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的筹资方式有筹资的国外研究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但也不能迷信市场。在民间借贷之外,还要建立一整套应急状态下的触发机制。一旦发生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过高,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金融机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组织等便应自觉响应政府干预,按照比例、降息让利、分类发放中小企业贷款,切实落实支持发展中小企业的国家战略。“民营经济成就了浙江,是浙江的瑰宝,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它们。”目有疾,自当医。而这种医治,不仅要给予其应急性的资金支持,更要着力约...
相信,但也不能迷信市场。在民间借贷之外,还要建立一整套应急状态下的触发机制。一旦发生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过高,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金融机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组织等便应自觉响应政府干预,按照比例、降息让利、分类发放中小企业贷款,切实落实支持发展中小企业的国家战略。“民营经济成就了浙江,是浙江的瑰宝,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它们。”目有疾,自当医。而这种医治,不仅要给予其应急性的资金支持,更要着力约束资金流向,规避应急贷款再次流入资本市场的风险,引导中小企业走向实体繁荣的康庄大道。由此而论,根治温州企业近年来从房产到能源再到古董的炒作之风,才能矫正被扭曲了的经济结构,才能尽量减少无谓的行政干预,才能重新提振实业起家的勇气与辉煌。
主要是缺乏诚信、缺少担保机构、抗风险能力差、市场竞争能力弱、发展战略不清晰、财务不规范、不熟悉银行业务、人才缺乏、无信用记录、中间收入低等原因。
你可以去这里看看 ,应该有合适你的!有什么要求可以资讯他们工作人员。
朋友你好,从你上述提供的羊水指数来看,应该是属于羊水过多的。
出现羊水过多情况,如果排除胎儿畸形存在的话,应该可以通过饮食改善的。可以多吃些冬瓜萝卜等利尿...
在到(开机一会儿后会出现两个选择,一个是WindowsXP另一个是深度一键还原;)这一步时候用下方向键选择深度一键还原 ,然后按照他上边的指示做就行了,一...
一.路网空间模型设计
采用有向连通图模型对路网建模 A。以道路交叉点作为路网的连通图节点 B。以从A路点到B路点的单向通路建立有向连线A-&B,即普通道...
答: 中国舰船研究院研究生工作简介
  中国舰船研究院是专门从事舰船研究、设计、开发的科学技术研究机构,是我国舰船和海洋工程技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一支中坚科技力量。
答: 税务登记看起来比较好查,
去当地的税务局就可,或是登陆税务局网查询,或留言查询.
在税务局是会登记这个公司的经营业务的,公司办理的时候,税务局会验公司的经营许可...
答: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武汉大学等
答: 教育硕士没出成绩呢,其他的差不多了。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全国服务热线029-
我国矿业企业海外矿产投融资研究
&&&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我国矿业海外投资始于20世纪80年代,虽然起步晚、起点低,但发展较快。我国矿业企业到海外勘探开发矿产资源的观念不断增强,勘探开发活动也越来越频繁。2006年末,中国非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前三十家公司中,三大油公司及五矿、宝钢、中钢及有色矿业等大型矿业企业都列于榜上,矿业企业约占前三十家公司的1/3。总的来说,我国油气资源企业“走出去”已初具规模,海外勘探开发形势也很好。但对于非油气资源的海外投资则略显逊色,尽管近年来我国矿业企业对固体矿产资源的海外投资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果,但由于全球重要资源垄断格局已经形成,我国企业对海外固体矿产的投资仍进展不大。我国矿业企业投融资能力直接关系到海外市场的开发,因此,认清我国矿业企业投融资的特点,找出存在的间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亟需完成的课题。
&&& 一、我国矿业企业投融资状况分析
&&& 矿业企业大致可以分为地质勘查企业和矿山开采企业两大类,本文也根据这两大类企业的投融资情况进行分析。
&&& (一)地质勘查企业投融资分析
&&& 1、地勘资金来源及构成(分年度)
&&& 年,中国地质勘查资金总体来源情况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计划性财政地勘投入在逐渐淡出历史舞台,投资比重由1999年的11.83%下降到2003年的6.02%;企业自筹资金的比例不断增加,由1999年的64.58%上升到%。当然,如果除去油气矿产,这一比重则要大大改变(见图1)。非油气地勘资金约一半左右来自政府投入,而油气地勘资金大部分来自企业自筹,但整体主要趋势还是以企业自筹资金为主导。同时,外资投入所占比重不断增加,2001年所占比重近十个百分点。但是,其所涉及的矿产是比较有限的,外商投资在油气领域的勘查资金占其总投入的比重近90%。
表1& 年中国地质勘查资金来源情况&&& 单位:万元
财政投入资金
企业自筹资金
&&& 资料来源:中国国土资源年鉴(),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年()
图1& 非油气地勘资源来源比重比较
&&& 2、地质勘查资金结构分析(分矿产)
&&& 2003年,中国矿业勘查资金主要来源基本情况见表2、图2,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表2& 2003年中国地质勘查资金来源情况(分矿产)&&&&&&& 单位:万元
贵金属和稀有金属
财政投入资金
企业自筹资金
