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市场主体达9960万过亿户了吗?

我国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超1亿户 四年来日均新增5.27万户
来源:证券时报APP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3月16日讯  据工商总局网站消息,3月16日,工商总局局长张茅就优化营商环境、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到北京市工商局调研,并出席市场主体过亿户宣传活动,在注册大厅现场为第1亿户市场主体颁发营业执照。  截至日,我国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超过了1亿户(其中企业超过了3100万户),五年增加70%以上。商改四年来(日-2017年底),新设市场主体6202.81万户。日均新设市场主体从改革前的3.1万户增加到5.27万户。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责任编辑:Robot&RF13015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专访光大集团董事长李晓鹏:用5-10年打造“四、三、三”工程
聂欧/王丽娟
[ 亿欧导读 ]
“四个全球领先”:全球领先的生态环境企业、旅游综合服务商、跨境资产管理公司和飞机租赁公司。“三个中国一流”:中国一流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信托公司。“三个国内特色”:有特色的健康医养服务商、寿险公司和产业投资公司。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金融业改革和改革的关键一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强化金融监管统筹协调,健全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自此,突遇历史拐点的金控业态下一步怎么走,牵动着我国金融安全与金融改革全局。
而此刻,早在2002年就被国务院批准为综合金融控股集团试点之一的光大集团,也正以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和金融监管改革的试金石角色,走到了成立以来的第35个年头。
已过而立之年,光大集团不仅拥有银行、证券、保险、基金、资产管理和期货等金融全牌照,还拥有环保、旅游、租赁等实业业务,逐步构建并完善了横跨金融与实业、海内与海外的金融控股网络。它棋至中盘的金控之路,也因此具有了全国性的示范效应。
但眼下进入金融强监管时代,对于刚刚履新光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的李晓鹏来说,新开局可谓颇具挑战。
1959年出生的李晓鹏,从工商银行到中国华融,从中投公司到招商局集团,拥有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主权财富基金、保险、证券、基金等丰富的金融履历,以及难得的实业管理经验。
如果说前任掌门人唐双宁耗时十多年时间完成了改革重组,那么李晓鹏的重任之一,便是让光大集团以金融“国家队”的责任与担当,来引领我国金控业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此,李晓鹏接受了新华社瞭望智库和《财经国家周刊》专访,首次公开详解他眼中的金控之路——在历经了“立起来”和“大起来”两个发展阶段后,2018年光大集团要开始“强起来”:五年内成为国内一流、全球知名的大型金控集团;十年内成为世界一流、全球领先的大型金控集团。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
李晓鹏坦言“压力不小”,顺应金融改革趋势并操刀自身机构改革的同时,还要跟上新时代创新俱进的脚步,“我们正酝酿着一个崭新的光大”。
金控业态的本源与乱象
瞭望智库:丰富的个人履历,让您能更深刻的理解金控概念。那么,您怎样定义金控?市场上各类金控机构涌现,应当满足什么标准才不仅仅是披着一张金控的“外衣”?
李晓鹏:关于金控的定义还缺乏统一理解。我国金融业尚处分业监管框架之中,多牌照经营的企业并无统一的监管主体,致使一些一些企业在哄抢金融牌照后乱象频发,让金控这一原本代表着金融业未来趋势的业态,背负了一些不该有的负面声音。
在我看来,金控的存在是一种历史必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首先,通过一家股东控制多种金融牌照,可实现决策、效率的领先和全方位的业务服务,更能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其次,金控是金融机构打造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国内金融机构想要在国际市场上与花旗、摩根等机构抗衡,不能仅依赖单一的金融业务;再次,金控业态的快速发展,也正是倒逼金融混业监管改革、促进金融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推动者。
我认为,并非所有的多牌照金融机构和类金融机构都能称为金控集团。其判断标准可以概括为三个字:高、真、实。
“高”就是要充分发挥金控集团在运营管理方面高效率、低成本的独特优势,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真”就是要将金融“多牌照”优势,真真正正用于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实”就是要回归金控本源,扎扎实实服务实体经济。如果仅是借助多牌照将资金“左手倒右手”,脱实向虚,这绝不是金控。
当前,市场出现了一批着眼于“资本游戏”的多牌照金融机构和类金融机构,加剧了风险辨识和风险管控的难度。
瞭望智库:在您看来,金控业态的乱象根源究竟是什么?国务院已要求央行牵头制定金控的监管办法。您对此有何建议?
