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衰老医学 精准医学:A股是否能抗住

美精准医疗龙头Celator疯涨10倍&坐等A股风起(股)
 一、美股精准医疗“Celator”18天暴涨近10倍!坐等A股风起!
  近期美股最为瞠目结舌的事情就是精准医疗领域的Celator制药有限公司股价只用了18个交易日就从1.68美元/股上涨到了最高的13.9美元
/股,18天暴涨了接近10倍!上涨的原因就是Celator制药有限公司的新药VYXEOS经三期临床证实能让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高危患者(二
级)总体存活率显著提高。随后$CELATOR PHARMACEUTICALS INC(CPXX)$
盘中紧急停牌,开盘后公司股价暴涨400%。之后股价继续上涨,目前的涨势仍未停歇!目前18个交易日最高涨幅已经接近10倍!
  A股历来在重大主题的炒作节奏上往往都是跟随着纳斯达克这个老大哥!从页岩气到基因测序到特斯拉到无人驾驶到人工智能,类似的案例比比皆是。
最近在美股市场,celator作为精准医疗龙头持续领涨纳斯达克,在大洋彼岸的纳斯达克,精准医疗主题已经炒上了天,而且并没有停歇的意思,毕竟这一次
又是医学领域的重大突破,那么按照以往的蝴蝶效应,可以预见的是,A股的精准医疗板块估计很快就要坐不住了!甚至下周就有望集体井喷!
  事件详述:位于美国新泽西州尤英市的生物医药公司Celator最近宣布,公司开发的新型白血病药物CPX-351在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临床三期研究中大获成功。
  CPX-351是公司利用其新型纳米载药技术结合cytarabine和daunorubicin两种抗癌药物的新剂型。在CPX-351中,两种药物的比例为5:1。Celator公司开发的新型载药系统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两种药物的效果并将其副作用降至最低。
  公司3月14日公布了这一消息,随即盘中停牌,停牌之后次日复牌,股价单日暴涨400%,之后继续上涨,3月14日停牌之前股价只有1美元出头,复牌之后次日,也就是3月15日的股价最高涨到9.1美元,之后最高涨到13.9美元!领涨整个纳斯达克市场!
  二、中国科技部3月公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疗入选,排名首位!
  今年 2 月份, 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将原有的 100
多个科技计划整合成五大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地和人才专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整合了原有的
973 计划、 863
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等。该计划定位为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农业、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健康等领域中需要长期演进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
  3月8日, 科技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精准医学研究” 等9个重点专项 2016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表明精准医疗已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未来五年将受到重点扶持。
  据科技部文件介绍,
重点专项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实施的载体,重点专项按程序报批后,交由相关专业机构负责具体项目管理工作。第一批入选的包括:“精准医学研究”、“生殖
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
发”、“全球变化及应对”、“云计算和大数据”、“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先进轨道交通” 这 9 个重点专项,可以看到生物医药领域占据
4 项,精准医疗排在首位!
  三、A股的精准医疗板块机会梳理:
  1.安科生物(300009):精准医疗+抗癌龙头
  2.迪安诊断(300244):精准医疗+抗癌
  3.科华生物(002022):精准医疗+肿瘤检测
  4.新开源(300109):精准医疗+抗癌
  5.佐力药业(300181):高起点布局精准医疗
  6.桂林三金(002275):精准医疗+抗癌
  美国精准医疗龙头疯涨近10倍 国内概念股望井喷
  美国精准医疗新星——Celator制药有限公司的股价近期创下18天暴涨近10倍的财富神话,震动了整个纳斯达克。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A股历来在重大主题的炒作节奏上往往都是跟随着纳斯达克,根据美股与A股的映射效应,在目前席卷纳斯达克的精准医疗财富大潮的感召下,A股市场的精准医疗主题或迎来重大风口。
  Celator制药有限公司之所以得到资本的疯狂追捧,就在于该公司通过精准医疗的手段和新型药物结合,能够实现对重症白血病患者进行有效治疗,旗下的新药VYXEOS经三期临床证实能让急性髓系白血病高危患者总体存活率显著提高,是精准医疗在科研领域的重大突破,或将改变现有的诊断、治疗模式,为医学发展带来一场变革。
  根据美国白宫早前发布的《美国创新新战略》,精准医疗被视作美国在医疗领域的未来发展战略。而中国对精准医疗的重视也达到空前的程度。我国自去年就开展了“百万基因组”计划,科技部提出,到2030年,我国将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今年科技部又继续出台相关政策,3月8日,科技部官网公布了《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等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对精准医疗做了8项细致规划,其中重要一项便是,推动精准医疗进入医保目录。有分析指出,如果精准医疗进入医保目录,将打破精准医疗大规模商业化的最关键瓶颈,整个产业将迎来爆发契机。
  精准医疗又称为第三次医学革命,广义而言是通过先进的检测手段,进行精准诊断,同时研究疾病形成机理进而开发相应药物,实现精准施药,以最小资源投入获取最大健康保障,从而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分析认为,精准医疗作为医疗模式的革新对推进我国医疗改革、大健康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革新以及大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行业正在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精准医疗对诊断、治疗等领域带来全新的观念,同时对整个医疗健康产业带来颠覆性的影响,A股相关概念股值得长期关注。
