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哪些荒谬绝伦的事,却有着合理的经济学解释

生活中有哪些我们觉得很荒谬的事, 却有着合理的经济学解释?
生活中有哪些我们觉得很荒谬的事, 却有着合理的经济学解释?
网络转载来源:
生活有许多事情,看似违背“常理”,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它背后却有着合理的经济学原理,跟泉财哥一起来看看,细读之下,非常有意思~1、二人套餐曼昆经济学有一道很经典很简单的习题:你和你女票花了大价钱在一家高级餐厅订了一顿特别好的二人套餐,但是你吃了一点你就吃不下了,是吃回本还是不吃呢?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你花在这顿饭上的钱已经是沉没成本了,决策的时候不需要过多考虑沉没成本。如果你继续吃下去,你可能会胃疼,还有可能送医院,那就会造成更大的损失。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大家还是会说“来都来了”......2、和珅赈灾一个地方遭灾了,国家开办粥厂赈灾,和珅去视察粥厂随手抓了一把沙土洒在粥里,同行的大臣问和珅你这是干什么,和珅说,真正的灾民饥肠辘辘是不会在乎粥里有沙子的,来蹭吃蹭喝的就不来了,这样才能让最困难的人活下来。3、羚羊与狮子跑得快的羚羊遇见狮子了,非但不跑,反而一边慢跑一边弹跳,故意浪费逃跑的时机——反正即使这样浪费,一旦狮子追过来还是可以轻松跑过狮子。这样狮子就知道,这个羚羊牛逼,有恃无恐,看来我是追不上它,所以算了。跑的慢的羚羊呢?如果他们也敢这么做,狮子过去就把它们吃了。所以这些动物故意做一些有害的动作,是想释放一个信号,我都这样了还活着,可见我有多牛逼,你不服,你敢吗?这和经济学有什么关系呢?这其实就是不完全信息博弈里的信号释放模型。而这种模型也大规模出现在经济学中。例如斯宾塞讨论了文凭作为信号释放的功能。逻辑也是一样的。如果学习是有害的,那么能力高的人比能力低的人能够承受更大量的学习,就像跑的快的羚羊比跑的慢的羚羊能够承受更长时间的弹跳。这样能力高的人总能选择一个学习量,使得能力低的人选不起——即使他为了假装自己能力高选择了这个学习量,学习带给他的负效用如此之高,以至于他由于假装而获得的高工资也弥补不了因为学习而带来的损失。4、愚蠢的诈骗短信比如我们会经常收到一些假的不能再假的诈骗短信,有时候自己都会笑出声来,这么假的中奖信息或银行催款消息,怎么可能会有人信啊,这些骗子也太傻了,他们就不能出一些高明的信息来发吗?事实上,这恰巧是骗子的精明之处,用极为简易的骗术来从茫茫人海中挑拣出最有可能受骗的人,从而大大减少了后期进一步实行诈骗的难度,极大地降低了操作成本。5、茅于轼与廉租房茅先生早先建议廉租房不应该有独立卫生间,这一观点很大的冲击了低收入人群的心理底线,茅先生的在微博上也被骂的非常惨,而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政策建议。廉租房作为解决低收入打工者的暂居方案,是政府的福利项目,因此租金必须低于市场租金,比如说廉租房月租1000,商品房月租2500。但如果廉租房和商品房是一样的家具设施配置,那么廉租房和商品房就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两者的租金差就形成了一定的套利空间。比如说我1000拿到的房子,转手2500租给其他人,套利1500/月。有人可能说,那你自己不是没地方住吗?幼稚,你怎么知道我是低收入人群?我可能连房都买了。而且我手里的廉租房不止一套哦!哪里有利益哪里必有钻营,租房监管也是一笔财政投入,而且不可保障监管方不会利用职务之便进行套利活动,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一方面,廉租房的很多名额被一小撮人把控,然后以等同于市价的租金出租,或者略低于市价的租金出租,那么到那时低收入人群的保障何在?另一方面,那一撮人对于租房名额的挤占也让真正需要的人难以申请。所以,与其加大力度监管,不如从根本上杜绝这种苗头,降低住房品质,直接扼杀套利空间,才能保证低收入人群的普遍利益。众所周知,廉租房解决的可是“有地方住”的问题,只要提供的设施保障基本生活需要即可。不给厕所只是方案之一,还可以限制供电,限时供水,等等等等。只要降低住房品质,才能把廉租房真正给到需要它的人的手里。
转载网上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蛛丝马迹网立场,本站并未对此文入库,源站删除本站自动同步删除!
