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吨水厂试运行需多久需多少平方控制中心

自来水,真相
您的位置: →
自来水,真相
第一篇:自来水,真相自来水的真相
来源《新世纪》2012 年第 18 期,宫靖 刘虹桥
[导读 导读]十余年来最大规模的全国自来水水质普查, 为什么最终悄无声息?“没有 导读 授权,我无法告诉你那个数字(饮用水实际合格率)。”宋兰合对记者说。
2011 年 12 月 21 日,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马尾港附近的中铝瑞闽铝板带有限公司发生乳化液泄漏 事故,大量的乳化液从生活区排污口流入闽江,预估入侵闽江 2 平方公里,而马尾旺岐自来水取水口就在 六公里之外。为保护水源地,铝厂百名工人奋战两日。阿剑/CFP
自来水有多重要? 全国共计 4000 余家自来水厂,为 4 亿多县级以上城市居民,每天供应 6000 万吨自来水。自来水水质如何? 一个悖论:几乎所有饮用水界专家、学者都认为中国城市水质存在“安全隐 患”;同时几乎没有一家水厂自检自测水质不合格。哪个更接近真相? 哪个更接近真相? 2007 年底,国家发改委、卫生部、建设部、环保总局等多部委联合印发《全 国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规划》,明确称:“全国近年抽检饮用水合格率 83.4%。” 83.4%合格率,意味着不合格率超过 15%,足以让人忧心,但不少业内人士 认为,这仍然远远低估了不合格率。上述数据所依据水样 2000 余份,仅是国内重点城市或少数城市水样,甚至 不包括地级市水厂。“无法代表全国情况。”宋兰合告诉财新记者。宋兰合是住 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下称住建部水质中心)总工程师。住建 部是中国城市饮用水主管部委,水质中心专责监测水质。宋兰合说,“中国水厂 的问题,越往下越多。”
2009 年下半年,为了“大致搞清”全国城市饮用水的水质状况,住建部水 质中心作了一次全国普查抽检范围扩大到县城以上的全部城市; 交叉检测“这 个省可派那个省,那个省可派第三方省,但不能互派。”宋兰合解释。之所以交叉检测,是因为中国仅有两三个城市的水质监测单位独立于水厂, 其余监测单位,哪怕是住建部水质中心的国家监测站和地方监测站,均由地方水 厂内部水质监测部门担责,“两块牌子,一班人马。这样的自检自测可信度不 高。” 这次普查,是近十几年间最大规模的检测,覆盖了全国 4000 多家县级以上 城市自来水厂,得出了最为接近真相的饮用水质数据。然后呢?没有然后了。至今,住建部都未对外正式公布这次调查所得的自来 水水质数据。“没有授权,我无法告诉你那个数字(饮用水实际合格率)。”宋兰合对财 新记者说。在纪律允许范围内,宋兰合做了部分介绍――“那次全国普查,发现 4000 余家水厂中,1000 家以上出厂水水质不合格。结果表明,多数地方存在不同程 度的问题。”他还强调,2009 年以来,城市自来水水质并无“太多改善”。出厂即水质不合格,意味着什么? 自来水供应是一个长链条,出厂后,经过输水环节,最终入户。绝大多数城 镇输水系统老旧,混乱的二次供水,也会带来新的污染。居民实际饮用的水质还 远差于出厂水质。“1000 家以上”不合格,“以上”是什么意思? 多位接近权威部门的业内人士告诉财新记者,他们所获知的该次检测结果, 多位接近权威部门的业内人士告诉财新记者,他们所获知的该次检测结果, 50%左右 也就是说, 左右。50%不合格 不合格, 实际合格率也就是 50%左右。也就是说,可能近 50%不合格,“1000 家以上不合 只是一个宽泛的说法,以求淡化冲击而已。对此,宋兰合既未证实, 格”,只是一个宽泛的说法,以求淡化冲击而已。对此,宋兰合既未证实,也 未证伪。他仅表示, 未证伪。他仅表示,在众多专家认为自来水水质不容乐观与各地政府和水厂的 乐观数字之间 数字之间, 坚定地站在专家一边” 乐观数字之间,他“坚定地站在专家一边”。更让人担心的是,除城市水厂外,还有上万座小自来水厂供应乡镇,工艺更 落后,水源安全更难保证。目前,没有关于这些小水厂水质的全面数据。水质“皇帝新装” 水质“皇帝新装” 水质新标准很严,但没有牙齿 严格的标准只停留在纸上 再过两个月,即 2012 年 7 月 1 日起,中国将强制执行最新饮用水标准。上一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于 1985 年由卫生部组织饮水卫生专家制定, 规定的水质指标为 35 项。2006 年,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协调下,卫生部牵 头,会同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各方面专家完成修 订。鉴于新标准较严格,标准委要求,相关指标的实施项目和日期由各省级政府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报国家标准委、建设部和卫生部备案,但全部指标最迟于 2012 年 7 月 1 日必须实施。新标准与国际接轨,指标达到 106 项,与世界上最严的水质标准――欧盟水 质标准基本持平。中国的自来水似乎即将实现直接饮水。然而, 这个被寄予厚望的强制标准只是纸上谈兵, 因为没有实质性惩罚措施, 并不为地方政府和水厂所惧。新标准颁发至今,地方政府和水厂在水处理工艺改 造方面鲜有进展。