&&& 注:*能源矿产中,不包括和。资料来源: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年报(2003)。
图2& 2003年分矿产勘查资金来源比重
注:能源矿产中,不包括石油和天然气
&&& 第一,除能源矿产和水气矿产外,其他矿业勘查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投入。其中,中央财政投入分别占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和稀有金属、非金属勘查资金的投入比重为48.77%、45.85%、47.07%、44.92%;地方财政为25.69%、39.23%、26.74%、15.45%;企业自筹资金分别为21.84%、13.82%、25.02%、32.36%。
&&& 第二,非油气能源矿产勘查资金来源比较分散。其中,企业自筹资金比重最大,为61.43%,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外商资金所占比重分别为19.64%、16.70%、2.23%。油气勘查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自筹。
&&& 第三,外资主要投入我国的海域石油。
&&& (二)矿山开采企业投融资分析
&&& 目前,我国矿山开采企业的主要特点是数量多,规模较小,大中型矿山占比低。截止2003年底,我国共有各类矿山企业145406个,其中内资企业145019个;大型矿山527个,占全国矿山总数的0.36%;中型矿山1354个.占全国矿山总数的0.93%.国有企业规模最大,其次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它们的产值规模分别为4050万元、3703万元、3502万元.小型矿山企业和小矿,主要集中在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上在年,矿山开采企业的融资总规模为876.18亿元(见表3),股权融资和负债融资占融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72.75%、27.25%.股权融资所占比重大,一方面表明:如果排除企业理财的偏好,负债融资的成本较高,债券市场不发达;另一方面说明,企业规模的扩充,主要依靠于股本的增加,而企业的综合投资理财能力较弱。
表3& 年矿山开采企业融资情况&& 单位:亿元
其中:短期
&&& 注:本表中的矿山企业是指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矿山开采企业。
&&&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 二、我国矿山企业投融资存在问题研究
&&& (一)我国实施矿产资源海外投资面临的主要困难与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相比,我国矿业企业到国外勘查开发矿产资源尚处于起步阶段,除了在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的“硬”差距外,又面临着各种各样新的冲击和挑战。
&&& 1、先机已被国外占据,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国外勘查投资不足。目前,全球主要矿种的矿山,都已经被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所控制或占有,使其在世界矿产再分配中占据垄断地位,享有控制权,加之融资不畅,我国更难占据国外市场。一是国家财力没有安排用于推进境外矿业投资的资金;二是这项工作本身风险高,而我国矿业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又低,国家有关部门和行对支持这一工作有所顾虑;三是准备不足,国家和社会对到海外勘查开发矿产资源,在政策和管理上以及后勤支持上,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体系。
&&& 2、对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不通晓,海外投资企业管理人才匮乏,导致我国矿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低,到海外投资的支撑体系尚未形成。我国矿业企业跨国经营和管理的能力,对国际资源开发领域一系列独特的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特别是西方勘查商业文化不通晓,缺乏既懂专业,又了解跨国矿业项目经营和管理规则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没有像西方大国那样建立起完善的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也没有像西方大国那样大力开展海外地质调查,以降低矿业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并为企业铺路搭桥。
&&& 3、我国矿业企业到海外勘查开发和利用国外矿产资源的法律和政策体系还不完善,缺乏政府集中统一管理。海外矿产资源开发没有得到政府的后援支持和保障,投资风险大,一般企业自身无法承受。
&&& (二)我国矿业企业融资存在问题分析
&&& 随着矿山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以及地勘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矿业融资逐步由过去单一依靠财政计划投入的融资方式向多元化融资方式发展,资金来源已多元化,拓宽了融资渠道,矿业融资风险意识明显增强。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革,矿业融资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矿业企业增强竞争力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就目前的企业现状来看,以及从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来看,我国矿业企业融资还存在诸多困难。
