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检查对聚丙烯环保吗生产带来的影响有多大

【深度】环保督查对塑料行业影响调查纪要
来源:赫桥智库
作者:斗米研究中心
  来源 | 斗米资讯
  先有废塑料进口禁令影响,后有第四批环保督查小组入驻江浙一带的通知,再有近期美国“哈维”飓风登陆,导致当地炼厂关停后乙烯单体产出“断层”,今年聚烯烃行业可谓是“槽点满满,八卦热点不断”。反观行情,今年五月至九月,聚烯烃价格一路“高歌”猛进,、PE和三个品种涨幅均超过1000元/吨。
  然而,令多数从业者摸不着头脑的是,聚烯烃价格的持续上涨到底是来自需求的增加,还是由供给端的出清所导致?且尤为复杂、令多数人“望而生畏”的是,无法全面的了解到底环保督查对塑料制品行业影响几何?是对塑料制品行业需求的利空,抑或是利多?
  为此,我们花了近月余时间,运用实地走访、电话沟通等多种信息采集方式,受访企业样本覆盖华北、华东、华南主要城市,对全国近百家塑料制品企业进行了调研。主要调查了今年8月至9月间第四批环保督查前后,对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的影响,力求还原一个最真实的塑料制品行业现状。
  一、关于环保督查,你应该了解的一些“历史”
  2016年初至今,环保督查严格化、规范化、全面化。
  追本溯源,“环保督查”这一理念和方案的正式出台在2015年7月间,彼时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通过了《环境保护督查方案(试行)》,成为标志性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环保督察组由环保部牵头成立,中纪委、中组部的相关领导参加,是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开展的环境保护督察。随后,2016年1月,第一批环保督查小组首先对河北省进行了试点督查;截止2017年7月,环保组按照计划已经“紧锣密鼓”的进行了三个批次实地环保督查,覆盖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
  而在2017年8月,环保部门启动了第四次环保督查,主要覆盖了山东、浙江、四川、海南、辽宁、吉林、新疆(含兵团)、西藏等省(市),首次入驻浙江省。
  第四批环保督查小组首次入驻浙江,对塑料制品行业影响不可忽视。众所周知,华东江浙一带是全国塑料消费最大的地区,在塑料制品的消费需求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第四批环保督查小组入驻浙江省,对塑料制品行业的影响成为不可忽视的未知数“X”。
  据统计局数据显示,月,我国塑料制品累计产量约7717.18万吨;其中,产量名列前五名的分别是:浙江省、广东省、河南省、湖北省和江苏省,其1-12月累计产量分别为1072.97万吨、1005.46万吨、601.50万吨、594.68万吨和552.70万吨;同时,其累计产量占比全国分别约为13.90%、13.03%、7.79%、7.71%和6.16%。
  既如此,说了那么多,具体调研情况到底怎么样?
  二、环保督查调研结果陈述
  1、目前的环保督查情况?
  综合来看,环保督查对华东塑料制品生产企业自身影响较小,而对山东省当地影响明显,甚至出现“一刀切”的情况。
  按受检查企业的规模来讲,对小型企业的影响要明显于大型企业。更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塑料制品产生企业上下游关停的反而较多,如电镀、印刷等行业。例如,部分塑编企业反映下游印刷企业关停,导致订单减少。这是因为,本次督查主要是针对皮革、电镀、印染等行业,对江浙一带的无纺布、BOPP等多数塑料制品产生企业影响不明显,仅有个别小注塑作坊、小编织袋厂被迫关停,主要来自台州,温州,永康等地区。
  2、环保督查主要检查哪些指标?
  主要检查废水废气、安检消防、噪音污染、车间生产环境、粉尘处理等卫生情况。此外,部分生产企业的中掺混回料的也会被强制关停。可以说,只要有丝毫环保不达标的苗头或迹象,立刻会被列入关停企业的名单。
  3、在环保检查之前,下游有突击备货吗?下游的库存水平如何?
  多数企业知道要环保检查,但是此次力度超预期。另外,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发生投机性备货的情况,终端产出平稳,企业原材料库存低位,产成品中性,较前期有所下滑。仅有个别行业出现提前备货,例如胶带和薄壁有突击囤货,价格传导顺畅。这可能和自身行业的淡旺季转变有关。
  4、环保督查不合格怎么办?需要达到怎样的标准才可以继续生产?
  如果环保不合格,多数直接采取关停,并非没收设备,也极少直接抓人。据了解,企业要环评达标,需要增加环保设备、修建排放管道、配置净化器等,对企业经营的成本抬升比较明显,因为部分环保装置花费较高。
  以BOPP为例,增添净化器需要花费50万,按企业规模的不同,抬升单位成本约20-50元/吨。因此,部分企业选择在环保督查来临之前先停车不做了。另外,主动停产的工厂在督查组离开之后即可开工,停机时间在1周左右。
  5、后期是否考虑搬迁到其他环保压力较小的地区?或者前期是否已经有同行搬迁到外地生产了?
  多数企业反映并没有考虑搬迁,因为环保检查持续时间不长。而搬迁更多是考虑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和政策优惠力度。
  6、是否出现订单从关停企业至环评达标企业的“挤出”或转移?
