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包衣阿哈和北师珠申请免听阿哈的详细的字面意思是什么?政治、经济上的待遇差别有哪些?

赞助商链接
当前位置: >>
红楼梦研究
《红楼梦研究》教案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郑海涛) 绪论一说不尽的〈红楼梦〉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峰。由于此书难以用语言来概括它、赞誉它,对之惟 有感到惊奇,故称之为奇书《红楼梦》“奇书”,不算是过誉。它确有不少奇异、奇特之处,其中之一就是 它不朽的艺术生命力。一部文艺作品如《红楼梦》那样,始终传诵不衰,如日月常新,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 极罕见的。 《红楼梦》问世迄今,二百余年,风靡传诵,几乎代不衰歇。乾嘉以还,各个时代都有记载说明此书的 盛传状况.经学家郝懿行《晒书堂笔录》(卷三)说:“余以乾隆嘉庆间人都,见人家案头必有一本《红楼 梦》。”在郝懿行的这条记载里,可以看到乾嘉间《红楼梦》传诵的盛况。西清《桦叶述闻》哉:“《红楼 梦》始出,家置一编。”缪良《文章游戏》载:“《红楼梦》一书,近世稗官家翘楚也。家传户诵,妇竖皆 知”这些,都与郝的记载相互印证、不过,郝懿行也还说到:“今二十徐年,此本亦无矣。”似乎《红楼梦》 的传诵也有过一个低潮时期。可是,从另外的一些记载看,《红楼梦》的盛传,始终没有衰替。李慈铭《越 漫堂日记补》记咸丰十年事,说:“《红楼梦》甫出,旧名噪一时,至今风流不绝,裙屐少年以不知此者为 不韵”李慈铭的话,并非是想当然(从一粟的《红楼梦朽录》记载《红楼梦》的梓刊情况看,说明“百徐年, 风流不绝”一语是有根据的。《红楼梦》的诸多刻本,大多数是刻于嘉庆以后,到光绪间,还有易名为《金 玉缘》《大观琐录》等而刊刻的。易书名付梓,据某些资料说,这是为了应付官方的禁令。这样做,固然是 书贾出于牟利的目的, 但从侧面也反映出 《红楼梦》 深受读者的欢迎。 以此, 书贾才挖空心思, 出此“高招”。 到今天,读“红”又形成了一个热潮,甚至还可以说是空前的热潮。近二十多年来,《红楼梦》各种版 本的总印数,达几百万册,在读书界真正出现犷“家置一编”的盛况。甚至,连文化水准还达不到阅读此书 的人们,也能通过舞台、银幕等来了解《红楼梦》,为宝黛的不幸抹一把眼泪。真可谓:“家传户诵,妇孺 皆知。”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弹词《天雨花》。此书有顺治八年序,成书时代同于《红楼梦》。当时也很脍炙人 口,与《红楼梦》合称“南花北梦”今天,“南花”濒于湮灭,“北梦”却依然风靡,这里可见《红楼梦》 的艺术生命力之强。当然,一部书的价值,读者的多寡不是衡量的绝对标准。有的伟大作品,并不一定拥有 最多的读者;也有的是并不高明的东西,却吸引了大量的读者。但是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其中当然是有原 因的。《红楼梦》跨越了时代历史的障碍,征服了一代代的读者,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红楼梦的确是一部罕见的奇书。 二《红楼梦》的本名和异名 据说,有一位村学究卖弄他的博学,说:“曹雪芹真了不起,写了举世闻名的《红楼梦》,还写过一部 《石头记》“这位学究之所以闹了这个小笑话,是由于他没有好好地看《红楼梦》,起码他是没有仔细看这 部书的开头。因为《红楼梦》开头“楔子”部分,有一大段话交代此书的来历,提到了它的本名和几个异名。 说明来历,一般说来属于艺术表现手法的范畴,目的多半是为了增加某种真实感。《红楼梦》也是从说明来 历开始书中说,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有一块顽石,原是女蜗补天时遗留下来的,后来得到一僧一道的帮 助,幻化为美玉,被携到人间,经历了一段悲欢离合,到它返本归真之后,自记了这段幻形人世的经历,所 以叫做《石头记》。这是此书的本名。后来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在石下经过,看到了石头的这篇自记, 抄回人间。这位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人色,自色悟空,遂易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 僧录》。东鲁孔梅溪又题为《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 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这段话,说明此书除了《石头记》这个本名外,还有《情僧录》、《金陵十二 钗》、《风月宝鉴》等儿个异名。这诸多的异名《情僧录》一名,未见他处叙及,似乎只是行文上的需要而 故弄这一玄虚。关于书名的这段话,各本基本相同,惟甲戌本有两处独异的文字这就是:“东鲁孔梅溪”句 前,还有“吴玉峰题日红楼梦”一句。第一首标题诗(满纸荒唐言)后,有“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1 石头记”语。这两处独异文字,究竟出于谁的手笔,暂不去管它,但对于书名的演变过程,却提供了可资探 究的线索。“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一语,很有意思。是否可以做这样的测想:此书基本写 定,亦即经过“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创作和修改过程后,曹雪芹自定书名为《金陵十二钗》。到了乾隆 甲戌本,脂砚斋又把书名改回,仍叫《石头记》。 此后,到曹雪芹谢世之年,此书一直用《石头记》这个名字。但是,今天绝大多数读者熟悉的名字却是 《红楼梦》,这是由于程高木活字本出版后,此书由传抄进到刻印阶段,此后的各种刻本,据现有的材料看, 底本大都是程高本。也就是说,大多数读者所接触到的书名,是《红楼梦》。程高本,虽然是个整理本,但 它所据的底本是梦觉主人序本。梦觉主人序本的书名是《红楼梦》。 《红楼梦》这个书名,从种种文字资料看,还是有作品本身的根据的。不仅上文说到的甲戌本中有“吴 玉峰题日红楼梦”语,而且,甲戌本《凡例》亦有言:“红楼梦旨义,是书题名极多,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 名也。“又说:“宝玉做梦,梦中有曲名日红楼梦十二支,此则《红楼梦》之点睛。“前后正相呼应,说明 此书在“增删”“披阅”中确曾一度定名为《红楼梦》。故这个书名为读者所接受和习用,也就十分自然了。 三、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 《红楼梦》自问世之始,在读书界即引起极大的反响。文人墨客,乃到闺中才媛,每有吟咏。有趣的是 得舆《草珠一串》《京都竹枝词》)有这样一首: 做阔全凭鸦片烟,何妨作鬼且神仙。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 “竹枝词”的记载,看到了大多数读者对此书的喜爱,而且以之与正尔八经的诗书相提并论,无论如何 还是相当大胆、相当有见地的。 “红迷”遗恨清人笔记中,关于“红迷”的记载不少,其中甚至还有说是读《红楼梦》着迷致死的。乐 钧《耳食录二编》(卷八)有这样一条材料:昔有读汤临川《牡丹亭》死者。近时,闻一痴女子以读《红楼 梦》而死。初,女子从其兄案头搜得《红楼梦》,废寝食读之。读至佳处,往往辍卷冥想,继之以泪。复自 前读之,反复数十百遍,卒未尝终卷,乃病矣。父母觉之,急取书付火。女子乃呼日:“奈何焚宝玉黛玉! “自是笑啼失常,言语无伦次,梦寐之间,未尝不呼宝玉也。延巫医杂治,百弗效。一夕,瞪视床头灯,连 语日:“宝玉,宝玉在此耶!”遂饮泣而螟。这条记载,不像是毫无根据的无中生有,很可能是一则流传颇 广的传说。因为,类似的说法也屡见于其他的清人笔记中。如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卷八)说:余弱冠时 读书杭州,闻有贾人女,明艳工诗,以酷嗜《红楼梦》,致成察疾。当绵慑时,父母以是书贻祸,取投诸火。 女在床乃大哭日:“奈何烧杀我宝玉!”遂死。杭州人传以为笑。此外,邹韬《三借庐笔谈》(卷四)也有 这样的记载,除个别字句有小异外,几乎与陈“记”全同。“笔谈”时代略后,很可能就是依据陈“记”而 来。传说中的这位痴心少女,关于她的身世,已经湮没无闻,所谓“明艳卜诗”,也语焉不详。但是,可以 想见,对于贾宝玉、林黛玉的悲剧,她也许是有所联想、有所共鸣的。在艺术欣赏中,最高的境界是欣赏者 与艺术家在某些问题上有所“会心”。王朝闻同志说:观众接受戏剧所提供的思想,是结合着自己对生活的 评价来接受的,而不是盲目的简单的“收到”这里,虽然只是讲观众的欣赏戏剧,其实是概括了艺术欣赏中 的一般规律。这位少女对于《红楼梦》,也应是结合着她本人对生活的评价来感受的。虽然,我们不能臆断 这位少女也一定有与贾宝玉、林黛玉相似的痛苦和不幸,但是,她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评价,与《红楼梦》 有某种共鸣,恐怕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退一步说,这位少女的早夭,即便是由于读《红楼梦》种下“祸根”, 那也只能说是书中对封建制度的揭露和控诉,触发了她心头潜在的积郁罢了。所以,她的真正死因,只能是 她所处的生活环境,即封建礼教对她的禁锢。这一点,那些封建假道学们是无法理解的。他们把这位少女的 夭亡,归罪于《红楼梦》,归罪于她读《红楼梦》,不能不是这位“红迷”的遗恨!在经学史士,曾有过爱 〈左传〉成癖的“左传癖”。在红学史上,也有读《红楼梦》着迷的“红迷”。有的“红迷”,着实“迷” 得厉害。邹搜〈三借庐笔谈〉(卷十一)曾说到他与许绍源争论《红楼梦》的问题,几乎“挥老拳”.这条 记载说:己卯春,余与许伯谦论此书(按即《红楼梦》),一语不合,遂相龃唔 ,几挥老拳,而毓仙排解之、 千是,两人誓不共谈“红楼”。秋试同舟,伯谦谓余日:“君何泥而不化耶!“余日:“子亦何为窒而不通 耶!”一笑而罢。嗣后放谈,终不及此读到这里,使人哑然失笑,真可谓红苑中的趣闻。从这段记载本身看, 不是属于道听途说之类的传闻,而是邹张记他本人与其友人许绍源(伯谦)交往中的一段事实。当是完全可 靠的.对一部文学作品,不同的评论者意见不一致,本来不算是稀奇的事、可是,一对交情颇深的老朋友,争 论得谁也说服不了准,最后弄得“几挥老拳”,甚至发誓以后相互再也不谈这个问题,这却是颇为少见的。2 尽管,他们都没有实现誓言,后来同乘一条船去参加举人考试时,又有过一番试探性的小接触,企图冉来说 服对方。可是,一个说对方“泥而不化”,另一个立即反击,说对方“窒而不通”。也就是说,双方都坚持 自己原来的意见,没有任何转圈的徐地。“嗣后放谈,终不及此”,别的问题还能继续“放谈”,《红楼梦》 的问题,却不再接触了。从《笔谈》上下文看,邹、许这次争论的主要分歧,是尊林抑薛,还是尊薛抑林的 人物评价问题。无论是林黛玉还是薛宝仪,都不过是书中人,可是,双方都很认真。有一句谚语说:“做戏 人癫,看戏人呆。”为什么说“看戏人呆”呢?因为,明明知道舞台上的悲欢离合是做戏,可是看到着紧的 地方,却在台下发恨着急,甚至大抹其泪,甘心上当受骗,岂不呆哉!不过,使看戏人发这样的“呆”,却 不是所有做戏人都能“癫”得出来的效果,必须要“癫”得十分传神,才会使看戏人发这番“呆”的。这两 位老朋友的争吵,恐怕也是发这样的“呆”。林黛玉、与薛宝钗,都不过是曹雪芹虚构出来的人物,他们却 为之吵到这步田地,同看戏人的发“呆”是一样的。这段发生于友人间争议的趣事,正说明了《红楼梦》的 艺术魅力实在太强了。