  东富龙(300171)公司于2015年初投资5亿元设立东富龙医疗并正式介入精准医疗领域,控股了细胞免疫治疗领域的溥生生物,投资成为基因组学科技服务商伯豪生物第一大股东。东富龙医疗计划到2020年营业收入拟达到10亿元,其中精准医疗板块和医疗器械板块各占5亿,并计划五年内完成五大精准医学中心的布局。重庆产研院的成立是公司精准医疗业务布局的标志性环节,作为西南精准医疗中心,公司将依托有利产业体系,为癌症患者制定包括基因测序、分子诊断、细胞治疗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并可以提供个体化模式下的辅助诊断与辅助治疗,远程医疗、国际转诊的精准医疗服务。公司精准医疗产业的初步布局已经成型,未来爆发潜力可期。
  澳洋科技(002172)公司明确提出紧扣精准医疗热点,在基因检测与治疗、医学美容、康复方面重点发展。公司旗下的澳洋健投下属一家中心医院,三家分院,成立了病理和检验医学中心,建立了独立的分子诊断实验室。公司出资2000万元参股上海吉凯基因化学技术有限公司。吉凯基因是国内优秀的基因功能科研服务提供商,在RNAi和慢病毒技术领域具有领先技术,目标成为肿瘤转化医学的产业化通道和国内领先的基因诊疗研发平台。公司认为,增资参股吉凯基因有利于公司在基因检测、诊断方面的发展,为患者服务提供精细化、精准化的医疗服务,对公司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华平股份(300074)公司目前将医疗作为战略发展方向,积极寻找医疗信息化和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并购机会,基因测序和精准医疗都是公司关注的方向。公司与优势资本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优势资本及其关联方以战略投资者身份进入公司。优势资本将为公司提供个性化医疗、精准医疗方面的发展计划,包括相关前沿技术收购、企业并购等方面的财务顾问服务。双方将联合成立并购基金,首期暂定规模10亿,主要投向为互联网医疗领域,包括但不限于HIS系统、CIS系统、基因检测等相关公司。优势资本在医疗信息化、精准医疗、基于大数据的医疗应用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理解,同时拥有丰富的并购经验及金融资源。(证.券.时.报.网)
 医药股午后大幅走强 四类股有望爆发
  医药股午后走强,截至发稿,海王生物、江中药业、北陆药业、广生堂、安科生物、桂林三金、达安基因、佐力药业、迪瑞医疗、千山药机、蓝帆医疗等涨停。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2016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重点提出,将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由100个扩大到200个。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在全国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开展公立医院在职或退休主治以上医师到基层医疗机构执业或开设工作室试点;健全补偿机制,新增试点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严控不合理检查检验费用;全面推进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建立药品出厂价格信息可追溯机制,推行从生产到流通和从流通到医疗机构各开一次发票的"两票制",使中间环节加价透明化;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绩效工资制度,鼓励试点城市制订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建立与岗位职责和业绩相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
  根据对政策的理解与分析,2016年国金证券看好与医改工作重点相关的以下细分领域的机会:
  1.公立医院改革将持续为民营医疗服务的发展创造机会,尤其看好针对细分专科领域的机会,包括体检、生殖、肿瘤、精神、妇幼等。相关公司:通策医疗、信邦制药、金陵药业、益佰制药、美年健康、爱尔眼科、一体医疗;
  2.分级诊疗推进是2016年重点政策,看好为分级诊疗工作能够起到协同作用的服务机构。包括第三方诊断、第三方影像、第三方病理、医生集团等机会。相关公司:迪安诊断、华润万东、广宇集团;
  3.药品流通领域的变革将持续推进,两票制推行可能给行业带来较大影响,但也对于提升流通效率的业态提供了机会。包括销售外包、打包采购、处方外流等。相关公司:嘉事堂、润达医疗、老百姓、一心堂、益丰药房;
  4.儿科领域的机会:济川药业、长春高新、山大华特。(证.券.时.报.网)
已投稿到:0&&parseInt(document.getElementById('custompage').value)页&&1&&parseInt(document.getElementById('custompage').value)楼&&
回复:20 &查看:2506 &
安安0123 A股精准医疗板块如何炒?(深度好文)
140954 爱卡币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安安0123 A股精准医疗板块如何炒?(深度好文)
掘金精准医疗千亿市场:A股精准医疗板块如何炒?(深度好文)
2015年,精准医疗(Precision Medicine)带火了基因测序;2016年,在海外相关新药刺激及我国利好政策的催化下,精准医疗再度异军突起。
从诊断到治疗,运用精准医疗手段,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效率,降低药物副作用,还将大大节约医疗费用,因此精准医疗受到了海内外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而精准医疗领域蕴藏的数百亿美元的机会,也让越来越多的国际医药巨头和风投机构争抢着布局。
知名风投澳银资本董事总经理刘宇在接受小编采访时表示,“这一市场未来的空间可能达到上万亿元,目前中国市场规模尚不足百亿,但相关公司的估值总和已接近千亿元。不过,对于好的项目,我们愿意给予更高的容忍度。”
癌症临床应用锋芒初露,专业知识+配套技术尚未跟上
最近,美国精准医疗新星――Celator制药有限公司,其股价创下18天暴涨8倍的财富神话,撼动了纳斯达克市场。历来跟随美股重大新题材进行主题炒作的A股,最近精准医疗板块也出现异动,安科生物、北陆药业、千山药机等个股悉数上涨。已经火了几年的A股相关板块是否还有进一步掘金的机会?