  环保督查组来之前的7-8月份,行业本身也是淡季,企业新增订单环比下降,但同比持平。近期多数塑料制品企业利润下降,主因原料价格涨幅超过成品价格,导致利润压缩。个别行业,例如薄壁行业处于旺季,需求激增,而超预期的环保检查导致供应萎缩,目前订单和利润激增。
  环保督查之后,多数规模较大的企业反映,订单或多或少会有比较明显的增加,有旺季预期成分,也有订单转移的现象。
  可见,由被关停的小企业订单转移的挤出过程是非常快的。而真实的需求并非被消灭了,只是进行了“再分割”,而这也造成了行业集中度的提升,行业内大型企业的议价能力再次加强,出现主动提升制品价格来获取超额利润、降低成本抬升压力的现象。因此,从长期来看,反而是对行情产生了利多的因素。
  另外,环保督察扭曲短期的供需平衡,订单需求再分配之后,其实更多的是影响市场从业者的心态和预期。在旺季将至之时,需要警惕终端贸易商环节的突击补库,类似于胶带和丁酯的联动:环保导致胶带厂关停,对丁酯的需求下降,但是胶带经销商的恐慌性补库,极速推涨胶带成品价格,反而导致丁酯厂家的集体挺价。
  7、企业“被环保”关停之后,原材料库存和产成品库存怎么办?
  对于关停的企业,企业的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不会没收,可以继续销售,只是生产必须停止,关门。笔者了解到,部分被关停的企业把订单拿给正常生产的厂,然后自己再将成品交货,这样只需要将利润中部分支付给代生产企业即可,不会产生订单的流失。
  三、致广大而尽精微,华东、华北和华南详细调研情况
  华东地区
  1、聚丙烯
  无纺布&;化纤
  走访13家企业,涉及杭州、上海、义乌、湖州、温州、嘉兴、汕头等地。涉及品种包括跳床布、织带、丙纶丝、BCF纱、卫材和复合短纤维等。
  a、环保督查组是否已经入驻当地,是否有突击关停工厂的情况发生?环保组入驻之前是否就有严格的环保检查,前期的执法力度如何?企业目前的利润情况?
  温州地区无纺布企业:环保督察组7月中下旬入驻温州,预计9月初离开。本次督查主要是针对化工、电镀、彩印等行业。目前环保督察组在苍南,本周到,下周走。小的园区关停,里面主要是小型加工厂,例如印刷类等。
  其中,某一家企业反映,环保督查就无纺布一类暂时没有影响,但是由于目前是涨价行情,无纺布分销商反馈由于印刷类工厂的关停,其销量有所下降,但是仍愿意囤货。另一家无纺布企业反映,萧江地区前期并没有环保督查。但是无纺布高熔料这一块,今年旺季明显偏早,和去年相比这个时候订单几乎没有这么好,到目前约有500吨左右的订单,工厂觉得主要有如下原因:原料涨价推动下,纸制品猛涨导致部分纸质包装转移到布质包装。
  嘉兴地区化纤企业:某一家行业内中等规模,经营高档制成品,主要经营跳床布等高档用品的企业反映,有接到环保检查通知,还未接受检查。不过该厂上游的辅料供应厂商有受影响降负荷,交货延期。目前企业订单和利润情况与之前无异,8月依旧是体育用品市场传统淡季。
  另一家经营丙纶丝的中小规模化纤企业反映,化纤厂通过了环保检查,正常生产。但是该厂老板另外一家生产拉杆的电镀厂被责令整改,本周停工正常9月5号恢复生产。该企业目前订单情况较之前有好转,但厂家也无法确认是否是其他同行关停的需求订单转移。因为本身步入9月,需求就会有所好转。该企业利润与之前无异,全年来看属于中下利润水平,成品虽有不错涨幅,但是原材料的涨幅更为迅猛。
  此外,另一家规模较大,经营卫材、复合短纤维的化纤企业反映,镇级、市级和省级等各级别环保督查组相继到访,可能有小部分不达标的地方,不过还是满负荷生产,未来情况待定。
  但是该厂所在工业区的其他同行业小厂,以及其他化工工厂,有许多关停。该企业表示省级环保组将于9月10号撤离嘉兴。此外,在第四批环保督察组道来之前就有比较严格的环保检查,执法力度较强,中央政策出来后,镇里和市里非常重视。此外,目前该企业订单数量增加不明显,依然处于需求淡季,但是近期接到订单的发货时间要求更为紧促,猜测可能是订单转移。利润方面因为成品价格上涨,前期该厂备有较多低价原材料库存,因此利润好转明显。
  义乌某化纤企业:该企业经营丙纶丝、织带,业主表示环保督察组前几天查到当地,义乌永康均有工厂停产,有很多注塑厂,小作坊被关。此外,业主表示环保督查对当地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工厂聚集的地方。但是,新增订单影响不大,但是由于原料价格上涨,利润率变低。
  杭州某化纤企业:该企业经营丙纶、BCF纱、丙纶丝、地毯等产品,已经有工厂被检查过,该厂未收到通知。此外,业主反映此次环保督察执法力度严格,有工厂被勒令一开一停,证件不全直接关厂,该厂订单总体未受影响,下游白纱印染工厂的订单减少很快。
  汕头某化纤企业:环保组一直在,巡视过程中。此外,业主反映当前环保督察对他们化纤不是很严,订单还行,没多大变化(有长期库存)。
  b、环保督查主要检查哪些内容?
