进、进取的城市文化,凝聚力量,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加快建设区域文化名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民生共享战略。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坚持促发展、惠民生,强市与富民同步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第四节 发展目标
按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领先皖北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冲刺全省第一方阵的总体要求,“十三五”时期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经济预期年均增长9.5%,期末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基本翻一番、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期末财政总收入达到35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1%,加快实施“调转促”行动计划,谋划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末,二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突破90%,工业化率超过50%,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60%,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3以上。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8%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52%、48%。
——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大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适应市民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心城区对全市发展的辐射带动力显著增强,园区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持续提升,镇村经济活力增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0%、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0%,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加快,城乡区域之间联动发展、协调发展的格局全面形成。
——生态建设成效明显。绿色发展理念逐步深化、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初步建立,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布局更加科学。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空气质量指数达到优良天数逐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创成国家级森林城市,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全面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内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经济外向度和承接产业转移水平显著提高,与长三角和周边区域深入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入。进出口总额突破30亿美元。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分别达到41500元和1830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五年新增城镇就业30万人以上,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贫困人口实现如期脱贫。
——文明程度普遍提高。大力推进全民创业,保持就业持续增加。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全市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第二章 聚焦工业突破
坚持工业强市核心战略不动摇,抢抓“中国制造2025”重大战略机遇,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实现壮大总量与优化结构并举,保持较高发展速度与提高质量效益并重,培育新兴产与改造传统产业并行;加快做优产业、做强企业、做实项目、做大平台,全面提升工业经济竞争力和带动力,为蚌埠冲刺全省第一方阵发挥更大支持引领作用。
第一节 聚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坚持把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全市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以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为载体,以集群化、规模化、高端化、链条化为方向,大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工程,全面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四个一行动计划”,促进以电子信息为首位,以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迅猛发展。力争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建成硅基新材料、生物制造、新型电子元器件等一批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基地。
电子信息产业。把握省扶持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重大机遇,健全完善“六个一”工作体系,奋力建设千亿级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深入推进国家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完善新型显示产业体系。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品发展趋势,壮大特色电子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怀远县、高新区市级专用电子器件产业基地,争取升格省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抢抓国家支持发展集成电路、智能仪器仪表等产业的重要机遇,深化与领军企业战略合作,加快延伸链条、扩大规模,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壮大。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构建新型制造体系,重点发展智能装备制造、整机整器整车和成套装备等产业链高端产品,着力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培育成为我市重要支柱产业。抢抓国家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重要机遇,支持开发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积极突破数控系统、伺服系统、减速器等主要功能部件研发与生产,加快建设高新区、蚌山区市级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瞄准电力、环保等领域市场需求,加快发展新型电力装备、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治理设备等专用装备。稳步增强油缸、模具、滤清器等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强化重大项目战略合作,争取实现整车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的重大突破。
生物产业。重点发展生物材料、生物医药、生物能源,进一步提升生物产业综合竞争力。引导支持PBS全生物降解新材料开发应用,积极建设生物基材料研发制造基地。大力发展盐酸安妥沙星、生物素等各类新药、特色原料药和高端医疗器械。加快推动非粮原料与纤维素转化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统筹推进重点企业异地搬迁升级,培育提升柠檬酸、乳酸、燃料乙醇等生物制造产品,全面建设淮上区、固镇县市级生物制造产业基地,争取尽早升格省级产业基地。
新材料及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铜铟镓硒太阳能光伏及辅材、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等,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加快新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应用及产业化,积极推进前沿技术研究及工程化,推动高强度碳纤维、石墨烯等高端材料产业化,高度关注和推动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战略前沿材料发展。
专栏3:战略性新兴产业“四个一行动计划”
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着力实施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触摸屏用高强度盖板玻璃、AM-OLED器件、节能环保装备、智能终端产业园、工业机器人及功能部件、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汽车发动机、生物医药产业园、PBS生物降解材料、石墨烯新材料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力争到2020年,重点建设100个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
集聚一批龙头企业。重点引进掌握核心技术、带动力强的行业领军企业,鼓励在蚌大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高成长性中小高技术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到2020年,集聚10家左右产业超5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
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研发平台载体作用,激发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创业活力,着力研发和攻关8.5代TFT-LCD液晶玻璃基板、工业机器人伺服系统、PBS生物降解材料合成、非粮原料与纤维素转化、高效静电除尘器等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力争到2020年,突破100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工程化技术。
打造一批产业基地。牢牢把握省支持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重要机遇,鼓励各类园区、开发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企业和各类要素向园区、开发区集聚,加速形成新兴产业生产组织体系和配套服务体系,到2020年,打造3个国际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3-5个省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基地。
第二节 全面提升传统加工业
