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CPA科目二考试内容容14门分别是什么?

苹果/安卓/wp
积分 10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2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隐身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设置帖子权限道具: 提升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我的背景与会计完全不相关,当年本科读的是英语专业,工作三年之后,发现英语不该是门专业,而只是个工具,我需要一个专业,所以在工作中考取了会计证和助理会计师,最后辞职专门去新加坡读ACCA。刚去的时候,我给自己的目标订的是两年,因为英语专业,没有任何免科,只能14门一门一门读下来。
当时报名之前,曾经询问过很多人,最后给自己订下了相对合理的schedule。12012年6月 通过F1 F2 F3 F422012年12月通过F5 F6 F7 F932013年6月 通过F8 P1 P2 考取了GMAT,成绩还是比较喜人42013年12月 通过P3 P7,而P4出现失误,成为这个ACCA考试中唯一fail的一门,同时做完UOB的论文,在2013年3月,拿到UOB应用会计学位52013年6月 通过P5, 拿到美国大学的会计硕士offer,现在美国攻读Master in Science of Accounting6当8月8号(其实是我这里的8月7号晚上)的那个时间,当打开myacca的时候,我能清晰的听到自己的心跳。大大的pass出现在眼前时,已经很难去形容内心的激动。两年半的日子里,为这个Affiliate,我已付出太多。
这样的成绩虽然和最初订的两年计划有一些出入,但也算是最终取得了一个圆满的结果。在选取课程方面,我还是小有心得,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是全职读书,想快速通过,我确实比较建议F1 F2 F3 F4四门同时报考,前三门需要的时间会相对较少,可以腾出一部分时间给F4。F1F2F3很难讲学习经验,因为确实相对简单。但是,大家一定要记住一点,必须要扎实的打好每一门的基础,不可以只为争取50分通过。对于基础课程,一旦基础打得不牢,以后的科目就会很难通过。法律一直是中国学生最头痛的一门,大家总是会说英语基础不好,很难通过。
其实,英语基础只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下功夫。F4考的还是非常死板,大部分都是需要死记硬背,这本是中国学生的强项。和我一同考试的一个同学,英语基础也不是非常好,而且是在我们开课一个月之后才转到F4的班上从头开始,但最终她考到87分,成为那一年新加坡的prize winner。她的高分真的完全是背出来的,几乎已经把历年真题倒背如流。并不是要完全按照ACCA的答案背诵,要把每一道题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默写下来,然后背自己的语言会简单很多。也推荐大家一个ACCA学习的微信订阅号:ACCA考友论坛,分享很多考试有用的信息与解答相关疑惑。是新老学员都会需要的那种。
同时考F5,F6,F7,F9,我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F5和F9有一些地方是相似的知识点,F7和F9有许多公式是一样的,这些都是可以一起记忆,给我们节省复习时间。至于F6,就完全是单独的一门,我当初选F6而不选F8,就是听说F8很难,我怕四门中有F8我会处理不了。F7先选也是为以后P2打基础,当然我也有一个同学因为相当聪明,F7和P2同时考,而且只报了P2的课,也同时顺利通过。但我想这个应该不适合我,我毕竟只是个普通人,没有她的那种聪慧。
F8,P1,P2的同时报考,给我其实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我本身是个文科生,对文字性的学科充满了好感和兴趣,又因为F8和P1也有一些知识交叉,所以学起来也会轻松一些。P2确实是门非常复杂的课程,我为此下了很大功夫。当然,在此同时,又在复习GMAT考试,那半年实际上也是准备了四门考试。一点也不比之前的半年轻松。