李晓鹏:金控业态之所以遭遇到一些热议,主要就是多牌照经营增加了管理难度,再加上虚假出资、股东背景复杂、资金用途脱实向虚的机构扰乱市场,对金控业态的整体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建议监管层从四个方面入手加强监管:
首先,成立金控集团需要强大的股东背景,对金控经营者的管理能力和金控从业者的专业素养设定更高门槛;
其次,彻查市场上存在的抽逃资金、资金来源不清、高杠杆高负债高投资等乱象;
第三,防范机构在资金运用上脱实向虚,禁止机构通过多种关联交易来进行金融业扩张;
第四,尽早出台金控机构的监管标准和法律法规,确立其金融地位和法律地位,逐步收拢风险。
当前的第一要务,就是及时进行清理整顿,避免风险加剧。
瞭望智库:据了解,监管层或对金控机构进行资本充足率等指标考核。那么,光大集团将如何在这方面有效发力?
李晓鹏:如果对金控集团实行资本充足率监管,将会进一步规范和约束金控集团经营行为,同时将对金控集团资本金的管理机制、补充渠道等提出更高的要求。
作为国务院直属特大型企业,光大集团始终注重夯实自身的资本实力,接下来更要从三方面建立有效的资本运作体系。
一要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筹融资体系。加快发展步伐,以优异业绩吸引战略投资者并择机上市;拓宽资本补充渠道,综合运用多元化债务融资工具,提高资本补充能力。
二要厉行资本节约,提高内源融资效率。各业务板块要着力提升发展质量,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增强内生增长动力,积极发展资本节约型业务,合理分红派息,科学规划资本与负债水平,实现科学发展。
三要强化资本回报,提高资本运营水平。集团总部要重视资本运营绩效的考核评价,建立以ROE等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强化资本回报要求;要加大资本运作,该进的进,该退的退,该并的并,提高资本产出效率。同时,集团的资本投资要向战略重点领域集中,向前瞻性产业集中,向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好成长性的优势企业集中。
瞭望智库:夯实基础还要充分发挥整个集团的系统合力。光大集团已经拥有11个子业务板块、13家上市公司和15支股票,在整合、协同发展上有什么规划?
李晓鹏:联动是金控集团的重大优势,不少国际同业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光大在35年的发展中也积淀了大量资源,如何将这些资源真正转化为创新增利的手段,联动发展提质增效,是下一步的重点。
首先,要继续加强联动发展的组织推动。在联动运行机制、渠道、运行办法、运行队伍等方面加强工作。积极推进集团与省市区政府、大型央企全面合作落地,产生联动效果。
其次,推进联动管理系统建设。逐步建立联动业务统计分析、价值衡量体系。
第三,建立联动发展奖励机制。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对联动创造的价值进行奖励。
第四,实行名单制管理。制定战略客户名单和战略产品名单,加强组织保障,实施协同联动。
“光大式”综合金融之路
瞭望智库:去年12月您正式上任,这段时间以来,您如何为眼中真实的光大集团做一幅素描?
