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借3万但是我在网贷2万速下款的appapp看了下,根本就借不了不符合他们的要求,我现在状态就是年后才会去工作

资深信贷员说:我为什么放弃多年信贷开始做网贷?-真好借我网贷逾期了所有网贷都过不了了现在急需3万块钱有没有人能帮我借到借到了我给3000辛苦费如果要给别_百度知道
我网贷逾期了所有网贷都过不了了现在急需3万块钱有没有人能帮我借到借到了我给3000辛苦费如果要给别
我有更好的答案
甚至有可能会被司法拘留,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证券和存款,则有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并被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贷款的的钱不还会有什么后果:确实没有偿还能力的,应当与贷款机构进行协商,宽展还款期间或者分期归还,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基本上不会有影响,以后按时还款即可;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时,会依法查询贷款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贷款人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又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如果贷款机构起诉到法院胜诉之后
找靠谱的去吧这上面都是骗子
贷款我可以帮你
你芝麻分多少
2万我可以给你解决
可以搞多少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今天,律师来了后台接到这样一条咨询:微友A先生:我网贷欠了10多万,已经有好多逾期了!现在天天电话催收!我只是个打工的,现在没钱还款,可以挣钱慢慢偿还么?和他们协商了几次都谈不拢。实在还不上我该怎么办,需要去派出所自首吗?无独有偶,昨天下午,都市快报读者陈先生来电:我借了一点钱,一年时间不到,从1000起步变到了10万。1000元是用来消费的,我现在已经还了1万元,但是我实在没有钱了。他们每天逼我,是想逼我走上绝路。我怎么办?陈先生36岁,安徽人,成了家,女儿6岁。我们约在武林广场七仙女喷泉下见面。他坐187路公交车过来,穿了两件薄外套。可能是有些冷,他双手紧裹在口袋里,两只脚不停地跺着。昨天天气很冷,陈先生只穿了2件薄薄的单衣。“来了!"他轻声地说道。眼眶里有些血丝,两只眼很大,像是故意撑着。“两夜没合眼了。"他说。他带着我走到喷泉旁,坐在冰冷的台阶上,脚跺了又跺。他掏出两个手机,一个手机屏幕已经碎了,一只稍微新一些,“晚上睡不着,不断有电话打进来,都是催债的,开口就是什么时候还钱,我被逼疯了,把手机往地上一摔,另一只是我平时用的。"他向我讲述了自己开始借钱的经过——2016年,我工资3000多元,做服装加工,要养孩子、老婆,负担重。父母没钱,弟弟也成了家,于是我想到了这些借钱平台,最开始是借了1000元。那时,觉得这些平台像我的“救星",比家人还要亲。借钱只需要身份证、一张自己的照片和手机运营商服务密码。因为感觉借钱很方便,于是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每个平台借了又借,还不了的钱只好又找其他平台借,拆东墙补西墙。我在他手机借钱平台上看到,“**贷"软件11月16日借款2000元,借款期限15天,需要支付信审费120元、账户管理费63元,利息12元。“借了2000元,扣除信审费,我到手只有1880元。然后还款的时候,交账户管理费和利息,一共2075元。我现在逾期6天没还,逾期违约金是240元,现在一共要还2315元。"陈先生说。像“**贷"这样的借钱软件,在他那只被摔碎的手机里共有21个。轻松借钱、用钱不求人……每个平台都有一个广告语。“以前觉得这些平台是救星,现在则感觉像是一场噩梦。"陈先生手机里装了21个借贷软件聊天的时候,他接了三个电话,都是打电话过来让他还钱。“你好,我是XX平台,你的钱什么时候还?"对方说。“我还不上,求求你,宽限几天。"“兄弟,我也是打工的,你说吧,宽限几天?"对方说。“我不知道。"……他手机里还有各种“催债"短信。