&&& 1、矿山企业税费负担过重,企业缺乏资金自我积累能力。1994年税制改革以前,我国只对、石油、天然气等部分矿产征收资源税。税改之后,税费种类明显增多,而且上调现行资源税也只是时间问题,矿山企业沉重的税赋,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于企业融资来说,其直接后果就是盈余大幅度减少,企业资金的自我积累能力减弱,内部融资能力大大下降。对于矿业资本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来说,无疑大大限制了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渠道。
&&& 2、矿山企业经济规模小,外源融资能力弱。我国矿山中小型矿和小矿占绝大多数,由于矿山企业规模小,因此决定其外源融资能力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贷款融资难,贷款成本高。由于企业规模小,资信度低,可供抵押的物品少,财务制度不健全、破产率高,所以他们向银行贷款和利用商业信用等方式融资比较难。中小企业贷款金额小、笔数多、手续繁杂,据调查,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平均为大型企业的5倍左右,如果实行同样的利率水平,银行没有积极性贷款给中小企业,造成了小企业贷款融资成本高。二是直接融资渠道狭窄。信贷资金仅仅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一部分,还应包括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但从现行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导向上看,我国矿业企业面临“对外”不能发行债券,“对内”不能发行股票的尴尬,企业的外源资金来源受到极大的限制。
&&& 3、地勘体制改革滞后,商业性地勘工作发展缓慢,是勘查业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地勘单位为政府的附属,其结果就是勘查资金只能依靠国家财政投入,地勘单位不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地勘单位又很难向企业一样通过市场筹集资金,在市场的竟争中去求生存与发展,经济效益低下,不但不利于内部资金的积累,也不利于外部资金的筹集。
&&& 三、对策建议
&&& (一)建立专门机构支持对外矿业投融资
&&& 通过组建专门机构,大力推行“技术援助、经济援助及合作计划”,为矿业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全方位支持。比如,由财政部单独划拨或是在矿产资源专项资金中切出一部分资金,成立中小额贷款基金,为我国矿业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专项使用于收购国外中小矿山的项目。对于重要资源的重大项目(大矿山的购买),应该提高专项资金的支持额度和调高贷款融资的额度。并通过“以合作求发展”的战略,与国际投资机构、与有欧美背景的跨国矿业公司及资源公司加强合作,增加国际经验,掌握国际上通行的行业规则,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水土不服”、“哑巴亏”等影响企业发展的现象。
&&& (二)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 通过融资取得矿业勘探、开发资金,国外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参考。在草根勘探阶段,可进行私募,依靠个人或基金会的自有资金募集少量资金进行踏勘,各方按事先约定分享权利;当找矿有一定前景时,可进行证券融资;以有一定找矿前景的矿权为基础,经咨询公司认定其找矿价值,按风险资本上市的要求,通过证券市场融资;还可以通过出让部分矿权,换取勘探开发资金。
&&& (三)防止本国企业之间海外恶性竞争
&&&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剧,我国很多矿业企业纷纷开拓海外市场,投资规模在日益扩大,我国企业在海外应该加强合作,发挥资源技术互补优势,合作共赢才是明智之策。
&&& (四)最大限度发挥中介公司的作用
&&& 中介公司在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作用不可小视,他们不但能够提供比较周全的中介服务,而且是企业对外投资的纽带。
上一篇:暂无
| ICP经营许可证:陕ICP备号 &导读:是企业的血液,资金的数量、结构等状况直接制约着各类企业的运行和能否可持续发展,中小企业规模较小,难以获得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支持是世界各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西方经济学家在对该问题的研究颇多,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概述1、企业融资基本理论(1)“麦克米伦缺口”理论,英国议员麦克米伦(Macmi1lan)在向英国国会提供关于中小企业问题的调查报告,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金缺口,中资金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是企业的血液,资金的数量、结构等状况直接制约着各类企业的运行和能否可持续发展。中小企业规模较小,难以获得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支持是世界各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因此,西方经济学家在对该问题的研究颇多,本文仅列举其中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概述 1、企业融资基本理论 (1)“麦克米伦缺口”理论 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议员麦克米伦
(Macmi1lan)在向英国国会提供关于中小企业问题的调查报告中提出了著名的“麦克米伦缺口”
(Macmi11anGaP)。报告认为,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金缺口,对资本和债务的需求高于金融体系愿意提供的数额。
