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领比特币 以太坊和比特币币是真的吗

对于免费获得比特币和以太坊或其他数字货币,你了解多少?对于免费获得比特币和以太坊或其他数字货币,你了解多少?东方币圈百家号数字货币一开始都是免费的,比如早期的比特币,基本都是免费挖,又比如早期的以太坊,也是免费挖,等相关的项目上线了,数字货币的价值才开始飙升,这时候人们开始发现数字货币的价值,再加上庄家的炒作,价格开始变得离谱,你应该知道,比特币曾经10万人民币一枚,以太坊曾经9千人民币一枚。那对于众多屌丝的我们,怎么样抓住这波财富的机会呢?很多新币出来的时候,或者刚开始上线的时候,价值都是很低的,有的甚至是免费派送,这时,你就要抓住机会了,去各个预售平台注册,获得预售的机会在这之前,你需要大概了解区块链的基础知识,数字货币钱包的玩法,电报的玩法,你就可以入门撸币啦。本文转自币圈资源群三九一八七三零二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东方币圈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币圈爱好者交流、币圈资源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人次在我爱卡申请信用卡
人次申请贷款 255家 银行和金融机构授权合作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44|回复: 0
关于比特币与以太坊分权的一些讨论,谁能笑到最后?
阅读权限255
论点一:比特币未能充分利用其网络资源
我们知道,一般意义上,比特币节点通常比Ethereum会分配更高的带宽资源。有研究机构曾对此做过对比,相对于2016年,去年比特币节点的中值带宽增加了1.7倍,也可以说典型的比特币节点比以前有了更多的可用带宽。事实表明,更多的带宽资源分配分配可以在不影响orphan rates的情况下增加最大块大小,进而影响分权状态。之前听到过这样一个观点,增加最大块大小也会极大地增加CPU和磁盘的需求成本。
然而在我看来,这些成本是可控的,特别是与今天的交易费用相比,这些成本目前呈现下降趋势。更大的问题在于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任何关于比特币最大区块大小和赋值的讨论。这是一个悖论,在技术上没有存在的实施去验证,也没有科学的技术去支撑实现这种真实化应用场景。
论点二:以太坊比比特币更分散
与以太坊相比,比特币节点无论是在网络延迟和物理地域角度讲,往往更集中在一起。而以太坊的节点,则在世界各地传播,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以太坊的完整节点分布更加分散。
其中一部分的原因是比特币节点的百分比高出数据中心,具体而言,只有28%的以太坊节点可以被确定为数据中心,而比特币的数字为56%。驻留在数据中心的节点可能表明企业化水平有所提高。它们也可能是节点的一个症状,它被用来为各种不同的倾斜节点计数,这个假设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被广泛地浮现,相反,以太坊节点倾向于位于更广泛的自治系统上。
论点三:在一定层面上,二者又都不是分散的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比特币和以太坊的采矿来说明,二者都非常集中,比特币前四位矿工和以太坊前三位矿工控制了50%以上的哈希率。
两个系统的整个区块链由不到20个采矿实体决定。
虽然传统的拜占庭法定人数制度的运作模式与比特币和以太坊不同,但拜占庭法定人数制度的20个节点将比比特币或以太坊更分散,资源成本明显较低。当然基于公开参与的仲裁协议的设计原则,公平地选择20个节点来排序交易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领域,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于开发无许可共识协议来解决这个问题。
论点四:以太坊“矿场废料”可以更好地使用
以太坊比比特币的利用率要高得多,这是由其技术决定的,因为以太坊的网络更接近其物理极限,从而实现更高的吞吐量,也可以说以太坊能够以更少的散列能力进行排序交易。
换句话说,一些哈希权力浪费在了叔块身上,而这对于链上的测序工作并没有实际帮助。这同时也表明以太坊或将从诸如Falcon或FIBER等中继网络中受益匪浅:即中继网络在矿工和完整节点之间迅速阻塞,并通过减少叔块和orphan rates来帮助减少浪费的工作量。
论点五:以太坊能够表现出更好的公平性,支持小型矿工
公平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决定了一个小矿工能够在矿场内公平竞争存活,如果一个系统是完全公平的,那么矿工们将会以更少的资源集中到更大的,合作的池子里,这些池子是一致的。
为了衡量公平性,可以去考察矿主在主链上所占的比例,除以他们提供区块链的比例,即修剪后的街区和叔块。在理想的系统中,这个度量等于1。
一半意义上,两个系统的公平程度大致相当。但是公平的差异性则有很大的差异,比特币表现出很高的差异性。
也就是说,比特币的小矿主采矿奖励更难以预测。这是因为以太坊的高阻塞率有助于提供更多机会,而比特币及其频繁的块则在每个月都呈现出更多的不确定性,进行影响这种公平性!
长期支持奖
长期支持奖
千里共婵娟
千里共婵娟
app特别贡献勋章
app特别贡献勋章
玉兔守护勋章
玉兔守护勋章
热门信用卡中心
热门信用卡申请
信用卡问答
Powered by Discuz! X3&
我爱卡客服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比特币在暴涨,以太币、莱特币为何不涨反跌?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比特币在暴涨,以太币、莱特币为何不涨反跌?》的相关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在暴涨,以太币、为何不涨反跌?》 精选一文/薛洪言比特币出现反常大涨近日,龙头比特币再次开启暴涨模式,国内交易平台OKCoin和数据均显示,8月2号以来,15个交易日内,比特币已经连涨14天,币值净增1万元,涨至29000元左右。然而,奇怪的是,这厢的同时,以太币、瑞波币、莱特币等市值排在三四名的币种却仍未突破前期高点,甚至不涨反跌。要知道,加密数字资产虽然彼此之间有竞争,但作为同一类,基本都是同步涨跌的,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倒显得怪异的很,也衬得此次带有些许反常的味道。如果说比特币与以太币、莱特币的对比还具有偶然性,再来看看其他数字资产的表现。Coinmarketcap数据显示,截止日,市值约1400亿美元,其中约718亿美元,占比51.28%。对比前期数据来看,截止日,总市值1061亿美元,其中,比特币市值423亿美元,占比39.89%。1个半月时间内,加密上涨339亿美元,其中贡献了295亿美元,再考虑到8月1号诞生的BCH接近50亿美元的市值。意味着,若剔除比特币及BCH,加密数字资产总市值是下降的,在此期间,比特币市值却涨了70%。苦思冥想,主要有两大支撑因素这种情况下,有什么原因可以解释比特币的一枝独秀呢?显然,的快速发展、加密数字资产接受度的提升等利好所有加密数字资产的因素,并不能成为比特币独领风骚的理由,只能从与比特币相关而与其他币种关系不大的因素种找理由。找来找去,主要有以下两条:一是隔离见证协议的成功锁定。这一点,笔者在《12连涨近28000元,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一文中已经做了详细解读,摘录部分内容如下:“对而言,一直在吞吐量和扩展能力上受到等竞争区块链的压制和“嘲讽”,一直靠加密数字资产龙头的地位和声誉给自己打气。隔离见证的部署,使得比特币区块链也有了很大的空间,终于可以扬眉吐气。随着压抑已久的情绪喷发而出,对于隔离见证,和社区的热情之大也就不难理解。5月份,只是传出了比特币区块链即将部署隔离见证的消息,便带动了。5月16-25日,10个交易日连涨9天;5月28-6月6日,又是10个交易日连涨9天。进入8月份,隔离见证被成功锁定,兑现,再次刺激的大涨。”二是的火爆,放大了对。在ICO项目中,比特币和以太币是主要的支付手段,者为了参与ICO项目,不得不先和以太币,从8月份以来,比特币和以太币的同步走势也间接证明了这一点。在国际范围内,ICO到底有多火爆呢?看一组数据。从国际范围内来看,2017年进入ICO项目的高峰期,据Coindesk ICO跟踪工具显示,2017年4月以来,ICO月度融资金额出现快速上涨,当月融资金额1.04亿美元,5月份环比增长123%至2.32亿美元,6月份环比增长99%至4.62亿美元,7月份环比增长24%至5.74亿美元。问题是,证据并不充分两个因素相比, ICO热潮导致的虽有增加,但月度几亿美元的ICO成交规模并不能支撑比特币如此大的涨幅,以太币作为ICO普遍的支付工具,至今仍在2000元人民币左右徘徊便是例证(前期高点接近3000元)。可见,支撑比特币此次快速暴涨的,依旧是隔离见证协议的成功部署带来的刺激效应。但问题在于,隔离见证之于比特币,在长期内的价值自不必讲,短期内来看,未必是好事,因其加速了比特币区块链的分裂。矿工们之所以同意部署隔离见证,是因为根据纽约共识约定,隔离见证之后便要进行2M区块扩容;而Core开发组成员一直是隔离见证,但强烈直接进行区块扩容,至今态度未有转变。事实上,围绕2M硬扩容,矿工和Core开发组仍处于紧张对峙状态。消息显示,近日,Segwit2x工作组公布了其未来三个月的发展计划,根据矿工和企业商定的纽约共识,继续推进2MB区块扩容。该计划明确提到:“2017年11月,也就是在隔离见证在比特币区块链中激活的约90天之后,将会生成1MB到2MB大小之间的区块,旨在实现网络扩容。