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gdp挤水水是什么意思

三省份自爆GDP注水 为何主动挤水分?
发布时间:
来源:北京中国青年报
浏览次数: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部分省级行政单位因为GDP上报数据不实,“主动挤水分”。截至目前,已有辽宁、内蒙古、天津三个省级行政单位,承认本地存在经济数据造假问题,或是主动核减财政经济数据。其中,辽宁承认GDP造假较早,而内蒙古和天津对GDP“挤水分”,则是最近刚刚发生的事。
北京《中国青年报》报道,去年1月,辽宁省时任省长陈求发就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确认,该省所辖市县在年存在财政数据造假的问题,导致经济数据被注入水分。今年1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也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承认,财政收入虚增空转、部分旗县区工业增加值等数据有水分。1月11日,天津滨海新区又传出消息,将把滨海新区2016年的GDP从超万亿元下调至6654亿元。
地方为何要为GDP“主动挤水分”?有媒体认为,是因为中央决定将于2019年实施地区生产总值(GDP)统一核算改革,才促使这些地方主动调整了GDP数据。
更直接的原因,恐怕还是因为中央近几年来加大了对GDP造假的监督力度。去年年初,辽宁“主动挤水分”,就是在中央巡视组“回头看”的大背景下发生的。
对此,《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微信公号“侠客岛”的说法很明确:“地方统计数据造假的情况,中央是掌握了的。”而2017年底,《天津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挤干水分关键要“舍得”》的评论员文章,从中也不难看出天津要对GDP“挤水分”的决心。
各地所谓“自曝家丑”“主动挤水分”,当然是因为“有压力”。既然如此,各地为什么不能自己把弄虚作假、编造数据之类现象,先行扼杀在地方统计工作的“摇篮”之中呢?
说白了,还是原先不端正的政绩观念在作祟。虽然这两年,已经出现了逐步淡化GDP对政绩影响的趋势,但是长期以来“以GDP论英雄”的思维惯性,仍然遗留在相当多领导干部的脑子里。很多地方考核干部,还是习惯于看他任上的数据是否“漂亮”。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神仙数字”自然会层出不穷,而各省的数据,自然也会被地方数据层层堆高。
在重要统计数据上造假,不仅是工作作风问题,本质上也是一种违法行为。伪造、篡改统计资料,更是涉嫌犯罪的严重行为,需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国家统计局也明确要求加强对领导干部统计工作的考核管理,对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者实行“一票否决制”。因此,对地方制造假数据虚增GDP行为,有必要追究造假者的法律责任,让他们承受相应的代价。统计造假是一场博弈,如果风险小于收益,那么造假就变成了一项“可以做的买卖”。这样的非法“买卖”,必须遏制。
(编辑:黄浩)
中国航天迎开门红 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号升空
中国成品油设40美元“地板价” 专家称属紧急完善措施
Copyright (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21] [京公网安备-6] 技术支持:
微信:俄罗斯龙报或扫描二维码摘要:对于债市而言,总体受工业增加值数据变动影响的波动概率较小,但是地方债和城投债会面临“价值重估”。股市方面,”挤水分“则是承认了中国经历了一波经济周期,也是目前龙头独舞的原因,不过一旦未来不及预期,回调就可能发生。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微信ID:wallstreetcn),编辑方凌。更多精彩资讯请登陆,或下载华尔街见闻APP。*
近期,内蒙古、天津先后密集地主动对经济数据“挤水分”。
1月11日新闻披露,天津滨海新区将2016年滨海区GDP从万亿元下调至6654亿元,降幅达三分之一。
内蒙古在今年1月3日自曝,应核减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00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0%。
援引分析提到,“挤水分”既是为了在推行统一核算后防止历史经济数据前后“打架”,又有做低基数以便获得更多转移支付的考量。那么对于市场的影响又在哪里?