李晓鹏:这些日子里,我学习了光大,认识了光大,也了解了光大不平凡的发展历史。回顾过去的35年,我认为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立起来”,即1983年成立后的前20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光大以贸易起家、实业开路,引进海外资金、技术和设备,加强与沿海开放城市合作,积极践行改革开放破冰之旅。
上世纪90年代初,积极开办金融业务,主动回归内地市场并探索融入香港资本市场,先后成立了、光大证券等金融企业,还在香港等地收购改组成立了光大国际、等上市公司。通过开疆拓土,将光大这块牌子“立起来”了。
第二阶段是“大起来”,即2003年第一轮改革重组至今。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挑战,光大实施了两轮改革重组,先后成立了光大实业集团、光大金控资产公司,实现了银行和证券的A+H股上市、保险业务重组、信托收购组建以及在港企业的战略转型。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五年,第二轮改革重组逐步解决了体制机制、债务遗留等历史问题,光大逐步“大起来”并跻身世界500强。
现在,光大开始进入第三阶段——“强起来”。中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的新常态,中央提出要从原来的高速扩张时期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金融业也要讲究高质量发展。尤其是面对空前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大变局时,光大更要抓紧培育强劲的全球竞争力。
通过对国内外形势和企业现状的综合研判,我对光大的未来战略目标做了初步规划:
第一步,用五年左右时间,将光大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全球知名的大型金控集团;第二步,再用五年左右时间,将光大集团打造成为世界一流、全球领先的大型金控集团。
瞭望智库:尽管光大集团具备一定发展基础,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并不容易。您具体有何规划?
李晓鹏: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此,光大集团内部要优先搭建一批优秀产业,用五到十年时间打造“四、三、三”工程,培育出“四个全球领先”,“三个中国一流”和“三个国内特色”。
“四个全球领先”,即全球领先的生态环境企业、旅游综合服务商、跨境资产管理公司和飞机租赁公司。“三个中国一流”,即中国一流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信托公司。“三个国内特色”,即有特色的健康医养服务商、寿险公司和产业投资公司。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产业战略将是“做精金融,做优实业,做强集团”。
做精金融,要求产品要精致、获客要精准、服务要精细、管理要精益;做优实业,要求必须着眼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来选择优势产业、培育优秀团队、创造优良业绩,发挥“以产助融”的作用。
做强集团,即打造权威总部、价值总部、创新总部,发挥好总部在战略规划、投资融资、考核培训、队伍建设、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核心作用。
瞭望智库:产融结合是此前综合金融控股集团试点的重要内容之一,光大集团目前的实业业务规模占比如何?您怎样描述未来的整体布局和定位?
李晓鹏:产融结合目的是“以融促产,以产助融”。目前,实业仅占集团总业务规模4%左右,我们仍主要突出金融主业,适度发展特色实业。之所以还要推进实业业务,这既是光大集团的历史使然,也是当下金融服务实体的需求所致。通过发展实业,我们也更能找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感觉,找准实体经济的需求和痛点。
下一步,光大将重点探索“战略单元+生态圈”的发展机制,提倡“ESBU”理念(Ecosphere Strategic Business Unit)。通过对集团内现有金融板块、实业板块相互关联的业务单元进行梳理,确定若干个有一定规模和社会影响力的战略单元;同时打造战略单元内企业或板块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生态圈。
这是一个生态和系统工程,着力从三个方面推进工程建设:第一,探索设立集团产业母基金。组建大环保、大健康、大旅游、新科技等母基金,对集团战略目标进行强有力的支持。
第二,梳理战略单元。实业板块着力打造生态环保、健康旅游两大战略单元;金融板块梳理出大财富、大投行、大保险、大信托、大租赁等战略单元,并进行研究规划。
第三,培育产业生态圈。在战略单元基础上,加强产业链条关键节点的能力建设和整合,形成产业生态圈,既把圈内自身企业做优做好,也要吸引更多的外部企业加入,最终把生态圈做大做强。
科技,上市,未来
瞭望智库:的迅猛发展,同时暗藏着机遇和挑战。光大银行、光大证券也因此有所创新,但在整个集团层面您如何看待科技对未来的引领作用?一些金控集团已然将金融科技作为未来发展的主动力,光大集团呢?