这正说明书中的人物形象刻画得太生动传神了,以致在这二位评论者的心目中,像自 己的友人一样在生活中存在,不允许受任何损害当他们听到有人说到这些心目中的好人的坏话时,遂出来维 护。即使这些说坏话的是自己交情不浅的朋友,也绝不容情,甚至拔拳捍卫。看起来,这样的事好像有点超 越常情,但是,从《红楼梦》不寻常的艺术效果来看,从这部伟大著作非凡的艺术感染力来看,就很符合常 情了。 第一章《红楼梦》的研究概况 《红楼梦》问世后,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以及研究的兴趣,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一红学。据李放《八旗 画录》注记载:“光绪朝,士大夫尤喜读之,自相矜为红学云。”另据均耀《慈竹居零墨》记载,清末民初, 文士朱昌鼎读《红楼梦》入迷,当时盛经学,人家问他“治何经”,他说:“吾之经学,系少三曲者。”并 释道:“吾所专攻者,盖红学也。”因为繁体字的“经”字去“一横三曲”,就是“红”字。这些说法,显 然还带有浑语的性质。 不过,在这之后的百年里,《红楼梦》的评论、研究日益发展,尤其是经过了王国维、蔡元培和胡适等 人的研究及论战,对当时以及后来的学术界以及众多学者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吸引了学术界大批的有生力量 投身其中,用各种方法、从各种角度进行研究,《红楼梦》研究最终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从早期的评点派、 索引派,到 20 世纪前期的“新红学”,再到王国维首创、而在 20 世纪 50 年代后兴盛起来的文学批评,关于 《红楼梦》作品及其相关的研究论著可谓层出不穷、新作迭出,其数量之浩繁简直能没立一所专门的《红楼 梦、研究图书馆:《红楼梦》的作者问题、文本的思想内涵、人物形象、艺术特征等方面,都得到了日益深 细的研讨、解析,尤其是 20 世纪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之后.更活跃的学术环境得以建立,国外的学术思想、 学术成果被大量介绍到国内,在学术界内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些囚索最终形成了红楼梦研究的百花齐 放、百'家争呜的局曲,红学也因此进入的另一个高峰期 第一节旧红学阶段 一、关于旧红学 所谓旧红学,指的是“五四”时期以前,有关《红楼梦》评点、索隐与题咏。其中以评点派最具有代表 性,贡献也最为卓著 二、评点派 评点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的小说评论方法.即在阅读小说时,偶有所感.便写在书中相应的地方或写于书 头.叫眉批;或写于行间,叫夹批;或写于回前回后;等等。现在的评沦文章相比.评点显得散乱零碎,不 成系统。不过.由于评点的方法缺少规范的拘束,所以行义自由活泼。另外.因为评点是随感式的,所以往 往笔触生动.饶有趣味,和小说本文联系紧密。因此,这种古老的批评力一式至今还有人在使用为《红楼梦》 作评点者,被统你为“‘评点派” 最早为《红楼梦》作评点的是脂砚斋,以脂砚斋的名义进行的评点被称为“脂评”。从目前我们所掌握 的材料来看.脂评是与《红楼梦的创作同时进行的。但是.脂评最初并未得到人们重视。到胡适的《考证红 楼梦的新材料》及其《红楼梦考证》之后陆续发表.脂评才引起人们的注意、随后俞平伯撰《红楼梦辨》, 脂本、脂评才正式面世、并逐渐与“程本”构成分庭抗礼的局面。 脂评的发现在红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第一、脂评披露了《红楼梦》的创作情况。它使我们了解到《红 楼梦》是曹雪片在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成果,作者‘哭成此书”,足见其用情之专、用力3 之深.也可见《红楼梦》凝聚着作者毕生的心血。丈如第十三回批语.在处理秦可卿之死时.有“故赦之.因 命芹溪删去”之语.使我们得知为什么回目上是“‘淫丧天香楼”.可是实际上秦可卿没有按照第五回画册 上所示意的上吊而死。第二、脂评披露作者及其家世的情况。它对《红楼梦》是曹雪芹作了进一步的证实。 胡适据脂评断定《红楼梦》作者确为曹,得到学界认可。而且.甲戌本第 1 回批语:壬午除夕.书未成.芹 为泪尽而逝”.我们由此知道曹卒年在乾隆二十三年(17580。第三脂评对《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点作了 总结.其中有些评语相当精彩。如甲戌本第二回侧批说:“作者之念,原只写末世”。使我们对《红楼梦》 的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有了吏为深刻的体会。如第四十二回“兰言解疑癖”中,庚辰本旨评提出“钗 黛合一”的文艺见解:‘钗、玉名虽二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书之三十八回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是 回,使二人合而为一。”这样的评点,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人物形象,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第 四.脂评披露了《红楼梦》的索材来源情况。如第十七、十八回,宝玉因听说贾政要进园,连忙逃开,辰本 有侧批道:“余看之不觉怒焉,盖谓作者形容余幼年往事,因思彼亦自写其照、何独余哉”交代了这一情节 的本事来历。由于有上述作用,所以脂评历来为红学界所看重,甚至有“脂学”之美誉 脂砚斋以后、盛行于红学领域的还有多种红楼评点,如护花主人王希廉的《红楼梦总评》、《红楼梦批 序》太平闲人张新之的《妙复车轩评石头记》,大某山民姚燮的《读红楼梦纲领》等等,他们仿照金圣叹、 毛宗岗等人的方法, 就谈红楼梦一的人物、 章法、 义理等方商进行就事论事的评论。 这些评点水平参差 不齐. 既 有精妙之笔.也有过阔荒唐之处,其中主要集中与小说文本的题旨与钗、黛优劣之争等问题上 护花主人王希廉的要观点有二:一是他认为作品第五回是,红楼梦》的总纲领.二是尊薛抑林。比如他 认为“黛玉一味痴情.心地偏窄.德固不美,只有文墨之才;宝钗却是有德有才”一联系到当时正是一百一 十回程本流行之时.“拥林派”占了明显的上风.希廉能够坚持己见.实属可贵。. 张新之评论黛、钗说:在第七回回末评论中,他对宝钗几乎口诛笔伐:.“写宝钗热是骨,冷是面,巧 是本领,自郑庄、操、莽大奸雄化身”总体说来,他对林的好感要远胜对薛宝钗的 钗、黛之争其实主要是审美角度不同造成的。尊薛抑林的评点家多是从传统的闺范着眼,尊林贬薛的评 点家则多是基于宝、黛的爱情悲剧,二者都有非此即彼的偏狭之处,对《红楼梦》塑造人物的丰满性、多义 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领会。 上述评点家的优秀之处在于能够紧扣《红楼梦》的情节展开批评,帮助读者充分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 刻画之妙,剂析曹雪芹的创作意旨,廓清作品的结构,从而为读者拓展思路、提高鉴赏力提供方便。不过, 评点式的批评多为随感式,纯粹属于个人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方法,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持,所以无法形成完整 的批评体系.显得零散驳杂,对于红学史的发展而言,缺乏实质性的推动愈 二、索隐派 索隐派是 20 世纪初红学研究中形成的一个派别。 该派力求“索隐” 《红楼梦》 所写的“真内容”、 ““真 故事”。根据一些历史资料、野史杂记,来探究《红楼梦》素材的来源,《红楼梦》的本事究竟是子什么、 贾宝玉.等究竟影射何人之类问题。索隐派并无统一说法。其中影响较人的有“清世祖与董鄂妃”论、“明珠 家事”论以及‘“政治小说”二说。代表人物及著作有王梦阮、沈瓶庵的《红楼梦索隐》,蔡孑民(元培) 的《石头记索隐》,邓狂言的《红楼梦释真》等。他们被胡适称为晚清索隐派 早期红学的索隐研究主要是以猜测的方法来揣度《红楼梦》的本事,最详尽的一篇记载是周春的《阅红 楼梦随笔》提出张侯家事说,但影响不大。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明珠家世说”。张维屏在《松轩随笔》中 也提出类似的说法,这种以猜测的力一法进行沦述.并辗转流传的研究.实在缺乏科学.只能成为传说罢了。 王梦阮、沈瓶庵的《红楼梦索隐》是红学史上第一部自成体系红学专著。它第一次对索隐方法得出的结 沦中的一种说法进行系统的论述,《红楼梦索隐》在清末民初盛行一时的索隐派红学中十分重要的地位。王 梦阮、沈瓶庵认为小说《红楼梦》写的是清世祖与董小宛的爱情故事.这是《红楼梦索隐》一书的核心论点。 《红楼梦索隐》户还说黛玉就是小宛.它的逻辑抢理过程如下:小宛名白.故黛玉名黛,粉白黛绿之意 也,??小宛爱梅.故黛玉爱竹。小宛善曲.故黛仁善琴。小宛善病.故黛玉善病。小宛癖月.故黛仁亦癖 月??小宛姓千里草,黛王姓双木林??以如此所谓的‘关合之处”来进行人物的附会.实在是缺乏说服力。 在清末民初的索隐三派中.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影响最大,沦断及研究方法都带有系统性,这与作 者受到的西方美学教育不无关系。在此书中,蔡儿培提出《红楼梦》是关乎政治的“《石头记》者,清康熙 朝政治小说也。4 蔡从自己的基本观点出发,进一步推论,认为“贾府即伪朝(清朝)”、“贾政者.伪朝之吏部也。贾 敷、贾敬,伪朝之教育也(书曰:敬敷五教”)。贾赦.伪朝之刑部也。氏邢(音同刑),户妇氏尤(罪尤) 贾琏为户部,户部在六部位居次.故称琏二爷.其所掌则财政也。李纵为礼部(李礼同音) 蔡元培把《红楼梦》定性为政治小说,认为作者有拥汉反满的民族主义思想,丰富了《红楼梦》的思想 内涵.扩大《红楼梦》的研究外延,因此在红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蔡指出《红楼梦》在艺术创作 上采用了“层层障幕”的处理方法.造成“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艺术效果,都是真知灼见.对后来批评派红 学不能说毫无影响。认为《红楼梦》是写满汉关系.是清末民初比较流行的看法。他的索隐也有十分明显的 缺点.即完全忽视小说的虚钩性和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他将小说征引指实得过于具体,导致结论的不易立足, 因而被胡适嘲笑为“猜笨谜”。 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对索隐派红学给了十分有力的打击。他不仅发现大量的有关《红楼梦》的作者曹 雪芹生平的资料,落实了作者问题,而且还找到了著有脂砚斋批语的旱期抄本,最终证明《红楼梦》是以作 者身世经历为底本的文学作品。它既不是明清的宫闲变迁史,也不是明珠或其他官宦家庭生活的翻版、在胡 适提供的大量经过扎实考证的证据面前.索隐派红学进人了困境。蔡元培在《石头记索隐》第六版自序中虽 然回答了胡适对索隐派的批评,但辩驳的理由薄弱无力,已无法重振索隐派的威信。 无沦如何,自 1921 年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之后,索隐派红学从发展趋势上已进人衰竭时期。50 年 代以后,该派在大陆基本消失。 