按照优化结构、提升水平、绿色发展的要求,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综合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改造提升轻工食品、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提升产业整体素质、绿色集约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加快淘汰僵尸企业,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力争到2020年传统加工业产值突破2500亿元。
轻工食品产业。重点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高质烟酒、包装印刷、玉器加工等产业,加快推动轻工食品产业链条精深化、特色化、品牌化提升改造,大力发展名优特新产品。以县域为重要载体,推动优势资源就地加工增值。
纺织服装产业。重点发展服装鞋帽、产业用纺织品及家用纺织品。大力引入新的设计方法、设计理念和设计人才,推进自主品牌发展与对外合作发展并举,加快在休闲服、运动鞋服等领域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原创设计的品牌服装。加快产业用纺织品开发及应用,重点推进生物医用纺织品、汽车用纺织品、多功能蓬盖材料等开发,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精细化工产业。重点发展医药中间体、苯基有机硅新材料,推进应用绿色工艺、技术和装备,加速实现生产技术升级、化工产品升值。以现有苯系有机中间体为基础,拓展产业链条,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重点发展苯二胺、芳纶等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和医药中间体。发挥核心技术优势,延伸苯基有机硅新材料产业链,开发苯基氯硅烷系列产品。
建材产业。积极推动新型建材结构升级,重点发展安全耐久、节能环保、轻质高效、防火隔热、施工便利的绿色建材和新型不锈钢型材等,进一步提高产品档次。促进水泥生产企业资产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全面有序推动市区化工企业异地搬迁改造,加速形成布局集中、企业集聚、发展集约的产业格局。2018年底前基本完成中粮生化、丰原集团、八一化工、天润化工等重点化工企业退市进园并实施同期关停;2022年底前全部完成城市老工业区企业搬迁改造,同步实施周边居民异地搬迁安置和生态环境恢复,彻底解决落后产能集中、基础设施老化、环境污染严重、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
专栏4: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工程
1、实施产业转型升级100个重大项目。“十三五”期间,加快实施安徽中烟蚌埠卷烟厂易地搬迁技术改造、烟草产品制造基地、生物化工企业退市进园、佳先功能助剂退市进园、中纺油脂产业园、冠宜国际箱包制造基地、特步鞋服生产基地、金黄山大型印刷包装生产基地、辉隆科技产业园、中华食品产业园等100个重大项目。
2、产业提升工程。以产业新型化为方向,明晰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综合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现有设施、工艺及生产服务进行改造,提升产业发展层次。轻工食品、精细化工、纺织服装、建材四大传统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
3、产业集聚工程。以优化产业布局为重点,加快城区老工业搬迁改造,打造特色产业发展基地、产业集聚专业镇、中小企业产业园等多层次发展平台,促进传统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全面完成中粮生化、丰原集团、八一化工、天润化工、佳先化工等重点生物化工企业退市进园。大力谋划特色传统产业基地,到2020年,以特色传统产业为主导的园区全部创建成为省级以上特色产业基地。
4、质量品牌工程。以提升品牌质量为核心,突出企业主体作用,强化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激发传统产业企业内生活力。引导传统产业企业树立品牌理念,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培育一批名品、名企、名牌、名家。促进蚌埠产品向安徽品牌、中国品牌、世界品牌转变。
5、绿色发展工程。以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开发绿色技术,发展绿色产业,培育绿色经济增长点,加快构建绿色工业体系。推动存量企业改造升级,完成华光光电退市进园、国电蚌埠电厂扩能升级等重大技改项目,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2500亿元。加快节能绿色高效改造。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打造一批绿色示范工厂,推动传统产业的耗能、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
第三节 加速优化能源结构
以能源消费结构清洁化为主要方向,逐步减少原煤消费量,着力构建天然气、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多点支撑的能源消费体系。
化石能源领域。在火电领域,推进园区实施热电联产,提高原煤利用效率,加快建设国电蚌埠电厂二期工程,谋划国电蚌埠电厂三期,打造国电蚌埠能源基地。在天然气领域,在供应端,积极拓宽天然气供应渠道,优化天然气供应途径,建设天然气供应保障设施,提高天然气消费保障能力。大力推进天然气支线管道建设,完善供应管网布局,实现天然气“县县通”。在应用端,扩大开发区工业企业使用天然气的比重,积极谋划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加快全市天然气加气站的布局和建设。
新能源领域。在生物质能领域,加快推进生物质发电项目,建成怀远光大生物质电厂、五河上海电气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有序实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鼓励发展生物质成型燃料、农村大中型沼气、垃圾填埋气发电等,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改造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加速中粮生化秸秆制乙醇产业化,壮大非粮生物能源生产规模。在太阳能领域,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光伏地面电站,支持发展光伏电站服务业,延伸拓展产业链条。在风电领域,实施饮马湖风电场开发建设项目,积极引进微风发电技术成熟企业,推进能源结构不断优化。
第四节 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抢抓国家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的良好机遇,加快构建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格局。畅通驻蚌部队与市委市政府合作沟通渠道,建立健全军地合作协调机制,协调解决跨军地、跨领域、跨部门融合发展的重大问题。大力推进“军转民”、“民参军”,强化要素保障,创新合作方式,引导推动中国电科第40所和41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14所重点围绕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大型机械等领域,实施一批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加快以高新区为载体,创建国家级军民融合示范基地。支持驻蚌军工科研院所企业化改制,推动剥离民品业务,成立专业化公司,加速推进国防科技成果向民用领域转化进程。加大蚌埠地区港口航道、通信网络、军民用机场、人防工程等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力度,进一步适应和满足战备需求。充分利用蚌埠军分区、装甲兵学院、蚌埠汽车士官学校、海军蚌埠士官学校等驻蚌部队资源优势,加大军民企业产品应用推广力度,促进驻蚌军民融合企业产品进入军队、政府采购目录。
第三章 实现服务业大发展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深入实施《服务业加快发展工程》,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信息、商贸流通、文化旅游和医疗卫生等优势行业,全面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十三五”期间,保持服务业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到2020年,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实现翻番。
第一节 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现代物流业。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形成现代物流业集聚发展的格局,重点打造西部工业物流、淮上商贸和保税仓储物流、南部电商物流等若干物流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引导传统运输、流通等企业采用现代物流管理模式和技术装备,鼓励制造企业物流流程再造和物流业务分离外包,培育一批专业化物流企业。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支撑,提高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整合各类物流信息资源,促进物流信息与公共服务信息互联互通。完善城市配送网络节点布局,支持快递业整合资源入驻园区,积极发展统一配送和共同配送,支持铁海联运,提高多式联运比重。大力发展保税物流,提升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B型)能级,加快蚌埠临港经济开发区建设,推进综合保税区建设申报工作。
金融服务业。完善金融管理体制,加快建设促进金融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加快金融开放步伐,积极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和知名金融机构入驻,引导企业向主板、创业板、新三板、省股权托管中心进军,重点推进企业“新三板”挂牌。大力发展债券融资,探索中小非金融企业集合票据、短融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信托产品、理财产品等融资新工具,推动信托、融资租赁等融资方式发展。创新金融产品,推广知识产权质押、农村“两权”抵押、在建工程抵押等金融产品。鼓励引导企业利用大型制造设备、施工设备、运输工具、生产线等融资租赁服务,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金融机构合理布局县域基层网点,加强对“三农”及中小企业等薄弱领域的服务,支持农村法人金融机构做大做强。
科技服务业。积极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大力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等行业,加快服务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面向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型产业集群,建设一批公共技术研发服务平台,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积极筹建一批国家级质检中心和省级质检中心。引导企业自建或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高水平研发机构,推动科技服务与企业对接,促进工业设计与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工业设计和工艺美术产业集聚发展,支持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企业和工业设计基地建设,推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举办好安徽省工业设计大赛,全力打造安徽省工业设计名城。积极发展研发服务外包、合同研发组织等研发服务新业态,加快技术、知识产权等要素市场建设,培育集聚一批社会化投资、专业化服务的第三方研发机构。
第二节 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
