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韩国铁矿石价格孕酮降低hcg翻倍不好 仍比中国低,为什么

论文: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因素分析-中大网校论文网铁矿石涨价19% 中国仍力主压低西本新干线
铁矿石涨价19% 中国仍力主压低
来源:西本新干线
  全球矿业巨头力拓公司5月18日表示,已与日本主要钢铁厂商达成价格上调19%的协议。而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也分别与韩国浦项制铁、德国蒂森克虏伯及一些日本钢铁企业达成涨价19%的协议。
  为了尽快打破目前的全球价格谈判僵局,淡水河谷和力拓已纷纷发力。那么,中国钢铁企业会妥协吗?今年全球价格将会是涨价19%吗?
  宝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陈缨5月18日称,中国企业不会接受2006年价格上涨19%,仍将尽力就较低的价格达成协议。
  她补充称,很难讲淡水河谷和力拓与日本钢铁制造商以及德国蒂森克虏伯达成的协议将对中国的谈判产生何种影响。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罗冰生18日称,中国目前正密切关注开采商和钢铁生产商之间的国际价格谈判进展。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此前表示,不考虑中国市场情况达成的价格协议,中国钢铁企业是不能接受的。矿价谈判必须要考虑供需双方的长期利益,“我们追求的是双方共赢的结果。”
  虽然欧洲和日本的一些钢铁企业接受了涨价要求,并且有许多业内人士表示,按照传统习惯,欧洲和日本的其他企业也将跟进,而中国也将不得不接受这个涨幅。
  然而,现在法国阿赛洛、日本新日铁等世界主要钢铁企业都表示,价格谈判还在进行之中。目前这些钢铁巨头都还没有公开接受涨价要求,还在看着中国方面的态度,和中国钢铁企业的立场基本上保持着一致。
  与此表态一致的是,另外两大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和力拓周四均表示,与客户的谈判还在进行之中,但不愿就淡水河谷与日本钢铁生产商达成协议的影响发表评论。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进口国,去年占有世界进口量的43%之多。去年价格上涨71.5%已经给中国钢铁企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如果今年再涨19%(25年来的第二高涨幅),无疑给中国钢铁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负担。
  中国已立志要取得谈判的主动权,如果巴西方面不顾及中国方面的感受,不顾及钢铁企业和企业的长期相互依存共赢的关系,只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不仅是中国钢铁企业所不能接受的,还将失去进入中国这个世界最大钢铁市场的机会。
  中国的态度举足轻重,与三大巨头之间的博弈也还将继续。但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即使今年价格会上涨,幅度也会比19%要低。来源:国际金融报
相关链接 &&
& & & & & & & &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
日排行周排行总排行
您认为下周(2月12日-2月16日)沪优质螺纹价格走势:
大幅上涨,涨幅大于100元/吨;上涨,涨幅介于30-100元/吨之间;小幅调整,价格波动幅度30元/吨以内;下跌,跌幅介于30-100元/吨之间;大幅下跌,跌幅大于100元/吨。
西本新干线 版权所有 苏B1-
建议分辨率: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加入西本PM经理团队
你就是 联合创始人震惊的内幕:中国所购铁矿石幕后卖家竟是日本!