索隐派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对小说文本进行仔细的研读,并且对小说故事的“言外之意”给予 r 必要的重 视和探讨。但是.由于索隐派学者过于注重对小说文本之外的“‘微言人义”的追索,反将作者自身的家世 情况、小说的虚构特性以及《红楼梦。作品本身的艺术成就等方面的研究忽视了,从而导致了研究者陷人难 以自圆其说的尴尬局面。所以索隐派的研究被后来的学者看作“附会的红学”(胡适语)。 当然,不能由此一笔抹杀索隐派研究的功绩。换句话说,索隐派的研究是有一定的合理之处的。《红楼 梦》开卷第一回即开宗明义,作者直言此书乃“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敷衍出段故事来”那么,联 系到康熙朝的文字狱.敏感的研究者产生索隐“‘真事”的想法,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一事情。另外,既然清 人已经敏感地意识到《红楼梦》但云‘骄奢淫逸。将有恶终”’,并明确指出此书用意在“污蔑满人”“糟 蹋旗人”,、!可见《红楼梦》在乾隆盛世发出“悲音”,并不是空穴来风的乱写。何况蔡元培等人生逢中 国变乱之时,目睹清王朝的日益衰败直至灭亡,对于国家政权的更迭交替、王朝的兴衰沉浮.必然有着与今 人决不相同的感受和认识。他们站在时代的立场上,对《红楼梦》的主题创作意旨进行政治性的联系,并作 出饱含政治寓意的判断,自有其时代的具体原因,也为我们理解《红楼梦》提供了另一条独具特色的思路。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红楼梦》。蔡元培等人的索隐红学,帮助我们切实了解 20 世纪初叶人们的文本 阅读习惯以及文化接受倾向,进而从宏观的角度把握近现代之交的中国文化脉络和走向提供了有力的例证, 是《红楼梦》接受史中不可或缺的一节。 第二节新红学阶段 一、关于新红学 新红学是指以胡适、俞平伯为代表的考证派,其创始人是胡适、俞平伯和顾颇刚。其后周汝昌、冯其庸、 吴恩裕、吴世昌、刘世德、、邓绍基、胡文彬等人,也在考证方面作出了突出成绩。“新红学”是在胡适、 俞平伯和顾领刚通讯讨沦《红楼梦》的问题中酝酿成熟的,时问大约是在 1921 年 4 月到 1921 年 11 月“新红 学”这一概念最早是由顾刚为俞平伯《红楼梦辨》所作的序中提出的:.“红学’研究了近一百年.没有什 么成绩;适的著作??我希望大家看着这旧红学的打倒,新红学的建立。” 考证派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的探究: 第一,关于《红楼梦》作者及其生平家世的研究。如《红楼梦》作者是谁。后四十回作者是谁?曹雪芹 祖籍何处。曹雪芹卒为何年?等等这一类研究,被称为“曹学” 第二,对《红楼梦》版本的研究,包括分析各版本间的源流异同,以及何种版本最接近原著风貌。这一 类研究,通常又被称为“版本学”。 第二,对脂本系统、脂砚斋评语的研究,又叫“脂学” 第四,根据脂批或其他一些材料.对后四十回“佚稿”情钧的探求.又称“探佚学”- 第五,对《红楼梦》研究史的研究.对有关《红楼梦》资料的评价、整理、探考,对书中的典章制度、5 饮食服饰的研究.等等 这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大致可以概括考证派研究的范围一。其中前四个方面的研究受到红学考证派大家 周汝昌的推重 二、胡适 1921 年,胡适发表了《红楼梦考证。、胡适的红楼梦研究只是他力图推行新文化运动的一个手段,他借 此提高通俗文学的地位,宣传他的“双线文学的新观念”,并以此向世人灌输一种思维和做学问的科学方法。 胡适认为他之前的《红楼梦》研究者都有方向性错误,所以他把以往的研究统斥为“附会的红学”。胡适以 “作者之生平”这个问题为突破口,运用传统的治经学、史学的考证的方法,考证出曹雪芹的生平与曹家盛 衰的历史,认为《红楼梦》“‘只是老老实实的描写这个‘坐吃山空’、‘树倒猢狲散’的自然趋势”.“是 一部自然主义的杰作”艺这就是最旱由胡适提出的、后来非常著名的‘自传说”- 胡适对《红楼梦》研究的贡献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肯定《红楼梦》的作者为曹雪芹。胡适从大举的文献资料中搜集到曹生平家世的宝贵资料,并由 这些事实断定《红楼梦》是曹的自叙传。解决了作者的问题.就使《红楼梦》的研究具有起码的墓础。 其次.胡适从版本方面考正《红楼梦》是没有完成作品。他认为后四十回是高鹦的续作。胡适认为后四 十回不是曹雪芹的创作.只是他的一种假没,并没有举出确附可信的证据、另外.他还认为后四十回的回目 是原书就有的,所以,胡适判断后四十回大体没有违背曹亏芹的意思。今天看来,在新发现的材料和后来学 者的考证成果验证下,胡适的观点中关于作者和后四十回论断还是比较可靠的。至于他提出的“自传说”, 则由于过于落实小说文本,忽略了小说的虚构性和材料的多方面来源等特性.致使他得出了不恰当的沦断。 而这一点,对于后来的考证派红学家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第二,胡适用治经学、史学的态度来治小说《红楼梦》,把考证的方法运用于小说《红楼梦》的研究, 从而继评点派和索隐派之后,为《红楼梦》研究提供了新的科学的方法。胡适的这种考证研究法为《红楼梦 分的研究解决了十分重要的疑案,扫清了《红楼梦》研究过程中的一些障碍,而以因此吸引大批的学者跻身 于《红楼梦》及其研究领域,因为考证的方法是历代学者治经学、史学的重要手段,所以,将考证的方法引 人小说〈红楼梦〉的研究,增加了《红楼梦》研究的学术含量和学术价值,增强《红楼梦》研究的学术吸引 力,提升了小说《红楼梦》实际的学术地位。不可否认,《红楼梦》研究能够成为一个专门的现代学术研究 门类,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所以说,胡适对于《红楼梦》研究作出的贡献是不容置疑的 三 俞平伯 考证派红学,除了胡之外,就不能不提俞了。俞平伯一生致力于《红楼梦》考证方向的研究,他受胡适 的影响.井在胡适的研究基础上将研究推向纵深。他从作者和背景的研究转移到文本的研究,他从历史的眼 光转变为文学的眼光。而且.可贵的是他以鉴赏为从主建构出一套评价原则和系统.使得他的评价具有学术 的品格。因此,“从学术上看,胡适是‘新红学’的开山者,俞平伯则是完成者”’ 经过多年的治红生涯.晚年的俞平伯对《红楼梦》研究的历史给予了言简意赅的概括他说:.‘红学之 为浑名抑含实义,有关于此书性质之认识。早岁流行,原不过纷纷谈沦,即偶形诸笔耀固尤所谓学也及清末 民初, 王、 蔡、 胡二君, 俱以师孺之身份. 大谈其 《红楼梦》 , 一向视同小道或可观之小说遂登大雅之堂矣、 ” 这几句话把百年的红学历史做了一个全局性的梳理,其议论的精辟透彻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他指出了 “‘红学”从带有戏谑成分的称呼发展演变为一门真正科学意义上的学术研究门类这一客观过程。其次,他 把红学研究的重镇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王国维代表的批评派,二是蔡元培代表的索引派,三是胡适代表的考 证派。这种划分无疑是为红学研究的力一法进行了模式化分类,井指出红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是《红楼梦》 研究发展、兴盛的必要保证。至于各种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问题,俞平伯认为是不分伯仲、齐有道理的。这种 宏观的眼光和包容的态度无疑标志经过一个世纪的研究.、红楼梦研究进人更为成熟的阶段.即红学研究的 反思阶段.理性的回归与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对于红学的健康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四、其他考证派红学家 周汝昌是考证派红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红楼梦新证》是对曹雪芹家世生平资料搜罗最为齐备、考证最 为细致的著作,其考证重点在曹雪芹的家族历史和作者的生平事迹。对于《红楼梦》的版本问题、脂批问题、 文物问题等,他都有创见。但是,他认为红学包括曹学、版本学、探佚学、脂学.而对《红楼梦》文本本身 的研究不在红学范畴之内’,这便局限了红学的发展空间。6 吴恩裕、吴世昌是五六十年代考证派红学的中坚力量.与周女昌呈现鼎足而立的局面。吴恩裕的《曹雪 芹丛考》以搜求曹本人的生平事迹见长,而吴世昌的《红楼梦探源》研究《红楼梦》的版本和成书过程。 总之,考证派红学的研究重点在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家世生平的考索、《红楼梦》版本的考订、 《红楼梦》后四十回的情况以及脂本、脂批的研究等几个方面,他们的研究为我们阅读《红楼梦》扫清背景 障碍、知人论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当然,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主观研究的疏漏,他们的研究有时也陷入 无法自圆其说的境地。 第三节 批评派的红学研究 1904 年光绪三年《教育丛书》刊载了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这篇论文的发表.不仪揭开了现代红学研 究的序幕.而日,把一种崭新的小说研究方法引人到文学研究领域.因而在《红楼梦》研究史上占有举足轻 重的地位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沦》的最大贡献是运用美学的方法来研究《红楼梦》即第一次将西方美学批评理论 引人到中国古典小说(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领域,为中国文学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他是第一个 运用西方哲学和美学观念.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衡定《红楼梦艺术价值的人。这不仅在红学史上,在学术发 展史上都有重要意义。 王国维明确提出《红楼梦》是“彻头彻尾之悲剧”,是悲剧中之悲剧!”他批评传统的大团圆结局的戏 曲小说,进而对’吾国人之精神”进行反省。叔本华在分析悲剧发生的原因时,淡到三种类刑,其中最后种 尤其值得注意。因为它不需要布置“可怕的错误或闻所未闻的意外事故、也不用恶毒已到不可能的极限的人 物;而只需要在道德上平平常常的人们,把他们安排在经常发生的情况下,使他们处于相互对立又的地位, 他们为这种地位所迫明明知道,明明看到却互为对方制造灾涡,同时还不能说单是那一方面不对”;王国维 认为《红楼梦》正是描写了第三种悲剧,从而深刻揭示出《红楼梦》悲剧艺术的伟大。 第二章 《红楼梦》的作者 清代乾隆前期,《红楼梦》这样一部世界名著横空出世.可是,它的作者是谁,这在很长时间里却是一 个谜。包括乾隆五十六年(1791)、五十七年(1792)程伟元、高鹗光后两次刊印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 时,他们也不清楚作者到底是谁。程伟元在《红楼梦序中》老老实实地承认:《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 作者相传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惟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他们并非没有钻研过这一问题.