商贸流通业。积极推行现代流通方式,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深入推进内外贸融合,推动市场商贸业向国际化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划行归市”发展战略,完成传统专业市场的调整、改造和提高,打造一批面向全国、全省具有物流集散、批发交易、信息发布、产品展示、电子商务等综合功能的新型市场集群。调整优化零售业布局,引导城市综合体健康发展,形成以淮河路、东海大道、高铁新区、张公山等为代表的若干个布局合理、业态先进的商业集聚区,着力提升零售商业能级和业态水平。加快发展便利商业,全面完成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健全农村商业网络,开展社区公益商业体系建设,打造形成15分钟便民服务圈。
医疗卫生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开社会资本办医市场,完善社会办医优惠政策,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加快建设蚌医二附院淮上区新院区、蚌埠医学院龙湖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病房大楼、市第二人民医院城南新院区、市第三人民医院改扩建、市第四人民医院异地新建、市妇幼保健院搬迁新建等重点项目,支持三县创建三级综合医院。积极引进国内知名专科医院。鼓励市属医院开展对外合作,加快特色专科发展。强化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卫生专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名院、名科、名医”的“三名”工程,建立完善全科医生培训制度。加强医疗机构软硬件设施建设,探索“智慧医疗”和远程医疗。积极发展健康咨询、营养保健、运动健身、健康教育等大健康服务新业态。
信息服务业。抢搭“互联网+”快车,加快信息网络演进升级,推进下一代互联网(NGN)、第四代移动通信网(4G)、数字集群通信网、无线局域网(WLAN)和无线城域网等建设,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大力支持软件服务、平台服务、基础设施服务等模式创新,提升软件业支撑服务水平,建设一批以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为基础的创客平台等新型服务平台。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免费WIFI建设,全面实现WIFI网络城市区域全覆盖、农村区域无缝对接。提升电子政务、城市管理、交通、医疗、公共事业等移动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蚌埠信息服务业能级和竞争力,打造创新2.0时代“智慧蚌埠”。
第三节 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
充分发挥蚌埠地区交通区位、加工制造、科技教育等比较优势,结合各县区产业定位及周边产业配套情况,优化资源配置,引导资金投向,按照“布局合理、定位准确、管理高效、辐射力强”的原则,建设一批现代物流、动漫创意、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金融服务和中央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打通产业上下游一体化发展节点,达到产业之间相互配套,相互共生,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带动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
专栏5: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1、现代物流园:集约开发淮河岸线资源,发展港口经济、保税经济和总部经济。园区重点布局在港口、开发区以及铁路、公路枢纽性站场附近。加快建成长淮卫临港经济开发区、蚌埠商贸物流园、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二期)、皖北徽商物流港、蚌埠新港物流园、安徽电商快递示范园等。
2、动漫创意产业园:打造集“产、学、研一体化”文化产业园区,重点布局在蚌埠大学城、高铁新区、滨湖新区商务核心区。重点发展动漫游戏、网络出版、数字创意等数字化生活性创意产业,加快星宇文化创意产业园、蚌埠大学科技园等发展。
3、文化旅游集聚区:大力弘扬大禹文化、大明文化、楚汉文化、珠玉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以及淮河人文风情,积极发展文化体验、农林休闲、山水度假、城市游憩和商贸旅游。建成花鼓灯嘉年华、现代花卉科技产业园、大明文化产业园、湖上升明月等,重点建设大禹文化旅游区、龙湖城市中央休闲区、垓下楚汉文化产业园、双墩文化产业园等精品旅游景区。
4、体育产业集聚区:实施体育产业精品工程,打造一批示范场馆和品牌赛事。谋划建设体育产业园区,重点发展智能运动装备,逐步培育具有蚌埠特色的体育品牌和企业。
5、金融服务集聚区:加快蚌山区金融集聚区、淮河文化广场金融集聚区的建设。建成蚌埠金融中心,积极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增强银行业支撑经济发展的核心功能;支持证券、信托、基金管理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
6、中央商务区:加快中心城区交通、行政、商务、金融、文化、信息、会展等建设。提升淮河路中心商务区规模档次,高标准建设淮河文化广场中央商务区、高铁—滨湖新区中央商务区,引进龙头企业在中央商务区设立总部和技术研发中心,吸引国内外知名大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的地区总部和分支机构进驻。
第四章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形成粮经饲统筹、农林牧副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稳定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十三五”期间,实现一产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
第一节 推进农业产业化升级提速
大力发展“种养加”一体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六次产业”,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加快推进怀远县百万头美味猪现代养殖产业化、固镇县百万只肉羊产业化等项目进度,积极引进一二三产融合互动产业化项目。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构筑粮油、肉食、饮品和生物质四大加工体系。引导加工企业向主产区、优势产区、特色产区发展,形成一批相互配套、功能互补、联系紧密的龙头企业集群,培育壮大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到2020年,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00个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甲级队”50家以上。打造皖北农产品物流中心,加快怀远上谷农产品批发市场、中国农批电商物流园等项目进度。实施品牌建设示范工程,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提升农产品增值空间。开展“互联网+农业”行动,推广农业物联网应用,大力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农民网店等农业电商服务。到2020年,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00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3以上。
第二节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引导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加强土地流转用途管制,防止“非农化”。到2020年,全市规模经营面积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50%以上。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壮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2020年,全市家庭农场突破100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000家以上。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培育多元社会化服务组织,着力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第三节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落实藏粮于技战略,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着力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运用,推进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和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生产;建成蚌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成蚌埠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基地,增强农业科学抗旱和粮食增产能力。实施藏粮于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粮食产能。到2020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3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300万亩。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实施设施蔬菜提升工程;推进畜牧和水产规模化健康养殖,开展稻田综合种养模式试点,加快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建成全省重要的优质奶业生产基地、优质肉牛生产基地、肉禽生产基地和生态渔业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实现农业功能向生产、观光、旅游转变。到2020年,粮食总产达到300万吨,蔬菜总产300万吨,肉蛋奶产量70万吨,水产品产量15万吨。
第四节 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实施节肥、节药、节水行动计划。加强土壤地力培肥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资源化利用。推广畜禽规模化养殖、沼气生产、农家肥积造一体化发展模式,全面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到2020年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继续实施退网还湖工程及河湖养殖限制区域管理,发展生态渔业。严守耕地、水资源、林业生态保护红线。积极创建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示范区和示范主体。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完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推广体系。强化投入品管控,开展产地环境污染治理,推进绿色化生产。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不断扩大“三品”认证覆盖面。到2020年全市“三品一标”认证率达到70%。建成一市两县农产品检测中心,完善市、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执法监管,完善监管机构和监管机制,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制假售假行为。支持县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创建。