宋兰合称,未来一段时间,饮用水新标准只不过起个引导作用,而难以强制 实施。各方政府仍然会声称属地的“供水水质全面达标”,哪怕许多只不过是 “皇帝的新装”。中国内地无一城镇实现自来水直饮。对照新标准,相关业内专家分析,饮用 水水质状况大约分为几个层次――首都北京,尤其四环以内的主城区,水厂普遍上马了深度处理工艺,水 网管道大部分更新,因此离直饮水距离最为接近。――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大型城市,部分水厂上马了深度工艺,但是 因为主城区管道老旧等原因,目前无法实现直饮。――其他省会城市等二线城市,仅有少数城市上马了部分深度处理工艺,因 水源、管道等原因,部分城市水厂属问题水厂。――上千座地级城市、县级城市,除少数城市外,因水源差、深度水处理工 艺缺乏等,有大量的问题水厂。此外,中国城镇自来水质检测次数太少。按照现行规定,即便是新标准的 106 项检测,地表水厂一年只需要检测两次,地下水厂一年检测一次即可。“通 过少检,一些地方水厂可以避开水质不合格风险高的月份。所以检测时合格,不 代表不检测时就合格。另外, 水厂自检自测, 检测合格就公布, 不合格就不公布。” 水质检测次数少,还因检测能力过差。全国 35 个重点城市中,仅有 40%城 市有能力检测 106 项全指标,地级市、县级市全部需要送检,大批县市、乡镇水 厂连常规指标检测能力都不具备。相形之下,宋兰合告诉财新记者,发达国家至 少每月查一次全指标,每天都会检测十几项到二十几项不等的必检指标。危险来自何方 有机污染和重金属污染,取代微生物污染成为最大危害;定期检测之间发生 的水质污染,往往不知不觉 饮用水研究权威、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占生认为,不合格水对人体的危 害,有看得见的,有看不见的。看得见的通常是微生物污染危害,可能致人突发 急性疾病,好在国人习惯饮用开水,可以杀死微生物污染物,这个危害表现并不 明显。看不见的危害, 容易被忽视但更值得关注。自来水的有机化合物总量 (CODMn) 超标易导致慢性疾病。王占生告诉财新记者, 饮用有机化合物总量超标的水, “一 天两天没问题,半年一年看不出问题,但有机化合物会在人体中富积,最终对身 体造成危害,严重时可能致癌、致畸、致突变 致癌、 致癌 致畸、致突变。” 2009 年的普查发现,以地表水为水源的自来水厂不合格,主要原因恰恰是 有机化合物总量超标。有机化合物总量超标。而以地下水为水源的水厂,不少也出现了氟、砷、铁、锰 等超标。有机化合物总量是指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所测定出的水中 COD 值。COD 俗称 化学需氧量,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各种有机化合物、亚硝酸盐、硫化物等)数 量多少。美国环保总署曾发布报告称,现有检测技术发现水中有 2221 种有机化 合物,在饮用水中发现有 756 种,其中有 20 种致癌物,23 种可疑致癌物,18 种促癌物和 56 种致突变物。王占生称, 这些有机化合物中, 相当一部分是环境激素, 又叫内分泌干扰物。环境激素有四方面的危害, 会让人免疫力降低, 会影响人的生育能力, 会致癌症, 会对人神经系统产生干扰。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研究所主
任鄂学礼,2006 年在论文《饮水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中,引述了国内在多地水 厂出厂水中检测到环境激素的情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饮用水安全研究所所长刘文君认为, 公众甚至各级官员哪 怕是分管供水的官员,对饮用水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也严重认识不足。第一 个误区是对有机化合物长期危害认识不足,因为这类危害一二十年才可能致病, 并且很难证实疾病与饮用水之间的因果关系。第二个误区便是以为家中只要装了饮水机便没事。国外大量研究发现,水中 有害物质只有三分之一是通过饮用进入人体, 另外三分之二是通过皮肤吸收和呼 吸进入人体――在洗浴、洗涤、刷牙、洗脸 洗浴、 水质污染。洗浴 洗涤、刷牙、洗脸时,仍然逃不脱水质污染 水质污染 即使是饮用水突发性污染多次成为关注焦点,其频率也很可能被低估。近几 年发生的几起重金属污染事件,如 2008 年株洲、湘潭镉污染事件,2012 年 2 月 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每次都是偶然发现。“两次定期检测之间的发生污染,往 往不能被察觉。” 水源超级化工厂” 水源:“超级化工厂” 中国城市水源地真正合格的比例可能只有约 50% 自来水超标有害物质大多数来自水源地。30 多年来快速工业化导致广泛的 水源地污染。在城市饮用水水源合格率方面,各界最常引用两个数字,76.5%和 70%。前 一数字出自环保部《2010 年全国水环境质量状况》,后一数字曾被卫生部、水 利部等官方渠道反复使用。但 70%多的水源合格率并不符合实际情况。以环保部数据为例, 数据依据 《地 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该标准有 109 项地表水质指标,环保部 只检测其中的 24 项基本项目,未测其余 85 项补充项目和特定项目。