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有哪些必须知道的营销经典案例例

市场营销成功的例子
市场营销成功的例子
相关热词搜索:
篇一:市场营销成功的例子温馨提示:点击以上蓝色字体,即可去到你想要的内容,点击下面右边的返回目录即可回到首页目录!!! LV经典市场营销成功案例分析1: & 一、 LV品牌简介 LV全称LOUISVUITTON,中文名称路易 威登。LV创立于1854年,现隶属于法国专产高级奢华用品的Moet Hennessy Louis Vuitton集团。创始人路易 威登的第一份职业是为名流贵族出游时收拾行李。他见证了蒸汽火车的发明,目睹了汽船运输的发展,发明创造是烙在心底里的冲动。路易 威登在收拾行李中,深深体会到当时收叠起圆顶皮箱的困难,于是,他革命性地创制了平顶皮衣箱,并在巴黎开了第一间店铺。就像今天LV产品的境遇一样,他的设计很快便被抄袭,平顶方形衣箱成为潮流,路易 威登的皮箱最先是以灰色帆布镶面。1896年,路易 威登的儿子乔治用父亲姓名中的简写L及V配合花朵图案,设计出到今天仍蜚声的交织字母印上粗帆布(MonogramCanvas)的样式。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路易 威登为适应当时的需求,改为制作军用皮箱,即可折叠的担架。战后,他又专心制作箱,并获得不少名人的垂青,订单源源不绝。到路易 威登的孙子加斯腾(Gaston)时代,产品已推至豪华的巅峰,创制出一款款具有特别用途的箱子,有的配上玳瑁和象牙的梳刷及镜子,有的缀以纯银的水晶瓶。路易 威登公司还会应个别顾客的要求,为他们量身定造各式各样的产品。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印有 LV 标志这一独特图案的交织字母帆布包,伴随着丰富的传奇色彩和典雅的设计而成为的经典。100年来,世界经历了很多变化,人们的追求和审美观念也随之而改变,但路易 威登不但声誉卓然,而今仍然保持着无与伦比的魅力。 除了皮箱、皮件和时装外,求新求变的百年老店LV也将脚步跨人其他时尚领域。1998年,请来时尚界的大顽童MarcJacobs掌舵,带领这艘巨轮继续前航。Marc来自美国,但他却深深为服装的、、根基和经典精神所着迷。Marc的设计理念以实用为主,他认为时装要能够让人穿出门才是最实际的,注重设计细节,融合个人的独特眼光,衍生出出众的女性魅力风格。经典的行李箱、鲜艳创新的提包,LV的高贵精神和品质不变,但在Marc的巧妙装扮下却为LV换上了新的表情,更贴近大众的生活。 日本的艺术家村上隆(TakashiMyrakami)以他的卡通世界颠覆了LV,也颠覆了整个世界,LV的字母组合图案遇上变化多端的奇幻色彩扭转了人们的视觉印象。一时间,村上隆的大笑花朵和招牌眼睛幻化成各种形式出现在LV的商品上。西方经典品牌遇上东方天马行空的艺术家,这场时尚与艺术的联姻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对村上隆相当着迷的MarcJa cobs表示他最欣赏的是村上隆欢乐作品底下的黑暗面,同时具有光明和黑暗才是真实的人生,也是MarcJacobs要带领LV前进的方向。 很少人不知道LV这个品牌,即使是不知道这个品牌的名字,但也都看过最典型的交叉 LV缩写、星星、四瓣花组合成的厂Monogram』图纹,甚至在不知这个包包叫LV时,就可能已经用过或看过仿冒品。日本少女将LVSpeedy当作标准配备,她们一点都不怕撞包,因为只要挂上独具个人特色的吊饰、丝巾、手帕,一样的Speedy还是会让她看起来有格调、与众不同,这种塑造个人风格神奇的魔力,也是LV能风靡全世界的原因。 二、 LV品牌发展历程 路易 威登从法国宫廷的御用制箱包的制作者,到工业革命时期被资产阶级新贵们追捧的身份标志,再到现代的路易 威登奢侈帝国的建立,整整经历了150多年的历史。 1.宫廷的印记 奢侈品历史的精华 不管过去150多年中哪一刻,也不管LV如何从宫廷走向贵族又走向了大众,每一款LV都是那个时代风尚的缩影,LV与生俱来的宫廷印记正是这个奢侈品品牌历史的精华所在。 1837年,出生于法国木匠之家的LouisVuitton来到巴黎寻找生计。经过数年的行李箱作坊学徒生涯之后,LouisVuitton开始为法国王室服务,成为一名捆衣工。这时的法国,拿破仑三世刚刚掌权,国力强盛。拿破仑三世的皇后乌婕尼喜好出游,凭借出色的手艺, LouisVuitton能够巧妙地将拿破仑三世皇后的衣物绑在行李箱内,由此得到了皇后的留意和信任。LouisVuitton在宫廷服务的时期正是LV品牌形成前必要的积累阶段。这段时间,他制作行李箱的技术和品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其日后创造出经久不衰的高档旅行箱提供了 技术保证 。同时,这段经历也使日后的LV品牌身价倍增,LouisVuitton从一个乡村木匠成为了服侍宫廷的御用箱包制作师。在看重阶级身份的19世纪的法国,LouisVuit ton的身价为即将诞生的LV品牌赋予了极高的附加值。 1854年,LouisVuitton结束了在皇宫中的工作,在巴黎创建了首间皮具店,主要生产平盖行李箱,LV品牌正式创立。凭借为乌婕尼皇后服务的,LouisVuitton创造了经典的 Trianongrey 帆布行李箱,它的面世在巴黎的上层社会引起了轰动,很快就成为巴黎贵族出行的首选行李箱。Trianongrey 帆布行李箱的图案在今天仍是LV箱包设计的经典元素。走进LouisVuitton的很多销售店中,人们仍能看到墙上悬挂着的当年贵族们携带着大大小小的LV旅行箱车的照片。. 在LV发展早期的19世纪50年代,LV靠品质赢得了第一批消费者 皇宫贵族。对于他们来说,购买LouisVuitton的理由很简单:方便。这个时期对于LV的目标消费者来说,LV代表的是品质;严格意义上来讲,LV倡导 旅行 概念的品牌内涵还没有完全成型。在那个没有大众媒体的年代,LV得以在上层社会中流传来开,靠得主要是上层社会成员之间的口碑传播(-of-MouthCommunications)。随着法国贵族旅行的足迹,这种口碑传播也传遍了整个欧洲,最初是在欧洲的宫廷之间,后来扩散到欧洲大陆的贵族们。这些人的口碑传播在增加可信度的同时也增加了LV的品牌质感和消费者群体认同感。 2.新贵的追捧 金钱品牌与身份认同的置换 19世纪,经济迅速发展。LV不仅满足了资产阶级新贵使用宫廷的企望,用金钱来得到身份的置换,还向他们提供了贵族才能享受的特别服务 特别定制。这种服务完全为消费者的个人需求而设计,在使用的方便性上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每年只有数十件且价格昂贵的定制产品满足了目标消费者彰显其新贵族身份的心理需 求。精致、简单、实用的 旅行哲学 成为LVl50年不变的品牌核心。在路易 威登逐步树立起精致、典雅、尊贵的品牌形象的时候,遭到了贪婪的仿制者的窃取。而这非但没有影响到路易 威登的发展,还激发了乔治 威登的创造力,1896年他设计了脍炙人口的Mon ogram图案组合:在四片花瓣外画上圆圈、内有反白星形的菱形、星形及LV字样,借此表达对父亲的敬意。 LV 商标的诞生对路易 威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令路易 威登开始作为品牌象征注入人们的观念,开启了路易 威登的品牌时代,成为路易 威登产品的符号代表。LV 就是人们心目中的尊贵象征,拥有 LV 和渴望拥有 LV 的人在心理上形成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情感体验。 3.大众的崇拜 LouisVuitton奢侈帝国的建立 进入20世纪现代商业社会时代,对于一个历史悠久的品牌而言,底蕴深厚是资产,一成不变古老死板是负债。1997年,年仅34岁的纽约设计师马克 雅戈布(MarcJacobs)加盟LV,出任集团设计总监。他开创的时装系列,为LV这个象征巴黎传统的精品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马克 雅戈布提出 从零开始 的极简哲学,他结合LV古典气派的形象,将传统字母组合图案印压在糖果色漆皮皮具上,配以简约的服装系列,令LV的形象趋向时尚活泼,获得全球时装界的一致喝彩,正是这种大胆创新开启了LV的鼎盛时代。更让人惊喜的创新是2003年,设计师MarcJacobs首次与日本新艺术家村上隆携手的作品,其清新可爱的大头娃娃与色彩艳丽的花花图案,摒除了LV经典的Monogram图案给人老气的感觉,以 幼稚 的诱惑力在全球风靡一时。也许就是这样大胆创新的魄力,让路易 威登多年来一直稳坐在时尚类顶级奢侈品的宝座之上,这个混合着古老的沉稳和年轻的可爱的奢侈品品牌,成功地让自己的名字成为了奢侈晶的代名词。 三、 LV奢侈品营销策略 路易 威登向来是品牌经营的典范,在奢侈品品牌营销策略上,有许多值得学习之处。 1.将奢侈做成艺术和经典 对于奢侈品品牌来说,之所以奢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具有稀缺性:少,生产的少,买得起的人少,能经常买的人更少。