如某欠款平台给他做了一张“老赖曝光台",印发1000份张贴到他老家农村,寄给他所在公司等,甚至有些催债短信不堪入目。“没办法,欠了人家钱,可我现在一时凑不了这么多钱!"一年下来,他记不清楚到底还了多少钱,如今还欠多少钱。“可能有十来万,可是我真正借的没有这么多,都是各种利息、管理费等。"我问他,你要这么多钱干什么?他说,买彩票,梦想发点财,然后收手。“身上没钱,总想靠买彩票发财,于是就找到了这些借钱平台。每次借钱总觉得要赌一把,借了钱就继续买彩票,中不了又继续借,结果这个坑还没填完,还要补另外的坑,永远也跳不出来了。"他强笑着,“呼呼"的风吹过来,他连打了好几下喷嚏。这时,喷泉旁边走过来一对情侣,他似乎想起了什么,把头埋到衣领下。“如今老婆要跟我离婚了,弟弟让我把他名字从通讯录里删掉,父母70多岁,让我别回家了。"他喃喃自语。“我把好好的家毁了!"他继续说,当初家里人劝过我,我听不进去,甚至还觉得是他们不想让我发财,现在回过头才发现,他们都是为了我好!可已经晚了!"我问他后悔吗?他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白沙香烟,夹烟的两个手指蜡黄,“晚上睡觉的时候,手机铃声一响,我全身就发毛!被催醒之后就不敢睡觉,很孤独!很害怕!"他说:“之前欠了钱总是跟家里说谎话,一错再错。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可我得说出来,千万不要让家里人也跟着担心受怕。我父母在农村老家经常接到这种骚扰电话,对方骂的话很难听,是我害了他们!这是教训啊!"昨天晚上,我给他提供的借钱平台打电话。一家是网络电话,只能拨出不能接听。另一个电话接通了,对方是一个男的,说公司负责提醒客户还钱的员工都不同,不方便说。延伸阅读:形形色色的网贷陷阱培训贷当下,大学生就业的形式非常严峻,而“培训贷"正是利用了应届大学生急于找工作的心理,设下连环套。这些非法网贷平台会通过设置待遇丰厚的职位来“钓"应届大学生上门应聘,在面试的过程中,这些工作人员会千方百计地找出学生们的缺点,无法胜任工作,让学生感到自卑和无用。然后话锋一转,说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提升,帮助打造“职场必备技能",然后可以推荐到真正的大公司工作。这样一步步下来,学生就被忽悠晕了,签下了协议,满心欢喜的等待培训。公司从网贷平台得到学费,但培训质量却难有保证。而且部分求职者在接受培训后,公司并未按照承诺为其安排满意工作。结果就是应聘者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征信,无奈地去还这些“培训贷"。美容贷目前,国内很多整形、美容医院和机构都提供了贷款这一业务,满足人们的需求。据悉,很多“美容贷"只需本人的身份证、银行卡即可。审批时间最短15分钟,最长也就1天,个别医院号称通过率99%。虽然有正规的“美容贷",但其中的陷阱也非常多。主要的形式就是整形、美容机构忽悠消费者做天价项目、手术,而网贷平台就是赚取高额利息。比如消费者在被整形、美容机构忽悠地想做某个项目,但却囊中羞涩,于是后者就会介绍去从网贷平台借贷。但贷来的钱是直接打到整形、美容机构账户上的,消费者必须要做项目,然后每月还款。如果项目不想做了,基本不可能退款。还有的消费者本身没有美容的需求,只是想贷款。结果误信黑中介所介绍的“免费美容还能贷款",傻傻地就借了“美容贷"。而一般这样的贷款方式,中介会收取一多半的“好处费",留下了巨额贷款让消费者自己去偿还!请专业律师来给大家支支招:吴旭华“律师来了"签约律师,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杭州市律师协会互联网信息专业委员会主任、杭州市电子商务协会法律服务中心主任、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浙江财经大学实务导师、杭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专业方向:各类电子商务、知识产权、公司诉讼和非诉讼案件代理,精于建构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法律综合保护体系。管理费,手续费,到底该不该给?网贷的整治方向就是“全面合法合规",其中的合法,针对的是现行的金融法律法规,以及司法审判中对于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也就是说,国家保护的利率最高为36%,且前提是已经支付,如果尚未支付,则支持返还的利率是24%。