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各县市区经济实力排名,看哪个幸福指数城市排名更

最新出炉!德州各县市区经济实力排名,看哪个幸福指数更高 有德之州文章
最新出炉!德州各县市区经济实力排名,看哪个幸福指数更高
内容概要:
1. 3、德城区 60.8万人。
2. 日前,山东省发改委发布137个县(市、区)2017年上半年GDP及有关数据,其中德州11县市区也有了最终的排名:。
3. 1、乐陵市 69.9万人。
2017上半年
德州"最富"的区县是哪个?
需要告诉大家的是,最富的那个房价并不是最高的!
房价最低的也并不是生活幸福指数最高的!
日前,山东省发改委发布137个县(市、区)2017年上半年GDP及有关数据,其中德州11县市区也有了最终的排名:
齐河县以232.3亿元排名第49位,
临邑县以152.0亿元排名第85位
禹城市以147.8亿元排名第90位,
德城区以145.8亿元排名第91位,
陵城区以142.5亿元排名第95位
乐陵市以135.6亿元排名第100位,
平原县以119.6亿元排名第112位,
宁津县以119.5亿元排名第113位,
夏津县以115.2亿元排名第115位,
武城县以112.3亿元排名第116位,
庆云县以89.4亿元排名第130位。
当然,一个地方的GDP只是该区域经济发展情况衡量,居民的幸福生活指数还要综合考量区域内人口数量、物价水平等差异。
2017德州市各区人口数量排行榜
1、乐陵市 69.9万人
2、齐河县 62.8万人
3、德城区 60.8万人
4、陵城区 59.5万人
5 、临邑县 54.2万人
6、夏津县 52.7万人
7、禹城市 52.7万人
8、宁津县 47.3万人
9、平原县 46.7万人
10、武城县 39.2万人
11、庆云县 31.6万人
附图分别为各县区代表城市雕塑,文化象征:德城区“世纪风”、乐陵市·人民广场、临邑县·卧牛崛起、陵城区·东方朔雕像、宁津县·杂技艺、平原县·三国脸谱、齐河县·阳光广场、夏津县·棉都崛起、武城县·升平广场、禹城市·糖城之光、庆云“龙鼎盛世”
2017德州市各区房价排行榜(8月份)
GDP经济总量越高、人口数量越少、物价等越低,人均幸福生活指数才越高。综合因素可以考量出一个地方的幸福生活指数。您觉得德州哪个区县居民生活幸福指数更高呢? (有德之州报道)
本文「最新出炉!德州各县市区经济实力排名,看哪个幸福指数更高」转载自网络,作者有德之州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QQ邮箱
您可能也感兴趣的德州10个县市排名上升 -
-德州乐居网
乐居买房APP
专车看房 优惠买房
乐居二手房APP
最新房源抢先看
新浪装修家居网
抢工长装修APP
抢工长工长版APP
装修不后悔APP
德州10个县市排名上升
来源:齐鲁晚报
  12日,记者从德州市发改委了解到,按照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核评价结果,在全省列入考核范围的116个县市区中,德州市10个县市呈整体上升态势,位次排名明显好于去年。具体情况为:禹城市在德州市所有县域经济中排名和上升幅度都是最靠前的,排名第57位,比2010年上升33位。齐河和临邑分别位于全省第66位和第69位,上升15位和3位。武城、宁津、陵县上升速度也非常明显,分别位于第81位、第88位和第93位,上升了25位、22位和23位。庆云县第99位,上升了12位。夏津县第100位,上升了7位。乐陵市第104位,上升9位。平原县第109位,与2010年持平。&&& 据了解,省委省政府对县域经济将实行一年一考核,三年一表彰的形式。表彰分三大类:一是综合实力奖;二是跨越发展奖;三是“两个同步”奖。同时根据各市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的整体表现以及所属县市的考评情况,对地市进行整体评价。
热日 11:12
热日 11:24
热日 10:13
热日 09:38
热日 13:30
热日 15:05
热日 11:45
热日 22:37
热日 10:04
热日 11:02
热日 11:37
2018年监管部门对于乱象整治工作中的大案要案会坚持顶格处罚。
北京怡生乐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58号理想国际大厦806-810室
乐居房产、家居产品用户服务、产品咨询购买、技术支持客服服务热线:新房、二手房:400-606-6969 &家居、抢工长:400-010-2323拒绝访问 | bbs.0634.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bbs.0634.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ecd9dde-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德州市环保局
环保要闻 - 德州市环保局
您现在的位置:&
吴文群局长在全市环保局长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吴 文 群 局 长
在全市环保局长会议上的讲话
(根据录音整理)
昨天召开了生态德州建设大会,这次大会规格高,内容实,影响大,效果好,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大会。会前做了近半年的筹备工作,自下而上反复征求了生态德州建设的意见,《意见》集中了全市环保系统的集体智慧,也充分反映了德州当前环保工作特别是生态建设工作的基本市情。为了研究论证好这个方案,市局专门召开了生态德州建设务虚会议,各位局领导以及各科室单位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意见》完全符合省市两级党委、政府有关生态建设的基本要求,完全符合德州生态建设的实际,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昨天的会议上,吴书记、陈市长都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就生态德州建设的意义、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都作了明确阐述,为生态德州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全面部署了全市的生态建设工作。十三个县(市、区)和市直多个部门在会上与市政府签署了生态目标责任书。会议非常重要,内容非常丰富,全市环保系统干部职工一定要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