读完F8之后,我就知道自己的兴趣点在Auditing上,对它产生了莫大兴趣,所以坚定了接下来报P7的决心。可另外一门option paper却让我犯了一个非常大的错误。我对Finance的兴趣不大,而且也确实没什么天分,当初学F9的时候,已经费劲周折。但是,当时也确实是被P5的通过率给吓到了,实在太低了,尤其换了新考官之后,我们学校的通过率已经降到20%之下。而我根本不想留在新加坡,也自然不会选P6(在新加坡读书,是要选新加坡税法的)。
最后决定选了P4。说句实在话,上课没多久我就知道这不是适合我的一门,但自己不愿半途而废,就咬牙坚持。P4用了最多的功夫,可是三门P段的课,压力已经相当大,再加上又在准备UOB的论文,时间很不够用。那半年真的是生活的相当痛苦。每周要去见论文mentor,不停修改论文,还要上三天课,之后就是每天超过12个小时的学习。去考P4的那天,当从考场中走出来,我的心里已经明白这门肯定不行了,虽然自己功夫下的很大,但题目超出了我们老师讲课的范围,只能怪自己学艺不精。最终是45分,和pass说了再见。
当成绩出来之后,我其实还是相当震惊。其他两门都考到70分以上,P3更是创造了我ACCA全科最高分。这些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真的不是个适合学P4的人,P5的通过率再低,也还是有人通过的,我可以尝试一下。所以很果断的选择P5。那时候已经被美国学校录取,需要在北京读pre-master。
我就一边读pre-master的课程,一边报了一个P5的班。当自己插班进去的时候,老师的课已经讲过了五分之二,我只能借助录音和别人的笔记,一点点把课补起来。这半年的日子可以用暗无天日来形容。但付出终有回报,我最终pre-master课程取得了全A,P5也顺利通过,如今也顺利来到美国。
现在回首这两年半,虽然极其辛苦,但却成效颇大。这一路走来,会发现世上真的没有什么难事,一切只是难在我们是否愿意付出努力。我没有任何会计基础,从小就是个绝对的文科生,别人可能很难想象在我学Financial management的时候,面对那些最简单的统计公示时的头痛。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一遍一遍做题,一遍一遍温习。可以这样说,我的通过决不是偶然。这两年半中,坚持每天学习12个小时以上,才是通过ACCA的唯一法宝。
所以,朋友们,ACCA其实真的不算难,只要功夫下到,一定可以通过的。要给自己信心,也一定要坚持下去。
微信公众号:A-C-C-A考友论坛
taiyouniu 发表于
我的背景与会计完全不相关,当年本科读的是英语专业,工作三年之后,发现英语不该是门专业,而只是个工具, ...好,我想考acca了,额
要对自己狠一点,楼主,向你学习
心昭日月 发表于
好,我想考acca了,额加油
祝福你,付出了总算收获了!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不看教材能不能通过201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
会计从业确定取消,很多考生开始把目光转移到注册会计师上,主要是因为其含金量高,报名门槛低,可以提升自身的价值。但是很多考生都跑来问高顿CPA小编,不用教材可以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吗?直接做题听老师的课不就可以了吗?
高顿小编可以告诉大家这样是不够的,万题的根本都在课本里,所以教材要有,课程也要有。
CPA教材是根本
无论哪种考试,都是基于教材出题的,注会教材是考试的标准。注会考试的范围是依据考试大纲及教材制定的,对于知识结构,只有教材最完善,理解教材是复习第一步,那些简单的定义概念,对于以后的大题非常有帮助。说白了,只有教材才能让你树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其他的无一能达到此目的。
CPA教材怎样选择
1、首先推荐的是高顿的CPA四维考霸,该书结合了上财名师以及历年学霸的经验:1.书上的笔记(如图),把学习的重点,需要注意的内容以及相关的案例,都用红色的钢笔字标出来了,看书时时刻刻都有学霸和老师的指导。2.书上有二维码,对于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可以随时扫描书上的二维码,看看网校上的视频,解决学习中的难题。以上两点,对于基础环节还需要加强的考生,都是助学利器!