  多数企业反映,主要检查废水废气、安建消防、噪音污染、车间生产环境等卫生情况。另外,有接到举报的,直接关停,有苗头的都要接受检查,力度较强且超预期。另外,某家义务企业反映,义乌当地垃圾焚烧二氧化硫排放超标,不当,重点进行废气废水处理检查。
  c、如果发生订单减少的情况,那么流失的订单去了哪里?是否发生了跨地区,跨行业的订单转移?
  温州无纺布企业:某家温州企业反映,目前订单没有减少的情况。另一家温州企业反映,纸板工厂停产和纸制品的涨价导致包装往布类转移,订单没有减少。
  嘉兴化纤企业:某家企业反馈,确实有新客户订单,原来在小作坊拿货的转移过来了。由于原供应商因环保问题无法供货,所以寻求新渠道,但这种客户对该厂来说仅仅只有一个,并不多。另一家企业反馈,纸板工厂停产,订单需求跨品种转移到塑料工厂较多。
  d、当地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复工?为满足这些条件,需要采取哪些措施,预计成本抬升多少?经过整改之后的盈利水平如何,成品价格能转移到下游吗?
  多数企业反馈,目前环保督查组对预防性关停的企业暂时没有进一步的处罚和要求,预计是等风头过去再开机;这次环保要求较为严格,许多工厂的环保成本会提高很多,比如,电镀厂改进污水处理器,成本抬升了一些,能否转移下游还是随行就市,不详。
  多数业主心态是,应该不太容易复工。
  e、在环保检查之前,下游有突击备货吗?下游的库存水平如何?
  温州无纺布企业:受访的某家温州企业反映,没有备货,工厂下游表示销量有减少但是仍愿意备货增加库存。另一家温州企业反映,没有备货,工厂目前原材料不够订单做。
  嘉兴化纤企业:受访的嘉兴企业均反馈没有在环保督察组到之前突击备货,原材料库存水平中下,不高。
  f、总结
  温州无纺布企业:本次环保对温州无纺布一块影响较小,受访企业多数新增订单明细增加,只要工厂不被投诉,不靠近居民区,或者是已经预报过老居民区的工业指标,都可以正常生产。但本次环保督查对当地印染厂影响很大,经过实地走访,桐乡那边的工厂半停半开的多,后续可能会慢慢延续到无纺布生产,不详。不过,在原料涨价的驱动下,目前无纺布下游经销商在订单有减少的情况下仍愿意囤货。
  嘉兴化纤企业:受访企业均受环保影响较小,塑料制品行业工厂较其他行业的影响偏小;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本次环保督查的执法力度非常强。因为部分工厂关停,订单转移现象时有发生,但暂时还不明显,推测再过一段时间,慢慢进入旺季时会有大量订单转移。下游成品供应一度紧张,价格飞涨,除了因为部分工厂关停导致供应紧张以外,还有原材料价格的强力推动原因,而整体利润并未明显改善。
  塑编企业
  走访17家企业,涉及江西、惠州、温州平阳、宁波慈溪、上海、江苏常州、江苏徐州、盐城等地。涉及品种包括编织袋、集装袋、打包带、透明袋等品种。
  a、环保督查组是否已经入驻当地,是否有突击关停工厂的情况发生?环保组入驻之前是否就有严格的环保检查,前期的执法力度如何?企业目前的利润情况?
  温州塑编企业:某家经营出口订单,产成品走中高档路线的编织袋企业反映,环保督察组目前两三天去检查一次,居民区附近的老厂房以及不规范的厂房直接关停。该厂目前订单没有影响,由于别家塑编关停的比较多,订单有引流过来。
  另一家规模较大的塑编企业反馈,该厂未接到通知,听说有工厂已经关停。该厂现在100%满负荷开工,订单转好,目前属于超卖状态,利润暂未上涨,但是对后期看好,觉得成品后期还会上涨。
  另一家规模中等,经营高端袋子的塑编企业反映,环保督察组之前在平阳,8月25日入驻苍南,电视台通知预计9月11号撤出浙江。之前执法力度不详,但是这次执法力度很强执,若有企业顶风作案会拆除厂房。没有也不敢接新订单,利润暂时未上涨,等待塑编协会调价。
  此外,另一家经营高端透明袋的企业反映,有接到环保检查通知,已经接受检查。目前对企业没有显著影响,但部分小工厂主动停产,怕被查到丢失营业执照。企业反馈,成品袋子环比上周涨200元/吨,目前报价10400元/吨左右,成品库存有所下降,订单接单情况比前两周有所改善。
  江西某塑编企业:某家经营中低端的编织袋企业反映,这次的环保督查组还没有进入当地,按照以往情况,督查组入驻之前会提前1个星期通知。此外,江西地区上半年环保检查有实地到访,之前到访没有停产,检查力度不强。当前订单有所好转,但是利润因为料价上涨原因,并没有相应上升。
  盐城某塑编企业:该企业为塑编彩印+高端编织袋一体化企业:业主反馈,8月中旬环保督察组入住盐城,接到通知彩印分厂停产至9月初,塑编目前负荷70%(停产一条老线)到8月底。环保前后,订单变化并不是特别大,成品价格因为环保有一定涨幅,最主要还是原材料上涨过快。
  徐州某塑编企业:该企业为经营中低端的编织袋企业。业主反馈,环保督察组7月初入驻,对当地塑编生产影响不是特别大,环保配合安全消防一起检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据该企业反映,其工厂附近新增产能有5条3.8米拉丝机,差不多是当地新增2家新工厂,生产量在吨左右。下游需求没有特别好的订单。大型企业订单增加,中小企业订单减少。
  b、环保督查主要检查哪些内容?