既要让大家知道尊贵和奢侈,又不能用太大众的方式,于是没有什么比建立一个奢侈精致而又有创意的旗舰店更有效果了。 路易 威登绝对是做有创意的旗舰店的高手。2004年为庆祝LV创立150周年,路易 威登将香榭丽舍大道的旗舰店规模扩增两倍。 出人意料的是,路易 威登特地制作两个超大的招牌旅行箱,架在旗舰店的大楼外面,赚足了过往行人的眼球。这里不仅展出有LV历史上28件珍贵的古董行李箱,而且位于旗舰店七层的LV馆,也首次选用了一群尖端艺术家的作品,在店内做永久性的陈列。其中一件由白皮肤女人裸体构成的字母 U,和黑皮肤女人裸体构成的 y 组成的图案颇为打眼。 LV的许多竞争对手主要是为了满足购买者的虚荣心而设置旗舰店,而路易 威登旗舰店更像当代艺术馆。在路易 威登旗舰店的漫步长廊,展示有美国艺术家JAMES的灯饰雕塑,以及丹麦概念艺术家OLAFUR专门为路易 威登设计的作品。这样的效果正是LV所追求的,LV的这个店面每天有三五千人前来膜拜,据称在巴黎是排在埃菲尔铁塔和巴黎圣母院之后最有人气的胜地。LV将自己的旗舰店塑造成了一个城市的地标性的建筑,其尊贵地位,奢华姿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顾客在这样的一间旗舰店里徜徉,用参观艺术馆般的态度来参观LV的精致皮具,其中甚至有了某种朝拜的意味,试想,人们不能把罗浮宫里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买下来,天天背在身上在繁华的都市中漫步,但LV的包却可以满足人们的这个奢侈体验。 2.重视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从路易 威登官方网站的几次细微改变能看出其在中国市场的上升态势。1997年,路易 威登首次开设正式官方网站时,设置了最初的中文网页,这时是LV进人中国内地的第五个年头。四年后,路易 威登又设立了一个有、法语、日语和繁体中文四种不同的语言版本的新网站。同年7月,路易 威登中文版的网页中增添了 大中华焦点 栏目,主要涵盖LV在香港、台湾地区和中国内地的动向。 路易 威登中国董事总经理施安德先生承认说: 这的确是因为LouisVuitton的中国消费者,尤其是中国内地消费者数量增长而设立的。而LV的一个新计划是开设简体中文版网站和增加更贴近内地市场的网站内容。这表明这个试图进军中国奢侈品行业的豪华品牌放下架子去聆听客户的心声,去感受这个新兴市场的时代脉动。 贝恩咨询公司(Bain)在2005年奢侈品中表示: 过去,在奢侈品业取得成功的黄金法则是高贵优雅、始终如一和积极有效。不要问客户他们想要什么,而要告诉他们应该拥有什么。如今,面对一个陌生的市场,以自我为中心的方法将不再奏效。必须了解客户,深入把握他们的高端价值主张。不仅仅是让你的客户知道你,而是要努力了解他们。 路易 威登在中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功证明,只有理解推动奢侈品购买行为的 原因 ,奢侈品公司才能获得建设品牌方面的新想法,触摸到目标市场的情感需求,卖出更多产品。 对中国消费者的研究发现:全新的奢侈品文化已登陆中国;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下;奢侈品不仅仅属于上流社会,新新人类主张人人有权拥有奢侈品;年轻的中国消费者喜欢将奢侈品与街头时尚品牌混搭。于是,在这样的对中国消费者的研究基础上,路易 威登已开始向中国客户提供创新服务。 (1)由于当季商品的数量及范围不断增加,每一季奢侈品的货架期都相应缩短了。LV在华奢侈品品牌推出时尚商品的频率越来越高,数量也越来越多。 (2)路易 威登在中国提供较小(因此不太昂贵)商品的策略。通过 可得到的奢侈晶 或 价值导向奢侈品 策略来达到吸引年轻新会员的目的。 奢侈品品牌LV在中国做出的低姿态不仅没有损害了其尊贵的形象,反而因此抓住了中国消费者的特性,了解了他们购买的动因和能够承受的范围,占据了中国奢侈品消费的整头。 3.跨国的CRM管理 一个完整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数据系统(CRM)帮助路易 威登充分解市场,与客户建立紧密的联系,实现 多一点科学分析,少一点道听途说 。 路易 威登公司跨国的CRM管理能够使其跨越时空,整合不同市场的客户信息,从而实现对特定客户群的深度了解。通过深入挖掘过去的销售数据,路易 威登能够掌握客户的偏好并评估潜在需求。今天购买小件商品的客户,明天就可能购买其他更高价值的商品。在巴黎的商店购买单件商品的中国游客可能在上海的其他商店购买多件同样牌子的商品。 无论中国消费者在全世界的哪家商店,数据的深入挖掘都能使路易 威登了解他们的偏好。通过对在海外购物的中国人的密切观察,即使尚未在某个城市开设门店,路易 威 登也能较好地把握该市场的运作。 路易 威登相信:一个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能够帮助市场营销直接面向对此作出反应的客户,并回报给客户他们最想要的产品和服务。 跨国的CRM管理方式在中国市场上可能会遭遇客户详细的数据资料搜集困难的瓶颈,但在东方国家其他市场的推广经验可以被移植过来,化解在中国市场上推广的相关问题。如关于品牌大众化带来的困扰,可以参考路易 威登在日本市场的做法而得到有效解决。LV的手袋在日本十分畅销,几乎每位女士都有一只,高端消费者对此产生了不满,日本路易 威登及时发行了制作精致的VIP会员卡,提供VIP独有的特色服务、创新服务、增值服务,路易 威登VIP会员又一次成为时尚先锋,VIP会员俱乐部的成功运作使路易 威登的高端消费者品牌忠诚度大大提高,同时又再一次地刺激了原本的消费人群继续购买以获取尊贵的VIP会员的资格。 小米经典市场营销成功案例分析2:& 现今的中国手机市场,发展到现在也可以用百花争艳百家争鸣来形容了,当国外大牌手机厂商,几大系统,国内已经成规模的手机企业在不断厮杀,纷争割据的白热化时期,手机业界也在寻求一种新的营销模式,毕竟利润空间不断减小,竞争越来越大等各方压力之下也不得不为之的当务之急的事情,这只是时间问题而已,看谁在这个节骨眼上能够突破,谁就是未来移动互联领域的主导者了! 小米手机是后来者,如果一味的依照传统营销的路线那再多的资本再好的工程技师再多的资源也不会赢的,我想雷总在思考做小米的时候应该是考虑了很长时间,而如今,通过这样一种融合百家之长的营销方式,就目前情势来看,有时还是非常明显的,这也让小米没有在这个手机江湖的混沌当中沉沦. 下面来浅谈一下小米手机的营销策略 (一)网络消费者分析与定位策略 1.年龄分析:一般都是经常会购物的网民(18~30 岁) ,手机友。 2.收入分析:网络购物用户中月收入 2000 的比例较大,采用线上销售模式。 3.消费习惯分析: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价值观强等。 4.苹果影响:很多人想吃苹果却吃不起,小米却在营销策略上模仿苹果。 (二)传统 4P 分析 一.产品分析 1.小米手机世界上首款双核 1.5GHz 的智能手机。 2.小米手机采用了高通 MSM826MSMGHz 双核处理器, 与 HTC G14 的
相似,但是主频更高。 3.系统:双系统切换 ,自主研发 Android,MIUI , 优化改进功能近 100 处 二.价格分析 1999 元,高端产品,低价位销售。 三.渠道分析 网络直销:电子渠道+物流合作分销渠道模式 1.小米旗下的电商网,小米网,只在线上售卖的方式 2.物流和库存是交给凡客(节约成本) 运营商合作:与中国联通合作 活动:1. 预存话费送手机 2.购手机送话费 四.促销分析(饥饿营销) 1.高调发布会 一场酷似苹果的小米手机发布会于 8 月 16 日在北京召开。 2.工程机先发布上市 小米手机的正式版尚未发布,确先预售了工程纪念版。而且小米手机工程机采用 秒杀的形式出售,8 月 29-8 月 31 日三天,每天 200 台限量 600 台, 比正式 版手机优惠 300 元。 3.制造媒体炒作的话题 小米手机是偷来的这一直在网上出现,如果小米手机的一些创意真的是偷来的, 估计大家的热度会有所下降,可如果小米手机不是偷来的? 4 消息半遮半露,让人猜测。 (三).小米手机一机难求,消费者望之兴叹! 1.2011 年 8 月 16 日,小米手机发布。 2.2011 年 8 月 29-8 月31日三天,先预售小米工程纪念版每天 600 台。 3.2011 年 9 月 5 日,小米手机正式开放网络预订,两天内预订数量超 30万台,这样的火爆程度让人叹为观止。但之后的事情却出乎了消费者预料,就在 小米手机供不应求之时,小米网站却立刻宣布停止预定并关闭了购买通道,让消 费者无处可买。(时隔 45 天之久) 4. 日公布的零售版内容显示, 小米手机将于 10 月20 日面向预订用户开始发售,20 日之后的第一周每天 1000 台,第二周每天 2000 台,第三周每天 3000 台,后续发货计划稍后公布。30 万台预订用户发货完毕后,将面向所有用户进行发售。 5. 2012 年 1 月 4 日消息, 小米手机于今日 13 点开始第二轮开放购买。但未 到发售时刻,小米手机官网便出现无法访问或访问缓慢情况。 (四).饥饿营销,饥饿在哪里? 饥饿营销一:高调出场,敬请期待。(苹果式的发布会) 饥饿营销二:需要有预定号、按照排队顺序才能购买。 