2、注册会计师考试大纲和官方正版教材也是必不可少的资料。考试大纲对考生复习内容有一定的知道意义。官方教材是注会考试出题的根本来源,所以这两个一定要重视。注会考试辅导教材为专业阶段6个科目考试辅导教材、专业阶段和综个科目考试辅导教材、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试题汇编,以及经济法规汇编,分别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和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建议大家在正规的渠道购买正版教材。
3、历年真题
注册会计师考试历年真题也是不可少的,真题可以帮助我们看出出题方式考察方向以及出题老师的偏好,从而积累做题技巧。
注:更多内容推荐关注:微信号“注册会计师”(gaoduncpa),专业的cpa考生学习平台与职业发展平台,包含最新的考试资讯,最全的备考策略。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聚齐全国最顶尖师资,打造注会通过率奇迹
CPA通关学习资料,华丽赠送!
今日搜狐热点400-600-8011
当前位置: >
一年过六科cpa的感觉是怎样的?
  注册会计师考试算得上是财会界难度最大的考试了,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只有在五年内通过了专业阶段的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六个科目后才有资格报名参加综合阶段的职业能力综合测试。专业阶段考试中各科目难度都非常高,大多数考生会选择一年考个2-3科,当然也有极少数一年过六科的&学霸&。关于一年过六科CPA是什么感觉,我们专门参访了一下在2017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中一次过六科、并拿到高额奖学金的高顿优秀学员们。
  函授大专毕业生:王烽
  王烽也是这次一年考过6科CPA的高顿学员之一,说到当时CPA查成绩的经历,王烽显得比其他人要淡定一些,他说因为自己当时没想的一定要过6科,能过4科就很满意了,所以心态比较好,中间也一直没有再去查。直到12月14日那天,辅导班群里说CPA出成绩了,他才赶紧去看了看,结果6科全过,当时激动了老半天。
  谈到自己为什么一定要考出CPA的时候,王烽特别坦然,&我现在的学历也不高,优势肯定是没有的,所以就需要有CPA这样的证书去做敲门砖,让我在会计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应届毕业生单科平均77分:张日富
  2017年CPA考试成绩出来后,张日富收到了一整天的微信和电话轰炸。这个低调中略带着些许腼腆的95年大男孩,在12月14日那个下午,第一时间拨通了父母的电话,和父母分享这个让人激动的好消息:6科全部通过,总分463.25,平均分77.21。而这张成绩单背后,对张日富来说,是我们所不知道的辛苦和坚持,是他三年如一日的看书做题换来的最好的结果。在2017年高顿优秀学员的颁奖典礼上,张日富也是拿走了最高的五万元奖学金。
  很多人觉得,CPA无非就是六门难度比较大的科目,只要花了时间坚持到底,就肯定能考过。但在张日富看来,这条路上不只需要&勇气&,还需要&思考&,思考这个词他提到了很多次。
  应届毕业生单科平均分74.25:徐枫凯
  他一次参加了6科的考试,并且6科都毫无悬念的通过,成为父母眼中的&小骄傲&。最低分69.5,最高分87.25,谈到自己的成绩的时候,徐枫凯笑了笑,语气中依然是掩饰不住的激动。
  他说,从12月开始自己就在关注CPA出成绩的事了,14日那天看到辅导班的群里发消息说成绩出来了,自己就赶紧上网查看,好不容易挤进了中注协官网,又紧张到一把遮住屏幕上的成绩,平静之后慢慢的把手往下移。这个过程颇有点自我折磨的意思,但好在,喜悦一直都在叠加。每过一科,就多一分安心,也多了一分兴奋。
  在徐枫凯看来,自己考过CPA,不管对父母还是对同事,都是一种莫大的鼓励,毕竟总有人要这样努力一次,然后告诉他们成功完全有可能。