  多数企业反映,对标准型厂房的检查频率比较高,只要符合规范可以继续生产,对老厂房或者违章的厂房就直接关停,对生产过程中粉尘较大的生产线检修。
  对温州区域来说,环保检查主要还是针对塑编的下游,彩印厂以及雕版厂已经关停整改。
  整体感觉走访下来,基本塑料相关行业都查了。
  c、如果发生订单减少的情况,那么流失的订单去了哪里?是否发生了跨地区,跨行业的订单转移?
  多数企业反映,订单没有减少,反而最近订单不错,主要是由于别家工厂有关停情况。
  d、当地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复工?为满足这些条件,需要采取哪些措施,预计成本抬升多少?经过整改之后的盈利水平如何,成品价格能转移到下游吗?
  温州塑编企业:一家企业反馈,预计是等风头过去再走一步看一步,目前没有实质性的措施出来。另一家企业反馈,真正意义上是环保组走了就可以开工了,不准备采取环保措施,一台环保设备需要50万左右的成本。
  盐城某塑编企业:该企业为塑编彩印+高端编织袋一体化企业,业主反馈考虑彩印装置增加一些除污设备(污水),塑编无增加环保设备计划。
  e、在环保检查之前,下游有突击备货吗?下游的库存水平如何?
  基本没有突击备货,原材料库存不高。
  f、总结
  温州塑编企业:温州地区分化很严重,稍大一点的企业订单反而转好,消化了一些当地小厂的订单,这次可能是一个产能出清的契机。中小型企业短缺,环保监察期间,工厂日常消耗资金照样在进行,但是下游工厂赊账收不回,很有可能出现资金流断的情况。
  比如,某加企业向每家石化厂赊销400-500万,最近一段时间都是石化厂料子做货款抵扣。环保对非标准型产房或者靠近居民区的塑编企业影响比较大;而在工业区的工厂虽然检查频率比较高,仍允许生产,而且把自身的订单陆续转移到可生产的工厂手中,订单明显比较好。虽然在风口上已经关停了一部分企业,但对其后续如何发展还没有进一步措施。
  江西塑编企业:江西地区几乎不受影响,但是如温州片区的编织袋停产,江西编织袋可能会转好,因为供应减少了,但是目前来看,销售疲软,并没有达到供不应求的地步,原因可能为下游需求也在相应关停,而且更多的是在温州当地大厂消化。异地转移不多。
  盐城塑编企业:环保与安全消防检查同时开展,其中塑编大型企业订单增加,中小企业订单减少,大型企业环保设备齐全影响相对较小,成品价格有所上升,主要是下游需求不变,工厂供应减少。塑编企业开始分化,订单好的现在更好,订单差的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起色,环保问题虽然推动了一部分成品消耗,但是没有本质帮助中小企业改善订单利润状况。后续可能会进行产业优化升级,淘汰设备落后工厂。
  走访23家企业,涉及义乌、萧山、温州、宁波、上海、江苏南通、江苏江阴、金华、嘉兴等地。涉及品种主要为BOPP厚膜、薄膜等多种规格的产品。
  a、环保督查组是否已经入驻当地,是否有突击关停工厂的情况发生?环保组入驻之前是否就有严格的环保检查,前期的执法力度如何?企业目前的利润情况?
  温州某企业:企业反映,环保督查组对瑞安的检查已经走完了,中央的已经走了,省级的预计是9月11日撤离。该工厂没有停,但是电镀园区已被关停。目前对义乌市场影响比较大,但是原料涨价对订单有刺激,订单同比有增加。
  嘉兴某企业:对该企业而言,环保问题似乎较为敏感,不太愿意多谈。8月上旬就因为环保问题降负荷。8月中旬下游配套的胶带厂停工,至今未开。
  江苏企业:某家南通的企业反映,南通地区暂时没有环保督查组入住突击检查。该工厂环保一直都是达标的,环保检查对其生产没有影响。另一家江阴的企业反馈,江苏属于全国第一批受环保督查的地区,是从去年7月份开始的,当时政府非常重视,领导干部当时亲自到镇上驻点督查,全行业排查环保问题,现在是当地环保部门的正常检查。该工厂环保一直都是达标的,环保检查对其生产没有影响。
  萧山某企业:环保督查组未到工厂,其它不了解。企业反馈,期货跌了订单就不好,具体是不是环保直接造成订单,还是影响期货的原因不详。
  义乌某企业:企业反映,中央督查组突击检查了一次(未通知地方政府),主要是产品质量,反应当地饰品厂关停整改较多。目前是生产薄膜为主(消光膜),10500元/吨左右的报价,目前订单较好,还有3000多吨的订单,加工费1400元/吨左右。
  宁波某企业:企业反映,环保督察组8月20号左右到宁波,对大厂影响不大,小厂影响比较大,具体行业不详。该厂目前还是生产厚膜,下游华南和华北市场影响相对多些,订单减少了一部分,目前加工费维持1200元/吨左右。
  金华某企业:企业表示,有接到环保检查,但未受到影响,目前正常生产。现在成品厚膜价格在10200元/吨至10800元/吨之间,环比上月上涨100-400元/吨。目前订单接单情况一般,维持小单成交,原材料库存和成品库存都比较低。
  b、环保督查主要检查哪些内容?