因为他 俩很早就关注这部书了。高在程甲本《红楼梦序》中说:“予闻《红楼梦》脍炙人口者.几廿余年”在程乙 本的引言中,他们吏是延长了时问:“是书前八十回,藏书家抄录传阅,凡三十年矣.”可见,在这么长的 时间里,《红楼梦》这么流行.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竟然都不知道作者是谁。直到 20 世纪初,以胡适等人 为代表的新红学派.经过系列考证.方才认定:《红楼梦》的作者为曹雪芹。至于现在,虽然大多数人都认 为作者是曹雪芹.但是仍然有人有不同看法,而且不断有新看法出现。我们首先罗列前代有关材料来说明问 题.这些记载都涉及红楼梦的作者问题,从这此材料来看《红楼梦》的作者确实应该是曹雪芹。 首先是清代乾隆时期的著名诗人袁枚,他在《随园诗话卷二》,说:“康熙间,曹练亭为江宁为织造?? 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明确提出《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最有力的证据是水忠的诗《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姓曹)》,诗中说:“传神文 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擎擎宝玉两情痴,儿女闺房语笑私; 二寸柔毫能写尽,欲呼才鬼一中之”,“都来眼底复心头,辛苦才人用意搜;混沌一时七窍凿.争教天不赋 穷愁!”这几首诗明显写的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红楼梦》,不可能如某些学者所说是与当今所见的《红楼 梦》不同的另外一部小说。作者明确表示遗憾“可恨同时不相识”,可见是同时代的人。据吴恩裕先生考证, 诗作者永忠,字良辅,又字敬轩,号耀仙,又号集仙。敦敏、敦诚、墨香、永忠这些人在一起,自然会经常 谈论到《红楼梦》,这一批宗室成员,都是些不得志的人物,他们对《红楼梦》中描写的繁华的过去有着强 烈的留恋,对目前的凄凉有着太多的感伤,这些都是与小说中的情调相一致的,所以他们读过《红楼梦》以 后,都情不自禁地用诗歌的形式咏叹、抒发自己的感情,这也是他们共同喜爱《红楼梦》的原因之一。 至于在八十回本《石头记》脂砚斋评点文字中,更是多次出现曹雪芹为该书作者的说明,这就不再举例 了。 综上所述,在没有新的材料之前,我们仍然认为《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关于作者的家世7 曹雪芹的祖先,过去有很多种说法,甚至有人说他是曹操的后人,也有将曹雪芹与诗人曹植相提并论的。 这些传说都不可信。根据有关记载可以得知.曹雪芹的始祖是曹世选(又作曹锡远.还有说是单名叫曹宝的) 曹家本来是汉族人.而且应该是读书人家。在万历四十七年(1619)被后金俘虏,沦为奴隶.成为“包衣”, 隶属于多尔衮的正白旗。诉谓“包衣”,是满愈译音“包衣阿哈”的简称.意为家庭奴隶。这仲包衣身份, 世世代代都不能改变。即使后来曹家飞黄腾达.也不能改变他们家“包衣”的性质 曹雪芹的高祖曹振彦.在明朝灭亡时跟随清兵人关。在此之前.曹振彦已经凭借自己的文化知识,开始 担任官职,而不是一般的从事耕种、做杂活的普通包衣。1634 年曹振彦已经升任多尔衮属下的“旗鼓牛录章 京”清兵人关时,多尔衮势力最为强大,且是摄政王,正白旗战斗力最强,连顺治皇帝都称他为“皇父” 或’“父王”。在这个集团中,当然升迁的机会就更多。顺治七年(1650),多尔衰英年早逝( ), 正白旗被顺治帝收回,成为皇帝亲自统领的上三旗之-。(另二旗为正黄旗与镶黄旗),曹家也因此成为皇 帝的家奴。曹振彦作为皇帝的家奴,已经逐渐取得了皇帝的信任。 曹家家族之所以能够达到极盛。与他的曾祖父曹玺这一辈有关。振彦有二子:分别是曹玺、曹尔正(有 人说为尔玉。后均改为单名曹玺与曹鼎)。曹玺与父亲 一样,也是因为军功被提拔到内廷.后二等侍卫,康 熙二年(1663)他以内工部郎中的职衔出任江宁织造, 来到南京。 康熙 《上元县志?曹玺传》 中说他精明能干. 上 任之后,“积弊为之一清”,深得朝廷倚重、看来他确实是身负重塑朝廷形象的重要使命来到江南的,这一 使命也显示了他在当时的声望。更重要的是.他的妻子孙氏曾经是康熙皇帝的保姆.这身份对曹家的兴旺发 达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曹玺担任江宁织造,任务是随时将江南一带的吏治民情、社会动态向皇上专门汇 报。。正是由于他们这种身份,所以江宁织造这看起来不起眼的官职,在当时却是炙手可热。曹玺担任此要 职,从康熙二年(1663)一直做到康熙二十三年(1681)病死任所。其间,多次得到康熙的奖励,并被授予“三 品郎中加四级”的职衔。工部郎中只是三品,但是加四级就相当于正一品了,所以曹世选与曹振彦两代夫妇 都得到一品的封浩。曹玺去世后,康熙皇帝南巡到南京,还特地到织造府看望曹玺家属,以示慰问。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曹家最有能力的人才之一。曹玺有两个儿子,分别是曹寅、曹宣、曹寅字子清, 号谏亭。因江宁织造署中有曹玺亲手种植的一棵楠树,下有草亭,所以曹寅自号谏亭。他由于母亲的关系, 小时候曾经当过康熙皇帝的伴读(也有人认为.曹寅小时候一直在江宁织造府读书.没有做过康熙的伴读). 曹寅在江南,很得人心。他不仅是精明强干的政治能手,对康熙忠心耿耿,是康熙放在江南的代言人; 同时又是优秀的文人,很能笼络汉族士子。其实,曹家本来就是书香世家,曹玺在江南时期,就很得当地文 人的欢迎。因此,曹家成为文人聚会的中心。曹寅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他去世前,曾经将自己生平的诗加 以遴选,编成《谏亭诗抄》八卷。他的诗作,得到当时许多文人的高度评价。 康熙在位期间,曾经六次南巡,后面四次南巡都是在曹寅任江宁织造期间,每到南京.都是住在他的织 造府。其中康熙三十八年(1699)南巡时,曹寅的母亲孙氏晋渴,康熙看到她时很高兴,说:‘此吾家老人 也”当时堂中正值营花盛开.于是康熙亲笔书写“营瑞堂”的匾额.赏赐给孙氏‘“置瑞”二字,感情颇深, 古人以‘“置”喻母,“瑞”指人瑞,孙氏这年已经六十八岁了。从这些地方.都能看到曹家与康熙的亲密 程度。 曹寅在江宁织造任上.一直做到康熙五十一年(1712)五十五岁去世时为止。当时他在扬州.由于偶 染风寒,转为疟疾,最后不治而死从他生病时起.康熙就非常关注,不断了解其病情发展情况,并及时指示 用药.曾命快马从京城驰送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金鸡(金鸡纳霜,奎宁)到扬州,可惜药送到时曹寅已经去世。 曹寅去世后,康熙甚为痛惜,于是特地提出让曹寅年仅二十四岁的儿子曹 继任江宁织造, 曹 明明是个 无知小孩”.根本不堪江宁织造这样的重任,后来两淮盐运使噶尔泰就说他“年少无才,遇事退缩.”“雍 正就一针见血地批评道:“原不成器”噶尔泰还说:“臣见过数次,亦平常”雍正则批:.“岂止平常而已”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他们联合起来为抄家找的借口)尽管如此.康熙仍然安排曹 继任.从中可见康熙对曹 家的信任、关心与体贴。 不过,曹家虽然苟延残喘.却最终没有能够逃脱被抄家的命运。雍正五年(1727).曹家 因为“骚扰择 站”以及“亏空织造款‘等罪名被罢职抄家。曹家被抄家后,所有的房产、地产、奴仆等都被没收,雍正转 而将它们赏赐给继任江宁织造隋赫德。抄家之时,形势极为紧张。一方面,雍正派江南总督范时绎,将曹家 财物,固封看守,并将重要家人,立即严拿.包括家人之财产,也要固封看管同。时让范时绎注意捉拿准备 到江南通风报信的人,以挖出背后的人物。可见雍正对这一起抄家,异常关注,但是最后仅仅是抄家、赔补, 让曹颊枷号,应该说是挺照顾的了。当然.也有人认为,曹寅家族在江南一带很有声望,尤其是在知识分子8 阶层,口碑很好.何况他们是康熙在江南的代表,如果康熙一死,雍正就将曹家彻底搞垮,这对雍正上台的 合法性以及雍正的个人名声来说,也不太好。所以,雍正一直忍到雍正五年(1727),方才下诏对曹家抄家, 而且罪名主要是“骚扰释站’,这些都是有着相当复杂的背景的。 曹雪芹约出生于雍正元年(1723),正是这样一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期。 二、曹雪芹的生平、 曹雪芹.名需.字梦阮,号雪芹.亦号芹圃或芹溪居士。他是曹寅的孙子、曹 的儿子大约生于雍正元年 四月二十六日(公兀 1723 年 5 月 31 日),卒于子午除夕即乾隆二十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公元 1763 年 2 月 12 日),享年四十岁。当然,关于曹雪芹的生卒年有很多种说法。就生年而言,有不少人 认为曹雪芹应该出生得比较早,否则就赶不上曹家的繁华时代了,更不可能看到康熙南巡的空前盛况。同时, 雍正五年(1727)曹家被抄家,曹雪芹当时如果太小,也不大可能对自己家族的过去有太深的记忆。因此, 有人认为他应当出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还有人认为应该是康熙五十四年(1715),胡适认为是康熙五 十六年(1717)。这样的话,曹家被抄家的时候.曹雪芹至少已经有十几岁了,既曾经经历过当初的繁华盛 世,又对抄家的惨痛有切身的感受。这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生活基础与感情因素。 曹雪芹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曹家抄家前的幼年时期,这时期曹雪芹主要生活于南京, 从雍正元年到雍正五年(1723 --1727);第二是抄家后迁居北京时期,这一时期主要生活于北京城内,从雍 正六年到乾隆五年(1728 一 1740);第三个阶段是曹家再次遭受打击彻底衰落时期,曹雪芹由城内迁居西山, 《红楼梦》也创作于这时期,即乾隆六年到乾隆二十八年()。 在第一个时期中,曹雪芹只是一个尚末懂事的小孩。他的童年时期,物质生活应该相当富足。虽然这时 候曹家已经没有曹 在世时期的繁华景象,但织造府的生活锦衣玉食、奴仆成群等词汇来描述,并不过分。正 是由于比较好的物质生活,所以曹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文化、艺术教育。这从《红》中就可看出受到了各种 文学艺术作品的熏陶,而且多才多艺。当然,尽管曹在雍正初年仍然过着豪华的生活,但是他们全家的精神 生活非常压抑。幼年时期,一直生活在这样的压抑氛围之中,对曹雪芹忧郁的诗人气质的形成,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 经过抄家之后,曹家确实败落了,不仅没有了政治地位.经济上也非常窘迫。 曹家的再次衰败,大约发 生在乾隆四年(1739)。这次的遭遇比雍正五:年(l727)那次抄家更惨。虽然具体详细的情景我们已经不得而 知.但是从其结果来看.曹家经过这次折腾,已经彻底衰败了。从有关的蛛丝马迹来看,这次事件很可能与 涉嫌谋反有关。 另外这一次变故,也很可能与曹家自己的因素有关。《红楼梦》中探春曾说:“可知这样大家人家,若 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这是说,自作孽.不可 活。从《红楼梦》中的有关描写来看.作者对长房一直有看法。宁府与荣府,作者对荣府颇多亲近之情.对 荣府则深恶痛绝,曾经借柳湘莲之口说;“你们东府里.除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 这话说得相当难听。