目前,预计有超过90%的将会在这一大区块上参与挖矿。”另一方面,Core开发组则打算推出新版Bitcoin Core客户端Bitcoin Core 0.15.0,该版本将不SegWit2x节点。意味着,区块链内的节点必须进行二选一,达不成一致,便是分裂的结局,届时,比特币将再次一分为二。起码从目前来看,未来三个月内,似乎仍是大概率事件。所以,隔离见证的部署有什么可兴奋的呢?比特币的上涨哪来的底气呢?唯一的解读,泡沫因素与心理说来说去,泡沫大概是唯一可行的解读。如上所述,利好的因素是存在的,只是,利好不足以支撑如此大的涨幅,泡沫和投机心理可能才是短期内出现暴涨的主要原因。谈到,狂热者们都有一句名言,“的目标是百万元或一套别墅的价值,随时都可以买,只要拿得住就可以”。不过,对于这种理念,巴菲特似乎不同意,因为巴菲特一再强调要“以合适的价格买入好公司,并长期持有”。区别就在于合适的价格。笔者并不否认比特币具有坚固的价值基础,不出意外的话,未来也会有很好的前景,只是,务必要选择合适的价格和时点,因为不要太高估自己,在跌宕起伏中,绝大多数人都未必拿得住。写在最后:给大家推荐一家3年老平台立即理财拿→(年化收益10%)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于安全110:http://www.p2b110.com/news/228874.html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百度贴吧QQ好友window._bd_share_config={"common":{"bdSnsKey":{},"bdText":"我在【网贷安全110】看到这篇经典的文章,有趣-有料-有内涵!你们看看觉得如何?","bdMini":"2","bdMiniList":false,"bdPic":"http://www.p2b110.com/","bdStyle":"1","bdSize":"16"},"share":{"bdSize":16},"image":{"viewList":["qzone","tsina","tqq","weixin","tieba","sqq"],"viewText":"分享到:","viewSize":"24"},"selectShare":{"bdContainerClass":null,"bdSelectMiniList":["qzone","tsina","tqq","weixin","tieba","sqq"]}};with(document)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api/js/share.js?v=.js?cdnversion='+~(-new Date()/36e5)];《比特币在暴涨,以太币、莱特币为何不涨反跌?》 精选二ICO本文共3164字,预计阅读时间1分16秒随着的火爆,代币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公开募币)开始走入大众视野。现实世界中,我们有企业首次上市募资的,在世界里,企业则可以通过ICO,向早期爱好者发行代币,获得事业的启动资金。事实上,以太坊便是ICO的经典案例,通过ICO募集资金,并一步步发展成世界第二,以太币的市值也达到,所有的ICO参与者,只要拿得住,都致富了,也算亲身参与了上的一件大事。之后,更多的加密通过ICO取得成功,ICO也就逐渐成为了最受追捧的项目的方式。不过,站在现在这个时点,看着新的ICO项目依旧层出不穷地冒出来,对于ICO投资前景,笔者要泼很多冷水了:ICO也好,IPO也罢,投资这件事,讲究的是时机,时机不对,什么都是错的。的风口期可能已经过去了你没看错,概念刚火,但很可能区块链ICO的风口期已过,因为打造生态圈已经越来越难。代币的价值本质上取决于所在区块链的生态圈,只有打造一个强韧的生态圈,代币才有上涨的空间,以太币ETH与以太坊的共荣便是经典案例。但以太坊的成功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已经很难被复制。以太坊的理念产生于2013年,就当时而言,基于图灵完备的虚拟机和对的全面支持仍属于突破性的创新,使得以太坊占据了的认知标签;Vitalik Buterin本身就是天才开发者,从成长起来,以太坊的理念也吸引了世界上顶级的一批开发者,有很多极具创新性的设想,有可持续的长远发展规划路线。以太坊于2014年进行ICO,2015年区块链正式运营,2016年初就赢得主流社区的认同。加密数字货币具有典型的,强者恒强。自2016年以来,行业内顶级的人才都在几个顶级的区块链中,大的矿池也只挖几个主流的数字货币,大的场景也只愿意和已经成功的。对于新的ICO项目,只能以牺牲和为代价,不走寻常路,代币发行容易,却大大稀释了代币的长期价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非POW共识算法影响去中心化POW(工作量证明机制)共识机制,基于节点算力分配记账权,是公认的达成特征最有效的机制。即便存在电力和能源浪费的问题,比特币、以太币(现阶段)、莱特币、达世币、Zcash、门罗币等市值靠前的币种都采用POW机制,而瑞波币定位于联盟链,所以未采用POW机制。正因为采用了POW机制,这些竞争币和山寨币才能在数以千计的加密数字货币中脱颖而出。要采用POW机制,需要得到矿工们的支持。问题是,矿工们的计算资源有限,忙于挖那些市值高的,无暇顾及层出不穷、且没有价值保障的ICO代币们。得不到矿工们的支持,没能采用POW机制,便不得不采用各种POS和类POS共识机制,结果又带来了中心化或弱中心化问题(即易被操纵)。一个具有中心化特征的区块链自然难以建立起完整的生态圈,无他,用中心化的区块链去取代中心化的机构和业务模式,多此一举。(2)代币预挖打压既然得不到旷工们的支持,索性也就通过预挖的方式把代币一次性发行完毕吧。况且,采用挖矿发行的加密期多在百年以上,绝大多数ICO项目也没有这个耐心和信心存续百年之久。另外,ICO项目要构建生态圈、实现远大理想也需要大量启动资金,而资金只能来自ICO代币销售,自然是卖得越多越好,一般占到代币总量的50%-70%左右。问题来了,代币或在ICO阶段被售出或被创始团队持有,聚集在少数人手中,便产生了天然的巨庄。对于存在大庄家的投资品,自然不敢碰,代币只能在一个小圈子里流转,缺乏升值空间。反观一些真正做起来的预挖型加密数字货币,在早期多会采用免费送币的方式把代币分散化,用户基础大了,交易便活跃,币值自然也有了升值空间。截至2017年6月末,在Coinmarketcap有统计的加密数字货币已经达到950种,还不包括已经夭折的货币和很多ICO货币。加密数字货币又是个典型的马太效应市场,两极分化严重,各种资源向已经成功的大区块链集聚,不得不说,区块链ICO已经过了风口期。缺乏实质创新的ICO项目全靠理想在支撑整体错过了风口期,项目本身够强也是可以的。问题在于,现阶段绝大多数ICO项目都缺乏实质性创新,多是采用拿来主义,把比特币、以太币、瑞波币等几个主流的或特征进行简单重组(很多仅局限于白皮书设想上),再用远大理想扯个大旗,便出来融资了。而这些理想,通常看上去都不能落地。比如:有的ICO项目立志改造国内公立医院低效率的运作模式,想把病历、处方甚至各科室内部终端诊疗系统统统搬上区块链,打造一个透明的医疗体系;有的ICO项目想打造国内商品流转的溯源机制,积累大量商家和用户,构建流量平台,大有再造一个阿里巴巴之势;有的ICO项目想打造全球统一的数字资产发行与交易平台,实现数字资产的跨境无障碍流通;……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但站在ICO项目角度,真的能充分认识到这种远大梦想背后的极低概率吗?先不说创始团队的构成单一,基本都是程序员;也不说募集的区区几千万资金,如何去和顽固的沉珂顽疾抗战;单是那份想在两三年内便改变世界的“梦想”就足以让理性的投资人望而却步。问题在于,被一夜暴富深深刺激的ICO圈新晋韭菜们,有的是勇气为梦想买单。目前,国内ICO项目筹集计划多在比特币左右,按照元单价计算,募集资金约在4000万-8000万元之间。而ICO代币量占比通常在50%左右,这意味着ICO阶段本身估值在8000万-1.6亿元之间。ICO投资者的“朴素”想法是在不超过3年的时间内币值可以增值10-100倍,以50倍计算,意味着该项目在3年左右估值要达到40亿-80亿之间。不得不说,这可能算另一个梦想了,属于投资人自己的梦想。潜在隐患突出,非专业人士不要参与了吧上面所讲的,主要还是针对勤勉努力的区块链创业团队而言。事实上,这个行当多的是圈钱的人,很简单,募集资金后不作为,让代币自生自灭。有良心的,持有募集来的比特币和以太币,等着币值上涨,赚钱后套现,把本金还给ICO阶段投资人,大家一拍两散,和平散伙;没良心的,把钱挥霍掉(所谓的基于多重签名的来保证专款专用,听听就得了),你们,大家一拍两散。还有更厉害的,打着ICO的幌子搞加密,搞起了,和P2P火爆时们打着P2P的幌子搞“”如出一辙。相比当时20%的,打着ICO幌子行之实的传销项目可以打出200%甚至2000%的,再加上巧舌如簧的宣传,诱惑性更大,危害也更大。不少人想问:怎么区分一个ICO项目是正常的项目还是传销?潜台词是,我不参与传销项目就是了,ICO这个暴利游戏还是值得参与的。这么想的话,上面那么多话真的就白写了。先说怎么区分,典型的传销其实不难辨别,如发展下线、缴纳入门费、团队计酬等特征。但问题在于,在ICO阶段看上去正常的项目后期也可能演变成传销项目,没法从根本上杜绝。况且,就现阶段的区块链ICO而言,即便是正常的项目,风险也是极高,非专业人士,真的建议大家不要参与了。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就发家致富了呢?呃,你如果还坚持这么想,当我啥都没说吧。本文系未央网作者研究院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比特币在暴涨,以太币、莱特币为何不涨反跌?》 精选三随着加密数字货币的火爆,基于区块链的代币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公开募币)开始走入大众视野。