任何高于36%利率的贷款都已经触犯了“红线",可以界定为高利贷。至于合规,较为纠结的是涉及到“现金贷"开展过程中平台收取高额的手续费、管理费等,这些费用合并到利息中一平摊,再折算一下利率,最终利率将会高达几百。这一行业内部通行做法,也是饱受诟病的地方。个人认为,利息已经考虑了出借人的成本和人工,利息之外再收取手续费、管理费的方式,将会把已经明确规定的36%利率架空,导致贷款产生的费用不被国家法定的利率所规制,因此必须予以限制,即应当规定利息和费率加起来不能超过36%。支付逾期之后附加的费用,是否可以不用支付?这个问题难以一概而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主要是查看双方合同中的约定,是否属于逾期付款利息,还是催收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承担等。如果是做了明确约定,且有别于放贷时约定的利息+手续费,那么很有可能无法以超过法律规定利率而拒绝支付。受到网贷公司的骚扰该怎么办?暴力催收,由来已久。不少App要求借款人开放手机通讯录的权限,导致借款人的通讯录号码被网贷App公司所获取,进而骚扰借款人及其亲友。如果是正常的催收,借款人本人很难因无法还贷而提出异议,毕竟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如果是针对借款人采用威胁、恐吓、半夜骚扰等方式,那么作为公民的人身合法权益收到了侵害,当然是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权,需要注意的是如何进行区分!个人认为应当以普通人对于电话、短信、微信等信息所接受频率的容忍限度,以及所发送信息的具体内容作为判断的标准。网贷App不能突破底线,无论是自己催收还是委托第三方机构催收,都不能采用过激的手段将合法的催收变成侵权行为。而借款人也应当积极配合网贷App公司的催收,不能因为无法还钱而耍赖进而以投诉、起诉、控告等方式过度维权。律师提醒银监会曾提出识别不规范P2P平台,重点要做好“四看",一看机构性质,是否坚持了信息中介定位;二看担保增信,有没有向出借人提供担保或者承诺保本保息高收益;三看资金流向,有没有点对点的资金进入P2P平台账户,有没有接受、归集出借人资金形成资金池;四看营销方式,有没有在平台以外向社会不特定对象进行公开宣传,尤其是标榜高额回报的公开推介宣传。所以,要辨别网贷公司,需要多方面求证,首先去核实是否具备相应的证照,包括工商登记、小贷牌照、支付牌照、ICP备案等等;其次去了解网贷公司的历史、变更情况、股东资料、风控负责人情况、团队人员从业经历、团队背景等等;最后在做一些周边的考查和求证,看是否与前两步骤合适的情况相符。编辑:朱慧
本文「我把好好的家毁了!借了1千网贷1年变10万,现在听到电话铃响就害怕」转载自网络,作者都市快报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QQ邮箱
您可能也感兴趣的借钱应急却陷入以贷还贷恶性循环无抵押无审核诱惑借款者“大手大脚”借款者讲述被网贷扭曲的生活发布时间: 10:01:34【】【字体:
近年来,一些网络借贷平台以无抵押、审核快、放款快、方便快捷等作为“卖点”,迅速打开市场。然而,在这种看似方便的借贷背后,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广东省的一名男子通过借贷宝网贷平台借款,却被“高利贷”套路——借款3.2万元,最终却签下本息总计12万多元的借款合同,借贷利率高达1738%。
网络借贷平台存在哪些隐患、这些问题离我们有多远?《法制日报》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我曾多次通过网贷平台借款,每次钱一到手就转给其他平台用于偿还利息。这就是一个以贷还贷、拆东墙补西墙的恶性循环。”
尽管隔着电话,但记者依然能感受到曾敏说这番话时近乎绝望的状态。
曾敏此前在江苏省南京市一家通信公司就职,自1年前开始接触网贷,原本想通过网贷周转应急,却不料就此改变人生——离婚、失去孩子的抚养权,“我现在处于濒临崩溃的状态”。
贷款1.6万元陷入还款绝境
2017年年初,曾敏与丈夫之间爆发了一场“大战”,她选择从家里搬出来独自居住。当时,由于手里没有存款,又急需资金用来交房租、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曾敏就通过一个网贷平台借了两万元应急。