按此标准, 按水质可将饮用水源分为五类。一二类为合格水源,三类以下均为不合格水源, 但环保部统计水源合格率时,将三类水质亦统计为合格,因此合格率超过 70%。王占生、刘文君等饮用水专家指出,三类水质并非合格水源。三类水源中的 COD 含量已达 4 至 6 毫克/升,常规水处理工艺最多只能处理数值在 4 毫克/升以 内的水,超过此限已很难达标。宋兰合个人判断,剔除掉事实上不合格的三类水源,再剔除部分一二类水源 中实际不合格的部分,中国城市水源地真正合格的比例大约为 50%。王占生、刘文君认为,2006 年版的新饮用水标准,由 1985 版的 35 项指标 升级为 106 项,基本可以说清楚都有什么污染物侵入了水源。1985 年,中国城镇的饮用水水源地尚属清洁,水厂出厂水只要符合最基础 的 35 项指标,即属合格。到了 2006 年,水环境已严重恶化。城镇水源主要污染 物已由微生物污染转为溶解性的有机污染和重金属离子污染。有专家说,“厂里 产什么,水里就有什么,河流成为‘超级化工厂’。” 在 2006 版的新饮用水标准中,相较旧版,71 个增项中的 59 项来自于毒理 指标。对人体危害最为严重、主要超标指标 CODMn 代表的有机化合物,由原先的 5 项扩增为 53 项。王占生说,大量有毒害的化工化合物如苯、甲苯、苯乙烯等进入水源,大量 农药如敌敌畏、草甘膦等也进入水源。有毒的无机化合物也增加了 11 项,溴酸 盐、氯酸盐、锑、铊、氯化氰等 11 项进入控制之列。新标准主要参考欧盟、美国等饮用水标准,本国的实证研究并不多。
学者普遍认为,中国当前水污染情形比欧盟工业化时期更为严重,稀土金属 等污染类型更为中国所特有, 冶炼厂的重金属离子“跑冒滴漏”造成的危害未被 重视,这是未来要重点提防的。最近十年,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型,众多污染企业进军西部,进军农村,导 致更多原本干净的河流上游、源头,以及地下水,逐步进入污染行列。水厂水厂:处理工艺跟不上污染 97%水厂采用传统工艺,对当前重要污染类型力不从心 面对一半不合格水源,水厂滞后的自来水工艺,成为失控的第一道关口。传统水处理工艺 1902 年诞生于比利时,被业内人称为经典“四部曲”―― 絮凝(加聚合氯化铝)、沉淀、过滤(通过石英砂、卵石等)、消毒(加氯气等)。2004 年,美国工程院将水处理工艺列为人类 20 世纪最重要发明之一。刘文君告诉财新记者,美国纽约、加拿大和澳洲的许多城市,至今仍使用上 述简单工艺,可以实现饮用水直饮。“问题是,凡是仍然采用传统工艺的城市,均拥有基本未受污染的水源。中 国大量水源被污染,这种传统工艺已经不再适合。” 刘文君说。传统工艺主要处理灭杀水中微生物, 如果水源被重金属离子和有机化合物所 污染,传统工艺就力不从心了。宋兰合介绍说,日本和大部分欧洲国家,由于历 史上有过较严重的环境污染, 均升级了传统水处理工艺, 即深度处理, 通过臭氧、 活性碳等技术,清除各类有机、无机化合物,使污染水达标,最终实现直饮。财新记者采访得知的深度处理的反面例证是, 湖南省湘潭市三家水厂的水源 均是湘江,而湘江的重金属污染严重,水质常年为三类。由于缺乏资金,这些水 厂无法升级深度工艺。而湘潭本地卫生疾控部门抽检宣称,从 2008 年至 2010 年,三家水厂出厂水达标率为 91.98%。在中国地方,通过本地部门互检爆出低 合格数字,极为鲜见。学者告诉财新记者,浙江省某市水源质量较差,但通过先后两套深度水处理 工艺,成功实现出厂水质达标。但深度处理工艺远非普遍。尽管水源污染严重,至 2009 年底,全国县以上 4000 多家自来水厂中,98% 仍使用传统工艺。目前,仅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杭州、郑州等部分城市 的部分水厂实现了深度处理。预计到 2012 年 7 月 1 日饮用水新标强制执行开始, 采用深度处理的水厂,比例只会再多一个百分点而已。宋兰合说,滞后的水处理工艺,叠加不合格的水源,自来水严峻的水质现状 事属必然。入户入户:二次污染 管道老旧加二次供水,水质雪上加霜 水厂处理后,水流入城镇供水管网,最终到达用户水龙头。入户之路并不太 平,老旧的管道再加二次供水,让已堪深忧的自来水水质雪上加霜。在自来水条件最好的北京市,近十余年投入巨资改造供水管网,仍未更换完 毕,至今未实现直饮水。多数大中小城镇的管道老旧问题无法与北京相比,距离 直饮水遥不可及。住建部在 2002 年、2003 年曾调查数百城市的供水管网,发现管网质量普遍 低劣,已不符国标的灰口铸铁管占 50.80%,普通水泥管占 13%,镀锌管等占 6%。这三类低质管网主要铺设于上世纪 70 年代至 2000 年之间。2000 年后城镇新铺 管网有很大改进, 但已铺管网改造却不多, 质量低劣的管网大多数现在仍在服役, 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地段。