李晓鹏:这几年,不论是来自科技进步等外力影响,还是利差收窄等内生变化,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都亟待转型。比如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已经催生了新的金融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和金融产品,金融业升级转型正在不断走向深入。
下一步,光大集团将着力从四个方面加快推动:
一是加大人才和经费投入,加快培养一批富有梦想、敢想敢干的创新型人才,按照销售收入或利润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研发经费,建立科研投入加记利润管理机制,鼓励创新投入。
二是加快信息科技平台建设,建立一套数据共享、统一高效的信息科技系统,更好满足客户现代化金融服务需求。
三是大力推动产品创新,整合发展光大银行“云支付”、“云缴费”等特色产品,打造符合市场发展趋势与客户实际需求的强势品牌。
四是探索科技产业投资,围绕“互联网+”概念,走出去进行深层次产品创新和创新产业投资,发挥孵化器及VC等创新平台功能作用,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
瞭望智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光大集团经历了两次机构重组。当前,市场比较关注集团整体上市的进展。您对此有何规划?有时间表吗?
李晓鹏:总的看,上市是我们的战略选择之一,对于集团的发展具有三大作用——提升公司治理、增加企业信息透明度和资本金扩容,这些均是我们所需要的。
为此,在公司治理上,我们将加强总部建设,形成权威总部、价值总部、创新总部这三个“强总部”。
一方面,有利于提升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的管控能力,有利于调动下属企业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推动集团实现高质量发展。在企业信息透明度上,我们将逐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接受业界乃至全社会的监督。在资本金扩容上,将通过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筹融资体系,厉行资本节约并提高内源融资效率,以及强化资本回报、提高资本运营水平等方式逐渐提升资本充足率。由此,光大的自身基础将得到进一步夯实,为可能的上市做好准备。
当然,对于上市这一重大的历史性战略布局,我们没有时间表上的承诺,但我会在自己的任期内为此做出最大努力。
由SHMBA创投联盟主办的将于日举行,邀请到卫哲、章苏阳、董占斌、方宇锋等20位投资嘉宾出席,并举办创投酒会。大赛将围绕“新消费、新金融、智能科技、医疗科技”四大板块展开,优胜项目将有丰厚奖励。
诸多利好不及行业自勉
你知道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2017发展热点看热词
快来扫描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吧!
微信扫码登录
发送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如果你遇到下面的问题
我在注册/找回密码的过程中无法收到手机短信消
我先前用E-mail注册过亿欧网但是现在没有办法通过它登录,我想找回账号
其他问题导致我无法成功的登录/注册
账号密码登录
关联已有账户
曾经使用手机注册过亿欧网账户的用户
创建并关联新账户
曾用微信登录亿欧网但没有用手机注册过亿欧的用户
没有注册过亿欧网的新用户
先前使用邮箱注册亿欧网的老用户,请点击这里进入特别通道
填写个人信息
扫描二维码,下载亿欧客户端
Android & iOS
亿欧公众号
小程序-亿欧plus工商总局:我国市场主体过亿户 五年增加70%
  人民网北京3月16日电(邢郑) 16日下午,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到北京市工商局调研并出席市场主体过亿户活动,在注册大厅现场为第1亿户市场主体颁发营业执照。
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右)在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为企业负责人颁发营业执照。
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投资创业热情得到极大激发,市场主体数量呈现了“井喷式”增长。截至日,我国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超过了1亿户(其中企业超过了3100万户),五年增加70%以上。
据了解,十八大以来,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全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从放宽市场主体准入各环节入手,市场准入制度发生根本性变革,重点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一是市场准入门槛大幅降低。通过将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简化住所登记手续,实施“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商务秘书”、“众创空间”等改革,实行经营范围申报制度,降低了兴办企业的资金、场地门槛,激发了百姓投资创业热情。
二是涉企证照大幅精简。协同落实“先照后证”改革,积极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已将22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中的87%改为后置或取消。推进“三证合一”、“五证合一”和“多证合一”改革,开展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以“减证”促“简政”,推进涉企证照事项整合优化,逐步实现企业“一照一码”走天下。
三是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取得成效。全国31个省(区、市)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全部开通,电子营业执照全面实施,企业名称库全面放开。许多地方推行手机APP、人脸识别身份验证、“最多跑一次”等创新举措,成为便民服务的一大亮点。同时,建立完善市场主体便捷退出机制,实现“准入”、“退出”双便捷。