现实世界中我们有企业首次上市募资的IPO,在数字货币的世界里区块链创业企业则可以通过ICO,向早期爱好者发行代币,获得事业的启动资金。事实上,以太坊便是ICO的经典案例,通过ICO募集资金,并一步步发展成世界第二大区块链,以太币的市值也达到250亿美元,所有的ICO参与者,只要拿得住,都致富了,也算亲身参与了史上的一件大事。之后,更多的加密数字货币通过ICO取得成功,ICO也就逐渐成为了最受追捧的投资数字货币项目的方式。不过,站在现在这个时点,看着新的ICO项目依旧层出不穷地冒出来,对于ICO投资前景,笔者要泼很多冷水了:ICO也好,IPO也罢,投资这件事,讲究的是时机,时机不对,什么都是错的。区块链ICO的风口期可能已经过去了你没看错,概念刚火,但很可能区块链ICO的风口期已过,因为打造生态圈已经越来越难。代币的价值本质上取决于所在区块链的生态圈,只有打造一个强韧的生态圈,代币才有上涨的空间,以太币ETH与以太坊的共荣便是经典案例。但以太坊的成功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已经很难被复制。以太坊的理念产生于2013年,就当时而言,基于图灵完备的虚拟机和对智能合约的全面支持仍属于突破性的创新,使得以太坊占据了区块链2.0的认知标签;以太坊的创始人Vitalik Buterin本身就是天才开发者,从比特币社区成长起来,以太坊的理念也吸引了世界上顶级的一批开发者,以太坊区块链有很多极具创新性的设想,有可持续的长远发展规划路线。以太坊于2014年进行ICO,2015年区块链正式运营,2016年初就赢得主流社区的认同。加密数字货币具有典型的马太效应,强者恒强。自2016年以来,行业内顶级的人才都在几个顶级的区块链中,大的矿池也只挖几个主流的数字货币,大的场景也只愿意和已经成功的区块链合作。对于新的ICO项目,只能以牺牲去中心化和性为代价,不走寻常路,代币发行容易,却大大稀释了代币的长期价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非POW共识算法影响去中心化POW(工作量证明机制)共识机制,基于节点算力分配记账权,是公认的达成区块链去中心化特征最有效的机制。即便存在电力和能源浪费的问题,比特币、以太币(现阶段)、莱特币、达世币、Zcash、门罗币等市值靠前的币种都采用POW机制,而瑞波币定位于联盟链,所以未采用POW机制。正因为采用了POW机制,这些竞争币和山寨币才能在数以千计的加密数字货币中脱颖而出。要采用POW机制,需要得到矿工们的支持。问题是,矿工们的计算资源有限,忙于挖那些市值高的主流数字货币,无暇顾及层出不穷、且没有价值保障的ICO代币们。得不到矿工们的支持,没能采用POW机制,便不得不采用各种POS和类POS共识机制,结果又带来了中心化或弱中心化问题(即易被操纵)。一个具有中心化特征的区块链自然难以建立起完整的生态圈,无他,用中心化的区块链去取代中心化的机构和业务模式,多此一举。(2)代币预挖打压升值空间既然得不到旷工们的支持,索性也就通过预挖的方式把代币一次性发行完毕吧。况且,采用挖矿发行的加密数字货币的发行期多在百年以上,绝大多数ICO项目也没有这个耐心和信心存续百年之久。另外,ICO项目要构建生态圈、实现远大理想也需要大量启动资金,而资金只能来自ICO代币销售,自然是卖得越多越好,一般占到代币总量的50%-70%左右。问题来了,代币或在ICO阶段被售出或被创始团队持有,聚集在少数人手中,便产生了天然的巨庄。对于存在大庄家的投资品,理性的投资者自然不敢碰,代币只能在一个小圈子里流转,缺乏升值空间。反观一些真正做起来的预挖型加密数字货币,在早期多会采用免费送币的方式把代币分散化,用户基础大了,交易便活跃,币值自然也有了升值空间。截至2017年6月末,在Coinmarketcap有统计的加密数字货币已经达到950种,还不包括已经夭折的货币和很多ICO货币。加密数字货币又是个典型的马太效应市场,两极分化严重,各种资源向已经成功的大区块链集聚,不得不说,区块链ICO已经过了风口期。缺乏实质创新的ICO项目全靠理想在支撑整体错过了风口期,项目本身够强也是可以的。问题在于,现阶段绝大多数ICO项目都缺乏实质性创新,多是采用拿来主义,把比特币、以太币、瑞波币等几个主流的区块链的优点或特征进行简单重组(很多仅局限于白皮书设想上),再用远大理想扯个大旗,便出来融资了。而这些理想,通常看上去都不能落地。比如,有的ICO项目立志改造国内公立医院低效率的运作模式,想把病历、处方甚至各科室内部终端诊疗系统统统搬上区块链,打造一个透明的医疗体系;有的ICO项目想打造国内商品流转的溯源机制,积累大量商家和用户,构建流量平台,大有再造一个阿里巴巴之势;有的ICO项目想打造全球统一的数字资产发行与交易平台,实现数字资产的跨境无障碍流通;……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但站在ICO项目投资人角度,真的能充分认识到这种远大梦想背后的极低概率吗?先不说创始团队的构成单一,基本都是程序员;也不说募集的区区几千万资金,如何去和顽固的沉珂顽疾抗战;单是那份想在两三年内便改变世界的“梦想”就足以让理性的投资人望而却步。问题在于,被一夜暴富深深刺激的ICO圈新晋韭菜们,有的是勇气为梦想买单。目前,国内ICO项目筹集计划多在比特币左右,按照比特币2万元单价计算,募集资金约在4000万-8000万元之间。而ICO代币量占比通常在50%左右,这意味着区块链项目ICO阶段本身估值在8000万-1.6亿元之间。ICO投资者的“朴素”想法是在不超过3年的时间内币值可以增值10-100倍,以50倍计算,意味着该项目在3年左右估值要达到40亿-80亿之间。不得不说,这可能算另一个梦想了,属于投资人自己的梦想。潜在隐患突出,非专业人士不要参与了吧上面所讲的,主要还是针对勤勉努力的区块链创业团队而言。事实上,这个行当多的是圈钱的人,很简单,募集资金后不作为,让代币自生自灭。有良心的,持有募集来的比特币和以太币,等着币值上涨,赚钱后套现,把本金还给ICO阶段投资人,大家一拍两散,和平散伙;没良心的,把钱挥霍掉(所谓的基于多重签名的资金来保证专款专用,听听就得了),你们投资失败,大家一拍两散。还有更厉害的,打着ICO的幌子搞加密虚拟货币传销,搞起了庞氏骗局,和P2P火爆时e租宝们打着P2P的幌子搞“互联网理财”如出一辙。相比P2P行业当时20%的年化收益率,打着ICO幌子行传销之实的传销项目可以打出200%甚至2000%的收益率,再加上巧舌如簧的宣传,诱惑性更大,危害也更大。不少人想问:怎么区分一个ICO项目是正常的项目还是传销?潜台词是,我不参与传销项目就是了,ICO这个暴利游戏还是值得参与的。这么想的话,上面那么多话真的就白写了。先说怎么区分,典型的传销其实不难辨别,如发展下线、缴纳入门费、团队计酬等特征。但问题在于,在ICO阶段看上去正常的项目后期也可能演变成传销项目,没法从根本上杜绝。况且,就现阶段的区块链ICO而言,即便是正常的项目,风险也是极高,非专业人士,真的建议大家不要参与了。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就发家致富了呢?呃,你如果还坚持这么想,当我啥都没说吧。《比特币在暴涨,以太币、莱特币为何不涨反跌?》 精选四文/薛洪言随着加密数字货币的火爆,基于区块链的代币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公开募币)开始走入大众视野。现实世界中我们有企业首次上市募资的IPO,在数字货币的世界里区块链创业企业则可以通过ICO,向早期爱好者发行代币,获得事业的启动资金。事实上,以太坊便是ICO的经典案例,通过ICO募集资金,并一步步发展成世界第二大区块链,以太币的市值也达到250亿美元,所有的ICO参与者,只要拿得住,都致富了,也算亲身参与了区块链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之后,更多的加密数字货币通过ICO取得成功,ICO也就逐渐成为了最受追捧的投资数字货币项目的方式。不过,站在现在这个时点,看着新的ICO项目依旧层出不穷地冒出来,对于ICO投资前景,笔者要泼很多冷水了:ICO也好,IPO也罢,投资这件事,讲究的是时机,时机不对,什么都是错的。区块链ICO的风口期可能已经过去了你没看错,概念刚火,但很可能区块链ICO的风口期已过,因为打造生态圈已经越来越难。代币的价值本质上取决于所在区块链的生态圈,只有打造一个强韧的生态圈,代币才有上涨的空间,以太币ETH与以太坊的共荣便是经典案例。但以太坊的成功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已经很难被复制。以太坊的理念产生于2013年,就当时而言,基于图灵完备的虚拟机和对智能合约的全面支持仍属于突破性的创新,使得以太坊占据了区块链2.0的认知标签;以太坊的创始人Vitalik Buterin本身就是天才开发者,从比特币社区成长起来,以太坊的理念也吸引了世界上顶级的一批开发者,以太坊区块链有很多极具创新性的设想,有可持续的长远发展规划路线。以太坊于2014年进行ICO,2015年区块链正式运营,2016年初就赢得主流社区的认同。加密数字货币具有典型的马太效应,强者恒强。自2016年以来,行业内顶级的人才都在几个顶级的区块链中,大的矿池也只挖几个主流的数字货币,大的场景也只愿意和已经成功的区块链合作。对于新的ICO项目,只能以牺牲去中心化和区块链安全性为代价,不走寻常路,代币发行容易,却大大稀释了代币的长期价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非POW共识算法影响去中心化POW(工作量证明机制)共识机制,基于节点算力分配记账权,是公认的达成区块链去中心化特征最有效的机制。即便存在电力和能源浪费的问题,比特币、以太币(现阶段)、莱特币、达世币、Zcash、门罗币等市值靠前的币种都采用POW机制,而瑞波币定位于联盟链,所以未采用POW机制。正因为采用了POW机制,这些竞争币和山寨币才能在数以千计的加密数字货币中脱颖而出。要采用POW机制,需要得到矿工们的支持。