  温州某企业:对胶带厂的影响最大,龙港地区的印刷有影响,对电镀厂影响也非常大(主要是污水处理)。目前污染类企业有两种操作:一种是自己预防性关停,在不被举报的前提下,或许还可以生产;第二种是责令关停的,直接被贴封条,那就不可以继续生产了。
  嘉兴某企业:前期就有环保检查,当前执法力度较强。该厂成品膜主要供配套胶带厂,因胶带厂关停,导致产成品有部分外销。利润情况未有改善。
  江苏某企业:当地在检查的主要是化工及印染厂,属于当地环保局在检查,对塑料行业暂时没有影响。BOPP下游客户受环保影响的主要是印刷厂,而且主要是在华北及浙江地区。
  c、在环保检查之前,下游有突击备货吗?下游的库存水平如何?
  基本没有突击备货,原材料库存不高。
  d、总结
  温州企业:目前开机正常,订单情况正常,此次检查对胶带影响比较大,别的行业影响不大。另外,在原料的涨价的过程中,工厂订单需求没有因为环保而减少。
  江苏企业:首先是,环境治理确实是现在政府所关注的点,对于民生来说也是件非常好的事情。其次,环保的实质是要恢复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淘汰落后产能,将这些行业搅局者彻底的清除。
  再次,对于市场的整体端需求没有太大的影响,只是会在区域上会发生变化,举例是现在的胶带行业利润非常好,原因是山东及浙江两个胶带生产大省因为环保问题产能下降很大,影响了市场的整体供应量,但是需求确却是近在旺季,下游胶带用户的需求还在增加,导致了价格的上涨,发生变化的是下游客户从山东浙江两地的采购转移到了江苏及广东地区。致使现在江苏及广东的胶带厂生意非常的好。最后,环保对BOPP工厂的生产影响有限。
  管材企业
  走访7家企业,涉及盐城、(601008,)、富阳(00352)、南京、苏州等地。涉及品种主要为各类型管材、铸造、MPP等品种。
  a、环保督查组是否已经入驻当地,是否有突击关停工厂的情况发生?环保组入驻之前是否就有严格的环保检查,前期的执法力度如何?企业目前的利润情况?
  南京某管材企业:企业反映,当地政府的环保监察小组前两个月来过,检查的是铸造行业,非管材行业,不是突击检查。另外,环保监察去年也有过,但是检查的是铸造行业,对一些指标做个要求,达到标准可继续生产。今年上半年又来检查铸造业,要求关厂停工。该工厂因为拆迁原因,之前就开始减少订单和生产。
  连云港某管材企业:企业反映,前一段时间环保督查组入驻监察,有发生突击检查的情况。前期环保督查小组没有来检查过,今年本身的行情也不太好,相比于去年,单子大约减少50%。利润情况,由于原材料上涨,利润备大幅压缩具体数值不详。
  b、环保督查主要检查哪些内容?
  多数企业反映,涉及到的是铸造行业,环保督查暂未涉及到管材行业。个别企业生产停过一周,主要原因是用到回料比较多。
  也有个别厂家反映,因自身是加工制造行业,影响没有那么大,环保方面主要还是PVC生产时的废料处理。受影响较多的还是原料生产厂家,主要手段是限制产量。
  c、在环保检查之前,下游有突击备货吗?下游的库存水平如何?
  基本没有突击备货,原材料库存正常。
  d、总结
  环保督查小组没有入住,多数管材企业没有受到环保监察影响,订单以及开工情况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个别管材企业受环保监察影响较大,生产不能正常进行,外加原料价格上涨,现在利润大幅度压缩。只能在工程要求发货前生产,其余时间停工。
  环保与安全消防检查同时开展,对浙北共聚挤塑厂的影响不大,对注塑会有一定影响,主要查处的内容都是有无有害气体、粉尘、违章建筑等,一般工厂都可以通过。但是台州地区查处尤为明显。据了解,当地好多小型工厂已经加工作坊基本都停产整顿了。
  注塑企业
  走访6家企业,涉及宁波、上海、台州等地。涉及品种主要为托盘、家具、洗衣机等品种。
  a、环保督查组是否已经入驻当地,是否有突击关停工厂的情况发生?环保组入驻之前是否就有严格的环保检查,前期的执法力度如何?企业目前的利润情况?
