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 你在高原:A股是便宜还是贵

中国经济时报张炜:A股与港股走势背离受关注
&&&作者:张炜
  进入3月份,受各种因素的影响,A股明显呈现出与相背离的走势,A股频创新低。此番调整,A股与港股曾是“难兄难弟”,并一度相互影响,而在大非小非加速获利兑现时,港股与A股开始“分道扬镳”。这种跟跌不跟涨的现象,还可能困扰A股,但不意味着投资者可以考虑放弃A股而改选港股
  近来,A股走势不断创新低,与港股呈现明显的背离。截至4月18日,本月以来累计下跌了10.89%,恒生指数则上涨了5.9%。而在3月份,上证指数累计下跌20.14%,远远超过恒生指数6.09%的跌幅。
  此番调整,A股与港股曾是“难兄难弟”,并一度相互影响。尤其当隔夜美股出现大跌,次日的A股与港股多次一起大幅低开。但3月份以来却发生了变化,港股已较调整的底部反弹不少,而A股继续频创新低。统计显示,恒生指数在3月18日创下20572.90点的低点,4月18日收于24197.78点,反弹了17.62%;上证指数3月18日的盘内新低是3607.25点,4月18日收于3094.67点,又跌了14.21%。同样的消息影响下,A股与港股背离的走势多次出现。例如,4月16日,美国三大的涨幅均超过2%,17日,恒生指数闻讯上涨1.59%,但上证指数下跌了2.09%。
  若就累计跌幅而言,截至4月18日,上证指数和恒生指数分别回调了49.47%和24.28%。A股调整幅度翻倍于港股,至少有两个原因。其一,之前的牛市中,A股涨幅大于港股,估值风险偏大,获利筹码抛售的压力比港股大。即便A股股指已较高点“拦腰半截”,2006年坚持过来的投资者仍有丰厚收益,这就导致看似跌得很多,但仍有投资者因为成本较低而舍得出局。相比之下,2001年6月开始的熊市则不同,到2005年6月跌破1000点,已跌至1997年以来的股指低位,市场中获利盘相当罕见。因而,此番股指出现如此大跌,仍有知名市场人士表示,“愿意认同当前的沪深是牛市下半场而非熊市上半场的说法”。
  其二,A股调整的起因是“内外交困”,股权分置改革的后置风险正在放大,而港股在市盈率上本来就具有一定优势。当初,股改采取送股与“锁一爬二”相结合,看似找到了一个皆大欢喜的出路,实际上,全流通风险并没有消除,只是被滞后了。
  如今投资者对大非小非“解冻”的恐惧,就如同病人在经历手术麻药药效过后的痛楚。对于此次股指何以在半年时间走过了4年熊市的道路,投资者的认识已经趋于一致,原因之一是大非小非导致的。而且,市场越不稳定,大非小非获利兑现的企图越强烈,由此陷入“恐惧大非小非,股价下跌,大非小非抛售,股价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
  据市场人士的一项统计,3月份,共有112.83亿股的限售股解禁,与2月份基本持平。从公司信息披露来看,2月份仅有46家上市公司发布了48次减持,减持股份2.42亿股;3月份则有64家上市公司公布了85次减持公告,累计减持股份3.22亿股,较上月增加了33%。
  正是大非小非加速获利兑现之时,港股与A股开始“分道扬镳”。因为巨幅下跌而差点“臭名昭著”的QDII,反而跑赢了A股。3月份,4只去年发行的QDII基金平均亏损9.58%,明显小于A股基金。4月份以来,A股基金继续“腹泻”,QDII则随港股略有回升。截至4月17日,上投摩根和南方基金两家公司旗下的QDII基金,分别较上月末回升了3.96%和4.7%。
  跟跌不跟涨的现象,还可能困扰A股市场,但不意味着投资者可以考虑放弃A股而改选港股。此番调整以来,除了基金发行重新“开闸”外,并没有出台实质性的救市政策。相反,今年以来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了3次,人民币加速升值,对股市资金面及上市公司基本面构成一定的压力。市场呼唤救市政策的声音越来越响。据报道,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公开呼吁,一旦市场的主体不愿意或者是无能力克服他们的问题,监管机构必须采取措施,来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