对此,张茅表示,商改四年来,新设市场主体6202.81万户。日均新设市场主体从改革前的3.1万户增加到5.27万户。每千人拥有企业数量由2013年的11.23户提高到目前的21.94户。高新技术产业、新兴服务业、“互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新设立企业中服务业企业占比为80%以上,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此外,从2013年度到2017年度,我国营商环境的世界排名提高了18位,其中开办企业便利度大幅上升65位。去年一年,开办企业便利度大幅上升34位,有力提升了我国在商事登记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工商总局:我国市场主体过亿户 五年增加70%工商总局:我国市场主体过亿户 五年增加70%手机中国网百家号人民网北京3月16日电 (邢郑) 16日下午,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到北京市工商局调研并出席市场主体过亿户活动,在注册大厅现场为第1亿户市场主体颁发营业执照。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右)在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为企业负责人颁发营业执照。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投资创业热情得到极大激发,市场主体数量呈现了“井喷式”增长。截至日,我国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超过了1亿户(其中企业超过了3100万户),五年增加70%以上。据了解,十八大以来,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全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从放宽市场主体准入各环节入手,市场准入制度发生根本性变革,重点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市场准入门槛大幅降低。通过将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简化住所登记手续,实施“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商务秘书”、“众创空间”等改革,实行经营范围申报制度,降低了兴办企业的资金、场地门槛,激发了百姓投资创业热情。二是涉企证照大幅精简。协同落实“先照后证”改革,积极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已将22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中的87%改为后置或取消。推进“三证合一”、“五证合一”和“多证合一”改革,开展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以“减证”促“简政”,推进涉企证照事项整合优化,逐步实现企业“一照一码”走天下。三是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取得成效。全国31个省(区、市)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全部开通,电子营业执照全面实施,企业名称库全面放开。许多地方推行手机APP、人脸识别身份验证、“最多跑一次”等创新举措,成为便民服务的一大亮点。同时,建立完善市场主体便捷退出机制,实现“准入”、“退出”双便捷。对此,张茅表示,商改四年来,新设市场主体6202.81万户。日均新设市场主体从改革前的3.1万户增加到5.27万户。每千人拥有企业数量由2013年的11.23户提高到目前的21.94户。高新技术产业、新兴服务业、“互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新设立企业中服务业企业占比为80%以上,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此外,从2013年度到2017年度,我国营商环境的世界排名提高了18位,其中开办企业便利度大幅上升65位。去年一年,开办企业便利度大幅上升34位,有力提升了我国在商事登记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手机中国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随时随地了解环球动态,听见中国声音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市场准入门槛降低 营商环境得到优化_凤凰资讯
市场准入门槛降低 营商环境得到优化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市场准入门槛降低 营商环境得到优化
□两会聚焦
法制网记者 张维
原标题:市场准入门槛降低 营商环境得到优化
&&&&□两会聚焦
&&&&法制网记者 张维
&&&&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放管服”改革的“先手棋”,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在过去的五年中持续向纵深推进,有效激发了投资创业热情,释放了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
&&&&来自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信息显示,2017年,我国每天新增企业1.66万户。而改革之前,2013年日均新设企业仅为6000户左右。
&&&&“群众的直接感受,是就业渠道更多了,办企业更加方便了。”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两会期间在谈到商事制度改革时说。
&&&&“以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为主线的商事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实施,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投资热情。”全国政协委员、湖北众环海华会计师事务所总裁石文先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开办企业便利度上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日均新设企业由5千多户增加到1万6千多户”“企业开办时间缩短三分之一以上”,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市场活力明显增强,群众办事更加便利。
&&&&五年来,我国实施了以企业注册便利化为核心的商事制度改革,首先把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把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公示制度。