问题是,矿工们的计算资源有限,忙于挖那些市值高的主流数字货币,无暇顾及层出不穷、且没有价值保障的ICO代币们。得不到矿工们的支持,没能采用POW机制,便不得不采用各种POS和类POS共识机制,结果又带来了中心化或弱中心化问题(即易被操纵)。一个具有中心化特征的区块链自然难以建立起完整的生态圈,无他,用中心化的区块链去取代中心化的机构和业务模式,多此一举。(2)代币预挖打压升值空间既然得不到旷工们的支持,索性也就通过预挖的方式把代币一次性发行完毕吧。况且,采用挖矿发行的加密数字货币的发行期多在百年以上,绝大多数ICO项目也没有这个耐心和信心存续百年之久。另外,ICO项目要构建生态圈、实现远大理想也需要大量启动资金,而资金只能来自ICO代币销售,自然是卖得越多越好,一般占到代币总量的50%-70%左右。问题来了,代币或在ICO阶段被售出或被创始团队持有,聚集在少数人手中,便产生了天然的巨庄。对于存在大庄家的投资品,理性的投资者自然不敢碰,代币只能在一个小圈子里流转,缺乏升值空间。反观一些真正做起来的预挖型加密数字货币,在早期多会采用免费送币的方式把代币分散化,用户基础大了,交易便活跃,币值自然也有了升值空间。截至2017年6月末,在Coinmarketcap有统计的加密数字货币已经达到950种,还不包括已经夭折的货币和很多ICO货币。加密数字货币又是个典型的马太效应市场,两极分化严重,各种资源向已经成功的大区块链集聚,不得不说,区块链ICO已经过了风口期。缺乏实质创新的ICO项目全靠理想在支撑整体错过了风口期,项目本身够强也是可以的。问题在于,现阶段绝大多数ICO项目都缺乏实质性创新,多是采用拿来主义,把比特币、以太币、瑞波币等几个主流的区块链的优点或特征进行简单重组(很多仅局限于白皮书设想上),再用远大理想扯个大旗,便出来融资了。而这些理想,通常看上去都不能落地。比如,有的ICO项目立志改造国内公立医院低效率的运作模式,想把病历、处方甚至各科室内部终端诊疗系统统统搬上区块链,打造一个透明的医疗体系;有的ICO项目想打造国内商品流转的溯源机制,积累大量商家和用户,构建流量平台,大有再造一个阿里巴巴之势;有的ICO项目想打造全球统一的数字资产发行与交易平台,实现数字资产的跨境无障碍流通;……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但站在ICO项目投资人角度,真的能充分认识到这种远大梦想背后的极低概率吗?先不说创始团队的构成单一,基本都是程序员;也不说募集的区区几千万资金,如何去和顽固的沉珂顽疾抗战;单是那份想在两三年内便改变世界的“梦想”就足以让理性的投资人望而却步。问题在于,被一夜暴富深深刺激的ICO圈新晋韭菜们,有的是勇气为梦想买单。目前,国内ICO项目筹集计划多在比特币左右,按照比特币2万元单价计算,募集资金约在4000万-8000万元之间。而ICO代币量占比通常在50%左右,这意味着区块链项目ICO阶段本身估值在8000万-1.6亿元之间。ICO投资者的“朴素”想法是在不超过3年的时间内币值可以增值10-100倍,以50倍计算,意味着该项目在3年左右估值要达到40亿-80亿之间。不得不说,这可能算另一个梦想了,属于投资人自己的梦想。潜在隐患突出,非专业人士不要参与了吧上面所讲的,主要还是针对勤勉努力的区块链创业团队而言。事实上,这个行当多的是圈钱的人,很简单,募集资金后不作为,让代币自生自灭。有良心的,持有募集来的比特币和以太币,等着币值上涨,赚钱后套现,把本金还给ICO阶段投资人,大家一拍两散,和平散伙;没良心的,把钱挥霍掉(所谓的基于多重签名的资金托管来保证专款专用,听听就得了),你们投资失败,大家一拍两散。还有更厉害的,打着ICO的幌子搞加密虚拟货币传销,搞起了庞氏骗局,和P2P火爆时e租宝们打着P2P的幌子搞“互联网理财”如出一辙。相比P2P行业当时20%的年化收益率,打着ICO幌子行传销之实的传销项目可以打出200%甚至2000%的收益率,再加上巧舌如簧的宣传,诱惑性更大,危害也更大。不少人想问:怎么区分一个ICO项目是正常的项目还是传销?潜台词是,我不参与传销项目就是了,ICO这个暴利游戏还是值得参与的。这么想的话,上面那么多话真的就白写了。先说怎么区分,典型的传销其实不难辨别,如发展下线、缴纳入门费、团队计酬等特征。但问题在于,在ICO阶段看上去正常的项目后期也可能演变成传销项目,没法从根本上杜绝。况且,就现阶段的区块链ICO而言,即便是正常的项目,风险也是极高,非专业人士,真的建议大家不要参与了。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就发家致富了呢?呃,你如果还坚持这么想,当我啥都没说吧。《比特币在暴涨,以太币、莱特币为何不涨反跌?》 精选五随着加密数字货币的火爆,基于区块链的代币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公开募币)开始走入大众视野。现实世界中我们有企业首次上市募资的IPO,在数字货币的世界里区块链创业企业则可以通过ICO,向早期爱好者发行代币,获得事业的启动资金。事实上,以太坊便是ICO的经典案例,通过ICO募集资金,并一步步发展成世界第二大区块链,以太币的市值也达到250亿美元,所有的ICO参与者,只要拿得住,都致富了,也算亲身参与了区块链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之后,更多的加密数字货币通过ICO取得成功,ICO也就逐渐成为了最受追捧的投资数字货币项目的方式。不过,站在现在这个时点,看着新的ICO项目依旧层出不穷地冒出来,对于ICO投资前景,笔者要泼很多冷水了:ICO也好,IPO也罢,投资这件事,讲究的是时机,时机不对,什么都是错的。区块链ICO的风口期可能已经过去了你没看错,概念刚火,但很可能区块链ICO的风口期已过,因为打造生态圈已经越来越难。代币的价值本质上取决于所在区块链的生态圈,只有打造一个强韧的生态圈,代币才有上涨的空间,以太币ETH与以太坊的共荣便是经典案例。但以太坊的成功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已经很难被复制。以太坊的理念产生于2013年,就当时而言,基于图灵完备的虚拟机和对智能合约的全面支持仍属于突破性的创新,使得以太坊占据了区块链2.0的认知标签;以太坊的创始人Vitalik Buterin本身就是天才开发者,从比特币社区成长起来,以太坊的理念也吸引了世界上顶级的一批开发者,以太坊区块链有很多极具创新性的设想,有可持续的长远发展规划路线。以太坊于2014年进行ICO,2015年区块链正式运营,2016年初就赢得主流社区的认同。加密数字货币具有典型的马太效应,强者恒强。自2016年以来,行业内顶级的人才都在几个顶级的区块链中,大的矿池也只挖几个主流的数字货币,大的场景也只愿意和已经成功的区块链合作。对于新的ICO项目,只能以牺牲去中心化和区块链安全性为代价,不走寻常路,代币发行容易,却大大稀释了代币的长期价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非POW共识算法影响去中心化POW(工作量证明机制)共识机制,基于节点算力分配记账权,是公认的达成区块链去中心化特征最有效的机制。即便存在电力和能源浪费的问题,比特币、以太币(现阶段)、莱特币、达世币、Zcash、门罗币等市值靠前的币种都采用POW机制,而瑞波币定位于联盟链,所以未采用POW机制。正因为采用了POW机制,这些竞争币和山寨币才能在数以千计的加密数字货币中脱颖而出。要采用POW机制,需要得到矿工们的支持。问题是,矿工们的计算资源有限,忙于挖那些市值高的主流数字货币,无暇顾及层出不穷、且没有价值保障的ICO代币们。得不到矿工们的支持,没能采用POW机制,便不得不采用各种POS和类POS共识机制,结果又带来了中心化或弱中心化问题(即易被操纵)。一个具有中心化特征的区块链自然难以建立起完整的生态圈,无他,用中心化的区块链去取代中心化的机构和业务模式,多此一举。(2)代币预挖打压升值空间既然得不到旷工们的支持,索性也就通过预挖的方式把代币一次性发行完毕吧。况且,采用挖矿发行的加密数字货币的发行期多在百年以上,绝大多数ICO项目也没有这个耐心和信心存续百年之久。另外,ICO项目要构建生态圈、实现远大理想也需要大量启动资金,而资金只能来自ICO代币销售,自然是卖得越多越好,一般占到代币总量的50%-70%左右。问题来了,代币或在ICO阶段被售出或被创始团队持有,聚集在少数人手中,便产生了天然的巨庄。对于存在大庄家的投资品,理性的投资者自然不敢碰,代币只能在一个小圈子里流转,缺乏升值空间。反观一些真正做起来的预挖型加密数字货币,在早期多会采用免费送币的方式把代币分散化,用户基础大了,交易便活跃,币值自然也有了升值空间。截至2017年6月末,在Coinmarketcap有统计的加密数字货币已经达到950种,还不包括已经夭折的货币和很多ICO货币。加密数字货币又是个典型的马太效应市场,两极分化严重,各种资源向已经成功的大区块链集聚,不得不说,区块链ICO已经过了风口期。缺乏实质创新的ICO项目全靠理想在支撑整体错过了风口期,项目本身够强也是可以的。问题在于,现阶段绝大多数ICO项目都缺乏实质性创新,多是采用拿来主义,把比特币、以太币、瑞波币等几个主流的区块链的优点或特征进行简单重组(很多仅局限于白皮书设想上),再用远大理想扯个大旗,便出来融资了。而这些理想,通常看上去都不能落地。比如,有的ICO项目立志改造国内公立医院低效率的运作模式,想把病历、处方甚至各科室内部终端诊疗系统统统搬上区块链,打造一个透明的医疗体系;有的ICO项目想打造国内商品流转的溯源机制,积累大量商家和用户,构建流量平台,大有再造一个阿里巴巴之势;有的ICO项目想打造全球统一的数字资产发行与交易平台,实现数字资产的跨境无障碍流通;……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但站在ICO项目投资人角度,真的能充分认识到这种远大梦想背后的极低概率吗?先不说创始团队的构成单一,基本都是程序员;也不说募集的区区几千万资金,如何去和顽固的沉珂顽疾抗战;单是那份想在两三年内便改变世界的“梦想”就足以让理性的投资人望而却步。问题在于,被一夜暴富深深刺激的ICO圈新晋韭菜们,有的是勇气为梦想买单。