  上海某注塑企业:某家做托盘的企业反映,环保督查组8月10号左右入驻,影响不大,主要检查环保消防设备。检擦后利润降低原因是由于原料在涨,成品价格维持不变。
  宁波注塑企业:宁波地区,我们走访了四家做洗衣机的注塑企业,一个月产3-4万台、5-6万台,或者20-30天左右的订单。企业产成品库存现阶段基本没有,通常在淡季的时候库存维持一万台左右。
  b、环保督查主要检查哪些内容?
  主要检查废气和废水,也有企业反映只要环保来了随时关门休业。
  c、受访企业的下游,是否有被环保而关停的情况,进而导致受访企业的订单减少?
  宁波的几家注塑厂反映,现阶段洗衣机厂自身受影响较小,订单基本接不过来。
  主要是其配件生产企业受影响,如纸箱、泡沫、塑料部件电镀企业等等。
  d、总结
  在慈溪一带环保力度相对较强,对洗衣机产出影响较大,预计每月至多产出3万台左右。有选择性的接单,消耗产成品库存,有的不敢接单很多,因为配件厂半数以上关停之后赶不上交付期。
  2、聚乙烯
  中空企业
  走访5家企业,涉及地区:台州路桥、宁波、江苏南通等地。
  部分企业反映订单天数的10-15天左右,反映新增订单情况较好。
  台州路桥地区大多数厂家自发性的暂时关停,只有大的几家企业维持正常运作。主要针对用料、排污情况、环保设备、消防和噪声检查。对小规模企业影响较大,对大型企业相对影响较小。
  电缆企业
  走访4家企业,涉及地区:杭州、无锡、上海等地。
  订单3天的企业反映同比、环比订单有所下滑;订单5-7天的企业反映同比、环比小幅下滑,8月相对环比少一些。个别订单5-7天的企业反映新客户多,新客户开发情况较好;也有部分企业反映下游真实消费需求较差,也有部分原因是企业设备改造,有意不接订单。
  部分企业反映毛利润在元/吨,净利润在100-200元/吨,同比去年利润水平下滑,但是月度环比持平。订单7天的企业反映零库存,或者5天的产成品库存;订单3天的企业反映存有4天的库存。
  据企业反馈,环保主要检查气味、车间粉尘、用水排放情况。当前还没有怎么经过检查,维持正产经营状况。
  企业反映,只要环评达标了就没有什么影响。有部分企业反映上游助剂等行业影响较大,导致原材料成本出现上升。
  背心袋、低压注塑企业
  走访5家企业,涉及地区:杭州余杭、绍兴柯桥、台州椒江、上海等地。经营品种背心袋、垃圾袋等。
  企业订单天数20天、20-25天、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不等,多数企业不愿意透露利润水平情况。
  20天订单的企业产成品库存较低,另一家20-25天订单的企业产成品库存在300吨左右,订单一个月和六个月的企业产成品库存较低,订单三个月的企业产成品库存中等。
  企业反映,主要检查气味、车间粉尘、用水排放情况;还没有怎么经过检查,维持正产经营状况。只要环评达标了就没有什么影响,有部分企业反映上游助剂等行业影响较大,导致原材料成本出现上升。
  华北地区
  1、聚乙烯
  食品包装
  走访3家企业,涉及天津、河北等地。涉及品种主要为食品包装袋等品种。
  a、订单&;利润:
  天津地区两家制作食品包装的企业,一家企业当前的订单天数在3天左右,同比减少50%左右;利润水平在600元/吨,同比去年下降30%,环比持平;另一家企业的订单天数约22天,同比减少约33%;利润水平1500元/吨,同比下滑25%,环比持平。
  两家都反映当前新增订单的数量环比有所好转,但是整体同比不如往年,按照往年规律,现在由于传统旺季的补库,应该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增加。可能的原因在于下游印刷企业因环保治理而出现部分关停现象,导致需求较差。
  b、产成品库存水平:
  3天订单水平的企业目前维持零库存,全部根据客户实际需求生产;22天订单的企业拥有满足客户半个月订单的产成品库存量。
  c、经历环保后,企业的经营状态:
  一家企业环保督查主要检查是否有废气排放,另一家企业反映主要表现为政府行为,无论是否有废气排放都需要检查,以及工厂厂址是否在工业区都要经历检查;
  两家企业同时感觉下游订单的减少,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下游企业的关停,这是因为食品包装企业的下游,如彩印、印刷等都要经历环保检查;
  受访的两家企业目前正常经营,同时注意到周边部分工厂转移到开发区工厂生产。整体食品包装制造企业基本都在生产,并没有完全停工,有检查的时候会停。正因如此,导致订单流失其实不多,小部分证件不齐全的工厂关停之后会导致规模较大的厂订单相对增多,而这正是挤出效应的体现。
  走访4家企业,涉及河北沧州、山东临沂两地。涉及品种主要为农膜。
  a、订单&;利润:
  四家农膜生产企业包括一家河北沧州的农膜企业,三家山东临沂的农膜企业。
  其中,两家企业当前的订单天数在10天左右,利润水平在450-500元/吨;一家企业的订单天数约20天,利润水平600元/吨;还有一家企业订单天数在30天左右,同比减少30%,环比持平,利润水平在600元/吨,同比、环比都持平。
  四家企业普遍反映存在订单集中向大厂转移的现象,这可能和环保不无关系。
  b、产成品库存水平:
  30天订单水平的农膜企业目前产成品库存很低,而10天、20天订单的农膜企业拥20天、30天和40天的库存。