/*ksks336*280*/
本站非营利性质网站,内容来自网上收集转载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点此 5分钟后自动删稿或者发邮件#qq.com 48小时内删稿
Copyright (C) 2016 ksks0001, All Rights Reserved46,598被浏览4,602,500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此页面内容不存在
点击下图 [] 继续阅读该文章
生活有许多事情,看似违背“常理”,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背后却有着合理的经济学原理,来跟小翼一起看看呀~【一】、二人套餐曼昆经济学有一道很经典很简单的习题:你和你女票花了大价钱在一家高级餐厅订了一顿特别好的二人套餐,但是你吃了一点你就吃不下了,是吃回本还是不吃呢?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你花在这顿饭上的钱已经是沉没成本了,决策的时候不需要过多考虑沉没成本。如果你继续吃下去,你可能会胃疼,还有可能送医院,那就会造成更大的损失。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大家还是会说“来都来了”......46,598被浏览4,602,500分享邀请回答9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那些看似很荒谬,却饱含经济学解释的事
生活中有哪些荒谬的事,却有着合理的经济学解释?
生活中遇到很多事情,表面上看着是很违背“常理”,会让大家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站在经济学角度,却又合理至极,这些事都有哪些呢?
【一】二人套餐
我们先做一道很简单而且很经典的习题:你跟约会对象出去吃饭,花了大价钱在一家高级餐厅订了一顿特别豪华的二人餐,但你并不饿,吃不了多少,这时候你是会选择一定要吃回本,还是不吃?
经济学原理是这样说的:你在这顿饭上面的钱已经花出去了,成为了沉没成本,而在想方法的时候就不需要考虑太多成本的问题。假如为了吃回本,一个劲吃下去,到最后有可能让自己胃疼,这时候一旦送往医院,就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这个道理很简单,很多人也都明白,但是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硬撑也不要浪费”!
【二】和珅赈灾
在古时候,一旦一个地方遭殃了,国家都会开办粥厂赈灾,大贪官和珅,也曾亲自去粥厂视察。在视察过程中,和珅随手抓了一把土撒在粥里。
同行的大臣们看到他这样,就斥责和珅:“你这是在干什么!”而和珅却说,真正的饥民是不会在乎这粥里的沙子,但是来蹭吃蹭喝的就再也不会不来了,粥自然而然就让给了最需要的人。
【三】羚羊与狮子
羚羊遇见了狮子,非但不会快速跑掉,反而一边慢跑一边弹跳。如果狮子追过来,那么跑得快的羚羊还是能轻松跑过狮子,这时候狮子就知道自己跑不过这个羚羊,就会放弃追逐;而跑得慢的羚羊也这样做,狮子就会把它吃掉。
有些动物故意做这些动作,只是为了释放一个信号:你就是吃不到我,我就是这么牛逼。
这样的逻辑在经济学中也有过解释,我们假设学习是辛苦的,那么能力高的人比能力低的人能够承受更大量的学习,就像跑得快的羚羊比跑得慢的更能承受长时间的弹跳。
能力高的人有得选择,而能力低的人却选不起,即使他为了假装自己有能力,跟能力高的人选择了一样的学习量,但负荷过大,只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四】愚蠢的诈骗短信
相信很多人都有收到过假得不能再假的短信,看到那些短信,有时候还能笑出声来,比如中奖信息之类的,总觉得不会有人上当,认为是骗子太傻了。
而事实上是,这些极其简单的骗术,从茫茫人海中能够挑拣出最容易受骗的人,一旦这些简单的诈骗手段都能上当的话,那么后期进一步进行诈骗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操作成本。
【五】茅于轼与廉租房
茅于轼先生是最早建议廉租房不应该有独立卫生间的,这个建议出来,在微博上,他就被骂得非常惨,但是这样的建议,确是非常明智的。
廉租房是为了解决低收入打工者的暂居方案,所以租金会比市场价值低,比如廉租房月租1000元,而商品房月租2500元。如果廉租房和商品房格局一样,那么再配一样的家具,两者就没什么本质的区别了,只是租金之间的差距却形成了一定的套利空间。比如有人拿1000元租了廉租房,然后简单装修下,转手2500元租给别人,那么每个月就净赚1500元。
而这时租下廉租房的不一定是低收入人群,可能还有自己的房子,说不定手里的廉租房还不止一套呢。最后的结果会是这样:大部分廉租房被一小部分人掌握了主动权,然后用同等市价的租金出租,到最后,还是没能给到低收入人群一定的保障。所以想要区分开廉租房与商品房,那么就从改造格局开始,并且加大力度监管。降低住房品质,才能把廉租房真正给到需要它的人手里。
【浩小二有话说】
人都是这样,哪里有利益,就会往哪里钻。刚开始在银行存款是可以有收益的,但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人们选择了余额宝理财,到了今天,比较受欢迎的是网贷理财。抓紧时机,就能更好地增长自己的财富,建议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下浩森金融平台,它能让你的理财更加方便。
文/浩森金融 互联网 图/摄图网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荒谬绝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