Macmi1lan发现,在英国金融制度中,中小企业与金融市场之间横亘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当企业需要的外源性资本的规模低于25万英镑(约合400万英镑现值)时,很难在资本市场上融到资。这是关于融资缺口方面最早的论述,后来Bolton和Wilson的报告以及Mason和Harison等人对非正式风险投资的研究表明,中小企业筹集一定数额以下的资本时都面临着资本缺口的问题。 (2)不对称信息理论 1977年罗斯(Ross)在《贝尔经济学学刊》上发表了题为“财务结构的确定:激励信号方法”的论文,提出了公司资本结构的信号理论;1984年梅耶斯(Myers)和迈基鲁夫(Majluf)在《财务经济学刊》上发表了题为“企业有信息而投资者没有信息时的投资和融资决策”的论文,提出了资本结构的排序假说。这两篇论文构建了不对称信息理论。 2、中小企业融资理论 (l)Myers和 MyersMajlaf的融资顺序偏好理论 该理论认为中小企业并不是按照传统的以最优资本结构为目标的方式进行融资,由于担心控制权的稀释和丧失,企业更倾向于对企业干预程度最小的融资方式,即中小企业融资次序是先内源后外源,外源中则是先债权后股权。啄食顺序融资理论还认为银行融资具有低成本优势,银行信贷融资应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线文) (2) Banerjeel的长期互动假说 Banerjeel(1994)提出了长期互动假说,认为中小金融机构一般是地区性的,与地方中小企业长期合作,互相了解,减少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愿意为之提供服务,相比之下,大型金融机构缺乏此优势,出于规避信贷风险考虑,他们更偏向于向大型企业提供贷款,不愿意为信息不对称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因此,该假说认为,中小金融机构的建立有助于解决融资难问题。 Phillp.Strallan and Jamesp.Weston(1998)也阐述了几乎相同的主张:在为中小企业提供小额信贷方面,中小型金融机构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都十分重视中小金
融机构体系的培育和发展。 (3)Stieglitz和Weiss的S一W模型 Stieglitz和Weiss(1981)在引入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因素后较为圆满地解释了信贷配给的主要原因,并成为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主要模型(简称S一W模型)。这一模型假定在银行和借款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即借款人知道项目的具体风险,银行只能了解整个借款人集体风险,此时如果银行采用增加利息的方法,它将面临逆向选择问题,从而导致市场失败。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对企业实行信贷配给。由于中小企业存在着比大企业更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而,银行更倾向于对中小企业实行信贷配给,从而减少了对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学者对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在评介和引进国外融资理论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中小企业融资理论的探索,但直到21世纪初,我国理论界对中小企业的讨论才初具规模,争论开始激烈,理论框架越来越明晰,内容也越来越充实。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问题研究 1、中小企业自身原因 李华明(2004),薛清海(2004)等认为,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是规模小、银企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存在信息成本和监管成本过大的问题。林毅夫(2001)认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是中小企业的经营透明度比较低,财务制度不健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课题组(2001)认为中小企业的融资障碍在于自身信誉程度低、现有的金融机构信贷服务体系与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难以适应、社会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体系尚未建立等。杨楹源等(2000)把中小企业融资的制约因素归结为中小企业的财务不规范、抵押担保难、产业属性以及所有制观念等。陈东升(2000)则认为中小企业融资存在观念障碍、信誉障碍、保证障碍、信息障碍、成本障碍。 2、金融体制 在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了导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不光有中小企业自身的因素,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制度障碍以及转轨时期的制度创新,特别是金融体制上的障碍。因此在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时,首先要解决制度方面的障碍,从而建立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相适合的金融支持。 林毅夫(2001)认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我国银行体系高度集中,缺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中小银行”。张杰(2000)认为“民营经济的融资困境源于国有金融体制对国有企业的金融支持和国有企业对这种支持的刚性依赖,民营经济一时无法在国家控制的金融体制中寻找支持”。①陈乃醒(2004)也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是金融市场不健全,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主要是通过银行间接融资。另外银行结构不合理,缺少民营中小银行也是中