饥饿营销三:泰国水灾导致产能下降。 饥饿营销四:12 月在线销售 10 万库存已售完。 饥饿营销是指商品提供者为了维护品牌形象,提高品牌附加值,而有意调低产量, 或是积压货物, 推迟产品上市时间, 以制造供不应求的 假象 从苹果 iPhone4开始,到iPad2 再到 iPhone4s 的全球上市。 都踩踏着 产品发布D公布上市日期 消费等待 销售抢购 全线缺货 的营销足迹。 宏大的会场,巨幅背投显示屏,没有主持人,没有表演,只有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O雷军一个半小时的演讲。当所有镁光灯聚焦于身着黑色T恤和牛仔裤的演讲者时,在场者都感慨,这场小米手机发布会完全就是乔布斯推介苹果新产品的中国版。 结果,小米手机的这种偷师乔布斯的做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然而小米手机前期营销的顺利也离不开小米团队精心而周密的策划。值得称道之处在于: 第一,揭密式的饥渴营销策略,从6月底内部和供应商爆料开始,到8月16号其关键信息正式公开,小米手机的神秘面纱被一点点掀开,引发了大量猜测,并迅速引爆成为热门话题; 第二,尽管雷军放低姿态,强调其偶像乔布斯是不可超越的 神 ,但有意无意间,小米手机已将苹果iPhone树立为对标对象,从国内难得一见的豪华团队、几乎和苹果雷同的供应商、仿苹果的简洁风格演讲,甚至雷军在小米手机发布会上黑T恤牛仔裤的穿着,都形成了强烈的心理暗示。更重要的卖点是小米手机的与众不同。雷军从不掩饰自己是超级 果粉 ,但在小米内部,他禁止员工谈论做中国苹果之类的话题,他坚信今天小米所做的事与苹果有着本质的不同, 苹果是一个做到极致的公司,但是苹果不是真正的互联网公司。小米跟苹果的差别就是小米是互联网公司 。 第三,雷军的影响力亦被发挥到极致。过去雷军每天发微博的数量控制在两三条,但在小米手机发布前后,他不仅利用自己微博高密度宣传小米手机,还频繁参与新浪微访谈,出席腾讯微论坛、极客公园等活动。雷军的朋友们,包括过去雷军投资过的公司高管,如凡客CEO陈年、多玩网CEO李学凌、优视科技CEO俞永福、拉卡拉CEO孙陶然、乐淘网CEO毕胜等,纷纷出面唱多。 为了给小米手机一个足够震撼的亮相,小米团队在细节上也力争做到尽善尽美。8月16日小米手机发布当天正好是MIUI一周年,小米公司在论坛上征集粉丝参加小米手机发布会,最后报名人数多达800人。他们还把一段 来自雷军CEO朋友们的祝福 的视频拿到小米手机发布会现场播放,包括多玩网 CEO李学凌在内的几位知名人士纷纷将iphone 4扔到垃圾桶,以示力挺小米手机。至于雷军本人,他在小米手机发布会前不仅反复排练,还亲自制作演讲PPT,其演讲所使用的PPT原来有250页,最后被精简至100页 把控每个营销节点,不断制造话题,小米手机在市场营销上的热度逐步升温,所有的一切最终使其成为业内热论的话题。 小米手机能否成为中国的 苹果 ,继续它的辉煌之路,让我们拭目以待. 点击进入
清扬洗发水经典市场营销成功案例分析3:& 清扬洗发水的市场细分与定位 一、 清扬 品牌介绍 日,国际快速消费品业巨头联合利华公司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高调宣布 该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十年以来推出的第一款新产品、全国首款 男女区分 去屑洗发水 清扬 正式上市。期间,联合利华高层更指出,从2007年开始将凭借 清扬 在全球去屑洗发水领域的专业优势抢占去屑洗发水市场。如果有人一次又一次对你撒谎,你要做的就是立刻甩了他 这是清扬广告片中的,置身当前竞争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清扬离奇、自信的画外之音显得意味深长。一时间,台湾知名艺人小S (徐熙娣)所代言的清扬洗发水广告频频出现在各种高端杂志上,占据了全国各大城市户外广告的核心位置,打开电视机 无论央视、卫视及地方电视台,点击进入国内各大门户网站,清扬广告无处不在。 长期以来,在宝洁与联合利华的洗发水大战中,宝洁无论是在品牌影响力、市场规模还是在市场占有率方面,都处于绝对优势。特别是在去屑洗发水市场领域,联合利华一直都没有一个优势品牌足以同宝洁的海飞丝相抗衡。作为联合利华十年来首次推出的新品牌,清扬旨在弥补、提升其在去屑洗发水市场竞争中的不足和短板。 二、 清扬 洗发水的:功能定位:去屑 1. 清扬 洗发水面市的市场背景 在联合利华等外国日化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以前,消费者对洗发水的要求无非是干净、清爽,并无去屑、柔/顷、等多重要求。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消费者对洗发水的品牌意识已经被各大公司培养出来,同时消费者对头发的关注日益增加,为新的洗发水概念进入市场提供了广泛的顾客基础。各洗发水晶牌纷纷打出富有新意的定位以获取自己的一席之地,极大地刺激了中国洗发水晶牌的繁荣。赛迪顾问公司的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中国洗产品市场销售额达220亿元左右,市场上的洗发水晶牌超过3 000个,其中宝洁(中国)有限公司的洗发水市场就占到60%多。中国洗发水市场已经高度集中和垄断。宝洁、联合利华、丝宝集团、拉芳集团占去了80%左右的市场份额;好迪、采乐、蒂花之秀、飘影等二线品牌又抢占了13%;剩下7%左右的市场,则被上千个三线、四线品牌瓜分。更为严峻的是,自2006年开始中国洗发水市场增长减慢,2007年各洗发水晶牌的竞争更是激烈异常。市场的压力和巨大的利润使各品牌在定位上各创新招,期望找到刺激消费者购买的新亮点。 2.去屑洗发水市场现状 就洗发水的功能定位而言,去屑洗发水是洗发水目前最大的细分市场,大约占洗发水市场一半的比例。作为一个有着100多亿元的市场,巨大的蛋糕吸引几乎所有的洗发护发品牌里都建立了去屑的品种。经过十余年的市场培育和发展演变,海飞丝的 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出众 早已深入人心。人们只要一想到去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海飞丝。另外,随着风影的 去屑不伤发 的承诺,使之在这个细分市场也拥有了一席之地。专业资料显示,去屑市场80%的市场份额一直以来都被宝洁系列的海飞丝品牌所占据,而众多本土品牌则蚕食着剩余的20%的市场存量,相比之下,呈现的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 去屑概念一直是洗发水市场一个重要诉求点,市场竞争激烈。但消费者调查表明,人们对现有产品的去屑效果并不满意。日,中华会科学普及部公布最近对 5 351人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对于 去头屑 这个日常问题,60%的人对去屑效果不满意。由此可见,消费者对去屑品牌认同的程度并不太理想,市场潜力仍然巨大。 尽管进入中国市场早于宝洁并拥有力士、夏士莲等知名品牌,相对于宝洁巨大的洗发水晶牌家族所取得的成绩而言,联合利华的表现差强人意。特别是在去屑市场上,联合利华没有一个像 海飞丝 那样专门的去屑品牌,使其洗发水晶牌族在市场覆盖面上产生很大的缺失。所以 清扬 被联合利华寄予厚望,联合利华提出清扬的战略目标和未来愿景是要在未来三年内成为中国洗发水去屑市场上的领袖品牌。 3.清扬去屑新诉求: 维他矿物群 去屑 清扬 是联合利华进人中国市场十年以来首次推出的新品牌,品牌定位为 专业去屑 ,联合利华(中国)公司认为专业防治型去屑产品是目前的市场空缺,是当前去屑市场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而依托于数十年专业去屑研究经验的联合利华企业,对清扬在中国市场的未来表现充满信心,清扬信心百倍地作出承诺,要带领中国消费者走出20年头皮屑痼疾的困扰。 清扬去屑新诉求是 维他矿物群 去屑。联合利华表示,清扬是法国清扬技术中,b的研究结晶,产品的附加值突破在于 维他矿物群 去屑,联合利华拥有全球专利及临床测试验证,同时为 维他矿物群 进行了商标注册。联合利华公司表示其一直在为研究适合中国人的去屑产品而努力,在过去10年中,联合利华研发中心在中国已为超过3 000名消费者进行过临床实验,以更多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头皮状况和问题,从而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精纯的去屑产品配方。清扬在进人中国以前,已经在南美、欧洲及东南亚地区去屑市场成为了当仁不让的第一品牌,并被数亿消费者证实了其在去屑方面的功效。因此,清扬也将是中国市场的最佳去屑产品。 清扬用 科技 引导消费者,产品宣传中强调 深入去屑,治标治本 ,强调专业性。联合利华宣称 清扬 是 消费者信赖的头皮专业品牌 ,其去屑功能是针对头皮护理,并通过广告的方式强化头屑由头皮产生这一少有竞争对手关注的消费者固有心理认知,表明 清扬 对去屑的根本作用,有效地与其他去屑品牌形成品牌区隔。 