目前,国内ICO项目筹集计划多在比特币左右,按照比特币2万元单价计算,募集资金约在4000万-8000万元之间。而ICO代币量占比通常在50%左右,这意味着区块链项目ICO阶段本身估值在8000万-1.6亿元之间。ICO投资者的“朴素”想法是在不超过3年的时间内币值可以增值10-100倍,以50倍计算,意味着该项目在3年左右估值要达到40亿-80亿之间。不得不说,这可能算另一个梦想了,属于投资人自己的梦想。潜在隐患突出,非专业人士不要参与了吧上面所讲的,主要还是针对勤勉努力的区块链创业团队而言。事实上,这个行当多的是圈钱的人,很简单,募集资金后不作为,让代币自生自灭。有良心的,持有募集来的比特币和以太币,等着币值上涨,赚钱后套现,把本金还给ICO阶段投资人,大家一拍两散,和平散伙;没良心的,把钱挥霍掉(所谓的基于多重签名的资金托管来保证专款专用,听听就得了),你们投资失败,大家一拍两散。还有更厉害的,打着ICO的幌子搞加密虚拟货币传销,搞起了庞氏骗局,和P2P火爆时e租宝们打着P2P的幌子搞“互联网理财”如出一辙。相比P2P行业当时20%的年化收益率,打着ICO幌子行传销之实的传销项目可以打出200%甚至2000%的收益率,再加上巧舌如簧的宣传,诱惑性更大,危害也更大。不少人想问:怎么区分一个ICO项目是正常的项目还是传销?潜台词是,我不参与传销项目就是了,ICO这个暴利游戏还是值得参与的。这么想的话,上面那么多话真的就白写了。先说怎么区分,典型的传销其实不难辨别,如发展下线、缴纳入门费、团队计酬等特征。但问题在于,在ICO阶段看上去正常的项目后期也可能演变成传销项目,没法从根本上杜绝。况且,就现阶段的区块链ICO而言,即便是正常的项目,风险也是极高,非专业人士,真的建议大家不要参与了。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就发家致富了呢?呃,你如果还坚持这么想,当我啥都没说吧。《比特币在暴涨,以太币、莱特币为何不涨反跌?》 精选六文/薛洪言随着加密数字货币的火爆,基于区块链的代币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公开募币)开始走入大众视野。现实世界中我们有企业首次上市募资的IPO,在数字货币的世界里区块链创业企业则可以通过ICO,向早期爱好者发行代币,获得事业的启动资金。事实上,以太坊便是ICO的经典案例,通过ICO募集资金,并一步步发展成世界第二大区块链,以太币的市值也达到250亿美元,所有的ICO参与者,只要拿得住,都致富了,也算亲身参与了区块链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之后,更多的加密数字货币通过ICO取得成功,ICO也就逐渐成为了最受追捧的投资数字货币项目的方式。不过,站在现在这个时点,看着新的ICO项目依旧层出不穷地冒出来,对于ICO投资前景,笔者要泼很多冷水了:ICO也好,IPO也罢,投资这件事,讲究的是时机,时机不对,什么都是错的。区块链ICO的风口期可能已经过去了你没看错,概念刚火,但很可能区块链ICO的风口期已过,因为打造生态圈已经越来越难。代币的价值本质上取决于所在区块链的生态圈,只有打造一个强韧的生态圈,代币才有上涨的空间,以太币ETH与以太坊的共荣便是经典案例。但以太坊的成功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已经很难被复制。以太坊的理念产生于2013年,就当时而言,基于图灵完备的虚拟机和对智能合约的全面支持仍属于突破性的创新,使得以太坊占据了区块链2.0的认知标签;以太坊的创始人Vitalik Buterin本身就是天才开发者,从比特币社区成长起来,以太坊的理念也吸引了世界上顶级的一批开发者,以太坊区块链有很多极具创新性的设想,有可持续的长远发展规划路线。以太坊于2014年进行ICO,2015年区块链正式运营,2016年初就赢得主流社区的认同。加密数字货币具有典型的马太效应,强者恒强。自2016年以来,行业内顶级的人才都在几个顶级的区块链中,大的矿池也只挖几个主流的数字货币,大的场景也只愿意和已经成功的区块链合作。对于新的ICO项目,只能以牺牲去中心化和区块链安全性为代价,不走寻常路,代币发行容易,却大大稀释了代币的长期价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非POW共识算法影响去中心化POW(工作量证明机制)共识机制,基于节点算力分配记账权,是公认的达成区块链去中心化特征最有效的机制。即便存在电力和能源浪费的问题,比特币、以太币(现阶段)、莱特币、达世币、Zcash、门罗币等市值靠前的币种都采用POW机制,而瑞波币定位于联盟链,所以未采用POW机制。正因为采用了POW机制,这些竞争币和山寨币才能在数以千计的加密数字货币中脱颖而出。要采用POW机制,需要得到矿工们的支持。问题是,矿工们的计算资源有限,忙于挖那些市值高的主流数字货币,无暇顾及层出不穷、且没有价值保障的ICO代币们。得不到矿工们的支持,没能采用POW机制,便不得不采用各种POS和类POS共识机制,结果又带来了中心化或弱中心化问题(即易被操纵)。一个具有中心化特征的区块链自然难以建立起完整的生态圈,无他,用中心化的区块链去取代中心化的机构和业务模式,多此一举。(2)代币预挖打压升值空间既然得不到旷工们的支持,索性也就通过预挖的方式把代币一次性发行完毕吧。况且,采用挖矿发行的加密数字货币的发行期多在百年以上,绝大多数ICO项目也没有这个耐心和信心存续百年之久。另外,ICO项目要构建生态圈、实现远大理想也需要大量启动资金,而资金只能来自ICO代币销售,自然是卖得越多越好,一般占到代币总量的50%-70%左右。问题来了,代币或在ICO阶段被售出或被创始团队持有,聚集在少数人手中,便产生了天然的巨庄。对于存在大庄家的投资品,理性的投资者自然不敢碰,代币只能在一个小圈子里流转,缺乏升值空间。反观一些真正做起来的预挖型加密数字货币,在早期多会采用免费送币的方式把代币分散化,用户基础大了,交易便活跃,币值自然也有了升值空间。截至2017年6月末,在Coinmarketcap有统计的加密数字货币已经达到950种,还不包括已经夭折的货币和很多ICO货币。加密数字货币又是个典型的马太效应市场,两极分化严重,各种资源向已经成功的大区块链集聚,不得不说,区块链ICO已经过了风口期。缺乏实质创新的ICO项目全靠理想在支撑整体错过了风口期,项目本身够强也是可以的。问题在于,现阶段绝大多数ICO项目都缺乏实质性创新,多是采用拿来主义,把比特币、以太币、瑞波币等几个主流的区块链的优点或特征进行简单重组(很多仅局限于白皮书设想上),再用远大理想扯个大旗,便出来融资了。而这些理想,通常看上去都不能落地。比如,有的ICO项目立志改造国内公立医院低效率的运作模式,想把病历、处方甚至各科室内部终端诊疗系统统统搬上区块链,打造一个透明的医疗体系;有的ICO项目想打造国内商品流转的溯源机制,积累大量商家和用户,构建流量平台,大有再造一个阿里巴巴之势;有的ICO项目想打造全球统一的数字资产发行与交易平台,实现数字资产的跨境无障碍流通;……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但站在ICO项目投资人角度,真的能充分认识到这种远大梦想背后的极低概率吗?先不说创始团队的构成单一,基本都是程序员;也不说募集的区区几千万资金,如何去和顽固的沉珂顽疾抗战;单是那份想在两三年内便改变世界的“梦想”就足以让理性的投资人望而却步。问题在于,被一夜暴富深深刺激的ICO圈新晋韭菜们,有的是勇气为梦想买单。目前,国内ICO项目筹集计划多在比特币左右,按照比特币2万元单价计算,募集资金约在4000万-8000万元之间。而ICO代币量占比通常在50%左右,这意味着区块链项目ICO阶段本身估值在8000万-1.6亿元之间。ICO投资者的“朴素”想法是在不超过3年的时间内币值可以增值10-100倍,以50倍计算,意味着该项目在3年左右估值要达到40亿-80亿之间。不得不说,这可能算另一个梦想了,属于投资人自己的梦想。潜在隐患突出,非专业人士不要参与了吧上面所讲的,主要还是针对勤勉努力的区块链创业团队而言。事实上,这个行当多的是圈钱的人,很简单,募集资金后不作为,让代币自生自灭。有良心的,持有募集来的比特币和以太币,等着币值上涨,赚钱后套现,把本金还给ICO阶段投资人,大家一拍两散,和平散伙;没良心的,把钱挥霍掉(所谓的基于多重签名的资金托管来保证专款专用,听听就得了),你们投资失败,大家一拍两散。还有更厉害的,打着ICO的幌子搞加密虚拟货币传销,搞起了庞氏骗局,和P2P火爆时e租宝们打着P2P的幌子搞“互联网理财”如出一辙。相比P2P行业当时20%的年化收益率,打着ICO幌子行传销之实的传销项目可以打出200%甚至2000%的收益率,再加上巧舌如簧的宣传,诱惑性更大,危害也更大。不少人想问:怎么区分一个ICO项目是正常的项目还是传销?潜台词是,我不参与传销项目就是了,ICO这个暴利游戏还是值得参与的。这么想的话,上面那么多话真的就白写了。先说怎么区分,典型的传销其实不难辨别,如发展下线、缴纳入门费、团队计酬等特征。但问题在于,在ICO阶段看上去正常的项目后期也可能演变成传销项目,没法从根本上杜绝。况且,就现阶段的区块链ICO而言,即便是正常的项目,风险也是极高,非专业人士,真的建议大家不要参与了。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就发家致富了呢?呃,你如果还坚持这么想,当我啥都没说吧。《比特币在暴涨,以太币、莱特币为何不涨反跌?》 精选七随着加密数字货币的火爆,基于区块链的代币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公开募币)开始走入大众视野。现实世界中我们有企业首次上市募资的IPO,在数字货币的世界里区块链创业企业则可以通过ICO,向早期爱好者发行代币,获得事业的启动资金。事实上,以太坊便是ICO的经典案例,通过ICO募集资金,并一步步发展成世界第二大区块链,以太币的市值也达到250亿美元,所有的ICO参与者,只要拿得住,都致富了,也算亲身参与了区块链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之后,更多的加密数字货币通过ICO取得成功,ICO也就逐渐成为了最受追捧的投资数字货币项目的方式。