导读:白益民先生于1993年底进入日本三井财团的综合商社三井物产(株)北京事务所工作,一干就是12年,著有畅销书《三井帝国在行动——揭开日本财团的中国布局》。白益民非常了解日本的资源状况,他对《青年参考》报记者说,30年前日本的确资源匮乏,然而日本大型财团中的综合商社与钢铁公司互相持股,结成利益联盟,早早着手海外资源布局,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抓住良机,低价大举投资海外矿山。30年后的日本,已在全球拥有了大量资源,在上游产业链建立了稳固基础,而中国钢铁企业海外资源开发力度已大大落后于人,“中国反而成为了缺资源的国家
白益民先生于1993年底进入三井财团的综合商社三井物产(株)北京事务所工作,一干就是12年,著有畅销书《三井帝国在行动——揭开财团的中国布局》。白益民非常了解的资源状况,他对《青年参考》报记者说,30年前日本的确资源匮乏,然而日本大型财团中的综合商社与钢铁公司互相持股,结成利益联盟,早早着手海外资源布局,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抓住良机,低价大举投资海外矿山。30年后的日本,已在全球拥有了大量资源,在上游产业链建立了稳固基础,而中国钢铁企业海外资源开发力度已大大落后于人,“中国反而成为了缺资源的国家”。正文:8月1日,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表示,中外铁矿石谈判仍在进行,希望得到合理结果,建立双赢的定价机制。当被国内媒体记者问及是否坚持约40%的降幅时,他表示:“我没有这么说,我说的是合理的结果。”这意味着,随着日韩欧2009年铁矿石价格陆续达成,以及钢铁企业盈利状况的改善,中国可能不再坚持原定的谈判底线。而就在此前,三大矿山巨头——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与亚洲、等主要产钢国家达成长期协议价格后,只有中国仍在坚持谈判,要求比日本新日铁(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价格更低的降幅。7月29日,必和必拓公司公布了其2009年铁矿石价格谈判的进展情况公告。公告称,其铁矿石销量的23%已确定年度合同价格,和2008年的合同价相比,此前与亚洲和钢厂达成的粉矿售价降价近33%,块矿降价近44%。另外,还有30%将按季度谈判、现货和指数定价的混合定价方式来出售,而余下的47%仍在进行谈判。而在此前,三大矿山巨头——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与亚洲、等主要产钢国家达成长期协议价格后,只有中国仍在坚持谈判,要求比日本新日铁(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价格更低的降幅。在近几年中国钢铁企业与国际铁矿石供应商的谈判中,日本钢铁企业在其中扮演了某种特殊角色。今年5月26日,力拓发布公告,称与日本最大钢铁企业新日铁公司,已达成新财年铁矿石合同价格降价33%的协议,而此时中国企业正谈判要求降价40%。日本企业为何愿意接受高价格,而不和中国一起联手争取一个低价格呢?这里边有什么“深意”吗?当日本财团30年前就开始在全球布局上游资源时,国人还陶醉在“地大物博”的自我宣传中如果有人对你说“日本不是资源匮乏国,中国才是”,你会不会大吃一惊呢?说这句话的人,是中国社科院日本经济学会理事白益民。白益民先生于1993年底进入日本三井财团的综合商社三井物产(株)北京事务所工作,一干就是12年,著有畅销书《三井帝国在行动——揭开日本财团的中国布局》。白益民非常了解日本的资源状况,他对《青年参考》报记者说,30年前日本的确资源匮乏,然而日本大型财团中的综合商社与钢铁公司互相持股,结成利益联盟,早早着手海外资源布局,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抓住良机,低价大举投资海外矿山。30年后的日本,已在全球拥有了大量资源,在上游产业链建立了稳固基础,而中国钢铁企业海外资源开发力度已大大落后于人,“中国反而成为了缺资源的国家”。在2002年之前,中国国内自产的铁矿石基本能满足钢铁行业的需求,每年只需从国外进口少量铁矿石。“那时候卖资源的澳大利亚和求着中国买,当时的澳大利亚总理访华时都带着铁矿石厂商。”白益民说。情况自2002年以后改变,加入WTO的中国开足马力,开始成为全世界的生产制造商,对铁矿石需求大幅飙升。白益民认为,供需关系变化固然是铁矿石价格连续5年飙升397.8%的重要原因,但日本大财团对铁矿石国际规则的娴熟操控,也在相当大程度上起了助推作用。当日本财团30年前就开始在全球布局上游资源时,国人还陶醉在“地大物博”的自我宣传中。随着日本对全球矿产资源长达30年的“布局”,今天日本拥有的铁矿石资源不但能完全满足本国钢铁企业的需要,而且还出口和中国。据白益民介绍,最大的钢铁企业浦项制铁,可以说已被日本企业“绑架”——从铁矿石的供应、运输到定价,都由新日铁说了算。事实上,浦项钢铁的全套设备都是从日本新日铁引进,而且它们之间有相互持股的关系,同时浦项制铁还与日本财团在能源领域有密切关系。提到“新日铁”,就不得不提到它的一个“利益共同体”——白益民的“老东家”三井物产,它和新日铁之间存在相互持股和共同投资的关系。在铁矿石上游的资源布局,使整个三井财团获得了更大利益。三井物产的官方网站上显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就积极参与投资开发铁矿石资源,长期以来稳定供应铁矿石。