第五章 深入推进创新发展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全力通过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创新改革试验,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推动建设国家级创新型城市,让创新真正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第一节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编制技术创新发展规划,鼓励企业家参与政府创新规划和相关专项政策制定,扩大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中的话语权。引导支持企业牵头,联合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实施科技攻关项目。围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方向,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支持企业实施“专利、标准、品牌”战略,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走“专精特尖”发展之路,努力成为细分行业小巨人。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深化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和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市建设,推进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培育专利、品牌等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加快专利成果产业化步伐。建立健全技术转移机构,建设技术需求与科技成果发布网络平台、交流交易平台。围绕电子信息、专用电子器件等产业,创新合作方式,大力推进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引导支持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现有重大研发平台进一步提升技术攻关能力,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就地实现产业化。持续推动创新政策、创新资源、创新人才等要素向企业集聚,瞄准国家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全力引入科技成果来蚌转化。
第二节 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壮大创新创业平台。培育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支持现有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调整布局,着力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的孵化体系,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良好平台。充分发挥MW众创智慧谷、大学科技园等孵化器载体作用,加速推动孵化基地实体化运作,着力促进创新成果尽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催生更多科技型企业和创新创业实体。
强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引育计划,围绕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加大对“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造就一批推动主导产业发展的高端领军人才。发挥合芜蚌人才金港、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平台作用,加快在蚌建设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硕士生实训基地。支持驻蚌高校与企业采取合办专业、定向培养等模式,订单式培育专业技术人才。持续扩大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范围,鼓励科技人员兼职创业、在岗创业、离岗创业和放宽科技人员职务发明成果处置权,激发企业和个人创新创业活力。
第三节 全面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
大力推进区域创新改革试验,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探索建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科技管理体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统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服务、人才引育等方面取得重大改革突破。挖掘驻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源头创新能力,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蚌实施产业化项目。建立科技资源共享共用机制,推动驻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等公共科技资源进一步面向中小微企业有效开放,构建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互动的创新网络。完善金融创新支撑体系,开展高新技术企业信用贷款试点,积极发展科技融资担保、科技保险等金融服务。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经济发展有效对接,实现科技进步对产业增长的支撑作用明显提升。
第四节 实施质量品牌升级工程
以提升品牌质量为核心,突出企业主体作用,强化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激发传统产业企业内生活力。引导传统产业企业树立品牌理念,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培育一批名品、名企、名牌、名家。促进蚌埠产品向安徽品牌、中国品牌、世界品牌转变。引导企业制定品牌管理体系,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积极争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字号品牌,增强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产品质量管理水平,通过质量标杆企业示范带动,推广卓越绩效模式和先进质量管理技术,鼓励企业主持或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制(修)订,积极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和追溯制度,坚持开展市长质量奖评选,争创安徽省政府质量奖,进一步夯实品牌创建的质量基础。完善质量监督体系,加大对质量违法和假冒品牌行为的打击和惩处力度。到2020年,拥有安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数量居全省先进水平。
第五节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构建高速传送、综合承载、智能感知、安全可控的下一代信息通信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提高宽带网络能力,提升普及规模和网速水平,支撑和服务智能制造。重点加快城域网、接入网、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等基础设施的下一代互联网(IPv6)升级改造。统一规划铁塔资源,大幅提升城域网传输交换能力和智能调度能力,建成“光纤化、宽带化、广覆盖、深覆盖”的接入网络,建成以4G网络为主、WLAN为补充的无线高速宽带网,实现宽带网络无缝对接。重点推进工业宽带建设,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重点园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有机衔接,探索实施工业信息基础设施“企企通”工程,推动有条件的工业及生产性服务企业开通高带宽专线服务,鼓励企业设备、产品及供应链上网,实现智能设备、机器、流程、数据和人的互联互通,促进工业互联网发展。
加快大数据开发应用。推动数字资源开放。建成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及公共信息平台,出台全市政府机构数据开放管理办法,在保障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优先推动交通、医疗、就业、社保等民生领域政务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推动大数据应用。重点发展工业大数据产业,促进工业大数据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行业应用。支持电子商务等领域率先推进大数据交易中心建设。发展大数据产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云计算、大数据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区域性大数据基地。推广数据可视化、数据挖掘、分析检索等信息技术,开放各类接口标准,支持政府、企业及公众使用公共数据开发推广各类智能终端APP,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
加快互联网向各个领域渗透融合。充分激发互联网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推进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强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等技术手段,重点推进“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商贸流通、互联网+文化旅游、互联网+民生”,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创造新型业态。以互联网与各行业融合创新为突破口,大力培育网络服务平台,积极发展信息平台、交易平台、媒体平台、应用平台、社交平台、支付平台,实现互联网平台经济跨越发展。
专栏7:“互联网+”重点领域
“互联网+”制造。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推动玻璃设计院、大富机电、214所等行业龙头企业探索发展智能工厂、智能装备和智能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鼓励企业综合应用虚拟设计制造、智能测控、精益管理以及集成协同等技术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推广使用工业机器人、3D打印机等新型智能装备,提高重大成套设备及生产线系统集成水平。
“互联网+”农业。鼓励互联网企业建设农业服务平台,加强产销衔接。大力推进农业物联网建设,加快推进农业信息服务、农产品网络销售与质量溯源,积极发展智能农业、感知农业、精准农业,构建智慧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互联网+” 绿色制造。加快对纺织、电力、化工、建材、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主要耗能、耗材设备和工艺流程的智能化改造。建设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能源和主要污染物排放远程监测信息系统。
“互联网+”金融。合规提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规范发展网络借贷和互联网消费信贷业务。鼓励国内知名互联网金融企业对我市中小微企业开展P2P、众筹、垂直搜索等融资服务。鼓励本地金融机构、小贷公司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或借鉴互联网金融模式,改革创新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