三、 清扬 洗发水市场细分创新:性别细分 作为一个新品牌,想在品牌林立的中国去屑洗发水市场分一杯羹,必然需要 清扬 在品牌推出之前找出去屑市场的定位空白点。传统洗发水市场细分常常以功能为标准进行,如去屑、营养、柔顺、防、黑发等,或以头发颜色来细分发专用、染发专用等。清扬首次以性别为细分变量,将市场细分为男土用、通用和女土用市场,并选择男土和通用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虽然只是简单的性别细分,但在洗发水市场上的确存在男性和女性不同市场的不同需求,而这个需求差异一直是厂家所忽略的。清扬的性别细分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这一细分市场的创新使消费者耳目一新,市场上刮起了一股强劲的 清扬 风。 清扬 将旗下产品分男士和通用两大系列共有34个品种,作为首家推出男土去屑洗发水的品牌, 清扬 通过 倍添维他矿物群 这一概念的宣扬,表明其对男士洗发的关注,可谓开创了男士去屑洗发水的 蓝海 领域。并通过男士系列与通用系列两大阵容所形成的品牌组合构成了联合利华 专业去屑 的洗护完整产品线,可以极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同时,在宣传过程中,通过说教式的广告语言展示 清扬 对男士头屑问题的研究,令消费者产生去屑洗发水分 女土洗发水 和 男土洗发水 的心理认知,有效地将 清扬 与其他众多去屑品牌区分开来。 四、 清扬 洗发水定位的立体式传播 联合利华在宣传过程中,.处处表明 清扬 的去屑功能,并试图通过传播培养中国消费者对待头屑问题的正确态度来引导消费者,清扬在传播中指出,中国消费者在洗发水使用中存在四大误区 洗发水男女混用、重冲洗轻滋养、头皮营养失衡、洗发护发习惯不良,识别这些误区并加以改进是改善头发的根本。 日,随着清扬品牌在全国各地开始投放广告,清水出芙蓉、个性似飞扬的清扬开始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步人了人们的生活。 为了使 清扬 迅速抢占市场,联合利华发起了 清扬 洗发水巨大的宣传攻势,据透露,联合利华为清扬品牌的市场推广准备了不低于3亿元的市场费用预算,用以保障广告投入、业务销售和品牌等各项业务工作的有序推进。无论是在线上广告和线下广告, 清扬 相比 海飞丝 都占据了绝对优势。 此外,联合利华还十分重视 清扬 在全中国同步上市,即使在网上也可以看到很多 清扬 招聘促销人员的广告。在上市前半年的产品推广期, 清扬 仅在中国市场的广告费投入就占到联合利华全年全球推广费用的一半。联合利华不惜血本,聘请的临时导购的工资在广州就达每月1 800元另外再加每月300元的奖励。推广期间电视、广播、网络杂志、终端、街道站牌、公交车广告和试用装发放一个也不能少, 清扬 对消费者的冲击可谓无所不在。 不管消费者是否认同宣传中许诺的种种功能, 清扬 的品牌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深入人心,不少消费者都乐于尝试 清扬 洗发水,乐于对 清扬 洗发水宣扬的洗发水使用四大误区保持认知和关注。 无论 清扬 在未来的时间里会交出怎样的成绩单,无论 清扬 能否在本土市场的品 牌角逐中击败宿敌 海飞丝 ,拭目以待之余,站在营销专业角度,我们还是清楚地看势随着清扬高调、自信的上市, 在吸引无数眼球的同时,还为其赢得了如潮的掌声,成为 2007年一个最具代表性的营销案例和品牌佳话。 卡特皮勒公司经典市场营销成功案例分析4:& 卡特皮勒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基建和矿山设备制造商,同时在农用机械和重型运输机械领域也占有相当地位,目前公司的价值已超过160亿美元。回顾卡特皮勒所走过的道路,其首席执行官Donald V.Fites认为公司的竞争优势在于有一个无与伦比的产品分销系统。在全世界,卡特皮勒公司有186个独立经销商,他们出售公司的产品并提供产品支持和服务,成为架起在公司与顾客之间的桥梁。除了对一些国家新开放的市场、原始设备制造厂和美国政府外,卡特皮勒公司的产品都是通过独立经销商来经销的。这种现象在其他竞争者那里是看不到的。Fites认为,在当地找经销商要远比自己企业设立经销机构有利。因为卡特皮勒的经销商都是在当地有一定历史的企业,他们已深深地融入当地的社会中,他们对当地顾客的熟知程度和因此而建立起的与顾客的亲密关系,值得卡特皮勒在这上面花钱。另外,卡特皮勒的产品都是高价值的固定资产,它们的折旧期较长,但它们通常都是在建筑工地、矿山这些环境恶劣的地方作业,就是最好的产品也要发生故障,而一旦发生故障,就会给使用者带来经济损失。通过经销商,卡特皮勒公司形成了世界上最快捷、全面的零件运送和维修服务系统。公司承诺对于在世界任何地方的卡特皮勒产品,都可以在48小时内获得所需的更换零件和维修服务。 但是,仅有一个形式上完善的分销体系并不足以使卡特皮勒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卡特皮勒和经销商的关系远胜于一纸合同上所注明的权利义务关系,他们之间更是一种家庭式的亲密关系。经销商不仅仅是卡特皮勒的产品运到顾客手中的一个渠道,而且还是将顾客的反馈回来的一个渠道,这样经销商的职能也不仅仅是销售产品和提供售后服务,而且还能促使公司生产出更符合顾客需要的产品。 例如,卡特皮勒在80年代初期推出了D9L式履带。这种机型采用了一些新的设计方案,因而被认为可以提高使用效率,相应地,该机型的价格也要高于传统的机型。但是当D9L在世界上卖出几百台之后,一场灭顶之灾悄然而至。一些拖拉机在工作到2500小时之后,就开始出现故障了,这表明D9L远没有当初所设想的那么好。这一问题足以动摇卡特皮勒在行业中的霸主地位从而让竞争对手有机可乘。为了挽救公司,各地的经销商都纷纷行动起来,他们帮助公司制定了一整套的补救,如迅速已出故障的机器,及时检查那些一时还没有发生问题的机器。各个经销商之间也充分合作,如一个英国的经销商派出人员来帮助在沙特的经销商处理这类问题,而有的经销商为了对顾客负责,日夜服务,随叫随到。终于,一年以后,所有的D9L机型都得到了检查和维修,用户的停工待修时间被压缩到最短,大大减少了可能有的经济损失,顾客的抱怨消失了。同时,公司的设计人员也及时更改了设计,从而D9L产品成为在市场上受欢迎的产品。 这种与经销商之间的伙伴关系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它是卡特皮勒执行一贯的原则和努力的结果。Fites所提出的下面几条处理与经销商关系的原则用值得管理者们借鉴: 不对经销商进行压榨。许多企业所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当发现市场不景气时,就开始压榨他们的经用商以保证自己的利益;而一旦发现有什么有利可图的生意时,就马上越过经销商,把生意拿来自己做。这样,虽可以获得一时的利益,却会长久损害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例如在70年代,有一次,阿拉斯加的企业要求卡特皮勒直接将产品卖给他们,否则他们就购买竞争者的产品。但卡特皮勒并没有让步,而是坚持让对方从其经销商处购买。因为经销商可以为产品提供优良的售后服务。卡特皮勒认为,如果绕过经销商,就等于在自断臂膀。 这一原则在整个行业都遭受到不景气的冲击时,效果更为明显。如在墨西哥的经济萧条期,卡特皮勒的5个经销商都渡过了难关,而其竞争对手的经销商却是全军覆没。当经济环境好转后,卡特皮勒成了惟一的供应商。 向经销商提供除产品及零部件以外的其他东西。除了提供产品和零部件外,卡特皮勒还帮助经销商向顾客提供分期付款等信用担保,同时在存货管理和控制、物流、设备维护工作程序等方面给经销商予以支持。例如,公司每年都要印刷多种书面技术材料提供给经销商的技术人员作为参考,并随时按照经销商的需要向他们的员工提供培训服务,其中包括如何制定企业计划、如何预测市场、如何管理电子信息系统、如何进行营销、广告等方面的管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卡特皮勒正在建立将全部经销商和公司总部、公司的供应商和仓库相互联接起来的庞大复杂的全球电子联络系统。这个系统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要能做到对所卖出的产品进行远距离监控以及在公司的经销商、公司、生产厂家之间实行零部件的库存分享。所谓远距离监控就是指要做到无论一台机器在世界的哪个角落,经销商乃至公司总部都能随时了解其运行的情况。 与经销商经常深入而又坦诚的交流。Fites认为在卡特皮勒和其经销商之间不存在什么秘密。经销商对卡特皮勒公司的信任度是非常高的,他们提供给公司自己的财务报表和关键的营业数据,如果两者之间不是高度信赖的话,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同时,卡特皮勒公司也最大限度地开放了自己的信息资源。所有公司的雇员和经销商的工作人员都能从中得到关于销售趋势及预测、顾客满意的调查数据等即时信息。 