“老旧管网漏水严重, 也容易发生二次污染。”宋兰合曾在论文中引述, 184 个大中城市 2000 年至 2003 年管网水质发生过 4232 次二次污染事件。刘文君曾多年研究自来水管道的二次污染问题。他介绍, 老旧水管容易腐蚀、 结垢,产生微生物细菌种子,与水中营养物发生反应,形成二次污染,有时肉眼 可见,水发黄发黑发臭,但多数时候肉眼无法发现。相比发达国家,二次供水是中国的特有难题。中国城镇 6 层以上的小高层、 高层建筑较多,为了让 6 层以上用户的水压正常,同时避免脆弱的公共管网承受 过大压力,各城镇自来水公司纷纷选择管网末端加压模式,将自来水压至高层建 筑屋顶水箱或半地下的蓄水池,再由蓄水池或水箱进入用户家中。在中国省会一级城市中,每个城市都有数千个水箱或蓄水池。二次供水自从 在中国诞生起,就饱受诟病,目前仍然乱象纷呈。因二次供水导致的水质二次污染事件,近年一直充斥媒体;二次水箱内被发 现死老鼠等事件,也一再发生。谁来看护大量的水箱、 蓄水池?这些水箱、 蓄水池最早由各地产开发商所建, 标准和式样五花八门;产权一般属于全体居民,居民又无力管理;小区物业是通 常的看护者,但缺乏专业能力,且不说责任心。宋兰合分析,各城市自来水厂一般由城市建设部门管理,但二次供水设施理 论上归卫生部门,自来水厂不愿“多管闲事”,而卫生部门通常又无力监管,主 要负责审核颁发消毒许可证。最终,各城市二次供水设施成为监管薄弱之处,无 人负责。宋兰合倾向认为,二次供水事实上不全是坏处。当城市因意外或灾情发生停 电、停水事故时,二次水箱可证住户在一个时间段内有水可用,甚至在某些时候 让消防部门有救急之水。二次供水其实一个城市管理问题,管好是福,管不好是 祸。水质救赎之路 要投入更要改革 在王占生等学者看来,城市水业基础设施向来就薄弱。“过去十几年内又只 有少量投资,欠账严重,而水源又污染加重。在这样的局面下,地方说水质全面 达标,这不就是骗人吗?” 根治自来水之疾,最根本的措施在于净化水源地。这是学界的共识。水源地 如果达标,即便是只用最基本的传统工艺处理,水质都会合格。根治水源水质,需要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与江河湖海的水环境治理规划对 接。“这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关系子孙后代的根本福祉,政府责无旁贷。” 王占生说。回到现实,根治水源之路至少也要 15 年至 20 年,改善自来水水质无法等那 么久。当务之急和务实之选,是自来水厂的工艺升级。据宋兰合初步估计,在现有水源条件下,至少 20%至 30%的水厂需要尽快上 马深度处理工艺,还有相当数量的水厂需要改进传统工艺,方可实现自来水出厂 水质量基本合格。王占生更为悲观,认为中国水源污染严重,因此大多数水厂需要上马深度处 理工艺。尤其水源不好的地方,必须马上动起来。自来水输水管道需要立即投资。刘文君认为,供水管网曾是全球难题,但最 近数十年间,发达国家通过逐渐更新管网,以技术手段维持管网水的化学和物理
稳定性等方法, 已基本解决管道二次污染问题。解决管道问题, 技术不再是障碍, 主要是地方政府欠缺投入。“由于城市建设基本成型,更换管道不可能一步到位,但是各地应制定时间 表,逐步更换。”刘文君说。王占生曾对深度水处理工艺的成本作过经济测算,其结论已为业界普遍认 可:水厂上马深度工艺,每吨水成本相应上升 0.3 元左右。另有学者认为,管道 硬件投资, 会让每吨水成本再上涨 0.5 元上下。如此算来, 如果以县级以上 4000 余家水厂日供 6000 万吨计算,每年成本增加 200 亿元左右。宋兰合表示,在国家层面,要通过制度设计解决二次供水和水质检测的管理 体制问题。刘文君、王占生、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等共同呼吁,要建立 独立于地方水厂的专业水质监测机构,变水厂自检自测为第三方检测。水质检测 数据要及时向全社会公开。傅涛认为,发达国家在城市供水方面体制各异,路径不同,但均能实现饮用 水合格,甚至保持直饮水标准,其政府在供水基础投资上占据主导,在运营环节 追求效率。傅涛指出,中国自上世纪 90 年代末期以来,各级政府和水厂对供水基础设 施投入严重不足。隶属福建省国资委的福建中闽(罗源)水务有限公司,是一家日处理上百万 吨水的大型水企,其供水业务有泉州、罗源等处。该公司处境不妙,董事长郑相 钗向财新记者抱怨说,由于成本倒挂,每供一吨水要亏三至五角钱,企业连年亏 损。“水厂亏损,投资无钱,政府不给,说水业已市场化;水厂成本倒挂,要求 提高水价,政府又不同意,说供水行业是市政公用事业,政府要统一定价。”郑 相钗说。十多年来的水业市场化改革,到了需要更进一步的时刻。在采访中,一位饮用水界人士用极慢的语速,向财新记者讲了三句话:对每 个人来说,饮用水像空气,无可选择,无从逃避;对政府来说,供水工程是最为 基础的民生工程,远比修马路、建高铁、盖高楼更为基础;近十几年来,供水成 了最被忽视的民生工程。还供水欠账,已刻不容缓。
第一篇:自来水,真相自来水的真相:业内人士称调查显示 5 成不合格
2012 年 05 月 07 日 12:23 财新网[微博]宫靖 见习记者 刘虹桥我要评论(190) 字号:T|T [导读]十余年来最大规模的全国自来水水质普查, 为什么最终悄无声息?“没有 授权,我无法告诉你那个数字(饮用水实际合格率)。”宋兰合对记者说。转播到腾讯微博
2011 年 12 月 21 日,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马尾港附近的中铝瑞闽铝板带有限公司发生乳化液泄漏 事故,大量的乳化液从生活区排污口流入闽江,预估入侵闽江 2 平方公里,而马尾旺岐自来水取水口就在 六公里之外。为保护水源地,铝厂百名工人奋战两日。阿剑/CFP
自来水有多重要? 全国共计 4000 余家自来水厂,为 4 亿多县级以上城市居民,每天供应 6000 万吨自来水。自来水水质如何? 一个悖论几乎所有饮用水界专家、学者都认为中国城市水质存在“安全隐 患”;同时几乎没有一家水厂自检自测水质不合格。哪个更接近真相?