“互联网+”税收。实现纳税人通过互联网完成涉税事项的办理;及时发布税收法律、法规等信息,为纳税人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政策宣传;充分利用征管数据和外部交换数据,通过云计算,生成及时的税源分布、增减等情况,多维度展示税源变化;将纳税人分散的信息集中展示,对纳税申报质量和财务核算做出评判,达到发现税收风险、堵塞漏洞和提高税收征管质量的目的。
“互联网+”物流。加快推进市级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推进货运车辆与仓储设施、配送网点等信息互联。鼓励物流企业运用互联网发展物流金融、物流保险、在线交易、结算支付、物流配送等物流新服务。
“互联网+” 电子商务。抢抓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机遇,依托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B型),加快建设集保税展示、物流、交易、服务于一体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打造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传统型企业深化电子商务应用,支持电子商务平台和企业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争创省级、国家级示范企业。支持社区电商 O2 O、农村电商发展。
“互联网+”交通。加快市级公交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推进在线交通信息、出行路线规划等服务。推广公共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提升交通支付智能化水平。推广各类职能终端在在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布局与应用,发展实时交通信息查询、实时精确导航、交通事故预警、道路快速救援等智能交通服务。
“互联网+”文化旅游。支持传统媒体发展新媒体业务,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促进广告创意、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数字出版、版权交易等新兴业态发展。加快建设旅游电子商务平台,鼓励各地利用互联网开展旅游营销信息发布、旅游产品在线预订和交易支付。
“互联网+”民生。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发展互联网医疗卫生服务,推进医疗资源、医疗数据联网共享。鼓励健康服务机构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大件公共信息平台。探索建立全市教育大数据库,推进各级各类优质教学资源联网共享。支持学校、社会培训机构建设网络培训平台,开发在线教育APP,开展移动教学、远程教学、视频教学、名师教学。
第六章 推进中心城市建设
按照全域统筹的理念,强化规划引领作用,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空间、产业空间和生态空间,持续提升区域性装备制造、综合交通、科技教育、医疗卫生、商贸物流、文化旅游、金融服务等中心城市能级,形成与区域特大中心城市规模和功能相匹配、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城镇化发展基本格局,走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到“十三五”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0%,两率差距进一步缩小;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100%全覆盖。
第一节 优化中心城市发展空间
综合发挥基础设施、承接产业转移、吸纳人口、公共服务等优势,服务市域、辐射皖北,不断提高中心城市集聚能力和承载功能,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大城市。按照“引河入城、拥河发展、环湖集聚、显山露水”的城市规划思路,建设山水型生态园林城市。促进新老城区协调发展,提升新城综合开发水平,优化老城服务功能配套,促进空间集约、产业集中、人气集聚,做精、做优、做美中心城区。进一步推动行政区域优化布局,适时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扩大城市范围,增强中心城市能级。探索区域合作、城市组团协调发展新机制,积极促进蚌凤淮城市一体化发展,打造800万人规模的城镇密集发展区,形成半小时生活圈、1-2小时经济圈,深入参与更高层次的产业布局和分工协作,推动跨区域合作、多城市协同发展,发展成为皖北、沿淮城市群的重要增长极。到2020年,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65平方公里,中心城市常住人口达到165万人。加快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怀远、五河、固镇县城为三带,沫河口、马城、新马桥为工业新城镇的“一体三带三节点”的蚌埠都市区。
第二节 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坚持“以产兴城、以城带产”,合理安排城镇及产业发展规模和布局,提高城镇化与产业化发展的协调性和互动性,使每个城镇都有产业园区为支撑,每个产业园区都有城镇为依托,构建产城融合、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形成若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城市服务功能完善、边界相对明晰的城市综合功能区。以推进开发区产城一体化为突破口,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的原则,在促进产业集聚、加快产业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推进产业园区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综合型城市经济转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统筹规划包括产业集聚区、人口集聚区、综合服务区、生态保护区等在内的功能分区,坚持基础设施优先,改善城镇发展生态环境,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革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政区合一”、“派出机构”等管理模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将县域开发区打造成为具备综合城市功能的产业发展基地和宜业宜居现代化新城。
第三节 完善基础设施体系
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加强城市环线和出口通道建设,实施“三环”、“七辐射”工程,形成城市道路外环、中环、内环,改造、新建7条对外放射性干道,实现城市内外交通无缝对接。统筹城市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建设,提高路网密度和可通达性,建设改造桥涵、立交桥和人行天桥,实施长淮卫淮河特大桥、延安路淮河通道工程等,畅通重要节点。结合城市道路建设,同步建设绿道绿廊、综合管廊、环境卫生、交通安全等配套设施。
强化能源供应保障。加快清洁能源发展,加强配电网建设,实施城市和农村电网智能化改造,满足光伏等绿色新能源和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需求。加大天然气、石油液化气供应能力建设和使用范围。启动城市集中供热工程,至2020年,全市形成集中供热面积600万平方米。
加强给排水设施建设。实施城市安全水源地保护工程,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保证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编制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完善城市排水专项规划,加强雨污分流制改造和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建设雨水滞渗、收集利用等调蓄设施。加大供水、雨水、污水等地下管网建设和改造力度,实施城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提高城市排水排涝标准。
完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升级改造现有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加强污泥处置设施建设,建设覆盖村镇的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全面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现有园区进行循环经济改造。探索建设城市静脉产业园,逐步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的闭环经济模式。严格执行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三同时”制度。
第四节 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
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引入科学管理模式,强化城市管网、防洪排涝、环境卫生、交通、通信、消防、城管执法等专业运行管理。完善地下综合管线档案系统、建设数字城管、城市“一卡通”工程等,整合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城市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水平。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以市民需求为导向,构建高速泛在的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打造一批成熟融合的智慧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应用。扩大群众在社会管理中的有序参与,健全基层群众依法自治机制,创新城乡社区管理模式。
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平台。规范发展政府融资平台,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完善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深化金融综合改革,提高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撑能力。改进财政资金安排方式,支持组建新型城镇化投资公司,设立城镇化建设专项贷款和专项基金,建立城镇化建设担保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机制,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进一步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扩大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的范围,围绕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公益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管理服务、决策研究信息咨询服务等方面,规范操作程序,完善项目选择机制,建立公开、公正的准入机制,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和收益补偿机制,进行协调统一的监管和绩效评估,由政府对采购合同进行全程监控,同时建立健全由购买主体、服务对象及第三方监督机构组成的综合性评审机制,实现购买公共服务群众满意度高、可持续化发展。
专栏8:城市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工程
1、一卡通工程:按照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统一平台的要求,向广大市民发行用于公共服务和日常消费的以金融IC卡为载体的城市银行卡,集合传统金融支付、交通、缴费、通讯、医疗、社保、公积金、教育等行业应用,发展区域合作共享,实现一卡多用、一卡通用。