2003年收购了世界最大铁矿石生产销售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的母公司Valepar公司15%的股份,并且还持续扩大了与澳大利亚力拓公司和必和必拓公司之间共同合作的铁矿石事业。基于三井物产拥有权益比例的铁矿石控股产量已跃居世界第四位,年开采权益已超过4000万吨。”中国劳动力成本明显低于日本,为何中国在压价日本却率先同意涨价?2005年2月22日,日本新日铁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单方面达成协议,将铁矿石价格涨幅定为71.5%。随后新日铁与另一铁矿石巨头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也达成类似协议,之后中国钢铁企业被迫接受了这一价格。至2008年2月18日,新日铁又与淡水河谷率先达成了涨价65%的协议,再次逼迫中国企业接受了如此巨大的价格升幅。中国劳动力成本明显低于日本,可在铁矿石谈判中,为何中方要一再压低价格,但日本却总是率先同意将价格上涨呢?白益民告诉《青年参考》报,在资源领域要获得竞争优势,不是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主要是靠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资金,“在这两点上,中国没有多少竞争优势”。另外,日本企业情愿高价买入的更关键原因,是日本企业与三大矿山巨头存在千丝万缕的“裙带关系”。“日本企业同时拥有巴西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和力拓的股份,表面上看日本接受了比中国钢铁企业要价更高的价格,但它却可以通过持有的股份对冲这一损失,甚至获取更大利益。这也就意味着铁矿石价格上涨,日本“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拥有巴西淡水河谷股份的三井物产会多赚一些,然后在铁矿石贸易时让利给新日铁。另外,日本和韩国钢企的很大一部分产品,也都是卖到中国市场,涨价的部分自然也都被转嫁给中国用户了。”白益民解释,这正是铁矿石谈判中为什么新日铁总是率先达成涨价协议的原因所在。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另外两家财团住友财团和三菱财团,也和力拓、必和必拓有密切合作关系。根据1981年确定的全球铁矿石定价机制,每年第四季度开始,由世界主流铁矿石供应商与其主要客户进行谈判,决定下一财政年度铁矿石价格。只要其中任何一家矿山与钢厂达成买卖合同,谈判即宣告结束,其他各家谈判均要接受。结果不难想见,一旦作为主要谈判参与方之一的新日铁率先接受涨价,中国钢铁业只能被迫接受。除了以上这些因素,白益民还认为“日本企业更善于谈判”也是原因之一。和中国企业更多体现的是“政府身份”不同,日本企业的谈判人员对整个市场非常了解,是一群“职业商人”。为了提高谈判取胜的机会,日本企业甚至会聘请专业“谈判专家”搜集情报、制定谈判,并参与核心谈判。“财团模式”是日本制胜关键。中国这方面应从“学习好榜样”,转到“学习日韩好榜样”在向《青年参考》报记者讲述日本如何“布局”控制全球铁矿石贸易的过程中,白益民反复提到了“财团”一词,并表示这是日本屡屡得胜的最关键因素。日本是从“”后的废墟上经过集体意志的努力而获得新生的国家,这种集体主义观念成就了日本独一无二的财团体制,而财团体制也成为日本贸易和产业立国基本国策的物质基础。同样,和日本在矿产贸易中关系紧密的韩国,奉行的也是这种“财团模式”。日本财团的核心企业——综合商社又在其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在贸易、投资、金融、人才、情报和物流发挥着综合机能的特殊作用,实质上成为财团内部乃至日本社会实质上的经济总参谋部。在日本企业海外扩张过程中,其综合商社一定是最先进入某一市场的,它的重要职能就在于打通当地“商路”,进而控制 “商权”,为制造业企业的进入开路。“日韩式”的综合商社牢牢控制了金融企业、商业和产业,将三者紧密结合;而“式”的经济制度将金融和产业分离,讲究的是“钱生钱”,导致大量产业流向别国,因此容易产生“产业空心化”和失业问题。据白益民介绍,“日韩模式”其实源自中国的晋商和徽商,那时候的“钱庄”就是如今的银行,而“商会”就是综合商社,因此他认为“财团”与其被称为“日本模式”,不如被称之为“模式”。白益民建议,在现在的形势下,中国在这方面应从“学习好榜样”转而“学习日韩好榜样”。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市场一片空白,很多产业还未发展起来,当时学习“美国模式”是必要的,而现在则应学习“日韩模式”,从“做大”(万马奔腾)转向“做强”(综合集成),通过增强全产业链的综合效益,而达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的,这样才能应对外国垄断资本的盘剥,而“不会沦落为外国企业的提款机”。(青年参考
本报记者邵洁)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内铁矿石最新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