另外,在金陵十二钗判词与《红楼梦曲》中.曹雪芹更是自直接出面,将所有的罪过全 部推在宁府。说什么“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明显是为荣府辩护。 这样的人生经历,对曹雪芹来说,也许是太不幸了。造化弄人.让他从幸福中再次惊醒。本来,曹家以 为痛苦已经过去,繁华已经回来;可是,短暂的复兴.犹如场春梦,到头来依旧是一场空。《红楼梦》中充 满人生如梦的虚无思想,与曹雪芹这样的人生经历显然密切相关。《好了歌》及其注解、十二金钗的判词、 《红楼梦曲》等等,作者都反复渲染这样一种情调:“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 无情的分明报应、认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散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 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人空门. 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飞鸟投林. 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十净” v 曹雪芹此后的生活.有关资料记载很少,应该是日见贫困了。《红楼梦》中曹雪芹说自己“背父兄教育 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甚至是“学户椽蓬墉.瓦灶绳床”,可见他此后生 活的窘况。敦诚的《寄怀雪芹》;诗中写道:.‘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残杯冷炙有德色,不 如著书黄叶村”这首诗第一句:“劝君莫弹食客铁”.所用典故出自《战国策?冯援客孟尝君》,后面的典 故出自杜甫的诗《奉赠韦左承丈二十二韵》: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敦诚所 用的这些典故.形象地说明曹雪芹的末期生活,已经到了何种地步 落拓京华的曹雪芹,并没有因为自己生活的日益贫困,就四处干谒、侯门曳据了。他从小形成的艺术气9 质与独特的人生经历,使他迅速成长为一位具有铮铮傲骨的伟大的艺术家。在宗学里当差,使他有机会结识 一批同样沦落不遇、也一样才华横溢的贵族子弟,比如敦诚、敦敏兄弟他们相聚在一起,狂放不羁,高淡阔 论,饮酒高歌。 就在这一时期,曹雪芹开始创作《红楼梦》了。最迟在乾隆十九年甲戌(1751), 《红楼梦》前八十回初 稿已经写成。曹不断修订整理,前后十年左右的光阴。“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 章回”,“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正是曹雪芹呕心沥血写作、修改《红楼梦》的绝佳写照。 乾隆二十七年(1762)冬天,饥寒交迫中的曹仍然在苦苦地修改润色着他的不朽巨著《红楼梦》、但是.由 于一生坎坷迭遭折磨,加上创作这样一部巨著.耗费他太多的精力,他的身体状况与精神状态,都已经承受 不了任何打击。这时他的幼子又不幸天折。曹雪芹悲痛欲绝.不久.也就离开了人世。仅仅留下他的千古绝 唱《红楼梦》 第三章,《红楼梦》的人物 一、贾宝玉 贾宝玉历来是红楼人物评论中争论最多的一个。要能较准确地认识他,必须把握住他的最基本特征来进 行分析。第三回他一出场时,作者就在两首“西江月”词中为他作了画像,他给人们一个突出的印象便是开 头两句说的:“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事实上,书中的许多人物也是这样看待他的,他的母亲王 夫人就说“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无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众姐妹也曾说过:“别和他说话 才好,要和他说话,不是呆话,就是疯话”所以兴儿向尤氏姐妹说到宝玉时,就说他“成天家疯疯癫癫的, 说的话人也不懂,干的事人也不知”。其实,贾宝玉是一个非常“聪明灵慧”的人,并无生理上的精神病态; 那么他的这些疯、癫、狂、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清代有一个词论家叫况周颐的说得好:“狂者,所谓‘一 肚皮不合时宜’发见于外者也”《蕙风词话》贾宝玉正是一个在思想、行动上都与封建世俗的现实要求格格 不入,因而也不容于世的狂怪之人,作者曾借警幻仙姑之日,点出贾宝玉“于世道中未免迁阔怪诡,百口嘲 谤,万目眶毗”就是对他的狂怪性格的一个很好注脚,说明他是一个不合封建制度之“时宜”,因而受到封 建卫迫者们的“百口诽谤,万目眶毗”的封建版逆者。具体来说,它有一些什么表现呢?择其要者,概括起 来有: 在人生道路上,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一般走的都是一条由读书做官,从而达到光宗耀祖,显亲扬名的道 路,这也是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的。贾宝玉的父亲,从小也就是这样要求他的:“什么《诗经》古文, 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目的就是要他参加科举考试。然而他 却偏偏不肯去读这些东西,读了几年,“上本《孟子》就有一半是夹生的,若凭空提一句,断不能接背的, 至‘下孟’就有一大半忘了。”他当然不是不读书,而是所爱不在此。他称《会真记》为“真真这是好书!” 不仅爱看,而且能记,还随时能用几句,与对〈四书〉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 中国封建社会几干年来的传统观念都是男尊女卑,妇女地位从孔子开始就说“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论语?阳货》)此后则是夫为妻纲,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夫权成为中国儿千年来绑在妇女身上的 一条绳索。历来的文学作品中,虽也有为妇女鸣不平的,但只是哀其不幸,最多为之一掬同情之泪而已。贾 宝玉则不然,他不但有一番从古未有,惊止骇俗的“奇”语“怪”论:“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 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同即还有一种“呆意”:“料定原来天生人为 万物之灵,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情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这不仅与传统的观念大 相径庭,而且完全颠倒过来了。因此不能被人不们视为“奇’,而且“呆”了。贾宝玉这种“女儿”观,在 实践中证明它甚至是突破了阶级界限的。他不但“待姐妹们都是极好的”,在一般情况下,即使对众丫鬓也 一样友善相处,“有时又为丫头们掩过饰非,就是怡红院外的丫头如平儿、鸳鸯受了委屈,他也替别人去向 她们赔不是,为她们心里难受。特别是晴雯之死,使他发出了从未有过的怒吼:“毁波奴之日,讨岂从宽? 音日悍妇之心,忿犹未释一”在《芙蓉女儿诔》中,他还用了世界上最美好的辞语来歌颂被屈死的晴雯。在 中国历史上和古代文学史中,有谁见过一位贵族公子曾经这样赞美过他的丫鬓呢?在贾宝玉的眼里,晴雯不 是一个丫鬓,而是天地间灵淑之气的化身。他是把她作为一个清净女儿来加以至美赞颂的。无怪乎人们对他 的言行根本无法理解,只能像兴儿说的那样:“说的话人也不懂,干的事人也不知”了 与上面两个问题密切相关的是他的婚姻爱情问题。宝、黛二人自幼耳鬓厮磨,产生了爱情,这是古代戏 剧、小说中常见的情景,不足为奇;奇特的是宝、黛爱情产生、发展在宝玉身边有一大群女孩子。这样的环10 境中,而贾宝玉却爱上了一个与封建传统婚姻标准大相径庭的林黛玉。仅因这一点就把它放在全部传统婚姻 标准之上岂不更为怪哉?钗嫁黛死,这种违反封建统治阶级常情的爱情被扼杀之后,贾宝玉竟然“眼睁睁把 万事全抛”,“悬崖撒手”,出家当和尚去了。这种怪事,也是世人所不可理解的。正如“脂批”所说“若 他人得宝钗之妻,畴月之妾,岂能弃而为僧哉” 最后, 贾宝玉在当时来说还有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 就是他是一个“不安本分的人, 竟一味的随心所欲”。 但贾宝玉的种种“随心所欲”的愿望和行止,在当时是受到极大的束缚和限制的,这种要求和现实之间的矛 盾就使他产生种种的苦恼,他那无所不在的“似傻如狂”,他那无穷无尽的“新愁与旧愁”就是这种矛盾冲 突的产物。在最后要求与理想不能得以实现,在他自己“一点儿做不得主,行动就有人知道,不是这个拦就 是那个劝的,能说不能行”的情况下,于是他甚至又说出了要“化灰化烟”,“再不托生为人”的话来了。 贾宝玉长期过着锦衣玉食,姆仆成群的富贵生活,在别人(比如秦钟)羡慕尚且不及,他却总想离开这个世 界,这对世人来说,不又是十分不可理解的么? 总之,“世人都晓神仙好”,准有功名、金钱、娇妻、子孙忘不了,而贾宝玉为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为了不受这个现实的束缚和压抑,他都毅然把这一切抛弃了。怎能不被世俗工视为不可理解的怪物呢? 总的来说.贾宝玉是一个产生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人物,他具有这个时期的一些新的思想意识;但它只是 一种朦胧的、不自觉的意识,还处在十分幼小的阶段。因此,每当受到挫折时,他就大叫大嚷,要化灰化烟, 再不托生为人,表现得十分软弱。因此,如果把这个人物说成是什么“战士”、“革命者”之类.那都是溢 美之辞.根本不符合他的实际。同样,无视他作为“今古末有之一人”(“脂批”语)的特点,只看到他身 上还有种种旧时代的污垢,而看不到他与“世人”截然不同之处,而把这个人物说成是地主阶级的浪荡公子, 多余的人,甚至色情狂等等,也是十分不恰当的。因为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意义,不在于他带有某些旧时代 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而主要还在于他身上是否有新的、当“世人”所没有的东西,哪怕它还处于很 微弱、萌芽的状态。这个道理同样是适用于评价文学史上的一些人物形象 二、林黛玉 一提起林黛玉,许多人往往就会想起她的“小性儿”,心胸狭隘,说话尖利刻薄等等使人不喜欢的性格 来,这些固然是事实,但这种事实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是她在特殊环境下为捍卫自己的自尊心维护人格尊严 的一种行为,是对伤害了她的自尊心和人格尊严的人和事的一种抗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和她所处的具体 环境中,她的这种表现是合理的,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其实,她的这种命运并非一开头就铁定了的,相反,她曾面临过一个比较好的前景,可以设想,如果林 黛玉懂得利用这种条件去施展一些手段,她的命运将完全会是另一个样子,然而,她却毅然选择了另一条道 路:“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也就是说她一定要保持自己固有的的高洁品质,她决不强颜媚 俗,不肯委屈自己的心志去巴结讨好别人。 