2、海绵城市建设。以“海绵城市”理念进行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在蚌埠市开展旧城改造中,遵循“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方针,有效控制地表径流,最大限度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新建城区硬化地面中,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不宜低于40%;有条件的地区应对现有硬化路面进行透水性改造,提高对雨水的吸纳能力和蓄滞能力;将智慧城市的理念纳入“海绵城市”建设之中,利用智慧城市系统融合分布式能源、分布式绿色设施和分布式“海绵设施”。
3、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通过对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企业经营发展和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活动进行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构建更高效的城市运营管理环境。蚌埠是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之一,蚌埠智慧城市建设将积极发展智慧数据服务、智慧软件制造、智慧装备制造、智慧农业服务等智慧产业,加快推进市政设施的智慧化升级,推进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建设面向市民的教育、文化、社会保障、交通、供电、供水、供气等公共服务智能应用系统,切实发挥智慧城市效益。
第七章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坚持“城乡统筹、市县一体”发展,着力壮大县域经济,提升县域经济的质量和水平。突出工业强县战略,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以工业带动农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深入开展县城规划建设管理提升行动,加快县城建设步伐,扩大县城规模,着力提升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到2020年,县域工业化率超过45%,经济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怀远县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分别达到500亿元、50亿元;五河县、固镇县经济总量均达到300亿元,财政收入均达到30亿元。
第一节 加快县域工业经济发展
突出工业强县战略,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提高工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以工业带动农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围绕农副产品加工、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进配套产业项目,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三县每年要各引进3个10亿元、1个20亿元以上的产业类项目。培育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自主创新、品牌建设、技改技创、开拓市场。鼓励和扶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扩张规模,提高效益,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县域开发区建设,促进开发区升级扩容,完善基础设施,创新管理与发展机制,夯实工业发展的载体平台。
第二节 提升城镇规划建设水平
推动县城提质扩容。深入开展县城规划建设管理提升行动,促进县城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的“三提升”。围绕城市发展主轴,构建蚌怀、蚌固、蚌五统筹发展带,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向三县延伸、重大项目向三县布局,推动县城与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无缝对接。加快怀远县城与淮上区一体化发展,扩大五河县、固镇县县城规模,“十三五”期末,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县城建成区面积分别达到33平方公里、30平方公里、24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分别达到29万人、30万人、20万人,努力将三县县城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特色彰显、社会和谐的美好城市。
加快特色中心镇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政府的功能,赋予县城和中心镇更多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扩大中心镇规模,每个县集中资源支持中心镇加快发展,首批建设10个重点镇,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促进农业人口就地城镇化。扩大城关镇和重点建制镇管辖范围,进一步完善基层政府的功能,赋予中心镇与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结合资源禀赋、区位及产业发展特点,推动重点镇差异化、特色化、品质化发展,充分发挥人口聚集型、交通枢纽型、历史文化型和特色产业型中心镇功能,实行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打造龙亢、马城、新马桥、沫河口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业强镇、农业大镇、休闲旅游旺镇。
第三节 增强县域发展活力
大力推进县域综合改革。以深化各项改革提升县域发展动力,建立完善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民宅基地使用权“三权”登记颁证工作。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扶持培育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积极发展融资租赁、担保公司等融资性中介机构,深入推进农村“两权”抵押贷款,探索开展大型农机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引导基金,在三县开展农民进城入镇改革试点,加快农民工市民化。
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健全村民自治机制,结合土地整治、村庄撤并,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打造“功能完善、服务优良、环境宜居、管理规范”的社区型新农村,提升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配套,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促进农村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新型乡村治理机制。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向小城镇和农村延伸计划,加快教育、健康、文化、体育等设施建设运营市场化步伐。激发农村社会组织活力,重点培育生产经营服务、科技致富服务、环境卫生监督、社会互助救助、民间纠纷调解、文化活动团体等农村专业协会和社会组织。
第四节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淮河干流整治、怀洪新河水系洼地治理、沿淮行蓄洪区洼地治理、淮干一般堤防加固工程、方邱湖堤防退建工程、中小河流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完成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推进怀洪新河灌区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易涝低洼地治理,因地制宜兴建中小型水利设施,推进农田林网建设。推动农村饮水提质增效,推进城镇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继续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快实施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县乡道路升级改造、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建设,实现县域内相邻乡镇通达三级以上公路、3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达水泥(沥青)路。基本完成现有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统筹搞好农房抗震改造。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宽带下乡、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积极构建多功能邮政综合服务网络体系。
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村庄规划,强化规划的科学性和约束力。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搞好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推进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持续推进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开展农村垃圾专项整治,实施农村垃圾处理“四个一”计划,确保每个农户有一个标准化垃圾收集箱、每个村有一个垃圾处理点、每个镇有一辆垃圾收集车、每个县有一个垃圾集中处理厂。加大农村污水处理和改厕力度,加快改善村庄卫生状况。巩固提升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0个,省级森林村庄50个。到2020年,确保8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实现“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建设目标。
第八章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以资源能源的节约利用为重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建设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加快建设美丽蚌埠。
第一节 积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健全财政、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环境等配套政策和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推进市县落实主体功能定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形成一个县区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实施更加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建设用地指标体系,明确各类新建项目供地条件,从源头强化节约集约用地管理,优先保障省市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用地和民生工程用地。强化经济手段调节土地使用成本,提高土地开发强度,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力度,建立城镇建设用地供应与存量土地利用效率挂钩机制。加快推进国土综合整治,构建平衡适宜的城乡建设空间体系,适当增加生活空间、生态用地,保护和扩大绿地、水域、湿地等生态空间。
第二节 推进能源资源节约高效循环利用