每年,卡特皮勒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都要与经销商的高层管理人员举行一些地区性的会议。在会议上,他们就每一个产品线的销售目标以及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双方各应该做些什么进行讨论。另外,公司还定期邀请所有的186个经销商在Peoria总部所在地)进行为期一周的会议,主要是对公司的战略、产品计划和营销政策进行全面的回顾。 卡特皮勒公司的各个层次的人员与经销商的人员之间都有着许多日常的接触。在较低的层次上固然每天都要进行沟通,经销商的主管人员和公司的高级职员一周谈几次话也并不是件稀奇事。特别是在过去的s年中。卡特皮勒公司有意识地增加了员工与经销商之间的接触。1990年所进行的重组使过去的职能部门转变为一个个利润中心,从而使得公司中的每个人从最年轻的员工一直到首席执行官都与经销商主动接触。这种频繁的互动关系使得公司更多、更快地了解市场第一线的情况。 把经销商留在卡特皮勒大家庭中。卡特皮勒公司通常更愿意与家族企业打交道,因为他们认为家族企业比公众企业在管理政策上更具有一贯性。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卡特皮勒公司的产品寿命周期一般在10-12年左右,有些高达20-30年。而在公众企业中,首席执行官的任期一般最多只有5-6年,从向顾客提供一贯性的服务这一点来说,公众企业有可能不如家族企业那样稳定。 卡特皮勒还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让经销商的子女们从小就对卡特皮勒公司发生。公司的想法是让他们认识卡特皮勒、让他们对这一行当发生兴趣并让他们能够与自己的同辈也就是未来的工作伙伴相识。他们参观卡特皮勒的工厂、亲自操作机器。同时,卡特皮勒也鼓励经销商将他们的孩子从小纳入到企业工作中去。他们时常为经销商的孩子安排一些暑假工作,当他们大学后,就安排一些全日制的工作。有时还会建议经销商先让他们的孩子干两年的零件销售工作,然后到工程部门干一阵子,最后再来管理产品支持业务。 卡特皮勒公司经典成功市场营销案例评析: 企业的生命之源在于使顾容满意。由于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已使今天的顾客不同于以前的顾容,今天的市场也不再是昨天的市场。现在,市场的主导权已由厂商转向了顾客手中。 卡特皮勒公司的营销策略归根到底其实只有一点:贴近顾客,拉近顾客与自身的距离。这样做的结果显而易见。 麦当劳经典市场营销成功案例分析5:& 1955年,52岁的克劳克以270万美元买下了理查兄弟经营的7家麦当劳快餐连锁店及其店名,开始了他的麦当劳汉堡包的经营生涯。经过多年的努力,麦当劳快餐店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目前,它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公司,截止1986年,其年销售额就已高达124亿美元,年赢利4.8亿美元,麦当劳快餐店已遍布世界大多数地区。如果你访问日本,你可走进麦当劳快餐店,来上一个大大的 麦当劳 汉堡包,喝上一杯牛奶冰淇淋饮料。你也可以在墨西哥、瑞士和泰国订上一份麦当劳。如果谈判成功的话,你甚至可以在匈牙利和南斯拉夫品尝到麦当劳的特色。总之,麦当劳现已成为一种全球商品,几乎无所不在。麦当劳金色的拱形 M 标志,在世界市场上已成为不用翻译即懂的大众文化,其企业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扎根到如此地步,正如美国密执安大学的一位教授说的: 有人哪一天看不到麦当劳餐厅的金色拱顶,会感到这一天真难以打发,因为它还象征着安全。 麦当劳公司是怎样取得如此瞩目的成就呢?这归功于公司的市场营销观念。公司知道一个好的企业国际形象将给企业市场营销带来的巨大作用。所以其创始人克劳克在一方面努力树立起企业产品形象的同时,更着重于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树立起 M 标志的金色形象。当时市场上可买到的汉堡包比较多,但是绝大多数的汉堡包质量较差、供应顾客的速度很慢、服务态度不好、卫生条件差、餐厅的气氛嘈杂,消费者很是不满。针对这种情况,麦当劳的公司提出了著名的 Q 、 s 、 C 和 V 经管理念, Q代表产品质量 Quality ,S代表服务 Service 、C代表清洁 Cleanness ,V代表价值 Value 。他们知道向顾客提供适当的产品和服务,并不断满足不时变化的顾客需要,是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 麦当劳公司为了保证其产品的质量,对生产汉堡包的每一具体细节都有着详细具体的规定和说明,从管理经营到具体产品的选料、加工等,甚至包括多长时间必须清洗一次厕所、煎土豆片的油应有多热等细节,可谓应有尽有。对经营麦当劳分店的人员,必须先到伊利诺斯州的麦当劳汉堡包大学培训10天,用到 汉堡包 学位,方可营业。因此,所有麦当劳快餐店出售的汉堡包都严格执行规定的质量和配料。就拿与汉堡包一起销售的炸薯条为例,用作原料的马铃薯是专门培植并经精心挑选的,再通过适当的(本文来自:www.JIN10086.CN 精 华 创 业 网:市场营销成功的例子)贮存时间调整一下淀沙和糖的含量,放入可以调温的炸锅中油炸立即供应给顾客,薯条炸后7分钟内如果尚未售出,就将报废不再供应顾客,这就保证了炸薯条的质量。同时由于到麦当劳快餐店就餐的顾客来自不同的阶层,具有不同的年龄、性别和,因此,汉堡包的口味及快餐的、佐料也迎合不同的口味和要求。这些措施使得公司的产品博得了人们的赞叹并经久不衰,树立了良好的企业产品形象,而良好的企业产品形象又为树立良好的企业国际形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麦当劳快餐的服务也是一流的。在这里没有公用电话和投币式自动电唱机,因此没有喧闹和闲逛,最适于全家聚餐。它的座位舒适、宽敞,有早点,也有新品种项目,随顾客挑选。这里的服务效率非常高,碰到人多时,顾客要的所有食品都事先放在纸盒或纸杯坦克中,排队一次就能满足顾客所有的要求。麦当劳快餐店总是在人们需要就餐的地方出现,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两旁,上面写着: 10米远就有麦当劳快餐服务 ,并标明醒目的食品名称和价格;有的地方还装有通话器,顾客只要在通话器里报上食品的名称和数量,待车开到分店时,就能一手交货,一手付钱,马上驱车赶路。由顾客带走在车上吃的食品,不但事先包装妥当,不致于在车上溢出,而且还备有塑料刀、叉、匙、吸管和餐巾纸等,饮料杯盖则预先代为划十字口,以便顾客插入吸管。如此周详的服务,更为公司光彩的形象加了多彩的一笔。 麦当劳公司在公众中树起优质产品、优质服务形象的同时,也意识到清洁卫生对于一个食品公司的重要性,假如没有一个清洁卫生的形象,麦氏公司是无法一直保持其良好形象的,当然也就无法保证其良好的营销效果。所以麦当劳快餐店制定了严格的卫生标准,如工作人员不准留长发,妇女必须带发网,顾客一走就必须擦净桌面,落在地上的纸片,必须马上拣起来,使快餐店始终保持窗明几净的清洁环境。顾客无论什么时候走进麦当劳快餐店,均可立刻感受到清洁和舒适,从而对该公司产生信赖。 由于麦当劳快餐店在服务、质量、清洁三方面的杰出表现,使得顾客感到麦当劳快餐是一种真正的享受,花钱也值得。这种感受会促使他再次走进麦当劳店,走进那金色拱顶的餐厅。 麦当劳公司就是这样通过Q、S、C、V的营销管理模式,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形象。今天,麦当劳公司正以一个安全、可靠的形象高高立在国际市场。良好的国际形象对企业的市场营销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同时,良好的销售又进一步扩大,巩固了企业的国际形象。 麦当劳经典成功市场营销案例评析: 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能为顾客所承认、接受,这个企业才能在市场上站得住脚,因此企业全部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千方百计使顾客对其产品和服务感到满意。想顾客之所想,急顾客之所急,而且想得要更加周全细致。 仔细分析一下麦当劳的成长过程,为什么一种速食品牌能成为大众文化的象征呢?其中原因很多,如方便上口的名称、清洁幽雅的就餐环境、良好的食品质量 等等,但每一个原因细究下去,都是一条营销策略的认真贯彻、实施。 点击进入
下一页更多相关精彩内容!篇二:市场营销成功的例子(Marketing)又称为市场学、市场行销或行销学。简称 营销 ,台湾常称作 行销 是指个人或集体通过交易其创造的产品或价值,以获得所需之物,实现双赢或多赢的过程。以下是千叶帆文摘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的市场营销案例分析,供大家阅读!