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880亿美元
精准医疗是一种基于病人“定制”的医疗模式,借助基因测序、蛋白质组学技术,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交叉应用,实现比传统方式更加精准的治疗。
传统的经验医学导致医疗资源浪费和医疗效果欠佳。据统计,美国医疗系统每年因不必要的治疗和没有效果的治疗造成的浪费高达7500亿美元,相当于医疗总开支的30%。新药开发业著名专家、前美国食药监局(FDA)资深新药审评员龚兆龙博士近日在一个医药会议上公开表示,在肿瘤药群体中,一个肿瘤药平均只对25%的人有效。而精准医疗能够打破这种局面,针对每个人的情况,个性化精准用药,包括药的种类和剂量。“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精准医疗以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是在生物分子基础上的、因人因病而异的个体化医疗,为病人量身打造最佳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小编注意到,尽管精准医疗是一个相对较新的事物,但这种概念已或多或少地存在于医疗健康领域多年。
为进一步了解精准医疗市场的机会,记者查阅了市场调研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s去年末发布的《全球精准医疗市场()报告》。报告称,到2022年,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880亿美元,年,预计该行业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2.6%,北美和欧洲将成为精准医疗市场的领头羊。
报告还指出,目前精准医疗产业的大多数突破来自于癌症医疗技术的进步。2004年,被诊断出癌症的病患获得正确治疗的几率是10%,而目前这一几率已经达到70%~80%。
美精准医疗短期主攻癌症领域
精准医疗市场逐步走向成熟,除受到个性化治疗需求日益增长外,技术性创新和进步(包括基于生物标记物的测试、下一代基因测序及精准影像技术)推动外,政府的支持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5年初,美国就启动了精准医疗计划(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根据白宫官网发布的精准医疗计划的相关细节显示:
2016年,美国财政预算拨付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美国食药监督管理局(FDA)、美国国家医疗信息技术协调办公室(ONC)等机构共2.15亿美元,用于资助精准医疗领域的科学研究、创新发展。其中,资助NIH1.3亿美元,用于百万人群规模的医疗研究,以促进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同时为形成数据共享机制打下基础;资助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7000万美元用于肿瘤基因组学研究,开发更加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
现阶段,NIH正在利用这笔资金建立国家级的大规模研究群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每投入人类基因组计划1美元,产生的回报将达到140美元。
小编从NIH官网获悉,针对不同阶段,美国精准医疗计划设立了短期和长期目标。短期内,将集中火力攻克癌症领域,目标是扩大精准医疗在癌症研究中的应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希望通过不断积累的遗传学和生物学疾病知识,发现针对各类癌症的新型及更有效的治疗方法;长期目标则是将精准医疗推广到大规模的卫生和医疗保健领域。就目前看,精准医疗在日常医疗保健中发挥的作用还相对有限。
为此,NIH计划启动一项针对全美境内至少100万名自愿者的研究。参与者需要提供自身的基因数据、生物样本及其他健康信息,而这些数据会被用于大范围的疾病研究,最终实现更好地预测疾病风险、了解疾病发生原因,并找出改进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海外市场上,目前除美国外,英国和澳大利亚都已在精准医疗市场开展布局。英国首相大卫?卡梅伦在2012年就提出了“十万基因组计划”,并于2014年春天正式启动,拟于2017年前完成10万人基因组测序工作。澳大利亚的“十万基因组计划”也于2015年底推出。
在美国,目前精准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才开始不久,成功的公司为数不多。专注美国基因检测隐形医疗的Myriad Genetics(NASDAQ:MYGN)公司依靠乳腺癌的Brac1/Brac2的易感基因检测产品,每年能获得数亿美元的收入。而今年1月递交上市申请的基因编辑技术公司Editas则宣布已经能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进行眼科疾病治疗,也是CRISPR基因编辑领域首家IPO公司。
知名风投机构澳银资本告诉小编,“基因检测是精准医疗的入口”。刘宇向记者透露,目前已看了很多精准医疗、基因检测方面的项目,“我们的感受是,这里面鱼龙混杂,有很多创业项目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靠谱。”