  这可能是企业需求的另一种侧面验证,例如,当企业订单增多的时候,若对应着低产成品库存,代表下游实际需求较好;同理,当企业订单减少的时候,若产成品库存较高持续不下,或代表需求其实并不乐观。
  c、经历环保后,企业的经营状态:
  主要检查废气排放、各项资历是否齐全,以及环保设置是否配置齐全;关停的话,直接关门不让做了;
  受访的农膜企业并没有感觉到下游有被环保关停的情况,更多的是直接关停环保检查不合格的农膜企业本身,这和包装等行业不一样;
  被环保后,受访企业只能推迟订单,甚至被迫毁单;同时,也会考虑转移到周边生产,但是会导致订单流失非常快。
  被环保后,关停的农膜企业原有的原材料库存有三家反应会堆放在库房,另一家农膜企业反映会转手销售给其他环保齐全的工厂;
  整体看来,环保检查对当地工厂的影响较大,农膜企业被强迫加上环保设备,这增加了企业成本,导致工厂不愿意增加设备再投资。企业主情绪比较不满,认为严重影响当地经济发展。
  3、聚丙烯
  走访10家企业,涉及北京、聊城、淄博、临沂、青岛、德州、日照等地。涉及品种主要为编织袋、包装袋、集装袋等。
  a、订单&;利润:
  十家受访塑编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山东临沂、山东青岛、山东德州、山东日照和山东淄博。
  受访企业当前的订单天数在20-30天不等,多数国内订单的塑编企业反映新增订单并无明显变化,其中一家以进口订单为主的塑编企业反映,当前原材料涨幅过快导致利润压缩明显,暂未生产,并非环保检查因素。
  利润角度来看,十家塑编企业反映利润波动较大,主要是原材料价格涨幅过快所导致,仅有个别企业维持微利经营,其中一家订单达到30天的塑编企业其当前利润水平也仅250-300元/吨,是受访塑编企业中最高的。
  b、产成品库存水平:
  北京某家受访企业产成品库存约30天,山东两家受访塑编企业产成品库存在20-25天,其余几家产成品库存维持低位。
  整体来看,并无明显规律,可能和自身规模以及经营模式有关,导致产成品库存水平程度各异。
  另外,收到环保督查影响,也帮助企业消耗一部分前期的高产成品库存。
  c、经历环保后,企业的经营状态:
  主要检查废气排放、粉尘等污染的处理,以及装置是否配备了环保设备;关停的话,直接关门不让做了,并没有没收装置设备;
  日照的塑编企业并没有感觉他的下游有被关停的现象,而北京、临沂、淄博等地区的塑编企业均明显感觉下游有被环保而导致关停的情况,自身的订单也出现了相应的减少;
  受访的多家企业都在维持正常生产,但是,其中一家山东聊城企业已经勒令整改,因为当时环保部门在聊城监测,预计9月中旬后再次开机生产。企业关停之后,可以继续销售产成品,而原材料粉料则禁止再次生产。
  整体看来,塑编企业反映环保督查对中小型企业打击过大,一方面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另一方面,环保督查后环保成本的增加也导致企业利润的快速收窄。多数塑编企业当前经营困难,但是,仅有一家做进口订单的塑编企业反映对环保不敏感,这可能是企业规模和环保设备本身配备较齐全有关。
  走访两家BOPP企业,分布在山东滕州和德州。
  a、订单&;利润:
  某家企业当前订单天数维持30天左右,需求较好,出现订单向大厂转移的现象;利润维持在500元/吨,但是,同比、环比都是下滑的。
  另一家企业当前订单天数维持40天左右,利润维持在500元/吨,但是,同比、环比都是下滑的。
  b、产成品库存水平:
  两家山东的BOPP受访企业反映其产成品库存维持在25-30天左右的水平。
  c、经历环保后,企业的经营状态:
  主要检查装置是否配备了环保设备;关停的话,直接关门不让做了,并没有没收装置设备;
  受访的两家企业都是具有一定规模的BOPP企业,都没有受到环保检查的冲击。
  但是,据企业反映,环保对当地的中小型BOPP来说简直是噩耗,这也是为什么受访的两家BOPP企业订单天数和利润都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的部分原因。
  走访两家CPP企业,分布在河北保定和天津。
  a、订单&;利润:
  天津某CPP企业反映当前订单天数在7天左右,同比减少20%,但是环比增加40%,企业利润在200-500元/吨,同比下降40%,但是环比持平。
  另一家保定的某CPP企业当前订单天数在45天左右,经营规模较大,企业利润在1500元/吨,同比去年下滑约20%,环比持平。
  天津的受访企业订单同比减少、环比增加可能和自身行业有关,其为一家纸业经营公司,而当前造纸行业需求出现短暂的爆发,纸价上涨,导致企业感觉订单环比增加。
  b、产成品库存水平:
  订单天数7天的企业反映其产成品库存基本没有,全部根据客户实际需求生产,这一方面可能和其自身经营计划有关,也有需求爆发的原因,导致产成品库存快速去化。
  订单天数45天的规模较大的公司其产成品库存相对稳定,维持在满足客户一个月订单的水平上。
  c、经历环保后,企业的经营状态:
  企业反映,检查VOCs排放,也感觉好像没有指标,只要不在工业区内生产的企业,全部停水停电。通过强制停水停电的手段来强制停止生产。
  订单天数7天的企业反映,感觉下游订单有明显减少,批发商客户的订单也在减少。