因此,由于坚持固有的高洁本性,因而不见容于污淖般的世俗,从而又引起自尊心对世俗污淖的更大不 满,这些作用的循环往复,就形成了林黛玉性格与现实的尖锐冲突,她的所谓“小性儿”,爱挑剔,说话尖 酸刻薄的特性,便是这种冲突的产物。所以说林黛玉的这种特点原非她的本性,它只是对现实加给她的种种 伤害的一种反应和抗击。它不是一种性格缺陷,而是一种斗争表现。 相反,在一般正常的情况下,林黛玉向人们展示的本来性格是善良、率直、热情和胸怀坦荡。贾宝玉因 一时苦闷而戏写了一首揭,被黛玉看见了,觉得十分好笑,便忙拿去和史湘云一起看,并不因湘云不久前曾 当众说过她像台上的某个戏子,引起与宝玉的一场大风波而记恨湘云;在拢翠庵品茶时,妙玉当着宝玉、宝 钗之面说林黛玉:“你这么个人,竟是个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黛玉一点也不介意;大观园里的诗社 作诗,于此道不大当行的李纨作裁判,她常有意无意地把黛玉名列宝钗之后,尽管宝玉曾多次提出异议,黛 玉本人却从不计较;由于经常与宝玉闹别扭,紫鹃就此曾当面批评她:“宝玉有三分不是,姑娘倒有七分不 是。”在这类问题上紫鹃虽然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黛玉却一点也不责怪她,虽然她不过是个丫头。 在这些方面,被人们目为小性儿、心胸狭隘的林黛玉,不是都表现得非常豁达和气度宽宏么?香菱要学诗, 林黛玉毛遂自荐:“你就拜我作师。我虽小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既热情又谦虚。在教诗的过程中,先 对她讲一般原理,后又指定并借给必读书,然后命题作诗,不合适的坚决打回头,直到满意为止,真正做到 了她自诩的“诲人不倦”。在贾府中,几曾见过这种真诚、热心的助人为乐的事情呢? 林黛玉的这种优秀品质还同样表现在对待婚姻爱情的态度上。 她和贾宝玉的爱情, 是建立在互为“知己”11 以及她从不讲“仕途经济”这一类“混帐话”的共同思想意趣的基础上的。总之,林黛玉是一个善良、热情、 胸怀坦荡的人,但由于环境的原因,在这种本来性格的外面,常被一层伤惑、“小性儿”的表象笼罩着,使 人不易真正理解它。在林黛玉的吐格中,尤其须要注意的是像从来没有谁像贾宝玉把妇女的地位看得那样高 一样,也从没有哪一个女性像林黛玉那样有如此强烈约自尊心,如此执着地维护人的尊严。这种性格是带有 深刻的时代意义的。从这个特征所反映的思想体系来说,它是一株幼芽;从这个特征所预示的发展过程来说, 它是一个信号。因此它既是幼弱的、朦胧的,却又是新生的、发展无量的。它在封建势力的重压下最后夭折, 正是表现了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种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矛盾。因此它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毁灭了, 但却展示了代表这种历史必然要求的新事物一定会获得胜利的历史趋势。这就是林黛玉这个形象的悲剧意义 三、薛宝钗 薛宝钗历来是红楼人物评论中争论较多的一个。无论是对整个人物甚或是她的某些言行往往都存在着截 然不同的看法。争论之激烈,两百多年前曾达到两个好朋友之间“几浑老拳”的地步,就是在今天,这种争 论仍未结束,薛宝钗的品德优劣似乎仍在未知之数。究其原因,乃在于这个人物之所言行,颇有与一般人不 大相同之处,足以迷惑一些人。这一点也许早在作者之所料中,所以作者确是花了一点心机,给读者作过一 些暗示的,可惜并非大家都能意会到,因而仍然争无休止,真是有负作者一片苦心了。那么作者是如何向读 者示意的呢?这可比,从宝姑娘的姓氏说起 薛宝钗姓薛, “薛”与“雪”谐音, 即“雪”的意思。 所以“金替雪里埋”,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丰年好大雪”等等,凡与薛宝钗有关的判词、曲子、俗谚口碑等都有一个“雪’‘字。所以兴儿向尤氏姐 妹介绍她时便径直说:“还有一位姨太太的女儿,姓薛,叫什么宝钗,竟是雪堆出来的。”雪总是和冷联系 在一起的, 接触薛宝钗就常常会有一股冷森森的感觉。 你看, 她吃的药丸名叫“冷香丸”。 身上又有一股“冷 香”。她的住所蘅芜苑,在她住进去之前,里而的许多奇花异草,只是“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到她 住进去以后,贾母和众人游大观园到她的住处时,却见“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及进了屋,雪洞一 般”。这真是一件怪事:凡是与她有关的东西都这样冷得出奇,无怪乎人们会称她为“冷美人”了。更为奇 怪的是,偏偏这样的一位冷美人,却从小得了一种怪病,据她自已说,这种病的病根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 热毒”引起的,这一方面是嘲骂了薛宝钗的父母,另一方面在说明薛宝钗的这种病是根深蒂固的一种先天顽 症,它是本性难移的。所以“冷香丸”的药性尽管寒凉如此,却不能从根本上治好她的“热毒”,只能在病 发时吃一丸下去收到“效验些”和‘好些了”为暂时效果 薛宝钗外面很“冷”,冷得象“雪”一样,内心却很“热”,热到生“毒”的程度,这是作者塑造这个 人物的一个总体构思,也是作者用种种比喻手法暗示给读者的意向,因而也是读者认识、分析这个人物形象 的一把总钥匙。至少在主要方面是如此。 作者特意在薛宝钗身上设置了这样一组“冷雪”与“热毒”的矛盾现象,可以说是揭示了这个人物一种 非常重要的性格特征,即外冷内热,表里不一。这种个性反映在她的待人处世上就表现得虚伪世故,工于心 计。 形成她的这种性格特点是和她奉行的一条根本人生哲学紧密相关的。 形成薛宝钗的这种性格特征还有另一重要原因,那就是薛宝钗是一个饱受封建文化教育熏陶的人。按照 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思想即程朱理学的要求来说,人是不准有私欲的,而众多的“闺训”、“女诫”之类, 对妇女思想的束缚尤其严厉。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这是天生的本能,薛宝钗也遇事想要有“便宜”, 她还特别向往宝二奶奶的位置,这种欲望自然与她所受的教育发生矛盾。为了调和它,于是她也只有走上面 所说的那惟一条路了。 与她所受的教育状况有关的是,还须注意到,我们决不要以为薛宝钗在任何时候,任何事情上都是表里 不一,虚伪做作的。这样反而把她的性格理解得简单化了。薛宝钗在进行封建说教时就不但是表里一致,而 且是理直气壮,毫不“瞻前顾后”的。她对贾宝玉经常将“仕途经济”一类“混帐话”。而这些言行都是她 内心思想状态的真实表现。所以薛宝钗的性格有表里不一的方面,也有内外一致的方面,这两者融合就成为 一个使人十分憎恶的形象。 本来,宝、黛、钗三人在所受文化熏陶上有许多共同的地方。宝、黛也都读过儒家的四书五经,但只是 被逼而然,他们喜爱的都是那些传奇话本、小说外传一类的“杂书”,而薛宝钗呢?据她自己说,自幼“姐 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12 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偷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 烧,才丢开了”。原来她也和宝、黛一样,自幼就是戏曲、小说迷,是一个过来人。只是后来在封建压力之 下,在兴趣、爱好以及信欲上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结果也就成了“正”“邪”二路上的不同人物。从薛宝钗 这个读书的变化过程也就尽可以知道她会成为怎样的一个人物了。 四、王熙凤 王熙凤也是《红楼梦》中主要角色之一,是作者花了大气力来塑造的一个人物。但历来对这个人物的评 论,似乎不像宝、黛、钗那样有那么多的争论,那是因为一般都认为她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 物,一个凶狠的“巡海夜叉”。这个看法,当然也符合王熙凤这个人物的一些实际情况,如她对奴仆很苛刻, 动不动就打耳光,用簪子往小丫头嘴上戳,罚跪瓷片子晒太阳,扣口粮,命令打四十板子,绑了丢在马圈里 等等。甚至有好几条人命一也与她有关。她平时为人又阴险毒辣,两面三刀,诡计多端,这一些给人们的印 象很深,完全是一副封建地主管家婆的凶恶形象。这是事实。 但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看到,比较来说,在这么一个典型的封建贵族家庭里,在她身上,无论是思想上 或行动上所反映出来的封建意识和封建伦理道德的观念都比其他人较少。封建伦理道德对妇女的要求主要是 “三从四德”,对已婚妇女来说,重要的就是孝敬公婆和忠顺丈夫。但我们却看到,她对公婆不但谈不上有 什么孝敬,而且和她的家公贾赦,尤其是家婆邢夫人关系很紧张,明里暗里是勾心斗角,和丈夫贾琏也是同 床异梦的,两人有独立的经济,贾琏有时还要向她借钱。她不让贾琏随便接近女人,但她自己却和侄子贾蓉、 贾蔷有着暖昧的关系。可以说身上没有一点封建地主阶级所要求的妇德。同时我们还看到,她也从来不劝贾 宝玉去搞什么“仕途经济”、光宗耀祖等等,她和正统的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如贾母、贾政、薛宝钗、 李纨等思想意识上是大异其趣的 那么王熙凤究竟该算是怎样一个人呢?这可以从她的主要兴趣和嗜好方面来考察。她的人生主要追求可 以简单地概括为一个字,那就是钱,为了钱,她瞒着贾母放高利贷,弄得怨声载道,但光这一项她一年可捞 到近千两银子。这种例子多不胜举:这里还须特别提到一点的是,大家都常喜欢说王熙凤害死多少条人命, 这是事实。但只要稍加分析就会明白,在这些人命案中,王熙凤的目的都并不是要害死人,她的动机只是想 捞钱行已。如她受了 3000 两银子的贿赂,拆散了周守备儿子和张金哥的婚事,结果两人殉情而死。很显然, 这不是她的本意,她要的只是钱。贾瑞之死,咎由自取,在贾蓉二人逼他写了各欠 50 两银子的欠契(这当然 是王熙凤的主意)之后,如果就比收起邪心,王熙凤是不会也不可能去害死他的。她真正想置之死地的也还 是有一个,那就是尤二姐,而且也确是被她害死了。但仔细推敲起来,她的动机还不是因为尤二姐生了儿子 之后,那将来一份家产不全是被她母子得了去么?因为她自己并没有儿子。 王熙风的要钱,不仅表现在对待具体的钱财事务上,而且在日常生活她不自觉的言谈笑语中,就像薛宝 钗专门记得谁身上带有什么饰物之令人叹服一样,都是一种专有的独到工夫。 那么,王熙凤的这种缺少“三从四德”、却具有“疯了”似的金钱欲望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这里的原因 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风姐儿这个人是一个真正不肯读书的人,她家里虽然从朴把她打扮成一个男孩来教养, 还替她起了一个“熙凤”的学名,可是她什么书也读不进去。甚至连字也不多识得几个,以至自己要记个帐 什么的还要请贾宝玉帮忙,因此她受那些传统文化、封建伦理道德的熏陶也就相对地少了许多。而更主要的 是她家里的特殊环境对她的巨大影响。 全面综观一下,可以认为,王熙凤这个人物是有强烈的金钱追求欲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她可以做出 任何伤天害理的事来,以至“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因此她是一个极端的利己主义者。