2007 年底,国家发改委、卫生部、建设部、环保总局等多部委联合印发《全 国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规划》,明确称:“全国近年抽检饮用水合格率 83.4%。” 83.4%合格率,意味着不合格率超过 15%,足以让人忧心,但不少业内人士 认为,这仍然远远低估了不合格率。上述数据所依据水样 2000 余份,仅是国内重点城市或少数城市水样,甚至 不包括地级市水厂。“无法代表全国情况。”宋兰合告诉财新记者。宋兰合是住 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下称住建部水质中心)总工程师。住建 部是中国城市饮用水主管部委,水质中心专责监测水质。宋兰合说,“中国水厂 的问题,越往下越多。” 2009 年下半年,为了“大致搞清”全国城市饮用水的水质状况,住建部水 质中心作了一次全国普查抽检范围扩大到县城以上的全部城市; 交叉检测“这 个省可派那个省,那个省可派第三方省,但不能互派。”宋兰合解释。之所以交叉检测,是因为中国仅有两三个城市的水质监测单位独立于水厂, 其余监测单位, 哪怕是住建部水质中心的国家监测站和地方监测站,均由地方水 厂内部水质监测部门担责,“两块牌子,一班人马。这样的自检自测可信度不 高。” 这次普查,是近十几年间最大规模的检测,覆盖了全国 4000 多家县级以上 城市自来水厂,得出了最为接近真相的饮用水质数据。然后呢?没有然后了。至今,住建部都未对外正式公布这次调查所得的自来 水水质数据。“没有授权,我无法告诉你那个数字(饮用水实际合格率)。”宋兰合对财 新记者说。在纪律允许范围内,宋兰合做了部分介绍――“那次全国普查,发现 4000 余家水厂中,1000 家以上出厂水水质不合格。结果表明,多数地方存在不同程 度的问题。”他还强调,2009 年以来,城市自来水水质并无“太多改善”。出厂即水质不合格,意味着什么? 自来水供应是一个长链条,出厂后,经过输水环节,最终入户。绝大多数城 镇输水系统老旧,混乱的二次供水,也会带来新的污染。居民实际饮用的水质还 远差于出厂水质。“1000 家以上”不合格,“以上”是什么意思? 多位接近权威部门的业内人士告诉财新记者,他们所获知的该次检测结果, 实际合格率也就是 50%左右。也就是说,可能近 50%不合格,“1000 家以上不合
格”,只是一个宽泛的说法,以求淡化冲击而已。对此,宋兰合既未证实,也 未证伪。他仅表示,在众多专家认为自来水水质不容乐观与各地政府和水厂的 乐观数字之间,他“坚定地站在专家一边”。更让人担心的是,除城市水厂外,还有上万座小自来水厂供应乡镇,工艺更 落后,水源安全更难保证。目前,没有关于这些小水厂水质的全面数据。水质“皇帝新装” 水质新标准很严,但没有牙齿 再过两个月,即 2012 年 7 月 1 日起,中国将强制执行最新饮用水标准。上一版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于 1985 年由卫生部组织饮水卫生专家制定, 规定的水质指标为 35 项。2006 年,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协调下,卫生部牵 头,会同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各方面专家完成修 订。鉴于新标准较严格,标准委要求,相关指标的实施项目和日期由各省级政府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报国家标准委、建设部和卫生部备案,但全部指标最迟于 2012 年 7 月 1 日必须实施。新标准与国际接轨, 指标达到 106 项,与世界上最严的水质标准――欧盟水 质标准基本持平。中国的自来水似乎即将实现直接饮水。然而, 这个被寄予厚望的强制标准只是纸上谈兵, 因为没有实质性惩罚措施, 并不为地方政府和水厂所惧。新标准颁发至今,地方政府和水厂在水处理工艺改 造方面鲜有进展。宋兰合称,未来一段时间,饮用水新标准只不过起个引导作用,而难以强制 实施。各方政府仍然会声称属地的“供水水质全面达标”,哪怕许多只不过是 “皇帝的新装”。中国内地无一城镇实现自来水直饮。对照新标准,相关业内专家分析,饮用 水水质状况大约分为几个层次――首都北京,尤其四环以内的主城区,水厂普遍上马了深度处理工艺,水 网管道大部分更新,因此离直饮水距离最为接近。――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大型城市,部分水厂上马了深度工艺,但是 因为主城区管道老旧等原因,目前无法实现直饮。――其他省会城市等二线城市,仅有少数城市上马了部分深度处理工艺,因 水源、管道等原因,部分城市水厂属问题水厂。――上千座地级城市、县级城市,除少数城市外,因水源差、深度水处理工 艺缺乏等,有大量的问题水厂。
此外,中国城镇自来水质检测次数太少。按照现行规定,即便是新标准的 106 项检测,地表水厂一年只需要检测两次,地下水厂一年检测一次即可。“通 过少检,一些地方水厂可以避开水质不合格风险高的月份。所以检测时合格,不 代表不检测时就合格。另外, 水厂自检自测, 检测合格就公布, 不合格就不公布。” 水质检测次数少,还因检测能力过差。全国 35 个重点城市中,仅有 40%城 市有能力检测 106 项全指标,地级市、县级市全部需要送检,大批县市、乡镇水 厂连常规指标检测能力都不具备。相形之下,宋兰合告诉财新记者,发达国家至 少每月查一次全指标,每天都会检测十几项到二十几项不等的必检指标。危险来自何方 有机污染和重金属污染, 取代微生物污染成为最大危害;定期检测之间发生 的水质污染,往往不知不觉 饮用水研究权威、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占生认为,不合格水对人体的危 害,有看得见的,有看不见的。看得见的通常是微生物污染危害,可能致人突发 急性疾病,好在国人习惯饮用开水,可以杀死微生物污染物,这个危害表现并不 明显。