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原因”。⑧江曙霞(2004)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理论根源是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市场的制度供求不均衡造成的,更确切地是相关的有效制度供求短缺造成的”。⑧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2005)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与正处于改革之中的融资体制不对称,一是间接融资体系的制度缺陷,导致效率低下,金融工具单一,加上信用监督和评估体系的缺乏,造成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巨大差距。二是金融体制方面,与中小企业相匹配的我国中小银行的现状,不仅数量严重不足,而且面临进一步发展的诸多障碍。陆家骏(2004)认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是金融体系缺乏效率,而我国金融组织体系中的银行体系独大,资金配置结构中的间接融资独大是金融体系效率缺乏的主要原因”。 3、 关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研究 1、 建立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郭斌、刘曼路(2002)对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与民间金融互动问题的实证分析认为,我国应建立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如何建立一个多元化的金融体系来满足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融资需求?国内具有代表性的看法是通过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完善风险投资休系、发展天使投资企业债券市场和长期票据市场等方法来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1)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李扬和杨思群 (2001)认为如果某些银行有了解中小企业信息的优势,这些银行就能更多向中小企业贷款。在现实中地方中小银行就具有这种优势,因此发展地方性中小银行可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林毅夫和李永军(2001)进一步认为,这种优势在于:一是“长期互动说”:中小金融机构(一般是地方性的金融机构)会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在长期的合作中对地方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比较了解,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二是“共同监督说”:为了中小金融机构和中小民营企业的共同合作,合作组织中的中小企业之间会实施自我监督,这种监督比金融机构的监督更有效,成本更低。张杰(2000),陈乃醒(2004),江曙霞(2004)等人亦有类似观点。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的刘立峰提出要建立真正的中小型民营银行,定位为区域性中小型金融机构,并应与政府机构完全脱钩,实行股份制或互助合作制的组织形式,建立完善的治理结构和组织体系。金融当局应加强对中小型民营银行的管理,对其经营状况要进行实时监控,还要建立相应的存款保险制度。郑耀东(1999)提出支持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对商业银行实行贷款比例控制、尝试中小企业主办银行制等改革思路。蔡鲁伦(1999)则从银行自身的角度提出对中小企业群体进行准确细分等解决办法。 (2)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王国刚(2004)认为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可以有效解开资金相对过剩和资金相对紧缺并存的“死结,。同时,刘曼红(2003)认为资本市场的多层次化是资本市场内在机制完善的必
然选择。针对这个问题很多学者认为要建立针对拥有高科技、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的创业板市场。 (3)融资渠道多元化。 欧新黔 (2004)认为从总体上看,融资难己成为中小企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融资方式单一,缺少融资渠道,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他提出解决办法是:一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抓紧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出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工作暂行办法,依法推进融资环境改善;二是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三是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四是政府应为中小企业发展安排专项资金,加强支持。要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借鉴国外好的经验,创新创业投资体系,开设中小企业创业板市场。 汤敏(2004)认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出路在于拓宽股权融资渠道。他建议,专业性的机构能缓解外部融资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目前我国应建立中小企业投资公司等专业公司对中小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川。 