“到手是1.6万余元,平台扣了3000多元的手续费。按照贷款时的约定,我的还款期限是3个月,每个月还7000余元。”曾敏说。
那时,曾敏每个月的工资是8000余元,如果每个月还7000余元,剩下的钱都不够日常开销。于是,她又在另一个网贷App上申请借款,这笔钱用于日常开销。
刚开始,这两笔借款并没有让曾敏感觉到压力,她觉得自己省吃俭用就可以把这两笔钱慢慢还上。
实际情况却没有曾敏预计的那么好。
“我们单位是每个月月底发工资,我本想等发工资后再还款,也就超出还款期限几天。可是,我没想到延迟一天就会产生违约滞纳金,而且网贷平台还不时打电话催促。”曾敏说。
迫于还款的压力,曾敏又下载了一个网贷App,开始尝试从第三家网贷平台借款。就这样,曾敏一步步走上以贷还贷的噩梦之路,她前前后后从20家网贷平台借钱,每个网贷平台的贷款额度都在两万元左右。即便如此,她还是不能如期还款,因为累积起来的本息太多了,已经远远超出了她的支付能力。
曾敏说,到2017年7月,逾期、违约等不良记录终于影响到她的征信,她借不到钱了。
“之后,我通过朋友介绍找到一名熟知各种网贷申请技巧的网贷业务员,在她的帮助下申请到一笔5万元的贷款,但是要给这名业务员支付贷款总额6%的费用。”曾敏说。
此时,曾敏已经陷入一个拆东墙补西墙的巨大漩涡,但她并没有将实际情况告诉父母以及已经处于冷战状态下的丈夫。
尽管父母与丈夫都不知道曾敏贷款的事情,但她申请网贷填写担保人时,使用的都是父母与丈夫的信息。“所以,在那名业务员也无法帮我继续贷款时,网贷平台开始给我父母、丈夫打电话催促还款。”曾敏说。
迫于家人与网贷平台的压力,曾敏的精神临近崩溃,她开始选择逃避,拒绝与家人交谈,甚至还服用安眠药两度自杀,所幸被家人及时发现。
“最后是我丈夫帮我偿还了部分贷款,总共20余万元。”曾敏说,“还完贷款,丈夫与我离婚了,孩子归男方。我也把工作辞了,跟父母回了湖南老家。”
可是,事情并未结束。由于还有部分贷款未还清,网贷平台的催款仍在继续,曾敏的父母拿出家里所有积蓄偿还了近10万元。
“还了这么多真金白银,其实我实际使用的钱只有最开始的1.6万元贷款。”曾敏哽咽着说,“我知道这件事怪我,但网贷平台如果认真审核一下,能够及时发现我的负债情况,在第二笔、第三笔贷款时就拒绝我的申请,我想不会落到今天这步田地。”
一部手机耗尽家庭积蓄
像曾敏这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社会人都会陷入网贷陷阱,那么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被网贷“套牢”的几率更大。
去年9月,罗伟成为天津一所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
离开父母、独自在外求学的罗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开学没多久,他看到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的室友都用上了最新款的智能手机,顿时心生羡慕。经过旁敲侧击询问,罗伟了解到,原来可以利用网贷平台分期购买手机。
“很多网贷平台都有分期购买手机业务。按照同学的介绍,我下载了一个网贷App,填写了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信息后,我就可以用平台确定的额度购买手机,除了每月必须还的利息外,手机款可以分成12个月偿还。想到父母给我的生活费,我觉得足以偿还每个月的贷款,所以就买了一部苹果7手机。”罗伟说。
尝到网贷的甜头后,罗伟发现,用大学生的身份很容易在网贷平台获得分期购物或者直接贷款的资格。
于是,罗伟花钱开始大手大脚。涉世未深的他开始频繁的直接贷款,反复尝试不同的网贷平台,而这些操作全部发生在两个月时间内。
由于逾期等不良记录,罗伟在他使用的网贷App上已经无法申请贷款,但他并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虽然最开始使用的网贷App不给放贷了,但其他的网贷平台还可以给我额度,不过只能用来购物,不能提现。于是,我开始使用其他网贷平台的额度购买最贵的手机。”罗伟说,“手机到手后,我再把手机打折出售给手机店,他们基本上不会拒绝。”
就这样,罗伟把多家网贷平台的分期购额度“套现”了,他同时也陷入了以贷还贷的恶性循环。
终于有一天,网贷平台给罗伟的父母打催款电话。
“之前为了获得贷款,罗伟在签协议时,将亲戚朋友的联系方式留给了网贷公司。业务员经常打电话让我们还钱。目前,我们已经替罗伟还了20多万元贷款。”罗伟的父亲说,如今还有将近20万元没有还,这些年的积蓄都用在还贷上了。