看不见的危害, 容易被忽视但更值得关注。自来水的有机化合物总量 (CODMn) 超标易导致慢性疾病。王占生告诉财新记者, 饮用有机化合物总量超标的水, “一 天两天没问题,半年一年看不出问题,但有机化合物会在人体中富积,最终对身 体造成危害,严重时可能致癌、致畸、致突变。” 2009 年的普查发现,以地表水为水源的自来水厂不合格,主要原因恰恰是 有机化合物总量超标。而以地下水为水源的水厂,不少也出现了氟、砷、铁、锰 等超标。有机化合物总量是指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所测定出的水中 COD 值。COD 俗称 化学需氧量,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各种有机化合物、亚硝酸盐、硫化物等)数 量多少。美国环保总署曾发布报告称,现有检测技术发现水中有 2221 种有机化 合物,在饮用水中发现有 756 种,其中有 20 种致癌物,23 种可疑致癌物,18 种促癌物和 56 种致突变物。王占生称, 这些有机化合物中, 相当一部分是环境激素, 又叫内分泌干扰物。环境激素有四方面的危害, 会让人免疫力降低, 会影响人的生育能力, 会致癌症, 会对人神经系统产生干扰。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研究所主 任鄂学礼,2006 年在论文《饮水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中,引述了国内在多地水 厂出厂水中检测到环境激素的情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饮用水安全研究所所长刘文君认为, 公众甚至各级官员哪 怕是分管供水的官员,对饮用水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也严重认识不足。第一 个误区是对有机化合物长期危害认识不足,因为这类危害一二十年才可能致病, 并且很难证实疾病与饮用水之间的因果关系。
第二个误区便是以为家中只要装了饮水机便没事。国外大量研究发现,水中 有害物质只有三分之一是通过饮用进入人体, 另外三分之二是通过皮肤吸收和呼 吸进入人体――在洗浴、洗涤、刷牙、洗脸时,仍然逃不脱水质污染。即使是饮用水突发性污染多次成为关注焦点,其频率也很可能被低估。近几 年发生的几起重金属污染事件,如 2008 年株洲、湘潭镉污染事件,2012 年 2 月 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每次都是偶然发现。“两次定期检测之间的发生污染,往 往不能被察觉。” 水源:“超级化工厂” 中国城市水源地真正合格的比例可能只有约 50% 自来水超标有害物质大多数来自水源地。30 多年来快速工业化导致广泛的 水源地污染。在城市饮用水水源合格率方面,各界最常引用两个数字,76.5%和 70%。前 一数字出自环保部《2010 年全国水环境质量状况》,后一数字曾被卫生部、水 利部等官方渠道反复使用。但 70%多的水源合格率并不符合实际情况。以环保部数据为例, 数据依据 《地 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该标准有 109 项地表水质指标,环保部 只检测其中的 24 项基本项目,未测其余 85 项补充项目和特定项目。按此标准, 按水质可将饮用水源分为五类。一二类为合格水源,三类以下均为不合格水源, 但环保部统计水源合格率时,将三类水质亦统计为合格,因此合格率超过 70%。王占生、刘文君等饮用水专家指出,三类水质并非合格水源。三类水源中的 COD 含量已达 4 至 6 毫克/升,常规水处理工艺最多只能处理数值在 4 毫克/升以 内的水,超过此限已很难达标。宋兰合个人判断, 剔除掉事实上不合格的三类水源,再剔除部分一二类水源 中实际不合格的部分,中国城市水源地真正合格的比例大约为 50%。王占生、刘文君认为,2006 年版的新饮用水标准,由 1985 版的 35 项指标 升级为 106 项,基本可以说清楚都有什么污染物侵入了水源。1985 年,中国城镇的饮用水水源地尚属清洁,水厂出厂水只要符合最基础 的 35 项指标,即属合格。到了 2006 年,水环境已严重恶化。城镇水源主要污染 物已由微生物污染转为溶解性的有机污染和重金属离子污染。有专家说,“厂里 产什么,水里就有什么,河流成为‘超级化工厂’。” 在 2006 版的新饮用水标准中,相较旧版,71 个增项中的 59 项来自于毒理 指标。对人体危害最为严重、主要超标指标 CODMn 代表的有机化合物,由原先的 5 项扩增为 53 项。
王占生说,大量有毒害的化工化合物如苯、甲苯、苯乙烯等进入水源,大量 农药如敌敌畏、草甘膦等也进入水源。有毒的无机化合物也增加了 11 项,溴酸 盐、氯酸盐、锑、铊、氯化氰等 11 项进入控制之列。新标准主要参考欧盟、美国等饮用水标准,本国的实证研究并不多。学者普遍认为, 中国当前水污染情形比欧盟工业化时期更为严重,稀土金属 等污染类型更为中国所特有, 冶炼厂的重金属离子“跑冒滴漏”造成的危害未被 重视,这是未来要重点提防的。最近十年,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型,众多污染企业进军西部,进军农村,导 致更多原本干净的河流上游、源头,以及地下水,逐步进入污染行列。水厂:处理工艺跟不上污染 97%水厂采用传统工艺,对当前重要污染类型力不从心 面对一半不合格水源,水厂滞后的自来水工艺,成为失控的第一道关口。传统水处理工艺 1902 年诞生于比利时,被业内人称为经典“四部曲”―― 絮凝(加聚合氯化铝)、沉淀、过滤(通过石英砂、卵石等)、消毒(加氯气等)。2004 年,美国工程院将水处理工艺列为人类 20 世纪最重要发明之一。刘文君告诉财新记者,美国纽约、加拿大和澳洲的许多城市,至今仍使用上 述简单工艺,可以实现饮用水直饮。