  普遍存在需求从关停的小厂向大厂转移的现象,挤出效应发生较快。
  业主反映当地很多人因为环保督查失业,对当地秩序产生一定影响。
  华南地区
  1、聚乙烯&;聚丙烯
  周转箱&;日用品(HD注塑+聚丙烯)
  走访三家漳州地区的企业,主要经营周转箱、日用塑料制品等。此外,还走访一家泉州地区的企业。
  a、订单&;利润:
  在受访的三家漳州企业、一家泉州企业中,某一家日用品制造企业其订单在20天左右,同比持平,环比增加10%左右;另外三家企业,两家周转箱企业和一家日用品制造企业,订单都维持在30天左右,一家企业反映订单同比下降15%,但是环比上涨30%左右。
  日用品企业近期新增订单比较好,这可能有一部分原因来传统旺季的预期,也有一部分原因来自学生入学,导致日用品出现需求的短暂爆发。
  从利润角度来看,受访企业的利润同比多数下跌,环比都下跌,部分企业利润环比下跌不多,主要原因在于受访企业参与了点价,规避了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采购成本风险。
  b、产成品库存水平:
  企业反映产成品库存并不低,多数反映产成品库存一般,个别反映产成品库存很高,是由于前面淡季的生产备库。
  c、经历环保后,企业的经营状态:
  几家企业同时感觉下游订单的减少,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下游企业的关停,这是因为食品包装企业的下游,如彩印、印刷等都要经历环保检查。同时,厦门金砖会议影响当地企业生产经营大概在一周左右。
  走访四家农膜企业,涉及广西、广东等地。
  a、订单&;利润:
  四家受访农膜生产企业包含两家广西南宁的农膜企业,一家广东茂名的农膜企业以及一家佛山的农膜企业。
  两家南宁的农膜企业,当前订单天数在35-40天左右,同比和环比都出现了增加的情况,当前下游多为经销商或者农场老板,市场需求正常,有所增加。同时,上半年这两家企业利润同比和环比也是增加的。
  佛山的某农膜企业,订单天数在20天左右,同比持平,但环比走强。
  茂名的某农膜企业,订单在60天左右,佛山和茂名的两家受访企业都反映企业利润相对转好。
  b、产成品库存水平:
  四家企业反映产成品库存都持平,安全库存。
  c、经历环保后,企业的经营状态:
  目前南宁地区暂无环保检查消息的通知,目前订单正常。如果有环保督查,订单会转移到周边的贵州地区,因为贵州区域的环保已经通过,可以放心生产。
  改性塑料
  走访三家改性材料企业,涉及中山、江门、广州等地。
  a、订单&;利润:
  受访的中山某改性企业反映,当前月用量300吨左右,当前订单在20天左右,同比增长近30%,环比持平,新增订单比较好,特别是家电和汽配的需求。但是,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利润出现环比的小幅回落。
  受访的江门某改性企业反映,当前订单天数在30-40天左右,同比下降,但是环比上升,企业反映这两个月是订单今年最好的。目前利润还可以,主要是由于前期原材料库存比较多,后面采购成本上升后,必然会带动利润在9月下滑。
  受访的广州某改性塑料企业反映,月用量1300吨左右,当前订单在50天左右,同比持平,环比有所增加;新增订单比较好,特别是家电和汽配的需求。但是,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利润出现环比的小幅回落。
  b、产成品库存水平:
  三家企业反映产成品库存高低不同,从20-50天都有,可能和自身经营模式有关。
  c、经历环保后,企业的经营状态:
  主要还是检查是否有排放废气和污水,由于去年11月份督察组在广东驻点,受访个别企业目前基本上都是符合环保生产条件的,因此没有关停。
  正因为有部分地区去年是经历过环保督查的,导致彼时该地区小家电和作坊被迫关停了很多;而这也导致目前的客户订单都是一些规范合格的大厂,暂时订单反而是增加的。
  并没有特别的感觉下游订单减少特别多,反而出现了稳定增加的态势。
  目前倒是他们上游的添加剂供应商被环保检查的比较严格,特别是山东、河北等地的企业。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对研究员而言:成熟的研究逻辑和投资逻辑、以及笔耕不辍的撰写报告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和交易的“点”做细、做深,在行业内建立并利用自身的人脉关系,及时获取关键的信息。
  更进一步的是,需要知道去哪里、什么时候以及如何调研,通过实地的走访获取一手关键信息,来佐证自身逻辑和观点,是一个“由繁至简,由细入真”的过程。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Robot&RF13015
已有&0&条评论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
24小时新闻榜
理财产品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聚丙烯生产厂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