她的无 视封建地主阶级的“三从四德”也是从这一点出发的。因此,她虽然和正统的封建主义者们不同,但它的性 质又完全不能等同于宝、 黛等人的反封建行为。 她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产生的与封建统治者颇不相同的另一“大 凶大恶”的人物。 五 史湘云 史湘云的旷达与豪爽,是建立在一种美好的内在性格的基础之上的,一方面她是一个心地善良、肯关心 别人的热汤肚姑娘。就拿对林黛玉来说吧,她虽然在生气时表示过对林黛五的不满,但事情一过也就从未将 它“略萦心上”。而且在整个贾府里,除贾宝玉之外,到后来真正关心过林黛玉的,史湘云便是很突出的一 个。第七十六回,黛玉对景感怀,凭栏垂泪,史湘云就宽慰她说:“你是个明白人,何必作此形象自苦。我 也和你一样,我就不似你这样心窄。何况你又多病,还不自己保养。”真是句句出自肺腑,坦朗而又关切。13 史湘云的这种对人态度,即使在丫鬟脾妾们面前也是如此。如教香菱作诗,其诲人不倦的精神可与黛玉比美。 她和自己的丫鬓翠缕谈沦阴阳,就像朋友陌说家常一样。她在送了儿个戒指给姐妹们的同时,还没忘记亲自 带了几个来送给从小在一起的其他几个丫鬓,这在大观园里也‘是罕有的了。 另一方面还须要注意到的是,在贾府的三个外来姑娘之中,在对待贾府主子们的态度上,史湘云是表现 出一种不卑不亢,与人为善,却从不巴结攀援的风格,在这一点上,她与黛玉相比竟十分相似。而较之薛宝 钗则大异其趣。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于是看到,这位在史家过得颇不顺心的史湘云,过来到贾府后, 也只是在姐妹群中得到一些欢愉,而这位对她的处境应该十分清楚的史太君即贾母,似乎也对她缺少本来可 以更多一点的关心,以致史湘云想来贾府一次也只有清贾宝玉去“提醒”这位老祖宗才‘有可能从这一点上 我们可以说,在人物性格的深层次上,史湘云和林黛王是有更多的共性的。也许正因为此,到后来史湘云又 和林黛玉变得十分亲密起来,前面提到的‘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一回,史湘云不但对林黛玉表现得十分关心, 而且已开始显露出对薛宝钗的不满。这恐怕不会是偶然的吧。 毕竟,在个性特征上,史湘云的豪爽开朗与林黛玉的多愁善感,是适成鲜明对照的。这决不是因为她有 着和林黛玉不同的生长环境,相反,这两人的境遇倒是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史湘云在 中就父母双亡,幼年时 过着坎坷生活,眼下,生活在叔、婶身边一也有许多外人不知的苦处。她的不幸,比之黛玉,似有过之。她 说的“我也和你一样”、“你我竟有许多不遂心的事”,就说明了这种情况那么为什么她的性格特征又会和 林黛玉有如此迥然不同呢?原来她是“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雾月 光风耀玉堂”。也就是说,这种性格是天生而成的。 当然,所谓“幸生来”的性格,终归还是作者曹雪芹所赋予她的。曹雪芹之所以要塑造一个具有如此性 格的人物形象,是和他塑造的其他一些重要人物形象的艺术构思息息相通、互有关系的。如果说,在贾宝玉、 林黛玉、妙玉、探春等人物身上体现了要求个性解放、维护人的尊严以及妇女希期有所作为、甚至不让须眉 等的进步思想的话,那么在史湘云身上,则集中而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所追求的一种自然、纯真、善美的个性, 史湘云的这种个性在形式上虽然和过去的一些风流名士不无相通之处,但就其性质来说,仍是表现了作者的 一种新的理想和宝、黛、妙、探等人的个性同具有时代的新气自、她们都是贾雨村在论“正”“邪”二气时 所说的同“一派人物”.与宝钗、凤姐、袭人等截然不同。我们不能因为她也有某些世俗观念而把她错归到 另一“派”人物里去。 六、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之所以把她们放到一起说,首先是因为她们四人是姐妹,辈份相同、出身一样。其次是作者对这四人的 描写有一个整体构思,虽然在笔墨上有详有略,重点是写元春,尤其是探春。迎春、惜春写得较简略,但她 们又互有联系.从她们的名字来说,是包含有“原应叹息”的意思。因此,她们可以说是一组有着共同悲剧命 运的系列人物 在前八十回里,正面直接写到元春的只有第十七、十八回的元妃省亲一事,她只出场露面过一次,但我 们却不要小看了她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 元妃省亲和秦可卿出殡是作者在书的前半部分着力写的贾府两件“烈 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盛事,通过它们的排场和派头极力表现出贾府那种“富贵已极”的情景,这样就可以 与书的结局“树倒瑚娜散”、“鸟飞各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情景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 因而产生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第二,更重要的是通过元妃的形象把批判的矛头伸向皇宫、伸向最高统治者 皇帝。《红楼梦》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内容就是对君主及其专制的批判,但这是一个一十分触忌的问题,在 当时是决不能从正面来直接表现的,相反,还处处要做出一付颂圣的姿态来。于是作者就运用了元妃省亲这 样一个巧妙的方法。对“省亲”这件事作者表面上多处提到这是“当今的隆恩”,是皇帝“体贴万人之心”, “大开方便之恩”等等。可当笔锋一转到省亲活动的具体情节和场面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开头大家相见 时的情景是“贾妃满眼垂泪”,她和贾母、王夫人“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来,只管呜咽 对泣”其池围绕在旁边的人也都是“垂泪无言”。等哭过一阵,元妃说出第一句话来时便是“当日既送我到 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后来又对她父亲说:“田舍之家,虽甭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 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在一般人眼中,皇宫是一个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神秘地方,当了贵妃便是荣耀无 比,对贾府这样的人家来说,也如贾政所说的是“坞群鸦属之中,岂意得征风莺之瑞”,是鸟鸦群中飞出了 一只金凤凰,何等高贵!可是当这只金凤凰一回到她原来的乌鸦巢里时,却委屈得只有伤心落泪,而且把皇 宫说成是一个“不得见人的去处”,是一个比不上“田舍之家”的可怕地方。元春虽然没有具体说出她在宫14 中的生活情状,但从这些言行中也可让大家想象得来了最后当太监报告“时已丑正三刻、清驾回鉴”时,元 妃“不由的满眼又滚下泪来”她抓住王夫人、贾母的手“紧紧不忍释放”,完全是一副生离死别的样子,为 什么一刻都不能耽延呢?因为是“皇家规范,违错不得”,这样,虽然书上没有写到皇帝的正面活动,但却 使人感到一个专制残酷的皇帝形象就在眼前。因此元妃这个人物虽然是一个贵妃,但也是一个封建制度的牺 牲品,是皇帝的一个玩物,也是一个悲剧人物。第三,元妃这个人物还对全书的故事情节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她制作的灯谜,“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已预示了她的好景不长,很快要失宠夭亡,这自然 也就给贾府全家带来了灾难的后果。 另外,宝、黛的爱情悲剧看来也和她颇有关系。省亲时,元妃特意将原来宝玉起名的“红香绿玉”改名 为“怡红快绿”,宝工随后作诗时,薛宝钗又特意点醒他说贵妃不喜欢“香玉”二字,而紧接着下一回,作 者通过贾宝玉对林黛玉讲耗子精的故事点出“盐课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内中脉络,显而易见。 省亲后那一年的端午节元妃赐给贾府众人的节礼中,独薛宝钗同贾宝玉是同一等份,而黛玉和另外三姐妹是 同一等份,这决不是偶然的。联系到贾母曾大张旗鼓给薛宝钗做生日,而林黛玉却从来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 这种种迹象后而是大有文章的。因此宝、黛爱情之所以成为悲剧,看来不仅仅是一个林黛王个人的性格问题, 而是和薛、王氏之间的特殊关系以及元春的地位密切相关的,只可惜我们看不到八十回后的文字罢了 迎春比较单纯,别人称她是“二木头”,作者在回目里叫她是“懦小姐”,也就是说她是一个懦弱无能 的人。她既天多少文才,诗写得不大好,元春出的很简单的谜语,只有她和贾环猜不出来。她也没有别的能 耐,她的乳母偷了她的首饰去赌钱;,她也不敢追问,事发了乳母的子媳玉柱儿媳妇还欺负她。丫鬟为她抱 不平,争吵起来,她劝阻不住,便“自拿了一本《太上感应篇》来看”。抄检大观园时,她的丫头司棋出了 事,要被撵出去,求她说说情,她也不敢去。平时邢夫人批评她老实无能,不如探春,她便“不语,只低头 弄衣带”。总之,她是一个善良、懦弱、与世无争也无所作为的人,就是这样一个姑娘,被她父亲贾赦随便 答应嫁给了禽兽般的孙绍祖,结果,“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一年的时间,就被孙绍祖糟蹋致死了、〕 迎看是作为一个弱者被这个不合理的社会生生吞噬掉了的悲剧人物。 三小姐探春在贾府众女子中是一个非常有作为、有眼光的人物.同时也有非同一般的抱负和志向,和迎 春相比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典型。作者给她描绘的外貌是“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是作者很喜爱的一个人物。这个人首先很有才干,王熙凤生病时,她受命理家,开头那些仆人有些欺负她, 后来一个个都服了,感到她的精明细致处“不让凤姐”。她虽然也明白她的管家只是临时性的代理工作,但 她不满足于当一个维持会长,而是在她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采取了一些带有几分改革意味的措施,经她的手革 除了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并首先从王熙凤和贾宝玉身上作法。她把园里的花草果木承包给婆子们料理,以增 加一些收入。她办事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更不像王熙凤那样以权谋私,虽然她实际能行得通的事有限, 但她的这利积极进取精神是很可贵的。在平时,她作为一个女孩子,却敢于做在当时不是女孩子的本分应做 的事情,大观园的诗社是她首先创议办起来的,她宣称“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 余脂粉”,立志要盖过男子。她敢说朱熹的话是“虚比浮词。抄检大观园时,她不准别人搜查她丫鬟的东西。 并且当众打了刑夫人的心腹奴才王善保家的一记耳光。此外,她对这个家庭的情况保持特别清醒的头脑,独 具有一种特别深刻的见识。 第七十一回邢夫人与王熙凤过不去, 弄得凤姐大丢面子大哭一场, 探春就说: ‘我 说倒不如小户人家人少,虽然寒素些,倒是欢天喜地,大家快乐。