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费量,发挥节能与减排的协同促进作用,有效控制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加快形成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新机制。实施能效领跑者计划,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低碳行动,推进重点产业能效提升。充分发挥工业节能在能源节约的基础作用,配合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对高耗能行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鼓励企业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技术工艺,降低单位产品能耗。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实施建筑产业化。优先发展低碳交通体系,提高绿色低碳交通运输装备使用比例。加快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行垃圾分类回收,开发利用“城市矿产”,积极探索建设静脉产业园。以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为重点,推动秸秆原料化、基料化、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提高减量化与资源化的双重效益,支持农林废弃物液化、气化技术应用。建设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密闭化、专业化收集运输体系,探索食用废油生产生物柴油、高效有机肥。倡导合理消费,深入开展反过度包装、反食品浪费、反过度消费行动,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
第三节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深化淮河及主要支流沿岸水污染防治,进一步消减主要水污染物排放,加强水生态、林地、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修复,大力实施引江济淮工程,到2020年淮河干流水质达到Ⅲ类以上标准,涡河、浍河等主要支流和天河湖、张公湖、龙子湖等主要湖泊水质达到水功能区划标准。加强三汊河、沱湖、四方湖等沿淮湿地保护和建设工作,重点做好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全面提升大气环境质量,加强工业大气污染治理,持续推行清洁生产,实现污染物减排由总量控制向环境质量改善转变。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逐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大力实施生态造林和绿化工程,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地率和林木蓄积量,构建蚌埠市现代化的网状生态廊道格局。
第四节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强化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倡导低碳环保绿色生活方式,培育和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推动蚌埠市本地优秀文化与生态文明相结合,做好生态文明知识的宣传与培训工作,推行生活方式绿色化,构建蚌埠市生态文化体系。到2020年,蚌埠市生态文明知识普及率、党政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的比例均达到100%。树立底线思维,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对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实行总量控制,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对森林、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明确各类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边界。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低碳产品和有机产品认证、能效标识管理等机制。探索建立节能量、碳排放权、水权、排污权交易制度,积极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引入社会力量投入环境污染治理。探索建立淮河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和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加强法律监督、行政监察,对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推进生态文明法制建设。
第九章 全面深化改革
坚定不移地落实好国家和省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关键,协同推进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各项改革任务,到“十三五”末,努力实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创新社会发展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改革品牌。
第一节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充分利用产权市场和金融市场,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股权转让、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员工持股等多种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优化市属国有资本投向与结构,向重大交通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集中;鼓励国有企业重组合并和已改制企业“二次重组”。落实完善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抓好“个转企、小升规”,推进“规改股、股上市”,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深化“先照后证”、“三证合一”、“注册登记电子化”等工商注册登记制度改革。推进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支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全面放开市场准入,制定执行鼓励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措施,稳步推出一批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项目,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创新投入方式,进一步发展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和专业公司,以市场化方式筹建和运行各类产业基金、引导基金。全面加强与政策性银行战略合作。积极完善地方金融组织体系,大力发展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吸引金融机构来蚌设立分支机构。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完善规范的预算公开制度和预警机制,探索推进跨年度预算工作;规范政府举债融资制度,有效防控政府性债务风险。
第二节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落实完善市、县、区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涉企收费清单等制度,建立权力事项增减调整动态管理机制;深入推进流程再造,推行网上审批,完善联合审批,探索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将部门分设窗口整合为综合窗口,变“多头受理”为“一口受理”;继续深化招投标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业务“一网运行”系统,加强市场诚信体系建设,重构标后监督检查职责,逐步完善标后评估制度和体系。健全政务公开制度,提高政府运行透明度。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建立健全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完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监督评价机制。推进园林绿化、环卫保洁等领域市场化运作。全面完成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形成符合市情的新型公务用车制度并建立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厘清政府权责,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全面履行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
第三节 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围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重点加强就业培训、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保障,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先对退出农村宅基地的农民家庭提供城镇保障住房,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向农民工覆盖。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有序放开居民落户限制,完善居住证制度,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比例,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权利保障,农民在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三权”的同时可获得城市户籍。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任务。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探索推进节余指标有偿调剂使用。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稳妥推进符合规划的农民住房办证,积极争取试点,合规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
第四节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益性,建立管办分开、责权统一、产权明晰的公立医院管理运行新机制;放开社会资本办医市场,引入优质资源,参与公立医院改革、兴办医疗服务机构,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完成市属医疗机构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基层医疗服务机构能力提升工程,健全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健全区域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等应用系统信息资源互联互通,为群众提供高效、快捷的医疗服务。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创新,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实行按疾病组付费,门、急诊费用纳入医保统筹,即时结算。2020年,基本建成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床位6.2张、执业医师2.6人,医护比达到1:1.25,床护比1:0.6,建成国家级医改示范城市。
第五节 深化文化教育体制改革