为了学习贯彻落实好生态德州建设大会精神,昨天下午我们立即召开了全市环保局长会议。主要目的就是要深入学习领会好生态德州建设大会的基本精神,统一思想,明确思路、任务和要求,集全局之力,大力度推动全市生态建设工作。会上,11个县(市、区)的局长和总量办的同志以及局党组成员都做了专题发言,发言既回顾总结了上半年的工作,同时,也对下步如何推动生态建设工作谈了很好的打算,提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大家讲得都很好,希望各县(市、区)局、各科室单位把六位局领导讲话的要求传达好、贯彻好、落实好。下面,我就如何贯彻落实好生态德州建设大会精神讲三点意见。
一、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好生态德州建设大会精神
贯彻落实好生态德州建设大会精神,关键要充分认识领会好大会的基本精神和基本要求,把握好生态德州建设的主基调、主旋律、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要深刻认识生态德州建设的时代背景。重点要从四个角度去把握。一是发展理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工作。2007年,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和谐德州”的总体要求,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德州发展的一个战略。2008年,市里又提出“生态立市”的战略要求,2010年底,召开了生态文明高层论坛。特别是在今年市第十四届党代会上,把“生态美市”当作全市四大发展战略之一。这些都体现了我市发展理念的先进性,同时也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把生态建设摆到战略高度来安排部署。二是产业优势。虽然我市产业结构重,排放高,但是近几年来,在发展生态经济的指导思想下,一些新兴产业在“十一五”期间有了长足进步,新兴产业在工业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太阳能产业蓬勃发展,德州被授予中国太阳城的称号。这些产业优势决定了必须以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德州来不断的培育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要充分认识到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和后劲,这是我市持续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三是环境基础。“十一五”期间,德州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建设、环保投入、环境质量都有了巨大的进步,环境质量改善发生了质的转变,走过了拐点。特别是海河迎查之后,我们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更加牢固,治污理念更加科学,治污体系更加完善,环境保护大格局已经深入人心。这些方面体现了我市环境保护的牢固基础,为建设生态德州提供了坚强的保证。四是环保现状。在我市环保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应看到环保成果非常脆弱,环境质量反弹的压力非常大,生态德州建设软件硬件的差距也相当大。我市水环境质量下滑明显,要引起警醒和深思。减排作为一项帽子指标,是各县(市、区)环保部门的第一责任,完成减排任务没有丝毫讨价余地,没有任何的退路。而我市减排形势非常严峻,如果不采取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气魄,任务将很难完成,就无法向当地党委政府交差。所以,一定要从“十一五”取得成绩的光环中走出来,面对现实,要看到差距和危机,正视问题,知耻而勇,自我加压,奋力赶超,否则就不能保持来之不易的局面。特别是明年还要面临新一轮的海河迎查,目标就是争第一,要有争第一的气魄、决心和干劲。市委10号文件已经明确提出,到2015年要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模工作已经列入环保部门的目标责任书,必须完成。创模绝不是一句空话和口号,是扎扎实实的工作,只有通过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投入才能实现。从以上四个方面综合来看,生态德州建设恰逢其时,非常重要,非常必要,非常紧迫,势在必行。抓生态德州建设,环保工作就会有出路,环保部门就能出形象。大家一定要深刻认识到生态德州建设的时代背景及当前面临的现状,这也决定了抓好生态德州建设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和必由之路。
(二)要深刻认识生态德州建设的重大意义。市委的10号文件概括了建设生态德州五个方面的意义,即生态德州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是建设幸福德州的根本体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是实现经济文化强市新跨越的迫切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五个方面的意义是有机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是生态德州建设的主题,建设生态德州必须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走出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生态德州建设也是建设幸福德州的根本体现,反映了生态德州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为了建设幸福德州,提升德州人民的幸福指数,增加市民的幸福感和舒适感。转变发展方式是生态德州建设的必然选择,这也是建设生态德州的主线,生态德州建设、节能减排、水污染治理、环境质量改善都离不开调结构,调结构必须要转变发展方式。高耗能、高污染这种结构必须要调整,新兴产业必须要大力度发展,这样生态德州建设才会有好的环境保证和基础。生态德州建设是实现跨越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生态德州建设的基本动力,抓生态德州建设不是妨碍发展,而是坚持在发展中体现绿色发展和科学发展的理念,越是在跨越发展阶段,越要严格控制“两高一资”项目的上马。要通过服务于科学发展来保证生态德州建设各项任务目标的完成。生态德州建设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这是生态德州建设的根本目的,建设生态德州就是要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生态保护的成果。大家一定要深刻领会五个方面的意义,理清之间的关系,明确生态德州建设的前进方向。