“富矿”背后:一大堆棘手问题待解决
看上去,精准医疗是个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富矿”,但就现阶段来说,这个行业仍然存在很多现实问题。
小编了解到,即便是在精准医疗产业发展较快的美国,目前还有很多医生不具备DNA检测资格,或者说无法准确地向病人解读检测结果。
《纽约客》杂志(The New Yorker)刊登过一个真实的案例。受访者是波士顿儿童医院的遗传学家大卫?米勒,当时一对夫妇带着他们5岁大的女儿来看病。这个女孩个头很小,看起来协调性也不太好,而且身体很容易受到外部感染。之前的医生给她做过DNA测试,想借此了解她的身体发育迟缓是否和已知的遗传状况有关。这名医生根据DNA检测结果认定,小女孩的染色体22q11区域缺失――这意味着她患上了迪格奥尔格综合征。(DiGeorge)。这种综合征通常表现为学习和生长缓慢及心脏畸形,病人后期发展成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的风险也在增加。目前,尚没有已知的治愈方法。
米勒拿到这份检测报告后,对此进行了重审,他发现染色体22缺失的位置,并不是导致迪格奥尔格综合征的相同位置,这很有可能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遗传标志。米勒的结论是:这个身材矮小的小女孩其实没有患上迪格奥尔格综合征。这一结果让女孩的父母大舒了一口气。
小编查询美国媒体近几年相关报道后发现,类似的误诊是较为普遍的,而这些错误造成的伤害远远超过了煽动病患或其父母的焦虑情绪。2012年《癌症》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描述了一个接受子宫切除手术女人的案例,这种极端手术背后,是对基因测试结果的误判,但这个女人因此永远失去了生育能力。
尽管发展迅速,精准医疗依然是一个年轻且正在成长中的领域。
目前,推动精准医疗实现既定目标所需的诸多技术尚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甚至还没有被发掘出来。例如,面对全美来自各大医院、诊所的逾100万名自愿者,研究人员需要找到数据收集的标准化方法,也需要找到有效的办法将大量的病患信息存储于数据库。
精准医疗计划也引发了一些道德、社交和法律方面的问题。由于大量健康数据的存在,个人健康信息的保密工作变得至关重要。从受试群体角度说,也需要理解参与研究的利弊,这意味着研究者需要开发出一套严格的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程序。
此外,成本也是一个问题。精准医疗计划本身就会带来数百万美元的成本,随着项目不断推进,未来数年需要源源不断地给予资金支持。类似基因测序这种技术,现阶段价格仍然很昂贵(尽管测序的成本下降很快),而开发用于基因或分子特征靶向治疗的药物也价格不菲。承担这些靶向药物成本的第三方付款人(例如私人保险公司),也很可能面临资金压力。
如果精准医疗将来发展成为日常健康医疗的一部分,那么医生和其他医疗提供商需要具备更深厚的分子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的知识功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愈发频繁地发现,自己不仅需要解释遗传测试结果,还需要了解这些信息如何对应到后期的治疗或前期预防当中,并向病人准确地传达这些信息。
测序龙头Illumina高调布局液体活检,盖茨、贝佐斯跟投
如果说Celator是精准医疗领域的新星,那么基因检测市场的Illumina(NASDAQ:ILMN)则是当仁不让的行业龙头。截至4月22日,公司市值高达211亿美元。以市值计,Illumina目前是美股生物医药板块前20大公司之一。
基因测序界的华尔街宠儿
Illumina致力于开发、生产和销售用于对遗传变异和生物学功能进行大规模分析的集成系统,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目前在序列鉴定、基因型鉴定和基因表达市场为基因组研究中心、制药公司、学术机构及生物技术公司提供服务。
Illumina于2000年在纳斯达克市场首次公开发行600万股,当时每股发行价为16美元,后在2006年5月和2008年8月两次增发,增发价分别为25.5美元和87.5美元。
受益行业前景向好和公司作为领头羊业绩的持续攀升,Illumina成为华尔街炙手可热的投资标的,目前股价达136美元。
小编查询彭博终端发现,Illumina前五大股东中不乏明星机构身影,如全球最大私募股权基金贝莱德集团(6.76%)、共同基金巨头美国先锋集团(5.88%)以及知名投行士丹利(4.87%)等。
2015财年,Illumina全年营收达22.2亿美元,同比增长19%。在国际会计准则(GAAP)下,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收入为4.62亿美元。2015财年,Illumina毛利率为69.8%,略高出2014财年1个百分点。2015年,公司研发费用增加至4.02亿美元,而2014年为3.881亿美元。
据Illumina公司数据显示,全球NGS(二代基因测序)的应用市场规模预计为200亿美元,其中,肿瘤诊断和个性化用药是最有应用前景的领域,市场规模达到120亿美元。
进军液体活检领域
今年1月,Illumina作为主要出资方成立了一家名为Grail(圣杯)的新公司,其通过简单的血液检测进行早期癌症筛查。资深谷歌高管Jeff Huber随后被挖,成为Grail公司首席执行官。