成功的市场营销案例分析1:张裕用心良苦做市场 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创办于1892年,至今已有107年。她是中国第一个工业化生产葡萄酒的厂家,也是目前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葡萄酒生产经营企业。主要产品有白兰地、葡萄酒、香槟酒、酒、中成药酒和粮食白酒六大系列数十个品种,年生产能力8万余吨,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百年张裕 历经坎坷创辉煌 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著名华侨巨商张弼士先生在烟台创办张裕酿酒公司。张裕之命名,前袭张姓,后借 昌裕兴隆 之吉。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张裕终于酿出了高品质的产品。1915年,在世界产品盛会
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张裕的白兰地、红葡萄、雷司令、琼瑶浆(味美思)一举荣获四枚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中国葡萄酒从此为世界所公认。 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环境为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张裕产品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多次在、国内获得大奖,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牌产品。然而,名牌不等于市场,金字招牌对于张裕来说是一个极大的优势,但是,这个优势却不足以使张裕在市场上所向披靡。在改向市场经济的头两年中,由于市场观念差,企业缺乏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盲目生产,等客上门,受到了市场的惩罚:1989年,张裕的产值较上一年下降了 2.5%,产量下降了26.2%,6 条生9 线停了4条,1/4 的职工没有活干,近一半的酒积压在仓库里,累计亏损400多万元,生存和发展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关键时刻,张裕人并没有躺在历史上顾影自怜。在积极失败原因,努力摸索市场规律,下功夫钻研营销后,公司树出了 市场第一 的经营观念和 营销兴企 的,实现了2个根本性转变:一是企业由 销售我生产的产品 转变为 生产我销售的产品 ,一切围绕市场转; 二:是由 做买卖 转变为 做市场 ,从 推销 变成 营销 。这两个转变使企业的经营不再是单纯的生产和推销问题,而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调研、决策、实施、监控的有机结合,在满足消费者利益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最佳效益。在正确营销观念的指导下
连续两年产销量、销售收入和市场占有率均高居同行业榜首;在 1998 年度全国产品市场竞争力调查中,荣获消费者心目中的理想品牌、实际购买品牌和1999年首选品牌三项第一。 二、 红酒市场竞风流 葡萄酒具有多种保健功能。葡萄发酵时能产生十几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可以缓解氧化反应、动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其他心脏。同时,葡萄酒还有助于,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B6、B12和多种矿物质,可以使人容颜丰润。 近几年来,随着国人饮食观念的增强,葡萄酒也因其本身所具有的多种保健功能倍受青睐起来,其消费骤然升温,成为酒类市场的新宠。10多个国家的100多个洋品牌和400多个国内生产厂家和品牌在我国市场汇聚,一竞风流,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目前,国内葡萄酒生产年产量达万吨的企业已经超过 20 个,称得上葡萄酒生产巨头的企业只有张裕、长城、王朝 3 家。据统计,实力雄厚的 3 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张裕19.35%、长城16.09%、王朝15.57%。消费者对3个品牌的熟悉程度分别为张裕73%、长城35%、王朝30%;消费者最常喝的葡萄酒品牌张裕占43%、长城占19%、王朝占15%。其中我国驰名商标张裕葡萄酒是消费者最熟悉又最常喝的品牌。 在经历了一场与洋酒的生死较量后,国产葡萄酒尤其是国产干红凭借其优良的品质和低廉的价格取得了实质性的胜利。据统计,1996年国内干红酒的消费近4万吨中,国产干红超过2万多吨,而洋品牌酒只有约 1 万吨。自 1998 年起,张裕、长城、王朝三家就占据了 60%左右的市场份额,而野力、龙徽等十几种品牌则成长第二梯队,占据了剩下的绝大多数市场份额。杂牌洋酒组装厂家、小企业、小作坊则生存艰难,几乎没有市场。年,倒闭葡萄酒厂上百家。 三、培育市场 张裕用心良苦 1998 年底,张裕营销公司的市场调研部,在分析全国各地反馈回来的市场信息时发现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城市的葡萄酒的终端消费者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沿海地区葡萄酒个人消费比例很高,市场销量比较稳定;内地城市主要为公款消费(占 70%以上),市场销量起伏也较大。同时对终端消费者的心理调查表明:沿海地区消费者看重的是葡萄酒的保健功能及品位,而内地消费者则看重的是身份标志和。这表明沿海地区的葡萄酒进入理性消费阶段,步入速度减缓的市场成熟期,而内地城市则处在感性消费阶段,处在市场上升期。但因为我国葡萄酒的主要消费区域在沿海地区,故而可以推测:1999年的葡萄酒市场增长速度将放慢,张裕公司必须相应调整营销的策略,加大市场培育和开发的力度。 张裕很清楚:与啤酒、白酒比,葡萄酒的市场规模实在太小,整个产业的市场规模充其量不到 100亿元。现在平均每个中国人葡萄酒年消费量只有 0.3 升,世界平均水平的 1/20。而国人以白酒为主的酒类消费习惯是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是中国饮食业的一大特色,短期内很难改变,引导消费须下大功夫。假如每个中国人每年消费两瓶葡萄酒(1.5 升),那么就需要 195 万吨葡萄酒,市场规模即可达到 780亿元。这表明中国葡萄酒市场还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关键在于市场的培育和开拓。 为了培养消费者,张裕着力于 沟通 。受价格因素限制,经常性的葡萄酒消费者,主要是中高收入阶层,另外,层人士也是不可忽视的主流消费群;偶尔性消费者,则以年轻人为主。张裕沟通的主要对象就是这些人,即将经常性消费者巩固下来,让偶尔性消费者逐渐转向经常性消费者,同时开拓新的大量新生性消费者。针对不同的消费层次,它们采用了不同的沟通方式。 对经常性消费者而言,张裕通过一系列目标明确的整合传播,主要展示葡萄酒的健康、及其文化内涵 葡萄酒的品味和格调。它们通过对经常性消费者主要的信息来源,如高品位杂志、节目、酒店等,进行 润物细无声 的文化渗透,提高葡萄酒在这些消费者心目中的亲和力,同时通过一系列品牌策略,树立起张裕东方红酒经典形象,以 传奇品质,百年张裕 作为主题,也使对葡萄酒的系统传播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对偶尔性消费者而言,张裕则侧重于诉展葡萄酒本身的时尚色彩,通过对大众传媒的控制性传播,传达各种葡萄酒的时尚资讯,营造出一种氛围,即把葡萄酒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进行推广,使其成为时尚潮流中一部分。如在报纸上开辟醒目的葡萄酒消费专栏,在电视台黄金时间插播葡萄酒的各类专题,举办各种葡萄酒知识讲座等。通过日积月累的渗透式传播,让消费者开始树立这么一种心态:选择葡萄酒就是在选择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事后的调查表明:很多消费者都受到了这种传播的影响,并逐渐喜欢上了葡萄酒。 从 1998 年起,张裕通过一个声势巨大的全国性活动,为其找到了很多新生性消费者:这就是它近两年在全国各地举行的 中国葡萄酒文化展 。百年张裕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西合璧的张裕在市场开拓中越来越强调一种文化认同,即强调自己的东方个性。基于中国的 中国葡萄酒文化展 ,利用大量的图片和史实,详细介绍了中国葡萄酒 2 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新千年,张裕对 1999 年市场的预测得到了证实,葡萄酒开始进入消费平台期。但整个张裕仍然保持了很好的发展势头,销售收入超过 13.61亿元,比 1998年上升了 36%。在 2000年张裕的营销策略中,最核心的部分仍然是:培育市场,培养消费者,且一如既往 用心良苦 。张裕表示:这种培育市场的工作他们将一直做下去,力争在未来两年内把销售网络延伸到县一级,市场占有率再提高 10个百分点。 成功的市场营销案例分析2:香港银行信用卡业务的营销策略 在香港,有 银行多过米铺 的说法,这并不夸张。香港作为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在不足1100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云集了来自世界40个国家的数百家银行,其中包括全世界100个最好的银行中的80个国际性大银行,368个授权机构和地方银行代表和以及近1500家支行。香港11.6%的人口从事与金融机关的工作,每一个香港人的生活都与银行、金融密不可分。一张小小的信用卡就足以体现这种联系。信用卡为香港人普遍接受并广泛使用,在其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信用卡业务也自然成为商家必争之地。香港信用卡市场潜力大但竞争者众,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各银行积极展开促销手段,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汇丰银行是香港分支机构最多的银行之一,它拥有相当完善的硬件设施。