  零基础在职考生:黄硕
  总分399.8,平均分66.63,黄硕用7个月的时间,收获了一份对她来讲不多不少刚刚好的成绩。至今黄硕依然记得当时那种感觉,&刷新的时候就已经心跳加速了,查成绩的时候手一直在抖,不敢相信自己居然一次过了6科,看到成绩以后激动到完全说不出话来&。那种感觉,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大概还留存在高考以后吧。
  作为在职考生,黄硕同样面临着工作和备考之间的矛盾,时间和精力上的矛盾。但她说,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件事情,全世界都会来帮你的。所以首先要做到自己心灵上的宁静,只有抱着一个单纯的目标,专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感觉才是简单快乐的。
  边备考边旅行、画画、健身:龚秋月
  龚秋月也是这次高顿CPA6科大神之一,在她分享出来的一篇自己的备考经验贴中,她第一句话说的就是,&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就开始幻想今年我要作为6科大神说点什么了&。看吧,我果然猜得没错。
  她说,其实辅导班群里刚说成绩出来的时候,自己的想法是很怂的,甚至想着万一考不好了就直接消失。捧着电脑在路由器旁边犹犹豫豫的时候,高顿的老师突然发消息给她,问她是不是一次性考过了6科。
  当时她还没有查成绩,被突如其来的这一问搞的更加心慌,连老师的消息都没敢回复。紧接着就是刷了无数次验证码,终于看到了自己的成绩,确定真的是6科全部通过以后,她说自己兴奋的在房间又蹦又跳,然后第一时间发了朋友圈。至今,那条朋友圈要往前翻很久才能看见,这大概也是龚秋月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吧。
  非会计专业在职考生:赵帅
  成绩出来的那个晚上,他像很多守在电脑前的CPA考生一样,不断刷新着中注协的网站,一遍遍确认着自己的分数。&每个科目的分数至少看了两遍,这才放下心来,激动的直手抖&,说起自己查分数的经历,这个有着低沉嗓音的男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6个科目中,赵帅的财管科目的成绩最让很多考生羡慕,&一分都没有浪费,差一点就过不了&。而财管其实是赵帅曾经觉得稳过的一科,对此,他其实有很多遗憾还没有说出口。
  提到学习方法,赵帅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每个科目确实都有一些自己的技巧,但归根到底,技巧都是次要的东西,智商一般的人,只要功夫用到了都能考出CPA&。的确,通常我们强调的方式和方法,只是让考生在努力的基础上提高效率的一种手段,想靠一篇经验分享就能高分通过CPA,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相关链接:
  本文由高顿CPA jiangjiabin整理发布。
以上信息为高顿CPA官网(cpa.gaodun.cn)提供,因考试政策变化,具体信息,以中注协官方发布为准!
责编:jiangjiabin
相关文章推荐
专业阶段倒计时
高顿财经CPA培训中心
总部地址: 上海市虹口区花园路171号
全国总机: 400-600-8011
上海分校: 021- 021-
 注册会计师微信如何考取CPA证书?从职业规划来决定!
对于初次报考CPA的人来说,报名前了解六门考试科目是参加考试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科目搭配,才能使CPA考试复习起来事半功倍。本文旨在为CPA报考人士剖析注会六门科目的性质和关联性,联系自身的职业规划,为广大注会考生的报考提供参考。
报考前了解自身的职业规划
决定报考2017年CPA考试前,广大考生一定得先考虑好自己今年报哪几门,如何搭配科目是每个人都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有多少人清楚的了解注会六门科目的性质和关联性呢?