不过,站在现在这个时点,看着新的ICO项目依旧层出不穷地冒出来,对于ICO投资前景,笔者要泼很多冷水了:ICO也好,IPO也罢,投资这件事,讲究的是时机,时机不对,什么都是错的。区块链ICO的风口期可能已经过去了你没看错,概念刚火,但很可能区块链ICO的风口期已过,因为打造生态圈已经越来越难。代币的价值本质上取决于所在区块链的生态圈,只有打造一个强韧的生态圈,代币才有上涨的空间,以太币ETH与以太坊的共荣便是经典案例。但以太坊的成功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已经很难被复制。以太坊的理念产生于2013年,就当时而言,基于图灵完备的虚拟机和对智能合约的全面支持仍属于突破性的创新,使得以太坊占据了区块链2.0的认知标签;以太坊的创始人Vitalik Buterin本身就是天才开发者,从比特币社区成长起来,以太坊的理念也吸引了世界上顶级的一批开发者,以太坊区块链有很多极具创新性的设想,有可持续的长远发展规划路线。以太坊于2014年进行ICO,2015年区块链正式运营,2016年初就赢得主流社区的认同。加密数字货币具有典型的马太效应,强者恒强。自2016年以来,行业内顶级的人才都在几个顶级的区块链中,大的矿池也只挖几个主流的数字货币,大的场景也只愿意和已经成功的区块链合作。对于新的ICO项目,只能以牺牲去中心化和区块链安全性为代价,不走寻常路,代币发行容易,却大大稀释了代币的长期价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非POW共识算法影响去中心化POW(工作量证明机制)共识机制,基于节点算力分配记账权,是公认的达成区块链去中心化特征最有效的机制。即便存在电力和能源浪费的问题,比特币、以太币(现阶段)、莱特币、达世币、Zcash、门罗币等市值靠前的币种都采用POW机制,而瑞波币定位于联盟链,所以未采用POW机制。正因为采用了POW机制,这些竞争币和山寨币才能在数以千计的加密数字货币中脱颖而出。要采用POW机制,需要得到矿工们的支持。问题是,矿工们的计算资源有限,忙于挖那些市值高的主流数字货币,无暇顾及层出不穷、且没有价值保障的ICO代币们。得不到矿工们的支持,没能采用POW机制,便不得不采用各种POS和类POS共识机制,结果又带来了中心化或弱中心化问题(即易被操纵)。一个具有中心化特征的区块链自然难以建立起完整的生态圈,无他,用中心化的区块链去取代中心化的机构和业务模式,多此一举。(2)代币预挖打压升值空间既然得不到旷工们的支持,索性也就通过预挖的方式把代币一次性发行完毕吧。况且,采用挖矿发行的加密数字货币的发行期多在百年以上,绝大多数ICO项目也没有这个耐心和信心存续百年之久。另外,ICO项目要构建生态圈、实现远大理想也需要大量启动资金,而资金只能来自ICO代币销售,自然是卖得越多越好,一般占到代币总量的50%-70%左右。问题来了,代币或在ICO阶段被售出或被创始团队持有,聚集在少数人手中,便产生了天然的巨庄。对于存在大庄家的投资品,理性的投资者自然不敢碰,代币只能在一个小圈子里流转,缺乏升值空间。反观一些真正做起来的预挖型加密数字货币,在早期多会采用免费送币的方式把代币分散化,用户基础大了,交易便活跃,币值自然也有了升值空间。截至2017年6月末,在Coinmarketcap有统计的加密数字货币已经达到950种,还不包括已经夭折的货币和很多ICO货币。加密数字货币又是个典型的马太效应市场,两极分化严重,各种资源向已经成功的大区块链集聚,不得不说,区块链ICO已经过了风口期。缺乏实质创新的ICO项目全靠理想在支撑整体错过了风口期,项目本身够强也是可以的。问题在于,现阶段绝大多数ICO项目都缺乏实质性创新,多是采用拿来主义,把比特币、以太币、瑞波币等几个主流的区块链的优点或特征进行简单重组(很多仅局限于白皮书设想上),再用远大理想扯个大旗,便出来融资了。而这些理想,通常看上去都不能落地。比如,有的ICO项目立志改造国内公立医院低效率的运作模式,想把病历、处方甚至各科室内部终端诊疗系统统统搬上区块链,打造一个透明的医疗体系;有的ICO项目想打造国内商品流转的溯源机制,积累大量商家和用户,构建流量平台,大有再造一个阿里巴巴之势;有的ICO项目想打造全球统一的数字资产发行与交易平台,实现数字资产的跨境无障碍流通;……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但站在ICO项目投资人角度,真的能充分认识到这种远大梦想背后的极低概率吗?先不说创始团队的构成单一,基本都是程序员;也不说募集的区区几千万资金,如何去和顽固的沉珂顽疾抗战;单是那份想在两三年内便改变世界的“梦想”就足以让理性的投资人望而却步。问题在于,被一夜暴富深深刺激的ICO圈新晋韭菜们,有的是勇气为梦想买单。目前,国内ICO项目筹集计划多在比特币左右,按照比特币2万元单价计算,募集资金约在4000万-8000万元之间。而ICO代币量占比通常在50%左右,这意味着区块链项目ICO阶段本身估值在8000万-1.6亿元之间。ICO投资者的“朴素”想法是在不超过3年的时间内币值可以增值10-100倍,以50倍计算,意味着该项目在3年左右估值要达到40亿-80亿之间。不得不说,这可能算另一个梦想了,属于投资人自己的梦想。潜在隐患突出,非专业人士不要参与了吧上面所讲的,主要还是针对勤勉努力的区块链创业团队而言。事实上,这个行当多的是圈钱的人,很简单,募集资金后不作为,让代币自生自灭。有良心的,持有募集来的比特币和以太币,等着币值上涨,赚钱后套现,把本金还给ICO阶段投资人,大家一拍两散,和平散伙;没良心的,把钱挥霍掉(所谓的基于多重签名的资金托管来保证专款专用,听听就得了),你们投资失败,大家一拍两散。还有更厉害的,打着ICO的幌子搞加密虚拟货币传销,搞起了庞氏骗局,和P2P火爆时e租宝们打着P2P的幌子搞“互联网理财”如出一辙。相比P2P行业当时20%的年化收益率,打着ICO幌子行传销之实的传销项目可以打出200%甚至2000%的收益率,再加上巧舌如簧的宣传,诱惑性更大,危害也更大。不少人想问:怎么区分一个ICO项目是正常的项目还是传销?潜台词是,我不参与传销项目就是了,ICO这个暴利游戏还是值得参与的。这么想的话,上面那么多话真的就白写了。先说怎么区分,典型的传销其实不难辨别,如发展下线、缴纳入门费、团队计酬等特征。但问题在于,在ICO阶段看上去正常的项目后期也可能演变成传销项目,没法从根本上杜绝。况且,就现阶段的区块链ICO而言,即便是正常的项目,风险也是极高,非专业人士,真的建议大家不要参与了。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就发家致富了呢?呃,你如果还坚持这么想,当我啥都没说吧。《比特币在暴涨,以太币、莱特币为何不涨反跌?》 精选八随着加密数字货币的火爆,基于区块链的代币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公开募币)开始走入大众视野。现实世界中我们有企业首次上市募资的IPO,在数字货币的世界里区块链创业企业则可以通过ICO,向早期爱好者发行代币,获得事业的启动资金。事实上,以太坊便是ICO的经典案例,通过ICO募集资金,并一步步发展成世界第二大区块链,以太币的市值也达到250亿美元,所有的ICO参与者,只要拿得住,都致富了,也算亲身参与了区块链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之后,更多的加密数字货币通过ICO取得成功,ICO也就逐渐成为了最受追捧的投资数字货币项目的方式。不过,站在现在这个时点,看着新的ICO项目依旧层出不穷地冒出来,对于ICO投资前景,笔者要泼很多冷水了:ICO也好,IPO也罢,投资这件事,讲究的是时机,时机不对,什么都是错的。区块链ICO的风口期可能已经过去了你没看错,概念刚火,但很可能区块链ICO的风口期已过,因为打造生态圈已经越来越难。代币的价值本质上取决于所在区块链的生态圈,只有打造一个强韧的生态圈,代币才有上涨的空间,以太币ETH与以太坊的共荣便是经典案例。但以太坊的成功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已经很难被复制。以太坊的理念产生于2013年,就当时而言,基于图灵完备的虚拟机和对智能合约的全面支持仍属于突破性的创新,使得以太坊占据了区块链2.0的认知标签;以太坊的创始人Vitalik Buterin本身就是天才开发者,从比特币社区成长起来,以太坊的理念也吸引了世界上顶级的一批开发者,以太坊区块链有很多极具创新性的设想,有可持续的长远发展规划路线。以太坊于2014年进行ICO,2015年区块链正式运营,2016年初就赢得主流社区的认同。加密数字货币具有典型的马太效应,强者恒强。自2016年以来,行业内顶级的人才都在几个顶级的区块链中,大的矿池也只挖几个主流的数字货币,大的场景也只愿意和已经成功的区块链合作。对于新的ICO项目,只能以牺牲去中心化和区块链安全性为代价,不走寻常路,代币发行容易,却大大稀释了代币的长期价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非POW共识算法影响去中心化POW(工作量证明机制)共识机制,基于节点算力分配记账权,是公认的达成区块链去中心化特征最有效的机制。即便存在电力和能源浪费的问题,比特币、以太币(现阶段)、莱特币、达世币、Zcash、门罗币等市值靠前的币种都采用POW机制,而瑞波币定位于联盟链,所以未采用POW机制。正因为采用了POW机制,这些竞争币和山寨币才能在数以千计的加密数字货币中脱颖而出。要采用POW机制,需要得到矿工们的支持。问题是,矿工们的计算资源有限,忙于挖那些市值高的主流数字货币,无暇顾及层出不穷、且没有价值保障的ICO代币们。得不到矿工们的支持,没能采用POW机制,便不得不采用各种POS和类POS共识机制,结果又带来了中心化或弱中心化问题(即易被操纵)。一个具有中心化特征的区块链自然难以建立起完整的生态圈,无他,用中心化的区块链去取代中心化的机构和业务模式,多此一举。