  倘若出台重量级救市政策,对改变A股过于疲弱的现状,肯定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不过,投资者不能忽视的是,同时困扰A股与港股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次贷危机的阴云仍在,全球性通胀的担忧陡增。修复A股与港股的投资者信心都需要时间,短期内,港股的相对强势不会走得太远,A股也很难借政策利好而否极泰来。
  投资者清楚地记得,2001年6月的熊市帷幕拉开后,在2002年曾上演过“6.24行情”,管理层宣布停止通过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几乎所有的A股均涨停,上证指数两日内从1516.15点反弹至1707.31点,但同年7月份股市又重归跌势。
  可见,股市大跌中出现的问题,一旦伤及投资者信心及基本面,是很难靠“速效药”康复的。更何况大非小非减持,属于一种既定政策下的市场行为,难以通过政策改变来彻底“冻结”。管理层管得住的大非,恰恰不是减持意愿最为积极的群体。
(责任编辑:黄晓峰)
[] [] [] [] [] []
我来说两句
相关新闻/评论
04/22 06:2904/22 06:1504/22 06:0504/22 04:3904/22 04:1204/22 03:3604/22 03:1104/22 02:50
看过此页的网友也看过了
读者正在看--.--0.00 (0.000%)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财经记者-搜狐博客
请稍候,正在下载...
提示:您需要开启Javascript
检测到您使用的浏览器不支持脚本语言(javascript),或该功能已被禁用。
提供了一套非常强大的用户界面,可以让您很方便地制作出属于自己的个性主页。
如果您想体验这些新功能,需要开启浏览器的脚本(javascript)功能,然后。东方明珠任命新总裁:上海文广局张炜接棒凌钢_网易财经
东方明珠任命新总裁:上海文广局张炜接棒凌钢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东方明珠任命新总裁:上海文广局电影处原处长张炜接棒凌钢)
张炜4月11日晚,上海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600637)发布重要人事变动公告,现年45岁的上海市文广影视局原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处处长、电影处处长将接替现年60岁出任上市公司总裁一职。张炜的任期同本届董事会。根据以往公告,本届董事会任期将到2018年6月。另外,东方明珠称,经公司控股股东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SMG)有限公司提名,拟选聘张炜为董事,同时担任战略与投资委员会委员、内容编辑委员会委员。简历显示,张炜1970年11月出生,曾在江西省音像资料馆、上海市广播影视信息网监测中心、上海市文广影视局等部门任职,担任过上海市文广影视局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处处长、电影处处长。2015年3月,在SMG影视剧中心主办的“2015上海电视剧制播年会”上,张炜说,上海电视剧行业坚持把社会效应放在首位,产量保持稳定,质量不断提升,上海广播影视也在不断丰富制作主体,优化设施环境,可以为全国各地在上海拍摄的业界人士提供多项免费服务。而东方明珠原总裁凌钢虽然去职管理层职务,但仍留任公司董事会董事、专职副董事长及相关专门委员会委员职务。出生于1956年1月的凌钢,曾任职于上海市委宣传部国资办主任,负责文化类国资企业的监督管理,他在2014年10月出任SMG党委委员,并在当年12月出任上市公司董事、总裁。凌钢参与过上海文化系统内多次产业重组和资本运作,包括上海报业集团组建、借壳上市、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组建、上影股份上市筹备、东方网增资扩股、借壳上市等。
在凌钢入职之前,他便参与了“大小文广整合”,该整合始于2014年年初,2015年年中,两家上市公司东方明珠和百视通资产实现合并吸收。在凌钢任职东方明珠总裁期间,重要的经营举措包括通过股权投资建立与其他地区广电企业紧密的联系;联手兆驰、国美、海尔建立风行电视生态圈等;与360等互联网企业达成合作等。根据东方明珠2015年底战略发布会的披露,公司2015年营业收入将达到210亿,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0亿。凌钢当时提出2016年营业收入要挤进中国互联网企业前十位、利润进入前五位。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网