“问题是,凡是仍然采用传统工艺的城市,均拥有基本未受污染的水源。中 国大量水源被污染,这种传统工艺已经不再适合。” 刘文君说。传统工艺主要处理灭杀水中微生物, 如果水源被重金属离子和有机化合物所 污染,传统工艺就力不从心了。宋兰合介绍说,日本和大部分欧洲国家,由于历 史上有过较严重的环境污染, 均升级了传统水处理工艺, 即深度处理, 通过臭氧、 活性碳等技术,清除各类有机、无机化合物,使污染水达标,最终实现直饮。财新记者采访得知的深度处理的反面例证是, 湖南省湘潭市三家水厂的水源 均是湘江,而湘江的重金属污染严重,水质常年为三类。由于缺乏资金,这些水 厂无法升级深度工艺。而湘潭本地卫生疾控部门抽检宣称,从 2008 年至 2010 年,三家水厂出厂水达标率为 91.98%。在中国地方,通过本地部门互检爆出低 合格数字,极为鲜见。学者告诉财新记者, 浙江省某市水源质量较差,但通过先后两套深度水处理 工艺,成功实现出厂水质达标。但深度处理工艺远非普遍。尽管水源污染严重,至 2009 年底,全国县以上 4000 多家自来水厂中,98% 仍使用传统工艺。目前,仅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杭州、郑州等部分城市
的部分水厂实现了深度处理。预计到 2012 年 7 月 1 日饮用水新标强制执行开始, 采用深度处理的水厂,比例只会再多一个百分点而已。宋兰合说,滞后的水处理工艺,叠加不合格的水源,自来水严峻的水质现状 事属必然。入户:二次污染 管道老旧加二次供水,水质雪上加霜 水厂处理后,水流入城镇供水管网,最终到达用户水龙头。入户之路并不太 平,老旧的管道再加二次供水,让已堪深忧的自来水水质雪上加霜。在自来水条件最好的北京市,近十余年投入巨资改造供水管网,仍未更换完 毕,至今未实现直饮水。多数大中小城镇的管道老旧问题无法与北京相比,距离 直饮水遥不可及。住建部在 2002 年、2003 年曾调查数百城市的供水管网,发现管网质量普遍 低劣,已不符国标的灰口铸铁管占 50.80%,普通水泥管占 13%,镀锌管等占 6%。这三类低质管网主要铺设于上世纪 70 年代至 2000 年之间。2000 年后城镇新铺 管网有很大改进, 但已铺管网改造却不多, 质量低劣的管网大多数现在仍在服役, 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地段。“老旧管网漏水严重, 也容易发生二次污染。”宋兰合曾在论文中引述, 184 个大中城市 2000 年至 2003 年管网水质发生过 4232 次二次污染事件。刘文君曾多年研究自来水管道的二次污染问题。他介绍, 老旧水管容易腐蚀、 结垢,产生微生物细菌种子,与水中营养物发生反应,形成二次污染,有时肉眼 可见,水发黄发黑发臭,但多数时候肉眼无法发现。相比发达国家,二次供水是中国的特有难题。中国城镇 6 层以上的小高层、 高层建筑较多, 为了让 6 层以上用户的水压正常,同时避免脆弱的公共管网承受 过大压力, 各城镇自来水公司纷纷选择管网末端加压模式,将自来水压至高层建 筑屋顶水箱或半地下的蓄水池,再由蓄水池或水箱进入用户家中。在中国省会一级城市中, 每个城市都有数千个水箱或蓄水池。二次供水自从 在中国诞生起,就饱受诟病,目前仍然乱象纷呈。因二次供水导致的水质二次污染事件,近年一直充斥媒体;二次水箱内被发 现死老鼠等事件,也一再发生。谁来看护大量的水箱、 蓄水池?这些水箱、 蓄水池最早由各地产开发商所建, 标准和式样五花八门;产权一般属于全体居民,居民又无力管理;小区物业是通 常的看护者,但缺乏专业能力,且不说责任心。
宋兰合分析, 各城市自来水厂一般由城市建设部门管理,但二次供水设施理 论上归卫生部门,自来水厂不愿“多管闲事”,而卫生部门通常又无力监管,主 要负责审核颁发消毒许可证。最终,各城市二次供水设施成为监管薄弱之处,无 人负责。宋兰合倾向认为, 二次供水事实上不全是坏处。当城市因意外或灾情发生停 电、停水事故时,二次水箱可证住户在一个时间段内有水可用,甚至在某些时候 让消防部门有救急之水。二次供水其实一个城市管理问题,管好是福,管不好是 祸。水质救赎之路 要投入更要改革 在王占生等学者看来, 城市水业基础设施向来就薄弱。“过去十几年内又只 有少量投资,欠账严重,而水源又污染加重。在这样的局面下,地方说水质全面 达标,这不就是骗人吗?” 根治自来水之疾,最根本的措施在于净化水源地。这是学界的共识。水源地 如果达标,即便是只用最基本的传统工艺处理,水质都会合格。根治水源水质, 需要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与江河湖海的水环境治理规划对 接。“这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关系子孙后代的根本福祉,政府责无旁贷。” 王占生说。回到现实, 根治水源之路至少也要 15 年至 20 年,改善自来水水质无法等那 么久。当务之急和务实之选,是自来水厂的工艺升级。据宋兰合初步估计,在现有水源条件下,至少 20%至 30%的水厂需要尽快上 马深度处理工艺, 还有相当数量的水厂需要改进传统工艺,方可实现自来水出厂 水质量基本合格。王占生更为悲观, 认为中国水源污染严重,因此大多数水厂需要上马深度处 理工艺。尤其水源不好的地方,必须马上动起来。自来水输水管道需要立即投资。刘文君认为,供水管网曾是全球难题,但最 近数十年间, 发达国家通过逐渐更新管网,以技术手段维持管网水的化学和物理 稳定性等方法, 已基本解决管道二次污染问题。解决管道问题, 技术不再是障碍, 主要是地方政府欠缺投入。“由于城市建设基本成型, 更换管道不可能一步到位,但是各地应制定时间 表,逐步更换。”刘文君说。王占生曾对深度水处理工艺的成本作过经济测算,其结论已为业界普遍认 可:水厂上马深度工艺,每吨水成本相应上升 0.3 元左右。另有学者认为,管道