Grail公司专注的液体活检领域,被认为可能是改变癌症检测的新方法。其通过抽取血液进行癌症筛查――捕获肿瘤脱落进入血液的肿瘤细胞或DNA,从而替代从肿瘤本身提取组织,为一些病人省去了手术活检和穿刺活检的痛苦,这正是肿瘤诊断与治疗领域的新趋势。
小编注意到,这家医疗领域的新秀还得到了科技界大亨比尔?盖茨和杰夫?贝佐斯(亚马逊创始人)的垂青,纷纷跟投,A轮融资总计达到1亿美元。如果盖茨和贝佐斯押注成功,那么未来迎接他们的将是年均数百亿甚至千亿美元的机会。
Illumina高管杰伊?弗拉特利称:“这(液体活检)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估计其市场价值高达200亿~2000亿美元。”
Grail计划于2019年推出一个能做多种癌症早期检测、定价1000美元以内的产品。
尽管顶尖风投和人才都在涌入这个领域,但业内也不乏质疑声。比如“实现精准的早期血液筛查还需要很长时间,且在技术达标后,还须让医生和保险公司了解到这种检测方式的好处,并成功说服他们采用”。更重要的是,任何有瑕疵的检测手段,都会导致误诊和误治,由此带来的后果更加严重。
甚至连这项技术最狂热的支持者都意识到,他们追求的医疗目标可能无法成为现实。Grail公司董事会成员Richard Klausner就感叹,“让液体活检成为全世界范围内都接受的测试标准,这究竟是一个可实现的梦想,抑或一个白日梦?”作为初出茅庐的新秀,Grail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从股价走势看,Illumina公司今年以来股价波动较大,因HiSe00、等测序仪销售未达预期,今年一季度的营收低于预估水平,4月19日Illumina股价大幅跳水,暴跌23.16%,创单日最大跌幅纪录。不过投行分析师认为,Illumina业绩下滑只是个例,很大程度上是市场竞争加剧所致,基因测序行业整体前景依然向好。
掘金精准医疗千亿市场
20余家上市公司涉足精准医疗 知名VC:行业有泡沫但允许溢价存在
近期,易凯资本发布了2016医疗健康产业投资报告。报告称,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国内医疗健康产业已发展成为一个近4万亿的市场。这个市场在过去的五年中保持了超过20%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在未来五年它的规模还将翻一倍,达到8万亿,接近届时我国GDP的10%。
这意味着我国医疗市场还存在巨大的产业机会。目前,医疗领域最热门的掘金方向之一就是精准医疗。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涉足“精准医疗”的A股上市公司已有20多家。
肿瘤领域精准医疗需求迫切
根据美国版精准医疗计划,首期投入,即2016财年用于相关领域研究的资金是2.15亿美元,而我国则是计划在2030年前,投入600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央财政支出200亿元,企业和地方财政配套400亿元。
今年3月8日,科技部公布《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究计划精准医疗研究等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明确将“精准医疗研究”列为2016年优先启动的重点专项之一,并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目前,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大型三甲医院,正在筹建精准医学研究中心。其中,川大华西医院将开展总数达一百万的人群全基因组测序,建立数据库和样本库,分析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精准医疗奠定基础。
一位不愿具名的临床治疗领域专家向记者表示,目前国内精准医疗市场最重要的还是肿瘤治疗方向。
根据《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仅去年,我国共有429.2万新发肿瘤病例和281.4万癌症死亡病例,以肺癌发病率最高,且肺癌的死亡率也排在各肿瘤类型之首。乳腺癌、胃癌以及肝癌也是常见诊断的肿瘤类型,排在高发肿瘤类型的行列。
肿瘤防治是目前全球关注的医学热点之一,眼下,我国面临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提高癌症生存率的双重挑战。上述数据背后,是对肿瘤领域精准医疗的热切需求。
精准医疗下的健康管理作为相对更加前沿的细分领域,目前在国内又是什么情况呢?
一家总部位于深圳、专注脊柱康复领域的机构负责人向小编透露,国内目前做这一块的非常少,她个人对精准医疗健康饶有兴趣,主要是因为之前在国外的经历。目前她的公司是通过高科技的仪器,进行可视化和数据化地检测,精准评估诊断,并设立干预方案。由于各个环节成本较高,现阶段定位中高端客户。而团队也多是海内外医疗专家、心理专家以及康复师。
在这位负责人看来,目前国内做肿瘤方向的很多,而精准医疗在日常保健方面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这或许是蓝海所在。
A股精准医疗板块如何炒?
从2013年下半年以来,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持续升温,估值也不断翻新。2014年中到2015年中期,A股医药板块的基因检测类股涨幅巨大,达到4~7倍。
2015年的A股市场,医疗板块中最受关注的就是精准医疗相关领域,包括基因测序、细胞治疗等新兴医学。那么精准医疗板块2016年是否还有机会呢?