(2)代币预挖打压升值空间既然得不到旷工们的支持,索性也就通过预挖的方式把代币一次性发行完毕吧。况且,采用挖矿发行的加密数字货币的发行期多在百年以上,绝大多数ICO项目也没有这个耐心和信心存续百年之久。另外,ICO项目要构建生态圈、实现远大理想也需要大量启动资金,而资金只能来自ICO代币销售,自然是卖得越多越好,一般占到代币总量的50%-70%左右。问题来了,代币或在ICO阶段被售出或被创始团队持有,聚集在少数人手中,便产生了天然的巨庄。对于存在大庄家的投资品,理性的投资者自然不敢碰,代币只能在一个小圈子里流转,缺乏升值空间。反观一些真正做起来的预挖型加密数字货币,在早期多会采用免费送币的方式把代币分散化,用户基础大了,交易便活跃,币值自然也有了升值空间。截至2017年6月末,在Coinmarketcap有统计的加密数字货币已经达到950种,还不包括已经夭折的货币和很多ICO货币。加密数字货币又是个典型的马太效应市场,两极分化严重,各种资源向已经成功的大区块链集聚,不得不说,区块链ICO已经过了风口期。缺乏实质创新的ICO项目全靠理想在支撑整体错过了风口期,项目本身够强也是可以的。问题在于,现阶段绝大多数ICO项目都缺乏实质性创新,多是采用拿来主义,把比特币、以太币、瑞波币等几个主流的区块链的优点或特征进行简单重组(很多仅局限于白皮书设想上),再用远大理想扯个大旗,便出来融资了。而这些理想,通常看上去都不能落地。比如,有的ICO项目立志改造国内公立医院低效率的运作模式,想把病历、处方甚至各科室内部终端诊疗系统统统搬上区块链,打造一个透明的医疗体系;有的ICO项目想打造国内商品流转的溯源机制,积累大量商家和用户,构建流量平台,大有再造一个阿里巴巴之势;有的ICO项目想打造全球统一的数字资产发行与交易平台,实现数字资产的跨境无障碍流通;……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但站在ICO项目投资人角度,真的能充分认识到这种远大梦想背后的极低概率吗?先不说创始团队的构成单一,基本都是程序员;也不说募集的区区几千万资金,如何去和顽固的沉珂顽疾抗战;单是那份想在两三年内便改变世界的“梦想”就足以让理性的投资人望而却步。问题在于,被一夜暴富深深刺激的ICO圈新晋韭菜们,有的是勇气为梦想买单。目前,国内ICO项目筹集计划多在比特币左右,按照比特币2万元单价计算,募集资金约在4000万-8000万元之间。而ICO代币量占比通常在50%左右,这意味着区块链项目ICO阶段本身估值在8000万-1.6亿元之间。ICO投资者的“朴素”想法是在不超过3年的时间内币值可以增值10-100倍,以50倍计算,意味着该项目在3年左右估值要达到40亿-80亿之间。不得不说,这可能算另一个梦想了,属于投资人自己的梦想。潜在隐患突出,非专业人士不要参与了吧上面所讲的,主要还是针对勤勉努力的区块链创业团队而言。事实上,这个行当多的是圈钱的人,很简单,募集资金后不作为,让代币自生自灭。有良心的,持有募集来的比特币和以太币,等着币值上涨,赚钱后套现,把本金还给ICO阶段投资人,大家一拍两散,和平散伙;没良心的,把钱挥霍掉(所谓的基于多重签名的资金托管来保证专款专用,听听就得了),你们投资失败,大家一拍两散。还有更厉害的,打着ICO的幌子搞加密虚拟货币传销,搞起了庞氏骗局,和P2P火爆时e租宝们打着P2P的幌子搞“互联网理财”如出一辙。相比P2P行业当时20%的年化收益率,打着ICO幌子行传销之实的传销项目可以打出200%甚至2000%的收益率,再加上巧舌如簧的宣传,诱惑性更大,危害也更大。不少人想问:怎么区分一个ICO项目是正常的项目还是传销?潜台词是,我不参与传销项目就是了,ICO这个暴利游戏还是值得参与的。这么想的话,上面那么多话真的就白写了。先说怎么区分,典型的传销其实不难辨别,如发展下线、缴纳入门费、团队计酬等特征。但问题在于,在ICO阶段看上去正常的项目后期也可能演变成传销项目,没法从根本上杜绝。况且,就现阶段的区块链ICO而言,即便是正常的项目,风险也是极高,非专业人士,真的建议大家不要参与了。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就发家致富了呢?呃,你如果还坚持这么想,当我啥都没说吧。《比特币在暴涨,以太币、莱特币为何不涨反跌?》 精选九媒体编者按:ICO也好,IPO也罢,投资这件事,讲究的是时机,时机不对,什么都是错的。随着加密数字货币的火爆,基于区块链的代币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公开募币)开始走入大众视野。现实世界中我们有公司的IPO(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区块链创业企业则可以通过ICO,向早期爱好者发行代币,获得事业的启动资金。事实上,以太坊便是ICO的经典案例,通过ICO募集资金,并一步步发展成世界上第二大区块链,以太币的市值也一度达到250亿美元,所有的ICO参与者,只要拿得住,都致富了,也算亲身参与了区块链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之后,更多的加密数字货币通过ICO取得成功,ICO也就逐渐成为了最受追捧的投资数字货币项目的方式。不过,站在现在这个时点,看着新的ICO项目依旧层出不穷地冒出来,对于ICO投资前景,笔者却要破很多冷水。ICO也好,IPO也罢,投资这件事,讲究的是时机,时机不对,什么都是错的。区块链ICO可能已经错过了风口期你没看错,概念刚火,但很可能区块链ICO的风口期已过,因为打造生态圈已经越来越难。代币的价值本质上取决于所在区块链的生态圈,只有打造一个强韧的生态圈,代币才有上涨的空间,以太币ETH与以太坊的共荣便是经典案例。但以太坊的成功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已经很难被复制。以太坊的理念产生于2013年,就当时而言,基于图灵完备的虚拟机和对智能合约的全面支持仍属于突破性的创新,使得以太坊占据了区块链2.0的认知标签;以太坊的创始人Vitalik Buterin本身就是天才开发者,从比特币社区成长起来,以太坊的理念也吸引了世界上顶级的一批开发者,以太坊区块链有很多极具创新性的设想,有可持续的长远发展规划路线。以太坊于2014年进行ICO,2015年区块链正式运营,2016年初就赢得主流社区的认同。加密数字货币具有典型的马太效应,强者恒强。自2016年以来,行业内顶级的人才都在几个顶级的区块链中,大的矿池也只挖几个主流的数字货币,大的场景也只愿意和已经成功的区块链合作。对于新的ICO项目,只能以牺牲去中心化和区块链安全性为代价,不走寻常路,代币发行容易,却大大稀释了代币的长期价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非POW共识算法影响去中心化POW(工作量证明机制)共识机制,基于节点算力分配记账权,是公认的达成区块链去中心化特征最有效的机制。既便存在电力和能源浪费的问题,比特币、以太币(现阶段)、莱特币、达世币、Zcash、门罗币等市值靠前的币种都采用POW机制,瑞波币定位于联盟链,所以未采用POW机制。正因为采用了POW机制,这些竞争币和山寨币才能在数以千计的加密数字货币中脱颖而出。要采用POW机制,需要得到矿工们的支持。问题是,矿工们的计算资源有限,忙于挖哪些市值高的主流数字货币,无暇顾及层出不穷、且没有价值保障的ICO代币们。得不到矿工们的支持,没能采用POW机制,便不得不采用各种POS和类POS共识机制,结果又带来了中心化或弱中心化问题(即易被操纵)。一个具有中心化特征的区块链自然难以建立起完整的生态圈,无他,用中心化的区块链去取代中心化的机构和业务模式,多此一举。代币预挖打压升值空间既然得不到旷工们的支持,索性也就通过预挖的方式把代币一次性发行完毕吧。况且,采用挖矿发行的加密数字货币的发行期间多在百年以上,绝大多数ICO项目也没有这个耐心和信心存续百年之久。另外,ICO项目要构建生态圈、实现远大理想也需要大量启动资金,而资金只能来自ICO代币销售,自然是卖得越多越好,一般占到代币总量的50-70%左右。问题来了,代币或在ICO阶段被售出或被创始团队持有,聚集在少数人手中,便产生了天然的巨庄。对于存在大庄家的投资品,理性的投资者自然不敢碰,代币只能在一个小圈子里流转,缺乏升值空间。反观一些真正做起来的预挖型加密数字货币,在早期多会采用免费送币的方式把代币分散化,用户基础大了,交易便活跃,币值自然也有了升值空间。截止到2017年6月末,在Coinmarketcap有统计的加密数字货币已经达到950种,还不包括已经夭折的货币和很多ICO货币。加密数字货币又是个典型的马太效应市场,两极分化严重,各种资源向已经成功的大区块链集聚,不得不承认,区块链ICO已经过了风口期。雪上加霜:缺乏实质创新,一切全靠理想支撑整体错过了风口期,项目本身够强也是可以的。问题在于,现阶段绝大多数ICO项目都缺乏实质性创新,多是采用拿来主义,把比特币、以太币、瑞波币等几个主流的区块链的优点或特征进行简单重组(很多仅局限于白皮书设想上),再用远大理想扯个大旗,便出来融资了。而这些理想,通常看上去都不能落地。比如,有的ICO项目立志改造国内公立医院低效率的运作模式,想把病历、处方甚至各科室内部终端诊疗系统统统搬上区块链,打造一个透明的医疗体系;有的ICO项目想打造国内商品流转的溯源机制,积累大量商家和用户,构建流量平台,大有再造一个阿里巴巴之势;有的ICO项目想打造全球统一的数字资产发行与交易平台,实现数字资产的跨境无障碍流通;……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但站在ICO项目投资人角度,真的能充分认识到这种远大梦想背后的极低概率吗?先不说创始团队的构成单一,基本都是程序员;也不说募集的区区几千万资金,如何去和顽固的沉珂顽疾宣战;单是那份想在两三年内便改变世界的“梦想”就足以让理性的投资人望而却步。问题在于,被一夜暴富的深化刺激的ICO圈新晋韭菜们,有的是勇气为梦想买单。目前,国内ICO项目筹集计划多在比特币左右,按照比特币2万元单价计算,募集资金约在万元之间。而ICO代币量占比通常在50%左右,意味着区块链项目ICO阶段本身估值在8000万-1.6亿元之间。