持有汇丰银行的信用卡,可在遍布全球的420万家商户消费,在世界9000部环球通自动柜员机及全球20万间特约服务机构提款。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汇丰银行的信用卡还附带了3种额外服务:第一,30天购物保障。使用信用卡所购之物如有损坏、失窃,可获高至3000港元的赔偿。第二,全球。持卡人在旅游期间享有高达200万港元的个人意外保险,包括行李遗失赔偿,支援、保障及意外医疗津贴。第三,全球紧急医疗支援。持卡人只要致电就近热线,可获医疗咨询和转介服务。同时,持有信用卡可亨受租车与有多家名店消费的折扣优惠,还可通过积分计划换取香港多家名店和餐馆的现金礼券。所谓 积分计划 ,是指每签账或透支现金1港元,对应某一分值,在银行规定的时间段中,凭累积的分数,可免费或以优惠价换取礼品、旅游或奖金。另外,汇丰银行还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以及各个时期的采取不同的策略和不同的卡种。比如,为了争取学生这一消费群体,汇丰银行对信用卡采取的策略是免缴首年年费,申请时赠送小礼品。在 98世界杯赛期间,汇丰银行利用这项全球瞩目的体坛盛事针对球迷推出了 世界杯万事达卡 。这张信用卡上印有 98世界杯足球赛的标志,并邀请球王贝利为其作广告宣传。另外,申请该卡可享受三种优惠;得到现金100元的体育用品名店购物券3张;凭卡在3家特约体育名店消费,享受九折优惠;获取最新的体育咨询。同时也享有30天购物保障,可参与积分计划等。所以,该卡一推出,就得到广大球迷的欢迎。 东亚银行是汇丰的强劲对手。在香港地区,东亚推出 世界通 信用卡。持有 世界通 ,可在全球有 Visa nterlink 标志的商户直接购物,手续费全免,还可方便地转账给海外的亲友。而在香港大学校园内,东亚银行采取了与汇丰不同的营销策略。东亚银行推出专门针对香港大学生及教职工的信用卡业务;港大智能卡和香港大学信用卡。港大智能卡(HKU Snart Card)最特别的功能是:兼作大学学生证和教职员证。在智能卡上,印有持卡人的照片,在港大校园内及所有Visa Casb商户付账时,持卡人无须签名和输入密码,在校外的自动柜员机上也可方便地进行各种操作。东亚银行还针对学生价格弹性大的特点,对学生卡实行在校期间年费全免及积分优惠计划等鼓励。另外,东亚还与港大合作,为持卡学生提供数项与在港大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优惠:如持有东亚卡,可直接申请体育中心会员证,免缴大学学生会终身会籍会费800元;可在办理图书证时节省500元押金;申请港大某中心的网络服务年费可获折扣优惠等。为表明银行与港大的相互支持,他们还声明将香港大学信用卡每月签账额的0.35%转赠港大 教研发展基金 ,以后每年年费50%亦拨入该基金。这样,东亚银行便树立起支持和与港大水乳交融的公众形象,赢得了港大师生员工的信赖。 香港的其他银行也采取各种措施来推销他们的信用卡。比如,花旗银行迎合香港人中 追星一族 对 四大天王 的崇拜心理,邀请郭富城推出系列广告。只要申请花旗信用卡,除免交首年年费外,持卡可获赠 98郭富城演唱会门票 2张以及 郭富城 腕表一只。这一促销自然得到了 郭富城迷 的热烈反应。而大通曼哈顿银行的信用卡则以优先订票(演唱会、体坛盛会、舞台表演)和复式积分(积分采用复式计算)及长达7O天的免费还款期来吸引客户。 总之,在信用卡促销大战中,消费者们看到的是精美的卡片,诱人的优惠条件、丰厚的礼品和动人的,然而隐藏在其后的却是高超的营销策略和巧妙的金融创新。 一)、价格策略 即银行通过降低信用卡这种商品的价格来吸引顾客。顾客用于购买信用卡服务的价格构成包括发卡费、信用卡年费、转账手续费、透支利息、资金沉淀及挂失补卡费等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银行都纷纷降低甚至免交各种手续费用来争取客源,最典型的是免费办卡、豁免年费、免费转账等,因此,这部分收入在银行信用卡业务利润构成中的比例有减少的趋势。而降低价格的策略成为最基本的信用卡营销策略。为鼓励消费者的长期消费行为,各银行又推出低透支息和优惠积分计划等措施,以便获得长期稳定的利息收入。更重要的是,借此增加顾客在特约商户的消费,提高商户佣金这部分收入。这样,商户的佣金在银行信用卡业务利润构成中的比重将会增大,成为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利润增长点。 二)、服务策略 即银行通过完善信用卡基本服务和增加信用卡附加服务来打动顾客。信用卡的基本服务有透支便利、存取便利等特点。在信用卡大战的初期,银行往往在提高基本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如提高ATM通存通兑的便利性,增加商户POS联网的范围,完善开销户、授权、挂失、补卡服务。但当竞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服务策略就转向增加信用卡附加服务上来,如信用卡附带购物保障、旅游保险、全球医疗紧急支援、优先订票及诸多商户的打折优惠。完善信用卡的各种服务,不仅能使持卡人体会方便快捷的消费感受,还能使持卡人获得信用卡带来的诸多优惠和安全保障,体现了银行对持卡人的全面照顾。这种富有人情味的服务创新,更能引起顾客的好感,受到市场的青睐。 三)、产品策略 即银行通过开发针对细分市场的异样化产品,占领特定的细分市场。针对持卡人年龄、职业、收入、等特点,可划分出不同的细分市场,推出具有特殊服务功能的卡种来赢得消费者。如为球迷推出世界杯足球卡,为某一大学的师生推出大学信用卡,为歌迷推出明星卡,这些产品创新都能更确实具体地满足细分市场中的消费者的特定需要,所以更能被这一市场的消费者接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商品的个性化要求会愈来愈高,因此,金融产品的设计也必须从面向诸多存在共性的消费者的大市场转而面向具有鲜明个性和特殊需要的少数甚至个别消费者的小市场,这是金融产品创新的必然趋势。 香港社会的经济发达程度远高于内地平均的经济水平,其金融市场也因自由和法制的社会特质而得到充分竞争和全面发展,因此,香港的金融在世界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对内地而言,香港的回归带来了两地金融的交流与学习机会,借鉴香港银行业在金融创新上的成功显得更为现实和具有积极意义。 香港银行信用经典成功市场营销案例点评: 有比较才能知道差距。香港银行推销信用卡的手段可谓五花八门,与内地相对沉寂的市场比较,实有天壤之别。这固然有系统等硬件设施的差距,但更多的是观念。现在的商家应着力开发市场,只有使潜在市场变成了现实的消费市场,才有利可图,且是大利。内地的市场开放策略应从推销型向营销型过渡。 成功的市场营销案例分析3:顾客就是上帝-卡特皮勒公司 卡特皮勒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基建和矿山设备制造商,同时在农用机械和重型运输机械领域也占有相当地位,目前公司的价值已超过160亿美元。回顾卡特皮勒所走过的道路,其首席执行官Donald V.Fites认为公司的竞争优势在于有一个无与伦比的产品分销系统。在全世界,卡特皮勒公司有186个独立经销商,他们出售公司的产品并提供产品支持和服务,成为架起在公司与顾客之间的桥梁。除了对一些国家新开放的市场、原始设备制造厂和美国政府外,卡特皮勒公司的产品都是通过独立经销商来经销的。这种现象在其他竞争者那里是看不到的。Fites认为,在当地找经销商要远比自己企业设立经销机构有利。因为卡特皮勒的经销商都是在当地有一定历史的企业,他们已深深地融入当地的社会中,他们对当地顾客的熟知程度和因此而建立起的与顾客的亲密关系,值得卡特皮勒在这上面花钱。另外,卡特皮勒的产品都是高价值的固定资产,它们的折旧期较长,但它们通常都是在建筑工地、矿山这些环境恶劣的地方作业,就是最好的产品也要发生故障,而一旦发生故障,就会给使用者带来经济损失。通过经销商,卡特皮勒公司形成了世界上最快捷、全面的零件运送和维修服务系统。公司承诺对于在世界任何地方的卡特皮勒产品,都可以在48小时内获得所需的更换零件和维修服务。 但是,仅有一个形式上完善的分销体系并不足以使卡特皮勒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卡特皮勒和经销商的关系远胜于一纸合同上所注明的权利义务关系,他们之间更是一种家庭式的亲密关系。经销商不仅仅是卡特皮勒的产品运到顾客手中的一个渠道,而且还是将顾客的反馈回来的一个渠道,这样经销商的职能也不仅仅是销售产品和提供售后服务,而且还能促使公司生产出更符合顾客需要的产品。 例如,卡特皮勒在80年代初期推出了D9L式履带。这种机型采用了一些新的设计方案,因而被认为可以提高使用效率,相应地,该机型的价格也要高于传统的机型。但是当D9L在世界上卖出几百台之后,一场灭顶之灾悄然而至。一些拖拉机在工作到2500小时之后,就开始出现故障了,这表明D9L远没有当初所设想的那么好。这一问题足以动摇卡特皮勒在行业中的霸主地位从而让竞争对手有机可乘。为了挽救公司,各地的经销商都纷纷行动起来,他们帮助公司制定了一整套的补救措施,如迅速已出故障的机器,及时检查那些一时还没有发生问题的机器。各个经销商之间也充分合作,如一个英国的经销商派出人员来帮助在沙特的经销商处理这类问题,而有的经销商为了对顾客负责,日夜服务,随叫随到。终于,一年以后,所有的D9L机型都得到了检查和维修,用户的停工待修时间被压缩到最短,大大减少了可能有的经济损失,顾客的抱怨消失了。同时,公司的设计人员也及时更改了设计,从而D9L产品成为在市场上受欢迎的产品。 这种与经销商之间的伙伴关系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它是卡特皮勒执行一贯的原则和努力的结果。Fites所提出的下面几条处理与经销商关系的原则用值得管理者们借鉴: 不对经销商进行压榨。许多企业所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当发现市场不景气时,就开始压榨他们的经用商以保证自己的利益;而一旦发现有什么有利可图的生意时,就马上越过经销商,把生意拿来自己做。这样,虽可以获得一时的利益,却会长久损害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例如在70年代,有一次,阿拉斯加的企业要求卡特皮勒直接将产品卖给他们,否则他们就购买竞争者的产品。但卡特皮勒并没有让步,而是坚持让对方从其经销商处购买。因为经销商可以为产品提供优良的售后服务。卡特皮勒认为,如果绕过经销商,就等于在自断臂膀。 这一原则在整个行业都遭受到不景气的冲击时,效果更为明显。