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实行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健全基础管理、内容管理、行业管理与违法犯罪防范打击相联动的互联网管理体制,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建立健全信息发布、政策解读、社会热点引导机制,推动新闻发布制度化。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科学统筹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加强对转企改制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政策扶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统筹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引入竞争机制,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理顺内宣外宣体制,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提高蚌埠美誉度和文化影响力。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完善集团化办学体制,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
第十章 全面深化开放合作
开放发展是实现富民兴市的必由之路。顺应国际国内开放合作发展大势,充分发挥我市处于皖江和皖北交接区域的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建立开放型市场经济新体制,培育全面开放竞争新优势,努力形成东西南北互动、对内对外联动的开放合作新格局。
第一节 主动对接和融入区域发展
打造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实施“以港兴市、港园联动”战略,振兴淮河水运,实现通江达海,推进航道治理和港口布局建设,形成水、铁、公、空四位一体无缝衔接的港口集疏运体系,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完善高速公路网构架,提升宁洛高速公路和京台高速公路服务水平,建成蚌埠至五河高速公路,规划建设沿淮高速公路,谋划通达固镇高速公路,形成沟通南京、上海、合肥、苏北和皖西、皖北主要城市的“2小时公路交通经济圈”;提升改造蚌埠至周边市县的一级公路、国省干线公路等,建成G104五河段、G206蚌埠南段、S307蚌埠至蒙城段、S306蚌埠至沫河口段等一级公路,实施G329蚌埠段一级公路,谋划推进G345蚌埠至淮南段建设,形成“半小时经济生活圈”;实施农村公路完善工程,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加快铁路项目建设,构建形成由京沪铁路、水蚌铁路、京沪高速铁路、京福客运专线、皖北城际铁路与三洋(淮海)铁路、沿淮铁路等共同组成“五纵两横”格局,把蚌埠打造成为华东地区铁路综合运输枢纽。谋划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连通怀远、蚌埠、固镇、凤阳等相邻县市以及重点产业发展区域。加快发展民航事业,建成民航机场和空港产业园,鼓励通用航空及相关产业发展。
深入推进区域合作发展。强化蚌埠皖北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积极主动承接长三角、京津冀等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协同带动皖北发展。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建设,推动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借助合肥作为长江经济带副中心对沿淮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合淮蚌发展带建设,使蚌埠成为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门户和长三角经济区向内陆辐射的重要节点。积极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不断巩固提升核心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紧抓国家发展内河水运政策机遇,依托蚌埠港、综合保税物流区、临港产业园建设发展,通过引江济淮工程的实施,打通淮河出海双通道。提升淮河航运功能,带动沿淮、皖北各地市港口经济发展,进一步扩大对外对内开放合作。
加强蚌(埠)淮(南)城市联合体发展。共同研究编制蚌淮城市联合体发展总体规划,以规划引领两地同城化发展。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谋划推进沿淮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轻轨以及沿淮高速公路建设,启动潘(集)怀(远)S225干线公路、G206蚌淮段改扩建,共同推进淮河主干航道提升,加强皖北保税物流中心、蚌埠新港等沿淮港口间协作。推动产业分工合作,促进先进制造业协作联动发展,推动电子信息、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发展。鼓励两地旅游客源互送,共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推进生态共建环境同治,协同加快淮河主干及支流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协调处理秸秆焚烧跨界环境污染纠纷和突发环境事件。深化社会领域合作,广泛开展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疗卫生、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等方面交流与合作。积极打造500万人口规模的城镇密集发展区,把蚌淮打造成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发展的“中心高地”。
第二节 提高对外贸易水平
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保持服务贸易快速增长,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型升级。积极引进大进大出项目,以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B型)为载体,支持企业进驻保税物流中心,激发外向型经济活力。支持和引导保税物流中心提升服务功能,谋划建设综合保税区,加快实现政策叠加。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加强与第三方知名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合作,筹建跨境电子商务平台,通过数据共享、资源整合和增值服务提升进出口企业综合竞争力。推动蚌埠一类铁路口岸和二类水运口岸建设,升级建设综合保税区,谋划开通“蚌新欧”国际班列,规划建设航空口岸,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落实通关作业一体化。鼓励丰原集团、中粮生化、中恒新材料等骨干企业进一步拓展营销渠道,扩大农产品、矿产品、油品等进口规模,实现大宗商品进口常态化。到“十三五”末,我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0亿元,年均增长5%。
第三节 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
坚持理念创新、方式创新、政策创新、服务创新,把招大引优摆在突出位置,围绕我市实施电子信息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三大”发展计划,开展“招大、选优、引高”,重点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农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金融业、物流业等优势产业。不断拓展引资平台,注重激活民间资本和社会投资,加快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引进,建立长期稳定的招商引资机制。探索推进收购兼并、公私合营(PPP)等利用外资新方式,推动有效存量资产企业主动对外合作,拿出优势资源、优质资产和优良品牌,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合作发展,促进本地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水平,瞄准欧美、东南亚、日韩、港澳台等地区,发挥台湾工业园平台作用,壮大台资企业集聚发展,加快推进蚌埠玻璃设计院、中粮生化、丰原集团等企业对外投资发展。
第四节 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
坚持集群发展、绿色集约、产城融合、示范带动,实现开发区由数量发展向质量提升转变。明确各类开发区集群化发展方向,增强开发区要素集聚能力,支持具备条件的开发区聚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每个园区重点培育发展2-3个主导产业,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市园区产值70%以上。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支持创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低碳工业园区等绿色园区。加大对低效用地的处置力度,探索存量用地二次开发机制,创新闲置土地盘活方式,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持续提高园区亩均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推进开发区产城一体化发展,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进一步深化蚌埠铜陵合作共建现代产业园。到2020年,全市开发区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7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开发区工业总产值50%,打造市高新区、蚌埠工业园区(包括沫河口工业园)两个千亿级园区,市经济开发区进入国家级开发区行列,蚌埠工业园、怀远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怀远、五河、固镇县域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分别突破900亿元、500亿元、800亿元。
第十一章 建设文化强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大力实施文化提升战略,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增强蚌埠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第一节 推进文化传承和创新
提升公民文明素质。持续推进市民素质、城乡管理水平、窗口行业服务水平和群众性文明创建等四大提升工程,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认真做好“中国好人”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培育、推荐、宣传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大力实施城市“功能文明”完善工程、城市“形态文明”优化工程、城乡“全域文明”升级工程、市民“素质文明”提升工程、国家级“九城同创”联动工程,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县城、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不断提高社会公共文明指数。
繁荣文化艺术事业。大力实施精品战略,深入挖掘双墩、大禹、大汉、大明、淮河等地方文化丰富资源,精心打造蚌埠特色文化艺术品牌和作品。加强禹墟、双墩、垓下、孙家圩子等历史遗址文化价值和革命纪念建筑场地开发,加强花鼓灯原生态保护区建设,积极推进泗州戏剧场、花鼓灯剧场等项目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重点推动花鼓灯、泗州戏、五河民歌、卫调花鼓、余家皮影戏、临北狮子舞等民间艺术繁荣发展。
第二节 提升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水平
健全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昆山鑫源热电厂搬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