(三)要深刻认识生态德州建设的基本思路和目标要求。大家一定要学习把握好《意见》中的基本思路、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生态建设是全社会的一个系统工程,包含范围非常广,本质要求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核心就是体现以人为本,主要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文化三个方面。抓生态德州建设和生态县建设,就要从这三个方面上用心用脑,安排部署。会议明确了生态德州建设的基本思路、目标要求,印发了《生态德州建设的目标责任分工》,落实了工作任务、责任单位、配合单位和完成时限,牵涉到各县(市、区)以及市直各有关部门,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同时,也提炼出四大类、29项任务指标,并把任务指标和责任分解到各县(市、区)和市直各有关部门,形成了一个丰富的生态德州建设的意见和责任体系。各县(市、区)在贯彻落实生态德州建设会议精神的同时,要明确本县(市、区)的生态建设抓什么、谁去抓、怎么抓,使整个意见更加符合上级要求和本县(市、区)实际,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更加显示出应有的成果和效率。学习文件一定要把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总结提炼出来并落实下去。如何把握生态德州建设基本思路和目标要求的精神实质,重点要体现“六个带动”,实施“五大工程”。“六个带动”是生态德州建设的一个基本思路,目的就是通过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作、社会民生关注的热点工作,形成生态德州建设的强大动力和强大外力,借势而为,乘势而上。
第一,以“10+3”现代产业体系为带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新兴产业加速成长。该主题有力回答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生态德州建设要紧扣这个主题。环保工作、生态建设都是优化发展、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把生态德州建设和“10+3”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新兴产业的培育有机结合起来,生态德州建设就有了强大的外力。所以,生态德州建设一定要和转方式、调结构、发展现代产业有机结合起来,使生态德州建设更加受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更加与经济发展、跨越发展合拍。
第二,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和国家级园林城市为带动,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当前,园林城市建设是全市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改善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生态德州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把生态德州建设和园林城市创建结合起来,使整个环境增绿,对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具有重要作用。园林城市建设当前党委、政府重点推动的一项工作,要以此为带动,将生态德州建设同该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以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为带动,推动农村环境保护,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要通过两区同建来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德州的两区同建工作在全国、全省力度很大,走在前列,为生态德州建设及农村环境保护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污水和垃圾的处置是摆在两区同建工作中一个新的课题,解决得好,两区同建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满意,否则就会形成新的污染源。要使各县(市、区)领导充分认识到两区同建和社区建设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方案,从而推动农村和中心社区的环保工作。
第四,以生态系统保护及恢复为带动,完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生态安全屏障。要加快推进水系生态建设,在漳卫新河、马颊河、德惠新河、徒骇河等重要水体防洪大堤以内全面开展生态修复。实施水系绿化和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工程,构建绿色屏障,恢复区域自然生态功能。要加强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集中饮用水源地安全。
第五,以中心城区景观工程为带动,打造独具德州生态特色的水城一体风貌,全面提升城市生态品味。要调动各级党委、政府抓城区水系、绿地建设的积极性,以此来推动中心城区的生态建设,打造当地生态建设的精品工程。各县(市、区)在抓生态建设过程中,要把湿地建设同景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要和当地的城建工程、景观工程和水系改造工程有机结合起来,一同推动。
第六,以繁荣生态文化为带动,大力宣传和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德州建设的浓厚氛围。要深入开展国家级、省级、市级生态优美乡镇、年度绿色人物、生态文明村镇(社区)、机关、企业等系列创建活动,形成人人自觉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的社会氛围。
领会好“六个带动”,各县(市、区)要重点抓好其中的“四个带动”:与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有机结合起来;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有机结合起来;与各县(市、区)的两区同建结合起来;与各县(市、区)的城市景观建设结合起来。重点抓好以上四个结合,就会有力地带动全市生态建设进程。