从A股历史行情看,只要是新技术、新题材,但凡欧美市场有大涨的经历,势必掀起A股的跟风热潮。而这些热点题材的爆发,都是具备板块效应,龙头成倍上涨的行情。
美国精准医疗新星Celator的一鸣惊人,在本月点燃了A股投资者对精准医疗板块的热情。4月11日,安科生物、荣之联、新开源、北陆药业、千山药机、迪安诊断等相关标的集体涨停。
根据Choice金融终端数据,基因测序板块今年以来累计涨幅为-25.11%,按涨幅由高到低计,在Choice 304个行业板块中排265位,大幅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14.9%)。
作为一家小型制药公司,Celator在业绩亏损情况下创造出惊人的股价涨幅,再次强化了肿瘤治疗领域无限的想象空间。中泰证券认为,对于这类标的,投资逻辑在于新药研发进程、关键技术及实验的突破性进展,而非基于短期业绩的PE估值;另一方面,Celator的成功,颠覆了抗癌药物研发大公司主导铁律,“小公司研发+大公司并购”或将成为精准医疗主流模式。
2016年,精准医疗领域的催化剂还包括基因编辑龙头Editas公司将于年内登陆纳斯达克。
“当前精准医疗领域存在泡沫,”知名风投澳银资本董事总经理刘宇向记者直言,“这一市场未来可能有上万亿元的空间,但目前中国市场的规模不过30~50亿元。在这样狭小的市场上,已经有超过300家企业,它们的估值总和接近千亿元。”
不过,任何一个新兴领域有泡沫都是正常的,“对于优秀的项目和团队,我们会允许一定的估值溢价存在,给予更高的容忍度。”刘宇表示。
A股精准医疗“琅琊榜”
对于精准医疗个股,申万宏源研报对此进行了梳理,如下:
华大基因 拟IPO,已披露招股书,中国基因检测行业领军企业。目前,华大基因具备了每秒运行157万亿次的超级计算能力,数据存储量达12.6PB,基因测序能力全球第一。
贝瑞和康 拟IPO,中国基因检测行业领军企业。
达安基因(002030):A股基因检测龙头公司,公司业务覆盖了分子诊断全产业链,包括上游原材料开发,中游分子诊断仪器和试剂生产销售,下游独立医学实验室检测服务等。
荣之联(002642):华大基因股东,也是重要供应商,为华大基因等提供生物基因测序信息分析业务。公司成功解决了基因测序形成的海量数据在并行计算和存储等方面的难题。
迪安诊断(300244):第三方诊断产品及服务,进军优生遗传检测领域;全资子公司杭州迪安取得了第一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试点资格。
千山药机(300216):涉及个体化医疗领域以及基因检测试剂盒业务:宏灏基因主要产品是高血压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芯片;上海申友主要产品有乙肝耐药检测试剂盒、性病荧光检测试剂盒、血液病融合基因及耐药预后基因检测试剂盒、白血病常见融合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肿瘤靶向治疗及化疗药物相关用药检测试剂盒
新开源(300109):收购呵尔医疗、三济生物、晶能生物,介入肿瘤早期诊断、个体化医疗及基因检测领域。
北陆药业(300016):公司向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增资3000万元,认购其增资后20%的股权。南京世和主要从事与癌症用药相关的基因检测技术服务业务,包括癌症基因检测、罕见病基因检测、科研测序等服务和相关技术支持。目前北陆药业正积极协助世和基因尽快取得基因测序试点资格。
东富龙(300171):全资子公司东富龙医疗参股上海伯豪生物34%股权。伯豪生物从事基因芯片及测序服务等,为国内外生物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系统的生物学研究全面解决方案。
紫鑫药业(002118):公司与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合作开发的中国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用型国产测序仪BIGIS系统正式问世。
中源协和(600645):公司是细胞治疗领域龙头公司,并拟战略性通过外延扩张介入基因测序及精准治疗领域。
安科生物(300009):参股博生吉生物科技15%股权,博生吉拥有CART和CAR-NK技术平台;收购中德美联,其主要从事法医DNA检测服务,同时出售试剂盒产品。储备有高通量测序技术,未来将向医学诊断领域延伸。
汤臣倍健(300146):参股上海凡迪,专注于基因测序服务,拥有第三方独立医学检验资质,同时与湘雅医学检验所达成战略合作。
丽珠集团(000513):参股CYNVENIO公司,采取高纯度提取循环肿瘤细胞群来进行DNA测序。
银河生物(000806):公司5亿元投资南京生物,南京生物是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和南京生物医药研究院的产业化平台。
劲嘉股份(002191):介入基因编辑领域,目标建立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地中海贫血疾病基因修正的技术体系。
澳洋科技(002172):参股吉凯基因2%股权,吉凯基因是国内领先的科研服务以及疾病诊疗关键基因研究服务供应商,2015年12月刚刚完成B轮融资,建设基因诊疗研发平台。
仟源医药(300254):收购杭州恩氏基因,进入基因保存领域,为下一步进入基因测序及诊疗领域做好储备及基础。
香雪制药(300147):公司布局高亲和性T细胞受体(TCR)介导的抗肿瘤过继免疫治疗,主要针对以肺癌、肝癌和黑色素瘤为主的恶性实体瘤细胞进行高效靶向杀伤。
姚记扑克(002605):拟增资上海细胞治疗公司,其拥有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包括CART在内的6项细胞治疗技术有望开展临床研究。
[每日热点]:
140954 爱卡币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谷雨刚过,繁华尽显,中国芯市场从未如此精彩。
当芯片市场的重磅玩家,都拿出自己的新诚意来到中国时,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产业、市场。
昨日,AMD公布了其2016财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报告,与此同时它还宣布了一个让人大吃一惊的“决定”:将与天津海光先进技术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海光),成立合资公司,授权其生产服务器处理器。
已经好久好久好久好久好久,没听听到AMD如此彪的消息了。
这件事情有意思的是,海光乃曙光在子公司,也就是说――曾经一起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夫唱妇随的AMD与曙光,在多年之后,在另外的一种意义上破镜重圆。
本来一个挺喜庆的事儿,但双方都刻意保持低调、甚至沉默,也是让人有些不解。
不过,若是把很多事情串起来,你就会发现这个事真的是没那么简单,而且也越来越好玩。
海光这事儿不简单
海光,这家公司看似名不见经传,但却在中国芯片领域也是个不小的角色。
曾经有网友在《在前线》公众号后台留言,与我交流有关海光与曙光的合作事宜。他想搞清楚,海光在曙光体系下的会有什么样的走势。
其实我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不过,遗憾的是,我从曙光那边也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答复。
这位网友的疑问,被我一再拖后,一直到近日AMD与海光达成合作,他又在后台问我。
好吧,我只好从曙光与AMD、海光等之间关系的变化,来尝试回答问题。
早在2004年和2008年,AMD是曙光的座上宾。曙光4000A和5000A,这两款超级计算机都是基于AMD皓龙处理器而打造,还都进入了全球HPC TOP500的前十。
早年间,在HPC市场,曙光比联想和浪潮的声量大得多的多。在芯片的布局上,曙光与其他公司也有着不同的追求。
中科院计算所是国内芯片研发设计的鼻祖,曙光悄然拿下海光,让人产生许多遐想。
近年来,随着产业、行业对安全可控重要性的逐步提升,国内又掀起了一阵中国芯的热潮。基本呈现两个路子,一方面,华为、同方、紫光、曙光等展开布局,另一方面则是国际巨头的变换姿势。
曙光曾经在2014年12月和2015年底两次注资,拥有了海光74%的股份,也就是相当于拥有了对海光的绝对控制权。
但是,曙光并未对入资海光这样一件举足轻重的事儿,进行必要的宣传和披露。当然了,曙光是上市公司,在注资时发布了注资公告,估计关注到这件事的不是股民就是曙光相关企业员工。
理不清的三者关系
曙光也真是够忍辱负重,况且还并不是辱,而是好事儿。
所以,这是就奇怪了。
不过,如果从近几年来曙光自身发展、生态建设等方面综合来看,就会发现事儿并不简单。
基于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的曙光星云,在2010年6月份的全球HPC TOP500中排名第二。
这似乎是个转折点,AMD与英特尔这两个芯片商,在曙光的待遇大家一目了然。
虽然早在10年多年前就与AMD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但是AMD近几年在服务器市场落下的功课太多了。虽然更早的时候,曙光还与AMD一起在国内发起了64位风暴,但是时过境迁,在服务器领域再无建树,你让曙光怎么办?
前不久,AMD提出了,要重返服务器市场的口号。除了64为ARM处理器有点声量之外,其曾经享誉市场的皓龙处理器一直并没有太多实质动作。
而此次接着发布财报之际,宣布的与海光建立合资公司,并生产x86服务器处理器的举措,更有传言称乃AMD最新的ZEN,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但是,幕后老板英特尔一直没说话。在x86处理器上,英特尔才是老大,AMD一直用的是人家的授权,而且英特尔和AMD双方有协议规定,不得向第三方授权。
因为,到目前为止,英特尔方面尚未对AMD与海光达成的合作一事表态。
反正AMD方面说,绝对没有影响到授权等相关规定。不过,在这件事儿上,英特尔也真是,一直迟迟发言,可能是近期发布财报,又忙着裁员吧。
也或许是,英特尔人根本不把这个当事儿,一当事儿反而可能中了AMD的计,666。
中国芯格局未定
一直以来,曙光还是中国芯之一的――龙芯的重要推手,近几年来,曙光的超级计算机、服务器和网络交换机等产品已经采用了龙芯处理器。
曙光完整的称呼是:中科曙光,中科就是中科院,这种身份让曙光多了一股与别家国内服务器厂商不太一样的气质。
曙光做芯,感觉没道理呀?你可以看看英特尔,也还有OpenPower可以掺和,但是如果你从曙光上市后的这一年多来的举措,来看看,就知道判断这个事儿不能着急下结论。
2014年11月,曙光在上交所上市,是国内高性能计算第一股。
我当时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大致观点是:上市,或让曙光变成一个狠角色。如果捋一下曙光的近两年的大小事,确实你发现它的转变。
2015年3月,曙光发布数据中国战略。
2015年6月份召开技术创新大会,还发布了解读地球计划、全新架构的高性能计算机“硅立方“、液冷服务器、龙芯系列产品等。
如果你去过位于上地软件园的曙光公司总部,那么肯定见过矗立在曙光大厦前的大约有两层楼高的专门用于演示的小房子――“硅立方”。
让人浮想联翩的是,“硅立方”可能代表了曙光未来的技术走向。这种全新的系统架构的计算机,或许会采用全新的处理器等部件。
因而,从这个角度来看,曙光布局芯片,是势在必行。
今年3月份中科院发布了“寒武纪”神经网络处理器计划,其最大特点是可以深度学习。
外界分析,“寒武纪”备受关注,而且很可能是让中国芯追上世界水平的一个重要布局。