硬件投资, 会让每吨水成本再上涨 0.5 元上下。如此算来, 如果以县级以上 4000 余家水厂日供 6000 万吨计算,每年成本增加 200 亿元左右。宋兰合表示, 在国家层面, 要通过制度设计解决二次供水和水质检测的管理 体制问题。刘文君、王占生、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等共同呼吁,要建立 独立于地方水厂的专业水质监测机构,变水厂自检自测为第三方检测。水质检测 数据要及时向全社会公开。傅涛认为,发达国家在城市供水方面体制各异,路径不同,但均能实现饮用 水合格,甚至保持直饮水标准,其政府在供水基础投资上占据主导,在运营环节 追求效率。傅涛指出,中国自上世纪 90 年代末期以来,各级政府和水厂对供水基础设 施投入严重不足。隶属福建省国资委的福建中闽(罗源)水务有限公司,是一家日处理上百万 吨水的大型水企,其供水业务有泉州、罗源等处。该公司处境不妙,董事长郑相 钗向财新记者抱怨说,由于成本倒挂,每供一吨水要亏三至五角钱,企业连年亏 损。“水厂亏损,投资无钱,政府不给,说水业已市场化;水厂成本倒挂,要求 提高水价,政府又不同意,说供水行业是市政公用事业,政府要统一定价。”郑 相钗说。十多年来的水业市场化改革,到了需要更进一步的时刻。在采访中,一位饮用水界人士用极慢的语速,向财新记者讲了三句话:对每 个人来说,饮用水像空气,无可选择,无从逃避;对政府来说,供水工程是最为 基础的民生工程,远比修马路、建高铁、盖高楼更为基础;近十几年来,供水成 了最被忽视的民生工程。还供水欠账,已刻不容缓。
第一篇:自来水,真相新传媒《新世纪周刊》杂志日前以《自来水真相》为封面专题披露了国内自来水水质达标情 况,舆论上下一片哗然,“自来水真相”成了网络和新闻热词。“皮鞋”胶囊的影响还去散 去,自来水的震撼紧跟而来,老百姓的心理承受力足够强大。如今面对“自来水 50%合格” 的消息,百姓还能镇定自若吗? 报道称, 住建部为了“大致搞清”全国城市饮用水的水质状况, 2009 年下半年开始, 从 对覆盖全国 4000 多家县级以上城市自来水厂做了一次全国水质普查。得出了最为接近真相 的饮用水质数据。全国有共计 4000 余家自来水厂,为 4 亿多县级以上城市居民,每天供应 6000 万吨自来水。其中有 1000 家以上城市自来水厂出厂水水质不合格,自来水合格率只有 50%。据《新世纪》的报道核心信息为:1、业内人士称,自来水合格率仅 50%;2、水厂自 检自测,“合格就公布,不合格就不公布”;3、约 50%水源受污染;4、97%水厂用百年前 工艺,仅能灭除微生物污染;5、仅 3%水厂能上马深度工艺,去除有机化合物和重离子污染; 6、184 个大中城市 2000 年至 03 年管网水质二次污染 4323 次。4000 多家自来水厂中,98% 仍使用传统水处理工艺, 如果水源被重金属离子和有机化合物所污染, 传统工艺根本无法解 决。有学者认为,至少 20%至 30%的水厂需要尽快上马深度处理工艺。这样的数据可谓触目 惊心! 对于《新世纪》杂志的报道,住建部做出了回应称,为了掌握城镇供水设施是否适应新 标准要求, 2008 年、 2009 年, 住建部水质中心组织对全国 4457 个城镇自来水厂进行了普查, 按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评价,自来水厂出厂水质达标率与标准要求还有相当差距, 其中城市自来水厂出厂水质达标率为 58.2%。而近年来自来水的达标率有了较大的提升。据称,中国每年有超过 7000 起大大小小的水污染事件爆发,这一件件一桩桩的突发事 件,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影响到我们的饮水安全。当你打开中国地图,会发现中国 无处不在的水污染几乎已到达了水资源的危机边缘。在水资源污染严重的今天, 传统的自来 水处理工艺已满足不了生产需求。据专家称,即便部分自来水出厂水质虽已达标,但输送途 中会遭遇如高层水箱,自来水输送管线的二次污染。烧成开水虽可杀死微生物污染,但无法 去除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财新网《新世纪》记者在报道中指出,不达标的自来水中存在四大潜在污染危害,一是 微生物污染,此种污染可以通过烧开水加以部分解决;二是有机化合物污染,这种污染可能 会致癌、致畸、致突变,危害性最大;三是重金属污染,可能会致癌、致失明、衰竭等;四 是环境激素污染,会导致神经系统疾病,发育不良,并降低免疫力。如此情况之下, 百姓对小型的终端水处理设备的需求显得更加紧迫, 对饮水安全需求和 健康生活理念的民众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净水机产品,当宏观基本面无法实现饮水安全的时 候,就从自身的终端饮水处自行解决。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净水机行业必然会产生 跨越式的发展。家用纯水机等净水产品从对水的净化精度划分,大致有简单介质过滤器、活性炭吸附、 微滤、纳滤、UF 超滤膜过滤和 RO 反渗透膜过滤等几种。其中 RO 反渗透纯水机可以有效清 除水中的氯、重金属、细菌、病毒、藻类以及固体悬浮物,各种有机物、异味,使处理后的 水清澈洁净、甘甜。因此,家用净水机能够解决目前自来水合格率低和管道的二次污染等问 题。
作为净水行业的领军企业,艾波特向《新世纪》杂志及其团队这种责任担当表示钦佩, 号召所有净水从业者向他们致敬!是《自来水真相》撕开了地方自来水的遮羞布,保护了消 费者的基本知情权。同时,艾波特向广大净水企业和净水人发起呼吁,让我们紧密携手,共 同努力,营造安全健康饮水大环境,共谋民众安全饮水之福祉,努力做大做强净水产业。
自来水,真相相关文章
《》由(易啊教育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0万吨水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