要坚持把改善环境质量作幸福德州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地、整洁、宁静”五大工程,让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环境优美、生活方便、有幸福感。“五大工程”既是民生工程,也是社会的系统工程,环保部门要在蓝天、碧水和宁静工程方面当好主力军。市政府将在近期出台“蓝天工程”和“碧水工程”方案,对噪声的管理将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有关方案。绿地工程实际上就是绿化工程,要依靠当地政府做好。整洁工程从三区方面主要靠巩固创卫成果来完成,各县(市、区)在整洁工程中要依靠城管部门来完成。这五大工程既是目标,也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也是向社会广泛宣传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各县(市、区)要结合当地实际重点抓好几个事关民生、老百姓拥护、能够对环境质量改善见效的好事实事,纳入到生态建设规划中,从而拥有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就会赢得社会各方面对生态建设的广泛支持。
(四)要深刻认识生态德州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一是生态德州建设是推动环保工作的总抓手。抓生态德州建设切忌把生态德州建设束之高阁,作为环保部门来说,应有之义是通过生态德州建设来促进德州环保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生态建设是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和社会系统工程,可以放到多个部门负责。环保部门要主动担当,通过生态德州建设这种先进的理念和高层次的重视以及社会参与的积极性来推动环保工作整体水平提高。不能就生态德州建设抓生态德州建设,应该把德州环保工作和当地环保工作的重点任务和重要方面都统统纳入到生态德州建设的范畴中,一同安排,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一同考核。节能减排、治污工程、河流水质、空气质量改善等都要纳入到生态德州建设工作中去。要增加和扩大生态德州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叫响生态德州建设的口号,高举生态德州建设的旗帜,完成好环保工作的各项任务,从而推动环保工作整体上水平上台阶。
二是生态德州建设是解决环保矛盾和问题的切入点。生态德州建设在安排工作、制定方案的同时,一定要把当地环保工作的薄弱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反思和梳理,这些问题和矛盾点就是生态德州建设的着力点和切入点。生态德州建设一定要和解决环保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要借生态德州建设的强大推力,解决好当前环保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三是生态德州建设是建立环保长效机制的金钥匙。生态德州建设一定要形成大格局,要让全社会总动员,一同抓好生态德州建设。同时,要通过生态德州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好现有的治污体系和“治、用、保”治污模式。一定要把生态德州建设作为建立环保大格局和长效机制的金钥匙来对待。
四是要突出生态德州建设工作重点,落实好目标责任。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把任务明确,责任明晰,分解到各部门,做到目标、任务、责任、考核四落实。
五是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做好生态德州建设与生态市目标责任书相结合的文章。生态德州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全社会的工作,省里和市里都有不同要求。在抓当地的生态县建设工作中,一定要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职责和任务是什么,要先立足当前,通盘考虑,竭力而为,把主业做好。首先,要按照市县生态目标责任书的基本要求,一件件、一项项的抓落实,务求省市列入考核的每一项指标任务都能全面完成。要借生态德州建设的强大东风,把生态目标责任书的工作推向新水平。要着力抓好生态市、生态县以及生态乡镇等创建工作。同时,要解决好国控省控重点企业达标率低、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规范、生活垃圾无害化收集处理机制不健全、生态创建落后等问题。
二、以贯彻生态德州建设大会精神为契机,加压鼓劲,再拼再搏,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而不懈奋斗
(一)要确保境内河流水质持续改善。抓生态德州建设,水环境质量必须持续改善,这是一项基本要求。一是着力解决污水直排环境问题。污水直排环境是省市环保部门重点抓的一项内容。在水环境治理方面,过去考核的重点是国控、省控重点河流,下步考核的重点将是支流、干渠水质。我市相当一部分县(市、区)存在污水直排环境问题,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造成当地的区域限批。污水直排环境既是民生问题,也是环保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希望各县(市、区)局要把污水直排环境问题当作今年水污染治理的重头戏去抓。市里将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调查,对所属支流、直排口、涉及企业建档立卷,拿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二是要进一步加严直排环境企业的排放标准。以环境质量改善倒逼企业达标,全市直排环境企业治污工程要在今年10月底前完成并通过验收,达到市加严标准要求。对超标企业要坚决限期治理,要结合普查制定加严标准。三是大力度推进人工湿地净化工程的建设。目前,夏津、武城两县没有人工湿地,仍游离在我市的治污模式之外。其他8个县人工湿地工程偏小,没有真正起到水质净化作用。增量扩容、大上二期工程是今后工作的重点,也是环保资金重点投入的方向。“一县一湿地”是最低要求,使每个湿地真正起到应有作用是最终目的。四是积极推进中水回用及污泥处置工程建设。各县(市、区)在生态德州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把中水回用和污泥处置列入生态德州建设的任务目标和责任书当中,分解任务,抓好落实,通过生态创建工作,来改变中水回用和污泥处置落后的局面。