有意思的是,随着AlphaGo战胜人类代表李世石,有关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话题甚嚣尘上。
同为中科院企业的中科曙光、中科寒武纪等企业,会不会在机器学习展开“就近”合作,其实这里面有很多想象空间。
AMD摇身一变
其实,AMD这么多年也挺不容易的。一直在调整,一直不甘心。
女极客CEO Lisa Su上任之后,确立了AMD的技术路线,她提出的三大战略,第一条就是打造伟大的产品。
Lisa Su对于中国市场,有着浓厚的感情,加强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关系,则是其极力打造的另一个核心战略。
历史上有着亲密关系的曙光,自然仍是AMD的重要伙伴。
此次,AMD宣布与海光的合作,尽管曙光官方并未有声音发布,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二者的关系,已经容不得回避。
近日AMD发布的其2016财年第一季业绩报告显示,营收为8.32亿美元,略高于华尔街分析师预计的8.1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0.3亿美元下滑了19%;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的净亏损为1.09亿美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为1.8亿美元。
AMD营收状况正在向好,再加上与海光合作已经披露,使得AMD在4月22日盘后大涨近22%。
中国市场对于AMD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实,AMD与海光合作,我感觉都有些晚了呢。早前,英特尔、高通、IBM等其他老几位芯片厂商,已经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布局中国市场。
英特尔是与清华大学、澜起科技合作;高通是贵州省合作;IBM则是通过引入OpenPower,而与众多国内厂商合作,这次AMD的套路也还算跟得上形势。
AMD近30年来,一直在中国有深入布局,2015年10月份,AMD宣布与南通富士通成立合资公司,将马拉西亚槟城和中国苏州的两家封装测试厂整合给后者。
整体来说,AMD与海光这件事,AMD低调是因为与英特尔的授权可能还存在不确定因素,而曙光方面保持沉默,可能是与英特尔的关系所致,另外也可能是自己在芯片上面有深谋远虑,而作为上市公司,还未到公布之时吧。
还有,再联想一下,中科院与阿里云等正在积极研发量子计算机,那么未来相关的中国芯片、网络、体系架构、软件企业等产业各方,是否会联手打造一个全新的产业、阵地呢?
这其中,国际巨头可能就只是配角了。
大周一的,大家烧一下脑呗。
[每日热点]:
!@#¥%……&
54634 爱卡币
来自: 北京市|北京市
[每日热点]:
思狭情不稳 德低道难高
23640 爱卡币
来自: 北京市|北京市
不住相以何生心~驻相何以生心~~;-)
[每日热点]:
126712 爱卡币
来自: 湖南省|长沙市
昔吾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每日热点]:
85650 爱卡币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谷雨刚过,繁华尽显,中国芯市场从未如此精彩。
当芯片市场的重磅玩家,都拿出自己的新诚意来到中国时,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产业、市场。
昨日,AMD公布了其2016财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报告,与此同时它还宣布了一个让人大吃一惊的“决定”:将与天津海光先进技术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海光),成立合资公司,授权其生产服务器处理器。
已经好久好久好久好久好久,没听听到AMD如此彪的消息了。
这件事情... 有简单点的总结吗?
[每日热点]:
4178 爱卡币
来自: 江苏省|南通市
药王,我上交割单
明天你别说翻就翻啊
[每日热点]:
33788 爱卡币
来自: 海外|美国
没人关注300436
[每日热点]:
爱车:暂无
13394 爱卡币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每日热点]:
140954 爱卡币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期待明日收复3000点
中午提到,今天早盘市场再次创出近期地量,同时对于目前的判断是市场依然处于升势中,既然目前市场已经再次具备了出现向上转机的两个条件,因此投资者此时此刻要做好大盘随时会重启升势,重返3000点的准备了,由于早盘的继续缩量格局,明天是重要的变盘时间点。
以午后走势来看,早盘开始的震荡格局持续到两点,之后大盘快速回升,以光头收盘。承接中午分析,由于出现向上转机的条件已经满足,因此大家要随时做好大盘重启升势的准备。那么尾市大盘持续回升是否表示大盘就要重启升势了呢?
我们看到今日沪市成交只有1300多亿,属于连续第四天缩量。根据市场运行规律,变盘以放量为标志,明天早盘投资者要关注的是量能的变化情况。若第一小时成交超过500亿元且维持红盘,则表示变盘出现,大盘会再次向上转折,这将令明日大盘有望收复3000点。
[每日热点]:
回复成功,收到1个大米!
10&&parseInt(document.getElementById('custompage_down').value)页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准扶贫住院怎么报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