如在墨西哥的经济萧条期,卡特皮勒的5个经销商都渡过了难关,而其竞争对手的经销商却是全军覆没。当经济环境好转后,卡特皮勒成了惟一的供应商。 向经销商提供除产品及零部件以外的其他东西。除了提供产品和零部件外,卡特皮勒还帮助经销商向顾客提供分期付款等信用担保,同时在存货管理和控制、物流、设备维护工作程序等方面给经销商予以支持。例如,公司每年都要印刷多种书面技术材料提供给经销商的技术人员作为参考,并随时按照经销商的需要向他们的员工提供培训服务,其中包括如何制定企业计划、如何预测市场、如何管理电子信息系统、如何进行营销、广告等方面的管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卡特皮勒正在建立将全部经销商和公司总部、公司的供应商和仓库相互联接起来的庞大复杂的全球电子联络系统。这个系统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要能做到对所卖出的产品进行远距离监控以及在公司的经销商、公司、生产厂家之间实行零部件的库存分享。所谓远距离监控就是指要做到无论一台机器在世界的哪个角落,经销商乃至公司总部都能随时了解其运行的情况。 与经销商经常深入而又坦诚的交流。Fites认为在卡特皮勒和其经销商之间不存在什么秘密。经销商对卡特皮勒公司的信任度是非常高的,他们提供给公司自己的财务报表和关键的营业数据,如果两者之间不是高度信赖的话,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同时,卡特皮勒公司也最大限度地开放了自己的信息资源。所有公司的雇员和经销商的工作人员都能从电脑中得到关于销售趋势及预测、顾客满意的调查数据等即时信息。每年,卡特皮勒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都要与经销商的高层管理人员举行一些地区性的会议。在会议上,他们就每一个产品线的销售目标以及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双方各应该做些什么进行讨论。另外,公司还定期邀请所有的186个经销商在Peoria总部所在地)进行为期一周的会议,主要是对公司的战略、产品计划和营销政策进行全面的回顾。 卡特皮勒公司的各个层次的人员与经销商的人员之间都有着许多日常的接触。在较低的层次上固然每天都要进行沟通,经销商的主管人员和公司的高级职员一周谈几次话也并不是件稀奇事。特别是在过去的s年中。卡特皮勒公司有意识地增加了员工与经销商之间的接触。1990年所进行的重组使过去的职能部门转变为一个个利润中心,从而使得公司中的每个人从最年轻的员工一直到首席执行官都与经销商主动接触。这种频繁的互动关系使得公司更多、更快地了解市场第一线的情况。 把经销商留在卡特皮勒大家庭中。卡特皮勒公司通常更愿意与家族企业打交道,因为他们认为家族企业比公众企业在管理政策上更具有一贯性。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卡特皮勒公司的产品寿命周期一般在10-12年左右,有些高达20-30年。而在公众企业中,首席执行官的任期一般最多只有5-6年,从向顾客提供一贯性的服务这一点来说,公众企业有可能不如家族企业那样稳定。 卡特皮勒还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让经销商的子女们从小就对卡特皮勒公司发生。公司的想法是让他们认识卡特皮勒、让他们对这一行当发生兴趣并让他们能够与自己的同辈也就是未来的工作伙伴相识。他们参观卡特皮勒的工厂、亲自操作机器。同时,卡特皮勒也鼓励经销商将他们的孩子从小纳入到企业工作中去。他们时常为经销商的孩子安排一些暑假工作,当他们大学后,就安排一些全日制的工作。有时还会建议经销商先让他们的孩子干两年的零件销售工作,然后到工程部门干一阵子,最后再来管理产品支持业务。 卡特皮勒公司经典成功市场营销案例点评: 企业的生命之源在于使顾容满意。由于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已使今天的顾客不同于以前的顾容,今天的市场也不再是昨天的市场。现在,市场的主导权已由厂商转向了顾客手中。 卡特皮勒公司的营销策略归根到底其实只有一点:贴近顾客,拉近顾客与自身的距离。这样做的结果显而易见。篇三:市场营销成功的例子9个成功的市场营销案例9个成功的市场营销案例优秀的营销模式要具有让人难以忘怀的营销亮点。2005年,营销亮点迭出。“超女”、“大长今”、“野外生存”等,成为2005年的营销策划界的关键词;其次要具备较强的复制性,能让人们从营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中得到启发。营销活动的终级目的是产生销售力与品牌提升力,没有这种效果的策划,再轰动也缺乏实际意义。从上述标准出发,我们遴选出2005年9个富有借鉴性的成功营销案例策划。一、蒙牛“超级女声”:最热门的营销案例策划由湖南卫视与蒙牛乳业联手推出的这一活动,在2005年让亿万中国人兴奋不已。AC尼尔森的调查显示,2005年6月蒙牛酸酸乳在广州、上海、北京、成都四城市的销售超过100百万公升,是2004年同期的5倍。点评:位居“2005年度中国九大营销案例策划案”榜首,“超级女声”是众望所归。其成功不仅在于产品和宣传形式的创新,还在于它通过低成本运作获得了轰动效应,一个电视节目带动企业产品、节目生产者、移动运营商、“超女”本人四者共赢,实现了销售系统和媒介系统的完美整合。二、神舟电脑“超女版”:最值得学习速度的营销案例策划2005年“超女”决赛结束,在落下帷幕的24小时之内,神舟电脑用7位数的代言费签下李宇春。此后,一向以“元超低价笔记本”闻名的神舟,进行了高端产品线的扩张,推出了由李宇春代言的“万元笔记本电脑”。点评:神舟电脑利用超女作形象代言,在中国营销案例中并无太多创意。但其反应速度值得学习,不到24小时操作时间的营销决策力,在中国企业中并不多见。三、可口可乐“网游”:最成功的异业营销案例策划2005年4月,可口可乐(中国)与第九城市在上海签署了跨领域推广《魔兽世界》的协议,开创饮料公司联手网游公司的先河。“饮料+网游”这一跨行业合作营销模式,带来新的消费群拓展模式。点评:行业巨头之间的“异同合作、共生营销”,是近年来企业普遍采取的一种营销策略,但关键前提是合作企业之间的产品应该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和相关性。可口可乐和第(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九城市利用了双方的目标消费群体一致,看准游戏玩乐者的消费习惯进行异业营销,追求双赢。娃哈哈、百事可乐等饮料企业事后的模仿,更说明其模式的成功。四、飞利浦“野外生存”:体验营销案例策划有卖点2005年“五?一”假期,一群商务精英聚集敦煌,组成了两个勇敢者队伍,每人携带一部飞利浦手机作为唯一的通信工具和摄影工具,开始了为期六天的“商务精英野外生存挑战赛”。七月,类似的活动又在新疆北部的喀纳斯举行。点评:飞利浦的这一营销案例策划,可以说是宣传“独特的销售主张”的成功案例。通过对目标消费者――商务人士野外生存能力的考验,反映了飞利浦手机超常的待机、耐磨、抗低温的性能,宣传了自身的独特卖点;又赚了公众的“眼球”。可以说,这是一个成功的体验营销案,也是一个很好的公关策划案。五、肯德基“东方既白”:真正本土化营销案例策划2005年4月,百胜集团在徐家汇开出了第一家中式快餐店“东方既白”,取名源自苏东坡的“不知东方之既白”。2005年8月,肯德基针对“传统洋快餐产品选择少,难以达到营养平衡”的软肋,在16个城市提出“拒做传统洋快餐,全力打造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快餐”的口号。随后,1500家肯德基餐厅推出全新的“蔬果搭配餐”。点评:这是2005年跨国公司在华真正实践“本土化”的营销案例策划。快餐的“快”和中式的“中”是其营销的关键点。这是百胜将自己在西式快餐中掌握的窍门及供应管理体系,结合本土饮食习惯,打出新的品牌。六、美的“下乡”:“作秀”营销案例策划要有内容日,美的空调在井岗山甩出了乡镇市场开发的四大“杀手锏”:投资1亿元在全国建立数千家经销商网络;营销重心全面下移;针对三四级市场和消费需求开发的革命性产品;“满意100”服务工程城乡同步推出。截至2005年8月,美的空调新增经销商2000余家,在乡镇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20%左右,高居行业第一。点评:美的并非是提出中国家电业“上山下乡”口号的第一家。此前长虹、荣事达、新飞等企业都提出了进入三四级市场,扩充市场容量,但更多是形式上的“作秀”,没有取得实质销售量。美的从营销、营销团队到、服务等都有系统规划和实施。七、中韩“大长今”:多种营销案例策划手段练兵2005年10月,随着《大长今》的热播,“大长今”的品牌与效应开始不断地扩散,记录片、专题片以及音像制品等一再热销,还掀起了《大长今》的养生热,韩国餐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街头。点评: 《大长今》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影响力和收视率,一方面其相关产品也取得较好的经济回报。它所创造的品牌效应蕴涵着巨大的价值。娱乐营销、体验营销、政府公关、文化营销等诸多手段随后接连亮相。八、上海大众“飓风”:营销案例策划服务一起上 2005年8月,上海大众启动“飓风行动”,旗下有4种品牌10余款车型全面降价。此后,上海大众围绕新营销思路出发的动作频频,服务篇“汽车周末免费检测暨销售推广活动”,在全国近50个主要城市首批同时启动,正式推出的全新服务品牌“Techcare大众关爱”,同时调整经销商网络。点评:汽车行业的降价已经不算是重大的营销事件,但是旗下4大品牌集体降价使其成为业内最有代表性的营销事件。虽然其中也有痛苦的背景,但“飓风行动”可谓是出其不意:在各大汽车厂家没打算要降价时,大众进行全方位的降价,又提升其服务水准,超出了单纯降价的意义,是一场“出手之狠”、高举快打的营销战。九、春秋航空“超低价”:营销策划走平民路线 2005年7月,春秋航空大打“国内首家低成本航空公司”牌,借“庆祝首航”之机推出199元特价机票,“上海至桂林航线”等几条航线的299元超低价票。随后继续将其“廉价路线”向南北延伸。点评:199元特价票受到公众普遍关注,有人甚至说是中国版的“维珍”从此诞生。其符号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作为民营航空公司,春秋航空向传统国有的航空业传统思维模式发出挑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口碑营销经典案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