分析认为对于债市而言,债市总体受工业增加值数据变动影响的波动概率较小,地方债和城投债会面临“价值重估”。
而对于股市来说,官方自曝造假则是承认了中国经历了一波经济周期,这也是目前这波牛市龙头独舞的原因。不过一旦未来不及预期,回调就可能发生。
债市总体波动概率较小 地方债或“价值重估”
中信证券明明团队认为,工业增加值在代表经济增速和对债市的引导方面都有所减弱。
1)在当下我国第二产业贡献率逐步降低的情况下,工业增加值通过衡量工业来代表我国经济增速的作用进一步降低
2)在当下去产能的经济形式下,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式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出现与其他经济指标背离的现象
除了债市的总体影响,此次主动“挤水分”的背后与中央对地方隐性债务的强监管不无关系。
去年,财政部发布报告强调未来地方债监管工作将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放到第一位,同时披露部分省份的违规举债、虚增财政收入等问题
兴业研究固收团队认为,地方政府主动对经济数据“挤水分”的行动如果进一步扩大,地方债和城投债面临“价值重估”。
第一,从市场定价看,经济数据“挤水分”将导致地方债券“价值重估”。
其次,部分地方政府财政、债务压力不断加大,平台融资渠道收紧的环境下,城投平台再融资压力降逐渐上升。
最后,对于投资者来说,城投债“价值重估”将不再遥远。
警惕龙头回调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2012年至2016年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大幅放缓,但是数据造假让真实的情况未能得到反映。
因此从经济方面来说,“挤水分”反映出的数据造假问题让数据不太可能反应2017年中国经济复苏强劲的真实情况。
去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罕见复苏,全球股市也涨声一片。,去年中国股票的靓丽表现主要受益于盈利基本面。
格隆汇也指出,目前这波牛市里是经济反转带来的基本面改善推动的,在估值与基本面的双振下,股市走了一波牛市。在一波周期中,一批企业的出清让龙头股大涨。
不过格隆汇提醒,从发电量来看,去年四季度经济放缓是非常明显的。这波行情下的龙头估值都不低,所以未来一旦不及预期,回调就可能发生了。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1.16 文/ 覃汉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1.18 文/ 徐寒飞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1.17 文/ 黄文涛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1.31 文/ 牛播坤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1.21
总篇数 <span class="text" data-v- 篇 暂无简介
暂无简介 总篇数 492 粉丝 3077gdp造假哪个省最严重 中国gdp水分有多少_股城网
gdp造假哪个省最严重 中国gdp水分有多少
发布:股城热点
近日,我国2017年各城市GDP数据出炉,多达14个城市的年终GDP突破万亿,正当大家都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之时,却爆出GDP造假的消息。有媒体爆料,多城GDP有水分,造假数据还特别严重,而哪个省的GDP造假比较严重,没有实质数据显示。城市GDP数据
对GDP挤水分是一些地方政府在统计新规之后避免棘轮效应的本能反应。一些地方政府开始频繁对当地GDP造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统计体制发生了变化。
2018年伊始,多个地方政府忙着对本地的GDP“挤水分”,有的是公开挤,有的是秘密挤。例如,1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宣布,核减2016年工业增加值2900亿元,核减幅度占原工业增加值的40%,占全区GDP比重约为16%。1月11日,天津市滨海新区宣布,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从10002亿元核减为6654亿元,核减幅度约为33%。城市GDP有水分
一年多前,辽宁省政府公开承认年GDP有水分,其中2016年GDP虚高约为23%。2017年6月,中央巡视组反馈了对吉林和内蒙古进行“回头看”的结果,明确指出两地存在经济数据造假问题。因此,接下来其他地方会不会公开宣布对GDP挤水分,让我们拭目以待。还有一些地区,其实多年前就开始对本地区GDP造假,只是不为媒体所知而已。
GDP造假现象非常普遍,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何会这样。其实GDP造假,多数源于地方政府激励扭曲,地方政府受到上面的压力过大,有政府甚至出现负债情况,却依然要上报盈利,出现地方经济繁荣的假象,但背后的真相却让人不忍直视。地方GDP挤水分后,问责也该跟上_中国产经新闻网
地方GDP挤水分后,问责也该跟上
摘要:如果存在水分,不仅无法真实客观地反映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影响到地区经济发展政策和民生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从以GDP论英雄,到主动GDP“挤水分”;只有这样,才能完全挤出“数据造假”泡沫,让经济数据回归真实。
最近,几个省份正在主动给自己的GDP&挤水分&。
1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宣布,核减2016年工业增加值2900亿元,核减幅度占原工业增加值的40%,占全区GDP比重约为16%。1月11日,天津市滨海新区宣布,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从10002亿元核减为6654亿元,核减幅度约为33%。其实,早在一年之前,辽宁就率先曝光统计掺水,一时引起舆论哗然。
GDP是衡量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在&唯GDP论&的年代,地方政府想方设法提高GDP,甚至是不惜数据造假彰显其政绩。&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调侃,即源于此。此外,外在约束不足也是重要原因。收益远大于风险,自然肆无忌惮。不过,值得注意的是,GDP虚高虚胖,可能会让官员步步高升,但其背后风险却不容小觑。
众所周知,一个地区经济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存在水分,不仅无法真实客观地反映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影响到地区经济发展政策和民生措施的制定与实施。而且还会误导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影响决策的科学性,贻误发展机遇,给未来增长加重负担,最终损害了群众的根本利益。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是有过惨痛的历史教训的。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已根据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内经济结构调整需要,适度调低了GDP增长预期目标,不再&唯GDP论英雄&,为各地政绩考核减负。
正如,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无疑意味着以GDP论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今后考核官员的经济指标将会由经济的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更多考虑环保、民生等因素,把经济的转型升级,绿色可持续发展作为主攻方向。
可以预见,在强调高质量发展、弱化GDP增长目标的背景下,地方经济数据&挤水分&也已成趋势。
从以GDP论英雄,到主动GDP&挤水分&;从要&面子&,到要&里子&,这份坦诚与公开值得肯定。但对于少数地方、企业和单位存在的弄虚作假、违法违规的现象,无论是虚报、瞒报,还是拒报,都必须启动问责程序。
在重要统计数据上造假,表面上是统计部门的业务问题,但本质上是一种违法行为,必须追究其法律责任。国家统计局也明确,要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统计工作的考核管理,对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实行&一票否决制&;此外,在问责环节也必须加强监管,让涉事利益相关者都付出应有代价,让问责不再&注水&。
只有这样,才能完全挤出&数据造假&泡沫,让经济数据回归真实。也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提高违法违纪成本,让&数据造假&者不敢为。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下次自动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津gdp造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