我们这样人家人多,外头看着我们不知千 金万金小姐,何等快乐,殊不知我们这里说不出来的烦难,更利害”。到抄检大观园时她就预感到:“咱们 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 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在抄检之后,她又当着众人冷笑道:“咱们倒是一家 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真有如一个政治家的眼光,鞭辟人里,看 透了这个家族。 在贾府中还有第二个这样独具慧眼的人么?没有, 而探春不仅能看到, 而且敢于当众说出来. 这 一点就尤其不容易了。 在探春的思想性格里,还有一点大大与众不同之处,便是她很遗憾自己不是一个男子。在理家时她曾说: “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去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香道理。偏我是个女孩儿家,一 句多话也没有我乱说的。”一个女该儿家,偏想成为一个男子,离开这个令别的男子(比如秦钟)迈羡慕不 到的富贵之家出去自“立一番事业”,这是贾府中其他女孩子所不可想象的事。探春这种愿望在实际生活中 当然是不可能实现的,但这种思想意识却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历史内容,它萦蓄着一种妇女要求摆脱封建束缚、15 走向社会自立功业的进步意钻、它和贾宝玉、林黛玉要求个性解放、要求维护人的尊严的思想可以交相辉映。 这就是探春最主要的特色,她也是一个具有时代气息的人物。 按照“判词”和“红楼梦曲子”所预示的,探春的结局是远嫁了,她这一嫁,就像一只断线的风筝,一 去不复返了。风筝在茫茫的天空中完全是任由风力摆布,毫无自主之能力。探春纵有如何美好的愿望和理想, 始终拗不过封建社会残酷的现实。因此,探春也是一个悲剧人物。 惜春是四姐妹中最小的一个,她刚出场时”身量未足,形容尚小”,是一个尚未成年的幼女。后来写到 她的事一也不多,她的主要意义乃在于她的结局。按“判词”所顶示的,她的结果是“勘破三春景不长,绷 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也就是说她的最后结局是出家作尼姑了。她出家的原因 是她三位姐姐一生的遭际给她投下的阴影所致。三位姐姐们是三种不同性格、不同经历的人,但不管谁,都 落得了悲剧的共同结局。这就使她感到,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什么人,有地位的、没地位的;精明能干的、懦 弱无能的, 都无一能逃说厄运, 于是使她对现实完全失去了信心, 产生了悲观厌世思想。 她以“三春景不长” 为鉴,最后决然抛弃了“绣户侯门”削发为尼了。因此这个人物虽然笔墨不多,但也是寓意深刻,对封建社 会有很大的批判作用。 第五章 后四十回的作者及其评价 一、后四十回的作者问题 现在通行的《红楼梦》书上,都并列着曹雪芹、高鄂两个作者姓名,这都是受胡适考证结果的影响而定 下来的,至今好像已是天经地义的事了。其实和前八十回的原作者是谁存在问题一样,后四十回的作者是谁 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胡适考证出后四十回作者为高鹦,主要是根据高鄂妻兄张问陶《船山诗草》中一首〈赠高兰墅鹦同年〉分诗 的“注”里的一句: 《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俱兰墅所补/其实所谓“补”原是可以作两种解释的,一是补作, 即续写;另是补缀、修补的愈思。 二、对后四十回的评价 对于后四十回如何评价,也是一个历来争论颇多的问题,这是正常的现象,但那种走极端,把高鹦(其实与 高鹦无大关系,应该是后四十回的作者)凌驾于曹雪芹之上或者把后四十回一概否定,以至无视它的存在的 做法都是不合适的,应该进行具体的分析。 《红楼梦》是通过描写作为封建统治的基础,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真实的兴衰过程来展示它的巨 大、深刻的社会意义,从而成为不朽的名著的。 出于作品主题的需要,而且又是曹雪芹在前八十回已经预示的,贾府的结局应是由于“运终数尽、不可 挽回”,所以最后是“树倒猢狲散”,“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个结局是曹雪芹 从各个侧面,以各种方式反复渲染、预示过的、血日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这个趋势在前八十回也越来越明 显。以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为契机,这个趋势更显出咄咄逼人的势头。正如敏探春所说的:“咱们也 渐渐的来了!可知道这大族人家,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此后接连而来的,是“开 夜宴异兆发悲音”,前八十回最后的一个中秋之夜,宁国府紧靠词堂墙下令人“毛发谏然”的“长叹之声”, 使大家都感到一种不祥之兆,在荣国府里,同一个中秋之夜,异常凄凉的笛声,使得大家都“不禁伤感”, 跑到另一个地方去的林黛玉、史湘云的联句,竟使出家人妙玉都感到“果然太悲凉了”简直是一片“悲凉之 雾,遍被华林”,它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再后是晴雯的屈死,司棋被逐、撞墙,芳官出家,这己是一个 死亡、离散的先兆。宝玉祭晴雯的《芙蓉女儿诔》,已经使“黛玉听了,陡然变色”,不祥的阴影已无情地 压到了林黛玉的头上。而第七十九回的“贾迎春误嫁中山狼”,意味着她已走上“一载赴黄粱”的历程,这 样,“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的“飞鸟各投林”的悲剧帷幕就正式拉开了。同一回的“薛文起 悔娶河东吼”,无异是迎进来一个丧门星。从此家无宁日,它反映了“一损皆损”的四大家族正面临共同命 运,它未来之颓势,必然是一落千丈,谁也阻挡不了了。可是后四十回在一开始却写什么“四美钓游鱼”, 贾宝玉“两番入家塾”,完全阉割了前八十回蓄之己久的气势,显得十分格格不人。后来在写了贾家的一些 破败、死亡、抄家、罢官之后,又力挽狂澜,让贾政“承袭”了宁、荣世职,贾赦、贾珍皆遇赦放回,“给 还家产”,而且“兰桂齐芳”,贾府的两个小后辈中了举人,因而得到“沐皇恩”、“延世泽”,与前八十 回的预示,有较大的距离,象鲁迅先生说的:“是以续书虽亦悲凉,而贾氏终于‘兰桂齐芳’,家业复起, 殊不类茫茫大地,真成干净者矣”。(《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后四十回所写的这种结局,明显地是对16 贾府的破败程度作了很大的保留,这就太大削弱和破坏了原著的深刻主题,淹没了它的光辉。这种结局,是 建立在一种因果报应的宿命论的基础上而写成的。第一百二十回,作者通过甄士隐之口说:“福善祸淫,古 之定理,观今荣、宁两府,善者修缘,恶者悔祸,将来兰桂齐芳,家道复初,也是自然的道理”这一段话与 曹雪芹笔下的甄士隐在第一回所作的《好了歌》注中的一切都完“了”的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对比反 映了前后两位作者在哲学思想上的根本对立, 曹雪芹以其深刻的现实主义观察力看到了这个社会“运终数尽, 不可挽回”,并生动形象地把它反映了出来,其中含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成分。而后四十回的作者则是建立在 天道循环的宿命论思想基础之上的,从这里我们看到了曹雪芹与后四十回作者的思想分野,这是最根本的不 同。有的论者认为高鹦的思想水平(他认为后四十回的作者是高鹦)高出了曹雪芹,真不知从何说起? 文艺作品是通过人物形象来反映生活,表现主题的。后四十回对前八十回主题的偏离,也必然会在人物 形象的塑造上表现出来,这在一些主要人物身上表现得特别突出。 贾宝玉原是一个“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于国于家无望”的叛逆者,他把“四书”、“五 经”说成是前人“杜撰出来的”大骂八股文,攻击科举制度,憎恶仕途经济,毫不“希罕那功名”因此与他 的父亲-一封建卫道士的代表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几乎被贾政的大板活活打死,而后四十回一开头就让贾宝 玉“奉严命两番人家塾”,每天吃了饭就往“学房里去”,并悔恨自已过去“在这个上头没头脑”,过去他 曾为了逃避贾政检查他的功课而装病发烧,现在却是真正夜里发烧了,第二天还坚持照常去上学。因此他的 表现深得贾代儒和贾政的欢心,父子之间的矛盾已消除了。他不仅自己努力读圣贤之书,还竟然向巧姐大肆 灌输《女孝经》、《列女传》之类的封建毒素。后来为了报答天恩祖德,竟高魁乡榜,中了第七名举人,成 为他自己斥骂过的“禄蠢”。在对待婚姻爱情问题上,按曹雪芹的原意,钗嫁黛死之后,贾应该是“空对着 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然而后四十回里的贾宝玉却“又想黛玉己死,宝钗又是第一等 人物,方信金石姻缘有定,自己也解了好些”而且“又见宝钗举动温柔,就也渐渐的将爱慕黛玉的心肠略移 在宝钗身上”到了第一百一十回时,宝玉已经是“更喜欢宝钗,到底他还知道我的心,别人哪里知道?”’ 因此他与宝钗已成了一对情投意合的好夫妻,对于林黛玉,如果还有点思念之情的话,也只不过是一丝“痴 公子余痛触前情”罢了。 因此, 他最后的出家, 既非出自对现实的不满, 也不是由于“你死了, 我做和尚去。 ” 而是由于重游太虚幻境之后.悟了仙缘才出家的、而且他还认为,“一子出家,七祖升天”,出家也是对父 母家族的一个报答。这种报答还体现在他出家之前还给薛宝钗留下一个遗腹子,他自己也免掉了“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的罪名,所以他的出家.倒像一个为家事作了周详安排之后去出远门的当家人。这样一个“披着 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蓬”的阔和尚, 和曹雪芹新中“悬崖撒手”, 把万事全抛的和尚难道有丝毫相同之处吗? 黛玉是一个孤标傲世的叛逆者, 她与贾宝玉存在广泛相同的志向和爱好, 尤以从不说薛宝钗等常说的“混 帐话”而受知于宝玉。并且产生了爱情。这是一种有着共同政治思想基础的爱情,而非曹雪芹批判过的那种 传统的才子佳人式的爱情,因此,宝黛的爱情悲剧就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的性质。后四十回林却大劝宝玉读八 股时文,说什么“内中也有近情近理的.也有轻微淡远的,况以你要取功名,这个也清贵些”第九十回写贾 府众人观看枯海棠开花,林黛玉为了讨好贾母,竞说“如今二哥哥认真读书.舅舅喜欢,那枯树也就发了” 这一派完 全因应该是薛宝钗说的“混帐话”,竟从林黛玉口中肉麻地说出来这样,林黛段的叛逆性格以及宝黛爱 情的思想.基础也完全消失了。因此,震撼人心的宝黛爱情悲剧也没有了,剩下的也只是一般三角关系中失 败者留给人们的一丝个人哀怨而已。自然,林黛表现在前八十回中的其他地方的许多锋芒棱角也不见了。她 只是一个沉浸在悲哀与痛苦中的弱女子而已。 这种情况,除了宝、黛之外,在其他一些重要人物身上也如此,试举数例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港珠澳车牌申请与代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