好心助人莫名背上债务
“直到去年10月23日,我帮弟弟小辉还了3600元利息时,我才知道他从网贷平台借钱了。”就职于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孟力对记者说。
孟力的弟弟小辉在四川省成都市上大学,乐于助人。也正是因为给同学帮忙,小辉与网贷平台扯上了关系。
孟力告诉记者,听同学说想借钱买手机并承诺会每月按时还款,小辉便答应同学从一个网贷平台借款3000元并提现。不过,那名同学在按时还了2000元后,又要求小辉在网络平台借了3000元。可是,拿到第二笔贷款后,那名同学便不再还款,甚至刻意躲开小辉。
“网贷平台根本不会考虑我和同学之间的纠纷。注册时用的是我的信息,还钱也必须是我来还,我是逃不掉的。”小辉很无奈。
小辉告诉记者,他用手机号码、短信登录成功后,需要完成实名认证、完善联系方式和人脸识别认证三个步骤才能开通借款业务。小辉绑定了自己常用的银行卡选择了分12期还款,屏幕上立刻显示了平均月供费用和手续费。
“我完全没有想到会被骗,也就没有注意具体费用,太粗心大意了。”小辉对记者说,“点击同意,申请成功后没过几秒就可以提现。”
小辉没有收入来源,也不敢向家里人要钱。未交纳逾期利息的第二天,网贷平台就向小辉发来邮件称,如果不还钱就把这些信息发到户籍地和学校。走投无路的小辉找到了孟力,寻求帮助。
在孟力看来,很多网贷公司的合同看似规范合理,但如果不解释的话,普通人根本看不懂。此外,利息的计算也非常繁琐,一般人不明白到底采用怎样的计算方式。这就很容易让借贷者坠入陷阱。(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采访对象均为化名)(韩丹东 黄慧颖)
相关报道一
规范网贷市场我们还要做些什么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       刘俊海
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法律系副主任             郑 宁
陕西律师            张 军
《法制日报》记者         韩丹东
《法制日报》实习生        黄慧颖
问题频出的网贷为何受欢迎
记者:前几天,有媒体报道说,广东省的一名男子通过借贷宝网贷平台借款,却被“高利贷”套路——借款3.2万元,最终却签下本息总计12万多元的借款合同,借贷利率高达1738%。在网贷市场的问题里,高额利息应该说最突出。
刘俊海: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明确了借贷利率的“两点三区”。两个点指的是24%和36%;三个区指的是低于24%全部受保护的“绿灯区”,超过36%部分的“红灯区”,处于24%到36%之间的“黄灯区”,“黄灯区”只要债务人自愿偿还就是自愿债务。
根据规定,超过36%的部分绝对不受保护,那是“红灯区”,是违法的。
张军: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规定,对于年利率超出24%的一般不予与保护。也就是说,对于超出法律规定的24%年利率的,属于无效约定,可以不用按此支付。对于明显高于法律规定的利率的,应当由监管部门出台相关规定予以明确取缔。
记者:除了高额利息,网贷市场还存在诸如诱导消费、暴力催收等一系列问题。对于这些乱象,监管部门一直在整治,媒体也在不断披露陷阱、发布警示,可是仍有一些不良网贷平台在顶风作案,也有不少人明知风险仍选择网贷业务。这其中有何原因?
刘俊海:第一个原因是很多企业穿着互联网金融的马甲,打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幌子,有很大的欺骗性和诱惑性。一些见利忘义的人加大了网站的开发力度、加大了营销人员的招聘力度。营销员的忽悠能力提升,消费者很难不被骗。第二个原因在于金融市场飞速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三个原因是监管有漏洞,“一行三会”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力度弱于传统领域的监管,有很大的真空地带。
扎紧监管篱笆消除真空地带
记者:就目前情况来看,的确有一部分人有网贷需求,而且正规的网贷也确实能发挥积极作用。现在的问题是,在持续强力监管之下,我们如何进一步规范网贷市场,使其健康有序发展?