&&&&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的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减少或取消工商登记前置审批,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措施逐步推出,商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据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马正其介绍,“证照分离”的重点是“照后减证”,砍掉一批企业拿到营业执照后还需办理的不必要审批,解决准入不准营的问题。还要加大“多证合一”的力度,实现“一照一码”。一个照就是营业执照,一个码就是信用代码。“说得直接点就是,人就一个身份证,企业就一个信用代码,企业办事凭这个就行了,非常便利。”
&&&&同时,加大全程电子化,已开通企业注册网上申报。“完全是零见面,实现了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发照、电子归档。”马正其说。
&&&&这些举措大幅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激发了市场活力。截至目前,中国的市场主体,包括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已经达到9960万左右,预计到本月上旬市场主体数量过亿。
&&&&市场主体保持较快增长势头,这从2013年以来的一组对比数据就可以看出。张茅在3月1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市场主体从2013年的一天产生3.1万到现在的5.2万,我国的日均新登记企业从2013年的一天6900家到现在的一天1.66万家;我国的每千人企业户数也从10家到21家,翻了一番。现在,在企业注册便利化方面,按照世行的评估,我国在180个市场经济体中提高了65位。
&&&&中国的营商环境改善也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从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的世界排名提高了18位,其中开办企业便利度上升了65位。
&&&&民营企业的春天到了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研究部主任张占斌对此予以高度认可:“工商部门这几年在推动商事制度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克服了很多困难,我们都去做过调研。由于有了商事制度改革,所以现在中小企业的创业比以前更加方便了,我了解到的是,现在企业注册量每天都在成倍增加,反映出商事制度改革的效果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方面得到了体现。”
&&&&广东省总商会副会长、广州雪松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劲说:“民营企业最大的成本是制度性交易成本,是‘透明玻璃门’。中央要求简政放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可以说民营企业的‘春天到了’。”
&&&&张茅指出,2018年将在全面推进“证照分离”,进一步简化营业执照之后的行政审批。2018年上半年在各地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国家级新区等100多个地市开展试点。据悉,2018年下半年全面推开,进一步取消或减少拿到营业执照之后的审批。
&&&&同时,大力推进全程注册的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做到全程电子化和“不见面”审批。并进一步完善企业名称登记,放开各省的企业名录库,由企业自主选择,进一步提高效率。进一步简化市场退出机制,进一步加快企业退出市场时间,为企业提供方便。
&&&&加快打破行政性垄断
&&&&张茅所说的“进一步简化市场退出机制”也正是许多代表委员所期待的。
&&&&石文先说,在市场准入高效便捷的同时, 企业注销程序复杂、耗时较长,严重影响了市场机制效率。需要进一步创新监管,细化、规范企业简易注销快速退出机制,加大存量消化力度,真正释放政策红利,实现政策初衷,更好服务新时代经济社会改革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兆安也提出,企业退出机制太繁琐。他举了个例子:企业注销需要组成清算组,全部股东到场签字,可是有的股东人已在国外,当初只不过投资几千元,不可能为此再飞回来一趟。张兆安建议有关部门简化相应流程,降低企业注销成本。
&&&&“我们政府推行‘放管服’,前端做得挺好,准入门槛低了,企业注册数量每年增速都很快;中期服务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但是后端,也就是退出环节,也要跟上。”
&&&&张兆安认为,进一步简化注销程序,就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进行修订。他透露将对此进行深入调研,争取明年3月份来开全国人代会时,递交一个关于公司法修改的议案。
&&&&黄廉熙认为,商事制度改革中还要注重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在法律没有明文禁止的情况下,不要给市场主体“格式”限制,而应给市场主体更多的自主权。
&&&&此外,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也是商事制度改革继续努力的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完善市场监管体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认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打破行政性垄断,降低土地、能源、通信、物流、融资五大基础性成本,在“打破行政性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认为,“从让市场起作用这一点上看,要求我们要建立的目标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在这方面还有很多要做”。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129539
播放数:289755
播放数:58089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市场主体达9960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