五是抓好南水北调流域的治污工作。南水北调治污工作主要牵涉到夏津、武城、德城区、运河开发区。在水质达标方面,夏津和武城两县差距较大,主要原因是由于两县管网不配套、污水集中处理率低。要加快工作进度,一定要把污水收集起来进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二)要确保城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城区空气质量改善是今年全市环保工作的一项重点,抓好城区空气质量改善,各县(市、区)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做好当地城区空气的源解析。要找出空气的污染因子和排放强度,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各县(市、区)一定要做好源解析,并向领导做好汇报。二是要在每个县(市、区)建设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原则上要求禹城、乐陵两市建设三个站点,其他县建设两个,主城区要增加两个交通要道实时监测站点。这样就把各县(市、区)的空气质量作为环境质量通报和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空气质量建站上采取的投资模式是省、市、县三级共同投资,县里负责运转。各县(市、区)要拿出配套资金搞好这项工作,市里统一采购,统一标准。要建立通报和考核机制,通过建站来促进当地空气质量的改善。
(三)要确保完成年度减排任务。节能减排是一项帽子指标,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二五”以来,节能减排工作主要考核各县(市、区)减排的累计完成率,通过完成率排名次,这样做符合德州实际。完成率最终体现了工作的力度,要对每个县重点工程完成情况实行每季通报。为贯彻落实好吴书记讲话要求,各县(市、区)局局长要把本县(市、区)的减排项目向主要领导进行汇报。减排项目的完成和运行决定了当地减排任务能否完成,没有减排项目,就不可能完成减排任务。要重点在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上下功夫。
三、转变作风,创新有为,适应生态德州建设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全市环保系统要振奋精神,自我加压。党委、政府赋予我们生态建设的神圣使命,一定要增强责任意识,把工作做好。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考核问题。环保部门对各县(市、区)的考核主要有三方面指标的考核,这是各县(市、区)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的方面,一定要运用好考核,来强化环保工作力度。一是省市两级都制定了县域经济发展的考核意见。意见中绿色发展、节能减排作为一大项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考核当中,要对环保部门四项主要污染物的减排情况细化分值,严格考核。二是社会满意度调查。社会满意度调查是县域经济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环保部门要多做正面宣传,深入开展环保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活动,使环保取得的成果深入人心。三是节能减排的考核。要半年一算账,年终一考核,这是定性指标。这三项指标考核一定要高度重视,找准着力点,在对环保部门的考核上要走出去,多宣传,增加影响力。
(二)要严明纪律,廉洁从政。越是环保部门承担任务重、责任大、影响广泛的时候,环保部门越要树好形象,越要从严带好队伍,进一步树立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廉政意识,要把环保单位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常抓不懈,高度重视,决不放松。希望各县(市、区)局以及市局各科室单位都要对以往的行风建设、民主评议的成绩和当前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反思,对取得的成绩要不断发扬光大,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要找出原因和症结点,认真整改,迅速见效。
相信通过全市环保系统上下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好生态德州建设大会精神,把目标责任任务都落到实处,全市的生态建设和环保工作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德州的环保工作就一定会在新的历史时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
&&&&&&城市空气日报
&&&&&&公众互动
&&&&&&友情链接
——国家部委级链接—— 国家环境保护部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环境保护部核安全中心 环境保护部规划院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
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
环境保护部政研中心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
环境保护部对外合作中心
环境保护部评估中心
——省厅级部门链接——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西 广东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市级单位链接—— 济南市环保局
青岛市环保局
淄博市环保局
枣庄市环保局
东营市环保局
烟台市环保局
潍坊市环保局
济宁市环保局 泰安市环保局 威海市环保局 日照市环保局 莱芜市环保局 临沂市环保局 德州市环保局 聊城市环保局 滨州市环保局 菏泽市环保局
——市直单位链接—— 市国税局 市地税局
市工商局 市质检局 市气象局 德州海关
市国土资源局
市公安局 市交通局
———常用链接——— 搜狐 新浪 网易 雅虎 雅虎网
各县市链接:
&&&&&&信息搜索
CopyRight .DZEDP.COM All Right Reserved 德州市环境保护局版权所有
鲁ICP备号 Powered by 德州市环保局 技术支持:德州市环保局信息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低碳经济与幸福指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