李富友、刘奕(2005)等认为应发展民间金融,提出必须构建以“民资、民用、民管”为原则的内生性融资机制。张建华,卓凯(2004)提出改善中小企业融资与金融体制的改革,要利用非正规金融的优势和正面效应。 钟加坤、钱艳英认为,融资障碍是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与产品以及市场的高风险,在债务融资方面,如果市场存在利率管制,银行得不偿失;利率自由化,则会使信贷市场出现“柠檬市场”。应加强在股权方面的融资。他们认为金融创新将有助于拓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2、政府的直接参与和间接扶持 纪琼晓(2003)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种麦克米伦缺欠现象,其实质是一种市场失灵。而作为对市场失灵问题的回应,政府的介入调节成为必然选择,并指出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是治理我国目前麦克米伦问题的根本途径。政府的作用还表现在完善与发展融资法律法规等政策体系方面。在第二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欧新黔(2004)提出要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法律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发展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是政府的又一重大任务。信用担保制度是发达国家中小企业使用率最高且效果最佳的一种金融支持制度,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资本规模小、可供担保品比较少,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参与,但政府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制定明确的运行管理规则,提高政府的干预效率。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国内主流的看法是建立政策性主导的信用担保体系,但是,我国在发展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中面临着不少问题,影响了担保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2005)认为,支持民营企业融资,应加强信贷人权利保护;建立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担保机构的资本金补充和多层次风险补偿机制等。“政
府或者银行建立有效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和融资担保体系,有助于正规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贷款(林毅夫,孙希芳,2003)。吕薇(2000)、曹凤歧(2001)强调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在考察中小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时,李扬、杨益群(2001)指出了中国中小企业的金融压抑除了来自金融交易中普遍存在的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因素而造成的市场失效以外,还受到转型经济所特有的制度障碍和结构缺陷的影响。林毅夫、李永军 (2001)和李志赞(2002)等学者认为中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关系融资理论的研究成果和实践,发展民间金融和中小金融机构,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根本出路。林毅夫、孙希芳(2004)构建了一个包括异质的中小企业借款者和异质的贷款者(具有不同信息结构的非正规金融和正规金融部门)的金融市场模型,力图说明金融市场的分割和非正规金融的市场特征是三方主体各自优化行为相互影响的结果。而王自力(2002)等体制内学者认为解除管制的时机尚不成熟。引入中小民营银行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个高度市场化的制度环境和有效安全网。放松金融管制的最大障碍是风险问题。政府的占优策略是继续维持金融管制。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巴曙松(2003)、刘曼红(2003)和王国刚就资本市场与中小企业融资进行论述。他们认为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完善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调整金融结构均具有重要作用。王宜四认为建立“统一互联”的多市场主办主体的产权交易所是目前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发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最佳途径。 杨楹源等(2000)从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现状出发,提出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框架,包括国有商业银行重新定位、组建农村股份合作银行、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风险投资体系以及其他配套政策。
包含总结汇报、人文社科、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外语学习、办公文档、教程攻略、专业文献、旅游景点以及中小企业融资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小企业筹资问题研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