责任编辑:惠杨_NF5623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张炜:AH股价差会否完全消除|A股|H股|价差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张炜:AH股价差会否完全消除
  记者观察
  沪港两地市场在交易制度、投资者结构、法律环境等方面有较大差别,互联互通试点带来的只是部分资金流入,且可流入资金的上限均只占各自市场的较小份额,不会根本性改变原有的市场特性。
  本报记者 张炜
  沪港通问世,A+H股的价差是否会消除尤其受到关注。
  近年来A股跌跌不休,使部分公司A股较H股折价的现象日趋严重。既然同股同权,又将实现沪港两地股市互联互通,A、H股间价差的收窄被看好。有的投资者认为,香港资金对A股并不熟悉,投资沪股通更可能关注 A+H股公司,由此给其中折价的A股带来提振机会。
  从沪港通获批首日 (10日)的市场反应来看,A+H股的表现抢眼,涨停的、、等折价率均超过20%。沪港通宣布前一天,海螺水泥A股、H股分别是17.36元、33.35港元。 10日在沪港通消息的影响下,该公司A 股 上 涨 10.02% ,H 股 下 跌2.55%。不过,沪港通对A+H股的刺激效应并未持续。11日,共有12家公司的H股较A股溢价10%以上,其中只有3家公司的A股股价上涨。海螺水泥A股11日至15日累计跌去6.60%,不少在10日冲着沪港通利好买入的投资者被套。15日收盘,海螺水泥A股、H股分别为17.84元、30.35港元,折价率超过20%以上。
  再看鞍钢股份,沪港通获批刺激其10日涨停,11日盘中一度大涨7.32%,可15日收盘较11日的盘中最高累计回落了10.23%。 15日,鞍钢股份A股、H股分别为3.16元、4.96港元,A股大幅折价的现象依旧。香港市场上的折价H股同样反弹行情短暂。 11日,A股较H股溢价50%至100%的10家公司中,仅1只H股以红盘报收。 15日收盘,北辰实业H股较11日盘中高点累计回落9.48%;A股、H股收盘价分别为2.71元、1.91港元。受沪港通刺激而在10日收盘大涨64.63%的H股,15日较10日 盘 中 最 高 价 累 计 跌 去28.64%。
  沪港通需要6个月准备时间,待正式推出前,A+H股的股价走势还存在变数。不过,两地股价未必完全拉平,大小不同的价差依然可能存在。沪港两地市场在交易制度、投资者结构、法律环境等方面有较大差别,互联互通试点带来的只是部分资金流入,且可流入资金的上限均只占各自市场的较小份额,不会根本性改变原有的市场特性。由此,A股与H股的股价定位“各唱各的调”不奇怪。假使A股在蓝筹股中先行推出T+0,A、H股的价差缩小被市场进一步看好,但也不一定做到股价完全拉平。
  公司流通盘大小、市场投资风格、估值方式等差异因素,会导致A、H股难以相互间“看齐”。香港市场是一个机构占主导的成熟市场,对价值投资的认可度较高。沪港通引入香港资金,有助于促进A股走向成熟,但A股市场过度投机特性的改变是一个漫长过程,蓝筹股短期很难像在香港市场上那样受到厚爱。正如市场人士所指出,“一般流通盘较大、业绩相对稳定的公司,H股价格高于A股;而流通盘不大、业绩弹性却很大的公司,A股价格高于H股。 ”、、、海螺水泥、宁沪高速等A股较H股大幅折价均属于这种情况。以绩优增长的为例,A股与H股目前均破净,H股的股价却比A股高出一截。 15日收盘,中国铁建A股、H股分别为4.58元、6.93港元。相比之下,的流通盘不是特别大,尽管去年每股收益仅0.014元,但得益于3D打印概念,A股15日收盘比H股贵出约150%。
  同一家上市公司在不同市场挂牌的股价有差异,在境外市场上不算怪事。沪港通给A、H股价倒挂的股票带来机会,投资者可以关注。但也要避免将此当作概念来炒作,那样的话,一旦港资没有实质性流入,市场风险不可忽视。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声音张炜是谁的学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