多数人会想着,怎么容易通过考试就怎么样搭配着报呗,不可否认,全部通过注会专业阶段六门科目是考试的直接目的,奔着考试确定科目搭配也无可厚非。
但小编认为,我们考CPA的最终目的,不单单是通过考试那么简单,我们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现状,追求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考到证以后运用它实现自身利益才是所有人都想要的,那么,何不一开始就为将来规划并合理选择注会学习科目,然后再通过考试拿到证书,最终实现未来的理想呢。
对此有必要对每门科目进行深入的剖析,在了解每门科目考试的内容和意义与自己的人事规划有何相关之处,你自然就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报考了。
根据职业规划选择报考科目
CPA考试专业阶段的六门考试分为三部分:
1、基础科目——会计、税法和审计
之所以把这三门称为基础科目,是因为无论你以后是想从事财务领域的哪种工作,这三门科目的知识都是必备的,没有这样的基础做铺垫,在实务工作中寸步难行。就具体分类而言:
如果以后想在企业中大展身手,第一年必须要报考会计和税法,每个企业涉及的业务不一样,做的账也不一样,但总体的方向是不会变的,都不需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报考注会的会计和税法,能使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有质的提高。从事企业的财务工作也就得心应手了。
假如自己的职业规划定位在会计事务所工作,会计、税法和审计是敲门砖,事务所的工作专业性非常强,从事审计工作专业知识一定要过硬,在此基础上才能不断积累经验。三门里面会计和审计由为重要,事务所的工作是以审计准则为标准去审以会计准则为标准的报表,不懂会计无法看懂报表,不懂审计就没有工作思路,尤其是如果没有审计知识,在事务所就只能从事一些边缘工作,那么待久了只会让自己越来越力不从心。
另外,在校生如果想进入会计事务所工作,在学习会计和税法的基础上,也应该具备相应的审计知识,在学校就为自己的未来铺垫,那么在以后工作中就不会那么艰难,也能少走弯路。
2、进阶科目——财务成本管理
如果说会计是基础核算工作,那么财务管理则是高级财务工作,有良好财务管理素养的人士需要根据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为企业高层提供决策方案,这样的工作内容一定需要会计、税法的良好基础知识做铺垫。
小编建议,如果你是首次报考CPA考试,可以先不报财务成本管理,先通过会计等相关基础科目再来考财务管理,对应付考试和将来的职业规划都是有益处的。在校生有基础科目的理论基础,再学财务管理会简单一些;在职人员兼有实务经验,学习财务管理可以和工作互相促进,并为成为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充电。可见,根据自身需要规划考试往往能够一箭多雕。
3、补充科目——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经济法和风险管理考试难度相对较低,通常可以在时间上补充其他四门科目的搭配,避免一个年度中学习时间的空闲浪费。经济法适合与任意科目搭配,风险管理最好和财务管理搭配报考。根据工作和学习阶段来选择注会学习备考科目,可以提高CPA学习备考的积极性,同时促进工作和学习,何乐而不为!
小编认为,一名优秀的注册会计师,不仅需要有高超的会计、审计专业技能,也应该熟练掌握国家的政策和法律规章,其中最需要掌握的便是经济法律制度,这是与相关财务工作密切相关的,一些注册会计师为了实现更高的人生理想,一边积累工作经验,一边参加司法考试,到时双证到手,更是理想与名利兼实现啊。
总结一下,如果以后一心计划从事财务工作,首次报考应选择会计和税法,若时间充裕可在此基础上再加几门来报考;以后想专攻事务所审计工作,做一名名副其实的注册会计师,那么会计、税法和审计应优先报考,另外经济法和公司风险先可以作为首次报考的补充科目,唯一不建议首次报考的是财务成本管理科目,当然若你有自己的计划,或是打算以此报多门或六门,报考财务管理也是完全可以的,这里只是给出一些参考。
由微信公众号CPA考友论坛(ID:CPA-CHN)整理推荐,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CPA主页君微信号:xiaoman_m
福利领取:
【CPA六科精华重难点汇总笔记】
【CPA六科考试思维导图】
【CPA考试复习计划表】
【CPA冲刺备考策略】
【CPA六科备考资料总结】
【福利大礼包CPA考试资料赠送】
【年CPA真题解析(六科)】
以上资料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7,517被浏览1,587,728分享邀请回答12K60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4K5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注会考试要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