ICO投资者的“朴素”想法是在不超过3年的时间内币值可以增值10-100倍,以50倍计算,意味着该项目在3年左右估值要达到40-80亿之间。不得不说,这可能算另一个梦想了,属于投资人自己的梦想。潜在隐患突出,谨慎为上上面所讲的,主要还是针对勤勉努力的区块链创业团队而言。事实上,这个行当多的是圈钱的人,很简单,募集资金后不作为,让代币自生自灭。有良心的,持有募集来的比特币和以太币,等着币值上涨,赚钱后套现,把本金还给ICO阶段投资人,大家一拍两散,和平散货;没良心的,把钱挥霍掉(所谓的基于多重签名的资金托管来保证专款专用,听听就得了),你们投资失败,大家一拍两散。还有更厉害的,打着ICO的幌子搞加密虚拟货币传销,搞起了庞氏骗局,和P2P火爆时e租宝们打着P2P的幌子搞“互联网理财”如出一辙。相比P2P行业当时20%的年化收益率,打着ICO幌子行传销之实的传销项目可以打出200%甚至2000%的收益率,再加上巧舌如簧的宣传,诱惑性更大,危害也更大。不少人想问,怎么区分一个ICO项目是正常的项目还是传销?潜台词是,我不参与传销项目就是了,ICO这个暴利游戏还是值得参与的。这么想的话,上面那么多话真的就白写了。先说怎么区分,典型的传销其实不难辨别,如发展下线、缴纳入门费、团队计酬等特征。但问题在于,在ICO阶段看上去正常的项目后期也可能演变成传销项目,没法从根本上杜绝。况且,就现阶段的区块链ICO而言,即便是正常的项目,风险也是极高,非专业人士,真的建议大家不要参与了。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就发家致富了呢。呃,你如果还坚持这么想,当我啥都没说吧。(编辑:郑惠敏)来源: 微信公号:洪言微语《比特币在暴涨,以太币、莱特币为何不涨反跌?》 精选十互联网媒体编者按:ICO也好,IPO也罢,投资这件事,讲究的是时机,时机不对,什么都是错的。随着加密数字货币的火爆,基于区块链的代币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公开募币)开始走入大众视野。现实世界中我们有公司的IPO(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区块链创业企业则可以通过ICO,向早期爱好者发行代币,获得事业的启动资金。事实上,以太坊便是ICO的经典案例,通过ICO募集资金,并一步步发展成世界上第二大区块链,以太币的市值也一度达到250亿美元,所有的ICO参与者,只要拿得住,都致富了,也算亲身参与了区块链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之后,更多的加密数字货币通过ICO取得成功,ICO也就逐渐成为了最受追捧的投资数字货币项目的方式。不过,站在现在这个时点,看着新的ICO项目依旧层出不穷地冒出来,对于ICO投资前景,笔者却要破很多冷水。ICO也好,IPO也罢,投资这件事,讲究的是时机,时机不对,什么都是错的。区块链ICO可能已经错过了风口期你没看错,概念刚火,但很可能区块链ICO的风口期已过,因为打造生态圈已经越来越难。代币的价值本质上取决于所在区块链的生态圈,只有打造一个强韧的生态圈,代币才有上涨的空间,以太币ETH与以太坊的共荣便是经典案例。但以太坊的成功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已经很难被复制。以太坊的理念产生于2013年,就当时而言,基于图灵完备的虚拟机和对智能合约的全面支持仍属于突破性的创新,使得以太坊占据了区块链2.0的认知标签;以太坊的创始人Vitalik Buterin本身就是天才开发者,从比特币社区成长起来,以太坊的理念也吸引了世界上顶级的一批开发者,以太坊区块链有很多极具创新性的设想,有可持续的长远发展规划路线。以太坊于2014年进行ICO,2015年区块链正式运营,2016年初就赢得主流社区的认同。加密数字货币具有典型的马太效应,强者恒强。自2016年以来,行业内顶级的人才都在几个顶级的区块链中,大的矿池也只挖几个主流的数字货币,大的场景也只愿意和已经成功的区块链合作。对于新的ICO项目,只能以牺牲去中心化和区块链安全性为代价,不走寻常路,代币发行容易,却大大稀释了代币的长期价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非POW共识算法影响去中心化POW(工作量证明机制)共识机制,基于节点算力分配记账权,是公认的达成区块链去中心化特征最有效的机制。既便存在电力和能源浪费的问题,比特币、以太币(现阶段)、莱特币、达世币、Zcash、门罗币等市值靠前的币种都采用POW机制,瑞波币定位于联盟链,所以未采用POW机制。正因为采用了POW机制,这些竞争币和山寨币才能在数以千计的加密数字货币中脱颖而出。要采用POW机制,需要得到矿工们的支持。问题是,矿工们的计算资源有限,忙于挖哪些市值高的主流数字货币,无暇顾及层出不穷、且没有价值保障的ICO代币们。得不到矿工们的支持,没能采用POW机制,便不得不采用各种POS和类POS共识机制,结果又带来了中心化或弱中心化问题(即易被操纵)。一个具有中心化特征的区块链自然难以建立起完整的生态圈,无他,用中心化的区块链去取代中心化的机构和业务模式,多此一举。代币预挖打压升值空间既然得不到旷工们的支持,索性也就通过预挖的方式把代币一次性发行完毕吧。况且,采用挖矿发行的加密数字货币的发行期间多在百年以上,绝大多数ICO项目也没有这个耐心和信心存续百年之久。另外,ICO项目要构建生态圈、实现远大理想也需要大量启动资金,而资金只能来自ICO代币销售,自然是卖得越多越好,一般占到代币总量的50-70%左右。问题来了,代币或在ICO阶段被售出或被创始团队持有,聚集在少数人手中,便产生了天然的巨庄。对于存在大庄家的投资品,理性的投资者自然不敢碰,代币只能在一个小圈子里流转,缺乏升值空间。反观一些真正做起来的预挖型加密数字货币,在早期多会采用免费送币的方式把代币分散化,用户基础大了,交易便活跃,币值自然也有了升值空间。截止到2017年6月末,在Coinmarketcap有统计的加密数字货币已经达到950种,还不包括已经夭折的货币和很多ICO货币。加密数字货币又是个典型的马太效应市场,两极分化严重,各种资源向已经成功的大区块链集聚,不得不承认,区块链ICO已经过了风口期。雪上加霜:缺乏实质创新,一切全靠理想支撑整体错过了风口期,项目本身够强也是可以的。问题在于,现阶段绝大多数ICO项目都缺乏实质性创新,多是采用拿来主义,把比特币、以太币、瑞波币等几个主流的区块链的优点或特征进行简单重组(很多仅局限于白皮书设想上),再用远大理想扯个大旗,便出来融资了。而这些理想,通常看上去都不能落地。比如,有的ICO项目立志改造国内公立医院低效率的运作模式,想把病历、处方甚至各科室内部终端诊疗系统统统搬上区块链,打造一个透明的医疗体系;有的ICO项目想打造国内商品流转的溯源机制,积累大量商家和用户,构建流量平台,大有再造一个阿里巴巴之势;有的ICO项目想打造全球统一的数字资产发行与交易平台,实现数字资产的跨境无障碍流通;……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但站在ICO项目投资人角度,真的能充分认识到这种远大梦想背后的极低概率吗?先不说创始团队的构成单一,基本都是程序员;也不说募集的区区几千万资金,如何去和顽固的沉珂顽疾宣战;单是那份想在两三年内便改变世界的“梦想”就足以让理性的投资人望而却步。问题在于,被一夜暴富的深化刺激的ICO圈新晋韭菜们,有的是勇气为梦想买单。目前,国内ICO项目筹集计划多在比特币左右,按照比特币2万元单价计算,募集资金约在万元之间。而ICO代币量占比通常在50%左右,意味着区块链项目ICO阶段本身估值在8000万-1.6亿元之间。ICO投资者的“朴素”想法是在不超过3年的时间内币值可以增值10-100倍,以50倍计算,意味着该项目在3年左右估值要达到40-80亿之间。不得不说,这可能算另一个梦想了,属于投资人自己的梦想。潜在隐患突出,谨慎为上上面所讲的,主要还是针对勤勉努力的区块链创业团队而言。事实上,这个行当多的是圈钱的人,很简单,募集资金后不作为,让代币自生自灭。有良心的,持有募集来的比特币和以太币,等着币值上涨,赚钱后套现,把本金还给ICO阶段投资人,大家一拍两散,和平散货;没良心的,把钱挥霍掉(所谓的基于多重签名的资金托管来保证专款专用,听听就得了),你们投资失败,大家一拍两散。还有更厉害的,打着ICO的幌子搞加密虚拟货币传销,搞起了庞氏骗局,和P2P火爆时e租宝们打着P2P的幌子搞“互联网理财”如出一辙。相比P2P行业当时20%的年化收益率,打着ICO幌子行传销之实的传销项目可以打出200%甚至2000%的收益率,再加上巧舌如簧的宣传,诱惑性更大,危害也更大。不少人想问,怎么区分一个ICO项目是正常的项目还是传销?潜台词是,我不参与传销项目就是了,ICO这个暴利游戏还是值得参与的。这么想的话,上面那么多话真的就白写了。先说怎么区分,典型的传销其实不难辨别,如发展下线、缴纳入门费、团队计酬等特征。但问题在于,在ICO阶段看上去正常的项目后期也可能演变成传销项目,没法从根本上杜绝。况且,就现阶段的区块链ICO而言,即便是正常的项目,风险也是极高,非专业人士,真的建议大家不要参与了。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就发家致富了呢。呃,你如果还坚持这么想,当我啥都没说吧。(编辑:郑惠敏)来源: 微信公号:洪言微语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比特币在暴涨,以太币、莱特币为何不涨反跌?"的相关阅读:
还可以输入 500字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
就是都是骗子。
就是都是骗子。
就是都是骗子。
相关推荐:
投资人QQ群
沪公网安备 4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以太坊和比特币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