刘俊海:就具体的高额利息来说,要全社会凝聚共识,共同抵制这种现象。对于采取人身威胁或者其他非法手段追讨债务导致人员伤亡的恶性事件,不仅是不保护这种借贷关系的问题,还要对违法犯罪分子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就网贷市场来说,希望金融监管部门扎紧篱笆,消除监管漏洞、盲区和真空地带,彻底消除非法套利空间。
郑宁: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如:2017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依法严厉打击涉互联网金融或者以互联网金融名义进行的违法犯罪行为,重点打击惩治非法集资行为。日,银监会等部门正式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确立P2P行业监管体制及业务规则。2016年年底和2017年年初,银监会会同相关部门相继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指引》《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日,银监会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关于网络借贷的制度框架基本建成。2017年6月,最高检印发《关于办理涉互联网金融犯罪案件有关问题座谈会纪要》,对于P2P可能涉及的各种罪名进一步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提出了办理此类案件的基本要求。
对于整治,总体而言,还是要靠行政机关、法院、企业、行业协会、公民形成合力,多方共治。加强对网民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其风险意识和甄别能力。同时,完善信用监管体系。
借贷用户风险意识有待提升
记者:在规范网贷市场的同时,网贷用户也应该提高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毕竟,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包括大学生都在使用网贷。
刘俊海:对于大学生使用网贷业务来说,其中有不理性消费的因素。很多大学生缺乏自我保护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忽视法律方面的风险,也意识不到网贷潜在的危害性。
每个家庭的生活条件不一样,不能盲目攀比和社交。如果家里的确有困难,根据国家政策可以申请助学金、奖学金和困难补助。不能作茧自缚,让自己陷入已知的陷阱之中。
郑宁:我国网贷平台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行业运行不规范、从业人员鱼龙混杂、平台信息不透明、监管缺位等问题。因此,投资者应当加强金融和理财知识学习,形成正确的投资观、消费观,增强风险意识。公众在使用网贷业务时,首先要审查网贷平台资质,只有规范的平台才能做好中间人,然后审查借款方资质,保障及时收回投资并取得收益,多了解平台情况,避免被高回报率的噱头冲昏头脑,盲目跟风。企业和大额投资者应该借助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进行审核,防范风险。
张军:一些网贷平台在放款时都会让用户签订一个告知性协议或者借款合同,对于借款合同中约定明显不符合法律规定的部分,用户应当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权。
相关报道二
不良网贷平台暗箱操作致年轻人坠入陷阱
网络信贷产品市场需要一场“大扫除”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形形色色的借贷平台出现在人们眼前,部分不良网络借贷平台采取虚假宣传、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青少年过度消费,甚至让一些在校学生陷入“高利贷”陷阱。
“散布在居民楼、大学校园、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的网贷小广告,比比皆是。”1月25日,湖南省政协常委、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定珍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大学生、城市刚就业的年轻人,很容易坠入不良网贷、私贷陷阱。
针对网贷频繁引发的问题,李定珍认为,很多网贷平台在审核时存在问题,身份审核形同虚设,学生申请借款只需提供身份证、学生证等证件信息,不需家长或老师提供担保书。且大多平台对借款用途并无审核机制,更无跟踪机制,催化了借贷者将贷款用于高消费,甚至用于赌博、酗酒等恶习消费。另外,有的网贷平台宣称“0利率”,实际年利率却高达30%以上,并对逾期的贷款收取高额“管理费”,费率不透明,暗箱操作。
“针对逾期还款的,一些不法放贷者采取恐吓殴打、威胁软禁的手段进行暴力催收,甚至催生‘裸贷’行业。有些不法分子在高额利润诱惑下,明知贷款人无偿还能力依旧一再重复贷款,最终导致诸多不良事件发生。”李定珍告诉记者,2016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联合银监会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起到了一定效果,校园贷乱象有所收敛,但通知中并没有对“不良网络借贷平台”予以具体定义,不良私贷在网络上依旧十分猖狂。
对此,李定珍建议,应对网贷产品进行彻底清查整改,并鼓励群众举报,提高网络信贷公司的准入门槛以及严格的资质要求,将具有欺诈性、不合规、有隐患的“不良校园贷产品”坚决清除;贷款利率高、催收手段极端的小公司应该严格取缔;对引发恶性案件的校园贷平台予以坚决关闭,保持有序的金融市场环境。在产品清查中,应重点对收取逾期管理费(违约金)的业务模式予以整改。
增强学生金融和网络安全意识也是一项重点工作。李定珍认为,金融管理部门应与教育部门、公安部门协作,开展金融、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宣讲活动,增强学生金融和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理性的消费理念。(帅标)
· · · · · · ·
法制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080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贷app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